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358746U - Electric vehicle having power generating auxiliary module - Google Patents

Electric vehicle having power generating auxiliary modu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358746U
TWM358746U TW098202743U TW98202743U TWM358746U TW M358746 U TWM358746 U TW M358746U TW 098202743 U TW098202743 U TW 098202743U TW 98202743 U TW98202743 U TW 98202743U TW M358746 U TWM358746 U TW M35874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
power generation
electric
fa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202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n-Wen Lay
Original Assignee
Chun-Wen La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Wen Lay filed Critical Chun-Wen Lay
Priority to TW098202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358746U/zh
Publication of TWM3587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358746U/zh

Link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Description

M358746 五、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新型是涉及一種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 【先前技術】 進入20世紀中後期,人類遭遇到嚴重的石油危機,與過 度依賴燃燒化石原料獲取能量,造成賴以生存的環境巨大的破 壞與污染後,節能與環保為當前全球最熱門的議題。
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〇〇1〜2〇〇3年間,單 是交通用途的石油消耗就佔全球約57%,而預計至2〇1〇年, 其消耗量將提升超過6〇%。 在面臨石油短缺和環境污__及趨勢下,人們紛紛提 ,,要在能源雜最大的交通工具上,進行技術革命,並開始 尋找,今後能夠在交通工具上廣泛,得來方便廉價,又不 =染或較少污染環境的,新的能源和系統,幾乎所有國家均已 意識到,未來交通能源的使用型態勢必需要轉型。 、,著人們對節能環保的電動汽轉交通產品不斷的關 β蓄電池已成為魏父通產品發展道路上的_貞,針對上述 2 ’有業者提出-解決方法,如專利文獻i所示,為一種電 =車^動發電充電構造,該電動車包括有蓄電池、驅動裝 欠動關、輪體及輪軸;其中該驅練置係藉以驅動輪轴 池職贿供鶴裝置所需電力,減動開關則 制驅動裝置之啟停狀態;所述自動充電構造包括:一旋 係藉-軸桿樞組於電動車預定部位;第一發電機,其 軸尸柏lit,销軸—端係藉由第—傳她件與旋轉葉輪之 树干相連結傳動,該第—發電機之電糾刺與魏車之蓄電 M3 5 8746 池相連結;第二發電機’其包括有—轉軸,該 輪:二傳:,發電機 件之連結傳動或傳動組 ^之啟_ _㈣’當啟_ 裝置里連結轉軸與第二傳動組件之狀態者。^糸”亥離合 專利文獻1 :國内專利公告_277號「 電充電構造」。 早之自動發 【新型内容】 一、所欲解決的問題點: 前述專利文獻1存在著下列問題點: 备盡!t二中使用離合裝置與第二發電機的組合’做為發電用, 曰。較大的^耗,使整體的回收電量下降,最多只能達到 0%的回收電量’難以提高,且目為增加了第二傳動組件盘第 -發電機兩組機械裝置’又會讓整體的重量增加,因此驅動裝 置的負擔更大,會消耗更多的電量,因此行駛時間 短,不會變長。 、 有鑑於此,如何讓在不增加傳動組件與發電機的狀態下, 就能發=’、崎紐驶_,便柄本新魏錢的目的之_。 