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13316U - Heat sink without base - Google Patents

Heat sink without bas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13316U
TWM413316U TW100204779U TW100204779U TWM413316U TW M413316 U TWM413316 U TW M413316U TW 100204779 U TW100204779 U TW 100204779U TW 100204779 U TW100204779 U TW 100204779U TW M413316 U TWM413316 U TW M41331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sink
tight
baseless
tight f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204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ong-xian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chong-xian Hu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xian Huang filed Critical chong-xian Huang
Priority to TW100204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13316U/zh
Publication of TWM413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13316U/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玉、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威】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無底座散熱器設計,尤指一種複數 熱管的吸熱端係呈相鄰無接縫平整並列的無底座散熱器結 構改良設計。 【先前技術】 習知具有熱管的散熱器,主要係包括一散熱片模組、 複數熱管及一金屬底座’為利用底座貼觸於熱源,而由底 座通過熱管將熱溫傳遞至散熱片模組’以達到傳遞熱溫的 散熱目的;至於習知散熱器關於底座與熱管的結合,經常 需使用錫膏等焊接媒介完成焊結,但熱管與底座往往卻是 異種材質,故焊結前尚必須通過電鍍處理,因此加工複雜 、成本增加、組裝不便,且不符合環保,又散熱器底座係 一實心金屬塊體,不但重量沉、體積大,其金屬耗量大, 亦導致製造成本居高不下。 再者,習知散熱器係於底座開設相對溝槽以供複數熱 管分別嵌入結合,但底座的各溝槽之間係留有間距,故各 熱官嵌入後同樣也互有間距,亦即,各熱管無法緊密集中 的相依排列,也由於間距的存在,故會減少熱管的可容納 數量,且各熱管間的熱傳遞效果亦不佳,位於較外側的熱 營因相對遠離熱源而無法有效發揮熱傳效果,且與較内侧 的熱管存在有間距,故不利於互相傳熱。 【新型内容】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無底座散熱器的 40 設計’係包括-個以上的散熱片模組及兩個以上的複數教 管所組成,特別是在構成散熱片模組的散熱片底部開設複 數個緊配槽,絲義緊配槽之間並騎—小於槽深的支 撐肋,故於熱管的吸熱端緊配嵌人散熱片的緊配槽後 通過擠壓整平後,即可使複數熱管形成相鄰無接缝狀態的 平整並列’以達到複數熱管完全平整集中的配置組合,確 保熱管之間不存在任何f猶,使熱源可直接通過平整集中 的複數熱管而快速散熱,且能增加熱管的可容納數量也 大幅度減輕散熱器的體積重量,亦節省金屬耗材而獲降低 成本,於包裝運送會更為方便。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無底座散熱器的 設計’其中’所述構成散熱片模組的複數散熱片,亦可在 各緊配槽的内表面或槽口前緣的一侧或二側設有一個以上 的限位肋,因此於熱管的吸熱端緊配嵌入後,使熱管與限 位肋形成相對緊配的變形卡止’以形成穩固結合,確保熱 管在緊配槽内不會發生位移鬆動,且熱管與散熱片的接觸 性更佳’亦能提高整體的散熱效率。 本創作之又一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無底座散熱器的 設計,其中’所述複數熱管的散熱端係可選定延伸插植於 散熱片模組’或亦可延伸插植於其它一個以上的散熱片模 組,利用多組散熱片模組的配置組合,加快散熱工作。 本創作之另一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無底座散熱器的 設計,其中,該散熱片的緊配槽内表面的限位肋,其實施 形態係包含但不限於呈規則狀或不規則狀的凸條形狀,且 M413316 亦可實施為規則狀或不規則狀分佈的凸點形狀,用以相對 於熱管吸熱端嵌入後可形成緊配變形的穩固卡止。 【實施方式】 茲依附圖實施例將本創作結構特徵及其他作用、目的 詳細說明如下: 如第一至三圖所示,係本創作「無底座散熱器」使用 於橫置式散熱器組合形態的第一種實施例,其係包括一個 以上的散熱片模組10及兩個以上的複數熱管20 ;其中: φ 散熱片模組10,係由複數散熱.片1呈相鄰堆疊排列所 構成,如第四圖所示,各散熱片1係於底部開設複數個緊 配槽11,而相鄰的緊配槽11之間並具有一小於槽深的支撐 肋12(如第五圖所示的高度差a),且可在緊配槽11的内表面 設有一個以上的限位肋13(如第四圖); 複數的熱管20,均具有一吸熱端21及一散熱端22,並 可為選定延伸的形狀; - 利用上述的散熱片模組10與複數熱管20,係將熱管20 • 的吸熱端21緊配嵌入散熱片1的緊配槽11,再施予擠壓整 平,使複數熱管20之間形成無接缝狀態的平整集中並列( 如第六圖),使熱源可直接貼觸於平整集中的複數熱管20 而達到快速散熱目的,且因熱管20之間不存在相離間距, 是以能增加熱管20的可容納數量,也大幅度減輕散熱器的 總體體積及重量,亦節省金屬耗材而降低成本,而於包裝 運送時將會更為方便。 