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2352U - 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 - Google Patents

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2352U
TWM452352U TW101224542U TW101224542U TWM452352U TW M452352 U TWM452352 U TW M452352U TW 101224542 U TW101224542 U TW 101224542U TW 101224542 U TW101224542 U TW 101224542U TW M452352 U TWM452352 U TW M45235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layer
transparent substrate
sensing electrod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245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h-Chu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Chih-Chung L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h-Chung Lin filed Critical Chih-Chung Lin
Priority to TW1012245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2352U/zh
Publication of TWM452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2352U/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偏光結構,尤指一種具有觸控功能之效果,以及提高製程良率的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
近來,已研發出各種平面顯示裝置,例如液晶顯示(LCD)裝置、場發射顯示器(FED)、電漿顯示器(PDP)及發光顯示器(LED)。在上述所提之平面顯示裝置中,其液晶顯示(LCD)裝置因為其有利的特性而被廣泛使用,例如低能耗、薄外型及明亮度。
  由於習知的液晶顯示裝置僅提供影像畫面供使用者觀賞,可是未能提供與使用者互動的觸控功能,所以業者便開發出一種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裝置。而該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裝置於組裝過程中,是將觸控感應電極元件整合於顯示面板之內,使顯示面板本身就具備觸控功能。
  雖習知的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裝置可達到觸控功能的效果,但卻延伸出另一問題,就是習知的液晶顯示裝置之顯示面板與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裝置之顯示面板的製程工序不同,所以使得兩者習知於製程上並無法達到簡化製程工序,且因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裝置的觸控感應電極係設置在其顯示面板內,所以當顯示面板於製造過程進行檢測時,若檢測到觸控感應電極損壞或接觸不良,實在難以對該觸控感應電極做維護或更換,使得需更換新的顯示面板內的玻璃基板及其上觸控感應電極,故使得造成生產成本提高。
  此外,由於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於製造過程中,因觸控感應電極的X軸感應電極與Y軸感應電極之間必須架橋,使得需要多道製程光罩,以致於造成增加製程程序。
以上所述,習知具有下列之缺點:
1.製程良率降低;
2.成本提高;
3.無法簡化生產組裝的過程及觸控感應電極不易拆卸檢修與維護工作。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習用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案之創作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爰此,為有效解決上述之問題,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具有達到觸控功能的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具有提高製程良率、及降低成本的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具有簡化生產組裝的過程及便利於更換或維修的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係包括一第一偏光板、一透明基板、一第一導電膠層及一第一黏合層,其中該透明基板具有一感應電極層,該感應電極層係選設在該透明基板的一側或另一側上,並該第一導電膠層的一側係貼設於相對所述感應電極層上,其另一側則與一軟性電路板的一端相貼設,令該軟性電路板透過該第一導電膠層與感應電極層電性連接,而所述第一黏合層係設置在該第一偏光板與相對的透明基板之間,用以將第一偏光板與透明基板相貼設;透過該第一偏光板與透明基板及其上的感應電極層相結合的設計,應於一液晶顯示模組上,藉以使液晶顯示模組達到具有觸控功能的效果,進而還有效提高製程良率、簡化生產組裝的過程及易於拆卸並進行更換或維修的效果者。

