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41476B - 線材組裝工藝及線材組裝設備 - Google Patents

線材組裝工藝及線材組裝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41476B
TWI841476B TW112131528A TW112131528A TWI841476B TW I841476 B TWI841476 B TW I841476B TW 112131528 A TW112131528 A TW 112131528A TW 112131528 A TW112131528 A TW 112131528A TW I841476 B TWI841476 B TW I8414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pressure
needle
reinforcing needle
reinforc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31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博
張銜升
楊統舉
孫安平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昆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41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41476B/zh

Links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線材加工技術領域,公開一種線材組裝工藝及線材組裝設備。其中線材組裝工藝包括:步驟S1:將加强針的第一端預插在中心孔內;步驟S2: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以使加强針的第二端與外被的端面齊平;步驟S3:剝離第一預設長度的所述外被;步驟S4:判斷外被是否剝離至目標長度,若是,則進行步驟S6;若否,進行步驟S5;步驟S5:繼續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以使加强針的第二端與外被的端面齊平,進行步驟S3;步驟S6:繼續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以使加强針安裝於中心孔的第一預設位置。本發明在抵推加强針時無需將芯線向外掰開,進而能夠防止芯線交叉,提高産品的良品率。

Description

線材組裝工藝及線材組裝設備
本發明涉及線材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線材組裝工藝及線材組裝設備。
目前,連接器生産過程中,為了增强線材與兩端接頭連接處强度,需在線材中插入金屬針,以加强線材的强度。
現有技術中,線材安裝金屬針的工藝為:第一步是先將線材的外被用雷射切斷並剝離;第二步是將芯線外的金屬編織和防彈絲後翻;第三步是手工將芯線向外掰開,並將金屬針預插到芯線中心位置;第四步是保壓頭將金屬針壓到需求位置。但是,芯線向外掰開後,芯線不能交叉,交叉會導致保壓頭將芯線壓傷,造成産品加工不良。
基於此,亟需一種線材組裝工藝及線材組裝設備,以解决上述存在的問題。
基於以上所述,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線材組裝工藝及線材組裝設備,在抵推加强針時無需將芯線向外掰開,進而能夠防止芯線交叉,提高産品的良品率。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種線材組裝工藝,線材包括芯線和包覆於芯線外側的外被,芯線的中間設置有中心孔,線材組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加强針的第一端預插在中心孔內;
步驟S2: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以使加强針的第二端與外被的端面齊平;
步驟S3:剝離第一預設長度的外被;
步驟S4:判斷外被是否剝離至目標長度,若是,則進行步驟S6;若否,進行步驟S5;
步驟S5:繼續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以使加强針的第二端與外被的端面齊平,進行S3;
步驟S6:繼續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以使加强針安裝於中心孔的第一預設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預設長度不大於加强針長度的一半。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步驟S2中,採用第一保壓頭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第一保壓頭朝向加强針的端面的直徑大於加强針的直徑。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步驟S5中,採用第二保壓頭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第二保壓頭朝向加强針的端面的直徑等於加强針的直徑。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保壓頭朝向加强針的一端設置有第一抵推部,第一抵推部呈錐形,第一抵推部的小端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步驟S6中,採用第三保壓頭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第三保壓頭朝向加强針的一端設置有第二抵推部,第二抵推部包括錐形段和圓柱段,圓柱段的一端連接於錐形段的小端,圓柱段的另一端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圓柱段的直徑小於中心孔的直徑。
在一些實施例中,目標長度為芯線的絞距的整數倍。
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線材組裝設備,應用於以上任一項所述的線材組裝工藝,線材組裝設備包括:固定板、固定組件以及第一驅動件。
固定組件安裝於固定板上,固定組件用於固定線材,加强針的第一端插接於線材的中心孔。