2.雨述風力發電所使用的第—發電機與旋轉葉輪等配 合’是較大_風力發電機構,需要較大的風量,才能發電, 因此使用於較低速的魏車上時,其發電效料佳,反而是電 動車的負擔,對主要是針對都市内行駛的電動車,整體的實用 性不高。 、 有紐此’如何在改善風力發電機構的發電效率,使其合 M3 5 8746 用於電鱗的使_境,便絲本新型欲改細目的之二。 -3. -般的電動車’如果要配合風力發電機的設置,因為市 内仃駛時風雜低,目前最佳的大型風力發電機,其在風速 ' l〇.〇(m/s)的狀態下,發電效率可達62%、風速12. 5(m/s)下, 發電效率可達麵、風速2〇. 〇(m/s),發電效率可達讓; 而以90(km/hr)的車速來說,其所承受的風奴职仏),可是 現7的電動車’其市區内最高速5〇(km/hr),風速是, 發電效率可達86%,整體的發電量不大,對電動車而言,雖然 • 可仃使轉與能源重量比會變大,但是蓄電池的功率密度反而 會降低,對電動車的行驶距離增加的不明顯,產t利用性不大。 、,有鑑於此,如何使電動車的可行使距離與能源重量變大, 並提昇蓄電池的功率密度’且概風力發f機市_發電效率 不高的缺點,便成為本新型欲改進的目的之三。 二、本新型的技術手段: 夕本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行駛時間長、運作效率佳,並備 有多種充電模式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 • 為解決w述問題及達到本新型的目的,其技術手段:為一 種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其特徵在於包括: 。 —電動車柄⑴,該電動車輛⑴内設狂少-能提供電動 、 車輛⑴動力的馬達⑴),及至少-與馬達⑼電連接、並 供給其電力的蓄電池(12); 至少一設於電動車輛(1)内或/及外的小型風力發電裝置 -(2)丄該小型風力發電裝置(2)是由一開口(211)設於電動車輛 S則端/且能將風導入其内的集風管(21),至少一軸設排列 =木風官(21)内的風扇(22) ’及—與相聽風扇(22)連接、並 電連接至蓄電池⑽的發電機(23)所組成;以及 M3 5 8746 - 一設於馬達(11)與蓄電池(12)間,能控制馬達(Π)運轉或 逆變發電的控制器(3),該控制器(3)與蓄電池(12)間,是以一 通電用的第一電線(31)、及一設有單導向充電器(4)的第二電 • 線(32)電連接。 根據上述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所述蓄電池 (12)更以第四電線(34)與發電機(23)電性連接,且蓄電池(12) 與發電機(23)間,更設有一能避免電流回充的單導向充電器 (4Β) ; ° # 又该蓄電池(12)更以第五電線(35)與至少一設於電動車 輛(1)表面的太陽能電池(5)電性連接,且蓄電池(12)與太陽能 電池(5)間’更設有一能避免電流回充的單導向充電器(4C); 而該控制器(3)與蓄電池(12)間的第一電線(31),更設有 一能控制車速的速度控制器(6)。 根據上述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所述馬達 (11)、發電機(23)是為永久磁鐵式直流馬達。 ^艮據上述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所述電動車輛 • ⑴是為下列之一:滑板式輕型電動車、三輪式電動車、軌道 式電車、電動自行車、電動機車、電動汽車。 ^據上述的具有發電獅触之電動車輛,所述蓄電池 ⑽疋為下狀-:錯酸電池、賴電池、鎳鐵電池、錄辞電 池新/臭電'池、納硫電池、鈉鎳氣電池、鐘電池、鐘離子電池、 鎳氫電池、鋅空氣電池、鋁空氣電池。 •曰樹康上述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所述風扇(22) •是為—空氣阻力小、且扭力大的風扇;_風扇⑽種類是為 下歹〗之·渦輪風扇、螺旋式風扇、軸流式風扇、橫流式風扇。 根據上述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所述開口 M358746 (211)處,更設有一能阻擋雜物的濾網(25);而該濾網(25)後 端處,更設有至少一能控制風量大小的導流板(24)。 根據上述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所述電動車輛 (1)的驅動方式是為下列之一:後輪驅動式、各輪獨立驅動式。 根據上述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所述控制器 (3)與馬達(11)間,是以一第三電線(33)電連接。 根據上述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所述集風管 (21)是為下列之一:由寬至窄的管體、前後等寬的管體。