本創作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請參閱第1A、1B圖示,係顯示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及組合剖面示意圖;該偏光結構1係包括一第一偏光板11、一透明基板12、一第一導電膠層13及一第一黏合層15,該第一黏合層15係為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光學膠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或液態光學膠(LAL),且所述第一黏合層15係設置在該第一偏光板11與相對的透明基板12之間,用以將該第一偏光板11與透明基板12相貼設。
  另者所述第一偏光板11相反該透明基板12的一側係用以供使用者以手指或觸控筆進行觸控動作。並該透明基板12之材質於該較佳實施例係以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材質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於具體實施時,亦可選擇為玻璃、聚碳酸酯(Poly Carbonate,PC)、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氯乙烯(Poly Vinyl Chloride,PVC)、聚丙烯(Poly Propylene,PP)、聚苯乙烯(Poly Styrene,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環烯烴共聚物(cyclo olefin coplymer,COC)其中任一材質。
  再者,該透明基板12係具有一感應電極層121,該感應電極層121係選擇設在該透明基板12的一側或另一側上,於該較佳實施例之感應電極層121係以設在該透明基板12的一側上做說明;且該感應電極層121具有複數第一感應電極1211及複數第二感應電極1212,該等第一、二感應電極1211、1212係為銦錫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或銻錫氧化物薄膜(Antimony Tin Oxide,ATO)。
  並於該較佳實施例之該第一、二感應電極1211、1212係以交錯設置形成在該透明基板12的一側上,且其彼此絕緣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於具體實施時,使用者可以根據觸控感應靈敏度及佈局空間的需求,設計改變該等第一、二感應電極1211、1212的彼此對應排列及形狀態樣,如該等第一、二感應電極1211、1212係對應設置形成在該透明基板12的一側上。
  此外,於該本較佳實施之該等第一、二感應電極1211、1212形成在該透明基板12的一側上的方式係以濺鍍之方式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亦可選擇以塗佈凝膠、電鍍或蒸鍍的方式。
  續參閱第1A、1B圖示,前述第一導電膠層13於本較佳實施係為異方性導電膠(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簡稱ACF )做說明,但並不侷限於此;該第一導電膠層13的一側係貼設在相對該感應電極層121上,其另一側則與一軟性電路板2(FPC)的一端相貼設,使該軟性電路板2透過該第一導電膠層13與感應電極層121電性連接。而所述感應電極層121及其上軟性電路板2的一端係透過該第一黏合層15與相對的第一偏光板11相黏合。
  所以透過本創作之第一偏光板11與透明基板12及其上的感應電極層121相結合的設計,使該偏光結構1達到具有觸控之功能,進而還有效便利於更換或維修的效果者。
  請參閱第2A、2B圖示,係顯示本創作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及組合剖面示意圖;該本較佳實施例之結構及連結關係及其功效大致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贅述,該本較佳實施例主要是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複數第一、二感應電極1211、1212改設計在所述透明基板12的另一側上做說明;亦即該等第一、二感應電極1211、1212係交錯設置形成在該透明基板12的另一側上,且其彼此絕緣。
 另者前述透明基板12的一側透過該第一黏合層15與相對的第一偏光板11相黏合。
  請參閱第3A、3B圖示,係顯示本創作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及組合剖面示意圖;該本較佳實施例之結構及連結關係及其功效大致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故在此不重新贅述,該本較佳實施例主要是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複數第一、二感應電極1211、1212改設計分別在所述透明基板12的一側及另一側上做說明;亦即該等第一感應電極1211係設置在該透明基板12的一側上,該等第一感應電極1211及其上軟性電路板2的一端透過所述第一黏合層15與相對的第一偏光板11相黏合。
  另者該等第二感應電極1212則設置在該透明基板12的另一側上,且其上設有一第二導電膠層3,前述第二導電膠層3與第一導電膠層13於本較佳實施係為異方性導電膠(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簡稱ACF )做說明;並所述軟性電路板2的另一端則透過該第二導電膠層3與該等第二感應電極1212電性連接。
  請參閱第5A、5B圖示,係顯示本創作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及組合剖面示意圖,並輔以參閱第4圖示;該本較佳實施例主要是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偏光結構1應用於一液晶顯示模組4上,亦即前述偏光結構1之透明基板12的另一側係貼設在相對該液晶顯示模組4上,並該液晶顯示模組4具有一第一基板41、一液晶層42、一第二基板43及一第二偏光板44,該液晶層42係夾設在該第一、二基板41、43之間,該第二偏光板44係貼設在該第二基板43相反該液晶層42的一側上,且該第二偏光板44下方配置有一背光模組(圖中未示),該背光模組係用提供該液晶顯示模組4之光源。其中前述該第一、二基板41、43係以玻璃基板做說明。
