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7188U - 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7188U
TWM457188U TW101222255U TW101222255U TWM457188U TW M457188 U TWM457188 U TW M457188U TW 101222255 U TW101222255 U TW 101222255U TW 101222255 U TW101222255 U TW 101222255U TW M457188 U TWM457188 U TW M45718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module
input end
light
predetermin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22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eng-rong Zhong
sheng-jun Xu
jun-xiang Wang
lv-xing Liao
Original Assignee
Azurewave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zurewave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Azurewave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TW1012222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7188U/zh
Priority to US13/740,308 priority patent/US20140139808A1/en
Publication of TWM4571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7188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04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 G02B19/0028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tical means employed refractive and reflective surfaces, e.g. non-imaging catadioptric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33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 G02B19/004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 G02B19/0061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LE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13Plural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8Homogenising, shaping of the illumination ligh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3/00Colour photography, other than mere exposure or projection of a colour film
    • G03B33/10Simultaneous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 G03B33/12Simultaneous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using beam-splitting or beam-combining systems, e.g. dichroic mirrors

Description

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投影裝置,尤指一種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
按,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再加上光學科技及投影顯示技術的雙重發展下,能夠輸出高解析度及大畫面之數位投影機,已成為企業簡報、會議活動、教育訓練、甚至成為家庭娛樂中,在提供視覺影像上之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投影機之高影像品質、高亮度、體積輕巧,已成為消費者在選購上之重大指標。
投影機乃是一種利用光學投影方式將影像投射至大尺寸螢幕上之影像投影裝置,若依內部所使用的光閥的不同,可大致分為:陰極射線管投影機、液晶投影機、數位光源處理投影機、以及矽基液晶投影機等四種主要類型。其中,液晶投影機因運作時光線穿透過液晶面板,所以液晶投影機屬於穿透式投影機,另外矽基液晶投影機、數位光源處理投影機則是靠光線反射的原理顯像,所以又概稱為反射式投影機。
矽基液晶投影機的基本原理與液晶投影機相似,只是矽基液晶影機是利用矽基液晶面板來調變由光源發射出來欲投影至螢幕的光訊號。矽基液晶面板是以CMOS矽晶片為電路基板及反射層,然後再塗佈液晶層後,最後以玻璃平板封裝。液晶投影機是利用光源穿過液晶作調變,屬於穿透式,而矽基液晶投影機中是利用反射的架構,所以光源發射出來的光並不會穿透矽基液晶面板,屬於反射式 。然而,傳統投影機仍具有光傳輸效率不佳的問題。故,如何藉由結構的設計與改良,以增加投影機的光傳輸效率,已成為該項事業人士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
本創作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可有效解決傳統投影機仍具有光傳輸效率不佳的問題。
