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47484U - 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47484U
TWM447484U TW101216737U TW101216737U TWM447484U TW M447484 U TWM447484 U TW M447484U TW 101216737 U TW101216737 U TW 101216737U TW 101216737 U TW101216737 U TW 101216737U TW M447484 U TWM447484 U TW M44748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panel
fixing device
locking component
bottom plate
loc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216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h-Chin Chou
Original Assignee
Shih-Chin Ch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h-Chin Chou filed Critical Shih-Chin Chou
Priority to TW101216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47484U/zh
Publication of TWM447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47484U/zh
Priority to JP2013004967U priority patent/JP3187681U/ja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用於固定太陽能板的固定裝置,尤其是利用溝槽搭配滑動件可便於操作,以及可廣泛適用於各種浪板結構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近十年來,為了避免地球環境日益惡化,節能與環保逐漸成為全球所關注的焦點,因此,太陽能的發展與應用則是其中主要的課題之一;在早期,因太陽能設備的製造成本造價高昂,讓眾多使用者無法負擔,而伴隨材料的開發與技術的進步,太陽能設備已逐漸為社會大眾所使用,綠能、綠建築已漸漸地融入於日常生活中。
而太陽能板架設於屋頂時,如中華民國新型第M411450號專利「太陽能板固定裝置改良結構」,其係利用一支撐架貼合浪板的凸脊處,再利用該支撐架之一支撐臂組接一組接橫樑,再由該組接橫樑結合一固夾塊,使太陽能板可透過固夾塊固定於橫樑上。在該案中,雖在該組接橫樑上開設有溝槽,欲藉此提升太陽能板架設的效率,但該案的第一或第二螺接組件在鎖固時,因僅可從單邊鎖固,故係將螺栓(第一螺栓或第二螺栓)穿設鎖接物件與螺帽(第一螺帽或第二螺帽),再一併滑入溝槽中,在滑入的過程中,則往往會造成螺帽脫落於溝槽 中的問題,進而延宕工程的進行。
再者,該案的支撐臂係從一邊側向上延伸結合該組接橫樑,因此極容易造成重心的偏移而傾倒,且浪板往往會因環境或人為等因素使凸脊處的高度產生差異,而以此案支撐架的結構,在架設太陽能板的過程中,則無法輕易地使組接橫樑與支撐架結合時可維持在統一的高度或與屋頂平行的角度,需不斷地調整或重新架設該支撐架,在施工的過程中極為不便;又,由於浪板的凸脊具有多種不同的款式與形狀,以此案支撐架的結構,無法適用於其他款式或造型的浪板,因此若欲組裝於其他類型的浪板,則需依據各浪板凸脊的規格製造出適合的支撐架,大大增加生產的成本。
有鑑於上述諸多問題,本創作人累積在太陽能板架設上多年實務的經驗,特針對太陽能板固定裝置進行改良,終完成本創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利用兩側板作為支撐臂,使承受的重量平均分散於兩側板,使整體結構更為穩固;再者,利用該二側板開設之長孔,在架設太陽能板時,可依據施工環境的實際狀況,自由調整鎖固的高度,使橫樑本體可維持與屋頂平行的同一高度,以便於後續太陽能板的安置,不僅使架設過程更為簡便,且使各太陽能板更為緊密、穩固。
又,本創作利用第二座體之二翼板特殊的設計,使該第一座體與該第二座體結合後可適用於多種類型的浪板,無須重新開模製造,大大減少不必要的生產成本。
本創作之再一目的在於利用橫樑本體之溝槽與滑動件的配合,使該滑動件在溝槽中可滑動地更為順暢,在鎖固時更為便捷,且透過所開設之缺口可在鎖固時形成一間隙,使側板或第二夾持件可受擠壓壓入該間隙,達到緊固的功效。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係用以將太陽能板固定於一浪板,包括一第一座體、一第二座體、一橫樑與至少一第一夾持件。該第一座體包含一第一底板與二側板,於該第一底板設有一第一穿孔,用以供一第一鎖固元件鎖固於該浪板,並於該二側板分別設有至少一長孔;該第二座體位於該第一座體下方,包含一第二底板與二翼板,該第二底板設有與該第一穿孔相對應之一第二穿孔,用以供該第一鎖固元件鎖固於該浪板,該二翼板係呈對稱,分別於一端連接該第二底板相對之兩側,並於另一端抵頂於該浪板凸脊之兩側。
