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3641B - 適於高濃度組成物及皮下投藥之新穎抗angptl3抗體 - Google Patents

適於高濃度組成物及皮下投藥之新穎抗angptl3抗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3641B
TWI833641B TW112116270A TW112116270A TWI833641B TW I833641 B TWI833641 B TW I833641B TW 112116270 A TW112116270 A TW 112116270A TW 112116270 A TW112116270 A TW 112116270A TW I833641 B TWI833641 B TW I8336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igen
antibody
binding fragment
seq
amino ac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6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46341A (zh
Inventor
安妮特 漢瑞克森
湯瑪士 尼蘭德士德 克羅格
皮爾 J 格瑞森
湯瑪士 埃澤貝格
Original Assignee
丹麥商諾佛 儂迪克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丹麥商諾佛 儂迪克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丹麥商諾佛 儂迪克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6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6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3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364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22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growth factors ; against growth regu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91Stabilisation, fragment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6Antihyperlipidem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 A61P3/08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 A61P3/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etabolism for glucose homeostasis for hyperglycaemia, e.g. antidiab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eating ischaemic 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e.g. antianginal drugs, coronary vasodilators, drug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tinopathy, cerebrovascula insufficiency, renal arterioscler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se, timing or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5Valenc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2Constant or Fc region; Isotype
    • C07K2317/524CH2 doma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2Constant or Fc region; Isotype
    • C07K2317/526CH3 doma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5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 C07K2317/56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immunoglobulin fragments variable (Fv) region, i.e. VH and/or VL
    • C07K2317/565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CD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6Ant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e.g. neutralization or inhibition of bin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2Affinity (KD), association rate (Ka), dissociation rate (Kd) or EC50 valu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9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pharmaco)kinetic aspects or by stability of the immunoglobulin
    • C07K2317/94Stability, e.g. half-life, pH, temperature or enzyme-resistan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iabet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besit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有關用於醫藥用途之新穎單價抗ANGPTL3抗體,特別是用於降低有需要之患者的血漿三酸甘油酯濃度,諸如罹患高三酸甘油酯血症及/或心血管疾病(諸如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或有此風險的患者,以及適於皮下投藥之醫藥組成物與包含這類化合物及組成物之套組。

Description

適於高濃度組成物及皮下投藥之新穎抗ANGPTL3抗體
抗ANGPTL3抗體及包含這類化合物供使用於醫藥用途的組成物。 序列表之引用併入
本申請案以電子形式提交序列表。序列表之整體內容在此以引用方式併入。
人類類血管生成素蛋白3 (hANGPTL3)是一個由Conklin等人 (Conklin, Gilbertson等人(1999) Genomics 62(3): 477-482)所鑑定出之長度460個胺基酸的蛋白質。hANGPTL3係以三聚體在血漿中循環,該三聚體係由存在於蛋白質N端部分的兩個螺旋結構域所組成。hANGPTL3是類血管生成素蛋白家族的一部分,其藉由抑制脂蛋白解脂酶(LPL)及內皮解脂酶(EL)來影響脂質代謝。
hANGPTL3是這個家族中表現最豐富的成員,也是一種被詳細描述的LPL抑制劑。其主要在非禁食狀態下發揮作用。LPL係固定在內皮細胞中,且為一種負責從富含三酸甘油酯的脂肪顆粒(VLDL及乳糜微粒)中水解三酸甘油酯的關鍵酶。LPL活性越高,從循環中去除的三酸甘油酯就越多。
hANGPTL3對LPL的抑制導致血漿中三酸甘油酯及LDL濃度增加。
hANGPTL3對LPL的抑制被認為是通過與人類類血管生成素蛋白8 (hANGPTL8)及可能與人類類血管生成素蛋白4 (hANGPTL4)的交互作用而發揮作用。儘管hANGPTL8在沒有hANGPTL3的情況下沒有體外抑制功能,但hANGPTL3本身就能抑制LPL。已知hANGPTL4也能抑制LPL且與hANGPTL3及8無關。儘管hANGPTL3通常是由肝臟所表現,但hANGPTL4及8在不同的生物體內會顯現出不同的表現模式,而儘管hANGPTL4及8主要在外部刺激下表現,但hANGPTL3顯現出其從肝臟有高度組成性的表現。
有不同的裂解形式存在於循環中(Ono, Shimizugawa等人(2003) J Biol Chem 278(43): 41804-41809)。全長的hANGPTL3與含有N端結構域之裂解形式的hANGPTL3抑制了LPL及EL,導致三酸甘油酯的含量增加。
編碼hANGPTL3之基因中的功能缺失變體係與低脂血症及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有關。抗hANGPTL3的單價抗體恩維納單抗(Evinacumab) (Evkeeza ®) (WO2012/174178)已顯示出以每4週每公斤體重15 mg的劑量對同型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的患者具有益處(Rall等人,(2020) NEJM, 383(8), 711-720)。
治療所需的高劑量使得目前可用的抗體產品Evkeeza ®(EVKEEZA的推薦劑量為15 mg/kg劑量,使用內聯或附加過濾器每4週通過靜脈輸注60分鐘)無法自行投藥,更優化的治療方案可能對患者族群有益。
本領域中需要有改進的抗hANGPTL3抗體。
本發明係有關能夠結合人類hANGPTL3 (hANGPTL3)及降低hANGPTL3-介導之LPL的抑制的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與其在醫學上的用途以及包含這類化合物之醫藥組成物的用途。
在一態樣中,該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結合hANGPTL3且能夠降低人類血漿中的三酸甘油酯濃度。
在一態樣中,該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結合hANGPTL3且能夠降低人類血漿中的hANGPTL3濃度藉以降低LPL的抑制。
在一態樣中,該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結合hANGPTL3且能夠抑制hANGPTL3-介導之LPL的抑制。
在一態樣中,該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結合hANGPTL3且能夠抑制hANGPTL3-介導之LPL的抑制,以及降低人類血漿中的hANGPTL3濃度藉以降低hANGPTL3-介導之LPL的抑制。
在一態樣中,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能夠結合人類ANGPTL3 (hANGPTL3) (SEQ ID NO:1)之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 a)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重鏈包含: ●      胺基酸殘基SYWMT (SEQ ID NO:2)之CDR1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SISSHSTYIYYADSVKG (SEQ ID NO:3)之CDR2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EGWYDNWFDP (SEQ ID NO:4)之CDR3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或 b)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重鏈包含: ●      胺基酸殘基SYWMT (SEQ ID NO:24)之CDR1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SISSHSTYIYYADSVKG (SEQ ID NO:25)之CDR2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EGWYDNWNDP (SEQ ID NO:26)之CDR3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 且 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輕鏈包含: ●      胺基酸殘基RASQNIRSPYLA (SEQ ID NO:9)之CDR1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GVSSRAA (SEQ ID NO:10)之CDR2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或二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胺基酸殘基QQYDDHPYT (SEQ ID NO:11)之CDR3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或二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
在一態樣中,該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調製成高濃度組成物。
在一態樣中,該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係適於皮下投藥。
在靜脈注射(i.v.)投與諸如Evkeeza ®之抗ANGPTL3抗體以(例如)用於抑制ANGPTL3抑制LPL並降低人類血漿中的三酸甘油酯時,係已觀察到ANGPTL3的劑量依存性累積(Ahmad等人(2019) Circulation,8月6日;140(6): 470-486,補充資料圖2)。
這種現象被稱為抗體介導的抗原累積,可導致所需的抗體劑量大大增加以達到治療效果。對於高治療有效劑量的需求可能會對給藥路徑帶來挑戰。例如,皮下(s.c.)投與高劑量的抗體會需要抗體在溶液中具有足夠好的溶解度、自結合及黏度。
已開發出所謂的清道夫抗體,在大致上增加對這類抗體所結合的可溶性抗原的消除(Igawa等人(2016) Immun. Rev. 270:132-151),但當多個抗體與同一目標結合從而暴露出Fc受體的多種結合機會時,此概念對寡聚靶標蛋白(諸如ANGPTL3)帶來了特定挑戰。這增加了抗體回收機制中對於抗體-Fc受體親和性的親合力,從而幫助抗體被攝入到胞吞體中。然而,這同時對pH依賴性的抗原釋放以及在胞內體/溶酶體中的清掃帶來挑戰,對於通過觸發消除於多個抗體結合單個多聚抗原時所生成之多組分免疫複合物(IC)來回收抗體帶來了挑戰。
在每個抗體分子上出現二或多個Fab部分同樣地將寡聚靶標之多個結合機會暴露給可能造成複合物與異源IC網絡之相同抗體,其大小與免疫反應及IC的清除相關(Opolka-Hoffmann等人 (2021) mAbs,13:1,1995929;St. Clair等人 (2017) PLOS one, 12(1):e0170556)。
本案發明人已發現到,藉由利用進一步具有pH值依賴性結合特性之單價抗體形式係可達到抗體黏度的改善,藉以使抗體具有通過s.c給藥進行投與的潛力。驚訝的是,切換成每個分子僅具有一個ANGPTL3結合位點的單價形式導致了降低三酸甘油酯的潛力,與每個分子具有兩個ANGPTL3結合位點的Evkeeza ®相當。本文所揭露之較小尺寸的抗體進一步增強了s.c.投藥的潛力。本文所揭露之抗體所具有的生物物理特性允許在溶液中的濃度至少70 mg/ml,這與Evkeeza ®形成對比,後者在靜脈輸液袋中的濃度最多為20 mg/ml。
本發明因此係有關於能夠結合hANGPTL3且降低hANGPTL3-介導之LPL的抑制及其於醫藥之用途的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以及包含有這類化合物之醫藥組成物的用途,包括適於s.c.投藥的醫藥組成物。
在一態樣中,該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結合hANGPTL3及降低人類血漿中的三酸甘油酯濃度。
在一個這類態樣中,該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結合hANGPTL3及降低人類血漿中的hANGPTL3濃度藉以降低LPL的抑制。
在一個這類態樣中,該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係為能夠結合hANGPTL3且抑制hANGPTL3-介導之LPL的抑制之拮抗劑。
在一態樣中,該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結合hANGPTL3且抑制hANGPTL3-介導之LPL的抑制,以及降低人類血漿中的hANGPTL3濃度藉以降低hANGPTL3-介導之LPL的抑制。
在一態樣中,該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在投與後不會增加人類血漿中的hANGPTL3濃度。
在一態樣中,該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在投與後降低了人類血漿中的hANGPTL3濃度。
在一態樣中,該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與相應的二價抗體相比,其在廣泛的pH區間可在溶液中提供較低的黏度、較少的凝膠形成及較低的自結合傾向。
在一態樣中,該單價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可製備於組成物中,其中該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濃度為25 mg/ml或更高,較佳為50 mg/ml或更高,諸如70 mg/ml或更高。
