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50652B - 集塵樁、清潔機器人及其相關的清潔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集塵樁、清潔機器人及其相關的清潔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50652B TWI850652B TW111115712A TW111115712A TWI850652B TW I850652 B TWI850652 B TW I850652B TW 111115712 A TW111115712 A TW 111115712A TW 111115712 A TW111115712 A TW 111115712A TW I850652 B TWI850652 B TW I85065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dust
- filter
- pile
- bucket
- dust collect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7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108 dry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121408 Homo sapiens L-amino-acid oxidas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6388 L-amino-acid oxidase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012902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FIG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23391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KAR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0279 gene silenc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987 metal hydr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案涉及智能家居技術領域,提出了一種集塵樁及其相關的清潔系統。集塵樁,用於收集清潔機器人的塵盒內的灰塵,包括本體、塵桶、以及風機組件,本體包括進塵通道,進塵通道具有進塵口,進塵口用於與塵盒相連通,以使得塵盒內的灰塵能够通過進塵口進入到進塵通道內;塵桶可拆卸地設置在本體上,塵桶包括進塵端和氣流出口端,進塵端與進塵通道相連通;風機組件設置在本體上,風機組件的進氣口與氣流出口端相連通。通過風機組件運行能够將塵盒內的灰塵吸入到塵桶內進行收集,最終由風機組件排出氣流,以此實現將清潔機器人的塵盒內的灰塵回收到塵桶內,整個灰塵清理過程均可以實現自動化處理。
Description
本案涉及智能家居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集塵樁、清潔機器人及其相關的清潔系統。
相關技術中的清潔機器人,在清潔過程中會將地面灰塵收集到位於其內部的塵盒內。
在使用一定時間後,需要打開清潔機器人,以將塵盒內的灰塵倒掉,此操作及其不便,且會出現清理不及時的問題。
而現有的集塵樁,或者風路結構比較複雜,容易發生灰塵在風路內的積壓,使集塵效果隨著時間推移而降低;或者無法實現用戶對耗材的自主選擇。
本案提供一種集塵樁及其相關的清潔系統,以用於收集清潔機器人內的灰塵。
本案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集塵樁,用於收集清潔機器人的塵盒內的灰塵,包括:本體,本體包括進塵通道,進塵通道具有進塵口,進塵口用於與塵盒相連通,以使得塵盒內的灰塵能够通過進塵口進入到進塵通道內;塵桶,塵桶可拆卸地設置在本體上,塵桶包括進塵端和氣流出口端,進塵端與進塵通道相連通;氣旋分離器,所述氣旋分離器設置在塵桶內,所述氣旋分離器包括一級分離氣旋和二級分離氣旋,所述一級分離氣旋的軸線與二級分離氣旋的軸線近似平行設置;以及風機組件,風機組件設置在本體上,風機組件的進氣口與氣流出口端相連通。
在一實施例中,一級分離氣旋的軸線與二級分離氣旋的軸線重合設置。
在一實施例中,一級分離氣旋的軸線和二級分離氣旋的軸線分別與風機組件的軸心近似平行設置。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包括:底座,進塵通道設置於底座內;以及安裝主體,安裝主體與底座相連接,安裝主體內設置有進氣導管,進氣導管連通進塵通道和進塵端,其中塵桶和風機組件均設置在安裝主體上。
在一實施例中,安裝主體可拆卸地設置於底座上。
在一實施例中,集塵樁還包括:第一過濾組件,第一過濾組件設於風機組件的上方,第一過濾組件包括進氣端和出氣端,進氣端與氣流出口端通過連通管道相連通,出氣端與進氣口相連通。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過濾組件包括:頂蓋,頂蓋具有進氣通道,進氣通道連通進氣端和連通管道;以及過濾件,過濾件設置在頂蓋上,且與出氣端相對設置。
在一實施例中,過濾件爲袋裝結構。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過濾組件還包括:容塵件,容塵件具有進氣端和出氣端,容塵件設置在過濾件內。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還包括:第一安裝部,塵桶與第一安裝部之間設置有第一檢測件,第一檢測件用於檢測塵桶與第一安裝部是否安裝到位;以及第二安裝部,第一過濾組件與第二安裝部之間設置有第二檢測件,第二檢測件用於檢測第一過濾組件與第二安裝部是否安裝到位,其中,集塵樁還包括控制部,控制部與第一檢測件或第二檢測件信號連接,控制部與風機組件信號連接,且第一檢測件與第二檢測件信號連接,以在塵桶和第一過濾組件中的至少之一未安裝到位時,控制部不能啓動風機組件。
在一實施例中,包括氣旋分離器的塵桶,可以包括塵袋轉接裝置。當取下所述氣旋分離器後,塵桶可以通過塵袋轉接裝置安裝塵袋。
在一實施例中,風機組件包括:殼體,殼體設置在所本體上;風機;以及柔性件,柔性件位於殼體和風機之間,風機通過柔性件固定於殼體內,且柔性件避免了風機與殼體直接接觸。
在一實施例中,本體還包括出液孔,集塵樁還包括:遮擋件,遮擋件可活動地設置在本體上,以使遮擋件具有遮擋出液孔的密封位置和釋放出液孔的打開位置,其中當塵盒的灰塵進入到進塵通道內的過程中,遮擋件位於密封位置,當塵盒的灰塵停止進入到進塵通道內時,遮擋件能够移動至打開位置,以使進塵通道通過出液孔與外界相連通。
本案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清潔機器人,包括:移動平臺,被配置爲在操作面上自動移動;清潔模組,設置於移動平臺上,清潔模組包括用以收納灰塵的塵盒;以及升降結構,與清潔模組相連接,被配置爲能够使清潔模組相對於移動平臺上下移動。當清潔機器人與集塵樁對接時,清潔模組與集塵樁的進塵口相連通。
在一實施例中,清潔模組包括滾刷罩,滾刷罩通過升降機構與集塵樁的進塵口相連通。
在一實施例中,清潔模組包括滾刷,滾刷於所述清潔機器人在操作面上執行清潔指令時轉動。清潔機器人與集塵樁連接後,集塵樁的風機組件啓動時,滾刷同時或延後一段時間啓動,並且此時滾刷的轉動方向與在操作面上自動移動時滾刷的轉動方向相反。
本案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集塵樁,用於收集清潔機器人的塵盒內的灰塵,包括:本體,本體包括進塵通道,進塵通道具有進塵口,進塵口用於與塵盒相連通,以使得塵盒內的灰塵能够通過進塵口進入到進塵通道內;塵桶,塵桶可拆卸地設置在本體上,塵桶包括進塵端和氣流出口端,進塵端與進塵通道相連通;風機組件,風機組件設置在本體上,風機組件的進氣口與氣流出口端相連通;第一過濾組件,第一過濾組件設於風機組件的上方,第一過濾組件包括進氣端和出氣端,進氣端與氣流出口端通過連通管道相連通,出氣端與進氣口相連通;以及第二過濾組件,第二過濾組件環繞第一過濾組件設置,第二過濾組件包括集風口,集風口與風機組件的出氣口相連通。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過濾組件上設置有開口,開口能够避讓進氣導管和/或連通管道。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過濾組件還包括出風面,集塵樁還包括:出風板,出風板設置在第二過濾組件的上方,出風板上設置有通孔,通孔與出風面相連通。
本案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集塵樁,用於收集清潔機器人的塵盒內的灰塵,包括:本體,本體包括進塵通道,進塵通道具有進塵口,進塵口用於與塵盒相連通,以使得塵盒內的灰塵能够通過進塵口進入到進塵通道內;塵桶,塵桶可拆卸地設置在本體上,塵桶包括進塵端和氣流出口端,進塵端與進塵通道相連通;風機組件,風機組件設置在本體上,風機組件的進氣口與氣流出口端相連通;以及第二過濾組件,第二過濾組件包括集風口,集風口與風機組件的出氣口相連通。在一實施例中第二過濾組件包括擾流板,擾流板環繞第二過濾組件設置,擾流板與第二過濾組件的出風面相對設置,以形成擾流通道。
本案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集塵樁,用於收集清潔機器人的塵盒內的灰塵,包括:本體,本體包括進塵通道,進塵通道具有進塵口,進塵口用於與塵盒相連通,以使得塵盒內的灰塵能够通過進塵口進入到進塵通道內;塵桶,塵桶可拆卸地設置在本體上,塵桶包括進塵端和氣流出口端,進塵端與進塵通道相連通;以及風機組件,風機組件設置在本體上,風機組件的進氣口與氣流出口端相連通。風機組件的進氣口外側設有風壓測量孔,風壓測量孔上連接有風壓管路,風壓管路末端連接有風壓檢測裝置。
在一實施例中,風壓檢測裝置安裝於集塵樁的電路板上,從而實現電子設備的集成化。
在一實施例中,風壓測量孔設置在風機組件與第一過濾組件之間。
在一實施例中,風機組件的進氣口外側的設有台狀凸起,風壓測量孔設置在台狀凸起處。
本案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集塵樁,用於收集清潔機器人的塵盒內的灰塵,包括:本體,本體包括進塵通道,進塵通道具有進塵口,進塵口用於與塵盒相連通,以使得塵盒內的灰塵能够通過進塵口進入到進塵通道內;塵桶,塵桶可拆卸地設置在本體上,塵桶包括進塵端和氣流出口端,進塵端與進塵通道相連通;以及風機組件,風機組件設置在本體上,風機組件的進氣口與氣流出口端相連通。塵桶包括塵袋或氣旋分離器,其中,本體可選擇地安裝有包括塵袋的塵桶或包括氣旋分離器的所述塵桶。
