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17695U - Wire-to-board connector - Google Patents

Wire-to-board connect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17695U
TWM417695U TW099224712U TW99224712U TWM417695U TW M417695 U TWM417695 U TW M417695U TW 099224712 U TW099224712 U TW 099224712U TW 99224712 U TW99224712 U TW 99224712U TW M417695 U TWM417695 U TW M41769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casing
wire
board
connector
base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224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otaro Kobayashi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M417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17695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5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cables except for 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2Resilient sockets forked sockets having two leg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彳椅領域】 新型領域 本新型涉及電線對板連接器。 C先前技術3 新型背景 按照丨貝例,電線對板連接器用於將電線例如電纜連接 到印刷電路板等。(見例如專利參考文獻丨)。在這種類型的 電線-板連接H巾…個連接时裝在t路板上,而連接到 電線的端部的另一個連接器與其配合。 圖8是不出常規的電線對板連接器的配合的操作的側 視橫截面圖。 在該圖中,901是公連接器,其安裝在具有電子設備和 電氣設備等的未示出的電路板上。斯是母連接器,並連接 在被设置在未示出的電纜中的電線的端部上且與公連接 器901配合。 此外,母連接器801具有外殼811和連接到外殼811並連 接到電線的、未示出的端子。而且,外殼811設置有連接到 其刚壁811a的外前方的旋轉支撐軸816 ,以及在其後壁81比 的外後方形成的鎖定構件822。鎖定構件822包括互鎖件 822a並可彈性地變形。 此外’公連接器901具有連接在外殼911的前壁9Ua和 後壁9Ub之間的端子961。另外,外殼911設置有在前壁9lla 的外前方上形成的直立構件915,其中用於支撐旋轉支撐軸 M417695 816的凹進部分916連接到母連接器801的外殼8U的前端。 此外’外殼911設置有在後壁911b的外後方上形成的鎖定構 件922 ’其中互鎖件922a在鎖定構件922的頂端上形成。 於是’當母連接器801配合到公連接器901時,首先, 如圖所示,母連接器801的旋轉支撐轴816配合在公連接器 901的凹進部分916中。這使母連接器801能夠在旋轉支撐軸 816上旋轉。在此之後,母連接器8〇1在圖中的順時針方向 上旋轉,以使鎖定構件822的互鎖件822a與公連接器9〇1的 鎖定構件922所提供的互鎖件922a互鎖。 母連接器801和公連接器901配合在一起,且配合的狀 態由此被鎖定。 先前技術參考文獻 專利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1]日本未經審查的專利申請公佈HIM· < C 内穷】 新型概要 本新型所解決的問題 然而’在這種類型的常規電線對板連接器中,很難將 二轴816安裝在凹進部分916中,因此配合操作是不 對^ H配合操作__。^當母連接器謝相 旋轉時必須處理來自旋轉支料816的反 1用力:所間進部分916形成有只面向後方的開口。由於 必須在將旋轉支擇轴8 向方、“ 凹進部分916中時在前 向上攸凹進部分916的後方移動旋轉支樓軸816;然而, 4 部分916和位於其後方的前壁1之_距離短, 叫確向地上Γ在進部分916的後方移動旋轉支樓轴 將匕精確地*裝在凹進部分916中的操作對於操作人 貝來5兒很難,且是耗費時間的。 此外’即使該常規電線對板連接器被小型化且其古
^減小,健非常難以將這個縮短的母連接⑸喝旋轉I 牙㈣6精確地插在類似地縮短的公連接器烟的凹進部分 916中,並使縮短的母連接器剛的旋轉支撐轴816與電路二 平行地移動。 如果凹進部分916和前壁911a之間的距離首先增加,則 用於移動_支#_6以安裝到凹進部分916中的操作將 相對容易。然而’隨著近年來電氣設備和電子設備的小型 化,也有對小型化和減小連接器的高度的要求。由於此, 増㈣進部分916和前壁9山之__以及電線對板連 接器的總尺寸的因而產生的增加是不可能的。 本新型的目的是使用常規電線對板連接器解決這些問 題並提供高度可靠的電線對板連接器,其中第一連接器的 第一外殼可以通過在垂直方向上滑動到第二連接器的第二 外殼的配合面來定位,且第一外殼繞著基端旋轉以與第二 外殼配合,以使配合操作能夠容易和快速地被執行,實現 不完全配合的可靠防止,以及實現配合操作所需的空間的 減j其中結構疋簡單的,成本減小了,且尺寸和高度也 減小了。 