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5171B - 兒童安全座椅 - Google Patents

兒童安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5171B
TWI835171B TW111122660A TW111122660A TWI835171B TW I835171 B TWI835171 B TW I835171B TW 111122660 A TW111122660 A TW 111122660A TW 111122660 A TW111122660 A TW 111122660A TW I835171 B TWI835171 B TW I8351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drest
elastic return
locking member
seat
child safe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2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0358A (zh
Inventor
李如意
劉祖建
Original Assignee
瑞士商寶鉅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11068075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5489404A/zh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士商寶鉅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士商寶鉅瑞士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0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0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5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5171B/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一種兒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和座椅,所述底座設置有可樞轉的支撐腿,所述座椅的背靠設置有高度可調節的頭靠,所述兒童安全座椅還包括頭靠限位裝置,所述頭靠限位裝置與所述支撐腿可操作地連接;所述頭靠限位裝置具有第一鎖止件,當所述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時,所述第一鎖止件處於伸出狀態以與所述頭靠接合,從而限制出所述頭靠的上調節高度;當所述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時,所述第一鎖止件處於縮回狀態;和/或,所述頭靠限位裝置具有第二鎖止件,當所述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時,所述第二鎖止件處於縮回狀態;當所述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時,所述第二鎖止件處於伸出狀態以與所述頭靠接合,從而限制出所述頭靠的下調節高度。

Description

兒童安全座椅
本發明涉及一種兒童安全座椅。
兒童安全座椅被應用於車輛中,以方便家長攜帶兒童出行。現有的兒童安全座椅中通常都設置有用來支撐和保護兒童頭部的頭靠,為了使頭靠能夠適應不同高度的兒童,頭靠的高度是可以調整的。頭靠的高度調節範圍通常比較大,來適應兒童生長到不同高度時的需求。如果家長對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不太熟練,容易將頭靠的使用高度調節至不合適的高度,這樣頭靠就不能有效保護兒童頭部。例如,對於幼兒乘客而言,頭靠不適於被調節到一定高度以上,反之,對於較大的兒童乘客而言,頭靠不適於被調節到一定高度以下。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兒童安全座椅,以改善兒童安全座椅的頭靠高度調節的操作難度。
本發明提供的兒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和座椅,所述底座設置有可樞轉的支撐腿,所述座椅的背靠設置有高度可調節的頭靠,所述兒童安全座椅還包括頭靠限位裝置,所述頭靠限位裝置與所述支撐腿可操作地連接;所述頭靠限位裝置具有第一鎖止件,當所述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時,所述第一鎖止件處於伸出狀態以與所述頭靠接合,從而限制出所述頭靠的上調節高度;當所述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時,所述第一鎖止件處於縮回狀態;和/或,所述頭靠限位裝置具有第二鎖止件,當所述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時,所述第二鎖止件處於縮回狀態;當所述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時,所述第二鎖止件處於伸出狀態以與所述頭靠接合,從而限制出所述頭靠的下調節高度。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頭靠設置在所述背靠的內側,所述背靠的外側設置有阻擋塊,所述阻擋塊連接於所述頭靠並跟隨所述頭靠做上下移動;所述阻擋塊具有與所述第一鎖止件接合的上限位面;和/或,所述阻擋塊具有與所述第二鎖止件接合的下限位面。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背靠的外側設置有與所述阻擋塊滑動配合的軌道。