本案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集塵樁,用於收集清潔機器人的塵盒內的灰塵,包括:本體,本體包括進塵通道,進塵通道具有進塵口,進塵口用於與塵盒相連通,以使得塵盒內的灰塵能够通過進塵口進入到進塵通道內;塵桶,塵桶可拆卸地設置在本體上,塵桶包括進塵端和氣流出口端,進塵端與進塵通道相連通;氣旋分離器,所述氣旋分離器設置在塵桶內,氣旋分離器包括一級分離氣旋和二級分離氣旋,所述一級分離氣旋的軸線與二級分離氣旋的軸線近似平行設置;二級分離氣旋外側環繞設有分離濾網,二級分離氣旋與分離濾網間設有定位卡扣裝置;以及風機組件,風機組件設置在本體上,風機組件的進氣口與氣流出口端相連通。
在一實施例中,分離濾網一端連接有可拆卸的密封端蓋,密封端蓋上設有與定位卡扣裝置相配合的定位塊。
本案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清潔系統,包括上述的集塵樁和清潔機器人。
本實施例中的集塵樁在清潔機器人移動到位後,通過風機組件運行能够將塵盒內的灰塵吸入到塵桶內進行收集,最終由風機組件排出氣流,以此實現將清潔機器人的塵盒內的灰塵回收到塵桶內,整個灰塵清理過程均可以實現自動化處理。本實施例中的塵桶中的旋風分離器,一級分離氣旋和二級分離氣旋的軸線採用近似平行的設計,减少了塵桶中風路的複雜程度,從而减小了當塵桶內已收集的灰塵增多時發生灰塵積壓的風險,增强了旋風分離器整體的集塵效果。
並且集塵樁的塵桶可以採用無耗材的氣旋桶,或者是採用耗材便於用戶收集垃圾的塵袋桶,可替換的塵桶方案滿足了用戶多樣化的使用需求。
清潔機器人上的升降裝置,更好的實現了清潔機器人與集塵樁的密封,從而提升了集塵樁的集塵效果;另一方面,通過滾刷的反向旋轉,可以更好的將清潔機器人的塵盒中的灰塵導出,從而進一步加强集塵樁的集塵效果。
本應用的其他功能將在以下說明中部分列出。根據描述,以下數字和示例的內容將對那些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顯而易見。本應用的創造性方面可以通過實踐或使用下面詳細示例中所述的方法、裝置和組合得到充分解釋。
下面將結合本案示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案示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文中的描述的示例實施例僅僅是用於說明的目的,而並非用於限制本案的保護範圍,因此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本案的保護範圍的情况下,可以對示例實施例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
在本案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爲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術語“多個”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聯列出項目的任何組合和所有組合。特別地,提到“該/所述”對象或“一個”對象同樣旨在表示可能的多個此類對象中的一個。
除非另有規定或說明,術語“連接”、“固定”等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或電連接,或信號連接;“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况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案中的具體含義。
進一步地,本案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案的示例實施例中所描述的“上”、“下”、“內”、“外”等方位詞是以附圖所示的角度來進行描述的,不應理解爲對本案的示例實施例的限定。還需要理解的是,在上下文中,當提到一個元件或特徵連接在另外元件(一個或多個)“上”、“下”、或者“內”、“外”時,其不僅能够直接連接在另外(一個或多個)元件“上”、“下”或者“內”、“外”,也可以通過中間元件間接連接在另外(一個或多個)元件“上”、“下”或者“內”、“外”。
如圖1至圖36所示,本案實施例的清潔系統包括集塵樁2和清潔機器人1。
在本案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中,清潔機器人包括機器人本體。機器人本體可以是具有近似圓形的形狀,也可具有其他形狀,包括但不限於前方後圓的近似D形形狀。
清潔機器人還可以包括清潔系統、感知系統、控制系統、驅動系統、能源系統和人機互動系統等。各個系統相互協調配合,使清潔機器人能够自主移動以實現清潔功能。清潔機器人中構成上述各系統的功能元件等可以集成地設置在清潔機器人本體內。清潔機器人本體可以包括上封蓋、底盤以及設置在上封蓋和底盤之間的中框。中框可以作爲設置各種功能元件的基礎框架。上封蓋和底盤覆蓋設備主體的表面,起到保護內部零部件的作用,並且可以提升清潔機器人的美觀性。
感知系統用於清潔機器人對例如地形等的外界環境以及清潔機器人自身的位姿進行感知,並可以向清潔機器人的控制系統提供機器的各種位置信息和運動狀態信息等。
在本案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中,感知系統可以包括位置確定裝置,位置確定裝置包括但不限於紅外發射接收裝置、攝影機、鐳射測距裝置(Laser Distance Sensor, LDS)。位置確定裝置可以設置於清潔機器人的頂部或側面,在清潔機器人運動過程中,位置確定裝置通過確定清潔機器人與周圍障礙物之間的距離獲取清潔機器人當前位置。
緩衝器用於緩衝機器人本體在移動過程中與周圍物體産生的碰撞。緩衝器的表面設置有一層軟膠,並且緩衝器在安裝至設備主體的狀態下,其與設備主體間隔預定的距離,從而保證在産生碰撞時設備主體能够有足够的减速時間。
控制系統設置在機器人本體內的電路主板上,可以理解,電路主板上設置有控制清潔機器人運行的各種控制電路。控制系統包括與非暫時性存儲器、計算處理器等。計算處理器可以爲中央處理單元、應用處理器等,根據鐳射測距裝置反饋的障礙物信息利用定位算法繪製清潔機器人所在環境中的即時地圖。並且結合緩衝器和感測裝置反饋的距離信息、速度信息綜合判斷清潔機器人當前處於何種工作狀態,如過門檻,上地毯,位於懸崖處、上方或者下方被卡住,塵盒滿,被拿起等,還會針對不同情况給出具體的下一步動作策略,使得清潔機器人的工作更加符合要求,提升用戶體驗。
人機互動系統可以包括主機面板上的按鍵,按鍵供用戶進行功能選擇;還可以包括顯示螢幕和/或指示燈和/或喇叭,顯示螢幕、指示燈和喇叭向用戶展示當前機器所處狀態或者功能選擇項;還可以包括手機客戶端程序。清潔機器人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程式向用戶展示機器人所在環境的地圖,清潔機器人所處的位置,以及清潔機器人的狀態信息等。
能源系統用於爲各系統的功能性元件工作提供電能,主要包括充電電池以及供電電路。充電電池可以爲鎳氫電池和鋰電池。當充電電池內的電量低於預定的最小電量時,可以通過設置在設備主體的側方或者下方的充電電極與充電設備連接進行充電。
除此以外,清潔機器人還包括清潔模組,清潔模組設置在機器人本體上。清潔模組通過與待清潔面的干涉將待清潔面的雜物移除。
清潔模組包括濕式清潔部和乾式清潔部。濕式清潔部可以爲平面拖布,平面拖布連接於機器人本體上。
乾式清潔部可以爲滾刷112,通過滾刷112、塵盒、風機等配合,將地面雜質通過風機産生的負壓吸入塵盒內,即地面雜質經由機器人本體的垃圾進口進入到塵盒內。
除此以外,清潔機器人還包括升降結構,升降結構與清潔模組相連接,被配置爲能够使清潔模組相對於移動平臺上下移動。實際使用中,升降結構既可以單獨與乾式清潔部相連接,以使乾式清潔部相對於移動平臺上下移動,也可以單獨與濕式清潔部相連接,以使濕式清潔部相對於移動平臺上下移動,可以同時與包括乾式清潔部和濕式清潔部的清潔模組整體相連接。
進一步的,升降結構可以加裝額外的動力設備,以使升降結構獲得主動升起或下降的能力,從而使清潔模組能够主動地相對移動平臺升起或者下降。
在本案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中,集塵樁包括本體10、塵桶20以及風機組件40。
如圖2至圖7所示,本體10包括進塵通道11,進塵通道11具有進塵口111,進塵口111用於與塵盒相連通,以使得塵盒內的灰塵能够通過進塵口111進入到進塵通道11內。結合圖6到圖16所示,塵桶20可拆卸地設置在本體10上,塵桶20的進塵端21與進塵通道11相連通,以此收集由進塵通道11進入的灰塵。塵桶20可爲圓柱形,竪直設於本體10上。
其中塵桶包括塵袋或旋風分離器,其中,本體可選擇地安裝有包括塵袋的塵桶或包括氣旋分離器的塵桶;
風機組件40設置在本體10上,風機組件40的進氣口41與塵桶20的氣流出口端22相連通,風機組件40産生負壓,以此保證塵盒內的灰塵能够通過進塵口111進入到進塵通道11內,並使得氣流形成流通。此處塵盒內的灰塵包括塵盒內的雜物。風機組件40和塵桶20的軸線平行,垂直於水平面,二者並列放置在本體10上。通過進塵口111進入進氣導管再進入塵桶20的風經過氣旋分離後直接從氣流出口端22排出,氣流水平進入水平流出,氣路簡單高效,不容易造成灰塵阻塞。優選地,塵桶20和風機組件40的下表面大致在同一水平面上。
具體的,當所述清潔機器人完成清潔、自身電量不足或者自身塵盒滿載垃圾等情况觸發時,清潔機器人可以移動返回集塵樁,以完成充電或將塵盒內的垃圾卸載至集塵樁內。
清潔機器人移動返回集塵樁的過程中,清潔機器人通過信號接收設備不停的尋找集塵裝置,集塵樁包括信號發射裝置,例如信號發射裝置在一定角度範圍內不停的發射通訊信號,供清潔機器人捕獲,當清潔機器人捕獲到所述通訊信號時,便會確定集塵樁的位置,通過導航功能移動至集塵樁。
進一步的,若清潔機器人在啓動清潔時從集塵樁啓動,則可以在地圖上記錄集塵樁的位置,從而在返回集塵樁的過程中,優先前往地圖上已經記錄的集塵樁位置,並基於集塵樁的信號發射裝置確定集塵樁的位置,通過導航功能移動至集塵樁,以减少尋找集塵樁的時間,提升返回集塵樁的效率。
可選的,所述進塵口111外側可以設有密封圈,所述機器人的滾刷112外側設有滾刷罩113,所述密封圈與所述機器人本體的一部分及滾刷罩113的一部分對應,當清潔機器人移動至本體10時,且清潔機器人的垃圾進口與進塵通道11的進塵口111相連通,此時,風機組件40運行,從而使得清潔機器人的垃圾進口與進塵通道11的進塵口111之間形成密封,以此將塵盒內的灰塵吸入到進塵通道11。
升降結構可以使清潔機器人的滾刷112及滾刷罩113在近似垂直的方向上活動,便於與所述進塵口111以及密封圈更好的實現密封配合。
本實施例中的集塵樁在清潔機器人移動到位後,通過風機組件40運行能够將塵盒內的灰塵吸入到塵桶20內進行收集,最終由風機組件40排出氣流,以此實現將清潔機器人的塵盒內的灰塵回收到塵桶20內,整個灰塵清理過程均可以實現自動化處理。
