TWM495705U - 貼裝式扣組件 - Google Patents

貼裝式扣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5705U
TWM495705U TW103218967U TW103218967U TWM495705U TW M495705 U TWM495705 U TW M495705U TW 103218967 U TW103218967 U TW 103218967U TW 103218967 U TW103218967 U TW 103218967U TW M495705 U TWM495705 U TW M49570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d
identification
fastener
sleev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8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ing-Jui Wang
Original Assignee
Dtech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tech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tech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18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5705U/zh
Publication of TWM495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5705U/zh
Priority to CN201520622351.6U priority patent/CN204921571U/zh
Priority to CN201510572506.4A priority patent/CN105545903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2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 F16B5/0208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fastening members using screw-thread using panel fasteners, i.e. permanent attachments allowing for quick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ckle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Description

貼裝式扣組件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貼裝式扣組件,尤指一種用以組設在一第一物件,並能組設住一第二物件,使第一物件與第二物件相互組合的貼裝式扣組件設計,透過辨識元件表現的特徵,提供使用者快速分辨扣組件的型號或操作方法等。
習知用於連接兩個板件(例如電路板與機架)的固接元件,通常採用螺紋鎖合的技術,其具體的實施方式包含一螺絲、一套蓋及一套筒組成固接元件;其中,該螺絲一端具有一受力部,受力部端面設有一起子槽,另一端具有與受力部連接的螺桿;該套蓋係套合在螺絲的受力部周圍的中空筒,用以包覆及保護該螺絲;而該套筒係套合在螺絲的螺桿,使螺絲可在套筒中軸向活動。藉此在安裝應用時,使固接元件可以利用套筒一端結合在一第一物體上,並使該螺絲的螺桿穿過第一物體,並對應在一第二物體的鎖孔,再以工具對螺絲受力部的起子槽施以旋轉外力,進而使該螺桿鎖固在第二物體的鎖孔之中,藉以完成連接兩物體的組合結構。
為此本案創作人曾經提出多種固定元件或組接元件的設計,改良上述的螺絲成為一扣件,使扣件可採用定位柱體、螺紋體、彈扣體、外扣體或內扣體等結構結合在第二物體的鎖孔,並不限定採用習知的螺絲鎖合第二物體的構造。然而,使用者在應用上述的固定元件或組接元件時,經常發生混淆或不了解其型式、操作方法等,必需要在固定元件或組接元件設計有提供辨識的特徵,以方便其使用。但是,如何在固定元件或組接元件上實施出可供辨識的特徵,即為本創作所要克服的課題。
有鑑於上述習知固定元件或組接元件技術之缺憾,創作人有感其未臻於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憑其從事該項產業多年之累積經驗,進而研發出一種貼裝式扣組件,以期達到可提供快速辨識的目的。
本創作之目的在提供一種貼裝式扣組件,透過辨識元件貼裝在扣組件的設計,且辨識元件具有提供辨別的顏色、符號、文字或圖案等,達到快速辨識的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之貼裝式扣組件之較佳技術手段包括:一種貼裝式扣組件,其包括:一套筒,其一第一端具有一用於結合在一第一物件的組接部;一扣件,其具有一頭部,一連接在該頭部並活動組設在該套筒中的身部,一位於該身部用於結合在一第二物件的扣接部;及一用於辨別的辨識元件,該辨識元件貼裝於該頭部。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頭部的一端面具有一凹部,該辨識元件貼裝於該凹部。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辨識元件的一辨識面高於、相對齊或低於該頭部的端面。