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3855B - 防眩膜以及使用其之防眩性物品、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以及防眩膜之選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眩膜以及使用其之防眩性物品、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以及防眩膜之選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3855B
TWI843855B TW109117675A TW109117675A TWI843855B TW I843855 B TWI843855 B TW I843855B TW 109117675 A TW109117675 A TW 109117675A TW 109117675 A TW109117675 A TW 109117675A TW I843855 B TWI843855 B TW I8438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lare
glare film
condition
film
aver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17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1087A (zh
Inventor
佐藤雅春
福田貴之
古井玄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101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1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3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3855B/zh

Links

Abstract

提供一種可對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距離不同的各式各樣顯示裝置抑制眩光之防眩膜。一種防眩膜,其具有防眩層,當測定上述防眩層之500μm見方區域的表面粗糙度,將最大峰高定義為P、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6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1基準面、超過上述第1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1、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3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2基準面、超過上述第2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2時,具有滿足下述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的區域, <條件1> P為0.2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 <條件2> 0.20≦N2/N1≦0.45

Description

防眩膜以及使用其之防眩性物品、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以及防眩膜之選擇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防眩膜以及使用其之防眩性物品、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以及防眩膜之選擇方法。
具備有液晶顯示元件等顯示元件之影像顯示裝置,有時為了抑制外部光線之映射等,而於顯示元件之光射出面側的表面設置具有凹凸構造之防眩膜。
然而,當將具有凹凸構造之防眩膜用於顯示元件之光射出面側的情形時,具有下述問題:因其凹凸構造,而於影像光發生看見微細之亮度不均的現象(眩光),使顯示品質降低。尤其是高畫質之顯示元件,具有眩光變強之傾向。
作為抑制由表面凹凸所造成之眩光的技術,提出有提高防眩膜之內部霧度的方法。然而,經提高內部霧度之防眩膜由於會使顯示元件之解析度及對比度降低,故無法活用近年來超高畫質之顯示元件的良好辨視性。
因此,提出一種目的為在不提高內部霧度下抑制眩光之防眩膜(例如,專利文獻1及2)。 [先行技術文献]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WO2010/113827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6-35574號公報(請求項1,段落0004、0069)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於專利文獻1,提出一種最大剖面高度(高度最大值與高度最小值之差)為0.6μm以下之防眩膜。 然而,當將專利文獻1之防眩膜應用於影像顯示裝置的情形時,有時會因影像顯示裝置之類型而無法抑制眩光,並非可因應各式各樣之影像顯示裝置者。
而專利文獻2,則提出一種使凹凸面之平均間隔Sm、凹凸面之平均傾斜角θa、凹凸面之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為規定值的防眩膜。又,於專利文獻2,記載有當防眩膜背面側之間隙(基於位在防眩膜背面之玻璃的厚度等之顯示元件與防眩膜的間隙)寬的情形時,眩光變得顯著,並記載有若間隙為700μm以下,可抑制眩光。 專利文獻2之防眩膜若相較於專利文獻1之防眩膜,則可適用之影像顯示裝置的數目較多。然而,專利文獻2之防眩膜其容許的間隙為700μm,當間隙更寬時就無法抑制眩光。 又,若根據本發明人等之研究,亦確認了依顯示裝置與防眩膜之組合情形,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間隙變得越窄,眩光變得越顯著之現象。該現象與專利文獻2所記載之現象為相反的傾向。亦即,於專利文獻2,從間隙窄之顯示裝置至間隙寬之顯示裝置,抑制眩光的研究並不足夠。
本發明係於此種狀況下完成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對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距離不同的各式各樣顯示裝置抑制眩光之防眩膜。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提供以下之[1]~[10]。 [1]一種防眩膜,其具有防眩層,當測定該防眩層之500μm見方區域的表面粗糙度,將最大峰高定義為P、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6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1基準面、超過該第1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1、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3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2基準面、超過該第2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2時,具有滿足下述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的區域。 <條件1> P為0.2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 <條件2> 0.20≦N2/N1≦0.45。 [2]如[1]之防眩膜,其中,關於滿足該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的區域,當將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2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3基準面、超過該第3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3時,滿足下述條件3。 <條件3> 0.20≦N3/N2≦0.45。 [3]如[1]或[2]之防眩膜,其中,滿足該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區域的最大高度粗糙度PV超過0.60μm但在1.50μm以下。 [4]如[1]~[3]中任一項之防眩膜,其中,滿足該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區域的算術平均粗糙度Sa為0.020μm以上且0.070μm以下。 [5]如[1]~[4]中任一項之防眩膜,其內部霧度為6.0%以下。 [6]如[1]~[5]中任一項之防眩膜,其中,對光梳之寬度為0.125mm、0.25mm、0.5mm、1.0mm及2.0mm的各者,當依照JIS K7374:2007測定透射影像清晰度,將光梳之寬度為0.125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義為C0.125 、光梳之寬度為0.25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義為C0.25 、光梳之寬度為0.5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義為C0.5 、光梳之寬度為1.0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義為C1.0 、光梳之寬度為2.0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義為C2.0 時,C0.125 、C0.25 、C0.5 、C1.0 及C2.0 之合計為380%以上。 [7]一種防眩性物品,其係以[1]~[6]中任一項之防眩膜之防眩層側之面朝向表面側的方式配置於構件上而成。 [8]一種觸控面板,其於表面具有透明基板,作為該透明基板,係以[1]~[6]中任一項之防眩膜之防眩層側之面朝向表面側的方式配置而成。 [9]一種顯示裝置,其具有顯示元件與配置於顯示元件之光射出面側的防眩膜,作為該防眩膜,係以[1]~[6]中任一項之防眩膜之防眩層側之面朝向該顯示元件相反側的方式配置而成。 [10]一種防眩膜之選擇方法,其中,該防眩膜具有防眩層,於該選擇方法中,當測定該防眩層之500μm見方區域的表面粗糙度,將最大峰高定義為P、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6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1基準面、超過該第1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1、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3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2基準面、超過該第2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2時, 將是否具有滿足下述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的區域作為判定條件,並選擇滿足該判定條件者: <條件1> P為0.2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 <條件2> 0.20≦N2/N1≦0.45。 [發明之效果]