優選的,所述機器人的滾刷112可以配合風機組件40的運行,進行與清掃方向相反的旋轉,從而幫助風機組件40更好的將塵盒中的灰塵排出。
需要說明的是,塵桶20可拆卸地設置在本體10上,從而方便塵桶20的清理與更換。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5-圖17所示,塵桶20包括氣旋分離器24,需要說明的是,氣旋分離器24可以是相關技術中已知的氣旋分離器,氣旋分離器的工作原理爲靠氣流切向引入造成的旋轉運動,利用粒子在氣流中做高速旋轉時,離心力遠大於重力,且因速度愈大,粒子所獲得之離心沉降速度也愈大,當含固態粒子隨氣體自切線方向進入錐型圓筒,並在圓筒內旋轉,此時氣流碰撞器壁,粒子撞擊管壁並旋轉下降,達到固體與氣體分離的目的,在本實施例中,氣體最終通過塵桶20的氣流出口端22進入到第一過濾組件30的進氣端31。
氣旋分離器24包括一級分離氣旋241和二級分離氣旋242,所述一級分離氣旋241的軸線與二級分離氣旋242的軸線近似平行設置。一級分離氣旋241的軸線與二級分離氣旋242的軸線近似平行設置後,能够大幅度的减少塵桶中風路的複雜程度,從而减小了當塵桶內已收集的灰塵增多時發生灰塵積壓的風險,增强了旋風分離器整體的集塵效果。
進一步的,一級分離氣旋241和二級分離氣旋242的軸線可以完全重合,以使塵桶中的風路暢通性更强。
其中,二級分離氣旋242可以包括多個旋風分離器,該旋風分離器主體爲上端大、下端小的錐形,且分別環繞二級分離氣旋242的軸線分布。多組旋風分離器的設置提升了二級分離氣旋的灰塵分離效率,進一步的增强了集塵樁的灰塵收納能力。二級旋風分離器的數量可以爲九個,十二個,十五個,數量越多分離效率越高。
二級分離氣旋242的外圍爲分離濾網243。一級分離氣旋241外表面和塵桶20內表面和分離濾網243外表面共同形成一級旋風,由一級旋風分離後的空氣,已經將較大的顆粒垃圾從氣流中分離出來落入一級分離氣旋241外側,分離濾網243用於通過經過一級旋風分離之後進入二級分離氣旋242的氣流。分離濾網243優先採用金屬過濾網,可以增加使用壽命,提高過濾效果。分離濾網243爲環形網,一級分離氣旋241的支撑架用於架設分離濾網243的底部。被分離濾網243過濾掉的顆粒垃圾被聚集在一級分離氣旋241的支撑架的下方,一級分離氣旋241的支撑架外邊緣可以向下延伸形成裙擺狀,阻止已通過第一級旋風分離的顆粒垃圾向上運動。
二級分離氣旋242還包括有密封端蓋246。該密封端蓋246爲環形板,圍繞密封端蓋246軸線旋轉分布,用於密封穿過分離濾網243的氣流。分離濾網243、一級分離氣旋241的內壁和密封端蓋246組成了密封空間,以實現密封穿過分離濾網243的氣流的二級旋風,每一個二級分離氣旋242形成一個氣固分離的氣旋,被分離的固體顆粒垃圾落入一級分離氣旋241的內側。根據實際情况,密封端蓋246與分離濾網243的底部也可以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在一個實施例中,二級分離氣旋242與分離濾網243間設有定位卡扣裝置,該卡扣裝置包括定位卡塊244和定位卡槽245,定位卡塊244和分離濾網243可以分別設置在二級分離氣旋242與分離濾網243上以實現對二級分離氣旋242與分離濾網243的限位配合。卡扣裝置的設計保證了用戶在拆卸並清潔塵桶的二級分離氣旋242與分離濾網243之後,可以簡單、方便的將二級分離氣旋242與分離濾網243分別裝回,不會由於卡扣不緊或者安裝不到位導致密封不嚴。
優選的,密封端蓋246上設有定位塊247,該定位塊247與卡扣裝置相配合,同樣能够保證用戶在拆卸密封端蓋246並清潔之後,可以將密封端蓋246簡單方便的裝回,不會由於卡扣不緊或者安裝不到位導致密封不嚴。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5和圖7所示,本體10包括底座101和安裝主體102。進塵通道11形成於底座101內,進塵口111設置在底座101的頂部,清潔機器人移動至底座101進行灰塵清理。
安裝主體102與底座101相連接,安裝主體102內設置有進氣導管80,如圖8所示,進氣導管80連通進塵通道11和進塵端21,從而使得灰塵由進塵通道11通過進氣導管80進入到塵桶20內。
可選的,塵桶20可拆卸地設置在安裝主體102上。風機組件40設置在安裝主體102上。
清潔機器人由底座101的前端進入底座101,安裝主體102設置在底座101後端,從而在清潔機器人移動過程中不會與安裝主體102出現碰撞等問題。
在一些實施例中,安裝主體102與底座101可以是一體式結構,此處的一體式結構可以是一體成型,也可以是將兩個獨立的部件進行連接固定,以此形成一個整體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安裝主體102與底座101可拆卸地相連接,即在使用前可以將安裝主體102與底座101相分離,以方便運輸存儲等,在使用時將安裝主體102與底座101通過緊固件或者卡接等相關技術中的連接方式進行連接。
可選的,進氣導管80可以是連接於底座101上的,即在安裝主體102與底座101分離後,進氣導管80連接於底座101上。或者,進氣導管80可以是連接於安裝主體102上,即在安裝主體102與底座101分離後,進氣導管80連接於安裝主體102上。或者,進氣導管80可以實現與底座101以及安裝主體102的分離。在某些實施例中,不排除進氣導管80集成於底座101或者安裝主體102上。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0和圖11所示,集塵樁還包括第一過濾組件30。第一過濾組件30設於風機組件40的上方。
第一過濾組件30的進氣端31與塵桶20的氣流出口端22相連通,以此過濾經由塵桶20排出的氣流。
第一過濾組件30的出氣端32與風機組件40的進氣口41相連通。當清潔機器人移動至本體10時,且清潔機器人的垃圾進口與進塵通道11的進塵口111相連通,此時,風機組件40運行産生負壓,能够將塵盒內的灰塵吸入到塵桶20內進行收集,並在氣流進入到風機組件40之前通過第一過濾組件30進行過濾處理,從而避免了灰塵進入到風機組件40內部,最終由風機組件40排出氣流,以此實現將清潔機器人的塵盒內的灰塵回收到塵桶20內,整個灰塵清理過程均可以實現自動化處理。
第一過濾組件30位於風機組件40的上方,即由塵桶20排出的氣流需要先經過第一過濾組件30進行過濾,然後在由第一過濾組件30的底部流入到風機組件40的進氣口41,從而使得氣流的流動路徑分布更爲合理,且能够保證部件的分布更加合理,有效利用高度空間。
第一過濾組件30可以直接設置在本體10上,第一過濾組件30也可以是直接設置在風機組件40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過濾組件30設於安裝主體102上,即在安裝主體102與底座101相分離後,塵桶20、第一過濾組件30以及風機組件40均可以隨安裝主體102與底座101相分離。
可選的,第一過濾組件30可拆卸地設置在安裝主體102上,或者,第一過濾組件30也可以固定於安裝主體102上。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2所示,本體10還包括:第一安裝部13和第二安裝部14。第一安裝部13和第二安裝部14分別用於安裝塵桶20和第一過濾組件30。其中,第一安裝部13和第二安裝部14設置在安裝主體102上。
塵桶20與第一安裝部13之間設置有第一檢測件,第一檢測件用於檢測塵桶20與第一安裝部13是否安裝到位,例如,塵桶20與第一安裝部13安裝到位時,第一檢測件可以發送第一信號。
第一過濾組件30與第二安裝部14之間設置有第二檢測件,第二檢測件用於檢測第一過濾組件30與第二安裝部14是否安裝到位,例如,第一過濾組件30與第二安裝部14安裝到位時,第二檢測件可以發送第二信號。
集塵樁還包括控制部,控制部與第一檢測件或第二檢測件信號連接,控制部與風機組件40信號連接,且第一檢測件與第二檢測件信號連接,以在塵桶20和第一過濾組件30中的至少之一未安裝到位時,控制部不能啓動風機組件40,即第一檢測件與第二檢測件屬於相串聯關係,因此必須在第一檢測件發送第一信號,且第二檢測件發送第二信號時,控制部才可以啓動風機組件40。例如,可以將第一檢測件連接於第二檢測件的控制端,而第二檢測件的信號發射端連接於控制部,如果第二檢測件的控制端無法接收到第一檢測件發送的第一信號,即使第一過濾組件30與第二安裝部14安裝到位,第二檢測件也無法向控制部發送啓動信號(如第二信號)。
本實施例中,通過將第一檢測件與第二檢測件串聯,可以實現塵桶20在位檢測和第一過濾組件30在位檢測或的關係,也就是塵桶20不在位或第一過濾組件30不在位或兩者都不在位,控制部都可以識別爲不在位(即控制部確定集塵樁未安裝到位),以此可以减少電連接部件和識別部件。
在一個實施例中,塵桶20與第一安裝部13可拆卸地相連接,以此方便塵桶20的清理與更換。
需要說明的是,塵桶20與第一安裝部13可以是卡接,例如凸塊與滑道的配合,或者第一安裝部13上可以形成有安裝槽,而塵桶20的至少部分位於安裝槽內,此處不作限定,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只要保證安裝方便,且不會隨意脫落即可。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過濾組件30與第二安裝部14可拆卸地相連接,從而方便第一過濾組件30的更換和清理,以此提高第一過濾組件30的過濾能力。
需要說明的是,第一過濾組件30與第二安裝部14可以是卡接,例如凸塊與滑道的配合,或者第二安裝部14上可以形成有安裝槽,而第一過濾組件30的至少部分位於安裝槽內,此處不作限定,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只要保證安裝方便,且不會隨意脫落即可。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安裝部14具有安裝腔,而第一過濾組件30位於安裝腔內,且第一過濾組件30的上部與本體10之間形成密封連接,而在本體10上設置有第二通道18,第二通道18連通第一過濾組件30的出氣端32和風機組件40的進氣口41,以此保證經由第一過濾組件30排出的氣流僅通過第二通道18進入到風機組件40的進氣口41。
在一個實施例中,塵桶20包括塵袋23或氣旋分離器24。塵桶20可以是通過塵袋23進行垃圾收集,或者是通過氣旋分離器24進行垃圾收集。其中,塵袋可以是具有良好透氣防塵效果的紙袋或者布袋,方便更換即可。
可選的,安裝有氣旋分離器24的塵桶20可以通過塵袋轉接裝置25安裝塵袋23,以滿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即塵袋轉接裝置25類似一個支架,主要用於將塵袋23安裝於塵桶20上,且具體結構類似氣旋分離器24用於與塵桶20連接的部件,此處不作限定,只要保證能够實現與塵桶20連接即可,實際上類似一個仿照氣旋分離器24的連接結構設置的部件。可選的,塵袋23上可以設置有一個用於與塵袋轉接裝置25相連接的轉接部231,具體如圖18所示。
可選的,如圖13所示,安裝有氣旋分離器24的塵桶20頂部設有提手26,底部設有開啓按鈕27,通過提手26和開啓按鈕27的設置,可以使用戶通過下開口的方式將塵桶20中的垃圾傾倒出去。