為了可更易於理解本發明,首先定義某些術語。
術語「一」或「一個」旨在意指「一或多個」。當對步驟或元件進行敘述時,術語「包含(comprise)」及其變型,諸如「包含(comprises)」及「包含(comprising)」旨在意指視情況且不排除添加其他步驟或元件。
本文中使用的術語「約」意指大約、粗略或大概。當術語「約」與數值範圍結合使用時,其藉由將邊界延伸至所列數值之上與之下而調整該範圍。一般而言,術語「約」可將數值上下調整10%、向上或向下(更高或更低)。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拮抗性抗體」係指一種會抑制或減少抗體結合抗原(諸如hANGPTL3)之生物活性的抗體。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係特異性地與hANGPTL3結合,以部分地或完全地阻斷其對LPL的抑制效果,藉以(例如)降低人類患者血漿中的三酸甘油酯含量。
術語「抗體」包括(但不限於)包含至少四個多肽鏈的全長抗體:由二硫鍵連接之兩個重鏈(HC)與兩個輕鏈(LC),以及包含至少三個多肽鏈的抗體:由二硫鍵連接之兩個重鏈(HC)與一個輕鏈(LC)。該等重鏈之一係可為經截短重鏈。
一類醫藥上特別關注的免疫球蛋白為IgG。於人類中,IgG類型基於其等之重鏈恆定區序列可被分成四個次類型IgG1、IgG2、IgG3及IgG4。輕鏈基於其等之序列組成之不同可被分成兩個類型:κ及λ鏈。IgG分子係由兩條重鏈(藉由二或多個雙硫鍵而彼此連接)及兩條輕鏈(各藉由一雙硫鍵附接至一重鏈)構成。
IgG重鏈可包含一個重鏈可變結構域(V H)及至多三個重鏈恆定(C H)結構域:C H1、C H2及C H3。輕鏈可包含一個輕鏈可變結構域(V L)及一個輕鏈恆定結構域(C L)。V H區及V L區可被進一步細分為高度變異區,稱為互補決定區(CDR)或高度變異區(HvR)的,其間散佈著更保留的區域,稱為框架區(FR)。V H結構域及V L結構域典型上由三個CDR及四個FR組成,其等以下列順序從胺基端至羧基端排列:FR1、CDR1、FR2、CDR2、FR3、CDR3、FR4。含有高度變異區(CDR)之重鏈可變結構域及輕鏈可變結構域形成能與抗原交互作用的結構,而抗體之恆定區可介導免疫球蛋白與宿主組織或因子的結合,該宿主組織或因子包括但不限於,免疫系統之各種細胞(效應細胞)、Fc受體、及經典補體系統之C1複合物之第一組分C1q。
本發明之抗體可為單株抗體(mAb),諸如單價單株抗體。本發明之抗體可使用種種本領域中熟習該項技藝者已知的方法製造及純化。例如,抗體可自融合瘤細胞製造。抗體可藉由B細胞擴增製造。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以重組方式表現於哺乳動物或微生物表現系統中,或藉由在試管內轉譯獲得。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亦可藉助於例如噬菌體展示、細菌展示、酵母菌展示、哺乳動物細胞展示、或核糖體或mRNA展示而重組表現為細胞表面結合分子。
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可根據其等之互補決定區(CDR)而定義。當於本文中使用時,術語「互補決定區」或「CDR」係指涉及抗原結合之胺基酸殘基所處的抗體區域。CDR可被識別為在抗體可變結構域之胺基酸比對中具有最高變異的區域。可使用諸如Kabat資料庫之資料庫進行CDR識別,其中CDR例如定義為包含輕鏈可變結構域之胺基酸殘基24-34 (L1)、50-56 (L2)及89-97 (L3)以及重鏈可變結構域中之31-35 (H1)、50-65 (H2)及95-102 (H3);(Kabat等人(1991); Sequences of Proteins of Immunological Interest,第五版,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NIH出版第91-3242號)。典型而言,此區域中胺基酸殘基之編號係藉由Kabat等人如上述之方法進行。諸如「Kabat位置」、「Kabat殘基」及「根據Kabat」等詞在本文中意指此用於重鏈可變結構域或輕鏈可變結構域之編號系統。
在抗體之恆定區中的胺基酸殘基編號係參照使用於人類IgG1晶體結構的編號(Edelman等人 (1969) Proc. Natl. Acad. Sci. USA 63: 78-85)來進行,且本文中諸如「EU位置」、「EU殘基」及「根據EU索引」之片語係指重鏈及輕鏈恆定結構域之根據Edelman等人 (1969) Proc. Natl. Acad. Sci. USA 63: 78-85的編號。
除非另外說明或與上下文相矛盾,否則當提及重鏈(或輕鏈)中的位置,諸如「在位置250的纈胺酸(V)」,其係指在兩條重鏈的位置250處發現到纈胺酸(只要在給定的殘基位置皆存在於兩條重鏈中)。
術語抗體之「抗原結合片段」係指抗體之一或多個片段,其保留了特異性結合至或辨認抗原(諸如ANGPTL3且特別是hANGPTL3,如本文中所述)的能力。抗原結合片段的實例包括(但不限於)包含有單ㄧV H、單一V L、及一個Fc受體交互作用區域之單價分子。
本發明之抗體片段係可由重鏈及/或輕鏈之N端及/或C端缺失一或多個胺基酸而製成。片段亦可藉由一或多個內部缺失產生。
本發明涵蓋了本文所揭露之該等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變體,其在本文所揭露的個別序列中可包含1或多個胺基酸取代及/或缺失及/或插入。
「取代」變體較佳為涉及用相同數目之胺基酸替代一或多個胺基酸。取代係可為(但不限於)保守性取代。例如,胺基酸可以被取代成具有相似生物化學性質的胺基酸,例如,鹼性胺基酸可以被取代成另一個鹼性胺基酸(例如離胺酸取代成為精胺酸),酸性胺基酸可以被取代成另一個酸性胺基酸(例如麩胺酸取代成天門冬胺酸鹽),中性胺基酸可以被取代成另一個中性胺基酸(例如蘇胺酸取代成絲胺酸),帶電荷的胺基酸可以被取代成另一個帶電荷的胺基酸(例如麩胺酸取代成離胺酸),親水性胺基酸可以被取代成另一個親水性胺基酸(例如天門冬醯胺取代成麩醯胺),疏水性胺基酸可以被取代成另一個疏水性胺基酸(例如丙胺酸取代成纈胺酸),極性胺基酸可以被取代成另一個極性胺基酸(例如絲胺酸取代成蘇胺酸),芳香族胺基酸可以被取代成另一個芳香族胺基酸(例如苯丙胺酸取代成色胺酸),且脂族胺基酸可以被取代成另一個脂族胺基酸(例如白胺酸取代成異白胺酸)。
較佳的變體包括那些代替出現在序列中之胺基酸殘基且包含該胺基酸殘基之結構類似物的變體。
本文所揭露之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包含一個可與稱為Fc受體之細胞表面受體交互作用的區域,諸如(但不限於)可結晶的區域(「Fc區」,亦稱為「Fc結構域」)。Fc區為抗體之C端區域,其包含鉸鏈及恆定C H2及C H3結構域。Fc結構域可與稱為Fc受體的細胞表面受體以及其補體系統之一些蛋白質交互作用。Fc區使抗體能夠與免疫系統交互作用。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該等抗體可經工程化以包括在Fc區內的修飾,一般是改變其一或多種的功能特性,諸如血漿半衰期、補體結合、Fc受體結合、蛋白穩定性及/或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殺作用,或缺乏這些等等(例如,T252L/T254S/T256F Ghetie等人,(1997) Nature Biotechnol. 15:637-640;M428L/N434S, Zalevsky等人,(2010) Nat. Biotechnol. 28:157-159;H433K/N434F, Ober (2014) (US8834871);T307A/E380A/N434A, Petkova等人 (2006) Int. Immunol 18:1759-1769;T250A/M428L, Hinton等人 (2006) J. Immunol. 176:346-356;M252Y/S254T/T256E, US2003/0190311, Dall’Acqua等人 (2006) J. Biol. Chem. 281:23514-23524;N434H, Zheng等人,(2011) Clin. Pharm.&Ther. 89:283-290;M252Y/T256D, T256D/T307Q, T256D/T307W, Mackness等人 (2019) mAbs 11:1276-1288,殘基係根據EU索引進行編號)。此外,該等抗體及其抗原結合片段可被化學修飾(例如可將一或多個化學部分附接至該抗體)或被修飾以改變其醣化(再次地)以改變該抗體之一或多個功能特性。
諸如IgG1抗體的抗體係可帶有一個經修飾的Fc結構域,其包含將會導致某些Fc-γ受體的結合增加之一或多個(較佳為全部的)以下的取代,諸如Q311R及P343R與L234Y、P238D、T250V、V264I、T307P及A330K(殘基係根據EU索引進行編號)。替代性地,可使用本領域中已知會導致FcR及/或Fc-γ受體結合的增加之其他種胺基酸取代且視情況與上述該等取代結合使用。參見(例如) WO2016/125495以及WO2013/002362、WO2014/104165、WO2012/115241、WO2014/030728、WO2014/163101及WO2017/104783,其全部係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IgG1抗體係可帶有一個經修飾的Fc結構域,其包含將會導致血漿半衰期增加的取代。在一實施例中,這類取代包括M252Y、S254T及T256E的組合(殘基係根據EU索引進行編號)。亦參見(例如) US2003/0190311,其係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術語「結合親和性」係為兩種分子(例如抗體或其片段與抗原)之間非共價交互作用力之度量。該術語係用以描述單價交互作用。兩個分子(例如抗體(或其片段)及抗原)間透過單價交互作用的結合親和力可藉由測定平衡解離常數(K D)來定量。K D可藉由測量複合物形成及解離之動力學來測定,例如藉由表面電漿子共振(SPR)方法。對應於單價複合物之結合及解離之速率常數係分別稱作結合速率常數k a(或k on)及解離速率常數k d(或k off)。K D係經由方程式K D= k d/ k a而與k a及k d有關。
依據上述定義,可藉由比較個別抗體/抗原複合物之K D值來比較與不同分子間交互作用相關之結合親和性,諸如比較不同抗體對一給定抗原之結合親和性。
解離常數之值可藉由廣為人知的方法直接測定。用於評估配體(諸如抗體)對於標的之結合能力的標準測定法係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的,包括(例如) ELISA、西方印漬、RIA、及流式細胞測量術分析。抗體之結合動力學及結合親和力亦可藉由所屬技術領域中已知的標準測定法(諸如SPR)評估。
可進行競爭結合測定,其中將抗體對靶標之結合與該靶標所存在之另一種配體(諸如另一種抗體)對該靶標之結合比較。
除非上下文相矛盾,較佳由本文所述之表面電漿子共振來判定K D(見實例7)。
「跨物種反應性」抗體係以相當的親和性結合於來自所有所指示之物種(例如人類、小鼠及食蟹獼猴)之ANGPTL3,特別是在係數為100之K D範圍內,諸如在係數為50之K D範圍內、在係數為20之K D範圍內、或在係數為10之K D範圍內。在既定係數X之K D範圍內意謂對特別所列之物種的最高親和性係比對不同的所列物種之最低親和性高不超過X倍。本領域中熟習該項技藝者將瞭解,任何用於量測親和力之方法係可用於驗證跨物種反應性抗體在本文所述之既定K D係數範圍內結合於來自於所有所列物種的靶標抗原,只要相同條件應用於所有所列物種之K D量測即可。較佳地,使用SPR量測K D值,尤其在25℃下。較佳地,使用跨物種反應性抗體作為Fab片段來量測親和性。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血漿中三酸甘油酯濃度升高」係指血漿濃度為150-500 mg/dL。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血漿中三酸甘油酯濃度高度升高」係指血漿濃度超過500 mg/dL。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血漿中三酸甘油酯濃度正常」係指血漿濃度低於150 mg/dL。
本領域中已知的術語「一致性」係指如通過比較序列所判定之二或多個多肽序列之間的關係。在本領域中,「一致性」亦意指如由二或多個胺基酸殘基串之間的匹配數所判定之多肽之間的序列相關性程度。「一致性」度量由特定數學模型或電腦程式(亦即「演算法」)處理之含空隙比對(若存在)下兩個或兩個以上序列中之較小者與其他序列之間的一致性匹配百分比。相關的多肽之一致性可藉由已知的方法輕易計算。在本發明中,係使用Needleman (Needleman等人,J. Mol. Biol. 1970; 48:443-453)從EMBOSS-6.6.0分別使用空隙開放10及空隙擴展0.5之參數(gapopen=10, gapextend=0.5)來判定相似度及一致性。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單價抗體」係指能夠結合一抗原分子且無法與抗原交聯的抗體。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單臂」係指由一抗體單個輕鏈、一重鏈及一缺少該重鏈Fv區之經截短重鏈所構成的特定類型單價抗體。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單特異性」抗體係指能夠結合至單一表位的抗體。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人類抗體」意欲包括具有可變結構域的抗體且其中該可變結構域具有至少一部分的構架區且/或至少一部分的CDR區係源自人類生殖系免疫球蛋白序列。舉例而言,人類抗體可具有可變結構域,其中框架區及CDR區兩者皆衍生自人類種系免疫球蛋白序列。此外,若抗體含有恆定區,則該恆定區或其一部分亦衍生自人類種系免疫球蛋白序列。較佳地,人類抗體為單株抗體。
術語「重鏈」係包括一全長重鏈。全長重鏈包括一可變結構域V H,及3個恆定結構域C H1、C H2及C H3。該V H結構域係位於多肽的胺基端,而該等CH結構域係位於羧基端,其中C H3係最接近-COOH端。該重鏈的C端末端可包含一C端Gly-Lys缺失(des-(Gly-Lys))。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輕鏈」係包括一全長輕鏈。全長輕鏈包括一可變結構域V L,及1個恆定結構域C L。該輕鏈的可變結構域係位於多肽的胺基端。本文所述之輕鏈包括κ鏈及λ鏈。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免疫複合物」係指由一或多個抗體於結合至一或多個靶標抗原時所形成的複合物。其一實例為結合至二或多個ANGPTL3分子的一或多個ANGPTL3抗體。該術語可與「免疫複合體」交換使用。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等電點」或「pI」係指蛋白質(諸如抗體)的總淨電荷為零時的pH值。在蛋白質中可能有許多帶電基團,且在pI時所有這些電荷的總和為零。在pH值高於pI時,蛋白質的總淨電荷為負,而在pH值低於pI時,蛋白質的總淨電荷為正。
pI可以是理論上的,也可以實驗上確定的pI。
熟習該項技藝者知道確定蛋白質pI的方法。最常見的是,蛋白質的pI是根據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計算的。有許多(線上)工具可以確定蛋白質的等電點,諸如「ExPASy Compute pI/Mw」,參見Protein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Tools on the ExPASy Server; Gasteiger E., Hoogland C., Gattiker A., Duvaud S., Wilkins M.R., Appel R.D., Bairoch A.; (In) John M. Walker (編): The Proteomics Protocols Handbook, Humana出版社(2005),第571-607頁。
pl也可以通過實驗來確定,例如使用基於電荷的分離技術(諸如等電聚焦(IEF)凝膠電泳或毛細管等電聚焦(cIEF)凝膠電泳)來分離電荷變體。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多聚化結構域」係指例如單價抗體的每個重鏈的一個區域。「多聚化結構域」促進了嵌合單價抗體實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間的穩定交互作用。較佳地,多聚化結構域促進了第一重鏈與第二重鏈之間的交互作用,藉以增強所要之異質多聚單價抗體的形成,並顯著降低不需要的同質多聚抗體形成的可能性。該等多聚化結構域可經由免疫球蛋白序列、白胺酸拉鍊、疏水區、親水區或游離硫醇在嵌合異質多聚體的嵌合分子之間形成分子間二硫鍵而交互作用。可藉由在可使第一與第二重鏈之間形成二硫鍵的位置處用(例如)半胱胺酸取代多肽的天然發生殘基而將游離硫醇引入到一或多個交互作用的多肽之界面中。多聚化結構域可包含免疫球蛋白恆定區。PCT/US90/06849中公開了一個可能的多聚化結構域,其中描述了雜合免疫球蛋白。此外,多聚化結構域係可經工程化以使得空間交互作用不僅促進了穩定的交互作用,並進一步促進從單體混合物中形成異質二聚體而不是同質二聚體。參見(例如) PCT/US96/01598,其中揭露了用於異質寡聚化之第一與第二多肽之間的界面的「腔內突起」策略,特別是WO98/50431。「突起」係藉由用較大的側鏈(例如酪胺酸或色胺酸)替代第一多肽之界面上的小胺基酸側鏈而構建。與突起的大小相同或相似的補償性「空腔」係藉由用較小的胺基酸側鏈(例如丙胺酸或蘇胺酸)替代較大的胺基酸側鏈,而可選擇性地在第二多肽的界面上產生。該等免疫球蛋白序列為免疫球蛋白恆定結構域。本文所揭露之該等抗體中的免疫球蛋白部分係得自IgG1、IgG2、IgG3或IgG4亞型。
有許多用於產生嵌合、雜合或不對稱免疫球蛋白的技術存在,且本申請案中所使用的截短技術(Merchant等人,(2013) PNAS USA 110:E2987-2996)係可與任何嵌合形式(例如DEEK (De Nardis等人,(2017) J. Biol. Chem. 292:14706-14717)、ART-Ig及FAST-Ig (Shiraiwa等人,(2019) Methods 154:10-20;Yamaguchi等人,(2020) Blood 136:19)或DuoBody (Labrijn等人,(2013) PNAS USA 110: 5145-5150)結合使用。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血漿半衰期」係指藉由正常生物過程從患者血清或血漿中代謝或消除所投與患者之物質的一半量所需之時間。