  另者前述透明基板12與相對液晶顯示模組4之間設有一第二黏合層5,該第二黏合層5與前述第一黏合層15相同都係為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光學膠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或液態光學膠(LAL);且所述透明基板12的另一側係透過第二黏合層5與液晶顯示模組4之第一基板41相貼合,以構成一具觸控功能之液晶顯示模組4 (即所稱的觸控顯示裝置)。
  所以本創作之偏光結構1可以適用在未具有觸控功能之觸控液晶顯示模組4上,只要將原先液晶顯示模組4的上偏光板直接替換為本創作的偏光結構1,即可使液晶顯示模組4達到具有觸控功能的效果。另外,本創作相較於習知之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裝置技術,本創作可以達到簡化生產組裝的過程,如省去多道製程光罩程序,進而還有效提高製程良率,相對的隨著製程良率提高而達到降低成本的效果者。
  此外,由於本創作之感應電極層121係設在該透明基板12一側上,所以於製造過程進行檢測時,若檢測到感應電極層121有損壞或接觸不良,即可重新更換新一模組化的偏光結構1,或拆卸進行維修,而無需更換新的液晶顯示模組內的基板(即玻璃基板),故俾使有效達到易於拆卸並進行更換或維修的效果者。
  請參閱第6A、6B圖示,係顯示本創作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及組合剖面示意圖,並輔以參閱第4圖示;該本較佳實施例主要是將前述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偏光結構1應用於一液晶顯示模組4上,亦即前述偏光結構1之透明基板12的感應電極層121係貼設在相對該液晶顯示模組4上,並該液晶顯示模組4具有一第一基板41、一液晶層42、一第二基板43及一第二偏光板44,該液晶層42係夾設在該第一、二基板41、43之間,該第二偏光板44係貼設在該第二基板43相反該液晶層42的一側上,且該第二偏光板44下方配置有一背光模組(圖中未示),該背光模組係用提供該液晶顯示模組4之光源。其中前述該第一、二基板41、43係以玻璃基板做說明。
  另者前述透明基板12之感應電極層121與相對液晶顯示模組4之間設有一第二黏合層5,該第二黏合層5與前述第一黏合層15相同都係為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光學膠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或液態光學膠(LAL);且所述感應電極層121及其上軟性電路板2一端係透過第二黏合層5與液晶顯示模組4之第一基板41相貼合,以構成一具觸控功能之液晶顯示模組4 (即所稱的觸控顯示裝置)。
  所以本創作之偏光結構1可以適用在未具有觸控功能之觸控液晶顯示模組4上,只要將原先液晶顯示模組4的上偏光板直接替換為本創作的偏光結構1,即可使液晶顯示模組4達到具有觸控功能的效果。另外,本創作相較於習知之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裝置技術,本創作可以達到簡化生產組裝的過程,如省去多道製程光罩程序,進而還有效提高製程良率,相對的隨著製程良率提高而達到降低成本的效果者。
  此外,由於本創作之感應電極層121係設在該透明基板12的另一側上,所以於製造過程進行檢測時,若檢測到感應電極層121有損壞或接觸不良,即可重新更換新一模組化的偏光結構1,或拆卸進行維修,而無需更換新的液晶顯示模組內的基板(即玻璃基板),故俾使有效達到易於拆卸並進行更換或維修的效果者。
  請參閱第7A、7B圖示,係顯示本創作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及組合剖面示意圖,並輔以參閱第4圖示;該本較佳實施例主要是將前述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偏光結構1應用於一液晶顯示模組4上,亦即前述偏光結構1之透明基板12的複數第二感應電極1212係貼設在相對該液晶顯示模組4上,並該液晶顯示模組4一第一基板41、一液晶層42、一第二基板43及一第二偏光板44,該液晶層42係夾設在該第一、二基板41、43之間,該第二偏光板44係貼設在該第二基板43相反該液晶層42的一側上,且該第二偏光板44下方配置有一背光模組(圖中未示),該背光模組係用提供該液晶顯示模組4之光源。其中前述該第一、二基板41、43係以玻璃基板做說明。
  另者前述複數第二感應電極1212與相對液晶顯示模組4之間設有一第二黏合層5,該第二黏合層5與前述第一黏合層15相同都係為光學膠(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光學膠脂(Optical Clear Resin,OCR)或液態光學膠(LAL);且所述複數第二感應電極1212及其上軟性電路板2的另一端係透過第二黏合層5與液晶顯示模組4之第一基板41相貼合,以構成一具觸控功能之液晶顯示模組4 (即所稱的觸控顯示裝置)。
  所以本創作之偏光結構1可以適用在未具有觸控功能之觸控液晶顯示模組4上,只要將原先液晶顯示模組4的上偏光板直接替換為本創作的偏光結構1,即可使液晶顯示模組4達到具有觸控功能的效果。另外,本創作相較於習知之內嵌式觸控液晶顯示裝置技術,本創作可以達到簡化生產組裝的過程,如省去多道製程光罩程序,進而還有效提高製程良率,相對的隨著製程良率提高而達到降低成本的效果者。
  此外,由於本創作之該等第一、二感應電極1211、1212係分別設在該透明基板12的一側及另一側上,所以於製造過程進行檢測時,若檢測到感應電極層121有損壞或接觸不良,即可重新更換新一模組化的偏光結構1,或拆卸進行維修,而無需更換新的液晶顯示模組內的基板(即玻璃基板),故俾使有效達到易於拆卸並進行更換或維修的效果者。
以上所述,本創作相較於習知具有下列之優點:
1.本創作之偏光結構可以適用在未具有觸控功能之觸控液晶顯示模組上,即可使液晶顯示模組達到具有觸控功能的效果;
2.簡化生產組裝的過程及提高製程良率;
3.降低成本。
  惟以上所述者,僅係本創作之較佳可行之實施例而已,舉凡利用本創作上述之方法、形狀、構造、裝置所為之變化,皆應包含於本案之權利範圍內。

