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28214U - Double-layer beam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Double-layer beam structur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28214U
TWM428214U TW100224018U TW100224018U TWM428214U TW M428214 U TWM428214 U TW M428214U TW 100224018 U TW100224018 U TW 100224018U TW 100224018 U TW100224018 U TW 100224018U TW M428214 U TWM428214 U TW M42821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quare
edge
double
beam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224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amuel Yin
Original Assignee
Ruentex Eng & Const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entex Eng & Constr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entex Eng & Constr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224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28214U/zh
Priority to CN 201220075049 priority patent/CN202689180U/zh
Publication of TWM4282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28214U/zh

Links

Description

M428214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創作係關於-種雙層梁結構’具體而言,本創作係關 於一種雙層雜構,可將絲平均設置於上層螺方箍内,以 提高結構強度及施工穩定性。 【先前技術】 隨著建物高度提升,增加室内利用空間之需求,並顧及建 物的安全性。鋼筋混凝土的抗震性亦顯重要。 固i兩得統雙層梁剖面圖。雙層梁1〇具有下層梁2〇、 下層筋彎鉤30、上層筋彆鉤40及複數主筋犯。其令下層梁 20包3下層筋彎鉤3〇及上層筋彎鉤之一部份。以圖1 所示之結構進行施工時,因上層筋f釣4()擋住主筋42下放 的f間,導致上層筋f鉤㈣無法放人主筋42。換言之, 被上層筋彎鉤4〇擋住而被迫集中設置或是僅能以設 式穿設於上侧釣4°内,然而,採用上述 的,構故置將會降低雙層梁10本身的結構強度。 此外,傳統之雙層梁10結構在施作時亦會 二:^層筋彎鉤4Q之角度不狗,或是上層筋;= 作助綁紮不良等觀發生,而使其強度从。 - 【新型内容】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雙層梁結構,可提高結構強 4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雙層梁結構,可簡化工 序,節省工時。 