如本文所用之術語「表面暴露的胺基酸殘基」係指其中的側鏈可與溶劑分子(其通常大多是水分子)接觸之胺基酸殘基。然而,該側鏈不一定需要與溶劑分子完全接觸,且即使當僅部分的側鏈接觸溶劑分子時,該胺基酸殘基也被定義為「位於表面的胺基酸」。位於多肽表面的胺基酸殘基亦可包括位置接近抗體表面的胺基酸殘基並且因此可能受到來自其他側鏈甚至僅部分地與溶劑分子接觸之胺基酸殘基的相互電荷影響。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藉由例如使用市售或可公開取得的軟體進行同源性建模或機器學習來製備一多肽或抗體的同源性模型或基於機器學習的三維分子模型。或者,可以用諸如X射線晶體學的方法來生成三維分子模型。可能暴露在表面上的胺基酸殘基係可(例如)使用諸如MOE (Chemical Computing Group)或Bioluminate (Schrödinger)之電腦程式用抗體的三維分子模型的座標來確定。表面暴露的位點可以使用本技術領域中已知的演算法來確定(例如,Lee及Richards (1971) J. Mol. Biol. 55:379-400; Connolly, J. Appl. Cryst. (1983) 16:548-558)。可暴露在表面的位點可以使用適於蛋白建模及獲自抗體之三維結構資訊分析的軟體來確定。可用於此類目的軟體包括(例如) MOE (Chemical Computing Group)或Bioluminate (Schrödinger)。可接觸溶劑的表面面積(以Å 2計)係使用探針半徑為1.4 Å的水探針來計算。此外,使用個人電腦用的軟體來確定表面暴露的區域與面積之方法係已被Pacios (Pacios, Comput. Chem. 18(4):377-386 (1994); J. Mol. Model. 1:46-53 (1995))描述。基於上述這類資訊,可以選擇位於抗體接觸溶劑的表面上之適當胺基酸殘基。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治療」係指對任何有需要之人類或其他動物個體之醫治。所述個體估計已由醫務者進行過身體檢查,其已給出暫定性或明確性診斷,診斷表明使用所述特定治療有利於所述人類個體之健康。根據個體健康現狀,所述治療之時機選擇及目的可因個體而異。因此,所述治療可具預防性、緩解性、徵兆性及/或洽愈性。就本發明而言,預防性、緩解性、徵兆性及/或洽愈性治療可代表本發明之不同態樣。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治療」及其變化係包括投與一足以降低或減輕該病症至少一種症狀之治療有效量的本文所述抗體。然而,「治療」不一定是治癒。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預防」或其變化係指保護個體免受至少一種疾病症狀或降低疾病症狀的嚴重程度。
如本文中所用,術語「經截短重鏈」係指一重鏈缺乏至少一部份的可變結構域而使得不再能夠結合hANGPTL3,且可選擇性地缺乏第一恆定IgG結構域(C H1)或其部分而使其不包含適於重鏈/輕鏈配對的半胱胺酸殘基(諸如IgG1 Cys220 EU殘基)。在一實施例中,「經截短重鏈」係指一重鏈缺乏完整的可變結構域C H1及部分的絞鏈,使得IgG1 Asp221 (EU殘基)為N端胺基酸殘基。為清楚起見,重鏈中只有C端位置446及447的甘胺酸殘基被移除,因此不被認為是「經截短重鏈」。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經截短重鏈與全長重鏈的不同處在於其不存在Fab區,且在SEQ ID NO:8 (EU殘基)位置446及447分別有C端甘胺酸-離胺酸殘基存在SEQ ID NO:8 (EU殘基)或不存在(SEQ ID NO:7)。
在一這類實施例中,本文所揭露之單價抗體係包含一重鏈及一經截短重鏈,其中所述兩個重鏈皆為IgG1同種型或是基於IgG1同種型,且其中分別在位置446及447 (EU殘基)的Fab區及Gly-LysC端殘基並不存在於經截短重鏈中,且其中該重鏈位置446及447 (EU殘基)的Gly-Lys C端殘基並不存在。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經截短重鏈包含SEQ ID NO:7。
如本文中所用之與醫藥組成物相關的術語「高濃度」係指濃度50 mg/ml或以上。 單價抗體的產生
本文所揭露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於會表現3種不同多肽鏈(尤其是一重鏈、一經截短重鏈及一輕鏈)之宿主細胞株中產生,參見(例如)圖2之此類抗體的非限制性說明。不需要進一步的臂交換或活體外重新折疊抗體來獲得功能齊全的分子。
在一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所謂的杵-進入-臼取代來促進兩種不同重鏈(諸如一全長重鏈及一經截短重鏈)的異質二聚化。有不同組的杵-進入-臼取代存在,且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重鏈包含T366W (EU殘基)而該經截短重鏈包含T366S、L368A及Y407V (EU殘基)。亦參見WO98/50431,其係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含有一輕鏈、一全長重鏈、及一經截短重鏈(221-445, EU殘基),其全部皆在一適於產生抗體的宿主細胞中共表現及組裝。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含有一輕鏈、一des-Gly-Lys重鏈(1-445, EU殘基)、及一C端des-Gly-Lys經截短重鏈(221-445, EU殘基),其全部皆在一適於產生抗體的宿主細胞中共表現及組裝。
包含hANGPTL3及本文所揭露之抗體的複合物係於中性pH (pH 7.4)下觀察到,因此該等單價抗體的親和性係足以有效結合至hANGPTL3。已證實2至3個單價抗體與三聚體hANGPTL3抗原的結合,與恩維納單抗(evinacumab) SIA抗體/hANGPTL3免疫複合物相比,其產生更均勻且異質性更低的hANGPTL3/抗體免疫複合物(參見實例6)。
在一實施例中,與恩維納單抗(evinacumab) SIA抗體/hANGPTL3免疫複合物相比,本文所揭露之該等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提供較小且異質性更低的抗體/hANGPTL3免疫複合物。與較大及/或異質性較高的抗體/hANGPTL3複合物的情況相比,較小及/或異質性更低的免疫複合物預期會導致免疫原性降低。 增加抗體 - 抗原複合物的細胞攝入
本文所揭露之單價抗體係能夠與hANGPTL3進行pH依賴性結合,且包含了取代以增加抗體-抗原複合物的細胞攝入。 pH 依賴性抗體
本文所揭露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酸性pH範圍內的抗原結合活性係比在中性pH範圍內低。因此,在較低的pH下(見實例7)對hANGPTL3的親和性下降導致了在低pH (pH 6.0)下,hANGPTL3/抗體複合物完全或幾乎完全解離。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2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3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4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5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6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7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8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9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95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10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11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12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13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14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15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160或更高,諸如166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17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18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19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200或更高。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40至50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40至40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40至30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40至20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90至50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90至40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90至30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90至20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80至25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80至20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80至17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90至25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90至20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90至17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90至166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95至25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95至20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95至170的範圍內。
在一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 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95至166的範圍內。 改進的 Fc 受體結合
在本發明的上下文中,係期望能增加抗體-抗原複合物的細胞攝入以降低循環中的hANGPTL3含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抗原複合物的細胞攝入增加係受到單價抗體對於細胞表面的親和性增加而促進。在抗體的Fc部分中導入額外的正電荷會因為與細胞的負電荷表面增加交互作用而導致攝入增加,因此在整體上增加了抗體與抗體-抗原複合物的細胞攝入。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抗原複合物的細胞攝入增加係受到單價抗體對於人類FcγRIIb (CD32)的親和性增加而促進。藉由抗體Fc部分中的胺基酸取代,在pH 7.4下對人類FcγRIIb (CD32)的親和性增加,同時該等取代並不影響抗體對於細胞表面上之其他Fc受體的親和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抗體-抗原複合物的細胞攝入增加係受到該抗體-抗原免疫複合物對於人類FcγRIIb (CD32)的親合力增加而促進。藉由抗體Fc部分中的胺基酸取代,在pH 7.4下該抗體-抗原免疫複合物對人類FcγRIIb (CD32)的親合力增加,同時該等取代並不影響對於細胞表面上之其他Fc受體的親合力。
在一實施例中,相對於未投與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提高hANGPTL3從循環中的清除率至少約20%、約30 %、約40%、約50%、約60%、約70%、或約80%。可藉由本技術領域中所熟知及本文中所述(見實例5)的活體外測定法量測hANGPTL3循環中的量。 單價抗體的抑制功效
本文所述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對於hANGPTL3介導之LPL抑制的抑制活性係可藉由諸如本文實例4中所述該等方法來確定。
在一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降低人類血漿中的三酸甘油酯濃度。
在一實施例中,本文所述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抑制人類血漿中的三酸甘油酯濃度升高。 適應症
可藉由投與本文所揭露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治療的疾病或病症為相較於無抗-hANGPTL3抗體治療(例如hANGPTL3介導的疾病或病症),其可藉由移除、抑制、降低或其他干擾ANGPTL3活性而改進、改善、抑制或防止或降低其發生率之任何疾病或症狀。
可治療的疾病或病症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涉及脂質代謝的疾病或病症,諸如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和血脂異常症,包括致動脈粥狀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性血脂異常、高三酸甘油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乳糜微粒血症、混合性血脂異常症(肥胖症、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等)等等,其造成因素為例如LDL受體(LDLR)活性降低及/或LDL受體缺乏(例如,帶LDLR-/-之同型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ApoC2與ApoE變換缺失、ApoB增加、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生產增加及/或排除降低等。
本文所揭露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亦有用於預防或治療關於或起因於高血脂症、高脂蛋白血症及/或異常血脂症的疾病或失調,包括但不限於心血管疾病或失調,諸如:動脈粥狀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心絞痛、中風、腦血管疾病、充血性心臟衰竭、冠狀動脈疾病、心肌梗塞、周邊血管疾病等等。 醫藥組成物
於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包含本發明之化合物的組成物,諸如該等於本文中所描述的抗體。例如,本發明提供包含與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一起調配的一或多種本發明之單價抗體的醫藥組成物。
因此,本發明之一態樣係提供一種包含這類單價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之醫藥組成物,該單價抗體或抗原結合片段係以0.25 mg/ml至250 mg/ml之濃度存在(諸如1 mg/ml至250 mg/ml,諸如25 mg/ml至250 mg/ml),且其中所述組成物的pH為4.0至9.0之值。該組合物可進一步包含下列一或多者:緩衝液系統、防腐劑、等張劑、螯合劑、穩定劑、或界面活性劑,以及其等之各種組合。防腐劑、等張劑、螯合劑、穩定劑及界面活性劑在醫藥組合物中的用途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習。可參考Remington: 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第19版,1995年。
在一實施例中,該醫藥組成物為水性組成物。這類調配物一般為溶液或懸浮液,但亦可包括膠體、分散液、乳液及多相物質。術語「水性組成物」的定義為包含至少50% w/w水的組成物。同樣地,術語「水溶液」的定義為包含至少50% w/w水的溶液,而術語「水性懸浮液」的定義為包含至少50% w/w水的懸浮液。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醫藥組成物為凍乾組成物,至使用前添加溶劑及/或稀釋劑。
在另一態樣中,該醫藥組成物包含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以及緩衝液之水溶液,其中該抗體係以1 mg/ml或以上的濃度存在,且其中所述組成物的pH為約5.0至約8.0。
在另一態樣中,該醫藥組成物包含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以及緩衝液之水溶液,其中該抗體係以1 mg/ml至150 mg/ml的濃度存在,且其中所述組成物的pH為約5.0至約8.0。
