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3519B - 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 Google Patents

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3519B
TWI843519B TW112113251A TW112113251A TWI843519B TW I843519 B TWI843519 B TW I843519B TW 112113251 A TW112113251 A TW 112113251A TW 112113251 A TW112113251 A TW 112113251A TW I843519 B TWI843519 B TW I8435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piece
thyroid cartilage
piece
end side
c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3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08429A (zh
Inventor
東家完
廣芝新也
田邊正博
Original Assignee
醫療法人顯夢會
元信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盈達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醫療法人顯夢會, 元信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賴盈達 filed Critical 醫療法人顯夢會
Publication of TW202408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8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3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3519B/zh

Links

Abstract

一種發聲障礙治療裝置,包括:一對挾持部裝配到彼此相對的軟骨的切開端;以及一橋接該對挾持部的架橋部,也就是說,本發明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包括放置在切開的甲狀軟骨前表面上的前面片,設置在切開的甲狀軟骨的後表面上的後面片;連接前面片和後面片並緊靠切開的甲狀軟骨的切開端面的端面片。其中該端面片與前面片接合的一側界定為第一端側,並且該端面片連接到該後面片的一側界定為第二端側, 該架橋部是在端面片接觸面的相對面上從該第一端側至該第二端側的區域,或從該第一端側至該第二端側間的區域呈交叉連接狀進行橋接。

Description

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本發明係涉及一種發聲障礙的治療裝置。
為了改善聲門過於封閉而聲帶不振動的痙攣性發聲障礙,日本專利第6564862號提出了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該日本專利第6564862號所揭示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包括一對挾持部及連接於該對挾持部間的架橋部,其中各該挾持部是包括置於切開的甲狀軟骨前表面的前片、置於切開的甲狀軟骨後表面的後片及連接前片和後片的端片。
上述日本專利第6564862號所揭示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該治療器裝置有一個延伸至前片寬度方向中心的虛擬線,並且該線周圍有一個彎曲區域,且於該區域上有一些穿線孔。透過將該彎曲區域上的穿線孔定為固定的孔,可以緩解彎曲區域所承受的壓力,抑制挾持部分斷裂的現象。
但是該日本專利第6564862號所揭示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現在需要更進一步抑制該對挾持部的破損是必須的。
緣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抑制破損且耐久性優異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本案發明人有鑑於此,乃加予研究,終揭示一種如本發明所述之能夠抑制破損且耐久性優異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進行深入研究的結果,揭示一種發聲障礙治療裝置,係包含一對挾持部以及一連接兩挾持部間的架橋部。其中各該挾持部是分別含有:一放置在切開的甲狀軟骨的前表面上的前面片;一放置在切開的甲狀軟骨的後表面上的後面片;以及一位於該前面片和該後面片間且緊靠甲狀軟骨的切開端面的端面片。