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80680U - 致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致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80680U
TWM480680U TW103201767U TW103201767U TWM480680U TW M480680 U TWM480680 U TW M480680U TW 103201767 U TW103201767 U TW 103201767U TW 103201767 U TW103201767 U TW 103201767U TW M480680 U TWM480680 U TW M48068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rrying portion
carrying
spherical
actuating device
corn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01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i-Chih Teng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TW103201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80680U/zh
Priority to EP14158663.6A priority patent/EP2919051A3/en
Priority to US14/225,005 priority patent/US9025947B1/en
Publication of TWM480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80680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Focusing arrangements of general interest for cameras, projectors or printers
    • G03B3/10Power-operated focu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Description

致動裝置
本創作係涉及致動裝置的領域,尤其係關於一種驅動鏡頭模組進行對焦動作的致動裝置。
隨著攝影工藝的進步,行動裝置,如手機、平板電腦等,大多具備有能夠攝像的相機設備,且由於現代的相機設備多半具有對焦的功能,使得位於不同距離處的物體都能清晰地在相機內成像,也就是說,藉由調整相機設備中之鏡頭模組9的位置,使進入相機內的光線能夠正確聚焦在相機的感測元件上,如此所拍攝的影像才能清楚地呈現。顯然地,用來驅動鏡頭模組9進行對焦動作的致動裝置1是影響成像品質的其中一項關鍵因素。
請參閱圖1,其為習知致動裝置及其所驅動之鏡頭模組9的結構示意圖,亦為美國專利第8049971公告號所揭露之結構示意圖。致動裝置1包括壓電驅動器11、承載部12、座體13以及複數個球形體14,且承載部12設置於座體13中用以承載鏡頭模組9,而壓電驅動器11接觸於承載部12的一側,並用以驅動承載部12上下移動以進行對焦;其中,複數個球形體14係位於承載部12的另一側,並被夾持於承載部12以及座體13之間,當壓電驅動器11驅動承載部12移動時,複數個球形體14藉由座體13內壁滾動的方式導引承載部12沿著平形於鏡頭模組9的光軸91 方向位移,也就是避免承載部12斜向的移動(如圖1中之虛線L所示)。
然而,由於承載部12的其中一側僅靠壓電驅動器11以單點接觸的方式抵頂支撐,故承載部12移動時的穩定性較為不佳。再者,於組裝的過程中,球形體14以及承載部12是各別安置於座體13,而位了讓球形體14固定於承載部12以及座體13之間,還必須再獨立設置用以固定球形體14的元件,造成組裝程序的複雜度。
是以,習知用以驅動鏡頭模組9的致動裝置1還具有改善的空間。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使其承載部移動時具有較佳穩定性的致動裝置。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種其承載部可同時承載鏡頭模組以及複數個球形體的致動裝置。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一種致動裝置,用以驅動一鏡頭模組遂行一對焦動作,包括:一承載部,用以承載該鏡頭模組,並具有複數個承載部側壁以及複數個承載部角落,且每一該承載部角落係形成於相鄰之二該承載部側壁之間;一座體,用以容置該承載部;一驅動模組,包括一磁體以及一電磁線圈,且該磁體以及該電磁線圈分別設置於該承載部以及該座體上,用以驅動該承載部進行移動;以及複數個球形體,位於該承載部以及該座體之間,用以於該承載部進行移動時導引該承載部沿著平形於該鏡頭模組之一光軸方向位移; 其中,該磁體設置於該複數個承載部角落中之單一承載部角落,而該複數個球形體分布於該複數個承載部角落中之其它承載部角落。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創作亦提供一種致動裝置,用以驅動一鏡頭模組遂行一對焦動作,包括:一承載部,用以承載該鏡頭模組;一座體,用以容置該承載部;一驅動模組,用以驅動該承載部於該座體中進行移動;以及複數個球形體,位於該承載部以及該座體之間,用以於該承載部進行移動時導引該承載部沿著平形於該鏡頭模組之一光軸方向位移;其中,該承載部係設置有複數個球形體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複數個球形體。
