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4964B - 照相機模組以及包含其的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照相機模組以及包含其的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4964B
TWI834964B TW110111437A TW110111437A TWI834964B TW I834964 B TWI834964 B TW I834964B TW 110111437 A TW110111437 A TW 110111437A TW 110111437 A TW110111437 A TW 110111437A TW I834964 B TWI834964 B TW I8349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camera module
lens
optical path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1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5135A (zh
Inventor
金學哲
林台淵
鄭弼鎬
趙鏞主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5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51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4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49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163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first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 second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both in front of a fixed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167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first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 second movable lens or lens group, both in front of a fixed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n additional fixed front lens or group of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2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movable lens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cusing at close distan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87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index gradi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7Bodies with reflectors arranged in beam forming the photographic image, e.g. for reducing dimensions of camera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2003/0093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種照相機模組以及包含其的電子裝置。本發明提供 一種照相機模組,包含:第一透鏡群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第二透鏡群組;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第一透鏡群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第二透鏡群組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自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朝向照相機模組的成像平面依序安置。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包含第一固定反射部件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經組態以改變第一透鏡群組與第二透鏡群組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且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包含第二固定反射部件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經組態以改變第二透鏡群組與成像平面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

Description

照相機模組以及包含其的電子裝置
本申請案是關於一種可調整焦點及放大率且可安裝於行動終端中的照相機模組。
相關申請案的交叉引用
本申請案主張2020年10月12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Kor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申請的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20-0131366號的優先權,所述申請案的全部揭露內容出於所有目的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其中多個透鏡配置成列的可伸縮光學成像系統中,隨著透鏡的數目增大,光學成像系統的總長度增大。舉例而言,使包含五個透鏡的光學成像系統小型化比使包含三個透鏡的光學成像系統更加困難。因此,可能難以在薄行動終端中安裝可調整焦點及放大率的變焦照相機模組。
提供此發明內容以按簡化形式引入下文在實施方式中進一步描述的概念選擇。此發明內容並不意欲識別所主張主題的關 鍵特徵或必需特徵,亦不意欲在判定所主張主題的範圍時用作輔助。
在一個通用態樣中,一種照相機模組包含:第一透鏡群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第二透鏡群組;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群組、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所述第二透鏡群組以及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自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朝向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成像平面依序安置,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包含第一固定反射部件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經組態以改變所述第一透鏡群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且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包含第二固定反射部件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所述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經組態以改變所述第二透鏡群組與所述成像平面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
所述第一透鏡群組可包含:第一透鏡,具有折射力;以及第二透鏡,具有折射力。
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凸面。
所述第二透鏡的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所述第二透鏡群組可包含:第三透鏡,具有折射力;第四透鏡,具有折射力;以及第五透鏡,具有折射力。
所述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凸面。
所述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凸面。
所述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凸面。
所述照相機模組可更包含在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物側之前安置的稜鏡。
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及所述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可經組態以移動,使得所述第一固定反射部件與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之間的距離在所述第二固定反射部件與所述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之間的距離增大時減小,且在所述第二固定反射部件與所述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之間的所述距離減小時增大。
在另一通用態樣中,一種照相機模組包含:第一透鏡群組;第二透鏡群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安置於所述第一透鏡群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之間;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群組與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成像平面之間,其中所述照相機模組的光學路徑自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延伸至所述成像平面,且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及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經組態以在與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光軸相交的方向上增大或減小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的至少一個部分的長度。
所述第一透鏡群組可包含第一透鏡,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可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延伸至所述成像平面,且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的最大長度(TTL1)與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的最小長度(TTL2)的比(TTL1/TTL2)可為0.90至1.20。
所述照相機模組可包含光學成像系統,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包含所述第一透鏡群組、所述第二透鏡群組、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以及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且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大焦距(ft)與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小焦距(fw)的比(ft/fw)可為1.8至2.2。
所述第一透鏡群組可包含第一透鏡,所述照相機模組的 所述光學路徑可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延伸至所述成像平面,且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的最小長度(TTL2)與所述最大焦距(ft)的比(TTL2/ft)可為2.0至4.0。
所述最大焦距(ft)與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影像高度(IMGHT)的比(ft/IMGHT)可為14至20,所述影像高度等於所述成像平面的有效區域的對角線長度的一半。
所述照相機模組可更包含在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之前安置的稜鏡。
在另一通用態樣中,一種照相機模組包含:第一透鏡群組,具有光軸;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第二透鏡群組,具有光軸;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群組、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所述第二透鏡群組以及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自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朝向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成像平面依序安置,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包含:第一固定反射部件;以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經組態以在與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相交的方向上移動以改變所述第一透鏡群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以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經組態以在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相交的方向上移動以改變所述第二透鏡群組與所述成像平面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
所述第一固定反射部件可在與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同軸的虛擬直線上安置於所述第一透鏡群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之間,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可安置為在與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相交的方向上面對所述第一固定反射部件,所述第二固定反射部件可在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同軸的虛 擬直線上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群組與所述成像平面之間,且所述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可安置為在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相交的方向上面對所述第二固定反射部件。
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可經組態以遠離所述第一固定反射部件移動以減小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放大率,且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反射部件移動以調整所述照相機模組的焦點,且所述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可經組態以在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反射部件移動以調整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焦點時遠離所述第二固定反射部件移動以增大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放大率,且在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遠離所述第一固定反射部件移動以減小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放大率時朝向所述第二固定反射部件移動以調整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焦點。
所述第一透鏡群組可包含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鏡及具有負折射力的第二透鏡,所述第一透鏡及所述第二透鏡沿著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自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物側至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像側以遞增數值次序依序安置,且所述第二透鏡群組可包含具有折射力的第三透鏡、具有負折射力的第四透鏡以及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五透鏡,所述第三透鏡、所述第四透鏡以及所述第五透鏡沿著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自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物側至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像側以遞增數值次序依序安置。
在另一通用態樣中,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上文所描述的照相機模組。
所述電子裝置可更包含經組態以進行短距離影像擷取的照相機模組及經組態以進行中距離影像擷取的照相機模組中的一 或兩者。
在另一通用態樣中,一種照相機模組包含:第一透鏡群組,具有光軸;第二透鏡群組,具有光軸;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安置於所述第一透鏡群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之間;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群組與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成像平面之間,其中所述照相機模組的光學路徑自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延伸至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成像平面且包含:第一路徑部分,由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形成且在與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相交的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路徑部分,由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形成且在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相交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經組態以增大或減小所述第一路徑部分的各別長度,且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經組態以增大或減小所述第二路徑部分的各別長度。
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部件,在可與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同軸的虛擬直線上安置於所述第一透鏡群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之間;以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安置於所述第一路徑部分上,且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包含:第二固定反射部件,在可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同軸的虛擬直線上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群組與所述成像平面之間;以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安置於所述第二路徑部分上。
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可經組態以增大所述第一路徑部分的所述各別長度以減小所述照相機模組的焦距,且減小所述第一路徑部分的所述各別長度以調整所述照相機模組的焦點,且所述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可經組態以在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 減小所述第一路徑部分的所述各別長度以調整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焦點時增大所述第二路徑部分的所述各別長度以增大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焦距,且在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增大所述第一路徑部分的所述各別長度以減小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焦距時減小所述第二路徑部分的所述各別長度以調整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焦點。
所述第一透鏡群組可包含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鏡及具有負折射力的第二透鏡,所述第一透鏡及所述第二透鏡沿著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自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物側至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像側以遞增數值次序依序安置,且所述第二透鏡群組可包含具有折射力的第三透鏡、具有負折射力的第四透鏡以及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五透鏡,所述第三透鏡、所述第四透鏡以及所述第五透鏡沿著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自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物側至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像側以遞增數值次序依序安置。
在另一通用態樣中,一種電子裝置包含上文所描述的照相機模組。
所述電子裝置可更包含經組態以進行短距離影像擷取的照相機模組及經組態以進行中距離影像擷取的照相機模組中的一或兩者。
其他特徵及態樣將自以下詳細描述、圖式以及申請專利範圍而顯而易見。
10:行動終端
30、50、100、200、300、400、500、600、700:照相機模組
110、210、310、410、510、610、710:第一透鏡
120、220、320、420、520、620、720:第二透鏡
130、230、330、430、530、630、730:第三透鏡
140、240、340、440、540、640、740:第四透鏡
150、250、350、450、550、650、750:第五透鏡
C1:第一光軸
C2:第二光軸
C3:第三光軸
C4:第四光軸
C5:第五光軸
C6:第六光軸
C7:第七光軸
C8:第八光軸
C9:第九光軸
DM1: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
DM2: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
DMS1: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
DMS2: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
DMS3: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
DMS4: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
FM1:第一固定反射部件
FM2:第二固定反射部件
FMS1:第一固定反射表面
FMS2:第二固定反射表面
FMS3:第三固定反射表面
FMS4:第四固定反射表面
G1:第一透鏡群組
G2:第二透鏡群組
IF:濾光片
IMGHT:影像高度
IP:影像感測器
M1: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
M2: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
OP:路徑
P:稜鏡
TLD:距離
圖1為具有第一放大率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的圖。
圖2為具有第二放大率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的圖。
圖3繪示表示圖1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圖4繪示表示圖2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圖5為具有第一放大率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二實例的圖。
圖6為具有第二放大率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二實例的圖。
