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5264U - 鋸子護鞘 - Google Patents

鋸子護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5264U
TWM465264U TW102209859U TW102209859U TWM465264U TW M465264 U TWM465264 U TW M465264U TW 102209859 U TW102209859 U TW 102209859U TW 102209859 U TW102209859 U TW 102209859U TW M465264 U TWM465264 U TW M46526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saw
sheath body
pair
gri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98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ozo Miyawaki
Original Assignee
Um Kogy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m Kogyo Inc filed Critical Um Kogyo Inc
Priority to TW1022098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65264U/zh
Publication of TWM4652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5264U/zh

Link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Description

鋸子護鞘
本創作係有關於收放鋸子鋸刃的鋸子護鞘(saw sheath)。
過去,作為收放手動式鋸子鋸刃的鋸子護鞘,所能提供的形式一直都是使用導輥(guide roller)的鋸子護鞘。
舉例來說,在實開平7-37585號《專利文獻1》中,揭示鋸子的護鞘,其構造為:操作鋸身(1)進出鞘體(2)之際,在鋸身(1)插入用的插入口(3)附近,使鋸身(1)與導輥接觸的硬質滾軸(roller)零件(4)可以在鞘體(2)自由迴轉的軸向連結(axially attach)的構造。依據其構造,鋸身(1)在鞘體的進出操作變的容易,也可以減低對鞘體(2)的損傷。
又,在特開平11-9858號《專利文獻2》中,揭示鋸子等的護鞘,其構造為:於護鞘本體(1)的內側,作成可以插入鋸子等的刃部(4)的收放部件(2)的同時,在收放部件(2)設置刃部(4)的插入口和在內部的迴轉滾軸(3)的構造。
另一方面,在特開2005-131073號《專利文獻3》中,揭示鋸子等的護鞘,其構造為:在護鞘(1)上端的開口部件(2)處,作成縮窄部件(3),使鋸柄 (4)的凹部(5)在前述護鞘(1)的開口部件(2)的縮窄部件(3)處,可以維持彈性嵌合的構造。依據其構造,鋸子保持在護鞘(1)內,可以防止鋸子非故意地從護鞘中突然蹦出。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實開平7-37585號
【專利文獻2】特開平11-9858號
【專利文獻3】特開2005-131073號
但是,前述專利文獻1所述之鋸子護鞘,雖然在實施鋸身(1)插入護鞘(6)內的導引時能發揮效果,但是鋸身插入用的插入口(3)係寬大的構造,因為鋸身(1)很容易插入,已插入的鋸身(1)也很容易掉出來,特別是因為硬質滾軸零件(4)產生逆導引,容易發生不合本意的掉出的意外。
又,由於在入口附近係很粗糙地配置一對硬質滾軸零件(4),其粗糙程度會產生無法導引插入護鞘(6)內的刃尖面的方向的問題,因此,鋸身(1)的刃尖面,在護鞘(6)內的空扁平面傾斜迴轉,其結果,刃尖面碰觸護鞘內壁而受損、或是卡在內壁裡,無法進行平順插入的問題就出現了。
又,前述專利文獻2揭示的鋸子等的護鞘的情形,因為滾軸(3)係設置在護鞘本體(1)的單側,使鋸子的刃部(4)在該滾軸上移動,其效果可以防止因鋸刃而發生護鞘被削損,卻無法達到從護鞘本體(1)的入口將鋸子平順地插入的目的,也無法發揮這樣的效果。