本創作通過上述限位肋13的增設,因此於熱管20的吸 5 M413316 熱端21緊配嵌入後,即能使熱管2〇的吸熱端2i與限位肋13 形成相對緊配的變形卡止,因此熱管2〇在緊配槽11内不會 發生位移鬆動,且熱管20與散熱片1的接觸性更佳。 上述散熱片模組10的複數散熱片,並可在各散熱片 1的本體開設相對應的貫穿孔14,用以供熱管2〇的散熱端 22可延伸插植於各相對應的貫穿孔14,使散熱片模組〗〇與 複數熱管20獲得穩固的緊配結合。 請參照第四圖所示,所述散熱片1的緊配槽^,係均 呈一體沖成的形狀,藉此構成複數個相鄰連接的緊配槽^ 及小於槽深的支撐肋12,而在各散熱片1本體的一側咬— 側以上’則亦可一體沖成而形成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間隙抑 片15,使相鄰的散熱片1可相互抵持而組成—緊密結實的 散熱片模組10。 如第八圖及第九圖所示的本創作另一實施例;其中, 所述限位肋13係可設於緊配槽11槽口前緣的一侧或二侧, 如此於熱管20嵌入後,不僅可達到緊配結合目的,且進一 步可利用前緣二側的限位肋13將熱管20由緊配槽11的槽口 向内推頂,以更有效地防止熱管20從緊配槽11内脫落。 此外,如第十圖所示的又一實施例,其係更進一步敕 合上述實施例’為同時於緊配槽11槽口的内表面及前緣_ 側(或一侧)均各設有限位肋13 ’因此確保熱管2〇與緊配槽 11的結合更加穩固。 9 上述各散熱片1的緊配槽11形狀’並無特別限制,包 括可實施為如第五圖所示的半圓形,或如第七圖所示的多 M413316 邊形,或亦可實施為其他規則或不規則的形狀,均屬可行 ’當然,為因應緊配槽11或lla的不同形狀變化,各熱管20 的吸熱端21亦必須相對適配改變,以供相對嵌入結合。 依本創作設計,所述複數熱管20的散熱端22係可選定 延伸插植於散熱片模組1〇(如第一至三圖所示),或亦可選 定延伸插植於其它一個以上的散熱片模組(如第十一至二 十圖所示),而利用多組散熱片模組的各種配置組合,以 加快進行散熱工作。
如第十一、十二圖所示,所述複數熱管2〇的散熱端22 一側係可敎延伸純於另―散㈣肋讀成-具 有雙散熱片模組10、10a的配置組合。 如第十―、十四圖所示,所述複數熱管獅散熱端22 兩側係可分騎定延伸插植於—散熱片模组⑽、i〇c,以 組成一具有三個散熱片模組10、10b、10c的配置組合。 如第十五、十六圖所示,所述複數熱管20的散熱端22 Η 插植於散熱片模組1G,但可保留局部的散熱 片la並未緊配嵌人熱管2G的吸熱端2卜 如第十七、+八HI 6c , 固所示,所述複數熱管20的散熱端22 兩側係可料延伸而分_植於—扇形的散熱片模組刚 e '各扇形的散熱片模組l〇d、10e,並可利用散熱片 端的凹折。p形成交錯相鄰的緊密結合,以共同構成一中 央散’、’、片模組l〇f’藉此組成一具有雙扇形的散熱片模組 1〇d 1〇e及-中央散熱片模組10f的配置組合。 如第十九、二十圖所示,係揭露可於複數熱管20a的吸 7 M413316 熱端選定中間位置再增設一呈微凸狀的平台21 la,使複數 熱管20a的其它平整集中部份則形成相對的微凹面212a,用 以閃避特定電子元件,使平台211a能對準平貼於熱源,避 免特定電子元件造成干涉現象。 依本創作設計,所述設於散熱片1緊配槽11内表面的 限位肋13 ’其實施形態係包含但不限於呈規則狀或不規則 狀的凸條形狀,當然亦可同理實施為規則狀或不規則狀分 佈的凸點形狀(如第二Ί—圖所示),用以相對於熱管20吸 熱化21嵌> 入後形成緊配變形的穩固卡止即可。 以上各種例舉實施例,僅係揭露本創作之主要技術特 徵,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技術範圍,舉凡涉及等效應用或 基於前項技術手段所為之簡易變更或置換者,自仍應視為 本案技術範圍。 综上所述,誠可見本創作所為無底座散熱器設計,其 整體形態及手段應用確於中請前所未見,為完全創新組成 ,且功效確實,應符合新穎進步要件,為此懇祈詳予審 查並賜准專利為禱。 【圖式簡單說明】 第一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 第一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側視圖。 第一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組合斷面示意圖。 第四圖為本創作巾散熱片的局部立體圖。 第五圖為本創作中散熱片的局部側視圖。 第,、圖為本創作中熱管與散熱片緊配槽呈平整集中無 接縫狀態的組合斷面示意圖。 第七圖為本創作以另-種緊配槽形狀與熱管形成緊配 結合的斷面示意圖。 第八圖為本創作中將限位肋設於散熱片緊配槽前緣二 側的局部側視圖。 第九圖為通過第八圖實施例而與熱管形成緊配結合的 組合斷面示意圖。 第十圖為本創作甲將限位肋同時設於散熱片緊配槽内 表面及前緣二側並與熱管結合的組合斷面圖。 第十一圖為本創作將熱管散熱端延伸插植於另一散熱 片模組的實施例圖。 第十二圖為第十一圖實施例的組合側視圖。 第十三圖為本創作將熱管散熱端兩側分別延伸插植於 一散熱片模組實施例圖。 第十四圖為第十三圖實施例的組合側視圖。 第十五圖為本創作中保留局部散熱片未緊配嵌入熱管 吸熱端的實施例圖。 第十六圖為第十五圖實施例的組合側視圖。 第十七圖為本創作將熱管散熱端兩側分別彎折延伸而 插植於扇形散熱片模缸的實施例圖。 第十八圖為第十七圖實施例的組合側視圖。 第十九圖為本創作於熱管散熱端增設一微凸平台的組 合實施例圖。 第二十圖為第十九圖實施例的組合側視圖。 M413316 第二十一圖為本創作將限位肋實施為凸點形狀的局部 立體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10a、10b、10c 散熱片模組 20、20a 熱管 1、la散熱片 11、 11a 緊配槽 12 支撐肋 a 而度差 13 限位肋 21 吸熱端 22 散熱端 14 貫穿孔 15 間隙擋片 10d、10e 扇形的散熱片模組 l〇f 中央散熱片模組 211a 平台 212a 微凹面