用於解決問題的方式 M417695 為了這麼做,根據本新型的電線對板連接器包括:第 一連接器,其具有用於連接到電線的第一端子和第一端子 被容納的第一外殼;以及第二連接器,其安裝在板上,具 有接觸第一端子的第二端子以及容納第二端子並與第一外 殼配合的第二外殼;還包括:用於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的 定位的定位機構;以及用於鎖定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的板 鎖定機構和遠端鎖定機構;其中定位機構引導第一外殼的 基端以便在與第二外殼的配合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動,以與 第二外殼的基端定位;基端鎖定機構可旋轉地保持第一外 殼的被定位的基端和第二外殼的基端;以及遠端鎖定機構 將第一外殼和第二外殼的遠端鎖定在一起,第一外殼和第 二外殼繞著其基端旋轉,使得配合面變得彼此平行以配合 在一起。 在根據本新型的另一電線對板連接器中,定位機構還 包括:凹槽形的第二定位部分,其在與第二外殼的配合面 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在第二外殼的側壁部分中形成;以及 第一定位部分,其從第一外殼的側壁部分突出以與第二定 位部分互鎖。 在根據本新型的又一電線對板連接器中,基端鎖定機 構還包括在第二外殼的基端上形成的第二基端鎖定部分; 以及與第二基端鎖定機構互鎖的第一基端鎖定機構,以與 定位機構一起工作來可旋轉地保持第一外殼的被定位的基 端和第二外殼的已被定位的基端。 在根據本新型的又一電線對板連接器中,當第一外殼 6 M417695 和第二外殼部分在鎖定狀態中時,基端鎖定機構防止第一 外殼的基端從第二外殼的基端向上分離;遠端鎖定機構防 止第一外殼的遠端從第二外殼的遠端向上分離;以及定位 機構防止第一外殼相對於第二外殼在基端的方向上和在遠 端的方向上移動。 新型效果 本新型通過將第一連接器的第一外殼在與第二連接器 的第二外殼的配合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動,並接著繞著基端 旋轉第一外殼以與第二外殼配合來定位第一連接器的第一 外殼。這麼做使配合操作能夠被容易和快速地執行,實現 不完全配合的可靠防止,以及實現配合操作所需的空間的 減小,同時也實現結構的簡化、成本的減小以及尺寸和高 度的減小,同時也實現可靠性的增加。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示出用於配合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電線對 板連接器的操作系列的透視圖,其中,(a)是示出在配合之 前的狀態的圖,(b)是示出在定位之後的狀態的圖,以及(c) 是示出當配合已完成時的狀態的圖。 圖2是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板連接器的透視圖,其 中(a)是從後對角線方向看的配合面的圖,而(b)是從前對角 線方向看的配合面的圖。 圖3是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板連接器的輔助硬體 的透視圖。 圖4是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板連接器的端子的透 7 M417695 視圖。 圖5是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電線連接器的透視圖, 其中⑷是從後對角線方向看的配合面的圖,而⑻是從前對 角線方向看的配合面的圖。 圖6是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電線連接ϋ的端子的 透視圖。 圖7是示出用於配合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電線對 板連接器的操作系列的橫截面圖,其中⑷是從後對角線方 向看的配合面的圖,而(b)是從前對角線方向看的配合面的 圖。 圖8是示出用於配合常規電線對板連接器的操作的橫 截面圖。 C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詳細解釋本新型的實施方式。 圖2疋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板連接器的透視圖, 3是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板連接㈣輔助硬體的透視 圖;以及圖4是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板連接器的端子的 透視圖。注意,在圖2中,⑷是從後對角線方向看的配合面 的圖,而⑻是從前對角線方向看的配合面的圖。 在附圖中,101是在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電線對板 連接益中作為第m的板連接n,並被安裝在作為板 的未示出的電路板上,且最佳地是高度尺寸小的低剖面連 接器此外’電線連接器1作為將在下面描述的第-連接器 ^合到板連接器HH ’從而將電連接到電線連接器1(下面福 8 M417695 述)的電線91通過板連接器1〇1電連接到電路板上的導電跡 線。注意,電線連接器丨與板連接器1〇1 一樣最佳地是低剖 面連接器,並垂直地與板連接器101配合。 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用於解釋本實施方式中的板 連接器101和電線連接器i的每個部分的結構和操作的“頂 部、“底部’,、“左側”、“右側”、“前面”、“後面,,等不是絕 對的而是相對的,以及當在板連接器101和電線連接器1如 圖中所示被定向的情況下它們是適當的時,如果板連接器 101和電線連接器1的方位改變,則它們應根據方位的變化 而被不同地解釋。 在這裏,板連接器101是從絕緣材料例如合成塑膠整體 地形成的插座連接器,並包括板側外殼m、容納在板側外 殼111中的板側端子161和類似地容納在板側外殼中的用於 連接的金屬輔助硬體181,板侧外殼丨丨丨作為與電線連接器1 的電線側外殼配合(以下描述)的第二外殼,板側端子161作 為金屬第二端子,以及金屬輔助硬體181作為輔助硬體。 注意’雖然在附圖所示的例子中有兩個板側端子161, 板側端子161的數量可以根據電線91的數量任意改變。此 外’板連接器101設置有大體上矩形的實心形狀,其底面(在 圖2中底側上的面)連接到電路板,以便面向電路板的前表 面’且電線連接器1從上面配合。 