又,前述專利文獻3揭示的鋸子等的護鞘的情形,係可以防止插入護鞘(1)的鋸子從護鞘被拔出來,但是鋸子柄(4)和護鞘(1)的彈性嵌合,並不是以與滾軸的組合使用為前提,只是利用薄樹脂膜具有的彈性簡單構成的凹凸嵌合。雖然除去包裝後也可以暫時使用,但該設計實際上是一個包裝容器;又,容易被鋸刃削損,發生是否能經得起長期反覆使用的耐久性問題。
此處,本創作將前述過去技術的各種問題點加以解決,提供一種鋸子護鞘,係鋸子在護鞘入口處的插入變的容易,又不會使插入的鋸子容易蹦出或在護鞘內搖動不穩定,可以使插入護鞘內的鋸刃的刃尖不會在內壁碰撞而可以平順地插入到深處,因此可以充分減低鋸刃在護鞘內削損內壁;以提供這種鋸子護鞘作為本發明的課題。
為了完成前述課題,本創作之鋸子護鞘,係:具備扁平的鞘口部件及由此連續扁平的護鞘本體;從鋸刃尖端開始、經前述鞘口部件為媒介、將鋸刃插入前述護鞘本體的鋸子護鞘;前述鞘口部件,其構造為開口幅度較 寬且向深處變窄,同時在前述鞘口部件的入口的橫向方向(widthwise direction)的左右兩側,設置引導刃尖進入前述鞘口部件內的一對導輥(guide roller),並且前述一對的導輥的引導方向背面,分別保持一定的間隙、作成一對阻擋鋸子握把以上部份插入的握把插入防止部件(grip insert preventing section),同時,該握把插入防止部件與前述一對導輥之間的一定的間隙,承受靠著彈性變形乘勢穿越前述導輥的鋸子握把的一部分而使其嵌合,作為握把彈性嵌合用空間(elastic grip-fitting space);以此構造作為第一特徵。
又,本創作之鋸子護鞘,在前述第一特徵之外,再加上:在與鞘口部件的開口深處的橫方向垂直的兩側處,裝設一對的第二導輥,用來引導向護鞘本體插入的鋸刃方向,使其與護鞘本體的扁平方向一致,以此構造為其第二特徵。
又,本創作之鋸子護鞘,在前述第一特徵或第二特徵之外,再加上:靠近護鞘本體的鞘口部件橫方向的兩側,裝設一對的第三導輥,用來將刃尖引導至前述護鞘本體內,以此構造為其第三特徵。
又,本創作之鋸子護鞘,在前述第一至第三特徵之外,再加上:扁平的鞘口部件係可任意分開的由下鞘口體和上鞘口體作成的分離體結合所構成;扁平的護鞘本體,其前端部件係夾在下鞘口體和上鞘口體之間,與鞘口部件一體化,以此構造為其第四特徵。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鋸子護鞘,鋸子護鞘係由扁平的鞘口 部件、及由此連續扁平的護鞘本體所作成;鋸刃由前述鞘口部件插入,向護鞘本體後方前進。鞘口部件,其入口的開口寬度作的寬,並且其橫方向兩側裝設一對的導輥,因此,鋸刃的刃尖靠著前述導輥,恨容易地被引導至鞘口部件的寬口的入口處,可以引導進入護鞘本體。
又,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鋸子護鞘,鞘口部件的前述導輥的引導方向背面處,裝設一對的握把插入防止部件;防止鋸子握把、亦即鋸子握把以上進入鋸子護鞘,可以防止鋸刃的刃尖碰撞鋸子護鞘的底部。
特別是,導輥和其背面的握把插入防止部件之間的一定間隙,靠著彈性變形,承受穿越前述導輥的鋸子握把的一部分而使其嵌合,作為握把彈性嵌合用空間,由於此構造,因此隨著導輥而來的鋸子握把前端部件,被引導至鞘口部件內,並且在前述握把插入防止部件處停止的鋸子,在同時間,鋸子握把的一部分在前述握把插入防止部件和導輥之間的握把彈性嵌合用空間,以兩側被夾住的狀態而彈性嵌合,被維持固定在該位置。又,鋸子從護鞘拔出的時候,握住鋸子握把,拉向拔出方向,導輥迴轉,解除鋸子握把的彈性嵌合,鋸子就被拉出護鞘外。
因此,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創案,插入護鞘內的鋸子,在插入位置保持固定不動狀態的同時,拔出來的情形時,藉著導輥的迴轉,可以很簡單地就解除彈性嵌合而拔出來。
以上,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創案,從寬入口藉由導輥,鋸刃容易進入,並且在插入狀態時,鋸刃是確實固定,不會發生鬆動,還可以確實防止鋸刃突然蹦出等問題。當然,因為鋸刃的刃尖能夠確實地被引導,因此,護鞘內壁也不易受損。
