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95074 八、新型說明: 【新型所屬之技術領域】 -種二:作^與:㈣行車有關’更詳而言之,特別是指 種t、自订車停放疋位之停車裝置。 【先前技術】 按,自行車平常除可作為代步工具外,亦可作為戶外 休閒或運動使用,故使用相當廣泛,惟,許自 停放之場地或處所,諸如車站、學校、運動場、 等,常因停放空間不足,或是使用者隨意的停放,而造成 停,取車之困難,亦容易導致管理上的不便,另= 任思分放,在視覺上亦有礙觀瞻。 緣此,乃有業者研發料乡自行轉車 =以安裝在各種自行車停放之場地或處所 = 放;鎖固連結,以期提高自行車停放效率,或丁= 任思停放造成停車、取車困難與雜亂無章之 單 【新型内容】 淮,目别常見之自行車停車設備或 雜,成本過高,不符合經濟效 稷 μ双皿就疋停車、取車操作不 f、’ = ΐ人性化需求’或是存在有停放排列不夠整齊、 無法郎省停車空間,導耖々击 1 4致分車效率不佳等缺葬;據此,習 知各自仃車停車設備或裝置,確實具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 :創::糸提供—種自行車停車裝置,至少包含有一第 車l、-相鄰之第二車道、一橫置於第一、二車道前、 後側之别框架與後框架,·其中,該第―、二車道各設有一 M295074 具輪胎容槽之框體,且,該第一鱼 η今第…w 框體採上、下坡段 Γ —車道之㈣採平錄略為往後往下傾斜之% 計,更於前框架上設有導引斜面者。 … ^ 本創作所提供之停車裝置,係可藉由前框架之 面,輕易地將自行車前、後輪胎依序導入第―、 ” 輪胎容槽中,並透過第—車道之框體採上、下坡之 使自行車前、後輪胎得以拉士 士包 又。又。 上、下坡r上二量自動停靠定位於 又 弟一車道之框體採略為往後往下傾钭μ :外亦:使,以藉由本身重量自動往靠後二 ::第二車道停靠之自行車把手,使第- Τ之自订車把手可相互錯開,據此,不僅可方便車柄^ =與取出’更可縮短二相鄰自行車停放所需寬距 : 節省空間之效果。 運^ 【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本創作係一種自行車停 之車又佳實知例’該自行車停車裝置主要包含有一第一^道 10、-第二車道20、一前框架30、一後框架 一吸震墊5 0 ;其中: ♦忒第車道1〇,请再參閱第一、二圖,更進一步包 含有一框體1 1、四導引元件1 2、一鎖環1 3及一支撐 塊1 4 ; 该框體11,係呈長條狀,且斷面概呈u形,使該框 體1 1具有一底壁1 1 1,以及分別自底壁1 1 1二侧往 M295074 上延伸之侧壁1 1 2,而可於底壁1 1 1與二側壁1 1 2 間界定出-輪胎容槽1 1 3,且,該框體! i中段預定處 具有-轉折部位1 1 4 ’使轉折部位i丄4前側形成有一 上坡段1 1 5,後侧形成有一下坡段丄1 6,同時,本實 施例轉折部位1 1 4之夾角係界於丨3〇度至15〇度間,且, 該上坡段1 1 5之長度恆大於下坡段i i 6,其長度比約 19 : 14,此外,該下坡段i i 6之斜度亦保持大於上坡段 1 1 5,以目前自行車規格而言,該上坡段丄i 5長度約 在95cm左右,而下坡段丄丄6則約在7〇cm左右;另,該 框體1 1之上坡段1 5與下坡段i i 6在較低位置處係 分別設有-排水孔1 ! 7 ; X,該框體丄i後端段二侧壁 1 1 2更分別往上延伸有一可提供侧向抵擋作用之擋止部 位1 1 8,並於該等側壁1丄2後端間相連有一後侧壁工 19; —該等導引元件1 2,係分別設於該框體工工前端輪胎 容槽1 1 3入口處二侧,以及框體i丨後端段二侧壁工工 2之擋止部位1 1 8前端入口處;本實施例之該等導引元 件1 2係分別由金屬桿條彎折而成,當然,亦可分別由框 體1 1 一體延伸而成,且,該等相對之導引元件12彼此 係呈漸擴狀,而可在自由端處形成一寬度大於輪胎容槽工 1 3之導引入口 1 2 1 ; 曰 該等鎖環1 3,係分別對稱設於框體i i上坡段工工 5 —側J1 1 2適當處,本實施例之鎖環1 3係呈半圓狀 之桿條,且二端部與側壁1 1 2適當焊接固定,而形成有 M295074 一穿孔131; 邊支撲塊1 4 ’凊配合參閱第四、五圖,係焊固連結 於框體11前端底部’且支撐塊14二側各延伸有一凸耳 、1 4 1,可分別供一鎖固螺栓1 4 2由此穿伸。 . 第二車道20 ’請再參閱第一、三圖,更進一步包含 有一框體2 1、四導引元件22、二鎖環23及一支撐塊 2 4; 該框體2 1 ’係呈長條狀平直延伸,且斷面概呈u形, 籲使该框體2 1具有一底壁2 1 1,以及分別自底壁2 1 1 二侧往上延伸之侧壁2 1 2,而可於底壁2 1 1與二侧壁 2 1 2間界定出一輪胎容槽2 1 3,同時,該框體2 1大 致係平行設置於第一車道1 〇鄰侧,且約略與第一車道1 0等長;另,該第二車道2 0之輪胎容槽2 1 3係略呈往 '後往下低斜狀,並於框體2 1較低位置處設有一排水孔2 1 4 ;又,該框體2 1後端段二侧壁2 1 2更分別往上延 鲁伸有一可提供侧向抵擋作用之擋止部位2 1 5,並於該等 側壁2 1 2後端間相連有一後侧壁2 1 6 ; 該等導引元件2 2,係分別設於該框體2 1前端輪胎 容槽2 1 3入口處二侧,以及框體2 1後端段二侧壁2 1 2之擒止部位2 1 5前端入口處;本實施例之該等導引元 件2 2係分別由金屬桿條彎折而成,當然,亦可分別由框 體2 1 —體延伸而成,且,該等相對之導引元件2 2彼此 係呈漸擴狀,而可在自由端處形成一寬度大於輪胎容槽2 13之導引入口221; M295074 該等鎖環2 3,係分別對稱設於框體2 1約略靠近前 側之二側壁2 1 2適當處,本實施例之鎖環2 3係呈半圓 狀之桿條,且二端與側壁2 1 2適當焊接固定,而形成有 、一穿孔2 3 1 ; „ 為支按塊2 4 ’清配合參閱弟四、五圖,係焊固連|士 於框體2 1前端底部,且支撐塊2 4二侧各延伸有一凸耳 2 4 1,可分別供一鎖固螺栓2 4 2由此穿伸。 该鈿框架3 0 ’請再參閱第一、五圖,更包含有一框 鲁體3 1及一蓋板3 2,該框體3 1,係呈長條狀,且斷面 概呈c形,而形成有一開口朝前之槽口 3 1 1,使該槽口 311之底板312得以藉由複數膨脹螺栓313穿伸鎖 固於地面上,同時,該框體3 1係橫向設置於第一車道工 0與第二車道2〇之框體1 1、21前端部位,並藉由背 板3 14後壁面與框體1 1、2 1各相對支撐塊14、2 4凸耳141、241上穿伸之鎖固螺栓ι42、242 #相互螺鎖固接,使第一車道10與第二車道20之輪胎容 槽1 1 3、2 1 3前端入口處槽底高度得以適當低於前框 架3 0蓋板3 2之最高部位; 該蓋板3 2,具有一平直段3 2 i及一傾斜段3 2 2,該平直段3 2 1可貼合於框體3 i頂面,再藉由多數 鎖固螺栓3 2 3與框體3 1相互穿伸螺固,該傾斜段3 2 2係往前斜向延伸至地面,並於頂端形成有一導引斜面3 2 3 〇 忒後框架4 0,概呈長板體狀,並可藉由多數個膨脹 M295074 螺栓4 1穿伸螺固於地面上,且,該後框架4 〇係橫向設 置於第一車道1 〇與第二車道2 〇之後端部位,並利用頂 面與第一、二車道1 0、20之框體1 1、2 1相對部位 底端二侧適當穿伸螺接固定。 口亥及震塾5 0,睛再參閱第一、五圖,係由橡膠等軟 性吸震材料所製成之片狀體,並夾置墊設於蓋板3 2與地 面間,可用以產生吸震效果。 為供進一步暸解本創作構造特徵、運用技術手段及所 預期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使用方式加以敘述,相信當 可由此而對本創作有更深入且具體之暸解,如下所述: #請再參閱第-、二、六圖,本創作自行車停車裝置之 第車道1 〇與第二車道2 〇均可提供自行車所需之停 放,首先,以第一車道1 〇為例,使用者可先將自行車6 〇别輪胎對準第一車道1〇之輪胎容槽1 1 3,之後,將 自行車6 0略為往前推移施力,即可使前輪胎6 i爬上前 框架3 0之蓋板3 2,並依序沿著蓋板3 2傾斜段3 2 2 之導引斜面323、平直段321,以及第一車道1〇前 