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2832B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32832B TWI832832B TW107146732A TW107146732A TWI832832B TW I832832 B TWI832832 B TW I832832B TW 107146732 A TW107146732 A TW 107146732A TW 107146732 A TW107146732 A TW 107146732A TW I832832 B TWI832832 B TW I83283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absorbent article
- elongation
- extension
- length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6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5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9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9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7
- 210000001124 body flui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0839 body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049 emb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29142 excr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64 tensil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175 menstr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98 Poly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31 Hot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Styr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1=CC=CC=C1 PPBRXRYQALVLM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73 poly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Ethyl ur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N)=O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1639 Incontine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87 abdomi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16 antistatic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46 gravure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51 human mil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0256 human milk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55 kraft pa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44 letterpress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04 phys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247 superabsorbent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4—Backsheet, i.e. the im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urthest from the ski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51—Packaging before or after us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具備可伸長的後處理用的帶片而能更清潔地廢棄。吸收性物品(10)具有:前後方向(L)、與前後方向(L)正交的寬度方向(W)、朝向與穿用者的肌膚相反側的背面薄片(22)、以及可朝延伸方向伸長的後處理用的帶片構件(60)。帶片構件(60)具有:固定在背面薄片(22)的固定部(62),及未固定在背面薄片(22)的非固定部(64)。與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與固定部(62)的寬度相同寬度的背面薄片(22)的拉伸強度,比為了使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的長度伸長為1.5倍所必要的拉伸力更大。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具備後處理用的帶片之吸收性物品。