本發明之防眩膜可對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距離不同的各式各樣顯示裝置抑制眩光。又,本發明之防眩膜選擇方法可適當地選擇達成前述效果之防眩膜。又,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無論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距離為何,皆可抑制眩光。又,本發明之防眩性物品及觸控面板藉由應用於顯示裝置,而可抑制眩光,且同時可賦予防眩性及觸控面板功能。
以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防眩膜] 本發明之防眩膜具有防眩層,當測定該防眩層之500μm見方區域的表面粗糙度,將最大峰高定義為P、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6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1基準面、超過該第1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1、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3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2基準面、超過該第2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2時,具有滿足下述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的區域。 <條件1> P為0.2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 <條件2> 0.20≦N2/N1≦0.45。
圖1及圖2為表示本發明之防眩膜10之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圖1之防眩膜10為於透明基材1上具有防眩層2之構成,圖2之防眩膜10為防眩層2之單層構成。
<條件1> 條件1規定當測定防眩層之500μm見方區域的表面粗糙度,將該區域之最大峰高定義為P時,P為0.2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
當P未達0.20μm之情形時,防眩性會不足。又,當P超過1.20μm之情形時,無法抑制眩光。又,當P超過1.20μm之情形時,有時會成為具有標高極高於周邊之凸部的構成,於該情形時,負載會集中於標高較高之凸部而容易於防眩層產生缺損。 P較佳為0.4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更佳為0.50μm以上且0.90μm以下,再更佳為0.60μm以上且0.80μm以下。
條件1之最大峰高(P),係使對象區域(500μm見方之區域)之平均面的高度為0時對象區域(500μm見方之區域)之粗糙度曲面的最大高度。 對象區域(500μm見方之區域)之平均面的高度,可用下述(A1)~(A3)之次序算出。另,於後述之實施例,係藉由使用MetroPro ver8.3.2之顯微鏡應用(Microscope Application)的分析項目中之「濾波器(Filter)」、「濾波器低波長(Filter Low Wavelen)」及「濾波器類型(Filter Type)」,同時實行(A1)及(A2)。 (A1)得到從測定曲面去除了高頻成分之曲面(波紋曲面)。 (A2)藉由從測定曲面減去波紋曲面而得到粗糙度曲面。 (A3)使粗糙度曲面之平均高度為平均面(高度0)。 另,使上述平均面為基準(0)之粗糙度曲面的最大高度(P),與將為二維參數之JIS B0601:2001之粗糙度曲線的最大峰高(Rp)擴大至三維者類似。
<條件2> 條件2規定當測定防眩層之500μm見方區域的表面粗糙度,將由該區域之平均面加上P/6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1基準面、超過該第1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1、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3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2基準面、超過該第2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2時,N2/N1為0.20以上且0.45以下。
圖3係關於條件2及後述之條件3,用以說明N1、N2及N3之算法之圖。另,條件2及3雖為三維之參數,但為了將說明簡略化,而使圖3為二維資料。 首先,圖3之曲線表示500μm見方區域內之規定部位的XZ剖面。若換言之,則圖3之曲線為500μm見方區域內之規定部位的剖面曲線。 接著,圖3之延伸於左右的4條直線中,位於最底下之實線的直線表示500μm見方區域內之平均面(高度0)。另,圖3之曲線高度的平均雖然正確的是位於圖3之實線上方,但於圖3中方便起見使之位於下方。又,剩餘之3條虛線的直線中,位於下方之直線表示「P/6」之高度,位於正中央之直線表示「P/3」之高度,而位於上方之直線則表示「P/2」之高度。 超過P/6之凸部的數目於圖3(a)中為9個。圖3(a)雖為二維,但於500μm見方之區域內對超過P/6之凸部的數目進行三維計數而得者為條件2之N1。 又,超過P/3之凸部的數目於圖3(a)中為5個。圖3(a)雖為二維,但於500μm見方之區域內對超過P/3之凸部的數目進行三維計數而得者為條件2之N2。 又,超過P/2之凸部的數目於圖3(a)中為1個。圖3(a)雖為二維,但於500μm見方之區域內對超過P/2之凸部的數目進行三維計數而得者為條件3之N3。 另,關於條件2及條件3,超過第1~3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係於超過各基準面後低於各基準面之階段,計數為1個凸部。例如,圖3(b)看起來存在2個凸部,超過P/2之凸部的數目如所見計數為2個,但超過P/3及P/6之凸部的數目計數為1個。另,於三維上擴大上述想法,在第1~3基準面切斷而僅留下上側時,對形成1個獨立之區域者計數為1個凸部。例如,當形成為圖3(b)之剖面形狀的情形時,在第1基準面(P/6)及第2基準面(P/3)切斷而得之上側,由於獨立之區域的數目為1個,故計數為1個凸部,相對於此,在第3基準面(P/2)切斷而得之上側,由於獨立之區域的數目為2個,故計數為2個凸部。
條件2之「N2/N1」,係表示超過高度之平均某程度的凸部(高度水平2的凸部)之數目相對於稍微超過高度之平均的凸部(高度水平1的凸部)之數目的比。亦即,N2/N1為0.20以上且0.45以下,意指相對於高度水平1之凸部的數目,高度水平2之凸部的數目不過少亦不過多。 以下,說明藉由使N2/N1為0.20以上且0.45以下,而無論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距離為何皆可抑制眩光的理由。
眩光被認為是因防眩層之表面凹凸以透鏡的形態起作用而產生。 更具體而言,首先,通過表面凹凸(透鏡)之影像光折射而聚集於焦點。然後,當至焦點之距離(焦點距離)成為規定之條件時,眩光容易變顯著。 於防眩層,可將表面凹凸認為是透鏡,並可將凸部之高度視為峰之陡峭性。因此,若對表面凹凸之影像光的入射角度分布相同,則至焦點之距離(焦點距離)取決於凸部之高度。亦即,若對表面凹凸之影像光的入射角度分布相同,則藉由使凸部為一定高度而使焦點距離為一定範圍,可抑制眩光。 然而,顯示元件與防眩膜之距離由於會因顯示裝置而不同,故對表面凹凸之影像光的入射角度分布亦會不同。因此,即使假設當使凸部為一定高度之情形時,於特定之條件下可抑制眩光,若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間隙不同,則眩光亦會惡化。 於條件2中,N2/N1為0.20以上,係表示相對於高度水平1之凸部的數目,高度水平2之凸部的數目在規定以上。亦即,N2/N1為0.20以上,意指焦點距離不同之凸部以某程度之比例摻雜在一起。以此方式,藉由摻雜焦點距離不同之凸部,而可於特定條件下抑制眩光極度惡化,可對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距離不同的各式各樣顯示裝置抑制眩光。 又,若N2/N1超過0.45,則凸部之數目根據高度水平變化不大,凸部為一定之高度。亦即,於條件2中N2/N1為0.45以下,亦意指焦點距離不同之凸部摻雜在一起,可對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距離不同的各式各樣顯示裝置抑制眩光。
於條件2中,N2/N1較佳為0.22以上且0.40以下,更佳為0.23以上且0.36以下。
防眩膜至少一部分存在滿足條件1及條件2的500μm見方區域即可,但較佳於下述所示之9個測定部位中的7個部位以上滿足條件1及條件2,更佳於8個部位以上滿足條件1及條件2,再更佳於9個部位全部滿足條件1及條件2。後述條件3等之其他表面形狀相關的參數亦相同。 關於9個測定部位,較佳將距離測定樣品之外緣1cm的區域設為空白,對較該空白內側之區域,畫出將縱方向及橫方向4等分之線,將此時之交點的9個部位作為測定之中心。例如,當測定樣品為四角形之情形時,較佳如圖4所示,將距離四角形之外緣1cm的區域設為空白,以縱方向及橫方向上將較該空白內側之區域4等分的虛線其交點之9個部位為中心,測定500μm見方之區域的表面粗糙度。另,當測定樣品為圓形、橢圓形、三角形、五角形等四角形以外之形狀的情形時,較佳為描繪內切此等形狀之四角形,對該四角形藉由上述方法進行9個部位之測定。 又,當防眩膜為捲筒狀之情形時,較佳將捲筒狀防眩膜切下成片狀,使用所切下之樣品,藉由上述方法進行9個部位之測定。