三、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1. 丰祈i千的特點一就是,將驅動電動車輛的馬達 (11),直接做為發電機使用,當電動車輛(1)減速、煞車及下 坡,馬達(11)不吃電時,其所產生回升發電,對電池充電,以 回收減速、煞料的慣性動能、τ坡時的位能,將其轉變成電 能,讓電動車輛(1)躺更久,崎長電鱗輛⑴的使用壽命。 2. -般電動車因電池能源密度_,需搭載較重之蓄電、、也 以增加續航力’但是本新型中的特點二就是,將前述的馬達 ⑴)發電方式’配合]、型風力發電裝置⑵,電動車辆 灯駛時產生$行氣流、氣壓差,軸設置在魏車輛⑴内 及外的小型風力發電裝置⑵工作,將其產生的機械能,變 為電能’並儲存起來,讓電動輪⑴能行駛的更久,所、 電池⑽不用太重’即能達到讓可行使距離與能源重量比料 大而且因為小型風力發電襄置⑵較輕,所以 % =度;高,並減少消費者的負擔,不用時常要去11池 %保又即省金錢。 % •本新型中的特點二就是,其所使用的小 ⑵,風力發電機的特性,主要是藉著空氣流動,轉動^1 M358746 擷取風的動能,進而轉換成有用的機械能或電能;葉片轉子受 =風力而轉動’為源於氣動力的侧(包括升力及阻力), 對葉片產生轉動扭矩;風力發電機所能利用的風能,理論上葉 =動轉換之極限效率為59. 3%,而本新型中所使用的小型風 4電裝置⑵’其氣轉換的極限效率約45 狀態下就能運轉生電,在市區内最高限速5_~)= 14(m/s)的狀_下,發電效率可達9G〜細,而在一般速度 40(km/hr)、風速11. 2(m/s)的狀態下,其亦發電效率可達 ’不同於必雜強風下才能運轉生電的傳統大型風力發 電裝置,讓本__職續生電的效果,並配合多個小型風 ,裝置⑵’使電I增加,j_更透過前方的導流板⑵), 能在電動車輛⑴在低速行駛時,也祕定的發電,並使本新 里於+止8^ ’不有因為受環境風的影響,而讓小型風力發電裝 置(2)運轉,造成發電機(23)故障的問題發生。 4.本新型中的另—特點就是,除了小型風力發電裝置⑵ 外丄因為市_速度較低,發電量對—些電動車輛⑴而言, 仍舊稍嫌不足,也m為如此,本新型依據使用車輛的不同與需 求’還能配合-太陽能電池⑸,將日間的太陽光,一並做為 本新型的此$來源’將風力、太陽能、回收電能,此三種充電 方式,合併在一起,互補其缺點,以達到增加行駛時間、提高 ,作效率的目標’且透過此種設置,更能讓本新型的行駿距 離’由短程市區内駕駛’延長為令長程駕駛,讓電動車的實用 性提高。 【實施方式】 以下依據圖面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 如圖1所示為本新型的實施示意圖,如圖2所示為本新型的 M358746 方塊不意圖。 圖式中揭示出,為一種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 直 ' 特徵在於包括: 八 一電動車輛(1),該電動車輛(1)内設有至少一能提供雷動 車輛⑴動力的馬達⑻,及至少—與馬達⑽電連接;並能 供給其電力的蓄電池(12); 至少一設於電動車輛(1)内或/及外的小型風力發電裝置 ⑵丄該小型風力發電裝置⑵是由—開口(211)設於電動車輛 • (1)前端、且能將風導入其内的集風管(21),至少一軸設排列 於集風皆(21)内的風扇(22),及一與相對應風扇(22)連接、並 電連接至蓄電池(12)的發電機(23)所組成;以及 一設於馬達(11)與蓄電池(12)間,能控制馬達(丨丨)運轉或 逆變發電的控制器(3),該控制器(3)與蓄電池(12)間’是以一 通電用的第-電線(31)、及-設有單導向充電器⑷的第二電 線(32)電連接。 其中,將驅動電動車輛(1)的馬達(H),直接做為發電機 春 使用,當電動車輛0)減速、煞車及下坡,馬達(11)不吃電時, 其所產生回升發電,對電池充電,以回收減速、煞車時的慣性 動能、下坡時的位能,將其轉變成電能,讓電動車輛(丨)跑的 更久,以延長電動車輛(1)的使用壽命。 其次’利用電動車輛(1)行駛時產生逆行氣流、氣壓差, 推動設置在電動車輛(1)内或\及外的小型風力發電裝置(2)工 作,將其產生的機械能,變換為電能,並儲存起來,透過前述 的馬達(11)發電方式’與小型風力發電襞置(2)的配合,達到 讓可行使距離與能源重量比變大的效果,而且因為小型風力發 電裝置(2)的農設’等於是變大蓄電池(12)容量,所以本新型 M358746 4可0Wh=t搭載_電池之絲車姉 =k =源Γ之比值為0·27,使用本新型後,只要 =,’約可行駛⑽km以上(視天氣 而^風越大越遠),可行使轉與能源重量之比
