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51230U - 刀具 - Google Patents
刀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51230U TWM451230U TW101223624U TW101223624U TWM451230U TW M451230 U TWM451230 U TW M451230U TW 101223624 U TW101223624 U TW 101223624U TW 101223624 U TW101223624 U TW 101223624U TW M451230 U TWM451230 U TW M451230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tool
- channel
- blade body
- sides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刀具,尤指一種可切削物件之刀具。
刀具之應用相當廣泛,在食材之料理過程中,可對食材進行不同厚薄、形狀之切削,若應用於非食材之物件上,也可藉由刀具之鋒利刃部進行不同需求之切削或刃割,因此一設計得當的刀具,首重於切削之功能。
而當刀具接觸待切削之物件時,係以刀刃端與待切削物件接觸,刀刃端繼續往待切削物方向推進後,已被分離的待切削物表面即與刀具之側邊接觸,此時極易產生沾黏之情形,尤其應用於食材時,此沾黏之情形更加明顯,故不僅使刀具之切削速度受到影響,也會影響切削後之物件厚薄度。
故以往的刀具業者,會利用材質之選用、表面加工處理等方式,增加刀具表面之平滑性,而使刀具與待切削物件間之沾黏情形降低,惟,相對的,使刀具之製造成本提高甚多,且達到的效果仍有一定的限制。
為此,即有業者將刀具之刀刃端設計呈斜面之型態,藉此使已分離之物件沿著斜面往外擴張,而降低與刀具側面接觸之機會,然在須兼顧刀具強度之情況下,其斜面由刀刃端往刀背方向延伸之距離不得太大,因此,在快速切削物件時仍會產生沾黏之困擾,進而影響切削之速度、切削之物件厚薄度及品質。
現有刀具所存在之問題,主要是因為刀具兩側面為光滑平面之型態,故易使切削之物件於切削過程中附著於刀具之表面,尤其應用於食材之切削時,沾黏之情形更加嚴重,故本創作者乃進一步設計出本創作之“刀具”,本創作於刀具之兩側面非為平整面之型態,並均佈波形之槽道,槽道係從刀具之刀背至刀刃端處延伸,可為縱直之型態,也可為有傾斜角之縱直型態,藉此使刀具兩側面形成凹陷部及突出部銜接延伸之型態,故當使用刀具切削物件時,僅使突出部與切削物件接觸,而非以平整面與切削物接觸,使沾黏之情形降低,以獲得一利於切削之刀具。
本創作之另一主要目的,係藉助刀刃端兩側由端部往刀背係以斜面延伸,再佐以波形槽道之設計,使切削物件沾黏之情形更加降低。
本創作之再一主要目的,係藉助刀具之尖端部往刀柄方向也可為斜面延伸之型態,同時達到減少沾黏及利於切削之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之刀具包含刀本體及柄部,柄部位於刀本體一端,而刀本體遠離柄部為刀尖端,並於刀尖端與柄部間之兩點之間,分別以刀背及刀刃端銜接,而形成刀本體,於刀本體兩側面非為平整面,並於兩側面均佈由凹陷部及突出部銜接延伸波形之槽道,槽道由刀本體之刀背至刀刃端以縱直方向延伸。
前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之刀刃端,於端部處以斜面銜接槽道。
前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之刀刃端往刀背方向以斜面延伸。
前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之刀尖端往柄部方向延伸之兩側面為斜面延伸。
前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之槽道由刀本體之刀背至刀刃端以垂直刀背之縱直方向延伸。
前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之槽道由刀本體之刀背至刀刃端以垂直刀背之縱直方向延伸。
前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之槽道由刀本體之刀背至刀刃端,以與刀背有傾斜角度之縱直方向延伸。
本創作之刀具包含有刀本體及柄部,其中柄部可與刀本體為一體成型之設計,也可套設於刀本體遠離尖端部之另端處,如本創作圖1至圖12所揭示之實施例,均為套設柄部之型態,使操作者握持於刀具之柄部時,可利於使用刀具,而本創作主要特徵為刀本體,於刀尖端與柄部間之兩點之間,分別以刀背及刀刃端銜接,且於刀本體兩側面非為平整面,並於兩側面均佈波形之槽道,上述主要特徵可延伸以下之實施型態:請配合參看圖1及圖2所示,本創作之第一實施型態,係於本創作刀具之刀本體10之兩側面非為平整面,於兩側面均佈波形之槽道11,槽道11即為凹陷部12及突出部13銜接延伸之型態,槽道11並由刀本體10之刀背14至刀刃端15以縱直方向延伸,圖上所示之實施型態,為垂直刀背14之縱直方向,故由圖3之剖面方向即可見及於刀本體10
兩側面形成對應型態之槽道11,另於刀刃端15兩側端部151處,以斜面16往刀背12方向延伸,如圖4所示,故於刀本體10之兩側面之刀刃端15處即以斜面16與波形之槽道11作延伸;當藉由刀具進行切削時,係以刀刃端15先接觸待切削物件,而後被削離之物件表面進行切削時,請參看圖3所示,物件90係與波形之槽道11之突出部13接觸,而因線形接觸之緣故,物件沾黏於刀本體10側面之情形即可降低,並能利切削。