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辨識元件貼裝於該頭部的一端面。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辨識元件為一片體。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辨識元件為具有一中空部的片體。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辨識元件的一面具有一自黏層,該自黏層貼裝於該頭部。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辨識元件為圓形或多邊形、規則形狀或不規則形狀的塑料、膠料、金屬或複合材質所構成。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辨識元件的一辨識面具有提供辨別的顏色、符號、文字或圖案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頭部具有一黏膠層結合在該辨識元件。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頭部具有一對應該中空部的操作部或凸部。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頭部具有一第一干涉部,該套筒的一第二端具有一第二干涉部,該第一干涉部與該第二干涉部彼此活動干涉。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套筒的第二端或該第二端與該第一端之間處具有一第三干涉部,該第三干涉部干涉於該扣件的身部。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第三干涉部的一端具有一擋止件,該擋止件干涉於該扣件的身部。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身部組接於該頭部。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身部組接於該扣接部。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具有一彈性元件抵靠於該頭部與該套筒之間。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具有一彈性元件抵靠於該身部與該套筒之間。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扣件的扣接部為定位柱體、螺紋體、外扣體或內扣體。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套筒的組接部透過焊接結構、鉚接結構、擴接結構或鎖合結構結合在該第一物件。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辨識元件貼裝在該頭部側面的一凹部。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辨識元件貼裝在該頭部的側面。
上述該貼裝式扣組件中,該辨識元件具有收縮彈性以收縮套合於該頭部。
本創作之貼裝式扣組件所達到的功效為:(一)利用扣件頭部所貼裝的辨識元件,可供使用者快速辨別。(二) 辨識元件採用貼裝的構造,其成本比較低。(三) 辨識元件可以實施出顏色、符號、文字或圖案等,提供使用者更容易辨別。(四) 辨識元件可以單獨製造成規格化構件,能應用在各種扣組件上。
為充分瞭解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茲藉由下述具體之實施例,並配合所附之圖式,對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說明如後:
參閱第1圖、第2圖及第3圖所示,本創作之貼裝式扣組件,係一種用於結合在一第一物件,例如電路板、機殼、機櫃、抽屜等板體,同時可用於結合住一第二物件,例如電路板、機架、機殼、機櫃、抽屜或其他物件,進而使第一物件與第二物件能夠快速組合及分離的貼裝式扣組件結構,其較佳的實施例包括一套筒1、一扣件2及一用於辨別的辨識元件3,其中:
該套筒1係用於結合住該第一物件的一固定元件,其可實施為圓形、多邊形或其他形狀的筒體或其他形體,具體而言,其具有一第一端11,一相反於第一端11的第二端12,及一連通第一端11與第二端12的容設部13,容設部13可例如圖示之通孔131或槽,特別是選定第一端11設有一用於結合在該第一物件的一組設孔中的組接部14。
該扣件2係用於結合住該第二物件的一活動元件,其較佳地實施有一用於提供施力操作(例如推、拉、扭轉及(或)翻轉)的頭部21,一連接在頭部21並活動組設在該套筒1的容設部13的身部22,一形成在該身部22並用於結合在該第二物件的扣接部23。其中該頭部21位於該套筒1的第二端12,該身部22及扣接部23通過套筒1的容設部13延伸到第一端11,且該扣接部23可通過套筒1的第一端11進而結合在該第二物件的組設孔,藉此使第一物件與第二物件能夠快速組合及分離。
該辨識元件3係用於提供操作者辨別的元件,其貼裝於該扣件2的頭部21,較佳的如第1圖至第5圖所示,該扣件2的頭部21的一端面211具有一凹部24,藉此將該辨識元件3貼裝於該凹部24中,且該辨識元件3具有一辨識面31高於、相對齊或低於該頭部21的端面211。唯如第6圖所示,該辨識元件3亦可直接貼裝於該頭部21的一端面211,而不必實施上述的該凹部24。