又,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鋸子護鞘,由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構造之成果,再加上:與鞘口部件開口深處的橫方向垂直的兩側,裝設一對用來引導向護鞘本體插入的鋸刃方向,使其與護鞘本體的扁平方向一致的第二導輥,藉由以此構造,從鞘口部件的入口進入其中的鋸刃的刃尖,接著到達一對的第二導輥。此第二導輥之設置係與前述開口的導輥成直角,亦即,由於係設置在與扁平的鞘口部件的開口內的橫方向成直角的兩側,因此,鋸刃的刃尖通過此一對的第二導輥之間隙時,該刃尖與鞘口部件的開口內的扁平方向一致地被導引。當然,跟著刃尖插入的鋸刃的面也是與扁平方向一致地順序被導引,亦即,藉由第二導輥,將鋸刃的面修正為與護鞘的扁平方向一致,就可以平順地插入護鞘本體內。
又,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鋸子護鞘,由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構造之成果,再加上:因為在護鞘本體最接近鞘口部件的橫方向兩側處,裝設一對的第三導輥,用來引導刃尖進入前述護鞘本體,藉由第三導輥,在最接近護鞘本體處,從鞘口部件的的寬廣開口進入的刃尖可以更進一步被導引,能夠平順地插入又細又輕的護鞘本體。又,即使護鞘本體是鞘口部件與其它物體組合起來的情形時,遮蔽護鞘本體和 鞘口部件的嵌合所產生的段差等的不連續狀態,就可以將刃尖從鞘口部件無障礙地、圓滑地引導插入。
又,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鋸子護鞘,前述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之任一項所述之構造之成果,再加上:鞘口部件係由上鞘口體和下鞘口體所成的分離體構成,因此鞘口部件的構造包含設置在內部的複數個導輥等,能夠容易地實現。又,因應需要,導輥等也很容易取下替換。特別是,分離體結合時,由於護鞘本體係被夾在二者之間,因佌以其他形體而準備的護鞘本體就可以很簡單地構成鞘口部件,完成護鞘。
1‧‧‧鋸子護鞘
10‧‧‧鞘口部件
10a‧‧‧下鞘口體
10b‧‧‧上鞘口體
11a‧‧‧第一導輥
11b‧‧‧第二導輥
11c‧‧‧第三導輥
12‧‧‧螺絲
13a‧‧‧第一螺絲支撐部件
13b‧‧‧第二螺絲支撐部件
13c‧‧‧第三螺絲支撐部件
13d‧‧‧樞軸銷子支撐部件
14a‧‧‧入口
14b‧‧‧口內部
14c‧‧‧嵌合空間
15‧‧‧握把插入防止部件
16‧‧‧握把彈性嵌合用空間
17‧‧‧傾斜導引面
18a‧‧‧第一樞軸柱
18b‧‧‧第二樞軸柱
18c‧‧‧孔
18d‧‧‧凹處
19a‧‧‧嵌合用突起部件
19b‧‧‧嵌合用突起條
19c‧‧‧孔
20‧‧‧護鞘本體
21‧‧‧嵌合用孔
22‧‧‧嵌合用凹條
24a‧‧‧入口
30‧‧‧鋸子
31‧‧‧鋸刃
31a‧‧‧刃尖
32‧‧‧鋸子握把
33‧‧‧膨出部件
【圖1】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相關之鋸子護鞘和鋸子的圖。
【圖2】係顯示鋸子收納在鋸子護鞘的狀態,顯示護鞘本體的縱剖面且鞘口部件的上鞘口體已分離的狀態。
【圖3】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相關之鋸子護鞘的分解後斜面圖。
【圖4】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相關之鋸子護鞘的鞘口部件的入口之圖。
【圖5】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相關之鋸子護鞘的護鞘本體橫切面圖。
【圖6】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相關之鋸子護鞘的縱切面圖。
【圖7】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相關之鋸子護鞘的鞘口部件的下鞘口體內面之圖。
【圖8】係顯示本實施形態相關之鋸子護鞘的鞘口部件的上鞘口體內面之圖。
【圖9】係鋸刃插入本實施形態相關之鋸子護鞘的第一階段的說明圖。
【圖10】係鋸刃插入本實施形態相關之鋸子護鞘的第二階段的說明圖。
【圖11】係鋸刃插入本實施形態相關之鋸子護鞘的第三階段的說明圖。
【圖12】係鋸刃插入本實施形態相關之鋸子護鞘的第四階段的說明圖。