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頭靠限位裝置還包括:第一鎖止組件,其包括:第一彈性復位件,安裝在所述背靠並與所述第一鎖止件連接;第一拉索,第一端與所述支撐腿的第一連接點連接,第二端與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可操作地連接;當所述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時,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將所述第一鎖止件保持在伸出狀態;當所述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時,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受到來自所述第一拉索的力而發生變形,使得所述第一鎖止件從伸出狀態切換到縮回狀態;和/或,第二鎖止組件,其包括:第二彈性復位件,安裝在所述背靠並與所述第二鎖止件連接;第二拉索,第一端與所述支撐腿的第二連接點連接,第二端與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可操作地連接;當所述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時,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將所述第二鎖止件保持在伸出狀態;當所述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時,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受到來自所述第二拉索的力而發生變形,使得所述第二鎖止件從伸出狀態切換到縮回狀態。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與所述第一鎖止件一體成型,和/或,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與所述第二鎖止件一體成型。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支撐腿通過樞轉點與所述底座樞轉連接;其中,所述第一連接點設置於所述支撐腿的頂部,所述第一連接點與所述樞轉點在所述支撐腿的長度方向上相隔第一預設距離,和/或,所述第二連接點設置於所述支撐腿的頂部,所述第二連接點與所述樞轉點在所述支撐腿的長度方向上相隔第二預設距離。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底座的前端設置有第一引導部,所述第一拉索通過所述第一引導部與所述底座的前端接合;所述第一引導部和所述第一連接點之間的第一拉索長度在所述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時比在所述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時短;和/或,所述底座的前端設置有第二引導部,所述第二拉索通過所述第二引導部與所述底座的前端接合;所述第二引導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點之間的第二拉索長度在所述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時比在所述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時短。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座椅通過中空的旋轉軸與所述底座樞轉連接,所述第一拉索穿設過所述旋轉軸,和/或,所述第二拉索穿設過所述旋轉軸。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座椅與所述底座不可相對轉動地連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引導結構和/或第二引導結構,所述第一拉索經過所述第一引導結構,所述第二拉索經過所述第二引導結構。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第一鎖止組件還包括第一安裝座,所述第一安裝座安裝於所述背靠並具有第一容納槽;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位於所述第一容納槽中,所述第一容納槽的槽底設置有供所述第一鎖止件伸出或縮回的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鎖止組件還包括第二安裝座,所述第二安裝座安裝於所述背靠並具有第二容納槽;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位於所述第二容納槽中,所述第二容納槽的槽底設置有供所述第二鎖止件伸出或縮回的第二通孔。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第一拉索的第二端連接有第一驅動銷,所述第一驅動銷容納在所述第一容納槽中並與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相抵靠;和/或,所述第二拉索的第二端連接有第二驅動銷,所述第二驅動銷容納在所述第二容納槽中並與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相抵靠。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第一容納槽的槽壁設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驅動銷與所述第一滑道滑動配合;和/或,所述第二容納槽的槽壁設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驅動銷與所述第二滑道滑動配合。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設置有第一開孔,所述第一拉索的第二端設置有第一連接環,所述第一連接環位於所述第一開孔中並套設於所述第一驅動銷;和/或,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設置有第二開孔,所述第二拉索的第二端設置有第二連接環,所述第二連接環位於所述第二開孔中並套設於所述第二驅動銷。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安裝座連接,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安裝槽的槽底傾斜地延伸,所述第一鎖止件位於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的第二端;和/或,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安裝座連接,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安裝槽的槽底傾斜地延伸,所述第二鎖止件位於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的第二端。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背靠和所述頭靠之間設置有高度調節機構,所述高度調節機構允許所述頭靠在所述背靠上具有上極限調節高度和下極限調節高度;其中,所述上極限調節高度的高度值大於所述上調節高度的高度值,和/或,所述下極限調節高度的高度值小於所述下調節高度的高度值。