於本說明書中,防眩層之500μm見方區域的表面粗糙度,係使截止值λc(相當於實施例之「濾波器低波長(Filter Low Wavelen)」)為250μm,使用白色干涉顯微鏡測得者。
另,於上述9個部位所測得之表面形狀及光學特性等各種參數的變動,較佳為平均值±10%,更佳為平均值±8%,再更佳為平均值±6%。 防眩膜之表面形狀及光學特性等參數的測定值雖有時不為常態分布,但至少若為上述變動之範圍,則基於各參數之效果不會受到阻礙。另,防眩膜之參數的測定值有時不為常態分布之原因,被認為如下。 當將防眩層塗布液塗布於透明基材時,防眩層塗布液所含之粒子等非溶解成分的存在比例會因防眩膜之面內的位置而不為一定。亦即,在將防眩層塗布液塗布於透明基材上進行乾燥之時點,塗膜中之組成會因面內之位置而微妙地不同。並且,乾燥風亦不可能有完全之層流,故乾燥條件會因面內之位置而有所不同。而且,塗膜之乾燥速度並非根據此等因素作線性變化,而是作非線性變化。認為是因為此種原因而產生防眩膜之霧度或表面形狀的測定值不為常態分布之情形。
本發明之防眩膜的一實施形態,較佳為關於上述滿足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的區域,當將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2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3基準面、超過該第3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3時,滿足下述條件3。 <條件3> 0.20≦N3/N2≦0.45
於條件3中,N3/N2為0.20以上,係表示相對於超過高度之平均某程度的凸部(高度水平2的凸部)之數目,大幅超過高度之平均的凸部(高度水平3的凸部)之數目在規定以上。 因此,藉由N3/N2為0.20以上滿足條件3,焦點距離不同之表面凹凸會更加摻雜在一起,可對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距離不同的各式各樣顯示裝置更加抑制眩光。 又,若N3/N2過大,則凸部之數目根據高度水平變化不大,凸部為一定之高度。亦即,於條件3中N3/N2為0.45以下,亦意指焦點距離不同之凸部摻雜在一起,可對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距離不同的各式各樣顯示裝置抑制眩光。
於條件3中,N3/N2更佳為0.22以上且0.40以下,再更佳為0.23以上且0.36以下。
本發明之防眩膜的一實施形態,較佳為N1(於500μm見方之區域內超過第1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為100~1000個,更佳為150~800個,再更佳為250~700個。 藉由使N1為100個以上,由於容易使防眩性良好,且不易存在容易使眩光惡化之寬度寬的凸部,故可輕易抑制眩光。又,藉由使N1為1000個以下,可輕易使解析度及對比度良好。
本發明之防眩膜的一實施形態,較佳為N2(於500μm見方之區域內超過第2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為30~500個,更佳為50~400個,再更佳為70~250個。 本發明之防眩膜的一實施形態,較佳為N3(於500μm見方之區域內超過第3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為10~100個,更佳為15~80個,再更佳為20~60個。
本發明之防眩膜的一實施形態,較佳為上述滿足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區域的最大高度粗糙度PV超過0.60μm但在1.50μm以下,更佳為0.65μm以上且1.20μm以下,再更佳為0.7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藉由使PV超過0.60μm,可使防眩性更加良好。又,藉由使PV為1.50μm以下,可輕易抑制由異物感所造成之辨視性的降低。
關於本說明書之最大高度粗糙度(PV),當使500μm見方區域之粗糙度曲面之高度的最大值為Hp,並將該曲面之高度的最小值定義為Hv時,係由下式表示者。 Hp-Hv=PV 另,最大高度粗糙度(PV)與將為二維參數之JIS B0601:2001之粗糙度曲線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擴大至三維者類似。
本發明之防眩膜的一實施形態,較佳為上述滿足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區域的算術平均粗糙度Sa為0.020μm以上且0.070μm以下,更佳為0.025μm以上且0.065μm以下,再更佳為0.030μm以上且0.060μm以下。 藉由使Sa為0.020μm以上,可使防眩性更加良好。又,藉由使Sa為0.070μm以下,可輕易抑制解析度降低。
本說明書之算術平均粗糙度(Sa)於將粗糙度曲面表示為xy平面上任意之點的高度z(x,y),並使對象區域之面積為A(A=Lx × Ly,其中,Lx、Ly分別為對象區域之x方向、y方向之邊的長度)時,由下述式(i)表示。 另,Sa與將為二維參數之JIS B0601:2001之粗糙度曲線的算術平均粗糙度(Ra)擴大至三維者類似。 式(i)中,「A=Lx × Ly」。
本發明之防眩膜的一實施形態,較佳為上述滿足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區域的十點平均粗糙度Sz為0.2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更佳為0.35μm以上且1.00μm以下,再更佳為0.50μm以上且0.80μm以下。 藉由使Sz為0.20μm以上,可輕易使防眩性良好,且可抑制表面凹凸過度均一,能使防眩層之損傷、缺陷不明顯。又,藉由使Sz為1.20μm以下,可輕易抑制對比度之降低。
本說明書之十點平均粗糙度(Sz),當將粗糙度曲面上較平均面突出之每個區域中高於平均面者定義為峰、低於平均面者定義為谷,使峰高之最大值為峰頂、谷高之最小值為谷底時,於使最高之峰頂至第5高之峰頂的高度分別為P1、P2、P3、P4、P5且使最低之谷底至第5低之谷底的高度分別為V1、V2、V3、V4、V5時,由下式表示(由於以平均面作為基準,故P1~P5為正,V1~V5為負。)。 Sz={(P1+P2+P3+P4+P5)-(V1+V2+V3+V4+V5)}/5 另,Sz與將為二維參數之JIS B0601:2001的十點平均粗糙度(Rzjis)擴大至三維者類似。
本發明之防眩膜的一實施形態,較佳於上述滿足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的區域中,Sz/Sa為10.0以上且22.0以下,更佳為12.0以上且20.0以下,再更佳為13.0以上且18.0以下。 藉由使Sz/Sa為10.0以上,可抑制表面凹凸過度均一,能使防眩層之損傷、缺陷不明顯。另,通常若Sz/Sa顯示10.0以上之高的值,則具有眩光容易惡化之傾向,但於本發明,藉由滿足條件1及條件2,即使Sz/Sa過大,亦可抑制眩光。又,藉由使Sz/Sa為22.0以下,可輕易抑制因異物感所造成之辨視性降低。
<光學特性> 本發明之防眩膜的一實施形態,較佳為內部霧度為6.0%以下,更佳為4.5%以下,再更佳為3.0%以下,進而再更佳為1.5%以下。 藉由使內部霧度為6.0%以下,可輕易抑制顯示元件之解析度及對比度降低。顯示元件與防眩膜越分開,越具有容易因內部霧度而使得解析度降低之傾向。因此,使內部霧度為6.0%以下在與本發明之課題的關係上有效。
於本說明書中,內部霧度等光學特性意指上述9個部位之測定值的平均。內部霧度及表面霧度,例如可藉由實施例記載之方法求得。
本發明之防眩膜的一實施形態,較佳為表面霧度為1.0~15.0%,更佳為2.0~10.0%,再更佳為3.0~8.0%。 藉由使表面霧度為1.0%以上,可輕易使防眩性良好。又,藉由使表面霧度為15.0%以下,可輕易抑制顯示元件之解析度及對比度降低。
本發明之防眩膜的一實施形態,較佳為JIS K7361-1:1997之總光線透射率為80%以上,更佳為85%以上,再更佳為90%以上。
本發明之防眩膜的一實施形態,較佳對光梳之寬度為0.125mm、0.25mm、0.5mm、1.0mm及2.0mm的各者,當依照JIS K7374:2007測定透射影像清晰度,將光梳之寬度為0.125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義為C0.125 、光梳之寬度為0.25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義為C0.25 、光梳之寬度為0.5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義為C0.5 、光梳之寬度為1.0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義為C1.0 、光梳之寬度為2.0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義為C2.0 時,C0.125 、C0.25 、C0.5 、C1.0 及C2.0 之合計為380%以上。 藉由使C0.125 、C0.25 、C0.5 、C1.0 及C2.0 之合計為380%以上,可輕易抑制解析度降低。C0.125 、C0.25 、C0.5 、C1.0 及C2.0 之合計更佳為400%以上,再更佳為450%以上。C0.125 、C0.25 、C0.5 、C1.0 及C2.0 之合計的上限為490%左右。
本發明之防眩膜的一實施形態,較佳為C2.0 與C0.125 之差為10.0%以下,更佳為7.5%以下,再更佳為5.0%以下,進而再更佳為3.0%以下。 C2.0 與C0.125 之差為10.0%以下,可說是意謂著容易使眩光惡化之寬度寬的凸部少。因此,藉由使C2.0 與C0.125 之差為10.0%以下,可更加輕易抑制眩光。又,C2.0 與C0.125 之差為10.0%以下,可說是意謂著透射過防眩膜之光中,漫射於高角度之光的比例少。因此,藉由使C2.0 與C0.125 之差為10.0%以下,可輕易抑制因顯示元件與防眩膜分開所導致之解析度降低。 C0.125 、C0.25 、C0.5 、C1.0 及C2.0 較佳為分別在80%以上,更佳在85%以上,再更佳在90%以上。藉由C0.125 、C0.25 、C0.5 、C1.0 及C2.0 分別在80%以上,可輕易抑制眩光。
<層構成> 防眩膜可為防眩層之單層,亦可為於透明基材上具有防眩層之複層。從處理性及製造容易性來看,於透明基材上具有防眩層之構成較為合適。 又,防眩膜亦可具有抗反射層、防污層、抗靜電層等功能性層。
防眩膜較佳為滿足條件1及2之側相反側之面大致平滑。例如,當防眩膜為防眩層之單層的情形時,凹凸面相反側之面較佳為大致平滑。又,當防眩膜為於透明基材上具有防眩層之構成的情形時,透明基材具有防眩層之面相反側之面較佳為大致平滑。又,當防眩膜於防眩層相反側之最表面具有功能性層的情形時,功能性層之表面較佳為大致平滑。此處,所謂大致平滑,係指上述Sa未達0.020μm。