本創作其中一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包括:一發光單元、一導光單元、一影像顯示單元及一投影單元。所述發光單元包括一用於產生一第一預定光源的第一發光模組、一用於產生一第二預定光源的第二發光模組、及一用於產生一第三預定光源的第三發光模組。所述導光單元包括至少一光子晶體光纖結構,其中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具有一對應且鄰近所述第一發光模組以用於接收所述第一預定光源的第一光源輸入端、一對應且鄰近所述第二發光模組以用於接收所述第二預定光源的第二光源輸入端、一對應且鄰近所述第三發光模組以用於接收所述第三預定光源的第三光源輸入端、及一光源輸出端,且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及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三者彼此分離。所述影像顯示單元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所述光源輸出端的影像顯示面板。所述投影單元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至少一所述影像顯示面板的投影鏡頭。藉此,所述第一預定光源、所述第二預定光源及所述第三預定光源同時通過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以形成一從所述光源輸出端投向至少一所述影像顯示面板的混光式面光源,所述混光 式面光源通過至少一所述影像顯示面板的反射,以形成一投向至少一所述投影鏡頭的影像光源,且所述影像光源穿過至少一所述投影鏡頭,以形成一影像投射光源。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可以在於,本創作實施例所提供的投影裝置,其可透過“至少一設置於所述發光單元與所述影像顯示單元之間的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設計,以增加本創作投影裝置的光傳輸效率(亦即降低光損)。另外,由於光子晶體光纖結構具有可撓性的特性,所以可以有效降低本創作投影裝置的整體體積。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之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Z,其包括:一發光單元1、一導光單元2、一影像顯示單元4及一投影單元5,其中導光單元2包括至少一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
首先,配合圖1至圖3所示,發光單元1包括一用於產生一第一預定光源L1的第一發光模組11、一用於產生一第二預定光源L2的第二發光模組12、及一用於產生一第三預定光源L3的第三發光模組13。
舉例來說,配合圖1與圖2所示,第一發光模組11可為一用於產生紅色光源的紅色雷射二極體(Laser diode),第二發光模組12可為一用於產生綠色光源的綠色雷射二極體,且第三發光模組13可為一用於產生藍色光源的 藍色雷射二極體。當第一發光模組11、第二發光模組12及第三發光模組13皆為雷射二極體時,第一預定光源L1、第二預定光源L2及第三預定光源L3的投光半角θ1皆等於或小於15度(亦即θ1≦15°),以增加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接收第一預定光源L1、第二預定光源L2及第三預定光源L3時的收光效果。
再者,配合圖1與圖3所示,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具有一對應且鄰近第一發光模組11以用於接收第一預定光源L1的第一光源輸入端201、一對應且鄰近第二發光模組12以用於接收第二預定光源L2的第二光源輸入端202、一對應且鄰近第三發光模組13以用於接收第三預定光源L3的第三光源輸入端203、及一光源輸出端204,且第一光源輸入端201、第二光源輸入端202及第三光源輸入端203三者彼此分離一預定距離。舉例來說,如圖3所示,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可由多條可撓性的光纖200所組成,且多條光纖200可經由加壓而緊密連接在一起。另外,每一條光纖200可由高純度的石英玻璃或耐熱塑膠材質經過抽拉所製成,且每一條光纖200的孔徑可介於0.1至10微米之間。
更進一步來說,如圖1所示,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具有一用於混合第一預定光源L1、第二預定光源L2及第三預定光源L3的光源混合段20A、一從光源混合段20A分叉出去以將第一預定光源L1從第一發光模組11導引至光源混合段20A內的第一光源導引段20B、一從光源混合段20A分叉出去以將第二預定光源L2從第二發光模組12導引至光源混合段20A內的第二光源導引段20C、及一從 光源混合段20A分叉出去以將第三預定光源L3從第三發光模組13導引至光源混合段20A內的第三光源導引段20D,其中第一光源輸入端201設置在第一光源導引段20B的末端上,第二光源輸入端202設置在第二光源導引段20C的末端上,第三光源輸入端203設置在第三光源導引段20D的末端上,且光源輸出端204設置在光源混合段20A的末端上。
另外,影像顯示單元4(亦即影像顯示模組)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光源輸出端204的影像顯示面板40,且投影單元5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影像顯示面板40的投影鏡頭50。舉例來說,影像顯示面板40可為數位光源處理(Digital Light Processing,DLP)面板或反射式矽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面板。
藉此,第一預定光源L1、第二預定光源L2及第三預定光源L3可同時通過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以形成一從光源輸出端204投向影像顯示面板40的混光式面光源S(例如:長與寬的比值為16:9、16:10或4:3的矩形面光源),混光式面光源S可通過影像顯示面板40的反射,以形成一投向投影鏡頭50的影像光源P1,且影像光源P1可穿過投影鏡頭50,以形成一投射至一投影影像用的布幕上的影像投射光源P2。
再舉例來說,配合圖1與圖4所示,第一發光模組11亦可為一用於產生紅色光源的發光二極體(LED),第二發光模組12亦可為一用於產生綠色光源的發光二極體,且第三發光模組13亦可為一用於產生藍色光源的發光二極體。當第一發光模組11、第二發光模組12及第三發光模 組13皆為發光二極體時,本發明投影裝置Z可更進一步包括一聚光單元6,其中聚光單元6包括一設置於第一發光模組11與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的第一光源輸入端201之間的第一投光角度調整模組61、一設置於第二發光模組12與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的第二光源輸入端202之間的第二投光角度調整模組62、及一設置於第三發光模組13與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的第三光源輸入端203之間的第三投光角度調整模組63。另外,第一預定光源L1可通過第一投光角度調整模組61以投向第一光源輸入端201,第二預定光源L2可通過第二投光角度調整模組62以投向第二光源輸入端202,且第三預定光源L3可通過第三投光角度調整模組63以投向第三光源輸入端203。