如所示,板側外殼111包括:成形為像小於號的平 底板部分112、沿著底板部分112的後端側(在圖2(a)中右下 側)的邊緣延伸的後壁部分115、以及相對於板側外殼lu的 9 M417695 底面大體上垂直地延伸的側壁部分〗17,該側壁部分沿著底 板部分112的兩側邊緣延伸。此外,113是具有由側壁部分 17界定的左側和右側的配合空間電線連接器〗的主單 元部分14 (下面描述)的底端部分被接納和配合的間隙。 此外,狭縫形開口設置在朝著底板部分112中的左和右 側壁部分117的内部的部分中的前表面中,不僅形成朝著後 方延伸的凹槽形的端子接納凹進部分1123,而且形成從底 板部分112的頂面向上延伸的端子保護部分114。注意,端 子保護部分114在底板部分112的前端和後端之間的位置上 形成。於是,每個單獨的板側端子161由單獨的端子接納凹 進部分112a和端子保護部分丨14接納並容納在單獨的端子 接納凹進部分112a和和端子保護部分114中。注意,雖然在 附圖所示的例子中端子接納凹進部分丨123和端子保護部分 114各有兩個,端子接納凹進部分〗12a和端子保護部分ιΐ4 的數里可任意根據板侧端子161的數量而變化。 如圖4所示,板側端子161設置有連接部分163、從連接 部分163的一端面向一個方向的尾部部分162、以及從連接 部分163的另一端在另一個方向上延伸的接觸部分164。此 外,接觸部分164包括一對左和右夾緊臂16如,其具有彈性, 以懸臂的形式向上延伸,從兩側夾緊並保持電線側端子61 的接觸部分64(下面描述),且維持與其的接觸,接觸部分64 由於被夾緊臂164a施加的彈簧力而插在相互面對的左和右 夾緊臂164a之間。注意,雖然在附圖所示的例子中夾緊臂 16知在接觸部分164的縱向方向上被分成多個(在附圖中是 10 M417695 兩個)’它們不需要一定被分割。
此外,板側端子161的連接部分163通過被壓到端子接 納凹進部分llh巾來g)定,且接卿分⑹的錄臂從 底板部分112的頂面向上突出,以被接納在端子保護部分 114内。注意,端子保護部分114的頂部部分形成有狹縫= 電線側端子通道開口 ll4a,且當板連接器1〇1和電線連接器 1配合在—起時,電線側端子61的接觸部分64通過電線側端 子通道開口 114a以被插在互相面對的左和右夾緊臂16知之 間。此外,板側端子161的尾部部分162在其頂端處在頂端 的方向上從底板部分112的前端延伸,以通過焊接等被電連 接到在電路板上形成的信號線、接觸焊盤、端子等,或換 句話說’在另一側上連接到端子構件。注意',板側端子⑹ 充當起將板連接器101固定到電路板的第一固定硬體的作 用,而尾部部分162起第一板固定部分的作用。
注意’硬體接納凹進部分收在後㈣分出的後端側 上形成’其中用於連接的伽硬體181由硬體接納凹進部分 115a接納並容納在硬體接納凹進部分U5a中。注音,雖2 在附圖所示的例子中有兩個硬體接納凹進部分〖丨化,這個 數量可任意改變。 ° 如圖3所示’用於連接的輔助硬體181設置有連接部分 183和從連接部分183的底端延伸的尾部部分182。而且,2 接部分183通過被壓在硬體接納凹進部分心的内部中而 被固定,且尾部部分182通過焊接等Μ被固制在電路板 上形成的接_定部分,例如焊盤。這使板連接器⑼牢固 11 M417695 地緊固到電路板n用於連接的輔助硬體181起用於將 板連接器1G1H1定到電路板的第二固定硬體的作用,而尾部 部分182起第二板固定部分的作用。 此外,從底板部分112的頂面向上延伸的板側旋轉輛鎖 定部分121作為第二基端鎖定部分在板側外殼⑴的基端 處’即’前端中的中心上形成。板側旋轉軸鎖定部分121是 與電線側外殼11的冑線側旋轉軸鎖定部分21 (下面描述)_ 起來起到基端鎖定機構的—部分的作用的構件,並與電線 側旋轉軸鎖定部分21互鎖以鎖定板側外殼丨丨丨和電線側外 殼11的前端側。 板側旋轉軸鎖定部分121設置有被形成為在前/後方向 上通過的互鎖孔12la、界定互鎖孔121&的頂端的互鎖樑 121b、以及界定互鎖孔Ula的底端的互鎖底板部分l2ld。 此外,在與板側旋轉軸鎖定部分121的後端相鄰的位置處, 在底板部分112中,旋轉容許孔121c被形成為在底板的厚度 方向(上/下方向)上貫通。注意,互鎖孔121&不需要—定是 被形成為在前/後方向上始終貫通的孔,而是更確切地可為 被形成為凹進板侧旋轉軸鎖定部分121的後表面中的向前 延伸的凹槽。而且,旋轉容許孔121c不需要一定是被形成 為在前/後方向上始終貫通的孔,而是更確切地可為被形成 為凹進底板部分112的頂面中的向下延伸的凹槽。 此外,旋轉容許孔l2lc被形成為與互鎖孔121a的後底 端部分連通。注意,雖然在附圖所示的例子中互鎖孔12^ 在板側旋轉軸鎖定部分121的橫向方向上被分成多個(在附 12 /為兩個)’但它不需要—定被分割。如果首先被分成多 =互鎖樑121b和互鎖底板部分121(1由互鎖孔1213的分割 土連接,增加了板側旋轉軸鎖定部分121的強度。注意,如 果強度*是問題,在適當時,互鎖底板部分md可省略。 上、疋。兒即使互鎖底板部分121 (1被省略,板側旋轉軸鎖 定部分121亦可發揮第二基端鎖定部分的功能。 此外,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凹槽形的板側定位互鎖邹 刀122被形成為在側壁部分117的内側面上的第二定位邹 分。板側定位互鎖部分122是與電線側外殼1丨的電線側定位 互鎖部分22(下面描述)一起來起到定位機構的一部分的作 用的構件,並在配合時相對於板側外殼11丨定位電線側外彀 11的前端侧。注意,板側定位互鎖部分122相對於底板部分 112的頂面基本上垂直延伸,且其頂端對側壁部分117的頂 面是敞開的’而其底端是閉合的並由底板部分112的頂面界 定。注意,板側定位互鎖部分122的底端不需要一定被底板 部分112的頂面閉合,而是更確切地可通過底板部分112並 在其底面處是敞開的。 此外,板側旋轉端鎖定部分123被形成為從底板部分 112的頂面向上延伸的第二遠端鎖定部分和在板側外殼111 的遠端處,即,後端的中心處的後壁部分115。板側旋轉端 鎖定部分123是與電線側外殼11的電線側旋轉端鎖定部分 23(下面描述)一起來起到遠端鎖定機構的一部分的作用的 構件,並與電線側旋轉端鎖定部分23互鎖以鎖定板側外殼 111和電線側外殼11的後端側。 13 M417695 板側旋轉端鎖定部分12 3設置有被形成為在前/後方向 上貫通的互鎖孔123a和界定互鎖孔123a的頂端的互鎖樑 123b。此外’在接近板側旋轉端鎖定部分123的前端的位置 處’在底板部分112中,容許孔123c被形成為在板的厚度方 向(上/下方向)上貫通。