圖7繪示表示圖5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二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圖8繪示表示圖6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二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圖9為具有第一放大率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三實例的圖。
圖10為具有第二放大率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三實例的圖。
圖11繪示表示圖9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三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圖12繪示表示圖10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三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圖13為具有第一放大率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四實例的圖。
圖14為具有第二放大率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四實例的圖。
圖15繪示表示圖13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四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圖16繪示表示圖14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四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圖17為具有第一放大率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五實例的圖。
圖18為具有第二放大率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五實例的圖。
圖19繪示表示圖17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五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圖20繪示表示圖18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五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圖21為具有第一放大率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六實例的圖。
圖22為具有第二放大率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六實例的圖。
圖23繪示表示圖21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六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圖24繪示表示圖22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六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圖25為具有第一放大率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七實例的圖。
圖26為具有第二放大率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七實例的圖。
圖27繪示表示圖25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七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圖28繪示表示圖26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七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圖29為圖1中所示出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的第一修改實例的圖。
圖30為圖1中所示出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的第二修改實例的圖。
圖31至圖33為其中安裝有圖1中所示出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三修改實例的行動終端的實例的後視圖。
貫穿圖式及詳細描述,相同附圖標號指代相同元件。圖式可能未按比例繪製,且出於清晰、示出以及便利起見,可放大圖式中的元件的相對大小、比例以及描繪。
提供以下詳細描述以輔助讀者獲得對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各種改變、修改以及等效物將顯而易見。舉例而言,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的順序僅為實例,且不限於本文中所闡述的實例,但除必須按某一次序發生 的操作之外,可改變操作的順序,如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的。此外,出於提高清晰性及簡潔性起見,可省略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的功能及構造的描述。
本文中所描述的特徵可以不同形式體現,且不應解釋為限於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實情為,僅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以示出實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設備及/或系統的許多可能方式中的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會顯而易見的一些方式。
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僅用於描述各種實例,且不用於限制本揭露內容。冠詞「一(a/an)」及「所述(the)」意欲亦包含複數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晰指示。術語「包括」、「包含」以及「具有」指定存在所陳述特徵、數目、操作、部件、元件及/或其組合,但並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數目、操作、部件、元件及/或其組合。
如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的特徵可以各種方式組合。另外,儘管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具有各種組態,但如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的,其他組態是可能的。
在本文中對術語「可」的使用在描述各種實例時(例如關於實例可包含或實施的內容)意謂包含或實施此特徵的至少一個實例,而所有實例不限於此。
照相機模組的光學成像系統包含沿著光軸安置的多個透鏡。多個透鏡可沿著光軸彼此間隔開預定距離。
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包含沿著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自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朝向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以遞增數值 次序依序安置的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以及第六透鏡,其中第一透鏡最靠近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且第五透鏡最靠近成像平面。
在每一透鏡中,物側表面為最靠近光學成像系統的物側的透鏡的表面,且像側表面為最靠近成像平面的透鏡的表面。
除非另外陳述,否則對透鏡表面的形狀的提及是指透鏡表面的近軸區的形狀。透鏡表面的近軸區為透鏡表面的包圍及包含透鏡表面的光軸的中心部分,其中入射於透鏡表面的光線與光軸成小角度θ,且近似值sinθ≒θ、tanθ≒θ以及cosθ≒1為有效的。
舉例而言,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凸面的陳述意謂至少透鏡的物側表面的近軸區為凸面,且透鏡的像側表面為凹面的陳述意謂至少透鏡的像側表面的近軸區為凹面。因此,即使透鏡的物側表面可描述為凸面,但透鏡的整個物側表面可不為凸面,且透鏡的物側表面的周邊區可為凹面。此外,即使透鏡的像側表面可描述為凹面,但透鏡的整個像側表面可不為凹面,且透鏡的像側表面的周邊區可為凸面。
TLD為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距離,所述成像平面具有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由藉由直線光學路徑替換的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形成的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的折疊部分。因此,TLD為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移除了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的成像平面的距離。
TTL1為光學成像系統在包含由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形成的光學路徑的折疊部分的第一模式下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的長度。
TTL2為在包含由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形成的光學路徑的折疊部分的第二模式下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的長度。
IMGHT為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大有效影像高度且等於影像感測器的成像表面的最大有效成像區域的對角線長度的一半,其中成像表面安置於成像平面處。換言之,IMGHT等於成像平面的最大有效區域的一半,所述最大有效區域對應於影像感測器的成像表面的最大有效成像區域。
f1、f2、f3、f4以及f5為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的各別焦距,ft為在第一模式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大焦距,且fw為在第二模式下的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小焦距。
Fno為光學成像系統的f數,且等於光學成像系統的焦距ft或fw除以光學成像系統的對應於焦距ft或fw的入射光瞳直徑。
透鏡的表面的曲率半徑、透鏡及其他元件的厚度、透鏡中的相鄰者與其他元件之間的距離、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的各別焦距f1、焦距f2、焦距f3、焦距f4以及焦距f5、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大焦距ft及最小焦距fw、TLD、TTL1、TTL2以及IMGHT以公釐(millimeter;mm)表達,但可使用其他量測單元。Fno、透鏡的折射率以及透鏡的阿貝數(Abbe number)為無因次量(dimensionless quantity)。
沿著光學成像系統的光軸量測透鏡及其他元件的厚度、透鏡中的相鄰者與其他元件之間的距離、TLD、TTL1以及TTL2。
本申請案揭露一種可安裝於行動終端中的照相機模組。 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可安裝於諸如智慧型手機、膝上型電腦或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的小型攜帶型電子裝置中。然而,照相機模組不限於安裝於此等電子裝置中。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可安裝於監視器上以用於影像通信。
照相機模組可經組態以使其能夠小型化。舉例而言,可藉由折疊照相機模組的自照相機模組的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延伸至照相機模組的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來減小照相機模組的總大小。照相機模組的光學路徑的多個部分可在與照相機模組的長度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因此,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其具有照相機模組的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延伸至由藉由直線光學路徑替換的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形成的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的折疊部分)的距離(TLD)可小於照相機模組的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延伸至成像平面(其包含照相機模組的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延伸至由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形成的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的折疊部分)的光學路徑的長度(TTL1及TTL2)。TTL1為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光學路徑的長度,且TTL2為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因此,TLD為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移除了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的成像平面的距離。
照相機模組可包含第一透鏡群組、第二透鏡群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然而,照相機模組不限於僅此等組件。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可更包含光闌,所述光闌控制穿過照相機模組的光學成像系統的光的量。此外,照相機模組可更包含過濾紅外光的紅外截止濾光片。另外,照相機模組可更包含影像感測器(亦即,成像裝置),所述影像感測器具有安置於照 相機模組的成像平面處的成像表面。影像感測器將藉由光學成像系統在成像表面的有效成像區域上形成的被攝物的影像轉換成電信號。另外,照相機模組可更包含維持兩個透鏡之間的預定距離的至少一個間隙維持部件。此外,照相機模組可更包含經組態以在第一透鏡群組之前折疊或折射光學路徑的部件。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可包含稜鏡。稜鏡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上。稜鏡可由具有實質上高折射率的材料製成。舉例而言,稜鏡的折射率可大於或等於1.7且小於2.0。
照相機模組可具有可調整焦距及可調整放大率。舉例而言,在照相機模組中,放大率可藉由改變第一透鏡群組與第二透鏡群組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及第二透鏡群組與成像平面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來調整。第一透鏡群組與第二透鏡群組之間的光學路徑的至少一個部分可在與第一透鏡群組的光軸相交的方向上延伸,且第二透鏡群組與成像平面之間的該光學路徑的至少一個部分可在與第二透鏡群組的光軸相交的方向上延伸。虛擬直線可將第一透鏡群組的光軸連接至第二透鏡群組的光軸。換言之,第二透鏡群組的光軸可與第一透鏡群組的光軸同軸。
照相機模組的實例可包含多個透鏡群組及多個光學路徑折疊單元。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可包含第一透鏡群組、第二透鏡群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第一透鏡群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第二透鏡群組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沿著照相機模組的自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延伸至照相機模組的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依序安置。舉例而言,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與第二透鏡群組之間,且第二光 學路徑折疊單元可安置於第二透鏡群組與成像平面之間。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中的每一者可改變各別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改變第一透鏡群組與第二透鏡群組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且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改變第二透鏡群組與成像平面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中的每一者可包含反射鏡、稜鏡或能夠折疊光學路徑的任何其他光學元件。
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部件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第一固定反射部件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與第二透鏡群組之間以折疊第一透鏡群組與第二透鏡群組之間的直線光學路徑。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部件可在與第一透鏡群組的光軸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一透鏡群組發射的光。第一固定反射部件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部件可包含將自第一透鏡群組發射的光反射至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的第一固定反射表面,以及將自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發射的光反射至第二透鏡群組的第二固定反射表面。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可改變第一透鏡群組與第二透鏡群組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可移動以接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或移動以遠離第一固定反射部件,以改變第一透鏡群組與第二透鏡群組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可包含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及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可將由第一固定反射表面反射的光反射至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且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可將由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反射的光反射至第二固定反射表面。
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包含第二固定反射部件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第二固定反射部件可安置於第二透鏡群組與成像平面之間以折疊第二透鏡群組與成像平面之間的直線光學路徑。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部件可在與第二透鏡群組的光軸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二透鏡群組發射的光。第二固定反射部件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部件可包含將自第二透鏡群組發射的光反射至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的第三固定反射表面,以及將自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發射的光反射至成像平面的第四固定反射表面。然而,第二固定反射部件未必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可視需要省略第四固定反射表面。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可改變第二透鏡群組與成像平面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可移動以接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或移動以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以改變第二透鏡群組與成像平面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可包含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及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可將由第三固定反射表面反射的光反射至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且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可將由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反射的光反射至第四固定反射表面,或在省略第四反射表面的情況下反射至成像平面。
第一固定反射部件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之間的距離可與第二固定反射部件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之間的距離具有預定關係。舉例而言,當第二固定反射部件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之間的距離減小時,第一固定反射部件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之間的距離可增大。相反,當第二固定反射部件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之 間的距離增大時,第一固定反射部件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之間的距離可減小。
第一透鏡群組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組可包含具有折射力的第一透鏡及具有折射力的第二透鏡。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可具有各別形狀。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具有其物側表面為凸面的形狀,且第二透鏡可具有其像側表面為凹面的形狀。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可具有折射力,所述折射力具有不同正負號。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具有正折射力,且第二透鏡可具有負折射力。
第二透鏡群組可包含多個透鏡。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群組可包含具有折射力的第三透鏡、具有折射力的第四透鏡,以及具有折射力的第五透鏡。第三透鏡至第五透鏡可具有各別形狀。舉例而言,第三透鏡可具有其物側表面為凸面的形狀,第四透鏡可具有其物側表面為凸面的形狀,且第五透鏡可具有其物側表面為凸面的形狀。第三透鏡至第五透鏡中的一個透鏡可具有折射力,所述折射力具有不同於第三透鏡至第五透鏡中的另外兩個透鏡的折射力的正負號的正負號。舉例而言,第四透鏡可具有折射力,所述折射力具有不同於第三透鏡及第五透鏡的折射力的正負號的正負號。舉例而言,第四透鏡可具有負折射力,且第三透鏡及第五透鏡可具有正折射力。替代地,第五透鏡可具有折射力,所述折射力具有不同於第三透鏡及第四透鏡的折射力的正負號的正負號。舉例而言,第五透鏡可具有正折射力,且第三透鏡及第四透鏡可具有負折射力。
照相機模組可更包含另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可更包含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上的稜鏡。
照相機模組的另一實例可包含多個透鏡群組及多個光學路徑折疊單元。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可包含第一透鏡群組、第二透鏡群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與第二透鏡群組之間,且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安置於第二透鏡群組與照相機模組的成像平面之間。
每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經組態以在與對應透鏡群組的光軸相交的方向上形成光學路徑。舉例而言,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在與第一透鏡群組的光軸相交的方向上形成光學路徑,且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在與第二透鏡群組的光軸相交的方向上形成光學路徑。每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改變對應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增大或減小第一透鏡群組與第二透鏡群組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且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可增大或減小第二透鏡群組與成像平面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