根據一實施例,所述頭靠設置有肩帶孔和安全帶過路器;其中,所述下極限調節高度和所述上調節高度對應於所述肩帶孔的下緣與所述座椅的座位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和/或,所述上極限調節高度和所述下調節高度對應於所述安全帶過路器的下緣與所述座椅的座位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
本發明提供的兒童安全座椅中,頭靠限位裝置可以根據支撐腿的不同工作模式(展開或收合),通過第一鎖止件和/或第二鎖止件為頭靠提供上調節高度和/或下調節高度,避免當幼兒乘坐兒童安全座椅時家長將頭靠調整過高,或者當較大兒童乘坐兒童安全座椅時家長將頭靠調整的過低,有效避免頭靠高度的誤用,有助於改善兒童乘坐時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參見圖1、圖2和圖6,為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種兒童安全座椅100的結構。兒童安全座椅100包括底座1和座椅2。本實施例中,座椅2可旋轉地設置在底座1上,此時,座椅2相對於底座1可以具有正向安裝位置和反向安裝位置。圖1繪示座椅2正向安裝在底座1上的立體圖,可以理解,坐在正向安裝的座椅2上的兒童的臉部朝向前方。圖2繪示座椅2反向安裝在底座1上的立體圖,可以理解,坐在反向安裝的座椅2上的兒童的臉部朝向後方。在其它實施例中,座椅2可以固定地設置在底座1而不可相對於底座1旋轉。
需要說明的是,在沒有特別說明的情況下,本實施例中的“前”、“後”、“左”、“右”、“上”、“下”等方位術語與車輛的“前”、“後”、“左”、“右”、“上”、“下”方向相對應,這些方位術語僅用於使本發明實施例的描述更加清楚,並不用於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產生不當限定。
底座1的前端設置有可樞轉的支撐腿11,參見圖3和圖4,支撐腿11通過樞轉點11a與底座1樞轉連接。支撐腿11相對於底座1具有展開狀態(圖1)和收合狀態(圖5)。座椅2具有座位21和背靠22,背靠22設置有高度可調節的頭靠23,使得頭靠23可以根據兒童身高做調整。例如,在背靠22和頭靠23之間可以設置有高度調節機構4,高度調節機構4可以採用已知技術,高度調節機構4允許頭靠23在背靠22上的高度(參見圖17,頭靠23相對於座位21的上表面的距離)可以被調整,以使頭靠23適應於兒童的身高變化。結合已知技術可知,高度調節機構4使得頭靠23具有上極限調節高度H3和下極限調節高度H4,並且可以使頭靠23固定於上極限調節高度H3和下極限調節高度H4之間的多個調節位置中的任一個。亦即,高度調節機構4為頭靠23提供的高度調節範圍在H4~H3之間。
參見圖1、圖5和圖17,需要說明的是,對於能夠適應較小兒童(幼兒,例如0~4歲)和較大兒童(例如3~12歲)身高的兒童安全座椅100而言,有關技術中的頭靠23會配置有安全帶過路器237和肩帶孔236,安全帶過路器237位於肩帶孔236的上方。在兒童安全座椅100中乘坐有較小兒童時(例如此時支撐腿11需要被打開),兒童安全座椅100的安全帶會穿設過肩帶孔236,兒童安全座椅100藉助自身配置的安全帶將兒童固定在其內。在兒童安全座椅100中乘坐有較大兒童時,車輛座椅的安全帶在與兒童安全座椅100接合時將會經過安全帶過路器237。藉由肩帶孔236或安全帶過路器237,車輛座椅的安全帶將會對乘坐在兒童安全座椅100中的兒童提供可靠保護的同時不會影響兒童的乘坐舒適度。
需要說明的是,本領域中,當頭靠23用於供較小兒童乘坐時,頭靠23的高度一般指的是肩帶孔236的下緣與座位21的上表面的距離,可以理解,下極限調節高度H4例如指的是肩帶孔236的下緣距離座位21的上表面的最近距離;當頭靠23用於供較大兒童乘坐時,頭靠23的高度一般指的是安全帶過路器237的下緣距離座位21的上表面的距離,可以理解,上極限調節高度H3例如指的是安全帶過路器237的下緣距離座位21的上表面的最遠距離。
兒童安全座椅100還包括頭靠限位裝置3,頭靠限位裝置3與支撐腿11可操作地連接,頭靠限位裝置3根據支撐腿11的工作模式(展開或收合)的變化而具有不同的工作狀態。
在本實施例中,參見圖7、圖8和圖17,頭靠限位裝置3可以具有第一鎖止件301。當支撐腿11處於展開狀態時,第一鎖止件301處於伸出狀態以能夠與頭靠23接合,從而限制出頭靠23的上調節高度H1(結合上文內容,上調節高度H1例如指的是肩帶孔236的下緣與座位21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當支撐腿11處於收合狀態時,第一鎖止件301處於縮回狀態。參見圖12、圖13和圖17,頭靠限位裝置3可以具有第二鎖止件302,當支撐腿11處於展開狀態時,第二鎖止件302處於縮回狀態。當支撐腿11處於收合狀態時,第二鎖止件302處於伸出狀態以能夠與頭靠23接合,從而限制出頭靠23的下調節高度H2(結合上文內容,下調節高度H2例如指的是安全帶過路器237的下緣與座位21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可以理解,上極限調節高度H3的高度值大於上調節高度H1的高度值,上調節高度H1的高度值大於下極限調節高度H4的高度值;下極限調節高度H4的高度值小於下調節高度H2的高度值,下調節高度H2的高度值小於上極限調節高度H3的高度值。
通常,兒童安全座椅100在使用支撐腿11支撐時(即,支撐腿11在兒童安全座椅100的使用狀態下處於展開狀態),更適合供較小的兒童(幼兒)使用,此時頭靠23需要調節至較低的位置範圍。當兒童安全座椅100在不使用支撐腿11支撐時(即,支撐腿11在兒童安全座椅100的使用狀態下處於收合狀態),更適合供較大的兒童使用,此時頭靠需要調節至較高的位置範圍。
為了避免頭靠23在兒童安全座椅100的支撐腿11的不同模式下的誤使用,本發明實施例中設置了與支撐腿11可操作地連接的頭靠限位裝置3,這樣,當支撐腿11處於展開狀態時以供幼兒乘坐時,頭靠限位裝置3的第一鎖止件301處於伸出狀態而第二鎖止件302處於縮回狀態,這樣限制了頭靠23在支撐腿11處於展開狀態時的上調節高度H1,頭靠23此時的高度調節範圍例如在H4~H1(例如是274mm~391mm)之間,這樣在幼兒乘坐兒童安全座椅時,避免家長將頭靠23調節的過高而造成頭靠誤用,從而提高幼兒乘坐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而當支撐腿11處於收合狀態時以供較大兒童乘坐時,頭靠限位裝置3的第二鎖止件302處於伸出狀態而第一鎖止件301處於縮回狀態,這樣限制頭靠23在支撐腿11處於收合狀態時的下調節高度H2,頭靠23此時的高度調節範圍例如在H2~H3(例如是324mm~533mm)之間,這樣在較大兒童乘坐兒童安全座椅時,避免家長將頭靠23調節的過低而造成頭靠誤用,從而提高較大兒童乘坐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調節高度H1和下調節高度H2的高度差HS不等於安全帶過路器237的下緣和肩帶孔236的下緣的高度差,甚至上調節高度H1的高度值大於下調節高度H2的高度值,即,頭靠23的位置調節範圍在支撐腿11處於展開狀態時和在支撐腿11處於收合狀態時可以有重疊的調節範圍。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圖17),上調節高度H1和下調節高度H2的高度差HS例如可以等於安全帶過路器237的下緣和肩帶孔236的下緣的高度差。