容許孔123(:被形成為與互鎖孔123a 的底端部分連通。注意’雖然在附圖所示的例子中互鎖孔 123a在板側旋轉端鎖定部分123的橫向方向上被分成多個 (在附圖中為兩個)’但這個數量可替代地為單個,或這個數 量可為幾個。此外,如上所述,互鎖孔1213和旋轉容許孔 121c不需要一定是被形成為完全貫通的孔,而是更確切地 可為朝著板側外殼111的中心敞開的凹槽。 接著將解釋電線連接器1的結構。 圖5是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電線連接器的透視圖, 而圖6是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電線連接器的端子的透 視圖。注意’在圖5中’(a)是從後對角線方向看的配合面的 圖,而(b)疋從刖對角線方向看的配合面的圖。電線連接器^ 是由絕緣材料例如合成塑膠整體地形成的插頭連接器,並 包括電線側外殼11作為與板連接器1〇1的板側外殼U1配合 的第一外忒和電線側端子61作為容納在電線側外殼丨丨中的 金屬第一端子。每個電線側端子61被接納和保持在形成於 電線側外设11中的單個電線側端子接納凹進部分13中,處 於電線側端子61連接到電線91的端部以便與作為單獨的電 線91的核心電線的導電電線連通的狀態。注意,雖然在附 圖所示的例子中電線侧端子61和電線側端子接納凹進部分 14 M417695 13各有兩個,但電線側端子61和電線側端子接納凹進部分 13的數量可相應於電線91的數量而任意變化。 此外,電線連接器丨設置成以矩形實心的形狀,且其配 合面(圖5中的頂面)與板連接器1〇1配合,以便面向板連接器 101的配合面(圖2中的頂面)。也就是說,它與板連接器1〇1 垂直地配合。
如附圖所示,電線側外殼n包括大體上為矩形的平天 花板部分12和連接到天花板部分12的底面的以矩形實心形 狀的主單元部分14。
此外,17是在主單元部分14的左側和右側上沿著側端 邊緣延伸的側壁部分,其中電線側端子接納凹進部分Η在 相應的側壁部分17上形成。電線側端子接納凹進部分13設 置有在側壁部分17的後端面上形成的電線通道開口 ,其 中連接到容納在電線側端子接納凹進部分丨3中的電線側端 子61的電線91穿過電線通道開口 13b以從侧壁部分p的後 端面朝著後方延伸。此外,與電線侧端子接納凹進部分13 連通的端子通道開口 13a在側壁部分17的配合面上形成 ,當 電線連接器1與板連接器10i配合時,板側端子161的接觸部 分164的夾緊臂164a不僅進入端子保護部分114, 而且通過 端子通道開口 13a進入電線側端子接納凹進部分13的内部。 如圖6所示,電線側端子61是所謂的板端子並設置有 連接部分63、在-個方向上從連接部分的尾 部部分62、在另-方向上從連接部分63的另—μ伸的接 觸部分64、以及從接觸部分64朝著側面的外部突出的互鎖 15 M417695 部分65。此外,連接部分63固定作為電線91的核心的導電 電線,且尾部部分62固定電線91的外覆層,因此電線側端 子61電和機械地連接到電線91的端部。此外,互鎖部分65 通過與電線側端子接納凹進部分13的内壁互鎖來固定電線 側端子61。此外,接觸部分64是具有大體上矩形形狀的構 件,並插在設置在板側端子161的接觸部分164中的相互面 對的左和右夾緊臂164a之間,以從兩側被保持,以便通過 在夾緊臂164a中產生的彈簧力來維持接觸。注意,接觸部 分64和端子通道開口 13a最佳地位於電線側外殼11的前端 附近。 此外,從主單元部分14的配合表面側的前端向上延伸 的板狀電線側旋轉軸鎖定部分21在電線側外殼11的基端 處,即,前端處的中心處被形成為第一基端鎖定部分。電 線側旋轉軸鎖定部分21是與如上所述的板側外殼111的板 側旋轉軸鎖定部分121—起來起到基端鎖定機構的一部分 的作用的構件,並與板側旋轉軸鎖定部分121互鎖以鎖定板 側外殼111和電線側外殼11的前端側。此外,切掉部分16在 主單元部分14的前端中的中心上形成,其中切掉部分16的 配合面側端(圖5中的頂端)由電線側旋轉軸鎖定部分21界 定。注意,切掉部分16的後端是在主單元部分14中在板的 厚度方向上延伸的平位置控制部分16a。 此外,電線側定位鎖定部分22被形成為第一定位部分, 以便從側壁部分17的侧面朝著外部突出。電線側定位鎖定 部分22是與板側定位互鎖部分122—起來起定位機構的一 16 部分的作㈣構件,並與板側定位互鎖部分122互鎖。具體 電線側定位鎖定部分22是被形成為在橫向方向上在主 單元。p刀14的配合面中的前端邊緣處延伸的圓柱形棒構件 的兩個端部。棒構件22a與主單元部分14和側壁部分17整體 地形成,並與電線側旋轉軸鎖定部分21形成為單個單元, 以便在橫向方向上通過電線側旋轉軸鎖定部分21。注意, 雖然在附圖所示的例子中棒構件22a設置有圓柱形側面,並 心成為與主早元部分14的配合面和前端面可清楚地辨別, 但它不需要一定被形成為與主單元部分14的配合面和前端 面可清楚地辨別。也就是說’在兩側上從側壁部分1 7突出 的電線側定位鎖定部分22可被同軸地定位,以便它們可作 為單個棒構件的兩端。 注意,在電線側旋轉軸鎖定部分21中的頂端部分2丨a是 與板側旋轉軸鎖定部分121的互鎖孔121a和互鎖樑I2lb互 鎖的部分’並比主單元部分14、側壁部分17的前端和棒構 件22a向前突出地更遠。此外,雖然在附圖所示的例子中頂 端部分21a相應於互鎖孔121a在橫向方向上被分成多個(在 附圖中為兩個),該分割不一定是必須的。 此外’電線側旋轉端鎖定部分23形成為在電線側外殼 “的遠端處,或換句話說,在後端中的中心處朝著後方突 出的第一遠端鎖定部分。電線側旋轉端鎖定部分23是與如 上戶斤述的板側外殼111的板侧旋轉端鎖定部分123 —起來起 列遠端鎖定機構的一部分的作用的構件,並與板側旋轉端 鎖定部分12 3互鎖以鎖定板側外殼111和電線側外殼11的後 17 端側。 電線側旋轉端鎖定部分23總體上設置有匕形,且基端整 體地與主單元部分M的配合面連接並設置有:㈣形彈性 煮部分23a,其自由端延伸以便面向天花板部分12的方向; 互鎖大出部23b ,其沿著彈性臂部分23a部分面向後方形成; 以及操作部分23c,其作為接觸彈性臂23a的自由端的構件 並由操作人員的手指等操作。互鎖突出部23b是與板側旋轉 端鎖定部分123的互鎖孔123a和互鎖樑1231?互鎖的構件。