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7916U - 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 Google Patents

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7916U
TWM467916U TW102211257U TW102211257U TWM467916U TW M467916 U TWM467916 U TW M467916U TW 102211257 U TW102211257 U TW 102211257U TW 102211257 U TW102211257 U TW 102211257U TW M467916 U TWM467916 U TW M46791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heets
sheet
temperature equalizing
heat sour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112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e-yuan Wu
Original Assignee
Gia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a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a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112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67916U/zh
Priority to US14/023,649 priority patent/US20140367077A1/en
Publication of TWM467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7916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 H01L23/3672Foil-like cooling fins or heat si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Description

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本創作是有關一種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尤指一種利用低廉成本及簡易結構的組合設計,可達到使預設熱源所產生之熱量快速均勻擴散,以避免熱量堆積於局部區域之散熱結構。
  隨著現代電子產品在操作使用時的聲光效果複雜及精緻化等需求,所需運算分析、光源及功率放大(中央處理器、發光元件、功率晶體或其它類似之元件)等電子元件亦被廣泛地運用,而在使用時,上述各電子元件皆難以避免地會產生大量的熱能,若令該熱能直接擴散,則會造成熱源附近產生熱量堆積,除造成機殼表面局部位置之溫度過高外,亦容易形成散熱不良之缺失;針對此種情形,較常見的解決方式,乃係利用一導熱效率較佳之導熱元件(例如:導熱管)以其局部接觸於該熱源上,並於該導熱元件上之其它部位設有增加散熱效果之散熱組件(例如:散熱片、風扇),利用該導熱元件將熱源之熱量傳輸至該散熱組件加以發散,如此可減緩熱量過度集中而造成局部位置溫度過高之情形。
  然而,上述導熱元件(導熱管)及散熱組件(散熱片、風扇)本身皆具有一定程度的結構複雜性,且其亦具有固定的成本,若將其應用於結構簡單且售價低廉的電子產品中,並不合乎經濟效益;因此,如何能以較簡易之結構以及較低的成本,解決熱量過度集中而造成局部位置溫度過高之缺失,乃為各相關業者所亟待努力之課題。
  有鑑於習見導熱元件及散熱組件於應用時有上述缺點,創作人乃針對該些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於有本創作產生。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可將預設熱源之熱量向外快速地傳遞發散,以避免熱量過度集中於熱源附近而造成異常溫昇。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可利用較少的昂貴導熱組件,達到預設的導熱散熱效果,具有較佳之經濟效益。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創作所採行的技術手段包括:一導熱片組,係由複數具導電性之導熱片所疊置組成;一均溫片組,係由複數能快速沿表面方向導引熱量之均溫片所組成,各均溫片係間隔設置於各導熱片之間,各均溫片分別具有接近於一熱源之近熱源部,以及朝向遠離該熱源之方向延伸的遠熱源部;該導熱片組與該均溫片組的至少其中之一係接觸於該熱源。
  依上述結構,其中各導熱片分別具有一相鄰對應的均溫片,且各均溫片係分別設置於相鄰對應的導熱片朝向熱源之一側。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導熱片組與該均溫片組係同時接觸於該熱源。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導熱片組、均溫片組的至少其一與該熱源之間設有導熱膠。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各導熱片分別具有一相鄰對應的均溫片,且各均溫片係分別設置於相鄰對應的導熱片遠離熱源之一側。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導熱片組係接觸於該熱源,且於該導熱片組與熱源之間設有導熱膠。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均溫片的面積小於相接觸之導熱片面積。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均溫片係為一長條狀之片狀體。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均溫片具有一長條狀之主延伸部,於該主延伸部一旁側設有至少一斜向延伸之分支部。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分支部係朝向遠離熱源及主延伸部之方向斜向延伸。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均溫片具有一長條狀之主延伸部,於該主延伸部二旁側分別設有至少一斜向延伸之分支部。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分支部係朝向遠離熱源及主延伸部之方向斜向延伸。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均溫片的面積相同於相接觸之導熱片面積。