<<防眩層>> 防眩層表面之凹凸形狀,例如可藉由(A)使用壓花輥之方法、(B)蝕刻處理、(C)利用模具之成型、(D)利用塗布形成塗膜等來形成。於此等方法之中,從凹凸形狀之再現性的觀點,(C)之利用模具之成型較為合適,從生產性及因應多品種之觀點,(D)之利用塗布形成塗膜較為合適。
利用模具之成型,可藉由下述方式製造:製作由與防眩層表面之凹凸形狀互補之形狀構成的模具,將高分子樹脂或玻璃等構成防眩層之材料注入該模具使之硬化後,從模具取出。當使用透明基材之情形時,可藉由下述方式製造:將高分子樹脂等注入模具,於其上疊合透明基材後,使高分子樹脂等硬化,連同透明基材從模具取出。另,當使防眩層含有粒子或添加劑之情形時,亦可於將高分子樹脂等注入模具時,亦進一步注入粒子或添加劑等。
利用塗布形成塗膜,可藉由下述方式形成:藉由凹版塗布、棒式塗布等公知之塗布方法,將含有黏合劑樹脂成分、粒子及溶劑而成之防眩層塗布液塗布於透明基材上加以乾燥,並視需要進行硬化。 為了使防眩膜容易滿足條件1及2,較佳使用後述較合適之材料作為黏合劑樹脂成分、粒子及溶劑。
-粒子- 作為粒子,較佳包含平均粒徑0.5~5.0μm之粒子與平均粒徑1~50nm之無機粒子。 以下,有時將平均粒徑0.5~5.0μm之粒子稱為「大粒子」,將平均粒徑1~50nm之無機粒子稱為「無機微粒子」。
--大粒子-- 平均粒徑0.5~5.0μm之粒子(大粒子)可使用有機粒子及無機粒子之任一者。藉由使大粒子之平均粒徑為該範圍,而可輕易滿足條件1。 大粒子之平均粒徑較佳為1.0~4.0μm,更佳為1.5~3.0μm。
當於防眩層中大粒子之分散性過度良好的情形時,由於凸部之高度容易變得一致,故會難以使N2/N1為0.20以上且0.45以下。另一方面,當於防眩層中大粒子過度凝聚之情形時,凸部會過大,而有最大峰高P超過1.20μm之虞。 因此,較佳為適當地控制大粒子之分散,於防眩層中,使分散之大粒子與凝聚之大粒子均衡存在。
大粒子亦可將2種以上之平均粒徑者加以混合,但從使分散控制容易化,容易滿足條件2及3之觀點,較佳使用平均粒徑為1種者。
大粒子之平均粒徑,可藉由下述(i)~(iii)之操作算出。 (i)對防眩膜使用光學顯微鏡拍攝透射觀察影像。倍率較佳為500~2000倍。 (ii)從觀察影像抽樣出任意10個大粒子,算出各個大粒子之粒徑。粒徑係於以任意平行之2條直線夾持大粒子的剖面時,測定如該2條直線間距離為最大之2條直線之組合下的直線間距離。 (iii)於相同樣品之其他畫面的觀察影像進行同樣之操作5次,將從合計50個粒徑之數量平均所得到的值作為大粒子之平均粒徑。 惟,於光學上無法觀察大粒子時,則藉由下述(iv)~(vi)算出。 (iv)使用切片機,從防眩膜製作如成為通過大粒子中心之剖面的切片。切片之厚度較佳為70nm~100nm。為了得到成為通過中心之剖面的切片,可對1個大粒子連續地製作複數個切片,從各切片將藉由(v)之操作所算出之粒徑成為極大的切片作為成為通過中心之剖面的切片。 (v)使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STEM)觀察所得到之切片,算出粒徑。粒徑之算出方法與(ii)相同。倍率較佳為5000~20000倍。 (vi)對20個粒子進行此操作,將從20個粒徑之數量平均所得到之值作為大粒子之平均粒徑。
大粒子可列舉球形、圓盤狀、橄欖球狀、不規則形等形狀,又,此等形狀之中空粒子、多孔粒子及實心粒子等。此等之中,從抑制眩光之觀點,球形之實心粒子較為合適。
作為有機粒子,可列舉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三聚氰胺樹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苯胍𠯤-三聚氰胺-甲醛縮合物、聚矽氧、氟系樹脂及聚酯系樹脂等構成之粒子。 作為無機粒子,可列舉由二氧化矽(silica)、氧化鋁、氧化鋯(zirconia)及氧化鈦(titania)等構成之粒子。 上述大粒子之中,容易控制分散且可輕易滿足條件2及3之有機粒子較為合適。又,有機粒子之比重輕,藉由與無機微粒子合併使用,有機粒子會容易浮起至防眩層之表面附近,而可輕易顯示出防眩性,因此較為合適。
有機粒子之中,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粒子較為合適。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粒子由於容易控制折射率及親疏水之程度,故容易控制內部霧度及分散,因此較為良好。 當使用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粒子作為大粒子之情形時,若增加苯乙烯之比例而提高疏水性程度,則分散性會變良好,相反地若減少苯乙烯之比例,則會容易凝聚。構成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粒子之丙烯酸與苯乙烯的比例,可將粒子之折射率作為判斷基準。具體而言,苯乙烯由於折射率高於丙烯酸,故可說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粒子之折射率越高,苯乙烯之比例就越高。
大粒子之含量從容易滿足條件1及2等之觀點,較佳為形成防眩層之全部固形物成分中的1~25質量%,更佳為2~10質量%。
--無機微粒子-- 作為平均粒徑1~50nm之無機粒子(無機微粒子),可列舉二氧化矽、氧化鋁、氧化鋯及氧化鈦等構成之微粒子。此等之中,可輕易抑制內部霧度發生之二氧化矽較為合適。 無機微粒子之平均粒徑較佳為10~40nm,更佳為20~30nm。
無機微粒子之平均粒徑可藉由下述(i)~(iii)之操作算出。 (i)以TEM或STEM拍攝防眩膜之剖面。TEM或STEM之加速電壓較佳設定為10kV~30kV,倍率較佳設定為5萬~30萬倍。例如,可使用日立全球先端科技公司製之製品名「S-4800(TYPE2)」,以STEM觀察模式加以觀察。將樣品切成置於樣品台之大小後,使用銀糊或碳糊黏貼,為了使導通良好,而濺鍍20秒左右Pt-Pd。以上述加速電壓、發射電流10μA、偵檢器:TE,調節焦點,觀察是否可分辨各粒子之輪廓,且同時以5萬~30萬倍適當調節對比度及亮度。當拍攝照片時,亦可進一步將孔徑(aperture)設為束監測器光圈3,將物鏡光圈設為3,又使W.D.為8mm。當因對比度不足而難以看見粒子輪廓之情形時,亦可施以四氧化鋨、四氧化釕、磷鎢酸等染色處理作為前處理。 (ii)從觀察影像抽樣出任意10個無機微粒子,算出各個無機微粒子之粒徑。粒徑係於以任意平行之2條直線夾持無機微粒子的剖面時,測定如該2條直線間距離為最大之2條直線之組合下的直線間距離。 (iii)於相同樣品之其他畫面的觀察影像進行同樣之操作5次,將從合計50個粒徑之數量平均所得到的值作為無機微粒子之平均粒徑。
若將無機微粒子與由有機粒子構成之大粒子加以比較,則無機微粒子其親水性之程度較強,而大粒子則是疏水性之程度較強。因此,藉由在防眩層塗布液中含有無機微粒子,大粒子會容易於塗布液中分散。然而,當於塗布液中大粒子過度分散之情形時,會難以滿足條件2、條件3。 因此,較佳為大量添加無機微粒子,提高防眩層塗布液之黏度,不使大粒子過度分散。
無機微粒子之含量較佳為形成防眩層之全部固形物成分中的20~90質量%,更佳為30~80質量%,再更佳為40~60質量%。 藉由設定為該範圍,可輕易適度分散大粒子,且抑制黏合劑樹脂之聚合收縮,輕易滿足條件2及3。
又,從輕易滿足條件2及3之觀點,防眩層中之大粒子及無機微粒子的含量之比(大粒子之含量/無機微粒子之含量)較佳為0.03~0.3,更佳為0.05~0.2。
無機微粒子較佳為藉由表面處理而導入有反應性基之反應性無機微粒子。藉由導入反應性基,而能使防眩層中含有大量無機微粒子,可輕易滿足條件2及3。
作為反應性基,可適用聚合性不飽和基,較佳為光硬化性不飽和基,尤佳為游離輻射硬化性不飽和基。作為其具體例,可列舉(甲基)丙烯醯基、(甲基)丙烯醯氧基、乙烯基及烯丙基等乙烯性不飽和鍵以及環氧基等。 此種反應性無機微粒子,可舉經以矽烷偶合劑進行表面處理之無機微粒子。若要以矽烷偶合劑處理無機微粒子表面,可列舉將矽烷偶合劑噴霧於無機微粒子之乾式法,或使無機微粒子分散於溶劑後添加矽烷偶合劑使之反應的濕式法等。
防眩層較佳於表面附近具有無機微粒子之密度高的區域。該區域較佳從防眩層表面於厚度方向上為5~200nm,更佳為20~100nm。藉由在表面附近具有無機微粒子之密度高的區域,可抑制防眩層表面附近之聚合收縮於面內每處的差異,可抑制面內之殘留應變不均一。其結果,當於防眩層上形成功能層時,可輕易抑制功能層之剝離。 於防眩層之表面附近以外的部位,較佳為無機微粒子大致均勻地存在。
--黏合劑樹脂-- 防眩層之黏合劑樹脂較佳含有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或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從使機械強度更佳之觀點,更佳含有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 又,從調整防眩層塗布液之黏度而輕易控制大粒子之分散及凝聚的觀點,較佳為除了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外,還含有熱塑性樹脂。另,熱塑性樹脂相較於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具有提高防眩層塗布液之黏度的傾向。
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為至少含有熱硬化性樹脂且會因加熱而硬化之樹脂組成物。 作為熱硬化性樹脂,可列舉丙烯酸樹脂、胺酯樹脂、酚樹脂、脲三聚氰胺樹脂、環氧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矽氧樹脂等。於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可視需要在此等硬化性樹脂添加硬化劑。
游離輻射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為含有具有游離輻射硬化性官能基之化合物(以下,亦稱為「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的組成物。作為游離輻射硬化性官能基,可列舉(甲基)丙烯醯基、乙烯基、烯丙基等乙烯性不飽和鍵基,及環氧基、氧環丁烷基等。作為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較佳為具有乙烯性不飽和鍵基之化合物,更佳為具有2個以上之乙烯性不飽和鍵基的化合物,其中,再更佳為具有2個以上之乙烯性不飽和鍵基的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作為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可使用單體及寡聚物之任一者。 另,所謂游離輻射,意指電磁波或帶電粒子射線之中,具有可使分子聚合或者交聯之能量子者,通常可使用紫外線(UV)或電子束(EB),但其他亦可使用X射線、γ射線等電磁波,α射線、離子束等帶電粒子射線。