1‧‧‧致動裝置
2‧‧‧致動裝置
8‧‧‧鏡頭模組
9‧‧‧鏡頭模組
11‧‧‧壓電驅動器
12‧‧‧承載部
13‧‧‧座體
14‧‧‧球形體
21‧‧‧驅動模組
22‧‧‧承載部
23‧‧‧座體
24‧‧‧球形體
32‧‧‧承載部
35‧‧‧彈性件
36‧‧‧蓋體
81‧‧‧光軸
91‧‧‧光軸
211‧‧‧磁體
212‧‧‧電磁線圈
220‧‧‧磁體容置空間
221‧‧‧第一承載部側壁
222‧‧‧第二承載部側壁
223‧‧‧第三承載部側壁
224‧‧‧第四承載部側壁
225‧‧‧第一承載部角落
226‧‧‧第二承載部角落
227‧‧‧第三承載部角落
228‧‧‧第四承載部角落
229‧‧‧球形體容置空間
231‧‧‧第一座體側壁
232‧‧‧第二座體側壁
233‧‧‧第三座體側壁
234‧‧‧第四座體側壁
235‧‧‧第一座體角落
236‧‧‧第二座體角落
237‧‧‧第三座體角落
238‧‧‧L形導槽
239‧‧‧缺口
322‧‧‧第二承載部側壁
329‧‧‧球形體容置空間
361‧‧‧穿孔
2381‧‧‧表面
2382‧‧‧表面
2291‧‧‧間隔層
圖1:係為習知致動裝置及其所驅動之鏡頭模組的結構示意圖。
圖2:係為本創作致動裝置於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係為圖2所示致動裝置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4:係為本創作致動裝置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承載部的部份結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請參閱圖2與圖3,圖2為本創作致動裝置於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致動裝置的立體分解示意圖。本創作致動裝置2係用以驅動一鏡頭模組8遂行一對焦動 作,包括驅動模組21、承載部22、座體23以及複數個球形體24,且座體23用以容置承載部22,而驅動模組21用以驅動承載部22進行移動;其中,承載部22用以承載鏡頭模組8,而複數個球形體24係位於承載部22以及座體23之間,用以於承載部22進行移動時導引承載部22沿著平形於鏡頭模組8的光軸81方向位移。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驅動模組21係為一電磁驅動模組,並包括設至於承載部22的磁體211以及設置於座體23的電磁線圈212,而座體23以及承載部22皆呈四邊形,且座體23包括第一座體側壁231、第二座體側壁232、第三座體側壁233以及第四座體側壁234,第一座體側壁231以及第二座體側壁232之間形成有第一座體角落235,第二座體側壁232以及第三座體側壁233之間形成有第二座體角落236,而第三座體側壁233以及第四座體側壁234之間形成有第三座體角落237;其中,第一座體角落235、第二座體角落236以及第三座體角落237分別設置有平形於光軸81方向的L形導槽238,而第一座體側壁231具有一缺口239,用以供電磁線圈212設置並固定於其中。
再者,承載部22包括第一承載部側壁221、第二承載部側壁222、第三承載部側壁223以及第四承載部側壁224,且第一承載部側壁221以及第二承載部側壁222之間形成有第一承載部角落225,第二承載部側壁222以及第三承載部側壁223之間形成有第二承載部角落226,第三承載部側壁223以及第四承載部側壁224之間形成有第三承載部角落227,而第一承載部側壁221以及第四承載部側壁224之間形成有第四承載部角落228;其中,第一承載部角落225、第二承載部角落226、第三承載部角落227以及第四承載部角落228分別相對且鄰近於第一座體角落235、第二座體角落236、第三座體23角以及電磁線圈212,且承載部22於第一承載部角落225處、第二承載部角落226處以及第三承載部角落227處分別向內凹設一球形體容置空間229,用以容置並固定複數個球形體24,而承載部22於第四承載部角落228處向內凹設有 一磁體容置空間220,用以容置並固定磁體211。
是以,於組裝致動裝置2的過程中,只要先將磁體211放置於承載部22的磁體容置空間220中以及將複數個球形體24分別放置於球形體容置空間229中,再將承載部22連同磁體211以及球形體24置入於座體23即可;其中,當承載部22連同磁體211以及球形體24放置於座體23內時,每一個球形體24係與相鄰之L形導槽238的二表面2381、2382抵頂接觸;較佳者,但不以此為限,每一球形體容置空間229內設置有一間隔層2291,使得間隔層2291與承載部22的頂部之間可容置並固定一個球形體24,而間隔層2291與承載部22的底部之間則可容置並固定另一個球形體24。
接下來說明致動裝置2的作動過程。當電磁線圈212於被通予電流,電磁線圈212的周圍會產生一磁場,且該磁場會與鄰近於電磁線圈212並設置於承載部22的磁體211產生交互作用,以推動承載部22朝座體23外移動或朝座體23內移動,而被承載部22承載的鏡頭模組8就是藉由承載部22的移動而移動至一適當位置,以將穿過鏡頭模組8的光線聚焦在預定處(如一相機的感測元件),進而完成對焦動作;其中,於承載部22移動的過程中,每一球形體24是在相鄰之L形導槽238的二表面2381、2382上滾動,而由於每一L形導槽238皆平形於光軸81方向,故承載部22被侷限在僅能沿著光軸81方向位移,如此一來即可避免承載部22斜向移動。
