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71076U -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71076U
TWM471076U TW102208522U TW102208522U TWM471076U TW M471076 U TWM471076 U TW M471076U TW 102208522 U TW102208522 U TW 102208522U TW 102208522 U TW102208522 U TW 102208522U TW M471076 U TWM471076 U TW M47107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 connector
wall
elastic
piece
insulating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8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un Zhao
jing-jie Guo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08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71076U/zh
Publication of TWM4710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71076U/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本創作涉及一種電連接器及其組件,尤其涉及一種安裝方便及易於更換之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中華民國新型第M385114號專利揭示了一種適於安裝在電路板上之電連接器,該電連接器包括絕緣外殼和連接模組,絕緣外殼相對之上、下端面與連接上、下端面之兩側面圍成一收容腔,收容腔之前端敞開形成插接口,絕緣外殼之上端面正對電路板,連接模組收容於收容腔內,連接模組包括絕緣本體、複數個導電端子及一接地端子,導電端子與接地端子均固定於絕緣本體上以與絕緣本體成一體式結構,導電端子與接地端子均具有向電路板彎折之連接部,連接部彈性抵觸於電路板上。先前技術中之此種電連接器之連接模組與絕緣外殼之間可以相互拆卸及組裝,但是所述電連接器對應組裝至電路板上時仍需要其他之固定結構固定,且一般組裝及拆卸較為繁瑣。
鑒於以上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電連接器及其組件以改善上述不足之處。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安裝方便及易於更換之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組件,包括電連接器及用於收容並固持電連接器之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包括有盒體部分,所述盒體部分包括有頂壁、與頂壁相連之後端壁及分別位於頂壁兩側之側壁,所述頂壁、後端壁及側壁共同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前端形成有插接口,所述盒體部分之底面貫穿形成有與空腔連通之讓位導電端子之貫通孔,所述側壁內側面凹陷形成有固定槽並由固定槽之其中一槽壁形成抵持壁,所述電連接器包括有絕緣本體,固定於絕緣本體內之導電端子及包覆於絕緣本體外圍之金屬外殼,所述金屬外殼兩側分別向外側彎折延伸形成有具有彈性之固持片,所述固持片對應收容於所述固定槽內,所述固持片之端緣對應頂持於抵持壁上。
進一步,所述金屬外殼包括有側板,所述固持片位於側板上,所述固持片包括有彈性片及抵持片,所述彈性片連接抵持片與側板,所述抵持片之端緣對應頂持於抵持壁上。
進一步,所述盒體部分之插接口處形成有限位壁,所述導電端子包括有對應壓接於對接電路板上之彈性部,所述彈性部之端緣處彎折形成有對應壓接於限位壁上之搭接部。
進一步,所述導電端子之彈性部包括有第一彈性壁、第二彈性壁及連接第一彈性壁與第二彈性壁之對接部,所述電連接器組件還包括有與所述電連接器相對接之電路板,所述對接 部通過壓接方式與所述電路板電性接觸。
進一步,所述側壁中間位置沿固定槽進一步向內凹陷形成有提供取出電連接器之夾取工具插拔之夾取槽,所述夾取槽向外延伸至插接口。
