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6063U - 夾持設備 - Google Patents
夾持設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56063U TWM456063U TW102200379U TW102200379U TWM456063U TW M456063 U TWM456063 U TW M456063U TW 102200379 U TW102200379 U TW 102200379U TW 102200379 U TW102200379 U TW 102200379U TW M456063 U TWM456063 U TW M456063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iprocating mechanism
- jaw
- base
- linkage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夾持設備,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調整夾持範圍的夾持設備。
在現今資訊爆炸的時代,電子產品已與日常生活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隨著電子科技的不斷演進,具人性化、功能性佳的電子產品亦一直推陳出新。
現今的各種電子產品的製造方式,主要是將各種零件透過不同的工序相互組裝在一起,而在組裝過程中,通常會利用夾持設備夾取各種零件。然而,不同尺寸大小的零件往往須停線更換不同的夾持設備才能完成組裝作業,因此,如何利用同一組夾持設備夾取各種不同的零件使製程流程更快速簡便,是一個值得改善的課題。
本創作提供一種夾持設備,其對於不同待夾物的夾持範圍可透過單一工序進行切換調整。
本創作提出一種夾持設備,包括一底座、一第一往復機構、一連動模組、一第一夾爪以及一第二夾爪。底座具有一第一側以及相對第一側的一第二側,第一往復機構設置於底座,其包括一主體以及一突出軸。主體配置在第二側,突出軸配置在第一側,且突出軸的軸向平行於底座的
法線方向。連動模組配置在第一側,連動於第一往復機構的突出軸。連動模組包括一第一連桿、一第一連動組以及一第二連動組。第一連桿固定在突出軸,第一連動組以及一第二連動組可動地設置於底座,並且連接至第一連桿,其中第一連動組以及第二連動組分別位在突出軸的相對兩側。第一夾爪樞接於第一連動組,第二夾爪樞接在第二連動組,且第一連桿位於第一夾爪及第二夾爪之間,且第一連桿位於第一夾爪、第二夾爪及底座之間。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夾爪具有一第一指狀勾部,且第二夾爪具有一第二指狀勾部,其中第一指狀勾部與第二指狀勾部朝向彼此。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連動組包括一第一連動體以及一第二連桿,其中第二連桿的一端樞接於第一連桿,另一端樞接於第一連動體。而第二連動組包括一第二連動體以及一第三連桿,第三連桿的一端樞接於第一連桿,另一端樞接於第二連動體。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連動體包括第一滑動件以及第一支撐座,第一滑動件介於底座與第一支撐座之間,其中第二連桿樞接在第一支撐座上。第二連動體包括第二滑動件以及一第二支撐座,第二滑動件介於底座與第二支撐座之間,其中第三連桿樞接在第二支撐座上。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底座具有凹槽或凸肋的其中一種,且第一滑動件以及第二滑動件具有凹槽或凸肋的其中另一種。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連動體包括一第一固定件,位在第一支撐座與第一夾爪之間,第一夾爪樞接於第一固定件。第二連動體包括一第二固定件,位在第二支撐座與第二夾爪之間,第二夾爪樞接於第二固定件。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夾持設備更包括一第二往復機構以及一第三往復機構。第二往復機構適於沿底座的法線方向往復移動,且第二往復機構套設於第一連動體。第三往復機構適於沿底座的法線方向往復移動,且第三往復機構套設於第二連動體。當第二往復機構以及第三往復機構沿底座的法線方向往復移動時,第二往復機構適於抵壓或釋放第一夾爪而使第一夾爪轉動,且第三往復機構適於抵壓或釋放第二夾爪而使第二夾爪轉動。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往復機構、第二往復機構以及第三往復機構為汽缸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夾爪具有一第一抵壓部,位在第二往復機構的底部,且第二夾爪具有一第二抵壓部,位在第三往復機構的底部。