在照相機模組中,自第一透鏡群組的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由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改變。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的最大長度(TTL1)及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的最小長度(TTL2)可滿足預定條件。舉例而言,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的最大距離(TTL1)與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的最小距離(TTL2)的比(TTL1/TTL2)可為0.90至1.20。
照相機模組可具有可變焦距。舉例而言,根據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的位置,照相機模組的光學 成像系統可具有能夠以相對長距離擷取影像的最大焦距(ft)及能夠以相對短距離擷取影像的最小焦距(fw)。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大焦距(ft)及最小焦距(fw)可滿足預定條件。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大焦距(fw)與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小焦距(fw)的比(ft/fw)可為1.8至2.2。
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大焦距(ft)以及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的最小距離(TTL2)可滿足預定條件。舉例而言,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的最小距離(TTL2)與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大焦距(ft)的比(TTL2/ft)可為2.0至4.0。
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大焦距(ft)及光學成像系統的影像高度(IMGHT)可滿足預定條件。影像高度(IMGHT)為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大有效影像高度且等於影像感測器的成像表面的最大有效成像區域的對角線長度的一半。舉例而言,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大焦距(ft)與光學成像系統的影像高度(IMGHT)的比(ft/IMGHT)可為14至20。
照相機模組可更包含另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可更包含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上的稜鏡。
在下文中,將描述照相機模組的光學成像系統。
光學成像系統可包含第一透鏡群組及第二透鏡群組。第一透鏡群組可包含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且第二透鏡群組可包含第三透鏡、第四透鏡以及第五透鏡。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可沿著自第一透鏡的物側至光學成像系統的成像平面的光學路徑依序安置。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最靠近物件安置,且第五透鏡可最靠近 成像平面安置。出於參考起見,透鏡的配置次序基於穿過透鏡的光軸來判定,且可因此不同於透鏡的實體位置。
第一透鏡可具有折射力。舉例而言,第一透鏡可具有正折射力。第一透鏡的第一表面可為凸面,且其另一表面可為凹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凸面,且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一透鏡可具有至少一個非球面表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兩者可為非球面。第一透鏡可具有預定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或等於1.55且小於1.7。第一透鏡可具有預定焦距。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的焦距可大於或等於38公釐且小於300公釐。
第二透鏡可具有折射力。舉例而言,第二透鏡可具有負折射力。第二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凹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然而,第二透鏡的凹面形狀不限於像側表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或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二透鏡可具有至少一個非球面表面。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可為非球面。第二透鏡可具有小於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的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或等於1.5且小於1.6。第二透鏡可具有預定焦距。舉例而言,第二透鏡的焦距可大於或等於-40公釐且小於-10公釐。
第三透鏡可具有折射力。舉例而言,第三透鏡可具有正折射力或負折射力。第三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凹面。舉例而言,第三透鏡的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三透鏡可具有至少一個非球面表面。舉例而言,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可為非球面。第三透鏡可具有小於第一透鏡的折射率的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三透鏡的折 射率可大於或等於1.50且小於1.58。第三透鏡可具有預定焦距。舉例而言,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鏡的焦距可大於或等於300公釐且小於5000公釐,且具有負折射力的第三透鏡的焦距可大於或等於-4000公釐且小於-100公釐。
第四透鏡可具有折射力。舉例而言,第四透鏡可具有負折射力。第四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凸面。舉例而言,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凸面。第四透鏡可具有至少一個非球面表面。舉例而言,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可為非球面。第四透鏡可具有高於第三透鏡的折射率的折射率。舉例而言,第四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或等於1.58且小於1.70。第四透鏡可具有預定焦距。舉例而言,第四透鏡的焦距可大於或等於-40公釐且小於-10公釐。
第五透鏡可具有折射力。舉例而言,第五透鏡可具有正折射力。第五透鏡的一個表面可為凸面。舉例而言,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可為凸面。第五透鏡可具有至少一個非球面表面。舉例而言,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可為非球面。第五透鏡可具有小於第四透鏡的折射率的折射率。舉例而言,第五透鏡的折射率可大於或等於1.50且小於1.58。第五透鏡可具有預定焦距。舉例而言,第五透鏡的焦距可大於或等於8.0公釐且小於20公釐。
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可由具有大於1.0的折射率的材料製成。舉例而言,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可由塑膠或玻璃製成。
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的每一者可具有如上文所描述的至少一個非球面表面。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的每一非球面表面可由以下方程式1表示。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26-1
在方程式1中,c為透鏡表面的曲率且等於透鏡表面的在透鏡表面的光軸處的曲率半徑的倒數,k為圓錐常數,r為在垂直於透鏡表面的光軸的方向上自透鏡表面上的任何點至透鏡表面的光軸的距離,A至H以及J為非球面常數,且Z(亦稱為垂度)為在平行於透鏡表面的光軸的方向上自透鏡表面上的在距透鏡表面的光軸的距離r處的點至垂直於光軸且與透鏡表面的頂點相交的切線平面的距離。
儘管上文已描述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的每一者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兩者可為非球面,但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的任一者或任兩者或大於兩者的任何組合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中的一或兩者可視需要為球面。舉例而言,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的每一者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兩者可為球面,且其中無一者可為非球面。
照相機模組或照相機模組的光學成像系統可具有預定數值條件。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或照相機模組的光學成像系統可滿足以下條件式1至條件式13中的一或多者。
0.1<fw/f1<1.2 (條件式1)
-1.0<fw/f3<1.0 (條件式2)
-2.0<fw/f4<-0.7 (條件式3)
1.0<fw/f5<3.4 (條件式4)
0.90≦TTL1/TTL2≦1.20 (條件式5)
1.8≦ft/fw≦2.2 (條件式6)
2.0≦TTL2/ft≦4.0 (條件式7)
14≦ft/IMGHT≦20 (條件式8)
4.0<TTL1/fw<12 (條件式9)
40<TTL1/IMGHT<50 (條件式10)
7.0<fw/IMGHT<10 (條件式11)
0.4<TLD/TTL1<0.6 (條件式12)
1.0<TLD/ft<2.0. (條件式13)
圖1為具有第一放大率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的圖,圖2為具有第二放大率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的圖,圖3繪示表示圖1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且圖4繪示表示圖2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參看圖1及圖2,照相機模組100可包含稜鏡P、第一透鏡群組G1、第二透鏡群組G2、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濾光片IF以及影像感測器IP,所述影像感測器IP具有安置於照相機模組100的成像平面處的成像表面。
稜鏡P可安置於照相機模組100的開口中。稜鏡P可將自照相機模組100的一側入射的光的路徑轉換成照相機模組100的長度方向。舉例而言,自物件反射的光的路徑OP可藉由稜鏡P改變成第一光軸C1方向。第一光軸C1為第一透鏡群組G1的光軸。
第一透鏡群組G1可安置於稜鏡P的像側上且可包含第 一透鏡110及第二透鏡120。第一透鏡11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二透鏡12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第二透鏡群組G2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的像側上,且可包含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以及第五透鏡150。第三透鏡13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四透鏡14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五透鏡15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
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詳言之,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安置於虛擬直線上,所述虛擬直線將第一透鏡群組G1的第一光軸C1連接至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換言之,第二透鏡群組的第五光軸C5可與第一透鏡群組的第一光軸C1同軸。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及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二透鏡120發射的光。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一光軸C1入射的光。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可將自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發射的光反射至第二透鏡群組G2。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 表面FMS2可在與第四光軸C4相交的第五光軸C5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四光軸C4入射的光。
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安置於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的一側上。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安置於第二光軸C2及第四光軸C4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沿著第二光軸C2及第四光軸C4移動。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由第一驅動單元移動以接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或移動以遠離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包含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DMS1及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DMS2。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DMS1可在第三光軸C3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二光軸C2入射的光,且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DMS2可在第四光軸C4方向上將沿著第三光軸C3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沿著第一光軸C1、第二光軸C2、第三光軸C3、第四光軸C4以及第五光軸C5增大或減小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在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更靠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移動時減小,且可在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更遠離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移動時增大。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繞過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直線光學路徑的一部分。此外,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增大或減小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 如上文所描述。因此,在照相機模組100中,焦點及放大率可經由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而調整。
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安置於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包含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
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安置於虛擬直線上,所述虛擬直線將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連接至影像感測器IP的第九光軸C9。換言之,影像感測器IP的第九光軸C9可與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同軸。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包含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及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可在與第五光軸C5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五透鏡150發射的光。舉例而言,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可在與第五光軸C5相交的第六光軸C6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五光軸C5入射的光。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可將自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發射的光反射至影像感測器IP。舉例而言,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可在與第八光軸C8相交的第九光軸C9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八光軸C8入射的光。
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安置於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安置於第六光軸C6及第八光軸C8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沿著第六光軸C6及第八光軸C8移動。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由第二驅動單元移動以接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或移動以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 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包含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DMS3及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DMS4。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DMS3可在第七光軸C7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六光軸C6入射的光,且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DMS4可在第八光軸方向C8上將沿著第七光軸C7入射的光反射至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沿著第五光軸C5、第六光軸C6、第七光軸C7、第八光軸C8以及第九光軸C9增大或減小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在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更靠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移動時減小,且可在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更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移動時增大。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繞過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直線光學路徑的一部分。此外,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增大或減小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如上文所描述。因此,在照相機模組100中,焦點及放大率可經由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而調整。
濾光片IF可安置於影像感測器IP的物側上。濾光片IF可對入射光中所包含的特定波長範圍的光進行過濾。舉例而言,濾光片IF可經組態以過濾紅外線。
影像感測器IP可經組態以將入射光學影像轉換成電信號。影像感測器IP可包含多個光學感測器。影像感測器IP可以電荷耦合裝置(charge-coupled device;CCD)形式製造。然而,影像 感測器IP的形式不限於CCD形式。
照相機模組100可以兩種模式進行影像擷取。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100可具有擷取位於中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一模式以及擷取位於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二模式。替代地,照相機模組100可具有以第一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一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一模式,以及以第二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二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二模式。然而,照相機模組100的影像擷取模式不限於兩種模式。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100可在自第一模式切換至第二模式的特定步驟或自第二模式切換至第一模式的特定步驟中進行影像擷取。
首先,將參考圖1描述照相機模組100的第一模式。
照相機模組100的第一模式可為其中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儘可能地增大的模式。舉例而言,在第一模式下,藉由增大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之間的距離,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儘可能地增大。此外,在第一模式下,可調整照相機模組100的焦點,同時減小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之間的距離。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100可擷取位於中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以第一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一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如上文所描述。
圖3繪示表示圖1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100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接下來,將參考圖2描述照相機模組100的第二模式。
照相機模組100的第二模式可為其中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儘可能地增大的模式。舉例而言,在第二模式下,藉由增大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之間的距離,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儘可能地增大。此外,在第二模式下,可調整照相機模組100的焦點,同時減小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之間的距離。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100可擷取位於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以大於第一放大率的第二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二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如上文所描述。
圖4繪示表示圖2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100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照相機模組100可擷取位於中距離及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經由多個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及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以多個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多個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另外,在照相機模組100中,折疊光學路徑可形成於照相機模組100內部,如圖1及圖2中所示出,且照相機模組100可因此小型化。