該對挾持部的端面片緊靠甲狀軟骨的切開端面,並與甲狀軟骨切開的相對切開端相配合;在一種包括橋接該對挾持部的架橋部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中,發明人驚奇地發現,通過將架橋部形成為預定的結構可以實現本發明降低挾持部斷裂之目的,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本發明所揭示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包括:一對挾持部裝配到彼此相對的軟骨的切開端;以及一橋接該對挾持部的架橋部,也就是說,本發明的治療發聲障礙裝置包括放置在切開的甲狀軟骨前表面上的前面片,設置在切開的甲狀軟骨的後表面上的後面片;連接前面片和後面片並緊靠切開的甲狀軟骨的切開端面的端面片。其中該端面片與前面片接合的一側界定為第一端側,並且端面片連接到後面片接合的一側界定為第二端側,該架橋部是在端面片接觸面的相對面上從該第一端側至該第二端側的區域,或從該第一端側至該第二端側間的區域呈交叉連接狀進行橋接。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破損且耐久性優異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1):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2):挾持部
(3):前面片
(4):後面片
(5):端面片
(6):架橋部
(101):甲狀軟骨
(102):前表面
(103):後表面
(104):切開端面
(105):切開端
(110):線
(201):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202):挾持部
(206):橋樑部
(203):前面片
(210):線孔
(501):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502):挾持部
(506):架橋部
(601):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602):挾持部
(606):架橋部
(S):接觸面
(T):表面
(P):第一端側
(p):頂點
(P'):邊
(p'):點
(Q):第二端側
(X):長度方向
(Y):水平方向
(Q'):邊
(q’):點
(C):中央區域
(R)(R’):區域
(C)(R)(R2)(R3):區域
圖1A:係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1B:係本發明挾持部與切開端接觸的斷面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使用狀態斷面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4:係習知發聲障礙治療裝置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5A: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圖5B:係圖5A所示實施例與切開端接觸的斷面示意圖。
圖6A: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圖6B:係圖6A所示實施例與切開端接觸的斷面示意圖。
請參考圖1A、圖1B和圖2係描述一種應用於治療發聲障礙的裝置。圖1A是表示本發明所示發聲障礙治療裝置的立體圖。圖1B表示圖1A接觸面S的斷面。圖2表示本實施方式所示發聲障礙治療裝置的使用說明圖。
如圖1A、圖1B和圖2所示,本發明所揭示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1)包括一對挾持部(2)和一架橋部(6)。
其中各該挾持部(2),如圖1A和圖2所示,係包含:由設置在切開的甲狀軟骨(101)的前表面(102)上的前面片(3)和設置在切開的甲狀軟骨(101)的後表面(103)上的後面片(4),以及一端面片(5)連接該前面片(3)和後面片(4)並與切開的甲狀軟骨(101)的切開端面(104)接觸。如圖1A和圖2所示,該對挾持部(2)的呈
Figure 112113251-A0305-02-0005-2
字狀;該前面片(3)、後面片(4)和端面片(5)可以是一體成型;該兩挾持部(2)是左右對稱的。
該對挾持部(2)具有將切開的甲狀軟骨(101)的相對切開端(105)箝合的作用。更具體地,如圖2所示,該前面片(3)係可彎折地使該對挾持部(2)可分別與各切開端(105)相箝合。如圖2所示,該挾持部(2)在使用時呈J字形。
於該端面片(5)與該切開端(105)接觸的接觸面(S)相反的表面(T)上,定義該端面片(5)與該前面片(3)接合的一側被界定為第一端側(P),該端面片(5)與該後面片(4)連接的一側界定為第二端側(Q)。
於該端面片(5)與該切開端(105)接觸的接觸面(S)相反的表面(T)上,從第一端側(P)向第二端側(Q)的方向定義為垂直方向(X),垂直於該垂直方向(X)的方向定義為水平方向(Y)。