根據以上的說明可知,本創作致動裝置2透過將用以侷限承載部22之移動行程的球形體24設置於承載部22的多個角落以及座體23之間,使得承載部22移動時能夠具有較佳的穩定性;再者,本創作的承載部22同時具有承載鏡頭模組8以及放置球形體24的功能,使得致動裝置2不需在額外設置用以固定球形體24的元件,有助於致動裝置2的組裝效率。
特別說明的是,上述僅為一較佳實施例,並不以此 為限,熟知本技藝人士均可依據實際應用需求進行任何均等的變更設計;舉例來說,可變更設計為使用其他類型的驅動模組,如壓電驅動模組;再舉例來說,可變更設計為座體23以及承載部22為其它的多邊形,如三邊形、五邊形等;再舉例來說,可變更設計為磁體容置空間220內之間隔層的數量或排列方式,如設置兩個相互垂直的間隔層,使一個磁體容置空間內可容置並固定四個球形體。
請參閱圖4,其為本創作致動裝置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承載部的部份結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圖中僅示意承載部32的第二承載部側壁322,而其它的承載部側壁(圖中未標示)可依據實際應用需求而進行相同設計。本較佳實施例之致動裝置大致類似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者,如承載部32亦可同時承載鏡頭模組(圖中未標示,請參閱圖3)以及球形體34,故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
而本較佳實施例的不同處在於,承載部32的第二承載部側壁322向內凹設有複數個球形體容置空間329,且承載部32更包括複數個彈性件35以及具有複數個穿孔361的蓋體36;其中,該些穿孔361相對應於該些球形體容置空間229,且蓋體36係於每一球形體容置空間329依序放入一彈性件35以及一球形體34後與第二承載部側壁322結合,如此一來,彈性件35可提供彈性力予球形體34,使球形體34抵頂蓋體36且部分暴露於穿孔361外,當承載部22被驅動位移時,球形體24可於座體(圖中未標示,請參閱圖3)的第二座體側壁(圖中未標示,請參閱圖3)上進行滾動,進而導引承載部32沿著平形於鏡頭模組的光軸(圖中未標示,請參閱圖3)方向位移。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凡其它未脫離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於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2‧‧‧致動裝置
8‧‧‧鏡頭模組
21‧‧‧驅動模組
22‧‧‧承載部
23‧‧‧座體
24‧‧‧球形體
211‧‧‧磁體
212‧‧‧電磁線圈
220‧‧‧磁體容置空間
221‧‧‧第一承載部側壁
222‧‧‧第二承載部側壁
223‧‧‧第三承載部側壁
224‧‧‧第四承載部側壁
225‧‧‧第一承載部角落
226‧‧‧第二承載部角落
227‧‧‧第三承載部角落
228‧‧‧第四承載部角落
229‧‧‧球形體容置空間
231‧‧‧第一座體側壁
232‧‧‧第二座體側壁
233‧‧‧第三座體側壁
234‧‧‧第四座體側壁
235‧‧‧第一座體角落
236‧‧‧第二座體角落
237‧‧‧第三座體角落
238‧‧‧L形導槽
239‧‧‧缺口
2381‧‧‧表面
2382‧‧‧表面
2291‧‧‧間隔層

Claims (17)

  1. 一種致動裝置,用以驅動一鏡頭模組遂行一對焦動作,包括:一承載部,用以承載該鏡頭模組,並具有複數個承載部側壁以及複數個承載部角落,且每一該承載部角落係形成於相鄰之二該承載部側壁之間;一座體,用以容置該承載部;一驅動模組,包括一磁體以及一電磁線圈,且該磁體以及該電磁線圈分別設置於該承載部以及該座體上,用以驅動該承載部進行移動;以及複數個球形體,位於該承載部以及該座體之間,用以於該承載部進行移動時導引該承載部沿著平形於該鏡頭模組之一光軸方向位移;其中,該磁體設置於該複數個承載部角落中之單一承載部角落,而該複數個球形體分布於該複數個承載部角落中之其它承載部角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承載部於該複數個承載部角落中之該單一承載部角落處向內凹設有一磁體容置空間,用以容置並固定該磁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座體具有複數個座體側壁,且該複數個座體側壁中之鄰近於該磁體容置空間的一座體側壁具有一缺口;其中,該電磁線圈設置並固定於該缺口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承載部於該複數個承載部角落中之該其它承載部角落處分別向內凹設一球形體容置空間,且每一該球形體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至少一該球形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座體更具有相對應於該複數個球形體容置空間的複數個座體角落,且每一該座體角落係形成於相鄰之二該座體側壁之間;其中,每一該座體角落設置有平形於該光軸方向之一L形導槽,且該L形導槽之二側面用以供至少一該球形體於該L形導槽上滾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每一該球形體容置空間內設置有一間隔層,且該間隔層與該承載部之一頂部之間用以容置一該球形體,而該間隔層與該承載部之一底部之間用以容置另一該球形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承載部以及該座體皆為四邊形體。