【圖13】係鋸刃插入本實施形態相關之鋸子護鞘的第五階段的說明圖。
參照以下附圖,說明本創作實施形態相關之鋸子護鞘。
首先,請參照圖1,鋸子護鞘1係由鞘口部件10和護鞘本體20所構成;相對於此鋸子護鞘1,鋸子30可以不受拘束自由插入。
圖2顯示鋸子30插入鋸子護鞘1中的收存狀態。
利用未顯示於圖中的裝卸工具,此鋸子護鞘1被裝掛在使用者的腰部等處。
使用者因應需要,將鋸子30從鋸子護鞘1取出,又,作業結束時,也可以收放回鋸子護鞘1中。
請參照圖3,前述鋸子護鞘1的鞘口部件10,係由下鞘口體10a和上鞘口體10b所成的分離體結合起來、可隨意分離的構造。又,第一導輥11a、 第二導輥11b、第三導輥11c與下鞘口體10a或上鞘口體10b也裝設成可以分離的形式。再者,於圖3中,雖然顯示第二導輥11b已經裝設在下鞘口體10a的狀態,但這也是可以分離的。此第二導輥11b也是裝設在上鞘口體10b的對應位置處,第二導輥11b可以用樞軸銷子(pivot pin)或螺絲或其他方法,裝設成可自由迴轉。
下鞘口體10a和上鞘口體10b藉著螺絲12的結合,可自由分離,構成鞘口部件10。
上鞘口體10b的外面,在長邊方向的前、中、後的各個位置的橫方向(短邊方向)的兩側位置處,分別設置一對的第一螺絲支撐(screw support)部件13a、一對的第二螺絲支撐部件13b、一對的第三螺絲支撐部件13c。又,在靠近前述一對的第二螺絲支撐部件13b的位置,橫方向的左右處,設置用來裝設前述一對的第二螺絲支撐部件13b的一對樞軸銷子支撐部件13d。
下鞘口體10a的外面,雖然圖示不充分,但是與前述上鞘口體10b的外面型狀相同,亦即,下鞘口體10a的外面也同樣地設置各一對的第一螺絲支撐部件13a、第二螺絲支撐部件13b、第三螺絲支撐部件13c、樞軸銷子支撐部件13d。
前述螺絲12,係作為各螺絲支撐部件13a、13b、13c、的共通螺絲。
再者,下鞘口體10a和上鞘口體10b,與位置的上下無特別關係,只是位了方便,將稱為口部的鞘口部件10的構造,其中半部稱為下鞘口體、另外半部稱為上鞘口體而已。
前述護鞘本體20係作成扁平的細長筒狀體《參照圖1至圖3、圖5》,配合需要將其末端封閉起來。護鞘本體20的長度、寬度《扁平橫切面的長直徑方向的長度》及厚度《扁平橫切面的短直徑方向的長度》,在能夠收放鋸刃的範圍,儘可能做到長度短、寬度短、厚度薄而減輕重量,較合於理想。
護鞘本體20的材質,可以使用合成樹脂、鋁等的輕金屬、其他材料等。
於護鞘本體20的基端部門附近,在扁平的上下面處,裝設一對的嵌合用孔21或嵌合用凹處;在兩側部位,裝設一對的嵌合用凹條22或嵌合用槽口(notch),作為前述下鞘口體10a和上鞘口體10b的嵌合用工具。
護鞘本體20係被夾在下鞘口體10a和上鞘口體10b之間,與鞘口部件10成為一體化。
也請參照圖4、圖6至圖8,藉由前述下鞘口體10a和上鞘口體10b的結合而構成的鞘口部件10,係由呈現橢圓形狀至扁平圓形狀的入口14a及具備接續此處的口內部14b的扁平筒狀體所作成。
鞘口部件10的開口寬度,係由前述入口14a向口內部14b的深處前行逐漸變窄的構造。口內部14b的最深處,作成剛好承受前述護鞘本體20基端附近的形狀之嵌合空間14c。
前述鞘口部件10的外型寬度也是由前端部門《具有前述入口14a的一端》向長邊方向逐漸變細,其後端部門成為接近前述護鞘本體20的直徑的寬度。
前述鞘口部件10的入口14a的橫方向的兩側,設置一對的第一導輥11a;此第一導輥11a係擔任將鋸刃31的刃尖31a導引至鞘口部件10內的任務。具體來說,第一導輥11a係配置在扁平的入口14a兩側,導輥軸對扁平面成為直角《導輥軸是在扁平入口14a的短邊方向》。
由於相對於護鞘本體20的入口24a的口徑,口徑作成十分大的入口14a的兩側,設置第一導輥11a,因此鋸刃31的刃尖31a就能夠容易地被引導至鞘口部件10內,此外,由於是伴隨第一導輥11a的迴轉的引導,鋸子30的刃尖31a等一面接觸導輥11a的面,隨著滾軸迴轉而進出,就平順地被引導至鞘口部件10內。
更進一步,鞘口部件10的深處內,亦即口內部14b的後端位置處,在橫方向的兩側設置一對的第三導輥11c;此第三導輥11c配置在接近護鞘本體20的入口,且一對的第三導輥11c間的間隙是作成護鞘本體20的入口24a的寬幅以下。第三導輥11c的方向與第一導輥11a相同,因此,前述入口14a開始插進來口內部14b的刃尖31a,經由第三導輥11c的引導,且與滾軸迴轉共同進出,很快又圓滑地被帶入護鞘本體20內。