可選的,如圖14所示,安裝有塵袋23的塵桶20頂部設有塵桶頂蓋28,使塵袋23可以通過塵桶20的頂部取出。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安裝部13可選擇地安裝有包括塵袋的塵桶20或包括氣旋分離器的塵桶20。即塵桶20的外部結構可以爲通用結構,與第一安裝部13相連接的結構採用統一結構,而其內部可以是塵袋或氣旋分離器,從而可以使得第一安裝部13可選擇地安裝有包括塵袋的塵桶20或包括氣旋分離器的塵桶20。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安裝部13和第二安裝部14間隔設置,以使得塵桶20或第一過濾組件30能够先安裝於本體10上,或塵桶20和第一過濾組件30能够同時安裝於本體10上,即塵桶20和第一過濾組件30的安裝並不受安裝順序限定,可以根據需求進行隨意安裝於拆卸,而不存在部件之間的干涉問題,以此簡化結構,且方便安裝。
第一安裝部13和第二安裝部14可以依次分布於底座101的兩側,並在將塵桶20安裝於第一安裝部13後,在底座101的上方形成了兩個結構外形相類似的結構,而第一過濾組件30則安裝於第二安裝部14內部。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檢測件爲接觸式檢測元件或非接觸式檢測元件;第二檢測件爲接觸式檢測元件或非接觸式檢測元件。
具體的,第一檢測件可以包括接觸式開關感應元件和接觸式開關配合元件,第二檢測件可以包括非接觸式感應元件和非接觸式感應配合元件。第一安裝部13上設置有接觸式開關感應元件,塵桶20上設置有接觸式開關配合元件,接觸式開關感應元件可以在塵桶20被安裝至第一安裝部13的情况下配合於接觸式開關配合元件,使接觸式開關感應配合元件能够感應到接觸式開關感應元件。第二安裝部14上設置有非接觸式感應元件,第一過濾組件30上設置有非接觸式感應配合元件,非接觸式感應配合元件可以在第一過濾組件30被安裝至第二安裝部14的情况下配合於非接觸式感應元件,使非接觸式感應配合元件能够感應到非接觸式感應元件。
需要說明的是,接觸式檢測元件可以選用相關技術中的接觸式感測器,如壓力感測器、開關元件等,非接觸式檢測元件可以選用相關技術中的非接觸式感測器,如鐳射感測器、電感式接近感測器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9和圖20所示,接觸式檢測元件包括:開關131,開關131設置在第一安裝部13上;檢測按鈕132,檢測按鈕132與開關131相對設置,以在塵桶20與第一安裝部13安裝到位時,檢測按鈕132壓制開關131處於閉合狀態,即在塵桶20安裝到位後,開關131處於閉合狀態以此輸出相應的信號。
開關131可以是常規的按鍵,其連接與線路上,只有在檢測按鈕132壓制到位時,按鍵才能够接通,以此實現線路的導通,從而實現信號傳遞。
可選的,檢測按鈕132可以設置在塵桶20上。
可選的,接觸式檢測元件還包括:彈性件133,彈性件133設置在第一安裝部13上,且檢測按鈕132穿設在彈性件133內;其中,彈性件133位於檢測按鈕132與第一安裝部13之間,以在塵桶20脫離第一安裝部13時,彈性件133驅動檢測按鈕132釋放開關131,以使開關131處於打開狀態。檢測按鈕132可以設置在第一安裝部13上,其依靠塵桶20的壓力向下移動,並在塵桶20向上脫離第一安裝部13時,檢測按鈕132可以在彈性件133的驅動下向上移動,以此釋放開關131。檢測按鈕132的底端具有限位結構,從而避免檢測按鈕132脫離第一安裝部13。
在一些實施例中,開關131設置在第二安裝部14上,檢測按鈕132與開關131相對設置,以在第一過濾組件30與第二安裝部14安裝到位時,檢測按鈕132壓制開關131處於閉合狀態,即在第一過濾組件30安裝到位後,開關131處於閉合狀態以此輸出相應的信號。
可選的,檢測按鈕132可以設置在第一過濾組件30上。
可選的,檢測按鈕132設置在第二安裝部14上,彈性件133設置在第二安裝部14上,且檢測按鈕132穿設在彈性件133內;其中,彈性件133位於檢測按鈕132與第二安裝部14之間,以在第一過濾組件30脫離第二安裝部14時,彈性件133驅動檢測按鈕132釋放開關131,以使開關131處於打開狀態。
在一些實施例中,彈性件133可以爲彈簧。
在一些實施例中,塵桶20可以設有感應觸片29,其中,感應觸片29可以單獨設置在安裝有氣旋分離器24的塵桶20上或者安裝有塵袋23的塵桶20上,並且本體10上設置有與感應觸片29相配合的感應裝置。當第一檢測件觸發時,對感應觸片29是否觸發進行判斷:若感應觸片29單獨設置在安裝有氣旋分離器24的塵桶20上,則感應觸片29觸發時,集塵樁上安裝的爲安裝有氣旋分離器24的塵桶20上,感應觸片29未觸發時,集塵樁上安裝的爲安裝有塵袋23的塵桶20;若感應觸片29安裝有塵袋23的塵桶20上,則感應觸片29觸發時,集塵樁上安裝的爲安裝有塵袋23的塵桶20上,感應觸片29未觸發時,集塵樁上安裝的爲安裝有氣旋分離器24的塵桶20。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1和圖22所示,第一過濾組件30包括:頂蓋35,頂蓋35具有進氣通道351,進氣通道351連通進氣端31和連通管道17;過濾部34,過濾部34設置在頂蓋35上,且與出氣端32相對設置,從而通過過濾部34實現對灰塵的過濾,避免灰塵進入到風機組件40內。
可選的,過濾部34可以是相關技術中的過濾結構,如過濾網結構,具體結構形式例如可以是一個圓形的網狀結構,從而實現對灰塵的過濾。
可選的,如圖22所示,過濾部34爲袋裝結構,即過濾部34的過濾面積增大,且增大過濾接觸面積,以此提高過濾效果,且由於過濾面積的增加,過濾部34的使用壽命會大大增加,從而减少過濾部34的更換頻率。
需要說明的是,袋裝結構即可以連接爲過濾部34具有一個容納空間,氣流進入到容納空間之後在由過濾部34排出。
結合圖22所示,第一過濾組件30還包括:容塵件33,容塵件33具有進氣端31和出氣端32,容塵件33設置在過濾部34內,過濾部34與出氣端32相對設置,從而使得經由出氣端32排出的氣流通過過濾部34後進入到風機組件40的進氣口41。容塵件33能够吸收氣流內的灰塵,即實現了對氣流內灰塵的初級吸收,避免大量灰塵進入到過濾部34中對過濾部34造成堵塞。
在一個實施例中,容塵件33包括容塵綿。氣流在進入第一過濾組件30之後會先經過容塵棉,容塵棉不能攔截規格內的所有的灰塵,但可以攔截一部分較大的顆粒,降低過濾部34被堵住的風險,從而提升整個第一過濾組件30的使用壽命。
可選的,容塵件33包括海綿。過濾部34可以爲過濾網,過濾網可以包括過濾棉。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2所示,進氣端31和出氣端32均位於容塵件33的外表面,進氣端31的面積小於出氣端32的面積,以此使得氣流能够由一個相對較小的面進入到容塵件33,從而增加氣流經過容塵件33的路徑長度,以此提高對灰塵的吸收量,進一步减低灰塵對過濾部34的影響。
在一個實施例中,過濾部34包裹容塵件33,過濾部34既可以實現對容塵件33的固定作用,且還能够使得由容塵件33流出的氣流直接通過過濾部34進行排出,保證過濾效果且可以簡化結構。
在一個實施例中,容塵件33和過濾部34設置在頂蓋35上,從而使得容塵件33和過濾部34固定於頂蓋35上。
具體的,第一過濾組件30的頂蓋35可以與本體10相連接,從而將第一過濾組件30設置在本體10上。
可選的,容塵件33和過濾部34中的至少之一可以直接固定於頂蓋35上,即,容塵件33可以與頂蓋35相連接,而過濾部34可以包裹於容塵件33上,即過濾部34和容塵件33相連接,而過濾部34可以不用與頂蓋35直接連接。
可選的,過濾部34與頂蓋35相連接,以在過濾部34與頂蓋35之間形成容納空間,容塵件33位於容納空間內,即容塵件33固定於過濾部34與頂蓋35之間形成的容納空間內。
在一個實施例中,過濾部34可拆卸地設置在頂蓋35上,以此方便更換過濾部34和容塵件33。過濾部34與頂蓋35可以是卡接、黏結或者通過緊固件進行連接,此處不作限定,只要方便拆裝即可。
在一個實施例中,頂蓋35覆蓋容塵件33的面積小於過濾部34覆蓋容塵件33的面積,即使得容塵件33的進氣端31小於出氣端32,保證氣流快速流出,且容塵件33最大程度地實現灰塵的吸收。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3和圖24所示,風機組件40包括:殼體43、風機44以及柔性件45。
殼體43設置在本體10上,柔性件45位於殼體43和風機44之間,風機44通過柔性件45固定於殼體43內,且柔性件45避免了風機44與殼體43直接接觸。柔性件45的設置可以避免風機44與殼體43直接接觸,以此避免出現較大噪音,且由於風機44通過柔性件45固定於殼體43內,從而只要進行柔性件45的更換就能够使得殼體43適應不同類型的風機44,以此提高殼體43的通用性。
具體的,本體10形成有一個安裝腔體,而風機組件40和第一過濾組件30均設置於此安裝腔體內,且風機組件40和第一過濾組件30之間具有隔板,隔板上設置有第二通道18,第二通道18連通第一過濾組件30的出氣端32和風機組件40的進氣口41,以此保證經由第一過濾組件30排出的氣流僅通過第二通道18進入到風機組件40的進氣口41,具體如圖11和圖12所示。本體10實現了對風機組件40和第一過濾組件30的防護,避免風機組件40和第一過濾組件30暴露於外界環境中。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3和圖24所示,殼體43包括:第一殼體件431;第二殼體件432,第二殼體件432與第一殼體件431可拆卸地相連接,以釋放或固定風機44和柔性件45,不僅方便風機44和柔性件45的安裝,且還可以進行後續的維護更換,並可以選用不同類型的風機44代替原有類型的風機44,且僅需對柔性件45進行適應性更換即可,實現了殼體43的通用。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殼體件432與第一殼體件431密封連接,第二殼體件432與第一殼體件431可以通過多個緊固件進行連接。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4所示,柔性件45包括:第一柔性部451,第一柔性部451設置在風機44與第一殼體件431之間,以支撑風機44;第二柔性部452,第二柔性部452的至少部分設置在風機44與第二殼體件432之間,以與第一柔性部451夾持風機44。第二柔性部452能够填充在風機44與第二殼體件432之間,以此避免風機44相對於第二殼體件432運動,且保證了風機44固定於第二殼體件432內,而第一柔性部451能够填充在風機44與第一殼體件431之間,以此避免風機44相對於第一殼體件431運動,且保證了風機44固定於第一殼體件431內,第一柔性部451和第二柔性部452實現了對風機44的固定,且完全避免了風機44與殼體43之間的硬接觸。
可選的,第一柔性部451與第二柔性部452可以相連接。
