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1361U - umbrella - Google Patents

umbrella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1361U
TWM491361U TW103213677U TW103213677U TWM491361U TW M491361 U TWM491361 U TW M491361U TW 103213677 U TW103213677 U TW 103213677U TW 103213677 U TW103213677 U TW 103213677U TW M491361 U TWM491361 U TW M49136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slider
rib
sliding
ro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36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u Wai Howard Chan
Original Assignee
Yau Wai Howard Ch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u Wai Howard Chan filed Critical Yau Wai Howard Chan
Publication of TWM491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1361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19/0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 A45B19/1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with collapsible ri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19/0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02Umbrella fr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06Umbrella run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28Drip receptacles for umbrellas; Attaching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19/0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 A45B2019/008Umbrellas having upward pointing rib ends when closed, i.e. the lower dry side of the cover facing the outside when closed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 Holders For Apparel And Elements Relating To Apparel (AREA)

Description

本新型涉及一種傘,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防止濕傘布上的雨水滴落到其他物體上的傘。
現有的傘,由於傘骨的上端與主杆的上端相連接,收起傘時,傘骨繞上端的連接點向主杆靠攏,在靠近傘的下方需要較大的空間才能將傘收起,這導致下雨天進入汽車時需要將車門做較大程度的打開,才能順利的將傘收起。此外,由於現有的傘收起後,被雨淋濕的傘面位於外側,容易把傘的使用者、周圍人或者車廂內的其他物品打濕。
本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傘,當傘收起時,傘骨向外翻轉後向主杆靠攏,使用者進入車廂後只需將車門開啟一點就可以將傘收起,而且收起後的傘的被淋濕的一面位於內側,不會將周圍的人或物品打濕。