=Γ絲,雖料物辨較受諸造的影響,較 =擎為低’-般鑛電蘭修轉密度約為觸/kg,但是 一„的充電,用完了就補’等於變項的增加蓄電池(⑵ =,母1Kg的功率能增加,所以蓄電池的功率密度也會相對 得到提高。 再者,本新型中所使用的小型風力發電裝置⑵,其氣動 轉換的極限效率約45%〜55%,在微風狀態下就能運轉生電, 不同於必須在強風下才能生電的傳統大魏力發電裝 置’能達到持續生電的效果,且其内多個的發電機,雖然電量 小,但是多個同時發電,電量亦很可觀。 另外’因為蓄電池(12)在電動車輛⑴行駛時,會不斷的 充電,所以也能減少㈣者的貞擔’讓、職者不科常要去充 電,環保又節省金錢。 上述中,所述蓄電池(12)更以第四電線(34)與發電機(23) 電性連接,且蓄電池(12)與發電機(23)間,更設有一能避免電 流回充的單導向充電器(4B); 又s亥畜電池(12)更以弟五電線(35)與至少一設於電動車 輛(1)表面的太陽能電池(5)電性連接,且蓄電池(12)與太陽能 電池(5)間,更設有一能避免電流回充的單導向充電器(4〇 ·, 而該控制器(3)與蓄電池(12)間的第一電線(31),更設有一能 M3 5 8746 控制車速的速度控制器(6)。 其中,單導向充電器(4B)的使用,可以讓發電機(23)的 ,電’順利的充進蓄電池⑽内,且不會回流,而造成發電機⑽ . 的損傷,並能有效的穩定電流,以避免對蓄電池(12)造成傷害。 其次,本新型中,除了小型風力發電裝置(2)此種發電方 式外’因為f動車輛⑴乡使驗輕内,而輕内的限速為 40〜50Km/Hr,使發電量降低,對一些電動車輛(1)而言,稍嫌 不^,因此,本新型依據使用車輛的不同與需求,還能配合一 • 太陽能電池⑸,將風力、太陽能、回收電能,合併此三種充 電方式,互補其不足之處,以達到增加行駛時間、提高運作效 率的目標,且透過此種設置,更能讓本新型的行駛距離,由短 程市區内駕駛,延鶴巾長域駛,讓電動車的實祕提高。 再者,速度控制器(6)的使用,能讓使用者,靈活的控制 車輛的行駛速度。 工 上述中’所述馬達(11)、發電機(23)是為永久磁鐵式直流 馬達,其能有效的做為發電機與馬達使用,而其構造、原理^ φ 為一般的習知技術,故於此不予詳加說明。 白 上述中’所述電動車輛⑴是為下狀—:滑板·型電 動車、三輪式電動車、執道式電車、電動自行車、電動 電動汽車。 、 其中,本新型針對不同的電動車辅⑴,其適用性高,食匕 夠裝置於前述電動裝置上,能有效的解決現今電動車;體: 率不尚,無法泛用的問題。 — 上述中,所述蓄電池⑽是為下列之一:赌電池、錄編 電池、鎳鐵電池、鎳鋅電池、新溴電池、鈉硫電池、鈉鎳氣+ 池、鐘電池、銀離子電池、錄氫電池、鋅空氣電池、銘 11
M358746 池。 最適=蓄動車輛⑴,依其整體的重量,使用 上、t、中’()’才能發揮出本新型,應有的功能與功效。 所述顯(22)是為-綠 扇,而該風扇(22)種類Mm ㈣大的風 軸流式風扇、橫流式^為下列之―:渦輪風扇、螺旋式風扇、 ⑴其U吏Λ不同的風扇(22),以符合所使用的電動車輛 風力’好產生最佳發電效果,使小型 电衣置⑵此發揮出應有的功效,讓實用性增加。 丨曰、^軸使料_風扇⑵),但是都要符合空氣阻力 I扭力大準,叫揮最佳的發電鱗,又不致於影塑 到車輛的行駛速度及安全性。 、曰 f上述巾’所蘭σ(2ΐι)處’更設有—能輯雜物的濾j罔 (5),而魏網(25)後赠,更設有至少—餘制 導流板(24)。 八中’透過-:¾網(25)的設置’以防止内部的風扇(μ)、 發電機(23)及導流板(24),因受到外物的撞擊而損壞,或是受 到積塵影響,而使整體發電效率下降。 其次’透過導流板(24)的使用,能在電動車輛⑴在低速 行駛時,將經過集風管(21)集中的風,再次的集中,使其後的 發電機(23)能夠穩定的發電。
再者’導流板(24)還能在本新型於停止時,將集風管(21) 封閉,隔絕環境風的影響,讓小型風力發電裝置(2)不會運轉, 以延長發電機(23)的使用壽命。 S 上述中,所述電動車輛(1)的驅動方式是為下列之一:後 輪驅動式、各輪獨立驅動式。 12 M358746 ,、中透過上述的軸村,能提 更大的安裝空間,以產生最佳的運作效率。以置⑵ 上述中,所述控制器⑶與馬達 (33)電連接。 〜_以4二電線 其中,因為馬達⑻要做為驅軸發電之用 接線’能有峨少不必綱力她,繼的峰Γ 上述中,所述集風管⑵)是為 一 體、前後等寬的管體。 ^ 其t依據安裝部位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集風管⑵) =、内的導流板⑽,有效的集風,達到—㈣運作效率,能 使小型風力發電裝置⑵,適用的範圍更加的廣泛。 