該橫樑係用以結合於該第一座體,包含一橫樑本體與複數個滑動件,該橫樑本體係呈矩形長條體,設置於該二側板之間,於該橫樑本體各側面沿軸向凹設至少一溝槽,於各溝槽兩側之頂端分別凸設一止擋部,各止擋部於頂端靠近該溝槽開口位置處設有一缺口;該些滑動件分別設置於該些溝槽中,可沿該溝槽方向滑動,並受該止擋部止擋於該溝槽中,該滑動件表 面凸設一凸肋,並位於該二止擋部之間,於該凸肋表面與該滑動件底面穿設有一鎖孔,用以供一第二鎖固元件鎖固於該長孔。
該第一夾持件係設置於該橫樑本體上方,設有一第三穿孔,可經由一第三鎖固元件鎖固於其中一滑動件之該鎖孔,並於一側向上延伸有一夾持部,用以夾持太陽能板。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凸肋之厚度係小於止擋部之厚度,使該二側板分別與所對應之溝槽間形成一間隙,再者,該凸肋之厚度可進一步等於該止擋部減去該缺口之厚度,藉此使該二側板於鎖固時可進一步壓入該間隙,達到緊固的功效。
依上述結構,其中各側板與該第一底板連接處向外延伸有一卡合部,用以卡合該第二座體。
依上述結構,本創作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夾持件,係位於該橫樑本體上方,並設有一第四穿孔,可經由一第四鎖固元件鎖固於其中一滑動件之該鎖孔,且於相對兩側分別向上延伸有一夾持部,用以夾持太陽能板。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滑動件於該凸肋兩側之表面進一步設有防滑部,可在鎖固時更為穩固。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二翼板分別與該第二底板形成一夾角,該夾角係為大於90度之鈍角。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夾角可進一步為135度。
依上述結構,其中該第一鎖固元件、該第二鎖固元件、該第三鎖固元件以及該第四鎖固元件可為螺栓。
又,依據本創作之結構,可進一步結合該第二座體的結構於該第一座體,形成一體成形之支撐座,其中各側板與該第一底板連接處向外延伸有一延伸板,用以替代該第二座體,且各延伸板之分離端係用以抵頂該浪板凸脊之兩側,藉此可進一步降低材料的成本;再者,該二延伸板分別與該第一底板形成一夾角,該夾角係為大於90度之鈍角,在本創作中,該夾角可進一步為最佳的135度。
以下,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進一步地了解,特提供一最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符號詳細說明如後:
請參閱第1圖至第4圖所示,可知本創作實施例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1主要包括一第一座體10、一第二座體20、一橫樑30、一第一夾持件40與一第二夾持件50。
該第一座體10包含一第一底板11與二側板12,於該第一底板11設有一第一穿孔111,用以供一第一鎖固元件61鎖固於一浪板A,並於該二側板12分別設有至少一長孔121;該第二座體20位於該第一座體10下方,包含一第二底板21與二翼板22,該第二底板21設有與該第一穿孔111相對應之一第二穿孔211,用以供該第一鎖固元件61鎖固於該浪板A,該二翼板22係呈對稱,分別於一端連接該第二底板21相對之兩側,並於另一端抵頂於該浪板A凸脊B之兩側。
請配合參閱第6圖,該橫樑30係用以結合於該第一座體10,包含一橫樑本體31與複數個滑動件32,該橫樑本體31係呈矩形長條體,設置於該第一座體10之二側板12之間,於該橫樑本體31各側面沿軸向向內凹設至少一溝槽311,於各溝槽311兩側之頂端分別凸設一止擋部313,各止擋部313於頂端靠近該溝槽311開口312位置處設有一缺口314;該些滑動件32分別設置於該些溝槽311中,可沿該溝槽311方向滑動,並受該止擋部313止擋於該溝槽311中,該滑動件32表面凸設一凸肋321,並位於該二止擋部313之間,於該凸肋321表面與該滑動件32底面穿設有一鎖孔322,用以供一第二鎖固元件62鎖固於該長孔121。
該第一夾持件40與該第二夾持件50係位於該橫樑本體31上方,該第一夾持件40設有一第三穿孔41,可經由一第三鎖固元件63鎖固於其中一滑動件32之該鎖孔322,並於一側向上延伸有一夾持部42,用以夾持太陽能板;而該第二夾持件50係設有一第四穿孔51,可經由一第四鎖固元件64鎖固於其中一滑動件32之該鎖孔322,並於相對兩側分別向上延伸有一夾持部52,用以夾持太陽能板。