本創作之第二實施型態,請參看圖5所示,此刀本體20同樣於兩側面均佈波形之槽道21,而槽道21同樣由凹陷部22及突出部23銜接延伸之型態,槽道21同樣為垂直刀背24之縱直方向延伸至刀刃端25,但波形之槽道21之間距大於圖1所示第一實施型態之波形之槽道11的間距。
本創作之第三實施型態,請參看圖6所示,此刀本體30於兩側面非為平整面,於兩側面均佈波形之槽道31,槽道31為凹陷部32及突出部33銜接延伸之型態,而槽道31由刀本體30之刀背34至刀刃端35以縱直方向延伸,但此縱直方向與刀背34非呈垂直,而為有傾斜角度之延伸,圖上所示之同一槽道31於刀背34端的位置高於刀刃端35的位置,另於刀本體30之尖端部36往柄部40延伸之兩側面,並可進一步如圖7所呈現之斜狀設計,而使切削之效果得以提昇。
本創作之第四實施型態,請參看圖8所示,是延續第三實施型態,此刀本體50同樣於兩側面均佈波形之槽道
51,而槽道51同樣由凹陷部52及突出部53銜接延伸之型態,槽道51同樣與刀背54非呈垂直,而以傾斜角度往刀刃端55方向延伸,而波形之槽道51之間距大於圖6所示第三實施型態波形之槽道31的間距。
本創作之第五實施型態,請參看圖9所示,於刀本體60之兩側面非為平整面,於兩側面均佈波形之槽道61,槽道61即為凹陷部62及突出部63銜接延伸之型態,槽道61並由刀本體60之刀背64至刀刃端65以縱直方向延伸,圖上所示之實施型態,為垂直刀背64之縱直方向,另由圖10之剖面圖可見及,由刀刃端65至刀背64即呈斜面之型態。
本創作之第六實施型態,請參看圖11所示,此刀本體70於兩側面非為平整面,於兩側面均佈波形之槽道71,槽道71為凹陷部72及突出部73銜接延伸之型態,而槽道71由刀本體70之刀背74至刀刃端75以縱直方向延伸,但此縱直方向與刀背74非呈垂直,而為有傾斜角度之延伸,圖上所示之同一槽道71於刀背74端的位置低於刀刃端75的位置。
本創作之第七實施型態,請參看圖12所示,是延續第六實施型態,此刀本體80同樣於兩側面均佈波形之槽道81,而槽道81同樣由凹陷部82及突出部83銜接延伸之型態,槽道81同樣與刀背84非呈垂直,而以傾斜角度往刀刃端85方向延伸,而波形之槽道81之間距大於圖11所示第六實施型態波形之槽道71的間距。
本創作主要藉由刀本體兩側面槽道以波形之型態,可
於切削物件時,與物件非以平面接觸,故可使沾黏之情形降低,進而使切削的速度提昇,並使切削後之物件品質能精控,故上述不同之實施型態均可達到此目的,且本創作可進一步藉由刀刃端至刀背為斜面,刀尖端至柄部也可為斜面之型態,可佐以波形槽道,使本創作在沾黏情形可降低之情況下,同時提昇切削之效果。
10‧‧‧刀本體
11‧‧‧槽道
12‧‧‧凹陷部
13‧‧‧突出部
14‧‧‧刀背
15‧‧‧刀刃端
151‧‧‧端部
16‧‧‧斜面
20‧‧‧刀本體
21‧‧‧槽道
22‧‧‧凹陷部
23‧‧‧突出部
24‧‧‧刀背
25‧‧‧刀刃端
30‧‧‧刀本體
31‧‧‧槽道
32‧‧‧凹陷部
33‧‧‧突出部
34‧‧‧刀背
35‧‧‧刀刃端
40‧‧‧柄部
50‧‧‧刀本體
51‧‧‧槽道
52‧‧‧凹陷部
53‧‧‧突出部
54‧‧‧刀背
55‧‧‧刀刃端
60‧‧‧刀本體
61‧‧‧槽道
62‧‧‧凹陷部
63‧‧‧突出部
64‧‧‧刀背
65‧‧‧刀刃端
70‧‧‧刀本體
71‧‧‧槽道
72‧‧‧凹陷部
73‧‧‧突出部
74‧‧‧刀背
75‧‧‧刀刃端
80‧‧‧刀本體
81‧‧‧槽道
82‧‧‧凹陷部
83‧‧‧突出部
84‧‧‧刀背
85‧‧‧刀刃端
圖1係本創作第一實施型態之立體外觀圖。
圖2係本創作第一實施型態之平面圖。
圖3係本創作第一實施型態之縱向剖面圖。
圖4係本創作第一實施型態之橫向剖面圖。
圖5係本創作第二實施型態之平面圖。
圖6係本創作第三實施型態之平面圖。
圖7係本創作第三實施型態之縱向剖面圖。
圖8係本創作第四實施型態之平面圖。
圖9係本創作第五實施型態之平面圖。
圖10係本創作第五實施型態之橫向剖面圖。
圖11係本創作第六實施型態之平面圖。
圖12係本創作第七實施型態之平面圖。
10‧‧‧刀本體
11‧‧‧槽道
12‧‧‧凹陷部
13‧‧‧突出部
14‧‧‧刀背
15‧‧‧刀刃端
151‧‧‧端部
16‧‧‧斜面
Claims (12)
- 一種刀具,其包含刀本體及柄部,柄部位於刀本體一端,而刀本體遠離柄部為刀尖端,並於刀尖端與柄部間之兩點之間,分別以刀背及刀刃端銜接,而形成刀本體,於刀本體兩側面非為平整面,並於兩側面均佈由凹陷部及突出部銜接延伸波形之槽道,槽道由刀本體之刀背至刀刃端以縱直方向延伸。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之刀刃端,於端部處以斜面銜接槽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之刀刃端往刀背方向以斜面延伸。
- 如請求項2或3中所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之刀尖端往柄部方向延伸之兩側面為斜面延伸。
- 如請求項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之槽道由刀本體之刀背至刀刃端以垂直刀背之縱直方向延伸。
- 如請求項4中所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之槽道由刀本體之刀背至刀刃端以垂直刀背之縱直方向延伸。
- 如請求項1至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之槽道由刀本體之刀背至刀刃端,以與刀背有傾斜角度之縱直方向延伸。