下表1列出照相機模組1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且下表2列出照相機模組1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33-2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34-3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34-4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35-5
圖5為具有第一放大率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二實例的圖,圖6為具有第二放大率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二實例的圖,圖7繪示表示圖5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二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且圖8繪示表示圖6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二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參看圖5及圖6,照相機模組200可包含稜鏡P、第一透鏡群組G1、第二透鏡群組G2、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濾光片IF以及影像感測器IP,所述影像感測器IP具有安置於照相機模組200的成像平面處的成像表面。
稜鏡P可安置於照相機模組200的開口中。稜鏡P可將自照相機模組200的一側入射的光的路徑轉換成照相機模組200的長度方向。舉例而言,自物件反射的光的路徑OP可藉由稜鏡P改變成第一光軸C1方向。第一光軸C1為第一透鏡群組G1的光軸。
第一透鏡群組G1可安置於稜鏡P的像側上且可包含第一透鏡210及第二透鏡220。第一透鏡21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二透鏡22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第二透鏡群組G2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的像側上,且可包含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以及第五透鏡250。第三透 鏡23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四透鏡24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五透鏡25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
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詳言之,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安置於虛擬直線上,所述虛擬直線將第一透鏡群組G1的第一光軸C1連接至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換言之,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可與第一透鏡群組G1的第一光軸C1同軸。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及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二透鏡220發射的光。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一光軸C1入射的光。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可將自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發射的光反射至第二透鏡群組G2。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可在與第四光軸C4相交的第五光軸C5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四光軸C4入射的光。
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安置於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的一側上。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安置於第二光軸C2及第四光軸C4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沿著 第二光軸C2及第四光軸C4移動。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由第一驅動單元移動以接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或移動以遠離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包含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DMS1及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DMS2。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DMS1可在第三光軸C3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二光軸C2入射的光,且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DMS2可在第四光軸C4方向上將沿著第三光軸C3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沿著第一光軸C1、第二光軸C2、第三光軸C3、第四光軸C4以及第五光軸C5增大或減小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在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更靠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移動時減小,且可在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更遠離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移動時增大。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繞過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直線光學路徑的一部分。此外,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增大或減小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如上文所描述。因此,在照相機模組200中,焦點及放大率可經由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而調整。
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安置於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包含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
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在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上安置於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包含一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包含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可在與第五光軸C5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五透鏡250發射的光。舉例而言,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可在與第五光軸C5相交的第六光軸C6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五光軸C5入射的光。
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安置於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安置於第六光軸C6及第八光軸C8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沿著第六光軸C6及第八光軸C8移動。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由第二驅動單元移動以接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或移動以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包含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DMS3及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DMS4。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DMS3可在第七光軸C7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六光軸C6入射的光,且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DMS4可在第八光軸方向C8上將沿著第七光軸C7入射的光反射至影像感測器IP。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沿著第五光軸C5、第六光軸C6、第七光軸C7以及第八光軸C8增大或減小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在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更靠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移動時減小,且可在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更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移動時增 大。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繞過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一部分。此外,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增大或減小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如上文所描述。因此,在照相機模組200中,焦點及放大率可經由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而調整。
濾光片IF可安置於影像感測器IP的物側上。濾光片IF可對入射光中所包含的特定波長範圍的光進行過濾。舉例而言,濾光片IF可經組態以過濾紅外線。
影像感測器IP可經組態以將入射光學影像轉換成電信號。影像感測器IP可包含多個光學感測器。影像感測器IP可以CCD形式製造。然而,影像感測器IP的形式不限於CCD形式。
照相機模組200可以兩種模式進行影像擷取。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200可具有擷取位於中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一模式以及擷取位於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二模式。替代地,照相機模組200可具有以第一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一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一模式,以及以第二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二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二模式。然而,照相機模組200的影像擷取模式不限於兩種模式。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200可在自第一模式切換至第二模式的特定步驟或自第二模式切換至第一模式的特定步驟中進行影像擷取。
首先,將參考圖5描述照相機模組200的第一模式。
照相機模組200的第一模式可為其中第一透鏡群組G1與 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儘可能地增大的模式。舉例而言,在第一模式下,藉由增大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之間的距離,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儘可能地增大。此外,在第一模式下,可調整照相機模組200的焦點,同時減小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之間的距離。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200可擷取位於中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以第一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一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如上文所描述。
圖7繪示表示圖5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200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接下來,將參考圖6描述照相機模組200的第二模式。
照相機模組200的第二模式可為其中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儘可能地增大的模式。舉例而言,在第二模式下,藉由增大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之間的距離,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儘可能地增大。此外,在第二模式下,可調整照相機模組200的焦點,同時減小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之間的距離。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200可擷取位於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以大於第一放大率的第二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二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如上文所描述。
圖8繪示表示圖6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200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照相機模組200可擷取位於中距離及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經由多個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及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以多個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多個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另外,在照相機模組200中,折疊光學路徑可形成於照相機模組200內部,如圖5及圖6中所示出,且照相機模組200可因此小型化。
下表3列出照相機模組2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且下表4列出照相機模組2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41-6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42-7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42-8
圖9為具有第一放大率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三實例的圖,圖10為具有第二放大率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三實例的圖,圖11繪示表示圖9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三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且圖12繪示表示圖10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三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參看圖9及圖10,照相機模組300可包含稜鏡P、第一透鏡群組G1、第二透鏡群組G2、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濾光片IF以及影像感測器IP,所述影 像感測器IP具有安置於照相機模組300的成像平面處的成像表面。
稜鏡P可安置於照相機模組300的開口中。稜鏡P可將自照相機模組300的一側入射的光的路徑轉換成照相機模組300的長度方向。舉例而言,自物件反射的光的路徑OP可藉由稜鏡P改變成第一光軸C1方向。第一光軸C1為第一透鏡群組G1的光軸。
第一透鏡群組G1可安置於稜鏡P的像側上且可包含第一透鏡310及第二透鏡320。第一透鏡31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二透鏡32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凹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第二透鏡群組G2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的像側上,且可包含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以及第五透鏡350。第三透鏡33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四透鏡34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五透鏡35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
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詳言之,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安置於虛擬直線上,所述虛擬直線將第一透鏡群組G1的第一光軸C1連接至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換言之,第二透鏡群組G2 的第五光軸C5可與第一透鏡群組G1的第一光軸C1同軸。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及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二透鏡320發射的光。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一光軸C1入射的光。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可將自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發射的光反射至第二透鏡群組G2。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可在與第四光軸C4相交的第五光軸C5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四光軸C4入射的光。
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安置於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的一側上。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安置於第二光軸C2及第四光軸C4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沿著第二光軸C2及第四光軸C4移動。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由第一驅動單元移動以接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或移動以遠離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包含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DMS1及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DMS2。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DMS1可在第三光軸C3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二光軸C2入射的光,且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DMS2可在第四光軸C4方向上將沿著第三光軸C3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沿著第一光軸C1、第二光軸C2、第三光軸C3、第四光軸C4以及第五光軸C5增大或減小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 舉例而言,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在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更靠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移動時減小,且可在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更遠離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移動時增大。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繞過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直線光學路徑的一部分。此外,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增大或減小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如上文所描述。因此,在照相機模組300中,焦點及放大率可經由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而調整。
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安置於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包含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
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安置於虛擬直線上,所述虛擬直線將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連接至影像感測器IP的第九光軸C9。換言之,影像感測器IP的第九光軸C9可與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同軸。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包含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及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可在與第五光軸C5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五透鏡350發射的光。舉例而言,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可在與第五光軸C5相交的第六光軸C6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五光軸C5入射的光。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可將自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發射的光反射至影像感測器IP。舉例而言,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可在與第 八光軸C8相交的第九光軸C9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八光軸C8入射的光。
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安置於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安置於第六光軸C6及第八光軸C8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沿著第六光軸C6及第八光軸C8移動。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由第二驅動單元移動以接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或移動以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包含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DMS3及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DMS4。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DMS3可在第七光軸C7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六光軸C6入射的光,且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DMS4可在第八光軸方向C8上將沿著第七光軸C7入射的光反射至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沿著第五光軸C5、第六光軸C6、第七光軸C7、第八光軸C8以及第九光軸C9增大或減小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在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更靠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移動時減小,且可在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更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移動時增大。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繞過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直線光學路徑的一部分。此外,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增大或減小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如上 文所描述。因此,在照相機模組300中,焦點及放大率可經由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而調整。