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之中,作為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可列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四乙氧基二丙烯酸酯、雙酚A四丙氧基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等。 作為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例如可列舉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改質三(甲基)丙烯酸酯等。 又,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亦可為藉由氧化乙烯、氧化丙烯、己內酯、異三聚氰酸、烷基、環狀烷基、芳香族、雙酚等將分子骨架之一部分改質而成者(改質(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改質(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可輕易抑制因交聯所造成之收縮不均,因此較佳。以此方式,藉由抑制防眩層之收縮不均,可抑制面內之殘留應變不均勻,當於防眩層上形成功能層時,可輕易抑制功能層之剝離。
改質(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從提高與無機微粒子之親和性輕易抑制無機微粒子之凝聚的觀點,較佳為經氧化乙烯、氧化丙烯等氧化烯(alkylene oxide)改質者。 作為以氧化烯改質而成之(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可列舉雙酚F氧化烯改質二(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氧化烯改質二(甲基)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氧化烯改質二(甲基)丙烯酸酯、聚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氧化烯改質三(甲基)丙烯酸酯、異三聚氰酸氧化烯改質三(甲基)丙烯酸酯。
改質(甲基)丙烯酸酯系單體之含量相對於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之總量,較佳為10~80質量%,更佳為20~70質量%,再更佳為30~50質量%。
又,作為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系寡聚物,可列舉胺酯(甲基)丙烯酸酯、環氧(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酯系聚合物等。 胺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藉由多元醇及有機二異氰酸酯與羥基(甲基)丙烯酸酯之反應而得。 又,較佳之環氧(甲基)丙烯酸酯,係使3官能以上之芳香族環氧樹脂、脂環族環氧樹脂、脂肪族環氧樹脂等與(甲基)丙烯酸反應而得之(甲基)丙烯酸酯;使2官能以上之芳香族環氧樹脂、脂環族環氧樹脂、脂肪族環氧樹脂等與多元酸與(甲基)丙烯酸反應而得之(甲基)丙烯酸酯及使2官能以上之芳香族環氧樹脂、脂環族環氧樹脂、脂肪族環氧樹脂等與酚類與(甲基)丙烯酸反應而得之(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可單獨使用1種,或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
當游離輻射硬化性化合物為紫外線硬化性化合物之情形時,游離輻射硬化性組成物較佳含有光聚合起始劑或光聚合促進劑等添加劑。 作為光聚合起始劑,可列舉選自苯乙酮、二苯基酮、α-羥基烷基苯酮(α-hydroxy alkylphenone)、米其勒酮、安息香、二苯乙二酮二甲基縮酮(benzil dimethylketal)、苯甲醯苯甲酸酯、α-醯基肟酯、9-氧硫𠮿類等之1種以上。 光聚合促進劑為可減輕硬化時之空氣所造成的聚合阻礙,加快硬化速度者,例如可列舉選自對二甲胺苯甲酸異戊酯、對二甲胺苯甲酸乙酯等之1種以上。
作為熱塑性樹脂,可使用丙烯酸系樹脂、纖維素系樹脂、胺酯系樹脂、氯乙烯系樹脂、聚酯系樹脂、聚烯烴系樹脂、聚碳酸酯、耐綸、聚苯乙烯及ABS樹脂等。此等之中,較佳為丙烯酸系樹脂,而丙烯酸系樹脂之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較為合適。
熱塑性樹脂從將防眩層塗布液之黏度調整為適當範圍的觀點,較佳為以GPC法測得之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為2萬~20萬,更佳為5萬~10萬。 防眩層之黏合劑樹脂總量中的熱塑性樹脂之含有比例較佳為10~30質量%,更佳為15~25質量%。
防眩層之厚度從與抑制捲曲、機械強度、硬度及韌性之平衡的觀點,較佳為1~10μm,更佳為2~7μm。 防眩層厚度之變動較佳相對於平均膜厚,為±15%以內,更佳為±10%以內,再更佳為±7%以內,進而再更佳為5%以內。 防眩層之厚度,可選擇以掃描型穿透電子顯微鏡(STEM)所拍攝之防眩膜剖面照片的任意部位20處,藉由其平均值而算出。
又,從輕易滿足條件1~3等之觀點,防眩層之厚度與大粒子之平均粒徑的比(大粒子之平均粒徑/防眩層之厚度)較佳為0.50~0.85,更佳為0.55~0.80。
--溶劑-- 於防眩層塗布液,通常為了調節黏度,或可溶解或者分散各成分,而會使用溶劑。由於塗布、乾燥後之防眩層的表面形狀會因溶劑種類而異,故較佳為考慮溶劑之飽和蒸氣壓、溶劑對透明基材之滲透性等再選擇溶劑。 具體而言,溶劑例如可例示酮類(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環己酮等)、醚類(二㗁烷、四氫呋喃等)、脂肪族烴類(己烷等)、脂環式烴類(環己烷等)、芳香族烴類(甲苯、二甲苯等)、鹵化碳類(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酯類(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醇類(正丁醇、環己醇等)、二醇醚(glycol ether)類(乙基賽珞蘇、丙二醇單甲基醚、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等)、亞碸類(二甲基亞碸等)、醯胺類(二甲基甲醯胺、二甲基乙醯胺等)等,亦可為此等之混合物。
於一般之塗布液,為了防止粒子凝聚,可選擇乾燥速度快之溶劑。 然而,當僅含有乾燥速度快之溶劑的情形時,大粒子會不易凝聚,變得難以滿足條件2、條件3。因此,作為溶劑,較佳亦包含乾燥速度慢之溶劑。 另一方面,當對乾燥速度快之溶劑混合乾燥速度慢之溶劑的情形時,有時大粒子之分散性會急遽地變化,大粒子過度凝聚。因此,作為乾燥速度慢之溶劑,較佳使用二醇醚系溶劑。二醇醚系溶劑由於乾燥速度慢,故容易使大粒子凝聚,另一方面相較於其他溶劑,由於為親水性,故較其他溶劑不易使大粒子(有機粒子)凝聚。亦即,藉由使用二醇醚系溶劑作為乾燥速度慢之溶劑,由於不會使分散性急遽地變化,故可輕易使大粒子(有機粒子)適度凝聚。 乾燥速度快之溶劑較佳為相對蒸發速度(以正乙酸丁酯之蒸發速度為100時的相對蒸發速度)為100以上者。又,乾燥速度慢之溶劑較佳為相對蒸發速度未達100,更佳為20~80,再更佳為30~60。 相對蒸發速度快之溶劑與相對蒸發速度慢之溶劑的質量比較佳為30:70~95:5,更佳為40:60~90:10,再更佳為50:50~85:15。 若列舉相對蒸發速度之例,則甲苯為195,甲基乙基酮(MEK)為465,甲基異丁基酮(MIBK)為118,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為34。
又,為了加快防眩層塗布液之乾燥,較佳當形成防眩層時控制乾燥條件。 乾燥條件可藉由乾燥溫度及乾燥機內之風速加以控制。作為具體之乾燥溫度,較佳為30~120℃,而乾燥風速,則較佳設定為0.2~50m/s。又,為了藉由乾燥來控制防眩層之表面形狀,游離輻射之照射較合適於乾燥後進行。
亦可使防眩層塗布液含有調平劑。調平劑可列舉聚矽氧系調平劑及氟系調平劑。 然而,若將防眩層之表面形狀過度調平,則有可能會難以滿足條件1~3等。因此,作為調平劑之添加量,相對於防眩層塗布液之全部固形物成分,較佳為0.01~0.5重量%,更佳為0.05~0.2重量%。
<<透明基材>> 作為透明基材,較佳為具備透光性、平滑性、耐熱性且機械強度優異者。 作為此種透明基材,可列舉聚酯、三乙醯基纖維素(TAC)、二醋酸纖維素、醋酸丁酸纖維素、聚醯胺、聚醯亞胺、聚醚碸、聚碸、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氯乙烯、聚乙烯縮醛、聚醚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胺酯及非晶質烯烴(Cyclo-Olefin-Polymer:COP)等塑膠膜,及玻璃。塑膠膜亦可為貼合有2片以上之塑膠膜者。
上述之中,從機械強度或尺寸穩定性之觀點,較佳為經延伸加工,尤其是經雙軸延伸加工之聚酯(聚對酞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又,TAC、丙烯酸於透光性及光學等向性之觀點上較佳為合適。又,COP、聚酯因耐候性優異而較為合適。又,關於延遲值3000~30000nm之塑膠膜及1/4波長相位差之塑膠膜,當通過偏光太陽眼鏡觀察液晶顯示器之影像的情形時,可抑制在顯示畫面觀察到顏色不同之不均,因此較為合適。
透明基材之厚度較佳為5~300μm,更佳為30~200μm。 當欲將防眩膜薄膜化之情形時,透明基材之厚度的較佳上限為60μm,更佳上限為50μm。又,當透明基材為聚酯、COP、丙烯酸等低透濕性基材之情形時,用以薄膜化之透明基材的厚度較佳上限為40μm,更佳上限為20μm。即使為大畫面之情形,若透明基材之厚度上限為前述範圍,則亦可不易使其產生變形,於此方面上亦為合適。另,透明基材之厚度可使用數位標準外側測微計(三豐公司製,產品編號「MDC-25SX」)等測定。關於透明基材之厚度,測定任意10點所得之平均值為上述數值即可,厚度之變動較佳為平均值±8%之範圍,更佳為平均值±4%之範圍,再更佳為平均值±3%之範圍(若厚度之平均值為50μm,則較佳為各厚度落在46~54μm之範圍,較佳為各厚度落在48~52μm之範圍,更佳為各厚度落在48.5~51.5μm之範圍)。 對於透明基材之表面,為了提升接著性,除可預先進行電暈放電處理、氧化處理等物理處理外,亦可預先進行被稱為錨固劑或底漆之塗料的塗布。
<<功能層>> 防眩膜亦可具有抗反射層、防污層、抗靜電層等功能層。 功能層例如可形成於防眩層上。又,當於透明基材上具有防眩層之情形時,亦可於透明基材之防眩層相反之側形成功能層。