參見圖1和圖6,頭靠23設置在背靠22的內側221,背靠22的外側222設置有阻擋塊24,阻擋塊24連接於頭靠23並能夠跟隨頭靠23做上下移動。阻擋塊24例如可以通過螺栓(圖中未標號)與頭靠23可拆卸地連接,背靠22的外側222例如可以設置有軌道2221,阻擋塊24與軌道2221滑動配合。阻擋塊24可以具有能夠與第一鎖止件301接合的上限位面241,阻擋塊24還可以具有能夠與第二鎖止件302接合的下限位面242。這樣,第一鎖止件301、第二鎖止件302能夠通過阻擋塊24間接地與頭靠23接合,從而限制頭靠23的上調節高度H1和下調節高度H2。通過在背靠22的外側222設置與頭靠23連動的阻擋塊24,使第一鎖止件301和第二鎖止件302的伸出方向均是朝向背離兒童乘客的後背的方向,這樣一方面充分利用背靠22的外側空間,另一方面對頭靠23本身的結構影響不大。
參見圖3,頭靠限位裝置3還可以包括第一鎖止組件31和第二鎖止組件32,圖7至圖11繪示第一鎖止組件31的優選實施方式,圖12至圖15繪示第二鎖止組件32的優選實施方式。
結合參見圖3和圖4、圖7至圖11、圖16,第一鎖止組件31可以包括第一彈性復位件311和第一拉索312。第一彈性復位件311可以安裝在背靠22並與第一鎖止件301連接。第一彈性復位件311例如可以是彈性片材,例如是由金屬或塑料或其它合適的材料製成。第一鎖止件301可以是鎖止銷,其與第一彈性復位件311可以是附接在一起或者一體成型。第一拉索312例如可以是鋼絲,第一拉索312的第一端3121與支撐腿的第一連接點111連接,第二端3122與第一彈性復位件311可操作地連接。需要說明的是,第一拉索312與第一彈性復位件311的可操作連接可以是直接連接、間接連接、直接抵觸或者間接抵觸等,使得第一拉索312與第一彈性復位件311二者中之一者的主動動作會引發另一者的被動動作。
第一鎖止組件31通過合理設置第一拉索312的路徑,可以滿足如下情況:當支撐腿11處於展開狀態時(如上所述,一般對應於幼兒乘坐的情況,需要控制頭靠23的位置不能過高),第一彈性復位件311將第一鎖止件301保持在伸出狀態。當頭靠23從下向上移動到上調節高度H1時,第一鎖止件301與上限位面241抵接,從而限制頭靠23做高於上調節高度H1的移動。當支撐腿11從展開狀態切換到收合狀態時,支撐腿11拉動第一拉索312,第一彈性復位件311受到來自第一拉索312的力而發生彈性變形,第一彈性復位件311的彈性變形帶動第一鎖止件301從伸出狀態切換到縮回狀態,此時第一鎖止件301不再限制頭靠23做高於上調節高度H1的移動。可以理解,當支撐腿11從收合狀態切換到展開狀態時,第一彈性復位件311可以在彈性回復力的作用下反向拉動第一拉索312,並且攜帶第一鎖止件301返回伸出狀態。
結合參見圖3和圖4、圖12至圖16,第二鎖止組件32可以包括第二彈性復位件321和第二拉索322。第二彈性復位件321可以安裝在背靠22並與第二鎖止件302連接。第二彈性復位件321例如可以是彈性片材,例如是由金屬或塑料或其它合適的材料製成。第二鎖止件302可以是鎖止銷,其與第二彈性復位件321可以是附接在一起或者一體成型。第二拉索322例如可以是鋼絲,第二拉索322的第一端3221與支撐腿11的第二連接點112連接,第二端3222與第二彈性復位件321可操作地連接。需要說明的是,第二拉索322與第二彈性復位件321的可操作連接可以是直接連接、間接連接、直接抵觸或者間接抵觸等,使得第二拉索322與第二彈性復位件321二者中之一者的主動動作會引發另一者的被動動作。
第二鎖止組件32通過合理設置第二拉索322的路徑,可以滿足如下情況:當支撐腿11處於收合狀態時(如上所述,一般對應於較大兒童乘坐的情況,需要控制頭靠23的位置不能過低),第二彈性復位件321將第二鎖止件302保持在伸出狀態。當頭靠23從上向下移動到下調節高度H2時,第二鎖止件302與下限位面242抵接,從而限制頭靠23做低於下調節高度H2的移動。當支撐腿11從收合狀態切換到展開狀態時,支撐腿11拉動第二拉索322,第二彈性復位件321受到來自第二拉索322的力而發生彈性變形,第二彈性復位件321的彈性變形帶動第二鎖止件302從伸出狀態切換到縮回狀態,此時第二鎖止件302不再限制頭靠23做低於下調節高度H2的移動。可以理解,當支撐腿11從展開狀態切換到收合狀態時,第二彈性復位件321可以在彈性回復力的作用下反向拉動第二拉索322,並且攜帶第二鎖止件302返回伸出狀態。
參見圖3至圖5,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點111可以設置於支撐腿11的頂部110,第一連接點111與支撐腿11的樞轉點11a在支撐腿11的長度方向L上可以相隔第一預設距離L1。第二連接點112可以設置於支撐腿11的頂部110,第二連接點112與支撐腿11的樞轉點11a在支撐腿11的長度方向L上可以相隔第二預設距離L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預設距離L1可以等於第二預設距離L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點111和第二連接點112可以是同一個連接點。
參見圖3、圖5和圖16,本實施例中,第一拉索312和第二拉索322例如可以如下設置:
在底座1的底部前端設置第一引導部101(為便於理解,圖3和圖5中未繪示底座1),第一拉索312通過第一引導部101與底座1的前端接合,第一引導部101例如處於第一連接點111的後方。第一引導部101和第一連接點111之間的第一拉索長度在支撐腿11處於展開狀態時較小,在支撐腿11處於收合狀態時較大。圖3中,S1表示在支撐腿11處於展開狀態時第一引導部101和第一連接點111之間的第一拉索長度,圖5中,S2表示在支撐腿11處於收合狀態時第一引導部101和第一連接點111之間的第一拉索長度,S1小於S2。第一拉索312的第二端3122依次經過第一引導部101、底座1的底部向上延伸,與第一彈性復位件311連接。
在底座1的底部前端設置第二引導部102,第二拉索322通過第二引導部102與底座1的前端接合,第二引導部102例如處於第二連接點112的前方。第二引導部102和第二連接點112之間的第二拉索長度在支撐腿11處於展開狀態時較大,在支撐腿11處於收合狀態時較小。圖3中,S3表示在支撐腿11處於展開狀態時第二引導部102和第二連接點112之間的第二拉索長度,圖5中,S4表示在支撐腿11處於收合狀態時第二引導部102和第二連接點112之間的第二拉索長度,S3大於S4。第二拉索322的第二端3222依次經過第二引導部102、底座1的底部向上延伸,與第二彈性復位件321連接。