前述第一導輥11a和第三導輥11c的中間位置處配置第二導輥11b;此第二導輥11b係配置成與前述第一導輥11a和第三導輥11c的方向成直角的方向,亦即,配置在與鞘口部件10的口內部14b的橫方向成直角的兩側, 更進一步來說,一對的第二導輥11b係與扁平的口內部14b的扁平面平行,有間隔的設置。
一對的第二導輥11b的間隙,與護鞘本體20的扁平入口24a橫方向(扁平方向)成直角方向(入口的短邊方向)的尺寸相比,係設計的較小,因此,經過第一導輥11a、被第二導輥11b引導的鋸刃31的刃尖31a,其刃尖31a的面的方向就修正為與鞘口部件10的口內部14b的扁平方向、及與護鞘本體20的入口24a的扁平方向一致;因而,可以完成刃尖31a平順地向接續護鞘本體20的入口24a的插入準備。
前述一對的第一導輥11a的背面,設置與該第一導輥11a保持一定間隙的一對的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
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係使從鞘口部件10的入口14a開始向口內部14b進入的鋸子握把32到此不能再插入的設計,更具體地說,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係設置在第一導輥11a的背面且非常接近前述第二導輥11b。
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可以設置作為在口內部14b的橫方向的兩側位置處、與第一導輥11a的軸方向同方向突出的柱子。
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其下半部作成下鞘口體10a,上半部作成上鞘口體10b,然後,下鞘口體10a和上鞘口體10b合在一起,成一體化,因此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的下半部和上半部合在一起,成為一枝柱子。
相對於前述一對的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鋸子握把32的前端附近的兩側裝設一對的膨出部件33;鋸子握把32的膨出部件33插入,到達前述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時,靠著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阻止該部件以上的部份插入。
膨出部件33作成鋸子握把32的一部份,以能夠彈性變形的橡膠(gum)、塑膠(plastic)來構成。
另一方面,前述一對的膨出部件33間的距離,係比前述一對的第一導輥11a的間隙少、而其尺寸則較大。一對的膨出部件33,因為使用前述可以彈性變形的材質,在彈性變形時,越過前述一對的第一導輥11a插入鞘口部件10;前述彈性變形的變形力要達到能夠乘勢越過第一導輥11a的程度的變形力。
前述一對的第一導輥11a和其背面的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之間,有一定的間隙,構成握把彈性嵌合用空間16。
握把彈性嵌合用空間16,係將前述鋸子握把32的膨出部件33彈性嵌合在該空間的空間;膨出部件33,由於是被前述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和第一導輥11a前後夾住的狀態,在握把彈性嵌合用空間16中彈性嵌合。
鋸子握把32的前端附近,於插入鞘口部件10之際,膨出部件33乘勢越過第一導輥11a,被彈性嵌合在握把彈性嵌合用空間16,並且藉著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阻止更上部份的插入;另一方面,從鋸子護鞘拔出鋸子30之際,由於拉出鋸子握把32,在握把彈性嵌合用空間16的膨出部件33,乘 勢越過第一導輥11a,從鞘口部件10脫離出來。
鞘口部件10的前述口內部14b處,在非常接近第二導輥11b的位置,裝設一對的傾斜導引面17,導引鋸刃31的刃尖31a朝向前述一對的第二導輥11b的隙縫間前進;通過第一導輥11a的鋸刃31,藉由前述傾斜導引面17的接觸導引,該刃尖31a面的方向修正,被導向一對的第二導輥11b的隙縫間。
利用對下鞘口體10a和上鞘口體10b的說明,更具體地說明鞘口部件10的構造。