專利文獻1揭示有具備後處理用的固定帶片之用後即棄式紙尿布和生理用衛生棉般的吸收性物品。該固定帶片具備:固定在背面薄片(後面薄片)的基部,及連設在該基部的可伸長的伸長部。固定帶片具有在固定帶片的長度方向將固定帶片大致3等分的2個彎折部。固定帶片被該彎折部折疊成3折。伸長部藉由弱黏著面,與基部剝離自如地黏著著。伸長部的接著部分藉由強黏著面,在廢棄時可接著於吸收性物品的背面薄片。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願平7-298334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專利文獻1記載的固定帶片係固定帶片的素材本身被設計成可伸長。這種可伸長的固定帶片,會有在固定帶片被固定的背面薄片施加過度負載使得背面薄片產生破裂之虞,或固定帶片過度伸長使得帶片構件意外地斷裂之虞。如此地背面薄片產生破裂或固定帶片產生破裂時,有時會無法使用帶片構件將吸收性物品以捲起狀態固定而無法清潔地廢棄。
因而,期望有具備可伸長的後處理用的固定帶片而能更清潔地廢棄的吸收性物品。
[解決課題之手段]
與一態樣相關的吸收性物品,係具有:前後方向、與前述前後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朝向與穿用者的肌膚相反側的背面薄片、以及可朝延伸方向伸長的後處理用的帶片構件;前述帶片構件具有:固定在前述背面薄片的固定部,及未固定在前述背面薄片的非固定部;與前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與前述固定部的寬度相同寬度的前述背面薄片的拉伸強度,比為了使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的長度伸長為1.5倍所必要的拉伸力更大。
與另一樣態相關的吸收性物品,係具有:前後方向、與前述前後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具有表面薄片、背面薄片及吸收芯的本體部、以及後處理用的帶片構件;前述帶片構件具有:固定在前述本體部的固定部,及未固定在前述本體部且可朝伸長方向伸長的伸長部;在前述本體部及前述帶片構件的至少一方設置有標記部,該標記部係指示可使前述帶片構件伸長而不斷裂的建議伸長限度。
(1)實施形態的概要
根據本說明書及附圖的記載,至少明白以下事項。
與一態樣相關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前後方向、與前述前後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朝向與穿用者的肌膚相反側的背面薄片、以及可朝延伸方向伸長的後處理用的帶片構件;前述帶片構件具有:固定在前述背面薄片的固定部,及未固定在前述背面薄片的非固定部;與前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與前述固定部的寬度相同寬度的前述背面薄片的拉伸強度,比為了使前述帶片構件的前述非固定部的長度伸長為1.5倍所必要的拉伸力更大。
根據本態樣,與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與固定部的寬度相同寬度的背面薄片的拉伸強度,比為了使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的長度伸長為1.5倍所必要的拉伸力更大。因此,即使拉伸帶片構件使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的長度伸長為1.5倍,背面薄片破裂的可能性仍變低,能抑制體液從吸收體液的吸收體漏出。因而,能清潔地將吸收性物品廢棄。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與前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與前述固定部的寬度相同寬度的前述背面薄片的拉伸強度,比使前述帶片構件的前述非固定部因為拉伸而斷裂所必要的拉伸力更大。
即使強力拉伸帶片構件,帶片構件會在背面薄片斷裂之前斷裂。因此,能更抑制體液從吸收了體液的吸收體漏出。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帶片構件的前述非固定部的表面不具有黏著材。於使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朝延伸方向伸長的情形,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在與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變成縮頸。此處,於非固定部具有黏著材的情形,由於黏著材和帶片構件的伸縮性之差,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容易在寬度方向翹起。若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翹起,則有時帶片構件本身會貼附在帶片構件的黏著材上。根據本態樣,由於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的表面不具有黏著材,能防止帶片構件本身貼附在帶片構件的黏著材上。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使前述帶片構件的前述非固定部的長度伸長為1.5倍時,前述帶片構件的前述非固定部的寬度為5mm以上。
即使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因為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的伸長而縮頸,仍可確保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的寬度,因此容易藉由帶片構件將吸收性物品以捲起狀態固定。