<大小、形狀等> 防眩膜可為片狀,亦可為捲筒狀。 又,片之大小並無特別限定,但最大徑為2~500吋左右。所謂「最大徑」,係指連接防眩膜之任意2點時的最大長度。例如,當防眩膜為長方形之情形時,該區域之對角線為最大徑。又,當防眩膜為圓形之情形時,直徑為最大徑。片之形狀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為多角形(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等)或圓形,亦可為任意之不規則形。 捲筒狀之寬度及長度並無特別限定,一般而言,寬度為500~3000mm左右,長度為100~5000m左右。捲筒狀之形態的防眩膜可配合影像顯示裝置等之大小,切成片狀使用。於切割時,較佳排除物性不穩定之捲筒端部。
[防眩膜之選擇方法] 關於本發明之具有防眩層之防眩膜的選擇方法, 當測定該防眩層之500μm見方區域的表面粗糙度,將最大峰高定義為P、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6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1基準面、超過該第1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1、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3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2基準面、超過該第2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2時, 將是否具有滿足下述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的區域作為判定條件,並選擇滿足該判定條件者: <條件1> P為0.2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 <條件2> 0.20≦N2/N1≦0.45
作為判定條件之條件1及2的較合適之實施形態與上述本發明之防眩膜相同。 又,本發明之防眩膜的選擇方法,較佳為除了條件1及2外,還包含上述本發明之防眩膜的較合適之實施形態作為判定條件。
[防眩性物品] 本發明之防眩性物品,係以上述本發明之防眩膜其防眩層側之面朝向表面側的方式配置於構件上而成者。
作為構件,若為具有透明性者則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塑膠板及玻璃板等。
[觸控面板] 本發明之觸控面板於表面具有透明基板,作為上述透明基板,係以上述本發明之防眩膜其防眩層側之面朝向表面側的方式配置而成。
作為觸控面板,可列舉電阻膜型、電容型、電磁感應型、紅外線型及超音波型等通用型之觸控面板。
[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具有顯示元件與配置於顯示元件之光射出面側的防眩膜,作為上述防眩膜,係以上述本發明之防眩膜其防眩層側之面朝向上述顯示元件相反側的方式配置而成。
作為顯示元件,可列舉液晶顯示元件、EL顯示元件(有機EL顯示元件、無機EL顯示元件)、電漿顯示元件等,進而還可舉微型LED顯示元件等LED顯示元件。
作為液晶顯示元件,可列舉TN型、STN型、TSTN型、IPS型、VA型、多域(Multi-Domain)型、OCB型等。又,亦可舉將觸控面板功能裝入此等任一型而成之內嵌式觸控面板液晶元件。
顯示元件與防眩膜之防眩層的間隔(間隙)並無特別限定,本發明之顯示裝置無論間隙為何,皆可抑制眩光。例如,本發明之顯示裝置即使為間隙超過0.7mm之情形,亦可抑制眩光。又,如後述實施例所示,即使間隙為2.5mm,亦能抑制眩光。 [實施例]
接著,藉由實施例更加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到此等之例的任何限定。另,「份」及「%」只要沒有特別說明,係設定為質量基準。
1. 測定及評價 1-1. 霧度及總光線透射率 準備樣品A,該樣品A係以目視確認沒有塵埃或損傷等異常點後,將實施例及比較例之防眩膜切成10cm×10cm而得。 使用霧度計(HM-150,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製),測定樣品A之霧度(JIS K7136:2000)及總光線透射率(JIS K7361-1:1997)。測定係對每個樣品A於9個部位(參照圖4)進行。 又,透過透明黏著劑(汎納克公司製,PD-S1,厚度25μm)將厚度80μm之TAC膜(富士軟片公司製,TD80UL)黏貼於各樣品A之防眩層側的表面,藉此填平凹凸形狀使其平坦,而製得消除了起因於表面形狀之霧度之影響的樣品B。測定樣品B之霧度,求得內部霧度(Hi)。測定係對每個樣品B於9個部位進行。然後,從整體霧度減去內部霧度,求得表面霧度(Hs)。 霧度及總光線透射率之測定時的環境,溫度係設定為23℃±5℃,濕度則設定為50%±10%。又,於測定開始前,將各樣品放置於23℃±5℃,濕度50%±10%之環境10分鐘以上。使光射入面為透明基材側,以不沾上指紋且不起皺摺之方式設置。 將9個部位之平均值作為各實施例及比較例的表面霧度(Hs)、內部霧度(Hi)及總光線透射率(Tt)。
1-2. 防眩膜之表面形狀的測定 以目視確認沒有塵埃或損傷等異常點後,將實施例及比較例之防眩膜切成10cm×10cm。將經切割之防眩膜的透明基材側之面透過光學透明黏著劑(25μm厚,汎納克製PD-S1)貼合縱10cm×橫10cm大小之玻璃板(厚度2.0mm),而製得樣品C。 使用白色干涉顯微鏡(New View7300,賽格公司製),放置成樣品C固定且密合於測量載台之狀態後,以下述條件,進行防眩膜之表面形狀的測定及分析。於測定係使用MetroPro ver9.0.10之顯微鏡應用(Microscope Application)。於分析則使用MetroPro ver8.3.2之顯微鏡應用(Microscope Application)及高級紋理應用(Advanced Texture Application)。首先,於顯微鏡應用(Microscope Application)選擇下述條件,及於「遮罩資料(Mask Data)」選擇「方形(Square)」,使「尺寸(size)」為0.5mm,將測定區域之大致中央處設定為分析區域,藉此實施500μm×500μm區域之分析。使「Ra」、「Peak」、「PV」、「Rz」顯示於「表面圖(Surface Map)」視窗上,其值分別相當於Sa、P、PV、Sz。然後,使「保存資料(Save Data)」按鈕顯示於「表面圖(Surface Map)」視窗上,從該按鈕進行保存,藉此將經分析之資料加以保存。接著,以高級紋理應用(Advanced Texture Application)讀入前述保存資料設成下述分析條件後,於「峰(Peaks)/谷(Valleys)」視窗,將「峰值下限(Peak Lower Limit)」設定為P/6進行分析時使「峰(Peaks)」為N1,同樣地設定為P/3時使「峰(Peaks)」為N2,設定為P/2時使「峰(Peaks)」為N3,算出N1、N2及N3。 測定及分析係對每個樣品C於9個部位(參照圖4)進行。將9個部位中之正中間之部位的測定值或分析值作為代表例表示於表1。另,各樣品都是其他8個部位之測定值或分析值與正中間之部位之值同等(±10%以內)。又,實施例之樣品的其他8個部位亦滿足條件1~3。 另,測定時之環境係將溫度設定為23℃±5℃,濕度設定為50%±10%。又,於測定開始前,將各樣品C放置於23℃±5℃,濕度50%±10%之環境10分鐘以上。
<測定條件> 物鏡:10×Mirau [測量控制(Measurement Controls)] 採集模式(Acquisition Mode):掃描(Scan) 相機模式(Camera Mode):992×992 48Hz 消除系統誤差(Subtract Sys Err):Off AGC:關(Off) 相位分辨率(Phase Res):高(High) 連接順序(Connection Order):位置(Location) 斷開操作(Discon Action):濾波器(Filter) 最小模式(Min Mod)(%):7 最小區域尺寸(Min Area Size):7 掃描方向(Scan Direction):向下(Downward) 圖像變焦(Image Zoom):×1 去除邊緣(Remove Fringes):關(Off) 平均次數(Number of Averages):0 FDA雜訊臨限(FDA Noise Threshold):10 掃描長度(Scan Length):10um雙極(bipolar) 擴展掃描長度(Extended Scan Length):1000 μm FDA分辨率(Res):高(High)2G 相機解析度(每1點之間隔):1.092μm 測定區域:1083μm×1083μm
<分析條件> <<顯微鏡應用(Microscope Application)>> 去除(Removed):無(None) 調整(Trim):0 資料填充(Data Fill):開(On) 最大資料填充(Data Fill Max):100 濾波器(Filter):高通(HighPass) 濾波器低波長(Filter Low Wavelen):250μm 濾波器類型(Filter Type):高斯樣條(Gauss Spline) 濾波器調整(Filter Trim):關(Off) 去除尖峰(Remove spikes):開(on) 尖峰高度(Spike Height)(xRMS):2.5 <<高級紋理應用(Advanced Texture Application)>> 高FFT濾波器(High FFT Filter):關(Off) 低FFT濾波器(Low FFT Filter):關(Off) 去除尖峰(Remove spikes):關(Off) 雜訊濾波器尺寸(Noise Filter Size):0 雜訊濾波器類型(Noise Filter Type):2 Sigma 填充資料(Fill Data):關(Off) 調整(Trim):0 去除(Remove):平面(Plane)
1-3. 透射影像清晰度 使用Suga Test Instruments公司製之影像清晰度測定器(商品名:ICM-1T),依照JIS K7374:2007,測定於上述「1-1」所製作之樣品A的透射影像清晰度。測定係對每個樣品A於9個部位進行。將9個部位之平均值作為各實施例及比較例之透射影像清晰度。測定時之環境係將溫度設定為23℃±5℃,濕度設定為50%±10%。又,於測定開始前,將各樣品放置於23℃±5℃,濕度50%±10%之環境10分鐘以上。使光射入面為防眩層側,以不沾上指紋且不起皺摺之方式設置。
