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2149U - 包裝盒 - Google Patents

包裝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52149U
TWM452149U TW102200199U TW102200199U TWM452149U TW M452149 U TWM452149 U TW M452149U TW 102200199 U TW102200199 U TW 102200199U TW 102200199 U TW102200199 U TW 102200199U TW M452149 U TWM452149 U TW M45214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s
plate
box
fold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0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u-Mei Hsiao
Yueh-Hui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Sercom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rcomm Corp filed Critical Sercomm Corp
Priority to TW102200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52149U/zh
Publication of TWM4521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52149U/zh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Description

包裝盒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包裝盒,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一體化包裝盒。
包裝盒的種類繁多,常用的紙製包裝盒,係將紙板裁切後,予以摺疊成具有容置空間的盒體以及用以覆蓋盒體之蓋體。若內部的容置空間需進一步分層或細分為更多的小空間,必須額外再加入隔板及/或夾層,以使物品能各別放置在不同形狀的空間內。
然而,額外加入的隔板及/或夾層必須以其他紙板裁切,增加生產的負擔及組裝的時間,使得生產線人員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心力才能瞭解隔板及/或夾層擺放的位置及順序,造成不小的困擾。因此,在廠務自動化管理的系統中,產線的生產力常因包裝過於繁複而中斷。是以,如何提高包裝盒的組裝效率,以改善產線的生產力,為當務之急。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包裝盒,採用一體化之包裝材,可導入於自動化管理的系統中,以改善產線的生產力。
根據本創作之一方面,提出一種包裝盒,包括一蓋體、一外盒體、一內盒體以及一連接板。蓋體具有一盒蓋以及多個以蓋板折線連接盒蓋之蓋板。外盒體具有一外盒底以及多個以外盒底折線連接外盒底之外側板,其中盒蓋 以一盒蓋折線與此些外側板之一相連。內盒體具有一內盒底以及多個以內盒底折線連接內盒底之內側板。連接板以一第一連接折線與此些外側板之另一相連,且連接板以一第二連接折線與內盒底相連,其中蓋體、外盒體、內盒體及連接板以一包裝材裁切而成,並使各蓋板、各外側板及各內側板彎折而組立成具有容置空間之包裝盒,且內盒體與連接板容置於外盒體中,盒蓋覆蓋於內盒體上方。
為了對本創作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實施例之包裝盒,係採用一體化之包裝材來裁切不同部位但彼此相連之板材,並藉由彎折各部位之板材以組立成具有容置空間的包裝盒,即一體化之包裝盒。舉例來說,包裝材可區分為內盒體板材、外盒體板材、蓋體板材及連接板,當內部的容置空間需進一步分層或細分為更多的小空間時,不需要額外的隔板及/或夾層,只要以預定尺寸之板材彎折成內盒體之形狀,再將內盒體容置於外盒體中,並蓋上蓋體,即可達到分隔空間及快速組裝的效果,減少組裝人員的負擔及時間。因此,在自動化管理的系統中,包裝盒的組裝效率提高,進而改善產線的生產力。
以下係提出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僅用以作為範例說明,並非用以限縮本創作欲保護之範圍。