與前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前述固定部的寬度,比與前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前述帶片構件的寬度短。
藉此,於拉伸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時,在比帶片構件的寬度全體短的固定部的寬度之處,對伸長方向施加強的力量。因而,能使為了讓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伸長所必要的拉伸力變小。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與前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前述固定部的寬度,係與前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前述帶片構件的寬度的一半以上。
藉由將與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固定部的寬度增加,能抑制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朝寬度方向捲繞。藉此,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容易維持平面地闊張的狀態,而容易藉由帶片構件將吸收性物品以捲起狀態固定。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吸收性物品係在比前述背面薄片更靠肌膚面側具有吸收體,前述帶片構件的前述非固定部係設置在厚度方向中與前述吸收體分離的位置。
因為吸收體吸收如穿用者的體液般的液體,使得與吸收體在厚度方向重疊的背面薄片扭曲,而在背面薄片產生皺褶。假設,帶片構件存在於這種皺褶產生的部位,則因為皺褶的產生使得帶片構件和背面薄片之間局部地產生空間。因此,帶片構件無法與背面薄片密合,在吸收性物品穿用中,帶片構件容易對背面薄片摩擦移動。其結果,帶片構件在寬度方向捲繞或彎折,使得帶片構件不易使用。本態樣中,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係設置在厚度方向中與吸收體分離的位置,亦即,即使吸收體吸收液體也不易使背面薄片產生皺褶的位置。因而,能抑制帶片構件穿用中在寬度方向捲繞或彎折。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具有設置在前述背面薄片的非肌膚面側的黏著部。
藉由設置在背面薄片的非肌膚面側的黏著部,可將吸收性物品固定在穿用者的衣著上。且,當吸收性物品廢棄時,藉由將帶片構件黏著於設置在背面薄片的非肌膚面側的黏著部,可將吸收性物品維持於捲起狀態。如此地,可將黏著部兼用為衣著固定用和後處理用的帶片構件的固定用。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黏著部係設置在將前述帶片構件朝與前述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長的假想線上。
藉此,若將吸收性物品以捲繞的狀態,使帶片構件朝延伸方向筆直地伸長時,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位於黏著部之處。因而,使用者不會將帶片構件朝向黏著部的位置斜向地拉伸,而能容易地將吸收性物品維持於捲起狀態。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設置在前述假想線上的前述黏著部的與前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寬度,比前述帶片構件的與前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寬度大。
藉此,將吸收性物品以捲繞的狀態,使帶片構件朝延伸方向伸長時,即使帶片構件不是筆直地而是多少被彎折地拉出,帶片構件的非固定部仍位於黏著部之處。因而,使用者可容易地將帶片構件貼附在黏著部。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帶片構件的抵接於前述黏著部之面為平滑面。
帶片構件的抵接於黏著部那一面為平滑面,因此可使帶片構件對於黏著部的接觸面積增加。藉此,在將吸收性物品以捲起狀態使帶片構件黏著於黏著部時,可抑制帶片構件脫離黏著部。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將前述帶片構件的前述非固定部,在厚度方向以30g/cm2
的力量使其固定在前述黏著部時的前述帶片構件的接合強度為0.5N以上。
可抑制帶片構件從黏著部剝離,且容易將吸收性物品以捲起狀態維持。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在前述吸收性物品的展開狀態中,前述黏著部係設置在比不隨著前述非固定部的延伸之前述非固定部的可動範圍內更靠外側。
可防止在吸收性物品穿用中帶片構件附著在黏著部。
與另一樣態相關的吸收性物品,具有:前後方向、與前述前後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具有表面薄片、背面薄片及吸收芯的本體部、以及後處理用的帶片構件;前述帶片構件具有:固定在前述本體部的固定部,及未固定在前述本體部且可朝伸長方向伸長的伸長部;在前述本體部及前述帶片構件的至少一方設置有標記部,該標記部係指示使前述帶片構件可伸長而不斷裂的建議伸長限度。
使用者可藉由標記部能掌握不使帶片構件斷裂地伸長的建議伸長限度。因此,能抑制使用者將帶片構件過度伸長而意外地斷裂。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標記部表示:前述帶片構件根據前述建議伸長限度伸長的最大伸長狀態的前述伸長部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長度、及前述未伸長的自然狀態的前述伸長部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長度、以及差亦即可伸長的長度。