注 意,雖然在附圖所示的例子中彈性臂部分2 3 a和互鎖突出部 23b在橫向方向上相應於互鎖孔U3a被形成為多個(在附圖 中為兩個),這個數量可替代地為單個,或這個數量可為幾 個。 接著將解釋使電線連接器丨與板連接器1〇1配合的操 作。 圖1是示出用於配合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電線對 板連接器的操作系列的透視圖,以及圖7是示出用於配合根 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電線對板連接器的操作系列的橫截 面圖。注意在圖1和圖7中,(a)是從後對角線方向看的配合 面的圖’而(b)是從前對角線方向看的配合面的圖。 在這裏,在板連接器101中’板側外殼111的底面面向 未示出的電路板的表面’且板側端子161的尾部部分162通 過焊接等連接到與電路板上的導電跡線連接的連接焊盤, 而用於連接的輔助硬體181的尾部部分182通過焊接等連接 到電路板上的用於連接的焊盤,以將板連接器1〇1安裝在電 18 M417695 路板的表面上。 當將電線連接器1配合到安震在電路板上的板連接器 101時,電線連接器!由操作人員的手指等操作且如圖I(a) 和圖7(a)所示被促使定向成使得電線連接器丨的前表面面向 板連接器101的匹配面(圖7中的頂面),或換句話說,面向電 路板的表® ’且電線連接以的匹配面(圖7中的右側面)面向 板連接器101的後方。 注意,雖然在圖1(a)和圖7(a)中,電線連接器丨的方位 使得其前/後方向垂直於板連接器1〇1的前/後方向,或換句 話說,垂直於電路板的表面,但替代地,該前/後方向可為 板連接器101的前/後方向,或可相對於電路的表面成一角 度。 在此之後,操作員在接近板連接器丨01的方向(圖7中向 下)上移動電線連接器1,以在左邊和右邊將電線側定位互 鎖部分22從其頂端插入在板側外殼丨i丨的側壁部分丨17的内 側面上形成的左和右板側定位互鎖部分122中,電線侧定位 互鎖部分2 2從電線侧外殼11的側壁部分17的側表面朝著外 部突出。於是,當電線側定位互鎖部分22到達板側定位互 鎖部分12 2的底端時,電線側外殼11的電線側旋轉軸鎖定部 分21與板侧外殼111的板側旋轉軸鎖定部分121互鎖,且位 置控制部分16a接觸或接近板側旋轉軸鎖定部分121的頂 面。注意,比電線側定位互鎖部分22延伸得更遠的電線側 旋轉軸鎖定部分21的頂端部分21a被接納到在底板部分112 中形成的旋轉容許孔121c中,所以不接觸電路板的表面, 19 M417695 以便不損壞電路板的表面。 乍為,。果*圖吵)和圖7(b)所示’電線連接器1相對 於=連接器1G1被定位,且電線連接以的方位也被調節成 使仵其刖/後方向大體上垂直於板連接器⑼的前/後方向或 相對於電路板的表面垂直。在此狀態下,電線連接器1相對 於板連接器糊於其前/後方向、其左射向和其上/下方 向(圖7中的左/右方向)被定位。 以&種方式,可能僅通過將電線側外殼u的左和右電 線,定位互鎖部分22從上面插人板側外殼m的左和右板 側疋位互鎖部分122中來相對於板連接器⑻精確地定位電 線連接器1。此外,操作人員能夠容易、快速和精確地執行 相對於板連接器1的定位。 00卜’、在垂直於電路板的表面的方向上移動電線連 接益1 ’而不需要在平行於電路板的表面的方向上移動。因 此,即使纽多電子部件或電氣部料已經絲在電路板 的表面上’由於電路板上的高密度安裝在板連接器⑻周圍 、>開放空間而不可能在平行於電路板…表面的方向上 闕電線連接^的情況下,還是可能相對於板連接器ι〇ι 疋位線連接器1。 , 後,操作人㈣胁㈣㈣HH輯電線連接 也’電線連接器1被旋轉,使得電線側外殼η的 接近板側外殼111和電路板的表面,也就是說,以便向 在這輯況下,電線側定位互·卩分22和板側定 鎖部分122互鎖,且電線側旋轉軸鎖定部分21和板側旋 20 側定2科121互鎖,所蝴7中電線連接Hi使用電線 在分22和電線側旋轉轴鎖定部分21作為旋轉轴 定㈣,實現在㈣料有變得未對準的穩 =中的旋轉,而不會發生在旋轉中間脫離板連接器101 7月況°因此,操作人員能夠相對於板連接器⑹容易和快 速地旋轉電線連接器1。 ,王思,比電線側定位互鎖部分22突出得更遠的電線側 旋轉軸鎖定部分21的頂端部分21a與旋轉料孔121c和互 =孔121a是連續的’因此可通過電線連接^的旋轉從旋轉 容許孔121c内平穩地移動到互鎖孔121&中。 此外,在電線連接器1的旋轉中,板側端子161的接觸 部分164的失緊臂丨64a和端子保護部分114一起通過電線側 外殼11的端子通道開口 l3a插入電線側端子接納凹進部分 U中。接著,電線側端子61的接觸部分64插在左和右夾緊 臂164a之間。在此時’接觸部分64克服由夾緊臂164a施加 的彈簧力’以插在夾緊臂164a之間,因此接觸部分64和接 觸部分64被固定於其中的電線側外殼丨丨受到來自夾緊臂 164a的大反作用力。由於此,必須使用大的力向下推電線 側外殼11,以便將接觸部分64插在左和右夾緊臂164a之間。 特別是,在具有大量電線側端子61和板側端子161的多電極 連接器的情況下,將需要使用非常大的力向下推電線側外 殼1卜 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電線側外殼11的電線側定位 互鎖部分22和電線側旋轉軸鎖定部分21用作旋轉軸’且接 21 觸部分64位於電線側外殼丨丨的前端和後端之間,因此如果 操作人員使用手指等將推力向下施加到朝著電線側外殼η 的後端的一部分上,則由於槓桿原理,克服來自夾緊臂164a 的反作用是可能的’從而使電線側外殼丨丨能夠使用小的向 下的力推下。注意,由於接觸部分164a位於電線側外殼11 的刖端附近,通過槓桿原理甚至更進一步減小向下的力將 是可能的。因此,操作人員能夠相對於板連接器101容易旋 轉電線連接器1,而不減小大的力。 此外,如圖Re)和圖7(c)所示,當電線連接器1完成旋 轉以採取其中其前/後方向平行於板連接器101的前/後方向 或電路板的表面的方位時,電線側旋轉端鎖定部分23與板 側方疋轉端鎖定部分丨23互鎖,且電線側外殼丨丨的後端將被鎖 疋到板側外殼111的後端。具體地,設置在電線側旋轉端鎖 疋部分23上的彈性臂部分23a的互鎖突出部23b將被插到設 置在板側旋轉端鎖定部分123中的互鎖孔123a中以與互鎖 樑123b的底面互鎖。注意,因為彈性臂部分23a是設置有彈 性的成形為懸臂的構件,且因為互鎖突出部23b在彈性臂部 分23a上形成,操作人員只需要在鎖定時將電線侧外殼^的 後端向下推到板側外殼1U,而不操作該操作部分23c’且 不需要施加大的力用於推動。 