可選的,第一柔性部451與第二柔性部452獨立設置,即在具體安裝時,可以先將第一柔性部451和風機44設置在第一殼體件431內,然後將第二柔性部452和第二殼體件432扣合於風機44和第一殼體件431上,並將第二殼體件432與第一殼體件431固定,以此完成風機組件40的安裝。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柔性部452的部分夾持於第一殼體件431和第二殼體件432之間,以密封第一殼體件431和第二殼體件432之間的縫隙,以此避免採用其他密封件對第一殼體件431和第二殼體件432進行密封,結構上較爲簡單,且可以减少安裝步驟。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柔性部451爲膠墊,第二柔性部452爲膠套。膠墊支撑於風機44和第一殼體件431之間,而膠套套設在風機44的上部,以此保護風機44。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殼體件432上設置有氣流通孔433,氣流通孔433與風機44的進氣口41相連通,第一殼體件431與風機44之間具有間隙;其中,第一柔性部451、第二柔性部452、第一殼體件431以及風機44之間形成排氣通道46,排氣通道46與風機44的出氣口42相連通。第一過濾組件30排出的氣流通過氣流通孔433進入到風機44的進氣口41,且通過風機44的出氣口42排入到排氣通道46內,最終由排氣通道46排出,以此實現氣流的循環流動。
如圖25所示,第一殼體件431具有容納風機44的空間4311,且在空間4311的側壁上設置有多個風孔4312,即排氣通道46內的氣流通過風孔4312排出,而風孔4312占據第一殼體件431周向方向的部分,因此可以實現氣流在排氣通道46內的循環流動。第一殼體件431具有內外兩側套設的殼體件,內外兩側套設的殼體件之間形成的氣流空間通過風孔4312與排氣通道46相連通,最終排出風機組件40。
在一個實施例中,風機組件40還包括排氣孔434,排氣孔434與排氣通道46相連通,以此將排氣通道46內的氣流排出風機組件40。
可選的,排氣孔434設置在殼體43上,以此將排氣通道46內的氣流排出,具體的,排氣孔434可以設置在第一殼體件431上,即可以無需在第二柔性部452上開孔就將排氣通道46內的氣流排出風機組件40。排氣孔434也可以設置在第二殼體件432上,即可以在第二柔性部452上開孔使得排氣孔434與排氣通道46相連通。對於排氣孔434的具體位置可以不做限定,只要保證氣流能够排出排氣通道46即可。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3所示,風機組件40還包括:消音器47,消音器47設置在殼體43上,消音器47的進口與排氣孔434相連通,或消音器47的出口與排氣孔434相連通。即使得由排氣通道46內排出的氣流通過消音器47進行消音,以此降低氣流所帶來的噪音。
可選的,消音器47可以設置在殼體43的內部,而排氣通道46與消音器47的進口相連通,消音器47的出口可以與排氣孔434相連通,以此使得氣流先經過消音器47在排出殼體43。
可選的,消音器47可以設置在殼體43的外部,而排氣通道46與排氣孔434相連通,排氣孔434與消音器47的進口相連通,以此使得氣流先排出殼體43在經過消音器47消音。
在一個實施例中,排氣通道46環繞風機44的周向外表面設置,且排氣通道46沿風機44的周向外表面延伸的長度大於排氣孔434沿風機44的周向外表面延伸的長度,即由風機44排出的氣流僅通過一個相對較固定的位置處排出殼體43外部,從而使得氣流可以在排氣通道46內旋轉近一周,然後在由排氣孔434排出,這樣就可以通過延長氣流路徑來降低噪音。
具體的,風機44的周向外表面可以形成近一周的出氣口42,此時排氣通道46也形成近一周的環繞空間,從而能够使得各個位置處的出氣口42的氣流均直接排入到排氣通道46內,此時殼體43上的排氣孔434可以位於殼體43的周向方向,也可以將殼體43上的排氣孔434設置於殼體43的頂部,此時可以通過一個管路將排氣通道46與排氣孔434相連通,從而保證排氣通道46排出的氣流均需要旋轉至一個相對固定的位置進行排出,以此通過增加氣流路徑來降低噪音。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0和圖11所示,本體10上設有風壓測量孔48,風壓測量孔48上連接有風壓管路49,風壓管路49末端與風壓檢測裝置相連接。
由於風壓檢測裝置需要電連接,爲了减少主體10內的氣壓變化對電連接器件的壽命的影響,因此風壓檢測裝置安裝在整體集塵樁的風路管道之外。因此需要通過風壓測量孔48和風壓管路49將風路管道與風壓檢測裝置連接在一起,以便於風壓檢測裝置對風路內的風壓進行檢測。
風壓檢測裝置可以安裝於集塵樁的電路板上,從而實現電子設備的積體化,便於産品的生産。
優選的,所述風壓測量孔48設置在所述風機組件40與第一過濾組件30之間。由於風機44啓動後,風機44會先將第一過濾組件30內的空氣抽出,形成局部負壓,之後由於空氣壓力形成氣流,完成整個抽氣動作,因此,在風機組件40與第一過濾組件30間設置風壓測量孔48能够實現最高的測量準確度和測量效率。
優選的,由於第一過濾組件30爲筒狀結構,安裝時可能會直接與風壓測量孔48接觸,因此可以再風機組件40的進氣口外側的設置台狀凸起,並將風壓測量孔48設置在台狀凸起處,避免風壓測量孔48被第一過濾組件30的堵住,影響測量效果。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8至圖11所示,集塵樁還包括:第二過濾組件50,第二過濾組件50環繞第一過濾組件30設置,第二過濾組件50的集風口51與風機組件40的出氣口42相連通,即由風機組件40的出氣口42排出的氣流需要先經過第二過濾組件50過濾,然後在進行排出,從而保證排出的氣流清潔乾淨。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過濾組件50可以是常規的過濾結構,即可以包括過濾網,以此實現對氣流的二次過濾,保證排出的氣流清潔乾淨,例如,第二過濾組件50可以是一個環形結構,即周向封閉式結構,從而環繞第一過濾組件30設置,氣流由第一過濾組件30進入到風機組件40屬由上向下流動,然後氣流由風機組件40進入到第二過濾組件50屬於由下向上流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6所示,第二過濾組件50上設置有開口53,即第二過濾組件50可以是一個周向非封閉式結構。
可選的,集塵樁還包括進氣導管80,進氣導管80的一端與進塵通道11相連通,進氣導管80的另一端與進塵端21相連通,開口53能够避讓進氣導管80。
可選的,本體10還包括連通管道17,連通管道17的兩端分別連通第一過濾組件30的進氣端31與塵桶20的氣流出口端22,開口53能够避讓連通管道17,以此保證結構的緊凑性。
具體的,如圖8和圖12所示,本體10上設置有第一通道15,第一通道15連通第二過濾組件50的集風口51與風機組件40的出氣口42。
如圖12所示,本體10上設置有安裝槽16,第二安裝部14具有安裝第一過濾組件30的容納槽,安裝槽16圍繞第二安裝部14設置,且第二過濾組件50位於安裝槽16內,第一通道15與安裝槽16相連通,其中,安裝槽16環繞部分的第二安裝部14,因此可以與具有開口53的第二過濾組件50相適配。開口53內對應的空間用於形成設置連通管道17以及進氣導管80的空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8至圖30所示,第二過濾組件50包括框架54和過濾網55,過濾網55設置在框架54上,過濾網55形成有避讓凹槽56,避讓凹槽56包括第一開口561、第二開口562以及第三開口563,第一開口561和第二開口562相對設置,且及第三開口563的兩端貫通第一開口561和第二開口562。框架54作爲第二過濾組件50的支撑結構,保證第二過濾組件50的穩定性,框架54設置在本體10上,而避讓凹槽56形成了對容納有第一過濾組件30的第二安裝部14的容納,從而使得由風機組件40排入的氣流進入到第二過濾組件50與第二安裝部14之間。
需要說明的是,避讓凹槽56包括第一開口561、第二開口562以及第三開口563,第一開口561和第二開口562相對設置,且及第三開口563的兩端貫通第一開口561和第二開口562,即框架54與過濾網55相適配,從而在第二過濾組件50上形成有開口53。第二過濾組件50的整體結構可以類似C型結構,或者可以是U型結構,此處不作限定,可以根據第二安裝部14的具體結構形式進行確定,以此保證部件的合理分布。
本實施例中的第二過濾組件50包括框架54和過濾網55,且過濾網55形成有避讓凹槽56,從而能够使得第二過濾組件50用於避讓其他內部結構,不僅能够减小過濾網55的尺寸,且能够保證其他部件合理布置,以此改善第二過濾組件50的使用性能。
在一個實施例中,過濾網55爲弧形過濾網,即在保證有效過濾面積的前提下,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過濾網55的結構,以此與第二安裝部14的周向外表面相適應。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三開口563的面積小於過濾網55的面積,即保證過濾網55具有足够的過濾面積。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6所示,框架54包括:框架主體541,過濾網55設置在框架主體541上;密封件542,密封件542設置在框架主體541的內側,且密封件542形成有周向封閉空間,以暴露過濾網55的至少部分。框架主體541形成對過濾網55的固定,而密封件542可以與第二安裝部14相貼合,保證密封件542與第二安裝部14之間不會存在縫隙,以此保證氣流必須通過過濾網55後再排出。
在一個實施例中,密封件542包括海帕(HEPA)紙。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6所示,框架主體541包括:第一支架543和第二支架544,第二支架544與第一支架543相對設置,過濾網55連接於第二支架544與第一支架543之間,且密封件542設置在第二支架544與第一支架543的內側,密封件542既可以用於密封,也能够實現對第二支架544與第一支架543的連接。
在一個實施例中,框架主體541還包括:第一連接段545,第一連接段545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支架543和第二支架544;第二連接段546,第二連接段546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支架543和第二支架544,第一連接段545和第二連接段546相對設置,且第一支架543、第二支架544、第一連接段545以及第二連接段546形成安裝空間,過濾網55位於安裝空間內。
在一個實施例中,過濾網55包括密封泡棉。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1和圖32所示,本體10還包括出液孔12,出液孔12設置在底座101上,且出液孔12的一端與進塵通道11相連通。進一步的,出液孔12位於本體10的底部。