在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連動體包括一第三固定件以及一第一支撐座,而第一支撐座位於第三固定件與第二連桿之間,第二往復機構套設於第一固定件,且第二連動體包括一第四固定件以及一第二支撐座,而第二支撐座位於第四固定件與第三連桿之間,第二往復機構套設在第四固定件。
基於上述,本創作之夾持設備利用第一往復機構的突
出軸帶動位在其兩側的第一連動組以及第二連動組,使兩者之間的距離改變,進一步地使樞接在第一連動組的第一夾爪以及樞接在第二連動組的第二夾爪之間的距離改變。如此一來,夾持設備便能並根據不同的待夾物的大小於單一工序切換調整其夾持範圍的大小。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一種夾持設備的立體示意圖。請參考圖1,夾持設備100包括一底座110、一第一往復機構120、一連動模組130、一第一夾爪140以及一第二夾爪150。底座110具有一第一側110a以及相對第一側110a的一第二側110b。第一往復機構120設置於底座110,其包括一主體122以及一突出軸124。主體122配置在第二側110b,突出軸124配置在第一側110a,且突出軸124的軸向A平行於底座110的法線方向N。連動模組130配置在第一側110a,其連動於第一往復機構120的突出軸124。
如圖1中所繪示,連動模組130包括一第一連桿132、一第一連動組134以及一第二連動組136。第一連桿132固定在突出軸124,第一連動組134以及第二連動組136可動地設置於底座110,並且連接至第一連桿132,其中第一連動組134以及第二連動組136分別位在突出軸124的
相對兩側。第一夾爪140樞接於第一連動組134,第二夾爪150樞接在第二連動組136。如圖1中所繪示,第一連桿132位於第一夾爪140及第二夾爪150之間,且第一連桿132位於第一夾爪140、第二夾爪150及底座110之間。在本實施例中,待夾物(未繪示)可放置於第一夾爪140以及第二夾爪150之間而被夾起。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往復機構120的突出軸124可沿著其軸向A往復移動,也就是沿著底座110的法線方向N往復運動。因為第一連動組134以及第二連動組136分別連接到固定在突出軸124的第一連桿132,因此當突出軸124往復運動時,第一連動組134以及第二連動組136會連動於突出軸124使其兩者之間的距離改變,進一步地使第一夾爪140以及第二夾爪150之間的距離改變。當夾持設備100利用第一夾爪140以及第二夾爪150夾持一待夾物(未繪示)時,便可利用第一往復機構120由單一工序分別切換調整第一夾爪140以及第二夾爪150之間的距離以適於夾持不同大小的待夾物。其中單一工序可透過例如:微電腦控制器(Microcontroller)、可程式化自動控制器(Programmable Automation Controller)及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來預先設定不同的往復行程及執行順序,藉以依序切換調整夾持範圍,但不以此為限。
請參考圖1,具體而言,第一連動組134包括一第一連動體1342以及一第二連桿1344,第二連桿1344的一端
樞接於第一連桿132,另一端樞接於第一連動體1342。第二連動組136包括一第二連動體1362以及一第三連桿1364,第三連桿1364的一端樞接於第一連桿132,另一端樞接於第二連動體1362。如圖1中所繪示,第二連桿1344位在第一連動體1342以及第一連桿132之間,且第三連桿1364位在第二連動體1362以及第一連桿132之間。當突出軸124沿其軸向A往復運動時,第二連桿1344以及第一連桿132之間的夾角會改變,同樣地第三連桿1364以及第一連桿132之間的夾角會改變,以調整第一連動組134以及第二連動組136之間的距離。