更進一步來說,第一投光角度調整模組61包括一鄰近第一發光模組11的第一散光透鏡610及一設置於第一散光透鏡610與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的第一光源輸入端201之間的第一聚光透鏡611,第二投光角度調整模組62包括一鄰近第二發光模組12的第二散光透鏡620及一設置於第二散光透鏡620與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的第二光源輸入端202之間的第二聚光透鏡621,且第三投光角度調整模組63包括一鄰近第三發光模組13的第三散光透鏡630及一設置於第三散光透鏡630與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的第三光源輸入端203之間的第三聚光透鏡631。然而本創作所使用的聚光單元6不以上述第一實施例所舉的例子為限。
因此,第一預定光源L1、第二預定光源L2及第三預定光源L3可分別通過第一投光角度調整模組61、第二投 光角度調整模組62及第三投光角度調整模組63,以將投向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的入射光的入射半角θ2調整至等於或小於15度(亦即θ2≦15°),進而增加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接收入射光時的收光效果。
〔第二實施例〕
請參閱圖5所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Z,其包括:一發光單元1、一導光單元2、一稜鏡單元3、一影像顯示單元4及一投影單元5。由圖5與圖1的比較可知,本創作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最大的差別在於:在第二實施例中,稜鏡單元3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光源輸出端204的偏極化分光稜鏡30,影像顯示單元4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偏極化分光稜鏡30的其中一側端(亦即第一側端301)的影像顯示面板40,且投影單元5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偏極化分光稜鏡30的另外一側端(亦即背對於第一側端301的第二側端302)的投影鏡頭50,其中稜鏡單元3與影像顯示單元4組合成一影像顯示模組。
藉此,第一預定光源L1、第二預定光源L2及第三預定光源L3可同時通過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以形成一從光源輸出端204投向偏極化分光稜鏡30的混光式面光源S(例如:長與寬的比值為16:9、16:10或4:3的矩形面光源),混光式面光源S可通過偏極化分光稜鏡30的反射(例如約為90度的反射角度),以形成一投向影像顯示面板40的反射光源R,反射光源R可通過影像顯示面板40的反射(例如約為180度的反射角度),以形成一投向偏極化分光稜鏡30的影像光源P1,且影像光源P1可依序穿過偏 極化分光稜鏡30與投影鏡頭50,以形成一投射至一投影影像用的布幕上影像投射光源P2。
〔實施例的可能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所提供的投影裝置Z,其可透過“至少一設置於發光單元1與影像顯示單元4之間的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的設計,以增加本創作投影裝置Z的光傳輸效率(亦即降低光損)。另外,由於光子晶體光纖結構20具有可撓性的特性,所以可以有效降低本創作投影裝置Z的整體體積。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創作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之範圍內。
Z‧‧‧投影裝置
1‧‧‧發光單元
11‧‧‧第一發光模組
12‧‧‧第二發光模組
13‧‧‧第三發光模組
L1‧‧‧第一預定光源
L2‧‧‧第二預定光源
L3‧‧‧第三預定光源
θ1‧‧‧投光半角
θ2‧‧‧入射半角
2‧‧‧導光單元
20‧‧‧光子晶體光纖結構
200‧‧‧光纖
‧‧‧孔徑
20A‧‧‧光源混合段
20B‧‧‧第一光源導引段
20C‧‧‧第二光源導引段
20D‧‧‧第三光源導引段
201‧‧‧第一光源輸入端
202‧‧‧第二光源輸入端
203‧‧‧第三光源輸入端
204‧‧‧光源輸出端
3‧‧‧稜鏡單元
30‧‧‧偏極化分光稜鏡
301‧‧‧第一側端
302‧‧‧第二側端
4‧‧‧影像顯示單元
40‧‧‧影像顯示面板
5‧‧‧投影單元
50‧‧‧投影鏡頭
6‧‧‧聚光單元
61‧‧‧第一投光角度調整模組
610‧‧‧第一散光透鏡
611‧‧‧第一聚光透鏡
62‧‧‧第二投光角度調整模組
620‧‧‧第二散光透鏡
621‧‧‧第二聚光透鏡
63‧‧‧第三投光角度調整模組
630‧‧‧第三散光透鏡
631‧‧‧第三聚光透鏡
S‧‧‧混光式面光源
R‧‧‧反射光源
P1‧‧‧影像光源
P2‧‧‧影像投射光源
圖1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投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投影裝置的發光單元與導光單元兩者相互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投影裝置的導光單元的側視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投影裝置的發光單元、聚光單元與導光單元三者相互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投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Z‧‧‧投影裝置
1‧‧‧發光單元
11‧‧‧第一發光模組
12‧‧‧第二發光模組
13‧‧‧第三發光模組
2‧‧‧導光單元
20‧‧‧光子晶體光纖結構
20A‧‧‧光源混合段
20B‧‧‧第一光源導引段
20C‧‧‧第二光源導引段
20D‧‧‧第三光源導引段
201‧‧‧第一光源輸入端
202‧‧‧第二光源輸入端
203‧‧‧第三光源輸入端
204‧‧‧光源輸出端
4‧‧‧影像顯示單元
40‧‧‧影像顯示面板
5‧‧‧投影單元
50‧‧‧投影鏡頭
S‧‧‧混光式面光源
P1‧‧‧影像光源