如圖31和圖32所示,集塵樁還包括:遮擋件90,遮擋件90可活動地設置在本體10上,以使遮擋件90具有遮擋出液孔12的密封位置和釋放出液孔12的打開位置;其中,當塵盒的灰塵進入到進塵通道11內的過程中,遮擋件90位於密封位置,當塵盒的灰塵停止進入到進塵通道11內時,遮擋件90能够移動至打開位置,以使進塵通道11通過出液孔12與外界相連通。
在塵盒的灰塵進入到進塵通道11內的過程中,需要保證進塵通道11形成負壓環境,因此使得遮擋件90封閉出液孔12,保證進塵通道11與外界不相連通。而在塵盒的灰塵停止進入到進塵通道11內時,可以打開遮擋件90,使得進塵通道11與外界相連通,而進入到進塵通道11內液體可以由出液孔12排出進塵通道11,以此最大程度的保證進塵通道11內處於乾燥。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的外界可以連接爲是外部環境空間,也可以是與進塵通道11相獨立的其他空間,例如可以設置有一個集液器,能够使得進塵通道11內的液體流入到集液器內,此時集液器形成的空間也可以理解爲是外界。
在一些實施例中,遮擋件90可活動地設置在本體10上,遮擋件90可以通過一個驅動機構驅動其運動,以此實現對出液孔12的封閉與釋放。具體的,驅動機構可以是氣缸、油缸或者電缸,驅動機構的伸縮杆可以帶動遮擋件90相對於出液孔12進行移動,從而實現對出液孔12的封閉與釋放。或者,驅動機構可以包括電機,通過電機驅動遮擋件90相對於本體10轉動,從而實現對出液孔12的封閉與釋放。
需要說明的是,當風機組件40運行時,即開始對塵盒內的灰塵進行清理,遮擋件90能够由打開位置轉動至密封位置。具體的,集塵樁的控制部可以在控制風機組件40運行前控制上述驅動機構驅動遮擋件90由打開位置移動至密封位置,或者控制部可以同時控制風機組件40和上述驅動機構運行。而在風機組件40停止運行時,即停止對塵盒內的灰塵進行清理,遮擋件90能够由密封位置轉動至打開位置。具體的,集塵樁的控制部可以在控制風機組件40停止運行後控制上述驅動機構驅動遮擋件90由密封位置移動至打開位置,或者控制部可以在控制風機組件40停止運行的同時控制上述驅動機構運行。
在一些實施例中,遮擋件90可以連接於本體10上,遮擋件90的活動並不依靠驅動機構。遮擋件90能够在風機組件40的驅動下由打開位置轉動至密封位置,即在風機組件40運行時,可以依靠風機組件40産生的負壓驅動遮擋件90由打開位置移動至密封位置。而在風機組件40停止運行時,遮擋件90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密封位置轉動至打開位置。
可選的,遮擋件90可以設置在一個板體上,而此板體可轉動地設置在本體10上,以此保證遮擋件90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密封位置轉動至打開位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出液孔12連通進塵通道11靠近塵桶20的一側,即在風機組件40運行時,由於液體會由進塵口111隨著進塵通道11向塵桶20流動,因此在風機組件40停止運行後,液體大部分集中於靠近塵桶20的一側,此時打開出液孔12可以很方便地使得液體由出液孔12流出。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2所示,本體10上設置有密封槽19,出液孔12的一端位於密封槽19內,遮擋件90位於密封位置時,遮擋件90位於密封槽19內,此時遮擋件90可靠實現對出液孔12的密封。
可選的,遮擋件90位於密封位置時,遮擋件90可以與密封槽19的側壁間隙配合,可以可靠止擋在出液孔12上,以此實現對出液孔12的密封。
可選的,遮擋件90位於密封位置時,遮擋件90可以與密封槽19的側壁過盈配合(interference fit),即遮擋件90密封密封槽19,以此實現對出液孔12的密封。
需要說明的是,密封槽19可以設置在出液孔12靠近進塵通道11的一側,即密封槽19位於進塵通道11內,此時可以通過驅動機構驅動遮擋件90進行運動。
或者,密封槽19可以設置在出液孔12遠離進塵通道11的一側,即密封槽19位於進塵通道11外側,此時可以通過風機組件40驅動遮擋件90進行運動,並且遮擋件90可以在重力作用下脫離密封槽19。
在一個實施例中,遮擋件90設置在一個板體上,此板體在風機組件40未工作時,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得遮擋件90脫離密封槽19,只有在風機組件40工作時,可以驅動板體進行轉動,從而使得遮擋件90位於密封槽19內,以此實現對出液孔12的密封。
在一個實施例中,遮擋件90可轉動地設置在本體10上,以使得遮擋件90能够在密封位置和打開位置轉換。遮擋件90可以通過驅動機構相對於本體10進行轉動,以此密封或釋放出液孔12。或者遮擋件90可以在風機組件40的作用下實現轉動,並在重力作用下可以由密封位置轉動至打開位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遮擋件90設置在本體10遠離進塵通道11的一側,即遮擋件90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由密封位置轉動至打開位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遮擋件90的至少部分爲柔性件,不僅結構穩定性强,且能够很好地實現對出液孔12的密封。可選的,遮擋件90的至少部分爲橡膠,遮擋件90可以爲軟膠片。在風機組件40運行産生負壓將軟膠片吸起來後將出液孔12堵上後起到密封效果,在風機組件40不工作時,軟膠片恢復到原位,液體可以通過出液孔12由進塵通道11流走,以此避免進塵通道11內留存大量的液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出液孔12可以是圓孔、三角形孔或者矩形孔,當然出液孔12也可以是異形孔,此處不作限定。而用於容納遮擋件90的密封槽19的具體結構形狀也可以是圓形、三角形或者矩形,當然密封槽19也可以是異形槽。
在一個實施例中,出液孔12爲多個,以此增加液體流出的速率,且能够保證進塵通道11內的液體可靠流出。
可選的,遮擋件90爲至少一個,一個遮擋件90能够遮擋多個出液孔12,以此簡化結構。
可選的,遮擋件90爲多個,多個遮擋件90與多個出液孔12一一相對應地設置,保證各個遮擋件90獨立對各個出液孔12進行密封,以此增加密封的可靠性。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1所示,集塵樁還包括:擾流板60,擾流板60環繞第二過濾組件50設置,擾流板60與第二過濾組件50的出風面52相對設置,以形成擾流通道61;其中,擾流板60與本體10之間形成出風通道62,擾流通道61的底端與出風通道62的底端相連通,即由第二過濾組件50的出風面52排出的氣流能够在擾流板60的阻擋下向下流動,並由擾流通道61的底部流入到出風通道62內,因此可以增加氣流路徑,從而達到降噪的效果。
具體的,如圖11所示,擾流板60包括相對的第一面63和第二面64,第一面63與第二過濾組件50的出風面52相對設置,以形成擾流通道61,第二面64與本體10相對設置,以形成出風通道62;其中,擾流通道61的底端與出風通道62的底端相連通,以使得由出風面52排出的氣流能够由擾流通道61的底端進入出風通道62,從而增加氣流路徑。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體10和第二過濾組件50中的至少之一與擾流板60相連接,以用於固定擾流板60,即保證擾流板60穩定地實現導流。
在一個實施例中,擾流板60的上側與本體10和第二過濾組件50中的至少之一相連接,以避免擾流通道61的頂端與出風通道62的頂端直接相連通,即使得氣流不能由擾流通道61的頂端直接流入到出風通道62內。
可選的,擾流板60可以連接於本體10上,從而使得擾流板60的頂端與本體10形成密封連接。
可選的,結合圖33至圖36所示,擾流板60的頂部與第二過濾組件50固定連接,即擾流板60的頂部可以與第二過濾組件50的框架54相連接,從而使得擾流板60的頂端與第二過濾組件50形成密封連接。
在一個實施例中,擾流板60的底端懸空設置,以使得擾流通道61的底端與出風通道62的底端相連通,即第二過濾組件50和本體10均可以不與擾流板60的底端相接觸,從而使得氣流沿著擾流板60的底端進入到出風通道62。
可選的,擾流板60的底端可以低於出風面52的底端,即只要保證擾流板60的底端與本體10不形成密封連接即可。
可選的,擾流板60的底端高於出風面52的底端,即由出風面52排出的部分氣流也可以不經擾流板60止擋。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6所示,擾流板60上設置有連通通道65,擾流通道61與出風通道62還通過連通通道65相連通,即連通通道65可以直接使部分氣流進入到出風通道62,從而不會有大量氣流直接衝擊擾流板60,在保證部分氣流流動路徑增大的基礎上也可以避免由於氣流衝擊而引發的噪音。
在一些實施例中,連通通道65爲通孔,通孔位於擾流板60的中部,即擾流通道61與出風通道62還通過通孔進行連通。
在一些實施例中,連通通道65爲缺口,缺口由擾流板60的底端向上凹陷,即可以理解爲在擾流板60上形成了開口,用於直接釋放氣流。
在一個實施例中,連通通道65爲多個,從而保證不同位置處的氣流均能够通過連通通道65直接進入到出風通道62。
在一個實施例中,出風面52包括曲面,擾流板60包括與曲面相對設置的弧形板,多個連通通道65沿弧形板的周向方向間隔設置,擾流板60的形狀與出風面52相適應,既可以保證可靠過濾,且能够使得結構合理布局。
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和圖7所示,集塵樁還包括:出風板70,出風板70設置在第二過濾組件50的上方,出風板70上設置有通孔71,通孔71與出風通道62的頂端相連通,即進入到出風通道62的氣流向上流動,從而通過出風板70上的通孔71排出。在擾流板60的作用下,氣流可以形成由上向下,然後由下向上排出,這樣使氣流路徑大大加長來達到降噪目的。
可選的,出風板70的通孔71可以直接與第二過濾組件50的出風面52相連通,即可以去除擾流板60,由第二過濾組件50的出風面52出來的氣流可以直接由出風板70的通孔71排出。
如圖2所示,集塵樁還包括第一充電接觸極片103,清潔機器人1還包括第二充電接觸極片,第一充電接觸極片103用於與第二充電接觸極片電連接,以使集塵樁對清潔機器人進行充電。第一充電接觸極片103可以設置在本體10上,進一步的,第一充電接觸極片103可以設置在底座101上,且第一充電接觸極片103與進塵口111位於一個面上,第一充電接觸極片103與進塵口111間隔設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多個第一充電接觸極片103和多個第二充電接觸極片均成對設置。
清潔機器人需要移動至本體10上,以進行後續的塵盒清潔或充電。