使用者可根據標記部掌握可使帶片構件伸長而不斷裂的長度。能抑制使用者將帶片構件過度伸長而意外地斷裂。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帶片構件具有延伸部,於前述帶片構件根據前述建議伸長限度伸長的最大伸長狀態,該延伸部係從前述本體部的外緣延伸出去,前述標記部表示前述延伸部的前述伸長方向的延伸長度。
使用者根據標記部掌握最大伸長狀態的延伸部的長度,可將延伸部作為基準而拉伸帶片構件,使帶片構件從吸收性物品延伸出去。因此,能抑制使用者將帶片構件過度伸長而意外地斷裂。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標記部表示伸長形態,該伸長形態亦即前述帶片構件根據前述建議伸長限度伸長的最大伸長狀態的前述帶片構件的形態。
使用者可根據標記部掌握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的形態,為了使帶片構件的形態改變,可將伸長形態作為基準而拉伸帶片構件。因此,能抑制使用者將帶片構件過度伸長而意外地斷裂。且,由於使用者可掌握最大伸長狀態的形態,同時進行操作,因此可安心地拉伸帶片構件。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在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設置有黏著部,該黏著部用於將前述吸收性物品固定在穿用物品,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黏著部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長度而構成。
使用者可根據黏著部掌握建議伸長限度。黏著部係配置在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且在將吸收性物品以捲起狀態使吸收性物品的肌膚對向面側成為內側時位於外側。使用者在捲起狀態下容易辨識黏著部,且在該捲起狀態下可容易地掌握建議伸長限度。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在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設置有黏著部,該黏著部用於將前述吸收性物品固定在穿用物品,前述黏著部係在前述伸長方向隔著間隔設置,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黏著部彼此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間隔而構成。
使用者可根據黏著部掌握建議伸長限度。黏著部係配置在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且在將吸收性物品以捲起狀態使吸收性物品的肌膚對向面側成為內側時位於外側。使用者在捲起狀態下容易辨識黏著部,且在該捲起狀態下可容易地掌握建議伸長限度。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在前述吸收芯形成有複數個至少將前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壓縮的壓榨部,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壓榨部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長度而構成。
使用者可根據壓榨部掌握建議伸長限度。壓榨部係吸收芯被壓縮,剛性比未形成有壓榨部的部分高。因此,使用者可藉由觸摸本體部掌握壓榨部的長度。使用者可藉由視覺和觸覺掌握壓榨部的長度,而能容易地掌握帶片構件的伸長限度。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在前述吸收芯形成有複數個至少將前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壓縮的壓榨部,前述壓榨部係於前述伸長方向隔著間隔設置,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壓榨部彼此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間隔而構成。
使用者可根據壓榨部掌握建議伸長限度。壓榨部係吸收芯被壓縮,剛性比未形成有壓榨部的部分高。因此,使用者可藉由觸摸本體部掌握壓榨部的間隔。使用者可藉由視覺和觸覺掌握壓榨部的間隔,而能容易地掌握帶片構件的伸長限度。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吸收芯具有吸收材料的基重比周圍低的低基重區域,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低基重區域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長度而構成。
使用者可根據低基重區域掌握建議伸長限度。低基重區域係吸收材料的基重低,剛性比周圍低。因此,使用者可藉由觸摸本體部掌握低基重區域的長度。使用者可藉由視覺和觸覺掌握低基重區域的長度,而能容易地掌握帶片構件的建議伸長限度。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吸收芯具有複數個吸收材料的基重比周圍低的低基重區域,前述低基重區域係於前述伸長方向隔著間隔設置,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低基重區域彼此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間隔而構成。