參見圖6,本實施例中,座椅2通過中空的旋轉軸20與底座1樞轉連接,座椅2例如可以做360度旋轉。此時,第一拉索312的第二端3122可以穿設過旋轉軸20的中心孔後與第一彈性復位件311可操作連接,第二拉索322的第二端3222可以穿設過旋轉軸20的中心孔後與第二彈性復位件321可操作連接。這樣,無論座椅2處於正向安裝位置或者反向安裝位置,第一鎖止組件31和第二鎖止組件32都能正常工作。參見圖16,本實施例中可以看出第一拉索312和第二拉索322在旋轉軸20中呈交叉狀,但是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拉索312和第二拉索322可以採取其它合適的路徑以使第一拉索312和第二拉索322不相交叉。
參見圖8至圖11,本實施例中,第一鎖止組件31還可以包括第一安裝座331,第一安裝座331安裝於背靠22並具有第一容納槽3310,第一彈性復位件311位於第一容納槽3310中。第一彈性復位件311通過第一安裝座331安裝至背靠22,並且在第一容納槽3310中不容易受到其它部件的干擾。第一容納槽3310的槽底設置有供第一鎖止件301伸出或縮回的第一通孔33101。可以理解,當第一鎖止件301從第一通孔33101中伸出時,第一鎖止件301處於伸出狀態,以用於和頭靠23或阻擋塊24接合。當第一鎖止件301從第一通孔33101中縮回時,第一鎖止件301處於縮回狀態。
參見圖13至圖15,本實施例中,第二鎖止組件32還可以包括第二安裝座332,第二安裝座332安裝於背靠22並具有第二容納槽3320,第二彈性復位件321位於第二容納槽3320中。第二彈性復位件321通過第二安裝座332安裝至背靠22,並且在第二容納槽3320中不容易受到其它部件的干擾。第二容納槽3320的槽底設置有供第二鎖止件302伸出或縮回的第二通孔33201。可以理解,當第二鎖止件302從第二通孔33201伸出時,第二鎖止件302處於伸出狀態,以用於和頭靠23或阻擋塊24接合。當第二鎖止件302從第二通孔33201中縮回時,第二鎖止件302處於縮回狀態。
本實施例中還繪示第一拉索312與第一彈性復位件311的優選的可操作連接方式,以及第二拉索322與第二彈性復位件321的優選的可操作連接方式。
參見圖10和圖11,第一拉索312的第二端3122可以連接有第一驅動銷341,第一拉索312通過第一驅動銷341與第一彈性復位件311相互作用。更具體地,第一驅動銷341容納在第一容納槽3310中並與第一彈性復位件311相抵靠。當支撐腿11從展開狀態切換到收合狀態時,第一拉索312通過第一驅動銷341驅動第一彈性復位件311變形,使得第一鎖止件301從第一通孔33101縮回。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容納槽3310的槽壁可以設置有第一滑道33102,第一驅動銷341與第一滑道33102滑動配合。第一滑道33102例如是長形孔,第一滑道33102為第一驅動銷341提供的行程例如等於前述S1和S2之差。結合參考圖8,當支撐腿11從展開狀態切換到收合狀態時,第一拉索312拉動第一驅動銷341沿著第一滑道33102向右下方移動,第一驅動銷341在移動過程中對第一彈性復位件311施力,使第一鎖止件301向右上方移動從而從第一通孔33101縮回。這樣,當兒童安全座椅的支撐腿11收合以供較大兒童乘坐時,第一鎖止件301不再限制頭靠23的向上移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彈性復位件311的中部可以設置有第一開孔3110,第一拉索312的第二端3122設置有第一連接環31220,第一連接環31220位於第一開孔3110中並套設於第一驅動銷341。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彈性復位件311的第一端3111例如與第一安裝座331鉚接或者焊接在一起,第一彈性復位件311的第二端3112朝向第一安裝槽3310的槽底傾斜地延伸,因此具有斜面。第一鎖止件301位於第一彈性復位件311的第二端3112。這樣,當第一驅動銷341受到來自第一拉索312的拉力大於來自第一彈性復位件311的壓力時,第一驅動銷341在第一滑道33102中滑動的同時推動第一彈性復位件311的斜面發生彈性變形,促使第一鎖止件301從第一通孔33101縮回。當第一驅動銷341受到來自第一拉索312的拉力小於來自第一彈性復位件311的壓力時,第一彈性復位件311的斜面驅動第一驅動銷341在第一滑道33102中反向滑動的同時,第一鎖止件301從第一通孔33101伸出。
參見圖15,第二拉索322的第二端3222可以連接有第二驅動銷342,第二拉索322通過第二驅動銷342與第二彈性復位件321相互作用。更具體地,第二驅動銷342容納在第二容納槽3320中並與第二彈性復位件321相抵靠。當支撐腿從收合狀態切換到展開狀態時,第二拉索322通過第二驅動銷342驅動第二彈性復位件321變形,使得第二鎖止件302從第二通孔33201縮回。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容納槽3320的槽壁可以設置有第二滑道33202,第二驅動銷342與第二滑道33202滑動配合。第二滑道33202例如是長形孔,第二滑道33202為第二驅動銷342提供的行程例如等於前述S3和S4之差。結合參考圖13,當支撐腿11從收合狀態切換到展開狀態時,第二拉索322拉動第二驅動銷342沿著第二滑道33202向右下方移動,第二驅動銷342在移動過程中對第二彈性復位件321施力,使第二鎖止件302向右上方移動從而從第二通孔33201縮回。這樣,當兒童安全座椅的支撐腿11展開以供較小兒童乘坐時,第二鎖止件302不再限制頭靠23的向下移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彈性復位件321的中部可以設置有第二開孔3210,第二拉索322的第二端3222設置有第二連接環32220,第二連接環32220位於第二開孔3210中並套設於第二驅動銷342。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彈性復位件321的第一端3211例如與第二安裝座332鉚接或者焊接在一起,第二彈性復位件321的第二端3212朝向第二安裝槽3320的槽底傾斜地延伸,因此具有斜面。第二鎖止件302位於第二彈性復位件321的第二端3212。這樣,當第二驅動銷342受到來自第二拉索322的拉力大於來自第二彈性復位件321的壓力時,第二驅動銷342在第二滑道33202中滑動的同時推動第二彈性復位件321的斜面發生彈性變形,促使第二鎖止件302從第二通孔33201縮回。當第二驅動銷342受到來自第二拉索322的拉力小於來自第二彈性復位件321的壓力時,第二彈性復位件321的斜面驅動第二驅動銷342在第二滑道33202中反向滑動的同時,第二鎖止件302從第二通孔33201伸出。
上述的第一安裝座331和第二安裝座332可以在背靠22的中部左右間隔地設置。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本實施例中,頭靠限位裝置3同時包括第一鎖止件301和第二鎖止件302,但在實際應用中,頭靠限位裝置3可以僅包括第一鎖止件301和第二鎖止件302中之一者,可以理解,與第一鎖止件301和第二鎖止件302相關聯的第一鎖止組件31和第二鎖止組件32也相應地可以僅設置一者。
