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75642B -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鋼筋籠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鋼筋籠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75642B
TWI775642B TW110137844A TW110137844A TWI775642B TW I775642 B TWI775642 B TW I775642B TW 110137844 A TW110137844 A TW 110137844A TW 110137844 A TW110137844 A TW 110137844A TW I775642 B TWI775642 B TW I77564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ib
opening
transverse
reinforcement
ba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78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6012A (zh
Inventor
吳昌修
顏聖益
黃珈漩
Original Assignee
建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建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建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78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75642B/zh
Priority to CN202123061973.0U priority patent/CN216575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5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5642B/zh
Priority to US17/964,380 priority patent/US20230110325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316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601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1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 E04C5/06Reinforcing elements of metal, e.g. with non-structural coatings of high bending resistance, i.e. of essentially three-dimensional extent, e.g. lattice girders
    • E04C5/0604Prismatic or cylindrical reinforcement cages composed of longitudinal bars and open or closed stirrup rods
    • E04C5/0622Open cages, e.g. connecting stirrup bas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鋼筋籠模組,包含第一開口鋼筋網以及第二開口鋼筋網。第一開口鋼筋網係沿一中心方向延伸,並部分圍繞該中心方向形成長條凹槽狀以圍成第一容置部,且具有第一開口。第二開口鋼筋網係沿該中心方向延伸,並部分圍繞該中心方向形成長條凹槽狀以圍成第二容置部,且具有與第一開口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二開口。其中,第一開口鋼筋網與第二開口鋼筋網能相蓋合,第一開口鋼筋網以至少部分分佈於第二開口,且第一開口鋼筋網至少部分穿過第二開口伸入第二容置部,使第一容置部與第二容置部至少部分重疊。