再請一併參閱第3至第5圖,可知該第一座體10各側板12與該第一底板11連接處向外延伸有一卡合部13,用以卡合該第二座體20,而該該第二座體20係經由本創作人累積多年實務經驗,針對浪板A多種不同類型凸脊B結構的規格進行 統計與設計,為使該第二座體20可廣泛的適用於多數的浪板B結構,該二翼板22分別與該第二底板21形成一夾角D,該夾角D係為大於90度之鈍角,而經由本創作人的統計,該夾角D最佳可為135度;藉此,利用該第二座體20統一的規格,不僅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且在施工時可避免因浪板A的變形所產生的影響,在使用上更為便利。
如第6圖所示,係本創作實施例該橫樑30與該二側板12結合之側面示意圖,由圖中可知該凸肋321之厚度係小於止擋部313之厚度,使該二側板12可與該溝槽311及該凸肋321間形成一間隙E,而在本創作實施例中,該凸肋321之厚度係等於該止擋部313減去該缺口314之厚度。再如第7圖與第8圖所示,分別為本創作實施例之側板12與溝槽311緊固前、後之側面示意圖,在第7圖中,可知該側板12透過該第二鎖固元件62鎖固於該橫樑本體31時,該側板12與該缺口314、該凸肋321間形成一間隙E,而當進一步旋緊該第二鎖固元件62時,如第8圖所示,該側板12利用金屬材質的韌性與延展性,受該第二鎖固元件62壓迫,而逐漸壓入該間隙E中,藉由此結構,可達到更為緊固的功效,即使因外在環境的因素造成該第二鎖固元件62與該滑動件32略為鬆脫,壓入之該側板12亦可持續維持整體結構之穩固性,使太陽能板固定裝置1更為持久、耐用,更能完整地支撐太陽能板,避免因鬆脫而毀損。
在本創作實施例中,該滑動件32於該凸肋321兩側之表面進一步設有防滑部323,可在鎖固時更為穩固,而依據本創作實施例之結構,該第一鎖固元件61、該第二鎖固元件62、該第三鎖固元件63以及該第四鎖固元件64可為螺栓。
又,依據本創作實施例之結構,如第9圖所示,可進一步結合該第二座體20於該第一座體10,形成一體成形之支撐座,其中各側板12與該第一底板11連接處向外延伸有一延伸板14,用以替代該第二座體20,且各延伸板14之分離端係用以抵頂該浪板A凸脊B之兩側,而依據本創作人之設計,該二延伸板14分別與該第一底板11所形成之夾角D,係為大於90度之鈍角,且該夾角D亦可為最佳的135度;而綜觀市面上多數的浪板A結構,如石棉瓦、琉璃瓦等多種不同類型之浪板A,如第10圖至第12圖所示,依據本創作人統計後開設之夾角D,可廣泛地應用於各種類型之浪板A。
本創作實施例於實際使用時,可先將各第一座體10與各第二座體20設置於浪板A適當位置,並透過第一鎖固元件61鎖固於浪板A凸脊B下方的C形樑上,再將橫樑30結合於該第一座體10上,此時,利用該第一座體10之該二側板12上開設該些長孔121,在結合該橫樑30時,可自由地調整鎖固於該些長孔121的高低位置,而無須因高低的不同,而調整或重新安置該第一座體10與該第二座體20,在施工的過程中極為簡便;又,利用該二側板12平均分散太陽能板的重量,更 可避免支撐座發生傾倒的危險。
再者,利用該滑動件32可流暢地在該溝槽311中滑動,在施工過程中更為便利,可輕易地選擇適當位置進行鎖固,且利用缺口314與凸肋321的設計,使該二側板12與該第二夾持件50於鎖固時可形成一間隙E(如第7圖所示),並於緊固時使該二側板12可受擠壓壓入該間隙E(如第8圖所示),達到更為緊固的功效。
綜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其可據以衍生之運用範圍廣泛,實具產業利用價值。凡與本創作技術思想相同之簡易轉換或等效轉換者,皆屬本創作之專利範圍之中。
1‧‧‧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10‧‧‧第一座體
11‧‧‧第一底板
111‧‧‧第一穿孔
12‧‧‧側板
121‧‧‧長孔
13‧‧‧卡合部
14‧‧‧延伸板
20‧‧‧第二座體
21‧‧‧第二底板
211‧‧‧第二穿孔
22‧‧‧翼板
30‧‧‧橫樑
31‧‧‧橫樑本體
311‧‧‧溝槽
312‧‧‧開口
313‧‧‧止擋部
314‧‧‧缺口
32‧‧‧滑動件
321‧‧‧凸肋
322‧‧‧鎖孔
323‧‧‧防滑部
40‧‧‧第一夾持件
41‧‧‧第三穿孔
42‧‧‧夾持部
50‧‧‧第二夾持件
51‧‧‧第四穿孔
52‧‧‧夾持部
61‧‧‧第一鎖固元件
62‧‧‧第二鎖固元件
63‧‧‧第三鎖固元件
64‧‧‧第四鎖固元件
A‧‧‧浪板
B‧‧‧凸脊
D‧‧‧夾角
E‧‧‧間隙
第1圖係結合本創作實施例之外觀立體圖;第2圖係本創作實施例各元件分解圖;第3圖係本創作實施例第一座體與第二座體細部分解圖;第4圖係本創作實施例第一座體與第二座體結合於浪板之示意圖;第5圖係本創作實施例第一座體與第二座體結合於浪板之側面示意圖;第6圖係本創作實施例側板與溝槽結合之側面示意圖;第7圖係本創作實施例側板與溝槽緊固前側面示意圖;第8圖係本創作實施例側板與溝槽緊固後側面示意圖; 第9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第一座體設有延伸片之外觀圖;第10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結合於浪板之側面示意圖(一);第11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結合於浪板之側面示意圖(二);第12圖係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結合於浪板之側面示意圖(三)。