請參照圖3、圖7、圖8等,下鞘口體10a的入口14a的內面兩側,一對的第一樞軸柱18a以站立狀態《入口14a的長邊方向成直角的短邊方向》一體成形;該第一樞軸柱18a,係作為第一導輥11a嵌入又可自由迴轉的樞軸,此第一樞軸柱18a的構造為筒狀,能讓前述螺絲12通過。
同樣地,下鞘口體10a的口內部14b的深處的兩側,一對的第二樞軸柱18b以站立狀態一體成形;該第二樞軸柱18b,係作為第三導輥11c嵌入又可自由迴轉的樞軸,第二樞軸柱18b的構造也是筒狀,能讓前述螺絲12通過。
上鞘口體10b並未作成前述第一樞軸柱18a和第二樞軸柱18b,在對應位置處,僅僅裝設連通第一螺絲支撐部件13a和第二螺絲支撐部件13b的各 個孔18c、以及承接第一導輥11a和第三導輥11c的各凹處18d。
下鞘口體10a側邊處也一起作成上鞘口體10b側邊的份,因此,關於第一導輥11a或第三導輥11c的插入這方面的偏移問題、或螺絲12的插入的偏移問題,都不會發生。
前述第一樞軸柱18a、第二樞軸柱18b以外的部份,也係與下鞘口體10a、上鞘口體10b相同的構造。
在非常接近下鞘口體10a的口內部14b的深處的第二樞軸柱18b的位置,其兩側設置一對的樞軸銷子支撐部件13d,係以水平方向相互對面設置;兩樞軸銷子支撐部件13d之間,一對的第二導輥11b中的一個裝在樞軸上,可自由迴轉;此第二導輥11b也可以自由地從下鞘口體10a取出。
同樣地,上鞘口體10b與前述下鞘口體10a的對應位置處,裝設互相對面的一對的樞軸銷子支撐部件13d,又,裝設第二導輥11b中的賸餘的另一個。
又,下鞘口體10a的前述一對的第一樞軸柱18a的背面的口內部14b的兩側,有一對的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的各下半部,作成一體成形的筒狀柱;此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並無必要為筒狀。
同樣地,相對於上鞘口體10b的位置處,有一對的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的各上半部,作成一體成形的筒狀柱。
又,在非常接近下鞘口體10a的口內部14b的深處的第二導輥11b的配置位置處,上下一對的傾斜導引面17之中,形成下側的傾斜導引面17。
同樣地,相對於上鞘口體10b的位置處,上下一對的傾斜導引面17之中,形成上側的傾斜導引面17。
又,下鞘口體10a的口內部14b最深部位的嵌合空間14c的位置處,在其中央部位形成嵌合用突起部件19a,在兩側同時作成嵌合用突起條19b、和孔19c。前述嵌合用突起部件19a,與護鞘本體20的嵌合用下凹條22嵌合,又,前述孔19c係接續上述第三螺絲支撐部件螺絲孔。
同樣地,相對於上鞘口體10b的位置處,作成嵌合用突起部件19a、嵌合用突起條19b、和孔19c。
以下說明鋸子護鞘1的組裝結構。
首先,在下鞘口體10a的第一樞軸柱18a、第二樞軸柱18b處,嵌入第一導輥11a、第二導輥11b;又,下鞘口體10a的嵌合空間14c處,將護鞘本體嵌合起來。嵌合的方法,係藉由相對於下鞘口體10a的嵌合用突起部件19a、嵌合用突起條19b,在護鞘本體基端附近形成的前述嵌合用孔21、嵌合用下凹條22的嵌合而進行。
其次,從下鞘口體10a及護鞘本體20的上方,覆蓋上鞘口體10b,嵌合起來,將螺絲12插進第一螺絲支撐部件13a、第二螺絲支撐部件13b、第三螺絲支撐部件13c,緊緊地鎖在一起。
依照以上,鋸子護鞘1的組裝完成;鋸子護鞘1的分解,將螺絲12取下就可以進行。
請參照圖9至圖13,說明關於鋸子30至鋸刃31插入鋸子護鞘1的插入動作。再者,於圖9至圖13,為了易於了解說明,鞘口部件10係顯示取走上鞘口體10b的狀態。
通常情況,鋸子護鞘1都是以裝掛工具為介質,裝掛在使用者的腰部等,鞘口部件10的入口14a則成為向上開口的狀態。
首先,參照圖9,想要將鋸刃31收放在鋸子護鞘1中的使用者,在握住鋸子握把32的狀態下,鋸刃31的刃尖31a接觸到鞘口部件10的寬廣的入口14a,由於在入口14a有一對的第一導輥11a設置在兩側,刃尖31a會接觸第一導輥11a的任一者,與滾軸迴轉的同時,被導引至口內部14b。
請參照圖10,進入口內部14b的刃尖31a,漸次進入寬度變窄的口內部14b,接觸到下鞘口體10a或上鞘口體10b的任一者的傾斜導引面17,一面沿著傾斜導引面17被引導,修正其位置朝向前方的一對的第二導輥11b的隙縫間以後,導向一對的第二導輥11b。