P2‧‧‧影像投射光源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包括:一發光單元,其包括一用於產生一第一預定光源的第一發光模組、一用於產生一第二預定光源的第二發光模組、及一用於產生一第三預定光源的第三發光模組;一導光單元,其包括至少一光子晶體光纖結構,其中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具有一對應且鄰近所述第一發光模組以用於接收所述第一預定光源的第一光源輸入端、一對應且鄰近所述第二發光模組以用於接收所述第二預定光源的第二光源輸入端、一對應且鄰近所述第三發光模組以用於接收所述第三預定光源的第三光源輸入端、及一光源輸出端,且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及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三者彼此分離;一影像顯示單元,其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所述光源輸出端的影像顯示面板;以及一投影單元,其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至少一所述影像顯示面板的投影鏡頭;其中,所述第一預定光源、所述第二預定光源及所述第三預定光源同時通過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以形成一從所述光源輸出端投向至少一所述影像顯示面板的混光式面光源,所述混光式面光源通過至少一所述影像顯示面板的反射,以形成一投向至少一所述投影鏡頭的影像光源,且所述影像光源穿過至少一所述投影鏡頭,以形成一影像投射光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 影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發光模組為一用於產生紅色光源的紅色雷射二極體,所述第二發光模組為一用於產生綠色光源的綠色雷射二極體,且所述第三發光模組為一用於產生藍色光源的藍色雷射二極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發光模組為一用於產生紅色光源的發光二極體,所述第二發光模組為一用於產生綠色光源的發光二極體,且所述第三發光模組為一用於產生藍色光源的發光二極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中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具有一用於混合所述第一預定光源、所述第二預定光源及所述第三預定光源的光源混合段、一從所述光源混合段分叉出去以將所述第一預定光源從所述第一發光模組導引至所述光源混合段內的第一光源導引段、一從所述光源混合段分叉出去以將所述第二預定光源從所述第二發光模組導引至所述光源混合段內的第二光源導引段、及一從所述光源混合段分叉出去以將所述第三預定光源從所述第三發光模組導引至所述光源混合段內的第三光源導引段,其中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設置在所述第一光源導引段的末端上,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設置在所述第二光源導引段的末端上,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設置在所述第三光源導引段的末端上,且所述光源輸出端設置在所述光源混合段的末端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中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由多條光纖 所組成,且每一條光纖的孔徑介於0.1至10微米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更進一步包括:一聚光單元,其包括一設置於所述第一發光模組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一投光角度調整模組、一設置於所述第二發光模組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二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及一設置於所述第三發光模組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三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其中所述第一預定光源通過所述第一投光角度調整模組以投向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所述第二預定光源通過所述第二投光角度調整模組以投向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且所述第三預定光源通過所述第三投光角度調整模組以投向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包括一鄰近所述第一發光模組的第一散光透鏡及一設置於所述第一散光透鏡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一聚光透鏡,所述第二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包括一鄰近所述第二發光模組的第二散光透鏡及一設置於所述第二散光透鏡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二聚光透鏡,且所述第三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包括一鄰近所述第三發光模組的第三散光透鏡及一設置於所述第三散光透鏡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三聚光透鏡。
  8. 一種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包括:一發光單元,其包括一用於產生一第一預定光源的第一發光模組、一用於產生一第二預定光源的第二發光模組、及一用於產生一第三預定光源的第三發光模組;一導光單元,其包括至少一光子晶體光纖結構,其中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具有一對應且鄰近所述第一發光模組以用於接收所述第一預定光源的第一光源輸入端、一對應且鄰近所述第二發光模組以用於接收所述第二預定光源的第二光源輸入端、一對應且鄰近所述第三發光模組以用於接收所述第三預定光源的第三光源輸入端、及一光源輸出端,且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及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三者彼此分離;一稜鏡單元,其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所述光源輸出端的偏極化分光稜鏡;一影像顯示單元,其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至少一所述偏極化分光稜鏡的其中一側端的影像顯示面板;以及一投影單元,其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至少一所述偏極化分光稜鏡的另外一側端的投影鏡頭;其中,所述第一預定光源、所述第二預定光源及所述第三預定光源同時通過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以形成一從所述光源輸出端投向至少一所述偏極化分光稜鏡的混光式面光源,所述混光式面光源通過至少一所述偏極化分光稜鏡的反射,以形成一投向至少一所述影像顯示面板的反射光源,所述反射光源通過至少一所述影像顯示面板的反射,以形成一投向至少一 