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動體1342包括一第一滑動件1342a以及一第一支撐座1342b,第一滑動件1342a介於底座110與第一支撐座1342b之間,其中第二連桿1344樞接在第一支撐座1342b上。第二連動體1362包括一第二滑動件1362a以及一第二支撐座1362b,第二滑動件1362a介於底座110與第二支撐座1362b之間,其中第三連桿1364樞接在第二支撐座1362b上。在本實施例中,當突出軸124往復移動,第一滑動件1342a以及第二滑動件1362a滑動在底座110的第一側110a。
如圖1中所繪示,底座110具有多個凸肋112,而第一滑動件1342a以及第二滑動件1362a具有相應凸肋112的凹槽1342e、1362e,凸助112對應地卡合在凹槽1342e、1362e中,使第一滑動件1342a以及第二滑動件1362a能穩定地滑動在底座110。當然,在本實施例中,是以底座
110具有凸肋112,且第一滑動件1342a以及第二滑動件1362a具有凹槽1342e、1362e為例做說明,但在另一個未繪示的實施例裡,底座110具有多個凹槽,而第一滑動件1342a以及第二滑動件1362a具有凸肋。
請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動體1342包括一第一固定件1342c,位在第一支撐座1342b與第一夾爪140之間,第二連動體1362包括一第二固定件1362c,位在第二支撐座1362b與第二夾爪150之間。如圖1中所繪示,第一固定件1342c固定於第一支撐座1342b的外側,並往圖面中的下方延伸,且第一夾爪140樞接於第一固定件1342c的末端。同樣地,第二固定件1362c固定於第二支撐座1362b的外側,並往圖面中的下方延伸,且第二夾爪150樞接於第二固定件1362c的末端。如此,第一夾爪140以及第一支撐座1342b之間會有一間距,且第二夾爪150以及第二支撐座1362b同樣會有一間距。當夾持設備100欲夾持一待夾物(未繪示)時,位在第一夾爪140以及第二夾爪150之間的待夾物可利用夾爪140、150的轉動而往第一支撐座1342b、第二支撐座1362b之間靠近,進一步地使待夾物的兩側分別被夾持在第一夾爪140與第一支撐座1342b之間,以及第二夾爪150與第二支撐座1362b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夾持設備100更包括一第二往復機構160以及一第三往復機構170。第二往復機構160適於沿底座110的法線方向N往復移動,且第二往復機構160套設
於第一連動體1342。第三往復機構170適於沿底座110的法線方向N往復移動,且第三往復機構170套設於第二連動體1362。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往復機構120、第二往復機構160以及第三往復機構170為汽缸。請參考圖1,當第二往復機構160以及第三往復機構170沿底座110的法線方向N往復移動時,第二往復機構160適於抵壓或釋放第一夾爪140而使第一夾爪140轉動,且第三往復機構170適於抵壓或釋放第二夾爪150而使第二夾爪150轉動。
請參考圖1,詳細而言,第一連動體1342包括一第三固定件1342d,而第一支撐座1342b位於第三固定件1342d與第二連桿1344之間,其中第二往復機構160套設於第三固定件1342d。第二連動體1362包括一第四固定件1362d,而第二支撐座1362b位於第四固定件1362d與第三連桿1364之間,其中第三往復機構170套設在第四固定件1362d。如圖1中所繪示,第三固定件1342d的一部分以及第四固定件1362d的一部分是暴露在底座110之外,因此套設在第三固定件1342d以及第四固定件1362d的第二往復機構160以及第三往復機構170實質上是位在夾持設備100的相對兩個外側,並且分別與外側有一段間距。
如圖1中所繪示,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夾爪140具有一第一抵壓部144,位在第二往復機構160的底部,且第二夾爪150具有一第二抵壓部154,位在第三往復機構170的底部。當第二往復機構160以及第三往復機構170往復