本新型所提供的傘包括傘杆、滑動組件、傘骨、支撐輻和傘布;所述滑動組件可滑動地套設在所述傘杆上,所述滑動組件包括上滑塊、下滑塊和中滑塊,所述上滑塊與下滑塊相連,所述中滑塊位於所述上滑塊和下滑塊之間,所述上滑塊與所述中滑塊之間設置有第一彈性元件,所述下滑塊與所述中滑塊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元件;所述傘骨的第一端與所述上滑塊鉸接連接;所述支撐輻的第一端與所述中滑塊鉸接連接,所述支撐輻的第二端與所述傘骨滑動連接,在傘收起或張開過程中,所述支撐輻的第二端相對所述傘骨滑動; 所述傘布設置在所述傘骨上;所述滑動組件由所述傘杆的上端向下端滑動時,所述傘骨的第一端跟隨所述滑動組件向所述傘杆的下端移動使所述傘布的外表面向所述傘杆靠攏。
在本新型所述的傘中,所述滑動組件還包括連接所述上滑塊和下滑塊的連接套筒,所述連接套筒套在所述傘杆上,所述連接套筒一端與所述上滑塊相連,另一端與所述下滑塊相連,所述中滑塊可滑動地套設在所述連接套筒上。
在本新型所述的傘中,所述連接套筒與所述上滑塊或下滑塊一體成型。
在本新型所述的傘中,所述傘杆的上端設置有雙向按壓鎖扣和第一單向按壓鎖扣,當傘處於張開狀態時,所述滑動組件位於所述傘杆的上端,所述雙向按壓鎖扣鎖定所述中滑塊以阻止所述中滑塊移動,所述第一單向按壓鎖扣鎖定所述下滑塊以阻止所述下滑塊向下移動。
在本新型所述的傘中,所述傘杆的下端設置有彈珠鎖扣和第二單向按壓鎖扣,當傘處於收起狀態時,所述滑動組件位於所述傘杆的下端,所述彈珠鎖扣鎖定所述中滑塊以阻止所述中滑塊移動,所述第二單向按壓鎖扣鎖定所述下滑塊以阻止所述下滑塊向上移動。
在本新型所述的傘中,所述支撐輻的第二端通過滑動連接塊與所述傘骨滑動連接,所述傘骨為帶有縱向開口的圓管,所述滑動連接塊包括位於所述圓管內的球狀部和與所述球狀部相連的由所述開口伸出的連接片,所述連接片與所述支撐輻的第二端鉸接連接。
在本新型所述的傘中,所述傘骨上設置有兩組限位組件,所述滑動連接塊位於兩組所述限位組件之間,所述限位組件包括限位圈和限位卡塊,所述限位圈包括套在所述傘骨上的帶有開口的圈部、以及由圈部的開口的兩邊向所述傘骨內部延伸形成的兩個夾持臂,所述限位卡塊卡入兩個所述夾持臂之間將所述限位圈固定在所述傘骨上。
在本新型所述的傘中,所述傘骨內設有“Ω”形的穩定片, 所述穩定片位於所述滑動連接塊與所述傘骨的第一端之間以在傘張開時阻止所述傘骨向外翻起。
在本新型所述的傘中,所述上滑塊與所述傘杆之間設有密封圈。
在本新型所述的傘中,所述傘杆的上端的端部設置有開口向下的儲水容器、以及用於將儲水容器固定在所述傘杆的端部的蓋帽。
實施本新型的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當傘收起時,傘布的被淋濕的一面向內靠攏主杆,傘骨向外翻轉後向主杆靠攏,使用者進入車廂後只需將車門開啟一點就可以將傘收起,而且收起後的傘的被淋濕的一面位於內側,不會將周圍的人或物品打濕。
1‧‧‧雙向按壓鎖扣
2‧‧‧中滑塊
3‧‧‧下滑塊
31‧‧‧連接套筒
4‧‧‧上滑塊
5‧‧‧儲水容器
6‧‧‧蓋帽
7‧‧‧第一單向按壓鎖扣
8‧‧‧第二單向按壓鎖扣
9‧‧‧彈珠鎖扣
91‧‧‧單向按壓鎖扣
10‧‧‧第一彈性元件
11‧‧‧密封圈
12‧‧‧第二彈性元件
13‧‧‧傘骨
131‧‧‧縱向開口
14‧‧‧限位圈
140‧‧‧圈部
141‧‧‧夾持臂
15‧‧‧限位卡塊
16‧‧‧支撐輻
17‧‧‧傘杆
18‧‧‧手握柄
19‧‧‧滑動連接塊
191‧‧‧球狀部
192‧‧‧連接片
20‧‧‧穩定片
21‧‧‧傘布
22‧‧‧背帶
100‧‧‧滑動組件
圖1是本新型的傘處於收起狀態時的示意圖;圖2是本新型的傘的下滑塊與第二單向按壓鎖扣脫開時的示意圖;圖3是本新型的傘的中滑塊與彈珠鎖扣脫開時的示意圖;圖4是本新型的傘的滑動組件移動到傘杆的上端時的示意圖;圖5是本新型的傘處於完全張開狀態時的示意圖;圖6a是本新型的傘的下滑塊與第一單向按壓鎖扣脫開時的示意圖;圖6b是圖6a中D部的放大圖;圖7a是本新型的傘的中滑塊與雙向按壓鎖扣即將脫開時的示意圖;圖7b是圖7a中的D部的放大圖;圖8是本新型的傘的滑動組件向傘杆的下端移動時的示意圖;圖9是本新型的傘的滑動組件移動到傘杆的下端時的示意圖;圖10是本新型的傘的下滑塊與第二單向按壓鎖扣扣合時的示意圖;圖11是本新型的傘完全收起時的示意圖;圖12是本新型的傘的傘杆的下端的彈珠鎖扣的替代結構的示意圖;圖13a是本新型的傘的傘骨與支撐輻的連接結構的分解示意圖;圖13b是本新型的傘的傘骨與支撐輻的連接結構的示意圖; 圖14是本新型的傘的傘骨上的限位組件的分解示意圖;圖15是本新型的傘的傘骨上的限位結構的裝配示意圖;圖16是本新型的傘的傘骨上的穩定片的結構示意圖;圖17是本新型的傘的滑動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為了對本新型的技術特徵、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新型的傘的實施例,這些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