如圖3、圖4所示’為本新型的電路實施示意圖,如圖5、 圖6所示,為本新型例的實施作動示意圖。 圖中揭示出,當電動車輛⑴啟動後,控制器⑶透過第一 電線(31) ’讓蓄電池(12)的電,經過第三電線(33),輸入馬達 (11)中’以驅動電動車輛⑴移動,同時,因為電動車輛⑴ 的移動’行進中的電動車輛⑴會因為空氣阻力,而在機車的 不,的雜產m壓差,即是在電動車輛⑴的車身周圍會 有氣流的產生,所以運用大自然的風力,由集風管(21)將風力 加以聚集,湘集風管⑻_導流板⑽,使進、出口產生 =同的壓差,自然壓縮風的密度,不斷地挹住風力,進入集風 官(21)内,大量的風力,不斷擠壓風之密度,使集風管 内、外產生壓力差,以牽引管外氣流,壓力迫使集風管(21) 内流速增加,風能推動風扇(22),帶動風扇(22)產生了離心圓 的方疋轉,將風能轉換為動能,並以轉動動能轉換器即發電機 (23)產生電力,經過單導向充電器(4B),輸入蓄電池(12)中, 13 M358746 以補充蓄電池(12)的電力消耗(如圖3、5)。 而其發電時機如以下所示: U]下坡滑行; [B] 前方紅燈,滑行準備停車; [C] 轉彎準備煞車中; [D] 超速要滑行減速中; [E] 要與前車保持距離中 [F] 路況不佳,塞車中。 也就是說,當車輛在行駛中,使用者將電門(油門)放開 %,控制器(3)會讓馬達(11)的功能,由帶動轉為發電,並將 電轉入蓄電池(12)中。 /〜人电例;從用, =馬達(11)產生回升發電的電,則是經過第三電線(33)、控制 益(3)、第二電線(32)、單導向充電器⑽,而對蓄電池⑽ 充電’以回收減速、煞車時的慣性動能、下坡時的位能,將其 轉變成電能’在此同時,小型風力發電健⑵與太陽能電、、也 (5),依舊是不斷的在充電的(如圖4、6),把整|g耗電量b看做 在此同時,當電動車輛(1)是處於低速的狀態時,又如果 是在白天的時段,還可以能透過太陽能電池(5),經由第五電 線(35)與科向充電器(4C),將電輸人蓄電池⑽中,以補充 蓄電池(12)的電力消耗,成為額外的電力來源(如圖3、5)。 。。另外’當電動車輛⑴在減速、煞車及下麟,透過控制 器⑶,讓馬達Gl)不吃電,使馬達⑴)逆變為發電機使^, 透過Θ述的兩種發電裝置 雖然不能達成100%回收, 有利於延長電鱗輛⑴的行駛時 100%,而回收電量一般是60〜70%, 的輔助,能有效的補充損失的部分, 但是能不斷的逼近100%,有利於灸 間’與提高整體的運作效率。 14 M358746 士由上述能得知,本新型中,透過馬達(⑴與小型風力發電 叙置(2)及太陽能電池(5)的配合,使整體的耗電量與充電量 比’能維持在-穩㈣水平,讓電動車輛⑴跑的更久,可= 延長電動車輛⑴的使料命,使蓄電池⑽真正擁有了—個 較長較經_顧壽命,真正迎來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的光明 之路’相較於現今的習知電動車,更具有實雜、功效性 業利用性。 、座
々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新型的構造、^ 徵及作収果,^於符合·及妨性要件,遂纽法提出杂 型專利巾請;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但本綱 不以圖面所稀定實施範圍,因此舉凡與本創作意旨相符的^ 飾性變化’ 要在均等範圍喃應涵屬於本創作專利範圍内
15 M358746 【圖式簡單說明】 圖1 ·本新型的貫施不意圖。 圖2 :本新型的方塊示意圖。 圖3、圖4 ·本新塑的電路實施不意圖。 圖5、圖6 :本新型例的實施作動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電動車輛 11 馬達 12 蓄電池 2 小型風力發電裝置 21 集風管 211 開口 22 風扇 23 發電機 24 導流板 25 濾網 3 控制器 31 第一電線 32 第二電線 33 第三電線 34 第四電線 35 第五電線 4(A 〜C) 單導向充電器 5 太陽能電池 6 速度控制器 16

Claims (1)