Description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鋼筋籠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有關一種鋼筋籠模組,特別是指一種用於樑鋼筋系統的鋼筋籠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國內現行的箍筋係用於綁縛主筋上固定,以構成鋼筋混凝土的結構中的鋼筋主結構。箍筋於鋼筋混凝土柱中扮演諸多重要角色,如抵抗剪力、避免主筋挫屈以及圍束核心區域內混凝土等。現有技術的箍筋結構能套設於同一水平面的主筋橫截面上,藉以將主筋橫截面方向上得到平均的箍束力之外,沿著主筋縱向延伸的箍束力也可以平均分散。然而,當架設箍筋後再設置其餘主筋時並不便利,且往往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因此有必要解決當前的現有技術問題可更加地達到提高施工便利性及可縮短工時的箍筋結構。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用於樑鋼筋系統的鋼筋籠模組,係用於縮短製造樑鋼筋系統的工程時間。本發明鋼筋籠模組包含第一開 口鋼筋網以及第二開口鋼筋網。第一開口鋼筋網具有第一開口,且第一開口鋼筋網係沿中心方向延伸,並部分圍繞形成長條凹槽狀以圍成第一容置部;第二開口鋼筋網具有第二開口,且第二開口鋼筋網係沿中心方向延伸,並部分圍繞該中心方向形成長條凹槽狀以圍成第二容置部,且第二開口與第一開口是朝向相反方向。其中,第一開口鋼筋網與第二開口鋼筋網相蓋合,第一開口鋼筋網的至少部分分佈於第二開口,且穿過第二開口伸入第二容置部,使第一容置部與第二容置部至少部分重疊。
鋼筋籠模組的另一種態樣,其包括具有上開口的上開口鋼網以及具有下開口的下開口鋼筋網。其中,上開口與下開口為朝向相反方向。上開口鋼網包含複數個分別並排設置的上開口鋼筋、第一橫筋以及第二橫筋。第一橫筋設置連接複數個上開口鋼筋其中一側;第二橫筋設置連接複數個上開口鋼筋,且相對於第一橫筋之另一側;第三橫筋設置連接複數個上開口鋼筋,並與第一橫筋並排設置。
下開口鋼筋網包含複數個分別並排設置的下開口鋼筋、第四橫筋以及第五橫筋。第四橫筋設置連接複數個下開口鋼筋其中一側;第五橫筋設置連接複數個下開口鋼筋相對於第四橫筋之另一側,並與第四橫筋並排設置。其中,上開口鋼筋設置與下開口鋼筋相蓋合,且上開口鋼筋以至少部分分佈於下開口,第二橫筋與第五橫筋相並排設置。
為達上揭目的,本發明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平行設置二第一主筋;依序掛設複數個箍筋於二第一主筋,其中箍筋包含並排之二立筋及連接二立筋底端之底筋;設置鋼筋籠模組的第一開口鋼筋網於複數個底筋上;經由第一開口設置複數個第二主筋於複數個底筋及第一開口鋼筋網的第一底筋,且透過第一開口鋼筋網的容置部容置於複數個第二主筋;其中,該些 第二主筋及該些第三橫筋並排設置;套設複數個第三主筋於第二開口鋼筋網的頂部;其中,二第一主筋及該些第三主筋並排設置,且透過第二開口鋼筋網的橫掛部橫掛於複數個第三主筋;設置鋼筋籠模組的第二開口鋼筋網與第一開口鋼筋網相蓋合;以及設置複數個箍筋帽蓋於第一開口鋼筋網上;其中箍筋帽蓋對應該些開口設置。
100:鋼筋籠模組
10:第一開口鋼筋網/上開口鋼筋網
101:第一本體
102:第一容置部
11:第一開口/上開口
12:第一橫筋
13:第二橫筋
14:第三橫筋
16:第一立筋
161:第一彎折部
17:第一底筋
171:第二彎折部
18:第二立筋
19:第一開口鋼筋
20:第二開口鋼筋網/下開口鋼筋網
201:第二本體
202:第二容置部
21:第二開口/下開口
22:第四橫筋
23:第五橫筋
24:橫掛部
25:第三立筋
251:第三彎折部
26:第二底筋
261:第四彎折部
27:第四立筋
28:第二開口鋼筋
30:第一主筋
31:第一區段
32:第二區段
40:箍筋
41:立筋
42:底筋
43:勾掛端
44:箍筋開口
50:第二主筋
60:第三主筋
70:箍筋帽蓋
X:中心方向
Y:徑向方向
P:直立鋼筋結構體
S501:步驟
S502:步驟
S503:步驟
S504:步驟
S505:步驟
S506:步驟
S507:步驟
S801:步驟
S802:步驟
圖1為本發明鋼筋籠模組實施例一之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鋼筋籠模組實施例一之側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鋼筋籠模組實施例二之側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鋼筋籠模組實施例三之側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之主要步驟流程圖。
圖6為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之主要步驟一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之主要步驟二狀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之詳細步驟流程圖。
圖9為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之詳細步驟狀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之主要步驟三狀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之主要步驟四狀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之主要步驟五狀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的製造方法之主要步驟六狀態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樑鋼筋系統之主要步驟七狀態示意圖。