第一驅動件安裝於固定板上,第一驅動件的輸出端連接有保壓頭,保壓頭與加强針同軸設置,第一驅動件用於保壓頭沿第一方向移動,以使保壓頭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
在一些實施例中,線材組裝設備還包括滑軌、滑座和連接板,滑軌設置於固定板上,且滑軌沿第一方向延伸,滑座滑動連接於滑軌,連接板連接於滑座,保壓頭安裝於連接板上,連接板和/或滑座連接於第一驅動件的輸出端。
在一些實施例中,線材組裝設備還包括限位塊,限位塊安裝於固定板上,第一驅動件為氣缸,氣缸的輸出端連接於連接板或滑座,氣缸驅動保壓頭移動至第二預設位置時,滑座和/或連接板抵接於限位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提供一種線材組裝工藝及線材組裝設備,線材組裝工藝包括:步驟S1:將加强針的第一端預插在中心孔內;步驟S2: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以使加强針的第二端與外被的端面齊平;步驟S3:剝離第一預設長度的外被;步驟S4:判斷外被是否剝離至目標長度,若是,則進行步驟S6;若否,進行步驟S5;步驟S5:繼續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以使加强針的第二端與外被的端面齊平,進行步驟S3;步驟S6:繼續抵推加强針的第二端,以使加强針安裝於中心孔的第一預設位置。本發明相對現有技術中的線材安裝金屬針的工藝,在抵推加强針時無需將芯線向外掰開,進而能夠防止芯線交叉,極大減少了線材組裝過程中壓傷芯線的風險,且組裝的方式更加簡單,對作業要求標準極大降低,提高産品的良品率。再者,在抵推加强針時以線材為導軌,大大減少了抵推加强針並對加强針保壓時壓傷芯線的風險;最後,本發明線材組裝工藝可完全實現自動化,穩定性好,減少作業時間,提高效率。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於解釋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於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而非全部結構。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相連」、「連接」、「固定」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透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明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徵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徵和第二特徵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透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徵接觸。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的水平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的水平高度。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的水平高度小於第二特徵的水平高度。
在本實施例的描述中,術語「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和簡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僅用於在描述上加以區分,並沒有特殊的含義。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線材組裝工藝,線材組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加强針20的第一端預插在中心孔內;
步驟S2:抵推加强針20的第二端,以使加强針20的第二端與外被102的端面齊平;
步驟S3:剝離第一預設長度的外被102;
步驟S4:判斷外被102是否剝離至目標長度,若是,則進行步驟S6;若否,進行步驟S5;
步驟S5:繼續抵推加强針20的第二端,以使加强針20的第二端與外被102的端面齊平,進行步驟S3;
步驟S6:繼續抵推加强針20的第二端,以使加强針20安裝於中心孔的第一預設位置。
本發明相對現有技術中的線材10安裝金屬針的工藝,在抵推加强針20時無需將芯線101向外掰開,進而能夠防止芯線101交叉,極大減少了線材10在組裝過程中壓傷芯線101的風險,且組裝的方式更加簡單,對作業要求標準極大降低,提高産品的良品率。再者,在抵推加强針20時以線材10為導軌,大大減少抵推加强針20並對加强針20保壓時壓傷芯線101的風險;最後,該線材組裝工藝可完全實現自動化,穩定性好,減少作業時間,提高效率。本實施例中,加强針20為金屬針。透過金屬針的配置,增强線纜的强度。
需要說明的是,在步驟S3中,每次剝離時,第一預設長度時可根據需求適應性變化。例如,在最後一次剝離外被102時,第一預設長度與已經剝離的外被102長度相加等於目標長度。
優選地,第一預設長度不大於加强針20長度的一半,確保加强針20至少一半位於外被102內,提高加强針20與芯線101的連接穩固性,防止加强針20脫落,且提高了加强針20相對芯線101的位置精度,防止加强針20的第二端與保壓頭14錯位。
本實施例中,目標長度為芯線101的絞距的整數倍,滿足生産需求。本實施例中,S3步驟重複的次數為N,加强針20的長度為A,芯線101的絞距為B,當目標長度為D倍的絞距時,其中,2*B/A後取整為C,N≥D*(C+1)。因此,第一預設長度可以為D*B/N。
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加强針20長13.7mm,直徑0.5mm,線材10外被102需要被切除的目標長度為11mm。因此,S3步驟重複兩次,每次切除5.5mm,防止加强針20脫落。
在步驟S2中,採用第一保壓頭抵推加强針20的第二端,第一保壓頭朝向加强針20的端面的直徑大於加强針20的直徑,提高第一保壓頭能夠與加强針20的接觸面積,進而防止加强針20與第一保壓頭錯位。本實施例中,第一保壓頭的直徑與線材10的直徑相同。
優選地,如圖2和圖4所示,在步驟S5中,採用第二保壓頭30抵推加强針20的第二端,抵推加强針20的路徑上,外被102被剝離,但是線材10的芯線101原始狀態未改變,為了防止第二保壓頭30壓傷芯線101,且為了盡可能的增加加强針20的直徑,第二保壓頭30朝向加强針20的端面的直徑等於加强針20的直徑。