移動時,可分別接觸第一抵壓部144以及第二抵壓部154而分別使第一夾爪140以及第二夾爪150轉動。此外,第一夾爪140具有一第一指狀勾部142,且第二夾爪150具有一第二指狀勾部152,第一指狀勾部142以及第二指狀勾部152朝向彼此,待夾物(未繪示)可放置在兩個相對的指狀勾部142、152之間而被其勾起。
以上已說明夾持設備100的各個元件以及這些元件的相關位置,以下將配合圖示說明夾持設備100如何夾持不同大小的待夾物。為簡化圖示,以下的圖示將以示意圖呈現,並省略部分的構件。圖2A至圖2B為圖1之夾持設備夾持第一待夾物的流程示意圖。圖3A至圖3B為圖1之夾持設備夾持第二待夾物的流程示意圖。其中,第一待夾物50的大小與第二待夾物60的大小不同,且第一待夾物50大於第二待夾物60。
首先,請先參考圖2A,當一第一待夾物50位在第一夾爪140以及第二夾爪150之間而適於以夾持設備100夾持時,第一指狀勾部142以及第二指狀勾部152分別勾住第一待夾物50的兩側。接著,請參考圖2B。第二往復機構160以及第三往復機構170沿著底座110的法線方向N往圖面下方移動,並分別抵壓第一夾爪140的第一抵壓部144以及第二夾爪150的第二抵壓部154使其轉動。進一步地,第一夾爪140以及第二夾爪150轉動而使第一待夾物50往第一支撐座1342b、第二支撐座1362b的底部靠近,最後第一待夾物50便可被夾持在第一夾爪140、第二
夾爪150之間。
接著,請參考圖3A。當一第二待夾物60位在第一夾爪140以及第二夾爪150之間而適於以夾持設備100夾持時,由於第二待夾物60的寬度60a小於第一待夾物50的寬度50a(圖示請參考圖2A),因此第一夾爪140以及第二夾爪150之間的距離必須調整以符合第二待夾物60的寬度60a。此時,第一往復機構120的突出軸124沿其軸向A運動,以調整樞接在第一固定件1342c的第一夾爪140以及樞接在第二固定件1362c的第二夾爪150之間的距離能符合第二待夾物60的大小。
如圖3A所繪示,當突出軸124沿其軸向A往圖面下方移動,第二連桿1344與第一連桿132之間夾角變小,同樣地第三連桿1364與第一連桿132之間的夾角變小,使第一連動體1342與第二連動體1362之間的距離變小,進一步地使第一夾爪140與第二夾爪150之間的距離變小。同時,套設在第三固定件1342d的第二往復機構160以及套設在第四固定件1362d的第三往復機構170會在前述間距的範圍內與夾爪140、150同步移動。
接著,請參考圖3B。第二往復機構160以及第三往復機構170分別抵壓第一夾爪140的第一抵壓部144以及第二夾爪150的第二抵壓部154使其轉動,利用第一指狀勾部142以及第二指狀勾部152勾住第二待夾物60的兩側,再藉由第一夾爪140以及第二夾爪150的轉動使第二待夾物60往第一支撐座1342b以及第二支撐座1362b的底
部靠近。最後第二待夾物60的兩側可分別被夾持在第一夾爪140與第一支撐座1342b之間,以及第二夾爪150與第二支撐座1362b之間。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夾持設備利用第一往復機構的突出軸帶動位在其兩側的第一連動組以及第二連動組,使兩者之間的距離改變,進一步地使樞接在第一連動組的第一夾爪以及樞接在第二連動組的第二夾爪之間的距離改變。如此一來,夾持設備便能並根據不同的待夾物的大小於單一工序切換調整其夾持範圍的大小。
此外,套設在第一連動體的第二往復機構以及套設在第二連動體的第三往復機構可以抵壓或釋放位在其下方的第一夾爪、第二夾爪,使第一夾爪以及第二夾爪轉動以夾取待夾物,配合第一夾爪的第一指狀勾部以及第二夾爪的第二指狀勾部勾取待夾物,便能使待夾物更易被夾取。據此,本創作之夾持設備除了能調整其夾持範圍外,更能提供良好的夾持效果。
雖然本創作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50‧‧‧第一待夾物
1342e、1362e‧‧‧凹槽
60‧‧‧第二待夾物
1344‧‧‧第二連桿
50a、60a‧‧‧寬度
136‧‧‧第二連動組
100‧‧‧夾持設備
1362‧‧‧第二連動體
110‧‧‧底座
1362a‧‧‧第二滑動件
110a‧‧‧第一側
1362b‧‧‧第二支撐座
110b‧‧‧第二側
1362c‧‧‧第二固定件
112‧‧‧凸肋
1362d‧‧‧第四固定件
120‧‧‧第一往復機構
1364‧‧‧第三連桿
122‧‧‧主體
140‧‧‧第一夾爪
124‧‧‧突出軸
142‧‧‧第一指狀勾部
130‧‧‧連動模組
144‧‧‧第一抵壓部
132‧‧‧第一連桿
150‧‧‧第二夾爪
134‧‧‧第一連動組