所述偏極化分光稜鏡的影像光源,且所述影像光源依序穿過至少一所述偏極化分光稜鏡與至少一所述投影鏡頭,以形成一影像投射光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發光模組為一用於產生紅色光源的紅色雷射二極體,所述第二發光模組為一用於產生綠色光源的綠色雷射二極體,且所述第三發光模組為一用於產生藍色光源的藍色雷射二極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發光模組為一用於產生紅色光源的發光二極體,所述第二發光模組為一用於產生綠色光源的發光二極體,且所述第三發光模組為一用於產生藍色光源的發光二極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中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具有一用於混合所述第一預定光源、所述第二預定光源及所述第三預定光源的光源混合段、一從所述光源混合段分叉出去以將所述第一預定光源從所述第一發光模組導引至所述光源混合段內的第一光源導引段、一從所述光源混合段分叉出去以將所述第二預定光源從所述第二發光模組導引至所述光源混合段內的第二光源導引段、及一從所述光源混合段分叉出去以將所述第三預定光源從所述第三發光模組導引至所述光源混合段內的第三光源導引段,其中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設置在所述第一光源導引段的末端上,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設置在所述第二光源導引段的末端上,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設置在所述第三光源 導引段的末端上,且所述光源輸出端設置在所述光源混合段的末端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中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由多條光纖所組成,且每一條光纖的孔徑介於0.1至10微米之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更進一步包括:一聚光單元,其包括一設置於所述第一發光模組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一投光角度調整模組、一設置於所述第二發光模組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二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及一設置於所述第三發光模組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三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其中所述第一預定光源通過所述第一投光角度調整模組以投向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所述第二預定光源通過所述第二投光角度調整模組以投向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且所述第三預定光源通過所述第三投光角度調整模組以投向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包括一鄰近所述第一發光模組的第一散光透鏡及一設置於所述第一散光透鏡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一聚光透鏡,所述第二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包括一鄰近所述第二發光模組的第二散光透鏡及一設置於所述第二散光透鏡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二聚光透鏡,且所述 第三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包括一鄰近所述第三發光模組的第三散光透鏡及一設置於所述第三散光透鏡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三聚光透鏡。
  15. 一種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包括:一發光單元,其包括一用於產生一第一預定光源的第一發光模組、一用於產生一第二預定光源的第二發光模組、及一用於產生一第三預定光源的第三發光模組;一導光單元,其包括至少一光子晶體光纖結構,其中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具有一對應且鄰近所述第一發光模組以用於接收所述第一預定光源的第一光源輸入端、一對應且鄰近所述第二發光模組以用於接收所述第二預定光源的第二光源輸入端、一對應且鄰近所述第三發光模組以用於接收所述第三預定光源的第三光源輸入端、及一光源輸出端,且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及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三者彼此分離;一影像顯示模組,其對應且鄰近所述光源輸出端;以及一投影單元,其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所述影像顯示模組的投影鏡頭。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中所述影像顯示模組包括一影像顯示單元,所述影像顯示單元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所述光源輸出端的影像顯示面板,且至少一所述投影鏡頭對應且鄰近至少一所述影像顯示面板。