濾光片IF可安置於影像感測器IP的物側上。濾光片IF可對入射光中所包含的特定波長範圍的光進行過濾。舉例而言,濾光片IF可經組態以過濾紅外線。
影像感測器IP可經組態以將入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影像感測器IP可包含多個光學感測器。影像感測器IP可以CCD形式製造。然而,影像感測器IP的形式不限於CCD形式。
照相機模組300可以兩種模式進行影像擷取。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300可具有擷取位於中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一模式以及擷取位於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二模式。替代地,照相機模組300可具有以第一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一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一模式,以及以第二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二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二模式。然而,照相機模組300的影像擷取模式不限於兩種模式。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300可在自第一模式切換至第二模式的特定步驟或自第二模式切換至第一模式的特定步驟中進行影像擷取。
首先,將參考圖9描述照相機模組300的第一模式。
照相機模組300的第一模式可為其中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儘可能地增大的模式。舉例而言,在第一模式下,藉由增大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之間的距離,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儘可能地增大。此外,在第一模式下,可調整照相機模組300的焦點,同時減小第二固定反射部 件FM2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之間的距離。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300可擷取位於中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以第一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一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如上文所描述。
圖11繪示表示圖9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300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接下來,將參考圖10描述照相機模組300的第二模式。
照相機模組300的第二模式可為其中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儘可能地增大的模式。舉例而言,在第二模式下,藉由增大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之間的距離,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儘可能地增大。此外,在第二模式,可調整照相機模組300的焦點,同時減小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之間的距離。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300可擷取位於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以大於第一放大率的第二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二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如上文所描述。
圖12繪示表示圖10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300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照相機模組300可擷取位於中距離及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經由多個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及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以多個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多個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另外,在照相機模組300中,折疊光學路徑可形成於照相機模組300內部,如圖9及圖10中所示 出,且照相機模組300可因此小型化。
下表5列出照相機模組3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且下表6列出照相機模組3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如自表6可見,照相機模組300的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的所有者可具有球面表面。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49-9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50-10
圖13為具有第一放大率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四實例的圖,圖14為具有第二放大率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四實例的圖,圖15繪示表示圖13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四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且圖16繪示表示圖14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四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參看圖13及圖14,照相機模組400可包含稜鏡P、第一透鏡群組G1、第二透鏡群組G2、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濾光片IF以及影像感測器IP,所述影像感測器IP具有安置於照相機模組400的成像平面處的成像表面。
稜鏡P可安置於照相機模組400的開口中。稜鏡P可將 自照相機模組400的一側入射的光的路徑轉換成照相機模組400的長度方向。舉例而言,自物件反射的光的路徑OP可藉由稜鏡P改變成第一光軸C1方向。第一光軸C1為第一透鏡群組G1的光軸。
第一透鏡群組G1可安置於稜鏡P的像側上且可包含第一透鏡410及第二透鏡420。第一透鏡41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二透鏡42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第二透鏡群組G2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的像側上,且可包含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以及第五透鏡450。第三透鏡43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四透鏡44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五透鏡45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
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詳言之,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安置於虛擬直線上,所述虛擬直線將第一透鏡群組G1的第一光軸C1連接至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換言之,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可與第一透鏡群組G1的第一光軸C1同軸。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及第二固定反射表面 FMS2。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二透鏡420發射的光。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一光軸C1入射的光。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可將自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發射的光反射至第二透鏡群組G2。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可在與第四光軸C4相交的第五光軸C5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四光軸C4入射的光。
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安置於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的一側上。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安置於第二光軸C2及第四光軸C4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沿著第二光軸C2及第四光軸C4移動。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由第一驅動單元移動以接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或移動以遠離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包含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DMS1及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DMS2。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DMS1可在第三光軸C3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二光軸C2入射的光,且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DMS2可在第四光軸C4方向上將沿著第三光軸C3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沿著第一光軸C1、第二光軸C2、第三光軸C3、第四光軸C4以及第五光軸C5增大或減小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在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更靠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移動時減小,且可在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更遠離 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移動時增大。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繞過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直線光學路徑的一部分。此外,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增大或減小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如上文所描述。因此,在照相機模組400中,焦點及放大率可經由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而調整。
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安置於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包含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
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安置於虛擬直線上,所述虛擬直線將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連接至影像感測器IP的第九光軸C9。換言之,影像感測器IP的第九光軸C9可與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同軸。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包含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及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可在與第五光軸C5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五透鏡450發射的光。舉例而言,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可在與第五光軸C5相交的第六光軸C6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五光軸C5入射的光。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可將自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發射的光反射至影像感測器IP。舉例而言,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可在與第八光軸C8相交的第九光軸C9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八光軸C8入射的光。
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安置於第二固定反射部件 FM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安置於第六光軸C6及第八光軸C8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沿著第六光軸C6及第八光軸C8移動。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由第二驅動單元移動以接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或移動以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包含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DMS3及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DMS4。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DMS3可在第七光軸C7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六光軸C6入射的光,且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DMS4可在第八光軸方向C8上將沿著第七光軸C7入射的光反射至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沿著第五光軸C5、第六光軸C6、第七光軸C7、第八光軸C8以及第九光軸C9增大或減小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在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更靠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移動時減小,且可在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更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移動時增大。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繞過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直線光學路徑的一部分。此外,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增大或減小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如上文所描述。因此,在照相機模組400中,焦點及放大率可經由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而調整。
濾光片IF可安置於影像感測器IP的物側上。濾光片IF 可對入射光中所包含的特定波長範圍的光進行過濾。舉例而言,濾光片IF可經組態以過濾紅外線。
影像感測器IP可經組態以將入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影像感測器IP可包含多個光學感測器。影像感測器IP可以CCD形式製造。然而,影像感測器IP的形式不限於CCD形式。
照相機模組400可以兩種模式進行影像擷取。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400可具有擷取位於中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一模式以及擷取位於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二模式。替代地,照相機模組400可具有以第一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一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一模式,以及以第二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二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二模式。然而,照相機模組400的影像擷取模式不限於兩種模式。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400可在自第一模式切換至第二模式的特定步驟或自第二模式切換至第一模式的特定步驟中進行影像擷取。
首先,將參考圖13描述照相機模組400的第一模式。
照相機模組400的第一模式可為其中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儘可能地增大的模式。舉例而言,在第一模式下,藉由增大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之間的距離,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儘可能地增大。此外,在第一模式下,可調整照相機模組400的焦點,同時減小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之間的距離。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400可擷取位於中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以第一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一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 如上文所描述。
圖15繪示表示圖13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400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接下來,將參考圖14描述照相機模組400的第二模式。
照相機模組400的第二模式可為其中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儘可能地增大的模式。舉例而言,在第二模式下,藉由增大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之間的距離,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儘可能地增大。此外,在第二模式下,可調整照相機模組400的焦點,同時減小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之間的距離。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400可擷取位於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以大於第一放大率的第二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二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如上文所描述。
圖16繪示表示圖14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400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照相機模組400可擷取位於中距離及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經由多個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及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以多個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多個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另外,在照相機模組400中,折疊光學路徑可形成於照相機模組400內部,如圖13及圖14中所示出,且照相機模組400可因此小型化。
下表7列出照相機模組4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且下表8列出照相機模組4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如自 表8可見,照相機模組400的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的所有者可具有球面表面。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57-11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57-12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58-13
圖17為具有第一放大率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五實例的圖,圖18為具有第二放大率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五實例的圖,圖19繪示表示圖17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五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且圖20繪示表示圖18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五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參看圖17及圖18,照相機模組500可包含稜鏡P、第一透鏡群組G1、第二透鏡群組G2、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濾光片IF以及影像感測器IP,所述影像感測器IP具有安置於照相機模組500的成像平面處的成像表面。
稜鏡P可安置於照相機模組500的開口中。稜鏡P可將自照相機模組500的一側入射的光的路徑轉換成照相機模組500的長度方向。舉例而言,自物件反射的光的路徑OP可藉由稜鏡P改變成第一光軸C1方向。第一光軸C1為第一透鏡群組G1的光軸。
第一透鏡群組G1可安置於稜鏡P的像側上且可包含第一透鏡510及第二透鏡520。第一透鏡51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二透鏡52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凹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第二透鏡群組G2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的像側上,且可包含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以及第五透鏡550。第三透鏡53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四透鏡54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五透鏡55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