進一步地,第二保壓頭30朝向加强針20的一端設置有第一抵推部,第一抵推部呈錐形,第一抵推部的小端抵推加强針20的第二端,第二保壓頭30在抵推加强針20時,芯線101能夠在第一抵推部的錐形面的導向下向外擴散,防止芯線101堆疊造成芯線101損壞。
優選地,如圖2和圖5所示,在步驟S6中,採用第三保壓頭40抵推加强針20的第二端,第三保壓頭40朝向加强針20的一端設置有第二抵推部,第二抵推部包括錐形段401和圓柱段402,圓柱段402的一端連接於錐形段401的小端,圓柱段402的另一端抵推加强針20的第二端,圓柱段402的直徑小於中心孔的直徑。其中,加强針20的第一預設位置低於外被102的端面,圓柱段402需要伸入外被102包覆的中心孔內,以使加强針20安裝至第一預設位置,本實施例圓柱段402的直徑小於中心孔的直徑,即小於加强針20的直徑,防止第三保壓頭40壓傷芯線101根部。再者,第三保壓頭40在抵推加强針20時,芯線101能夠在錐形段401的錐形面的導向下向外擴散,防止芯線101堆疊造成芯線101損壞。
如圖6和圖7所示,本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線材組裝設備1,應用於上述的線材組裝工藝,線材組裝設備1包括固定板11、固定組件12和第一驅動件13。
具體地,固定組件12安裝於固定板11上,固定組件12用於固定線材10,加强針20的第一端插接於線材10的中心孔。第一驅動件13安裝於固定板11上,第一驅動件13的輸出端連接有保壓頭14,保壓頭14與加强針20同軸設置,第一驅動件13用於保壓頭14沿第一方向移動,以使保壓頭14抵推加强針20的第二端。其中,線材10加工時,線材10能夠安裝在固定組件12上,然後第一驅動件13驅動保壓頭14抵推加强針20,實現加强針20的組裝,透過線材組裝設備1實現自動化,穩定性好,減少作業時間,提高效率。
需要特別說明是,固定組件12為現有技術,此處不再贅述固定組件12的具體結構及工作原理。
優選地,線材組裝設備1還包括滑軌15、滑座16和連接板17。滑軌15設置於固定板11上,且滑軌15沿第一方向延伸。滑座16滑動連接於滑軌15,連接板17連接於滑座16,保壓頭14安裝於連接板17上,連接板17和/或滑座16連接於第一驅動件13的輸出端。第一驅動件13能夠驅動連接板17、滑座16和保壓頭14沿第一方向移動,透過滑軌15提高了保壓頭14的移動精度。
進一步地,固定組件12、保壓頭14為兩組且一一對應,兩個保壓頭14安裝於連接板17的兩側,第一驅動件13能夠同時驅動兩個保壓頭14沿第一方向移動,以實現對兩個線材10同時加工,提高作業效率。
進一步地,線材組裝設備1還包括限位塊18,限位塊18安裝於固定板11上。第一驅動件13為氣缸,氣缸的輸出端連接於連接板17或滑座16,氣缸驅動保壓頭14移動至第二預設位置時,滑座16和/或連接板17抵接於限位塊18,保證保壓頭14的移動行程滿足要求。
注意,上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及所運用技術原理。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會理解,本發明不限於這裏所述的特定實施例,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說能夠進行各種明顯的變化、重新調整和替代而不會脫離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雖然透過以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僅僅限於以上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情況下,還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實施例,而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决定。
10:線材 101:芯線 102:外被 20:加强針 30:第二保壓頭 40:第三保壓頭 401:錐形段 402:圓柱段 1:線材組裝設備 11:固定板 12:固定組件 13:第一驅動件 14:保壓頭 15:滑軌 16:滑座 17:連接板 18:限位塊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進步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內容和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線材組裝工藝的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線材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線材加工的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第二保壓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第三保壓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線材組裝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6在X處的放大圖。
S1~S6: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線材組裝工藝,用於組裝一線材,該線材(10)包括一芯線(101)和包覆於該芯線(101)外側的一外被(102),該芯線(101)的中間設置有一中心孔,其中該線材組裝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一加强針(20)的一第一端預插在該中心孔內; 步驟S2:抵推該加强針(20)的一第二端,以使該加强針(20)的該第二端與該外被(102)的端面齊平; 步驟S3:剝離一第一預設長度的該外被(102); 步驟S4:判斷該外被(102)是否剝離至一目標長度,若是,則進行步驟S6;若否,進行步驟S5; 步驟S5:繼續抵推該加强針(20)的該第二端,以使該加强針(20)的該第二端與該外被(102)的端面齊平,進行步驟S3; 步驟S6:繼續抵推該加强針(20)的該第二端,以使該加强針(20)安裝於該中心孔的一第一預設位置。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線材組裝工藝,其中,該第一預設長度不大於該加强針(20)長度的一半。
  3.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線材組裝工藝,其中,在該步驟S2中,採用一第一保壓頭抵推該加强針(20)的該第二端,該第一保壓頭朝向該加强針(20)的端面的直徑大於該加强針(20)的直徑。