進一步,所述盒體部分之插接口與電連接器之前端外圍之間形成有空隙,所述空隙內固設有密封圈。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器,包括有絕緣本體,固定於絕緣本體內之導電端子及包覆於絕緣本體外圍之金屬外殼,所述絕緣本體包括有基部及沿基部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之平板狀舌板,所述導電端子包括有固持於絕緣本體之舌板內並且部分露出於舌板外之接觸部、固定於絕緣本體之基部內之固定部及延伸出絕緣本體外且可彈性彎曲之彈性部,所述金屬外殼包括有相對設置之頂板和底板,以及連接頂板和底板兩側之側板,所述頂板、底板及側板共同圍設形成用於收容對接電連接器之插接空間,所述金屬外殼兩側分別向外側彎折延伸形成有具有彈性之固持片。
進一步,所述固持片位於側板上,所述固持片包括有彈性片及抵持片。
進一步,所述抵持片與側板平行設置,所述彈性片連接抵持片與側板。
進一步,所述導電端子之彈性部大致呈V形,包括有第一彈性壁、第二彈性壁及連接第一彈性壁與第二彈性壁之對接部 ,所述對接部通過壓接方式與對接之電路板電性接觸。
與先前技術相比,本創作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金屬外殼兩側設置具有彈性之固持片,於固持電連接器之盒體部分內對應設置相互配合之固定槽,同時於盒體部分之相應位置設置夾取槽以實現電連接器之取出或更換動作,整個電連接器組件結構簡單,電連接器之組裝方便且容於更換。
100‧‧‧電連接器組件
1‧‧‧電路板
2‧‧‧電連接器
20‧‧‧絕緣本體
201‧‧‧基部
202‧‧‧舌板
21‧‧‧導電端子
211‧‧‧接觸部
212‧‧‧固定部
213‧‧‧彈性部
2131‧‧‧第一彈性壁
2132‧‧‧第二彈性壁
2133‧‧‧對接部
2134‧‧‧搭接部
22‧‧‧金屬外殼
221‧‧‧頂板
222‧‧‧底板
223‧‧‧側板
2231‧‧‧垂直板
2232‧‧‧傾斜板
224‧‧‧插接空間
225‧‧‧固持片
2251‧‧‧彈性片
2252‧‧‧抵持片
3‧‧‧固定盒
31‧‧‧盒體部分
311‧‧‧空腔
312‧‧‧貫通孔
313‧‧‧頂壁
314‧‧‧固定槽
3141‧‧‧抵持壁
315‧‧‧側壁
3151‧‧‧垂直壁
3152‧‧‧傾斜壁
316‧‧‧限位壁
317‧‧‧夾取槽
318‧‧‧限位塊
319‧‧‧後端壁
32‧‧‧板體部分
4‧‧‧密封圈
41‧‧‧主體部
411‧‧‧凹陷部
42‧‧‧突部
5‧‧‧防水圈
6‧‧‧空隙
第一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組件之立體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自另一角度看之立體圖。
第三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組件將電連接器及密封圈分離開之立體圖。
第四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組件將電連接器、密封圈及固定盒分離開之立體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組件將電路板分離開之立體圖,其中電連接器部分組裝於固定盒內。
第六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組件之電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
第七圖係第一圖所示VII-VII線之剖視圖。
第八圖係第一圖所示電連接器組件之固定盒自VIII-VIII線之剖視圖。
第九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組件將密封圈分離開之立體圖。
請參照第一圖至第八圖所示,本創作電連接器組件100包括用於與電路板1對接之電連接器2,用於收容並固持電連接器2之固定盒3,用於組裝至電連接器2之插接口外圍與固定盒3之間之密封圈4,固定於固定盒3下表面之用於與電連接器2對接之電路板1及安裝在電路板1與固定盒3之間之防水圈5。
請參照第六圖所示,所述電連接器2包括有絕緣本體20,固定於絕緣本體20內之導電端子21及包覆於絕緣本體20外圍之金屬外殼22。所述絕緣本體包括有基部201及沿基部201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之平板狀舌板202。本實施例中,所述電連接器2與電路板1之間之連接為壓接方式,所述電連接器2之導電端子21直接通過自身彈性壓接於電路板1之對應導電層上,無需焊接工序便可實現電連接器2與電路板1之間之電性連接。