  依上述結構,其中各導熱片與各均溫片之間分別設有一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導熱片組係由相同大小、形狀之複數導熱片組成。
  為使本創作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徵可獲致更具體的暸解,茲依下列附圖說明如下:
1‧‧‧導熱片組
11、12、13‧‧‧導熱片
111‧‧‧接觸面
2、5、6、7‧‧‧.均溫片組
21、22、23、51、52、53、61、62、63、71、72、73‧‧‧均溫片
211、221、231、512、522、532、612、622、632、711、721、731‧‧‧近熱源部
212、222、232、513、523、533、613、623、633、712、722、732‧‧‧遠熱源部
3、3a、3b‧‧‧導電膠層
30‧‧‧導熱膠
4‧‧‧電路板
40‧‧‧熱源
511、521、531、611、621、631‧‧‧主延伸部
514、524、534、614、615、624、625、634、635‧‧‧分支部
第1圖係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構造分解圖。
第2A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構造分解圖。
第2B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組合外觀及應用情形示意圖。
第3圖係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組合剖面圖。
第4圖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構造分解圖。
第5圖係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組合外觀及應用情形示意圖。
第6圖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構造分解圖。
第7圖係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組合外觀及應用情形示意圖。
  請參第1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結構主要包括:導熱片組1及均溫片組2等部份,其中導熱片組1係由複數具導電性(可為金屬材質)的導熱片11、12、13依序疊置組合而成,且該導熱片組1之其中一最外側表面被界定為一接觸面111;均溫片組7係由複數分別穿插設置於各導熱片11、12、13之間的均溫片71、72、73所組成,該等均溫片71、72、73係為面積相同於導熱片11、12、13且具有沿表面方向(橫向)快速導引熱量特性之片狀結構體(可為石墨或其它類似材質),於本實施例所揭示之結構中,該均溫片71、72、73分別具有一近熱源部711、721、731及一遠熱源部721、722、732,而各均溫片71、72、73及各導熱片11、12、13之間係經由一可導熱之導電膠層3形成一具導電性的結合。
  請參第2A、2B、3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結構主要包括:導熱片組1及均溫片組2等部份,其中導熱片組1係由複數具導電性(可為金屬材質)的導熱片11、12、13依序疊置組合而成,且導熱片組1之其中一最外側表面被界定為一接觸面111;均溫片組2係由複數分別穿插設置於各導熱片11、12、13之間的均溫片21、22、23所組成,該等均溫片21、22、23的面積小於導熱片組1且具有沿表面方向(橫向)快速導引熱量特性之片狀結構體(可為石墨或其它類似材質),於本實施例所揭示之結構中,該均溫片21、22、23係呈長條狀,且分別具有一近熱源部211、221、231及一遠熱源部221、222、232,而各均溫片21、22、23及各導熱片11、12、13之間係經由一可導熱之導電膠層3形成一具導電性的結合。
  於實際應用時,該導熱片組1係可以其接觸面111接觸於一預設熱源40,且令各均溫片21、22、23以近熱源部211、221、231接近該熱源40,於圖示之實施例中,該熱源40係可為一電路板4上之電子元件(如:處理器、功率晶體等),且於該熱源40與接觸面111之間可依需要設置一導熱膠30,以增進其導熱效果。
  使用時,該熱源40所產生之熱量大部份係可通過導熱膠30經由接觸面111傳導至該導熱片11,由於該導熱片11、12、13係為片狀體,且其金屬材質具有將熱量朝四周輻射狀等速均勻發散之特性,因此熱量很快速地即可通過導熱片11並經由導電膠層3傳遞至均溫件21,利用該均溫件21將熱量沿表面方向(橫向)快速導引熱量之特性,使熱量可由集中接近熱源40的近熱源部211快速擴散或分散至遠離該熱源40的遠熱源部212;然後,剩餘的熱量可由均溫件21通過導電膠層3傳導至導熱片12,由該導熱片12對外發散部份熱量,再剩餘的熱量可通過導電膠層3傳遞至均溫件22,以供再一次將熱量由近熱源部221快速橫向擴散至遠熱源部222;而再剩餘的熱量通過導電膠層3傳導至導熱片13並對外發散部份熱量,最後,所有剩餘的熱量通過導電膠層3傳遞至均溫件23,並再一次使該熱量由近熱源部231快速橫向擴散至遠熱源部232;藉由此種以均溫片21、22、23橫向多重擴散熱量之特性,配合各導熱片11、12、13快速直接對外發散熱量之特性,可有效避免熱量聚集於接近熱源40附近之部位,以減少局部位置產生異常高溫之缺失。
  在本實施例中,該均溫片21、22係分別設置於導熱片11、12、13之間,而均溫片23則係設置於導熱片13的另一表側,但於應用上,亦可將均溫片22、23設置於導熱片11、12、13之間,而均溫片21則設置於導熱片11的接觸面111上,以形成另一種不同之組合,且若將該均溫片21設置於導熱片11之接觸面111時,亦可同時以該接觸面111與均溫片21之局部部位接觸於該熱源40(該熱源40與鄰近的導熱片11與均溫片21之間亦設有導熱膠30),藉以達到具有相同功效之不同組合態樣;同時,該導熱片組1之導熱片數量及均溫件組2之均溫片數量皆可同時依需要而適當增減,以形成具有不同導熱、散熱效果之組合。
  請參第4、5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結構主要包括:一均溫片組5,以及與前述第二實施例相同之導熱片組1;其中該導熱片組1具有相同之導熱片11、12、13,均溫片組5係由複數分別穿插設置於各導熱片11、12、13之間的均溫片51、52、53所組成,該等均溫片51、52、53係為面積小於導熱片組1且具有沿表面方向(橫向)快速導引熱量特性之片狀結構體(可為石墨或其它類似材質),在本實施例揭示的結構中,均溫片51、52、53各具有一長條狀之主延伸部511、521、531,各主延伸部511、521、531分別具有一接近於熱源40之近熱源部512、522、532以及遠離該熱源40的遠熱源部513、523、533,且於主延伸部511、521、531的一旁側各設有複數斜向(平行)延伸之分支部514、524、534,且該等分支部514、524、534係朝向遠離熱源40及主延伸部511、521、531之方向斜向延伸,而各均溫片51、52、53及各導熱片11、12、13之間係經由一可導熱之導電膠層3a形成一具導電性的結合。