具體的,清潔機器人可以沿本體10移動,即清潔機器人可以進行上樁運動,上樁運動可以理解爲當清潔機器人與本體10之間的距離小於一定閾值時,例如,清潔機器人已抵達本體10附近,清潔機器人會較爲明顯地向一個方向運動。而上樁運動的前進方向可以理解爲:爲了使得塵盒將灰塵排入進塵通道11,或者第二充電接觸極片與第一充電接觸極片103相接觸,清潔機器人由第一位置點移動到第二位置點,由第一位置點指向第二位置點的方向即爲上樁運動的前進方向。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裏公開的發明創造後,將容易想到本案的其它實施方案。本案旨在涵蓋本發明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案的一般性原理並包括本案未公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示例實施方式僅被視爲示例性的,本案的真正範圍和精神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指出。
應當理解的是,本案並不局限於上面已經描述並在附圖中顯示的精確結構,並且可以在不脫離其範圍進行各種修改和改變。本案的保護範圍僅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制。
最後,應理解,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因此,本申請披露的實施例僅僅作爲示例而非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採取替代配置來實現本申請中的申請。因此,本申請的實施例不限於申請中被精確地描述過的哪些實施例。
1:清潔機器人
2:集塵樁
10:本體
101:底座
102:安裝主體
103:第一充電接觸極片
11:進塵通道
111:進塵口
112:滾刷
113:滾刷罩
12:出液孔
13:第一安裝部
131:開關
132:檢測按鈕
133:彈性件
14:第二安裝部
15:第一通道
16:安裝槽
17:連通管道
18:第二通道
19:密封槽
20:塵桶
21:進塵端
22:氣流出口端
23:塵袋
231:轉接部
24:氣旋分離器
241:一級分離氣旋
242:二級分離氣旋
243:分離濾網
244:定位卡塊
245:定位卡槽
246:密封端蓋
247:定位塊
25:塵袋轉接裝置
26:提手
27:開啓按鈕
28:塵桶頂蓋
29:感應觸片
30:第一過濾組件
31:進氣端
32:出氣端
33:容塵件
34:過濾部
35:頂蓋
351:進氣通道
40:風機組件
41:進氣口
42:出氣口
43:殼體
431:第一殼體件
4311:空間
4312:風孔
432:第二殼體件
433:氣流通孔
434:排氣孔
44:風機
45:柔性件
451:第一柔性部
452:第二柔性部
46:排氣通道
47:消音器
48:風壓測量孔
49:風壓管路
50:第二過濾組件
51:集風口
52:出風面
53:開口
54:框架
541:框架主體
542:密封件
543:第一支架
544:第二支架
545:第一連接段
546:第二連接段
55:過濾網
56:避讓凹槽
561:第一開口
562:第二開口
563:第三開口
60:擾流板
61:擾流通道
62:出風通道
63:第一面
64:第二面
65:連通通道
70:出風板
71:通孔
80:進氣導管
90:遮擋件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發明,並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通過結合附圖考慮以下對本案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本案的各種目標,特徵和優點將變得更加顯而易見。附圖僅爲本案的示範性圖解,並非一定是按比例繪製。在附圖中,同樣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類似的部件。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清潔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第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第二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第三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一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6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清潔系統中的機器人的結構示意仰視圖。
圖7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另一個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8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使用氣旋分離器的塵桶的集塵樁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9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使用塵袋的塵桶的集塵樁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部分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根據另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部分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12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安裝主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使用氣旋分離器的塵桶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使用塵袋的塵桶的結構示意圖。
圖15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氣旋分離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16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氣旋分離器的剖視示意圖。
圖17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氣旋分離器的二級分離氣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18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塵袋和塵袋轉接裝置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19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接觸式檢測元件的一個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0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接觸式檢測元件的另一個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1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第一過濾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2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第一過濾組件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3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風機組件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4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風機組件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5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風機組件的第一殼體件結構示意圖。
圖26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第二過濾組件的第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27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第二過濾組件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28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第二過濾組件的第二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29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第二過濾組件的第三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0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第二過濾組件的第四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1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底座的背面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2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遮擋件和密封槽的分離結構示意圖。