1‧‧‧偏光結構
11‧‧‧第一偏光板
12‧‧‧透明基板
121‧‧‧感應電極層
1211‧‧‧第一感應電極
1212‧‧‧第二感應電極
13‧‧‧第一導電膠層
15‧‧‧第一黏合層
2‧‧‧軟性電路板
3‧‧‧第二導電膠層
4‧‧‧液晶顯示模組
41‧‧‧第一基板
42‧‧‧液晶層
43‧‧‧第二基板
44‧‧‧第二偏光板
5‧‧‧第二黏合層

第1A圖係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剖面示意圖;
第1B圖係本創作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2A圖係本創作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剖面示意圖;
第2B圖係本創作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3A圖係本創作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剖面示意圖;
第3B圖係本創作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4圖係本創作之偏光結構與液晶顯示模組之立體組合示意圖;
第5A圖係本創作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剖面示意圖;
第5B圖係本創作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6A圖係本創作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剖面示意圖;
第6B圖係本創作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
第7A圖係本創作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分解剖面示意圖;
第7B圖係本創作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

1‧‧‧偏光結構
11‧‧‧第一偏光板
12‧‧‧透明基板
121‧‧‧感應電極層
1211‧‧‧第一感應電極
1212‧‧‧第二感應電極
13‧‧‧第一導電膠層
15‧‧‧第一黏合層
2‧‧‧軟性電路板

Claims (13)

