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8940U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8940U
TWM478940U TW102220781U TW102220781U TWM478940U TW M478940 U TWM478940 U TW M478940U TW 102220781 U TW102220781 U TW 102220781U TW 102220781 U TW102220781 U TW 102220781U TW M478940 U TWM478940 U TW M47894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ductive
insulator
support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20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Ai-Hong Fang
huo-xing Jin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20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8940U/zh
Publication of TWM4789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8940U/zh

Links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新型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導電端子之電連接器。
台灣專利申請公開第201214899號公開了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包括外殼及固持於絕緣本體的端子模組,所述外殼具有向前延伸的對接部及自外殼後端面凹設的容置腔,所述對接部具有對接面,對接面設有缺口,所述端子模組自外殼的後端面組裝於容置腔,端子模組具有容置於容置腔中的固定體及導電端子,導電端子具有固持部及接觸部,所述固持部連接於固定體,所述接觸部附接於固持部並自缺口突出而裸露於對接面。然而,導電端子的接觸部及固持部分開設置,並採用額外工序將其連接在一起,組裝工序繁瑣,不利於節省成本。
本創作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之導電端子結構簡單,製程方便。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創作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定義有前後方向,所述電連接器包括導電殼體及組裝於導 電殼體內的端子模組,所述導電殼體包括主體部及自主體部向前延伸之對接部,所述對接部具有對接面,主體部向對接部凹設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貫穿對接面而在對接部形成缺口部,端子模組固持有導電端子,其中所述導電端子包括位於收容腔內之支撐部及自支撐部一體凸伸於缺口部之接觸部。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創作具有如下功效:導電端子的接觸部自導電端子的支撐部一體凸伸形成,結構簡單,製造方便。
1‧‧‧導電殼體
10‧‧‧主體部
101‧‧‧收容腔
102‧‧‧對接面
103‧‧‧缺口部
11‧‧‧對接部
2‧‧‧端子模組
21‧‧‧第一端子模組
22‧‧‧第二端子模組
23‧‧‧絕緣體
235‧‧‧凹陷區
24‧‧‧導電端子
241‧‧‧支撐部
242‧‧‧接觸部
243‧‧‧對接端
25‧‧‧澆注部
26‧‧‧連接部
3‧‧‧支撐件
31‧‧‧板體部
311‧‧‧打薄部
312‧‧‧彈性臂
313‧‧‧延伸臂
第一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之部分立體分解圖;第二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之立體圖;第三圖沿第二圖所示III-III線之剖視圖;第四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之導電端子之立體圖;及第五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導電端子之另一實施方式之立體圖。
本創作電連接器包括導電殼體1、組裝於導電殼體1的端子模組2及支撐件3。
結合第二圖,所述導電殼體1為一體式注塑成型結構,其包括主體部10、自主體部10向前延伸的對接部11及自主體部10的後端面向對接部11凹設的收容腔101。所述對接部11具有兩個彼此呈銳角傾斜的對接面102,所述收容腔101向對接部 11凹設形成貫穿兩個對接面102的缺口部103。
所述端子模組2自主體部10的後端面組裝於收容腔101,該端子模組2包括第一端子模組21及第二端子模組22。因本創作中,第一、第二端子模組21、22之結構完全相同,下面介紹端子模組2的結構即為第一、第二端子模組21、22的共有結構。所述端子模組2包括絕緣體23及導電端子24。結合第三圖,所述絕緣體23收容於收容腔101,所述導電端子24凸伸於缺口部103。
參第三圖及第四圖,所述導電端子24具有埋設於絕緣體23之支撐部241及自支撐部241一體凸伸於缺口部103之接觸部242。第一、第二端子模組21之接觸部242分別對應凸伸於兩個對接面102之缺口部103。所述導電端子24之支撐部241的前端具有向缺口部103彎折延伸的結構,該彎折延伸的結構為對接端243,所述接觸部242形成於該對接端243。支撐部241的彎折設置有利於增加導電端子24之接觸部242的高度而保證該接觸部242裸露於對接面102,同時允許支撐部241受到外力作用時(比如在導電端子24的週邊包覆塑膠)給予導電端子24一定的彈性空間,從而避免導電端子24之接觸部242凸伸出對接部11之對接面102。
結合第三圖,所述支撐件3自主體部10的後端面插入並抵持於第一、第二端子模組21、22之間,從而保證端子模組2之接觸部242凸伸至前述缺口部103。所述支撐件3為導電材質,支撐件3在抵持第一、第二端子模組21、22的同時亦可對第一端子模組21的導電端子24及第二端子模組22的導電端子 24起到遮蔽作用。
參第一圖,所述支撐件3包括板體部31,所述板體部31的前端具有打薄部311、位於打薄部311兩側並向後延伸的彈性臂312及自彈性臂312沿對接方向延伸的延伸臂313。延伸臂313的前端具有倒角且呈內扣的鉤狀。所述端子模組2埋設有導電端子24之對接端243的部位為澆注部25,延伸臂313抵頂於第一、第二端子模組21、22的澆注部25之間。所述延伸臂313沿收容腔101的內側壁抵持插入而使支撐件3之打薄部311順利插入並抵頂於第一、第二端子模組21、22之間。延伸臂313與收容腔101的內側壁抵持接觸而使支撐件3與導電殼體1達成接地效果。支撐件3組裝完成後,向導電殼體1之缺口部103澆注絕緣材料,絕緣材料凝固後,導電端子24之接觸部242與絕緣材料向平齊且裸露於對接部11之對接面102。
所述端子模組2之絕緣體23面向支撐件3的表面進一步設有凹陷區235,在垂直於前後方向的縱長方向,凹陷區235的長度小於缺口部103的長度。所述凹陷區235的設置有利於支撐件3插入收容腔101,因為凹陷區235的長度小於缺口部103的長度,支撐件3與絕緣體23之凹陷區235兩側部分形成緊密配合,因此,在導引支撐件3插入時不會使絕緣材料自導電殼體1的後端面溢出。
本創作中導電端子24之接觸部242自支撐部241之對接端243一體延伸並凸伸於對接部11之缺口部103,相較於現有技術中為了保證導電端子之接觸部裸露於對接部之對接面,在導電端子之支撐部黏附接觸部之技術方案,結構簡單,製造方 便。
本創作導電端子24亦可採用如下結構。參第五圖,將支撐部241的後方返折形成位於支撐部241下方之連接部26,所述連接部26與支撐部241相互傾斜,且支撐部241可向連接部26彈性移動。此設置可以在端子模組2之絕緣體23的厚度較薄時墊高導電端子24,從而保證導電端子24之接觸部242凸伸至對接部11的缺口部103,所述連接部26連接於柔性電路板(未圖示)。在包覆成型中向對接部11的缺口部103注塑絕緣材料時,支撐部241向連接部242之彈性移動可避免導電端子24之接觸部242凸伸出對接部11的對接面102,因此在保證接觸部242裸露於對接面102的同時有利於接觸部242與對接面102相平齊的控制。
綜上所述,本創作已符合新型專利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專利。惟,以上所述者僅係本創作之較佳實施方式,本創作之範圍並不以前述實施方式為限,舉凡熟習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創作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2‧‧‧對接面
23‧‧‧絕緣體
24‧‧‧導電端子
242‧‧‧接觸部
3‧‧‧支撐件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定義有前後方向,所述電連接器包括導電殼體及組裝於導電殼體內的端子模組,所述導電殼體包括主體部及自主體部向前延伸之對接部,所述對接部具有對接面,主體部向對接部凹設形成收容腔,所述收容腔貫穿對接面而在對接部形成缺口部,端子模組固持有導電端子,其中所述導電端子包括位於收容腔內之支撐部及自支撐部一體凸伸於缺口部之接觸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端子模組包括絕緣體,所述導電端子一體成型於絕緣體中,所述支撐部埋設於絕緣體,所述接觸部凸伸出絕緣體而位於缺口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支撐部前端朝向缺口部彎折形成對接端,接觸部自該對接端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支撐部的一端返折形成連接部,所述支撐部與連接部傾斜設置,且支撐部可向連接部彈性移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電連接器進一步具有支撐件,所述端子模組包括第一、第二端子模組,所述缺口部包括分別與第一端子模組、第二端子模組對應之缺口部,所述支撐件位於第一、第二端子模組之間而抵頂於第一、第二端子模組進而使第一、第二端子模組之導電端子的接觸部對應凸伸於缺口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端子模組 之絕緣體面向支撐件的表面設有凹陷區,在垂直於前後方向的縱長方向,所述凹陷區的長度小於缺口部的長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支撐件的前端具有打薄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支撐件為導電材質,所述支撐件於打薄部兩側向後傾斜延伸有彈性臂,所述彈性臂彈性抵接於收容腔之內壁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體埋設有導電端子對接端之部位為澆注部,所述彈性臂進一步設有沿對接方向延伸之延伸臂,所述延伸臂抵頂於第一、第二端子模組的澆注部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延伸臂之前端具有倒角並呈向內扣的鉤狀設置。
TW102220781U 2013-11-07 2013-11-07 電連接器 TWM4789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0781U TWM478940U (zh) 2013-11-07 2013-11-07 電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20781U TWM478940U (zh) 2013-11-07 2013-11-07 電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8940U true TWM478940U (zh) 2014-05-21