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詳言之,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安置於虛擬直線上,所述虛擬直線將第一透鏡群組G1的第一光軸C1連接至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換言之,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可與第一透鏡群組G1的第一光軸C1同軸。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及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二透鏡520發射的光。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一光軸C1入射的光。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可將自第一可移動 反射部件DM1發射的光反射至第二透鏡群組G2。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可在與第四光軸C4相交的第五光軸C5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四光軸C4入射的光。
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安置於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的一側上。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安置於第二光軸C2及第四光軸C4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沿著第二光軸C2及第四光軸C4移動。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由第一驅動單元移動以接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或移動以遠離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包含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DMS1及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DMS2。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DMS1可在第三光軸C3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二光軸C2入射的光,且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DMS2可在第四光軸C4方向上將沿著第三光軸C3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沿著第一光軸C1、第二光軸C2、第三光軸C3、第四光軸C4以及第五光軸C5增大或減小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在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更靠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移動時減小,且可在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更遠離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移動時增大。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繞過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直線光學路徑的一部分。此外,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增大或減小使第 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如上文所描述。因此,在照相機模組500中,焦點及放大率可經由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而調整。
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安置於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包含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
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安置於虛擬直線上,所述虛擬直線將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連接至影像感測器IP的第九光軸C9。換言之,影像感測器IP的第九光軸C9可與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同軸。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包含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及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可在與第五光軸C5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五透鏡550發射的光。舉例而言,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可在與第五光軸C5相交的第六光軸C6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五光軸C5入射的光。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可將自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發射的光反射至影像感測器IP。舉例而言,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可在與第八光軸C8相交的第九光軸C9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八光軸C8入射的光。
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安置於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安置於第六光軸C6及第八光軸C8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沿著第六光軸C6及第八光軸C8移動。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由第二驅動單元移動以接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或 移動以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包含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DMS3及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DMS4。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DMS3可在第七光軸C7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六光軸C6入射的光,且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DMS4可在第八光軸方向C8上將沿著第七光軸C7入射的光反射至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沿著第五光軸C5、第六光軸C6、第七光軸C7、第八光軸C8以及第九光軸C9增大或減小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路徑的長度可在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更靠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移動時減小,且可在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更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移動時增大。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繞過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直線光學路徑的一部分。此外,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增大或減小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如上文所描述。因此,在照相機模組500中,焦點及放大率可經由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而調整。
濾光片IF可安置於影像感測器IP的物側上。濾光片IF可對入射光中所包含的特定波長範圍的光進行過濾。舉例而言,濾光片IF可經組態以過濾紅外線。
影像感測器IP可經組態以將入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影像感測器IP可包含多個光學感測器。影像感測器IP可以CCD 形式製造。然而,影像感測器IP的形式不限於CCD形式。
照相機模組500可以兩種模式進行影像擷取。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500可具有擷取位於中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一模式以及擷取位於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二模式。替代地,照相機模組500可具有以第一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一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一模式,以及以第二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二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二模式。然而,照相機模組500的影像擷取模式不限於兩種模式。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500可在自第一模式切換至第二模式的特定步驟或自第二模式切換至第一模式的特定步驟中進行影像擷取。
首先,將參考圖17描述照相機模組500的第一模式。
照相機模組500的第一模式可為其中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儘可能地增大的模式。舉例而言,在第一模式下,藉由增大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之間的距離,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儘可能地增大。此外,在第一模式下,可調整照相機模組500的焦點,同時減小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之間的距離。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500可擷取位於中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以第一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一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如上文所描述。
圖19繪示表示圖17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500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接下來,將參考圖18描述照相機模組500的第二模式。
照相機模組500的第二模式可為其中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儘可能地增大的模式。舉例而言,在第二模式下,藉由增大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之間的距離,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儘可能地增大。此外,在第二模式下,可調整照相機模組500的焦點,同時減小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之間的距離。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500可擷取位於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以大於第一放大率的第二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二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如上文所描述。
圖20繪示表示圖18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500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照相機模組500可擷取位於中距離及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經由多個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及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以多個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多個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另外,在照相機模組500中,折疊光學路徑可形成於照相機模組500內部,如圖17及圖18中所示出,且照相機模組500可因此小型化。
下表9列出照相機模組5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且下表10列出照相機模組5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64-14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65-15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65-16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66-17
圖21為具有第一放大率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六實例的圖,圖22為具有第二放大率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六實例的圖,圖23繪示表示圖21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六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且圖24繪示表示圖22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六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參看圖21及圖22,照相機模組600可包含稜鏡P、第一透鏡群組G1、第二透鏡群組G2、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濾光片IF以及影像感測器IP,所述影像感測器IP具有安置於照相機模組600的成像平面處的成像表面。
稜鏡P可安置於照相機模組600的開口中。稜鏡P可將自照相機模組600的一側入射的光的路徑轉換成照相機模組600的長度方向。舉例而言,自物件反射的光的路徑OP可藉由稜鏡P改變成第一光軸C1方向。第一光軸C1為第一透鏡群組G1的光軸。
第一透鏡群組G1可安置於稜鏡P的像側上且可包含第一透鏡610及第二透鏡620。第一透鏡61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二透鏡62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凹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第二透鏡群組G2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的像側上, 且可包含第三透鏡630、第四透鏡640以及第五透鏡650。第三透鏡63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四透鏡64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五透鏡65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
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詳言之,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安置於虛擬直線上,所述虛擬直線將第一透鏡群組G1的第一光軸C1連接至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換言之,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可與第一透鏡群組G1的第一光軸C1同軸。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及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二透鏡620發射的光。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一光軸C1入射的光。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可將自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發射的光反射至第二透鏡群組G2。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可在與第四光軸C4相交的第五光軸C5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四光軸C4入射的光。
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安置於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的一側上。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安置於第 二光軸C2及第四光軸C4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沿著第二光軸C2及第四光軸C4移動。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由第一驅動單元移動以接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或移動以遠離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包含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DMS1及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DMS2。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DMS1可在第三光軸C3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二光軸C2入射的光,且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DMS2可在第四光軸C4方向上將沿著第三光軸C3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沿著第一光軸C1、第二光軸C2、第三光軸C3、第四光軸C4以及第五光軸C5增大或減小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在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更靠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移動時減小,且可在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更遠離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移動時增大。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繞過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直線光學路徑的一部分。此外,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增大或減小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如上文所描述。因此,在照相機模組600中,焦點及放大率可經由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而調整。
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安置於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包含第二固定反 射部件FM2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
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安置於虛擬直線上,所述虛擬直線將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連接至影像感測器IP的第九光軸C9。換言之,影像感測器IP的第九光軸C9可與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同軸。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包含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及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可在與第五光軸C5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五透鏡650發射的光。舉例而言,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可在與第五光軸C5相交的第六光軸C6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五光軸C5入射的光。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可將自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發射的光反射至影像感測器IP。舉例而言,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可在與第八光軸C8相交的第九光軸C9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八光軸C8入射的光。
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安置於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安置於第六光軸C6及第八光軸C8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沿著第六光軸C6及第八光軸C8移動。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由第二驅動單元移動以接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或移動以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包含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DMS3及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DMS4。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DMS3可在第七光軸C7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六光軸C6入射的光,且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DMS4可在第八光軸方向 C8上將沿著第七光軸C7入射的光反射至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沿著第五光軸C5、第六光軸C6、第七光軸C7、第八光軸C8以及第九光軸C9增大或減小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在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更靠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移動時減小,且可在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更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移動時增大。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繞過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直線光學路徑的一部分。此外,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增大或減小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如上文所描述。因此,在照相機模組600中,焦點及放大率可經由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而調整。
濾光片IF可安置於影像感測器IP的物側上。濾光片IF可對入射光中所包含的特定波長範圍的光進行過濾。舉例而言,濾光片IF可經組態以過濾紅外線。
影像感測器IP可經組態以將入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影像感測器IP可包含多個光學感測器。影像感測器IP可以CCD形式製造。然而,影像感測器IP的形式不限於CCD形式。