然後,刃尖31a一面受到隨著第二導輥11b迴轉的引導、一面通過滾軸間隙之際,刃尖31a面就修正為與第二導輥11b的滾軸間隙方向一致,因此,刃尖31a面以及其接續的鋸刃31面,就與在後方等待的護鞘本體20的入口24a的扁平方向一致。
請參照圖11,通過第二導輥11b的刃尖31a到達一對的第三導輥11c,由該第三導輥11c引導至滾軸間;靠著第三導輥11c,刃尖31a的位置被控制在緊接其後的護鞘本體20的入口24a的寬度《入口的長邊方向的寬幅》範圍內,位置受到控制的刃尖31a,就平順地插入前進方向上已開口的護鞘本體20的入口24a。
請參照圖12,從刃尖31a開始的鋸刃31插入護鞘本體20的鋸子30,最後裝設在其鋸子握把32的前端附近兩側的膨出部件33到達鞘口部件10的入口14a,兩膨出部件33間的尺寸,係比設置在入口14a兩側的第一導輥11a間的距離略為大一些;另一方面,前述膨出部件33至少有些許彈性變形性質,因此,若對鋸子握把32施予少許力量,則隨著第一導輥11a的迴轉的引導,前述膨出部件33就會乘勢越過第一導輥11a,從入口14a進入口內部14b。
請參照圖13,乘勢越過第一導輥11a的一對的膨出部件33,藉著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阻止其進出,因此,鋸子握把32變成只有其前端附近插入鋸子護鞘1內的狀態。
藉著前述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其以上部分的插入被擋住的膨出部件33,在握把插入防止部件15和第一導輥11a之間的握把彈性嵌合用空間16裡,保持著成為彈性嵌合的狀態。
鋸子30成為圖13所示之狀態,收放在鋸子護鞘1內並保持著。
鋸子30從鋸子護鞘1內拔出之際,握住鋸子握把32,施加少許力量拉起,膨出部件33使第一導輥11a迴轉並乘勢越過,就將鋸子30拔出。
再者,鞘口部件10的下鞘口體10a和上鞘口體10b之中,若是使用者在下鞘口體10a的一側以裝掛工具為介質,裝掛鋸子護鞘1的情形時,可以設計下鞘口體10a的入口14a處的刃尖承受部件比上鞘口體10b延長突出;因為刃尖承受部件設計在下鞘口體10a,鋸刃31的刃尖31a,可以一面靠著刃尖承受部件防止碰觸身體,一面引導刃尖到入口14a。
【產業上的可能應用】
本創作之鋸子護鞘,作為收放鋸子的護鞘,具有與鋸子一起應用在產業上的可能性。
1‧‧‧鋸子護鞘
10‧‧‧鞘口部件
11a‧‧‧第一導輥
11b‧‧‧第二導輥
11c‧‧‧第三導輥
15‧‧‧握把插入防止部件
16‧‧‧握把彈性嵌合用空間
20‧‧‧護鞘本體
30‧‧‧鋸子
31‧‧‧鋸刃
31a‧‧‧刃尖
32‧‧‧鋸子握把

Claims (5)

  1. 一種鋸子護鞘,係具備扁平的鞘口部件及由此連續的扁平的護鞘本體;從鋸刃尖端開始、經前述鞘口部件為媒介、將鋸刃插入前述護鞘本體的鋸子護鞘;前述鞘口部件,其構造為開口幅度較寬且向深處變窄,同時在前述鞘口部件的入口的橫向方向(widthwise direction)的左右兩側,設置引導刃尖進入前述鞘口部件內的一對導輥(guide roller),並且前述一對的導輥的引導方向背面,分別保持一定的間隙、作成一對阻擋鋸子握把以上部份插入的握把插入防止部件(grip insert preventing section),同時,該握把插入防止部件與前述一對導輥之間的一定的間隙,承受靠著彈性變形乘勢穿越前述導輥的鋸子握把的一部分而使其嵌合,作為握把彈性嵌合用空間(elastic grip-fitting space)為第一特徵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鋸子護鞘,其中在與鞘口部件的開口深處的橫方向垂直的兩側處,裝設一對的第二導輥,用來引導向護鞘本體插入的鋸刃方向,使其與護鞘本體的扁平方向一致為其第二特徵者。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鋸子護鞘,其中靠近護鞘本體的鞘口部件橫方向的兩側,裝設一對的第三導輥,用來將刃尖引導至前述護鞘本體內為其第三特徵者。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2項之任一項所述之鋸子護鞘,其中扁平的 鞘口部件係可任意分開的由下鞘口體和上鞘口體作成的分離體結合所構成;扁平的護鞘本體,其前端部件係夾在下鞘口體和上鞘口體之間,與鞘口部件一體化為其第四特徵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鋸子護鞘,其中扁平的鞘口部件係可任意分開的由下鞘口體和上鞘口體作成的分離體結合所構成;扁平的護鞘本體,其前端部件係夾在下鞘口體和上鞘口體之間,與鞘口部件一體化為其第四特徵者。