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 投影裝置,其中所述影像顯示模組包括:一稜鏡單元,其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所述光源輸出端的偏極化分光稜鏡;以及一影像顯示單元,其包括至少一對應且鄰近至少一所述偏極化分光稜鏡的其中一側端的影像顯示面板,其中至少一所述投影鏡頭對應且鄰近至少一所述偏極化分光稜鏡的另外一側端。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中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具有一用於混合所述第一預定光源、所述第二預定光源及所述第三預定光源的光源混合段、一從所述光源混合段分叉出去以將所述第一預定光源從所述第一發光模組導引至所述光源混合段內的第一光源導引段、一從所述光源混合段分叉出去以將所述第二預定光源從所述第二發光模組導引至所述光源混合段內的第二光源導引段、及一從所述光源混合段分叉出去以將所述第三預定光源從所述第三發光模組導引至所述光源混合段內的第三光源導引段,其中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設置在所述第一光源導引段的末端上,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設置在所述第二光源導引段的末端上,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設置在所述第三光源導引段的末端上,且所述光源輸出端設置在所述光源混合段的末端上。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其中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由多條光纖所組成,且每一條光纖的孔徑介於0.1至10微米之間。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更進一步包括:一聚光單元,其包括一設置於所述第一發光模組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一投光角度調整模組、一設置於所述第二發光模組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二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及一設置於所述第三發光模組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三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其中所述第一預定光源通過所述第一投光角度調整模組以投向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所述第二預定光源通過所述第二投光角度調整模組以投向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且所述第三預定光源通過所述第三投光角度調整模組以投向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其中所述第一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包括一鄰近所述第一發光模組的第一散光透鏡及一設置於所述第一散光透鏡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一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一聚光透鏡,所述第二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包括一鄰近所述第二發光模組的第二散光透鏡及一設置於所述第二散光透鏡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二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二聚光透鏡,且所述第三投光角度調整模組包括一鄰近所述第三發光模組的第三散光透鏡及一設置於所述第三散光透鏡與至少一所述光子晶體光纖結構的所述第三光源輸入端之間的第三聚光透鏡。
TW101222255U 2012-11-16 2012-11-16 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 TWM4571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2255U TWM457188U (zh) 2012-11-16 2012-11-16 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
US13/740,308 US20140139808A1 (en) 2012-11-16 2013-01-14 Projection device for increasing light-transmitting efficienc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2255U TWM457188U (zh) 2012-11-16 2012-11-16 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7188U true TWM457188U (zh) 2013-07-11

Family

ID=49227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2255U TWM457188U (zh) 2012-11-16 2012-11-16 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39808A1 (zh)
TW (1) TWM45718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6209949A1 (de) * 2016-06-07 2017-12-07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Projizieren eines Lichtmust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3522B1 (en) * 1998-12-21 2001-06-05 Corning Incorporated Photonic crystal fiber
GB9929344D0 (en) * 1999-12-10 2000-02-02 Univ Bath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hotonic crystal fibres
