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0729U - 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0729U
TWM460729U TW101222510U TW101222510U TWM460729U TW M460729 U TWM460729 U TW M460729U TW 101222510 U TW101222510 U TW 101222510U TW 101222510 U TW101222510 U TW 101222510U TW M460729 U TWM460729 U TW M46072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
screw
power
pitch
ba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2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en-Yang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Jen-Yang Ch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en-Yang Chang filed Critical Jen-Yang Chang
Priority to TW101222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60729U/zh
Publication of TWM460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0729U/zh

Link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Description

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
本創作是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特別是指一種可用在手持式電動鑽上的一次鑽多孔的可攜式多軸鑽孔套件;本發明可以透過偏心傳遞動力來達成一次鑽多孔的要求。
實務上所需求的鑽孔,並不是只鑽一個孔,所以市場上出現很多為了因應一次可鑽多孔之需要的設計,下列簡述之專利內容就是為了滿足鑽多孔的設計。
我國專利「直線多軸鑽孔機」(余敏守,I279270,2006)是一種直線路徑上使用多數鑽頭的直線多軸鑽孔機,它可以快速調整各鑽頭間距及進行整體鑽頭位移。它是由機座、滑軌組、定位組、導桿、帶動螺桿、被動鑽架、鑽頭、間隔定位片等組成,利用機座下方設置彼此對應的滑軌組和定位組,且讓滑軌組上設置具備鑽頭的被動鑽架,該定位組則供導桿和帶動螺桿定位,且帶動螺桿則搭配預設數目的間隔定位片定位各被動鑽架間距,並利用帶動螺桿旋轉調整最近之被動鑽架進行直線調校。此發明的間隔定位片,可藉螺桿快速調配各被動鑽架位置,確實是一種可以快速調整各鑽頭間距的直線多軸鑽孔機。
但上述設計之鑽孔機是以大型機台為主要動力源,強調的是可以快速調整被動鑽架位置,讓調整鑽頭間距動作效率提 高。本創作提出以一般手持式電動鑽為動力源,並以連桿組來傳遞動力和調整鑽頭間距的鑽孔套件。
本創作提出一種一個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它應用在櫥櫃中承受承板的銅珠所需的孔洞鑽孔及置入銅珠,一次可同時鑽三孔,且其孔距為可調整式。其中包含機座、鑽座、若干鑽頭、滑軌、連桿組、螺桿、帶動螺塊等元件組成;本發明在機座中安置了鑽座、滑軌、螺桿、帶動螺塊、連桿,在滑軌中置有可藉由螺桿和帶動螺塊調整距離的連桿組,可調整至預設的位置,而帶動螺塊也是樞軸,在樞軸上下方裝置鑽座,使鑽頭可結合調整距離的連桿組,來達成所預設的孔距,而樞軸安置在鑽座上的偏心位置,再配合動力的輸入,可達成一次鑽多孔的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
有關本創作為達成上述目的、所採用之技術、手段,茲列舉一可行之實施例並配合圖示詳細說明後,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其優點,當可具體了解;請參閱圖一、二、三所示,本創作含有:一機座16、滑軌即是調距耦桿12、三鑽頭111、三上鑽座112、三下鑽座114、三帶動螺塊113、二調距螺桿14、一動力輸入源13、調距鈕15等元件組成;其詳細結構說明如下:此機座16內部有一空間,包覆有動力機構組1,而動力機構組1相對於機座16是朝機座開口161輸出動力; 動力機構組1是由調距耦桿12、三鑽頭111、三上鑽座112、三下鑽座114、三帶動螺塊113、二調距螺桿14一動力輸入源13、調距鈕15組成,而鑽頭111跟上鑽座112、下鑽座114、帶動螺塊113成動力輸出組11有三組。帶動螺塊113的中間部份是一穿孔的立方體,和調距耦桿12的長方形滑軌藉由形狀配合,達成和輸出動力結合,配置在調距耦桿12;調距螺桿14和帶動螺塊113合,調距紐15置於調距螺桿14的一端上,而中央的動力輸出組11接一動力輸入源13。
以上所述,即本創作各元件組成的相互關係位置及概述。
動力機構組為此套件機構的核心,為求清楚說明本創作之實施,請參考圖一、二、三所示。
如圖一所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中的中央的動力輸出組11是不動的基準位置,同時也是動力輸入源13的位置,經由手持式電鑽夾頭夾持動力輸入源13,由此輸入動力轉動,調距螺桿14靠著轉動調距鈕15調整帶動螺塊113的位置,逆時針旋轉會讓帶動螺塊113接近中央的動力輸出組11,順時針旋轉會讓帶動螺塊113遠離中央動力輸出組11。當帶動螺塊113改變位置時,鑽頭111間的距離間也隨著改變,而當調整至預設的位置,鑽頭111間的距離也因為調距螺桿14的關係,不會改變預設好的距離。電鑽只要夾持住動力輸入源13,將鑽頭111對準預先在櫥櫃上所釘好的三個洞,啟動電鑽,讓動力由動力 輸入源13透過中間的動力輸出組11,再經由調距耦桿12帶動傳遞給兩旁的動力輸出組11,繞著上鑽座112和下鑽座114的圓心做偏心轉動傳遞,此時三個鑽頭111會呈等角速度轉動,進而同時鑽三個孔。
綜合所述,本案之創新設計核心為動力機構組1。在機座16中設置一動力機構組1,而此動力機構組1由調距耦桿12、三鑽頭111、三上鑽座112、三下鑽座114、三樞軸即是帶動螺塊113、二調距螺桿14、一動力輸入源13、調距鈕15組成,透過帶動螺塊113、二支調距螺桿14、調距鈕15來調整鑽頭111間的距離,可任意調整至所預設的位置,因而大幅提升使用者的選擇性和效率。
1‧‧‧動力機構組
11‧‧‧動力輸出組
111‧‧‧鑽頭
112‧‧‧上鑽座
113‧‧‧帶動螺塊
114‧‧‧下鑽座
12‧‧‧調距耦桿
13‧‧‧動力輸入源
14‧‧‧調距螺桿
15‧‧‧調距鈕
16‧‧‧機座
161‧‧‧機座開口
圖1:本創作之整體立體圖
圖2:本創作之動力機構組爆炸圖
圖3:本創作之動力輸出組爆炸圖
圖4:本創作之指定代表圖
1‧‧‧多軸電動鑽孔套件整體圖
2‧‧‧動力機構組
3‧‧‧動力輸出組