在一這類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製備於組成物中,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濃度為50 mg/ml或以上。在一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製備於組成物中,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濃度為60 mg/ml或以上。在一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製備於組成物中,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濃度為70 mg/ml或以上。在一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製備於組成物中,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濃度為80 mg/ml或以上。在一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製備於組成物中,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濃度為90 mg/ml或以上。在一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製備於組成物中,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濃度為100 mg/ml或以上。在一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製備於組成物中,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濃度為110 mg/ml或以上。在一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製備於組成物中,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濃度為120 mg/ml或以上。在一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製備於組成物中,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濃度為130 mg/ml或以上。在一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製備於組成物中,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濃度為140 mg/ml或以上。
在一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製備於組成物中,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濃度為150 mg/ml或以上。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具有由所述組成物製成之內容物的注射裝置。於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係意欲用於注射裝置中及/或含在注射裝置中。於一些實施例中,該注射裝置為FlexTouch ®類型(供應商Novo Nordisk A/S,丹麥)之拋棄式預填充多劑量筆。於一些實施例中,注射裝置為單發裝置。
於一些實施例中,注射裝置為固定劑量裝置,諸如經配置成遞送多個預定劑量之藥物的裝置,有時稱作多發固定劑量裝置或固定劑量多發裝置。 施用和劑量
本文所揭露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非經腸投與,諸如靜脈內、諸如肌肉內、諸如皮下投與。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皮下投與。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預防性投與。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可治療性投與(在需要時)。
欲遞送的化合物劑量可為每天約0.01 mg至500 mg的化合物。
適合的劑量亦可針對特定化合物、基於該抗體之特性(包括其活體內半衰期或平均停留時間及其生物活性)作調整。
可投與含有本文所揭露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組成物以用於預防性治療及/或於一些實施例中的治療性治療。於治療性應用中,係將諸如本文所揭露之醫藥組成物以足以治癒、減輕或部分阻止疾病(諸如本文所述中之任一者)及其併發症的量投與已患有該疾病的個體。適用於完成此的量係定義成「治療有效量」。如本領域中熟習該項技藝者將瞭解,對於此目的之有效量將取決於疾病或損傷的嚴重程度以及該個體的體重及大體情況。 實施例
在一實施例中,本文所揭露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溶液中的黏度係低於相應的二價抗體(包含相同重鏈)。
在一實施例中,本文所揭露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溶液中的物理穩定性係高於相應的二價抗體(包含相同重鏈)。
在一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廣泛的pH區間之黏度與自結合傾向係低於相應的二價抗體(包含相同重鏈)。
在一實施例中,該單價抗體是那些稱為tmAb1或其抗原結合片段、tmAb2或其抗原結合片段、tmAb3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及tmAb4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者。
本發明係通過以下實施例進一步描述: 1.一種能夠結合人類ANGPTL3 (hANGPTL3) (SEQ ID NO: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為40或更高,諸如50、60、70、80、90、95、100、105、110、120、130、140、150、160、165、166、170、180、190、200或更高,且 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能夠降低人類血漿中的hANGPTL3濃度。 2.如實施例1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K D(pH6)/K D(pH7.4)值的定義為抗原在pH6下的K D與抗原在pH7.4下的K D之比率在90至105的範圍內,諸如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或105。 3.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一可與細胞表面Fc受體交互作用的區域。 4.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一Fc區,諸如一或兩個Fc區。 5.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抗體同種型為IgG,其中C H2或C H3結構域中至少一個帶負電荷或中性之表面暴露的胺基酸殘基係被一個帶正電荷的胺基酸殘基取代,以在使用等電位聚焦確定時增加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等電點。 6.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抗體同種型為IgG且在重鏈(EU殘基)之位置311及/或343包含精胺酸(R)。 7.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抗體同種型為IgG且在重鏈(EU殘基)之位置311及343包含精胺酸(R)。 8.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抗體同種型IgG且其中該Fc區係經修飾以增強對FcƔRIIb的結合。 9.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重鏈(EU殘基)中包含以下一或多者: 在位置234的酪胺酸(Y), 在位置238的天門冬胺酸鹽(D), 在位置250的纈胺酸(V), 在位置264的異白胺酸(I), 在位置307的脯胺酸(P),及/或 在位置330的離胺酸(K)。 10.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重鏈(EU殘基)中包含: 在位置234的酪胺酸(Y), 在位置238的天門冬胺酸鹽(D), 在位置250的纈胺酸(V), 在位置264的異白胺酸(I), 在位置307的脯胺酸(P),及 在位置330的離胺酸(K)。 11.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抗體同種型IgG且其中該Fc區係經修飾以增強對FcRn的結合。 12.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重鏈(EU殘基)中包含: 在位置252的酪胺酸(Y), 在位置254的蘇胺酸(T),及 在位置256的麩胺酸(E)。 13.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降低hANGPTL3-介導的脂蛋白解脂酶(LPL)抑制。 14.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為能夠抑制hANGPTL3-介導的脂蛋白解脂酶(LPL)抑制之拮抗劑。 15.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降低人類血漿中的hANGPTL3濃度。 16.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為能夠抑制hANGPTL3-介導的脂蛋白解脂酶(LPL)抑制且能夠降低人類血漿中的hANGPTL3濃度之拮抗劑。 17.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 其中 a)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重鏈包含: ●      胺基酸殘基SYWMT (SEQ ID NO:2)之CDR1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SISSHSTYIYYADSVKG (SEQ ID NO:3)之CDR2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EGWYDNWFDP (SEQ ID NO:4)之CDR3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或 b)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重鏈包含: ●      胺基酸殘基SYWMT (SEQ ID NO:24)之CDR1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SISSHSTYIYYADSVKG (SEQ ID NO:25)之CDR2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EGWYDNWNDP (SEQ ID NO:26)之CDR3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 且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輕鏈包含: ●      胺基酸殘基RASQNIRSPYLA (SEQ ID NO:9)之CDR1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GVSSRAA (SEQ ID NO:10)之CDR2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或二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QQYDDHPYT (SEQ ID NO:11)之CDR3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或二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 18.如實施例17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取代為保守性取代。 19.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重鏈包含: ●      胺基酸殘基SYWMT (SEQ ID NO:2)之CDR1序列,及 ●      胺基酸殘基SISSHSTYIYYADSVKG (SEQ ID NO:3)之CDR2序列,及 ●      胺基酸殘基EGWYDNWFDP (SEQ ID NO:4)之CDR3序列,及 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輕鏈包含: ●      胺基酸殘基RASQNIRSPYLA (SEQ ID NO:9)之CDR1序列,及 ●      胺基酸殘基GVSSRAA (SEQ ID NO:10)之CDR2序列,及 ●      胺基酸殘基QQYDDHPYT (SEQ ID NO:11)之CDR3序列。 20.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重鏈可變結構域與SEQ ID NO:5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或99%的一致性,且該輕鏈可變結構域與SEQ ID NO:12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或99%的一致性。 21.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 a)該重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5且該輕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12,或 b)該重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17且該輕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12,或 c)該重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22且該輕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12,或 d)該重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27且該輕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12。 22.一種能夠結合hANGPTL3 (SEQ ID NO: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 其中 a)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重鏈包含: ●      胺基酸殘基SYWMT (SEQ ID NO:2)之CDR1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SISSHSTYIYYADSVKG (SEQ ID NO:3)之CDR2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EGWYDNWFDP (SEQ ID NO:4)之CDR3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或 b)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重鏈包含: ●      SEQ ID NO:24之胺基酸殘基31至35 (SYWMT)的CDR1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SEQ ID NO:25之胺基酸殘基50至66 (SISSHSTYIYYADSVKG)的CDR2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SEQ ID NO:26之胺基酸殘基99至110 (EGWYDNWNDP)的CDR3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 且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輕鏈包含: ●      胺基酸殘基RASQNIRSPYLA (SEQ ID NO:9)之CDR1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二或三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GVSSRAA (SEQ ID NO:10)之CDR2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或二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及 ●      胺基酸殘基QQYDDHPYT (SEQ ID NO:11)之CDR3序列,其中這些胺基酸殘基中沒有或有一或二個可被一不同的胺基酸殘基取代。 23.如實施例22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取代為保守性取代。 24.如實施例17至23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含一可與細胞表面Fc受體交互作用的區域。 25.   如實施例17至24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包括一Fc區。 26.如實施例17至24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降低hANGPTL3-介導的脂蛋白解脂酶(LPL)抑制。 27.