  4.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線材組裝工藝,其中,在該步驟S5中,採用一第二保壓頭(30)抵推該加强針(20)的該第二端,該第二保壓頭(30)朝向該加强針(20)的端面的直徑等於該加强針(20)的直徑。
  5. 根據請求項4所述的線材組裝工藝,其中,該第二保壓頭(30)朝向該加强針(20)的一端設置有一第一抵推部,該第一抵推部呈錐形,該第一抵推部的小端抵推該加强針(20)的該第二端。
  6.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線材組裝工藝,其中,在該步驟S6中,採用一第三保壓頭(40)抵推該加强針(20)的該第二端,該第三保壓頭(40)朝向該加强針(20)的一端設置有一第二抵推部,該第二抵推部包括一錐形段(401)和一圓柱段(402),該圓柱段(402)的一端連接於該錐形段(401)的小端,該圓柱段(402)的另一端抵推該加强針(20)的該第二端,該圓柱段(402)的直徑小於該中心孔的直徑。
  7.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線材組裝工藝,其中,該目標長度為該芯線(101)的絞距的整數倍。
  8. 一種線材組裝設備,應用於如請求項1~7任一項所述的線材組裝工藝,其中該線材組裝設備包括: 一固定板(11); 一固定組件(12),安裝於該固定板(11)上,該固定組件(12)用於固定該線材(10),該加强針(20)的該第一端插接於該線材(10)的該中心孔;以及 一第一驅動件(13),安裝於該固定板(11)上,該第一驅動件(13)的一輸出端連接有一保壓頭(14),該保壓頭(14)與該加强針(20)同軸設置,該第一驅動件(13)用於該保壓頭(14)沿一第一方向移動,以使該保壓頭(14)抵推該加强針(20)的該第二端。
  9. 根據請求項8所述的線材組裝設備,其中,還包括一滑軌(15)、一滑座(16)和一連接板(17),該滑軌(15)設置於該固定板(11)上,且該滑軌(15)沿該第一方向延伸,該滑座(16)滑動連接於該滑軌(15),該連接板(17)連接於該滑座(16),該保壓頭(14)安裝於該連接板(17)上,該連接板(17)和/或該滑座(16)連接於該第一驅動件(13)的該輸出端。
  10. 根據請求項9所述的線材組裝設備,其中,還包括一限位塊(18),該限位塊(18)安裝於該固定板(11)上,該第一驅動件(13)為一氣缸,該氣缸的該輸出端連接於該連接板(17)或該滑座(16),該氣缸驅動該保壓頭(14)移動至一第二預設位置時,該滑座(16)和/或該連接板(17)抵接於該限位塊(18)。
TW112131528A 2023-07-28 2023-08-22 線材組裝工藝及線材組裝設備 TWI8414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447931 2023-07-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41476B true TWI841476B (zh) 2024-05-0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0416B2 (ja) 2000-11-06 2006-06-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電線の加工方法と加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90416B2 (ja) 2000-11-06 2006-06-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電線の加工方法と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62219B2 (ja) シールド電線の編組シールド層とドレイン線との接続方法、及び、接続構造
EP1798738A3 (en) Flexible interconnect cable with insulated shiel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JP2009295333A (ja) スプライス接続電線及びスプライス接続電線の製造方法
TWI841476B (zh) 線材組裝工藝及線材組裝設備
JP2010015900A (ja) 電線の固定構造
CN100337368C (zh) 尺寸可容易地被减小的压接接触件
JP2007317477A (ja) 撚線導体
CN1285595A (zh) 电线加工品的制造方法、制造装置及电线加工品
KR20150053550A (ko) 케이블 접속구조 및 케이블 압착방법
JP2005259613A (ja) 圧着端子及び圧着装置
JP2002117731A (ja) Lan用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2007325441A (ja) 電力用直流同軸ケーブルの帰路導体接続方法
JP2008510567A (ja) 医療電気リードに電気的活性面を形成する方法
CN103597662B (zh) 单芯电线
JP5366430B2 (ja) Lanケーブル
WO2005015762A3 (en) A glass fiber net tape continuously transposed cable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d using the same
JP3426742B2 (ja) 圧着端子と電線の圧着構造及び圧着工具
CN116722419A (zh) 一种线材组装工艺及线材组装设备
JP2009218425A (ja) コイル部品及び巻線端末の接続固定方法
JP4910504B2 (ja) 多心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JP3395373B2 (ja) 電線のスプライス部構造
CN207627345U (zh) Fpc板、超声换能器和超声内镜
JP2011064874A (ja)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光ファイバコード
CN219144535U (zh) 一种可降低计算机网络线路丢包率的通讯装置
CN220041554U (zh) 使用铝线连接结构的电抗器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