  1. M358746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其特徵在於包括: 一電動車輛(1) ’該電動車輛(1)内設有至少一能提供電動 車輛(1)動力的馬達(π),及至少一與馬達(π)電連接、並能 供給其電力的蓄電池(12); 至少一設於電動車輛(1)内或/及外的小型風力發電裝置 (2),該小型風力發電裝置(2)是由一開口(211)設於電動車輛 (1)箣知、且能將風導入其内的集風管(21),至少一軸設排列 # 於集風管(21)内的風扇(22),及一與相對應風扇(22)連接、並 電連接至蓄電池(12)的發電機(23)所組成;以及 一设於馬達(11)與蓄電池(12)間,能控制馬達(11)運轉或 逆變發電的控制器(3),該控制器(3)與蓄電池(12)間,是以一 通電用的第一電線(31)、及一設有單導向充電器(4A)的第二電 線(32)電連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其特 徵在於:所述蓄電池(12)更以第四電線(34)與發電機(23)電性 # 連接,且蓄電池(12)與發電機(23)間,更設有一能避免電流回 充的單導向充電器(4B); 又該蓄電池(12)更以第五電線(35)與至少一設於電動車 輛(0表面的太陽能電池(5)電性連接’且蓄電池(12)與太陽能 電池(5)間,更設有一能避免電流回充的單導向充電器(4C); 而該控制器(3)與蓄電池(12)間的第一電線(31),更設有 一能控制車速的速度控制器(6)。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其特 徵在於:所述馬達(11)、發電機(23)是為永久磁鐵式直流馬達。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發電辅助模組之電動車輛,其特 17 M3 5 8746 徵在於··所述電動車輛(1)是為下列之一:滑板式輕型電動車、 三輪式電動車、轨道式電車、電動自行車、電動機車%電動汽 車。 ' 5.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其特 徵在於:所述蓄電池(12)是為下列之一 ··鉛酸電池、鎳鎘電池、 鎳鐵電池、鎳鋅電池、新溴電池、鈉硫電池、鈉鎳氯電池、鋰 電池、鋰離子電池、鎳氫電池、鋅空氣電池、鋁空氣電池。 ‘ 6.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其特 # 徵在於:所述風扇(22)是為-空氣阻力小、且扭力大的風扇、; 而該風扇(22)種類是為下狀—:渦輪風扇、螺旋式風扇、轴 流式風扇、橫流式風扇。 7.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輛,其特 徵在於:所述開D (211)處,更設有—能阻擔雜物的濾網(25); 而韻網(25)後端處,更設有至少—能控制風量大小的導流板 (24〕〇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具有發電輔助模組之電動車柄,苴特 f在於··所述電動車輛⑴的驅動方式是為下列之-··後輪驅 動式、各輪獨立驅動式。 9. 如凊求項1所述的具有發電辅助模組之電動車辅,立特 g:。:所述控制_與馬達⑴)間,是以—第三電線⑽ 10. 如請求項】所述的具有發電辅助模組之電動車輛,其 所述集風管⑵)是為下列之- ··由寬至窄的管體: 别後等寬的管體。 18
TW098202743U 2009-02-24 2009-02-24 Electric vehicle having power generating auxiliary module TWM358746U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202743U TWM358746U (en) 2009-02-24 2009-02-24 Electric vehicle having power generating auxiliary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202743U TWM358746U (en) 2009-02-24 2009-02-24 Electric vehicle having power generating auxiliary modu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358746U true TWM358746U (en) 2009-06-11

Family