S 。雙層梁結構具有下層螺方箍,部分設置於下層梁中,由複 數單位下層螺方箍連接而成,每一單位下層螺方箍包含頂邊、 底邊、連接底邊與頂邊之第一侧邊及連接頂邊另一端之第二側 邊。其中頂邊凸設於下層梁外而與頂面相互平行,單位下層螺 方箍間具有複數個_。上制錢由複解位上層螺方^連 接而成’母一單位上層螺方箍包含頂邊,底邊,連接底邊與頂 邊之第一侧邊及連接該底邊另一端之第二側邊,其中單位上層 螺方箍間具有複數個間隙且該底邊伸入下層螺方箍之間隙並 設置於頂面上。 ' 關於本創作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内容及所附 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實施方式】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雙層梁結構。圖2A為本創作雙層梁 結構100剖面圖,圖2B為本創作雙層梁結構100上視圖。如 圖2A及圖2B所示,雙層梁結構100包含下層梁2〇〇、下層螺 方箍300以及上層螺方箍400。下層梁200具有頂面2〇2,且 下層梁200與下層螺方箍300及主筋308係預先鑄成,主筋 308係設置接近下層螺方箍300之底邊304,形成下層螺方箱 300部分設置於下層梁200中,部份設置於頂面2〇2外。下層 螺方箍300係由鋼筋沿一轴向連續彎折而成,如圖2B所示, 下層螺方箍300沿下層梁200之長邊連接而成,此下層螺方箍 300之結構可視為由複數單位下層螺方箍31〇連接而成,每一 單位下層螺方箍310間具有複數個間隙306。其中每一單位下 、砸310包含頂邊303、底邊304、連接底邊304與頂邊 之第-側邊301及連接頂邊3〇3 # 一端之第二側邊3〇2。 =側邊302與次-單位下層螺方箱31〇之底邊綱連接,亦 P下層螺方箍3〇〇之底邊3〇4與頂邊3〇3夾一角度連接次一單 f層螺方砸31〇之第二側邊3()2。下層螺方箍設置於頂 02外的部分如圖2B所示,係頂邊3〇3凸設於下層梁, 外而與頂面202相互平行。 此外’雙層梁結構⑽具有上層螺方箱棚,可視為與下 :。方# 300相同的結構,亦由鋼筋沿一轴向連續彎折而成。 ,螺方抱4GG係由複數單位上層螺方箍41 ◦彼此連接,具有 > f間隙406 ’且上層螺方箍4〇〇具有主筋棚穿設其中。 :單位上層螺方箍41〇包含頂邊4〇3、底邊4〇4,連接底邊 4與頂邊4〇3之第-側邊4〇1及連接底邊4〇4另一端之第二 則、402。其中單位上層螺方箍㈣之第二側邊搬與次一單 =上層螺方|| 41Q之頂邊連接,亦即上層螺方錢〇之頂 ί 403與底邊夾一角度連接次一單位上層螺方箍410之第二側 邊 402。 、如圖2Α與圖2Β所示’為使上層螺方箍棚能與下層螺 方箍300在施作時能彼此叠合,上層螺方籍棚之底邊4〇4伸 入下,螺方箱310之間隙306且設置於頂面202上,形成下層 螺方摇300之頂邊3〇3與上層螺方藉棚之底邊姻平行且^ 有一高度差h。上層螺方箍400之頂邊4〇3與底邊4〇4平行^ 夾角度交錯,同樣地,下層螺方箍3〇〇之底邊3〇4與頂邊 303平行且夾-角度交錯,形成上層螺方箍働之頂邊術與 下屬螺方箍3GG之底邊304具有相同傾斜方向且相互平行,亦 即上層螺方ϋ棚可視為與下層螺方箍3_同的結構而採倒 M428214 置之方式與下層螺方箍300彼此疊合。然而,考量到施工的方 便性或結構需求之差異,在其他實施例中,上層螺方箍仙〇之 頂邊403與下層螺方箍300之底邊304可具有不同傾斜方向, 例如上層螺方箍400在施作時以頂面202為旋轉面旋轉18〇度 而設置於頂面上,形成上層螺方箍4〇〇之頂邊4〇3與下層螺= 猶300之底邊304平行但傾斜方向彼此交錯之結構。 