  8. 一種致動裝置,用以驅動一鏡頭模組遂行一對焦動作,包括:一承載部,用以承載該鏡頭模組;一座體,用以容置該承載部;一驅動模組,用以驅動該承載部於該座體中進行移動;以及複數個球形體,位於該承載部以及該座體之間,用以於該承載部進行移動時導引該承載部沿著平形於該鏡頭模組之一光軸方向位移;其中,該承載部係設置有複數個球形體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複數個球形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每一該球形體容置空間內設置有一間隔層,且該間隔層與該承載部之一頂部之間用以容置一該球形體,而該間隔層與該承載部之一底部之間用以容置另一該球形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承載部具有 複數個承載部側壁以及複數個承載部角落,且每一該承載部角落係形成於相鄰之二該承載部側壁之間;其中,一該球形體容置空間設置於一該承載部角落。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座體更具有相對應於該複數個球形體容置空間的複數個座體角落,且每一該座體角落係形成於相鄰之二該座體側壁之間;其中,每一該座體角落設置有平形於該光軸方向之一L形導槽,且該L形導槽之二側面用以供至少一該球形體於該L形導槽上滾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驅動模組包括一磁體以及一電磁線圈,且該磁體以及該電磁線圈分別設置於該承載部以及該座體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承載部具有複數個承載部側壁以及複數個承載部角落,且每一該承載部角落係形成於相鄰之二該承載部側壁之間;其中,該磁體設置於該複數個承載部角落中之單一承載部角落,而該複數個球形體分布於該複數個承載部角落中之其它承載部角落。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承載部於該複數個承載部角落中之該單一承載部角落處向內凹設有一磁體容置空間,用以容置並固定該磁體。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座體具有複數個座體側壁,且該複數個座體側壁中之鄰近於該磁體容置空間的一座體側壁具有一缺口;其中,該電磁線圈設置並固定於該缺口中。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承載部以及 該座體皆為四邊形體。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致動裝置,其中該承載部具有複數個承載部側壁,且該複數個承載部側壁中之至少一承載部側壁向內凹設該複數個球形體容置空間,而承載部更包括複數個彈性件以及至少一蓋體;其中,該至少一蓋體具有相對應於該複數個球形體容置空間之複數個穿孔,且該至少一蓋體係於每一球形體容置空間依序置入一該彈性件以及一該球形體後與該至少一承載部側壁相結合,使每一該球形體藉由相對應之該彈性件所提供之一彈性力而抵頂該至少一蓋體且部分暴露於一該穿孔外。
TW103201767U 2014-01-28 2014-01-28 致動裝置 TWM480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1767U TWM480680U (zh) 2014-01-28 2014-01-28 致動裝置
EP14158663.6A EP2919051A3 (en) 2014-01-28 2014-03-10 Actuator
US14/225,005 US9025947B1 (en) 2014-01-28 2014-03-25 Actua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01767U TWM480680U (zh) 2014-01-28 2014-01-28 致動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80680U true TWM480680U (zh) 2014-06-21

Family

ID=502382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01767U TWM480680U (zh) 2014-01-28 2014-01-28 致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25947B1 (zh)
EP (1) EP2919051A3 (zh)
TW (1) TWM48068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53762B1 (ko) * 2016-01-20 2016-09-05 (주) 엠디펄스 볼 거리 유지부가 구비된 카메라 모듈