1‧‧‧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10‧‧‧第一座體
20‧‧‧第二座體
30‧‧‧橫樑
40‧‧‧第一夾持件
50‧‧‧第二夾持件

Claims (17)

  1. 一種太陽能板固定裝置,用以將太陽能板固定於一浪板,其係包括:一第一座體,包含一第一底板與二側板,於該第一底板設有一第一穿孔,用以供一第一鎖固元件鎖固於該浪板,並於該二側板分別設有至少一長孔;一第二座體,位於該第一座體下方,包含一第二底板與二翼板,該第二底板設有與該第一穿孔相對應之一第二穿孔,用以供該第一鎖固元件鎖固於該浪板,該二翼板係呈對稱,分別於一端連接該第二底板相對之兩側,並於另一端抵頂於該浪板凸脊之兩側;一橫樑,用以結合於該第一座體,包含:一橫樑本體,呈矩形長條體,設置於該二側板之間,於該橫樑本體各側面沿軸向凹設至少一溝槽,於各溝槽兩側之頂端分別凸設一止擋部,各止擋部於頂端靠近該溝槽開口位置處設有一缺口;複數個滑動件,分別設置於該些溝槽中,可沿該溝槽方向滑動,並受該止擋部止擋於該溝槽中,各滑動件表面凸設一凸肋,並位於該二止擋部之間,於該凸肋表面與該滑動件底面穿設有一鎖孔,可經由一第二鎖固元件鎖固於該長孔;至少一第一夾持件,位於該橫樑本體上方,設有一第三穿孔,可經由一第三鎖固元件鎖固於其中一滑動件之該鎖孔,並於一側向上延伸有一夾持部,用以夾持太陽能板。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凸肋之厚度係小於止擋部之厚度,使該二側板分別與所對應之溝槽間可形成一間隙。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凸肋之厚度係等於該止擋部減去該缺口之厚度。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各側板與該第一底板連接處向外延伸有一卡合部,用以卡合該第二座體。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夾持件,係位於該橫樑本體上方,並設有一第四穿孔,可經由一第四鎖固元件鎖固於其中一滑動件之該鎖孔,且於相對兩側分別向上延伸有一夾持部,用以夾持太陽能板。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滑動件於該凸肋兩側之表面進一步設有防滑部。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二翼板分別與該第二底板形成一夾角,該夾角係為大於90度之鈍角。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夾角可進一步為135度。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一鎖固元件、該第二鎖固元件、該第三鎖固元件以及該第四鎖固元件可為螺栓。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各側板與該第一底板連接處向外延伸有一延伸板,用以替代該第二座體,且各延伸板之分離端係用以抵頂該浪板凸脊之兩側。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凸肋之厚度係小於止擋部之厚度,使該二側板分別與所對應之溝槽間可形成一間隙。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凸肋之厚度係等於該止擋部減去該缺口之厚度。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夾持件,係位於該橫樑本體上方,並設有一第四穿孔,可經由一第四鎖固元件鎖固於其中一滑動件之該鎖孔,且於相對兩側分別向上延伸有一夾持部,用以夾持太陽能板。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滑動件於該凸肋兩側之表面進一步設有防滑部。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二延伸板分別與該第一底板形成一夾角,該夾角係為大於90度之鈍角。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夾角可進一步為135度。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太陽能板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一鎖固元件、該第二鎖固元件、該第三鎖固元件以及該第四鎖固元件可為螺栓。