如實施例17至24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為能夠抑制hANGPTL3-介導的脂蛋白解脂酶(LPL)抑制之拮抗劑。 28.如實施例17至24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降低人類血漿中的hANGPTL3濃度。 29.如實施例17至24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為能夠抑制hANGPTL3-介導的脂蛋白解脂酶(LPL)抑制且能夠降低人類血漿中的hANGPTL3濃度之拮抗劑。 30.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重鏈包含: ●      胺基酸殘基SYWMT (SEQ ID NO:2)之CDR1序列,及 ●      胺基酸殘基SISSHSTYIYYADSVKG (SEQ ID NO:3)之CDR2序列,及 ●      胺基酸殘基EGWYDNWFDP (SEQ ID NO:4)之CDR3序列,及 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輕鏈包含: ●      胺基酸殘基RASQNIRSPYLA (SEQ ID NO:9)之CDR1序列,及 ●      胺基酸殘基GVSSRAA (SEQ ID NO:10)之CDR2序列,及 ●      胺基酸殘基QQYDDHPYT (SEQ ID NO:11)之CDR3序列。 31.如實施例22至30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重鏈可變結構域與SEQ ID NO:5、17、22、27或32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或99%的一致性,且該輕鏈可變結構域與SEQ ID NO:12有至少90%、91%、92%、93%、94%、95%、96%、97%、98%或99%的一致性。 32.如實施例22至31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重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5且該輕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12。 33.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的同種型係基於IgG1、IgG2、IgG3或IgG4。 34.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的同種型係基於IgG1。 35.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的同種型係基於IgG1,其中分別在該重鏈(EU殘基)位置446及/或447的甘胺酸及/或離胺酸係被刪去。 36.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經截短重鏈的同種型係基於IgG1,其中分別在該重鏈(EU殘基)位置446及/或447的甘胺酸及離胺酸係被刪去。 37.如實施例17至36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抗體同種型為IgG,其中C H2或C H3結構域中至少一個帶負電荷或中性之表面暴露的胺基酸殘基係被一個帶正電荷的胺基酸殘基取代,以在使用等電位聚焦確定時增加該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等電點。 38.如實施例17至37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包含在該重鏈(EU殘基)位置311及/或343的精胺酸(R)。 39.如實施例17至38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包含在該重鏈(EU殘基)位置311及343的精胺酸(R)。 40.如實施例17至3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抗體同種型為IgG且其中該Fc區係經修飾以增進對FcƔRIIb的結合。 41.如實施例17至40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重鏈(EU殘基)係包含以下一或多者: 在位置234的酪胺酸(Y), 在位置238的天門冬胺酸鹽(D), 在位置250的纈胺酸(V), 在位置264的異白胺酸(I), 在位置307的脯胺酸(P),及 在位置330的離胺酸(K)。 42.如實施例17至41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重鏈(EU殘基)係包含: 在位置234的酪胺酸(Y), 在位置238的天門冬胺酸鹽(D), 在位置250的纈胺酸(V), 在位置264的異白胺酸(I), 在位置307的脯胺酸(P),及 在位置330的離胺酸(K)。 43.如實施例17至42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抗體同種型為IgG且其中該Fc區係經修飾以增進對FcRn的結合。 44.如實施例17至43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重鏈(EU殘基)係包含: 在位置252的酪胺酸(Y), 在位置254的蘇胺酸(T),及 在位置256的麩胺酸(E)。 45.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包含一第一重鏈及一第二重鏈,所述重鏈各包含一多聚化結構域,其中所述該重鏈的序列是不同的,且其中所述重鏈係藉由所述該等多聚化結構域交互作用而進行多聚化。 46.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包含一第一重鏈及一第二重鏈,其中所述第一重鏈包含: 在位置366的色胺酸(W),且 其中所述第二重鏈包含: 在位置366的絲胺酸(S), 在位置368的丙胺酸(A), 在位置407 (EU殘基)的纈胺酸(V)。 47.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包含一第一重鏈及一第二重鏈,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重鏈在位置214 (EU殘基)包含離胺酸(K)。 48.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包含一第一重鏈及一第二重鏈,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重鏈包含: 在位置214的離胺酸(K), 在位置311及343的精胺酸(R), 在位置234的酪胺酸(Y), 在位置238的天門冬胺酸鹽(D), 在位置250的纈胺酸(V), 在位置264的異白胺酸(I), 在位置307的脯胺酸(P), 在位置330的離胺酸(K), 在位置252的酪胺酸(Y), 在位置254的蘇胺酸(T), 在位置256的麩胺酸(E),且 其中所述第一重鏈進一步包含: 在位置366的色胺酸,且 其中所述第二重鏈進一步包含: 在位置366的絲胺酸, 在位置368的丙胺酸, 在位置407的纈胺酸,且 可選擇地其中所述第一及/或第二重鏈分別在位置446及/或447的甘胺酸及離胺酸係被刪去(EU殘基)。 49.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其中所述抗體包含一如SEQ ID NO:6之第一重鏈及一如SEQ ID NO:7或8之第二重鏈,以及一如SEQ ID NO:13之單個輕鏈。 50.一種能夠結合ANGPTL3 (hANGPTL3) (SEQ ID NO: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包含一第一重鏈、一第二重鏈及一輕鏈, 其中該第一重鏈包含SEQ ID NO:6、該第二重鏈包含SEQ ID NO:7且該輕鏈包含SEQ ID NO:13。 51.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與hANGPTL3進行pH依賴性結合。 52.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降低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與hANGPTL3之間所形成之免疫複合物的大小。 53.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增加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與hANGPTL3之間所形成之免疫複合物的同質性。 54.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降低hANGPTL3血漿濃度。 55.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在不增加hANGPTL3血漿濃度的情況下降低血漿中的三酸甘油酯濃度。 56.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經人源化或為人類的。 57.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為單臂抗體。 58.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具有跨物種反應性。 59.如實施例58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係能夠結合小鼠ANGPTL3、大鼠ANGPTL3、豬ANGPTL3、犬ANGPTL3及/或食蟹獼猴ANGPTL3。 60.一種醫藥組成物,其包含如前述實施例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以及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 61.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其係用於醫藥用途。 62.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其係用於治療或預防人類血漿中三酸甘油酯濃度升高。 63.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其係用於抑制人類血漿中三酸甘油酯濃度的升高。 64.一種治療患有人類血漿中三酸甘油酯濃度升高之患者的方法,包含向所述患者投與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 65.一種治療患有人類血漿中三酸甘油酯濃度高度升高之患者的方法,包含向所述患者投與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 66.一種降低人類血漿中之三酸甘油酯濃度的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的患者投與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 67.一種抑制血漿中之三酸甘油酯濃度升高的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的患者投與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 68.一種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之用於製造治療三酸甘油酯升高患者的藥物之用途。 69.一種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之用於製造治療三酸甘油酯高度升高患者的藥物之用途。 70.如實施例61至6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的用途或方法,其中該患者係經診斷患有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及/或第2型糖尿病。 71.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其係用於治療或預防心血管疾病。 72.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其係用於治療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 73.一種治療或預防患者之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其包含向所述患者投與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 74.一種治療或預防患者之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方法,其包含向所述患者投與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 75.一種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之用於製造治療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藥物之用途。 76.一種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之用於製造治療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的藥物之用途。 77.一種套組,其包含如實施例1至59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或如實施例60之組成物,以及使用說明。 78.如實施例45至48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第一重鏈為經截短重鏈。 79.如實施例45至50中任一例之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第二重鏈為經截短重鏈。 實例
縮寫列表BSA:                  牛血清蛋白 ELISA               酵素連結免疫吸附分析法 hIgG                 人類免疫球蛋白G HPC4:                蛋白質C的12個胺基酸序列 HPLC:            高效能液相層析法 LPL:                  脂蛋白解脂酶 LC (實例2):      輕鏈 LC (實例3):      液相層析法 LLOQ:               定量下限 LOCI:                發光氧通道免疫測定法 MRT:                 平均滯留時間 MS:                 質譜分析法 OD­ 600:                在600nm下的光密度 QC:                    品質控制 hANGPTL3:  人類ANGPTL3 rhANGPTL3:    重組人類ANGPTL3 P20:                   聚山梨醇酯20 PBS:                磷酸鹽緩衝溶液 PEG:                  聚乙二醇 RT:                     滯留時間 SE-HPLC:         粒徑篩析高效液相層析法 SE-UPLC:         粒徑篩析超效液相層析法 SIA:                   序列一致類似物 SPR:                  表面電漿子共振 ULOQ:               定量上限 UV-VIS:            紫外-可見光譜 實例 1 :生成 pH 依賴性抗體變體 初始人類抗體庫
用高度穩定框架及超過10 10個CDR3多樣性建立人類Fab庫: 噬菌體淘選初篩
將生物素化hANGPTL3塗覆在M280-鏈黴親和素Dynabeads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11205D)上。噬菌體呈現胜肽庫(>10 13pfu/mL)係已用未經塗覆的鏈黴親和素Dynabeads耗盡非特異性結合劑,之後添加經塗覆hANGPTL3的珠粒以在pH 7.4下進行結合。在用PBS, 0.05% Tween20洗滌10次且用PBS洗滌3次之後,使帶有已結合ANGPLT3之噬菌體懸浮於1 mL PBS中且與9 mL之在2×YT培養基(2%葡萄糖、25 ug/ml氯黴素、10 ug/ml四環黴素)中的活耀生長E. coli XL-Blue培養物(OD 600= 0.6)混合並在37°C下培養30分鐘。將所有細胞離心且於37 °C下使其再懸浮於裝有2×YT之24 cm x 24 cm培養盤中過夜。將E. coli細胞用M13K07輔助噬菌體進行感染以擴增及產生噬菌體。在24小時之後,移除掉E. coli細胞,且藉由與PEG/NaCl溶液一起沉澱來收取噬菌體,之後再懸浮於PBS緩衝液中以用於接下來的幾輪淘選。 抗體鑑定
在4輪淘選之後,挑出單個的菌落進行Sanger定序及ELISA。選出最高命中率以用於完全抗體形式的基因合成。在表現及純化(見實例2)之後,在pH 7.4下對完全抗體進行ANGPTL3結合測試,且在pH 6下進行SPR分析(見實例7)。鑑定出抗體mAb0對hANGPTL3的結合最為理想。 用於併入 pH 依賴性結合之文庫的構建
為將pH開關併入與ANGPTL3結合之mAb0的可變結構域,針對同源性模型進行電腦運算。簡言之,將離介面中之帶正電荷殘基距離7.5埃(Å)內之所有mAb0殘基進行鑑定。將所鑑定的位置換成組胺酸、另一種帶電殘基(正電或負電)、或一個穩定的取代物,例如轉用脯胺酸。從同源性模型計算評估胺基酸取代立體化學及分子間交互作用。接著,使用具有大約10 7個多樣性的16個突變位點的簡併密碼子構建一個文庫。 用於鑑定 mAb0 pH 依賴性變體的噬菌體淘選
將生物素化hANGPTL3塗覆在M280-鏈黴親和素Dynabeads上。所產生的噬菌體庫(10 12pfu/mL)係已用未經塗覆的鏈黴親和素Dynabeads耗盡。將已耗盡的噬菌體庫添加至經塗覆hANGPTL3 (17-460)的珠粒以在pH 7.4下進行結合。在用PBT洗滌3次及PB洗滌3次之後,在pH 5.5下用溶析緩衝液將結合的噬菌體溶析兩次,接著培養15分鐘。接著將溶析出的噬菌體粒擴增並進行額外幾輪篩選。