TW102209859U 2013-05-27 2013-05-27 鋸子護鞘 TWM4652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9859U TWM465264U (zh) 2013-05-27 2013-05-27 鋸子護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9859U TWM465264U (zh) 2013-05-27 2013-05-27 鋸子護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5264U true TWM465264U (zh) 2013-11-11

Family

ID=49992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9859U TWM465264U (zh) 2013-05-27 2013-05-27 鋸子護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652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2153398A1 (ja) 鋸鞘
US9713879B2 (en) Adjustably positionable razor assembly
US9277776B2 (en) Ratchet belt system and related accessories
JP2016516599A5 (zh)
US20080086891A1 (en) Utility knife
EP3424548B1 (en) Safety needle
US20150251324A1 (en) Folding knife with a thumb plate
JP5138835B2 (ja) 鋸鞘、鋸鞘と鋸の収納構造
US8438739B2 (en) Scissors
TWM465264U (zh) 鋸子護鞘
KR101109653B1 (ko) 벨트의 단부가 내부로 들어가는 버클
JP4904442B1 (ja) 鋸鞘
TWI492827B (zh) Saw protection sheath, sawing sheath and retractable saw storage structure
US20160016272A1 (en) Saw sheath that facilitates removal of the saw
EP2186763A1 (en) Film transfer tool with application head moveable between exposed and stowed positions
US6643904B1 (en) Shank removal tool for a carburetor
WO2018096613A1 (ja) 鋸鞘
JP4972229B1 (ja) 鋸鞘
TWM463643U (zh) 接合件及使用該接合件之工具吊卡
WO2005026824A9 (fr) Procede pour branche de lunettes interchangeable avec pivot incorpore en tete de branche
US20090119927A1 (en) Foldable saw with folding in guide
JP5936814B2 (ja) 注射器の針カバー
TWI429495B (zh) Saw blade jacket module
WO2021133716A1 (en) System for holding a cane or the like
JP5509416B2 (ja) ナースコール装置保持具および保持部付ナースコー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