在本新型的傘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前”、“後”、“上”、“下”、“上端”、“下端”、“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參看圖1至圖17,為本新型的傘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中圖1至圖5示出了本新型的傘由收起狀態到張開狀態的示意圖,圖6a至圖11示出了本新型的傘由張開狀態到收起狀態的示意圖,圖12至圖17則示出了本新型的傘的局部結構的示意圖。
參看圖1至圖17,本新型的傘包括傘杆17、滑動組件100、傘骨13、支撐輻16和傘布21。其中,滑動組件100可滑動地套設在傘杆17上,參看圖17,滑動組件100包括上滑塊4、下滑塊3和中滑塊2,上滑塊4與下滑塊3相連,中滑塊2位於上滑塊4和下滑塊3之間並可以在上滑塊4和下滑塊3之間上下移動,上滑塊4與中滑塊2之間設置有第一彈性元件10,下滑塊3與中滑塊2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元件12。在本實施例中,滑動組件100還包括連接上滑塊4和下滑塊3的連接套筒31,連接 套筒31套在傘杆17上並可以相對傘杆17滑動,連接套筒31一端與上滑塊4相連,另一端與下滑塊3相連,中滑塊2可滑動地套設在連接套筒31上,在本實施例中,連接套筒31與下滑塊3一體成型,上滑塊4與連接套筒31通過螺紋連接,但需要理解的是,連接套筒31可以是單獨的部件,也可以與上滑塊4一體成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彈性元件10和第二彈性元件12分別為螺旋彈簧,第一彈性元件10的上端抵在上滑塊4上,下端抵在中滑塊2上,第二彈性元件12的上端抵在中滑塊2上,下端抵在下滑塊3上,需要理解的是,第一彈性元件10和第二彈性元件12也可以由其他適宜的彈性元件,並不局限於螺旋彈簧。
參看圖1至圖17,本新型的傘的傘骨13的第一端與上滑塊4鉸接連接,支撐輻16的第一端與中滑塊2鉸接連接,支撐輻16的第二端與傘骨13滑動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支撐輻16的第二端通過設置在傘骨13上的滑動連接塊19與傘骨13滑動連接。參看圖13a和圖13b,在本實施例中,傘骨13為帶有縱向開口131的圓管,滑動連接塊19包括位於圓管內的球狀部191和與球狀部191相連的由開口131伸出的連接片192,連接片192與支撐輻16的第二端鉸接連接,球狀部191可以在傘骨13內滑動。需要理解的是,支撐輻16的第二端也可以採用其他適宜的結構與傘骨13滑動連接。為了限制滑動連接塊19的活動範圍,在傘骨13上設置有兩組限位組件,滑動連接塊19位於兩組限位組件之間。參看圖14和圖15,其中,限位組件包括限位圈14和限位卡塊15,限位圈14包括套在傘骨13上的帶有開口的圈部140、以及由圈部140的開口的兩邊向傘骨13內部延伸形成的兩個夾持臂141,限位卡塊15卡入兩個夾持臂141之間將限位圈14固定在傘骨13上,裝配時,先將限位圈14套在傘骨13上並移動至需要的位置,然後將限位卡塊15卡入限位圈14的兩夾持臂141之間即可將限位圈固定在傘骨13上。
參看圖1至圖17,在本實施例中,傘杆17的上端設置有雙向按壓鎖扣1和第一單向按壓鎖扣7,雙向按壓鎖扣1的兩個鎖扣之間的距離與中滑塊2的高度相當,可以卡在中滑塊2的兩端,當傘處於張開狀態 時,滑動組件100位於傘杆17的上端,雙向按壓鎖扣1鎖定中滑塊2以阻止中滑塊2移動,第一單向按壓鎖扣7鎖定下滑塊3以阻止下滑塊3向下移動。在傘杆17的下端設置有彈珠鎖扣9和第二單向按壓鎖扣8,當傘處於收起狀態時,滑動組件100位於傘杆17的下端,彈珠鎖扣9鎖定中滑塊2以阻止中滑塊2移動,第二單向按壓鎖扣8鎖定下滑塊3以阻止下滑塊3向上移動。參看圖12,本新型的傘的傘杆17的下端的彈珠鎖扣9也可以用一個單向按壓鎖扣91代替。本實施例中的雙向按壓鎖扣1、第一單向按壓鎖扣7和第二單向按壓鎖扣8等為雨傘中常用的鎖扣結構,包括鎖舌以及與鎖舌配合的彈簧結構,彈珠鎖扣9則包括彈珠以及與彈珠配合的彈簧,也是常見的彈性定位結構。