如第1圖至第6圖所示,上述該辨識元件3較佳的實施為單一片體,使其貼合或以其他方式結合於該頭部21的凹部24或該頭部21的端面211;或如第7圖至第10圖及第12圖所示,上述該辨識元件3亦可實施為中間具有一中空部32的片體,使其貼合或以其他方式結合於該頭部21的凹部24或該頭部21的端面211,且該頭部21具有一對應該中空部32的操作部25或凸部26,該操作部25可供工具操作該扣件2,該凸部26可結合於該中空部32。又為了便於進行貼合,上述該辨識元件3的一面(底面)具有一黏膠所構成的自黏層,透過該自黏層貼裝於該頭部21的凹部24或該頭部21的端面211,或者,該頭部21的凹部24或該頭部21的端面211亦可實施有一黏膠層結合住該辨識元件3的一面(底面)。上述該辨識元件3具體的可以是圓形或多邊形、規則形狀或不規則形狀的塑料、膠料、金屬或複合材質所構成,其一辨識面31(頂面)更可以實施有提供辨別的顏色、符號、文字或圖案,其顏色例如紅、橙、黃、綠、藍、紫、黑、白等單一顏色或組合顏色。
如第1圖至第8圖所示,本創作該扣件2的頭部21可以實施有一第一干涉部27,而該套筒1的一第二端12實施有一第二干涉部15,藉此使該第一干涉部27與該第二干涉部15彼此軸向活動干涉,防止該扣件2與該套筒1分離。如第9圖至第13圖所示,該套筒1的第二端12或該第二端12與該第一端11之間處的容設部13處可實施有一第三干涉部16,使該第三干涉部16軸向干涉於該扣件2的身部22或扣接部23或其他部位,該第三干涉部16所干涉的位置可為該身部22與扣接部23之間的一階級部,或該身部22所形成的一凸部(如第12圖所示)。如第10圖所示,該第三干涉部16的一端亦可實施有一擋止件4,使該擋止件4干涉於該扣件2的身部22或扣接部23或其他部位。
本創作上述該辨識元件3並不於貼裝在該頭部21的端面或端面的凹部24,例如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該辨識元件3也可以貼裝在該頭部21的側面,或貼裝在該頭部21側面的一凹部28,或貼裝在該頭部21的任一位置。該辨識元件3貼裝在該頭部21的側面或側面的凹部28時,可以實施成貼裝一小片段、半圈環繞或整圈環繞於該頭部21,且該辨識元件3整圈貼裝於該頭部21的端面211、端面的凹部24、頭部21的側面或側面的凹部28時,更可以將該辨識元件3實施為有收縮彈性,使該辨識元件3能夠收縮套合於該頭部21。
再如第1圖至第6圖所示,本創作該扣件2的頭部21、身部22及扣接部23可以實施為一體加工成型的構造;或如第10圖及第12圖所示,亦可實施為該扣件2的身部21一端(相反於該扣接部23的一端)組接於該頭部21的構造;或如第13圖所示,亦可實施為該扣件2的身部21一端(鄰靠於該扣接部23的一端)組接於該扣接部23的構造。
本創作更可實施有一用於輔助該扣件2回復原位的彈性元件5,該彈性元件5可為彈簧、彈片或彈性體,如第1圖至第9圖中任一所示,可使該彈性元件5抵靠於該扣件2的頭部21與該套筒1的容設部13內之間,例如抵靠在容設部13內的階級部或上述該第三干涉部16。或如第10圖所示,亦可使該彈性元件5抵靠於該扣件2的頭部21與該套筒1的外凸部17之間,或該套筒1外的其他部位。如第11圖至第13圖所示,該彈性元件5也可以實施為抵靠於該身部22與該套筒1之間。藉此,可透過該彈性元件5的彈力,輔助該扣件2回復原位。
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本創作該扣件2的扣接部23可具體實施為一定位柱體231,用以與第二物件定位組合。或如第3圖、第9圖及第10圖所示,該扣件2的扣接部23也可具體實施為一螺紋體232,用以與上述該第二物件定位螺合。或如第5圖所示,該扣件2的扣接部23也可具體實施為一內扣體233,該內扣體233係指在扣接部23設有扣合槽,利用扣合槽扣合在上述第二物件相應的凸部。或如第4圖所示,該扣件2的扣接部23也可具體實施為一外扣體234,透過外扣體234向外的扣合凸部,用以扣合在上述第二物件,舉凡任何能使該扣件2的扣接部23結合在該第二物件的技術手段,於本創作中均能應用實施。另者,本創作該套筒1的組接部14可以透過焊接結構、鉚接結構、擴接結構、鎖合結構、黏貼結構或磁吸結構結合在上述該第一物件,舉凡任何能使該套筒1結合在該第一物件的技術手段,於本創作中均能應用實施。
本創作在上文中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然熟習本項技術者應理解的是,該實施例僅用於描繪本創作,而不應解讀為限制本創作之範圍。應注意的是,舉凡與該實施例等效之變化與置換,均應設為涵蓋於本創作之範疇內。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以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套筒
11‧‧‧第一端
12‧‧‧第二端
13‧‧‧容設部
14‧‧‧組接部
15‧‧‧第二干涉部
16‧‧‧第三干涉部
17‧‧‧外凸部
2‧‧‧扣件
21‧‧‧頭部
211‧‧‧端面
22‧‧‧身部
23‧‧‧扣接部
231‧‧‧定位柱體
232‧‧‧螺紋體
233‧‧‧內扣體
234‧‧‧外扣體
24‧‧‧凹部
25‧‧‧操作部
26‧‧‧凸部
27‧‧‧第一干涉部
28‧‧‧凹部
3‧‧‧辨識元件
31‧‧‧辨識面
32‧‧‧中空部
4‧‧‧擋止件
5‧‧‧彈性元件
第1圖為本創作辨識元件貼裝於凹部之實施例組合動作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辨識元件貼裝於凹部之實施例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扣件之螺紋體之實施例組合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扣件之外扣體之實施例組合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扣件之內扣體之實施例組合示意圖。 第6圖為本創作辨識元件貼裝於端面之實施例示意圖。 第7圖為本創作辨識元件具有中空部之實施例組合動作示意圖。 第8圖為本創作辨識元件具有中空部之實施例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9圖為本創作扣件頭部實施操作部之實施例組合示意圖。 第10圖為本創作彈性元件另一種抵靠結構之實施例組合示意圖。 第11圖為本創作套筒第三干涉部之實施例組合示意圖。 第12圖為本創作扣件身部組接於頭部之實施例組合示意圖。 第13圖為本創作扣件身部組接於組接部之實施例組合示意圖。 第14圖為本創作辨識元件貼裝於頭部側面之之實施例組合示意圖。 第15圖為本創作辨識元件貼裝於頭部側面之凹部之實施例組合示意圖。