如圖1A、圖1B、圖2所示,在端面片(5)的與切開端(105)接觸的接觸面(S)相反側的表面(T)上,令垂直方向(X)的距離為1單位時,自第一端側(P)沿該垂直方向(X)距0.3~0.45單位(本發明較佳為0.4單位)處界定一平行於該水平方向(Y)之邊(P'),自第一端側(P)沿該垂直方向(X)距0.55~0.7單位(本發明較佳為0.6單位)處界定一平行於該水平方向(Y)之邊(Q'),邊(P')和邊(Q')包圍的整個水平區域界定為一中央區域(C)。
如圖1A、圖1B、圖2所示,在與切開端(105)接觸的端面片(5)的接觸面(S)相反側的表面(T)上,令水平方向(Y)的距離為1單位時,距該第一端側(P)之一側的頂點(p)的0.3~0.45單位(最佳為0.4單位)處界定一點(p'),距該該第一端側(P)之該側頂點(p)的0.55~0.7單位(本發明最佳為0.6單位)處界定一點(q’),平行垂直方向(X)且通過該第一端側(P)上的(p’、q’)點間所包圍的區域界定為一垂直區域(R)。
該架橋部(6)係在該中心區域(C)和該垂直區域(R),呈交錯連接該對挾持部(2)。
各挾持部(2)的長度只要能貼合切開的甲狀軟骨的切開端(105)即可,例如前面片(3)的長度可以為8~12mm左右,該後面片(4)的長度可以為1~5mm左右。端面片(5)的長度可以是1~5mm左右,該架橋部(6)的長度(連接方向的長度)可以根據被切開的甲狀軟骨的切開端之間的距離而適當設定,例如可以為1~4mm左右。
該挾持部(2)和該架橋部(6)的材料一般採用鈦。在此,鈦不限於作為純金屬的鈦,而是包括鈦合金的概念。鈦的更具體的例子包括Ti-6Al-4V。
接著,將參照圖2說明本發明發聲障礙治療裝置(1)的使用方法。圖3是說明本實施方式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1)的使用方法的說明圖。
[1.箝合方法]首先,切開甲狀軟骨(101)的中線部分,確定提高發聲的切開端(105)之間的距離。確定上述距離後,使挾持部(2)的前面片(3)變形,使該前面片(3)與甲狀軟骨(101)的前表面(102)接觸,後面片(4)與後表面(103)接觸。甲狀軟骨(101)的切開端面(105)與挾持部(2)配合,使該對挾持部(2)分別夾持於該甲狀軟骨(101)的切開端(105)。
[2.縫合方法]為了進一步加強發聲障礙治療裝置(1)的挾持部(2)與切開端(105)的接合,本發明採用線(例如尼龍線)(110)縫合固定。具體而言,如圖3所示,將各挾持部(2)的前面片(3)與甲狀軟骨(101)的前表面(102)用線(110)縫合固定。
接著,就本發明所揭示之發聲障礙治療裝置(1)的效果與習知發聲障礙治療裝置進行比較來進行說明。首先,將參照圖4描述傳統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圖4表示習知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201)[例如日本專利第6564862號所公開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的立體圖。
習知發聲障礙治療裝置(201),與本發明所所揭示之發聲障礙治療裝置(1)相似,如圖4所示,該習知發聲障礙治療裝置(201)也包含一對挾持部(202)和橋樑部(206)。惟該習知發聲障礙治療裝置(201)的各該挾持部(202)在該前面片(203)上設有用於縫合甲狀軟骨(101)前表面(102)和前面片(203)之間的線孔(210),另外,該橋樑部(206)僅在如圖1B所示之中央區域(C)佈局用以橋接兩個挾持部(202)。
接下來,使用傳統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201)的方法將使用圖4進行說明。圖4顯示了習知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201)及其使用方法的說明圖。首先,切開甲狀軟骨(101)的正中部,決定切開端(105)之間的間距以改善發聲。在確定 間距後進行縫合。其縫合方法如圖4所示,係通過每個挾持部(202)前面片(203)形成的線孔(210),將前面片(203)和甲狀軟骨(101)的前表面(102)側用線(110)縫合固定。
如上所述,圖4所示的習知發聲障礙治療裝置(201)可以牢固地固定在甲狀軟骨(101)上,並有可能改善痙攣性聲音障礙。然而,當使用圖4所示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201)時,特別是該挾持部(202)容易斷裂,耐久性不足的問題存在。該習知發聲障礙治療裝置(201)揭示了通過將前面片(203)的線孔(210)設計為特定形狀以分散甲狀軟骨向閉合方向施加的彈性回彈力或聲音咽下時產生的振動所產生的應力。然而,本發明人發現,即使上述披露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201),該挾持部(202)容易斷裂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充分解決,存在改進的餘地。