將溶析物轉移到1.5 mL微量離心管中並用1 M Tris-HCl (pH 8.0)中和。將一半的已中和噬菌體溶液與1 mL之於2×YT培養基(含有10 μg/mL四環黴素)中的活耀生長E. coli NEB 5-α F′ (OD 600= 0.8)在37°C下培養1小時。添加1 × 10 10pfu的M13K07輔助噬菌體且培養1小時。將已感染的E. coli於50 mL 2×YT (含有50 μg/mL卡本西林及25 μg/mL卡納黴素)中以200 rpm搖動並在37 °C下過夜生長而進行擴增。次日,藉由與PEG/NaCl溶液一起沉澱來收取噬菌體,且再懸浮於PBS緩衝液中以用於接下來的幾輪淘選。 顯現 hANGPTL3 pH 依賴性結合的抗體之鑑定
從3輪淘選中收集噬菌體庫以進行次世代定序。選出最富集Ab的序列供合成基因,隨後進行表現及純化(見實例2)。基本上如實例7中將所製備的抗體以SPR分析。藉由固定在SPR感測晶片上的抗His抗體來捕獲全長His6標記的hANGPTL3,抗hANGPTL3抗體分別在pH 6.0及pH 7.4下流過。選出親和性在pH 6.0下比pH 7.4相對弱的抗體。使用此方式鑑定出含有tmAb0.1及tmAb1之重鏈及輕鏈可變結構域的抗體。這些抗體對hANGPTL3保有抑制性活性。 實例 2 :抗體及其片段之重組表現
抗體及其片段係使用瞬時轉染HEK293懸浮細胞(293Expi, Invitrogen)且基本上按照製造商之操作指南來表現。293Expi細胞一般係每3-4日於補充有1% P/S(GIBCO目錄編號15140-122)的Expi293F表現培養基(Invitrogen,目錄編號A1435104)中繼代培養。Expi293F細胞係以2.5-3 mill/mL的細胞密度使用Expifectamine轉染。對於每公升的Expi293F細胞,係藉由將總共1 mg的質體DNA(1:1比例的V H-C H1 (對於Fab)或(HC 對於mAb)及LC質體)稀釋到50 mL Optimem (GIBCO, 目錄編號51985-026,稀釋物A)中且藉由將2.7 mL Expifectamine稀釋到50 mL Optimem (稀釋物B)中來進行轉染。對於產生Fab及mAb的共轉染,分別以1:1的比例使用V H-C H1與LC質體(Fab)以及HC與LC質體(mAb)。將稀釋物A及B混合並將其於室溫下培養10-20分鐘。之後將轉染混合物加至Expi293F細胞並於37°C下在加濕的培養箱中以軌道旋轉(85-125 rpm)培養細胞。於轉染後一日時,以5 ml的ExpiFectamine 293轉染增強劑1及50 ml的ExpiFectamine 293轉染增強劑2補充經轉染細胞。細胞培養上清液一般係於轉染後4-5天時藉由離心然後過濾來收穫。
單價抗體的表現基本上係如上述進行,然而,使用3種不同的質體進行共轉染。由一重鏈(HC)、一經截短重鏈(tHC)及一LC所組成的單臂抗體係使用含1:1:1比例之HC、tHC及LC質體的DNA混合物進行轉染。
稱為tmAb1、tmAb2、tmAb3及tmAb4的單價抗體係包含基於人類IgG1 κ同種型的一HC、一tHC及一LC。tmAb1-4 HC及tHC的恆定區係經工程化以包含以下取代物(與野生型IgG1相比):L234Y、P238D、T250V、M252Y、S254T、T256E、V264I、T307P、Q311R、A330K及P343R (EU殘基)。為了確保正確的Hc與tHC異質二聚化供有效的tmAb1-4產生,利用杵-進入-臼(美國專利申請案20030078385),將T366W突變(杵)插入HC內,且將T366S、L368A、Y407V突變(臼)插入tHC,反之亦然。 實例 3 :抗體及其片段的純化及定性
全部的純化步驟係於4°C下進行。為實驗室規模所需,使用Milli-Q水供製備緩衝液。使用於SE-HPLC分析的HPLC系統為Aglient 1100。評估聚合性及LC/MS以供品質控制。
在1× PBS (10mM Na2HPO4, 1.8mM KH2PO4, 137mM NaCl, 2.7mM KCl)(pH 7.4)中使用結合緩衝液以HiTrap KappaSelect (Cytiva)親和層析法進行Fab的捕穫。以pH 2.8之0.1M甘胺酸執行單步驟溶析。藉由粒徑排阻層析法在320 mL Superdex 200 26/60管柱(Cytiva)上進一步將溶析後的Fab純化及緩衝液置換到配製緩衝液(20mM HEPES, 150mM NaCl)(pH 7.4),並藉由離心式超濾器(30KD C.O.)濃縮以儲存在-80 °C。
為評估經純化的Fab品質,執行SDS-PAGE及高效能粒徑排阻層析(SE-HPLC)分析。執行LC/MS以驗證Fab蛋白的一致性。所有Fab的分子量(MW)皆顯示分別與重鏈及輕鏈的理論MW一致。 抗體純化及定性
藉由親和層析法使用蛋白質A MabSelect PrismA樹脂(Cytiva)進行抗體純化。對於小規模的抗體純化,在96孔孔盤中進行基於蛋白質A的純化,而對於較大規模的生產,則使用ÄktaXpress層析系統(Cytiva)利用由20 mM磷酸鈉(pH 7.2)、150 mM NaCl所組成之平衡緩衝液以及由10 mM甲酸(pH 3.5)所組成之溶析緩衝液進行。細胞上清液係直接施加至經預平衡的MabSelect SuRe管柱上而無任何調整。將管柱以大約5倍管柱體積的平衡緩衝液洗滌,且以大約2-5倍管柱體積的溶析緩衝液等強度地溶析抗體。將溶析後的抗體直接應用在320 mL Superdex 200 26/60管柱(Cytiva)上以移除凝聚物,且將緩衝液置換到20 mM HEPES, 150 mM NaCl pH 7.4。
使用諸如SDS-PAGE/考馬斯、粒徑排阻高壓液相層析(SE-HPLC)及液相層析質譜術(LC-MS)分析等不同方法將純化的抗體定性。SDS-PAGE/考馬斯分析係使用NuPage 4–12% Bis-Tris凝膠(Invitrogen,目錄編號NP0321BOX)執行。於本文中,全部抗體皆展示了預期的輕鏈及重鏈組份。使用設置在具有脫鹽管柱MassPREP (Waters, 目錄編號USRM10008656)之Agilent 6210儀器上的液相層析電灑游離飛行時間質譜法進行完整的分子量測定。所使用的緩衝液系統為由在LC-MS級的H 2O中之0.1%甲酸所組成的平衡緩衝液以及由在LC-MS級的乙腈(ACN)中之0.1%甲酸所組成的溶析緩衝液。使用及不使用N-醣苷酶F(Roche Diagnostics,目錄編號11365177001)及還原劑(即巰乙醇或DTT)執行分析。根據序列及一個重鏈N聚醣,全部的抗體皆展示了預期的完整分子量。純度係基於SE-HPLC測定。最終蛋白質純度係基於設置在Agilent LC 1100/1200系統上的SE-HPLC方法、使用BIOSep-SEC-S3000 300×7.8 mm管柱(Phenomenex,目錄編號00H-2146-K0)、及由pH 6.9之200 mM磷酸鈉、300 mM NaCl及10%異丙醇所組成的運作緩衝液來分析。將UV280及螢光(Ex 280 nm/Em 354 nm)偵測器用於偵測。抗體係以單一對稱峰溶析,滯留時間反映抗體之大小。對於不同的抗體,純度估計值皆於95-99%間。為測量最終蛋白質濃度,對該等抗體之每一者使用NanoDrop分光光度計(Thermo Scientific)以及比消光係數。 實例 4 :確定 rhANGPTL3 介導的 LPL 抑制之抑制的測定法
rhANGPTL3介導的LPL抑制之抑制係於重組hANGPTL3-LPL測定法中量測。於此測定法中,脂蛋白解脂酶(LPL)的活體外酶活性係使用EnzChek 解脂酶作為受質來量測。牛LPL的活性係受到重組hANGPTL3 (rhANGPTL3)的添加的抑制。此抑制接著可受到rhANGPTL3抑制性化合物(諸如本文所揭露之抗hANGPTL3抗體)的阻斷。抗hANGPTL3抗體的表觀親和性係相對於恩維納單抗(evinacumab)進行量測。 rhANGPTL3-LPL 酶活性程序
所有的溶液係用測定緩衝液(DPBS(1x) (Gibco 14190-144) + 1%不含脂肪酸的BSA (MP Biomedicals 05033))製成,除了用超純水製成的EnzChek™/Zwittergent。
抗rhANGPTL3抗體的連續稀釋液係如下製備。起始濃度為3 µM,並在測定緩衝液中進行3倍稀釋。這重複7次以製備連續稀釋液。分析用化合物的混合係描述如下。
測定緩衝液及10 µL的各稀釋液係於檢測盤(96孔半區黑盤,Corning 3993)中與10 µL 1.2 µM rhANGPTL3 (SEQ ID NO:1)及10 µL 60 nM肝素(Sigma H3149)混合並在室溫下預培養1小時。在培養之後,向各孔添加10 µL 1.8 µM人類ApoCII (化學合成的殘基59-79)及10 µL 60 nM牛LPL (Sigma L2254)並在室溫下持續培養15分鐘。最後,將10 µL EnzChek™/Zwittergent受質(4.8 µM EnzChek™解脂酶(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E33955)及0.03% Zwittergent 3-18 (Merck 41570)添加到各孔中並在Envision Multimode讀盤儀(PerkinElmer)中使用485 nm激發波長及535 nm發射波長動態測量螢光(每分鐘一次,持續20分鐘)。
除了經稀釋的化合物,該孔盤亦含有6個孔用10 µL測定緩衝液取代該化合物,及6個孔各用10 µL測定緩衝液取代該化合物及rhANGPTL3。這些孔係用來分別建立完全抑制的及未抑制的LPL活性量。此外,該孔盤上每個化合物有一個孔使用次高的化合物濃度但不含有rhANGPTL3,以評估抗ANGPTL3抗體在沒有rhANGPTL3的情況下直接對LPL活性的影響。
各個孔盤含有二重複之連續稀釋的恩維納單抗(evinacumab) SIA。 統計分析
藉由對動力學資料中連續5個時間點的視窗進行一組線性回歸,選擇斜率最高(Vmax)且判定相關性高於0.95的擬合,並計算所選直線的斜率,從而計算出檢測盤每個孔中的LPL活性。接著用六個完全抑制的LPL活性之對照孔的Vmax平均值作為0值,用六個未抑制的LPL活性之對照孔的Vmax平均值作為1值,將Vmax值歸一化。受測化合物對rhANGPTL3的表觀親和性係通過對連續稀釋之化合物的歸一化Vmax~濃度資料的非線性4參數邏輯(4PL)曲線擬合計算出來的。擬合是使用drc R套裝軟體中的LL.4函數進行的。0值(即六個完全抑制的LPL活性量之對照孔的Vmax的歸一化平均值)係作為擬合中的共同下限漸近線。從4PL擬合中獲得化合物的表觀親和性作為「e」參數,命名為IC 50,並以檢測盤上恩維納單抗(evinacumab) SIA IC 50的平均值為分母來計算相對表觀親和性。此外,對於各種化合物,已確定了評估該化合物在沒有rhANGPTL3的情況下對LPL活性的直接影響之對照孔的歸一化Vmax與1(即未抑制的LPL活性對照孔之歸一化Vmax的平均值)沒有顯著差異。 結果
表1係顯示五種化合物之rhANGPTL3-介導的LPL抑制之平均相對IC 50及標準差。為了完整起見,還包括了構成平均值基礎的重複數目。對於恩維納單抗(evinacumab) SIA,每個定義的平均相對IC 50為1.0,但58個重複的標準差是根據個別結果計算的。由於tmAb4只被分析了一次,所以無法計算標準差。相對於恩維納單抗SIA,單價抗體對於rhANGPTL3的抑制顯示出近似或降低的活性,與恩維納單抗SIA測得的相對IC 50值相比,比率超過1。 1 :平均相對 IC 50
化合物 平均相對IC 50 標準差 重複數目
恩維納單抗SIA 1.0 0.15 58
tmAb1 3.7 1.14 7
tmAb2 2.5 0.70 3
tmAb3 4.8 3.57 3
tmAb4 1.3 NA 1
實例 5 :在正常小鼠中之抗 ANGPTL3 抗體的活體外評估
在來自法國Janvier實驗室的健康雄性C57bl6/6J小鼠中,使用恩維納單抗SIA及名為tmAb0.1、tmAb0.2、tmAb0.3及tmAb0.4的單價抗ANGPTL3抗體測量抑制ANGPTL3對血漿三酸甘油酯含量及內源性ANGPLT3(T=0h時250-300 µg/ml)含量的影響之研究係如以下所述進行。
受測的單價抗體與tmAb1-4的不同處在於其在Fc區中的位置234, 238, 250, 252, 254, 256, 264, 307, 311, 330, 343處未修飾,即在所述位置包含有野生型IgG1殘基。
使用在所述位置的野生型人類IgG1殘基(特別是234L、238P、250T、252M、254S、256T、264V、307T、311Q、330A、343P)是因為在小鼠中缺乏Fc取代的功能。所導入tmAb1-4中的Fc取代之影響係針對人類受體(見實例2)。 血液採樣
在0小時、48小時、168小時、240小時及336小時從每組的12隻小鼠中採集血液樣本。通過穿刺舌下靜脈(舌血)採集血液樣本(120 µL)並轉移至EDTA塗層管(Microvette ®VetMed 200 K3E, Sarstedt nr 09.1293.100)。在20分鐘內將血液以6000 G、4°C離心5分鐘。將血漿樣本轉移到微管中,25 µl用於三酸甘油酯量測,25 µl用於mANGPTL3及hIgG量測(抗體血漿暴露量測)。
根據製造商的建議(羅氏診斷公司),在COBAS 6000多分析儀上量測三酸甘油酯。
使用R&D系統公司的ELISA(小鼠類血管生成素蛋白3 ELISA套組- Quantikine ELISA. 目錄編號MANL30),根據套組實驗手冊對小鼠血漿樣本進行小鼠ANGPTL3分析。將樣本在套組的校準稀釋液中最低稀釋250倍,以避免基質效應。測定範圍為62.5 – 4000 pg/ml。將測得超過ULOQ的樣本在校準稀釋液中進一步稀釋。LLOQ為15.625 pg/ml (250 x 62.5 pg/ml)。 小鼠血漿中之小鼠 ANGPTL3 的分析
使用R&D系統公司的ELISA(小鼠類血管生成素蛋白3 ELISA套組 - Quantikine ELISA. 目錄編號MANL30),根據套組實驗手冊對小鼠血漿樣本進行小鼠ANGPTL3分析。將樣本在套組的校準稀釋液中最低稀釋250倍,以避免基質效應。測定範圍為62.5 – 4000 pg/ml。將測得超過ULOQ的樣本在校準稀釋液中進一步稀釋。LLOQ為15.625 pg/ml (250 x 62.5 pg/ml)。 用於測定抗 ANGPTL3 抗體濃度之 LOCI 測定法的原理
使用發光氧通道免疫測定法(LOCI)分析血漿樣本中的抗ANGPTL3抗體(hIgG)。將供體微珠塗覆鏈黴親和素,同時受體微珠係與對於抗ANGPTL3抗體之Fc區具特異性的第一單株小鼠抗人類IgG Fc抗體(Southern Biotech,目錄編號9040-01)接合。所使用的其他抗體為山羊的多株抗體且對人類IgG Fc區具特異性(Jackson ImmunoResearch,代碼:109-005-098)。此多株抗體係自力生物素化的。將三個反應物(帶有鏈黴親和素的供體微珠、與目標特異性抗體接合的受體微珠、及另一個生物素化的目標特異性抗體)與抗ANGPTL3抗體(hIgG)結合,形成一個雙位免疫複合物。該複合物發光且從供體微珠中釋放出單線態氧原子。其被引導到受體微珠中且觸發化學發光,並由EnVision讀盤儀量測。光的數量係與抗ANGPTL3抗體(tmAb0.1)的濃度成正比。 小鼠血漿中的 hIgG 分析
將1 μL的血漿樣本/校準物/對照組施用在384孔LOCI孔盤的各孔中,接著施以15 μL覆有mAb抗hIgG及經生物素化的pAb抗hIgG的受體微株(每孔0.5 µg)混合物。將孔盤在室溫(RT)下培養1小時。接著將30 μL塗覆有鏈黴親和素之供體微珠添加到每孔中(每孔2 µg)並在RT下培養30分鐘。於21-22ºC下將孔盤放在Envision讀盤儀中以經680 nm雷射激發後帶寬為520-645 nm的濾波器進行讀取。每孔的總測量時間為210毫秒,包括70毫秒的激發時間。校準材料是在小鼠血漿中稀釋的抗ANGPTL3抗體(未經處理的K2EDTA血漿,由Bioreclamation進行0.22微米的過濾)。由於不同的抗體的校準物不同,定量下限係於不同的運行中進行估計(一般在100-500 pM之間)。
測定範圍為41–30.000 pM。小鼠樣本係以未稀釋及經小鼠血漿20X稀釋的情況下檢測。將測得超過ULOQ的樣本在小鼠血漿中進一步稀釋。
活體外試驗1的研究族群: 第1群:給予載劑的11隻小鼠(i.v.) 第2群:給予恩維納單抗SIA 40 nmol/kg的11隻小鼠(i.v.) 第3群:給予tmAb0.1 40 nmol/kg的11隻小鼠(i.v.) 第4群:給予tmAb0.2 40 nmol/kg的11隻小鼠(i.v.) 第5群:給予tmAb0.3 40 nmol/kg的11隻小鼠(i.v.) 第6群:給予tmAb0.4 40 nmol/kg的11隻小鼠(i.v.) 載劑為20 mM HEPES;150 mM氯化鈉,pH=7.4;注射體積為5 ml/kg且給藥溶液濃度為8 nmol/ml。 結果 TG 含量
在48小時之後所有的抗體皆降低了三酸甘油酯(TG)含量50-60%,且恩維納單抗SIA及tmAb0.1顯示出最高的TG降低能力。在168小時之後,恩維納單抗SIA、tmAb0.1及tmAb0.3仍可以降低TG 58-67%,而tmAb0.2及tmAb0.4的功效不太明顯(31-38%)。在336小時之後,與載劑群相較下只觀察到恩維納單抗SIA及tmAb0.1顯著降低TG含量,其皆低於基線40-45%。見圖3。 ANGPTL3 含量
恩維納單抗SIA在48小時候從基線增加了血漿總ANGPTL3含量大約10倍,此後慢慢向基線下降。相對地,tmAb0.1、tmAb0.2、tmAb0.3在整個試驗期間全部皆將血漿總ANGPTL3含量減低至基線或低於基線。見圖4A及4B。 抗體含量
所有的抗體皆以奈米莫耳濃度存在於血漿中,恩維納單抗SIA及tmAb0.1在整個研究期間顯示最高暴露量保持在200 nM以上。見圖5。 結論從此試驗看到tmAb0.1在降低TG功效方面似乎與恩維納單抗SIA相當。
鑑於tmAb0.1、tmAb0.2、tmAb0.3及tmAb0.4是單價抗體(即各只有一個拮抗性ANGPTL3結合位點),這結果令人印象深刻。此外,與恩維納單抗SIA相比,tmAb0.1、tmAb0.2、tmAb0.3及tmAb0.4(圖5)的較低暴露量表明,儘管單價抗體的血漿濃度較低,但其能夠降低血漿中的三酸甘油酯含量至使用恩維納單抗SIA時獲得的相似程度。
此外,tmAb0.1、tmAb0.2、tmAb0.3及tmAb0.4顯示出移除血漿中靶標ANGPTL3的潛力。相對地,投與恩維納單抗導致了血漿中總ANGPTL3的堆積。結合本文所述之Fc取代以及tmAb0.1 - 0.4之Fab (導致tmAb1-4),發明人的期望是在人類環境中循環的hANGPTL3含量將顯著降低。 實例 6 :用 SE-UPLC 層析法判定 ANGPTL3 抗體複合物
使用SE-UPLC在Waters ACQUITY UPLC系統上分析免疫複合物。該複合物係藉由將濃度範圍0.2-2.0 mg/ml之抗體與rhANGTPL3以1:3莫耳比率混合而形成。該抗體-抗原複合物係於分析1小時在ACQUITY UPLC Protein BEH SEC管柱(450 Å, 2.5 µm)上進行平衡。注射各樣本兩次,使用的注射體積為20 uL且流速為0.3 mL/min,運行緩衝液係由A) 300 mM NaCl, 10 mM檸檬酸鈉, pH 6.0或B) 300 mM NaCl, 10 mM TRiS/HCl, pH 7.4所組成。樣本室係冷藏在4ºC下,而管柱溫度保持恆定為22ºC +/- 2ºC。在276 nm下用UV-VIS吸收來監測溶析曲線。 免疫複合物大小及 pH 依賴性靶標結合的量化