  1. 一種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係包括:
    一第一偏光板;
    一透明基板,係具有一感應電極層,該感應電極層係選擇設在該透明基板的一側或另一側上;
    一第一導電膠層,其一側係貼設於相對該感應電極層上,其另一側則與一軟性電路板的一端相貼設,令該軟性電路板透過該第一導電膠層與感應電極層電性連接;及
    一第一黏合層,係設置在該第一偏光板與相對透明基板之間,用以將第一偏光板與透明基板相貼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其中該感應電極層具有複數第一感應電極及複數第二感應電極,該等第一、二感應電極係交錯設置形成在該透明基板的一側上,且其彼此絕緣,並該感應電極層及其上軟性電路板的一端係透過該第一黏合層與相對的第一偏光板相黏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其中該感應電極層具有複數第一感應電極及複數第二感應電極,該等第一、二感應電極係交錯設置形成在該透明基板的另一側上,且其彼此絕緣。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其中該感應電極層具有複數第一感應電極及複數第二感應電極,該等第一感應電極係設置在該透明基板的一側上,該等第一感應電極及其上軟性電路板的一端透過該第一黏合層與相對該第一偏光板相黏合,該等第二感應電極則設置在該透明基板的另一側上,且其上設有一第二導電膠層,該軟性電路板的另一端透過該第二導電膠層與該等第二感應電極電性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其中該透明基板的另一側係貼設在一液晶顯示模組上,該液晶顯示模組具有一第一基板、一液晶層、一第二基板及一第二偏光板,該液晶層係夾設在該第一、二基板之間,該第二偏光板係貼設在該第二基板相反該液晶層的一側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其中該透明基板與相對液晶顯示模組之間設有一第二黏合層,該透明基板係透過該第二黏合層與液晶顯示模組相貼合,以構成一觸控顯示裝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其中該透明基板的感應電極層係貼設在一液晶顯示模組上,該液晶顯示模組具有一第一基板、一液晶層、一第二基板及一第二偏光板,該液晶層係夾設在該第一、二基板之間,該第二偏光板係貼設在該第二基板相反該液晶層的一側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其中該感應電極層與相對液晶顯示模組之間設有一第二黏合層,該感應電極層及其上軟性電路板一端係透過該第二黏合層與液晶顯示模組相貼合,以構成一觸控顯示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其中該透明基板的複數第二感應電極係貼設在一液晶顯示模組上,該液晶顯示模組具有一第一基板、一液晶層、一第二基板及一第二偏光板,該液晶層係夾設在該第一、二基板之間,該第二偏光板係貼設在該第二基板相反該液晶層的一側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其中該等第二感應電極與相對液晶顯示模組之間設有一第二黏合層,該等第二感應電極及其上軟性電路板的另一端係透過該第二黏合層與液晶顯示模組相貼合,以構成一觸控顯示裝置。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或4項所述之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其中該等第一、二感應電極係為銦錫氧化物或銻錫氧化物薄膜。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8或10項所述之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其中該第一、二黏合層係為光學膠或光學膠脂。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其中該透明基板之材質係為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環烯烴共聚物及玻璃其中任一材質。
TW101224542U 2012-12-19 2012-12-19 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 TWM452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4542U TWM452352U (zh) 2012-12-19 2012-12-19 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4542U TWM452352U (zh) 2012-12-19 2012-12-19 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2352U true TWM452352U (zh) 2013-05-01

Family

ID=49078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24542U TWM452352U (zh) 2012-12-19 2012-12-19 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23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4650B (zh) * 2014-06-19 2018-02-1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4650B (zh) * 2014-06-19 2018-02-1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5694B (zh) 显示装置
TWI489338B (zh) 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
TWI477853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476658B (zh) 觸控顯示裝置
US20110254778A1 (en) Slim type touch device
TWI432781B (zh) 顯示裝置、視差屏障觸控板及其製造方法
TW201300886A (zh) 觸控螢幕面板
CN103885235A (zh) 具触控功能的偏光结构
JP2011210224A (ja) タッチパネル
US20160342271A1 (en) Touch Scree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182382U (ja) タッチ機能を有する偏光構造
TWI684118B (zh) 具有壓力感測的顯示裝置
KR102537305B1 (ko) 터치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453501B (zh) 觸控面板之製造方法
JP2007233513A (ja) タッチパネル
TW201426103A (zh) 偏光板結構
CN102236446A (zh) 薄型化触控装置
TW201335819A (zh) 觸控裝置
TWM452352U (zh) 具觸控功能之偏光結構
TWM452353U (zh) 具觸控功能之偏光單元
JP3182347U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TW201426427A (zh) 具觸控功能之偏光單元
KR20190006660A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TWM452388U (zh) 觸控顯示裝置
TW201602850A (zh) 觸控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