請參照第六圖所示,所述導電端子21包括有固持於絕緣本體20之舌板202內並且部分露出於舌板202外之接觸部211、固定於絕緣本體20之基部201內之固定部212及延伸出絕緣本體20外且可彈性彎曲之彈性部213。所述接觸部211大致呈長條形平板狀,所述接觸部211之其中一表面露出於舌板202表面外用於與對接電連接器(未標示)電性接觸。所述固定部212沿接觸部211一端之厚度方向垂直彎折形成。所述彈性部213大致呈V字形,所述彈性部213沿固定部212一端之厚度方向彎折延伸形成,且所述彈性部213與接觸部211相對設置。所述彈性部213包括有大致呈長條形平板狀之第一彈性壁2131和第二彈性壁2132、連接第一彈性壁2131與第二彈性壁2132 之對接部2133及由第二彈性壁2132之自由端彎折延伸形成之搭接部2134。當電連接器2對應與電路板1對接時,所述對接部2133對應壓接於電路板1之導電層上以實現電連接器2與電路板1之電性接觸,所述第一彈性壁2131及第二彈性壁2132主要用於提供對接部2133壓接於電路板1上時之彈性力以保證對接部2133與電路板1連接可靠。請參閱第五圖和第九圖所示,所述搭接部2134壓接於固定盒3之對應位置,一方面起到對導電端子21之彈性部213預壓之作用,另一方面保證電連接器2順利從固定盒3中拔出,防止電連接器2從固定盒3中拔出時所述導電端子21之彈性部213自由端會頂觸到固定盒3。
請參照第六圖所示,所述金屬外殼22由金屬板衝壓彎折形成,主要包括有相對設置之頂板221及底板222,以及連接頂板221和底板222兩側之側板223,所述頂板221、底板222及側板223共同圍設形成用於收容對接電連接器之插接空間224。所述兩側板223中間分別衝壓形成有相對設置之固持片225。所述固持片225分別向金屬外殼22外側彎折延伸形成,所述固持片225包括有彈性片2251及連接彈性片2251一端與側板223之抵持片2252,其中所述固持片225於垂直頂板221方向上之寬度比彈性片2251寬以有利於電連接器2裝入固定盒3內時之卡持固定。所述彈性片2251與側板223之間大致呈平行設置,抵持片2252相對側板223傾斜設置用於連接彈性片2251與側板223。本創作電連接器組件100中之電連接器2為一標準Micro USB插座連接器,是以所述側板223包括有一大致與頂板221垂直之垂直板2231及連接垂直板2231與底板 222之傾斜板2232,其中所述抵持片2252與垂直板2231大致呈平行設置。
請參閱第三圖、第四圖、第七圖及第八圖所示,所述固定盒3包括有盒體部分31及固設於盒體部分31開口處之板體部分32。本創作中所述固定盒3為用於收容電連接器2之絕緣部件,當然在實際生產製造中,所示固定盒3可以直接是電子產品上之絕緣外殼之一部分,也可以設計成組裝固定到電子產品相應位置用於固定電連接器2之絕緣部件。所述盒體部分31前端面向內凹陷形成有空腔311並且開口處形成有插接口310。所述盒體部分31形成有位於空腔311頂部之頂壁313、位於空腔311後端之後端壁319及位於空腔311兩側之兩個側壁315,所述側壁315包括有相互連接之垂直壁3151及傾斜壁3152。所述空腔311內壁輪廓設置成正好收容所述電連接器2。當電連接器2組裝入空腔311內時,所述電連接器2之頂板221、垂直板2231及傾斜板2232對應貼合於所述頂壁313、垂直壁3151及傾斜壁3152上,所述電連接器2之後端(即絕緣本體20之基部201後端)對應抵持於空腔311之後端壁319上,以確保組裝至盒體部分31內之電連接器2穩固。
所述盒體部分31下表面與空腔311貫通形成用於讓位導電端子21之貫通孔312。所述導電端子21之彈性部213穿過貫通孔312對應與電路板1抵壓接觸實現電性連接。所述側壁315內側面凹陷形成有固定槽314並由固定槽314之其中一槽壁形成有與頂壁313垂直之抵持壁3141。當所述電連接器2插入固定盒3之空腔311過程中,所述電連接器2兩側之固持片225經側 壁315限位抵壓向插接空間224彈性彎折,並且經側壁315滑移至固定槽314內;此時固持片225彈性恢復至原狀並通過固持片225之彈性片2251之前端緣對應抵持於抵持壁3141上,此時電連接器2完全插入空腔311,同時,電連接器2穩定固持於空腔311內。所述側壁315中間位置沿固定槽314進一步向內凹陷形成有夾取槽317。所述夾取槽317向外延伸至插接口310(即貫穿盒體部分31之前端面),其中所述夾取槽317在垂直於頂壁313方向上之寬度比固定槽314垂直於頂壁313方向上之寬度窄很多。當組裝入固定盒3內之電連接器2需要取出或更換時,使用者只需將夾取工具(未圖示)插入夾取槽317並且向插接空間224按壓固持片225直至彈性片2251之前端緣與抵持壁3141脫離抵持,此時使用者只需向外拔出電連接器2,直至固持片225經側壁315滑動並完全脫離空腔311。整個取出過程簡單易操作且不會損壞電連接器2。
所述盒體部分31之插接口310處靠近貫通孔312位置形成有限位壁316,當所述電連接器2完全插入至空腔311時,所述導電端子21之搭接部2134壓接於限位壁316上(請參第五圖所示),一方面對導電端子21之彈性部213起到預壓之作用,另一方面當電連接器2從固定盒3中拔出時,所述搭接部2134可防止所述導電端子21之彈性部213自由端會頂觸到固定盒3,以保證電連接器2順利從固定盒3中拔出。所述限位壁316上凸設有複數限位塊318。所述限位塊318對應與密封圈4配合限位。