ID=44380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202743U TWM358746U (en) 2009-02-24 2009-02-24 Electric vehicle having power generating auxiliary modul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3587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1952B (zh) * 2014-11-25 2018-01-21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車輛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1952B (zh) * 2014-11-25 2018-01-21 山葉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 車輛
US10081238B2 (en) 2014-11-25 2018-09-25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Drive system and vehicle
US10358022B2 (en) 2014-11-25 2019-07-2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having a generator with inductance-adjustable windings
US10434858B2 (en) 2014-11-25 2019-10-0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 control device, vehicle, and engine generator unit for driving vehicle
US10434859B2 (en) 2014-11-25 2019-10-0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and engine generator unit for driving vehicle
US10449846B2 (en) 2014-11-25 2019-10-22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and vehicle
US10493833B2 (en) 2014-11-25 2019-12-03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Current supply system,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control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57899U (zh) 一种清洁能源动力汽车
CN201092263Y (zh) 风力太阳能组合动力电动车
CN202225968U (zh) 一种远行程太阳能电动自行车
CN102381201A (zh) 多功能自产风自充电不用油的风能电动车
CN202685901U (zh) 混合动力摩托车
CN201890159U (zh) 节能电动车
CN101157374A (zh) 一种混合动力摩托车
CN201442623U (zh) 一种利用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式电动自行车
CN107054101A (zh) 一种全自动风阻制动自发电系统
CN201065073Y (zh) 太阳能组合动力电动车
CN101698388A (zh) 一种电动客车功率控制方法
CN2734546Y (zh) 风力自发电电动车
CN201792954U (zh) 太阳能-蓄电池电动三轮车
CN101508250A (zh) 风能太阳能电动公交车
CN201390150Y (zh) 一种行驶中可充电的汽车
CN2819593Y (zh) 电动车蓄电池再充电装置
CN201040492Y (zh) 小型节能环保电车
CN201065074Y (zh) 风力发电电动车
TWM358746U (en) Electric vehicle having power generating auxiliary module
CN201573537U (zh) 车载风力发电机系统
CN2799314Y (zh) 风能电动汽车
CN203211117U (zh) 一种带有自然风驱动自动充电供电装置的电动车
CN201063492Y (zh) 非驱动轮自发电装置
CN201437335U (zh) 具有发电辅助模块的电动车辆
CN2920799Y (zh) 简易自发电电动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