Claims (4)

  1. 一種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其中包含:機座、鑽座、滑軌即調距耦桿、連桿組、調距螺桿、帶動螺塊、若干鑽頭等元件組成,鑽頭連接鑽座,鑽座連接帶動螺塊,帶動螺塊連接調距螺桿,調距耦桿連接帶動螺塊和調距螺桿;其中:此機座內部有一空間,包覆有動力機構組,而動力機構組相對於機座是朝機座開口輸出動力;動力機構組是一連桿組,由調距耦桿、三鑽頭、三上鑽座、三下鑽座、三帶動螺塊、二調距螺桿、一動力輸入源、二調距鈕組成,上鑽座、下鑽座和帶動螺塊藉由旋轉接頭結合,而鑽頭跟上鑽座、下鑽座、帶動螺塊組成輸出動力組,帶動螺塊中間是一穿孔立方體,和調距耦桿中的長方形滑軌藉由形狀配合,達成和輸出動力結合,配置在調距耦桿中,而調距螺桿和帶動螺塊嚙合,調距鈕置於調距螺桿一端上,而中央的輸出動力組下有接一動力輸入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其動力傳遞如下描述:中間的動力輸出組是不動的基準位置,同時也是動力輸入源的位置,調距螺桿靠著轉動調距鈕而調整帶動螺塊的位置,逆時針旋轉會讓帶動螺塊接近中間的動力輸出組,順時針旋轉 則會讓帶動螺塊遠離中間動力輸出組;當動力輸出組中的帶動螺塊改變位置時,鑽頭間的距離間也隨著改變,而當調整至預設的位置,鑽頭間的距離也因為調距螺桿的關係,不會改變預設好的距離,此時讓手持式電鑽夾持住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的動力輸入源,將鑽頭對準預先在櫥櫃上所釘好的三個洞,啟動電鑽,讓動力由動力輸入源透過中間的動力輸出組和調距耦桿傳遞給兩旁的動力輸出組,繞著上鑽座和下鑽座的圓心做偏心傳遞,此時三個鑽頭會呈等角速度轉動,進而同時鑽三個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在動力輸出源可以負荷的情況下,也可將此套件設計增加若干組動力輸出組,進而將此機構設計替換成同步鑽多個孔的套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將鑽頭置換成螺絲起子的頭,進而將此機構設計替換成同步鎖多個螺絲的套件。
TW101222510U 2012-11-21 2012-11-21 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 TWM460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2510U TWM460729U (zh) 2012-11-21 2012-11-21 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2510U TWM460729U (zh) 2012-11-21 2012-11-21 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0729U true TWM460729U (zh) 2013-09-01

Family

ID=49628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2510U TWM460729U (zh) 2012-11-21 2012-11-21 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607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6192A (zh) * 2018-09-27 2018-12-18 洛宁华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钻头可调节距离的香菇打孔机
CN112895165A (zh) * 2021-02-23 2021-06-04 安徽中隧典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工程用大面积盾构管片的批量钻孔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6192A (zh) * 2018-09-27 2018-12-18 洛宁华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多钻头可调节距离的香菇打孔机
CN112895165A (zh) * 2021-02-23 2021-06-04 安徽中隧典凯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工程用大面积盾构管片的批量钻孔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14432U (zh) 建筑方管中心线钻孔辅助导向机构
CN101856811A (zh) 便携式角冲击工具
CN107199358A (zh) 一种计算机生产用板材钻孔装置
TWM460729U (zh) 可攜式多軸電動鑽孔套件
CN206936428U (zh) 一种五金加工用钻孔装置
CN203887740U (zh) 一种多角度翻转打标机治具
WO2005095891A8 (en) Gyroscope apparatus
CN207120300U (zh) 一种钻孔机
CN203578826U (zh) 用于加工飞轮螺纹孔的装置
CN103085111A (zh) 一种物料平台角度可精确调节的打孔机
CN201669690U (zh) 便携式角冲击工具
CN103085110A (zh) 一种物料平台角度可调节的打孔机
CN108355916A (zh) 一种蜂窝板制造用涂胶操作平台
US2764192A (en) Universally adjustable double drilling and forming machine
CN105382829A (zh) 一种乘用车总装生产线及其仪表台装配助力机械手
TWI614074B (zh) 能二維調整鑽頭的多軸鑽孔機
TWI305159B (en) Drilling machine for use in rims
CN206662340U (zh) 防爆手钻及其组件
CN211891223U (zh) 一种实木家具构件的加工设备
TWI584893B (zh) Adjustable multi - axis drilling machine
CN108380937A (zh) 一种机械零件钻孔装置
CN203076626U (zh) 钻孔机
CN216801808U (zh) 一种消防工程用灵活性强的新型台钻
CN218425806U (zh) 一种台钻输出轴精密传动组件
CN203266759U (zh) 球拍打孔机刀架调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