1‧‧‧套筒
11‧‧‧第一端
12‧‧‧第二端
13‧‧‧容設部
14‧‧‧組接部
15‧‧‧第二干涉部
2‧‧‧扣件
21‧‧‧頭部
211‧‧‧端面
22‧‧‧身部
23‧‧‧扣接部
231‧‧‧定位柱體
24‧‧‧凹部
27‧‧‧第一干涉部
3‧‧‧辨識元件
31‧‧‧辨識面
5‧‧‧彈性元件

Claims (23)

  1. 一種貼裝式扣組件,其包括:一套筒,其一第一端具有一用於結合在一第一物件的組接部;一扣件,其具有一頭部,一連接在該頭部並活動組設在該套筒中的身部,一位於該身部用於結合在一第二物件的扣接部;及一用於辨別的辨識元件,該辨識元件貼裝於該頭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頭部的一端面具有一凹部,該辨識元件貼裝於該凹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辨識元件具有一辨識面,該辨識面高於、相對齊或低於該頭部的端面。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辨識元件貼裝於該頭部的一端面。
  5. 2、3或4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辨識元件為一片體。
  6. 2、3或4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辨識元件為具有一中空部的片體。
  7. 2、3或4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辨識元件的一面具有一自黏層,該自黏層貼裝於該頭部。
  8. 2、3或4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辨識元件為圓形或多邊形、規則形狀或不規則形狀的塑料、膠料、金屬或複合材質所構成。
  9. 2、3或4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辨識元件的一辨識面具有提供辨別的顏色、符號、文字或圖案其中之一或其組合。
  10. 2、3或4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頭部具有一黏膠層結合在該辨識元件。
  11. 如請求項6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頭部具有一對應該中空部的操作部或凸部。
  12. 2、3或4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頭部具有一第一干涉部,該套筒的一第二端具有一第二干涉部,該第一干涉部與該第二干涉部彼此活動干涉。
  13. 2、3或4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套筒的第二端或該第二端與該第一端之間處具有一第三干涉部,該第三干涉部干涉於該扣件的身部。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第三干涉部的一端具有一擋止件,該擋止件干涉於該扣件的身部。
  15. 2、3或4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身部組接於該頭部。
  16. 2、3或4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身部組接於該扣接部。
  17. 2、3或4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具有一彈性元件抵靠於該頭部與該套筒之間。
  18. 2、3或4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具有一彈性元件抵靠於該身部與該套筒之間。
  19. 2、3或4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扣件的扣接部為定位柱體、螺紋體、外扣體或內扣體。
  20. 2、3或4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套筒的組接部透過焊接結構、鉚接結構、擴接結構或鎖合結構結合在該第一物件。
  21. 如請求項1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辨識元件貼裝在該頭部側面的一凹部。
  2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辨識元件貼裝在該頭部的側面。
  23. 2、3、4、21或22所述之貼裝式扣組件,其中該辨識元件具有收縮彈性以收縮套合於該頭部。
TW103218967U 2014-10-27 2014-10-27 貼裝式扣組件 TWM495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8967U TWM495705U (zh) 2014-10-27 2014-10-27 貼裝式扣組件