為方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對本發明的意旨、結構及其功效,獲得深入的理解,底下舉出一較佳實施例配合所附的圖式,將本發明做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樑鋼筋系統的鋼筋籠模組及其製造方法。首先,參閱圖1和圖2,用來實現本發明之鋼筋籠模組結構之實施例一。
實施例一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鋼筋籠模組100包含第一開口鋼筋網10及第二開口鋼筋網20。第一開口鋼筋網10包含第一本體101、第一橫筋12、第二橫筋13以及第三橫筋14。第一本體101係沿中心方向X延伸,並部分圍繞中心方向X形成長條凹槽狀以圍成第一容置部102,且具有第一開口11。具體來說,第一開口11位於第一開口鋼筋網10朝向第二開口鋼筋網20的一面上,且位於圖1所示中心方向X及徑向方向Y所在之平面上。穿過第一開口11後即可伸入第一容置部102。第一橫筋12設置連接第一開口鋼筋網10其中一側,例如位於圖1所示沿中心方向X而延伸設置於第一本體101的第一容置部102,且相對於第一開口11的第一容置部102底部;第二橫筋13設置連接第一開口鋼筋網10另一側,例如位於圖1所示沿中心方向X而延伸設置於第一本體101的第一容置部102側邊;以及第三橫筋14設置連接第一開口鋼筋網10一側並與第一橫筋12並排設置;也就是說,第三橫筋14與第一橫筋12設置在第一開口鋼筋網10的同一側上,且第三橫筋14與第一橫筋12於中心方向X及徑向方向Y所在之平面上並排。
第二開口鋼筋網20包含第二本體201、第四橫筋22以及第五橫筋23。第二本體201係沿中心方向X延伸,並部分圍繞中心方向X形成長條凹槽狀以圍成第二容置部202。具體來說,第二開口21位於第二開口鋼筋網20朝向第一開口鋼筋網10的一面上,且位於圖1所示中心方向X及徑向方向Y所在之平面上。穿過第二開口21後即可伸入第二容置部202。另外,第二開口21與第一開口11朝向相反方向。
如圖1及圖2所示,第四橫筋22設置連接第二開口鋼筋網20其中一邊,例如位於圖1所示沿中心方向X而延伸設置於第二本體201的側邊;第五橫筋23設置連接相對於第四橫筋22之另一邊,例如位於圖1所示沿中心方向X而延伸設置相對於有第四橫筋22之第二本體201的側邊,以使第五橫筋23與第四橫筋22分別設置於第二本體201的側部,且第五橫筋23與第四橫筋22於徑向方向Y同一水平面上並排設置。橫掛部24係位於第二本體201的底部,供掛設於至少一主筋上。較佳而言,各橫筋係以點焊方式與第一本體101或第二本體201連接,但不以此為限。
第一開口鋼筋網10與第二開口鋼筋網20相蓋合以至少部分分佈於第二開口21,且第二橫筋13與第五橫筋23互相並排設置。具體來說,如圖2所示,當第一本體101與第二本體201相互蓋合時,第一本體101至少部分穿過第二本體201伸入第二容置部202,使第一容置部102與該第二容置部202至少部分重疊。
在圖2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橫筋12、第二橫筋13及第三橫筋14皆設置於第一本體101內側;第四橫筋22與第五橫筋23皆設置於第二本體201外側。具體來說,當第一本體101與第二本體201相蓋合時,第一本體101 的第一橫筋12、第二橫筋13及第三橫筋14皆設置相對於第一本體101與第二本體201圍成的空間之內;第二本體201的第四橫筋22與第五橫筋23皆設置相對於第一本體101與第二本體201圍成的空間之外,也形成第一本體101的第二橫筋13與第二本體201的第五橫筋23並排設置。藉由此設置,可減少各橫筋在組裝時相干涉的狀況,以增加組裝的便利性。
另如圖1及圖2所示,第一開口鋼筋網10所具有的第一開口11可為上開口;第二開口鋼筋網20所具有的第二開口21可為下開口。第一本體101可包含複數個上開口鋼筋19,且上開口鋼筋19包含第一立筋16、第一底筋17以及第二立筋18。第一立筋16具有第一彎折部161;第一底筋17係自第一彎折部161相對第一立筋16彎折並延伸至第二彎折部171。第二立筋18係自第二彎折部171相對第一底筋17彎折,並與第一立筋16並排。其中,上開口11為相對於第一底筋17一端形成的開口。另一方面,第一立筋16、第一底筋17及第二立筋18之間圍成第一容置部102。
第二本體201包含複數個下開口鋼筋28,且下開口鋼筋28包含第三立筋25、第二底筋26以及第四立筋27。第三立筋25具有第三彎折部251;第二底筋26係自第三彎折部251相對第三立筋25彎折並延伸至第四彎折部261。第四立筋27係自第四彎折部261相對第二底筋26彎折,並與第三立筋25並排設置。其中,下開口21為相對於第二底筋26一端形成的開口。另一方面,第二底筋26可形成橫掛部,以用於橫掛於至少一主筋上。上述各立筋及底筋彼此間的連接關係較佳係以一體成型彎折的方式來形成,各橫筋係以點焊方式與各立筋或底筋連接,但不以此為限。