照相機模組600可以兩種模式進行影像擷取。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600可具有擷取位於中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一模式以及擷取位於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二模式。替代地,照相機模組600可具有以第一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一放大率 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一模式,以及以第二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二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二模式。然而,照相機模組600的影像擷取模式不限於兩種模式。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600可在自第一模式切換至第二模式的特定步驟或自第二模式切換至第一模式的特定步驟中進行影像擷取。
首先,將參考圖21描述照相機模組600的第一模式。
照相機模組600的第一模式可為其中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儘可能地增大的模式。舉例而言,在第一模式下,藉由增大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之間的距離,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儘可能地增大。此外,在第一模式下,可調整照相機模組600的焦點,同時減小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之間的距離。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600可擷取位於中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以第一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一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如上文所描述。
圖23繪示表示圖21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600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接下來,將參考圖22描述照相機模組600的第二模式。
照相機模組600的第二模式可為其中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儘可能地增大的模式。舉例而言,在第二模式下,藉由增大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之間的距離,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儘可能地增大。此外,在第二模式下, 可調整照相機模組600的焦點,同時減小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之間的距離。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600可擷取位於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以大於第一放大率的第二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二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如上文所描述。
圖24繪示表示圖22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600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照相機模組600可擷取位於中距離及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經由多個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及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以多個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多個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另外,在照相機模組600中,折疊光學路徑可形成於照相機模組600內部,如圖21及圖22中所示出,且照相機模組600可因此小型化。
下表11列出照相機模組6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且下表12列出照相機模組6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72-18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73-19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73-20
圖25為具有第一放大率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七實例的圖,圖26為具有第二放大率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 模組的第七實例的圖,圖27繪示表示圖25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七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且圖28繪示表示圖26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七實例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參看圖25及圖26,照相機模組700可包含稜鏡P、第一透鏡群組G1、第二透鏡群組G2、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濾光片IF以及影像感測器IP,所述影像感測器IP具有安置於照相機模組700的成像平面處的成像表面。
稜鏡P可安置於照相機模組700的開口中。稜鏡P可將自照相機模組700的一側入射的光的路徑轉換成照相機模組700的長度方向。舉例而言,自物件反射的光的路徑OP可藉由稜鏡P改變成第一光軸C1方向。第一光軸C1為第一透鏡群組G1的光軸。
第一透鏡群組G1可安置於稜鏡P的像側上且可包含第一透鏡710及第二透鏡720。第一透鏡71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二透鏡72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凹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第二透鏡群組G2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的像側上,且可包含第三透鏡730、第四透鏡740以及第五透鏡750。第三透鏡73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四透鏡740可具有負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第五透鏡750可具有正折射力,且其物側表面可為凸面,而其像側表面可為凹面。
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
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安置於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詳言之,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安置於虛擬直線上,所述虛擬直線將第一透鏡群組G1的第一光軸C1連接至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換言之,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可與第一透鏡群組G1的第一光軸C1同軸。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可包含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及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二透鏡720發射的光。舉例而言,第一固定反射表面FMS1可在與第一光軸C1相交的第二光軸C2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一光軸C1入射的光。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可將自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發射的光反射至第二透鏡群組G2。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可在與第四光軸C4相交的第五光軸C5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四光軸C4入射的光。
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安置於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的一側上。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安置於第二光軸C2及第四光軸C4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沿著第二光軸C2及第四光軸C4移動。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由第一驅動單元移動以接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或移動以遠離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包含 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DMS1及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DMS2。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DMS1可在第三光軸C3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二光軸C2入射的光,且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DMS2可在第四光軸C4方向上將沿著第三光軸C3入射的光反射至第二固定反射表面FMS2。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可沿著第一光軸C1、第二光軸C2、第三光軸C3、第四光軸C4以及第五光軸C5增大或減小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在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更靠近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移動時減小,且可在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更遠離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移動時增大。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繞過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直線光學路徑的一部分。此外,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可增大或減小使第一透鏡群組G1及第二透鏡群組G2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如上文所描述。因此,在照相機模組700中,焦點及放大率可經由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而調整。
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安置於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包含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
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安置於虛擬直線上,所述虛擬直線將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連接至影像感測器IP的第九光軸C9。換言之,影像感測器IP的第九光軸C9可與第二透鏡群組G2的第五光軸C5同軸。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包含多 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可包含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及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可在與第五光軸C5相交的方向上反射自第五透鏡750發射的光。舉例而言,第三固定反射表面FMS3可在與第五光軸C5相交的第六光軸C6方向上反射沿著第五光軸C5入射的光。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可將自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發射的光反射至影像感測器IP。舉例而言,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可在與第八光軸C8相交的第九光軸C9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八光軸C8入射的光。
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安置於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的一側上。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安置於第六光軸C6及第八光軸C8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沿著第六光軸C6及第八光軸C8移動。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由第二驅動單元移動以接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或移動以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包含多個反射表面。舉例而言,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包含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DMS3及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DMS4。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DMS3可在第七光軸C7方向上反射沿著第六光軸C6入射的光,且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DMS4可在第八光軸方向C8上將沿著第七光軸C7入射的光反射至第四固定反射表面FMS4。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沿著第五光軸C5、第六光軸C6、第七光軸C7、第八光軸C8以及第九光軸C9增大或減小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舉例而言,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 徑的長度可在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更靠近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移動時減小,且可在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更遠離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移動時增大。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繞過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直線光學路徑的一部分。此外,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可增大或減小使第二透鏡群組G2及影像感測器IP彼此連接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如上文所描述。因此,在照相機模組700中,焦點及放大率可經由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而調整。
濾光片IF可安置於影像感測器IP的物側上。濾光片IF可對入射光中所包含的特定波長範圍的光進行過濾。舉例而言,濾光片IF可經組態以過濾紅外線。
影像感測器IP可經組態以將入射光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影像感測器IP可包含多個光學感測器。影像感測器IP可以CCD形式製造。然而,影像感測器IP的形式不限於CCD形式。
照相機模組700可以兩種模式進行影像擷取。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700可具有擷取位於中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一模式以及擷取位於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二模式。替代地,照相機模組700可具有以第一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一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一模式,以及以第二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二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的第二模式。然而,照相機模組700的影像擷取模式不限於兩種模式。舉例而言,照相機模組700可在自第一模式切換至第二模式的特定步驟或自第二模式切換至第一模式的特定步驟中進行影像擷取。
首先,將參考圖25描述照相機模組700的第一模式。
照相機模組700的第一模式可為其中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儘可能地增大的模式。舉例而言,在第一模式下,藉由增大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之間的距離,第一透鏡群組G1與第二透鏡群組G2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儘可能地增大。此外,在第一模式下,可調整照相機模組700的焦點,同時減小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之間的距離。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700可擷取位於中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以第一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一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如上文所描述。
圖27繪示表示圖25中所示出的在第一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700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接下來,將參考圖26描述照相機模組700的第二模式。
照相機模組700的第二模式可為其中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儘可能地增大的模式。舉例而言,在第二模式下,藉由增大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與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之間的距離,第二透鏡群組G2與影像感測器IP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可儘可能地增大。此外,在第二模式下,可調整照相機模組700的焦點,同時減小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與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之間的距離。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700可擷取位於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以大於第一放大率的第二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第二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如上文所描述。
圖28繪示表示圖26中所示出的在第二模式下的照相機模組700的像差特性的曲線。
如上文所描述而組態的照相機模組700可擷取位於中距離及長距離處的被攝物的影像,或可經由多個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1及光學路徑折疊單元M2以多個放大率放大被攝物且以多個放大率擷取經放大被攝物的影像。另外,在照相機模組700中,折疊光學路徑可形成於照相機模組700內部,如圖25及圖26中所示出,且照相機模組700可因此小型化。
下表13列出照相機模組700的透鏡及其他元件的特性,且下表14列出照相機模組700的透鏡的表面的非球面常數。如自表14可見,照相機模組700的第一透鏡至第五透鏡中的所有者可具有球面表面。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80-21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81-22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81-23
下表15列出上文所描述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至第七實例的參數的值,且下表16列出上文所描述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至第七實例中的條件式1至條件式13的值。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81-24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82-25
Figure 110111437-A0305-02-0082-26
圖29為圖1中所示出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的第一修改實例的圖。
參考圖29,可藉由省略圖1中的稜鏡P來修改圖1中所示出的照相機模組100,如圖29中所示出。
圖30為圖1中所示出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一實例的第二修改實例的圖。
參考圖30,可藉由旋轉稜鏡P來修改圖1中所示出的照 相機模組100,如圖30中所示出。此外,圖1中的第一固定反射部件FM1、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DM1、第二固定反射部件FM2以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DM2可由稜鏡替換,如圖30中所示出。
圖31至圖33為其中安裝有圖1中所示出的照相機模組的第三修改實例的行動終端的實例的後視圖。
參考圖31,可在行動終端10的長度方向上安裝圖1中所示出的照相機模組100的其中旋轉稜鏡P(如圖30中所示出)的第三修改實例。
參考圖32,可在行動終端10中安裝圖31中所示出的照相機模組100以及用於短距離影像擷取的照相機模組30。照相機模組30可安裝於圖31中所示出的照相機模組100的矩形輪廓內的未佔據區域中,如圖32中所示出。
參考圖33,可在行動終端10中安裝圖31中所示出的照相機模組100以及圖32中所示出的用於短距離影像擷取的照相機模組30及用於中距離影像擷取的照相機模組50。
根據上文所描述的實例,可實施可調整焦點及放大率且可安裝於行動終端上的照相機模組。
儘管本揭露內容包含具體實例,但在理解本申請案的揭露內容之後,將顯而易見的是,可在不脫離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的精神及範圍的情況下在此等實例中對形式及細節進行各種改變。應僅以描述性意義而非出於限制性目的考慮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應將對每一實例中的特徵或態樣的描述視為適用於其他實例中的類似特徵或態樣。若以不同次序進行所描述技術,及/或若以不同方式組合所描述系統、架構、裝置或電路中的組件及/或藉 由其他組件或其等效物來替換或補充,則可達成合適結果。因此,本揭露內容的範圍並非由實施方式定義,而是由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定義,且應將屬於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的範圍內的所有變化解釋為包含於本揭露內容中。
100:照相機模組
110:第一透鏡
120:第二透鏡
130:第三透鏡
140:第四透鏡
150:第五透鏡
C1:第一光軸
C2:第二光軸
C3:第三光軸
C4:第四光軸
C5:第五光軸
C6:第六光軸
C7:第七光軸
C8:第八光軸
C9:第九光軸
DM1: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
DM2: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
DMS1:第一可移動反射表面
DMS2:第二可移動反射表面
DMS3:第三可移動反射表面
DMS4:第四可移動反射表面
FM1:第一固定反射部件
FM2:第二固定反射部件
FMS1:第一固定反射表面
FMS2:第二固定反射表面
FMS3:第三固定反射表面
FMS4:第四固定反射表面
G1:第一透鏡群組
G2:第二透鏡群組
IF:濾光片
IP:影像感測器
M1: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
M2: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
OP:路徑
P:稜鏡
TLD:距離

Claims (20)