此外’因為當在鎖定的時刻互鎖突出部23b通過互鎖樑 123b的後表面,彈性臂部分23a在彈性變形之後彈性地返回 到其原始狀態’所以操作人員能夠通過向下推電線側外殼 11的手指等借助於”點按”感覺來感覺到此。因此,在電線 22 M417695 側外殼11的後端被鎖定到板側外殼丨丨丨之後,操作人員能夠 感覺到電線連接器1和板連接器101之間的配合是完全的。 注意,在配合是完全的狀態中,電線側端子61的接觸 部分64插在板側端子161的接觸部分164的失緊臂16知之間 並與夾緊臂164a接觸,因而電線91的導電線通過電線側端 子61和板側端子161電連接到在電路板上形成的在相對側 上的電子部件。 此外,在電線連接器1的旋轉完成且電線連接器丨和板 連接器101的配合是完全的狀態中,如圖7(c)所示,電線側 旋轉軸鎖定部分21的頂端部分213前進到板側旋轉輛鎖定 部分121的互鎖孔121a中,以與互鎖樑121b的底面互鎖。也 就疋说,電線側旋轉軸鎖定部分21和板側旋轉轴鎖定部分 121配合,且電線側外殼11的前端鎖定到板側外殼丨丨〗的前 端。因此,可靠地配合電線連接器丨和板連接器1〇1是可能 的,因為如果電線側外殼11的後端和板側外殼丨丨1的後端被 鎖疋,電線側外财* 1 1的則端和板侧外殼111的前端也將在鎖 定狀態中。也就是說,操作人員可以簡單地通過將電線側 外殼11的後端鎖定到板側外殼U1的後端來可靠地防止其 中配合是不完全的狀態的不完全配合的出現。 注意,因為直到電線連接器1和板連接器1〇1的配合完 成的程度之前在操作中不會感覺到通過電線側旋轉軸鎖= 部分21和板側旋轉軸鎖定部分121的互鎖的“點按,,被感覺 到的唯一的點按感覺是通過電線側旋轉端鎖定部分幻到板 側旋轉端鎖定部分12 3的互鎖。如果兩個或多個點按感覺在 23 M417695 導致電線連接器1和板連接器101的配合的完成的操作中產 生’則將有操作人員可能將在最後的點按感覺之前產生的 點按感覺弄錯為最後的點按感覺的可能性,因此將有操作 人員可能在即使配合還沒有完成也錯誤地認為配合已完成 並停止操作的可能性。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點按感覺 只產生一次,使排除這個可能性成為可能。 此外’電線側外殼11的左和右電線側定位互鎖部分22 被插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在板側外殼1U的側壁部分117 中形成的凹槽形左和右板側定位互鎖部分122中。由於此, 電線側外殼11不相對於板側外殼ln在板側外殼U1的前/後 方向上移動。因此,即使在電線連接器1受到外力的情況下, 彈性臂部分23a也將不相對於互鎖樑丨23b在前/後方向上移 動,且互鎖樑123b將不被推動和移動,因此電線側旋轉端 鎖定部分23和板側旋轉端鎖定部分123之間的互鎖將不會 鬆開。作為結果,電線連接器1和板連接器1〇1之間的配合 將被可靠地維持’因為電線側旋轉端鎖定部分23和板側旋 轉端鎖定部分123之間的互鎖不會偶然鬆開,即使在如在例 如圖1(c)和圖7(c)中所示的狀態中繼續拉電線91或前後擺 動的外力被施加時也是如此。 注意,雖然在這裏說明是針對電線91被展開以從電線 側外殼11的後端向後延伸的情況,替代地,電線91可被展 開,以便從電線側外殼11的天花板部分12向上延伸。 以這種方式,在本實施方式中,電線到板連接器包括: 電線連接器1,其具有連接到電線91的電線側端子61和容納 24 M417695 電線側端子61的電線側外殼11 ;以及板連接器101,其安裝 在電路板上,具有接觸電線側端子61的板側端子161和容納 板側端子161並與電線側外殼11配合的板側外殼111。此外’ 還有用於定位電線側外殼11和板側外殼111的定位機構、以 及用於鎖定電線側外殼11和板側外殼111的基端鎖定機構 和遠端鎖定機構,其中定位機構引導電線側外殼11的基端’ 以便在與板側外殼111的配合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動,以與板 側外殼111的基端定位在一起,其中基端鎖定機構可旋轉地 保持已被定位的電線側外殼丨丨的基端和板側外殼1 1 1的基 端’且遠端鎖定機構鎖定板側外殼m和電線側外殼u的遠 端’其在基端周圍旋轉以使配合面彼此平行而執行該配合。 作為結果’使電線側外殼u和板側外殼1U配合的配合 操作可被容易和快速地執行,電線連接器i和板連接器101 的配合狀態可被可靠地維持,不完全的配合可被可靠地防 止’且配合操作所需的空間可減小。此外,電線連接器1和 板連接器101的結構可按減小的成本被簡化並可被製造成 較小和較短的,且可靠性可提高。 此外’定位機構包括凹槽形板側定位互鎖部分12 2和電 線側定位互鎖部分22,板側定位互鎖部分122在與板側外殼 in的配合©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在板側外殼U1的側壁部 刀U7上形成,而電線側定位互鎖部分22從電線側外殼11的 側J邻为17大出,用於與板側定位互鎖部分122互鎖。這使 電線側外般11能夠僅通過將電線侧外殼丨i的電線側定位互 鎖。P刀22配。到外殼丨丨丨的板側定位互鎖部分122來相對於 25 M417695 板側外殼iu精確地定位。因此,這使操作人員能夠容易、 快速和精確地將電線連接器丨相對於板連接器1〇1定位。 此外,基端鎖定機構包括:在板側外殼1U的基端上形 成的板側旋轉軸鎖定部分12i ;以及電線側旋轉軸鎖定部分 21,其用於與板側旋轉軸鎖定部分121互鎖,在電線側外殼 11的基端上形成,並與定位機構一起工作以可旋轉地保持 被定位的電線側外殼U的基端和板側外殼U1的基端。因 此’電線連接器1可使用電線側定位互鎖部分22和電線側旋 轉軸鎖定部分21作為旋轉軸旋轉,以實現在穩定狀態中的 旋轉,在泫狀態中旋轉軸不移動且在旋轉期間不離開板連 接器UH。因此,操作人員能夠容易和快速地相對於板連接 器101旋轉電線連接器1。 此外’在電線側外殼U和板側外殼1U配合的狀態中, 基端鎖定機構防止在電線側外殼丨丨的基端的向上方向上與 底側外殼111分離’遠端鎖定機構防止電線側外殼丨丨的遠端 在向上的方向上從板側外殼U1的遠端分離,且定位機構防 止電線側外殼11在基端的方向上或在遠端的方向上相對於 板側外殼111移動。