實施例二
如圖3所示,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差別在於第一開口鋼筋網10與第二開口鋼筋網20之間的蓋合方式。其中,第一橫筋12及第三橫筋14皆設置於第一開口鋼筋網10內側;第二橫筋13設置於上開口鋼筋19外側;第四橫筋22與第五橫筋23皆設置於第二開口鋼筋網20內側。具體來說,當第一開口鋼筋19與第二開口鋼筋28相蓋合時,第二橫筋13設置相對於第一開口鋼筋19與第二開口鋼筋28圍成的空間之外;第一橫筋12、第三橫筋14、第四橫筋22以及第五橫筋23皆設置相對於第一開口鋼筋19與第二開口鋼筋28圍成的空間之內。
實施例三
如圖4所示,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一的差別在於上開口鋼筋網10與下開口鋼筋網20之間的蓋合方式。第一橫筋12及第三橫筋14設置於第一開口鋼筋19內側,第二橫筋13設置於第一開口鋼筋19外側;第四橫筋22設置於第二開口鋼筋28外側,第五橫筋23設置於第二開口鋼筋28內側。具體來說,當第一開口鋼筋19與第二開口鋼筋28相蓋合時,第二橫筋13及第四橫筋22設置相對於第一開口鋼筋19與第二開口鋼筋28圍成的空間之外;第一橫筋12、第三橫筋14以及第五橫筋23設置相對於第一開口鋼筋19與第二開口鋼筋28圍成的空間之內。
請參見圖5,為本發明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的主要步驟,並以本發明實施例一作為示例。
本實施例製造方法開始於步驟S501,於平行設置二第一主筋30。具體來說,如圖6所示,兩條第一主筋30以平行方向穿設於直立鋼筋結構體P中,並且兩條第一主筋30於同一水平面上相對平行。
接著進行至步驟S502,依序掛設複數個箍筋40於二第一主筋30,其中箍筋40包含並排之二立筋41及連接二立筋41底端之底筋42。具體來說,如圖7所示,箍筋40以進一步包括勾掛端43及箍筋開口44。勾掛端43係於並排的兩條立筋41頂端延伸的,以使複數個箍筋40透過其勾掛端43勾掛於第一主筋30上,以使兩條第一主筋30上掛設複數個箍筋40。箍筋開口44係相對於底筋42一端形成且能設置鋼筋籠模組100。
此外,本發明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有進一步的包括圖8所示的詳細步驟。本發明的製造方法進行至詳細步驟S801,掛設複數個箍筋40於第一區段31及第二區段32。具體來說,如圖8和圖9所示,箍筋40先掛設於第一主筋30的第一區段31及第二區段32上。
接著進行至詳細步驟S802,設置該些鋼筋籠模組100於第二區段32。具體來說,如圖9所示,透過箍筋開口44設置鋼筋籠模組100於箍筋40內,且鋼筋籠模組100設置於第二區段32上。
製造方法進行至步驟S503,設置鋼筋籠模組100的第一開口鋼筋網10於複數個底筋42。具體來說,如圖10所示,先行設置第一開口鋼筋網10於複數個底筋42上並透過固定件固定綁縛於複數個箍筋40上。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固定件是指鐵絲,但於實際應用時固定件的材質及外型不受此限制。另參見圖8,步驟S503可包含詳細步驟S801,掛設複數個箍筋40於第一區段31及第二區段32。具體來說,如圖9所示,鋼筋籠模組100先掛設於第一主筋30的第二區段32上。本實施例中的第一區段31及第二區段32於實際應用時分別為樑鋼筋系統的塑角區及非塑角區,第二區段32係靠近直立鋼筋結構體P的區段,且能使樑鋼筋系統的主筋縱向延伸的箍束力平均分散。
接著製造方法進行至步驟S504,經由第一開口11設置複數個第二主筋50,且透過第一開口鋼筋網10的第一容置部102容置於複數個第二主筋50。具體來說,如圖11所示,第二主筋50能穿設於直立鋼筋結構體P時,且第二主筋50設置於第一開口鋼筋網10的第一容置部102,並鋪設於第一底筋17上。此外,部分第二主筋50則經由箍筋40與第一開口鋼筋網10間的間隙設置於底筋42。
接著製造方法進行至步驟S505,設置複數個第三主筋60並對應第一開口11;其中,二第一主筋30及該些第三主筋60並排設置;該些第二主筋50及該些第三主筋60並排設置。具體來說,如圖12所示,複數個第三主筋60能穿設於直立鋼筋結構體P中,並透過固定件綁定,且與第一主筋30於同一水平面上並排設置。
接著製造方法進行至步驟S506,設置該鋼筋籠模組100的第二開口鋼筋網20與第一開口鋼筋網10相蓋合,且透過第二開口鋼筋網20的橫掛部24橫掛於複數個第三主筋60上。具體來說,如圖13所示,第二開口鋼筋網20透過橫掛部24橫掛於位於第二區段32上的複數個第三主筋60,以使第二開口鋼筋網20與第一開口鋼筋網10能互相蓋合。
最後,本發明的製造方法進行至步驟S507,設置複數個箍筋帽蓋70於第二開口鋼筋網20及箍筋40上;其中箍筋帽蓋70對應該些開口設置。具體來說,箍筋帽蓋70會對應箍筋40的箍筋開口44及第二開口鋼筋網20的第二底筋26設置。最後搭配圖14所示,即為完成本發明樑鋼筋系統的示意圖。
本發明用於樑鋼筋系統的第一開口鋼筋網的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鋼筋網的第二開口能互相蓋合,且使得主筋的設置更為便利,藉此能縮短鋼筋籠模組的施工工時。