參看圖16,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防止傘張開時傘骨13及傘布21由於受風等外力作用外翻,在傘骨13內設有“Ω”形的穩定片20,穩定片20位於滑動連接塊19與傘骨13的第一端之間以在傘張開時阻止傘骨13向外翻起,當傘完全張開時,滑動連接塊19受穩定片20的限制不能向傘骨13的第一端繼續滑動,從而阻止傘骨13以及傘布21外翻。
在本實施例中,傘布21設置在傘骨13上,傘布21可以是防水布或其他適宜的材料,比如當傘是遮陽傘時,傘布21可以是防輻射布,傘布也可以是帶有防輻射功能的防水布,這樣既可以做雨傘,也可以做遮陽傘。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防止雨水順著傘杆17向下流,在上滑塊4與傘杆17之間設有密封圈11,密封圈11可以為橡膠密封圈。為了防止在傘收起時雨水淋到別的物品上,可以在傘杆17的上端的端部設置有開口向下的儲水容器5、以及用於將儲水容器5固定在傘杆17的端部的蓋帽6,當收起的傘倒置時,儲水容器5的開口向上,可以用來收集順著傘布21流下的雨水。傘杆17的最下端設置有手握柄18以方便握持傘。
以上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新型的傘的一個實施例的具體結構,下面將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新型的傘是如何操作的。
如圖1和圖11所示,為本新型的傘處於收起狀態時的示意 圖,下滑塊3與第二單向按壓鎖扣8處於扣合狀態使下滑塊3不會向傘杆17的上端移動,中滑塊2與彈珠鎖扣9處於扣合狀態使中滑塊2不能移動,此時,第一彈性元件10處於稍微壓縮的狀態,第二彈性元件12則處於鬆弛狀態,即無彈性形變的狀態,傘骨13向傘杆17靠攏,傘布21的外表面,也即下雨時淋雨的表面,向傘杆17靠攏。在圖11中,傘還具有一背帶22,背帶22一端與手握柄18相連,另一端與蓋帽6相連,可以方便使用者攜帶該傘。
參看圖2,撐開傘時,先按壓第二單向按壓鎖扣8,使第二單向按壓鎖扣8與下滑塊3脫開,中滑塊2仍然由彈珠鎖扣9鎖定,第一彈性元件10依靠壓縮狀態產生的彈力推動上滑塊4並由上滑塊4帶動下滑塊3沿傘杆17向上滑動,使傘骨13的第二端向外張開。此時,繼續用手向上推動下滑塊3,中滑塊2仍然由彈珠鎖扣9鎖定不能移動,第二彈性元件12則由鬆弛狀態逐漸被壓縮,傘骨13繼續向外張開。
參看圖3,當向上推動下滑塊3的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彈珠鎖扣9被壓縮到傘杆17中,中滑塊2與彈珠鎖扣9脫開,整個滑動組件100可沿傘杆17向上滑動。隨著滑動組件100由傘杆17的上端向上端滑動時,支撐輻16的第二端會推動滑動連接塊19沿傘骨13向遠離傘杆的方向滑動,傘骨13以及傘布21逐漸張開。
參看圖4,將滑動組件100推動至傘杆17的上端時,雙向按壓鎖扣1和第一單向按壓鎖扣7可以被壓下直至中滑塊2被雙向按壓鎖扣1鎖定而不能移動,此時傘骨13與傘杆17的夾角接近90度。
參看圖5,繼續向上推動下滑塊3至下滑塊3被第一單向按壓鎖扣7鎖定,此時傘完全張開,第二彈性元件12處於被壓縮的狀態。
參看圖6a和圖6b,需要收起傘時,按下第一單向按壓鎖扣7,使第一單向按壓鎖扣7與下滑塊3脫開,由於此時中滑塊2依然被雙向按壓鎖扣1鎖定,在第二彈性元件12的彈力作用下,下滑塊3帶動上滑塊4沿傘杆17向下滑動,此時,由於中滑塊2不能移動,所以圖6中的B點,即支撐輻16與中滑塊2的鉸接點不動,傘骨13以圖6中的A點作支撐, 也即以支撐輻16與傘骨13的連接點為支撐,傘骨13與上滑塊4的鉸接點C向傘杆17的下端方向移動時,會使A點向C點方向移動,此時傘骨13與傘杆17的角度開始變小,傘布21也開始向傘杆17靠攏。
參看圖7a、圖7b和圖8,繼續向下拉動下滑塊3,下滑塊3會帶動上滑塊4沿傘杆17向下滑動,下滑塊3的連接套筒31會將雙向按壓鎖扣1的上端部分壓下,雙向按壓鎖扣1的下端部分也會縮回,從而使中滑塊2與雙向按壓鎖扣1脫開,整個滑動組件100可以沿傘杆17向下移動,使傘骨13以及傘布21的外表面繼續向傘杆17靠攏,傘逐漸收起。
參看圖9和圖10,滑動組件100繼續向傘杆17的下端移動,當滑動組件100移動至傘杆17的下端時,滑動組件100的中滑塊2先被彈珠鎖扣9鎖定,此時下滑塊3和上滑塊4可以繼續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直到下滑塊3被第二單向按壓鎖扣8鎖定,此時傘完全收起,傘骨13靠攏在傘杆17的周圍,傘布21的外表面貼近傘杆17,傘布21的內表面則朝外,傘布21的外表面即傘布的不被雨淋的那一面。