第1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實施例之包裝材100B的展開示意圖。第2圖繪示包裝盒100的外盒體板材110B折 合時之立體示意圖。第3圖繪示包裝盒100的內盒體板材120B折合時之立體示意圖。第4圖繪示包裝盒100的內盒體板材120B折合後組裝在外盒體110之立體示意圖。第5圖繪示不同物品20、30放置於包裝盒100內之立體示意圖。第6圖繪示包裝盒100的蓋體板材130B閉合後之立體示意圖。
請先參照第1圖,將一包裝材100B裁切成不同部位的板材。舉例來說:包裝材100B可區分為外盒體板材110B、內盒體板材120B、蓋體板材130B以及一連接板127,彼此相連,並可藉由彎折各部位之板材以組立成第3圖所示之外盒體110、第4圖所示之內盒體120以及第5圖所示之蓋體130,最後再組成第6圖之包裝盒100。
外盒體板材110B包括一外盒底111以及多個以外盒底折線L12~L15連接外盒底111之外側板112~115。此外,連接板127以一第一連接折線L27與此些外側板112~115之一(稱為下方外側板113)相連。
蓋體板材130B包括一盒蓋131以及多個以蓋板折線L32~L34連接盒蓋131之蓋板132~134,其中盒蓋131以一盒蓋折線L31與此些外側板112~115之一(稱為上方外側板112)相連。
內盒體板材120B包括一內盒底121以及多個以內盒底折線L22~L23連接內盒底121之內側板122~123。此外,連接板127以一第二連接折線L28與內盒底相連。
在外盒體板材110B中,連接盒蓋131與連接板127之相對二外側板(即上方外側板112及下方外側板113) 分別具有二襯板117,而未連接盒蓋131與連接板127之相對二外側板(稱為左方外側板114及右方外側板115)分別以收合折線L16連接二摺疊板116。如第2~3圖所示之立體圖,各襯板117、各外側板112~115及各摺疊板116彎折之後,可使襯板117分別內夾於左右二側之外側板114、115與二摺疊板116之間,並組立成一外盒體110。
有關外盒體110之組立方式例如如下:請參照第1~2圖,先將上方外側板112及下方外側板113向內沿著外盒底折線L12、L13彎折,使其保持直立,接著將左右兩側之襯板117向內彎折,之後將左方外側板114及右方外側板115向內沿著外盒底折線L14、L15彎折,使其保持直立,接著將摺疊板116向內沿著收合折線L16彎折,且完全收合於外盒體110內,並將襯板117分別內夾於左右兩側之外側板114、115與二摺疊板116之間,以組立成一外盒體110。
在內盒體板材120B中,內側板包括一左方內側板122以及一右方內側板123,且內盒體板材120B更包括一以內側板折線L24連接左方內側板122的第一立板124、一以內側板折線L25連接右方內側板123的平板125以及連接平板125之一第二立板126。如第3~5圖所示之立體圖,彎折右方內側板123、平板125及第二立板126後,而形成一容置槽SL1於內盒體120中,以區隔由相對二內側板122、123及內盒底121所形成之另一容置槽SL2。因此,在第5圖中,不同形狀之物品20、30可放置在不同位置的容置槽SL1、SL2中。
有關內盒體120之組立方式例如如下:請參照第3圖,先將第一立板124向內沿著內側板折線L24彎折,以及將左方內側板122向內沿著內盒底折線L22彎折;接著,將第二立板126向內相對於平板125彎折,而平板125內向沿著內側板折線L25彎折,並將右方內側板123向內沿著內盒底折線L23彎折,以組立成一內盒體120,如第4圖所示。
在第3圖中,由於組立好的內盒體120與連接板127相連,因此只要將內盒體120向內沿著第二連接折線L28彎折,再將連接板127向內沿著第一連接折線L27彎折,即可將組立好的內盒體120及連接板127容置於外盒體110中,如第4圖所示。
在第1圖中,內盒底121於內盒底折線L22、L23處例如具有多個開槽折線L21,而各內側板122、123及連接板127相對於此些開槽折線L21設有多個盒底支撐部128。因此,組立完成後的內盒底121可藉由盒底支撐部128平放於外盒底111上方,亦可在內盒底121與外盒底111之間形成另一容置槽(未繪示),以放置其他物品。
在蓋體板材130B中,蓋板包括相對之二閉合蓋板132、133以及一開盒蓋板134,而蓋體板材130B更包括二個以閉合折線L35連接此二閉合蓋板132、133之緩衝板135,以及二個以開盒折線L36連接此一開盒蓋板134之二折板136。