端二侧導引元件12之導引進入輪胎容槽113前端部, 其=,由於該輪胎容槽1 1 3前端部與前框架3 Q蓋板3 2取rM立置處形成有高低差,因此,可提供前輪胎6工適 s阻力,以防止自行車往後滑動,並提供上坡前的準備, 接著,只需將自行車6 ◦再往前推移,使前輪胎6丄越過 轉折部,1 1 4進入下坡段χ工6,該自行車6 〇便可受 本身重里作用自動往前滑移,直到前輪胎6丄抵頂停靠於 M295074 下坡段1 1 6後端之後側壁1 1 9為止,其中,該自行車 6 0前輪胎6 1進入下坡段1 1 6後,可隨即受到後端段 二側擋止部位1 1 8呈漸擴狀之導引元件1 2往後導引至 . 後側壁1 1 9,此外,該自行車6 0後輪胎6 2亦可受到 ^ 上坡段1 1 5前端二側呈漸擴狀之導引元件1 2往後導引 進入上坡段1 1 5,使自行車前、後輪胎得以分別容置定 位於第一車道1〇上坡段115與下坡段116之輪胎容 槽1 1 3中,並可藉由輪胎容槽1 1 3二侧壁1 1 2與框 ’體1 1後端段二側往上延伸之擋止部位1 1 8提供前、後 輪胎6 1、6 2之侧向擋止作用,使自行車6 〇可自然保 持站立狀態,而完成第一車道1 〇之自行車6 〇停放操作。 其次,請再參閱第一、三、六圖,以第二車道2〇為 •例,該自行車越過前框架3 0後進入第二車道2 〇輪胎容 •槽213前之操作過程,大致與第一車道1Q相同,其不 同之處在於當該自行車6 〇進入第二車道2 〇之輪胎容槽 | 2 1 3後,由於該輪胎容槽2 1 3係呈略為往後 之平直狀,因此,使用者可在不需施力,或者僅需= 力之情形下,輕易地使自行車6 〇往前滑移,直到前輪胎 6上抵頂停靠於下坡段1 1 6後端之後侧壁2 i 6為止, 而几成第二車道2 〇之自行車6 〇停放操作;冑然,該自 Γ車6 ◦在牽引停放過程中,其前輪胎6 1同樣可先後藉 =體Ή、後端二側導引元件2 2之導引進入輪胎容 :導弓丨3後端邻,而後輪胎6 2亦可藉由框體2 1前端二 、兀件2 2之導引進入輪胎容槽2丄3之前端部;此 11 M295074 外’當相鄰之筮 之笛一車道1〇與第二
手6 3位置,進而使二相鄰停放之自行車6 〇把手6 ^可 上、下相互錯開,俾可避免彼此產生卡掣或干擾。 再者,請再參閱第六圖,當自行車6 〇停放於第一、 二車道1 G、2 Q後,其後輪胎6 2之位置大致會位於框 體1 1、2 1之鎖環1 3、2 3部位,因此,使用者可配 合各式鎖具7 0,將後輪胎6 2適當地閂鎖固定於框體工 1、2 1之鎖環1 3、2 3上,而達到防盜之功效。 另外’睛再參閱第七圖’本創作自行車停車裝置之前 框架3 0與後框架4 0間,可依據自行車6 〇停放需求量 _ 或場地大小等條件自由安裝設計適當數量之第一車道工〇 與第二車道20,原則上,只要將第一車道1〇與第二車 道2 0交叉設置即可。 措由以上說明’可將本創作之優點與可達成功效整理 1、本創作自行車停車裝置除在前框架3 0上設有導引斜 面3 2 3外’更在第一一車道1 〇、2 0之框體1 1、2 1二侧壁1 1 2、2 1 2前、後預定部位設有 導引元件1 2、2 2,使自行車前、後輪胎得以依序 12 M295074 2 沿著導引斜面3 2 3與各導引元件丄2、2 2之引導 順利進入第一、二車道1 0、2 0之輪胎容槽1 1 3、 2 1 3中,而達到簡易順暢之牽引停放效果。 本創作第—車道1 Q之框體1 1係採上、下坡段工工 5、1 1 6設計,且下坡段丄丄6之斜度大於上坡段 1 1 5,是以,當自行車前、後輪胎分別進入下坡段 1 1 6與上坡^又1 1 5時,該斜度較大之下坡段1 1 I便會驅使自行車前輪胎自動往下滑動,直到抵頂停 靠於下坡段1 1 6末端之後侧壁! i 9為丨,故可藉 以達到自動停靠及牢固定位之效果。 3、 本創作第二車道2 Q之框體2 1雖採平直狀設計,但 其約略往後往下傾斜之設計,亦可使自行車前、後輪 月。導入輪^1谷槽2 1 3後,得以自動往末端後侧壁2 1 6方向滑動’直到抵頂停靠於後侧壁工工9為止, 故亦可達到自動停靠及牢固定位之效果。 