如前所述,本創作之上層螺方箍4〇〇係由單位上層螺方 箍410彼此連接,以上層螺方箍4〇〇之頂邊4〇3相對底邊4〇4 平行傾斜而連接至次一單位上層螺方箍41〇。同樣地,下層螺 方箍300係由單位下層螺方箍310彼此連接,以下層螺方 300之底邊304相對頂邊303平行傾斜而連接至次一單位下層 螺方箍31 (l·然而傾斜方向並不限於上層螺方箍4〇〇之頂邊 與下層螺方箍300之底邊304,亦可採上層螺方箍4〇〇之底邊 404與下層螺方箍300之頂邊3〇3具有傾斜方向且相互平行。 此外’單位上層螺方箍410及單位下層螺方箍31〇接續之傾斜 方向亦可設計在兩側邊,亦即下層螺方箍3〇〇之第一側邊3〇1 與第二側4302夾一角度連接次一單位下層螺方箍31〇之頂邊 303,上層螺方箍4〇〇之第一側邊4〇1與第二側邊夾一角 度連接次一單位上層螺方箍410之頂邊4〇3,形成上層螺方箍 400之第一側邊401與下層螺方箍3〇〇之第一側邊3〇1平行。 圖3A至圖5B所示為本創作雙層梁結構1〇〇之施工順序。 圖3A及圖3B為下層梁200施作示意圖。如圖3A及圖所示, 首先沿a方向在柱體500兩側及柱筋5〇2之間置玫下層梁 200,再沿b方向於柱體5〇〇兩側及柱筋5〇2之間置放下層梁 200。待下層梁200置妥後再沿柱筋5〇2設置柱箍筋5〇4(請見 圖4A)並予以綁紮固定。圖4A及圖仙為上層梁施作示意圖。 7 如圖4A及圖4B所示,沿a方向在柱體500兩側及柱筋502之 間吊放上層螺方箍400及其主筋408,使上層螺方箍4〇〇之每 一底邊404伸入下層螺方推300之間隙306。接著再沿b方向 於柱體500兩側及柱筋502之間吊放上層螺方箍4〇〇及其主筋 408,使上層螺方箍400之每一底邊404伸入下層螺方箱300 之間隙306。 如圔所示 ,β很〇uu <间隙別5與上層螺方箍 400之間隙406相等,但不以此為限,下層螺方箍3〇〇之間隙 306與上層螺方箍400之間隙4〇6可視建築物之規模及結構強 度之需求加以改變。此外,下層螺方箍3〇〇之頂邊3〇3盥上層 螺方箱侧之底邊404平行設置且具有高度差h及相等^寬^ w(請參考圖2A)亦可視結構強度之需求而調整。藉由本創作之 雙層梁結構100’可將主筋棚平均設置於上層螺方箱棚内, 因,可提高結構強度施工穩定性。此外,以連續接合之上層螺 方箍伽及下層螺方箍咖可改善傳統結構之施作時耗費丄時 的問題,從而可節省工時及人力,並提高施工品質。圖^及 ,5B為注漿施作示意圖。如圖5 A及圖5B所示,待上層螺方 =0=頂面2G2置錢,於頂面搬兩側分別設置側板綱, 水以形成上層梁識,再架設完成樓板_結構。 试太較佳具时_之魏,騎望能更加清楚据 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 &歹y f本創作之範•加以限制。相反地, ^ 二::内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創作= M428214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傳統雙層梁剖面圖; 圖2A為本創作雙層梁結構剖面圖; 圖2B為本創作雙層梁結構上視圖; 圖3A及圖3B為下層梁施作示意圖; 圖4A及圖4B為上層梁施作示意圖; 圖5 A及圖5B為注漿施作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雙層梁結構 306間隙 408主筋 200下層梁 308主筋 410單位上層螺 202頂面 310單位下層螺 方箍 204側板 方箍 h向度差 206上層梁 400上層螺方箍 w寬度 300下層螺方箍 401第一侧邊 500柱體 301第一侧邊 402第二側邊 502柱筋 302第二侧邊 403頂邊 504柱箍筋 303頂邊 404底邊 600樓板 304底邊 406間隙 9