圖33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第二過濾組件和擾流板的第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4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第二過濾組件和擾流板的第二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5是根據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第二過濾組件和擾流板的第三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6是根據另一實施例顯示的一種集塵樁的第二過濾組件和擾流板的結構示意圖。
10:本體
15:第一通道
17:連通管道
18:第二通道
20:塵桶
21:進塵端
22:氣流出口端
24:氣旋分離器
30:第一過濾組件
31:進氣端
32:出氣端
35:頂蓋
351:進氣通道
40:風機組件
41:進氣口
50:第二過濾組件
51:集風口
70:出風板
80:進氣導管
Claims (17)
- 一種集塵樁,其用於收集清潔機器人的塵盒內的灰塵,並包括:本體(10),該本體(10)包括進塵通道(11),該進塵通道(11)具有進塵口(111),該進塵口(111)用於與該塵盒相連通,以使得該塵盒內的灰塵能够通過該進塵口(111)進入到該進塵通道(11)內;塵桶(20),該塵桶(20)可拆卸地設置在該本體(10)上,該塵桶(20)包括進塵端(21)和氣流出口端(22),該進塵端(21)與該進塵通道(11)相連通;氣旋分離器(24),該氣旋分離器(24)設置在塵桶(20)內,該氣旋分離器(24)包括一級分離氣旋(241)和二級分離氣旋(242),該一級分離氣旋(241)的軸線與該二級分離氣旋(242)的軸線近似平行設置;風機組件(40),該風機組件(40)設置在該本體(10)上,該風機組件(40)的進氣口(41)與該氣流出口端(22)相連通;以及信號發射裝置,該清潔機器人基於該信號發射裝置確定該集塵樁的位置。
- 如請求項1的集塵樁,其中該一級分離氣旋(241)的軸線與該二級分離氣旋(242)的軸線重合設置。
- 如請求項1的集塵樁,該一級分離氣旋(241)的軸線和該二級分離氣旋(242)的軸線分別與該風機組件(40)的軸心近似平行設置。
- 如請求項1的集塵樁,其中該本體(10)包括:底座(101),該進塵通道(11)設置於該底座(101)內;以及安裝主體(102),該安裝主體(102)與該底座(101)相連接,該安裝主體(102)內設置有進氣導管(80),該進氣導管(80)連通該進塵通道(11)和該進塵端(21),其中,該塵桶(20)和該風機組件(40)均設置在該安裝主體(102)上。
- 如請求項4的集塵樁,其中該安裝主體(102)可拆卸地設置於該底座(101)上。
- 如請求項4的集塵樁,其中該集塵樁還包括:第一過濾組件(30),該第一過濾組件(30)設於該風機組件(40)的上方,該第一過濾組件(30)包括進氣端(31)和出氣端(32),該進氣端(31)與該氣流出口端(22)相連通,該出氣端(32)與該進氣口(41)相連通。
- 如請求項6的集塵樁,其中該第一過濾組件(30)包括:頂蓋(35),該頂蓋(35)具有進氣通道(351),該進氣通道(351)連通該進氣端(31)和連通管道(17);過濾部(34),該過濾部(34)設置在該頂蓋(35)上,且與該出氣端(32)相對設置。
- 如請求項7的集塵樁,其中該過濾部(34)為袋裝結構。
- 如請求項7或8的集塵樁,其中該第一過濾組件(30)還包括:容塵件(33),容塵件(33)具有該進氣端(31)和該出氣端(32),該容塵件(33)設置在該過濾部(34)內。
- 如請求項6的集塵樁,該本體(10)還包括:第一安裝部(13),該塵桶(20)與該第一安裝部(13)之間設置有第一檢測件,該第一檢測件用於檢測該塵桶(20)與該第一安裝部(13)是否安裝到位;以及第二安裝部(14),該第一過濾組件(30)與該第二安裝部(14)之間設置有第二檢測件,該第二檢測件用於檢測該第一過濾組件(30)與該第二安裝部(14)是否安裝到位,其中,該集塵樁還包括控制部,該控制部與該第一檢測件或該第二檢測件信號連接,該控制部與該風機組件(40)信號連接,且該第一檢測件與該第二檢測件信號連接,以在該塵桶(20)和該第一過濾組件(30)中的至少之一未安裝到位時,該控制部不能啟動該風機組件(40)。
- 如請求項1的集塵樁,其中該風機組件(40)包括:殼體(43),該殼體(43)設置在該本體(10)上;風機(44);柔性件(45),該柔性件(45)位於該殼體(43)和該風機(44)之間,該風機(44)通過該柔性件(45)固定於該殼體(43)內,且該柔性件(45)避免了該風機(44)與該殼體(43)直接接觸。
- 如請求項1的集塵樁,包括該氣旋分離器(24)的該塵桶(20),包括塵袋轉接裝置(25);當取下該氣旋分離器(24)後,可以通過該塵袋轉接裝置(25)安裝塵袋(23)。
- 如請求項1的集塵樁,其中該本體(10)還包括出液孔(12),該集塵樁還包括:遮擋件(90),該遮擋件(90)可活動地設置在該本體(10)上,以使該遮擋件(90)具有遮擋該出液孔(12)的密封位置和釋放該出液孔(12)的打開位置,其中,當該塵盒的灰塵進入到該進塵通道(11)內的過程中,該遮擋件(90)位於該密封位置,當該塵盒的灰塵停止進入到該進塵通道(11)內時,該遮擋件(90)能够移動至該打開位置,以使該進塵通道(11)通過該出液孔(12)與外界相連通。
- 一種清潔機器人,適配於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集塵樁,並包括:移動平臺,經配置以在操作面上自動移動;清潔模組,設置於該移動平臺上,該清潔模組包括用以收納灰塵的塵盒;以及升降結構,與該清潔模組相連接,經配置以使該清潔模組相對於該移動平臺上下移動,其中當該清潔機器人與該集塵樁對接時,該清潔模組與該集塵樁的該進塵口(111)相連通。
- 如請求項14的清潔機器人,其中該清潔模組包括滾刷罩(113),該滾刷罩(113)通過升降機構與該集塵樁的該進塵口(111)相連通。
- 如請求項15的清潔機器人,其中該清潔模組包括滾刷(112),該滾刷(112)於該清潔機器人在該操作面上執行清潔指令時轉動;該清潔機器人與該集塵樁連接後,該集塵樁的該風機組件(40)啟動時,該滾刷(112)同時或延後一段時間啟動,並且此時該滾刷(112)的轉動方向與在該操作面上自動移動時滾刷(112)的轉動方向相反。
- 一種清潔系統,包括請求項1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集塵樁和清潔機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66452.9A CN114617475A (zh) | 2021-04-25 | 2021-04-25 | 集尘桩及具有其的清洁系统 |
CN202110466452.9 | 2021-04-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243640A TW202243640A (zh) | 2022-11-16 |
TWI850652B true TWI850652B (zh) | 2024-08-01 |
Family
ID=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04546A1 (zh) | 2019-07-11 | 2021-01-14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清洁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基站 |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1004546A1 (zh) | 2019-07-11 | 2021-01-14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清洁机器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基站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21035500A (ja) | 排出ステーション | |
CN215584021U (zh) | 集尘桩及具有其的清洁系统 | |
JP6289054B2 (ja) | 自走式掃除機 | |
WO2024193191A1 (zh) | 基站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 |
CN215305493U (zh) | 过滤件、集尘桩及清洁系统 | |
CN214945185U (zh) | 风机组件、集尘桩及清洁系统 | |
CN114617479A (zh) | 吸尘过滤组件、集尘桩及清洁系统 | |
WO2022228036A1 (zh) | 过滤件、集尘桩及清洁系统 | |
WO2022227427A1 (zh) | 风机组件、集尘桩及清洁系统 | |
CN220344322U (zh) | 基站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 |
CN215305518U (zh) | 集尘桩及具有其的清洁系统 | |
TWI850652B (zh) | 集塵樁、清潔機器人及其相關的清潔系統 | |
CN215305523U (zh) | 吸尘风路组件、集尘桩及清洁系统 | |
CN215305519U (zh) | 吸尘过滤组件、集尘桩及清洁系统 | |
WO2023245948A1 (zh) | 尘盒、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 |
CN217792849U (zh) | 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 |
WO2022227281A1 (zh) | 集尘桩、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 | |
CN217792854U (zh) | 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 |
CN114617480A (zh) | 集尘桩及具有其的清洁系统 | |
CN114587184A (zh) | 吸尘风路组件、集尘桩及清洁系统 | |
CN217792912U (zh) | 清洁机器人及清洁系统 | |
CN217659683U (zh) | 尘盒、清洁机器人和清洁系统 | |
CN216147985U (zh) | 尘桶、集尘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 |
CN220757331U (zh) | 尘盒、自移清洁设备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 |
CN217792911U (zh) | 尘盒、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