因此,即使外力作用於電線連接器1, 電線側旋轉端鎖定部分23和板側旋轉端鎖定部分123之間 的配合也不分開,因此電線連接器1和板連接器101之間的 配合被可靠地維持。 注意’本新型不限於上面闡述的實施方式,而是更確 切地可根據本新型的精神以各種方法更改,而不偏離本新 型的範圍。 26 M417695 工業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新型可應用於電線對板連接器。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示出用於配合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電線對 板連接器的操作系列的透視圖,其中,⑷是示出在配合之 刖的狀態的圖,(攸示出在定位之後的狀態的圖,以及⑷ 是示出當配合已完成時的狀態的圖。 圖2是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板連接器的透視圖,其 中(a)疋從後對角線方向看的配合面的圖,而(b)是從前對角 線方向看的配合面的圖。 圖3是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板連接器的輔助硬體 的透視圖。 圖4是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板連接器的端子的透 視圖。 圖5是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電線連接器的透視圖, 其中0)疋從後對角線方向看的配合面的圖,而(b)是從前對 角線方向看的配合面的圖。 圖6是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電線連接器的端子的 透視圖。 圖7是示出用於配合根據本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電線對 板連接器的操作系列的橫截面圖,其中@)是從後對角線方 向看的配合面的圖’而(b)是從前對角線方向看的配合面的 圖。 圖8是示出用於配合常規電線對板連接器的操作的橫 27 M417695 截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電線連接器 11…電線側外殼 12…天花板部分 13…電線側端子接納凹進部分 13a…端子通道開口 13b…電線通道開口 14…主單元部分 16…切掉部分 16a…位置控制部分 17、117…側壁部分 21…電線側旋轉軸鎖定部分 2 la…頂端部分 22…電線側定位互鎖部分 22a…棒構件 23…電線側旋轉端鎖定部分 23a…彈性臂部分 23b…互鎖突出部 23c…操作部分 61…電線側端子 62、 162、182…尾部部分 63、 163、183…連接部分 64、 164···接觸部分 65…互鎖部分 91…電線 101·.·板連接器 111…板侧外殼 112…底板部分 112a…端子接納凹進部分 113···配合空間 114···端子保護部分 114a···電線側端子通道開口 115···後壁部分 115a…硬體接納凹進部分 117…側壁部分 121…板侧旋轉軸鎖定部分 121a、123a···互鎖孔 121b、123b..·互鎖樑 121c…旋轉容許孔 121d…互鎖底板部分 122…板側定位互鎖部分 123…板側旋轉端鎖定部分 123c…容許孔 161···板側端子 164a…夾緊臂 28 M417695 181···用於連接的輔助硬體 822、922…鎖定構件 801···母連接器 822a、922a…互鎖件 811 ' 911…外殼 901…公連接器 811a、911a*··前壁 915…直立構件 811b、911b··.後壁 916…凹進部分 816···旋轉支撐軸 961…端子 29

Claims (1)

  1. M417695 第99224712號申請案100Ό7.18·修正替換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電線對板連接器,包括: - (a) 第一連接器,其具有連接到電線的第一端子和容 納該第一端子的第一外殼;以及 (b) 第二連接器,其安裝在板上,具有接觸該第一端 子的第二端子以及容納該第二端子並與該第一外殼配 合的第二外殼;還包括:
    (c) 用於定位該第一外殼和該第二外殼的定位機構, ' 以及用於鎖定該第一外殼和該第二外殼的基端鎖定機 構和遠端鎖定機構;其中: (d) 該定位機構引導該第一外殼的基端以便在與該 第二外殼的配合面垂直的方向上移動,以與該第二外殼 的基端定位; (e) 該基端鎖定機構可旋轉地保持該被定位的第一 外殼的該基端和該第二外殼的該基端;以及 (f) 該遠端鎖定機構將該第二外殼和該第一外殼的、 憑藉通過繞著該基端旋轉而變得相互平行的配合面而 配合的遠端鎖定在一起。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線對板連接器,其中: 該定位機構包括: 凹槽形第二定位部分,其在與該第二外殼的該配合 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並在該第二外殼的側壁部分中形 成;以及 第一定位部分,其從該第一外殼的側壁部分延伸以 30 第99224712號申請案100.07.18.修正替換 與該第二定位部分配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 線對板連接器,其中: 該基端鎖定機構包括在該第二外殼的該基端上形 成的第二基端鎖定部分,以及在該第一外殼的該基端上 形成的第一基端鎖定機構,該第一基端鎖定機構與該第 二鎖定機構互鎖,並與該定位機構工作來可旋轉地保持 該第一外殼的被定位的基端和該第二外殼的該基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的電線對板連接 器,其t : 在該第一外殼和該第二外殼被配合的狀態中: 該基端鎖定機構防止該第一外殼的該基端從該第 二外殼的該基端向上分離; 該遠端鎖定機構防止該第一外殼的遠端從該第二 外殼的遠端向上分離;以及 該定位機構防止該第一外殼相對於該第二外殼在 該基端的方向上和在該遠端的方向上移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電線對板連接器,其中: 在該第一外殼和該第二外殼被配合的狀態中: 該基端鎖定機構防止該第一外殼的該基端從該第 二外殼的該基端向上分離; 該遠端鎖定機構防止該第一外殼的遠端從該第二 外殼的遠端向上分離;以及 該定位機構防止該第一外殼相對於該第二外殼在 M417695 第99224712號申請案100.07.18.修正替換 該基端的方向上和在該遠端的方向上移動。 32