1-4. 眩光(間隙約0.8mm) 以盡可能沒有皺摺或指紋等污垢、夾雜塵埃/空氣之方式,透過透明黏著劑層200(25μm厚,汎納克公司製,產品編號:PD-S1)將防眩膜之透明基材1側之面與黑矩陣(玻璃厚度0.7mm,黑矩陣之像素密度相當於350ppi)300未形成矩陣之側之面貼合,製作眩光評價用樣品D1。關於眩光評價用樣品D1,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間隙可視為0.805mm(黑矩陣之玻璃厚度0.7mm+透明黏著劑層之厚度0.025mm+透明基材之厚度0.08mm)。 於暗室下從評價用樣品D1之黑矩陣側以白色面光源500(HAKUBA公司製,LIGHTBOX,平均亮度1000cd/m2 )照射光,使之疑似產生眩光,從防眩層2側使用CCD相機600(KP-M1,C安裝配接器,特寫環;PK-11A 尼康,相機透鏡;50mm,F1.4s NIKKOR)拍攝。白色面光源500與黑矩陣300之距離設定為70mm,CCD相機600與防眩層2之距離則設定為200mm,將CCD相機之焦點調節到防眩膜。圖5為進行前述測定時之概略圖。 使用影像處理軟體(ImagePro Plus ver.6.2;Media Cybernetics公司製),將CCD相機所拍攝之影像通過影像板(Pro-Series Capture Kit Spectrim Pro For Windows 2000 & XP Pro Version 5.1)輸入個人電腦,得到由各像素之亮度之集合體構成的影像資料。又,使用該軟體以下述方式進行分析。另,輸入時,由選單→輸入→視頻/數位所顯示的輸入畫面資料之中,將亮度設定為32,對比度設定為40,色調設定為32,色度設定為32,其他項目則依照預設值之設定。 首先,從輸入之影像資料選擇200×160像素(於樣品上為10mm×8mm)之評價部位,於該評價部位中,轉換為16位元灰階。 接著,從濾波器命令之強調標籤選擇低通濾波器,以「3×3,次數3,強度10」之條件實施濾波。藉此將來自黑矩陣圖案之成分去除。 接著,選擇平坦化,以「背景:暗,對象寬度10」之條件進行蔭影校正。 接著,於對比度強調命令中設為「對比度:96,亮度:48」進行對比度強調。將所得到之影像資料轉換成8位元灰階(256階之灰階)。若換言之,則將所得到之影像資料轉換成最大值255、最小值0之256階的亮度(由於為變換值,故無單位)。對以此方式所得到之影像資料,針對其中之150×110像素(=16500像素)的區域算出各像素之亮度的標準偏差,並該值作為眩光值。另,將光源之亮度調整成此區域之亮度平均為120~140。
1-5. 眩光(間隙約1.9mm,間隙約2.6mm) 除了將眩光評價用樣品D1變更為下述眩光評價用樣品D2或D3以外,其餘皆與1-4同樣地算出眩光值。另,關於眩光評價用樣品D2,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間隙可視為1.905mm(黑矩陣之玻璃厚度0.7mm+厚度1.1mm之玻璃+透明黏著劑層之厚度0.025mm+透明基材之厚度0.08mm)。又,關於眩光評價用樣品D3,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間隙可視為2.605mm(黑矩陣之玻璃厚度0.7mm+厚度1.8mm之玻璃+透明黏著劑層之厚度0.025mm+透明基材之厚度0.08mm)。另,於下述之眩光評價用樣品D2及D3中,黑矩陣300與玻璃係於疊合兩構件之狀態下以膠帶固定端部而積層。 <眩光評價用樣品D2> 係於眩光評價用樣品D1的黑矩陣300與透明黏著劑層200之間,配置有厚度1.1mm之玻璃者。 <眩光評價用樣品D3> 係於眩光評價用樣品D1的黑矩陣300與透明黏著劑層200之間,配置有厚度1.8mm之玻璃者。
1-6. 防眩性 以盡可能沒有皺摺或指紋等污垢、夾雜塵埃/空氣之方式,透過透明黏著劑將黑色丙烯酸板貼合於防眩膜之透明基材側,製作防眩性評價用樣品。對該樣品由15個受試者於明室環境下(防眩膜上之照度設定為800~1200Lx的環境)以目視藉由下述基準來評價是否得到觀測者及觀測者背景之映射不令人在意之程度的防眩性。 A:回答為良好之人為10人以上。 B:回答為良好之人為5~9人。 C:回答為良好之人為4人以下。
2. 防眩膜之製作 [實施例1] 將下述組成之防眩層塗布液1塗布於透明基材(厚度80μm三乙醯基纖維素樹脂膜(TAC),富士軟片公司製,TD80UL)上,以70℃,風速5m/s乾燥30秒鐘後,於氮環境(氧濃度200ppm以下)下以累積光量成為100mJ/cm2 之方式照射紫外線,形成防眩層,而得到實施例1之防眩膜。防眩層之膜厚為3.0μm。另,防眩膜之防眩層相反側的Sa為0.012μm。
<防眩層塗布液1> ・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20份 (日本化藥公司製,KAYARAD-PET-30) ・異三聚氰酸EO改質三丙烯酸酯 25份 (東亞合成公司製,M-313) ・丙烯酸聚合物 12份 (三菱麗陽公司製,分子量75,000) ・光聚合起始劑 3份 (IGM Resins B.V.公司製,Omnirad184) ・聚矽氧系調平劑 0.12份 (摩曼帝夫特性材料公司製,TSF4460) ・透光性粒子 5份 (積水化成品公司製,球狀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 (平均粒徑2.0μm,折射率1.515) (粒徑1.8~2.2μm之粒子的比例為90%以上) ・無機微粒子分散液 155份 (日產化學公司製,表面導入有反應性官能基之二氧化矽,溶劑MIBK,固形物成分35%) (平均粒徑12nm) ・溶劑1 75份 (甲苯) ・溶劑2 50份 (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
[實施例2] 除了將防眩層塗布液1變更為下述組成之防眩層塗布液2,塗布成防眩層之膜厚成為5.0μm以外,其餘皆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得到實施例2之防眩膜。 <防眩層塗布液2> ・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33份 (日本化藥公司製,KAYARAD-PET-30) ・異三聚氰酸EO改質三丙烯酸酯 25份 (東亞合成公司製,M-313) ・丙烯酸聚合物 12份 (三菱麗陽公司製,分子量75,000) ・光聚合起始劑 3份 (IGM Resins B.V.公司製,Omnirad184) ・聚矽氧系調平劑 0.12份 (摩曼帝夫特性材料公司製,TSF4460) ・透光性粒子 5份 (積水化成品公司製,球狀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 (平均粒徑3.5μm,折射率1.525) (粒徑3.2~3.8μm之粒子的比例為90%以上) ・無機微粒子分散液 120份 (日產化學公司製,表面導入有反應性官能基之二氧化矽,溶劑MIBK,固形物成分35%) (平均粒徑12nm) ・溶劑1 90份 (甲苯) ・溶劑2 55份 (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
[實施例3] 除了將防眩層塗布液1變更為下述組成之防眩層塗布液3以外,其餘皆以與實施例1同樣之方式得到實施例3之防眩膜。 <防眩層塗布液3> ・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30份 (日本化藥公司製,KAYARAD-PET-30) ・異三聚氰酸EO改質三丙烯酸酯 25份 (東亞合成公司製,M-313) ・丙烯酸聚合物 12份 (三菱麗陽公司製,分子量75,000) ・光聚合起始劑 3份 (IGM Resins B.V.公司製,Omnirad184) ・聚矽氧系調平劑 0.12份 (摩曼帝夫特性材料公司製,TSF4460) ・透光性粒子 5份 (積水化成品公司製,球狀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 (平均粒徑2.0μm,折射率1.515) (粒徑1.8~2.2μm之粒子的比例為90%以上) ・無機微粒子分散液 130份 (日產化學公司製,表面導入有反應性官能基之二氧化矽,溶劑MIBK,固形物成分35%) (平均粒徑12nm) ・溶劑1 85份 (甲苯) ・溶劑2 55份 (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
[比較例1] 除了將防眩層塗布液2變更為下述組成之防眩層塗布液4以外,其餘皆以與實施例2同樣之方式得到比較例1之防眩膜。 <防眩層塗布液4> ・新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40份 (日本化藥公司製,KAYARAD-PET-30) ・胺酯丙烯酸酯 60份 (DIC公司製,V-4000BA) ・光聚合起始劑 3份 (IGM Resins B.V.公司製,Omnirad184) ・聚矽氧系調平劑 0.12份 (摩曼帝夫特性材料公司製,TSF4460) ・透光性粒子 11份 (積水化成品公司製,球狀聚苯乙烯聚合物) (平均粒徑3.0μm,折射率1.595) (粒徑2.7~3.3μm之粒子的比例為90%以上) ・溶劑1 100份 (甲苯) ・溶劑2 66份 (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
[比較例2] 除了將防眩層塗布液2變更為下述組成之防眩層塗布液5以外,其餘皆以與實施例2同樣之方式得到比較例2之防眩膜。 <防眩層塗布液5> ・新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50份 (大賽璐氰特公司製,PETA) ・胺酯丙烯酸酯 50份 (DIC公司製,V-4000BA) ・光聚合起始劑 3份 (IGM Resins B.V.公司製,Omnirad184) ・聚矽氧系調平劑 0.12份 (摩曼帝夫特性材料公司製,TSF4460) ・透光性粒子 4份 (積水化成品公司製,球狀聚苯乙烯聚合物) (平均粒徑2.0μm,折射率1.595) (粒徑1.8~2.2μm之粒子的比例為90%以上) ・二氧化矽微粒子 0.5份 (經辛基矽烷處理之燻矽(fumed silica),平均一次粒徑12nm,日本艾羅西爾公司製) ・溶劑1 110份 (甲苯) ・溶劑2 50份 (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 ・溶劑3 10份 (異丙醇)
[比較例3] 除了將防眩層塗布液2變更為下述組成之防眩層塗布液6以外,其餘皆以與實施例2同樣之方式得到比較例3之防眩膜。 <防眩層塗布液6> ・新戊四醇四丙烯酸酯 50份 (大賽璐氰特公司製,PETA) ・胺酯丙烯酸酯 50份 (DIC公司製,V-4000BA) ・光聚合起始劑 3份 (IGM Resins B.V.公司製,Omnirad184) ・聚矽氧系調平劑 0.12份 (摩曼帝夫特性材料公司製,TSF4460) ・透光性粒子 3份 (積水化成品公司製,球狀聚苯乙烯聚合物) (平均粒徑2.0μm,折射率1.595) (粒徑1.8~2.2μm之粒子的比例為90%以上) ・二氧化矽微粒子 1份 (經辛基矽烷處理之燻矽,平均一次粒徑12nm,日本艾羅西爾公司製) ・溶劑1 120份 (甲苯) ・溶劑2 15份 (丙二醇單甲基醚乙酸酯) ・溶劑3 30份 (異丙醇)
[表1]
如從表1之結果清楚可知,實施例之防眩膜無論間隙為何,眩光值皆被較低地抑制至14.0以下,數值之變動亦受到抑制。相對於此,比較例之防眩膜,間隙改變所造成之眩光值的變動大。亦即,可確認實施例之防眩膜具有防眩性,且與顯示元件與防眩層之間隙無關,皆可穩定地抑制眩光。