有關蓋體130之組立方式例如如下:請參照第4圖,先將緩衝板135向內沿著閉合折線L35彎折,再將相對兩 側之閉合蓋板132、133向內沿著蓋板折線L32彎折。接著,請參照第5圖,組裝人員將各別之物品20、30放置於不同容置槽內之後,將盒蓋131向內沿著盒蓋折線L31彎折,並覆蓋於內盒體120上方。此時,開盒蓋板134延伸出外盒體110之外,之後,將相對兩側之折板136向內沿著開盒折線L36彎折,並將開盒蓋板134向下沿著蓋板折線L34彎折,以將二折板136插入於外盒體110之縫隙G中,如此完成包裝盒100之組立,如第6圖所示。
由上述之說明可知,本實施例之包裝盒不需要額外的隔板及/或夾層,只要以預定設計之板材彎折成內盒體之形狀,再將內盒體容置於外盒體中,並蓋上蓋體,即可達到分隔空間及快速組裝的效果,減少組裝人員的負擔及時間,故可改善產線的生產力。
綜上所述,雖然本創作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本創作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包裝盒
100B‧‧‧包裝材
110‧‧‧外盒體
110B‧‧‧外盒體板材
111‧‧‧外盒底
112~115‧‧‧外側板
116‧‧‧摺疊板
117‧‧‧襯板
120‧‧‧內盒體
120B‧‧‧內盒體板材
121‧‧‧內盒底
122~123‧‧‧內側板
124‧‧‧第一立板
125‧‧‧平板
126‧‧‧第二立板
127‧‧‧連接板
128‧‧‧盒底支撐部
130‧‧‧蓋體
130B‧‧‧蓋體板材
131‧‧‧盒蓋
132、133‧‧‧閉合蓋板
134‧‧‧開盒蓋板
135‧‧‧緩衝板
136‧‧‧折板
L12~L15‧‧‧外盒底折線
L16‧‧‧收合折線
L21‧‧‧開槽折線
L22~L23‧‧‧內盒底折線
L24、L25‧‧‧內側板折線
L27‧‧‧第一連接折線
L28‧‧‧第二連接折線
L31‧‧‧盒蓋折線
L32~L34‧‧‧蓋板折線
L35‧‧‧閉合折線
L36‧‧‧開盒折線
SL1‧‧‧容置槽
SL2‧‧‧容置槽
G‧‧‧縫隙
第1圖繪示依照本創作一實施例之包裝盒的展開示意圖。
第2圖繪示包裝盒的外盒體板材折合時之立體示意圖。
第3圖繪示包裝盒的內盒體板材折合時之立體示意 圖。
第4圖繪示包裝盒的內盒體板材折合後組裝在外盒體之立體示意圖。
第5圖繪示包裝盒的蓋體板材折合時之立體示意圖。
第6圖繪示包裝盒的蓋體閉合後之立體示意圖。
100‧‧‧包裝盒
110‧‧‧外盒體
120‧‧‧內盒體
121‧‧‧內盒底
123‧‧‧內側板
124‧‧‧第一立板
125‧‧‧平板
132、133‧‧‧閉合蓋板
134‧‧‧開盒蓋板
135‧‧‧緩衝板
136‧‧‧折板
L32、L33‧‧‧蓋板折線
L35‧‧‧閉合折線
SL1‧‧‧容置槽
SL2‧‧‧容置槽

Claims (5)

  1. 一種包裝盒,包括:一蓋體,具有一盒蓋以及多個以蓋板折線連接該盒蓋之蓋板;一外盒體,具有一外盒底以及多個以外盒底折線連接該外盒底之外側板,其中該盒蓋以一盒蓋折線與該些外側板之一相連;一內盒體,具有一內盒底以及多個以內盒底折線連接該內盒底之內側板;以及一連接板,該連接板以一第一連接折線與該些外側板之另一相連,且該連接板以一第二連接折線與該內盒底相連,其中該蓋體、該外盒體、該內盒體及該連接板以一包裝材裁切而成,並使各蓋板、各外側板及各內側板彎折而組立成具有容置空間之包裝盒,且該內盒體與該連接板容置於該外盒體中,該盒蓋覆蓋於該內盒體上方。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些蓋板包括相對之二閉合蓋板以及一開盒蓋板,而該蓋體更包括二個以閉合折線連接該二閉合蓋板之緩衝板以及二個以開盒折線連接該開盒蓋板之二折板。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包裝盒,其中連接該盒蓋與該連接板之相對二外側板分別具有二襯板,而未連接該盒蓋與該連接板之相對二外側板分別以收合折線連接二摺疊板,並彎折各襯板、各外側板及各摺疊板,以使該些襯板內夾於該些外側板與該些摺疊板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些 內側板包括一左方內側板以及一右方內側板,該內盒體更包括一以內側板折線連接該左方內側板的第一立板、一以內側板折線連接該右方內側板的平板以及連接該平板之一第二立板,並彎折該右方內側板、該平板及該第二立板而形成一容置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包裝盒,其中該內盒底於內盒底折線處具有多個開槽折線,而該些內側板及該連接板相對於該些開槽折線設有多個盒底支撐部。