使用者可根據低基重區域掌握建議伸長限度。低基重區域係吸收材料的基重低,剛性比周圍低。因此,使用者可藉由觸摸本體部掌握低基重區域的間隔。使用者可根據視覺和觸覺掌握低基重區域的間隔,而能容易地掌握帶片構件的建議伸長限度。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本體部具有可從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的本體印刷部,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本體印刷部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長度而構成。
使用者可根據本體印刷部掌握建議伸長限度。本體印刷部係構成為可從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且在將吸收性物品以捲起狀態使吸收性物品的肌膚對向面側成為內側時可辨識。使用者在捲起狀態下容易辨識本體印刷部,且在該捲起狀態下能容易地掌握建議伸長限度。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本體部具有複數個可從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的本體印刷部,前述本體印刷部係於前述伸長方向隔著間隔設置,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本體印刷部彼此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間隔而構成。
使用者可根據本體印刷部掌握建議伸長限度。本體印刷部係構成為可從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且在將吸收性物品以捲起狀態使吸收性物品的肌膚對向面側成為內側時可辨識。使用者在捲起狀態下容易辨識本體印刷部,且在該捲起狀態下能容易地掌握建議伸長限度。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帶片構件的前述伸長部具有可從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的帶片印刷部,前述本體部具有可從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的本體印刷部,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本體印刷部而構成,前述本體印刷部表示前述最大伸長狀態的前述帶片印刷部的形狀。
使用者可根據本體印刷部及帶片構件掌握建議伸長限度。本體印刷部係構成為可從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且在將吸收性物品以捲起狀態使吸收性物品的肌膚對向面側成為內側時可辨識。使用者在捲起狀態下容易辨識本體印刷部,且在該捲起狀態下能容易地掌握建議伸長限度。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帶片構件的前述伸長部具有可從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的帶片印刷部,前述本體部具有可從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的本體印刷部,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本體印刷部構成,該本體印刷部表示前述最大伸長狀態的前述帶片印刷部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長度。
使用者可根據本體印刷部及帶片構件掌握建議伸長限度。本體印刷部係構成為可從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且在將吸收性物品以捲起狀態使吸收性物品的肌膚對向面側成為內側時可辨識。使用者在捲起狀態下容易辨識本體印刷部,且在該捲起狀態下能容易地掌握建議伸長限度。
根據較佳的一態樣,前述帶片構件具有複數個帶片印刷部,該帶片印刷部在前述伸長部中可從前述帶片構件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前述本體部具有可從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的本體印刷部,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本體印刷部構成,該本體印刷部表示前述最大伸長狀態的前述帶片印刷部彼此的間隔。
使用者可根據本體印刷部及帶片構件掌握建議伸長限度。本體印刷部係構成為可從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且在將吸收性物品以捲起狀態使吸收性物品的肌膚對向面側成為內側時可辨識。使用者在捲起狀態下容易辨識本體印刷部,且在該捲起狀態下能容易地掌握建議伸長限度。
(2)吸收性物品的構成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與實施形態相關的吸收性物品。吸收性物品可為生理用衛生棉、衛生護墊、母乳墊、大人用失禁墊、糞便墊或吸汗薄片之類的吸收性物品。尤其,吸收性物品以裝設在使用者的內褲般之穿用物品的內側使用之物品為佳。
此外,在以下圖式的記載中,對於相同或類似的部分附加相同或類似的符號。但是,圖式為示意圖者,應注意各尺寸的比例等有時與實際者相異的情形。因而,具體的尺寸等應參酌以下說明而判斷。且,圖式相互間有時也包含彼此的尺寸關係或比例相異的部分之情形。
圖1係從肌膚面側觀看的與第1實施形態相關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視圖。圖2係從非肌膚面側觀看的與第1實施形態相關的吸收性物品的俯視圖。此處,「肌膚面側」相當於使用中面對穿用者的肌膚之側。「非肌膚面側」相當於使用中朝向與穿用者的肌膚相反之側。
吸收性物品具有前後方向L及寬度方向W。前後方向L係從穿用者的前側(腹側)朝後側(背側)延伸的方向,或從穿用者的後側朝前側延伸的方向。寬度方向W係與前後方向L正交的方向。