可以理解,頭靠限位裝置3及其第一鎖止組件31、第二鎖止組件32在其它實施例中還可以有多種實施方式,並不限於上述例舉,只要能實現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即可。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上述實施例中,第一鎖止件301和第二鎖止件302通過與阻擋塊24的抵靠接合來實現對頭靠23的向上移動和向下移動的限制,可以理解,在其它實施例中,可以不設置阻擋塊24,第一鎖止件301和第二鎖止件302例如可以直接與頭靠23抵靠接合來限制頭靠23的向上移動和向下移動。另外,參見圖8,第一鎖止件301可以具有第一斜形部(圖中未標號),第一斜形部朝上設置。由此,當支撐腿11處於展開狀態時,第一鎖止件301處於圖8所示的伸出狀態而阻擋塊24意外位於第一鎖止件301上方時,阻擋塊24可以向下移動並推動第一斜形部,使得第一鎖止件301從第一通孔33101縮回,當阻擋塊24完全越過第一鎖止件301後,第一鎖止件301自動伸出並抵靠阻擋塊24的上限位面241,從而限制頭靠23的向上移動。同理,參見圖13,第二鎖止件302可以具有第二斜形部(圖中未標號),第二斜形部朝下設置。由此,當支撐腿11處於收合狀態時,第二鎖止件302處於圖13所示的伸出狀態而阻擋塊24意外位於第二鎖止件302的下方時,阻擋塊24可以向上移動並推動第二斜形部,使得第二鎖止件302從第二通孔33201縮回,當阻擋塊24完全越過第二鎖止件302後,第二鎖止件302自動伸出並抵靠阻擋塊24的下限位面242,從而限制頭靠23的向下移動。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上述實施例中以座椅2與底座1樞轉連接的兒童安全座椅100為例進行說明,可以理解,在其它未示出的實施例中,本發明實施例的頭靠限位裝置3還可以應用於座椅2與底座1固定連接的兒童安全座椅100。此時,可以在底座1的底部設置第一引導結構和/或第二引導結構(圖中未示),第一拉索312的第二端3122經過第一引導結構並由第一引導結構引導後向上與第一彈性復位件311可操作地連接,第二拉索322的第二端3222經過第二引導結構並由第二引導結構引導後向上與第二彈性復位件321可操作地連接。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徵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徵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徵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範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請求項為准。
100:兒童安全座椅 1:底座 11:支撐腿 11a:樞轉點 101:第一引導部 102:第二引導部 110:頂部 111:第一連接點 112:第二連接點 2:座椅 20:旋轉軸 21:座位 22:背靠 221:內側 222:外側 2221:軌道 23:頭靠 236:肩帶孔 237:安全帶過路器 24:阻擋塊 241:上限位面 242:下限位面 3:頭靠限位裝置 301:第一鎖止件 302:第二鎖止件 31:第一鎖止組件 311:第一彈性復位件 3110:第一開孔 312:第一拉索 3121:第一端 3122:第二端 31220:第一連接環 32:第二鎖止組件 321:第二彈性復位件 3210:第二開孔 322:第二拉索 3221:第一端 3222:第二端 32220:第二連接環 331:第一安裝座 3310:第一容納槽 33101:第一通孔 33102:第一滑道 332:第二安裝座 3320:第二容納槽 33201:第二通孔 33202:第二滑道 341:第一驅動銷 342:第二驅動銷 4:高度調節機構 H1:上調節高度 H2:下調節高度 H3:上極限調節高度 H4:下極限調節高度 HS:高度差 L:長度方向 L1:第一預設距離 L2:第二預設距離 S1、S2:第一拉索長度 S3、S4:第二拉索長度
圖1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的立體圖,其中,座椅正向安裝於底座上,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
圖2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的立體圖,其中,座椅反向安裝於底座上,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
圖3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的座椅、支撐腿和頭靠限位裝置的立體圖,其中,座椅處於正向安裝位置,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
圖4繪示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的支撐腿的立體圖。
圖5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的座椅、支撐腿和頭靠限位裝置的立體圖,其中,座椅處於正向安裝位置,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
圖6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中座椅的後向立體圖。
圖7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在第一鎖止組件處的局部縱向剖視圖。
圖8繪示圖7中的A處放大圖。
圖9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中的第一鎖止組件的第一立體圖。
圖10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中的第一鎖止組件的第二立體圖。
圖11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的第一鎖止組件的分解圖。
圖12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在第二鎖止組件處的局部縱向剖視圖。
圖13繪示圖12中的B處放大圖。
圖14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中的第二鎖止組件的立體圖。
圖15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中的第二鎖止組件的分解圖。
圖16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在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且座椅處於正向安裝狀態時,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的路徑。