TW102200199U 2013-01-04 2013-01-04 包裝盒 TWM4521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0199U TWM452149U (zh) 2013-01-04 2013-01-04 包裝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0199U TWM452149U (zh) 2013-01-04 2013-01-04 包裝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52149U true TWM452149U (zh) 2013-05-01

Family

ID=49078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0199U TWM452149U (zh) 2013-01-04 2013-01-04 包裝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5214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2537B (zh) * 2014-11-28 2017-03-01 富智康(香港)有限公司 包裝盒
CN108275336A (zh) * 2018-03-21 2018-07-13 东莞市美盈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内卡及包装盒
CN114074769A (zh) * 2020-08-19 2022-02-22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包装方法、包装装置和包装盒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2537B (zh) * 2014-11-28 2017-03-01 富智康(香港)有限公司 包裝盒
CN108275336A (zh) * 2018-03-21 2018-07-13 东莞市美盈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内卡及包装盒
CN114074769A (zh) * 2020-08-19 2022-02-22 珠海市拓佳科技有限公司 包装方法、包装装置和包装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1578B2 (en) Packing box
US9457929B2 (en) Leakage-resistant packaging
CA2796922A1 (en) Retail-ready packaging
TWM452149U (zh) 包裝盒
RU2015140981A (ru) Коробка
CN203020611U (zh) 包装盒
CN104210725A (zh) 包装单元
JP5783933B2 (ja) 包装ケース
JP2015093676A (ja) 包装用紙箱、及び、包装用紙箱の展開体
US8893919B2 (en) Storage box
JP6127897B2 (ja) スタッキングトレー兼用箱
EP3406535B1 (en) Box for bottles lying on their sides, provided with self-erecting internal dividers
CN108482788B (zh) 包装箱及可折叠板材
CA2936284C (en) Container with overlapping flap system and container blank for making the same
KR20190112892A (ko) 포장용 상자 덮개 및 포장용 상자 세트
JP5720650B2 (ja) 包装用蓋材及び包装用箱
CN109720691B (zh) 一种具有间隔锁底的纸盒盒坯
JP2015209221A (ja) 緩衝機能付き包装用箱
US2078907A (en) Carton and blank for forming the same
CN212862211U (zh) 一种带间壁结构的包装盒
JP7335151B2 (ja) 梱包箱、および物品の梱包構造
RU2700577C1 (ru) Коробка для бутылок
JP6881176B2 (ja) 包装箱、および、ブランクシート
JP2015229521A (ja) 仕切り機能付き段ボール箱
ES2608342B1 (es) Bandeja octogonal apilable, y plancha troquelada para la obtención de la mism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