參看圖11,當傘完全收起時,使用者可即把乾的一面向外的傘布21整理並用綁帶綁好,再從裝置於手握柄18位置的可自動回收背帶22拉出並扣於蓋帽6上的扣環上,使用者便可把傘背著走,這時傘布21的濕面的雨水會流向下方積聚於上滑塊4的上方被傘布21的濕面包圍著的空間,但上滑塊4與傘杆17之間設有密封圈11,可防止所積聚的雨水沿傘杆17向下方滲漏,所以使用者這樣背著回收並綁好的傘不但可空出雙手又不會被傘弄濕,更不會把所到過的地方和碰到過的人和對象弄濕。若使用者把傘背著或提著手握柄時傘的手握柄18位於上方而蓋帽6則位於下方,此時傘布21的濕面上的雨水會沿布向下流而最後被收集並盛貯于儲水容器5中,同樣不會弄濕外面的地方和對象。
當傘收起時,傘布的被淋濕的一面向內靠攏主杆,傘骨向外翻轉後向主杆靠攏,使用者進入車廂後只需將車門開啟一點就可以將傘收起,而且收起後的傘的被淋濕的一面位於內側,不會將周圍的人或物品打濕。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新型並 不局限於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新型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新型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範圍情況下,還可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本新型的保護之內。
1‧‧‧雙向按壓鎖扣
2‧‧‧中滑塊
3‧‧‧下滑塊
4‧‧‧上滑塊
5‧‧‧儲水容器
6‧‧‧蓋帽
7‧‧‧第一單向按壓鎖扣
8‧‧‧第二單向按壓鎖扣
9‧‧‧彈珠鎖扣
10‧‧‧第一彈性元件
11‧‧‧密封圈
12‧‧‧第二彈性元件
13‧‧‧傘骨
16‧‧‧支撐輻
17‧‧‧傘杆
18‧‧‧手握柄
19‧‧‧滑動連接塊
21‧‧‧傘布
100‧‧‧滑動組件

Claims (10)

  1. 一種傘,其特徵在於,包括傘杆、滑動組件、傘骨、支撐輻和傘布;所述滑動組件可滑動地套設在所述傘杆上,所述滑動組件包括上滑塊、下滑塊和中滑塊,所述上滑塊與下滑塊相連,所述中滑塊位於所述上滑塊和下滑塊之間,所述上滑塊與所述中滑塊之間設置有第一彈性元件,所述下滑塊與所述中滑塊之間設置有第二彈性元件;所述傘骨的第一端與所述上滑塊鉸接連接;所述支撐輻的第一端與所述中滑塊鉸接連接,所述支撐輻的第二端與所述傘骨滑動連接,在傘收起或張開過程中,所述支撐輻的第二端相對所述傘骨滑動;所述傘布設置在所述傘骨上;所述滑動組件由所述傘杆的上端向下端滑動時,所述傘骨的第一端跟隨所述滑動組件向所述傘杆的下端移動使所述傘布的外表面向所述傘杆靠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傘,其中,所述滑動組件還包括連接所述上滑塊和下滑塊的連接套筒,所述連接套筒套在所述傘杆上,所述連接套筒一端與所述上滑塊相連,另一端與所述下滑塊相連,所述中滑塊可滑動地套設在所述連接套筒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傘,其中,所述連接套筒與所述上滑塊或下滑塊一體成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傘,其中,所述傘杆的上端設置有雙向按壓鎖扣和第一單向按壓鎖扣,當傘處於張開狀態時,所述滑動組件位於所述傘杆的上端,所述雙向按壓鎖扣鎖定所述中滑塊以阻止所述中滑塊移動,所述第一單向按壓鎖扣鎖定所述下滑塊以阻止所述下滑塊向下移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傘,其中,所述傘杆的下端設置有彈珠鎖扣和第二單向按壓鎖扣,當傘處於收起狀態時,所述滑動組件位於所述傘杆的下端,所述彈珠鎖扣鎖定所述中滑塊以阻止所述中滑塊移動,所 述第二單向按壓鎖扣鎖定所述下滑塊以阻止所述下滑塊向上移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傘,其中,所述支撐輻的第二端通過滑動連接塊與所述傘骨滑動連接,所述傘骨為帶有縱向開口的圓管,所述滑動連接塊包括位於所述圓管內的球狀部和與所述球狀部相連的由所述開口伸出的連接片,所述連接片與所述支撐輻的第二端鉸接連接。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傘,其中,所述傘骨上設置有兩組限位組件,所述滑動連接塊位於兩組所述限位組件之間,所述限位組件包括限位圈和限位卡塊,所述限位圈包括套在所述傘骨上的帶有開口的圈部、以及由圈部的開口的兩邊向所述傘骨內部延伸形成的兩個夾持臂,所述限位卡塊卡入兩個所述夾持臂之間將所述限位圈固定在所述傘骨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傘,其中,所述傘骨內設有“Ω”形的穩定片,所述穩定片位於所述滑動連接塊與所述傘骨的第一端之間以在傘張開時阻止所述傘骨向外翻起。