Claims (1)

  1. M413316 六、申請專利範圍: 1、-種無底座散熱器,係包括一個以上的散熱片模組及 兩個以上的複數熱管;其特徵在於: 散熱片模組,係由複數散熱片呈相鄰堆叠排列所 構成’各散熱片係於底部開設複數個緊配槽,而相鄰 的緊配槽之間並具有一支樓肋; 複數的熱官,均具有一吸熱端及一散熱端,並為 選定延伸的形狀; 利用上述散熱片模組與複數熱管,其係將各熱管 的吸熱端緊配嵌入散熱片的緊配槽,再施擠壓整平, 使複數熱管之間形成相鄰無接縫的平整集中並列,而 熱管的吸熱端並與限位肋形成相對緊配的變形卡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無底座散熱器,該支撐肋 係小於緊配槽的槽深而具有一高度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無底座散熱器,該緊配槽 係在内表面設有一個以上的限位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無底座散熱器,該緊配槽 係在槽口前緣的一側或二側設有一個以上的限位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無底座散熱器,該緊配槽 係在緊配槽的内表面及槽口前緣一側或二側設有一個 以上的限位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無底座散熱器,該散熱片 模組係在各散熱片本體開設與熱管相對應的貫穿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無底座散熱器,各散熱片 11 M413316 .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無底座散熱器,該緊配槽 内表面的限位肋,係實施為規則狀或不規則狀分佈的 凸點形狀。
    13
TW100204779U 2011-03-17 2011-03-17 Heat sink without base TWM413316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04779U TWM413316U (en) 2011-03-17 2011-03-17 Heat sink without bas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204779U TWM413316U (en) 2011-03-17 2011-03-17 Heat sink without bas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13316U true TWM413316U (en) 2011-10-01

Family

ID=46421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204779U TWM413316U (en) 2011-03-17 2011-03-17 Heat sink without bas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13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60738B (zh)
JP3186624U (ja) 放熱フィ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放熱装置
US9255743B2 (en) Finned heat dissipation module
CN101839654A (zh) 散热器
WO2014115839A1 (ja) ヒートパイプ
CN101598512A (zh) 具有双毛细结构的热管及其制作方法
JP3168433U (ja) 放熱器
CN102183163B (zh) 无底座散热器
TWM413316U (en) Heat sink without base
TWI530653B (zh) No base radiator
JP3175923U (ja) 放熱装置
CN201438089U (zh) 具有不同长度散热鳍片的散热器
JP3178745U (ja) 放熱器
CN114121847A (zh) 三维传热结构及装置
TWI331207B (zh)
TWI604778B (zh) Heat pipe radiator with bottom radiating fins
CN220437213U (zh) 一种使用复合型鳍片的散热器
TWM362598U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CN201993017U (zh) 无底座散热器
CN201995274U (zh) 散热模组
TWM445332U (zh) 散熱器
US20120138273A1 (en) Heat sink with thermally conductive cover
JP3171392U (ja) 多数枚結合式放熱器
TW201128159A (en) Heat sin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M298169U (en) Heat pipe fixing structure of heat-dissipating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