  1. 一種照相機模組,包括:第一透鏡群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第二透鏡群組;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群組、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所述第二透鏡群組以及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自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朝向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成像平面依序安置,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包括第一固定反射部件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經組態以改變所述第一透鏡群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包括第二固定反射部件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所述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經組態以改變所述第二透鏡群組與所述成像平面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且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及所述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經組態以移動,使得所述第一固定反射部件與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之間的距離在所述第二固定反射部件與所述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之間的距離增大時減小,且在所述第二固定反射部件與所述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之間的所述距離減小時增大。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群組包括:第一透鏡,具有折射力;以及第二透鏡,具有折射力。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照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凸面。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照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第二透鏡的像側表面為凹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第二透鏡群組包括:第三透鏡,具有折射力;第四透鏡,具有折射力;以及第五透鏡,具有折射力。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照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凸面。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照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凸面。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照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為凸面。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照相機模組,更包括在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物側之前安置的稜鏡。
  10. 一種照相機模組,包括:第一透鏡群組;第二透鏡群組;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安置於所述第一透鏡群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之間;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群組與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成像平面之間, 其中所述照相機模組的光學路徑自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延伸至所述成像平面,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及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經組態以在與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光軸相交的方向上增大或減小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的至少一個部分的長度,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經組態為隨著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減少的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的長度而增加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的長度,且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經組態為隨著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增加的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的長度而減少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的長度。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照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群組包括第一透鏡,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延伸至所述成像平面,且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的最大長度(TTL1)與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的最小長度(TTL2)的比(TTL1/TTL2)為0.90至1.20。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照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照相機模組包括光學成像系統,所述光學成像系統包括所述第一透鏡群組、所述第二透鏡群組、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以及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且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大焦距(ft)與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最小焦距(fw)的比(ft/fw)為1.8至2.2。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照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群組包括第一透鏡,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自所述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延伸至所述成像平面,且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光學路徑的最小長度(TTL2)與所述最大焦距(ft)的比(TTL2/ft)為2.0至4.0。
  14. 如請求項12所述的照相機模組,其中所述最大焦距(ft)與所述光學成像系統的影像高度(IMGHT)的比(ft/IMGHT)為14至20,所述影像高度等於所述成像平面的有效區域的對角線長度的一半。
  15. 如請求項10所述的照相機模組,更包括在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之前安置的稜鏡。
  16. 一種照相機模組,包括:第一透鏡群組,具有光軸;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第二透鏡群組,具有光軸;以及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群組、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所述第二透鏡群組以及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自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物側朝向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成像平面依序安置,所述第一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包括:第一固定反射部件;以及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經組態以在與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相交的方向上移動以改變所述第一透鏡群組與所述第二透 鏡群組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且所述第二光學路徑折疊單元包括:第二固定反射部件;以及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經組態以在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相交的方向上移動以改變所述第二透鏡群組與所述成像平面之間的光學路徑的長度,其中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經組態以遠離所述第一固定反射部件移動以減小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放大率,且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反射部件移動以調整所述照相機模組的焦點,且所述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經組態以在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朝向所述第一固定反射部件移動以調整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焦點時遠離所述第二固定反射部件移動以增大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放大率,且在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遠離所述第一固定反射部件移動以減小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放大率時朝向所述第二固定反射部件移動以調整所述照相機模組的所述焦點。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照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反射部件在與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同軸的虛擬直線上安置於所述第一透鏡群組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之間,所述第一可移動反射部件安置為在與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相交的方向上面對所述第一固定反射部件,所述第二固定反射部件在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同軸的虛擬直線上安置於所述第二透鏡群組與所述成像平面之間,且所述第二可移動反射部件安置為在與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所 述光軸相交的方向上面對所述第二固定反射部件。
  18. 如請求項16所述的照相機模組,其中所述第一透鏡群組包括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鏡及具有負折射力的第二透鏡,所述第一透鏡及所述第二透鏡沿著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自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所述物側至所述第一透鏡群組的像側以遞增數值次序依序安置,且所述第二透鏡群組包括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鏡、具有負折射力的第四透鏡以及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五透鏡,所述第三透鏡、所述第四透鏡以及所述第五透鏡沿著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所述光軸自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物側至所述第二透鏡群組的像側以遞增數值次序依序安置。
  19.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如請求項16所述的照相機模組。
  20. 如請求項19所述的電子裝置,更包括經組態以進行短距離影像擷取的照相機模組及經組態以進行中距離影像擷取的照相機模組中的一或兩者。
TW110111437A 2020-10-12 2021-03-30 照相機模組以及包含其的電子裝置 TWI8349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31366 2020-10-12
KR1020200131366A KR20220048525A (ko) 2020-10-12 2020-10-12 카메라 모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5135A TW202215135A (zh) 2022-04-16
TWI834964B true TWI834964B (zh) 2024-03-11

Family

ID=79567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1437A TWI834964B (zh) 2020-10-12 2021-03-30 照相機模組以及包含其的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2013519B2 (zh)
KR (1) KR20220048525A (zh)
CN (4) CN215340511U (zh)
TW (1) TWI8349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20048525A (ko) * 2020-10-12 2022-04-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KR102651598B1 (ko) * 2022-05-27 2024-03-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23229174A1 (ko) * 2022-05-27 2023-11-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렌즈 어셈블리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24098211A1 (en) * 2022-11-07 2024-05-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n optomechanical system and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said optomechanical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36657A (en) * 2005-11-16 2007-10-01 Sony Corp Imaging apparatus and zoom lens
CN100568043C (zh) * 2005-03-31 2009-12-09 株式会社尼康 变焦透镜系统
CN106597652A (zh) * 2015-10-19 2017-04-2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US20200026033A1 (en) * 2014-03-07 2020-01-23 Apple Inc. Folded telephoto camera lens system
CN110879454A (zh) * 2019-12-25 2020-03-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3726A (en) * 1969-01-22 1971-09-07 Donovan L Garber Electro-optical simulator system
JPS57200126A (en) * 1981-06-04 1982-12-08 Nippon Kogaku Kk Self-knowledge eye refractive force measuring apparatus
US5166718A (en) * 1987-10-30 1992-11-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inder optical system
JP2513403B2 (ja) 1993-06-08 1996-07-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投射型立体表示装置
US6094210A (en) * 1997-05-30 2000-07-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cusing
JP3455444B2 (ja) 1998-11-17 2003-10-14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実像式ファインダー光学系
DE19950792A1 (de) 1999-10-21 2001-04-26 Technolas Gmbh Wellenfrontsensor mit Mehrleistungsstrahlmodi und unabhängiger Abgleichkamera
US6746121B2 (en) * 2001-04-27 2004-06-08 Denwood F. Ross Defocus and astigmatism compensation in a wavefront aberration measurement system
CN101825762A (zh) 2003-10-23 2010-09-08 安德里斯·奥布雷斯基 成像光学系统
DE10349293B4 (de) 2003-10-23 2010-10-21 Carl Zeiss Surgical Gmbh Stereo-Mikroskopiesystem und Stereo-Mikroskopieverfahren
JP2005215160A (ja) 2004-01-28 2005-08-11 Ftc:Kk 撮影レン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
DE102004048101B4 (de) * 2004-09-30 2018-04-05 Carl Zeiss Microscopy Gmbh Einstellbarer Mikroskoptubus
JP2006154702A (ja) * 2004-10-29 2006-06-1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変倍光学系、撮像レンズ装置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2007149934A (ja) 2005-11-28 2007-06-14 Juki Corp 部品位置認識装置、基板認識装置及び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CN103620471B (zh) 2011-06-24 2016-08-3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JP5766799B2 (ja) 2011-07-04 2015-08-1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実像式ズームファインダーおよび撮影装置
WO2014072818A2 (en) 2012-11-08 2014-05-15 Dynaoptics Pte Ltd. Miniature optical zoom lens
JP2014202541A (ja) 2013-04-02 2014-10-2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屈折率変化量測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DE202014011372U1 (de) 2013-07-29 2019-10-30 Bio-Rad Laboratories, Inc. Bildgebungsvorrichtung mit mechanischem Zoom
US9557627B2 (en) 2014-03-07 2017-01-31 Apple Inc. Folded camera lens systems
JP2016095490A (ja) * 2014-11-10 2016-05-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系、観察光学系および光学装置
KR101740815B1 (ko) * 2015-10-14 2017-05-2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US9967547B2 (en) * 2016-06-08 2018-05-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afer level optics for folded optic passive depth sensing system
US9986223B2 (en) * 2016-06-08 2018-05-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olded optic passive depth sensing system
US11460712B2 (en) 2017-01-30 2022-10-04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Camera modul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1415776B2 (en) 2018-09-14 2022-08-16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CN110261997A (zh) 2019-06-11 2019-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308688A (zh) 2020-03-16 2020-06-19 南昌欧菲精密光学制品有限公司 透镜系统、成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KR20220048525A (ko) * 2020-10-12 2022-04-2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68043C (zh) * 2005-03-31 2009-12-09 株式会社尼康 变焦透镜系统
TW200736657A (en) * 2005-11-16 2007-10-01 Sony Corp Imaging apparatus and zoom lens
US20200026033A1 (en) * 2014-03-07 2020-01-23 Apple Inc. Folded telephoto camera lens system
CN106597652A (zh) * 2015-10-19 2017-04-26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879454A (zh) * 2019-12-25 2020-03-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潜望式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2013519B2 (en) 2024-06-18
US20220113520A1 (en) 2022-04-14
CN114415331B (zh) 2023-09-05
CN114779451B (zh) 2023-09-05
TW202422194A (zh) 2024-06-01
CN114415331A (zh) 2022-04-29
KR20220048525A (ko) 2022-04-20
CN114779451A (zh) 2022-07-22
TW202215135A (zh) 2022-04-16
US20240280793A1 (en) 2024-08-22
CN215340511U (zh) 2021-12-28
CN117031714A (zh) 2023-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34964B (zh) 照相機模組以及包含其的電子裝置
CN111856721B (zh) 光学成像系统
TWI828256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I792397B (zh) 光學成像系統
TWM649716U (zh) 光學成像系統
CN114660766B (zh) 光学成像系统及包括其的便携式终端
KR20180037170A (ko) 줌 광학계
KR20220138778A (ko) 촬상 광학계
CN220526088U (zh) 光学成像系统
TWI830207B (zh) 成像透鏡系統以及相機模組
TWI839763B (zh) 光學成像系統及電子裝置
TWI804162B (zh) 成像透鏡系統及照相機模組
CN220340479U (zh) 光学成像系统
TWM634961U (zh) 光學成像系統
CN116661112A (zh) 光学成像系统
KR20220017139A (ko) 광학계
TWM651386U (zh) 光學成像系統及包含光學成像系統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TWM651368U (zh) 成像透鏡系統
CN114624864A (zh) 光学成像系统及包括其的便携式终端
CN116774414A (zh) 光学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