4、 本創作利用第-車道i◦之上、下坡段nm 6 «又-十與第—車道2 〇之平直狀設計,可分別使兩部 自行車牵人停放於第…二車道1 Q、2 Q時自動 在把手部位處產生高低差,俾可防止兩相鄰停放之自 行車把手彼此產纟卡掣或相互干㉟,因此,除可確保 相鄰兩部自行車順利地停放或取出操作外,更可縮短 相鄰第一、二車道1〇、20之間距,以提高該自行 車停車裝置在空間上之使用效率。 5、本創作第一、二車道 〇之框體1 1、2 1各 13 M295074 輪胎容槽1 1 3、2 1 3的較低位置處,均分別設有 一排水孔1 1 7、2 1 4,可用以排除雨水或清洗用 人,以防止各輪胎容槽113、213内部產生積水, 並方便清洗者。 6、本創作第一、二車道1 0、2 0之框體1 i、2 设有鎖環1 3、2 3,俾令自行車停放後,可配合各 式鎖具7 0,將後輪胎適當閂鎖固定於框體i 1、2 1之鎖環1 3、2 3上,而達到防盜之功效。 • 7、本創作在前框架3 〇之蓋板3 2與地面間塾設有一吸 震墊5 0,可將自行車牽入停放或牽出經過蓋板3 2 時產生之震動噪音予以有效地吸收,進而達到防止噪 音產生之功效。 8、本創作前框架3 〇之蓋板3 2最高部位與第一、二車 道1 〇、2 0前侧之輪胎容槽丄丄3、2 i 3槽底面 間均形成有一高低差,其中,當自行車牽入或牽出第 鲁 車11〇時,尤其可猎由該南低差提供適當阻力與 緩衝作用,以防止車輛牽入時產生倒退,或牵出時產 生快速倒退,故可藉以提高自行車停放與取出之穩定 性與安全性。 4 綜上所述,本創作在同類產品中實有其極佳之進步實 用性,同時遍查國内外關於此類結構之技術資料,文獻中 亦未發現有相同的構造存在在先,是以,本創作實已具備 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係本創作之數較佳可行實施例而 14 M295074 已’故舉凡應用本創作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 結構k化,理應包含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圖係本創作自行車停車裝置之外觀組合圖。 苐二圖係本創作第—車道之側視平面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第二車道之側視平面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第二車义 分解示意圖。 車、支撐塊與别框架之局部立體
五圖係本創作第二車道與前框架連結部位處之局部 侧視剖面示意圖。 Μ 第六圖係本創作自行車傳 意圖 丁早彳Τ車裝置停放自行車之狀態示 〇 行車停車裝置之另一實施例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自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第一車道 11 框體 112 侧壁 114 轉折部位 116 下坡段 1 1 8 播止部位 12 導引元件 13 鎖環 14 支撐塊 14 2 鎖固螺栓
ill底壁 113 輪胎容槽 115 上坡段 117 排水孔 119 後侧壁 12 1 導引入口 13 1穿孔 14 1凸耳 15 M295074 2 0 第二車道 2 1 框體 2 1 1 底壁 2 1 2 側壁 2 1 3 輪胎容槽 2 1 4 排水孔 2 1 5 擋止部位 2 1 6 後側壁 2 2 導引元件 2 2 1 導引入口 2 3 鎖環 2 3 1 穿孔 2 4 支撐塊 2 4 1 凸耳 2 4 2 鎖固螺栓 3 0 前框架 3 1 框體 3 1 1 槽口 3 1 2 底板 3 1 3 膨脹螺栓 3 1 4 背板 3 2 蓋板 3 2 1 平直段 3 2 2 傾斜段 3 2 3 導引斜面 4 0 後框架 4 1 膨脹螺栓 5 0 吸震墊 6 0 自行車 6 1 前輪胎 6 2 後輪胎 6 3 把手 7 0 鎖具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