圖17繪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兒童安全座椅中頭靠的調節位置。
11:支撐腿
11a:樞轉點
101:第一引導部
102:第二引導部
110:頂部
111:第一連接點
112:第二連接點
2:座椅
21:座位
22:背靠
221:內側
3:頭靠限位裝置
31:第一鎖止組件
311:第一彈性復位件
312:第一拉索
32:第二鎖止組件
321:第二彈性復位件
322:第二拉索
4:高度調節機構
S1:第一拉索長度
S3:第二拉索長度

Claims (16)

  1. 一種兒童安全座椅,包括底座和座椅,所述底座設置有可樞轉的支撐腿,所述座椅的背靠設置有高度可調節的頭靠,且所述兒童安全座椅還包括頭靠限位裝置,所述頭靠限位裝置與所述支撐腿可操作地連接; 所述頭靠限位裝置具有第一鎖止件,當所述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時,所述第一鎖止件處於伸出狀態以與所述頭靠接合,從而限制出所述頭靠的上調節高度;當所述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時,所述第一鎖止件處於縮回狀態; 和/或,所述頭靠限位裝置具有第二鎖止件,當所述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時,所述第二鎖止件處於縮回狀態;當所述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時,所述第二鎖止件處於伸出狀態以與所述頭靠接合,從而限制出所述頭靠的下調節高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所述頭靠設置在所述背靠的內側,所述背靠的外側設置有阻擋塊,所述阻擋塊連接於所述頭靠並跟隨所述頭靠做上下移動; 所述阻擋塊具有與所述第一鎖止件接合的上限位面;和/或,所述阻擋塊具有與所述第二鎖止件接合的下限位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所述背靠的外側設置有與所述阻擋塊滑動配合的軌道。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所述頭靠限位裝置還包括: 第一鎖止組件,其包括:第一彈性復位件,安裝在所述背靠並與所述第一鎖止件連接;第一拉索,第一端與所述支撐腿的第一連接點連接,第二端與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可操作地連接;當所述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時,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將所述第一鎖止件保持在伸出狀態;當所述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時,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受到來自所述第一拉索的力而發生變形,使得所述第一鎖止件從伸出狀態切換到縮回狀態; 和/或, 第二鎖止組件,其包括:第二彈性復位件,安裝在所述背靠並與所述第二鎖止件連接;第二拉索,第一端與所述支撐腿的第二連接點連接,第二端與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可操作地連接;當所述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時,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將所述第二鎖止件保持在伸出狀態;當所述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時,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受到來自所述第二拉索的力而發生變形,使得所述第二鎖止件從伸出狀態切換到縮回狀態。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與所述第一鎖止件一體成型,和/或,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與所述第二鎖止件一體成型。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支撐腿通過樞轉點與所述底座樞轉連接; 其中,所述第一連接點設置於所述支撐腿的頂部,所述第一連接點與所述樞轉點在所述支撐腿的長度方向上相隔第一預設距離,和/或,所述第二連接點設置於所述支撐腿的頂部,所述第二連接點與所述樞轉點在所述支撐腿的長度方向上相隔第二預設距離。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底座的前端設置有第一引導部,所述第一拉索通過所述第一引導部與所述底座的前端接合;所述第一引導部和所述第一連接點之間的第一拉索長度在所述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時比在所述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時短; 和/或, 所述底座的前端設置有第二引導部,所述第二拉索通過所述第二引導部與所述底座的前端接合;所述第二引導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點之間的第二拉索長度在所述支撐腿處於收合狀態時比在所述支撐腿處於展開狀態時短。
  8.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座椅通過中空的旋轉軸與所述底座樞轉連接,所述第一拉索穿設過所述旋轉軸,和/或,所述第二拉索穿設過所述旋轉軸。
  9.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所述座椅與所述底座不可相對轉動地連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引導結構和/或第二引導結構,所述第一拉索經過所述第一引導結構,所述第二拉索經過所述第二引導結構。