請參閱第四圖、第五圖、第七圖及第九圖所示,所述密封圈 4大致呈長方形框體狀,包括有框體狀主體部41及位於主體部41兩側之突部42,請參第一圖和第九圖所示,所述密封圈4組設於盒體部分31之插接口310與電連接器2之前端外圍所形成之空隙6內起到防塵及美觀之功效。所述主體部41對應所述限位塊318位置凹設形成有凹陷部411,用於密封圈4與盒體部分31之間之限位固持。所述突部42對應卡設於所述夾取槽317,用於對組設有電連接器2之盒體部分31之密封防塵作用。當需要取出或更換電連接器2時,首先需要取下密封圈4,然後再操作取出電連接器2。
本創作電連接器組件100中,所述電連接器2之金屬外殼22兩側分別設置具有彈性之固持片225,於固持電連接器2之盒體部分31內對應設置相互配合之固定槽314。同時於盒體部分31之相應位置設置夾取槽317以實現電連接器2之取出或更換動作,整個電連接器組件100結構簡單,電連接器2之組裝及更換方便。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一種實施方式,不是唯一之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創作說明書而對本創作技術方案採取之任何等效之變化,均為本創作之權利要求所涵蓋。
100‧‧‧電連接器組件
1‧‧‧電路板
2‧‧‧電連接器
3‧‧‧固定盒
31‧‧‧盒體部分
310‧‧‧插接口
311‧‧‧空腔
312‧‧‧貫通孔
314‧‧‧固定槽
3141‧‧‧抵持壁
315‧‧‧側壁
3151‧‧‧垂直壁
3152‧‧‧傾斜壁
316‧‧‧限位壁
317‧‧‧夾取槽
318‧‧‧限位塊
32‧‧‧板體部分
4‧‧‧密封圈
41‧‧‧主體部
411‧‧‧凹陷部
42‧‧‧突部
5‧‧‧防水圈

Claims (10)

  1. 一種電連接器組件,包括電連接器及用於收容並固持電連接器之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包括有盒體部分,所述盒體部分包括有頂壁、與頂壁相連之後端壁及分別位於頂壁兩側之側壁,所述頂壁、後端壁及側壁共同形成有空腔,所述空腔前端形成有插接口,所述盒體部分之底面貫穿形成有與空腔連通之讓位導電端子之貫通孔,所述側壁內側面凹陷形成有固定槽並由固定槽之其中一槽壁形成抵持壁,所述電連接器包括有絕緣本體,固定於絕緣本體內之導電端子及包覆於絕緣本體外圍之金屬外殼,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外殼兩側分別向外側彎折延伸形成有具有彈性之固持片,所述固持片對應收容於所述固定槽內,所述固持片之端緣對應頂持於抵持壁上。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金屬外殼包括有側板,所述固持片位於側板上,所述固持片包括有彈性片及抵持片,所述彈性片連接抵持片與側板,所述抵持片之端緣對應頂持於抵持壁上。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盒體部分之插接口處形成有限位壁,所述導電端子包括有對應壓接於對接電路板上之彈性部,所述彈性部之端緣處彎折形成有對應壓接於限位壁上之搭接部。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導電端子之彈性部包括有第一彈性壁、第二彈性壁及連接第一彈性 壁與第二彈性壁之對接部,所述電連接器組件還包括有與所述電連接器相對接之電路板,所述對接部通過壓接方式與所述電路板電性接觸。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側壁中間位置沿固定槽進一步向內凹陷形成有提供取出電連接器之夾取工具插拔之夾取槽,所述夾取槽向外延伸至插接口。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意一項所述之電連接器組件,其中所述盒體部分之插接口與電連接器之前端外圍之間形成有空隙,所述空隙內固設有密封圈。