縱使本發明已由上述之實施例詳細敘述而可由熟悉本技藝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故,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鋼筋籠模組
10:第一開口鋼筋網/上開口鋼筋網
101:第一本體
102:第一容置部
11:第一開口/上開口
12:第一橫筋
13:第二橫筋
14:第三橫筋
16:第一立筋
161:第一彎折部
17:第一底筋
171:第二彎折部
18:第二立筋
19:第一開口鋼筋
20:第二開口鋼筋網/下開口鋼筋網
201:第二本體
202:第二容置部
21:第二開口/下開口
22:第四橫筋
23:第五橫筋
24:橫掛部
25:第三立筋
251:第三彎折部
26:第二底筋
261:第四彎折部
27:第四立筋
28:第二開口鋼筋
X:中心方向
Y:徑向方向

Claims (16)

  1. 一種鋼筋籠模組,包含:一第一開口鋼筋網,係沿一中心方向延伸,並部分圍繞該中心方向形成長條凹槽狀以圍成一第一容置部,且具有一第一開口;以及一第二開口鋼筋網,係沿該中心方向延伸,並部分圍繞該中心方向形成長條凹槽狀以圍成一第二容置部,且具有一第二開口與該第一開口朝向相反方向;其中,該第一開口鋼筋網與該第二開口鋼筋網相蓋合以至少部分分佈於該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鋼筋網至少部分穿過該第二開口伸入該第二容置部,使該第一容置部與該第二容置部至少部分重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鋼筋籠模組,其中該第一開口鋼筋網包含:一第一本體,圍成該第一容置部;一第一橫筋,設置連接該第一本體其中一側;一第二橫筋,設置連接該第一本體另一側;以及一第三橫筋,設置連接該第一本體並與該第一橫筋並排設置。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鋼筋籠模組,其中該第二開口鋼筋網包含:一第二本體,形成該第二容置部,並具有一橫掛部;一第四橫筋,設置連接該第二本體其中一邊;以及一第五橫筋,設置連接該第二本體另一邊,該第五橫筋與該第四橫筋並排設置;其中,該第二橫筋與該第五橫筋相並排設置。
  4.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鋼筋籠模組,其中該第一橫筋、該第二橫筋及該第三橫筋皆設置於該第一開口鋼筋網內側;該第四橫筋與該第五橫筋皆設置於該第二開口鋼筋網外側。
  5.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鋼筋籠模組,其中該第一橫筋及該第三橫筋皆設置於該第一本體內側;該第二橫筋設置於該第二本體外側;該第四橫筋與該第五橫筋皆設置於該第二本體內側。
  6.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鋼筋籠模組,其中該第一橫筋及該第三橫筋設置於該第一本體內側,該第二橫筋設置於該第一本體外側;該第四橫筋設置於該第二本體外側,該第五橫筋設置於該第二本體內側。
  7. 一種鋼筋籠模組,包含:一上開口鋼筋網,具有一上開口,包含:複數個上開口鋼筋,分別並排設置;一第一橫筋,設置連接複數個該上開口鋼筋其中一側;一第二橫筋,設置連接複數個該上開口鋼筋另一側;以及一第三橫筋,設置連接複數個該上開口鋼筋並與該第一橫筋並排設置;一下開口鋼筋網,具有一下開口與該上開口朝向相反方向,包含:複數個下開口鋼筋,分別並排設置,複數個該下開口鋼筋與複數個該上開口鋼筋至少部分相疊合設置;一第四橫筋,設置連接複數個該下開口鋼筋其中一側;以及一第五橫筋,設置連接複數個該下開口鋼筋相對於該第四橫筋之另一側,該第五橫筋與該第四橫筋並排設置;其中,該上開口鋼筋設置與該下開口鋼筋相疊合以至少部分分佈於該下開口;該第二橫筋與該第五橫筋相並排設置。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鋼筋籠模組,其中每一該上開口鋼筋包含: 一第一立筋,具有一第一彎折部;一第一底筋,自該第一彎折部相對該第一立筋彎折並延伸至一第二彎折部;以及一第二立筋,自該第二彎折部相對該第一底筋,並與該第一立筋並排;其中,該上開口為相對於該第一底筋一端形成。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鋼筋籠模組,其中該第一立筋、該第一底筋及該第二立筋形成一第一容置部,該第一容置部供容置至少一該主筋。
  10. 如請求項7所述之鋼筋籠模組,其中每一該下開口鋼筋包含:一第三立筋,具有一第三彎折部;一第二底筋,自該第三彎折部相對該第三立筋彎折並延伸至一第四彎折部;以及一第四立筋,自該第四彎折部相對該第二底筋,並與該第三立筋並排設置;其中,該下開口為相對於該第二底筋一端形成。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鋼筋籠模組,其中該第二底筋形成一橫掛部,該橫掛部用於橫掛至少一主筋。