US6513937B1 (en) * 2000-09-19 2003-02-04 Rockwell Colli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light from multiple light sources
US7567384B2 (en) * 2001-06-08 2009-07-28 Infocu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light paths of like-colored light sources
KR100390642B1 (ko) * 2001-06-08 2003-07-07 학교법인 포항공과대학교 테라헤르츠파 전송을 위한 플라스틱 광결정 섬유 및 그제조 방법
US7281807B2 (en) * 2003-07-16 2007-10-16 Honeywood Technologies, Llc Positionable projection display devices
JPWO2005062116A1 (ja) * 2003-12-22 2007-12-1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二次元画像表示装置
KR100812207B1 (ko) * 2005-12-05 2008-03-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학 디바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프로젝션 시스템
US7603017B2 (en) * 2007-02-01 2009-10-13 The Boeing Company Multi-color curved multi-light generating apparatus
JP2010014815A (ja) * 2008-07-01 2010-01-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5106309B2 (ja) * 2008-08-07 2012-12-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JP5241400B2 (ja) * 2008-09-23 2013-07-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投写型表示装置
CN102197644A (zh) * 2008-10-27 2011-09-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用于降低光谱干涉的图像投射系统
US8226241B2 (en) * 2009-05-15 2012-07-24 Alcatel Lucent Image projector employing a speckle-reducing laser source
US9099835B2 (en) * 2009-07-19 2015-08-0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chieving high brightness infrared fiber parametric amplifiers and light sour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39808A1 (en) 2014-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47130B2 (en) Optical devices and systems with dichroic beamsplitter color combiner
JP2001092005A (ja) 電子画像を表示する投射装置
JP4678231B2 (ja) 均一化光学素子、照明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17101460A1 (zh) 一种合光系统及其投影照明光路
JP2015222418A (ja) 色分離合成系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色分離合成装置、画像表示装置
JP5170221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130100419A1 (en) Beam projector with equalization lens
US10761414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light source apparatus having wavelength conversion device and filter device
CN116540484A (zh) 投影显示模组以及可穿戴设备
TWM457188U (zh) 用於增加光傳輸效率的投影裝置
US11953699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210109545U (zh) 自发光投影显示系统及微显示全彩光机
JP2006349987A (ja) 導光素子、照明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6163103A (ja) プロジェクタ
WO2011162321A1 (ja) 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WO2020199670A1 (zh) 光源系统及投影设备
JP4910354B2 (ja) 均一化光学素子、照明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H11212026A (ja) プロジェクタ用光源ユニット
CN100587588C (zh) 照明装置及投影仪
US11709419B2 (en) Display unit including display panels, wavelength conversion element, and light combining element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11874590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device
WO2022095762A1 (zh) 光引擎系统及投影设备
TWI698697B (zh) 投影機結構
US20110285969A1 (en) Micro projection device for simplifying optical component and increasing light-guiding precision
CN117311067A (zh) 投影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