  7. 一種電連接器,包括有絕緣本體,固定於絕緣本體內之導電端子及包覆於絕緣本體外圍之金屬外殼,所述絕緣本體包括有基部及沿基部前端面向前延伸形成之平板狀舌板,所述導電端子包括有固持於絕緣本體之舌板內並且部分露出於舌板外之接觸部、固定於絕緣本體之基部內之固定部及延伸出絕緣本體外且可彈性彎曲之彈性部,所述金屬外殼包括有相對設置之頂板和底板,以及連接頂板和底板兩側之側板,所述頂板、底板及側板共同圍設形成用於收容對接電連接器之插接空間,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外殼兩側分別向外側彎折延伸形成有具有彈性之固持片。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固持片位於側板上,所述固持片包括有彈性片及抵持片。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抵持片與側板平行設置,所述彈性片連接抵持片與側板。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至9項中任意一項所述之電連接器,其中所述導電端子之彈性部呈V形,包括有第一彈性壁、第二 彈性壁及連接第一彈性壁與第二彈性壁之對接部,所述對接部通過壓接方式與對接之電路板電性接觸。
TW102208522U 2013-05-08 2013-05-08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TWM4710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8522U TWM471076U (zh) 2013-05-08 2013-05-08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8522U TWM471076U (zh) 2013-05-08 2013-05-08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71076U true TWM471076U (zh) 2014-01-21

Family

ID=50348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8522U TWM471076U (zh) 2013-05-08 2013-05-08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710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8865B (zh) * 2016-11-29 2021-09-1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8865B (zh) * 2016-11-29 2021-09-1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02837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receptacle connector
TWI609530B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I506879B (zh) 電連接器
TWM524574U (zh) 電連接器
CN203850492U (zh) 可正反方向对插的usb插头
TWM546612U (zh) 可正反插拔的電源插頭與電源插座及其組合結構
WO2011143649A2 (en) Connector
TWM500384U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M475061U (zh) 電連接器
TWI629842B (zh) 電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JP3169538U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M471076U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TWI415333B (zh) 電連接器
TWM480802U (zh) 電連接器
TWI488387B (zh) 音頻連接器
CN106785611B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3481542U (zh) 电连接器
TWI565164B (zh) 電連接器組合
CN212725712U (zh) 电连接器
TWM502990U (zh) 插頭連接器
US8142219B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casing with a holder between a substrate and a female connector
TWM475072U (zh) 電連接器
CN204167529U (zh) 可插拔式usb连接器
TWI586041B (zh) 電連接器組件
TWI573334B (zh) 插座電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