複合物大小係藉由其滯留時間以及平均滯留時間(即層析圖錄的質量中點)來評估。另一方面,靶標結合的pH反應係藉由用pH 7.4的平均滯留時間減去pH 6.0的平均滯留時間來評估。 結果
SE-UPLC分析的結果係顯示於圖6A-6E及下圖2中。很明顯,恩維納單抗SIA及tmAb1、tmAb2、tmAb3及tmAb4皆與靶標抗原rhANGTPL3形成免疫複合物。然而,與tmAbs1-4相比,恩維納單抗SIA形成更大且更多分散的免疫複合物(見圖6A-6E)。
此外,藉由比較表2中的MRT轉變可以看出,tmAb1免疫複合物的形成對pH的變化更為敏感。與由恩維納單抗SIA所形成的複合物相比,使用tmAb1之複合物的異質性更低(更一致)。定義明確的抗體/抗原複合物對於複合物的細胞攝入增加至關重要。在細胞表面的Fc受體有一個以上的結合位點會增加親合力,從而增加了複合物的攝入。此外,複合物的大小及複雜性係與免疫反應有關,據信較小的抗體/抗原複合物的免疫反應不太明顯。在pH 6.0時觀察到幾乎完全解離。在pH 6.0時解離度越高,據信抗體具有的掃除潛力就越大。當抗體-抗原複合物被細胞攝入時,能夠完全釋放抗原對於抗體的掃除行為非常重要。對於抗體能夠釋放抗原並被回收到循環中,其可繼續發揮其功能/結合抗原(Igawa等人 (2016) Immun. Rev. 270:132-151)。 2 :滯留時間
抗體 RT ,分鐘 MRT ,分鐘 MRT 轉變,分鐘
pH6.0 pH7.4 pH6.0 pH7.4 pH7.4 -> pH6.0
恩維納單抗 SIA 3.83 3.72 3.82 3.72 0.10
tmAb1 4.01 3.92 4.39 3.92 0.47
在pH 6.0及pH 7.4溶析的免疫複合物之滯留時間(RT)及平均滯留時間(MRT)。最右邊一欄列出的是平均滯留時間從pH 7.4至6.0的變化。 實例 7 :單價抗體對 ANGPTL3 蛋白之交互作用動力學的特徵分析
於通過表面電漿子共振即時測量分子相互作用Biacore 8K (GEHealthcare)上進行結合研究。實驗係於37ºC下進行,樣本係在15ºC下儲存於樣品室中。由Biacore報告的信號(RU,響應單位)係與四個串聯渠道中各個感測器晶片表面的質量直接相關。根據製造商的說明書,將抗HPC4單株抗體固定在具C1感測器晶片之活動通道中的兩個渠道上。藉由將蛋白質稀釋到運行緩衝液(20 mM tris-HCl、150 mM NaCl、1 mM CaCl 2、0.05% v/v P20、0.1% BSA pH 7.4或20 mM組胺酸、150 mM NaCl、1 mM CaCl 2、0.05% v/v P20、0.1% BSA,pH6.0)中來進行經純化的三聚靶標蛋白人類(帶有C端HPC4標籤之SEQ ID NO:1殘基17-220)的捕獲,並將其注射在渠道2上,在渠道1中產生一個僅固定有抗HPC4抗體的參考表面。藉由在兩個渠道上注射分析物(單價抗體)進行單價抗體與所捕獲靶標的結合,以允許進行與不同單價抗體與所捕獲靶標的結合相對於與參考表面的結合的比較分析。將單價抗體連續稀釋到運行緩衝液中,以每分鐘30 μl注射240秒且使其解離300秒。在每個分析物的注射循環後,經由注入20 mM Tris、150 mM NaCl、50 mM EDTA、0.05% P20 (pH7.4)使C1表面再生。此再生步驟將所捕獲的靶標及任何結合的單價抗體從固定的捕獲抗體表面上除去,並允許下一個交互作用樣本對的後續結合。該再生程序並未從晶片表面上除去直接固定的抗HPC4捕獲抗體。
單價抗體與靶標之間的結合親和性係藉由判定平衡解離常數(K D)而量化,該平衡解離常數係藉由測量複合物形成及解離的動力學來判定。使用用於數據分析的Biacore評估軟體,通過將數據整體擬合至1:1 Langmuir模型用局部Rmax來檢索與單價複合物的結合與解離相對應的速率常數,諸如k a(結合率)及k d(解離率)。K D係經由方程式K D= k d/ k a而與k a及k d有關。
通過雙參考(在資料分析之前在捕獲的雙特異性蛋白基礎上減去參考表面信號以及空白緩衝液注射)來處理結合曲線。這允許在樣本注射期間針對儀器雜訊、體積移位元和漂移進行校正。
表3顯示了人類ANGPTL3與tmAbs1-4的交互作用的結合常數K D(平衡解離常數)的測量結果。計算出的K D比率係表示為pH6.0時的數值/pH7.4時的數值。
當將HC G26D突變導入tmAb1 (導致tmAb2),在較慢的結合驅動下,K D增加了2倍。在pH7.4時結合力較弱,這與pH6.0時結合力較弱有關。所有列出的變體的特點為是親和性低(µM範圍)。 表3:K D值及比率
化合物 ID pH7.4 pH6.0 K DpH 6.0/K DpH 7.4 比率
K D(M) K D(M)
tmAb1 2.1E-08 2.0E-06 95
tmAb2 4.3E-08 n.d. >100
tmAb3 1.8E-08 3.0E-06 166
tmAb4 5.6E-08 n.d. >100
n.d. 親和性無法藉由SPR測定法確定。 實例 8 :單價形式降低自結合
抗體在廣泛的pH區間有較低的自結合傾向是很重要的,以確保能成功發開出生物處理步驟及製劑。tmAb1及其名為「mAb1」之二價形式的自結合係於此評估以調查將抗體形式從二價改為單價的影響。 材料及方法
tmAb1及mAb1係於10 mM L-組胺酸、10 mM NaCl、pH 6.0下以40 mg/ml濃度製備成初始蛋白質儲備溶液。將蛋白質儲備液與pH篩選儲備液係以1:1混合(10 µl蛋白質儲備液: 10 µl pH篩選液)以達到最終pH值為3.3、3.7、4.2、5.2、5.6、6.0、6.4、6.9、7.2、7.5、8.1、8.4且最終蛋白濃度為20 mg/ml。pH篩選儲備液係由70 mM琥珀酸、70 mM L-組胺酸組成且調整到所要pH。將蛋白質儲備液與pH篩選儲備液混合於384孔孔盤(corning 3540)中,用透明塑膠膜密封且在室溫下培養過夜並避光。之後將孔盤以1400 rpm (對應169 x g)離心5分鐘且接著用動態光散射(DLS)讀盤儀(Wyatt DynaPro)以採集時間5秒、每個樣本採集40次來進行分析。流體動力半徑(R h)係使用儀器軟體導出並作為pH的函數繪製(亦見Dingfelder等人(2022) In: Houen G. (編) Therapeutic Antibodies.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第2313卷. Humana, New York, NY)。 結果與討論
mAb1的流體動力半徑(R h)增加表明其具有高度自結合性,這可能會影響此分子的進一步發展。尤其,在6.4至8.4的pH範圍中,觀察到Rh顯著增加,這有可能也會導致活體內的問題。藉由將分子形式從二價改為單價形式,在pH 6.4至8.4下觀察到自結合趨勢急劇下降,僅略微增加。tmAb1的自結合的略微增加被認為是低的且可接受的。見表4及圖7。這數據支持了可製備出適於皮下投藥的高濃縮組成物(製劑)。 表4:tmAb1及mAb在不同pH值下的流體動力半徑(R h)
pH tmAb1 (nm) R h tmAb1 (nm) R h
3.3 5.6 5.5
3.7 3.9 4.2
4.2 4.4 4.8
5.2 5.9 6.9
5.6 6.0 7.8
6.0 6.4 8.3
6.4 6.9 10.1
6.9 7.8 12.5
7.2 7.9 15.4
7.5 8.2 17.8
8.1 8.7 13.9
8.4 7.9 15.6
實例 9 :單價形式降低膠體形成
高蛋白濃度(50-175 mg/ml)下的高物理穩定性對於成功開發抗體藥物來說通常是很重要的。這在開發的許多步驟中都是需要的,包括純化過程的最後步驟、調配過程及皮下投藥。這裡我們評估了在低離子強度及高離子強度下及生理pH下高蛋白濃度的物理穩定性。 材料及方法
tmAb1及其名為「mAb1」之二價形式係經緩衝液交換成高離子強度製劑(20 mM Hepes, 150 mM NaCl, pH 7.4)及低離子強度製劑(20 mM Hepes, pH 7.4)。此後該等樣本係於室溫下在Amicon 30 kDa離心旋轉過濾器中濃縮以達到70 mg/ml的目標。以280 nm下的吸光度判定蛋白濃度。 結果與討論
tmAb1很容易濃縮到70 mg/ml,然而對於mAb1(二價),其在高離子強度製劑中不可能濃縮到高於30 mg/ml。正如對mAb1的目視觀察,高離子強度製劑中的膠體形成導致了相分離,阻止了濃度達到製劑相關濃度。見圖8。
資料支持了可以製備出適合皮下投藥的高濃度製劑,其中單價抗體tmAb1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的濃度可以是70 mg/ml或更高。 實例 10 :單價形式降低黏度
抗體溶液的低溶液黏度對於最後的生產步驟、製劑及皮下投藥至關重要。這裡我們評估了從二價形式(mAb1)到單價形式(tmAb1)對溶液黏度的影響。 材料及方法
tmAb1及mAb1係經緩衝液交換成高離子強度製劑(20 mM Hepes, 150 mM NaCl, pH 7.4)及低離子強度製劑(20 mM Hepes, pH 7.4)。此後該等樣本係於室溫下在Amicon 30 kDa離心旋轉過濾器中濃縮以達到70 mg/ml的目標。
使用Rheosense Initium儀器來測量黏度,使用50 µl樣本,溫度為5 °C。在測試從1.000-10.000 1/s的剪切力建議牛頓溶液時,沒有觀察到剪切效應,所以使用5.000 1/s的單一剪切率進行比較。 結果與討論
在低離子強度製劑中,mAb1具有10.2 mPa*s的高黏度,而tmAb1具有明顯較低的6.6 mPa*s黏度(見表5)。在高離子強度製劑中,tmAb1具有類似的5.8 mPa*s黏度,表明該製劑的離子強度的影響有限。然而,對於mAb1來說,在高離子強度製劑中不可能濃縮到高於30 mg/ml,因為凝膠的形成導致了目視觀察到的相分離。
該等結果證明了高濃度mAb1溶液的不良特性如何可以藉由從二價變成單價抗體形式來挽救。mAb1被認為是不可成為藥用的,而tmAb1具有良好及可接受的生物物理特性,支持了可以製備出適合皮下投藥的高濃度製劑。 表5:在5 °C下使用剪切力5000 1/s之tmAb1及mAb的黏度
製劑 tmAb1, 69 mg/ml mAb1, 56 mg/ml
20 mM Hepes, pH 7.4 6.6 mPa*s 10.2 mPa*s
20 mM Hepes, 150 mM NaCl, pH 7.4 5.8 mPa*s 膠體形成
實例 11 tmAb1 在健康食蟹獼猴中的活體內評估
本研究的目標為判定抗ANGPTL3單株抗體tmAb1之三酸甘油酯的藥物動力學及功效。
將tmAb1以3種不同的劑量水平(0.3、3及30 mg/kg)作為單次靜脈推射向血脂正常的食蟹獼猴投與。注射量為0.3 mL/kg。所有動物皆未接受過治療性抗體及其他基於蛋白質的治療劑。 血液採樣及樣本分析:
在以下時間點從所有動物採集血液樣本(0.5 mL):給藥前、給藥後10分鐘、30分鐘、1、2、4、8、14、24、48、72、96、120、144、168、192及240小時(h)。血液係取自股靜脈並收集到Teklab K 3EDTA管(部件編號3K200PP)中,其內含有1.75 mg EDTA/mL血液。藉由倒置使樣本充分混合,並在離心前立即置於濕冰上最多30分鐘。將該等樣本在2-8ºC下以大約2000 g離心10分鐘,並將血漿等分轉移到Micronic管(目錄編號MP32022)中。
將該等樣本進行分析並定量出tmAb1及三酸甘油酯濃度。 三酸甘油酯
根據製造商的建議(羅氏診斷公司),在COBAS 6000多分析儀上量測三酸甘油酯。 人類 IgG 量測 (tmAb1) 之測定法的原理
使用發光氧通道免疫測定法(LOCI)分析血漿樣本中的抗ANGPTL3 hIgG (tmAb1)。將供體微珠塗覆鏈黴親和素,同時受體微珠係與一不與食蟹獼猴IgG結合之自力製造的單株小鼠抗人類IgG接合。與人類IgG-Fc (不是食蟹獼猴)交互結合的生物素化的重組抗體片段(奈米抗體/V HH)係得自ThermoFisher (CaptureSelect,目錄號:7103322500)。將三個反應物(帶有鏈黴親和素的供體微珠、與目標特異性抗體接合的受體微珠、及生物素化的目標特異性抗體片段)與抗ANGPTL3抗體(hIgG)結合,形成一個雙位免疫複合物。該複合物發光且從供體微珠中釋放出單線態氧原子。其被引導到受體微珠中且觸發化學發光,並由EnVision讀盤儀(PerkinElmer)根據製造商說明書量測。光的數量係與抗ANGPTL3抗體(tmAb1)的濃度成正比。 人類 IgG 量測 (tmAb1) ,測定程序
將2 μL的血漿樣本/校準物/對照組施用在384孔LOCI孔盤的各孔中,接著施以15 μL覆有MAb抗hIgG及經生物素化的抗體片段的受體微株(每孔0.5 µg)混合物。將孔盤在室溫(RT)下培養1小時。接著將30 μL塗覆有鏈黴親和素之供體微珠添加到每孔中(每孔2 µg)並在RT下培養30分鐘。於21-22ºC下將孔盤放在Envision讀盤儀中以經680 nm雷射激發後帶寬為520-645 nm的濾波器進行讀取。每孔的總測量時間為210毫秒,包括70毫秒的激發時間。校準材料是在PBS + 1%食蟹獼猴血漿中稀釋的tmAb1。測定範圍為11–20.000 pM。食蟹獼猴樣本係經PBS血漿100X稀釋進行檢測。將測得超過定量上限(ULOQ)的樣本在PBS + 1%食蟹獼猴血漿中進一步稀釋。 結果 PK
tmAb1的藥物動力學(PK)係顯示於圖9中。在所有劑量水平上,240小時的PK係呈線性,且所有劑量水平都有廣泛的非線性跡象。
對所有的動物使用非隔室分析及「線性上對數下」方法計算出半衰期皆在90.9-171的範圍內,根據240小時的觀察,0.3、3及30 mg/kg組的幾何平均值分別為119、107及107小時。 TG
在0-240h期間評估了對TG的影響(圖10)。3 mg/kg及30 mg/kg使TG含量快速減少,4小時後大約降低40-50%。研究期間看到的最大降幅在56-78%之間。一般來說,對TG的影響持續了至少240小時。在0.3 mg/kg的劑量水平,對TG含量有28-44%的短暫影響,在4小時後及12小時後,TG含量回到基線水平。 實例 12 tmAb2 tmAb3 tmAb4 的生成
生成tmAb1之可變結構域序列的CDR單位點突變庫以探索進一步調變pH依賴性靶標結合(見實例6及7)及LPL活性(實例4)的可能性。在製劑的效果(實例8、9及10)、活性及靶標結合參數(實例4及7)、IC形成(實例6)及活體內效應子功能(實例5)方面,將表現最好的分子評估為tmAb,最後選擇出tmAb2、tmAb3及tmAb4。
[圖1A]至[圖1D]係顯示呈管狀形式之SEQ ID NO:2-28。
[圖2]係顯示單價抗體之(非限制性)示意圖。
[圖3]係顯示投與tmAb0.1、tmAb0.2、tmAb0.3、tmAb0.4及恩維納單抗(evinacumab)序列一致類似物(SIA)對小鼠血漿中三酸甘油酯濃度在不同時間點的影響。
[圖4A及4B]係顯示投與tmAb0.1、tmAb0.2、tmAb0.3、tmAb0.4、恩維納單抗序列一致類似物(SIA)及載劑對小鼠血漿中總ANGPTL3濃度的影響。圖4B聚焦在100000-400000 pg/mL ANGPTL3血漿濃度範圍,其係低於經恩維納單抗SIA處理的小鼠中之ANGPTL3血漿含量,因此圖中未顯示恩維納單抗SIA數據。
[圖5]係顯示tmAb0.1、tmAb0.2、tmAb0.3、tmAb0.4及恩維納單抗序列一致類似物(SIA)在投與之後的小鼠血漿濃度。
[圖6A]至[圖6E]係顯示抗體-ANGPTL3複合物之SE-UPLC曲線,包括不同pH值下的恩維納單抗SIA (圖6A)、tmAb1 (圖6B)、tmAb2 (圖6C)、tmAb3 (圖6D)、tmAb4 (圖6E)。虛線表示在pH 6下分析的複合物。實線表示在pH 7.4下分析的複合物。
[圖7]係顯示在不同pH值下tmAb1與其稱為「mAb1」之二價形式的自結合程度。
[圖8]係顯示mAb1及tmAb1在高離子強度製劑及低離子強度製劑中的圖片。mAb1(二價)在高離子強度下濃縮後觀察到膠體形成(見白色箭頭)。
[圖9]係顯示來自食蟹獼猴血漿樣本中之tmAb1含量。
[圖10]係顯示來自經投與3種不同劑量tmAb1的食蟹獼猴血漿樣本中之三酸甘油酯含量。 序列簡單說明
SEQ ID NO:1係表示人類ANGPTL3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2、3及4係分別表示tmAb1重鏈之互補決定區(CDR) 1-3的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5係表示tmAb1之重鏈可變結構域(VH)的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6係表示包含有C端Gly-Lys缺失(des-(Gly-Lys))之tmAb1重鏈的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7係表示包含有C端Gly-Lys缺失(des-(Gly-Lys))之tmAb1、tmAb2、tmAb3及tmAb4之經截短重鏈(tHC)的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8係表示一替代性經截短重鏈(tHC)之胺基酸序列,其與SEQ ID NO:7的不同處在於其不具有C端Gly-Lys缺失。 SEQ ID NO:9、10及11係分別表示tmAb1、tmAb2、tmAb3及tmAb4之輕鏈之互補決定區(CDR) 1-3的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2係表示tmAb1、tmAb2、tmAb3及tmAb4之輕鏈可變結構域(VL)的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3係表示tmAb1、tmAb2、tmAb3及tmAb4之輕鏈的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4、15及16係分別表示tmAb2重鏈之互補決定區(CDR) 1-3的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7係表示tmAb2之重鏈可變結構域(VH)的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8係表示tmAb2重鏈的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19、20及21係分別表示tmAb3重鏈之互補決定區(CDR) 1-3的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22係表示tmAb3之重鏈可變結構域(VH)的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23係表示tmAb3重鏈之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24、25及26係分別表示tmAb4重鏈之互補決定區(CDR) 1-3的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27係表示tmAb4之重鏈可變結構域(VH)的胺基酸序列。 SEQ ID NO:28係表示tmAb4重鏈之胺基酸序列。