因此,本發明者經過深入的研究後發現,導致如圖4所示習知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201)的挾持部(202)容易斷裂的原因在於其橋樑部(206)的連接結構。也就是說,本發明人發現,透過在圖1B所示的端面片(5)的相反面(T)所示的區域(R)處,通過橋接該對挾持部(2)來加強結構,可以有效地抑制挾持部(202)的斷裂,從而使其具有卓越的耐久性。
此外,本發明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並不一定限定於圖1所示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本發明所揭示之該對挾持部(2),分別包括前面片(3)和後面片(4),他們分別安裝在切開的甲狀軟骨(101)的前表面(102)和後表面(103),並通過該端面片(5)連接。該端面片(5)與切開的甲狀軟骨的切開端(105)末端相接。他們可以箝合在切開的甲狀軟骨對應的切口末端,但並沒有特定的限制。
上述所示的該對挾持部(2)的形狀,如圖1和圖2所示,正面視圖呈“
Figure 112113251-A0305-02-0008-3
”字形,但如果切開的甲狀軟骨的對應切開端可以配合,該挾持部(2)的形狀 可以適當更改。然而,從確保與切開的甲狀軟骨更加可靠的配合的角度考慮,最好在正面視圖中採用“
Figure 112113251-A0305-02-0009-4
”字形狀。
此外,如圖1和圖2所示,挾持部(2)的前面片(3)、後面片(4)和端面片(5)的形狀分別為條形板狀,但是這些形狀並不限定於此,例如,也可以採用日本專利第6564862號中所示的形狀。
本發明所揭示該挾持部(2)之前面片(3)、後面片(4)和端面片(5)是可一體成型,也可由分離的部件組成。然而,由於該前面片(3)、該後面片(4)和該端面片(5)是一體成型的,因此從挾持部(2)不易斷裂的角度來看,這是有利的。
如圖1和圖2所示的該對挾持部(2)是左右對稱的,但並不一定需要對稱,只要可以將上述切開的甲狀軟骨互相對應的切開端點箝合在一起,即使不對稱也可以。
本發明所示的該對挾持部(2),如圖1A和圖2所示,沒有在該前面片(3)上設置用於縫合甲狀軟骨切口前面的孔。但是,即使像習知之挾持部(2)一樣設置上述孔,也能夠發揮本發明的效果。然而,由於不設置上述孔可以提高耐久性,因此這是有優點的。
如圖1、2所示,本發明所揭示之發聲障礙治療器裝置(1),其中該架橋部(6)在表面(T)上的中央區域(C)和垂直區域(R)上,用以連接該對挾持部(2)來實現。然而,本發明中的架橋部(6)可以採用以下構造,皆可發揮本發明的效果:
(1)在端面片(5)的接觸面相對的表面(T)上,跨越了從第一端側(P)(在端面片(5)的接觸面相對的表面(T)上與該前面片(3)結合的一側)到第二端側(Q)(在端面片(5)的接觸面相對的表面(T)上與該後面片(4)結合的一側)的區域進行連接。
(2)在端面片(5)的接觸面相對的表面(T)上,跨越了從第一端側(P)(在端面片的接觸面相對的表面(T)上與前面片(3)結合的一側)到另第二端側(Q) 的中間位置(在端面片(5)的接觸面相對的表面(T)上與該後面片(4)結合的一側)的區域。
然而,本發明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1)的架橋部(6)應如圖1A、1B和圖2所示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一樣,在端面片(5)的接觸面的相對表面(T)上,在縱向方向上從第一端側至第二端側的垂直區域(R),及在該架橋部(6)應在接觸面的相對表面(T)上,在縱向方向的中央區域(C)進行橋接,以加強對切開的甲狀軟骨相對切開端(105)的固定,同時可以更好地抑制各挾持部(2)的斷裂。
本發明所揭示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1),其中該架橋部(6)係可修飾為如圖5A和圖6A所示之其他態樣。
圖5A顯示了本實施形態的另一個發聲障礙治療裝置的立體圖,以及構成該發聲障礙治療裝置之挾持部(502)與甲狀軟骨切開端接觸的端面片(5)之接觸面的正面圖。該發聲障礙治療裝置(501)如圖5A和圖5B所示,除了該對挾持部(502)在相對的表面(T)的中央區域(C)和區域(R')間(該表面(T),係為該挾持部(502)一端的相對端面)處架設了兩架橋部(506)外,其他與圖1和圖2所示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1)相同。
圖6A顯示了本實施形態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的立體圖;圖6B係構成發聲障礙治療裝置挾持部位的切開端和向右折疊的端面片的正面圖;如圖6A、6B所示,該發聲障礙治療裝置(601)除了於該表面(T)的中央區域C、R、R2、R3(區域R2和R3是在水平方向Y上設置的固定間隔的區域)以固定間隔的架橋部(606)連接該對挾持部(602)外,其他與圖1A和圖2所示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1)相同。