152‧‧‧第二指狀勾部
1342‧‧‧第一連動體
154‧‧‧第二抵壓部
1342a‧‧‧第一滑動件
160‧‧‧第二往復機構
1342b‧‧‧第一支撐座
170‧‧‧第三往復機構
1342c‧‧‧第一固定件
A‧‧‧軸向
1342d‧‧‧第三固定件
N‧‧‧法線方向
圖1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之一種夾持設備的立體示意圖。
圖2A至圖2B為圖1之夾持設備夾持第一待夾物的流程示意圖。
圖3A至圖3B為圖1之夾持設備夾持第二待夾物的流程示意圖。
100‧‧‧夾持設備
110‧‧‧底座
110a‧‧‧第一側
110b‧‧‧第二側
112‧‧‧凸肋
120‧‧‧第一往復機構
122‧‧‧主體
124‧‧‧突出軸
130‧‧‧連動模組
136‧‧‧第二連動組
1362‧‧‧第二連動體
1362a‧‧‧第二滑動件
1362b‧‧‧第二支撐座
1362c‧‧‧第二固定件
1362d‧‧‧第四固定件
1364‧‧‧第三連桿
140‧‧‧第一夾爪
142‧‧‧第一指狀勾部
132‧‧‧第一連桿
134‧‧‧第一連動組
1342‧‧‧第一連動體
1342a‧‧‧第一滑動件
1342b‧‧‧第一支撐座
1342c‧‧‧第一固定件
1342d‧‧‧第三固定件
1342e、1362e‧‧‧凹槽
1344‧‧‧第二連桿
144‧‧‧第一抵壓部
150‧‧‧第二夾爪
152‧‧‧第二指狀勾部
154‧‧‧第二抵壓部
160‧‧‧第二往復機構
170‧‧‧第三往復機構
A‧‧‧軸向
N‧‧‧法線方向
Claims (10)
- 一種夾持設備,包括:一底座,具有一第一側以及相對該第一側的一第二側;一第一往復機構,設置於該底座,包括一主體以及一突出軸,其中該主體配置在該第二側,該突出軸配置在該第一側,且該突出軸的軸向平行於該底座的法線方向;一連動模組,配置在該第一側,連動於該第一往復機構的該突出軸,該連動模組包括:一第一連桿,固定在該突出軸;一第一連動組以及一第二連動組,可動地設置於該底座,並且連接至該第一連桿,該第一連動組以及該第二連動組分別位在該突出軸的相對兩側;一第一夾爪,樞接於該第一連動組;以及一第二夾爪,樞接在該第二連動組,且該第一連桿位於該第一夾爪及該第二夾爪之間,且該第一連桿位於該第一夾爪、該第二夾爪及該底座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夾持設備,其中該第一夾爪具有一第一指狀勾部,且該第二夾爪具有一第二指狀勾部,該第一指狀勾部與該第二指狀勾部朝向彼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夾持設備,其中該第一連動組包括一第一連動體以及一第二連桿,該第二連桿的一端樞接於該第一連桿,另一端樞接於該第一連動體,而該第二連動組包括一第二連動體以及一第三連桿,該第 三連桿的一端樞接於該第一連桿,另一端樞接於該第二連動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夾持設備,其中該第一連動體包括第一滑動件以及第一支撐座,該第一滑動件介於該底座與該第一支撐座之間,其中該第二連桿樞接在該第一支撐座上,且該第二連動體包括第二滑動件以及一第二支撐座,該第二滑動件介於該底座與該第二支撐座之間,其中該第三連桿樞接在該第二支撐座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夾持設備,其中該底座具有凹槽或凸肋的其中一種,且該第一滑動件以及該第二滑動件具有凹槽或凸肋的其中另一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夾持設備,其中該第一連動體包括一第一固定件,位在該第一支撐座與該第一夾爪之間,該第一夾爪樞接於該第一固定件,且該第二連動體包括一第二固定件,位在該第二支撐座與該第二夾爪之間,該第二夾爪樞接於該第二固定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夾持設備,更包括:一第二往復機構,適於沿該底座的法線方向往復移動,且該第二往復機構套設於該第一連動體;以及一第三往復機構,適於沿該底座的法線方向往復移動,且該第三往復機構套設於該第二連動體,其中當該第二往復機構以及該第三往復機構沿該底座的法線方向往復移動時,該第二往復機構適於抵壓或釋放該第一夾爪而使該第一夾爪轉動,且該第三往復機構適 