A0101_OR_PSEQ.xml

Claims (24)

  1. 一種能夠結合人類ANGPTL3(hANGPTL3)(SEQ ID NO: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a)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重鏈包含:●胺基酸殘基SYWMT(SEQ ID NO:2)之CDR1序列,及●胺基酸殘基SISSHSTYIYYADSVKG(SEQ ID NO:3)之CDR2序列,及●胺基酸殘基EGWYDNWFDP(SEQ ID NO:4)之CDR3序列;或b)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重鏈包含:●胺基酸殘基SYWMT(SEQ ID NO:24)之CDR1序列,及●胺基酸殘基SISSHSTYIYYADSVKG(SEQ ID NO:25)之CDR2序列,及●胺基酸殘基EGWYDNWNDP(SEQ ID NO:26)之CDR3序列;且所述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輕鏈包含:●胺基酸殘基RASQNIRSPYLA(SEQ ID NO:9)之CDR1序列,及●胺基酸殘基GVSSRAA(SEQ ID NO:10)之CDR2序列,及●胺基酸殘基QQYDDHPYT(SEQ ID NO:11)之CDR3序列。
  2. 如請求項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重鏈包含:胺基酸殘基SYWMT(SEQ ID NO:2)之CDR1序列,胺基酸殘基SISSHSTYIYYADSVKG(SEQ ID NO:3)之CDR2序列,及胺基酸殘基EGWYDNWFDP(SEQ ID NO:4)之CDR3序列。
  3. 如請求項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之重鏈包含: 胺基酸殘基SYWMT(SEQ ID NO:24)之CDR1序列,胺基酸殘基SISSHSTYIYYADSVKG(SEQ ID NO:25)之CDR2序列,及胺基酸殘基EGWYDNWNDP(SEQ ID NO:26)之CDR3序列。
  4. 如請求項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該重鏈可變結構域與SEQ ID NO:5有至少95%、96%、97%、98%或99%的一致性,且該輕鏈可變結構域與SEQ ID NO:12有至少95%、96%、97%、98%或99%的一致性。
  5. 如請求項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a)該重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5且該輕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12,或b)該重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17且該輕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12,或c)該重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22且該輕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12,或d)該重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27且該輕鏈可變結構域包含SEQ ID NO:12。
  6. 如請求項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重鏈(EU殘基)中包含:在位置252的酪胺酸(Y),在位置254的蘇胺酸(T),及在位置256的麩胺酸(E)。
  7. 如請求項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重鏈(EU殘基)中包含以下一或多者:在位置234的酪胺酸(Y),在位置238的天門冬胺酸鹽(D), 在位置250的纈胺酸(V),在位置264的異白胺酸(I),在位置307的脯胺酸(P),及/或在位置330的離胺酸(K)。
  8. 如請求項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在重鏈(EU殘基)中包含位置311及343的精胺酸(R)。
  9. 如請求項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為能夠抑制hANGPTL3-介導的脂蛋白解脂酶(LPL)抑制且能夠降低人類血漿中的hANGPTL3濃度之拮抗劑。
  10. 如請求項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包含一Fc區。
  11. 如請求項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中所述單價抗體的同種型係基於IgG1、IgG2、IgG3或IgG4。
  12. 一種能夠結合人類ANGPTL3(hANGPTL3)(SEQ ID NO: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其包含一重鏈、一經截短重鏈及一輕鏈,其中該重鏈包含SEQ ID NO:6,該經截短重鏈包含SEQ ID NO:7且該輕鏈包含SEQ ID NO:13。
  13. 一種醫藥組成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以及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
  14. 一種醫藥組成物,其包含如請求項12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以及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
  15. 一種如請求項13之醫藥組成物的用途,其係用於製備供治療人類血漿中三酸甘油酯濃度升高之醫藥品。
  16. 一種如請求項14之醫藥組成物的用途,其係用於製備供治療人類血漿中三酸甘油酯濃度升高之醫藥品。
  17. 一種如請求項13之醫藥組成物的用途,其係用於製備供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之醫藥品。
  18. 一種如請求項14之醫藥組成物的用途,其係用於製備供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之醫藥品。
  19. 如請求項15之用途,其中該藥物係皮下投與。
  20. 如請求項16之用途,其中該藥物係皮下投與。
  21. 如請求項17之用途,其中該藥物係皮下投與。
  22. 如請求項18之用途,其中該藥物係皮下投與。
  23. 一種套組,其包含如請求項1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以及使用說明。
  24. 一種套組,其包含如請求項12之單價抗體或其抗原結合片段,以及使用說明。
TW112116270A 2022-05-02 2023-05-02 適於高濃度組成物及皮下投藥之新穎抗angptl3抗體 TWI8336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2171090.8 2022-05-02
EP22171090 2022-05-02
EP22201248.6 2022-10-13
EP22201248 2022-10-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6341A TW202346341A (zh) 2023-12-01
TWI833641B true TWI833641B (zh) 2024-02-21

Family

ID=86271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6270A TWI833641B (zh) 2022-05-02 2023-05-02 適於高濃度組成物及皮下投藥之新穎抗angptl3抗體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780910B1 (zh)
KR (1) KR20230156844A (zh)
TW (1) TWI833641B (zh)
WO (1) WO2023213779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1127B2 (en) * 2011-06-17 2018-04-24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Anti-ANGPTL3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16964A (en) 1989-02-23 1992-05-26 Genentech, Inc. Hybrid immunoglobulins
US5731168A (en) 1995-03-01 1998-03-24 Genentech, Inc. Method for making heteromultimeric polypeptides
JP3737521B2 (ja) 1996-07-25 2006-01-18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導電性ポリマーおよびその前駆体の解凝集のための振動法
US20020062010A1 (en) 1997-05-02 2002-05-23 Genentech, Inc. Method for making multispecific antibodies having heteromultimeric and common components
ES2246069T3 (es) 1997-05-02 2006-02-01 Genentech, Inc. Procedimiento de preparacion de anticuerpos multiespecificos que tienen componentes comunes y multimericos.
US7083784B2 (en) 2000-12-12 2006-08-01 Medimmune, Inc. Molecules with extended half-lives, compositions and uses thereof
ES2523666T3 (es) 2005-05-31 2014-11-28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Anticuerpos IgG1 con la parte Fc mutada para el aumento de unión al receptor FcRn y usos de los mismos
DK2121751T3 (en) 2006-12-08 2017-04-24 Lexicon Pharmaceuticals Inc Monoclonal antibodies to ANGPTL3
JO3182B1 (ar) 2009-07-29 2018-03-08 Regeneron Pharma مضادات حيوية بشرية عالية الالفة مع تولد الاوعية البشرية - 2
US8796759B2 (en) 2010-07-15 2014-08-05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Fin-like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FinFE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MX352889B (es) 2011-02-25 2017-12-13 Chug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Anticuerpo de fc especifico para fcyriib.
RU2719132C2 (ru) 2011-06-30 2020-04-17 Чугаи Сейяку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Гетеродимеризованный полипептид
TW202237660A (zh) 2012-08-24 2022-10-01 日商中外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FcγRIIb特異性Fc區域變異體
US10766960B2 (en) 2012-12-27 2020-09-08 Chugai Seiyaku Kabushiki Kaisha Heterodimerized polypeptide
WO2014163101A1 (ja) 2013-04-02 2014-10-09 中外製薬株式会社 Fc領域改変体
US9006849B2 (en) 2013-04-07 2015-04-14 Yimin Guo Hybrid method of patterning MTJ stack
KR20180054923A (ko) 2014-12-19 2018-05-24 추가이 세이야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항-마이오스타틴 항체, 변이체 Fc 영역을 함유하는 폴리펩타이드, 및 사용 방법
EP3816179A3 (en) 2015-02-05 2021-08-04 Chugai Seiyaku Kabushiki Kaisha Fc region variant comprising a modified fcrn-binding domain
CN115028721A (zh) 2015-12-18 2022-09-09 中外制药株式会社 抗-肌肉生长抑制因子抗体、包含变体fc区的多肽及使用方法
CN108697797A (zh) 2016-02-17 2018-10-23 瑞泽恩制药公司 通过施用angptl3的抑制剂治疗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
KR20220148299A (ko) 2016-04-28 2022-11-04 리제너론 파아마슈티컬스, 인크. 가족성 고콜레스테롤혈증을 지닌 환자를 치료하는 방법
SG11202003479TA (en) 2017-10-18 2020-05-28 Regenxbio Inc Fully-human post-translationally modified antibody therapeutics
US20200369760A1 (en) 2019-05-24 2020-11-26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Stabilized formulations containing anti-angptl3 antibodies
CA3166346A1 (en) 2020-01-22 2021-07-29 Jiangsu Hengrui Medicine Co., Ltd. Anti-angptl3 antibody and use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1127B2 (en) * 2011-06-17 2018-04-24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Anti-ANGPTL3 antibodies and uses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43516A1 (en) 2024-02-08
TW202346341A (zh) 2023-12-01
US20230348582A1 (en) 2023-11-02
US11780910B1 (en) 2023-10-10
KR20230156844A (ko) 2023-11-14
WO2023213779A1 (en) 2023-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17293A1 (en) Modified proteins and peptides
EP3896083B1 (en) Fc fusion proteins comprising novel linkers or arrangements
TW201302790A (zh) 單特異性及雙特異性抗igf-1r及抗erbb3抗體
WO2014111550A1 (en) Modified anti-serum albumin binding proteins
TW201829455A (zh) 免疫球蛋白及其用途
TWI716059B (zh) 經改良的促凝血抗體
TW202003570A (zh) 抗trem-1抗體及其用途
WO2016150845A1 (en) Glycosylated immunoglobulin single variable domains
JP2016027801A (ja) 改良された抗血清アルブミン結合変異体
KR20200010294A (ko) 치료용 항-cd40 리간드 항체
US11161900B2 (en) Antibodies that specifically bind to human complement factor C2b
TWI833641B (zh) 適於高濃度組成物及皮下投藥之新穎抗angptl3抗體
JP2022509372A (ja) 血液脳関門輸送の促進のためのヒト化され安定化されたfc5バリアント
TW202332691A (zh) Ige調節的疾病的治療
JP2022545925A (ja) 抗tfpiモノクローナル抗体
JP2022542884A (ja) Fcrnアンタゴニストで抗体媒介性障害を処置する方法
JP2021531756A (ja) CCR4を標的指向する改変Fc抗原結合ドメイン構築体に関する組成物および方法
US20240167011A1 (en) Fc fusion molecules and uses thereof
US20230110188A1 (en) MuSK AGONIST ANTIBODY
TW202409093A (zh) 融合蛋白
TW202136299A (zh) 雙特異性抗ccl2抗體
NZ621203B2 (en) Modified proteins and pept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