TW099224712U 2009-12-22 2010-12-21 Wire-to-board connector TWM417695U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0289A JP2011134458A (ja) 2009-12-22 2009-12-22 電線対基板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17695U true TWM417695U (en) 2011-12-01

Family

ID=44304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224712U TWM417695U (en) 2009-12-22 2010-12-21 Wire-to-board connecto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134458A (zh)
TW (1) TWM417695U (zh)
WO (1) WO2011087858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2688B (zh) * 2012-03-19 2014-11-21 Panasonic Corp 滑接導線用托架
TWI690120B (zh) * 2017-11-22 2020-04-01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線對板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9057A (en) * 1985-03-06 1987-01-27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s
EP1557912B1 (en) * 2004-01-20 2009-03-0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 connector
JP4328709B2 (ja) * 2004-11-01 2009-09-09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2688B (zh) * 2012-03-19 2014-11-21 Panasonic Corp 滑接導線用托架
TWI690120B (zh) * 2017-11-22 2020-04-01 美商莫仕有限公司 線對板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87858A3 (en) 2011-11-24
WO2011087858A2 (en) 2011-07-21
JP2011134458A (ja) 2011-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31322B2 (en) Board-connect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device
TWI451638B (zh) 連接器裝置
KR101138116B1 (ko) 커넥터 장치
EP2164135B1 (en) Blade and receptacle power connector
WO2016047251A1 (ja)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TWI359536B (zh)
CN101023564A (zh) 杆作用机械辅助连接器
TWI257196B (en) Direct-mounting connector-fitting structure
JP2007194198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3178892A (ja)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2005108465A (ja) 低背型fpc用zifコネクタ
CN101471503B (zh) 接触部件及电连接器
TWM417695U (en) Wire-to-board connector
JP5076947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TWM409605U (en) Wire-to-board connector
CN111370888B (zh) 连接器总成及其跨接式连接器
JP2018139175A (ja) 相互係合コネクタ装置
JP201014676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M267702U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position guider
JP5077032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US20080153348A1 (en) Stacking connector
JP702802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JP6464292B2 (ja) 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5474162B2 (ja) コンタクト及び該コンタクトを用いたコネクタ
JP2013201083A (ja) 電気接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