CN109862216B (zh) 2017-11-30 2021-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组件、移动终端及其摄像头组件的控制方法
KR20220015842A (ko) 2020-07-31 2022-0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41982A (ja) * 2004-02-26 2005-09-08 Fujinon Corp 撮影装置
KR100905236B1 (ko) * 2006-09-29 2009-07-01 후지논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이미지 블러링 보정 유닛, 이미지 블러링 보정 장치, 촬상장치, 및 휴대 기기
KR101341636B1 (ko) * 2008-06-20 2013-12-16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이미지 촬영 모듈
KR101361783B1 (ko) 2008-10-15 2014-02-11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카메라 모듈
JP5771373B2 (ja) * 2010-08-06 2015-08-2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US8320756B2 (en) * 2010-08-10 2012-11-27 Digital Imaging Systems Gmbh Single actuator configuration for a camera module
JP5627991B2 (ja) * 2010-10-27 2014-11-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15084003A (ja) * 2012-02-10 2015-04-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レンズ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1308621B1 (ko) * 2012-06-12 2013-09-23 주식회사 하이소닉 소형 카메라용 액츄에이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19051A3 (en) 2015-12-30
EP2919051A2 (en) 2015-09-16
US9025947B1 (en) 2015-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05615U (zh) 光學防震致動裝置
US10652458B2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231690B (zh) 相机模块
CN108027495B (zh) 磁性流体光学图像稳定
JP6617395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6090616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273491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TWI609558B (zh) 音圈馬達
JP2018120072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7032965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10278349B (zh) 相机模块的致动器以及控制其的处理器实施方法
JP2010286507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TWM480680U (zh) 致動裝置
JP5694017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528066B (zh) 致動器及具有該致動器之相機模組
TWI484727B (zh) 音圈馬達、採用該音圈馬達之相機模組及便攜式電子裝置
CN203720509U (zh) 致动装置
US8743473B2 (en) Miniature lens auto-focusing structure
US10750065B2 (en) Miniaturized optical system with stabilization
CN103176260B (zh) 驱动装置
JP2013122557A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US8575793B2 (en) Voice coil motor with rollers
CN106291861A (zh) 相机透镜模块
JP2010191331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TWI514723B (zh) 驅動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