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傘,其中,所述上滑塊與所述傘杆之間設有密封圈。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傘,其中,所述傘杆的上端的端部設置有開口向下的儲水容器、以及用於將儲水容器固定在所述傘杆的端部的蓋帽。
TW103213677U 2013-10-04 2014-08-01 umbrella TWM49136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86663P 2013-10-04 2013-10-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1361U true TWM491361U (zh) 2014-12-11

Family

ID=52026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3677U TWM491361U (zh) 2013-10-04 2014-08-01 umbrella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96602A1 (zh)
JP (1) JP3206478U (zh)
CN (2) CN104510110A (zh)
DE (1) DE212014000171U1 (zh)
HK (1) HK1207266A1 (zh)
TW (1) TWM491361U (zh)
WO (1) WO20150489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217411D0 (en) * 2012-09-28 2012-11-14 Kazim Jenan Inside out umbrella
TWM491361U (zh) * 2013-10-04 2014-12-11 Yau Wai Howard Chan umbrella
CN106579689A (zh) * 2015-10-20 2017-04-26 刘皓铭 反折自动伞具
WO2017066922A1 (zh) * 2015-10-20 2017-04-27 刘皓铭 反折自动伞具
CN106388168A (zh) * 2016-11-23 2017-02-15 江苏鼎鼎逍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反向折叠式雨伞
WO2018119840A1 (zh) * 2016-12-29 2018-07-05 张文祥 直骨双向伞
CN107902465A (zh) * 2017-10-31 2018-04-13 重庆雨帝建材有限公司 防水卷材生产线张紧装置
CN109463867A (zh) * 2018-11-01 2019-03-15 浙江工业大学上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断层折叠辅助功能用伞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32648A (en) * 1937-03-29 1938-10-11 Rosenberg Umbrella
JPH088882B2 (ja) * 1990-07-06 1996-01-31 一郎 奥津 反転する洋傘
JPH06107A (ja) * 1992-06-19 1994-01-11 Shozo Osada 雨 傘
US5263505A (en) * 1992-07-10 1993-11-23 Yeom Cheon J Oblong umbrella
US5406968A (en) * 1994-03-30 1995-04-18 Friedman; John S. Collapsible umbrella
DE19505707C1 (de) * 1995-02-20 1996-03-07 Jochen Hoehfeld Schirm
JP3035609B2 (ja) * 1998-07-21 2000-04-24 明佳 山路 反転する洋傘
EP1005804A1 (en) * 1998-12-03 2000-06-07 Rafael Martinez Fernandez Improved umbrella