  使用時,該熱源40所產生之熱量可通過導熱膠30經由接觸面111傳導至導熱片11,部份熱量可由導熱片11對外發散,其餘熱量熱量快速地通過導電膠層3a傳遞至均溫件51,利用該均溫件51將熱量沿表面方向(橫向)快速導引熱量之特性,使部份熱量可由主延伸部511上接近熱源40的近熱源部512快速擴散至遠離熱源40的遠熱源部513,同時主延伸部511上的熱量可再分別傳遞至各分支部514,以形成均勻擴散;然後,剩餘的熱量通過導電膠層3a依序傳導至導熱片12、均溫片52、導熱片13、均溫片53,並可分別重覆該導熱片11及均溫片51的散熱及橫向導熱動作;藉以達到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避免熱量聚集於接近熱源40附近之功效,可有效避免局部位置產生異常高溫之缺失。
  請參第6、7圖所示,可知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結構主要包括:一均溫片組6,以及與前述第二實施例相同之導熱片組1;其中該導熱片組1具有相同之導熱片11、12、13,均溫片組6係由複數分別穿插設置於各導熱片11、12、13之間的均溫片61、62、63所組成,該等均溫片61、62、63係為面積小於導熱片組1且具有沿表面方向(橫向)快速導引熱量特性之片狀結構體(可為石墨或其它類似材質),在本實施例揭示的結構中,均溫片61、62、63各具有一長條狀之主延伸部611、621、631,各主延伸部611、621、631分別具有一接近於熱源40之近熱源部612、622、632以及遠離該熱源40的遠熱源部613、623、633,且於主延伸部611、621、631的二旁側各設有複數斜向(平行)延伸之分支部614、615、624、625、634、635,且該等分支部614、615、624、625、634、635係朝向遠離熱源40及主延伸部611、621、631之方向斜向延伸,而各均溫片61、62、63及各導熱片11、12、13之間係經由一可導熱之導電膠層3b形成一具導電性的結合。
  使用時,熱源40所產生之熱量可可通過導熱膠30經由接觸面111傳導至導熱片11,除部份熱量可由導熱片11對外發散,其餘熱量熱量可快速地通過導電膠層3b傳遞至均溫件61,利用該均溫件61將熱量沿表面方向(橫向)快速導引熱量之特性,使部份熱量可由主延伸部611上接近熱源40的近熱源部612快速擴散至遠離熱源40的遠熱源部613,同時主延伸部611上的熱量可再分別傳遞至各分支部614、615,以形成均勻擴散;然後,剩餘的熱量通過導電膠層3b依序傳導至導熱片12、均溫片62、導熱片13、均溫片63,並分別重覆該導熱片11及均溫片61的散熱及橫向導熱動作;藉由可達到與前述第一實施例相同避免熱量聚集於接近熱源40附近之功效,可有效減少局部位置產生異常高溫之缺失。
  綜合以上所述,本創作多重散熱組件結構確實具有可降低零組件之成本,並使熱量快速均勻傳遞與發散之功效,實為一具新穎性及進步性之創作,爰依法提出申請新型專利;惟上述說明之內容,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說明,舉凡依本創作之技術手段與範疇所延伸之變化、修飾、改變或等效置換者,亦皆應落入本創作之專利申請範圍內。
1‧‧‧導熱片組
11、12、13‧‧‧導熱片
111‧‧‧接觸面
2‧‧‧均溫片組
21、22、23‧‧‧均溫片
231‧‧‧近熱源部
232‧‧‧遠熱源部
4‧‧‧電路板
40‧‧‧熱源

Claims (18)

  1. 一種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至少包括:
    一導熱片組,係由複數具導電性之導熱片所疊置組成;
    一均溫片組,係由複數能快速沿表面方向導引熱量之均溫片所組成,各均溫片係間隔設置於各導熱片之間,各均溫片分別具有接近於一熱源之近熱源部,以及朝向遠離該熱源之方向延伸的遠熱源部;
    該導熱片組與該均溫片組的至少其中之一係接觸於該熱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各導熱片分別具有一相鄰對應的均溫片,且各均溫片係分別設置於相鄰對應的導熱片朝向熱源之一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導熱片組與該均溫片組係同時接觸於該熱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導熱片組、均溫片組的至少其一與該熱源之間設有導熱膠。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各導熱片分別具有一相鄰對應的均溫片,且各均溫片係分別設置於相鄰對應的導熱片遠離熱源之一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導熱片組係接觸於該熱源,且於該導熱片組與熱源之間設有導熱膠。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或5或6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均溫片的面積小於相接觸之導熱片面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均溫片係為一長條狀之片狀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均溫片具有一長條狀之主延伸部,於該主延伸部一旁側設有至少一斜向延伸之分支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分支部係朝向遠離熱源及主延伸部之方向斜向延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均溫片具有一長條狀之主延伸部,於該主延伸部二旁側分別設有至少一斜向延伸之分支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分支部係朝向遠離熱源及主延伸部之方向斜向延伸。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或5或6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該均溫片的面積相同於相接觸之導熱片面積。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或3或4或5或6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各導熱片與各均溫片之間分別設有一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各導熱片與各均溫片之間分別設有一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各導熱片與各均溫片之間分別設有一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各導熱片與各均溫片之間分別設有一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其中各導熱片與各均溫片之間分別設有一兼具導熱性之導電膠層。