1:透明基材 2:防眩層 10:防眩膜 200:透明黏著劑層 300:黑矩陣 500:白色面光源 600:CCD相機 700:支柱 800:水平台
[圖1]表示本發明之防眩膜一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圖2]表示本發明之防眩膜其他實施形態的剖面圖。 [圖3]關於條件2及條件3,用以說明N1、N2及N3之算法之圖。 [圖4]說明從樣品測定參數時之測定部位一例之圖。 [圖5]說明眩光之測定方法之圖。

Claims (10)

  1. 一種防眩膜,其具有防眩層,當測定該防眩層之500μm見方區域的表面粗糙度,將最大峰高定義為P、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6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1基準面、超過該第1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1、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3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2基準面、超過該第2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2時,具有滿足下述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的區域,<條件1>P為0.2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條件2>0.20≦N2/N1≦0.45。
  2. 如請求項1之防眩膜,其中,關於滿足該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的區域,當將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2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3基準面、超過該第3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3時,滿足下述條件3,<條件3>0.20≦N3/N2≦0.45。
  3. 如請求項1或2之防眩膜,其中,滿足該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區域的最大高度粗糙度PV超過0.60μm但在1.50μm以下。
  4. 如請求項1或2之防眩膜,其中,滿足該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區域的算術平均粗糙度Sa為0.020μm以上且0.070μm以下。
  5. 如請求項1或2之防眩膜,其內部霧度為6.0%以下。
  6. 如請求項1或2之防眩膜,其中,對光梳之寬度為0.125mm、0.25mm、0.5mm、1.0mm及2.0mm的各者,當依照JIS K7374:2007測定透射影像清晰度,將光梳之寬度為0.125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義為C0.125、光梳之寬度為0.25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義為C0.25、光梳之寬度為0.5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 義為C0.5、光梳之寬度為1.0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義為C1.0、光梳之寬度為2.0mm的透射影像清晰度定義為C2.0時,C0.125、C0.25、C0.5、C1.0及C2.0之合計為380%以上。
  7. 一種防眩性物品,其係以請求項1~6中任一項之防眩膜之防眩層側之面朝向表面側的方式配置於構件上而成。
  8. 一種觸控面板,其於表面具有透明基板,作為該透明基板,係以請求項1~6中任一項之防眩膜之防眩層側之面朝向表面側的方式配置而成。
  9. 一種顯示裝置,其具有顯示元件與配置於顯示元件之光射出面側的防眩膜,作為該防眩膜,係以請求項1~6中任一項之防眩膜之防眩層側之面朝向該顯示元件相反側的方式配置而成。
  10. 一種防眩膜之選擇方法,其中,該防眩膜具有防眩層,於該選擇方法中,當測定該防眩層之500μm見方區域的表面粗糙度,將最大峰高定義為P、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6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1基準面、超過該第1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1、由高度之平均加上P/3所得到之高度構成的面定義為第2基準面、超過該第2基準面之凸部的數目定義為N2時,將是否具有滿足下述條件1及條件2之500μm見方的區域作為判定條件,並選擇滿足該判定條件者:<條件1>P為0.2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條件2>0.20≦N2/N1≦0.45。
TW109117675A 2019-06-07 2020-05-27 防眩膜以及使用其之防眩性物品、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以及防眩膜之選擇方法 TWI8438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JP2019-107214 2019-06-07
JP2019107214 2019-06-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1087A TW202101087A (zh) 2021-01-01
TWI843855B true TWI843855B (zh) 2024-06-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5865A1 (ja) 2017-09-29 2019-04-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5865A1 (ja) 2017-09-29 2019-04-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1440B (zh) 光学片、偏振板、光学片的筛选方法和光学片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TWI598618B (zh) Anti-glare film, polarizing pl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video display device
KR102074296B1 (ko) 방현 필름, 편광판, 액정 패널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JP7192777B2 (ja) 防眩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7464051B2 (ja) 防眩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防眩性物品、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並びに防眩フィルムの選定方法
JP5924311B2 (ja) 防眩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150260882A1 (en)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optical sheet, method for selecting optical shee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sheet
TWI693538B (zh) 觸控面板、顯示裝置及光學片與光學片之篩選方法及光學片之製造方法
JP5976602B2 (ja) 防眩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9020728A (ja) 防眩フィルム及び表示装置
CN116699738B (zh) 防眩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JP6515377B2 (ja)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並びに光学シートの選別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6157387A (ja)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並びに光学シートの選別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497126B2 (ja)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並びに光学シートの選別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TWI843855B (zh) 防眩膜以及使用其之防眩性物品、觸控面板及顯示裝置以及防眩膜之選擇方法
JP2015172834A (ja)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並びに光学シートの選別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7347627B2 (ja) 防眩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511523B2 (ja) 防眩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8159879A (zh) 防眩膜、以及使用该防眩膜的偏振片、表面板、图像显示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JP2015172832A (ja)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シート、並びに光学シートの選別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