CN2433853Y (zh) * 2000-06-22 2001-06-13 秀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伞具
GB2377885A (en) * 2001-07-24 2003-01-29 Usui Kokusai Sangyo Kk Umbrella with telescopic cover attached to the ferrule when covering the umbrella and to handle when umbrella is in use
CN2701295Y (zh) * 2003-04-28 2005-05-25 吴俌葆 反向雨伞
JP2006187374A (ja) * 2004-12-30 2006-07-20 Motoharu Furuno 裏返しに閉じる雨傘
CN101099612B (zh) * 2007-07-27 2010-05-26 赵立峰 直吊两用遮阳伞
JP2011005224A (ja) * 2008-10-02 2011-01-13 U Trading Corporation:Kk 逆閉じ用傘
CN102488369A (zh) * 2011-12-26 2012-06-13 株式会社世普劳统 伞装置
CN202525296U (zh) * 2012-04-24 2012-11-14 胡钛骞 翻转雨伞
TWM491361U (zh) * 2013-10-04 2014-12-11 Yau Wai Howard Chan umbrell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96602A1 (en) 2015-04-09
JP3206478U (ja) 2016-09-23
CN203986491U (zh) 2014-12-10
WO2015048926A1 (en) 2015-04-09
DE212014000171U1 (de) 2016-04-22
HK1207266A1 (zh) 2016-01-29
CN104510110A (zh)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91361U (zh) umbrella
US7484518B2 (en) Reversible umbrella
US9486044B1 (en) Reverse folding umbrella
US10653218B1 (en) Umbrella with projector lighting device
JP4628368B2 (ja)
CA2872950C (en) Full automatic opening and closing straight bone umbrella
US9839268B2 (en) Wind-resistant umbrella frame structure
US8424547B1 (en) Safety buckle of umbrella runner
KR20130052945A (ko) 역 접힘 우산
US20180368543A1 (en) Multiple-fold frame assembly
US20090151760A1 (en) Reversible umbrella
TW201438634A (zh) 收折椅
CN103661553A (zh) 用于儿童运载装置的可折叠顶篷
TWI500402B (zh) 電動升降控制傘具結構
US7311110B2 (en) Automatic close umbrella with automatic resetting feature
US20180116351A1 (en) Inverted Umbrella with Integrated Carrying Case
TWM534541U (zh) 直骨雙向傘
CN210783197U (zh) 一种随身伞
TWM459751U (zh) 電動升降控制傘具結構
TWM522603U (zh) 自動多折反收傘
TWI609649B (zh) 直骨雙向傘
CN108244787B (zh) 远离身体全自动收合之手开折伞
US10212997B1 (en) Collapsible umbrella with automatic closing structure
WO2018119840A1 (zh) 直骨双向伞
WO2019029384A1 (zh) 可收入握柄中的伞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