於抵壓或釋放該第二夾爪而使該第二夾爪轉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夾持設備,其中該第一往復機構、該第二往復機構以及該第三往復機構為汽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夾持設備,其中該第一夾爪具有一第一抵壓部,位在該第二往復機構的底部,且該第二夾爪具有一第二抵壓部,位在該第三往復機構的底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夾持設備,其中該第一連動體包括一第三固定件以及一第一支撐座,而該第一支撐座位於該第三固定件與該第二連桿之間,該第二往復機構套設於該第三固定件,且該第二連動體包括一第四固定件以及一第二支撐座,而該第二支撐座位於該第四定件與該第三連桿之間,該第二往復機構套設在該第四固定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00379U TWM456063U (zh) | 2013-01-08 | 2013-01-08 | 夾持設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00379U TWM456063U (zh) | 2013-01-08 | 2013-01-08 | 夾持設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56063U true TWM456063U (zh) | 2013-06-21 |
Family
ID=49032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200379U TWM456063U (zh) | 2013-01-08 | 2013-01-08 | 夾持設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456063U (zh) |
-
2013
- 2013-01-08 TW TW102200379U patent/TWM456063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27657B (zh) | 夾持裝置 | |
TWI584923B (zh) | 末端執行器、產業用機器人、及其運轉方法 | |
EP3006168A3 (en) | Gripper | |
JP2008534221A5 (zh) | ||
CN105818156B (zh) | 搬运系统以及搬运方法 | |
US10072685B2 (en) | Clip holding and release device | |
CN203390768U (zh) | 一种可固定钳口尺寸的钳子 | |
ATE488866T1 (de) | Ein robotergerät um ein objekt zu bewegen | |
WO2016118734A8 (en) | Illuminated glove assembly | |
EP3123917A3 (en) | Flat mop | |
EP2759669A3 (de) | Scharnier für einen Herd | |
JP2016144999A5 (zh) | ||
CN104647395A (zh) | 一种可变构型机械手掌 | |
TWM456063U (zh) | 夾持設備 | |
CN106078787B (zh) | 一种应用于蛋形件的机械手夹爪 | |
CN207788987U (zh) | 机械手及具有该机械手的机器人 | |
CN105328595B (zh) | 卸力机构及具有卸力机构的棘轮夹 | |
CN105922278A (zh) | 一种机械抓手手指机构 | |
EP2949238A1 (en) | Bracket assembly for slide | |
CN212553883U (zh) | 一种方便抓取的机械手 | |
CN205085997U (zh) | 一种连接治具 | |
TW201241326A (en) | Clamp apparatus | |
TW201618904A (zh) | 管鉗結構 | |
CN103105935B (zh) | 锁扣组件及使用该锁扣组件的掌托 | |
CN103737227A (zh) | 夹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