Claims (1)

  1.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雙層梁結構,包含: 一下層梁,具有一頂面; -下層螺方箍,部分妓_下料巾,由複數單釘層螺方箱 連接而成,每一單位下層螺方箍包含1邊’ -底邊’連接 該底邊與朗邊之侧邊及連接_邊另-端之-第二 側邊,該第二側邊與次一單位下層螺方箍之該底邊連接,其 中該頂邊凸設於該下層梁外而與該頂面相互平行,該些單位 下層螺方箍間具有複數個間隙;以及 -上層螺謂,由複數單位上層螺方箍連接而成,每—單位上層 螺方箱包含-頂邊,-底邊,連接該底邊與該頂邊之一第一 側邊及連接該底邊另一端之一第二侧邊,該第二側邊與次一 單位上層螺方箍之該頂邊連接,其中該些單位上層螺方箱間 具有複數個間隙且該底邊伸入下層螺方箍之該些間隙並設置 於該頂面上。 2·如申睛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層梁結構,其中該下層螺方箍 之該底邊與該頂邊夹一角度連接次一單位下層螺方箍之該第二 侧邊。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層梁結構,其中該上層螺方箍 之該頂邊與該底邊夹一角度連接次一單位上層螺方箍之該第二 側邊。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層梁結構,其中該下層螺方箍 之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二側邊夾一角度連接次一單位下層螺方箍 之該頂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雙層梁結構,其中該上層螺方箱 之該第一側邊與該第二側邊夾一角度連接次一單位上層螺方箍 之該頂邊’該上層螺方箱之該第—側邊與該下層螺方箍之該第 一側邊平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雙層梁結構,其中該下層螺方箍 之該頂邊與該上層螺方箍之該底邊平行設置且具有一高度差。 7. 如申請專概圍第丨顧述之雙層梁結構,其巾該下層螺方箱 〜第側邊至該第一側邊之寬度與該上層螺方箍之該第一側 邊至該第二側邊之寬度相等。 如ΐπ專#J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層梁結構,該些單位上層螺方 箍係由一鋼筋沿一軸向連續彎折而成。 9. 如申轉概圍第8項所述之雙層梁結構,更包含複數個主筋 沿該軸向穿設於該些單位上層螺方箍内。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j項所述之雙層梁結構,該些單位下層 螺方箍係由一鋼筋沿一軸向連續彎折而成。 11. 如申明專利圍第1〇項所述之雙層梁結構,更包含複數個 主筋沿該軸向穿設於該下層梁内且接近該下層螺方箱之該底 邊。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雙層梁結構,其中該些單位 下層螺方箍之阶轉該些單位上層螺方箱之間隙相等。 M428214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層梁結構,更包含一上層 梁設置於該頂面上並包圍該上層螺方箍。 12
TW100224018U 2011-12-20 2011-12-20 Double-layer beam structure TWM428214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24018U TWM428214U (en) 2011-12-20 2011-12-20 Double-layer beam structure
CN 201220075049 CN202689180U (zh) 2011-12-20 2012-03-02 双层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24018U TWM428214U (en) 2011-12-20 2011-12-20 Double-layer beam struc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28214U true TWM428214U (en) 2012-05-01

Family

ID=46549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224018U TWM428214U (en) 2011-12-20 2011-12-20 Double-layer beam structur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89180U (zh)
TW (1) TWM4282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5642B (zh) * 2021-10-12 2022-08-21 建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鋼筋籠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5642B (zh) * 2021-10-12 2022-08-21 建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鋼筋籠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89180U (zh)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40972B2 (en) Building panel, build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building
TW201247975A (en) Steel frame structure
CN107700828A (zh) 一种剪力墙转角模板加固体系及其制作方法
CN107893477A (zh) 叠合墙与水平构件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WO2012065358A1 (zh) 一种免拆保温装饰模板及其安装方法
CN107190884A (zh) 一种新型多高层热轧型钢‑复合轻钢剪力墙组合结构体系
CN206034706U (zh) 内置轻钢龙骨聚氨酯外墙挂板
CN102425099B (zh) 大悬臂波-桁组合pc桥梁及其制造方法
RU2664087C2 (ru) Способ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монолитных железобетонных опирающихся по контуру пустотных плит перекрытий с применением неизвлекаемых трубчатых картонно-полиэтиленовых пустотообразователей
TWM428214U (en) Double-layer beam structure
CN203808329U (zh) 钢筋桁架空心叠合楼板
CN108943343A (zh) 一种套筒剪力墙专用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01858118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及施工方法
CN101082239A (zh) 轻质墙板的安装工艺
CN204001289U (zh) 具有承载悬挑臂的轻钢龙骨隔墙
CN206467792U (zh) 一种模块化建筑内嵌楼板与梁连接结构
TWI592555B (zh) 預鑄外牆工法
CN209907842U (zh) 一种楼面混凝土或砂浆抗裂构造
CN204040305U (zh) Cl钢混保温一体化墙板
CN204343444U (zh) 工厂化生产新型高效装配式建筑框架柱梁
CN21019522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桁架梁与可拆卸时木模板组合
CN208329267U (zh) 一种墙体结构
CN207863238U (zh) 叠合墙体结构
CN206707086U (zh) 桁架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叠合板
US20130295318A1 (en) Reversible, thermo-acoustic panel for reversible, variable-geometry form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