Family

ID=51296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20781U TWM478940U (zh) 2013-11-07 2013-11-07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8940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421A (zh) * 2014-08-12 2016-03-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03138A (zh) * 2014-08-14 2016-06-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D764415S1 (en) 2015-02-11 2016-08-23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764416S1 (en) 2015-03-12 2016-08-23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520683B2 (en) 2014-08-14 2016-12-13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7845937A (zh) * 2016-09-21 2018-03-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9586071A (zh) * 2017-09-29 2019-04-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9421A (zh) * 2014-08-12 2016-03-3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449421B (zh) * 2014-08-12 2019-03-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703138A (zh) * 2014-08-14 2016-06-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520683B2 (en) 2014-08-14 2016-12-13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573342B (zh) * 2014-08-14 2017-03-01 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USD764415S1 (en) 2015-02-11 2016-08-23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D764416S1 (en) 2015-03-12 2016-08-23 Foxconn Interconnect Technology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7845937A (zh) * 2016-09-21 2018-03-27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9586071A (zh) * 2017-09-29 2019-04-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9586071B (zh) * 2017-09-29 2022-04-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78940U (zh) 電連接器
JP4970981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I488383B (zh) 電連接器
TWM515722U (zh) 電連接器及對接連接器
TW201906241A (zh) 電連接器
TWI583073B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201742329A (zh) 電連接器組合
US7066772B2 (en) Plug connector
TWM496258U (zh) 電連接器
TWM523213U (zh) 電連接器
TW201834326A (zh) 電連接器
TWM500384U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M511145U (zh) 插頭連接器
TWM536800U (zh) 電連接器
TW201526415A (zh) 插座連接器及與之對接的插頭連接器
TWI726124B (zh) 電連接器
TW201618390A (zh) 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M484213U (zh) 電連接器
JP2018133333A (ja) コネクタ、ソケット、及び接続システム
TWI573342B (zh) 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CN109088227B (zh) 防水正反插usb插座
TWM508141U (zh) 電連接器
TWI573344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TWM456630U (zh) 電連接器
TWI593182B (zh) 電連接器組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