  12. 如請求項7所述之鋼筋籠模組,其中該第一橫筋、該第二橫筋及該第三橫筋皆設置於該上開口鋼筋內側;該第四橫筋與該第五橫筋皆設置於該下開口鋼筋外側。
  13. 如請求項7所述之鋼筋籠模組,其中該第一橫筋及該第三橫筋皆設置於該上開口鋼筋內側;該第二橫筋設置於該上開口鋼筋外側;該第四橫筋與該第五橫筋皆設置於該下開口鋼筋內側。
  14. 如請求項7所述之鋼筋籠模組,其中該第一橫筋及該第三橫筋設置於該上開口鋼筋內側,該第二橫筋設置於該上開口鋼筋外側;該第四橫筋設置於該下開口鋼筋外側,該第五橫筋設置於該下開口鋼筋內側。
  15. 一種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平行設置二第一主筋;依序掛設複數個箍筋於二該第一主筋,其中該箍筋包含並排之二立筋及連接該二立筋底端之一底筋;設置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6中任一所述之該鋼筋籠模組的該第一開口鋼筋網於複數個該底筋上;經由該第一開口設置複數個第二主筋至該第一容置部;平行設置複數個第三主筋並對應該第一開口並與二該第一主筋並排設置;設置該第二開口鋼筋網與該第一開口鋼筋網相蓋合,並橫掛該第二開口鋼筋網於複數個該第三主筋;以及設置複數個箍筋帽蓋於該第二開口鋼筋網及該箍筋上;其中該箍筋帽蓋對應該些開口設置。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製造方法,其中該樑鋼筋系統包含相連接之一第一區段及一第二區段,掛設該些鋼筋籠模組之步驟包含:掛設複數個箍筋於該第一區段及該第二區段;以及設置該些鋼筋籠模組於該第二區段。
TW110137844A 2021-10-12 2021-10-12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鋼筋籠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TWI775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7844A TWI775642B (zh) 2021-10-12 2021-10-12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鋼筋籠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CN202123061973.0U CN216575321U (zh) 2021-10-12 2021-12-08 钢筋笼模组
US17/964,380 US20230110325A1 (en) 2021-10-12 2022-10-12 Rebar cage module for beam reinforcement syste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beam reinforcement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7844A TWI775642B (zh) 2021-10-12 2021-10-12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鋼筋籠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5642B true TWI775642B (zh) 2022-08-21
TW202316012A TW202316012A (zh) 2023-04-16

Family

ID=81610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7844A TWI775642B (zh) 2021-10-12 2021-10-12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鋼筋籠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10325A1 (zh)
CN (1) CN216575321U (zh)
TW (1) TWI7756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40198B (zh) 2023-04-21 2024-04-21 建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箍筋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45245U (en) * 2003-10-27 2004-10-01 Runhorn Pretech Eng Co Ltd Stirrup structure of assembled type beam
TWM428214U (en) * 2011-12-20 2012-05-01 Ruentex Eng & Constr Co Ltd Double-layer beam structure