TW102211257U 2013-06-17 2013-06-17 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TWM467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1257U TWM467916U (zh) 2013-06-17 2013-06-17 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US14/023,649 US20140367077A1 (en) 2013-06-17 2013-09-11 Complex heat dissipation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11257U TWM467916U (zh) 2013-06-17 2013-06-17 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7916U true TWM467916U (zh) 2013-12-11

Family

ID=50155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11257U TWM467916U (zh) 2013-06-17 2013-06-17 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67077A1 (zh)
TW (1) TWM467916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83425B2 (en) * 2012-02-15 2017-02-28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Solder fatigue arrest for wafer level package
TWM467917U (zh) * 2013-06-17 2013-12-11 Giant Technology Co Ltd 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WO2015155940A1 (ja) * 2014-04-08 2015-10-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熱伝導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D793400S1 (en) * 2016-05-09 2017-08-01 Kingston Digital, Inc. Heat sink for memory module
USD896231S1 (en) * 2018-11-30 2020-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SD storage device
USD896230S1 (en) * 2018-11-30 2020-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SD storage device
USD896229S1 (en) * 2018-11-30 2020-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SD storage device
USD889052S1 (en) * 2020-03-17 2020-06-30 B2B International Pty Ltd Pets ergonomic fee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367077A1 (en) 2014-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67916U (zh) 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JP5784261B2 (ja) 冷却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冷却装置付きパワーモジュール
US20080101035A1 (en) Heat-dissipating assembly structure
TWM469525U (zh) 手持式行動裝置之散熱結構
JP2015142005A (ja) 放熱構造
JP2011091384A (ja) ヒートパイプ放熱装置
TWM467917U (zh) 運用於電子罩蓋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TW201440627A (zh) 可攜式電腦設備
TWM460509U (zh) 電子器物散熱裝置
TW200930261A (en) Cooling module
JP2015053311A (ja) 冷却システム
TWM482251U (zh) 電路板散熱組件
CN203369024U (zh) 多重散热组件结构
TW201433252A (zh) 散熱裝置及其散熱件
TWM467894U (zh) 平板顯示元件之散熱結構
TW201239594A (en) Cooling device
TWM482248U (zh) 運用於電子器物殼體之多重散熱組件結構
TWI421024B (zh) 電子裝置
TWI832677B (zh) 散熱裝置
TW201325420A (zh) 散熱裝置
TW201144993A (en) Memory heat-dissipating device
TWM460504U (zh) 電子器物殼體之導電散熱結構
TWM482253U (zh) 機體內散熱組件
CN208382954U (zh) 一种热管散热器
KR200373156Y1 (ko) 전기,전자제품용 히트싱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