  10.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第一鎖止組件還包括第一安裝座,所述第一安裝座安裝於所述背靠並具有第一容納槽;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位於所述第一容納槽中,所述第一容納槽的槽底設置有供所述第一鎖止件伸出或縮回的第一通孔; 和/或, 所述第二鎖止組件還包括第二安裝座,所述第二安裝座安裝於所述背靠並具有第二容納槽;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位於所述第二容納槽中,所述第二容納槽的槽底設置有供所述第二鎖止件伸出或縮回的第二通孔。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第一拉索的第二端連接有第一驅動銷,所述第一驅動銷容納在所述第一容納槽中並與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相抵靠; 和/或, 所述第二拉索的第二端連接有第二驅動銷,所述第二驅動銷容納在所述第二容納槽中並與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相抵靠。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第一容納槽的槽壁設置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驅動銷與所述第一滑道滑動配合; 和/或, 所述第二容納槽的槽壁設置有第二滑道,所述第二驅動銷與所述第二滑道滑動配合。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設置有第一開孔,所述第一拉索的第二端設置有第一連接環,所述第一連接環位於所述第一開孔中並套設於所述第一驅動銷; 和/或, 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設置有第二開孔,所述第二拉索的第二端設置有第二連接環,所述第二連接環位於所述第二開孔中並套設於所述第二驅動銷。
  14.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安裝座連接,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一安裝槽的槽底傾斜地延伸,所述第一鎖止件位於所述第一彈性復位件的第二端; 和/或, 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安裝座連接,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的第二端朝向所述第二安裝槽的槽底傾斜地延伸,所述第二鎖止件位於所述第二彈性復位件的第二端。
  1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背靠和所述頭靠之間設置有高度調節機構,所述高度調節機構允許所述頭靠在所述背靠上具有上極限調節高度和下極限調節高度; 其中,所述上極限調節高度的高度值大於所述上調節高度的高度值,和/或,所述下極限調節高度的高度值小於所述下調節高度的高度值。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兒童安全座椅,其中: 所述頭靠設置有肩帶孔和安全帶過路器; 其中,所述下極限調節高度和所述上調節高度對應於所述肩帶孔的下緣與所述座椅的座位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和/或,所述上極限調節高度和所述下調節高度對應於所述安全帶過路器的下緣與所述座椅的座位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
TW111122660A 2021-06-18 2022-06-17 兒童安全座椅 TWI8351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0756.5A CN115489404A (zh) 2021-06-18 2021-06-18 儿童安全座椅
CN202110680756.5 2021-06-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0358A TW202300358A (zh) 2023-01-01
TWI835171B true TWI835171B (zh) 2024-03-11

Family

ID=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19442A1 (en) 2010-03-24 2012-12-20 Skjp Holdings, Llc Crash indication system for a reclining ride down child seat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19442A1 (en) 2010-03-24 2012-12-20 Skjp Holdings, Llc Crash indication system for a reclining ride down child sea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66078B2 (en) Child safety seat
JP3305498B2 (ja) 子供用座席装置
CA2763903C (en) Child safety seat assembly
US8556344B2 (en) Child safety seat assembly
US4655503A (en) Vehicular seat
EP3444143B1 (en) Baby car seat allowing position change
US8172322B2 (en) Child seat
GB2482061A (en) Child safety seat assembly
TWI835171B (zh) 兒童安全座椅
US20100060056A1 (en) Safety device for a child seat in a vehicle
TW202300358A (zh) 兒童安全座椅
CN215971213U (zh) 儿童安全座椅
KR20200134273A (ko) 자동차 시트 장착용 어린이 시트
CN114789682A (zh) 座椅旋转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JP5263917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
JP5141198B2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装置
KR101033925B1 (ko) 유아용 카시트의 경사도 조절장치
CN209208545U (zh) 一种儿童约束系统
KR100607091B1 (ko) 회전간섭 방지기능을 가지는 점핑장치
CN107776443A (zh) 安全座椅及其背靠角度调整机构
CN113954704A (zh) 儿童安全座椅及其侧翼高宽度同步调整机构
NO20220607A1 (en) A child safety seat
KR19990041853A (ko) 자동차용 시트의 헤드레스트 구조
CN115972998A (zh) 一种安全座椅
JP2001010380A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組込式シー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