TWI634255B (zh) * 2017-09-11 2018-09-0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施作彼此銜接之複數梁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45245U (en) * 2003-10-27 2004-10-01 Runhorn Pretech Eng Co Ltd Stirrup structure of assembled type beam
TWM428214U (en) * 2011-12-20 2012-05-01 Ruentex Eng & Constr Co Ltd Double-layer beam structure
TWI634255B (zh) * 2017-09-11 2018-09-0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施作彼此銜接之複數梁的方法
TW201912901A (zh) * 2017-09-11 2019-04-01 潤弘精密工程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施作彼此銜接之複數梁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40198B (zh) 2023-04-21 2024-04-21 建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箍筋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6012A (zh) 2023-04-16
US20230110325A1 (en) 2023-04-13
CN216575321U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36262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梁の配筋構造および配筋方法
CN209670127U (zh) 一种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的装配式结构
JP2009114810A (ja) コンクリート造梁の配筋構造および配筋施工方法
TWI775642B (zh)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鋼筋籠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CN100560910C (zh) 梁箍筋钢筋笼预组方法及其结构
JP2019120118A (ja) 二重巻補強方法及び二重巻補強方法で製造された製品
JP5996883B2 (ja) 複合梁を備える建物
JP4712021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中の配筋に用いる補強鉄筋及び配筋構造
CN102116058A (zh) 一种剪力墙结构叠合外墙l型连接节点
TWI840198B (zh)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箍筋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KR101029087B1 (ko) 복합 콘크리트 축 구조물
TWI772197B (zh)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箍筋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CN202000485U (zh) 一种剪力墙结构叠合外墙l型连接节点
CN211286637U (zh) 有筋网组合式钢网箱
JP7132767B2 (ja) 梁筋とその配筋方法
JP2012132203A (ja) 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部材の接合構造、構造物、構造物の施工方法。
TWI839186B (zh) 用於樑鋼筋系統的箍筋模組及樑鋼筋系統的製造方法
JP2022036882A (ja) 柱中柱組付型拘束の接合構造
JP3892152B2 (ja) 既設柱の耐震補強構造および既設柱の耐震補強方法
CN110700582A (zh) 有筋网组合式钢网箱
CN217232309U (zh) 预制混凝土墙水平伸出筋兼箍筋的竖向连接构造
CN216587352U (zh) 用于梁钢筋系统的箍筋模组
JP5869802B2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壁式構造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CN213509047U (zh) 一种单面叠合一字型预制构件节点
TW201900993A (zh) 具連續一體成型箍筋之鋼筋耐震強化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