TW101216737U 2012-08-31 2012-08-31 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TWM447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6737U TWM447484U (zh) 2012-08-31 2012-08-31 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JP2013004967U JP3187681U (ja) 2012-08-31 2013-08-28 ソーラパネル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16737U TWM447484U (zh) 2012-08-31 2012-08-31 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47484U true TWM447484U (zh) 2013-02-21

Family

ID=48194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216737U TWM447484U (zh) 2012-08-31 2012-08-31 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187681U (zh)
TW (1) TWM44748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94807B2 (ja) * 2017-08-31 2021-06-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装置
CN107809203A (zh) * 2017-11-20 2018-03-16 深圳市鑫明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太阳能安装支架
CN108756137A (zh) * 2018-08-15 2018-11-06 浙江新远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震的稳定支撑龙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187681U (ja) 201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21433B1 (en) Joining elements for channelled structural members
TW201708674A (zh) 可調整式籬笆
TWM447484U (zh) 太陽能板固定裝置
US20160083974A1 (en) Structure for assembling and disassembling partition members
TWM447485U (zh) 用於太陽能板之支撐座
TWM487331U (zh) 太陽能板之安裝固定結構
TWM447486U (zh) 便於鎖固之橫樑結構改良
JP2015168941A5 (zh)
TWM467849U (zh) 太陽能板組框架
CN21224867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厂房用连接钢结构
CN107237410B (zh) 组合式保温板及其组合使用方法
KR200466776Y1 (ko) 탈부착이 용이한 조립형 클램프
TWM566317U (zh) Solar panel support fixture
NL1038790C2 (en) Profile connecting members for solar panel mounting systems.
NL2023016B1 (en) an assembly type building wall joint device
JP6762531B2 (ja) 挟持装置及び挟持装置を備えた梯子装置
TWM536814U (zh) 滑動式扣件
TWI504815B (zh) 連接頭結構
JP3182942U (ja) ロックに便利な横梁構造
CN205840304U (zh) 一种180°转角折叠的构件
CN204186062U (zh) 主龙骨组件
TWM587854U (zh) 太陽能板夾固支撐構造
TWM584069U (zh) 夾片
TWM599828U (zh) 防颱夾座
KR101278864B1 (ko) 알루미늄 프로파일의 연결구 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K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