CN201520622351.6U CN204921571U (zh) 2014-10-27 2015-08-18 贴装式扣组件
CN201510572506.4A CN105545903A (zh) 2014-10-27 2015-09-10 贴装式扣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8967U TWM495705U (zh) 2014-10-27 2014-10-27 貼裝式扣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5705U true TWM495705U (zh) 2015-02-11

Family

ID=53017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8967U TWM495705U (zh) 2014-10-27 2014-10-27 貼裝式扣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04921571U (zh)
TW (1) TWM49570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95705U (zh) * 2014-10-27 2015-02-11 Dtech Prec Ind Co Ltd 貼裝式扣組件
TWI693349B (zh) * 2018-10-02 2020-05-11 達霆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扣件結構及扣件結構之組裝方法
TWM587704U (zh) * 2019-07-30 2019-12-11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扣件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5739A (en) * 1998-07-02 2000-08-01 Albertson; Stephen H. Categorizing fasteners and construction connectors using visual identifiers
US5827032A (en) * 1997-08-05 1998-10-27 Howard; James R. Weatherproof fastening assembly
CN1330462C (zh) * 2003-06-30 2007-08-08 利益得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视觉辨识机构的扳手
CN201159240Y (zh) * 2008-02-19 2008-12-03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良式锁固装置
CN201368102Y (zh) * 2009-03-03 2009-12-23 王鼎瑞 可作为识别用的螺锁结构
US20120301249A1 (en) * 2011-05-24 2012-11-2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Fastener identification marking
CN203627443U (zh) * 2013-12-09 2014-06-04 达霆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接合组件
TWM495705U (zh) * 2014-10-27 2015-02-11 Dtech Prec Ind Co Ltd 貼裝式扣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45903A (zh) 2016-05-04
CN204921571U (zh) 2015-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12880U (zh) 側向定位裝置
US9578899B2 (en) Electronic cigar
US20080295305A1 (en) Aglet assembly for shoelace
TWM495441U (zh) 限位扣接組件
CN205173166U (zh) 快拆扣件
TWM515044U (zh) 快速定位扣件
US8312654B2 (en) Key tag
WO2009041459A1 (ja) 耐雷ファスナ
TWM495705U (zh) 貼裝式扣組件
TWM517270U (zh) 扣件裝置
TWM515040U (zh) 回彈扣件
TWM518280U (zh) 具有把手之扣件
TWM523782U (zh) 側向定位裝置
TWM518289U (zh) 可扣接及防震之柱體結構
TWM517265U (zh) 具有保護扣接的扣件
US20150273681A1 (en) Handle cover structure
TWM485978U (zh) 彈性扣接組件
TWM529775U (zh) 固定裝置
TWM484648U (zh) 壓組式扣接組件
TWM472769U (zh) 固定組件
TWM508621U (zh) 煞車碟盤
US20130284681A1 (en) Waterproof structural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part
CN204900431U (zh) 快拆杆件及快拆模块
JP2008099872A (ja) ファスナーの引手装置
TWM436219U (en) Key fixing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