- 如請求項7所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中同一槽道於刀背端的位置高於刀刃端的位置。
- 如請求項7所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中同一槽道於刀背端的位置低於刀刃端的位置。
- 如請求項4所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之槽道由刀本體之刀背至刀刃端,以與刀背有傾斜角度之縱直方向延伸。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中同一槽道於刀背端的位置高於刀刃端的位置。
-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刀具,其中刀本體中同一槽道於刀背端的位置低於刀刃端的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223624U TWM451230U (zh) | 2012-12-06 | 2012-12-06 | 刀具 |
CN 201320280790 CN203266685U (zh) | 2012-12-06 | 2013-05-21 | 刀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223624U TWM451230U (zh) | 2012-12-06 | 2012-12-06 | 刀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51230U true TWM451230U (zh) | 2013-04-21 |
Family
ID=48801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223624U TWM451230U (zh) | 2012-12-06 | 2012-12-06 | 刀具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66685U (zh) |
TW (1) | TWM451230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62488A (zh) * | 2014-03-25 | 2014-06-18 | 余戈平 | 切割装置 |
-
2012
- 2012-12-06 TW TW101223624U patent/TWM451230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
- 2013-05-21 CN CN 201320280790 patent/CN20326668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66685U (zh) | 2013-1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91269B1 (ko) | 가위 | |
US20140317940A1 (en) | Anti-Stick Knife Blade | |
US10085583B2 (en) | Cooking device with corrugated blade, cooking method, and food | |
TWM451230U (zh) | 刀具 | |
TWM446038U (zh) | 銑刀結構 | |
US20190255717A1 (en) | Knife blade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 |
US20150075675A1 (en) | Method and tool for forming of undercut grooves | |
WO2021229765A1 (ja) | 刃物 | |
WO2020084818A1 (ja) | 切断器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20070160430A1 (en) | Milling cutter | |
JP3151055U (ja) | 押し切り安全手動刃物 | |
CN104245258B (zh) | 用于表面仿旧的刀片和方法 | |
JP5968515B1 (ja) | 波刃を備える調理器具 | |
TWM573686U (zh) | Slicing tool | |
JP6462334B2 (ja) | 木ねじ | |
TWM479200U (zh) | 刀具 | |
JP3191273U (ja) | トリミングカッター | |
TWM485132U (zh) | 木工切割刀器 | |
TWM470715U (zh) | 捨棄式倒角刀具 | |
TWM526477U (zh) | 波浪鋸齒刀 | |
TWM598219U (zh) | 切片不沾黏之刀具 | |
JP1766974S (ja) | ドライバービット | |
TWM499996U (zh) | 理髮器之刀具結構 | |
JP6575988B2 (ja) | バターなどの食品カッター | |
TWM586662U (zh) | 雙角度修皮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K4K |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