即使是像圖5A和圖6A所示的發聲障礙治療裝置,也能夠產生本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的發聲障礙治療器裝置特別適用於治療痙攣性發聲障礙等障礙。
(1):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2):挾持部
(3):前面片
(4):後面片
(5):端面片
(6):架橋部
(S):接觸面
(T):表面
(P):第一端側
(Q):第二端側
(X):長度方向
(Y):水平方向

Claims (3)

  1. 一種發聲障礙治療裝置,係包括一對挾持部及一連接於該對挾持部間的架橋部,其中各該挾持部係包括: 一前面片,用以置於一甲狀軟骨切開端的前面; 一後面片,用以置於該甲狀軟骨切開端的後面;以及 一連接該前面片和該後面片的端面片,該端面片用以置於該甲狀軟骨切開端面上;其中於該端面片的反面與該前面片結合的一側界定為第一端側,該端面片的反面與該後面片結合的一側界定為第二端側,該架橋部係在該端面片的反面上,從該第一端側到該第二端側之間的區域,或者從該第一端側到第二端側間呈交錯連接,且該對挾持部沒有設置孔來與該甲狀軟骨切開端的前面縫合。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聲障礙治療裝置,其中該前面片、該後面片及該端面片是一體成型。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發聲障礙治療裝置,其中由該前面片、該端面片與該後面片所構成之該挾持部是呈コ形。
TW112113251A 2022-05-16 2023-04-10 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TWI8435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80262 2022-05-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8429A TW202408429A (zh) 2024-03-01
TWI843519B true TWI843519B (zh) 2024-05-2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6493A2 (ja) 2015-08-10 2017-02-16 ノーベルファーマ株式会社 発声障害治療具及び発声障害治療セット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6493A2 (ja) 2015-08-10 2017-02-16 ノーベルファーマ株式会社 発声障害治療具及び発声障害治療セッ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64862B2 (ja) 発声障害治療具及び発声障害治療セット
US20050243269A1 (en) Eyeglasses having magnetically coupled primary lens frame and auxiliary frame
TWI843519B (zh) 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WO2023223719A1 (ja) 発声障害治療具
TW202408429A (zh) 發聲障礙治療裝置
JP2000237346A (ja) 水中眼鏡
JP2000225004A (ja) スイミングゴーグル用バックル
JPH11299928A (ja) 水中メガネ
US6099119A (en) Eyeglasses including threading means and mechanically bonded means
JP2000225140A (ja) スイミングゴーグル用ストラップ留め片
JP2019055205A (ja) 発声障害治療具
TWI720036B (zh) 發聲障礙治療用具及發聲障礙治療組
JP3022722U (ja) 高フィッティング眼鏡フレーム
EP0819261B1 (en) Spectacle mount with a perfected intermediate bridge between the lenses
JP3096630B2 (ja) 眼鏡のテンプル
JP3060224U (ja) 水泳用ゴーグル
JP2024076136A (ja) 巻き爪治療器
KR200224554Y1 (ko) 안경의 코받침
JP2000192668A (ja) フェンスクリップとそのフェンスクリップを用いた固定方法
CN212065895U (zh) 一种夹耳式耳饰
JP2007047591A (ja) 眼鏡及び眼鏡セット
TWM304038U (en) Hingeless eyeglasses, especially safety glasses
KR200415100Y1 (ko) 안면 교정구.
JP2008051843A (ja) 眼鏡の弾着式パッドアーム取付機構
JP2005052599A (ja) 眼精疲労予防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