吸收性物品10具有本體部20和後處理用的帶片構件60。本體部20具有:面對穿用者的肌膚的(朝向肌膚)表面薄片21、朝向與穿用者的肌膚相反側的背面薄片22、以及配置在表面薄片21和背面薄片22之間的吸收體30。吸收體30至少具有吸收芯,亦可具有包覆吸收芯的芯包層。本實施形態中,吸收體和吸收芯為同義。表面薄片21係使用中朝向穿用者的肌膚那一側。背面薄片22係使用中朝向與穿用者的肌膚相反側。吸收體30係包含吸收體液的吸收材料,且沿著吸收性物品的前後方向L延伸。
吸收性物品10亦可具有翼片40及臀翼片50。翼片40在使用時被折回穿用物品的胯下部的非肌膚面側。臀翼片50係在比翼片40更後方,在寬度方向W凸出的部分。臀翼片50係比寬度方向W中的吸收體30的外緣更朝外側凸出的部分。
吸收性物品10的本體部20具有使用中與穿用者的排泄口(例如陰道口)相對的排泄口對向區域S1。排泄口對向區域S1係配置在穿用者的胯下,亦即穿用者的兩腳之間的區域,相當於吸收體30存在的區域。此外,在具有翼片40的吸收性物品10,排泄口對向區域S1相當於翼片40彼此之間的吸收體30存在的區域。
如圖2所示,吸收性物品10具有設置在背面薄片22的非肌膚面側的黏著部42、52、70。黏著部42、52、70係設置有黏著劑的區域,該黏著劑用於將吸收性物品10固定在穿用物品上。黏著部包含本體黏著部70、翼片黏著部42、以及襟翼黏著部52。
藉由設置在背面薄片22的非肌膚面側的黏著部42、52、70,可將吸收性物品固定在如穿用者的短褲般的衣著上。於吸收性物品10使用後將吸收性物品捲繞時,可將後處理用的帶片構件60固定在黏著部42、52、70。因而,黏著部42、52、70可兼用於兩種用途,即固定在衣著之用途和固定後處理用的帶片構件之用途。
在吸收性物品的厚度方向,本體黏著部70係設置在與吸收體30重疊的區域。本體黏著部70至少從排泄口對向區域S1朝吸收性物品10的後方連續地或斷續地延伸為佳。本體黏著部70係朝前後方向L延伸,在寬度方向W隔著間隔設置複數個為佳。其他形態中,本體黏著部70係朝前後方向L延伸,在寬度方向W隔著間隔設置複數個為佳。
翼片黏著部42設置在翼片40。翼片40係於使用中折回到穿用者的穿用物品,藉由翼片黏著部42而被裝設在穿用物品的非肌膚面側。襟翼黏著部52設置在臀翼片50。
吸收性物品10亦可具有沿著寬度方向W延伸的折痕。吸收性物品10亦可具有至少2個沿著寬度方向W延伸的折痕。圖1、2所示之例中,吸收性物品10具有3個折痕F1~F3。具體而言,具有第1折痕F1、第2折痕F2、以及第3折痕F3。該等折痕F1~F3係吸收性物品包裝時,用於折疊吸收性物品的折線。第1折痕F1係最接近吸收性物品10的前端緣E1的折痕。第2折痕F2係最接近吸收性物品10的後端緣E2的折痕。第3折痕F3係配置在第1折痕F1和第2折痕F2之間。此外,折痕亦可設置4條以上。折痕係吸收性物品包裝時,用於將吸收性物品的肌膚對向面側T1作為內側,折疊吸收性物品10的的折線。
吸收性物品10進一步具有帶片構件60,該帶片構件60係於背面薄片22的非肌膚面側,配置在比吸收性物品10的外緣更靠內側。因而,若從肌膚面側觀看,帶片構件60為隱藏在吸收性物品10的狀態。
帶片構件60係構成比吸收性物品10的外緣更朝外側延伸出去般伸長。此處,「伸長」包含藉由「彈性變形」或「塑性變形」所致之伸長。本說明書中,帶片構件60較佳為被構成可塑性變形。作為一例,帶片構件60可由伸縮性薄片構成。於該情形,穿用者藉由拉伸帶片構件60,使帶片構件60比吸收性物品10的外緣更朝外側延伸出去。
帶片構件60係後處理用的帶片,只要能將吸收性物品10以捲起狀態裝設於本體黏著部70的程度延伸出去即可。且帶構件60只要可裝設在本體黏著部70,則可由任何材料構成。較佳為,帶片構件60係由比表面薄片21更容易黏著於本體黏著部70的材料構成。
帶片構件60具有固定部62,該固定部62被固定在吸收性物品10的本體部,尤其被固定在吸收性物品10的非肌膚面。亦即,帶片構件60的固定部62被固定在背面薄22。且,帶片構件60具有非固定部64,該非固定部64未被固定在本體部,尤其是未被固定在背面薄片22。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的表面可不具有黏著材。
帶片構件60的至少非固定部64係構成可朝延伸方向伸長。由於帶片構件60的至少非固定部64係構成可朝延伸方向伸長,在以帶片構件60固定捲繞著的吸收性物品10時,能容易以帶片構件60固定吸收性物品10(參照圖4)。
帶片構件60可藉由未被折疊的單一薄片構成。藉此,相較於被折疊成複數層的帶片構件,在吸收性物品裝著時,更能抑制給予穿用者的異樣感(觸感變差)。
在吸收性物品10穿用中,由於後處理用的帶片構件60附近的薄片的端部被捲起,有時帶片構件60的一部分會直接接觸於穿用者的肌膚。即使於該情形,由於在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未設置黏著材,而能防止帶片構件60黏著於穿用者的肌膚。
且,由於在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未設置黏著材,而能防止在穿用中帶片構件貼附於帶片構件本身的黏著材之不良情況。
具體而言,於使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朝延伸方向伸長的情形,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在與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變成縮頸。此處,於非固定部64具有黏著材的情形,由於黏著材和帶片構件60的伸縮性之差,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在寬度方向容易翹起。若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翹起,則有時帶片構件本身會貼附於帶片構件60的黏著材。於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的表面不具有黏著材的情形,能防止帶片構件60本身貼附於帶片構件60的黏著材。
舉出本實施形態的吸收性物品的具體構成之一例。表面薄片可藉由基重30g/m2
的熱風型不織布(PE/PET)構成。表面薄片和吸收芯之間可設置第二薄片。作為第二薄片,可藉由與表面薄片同樣的材料構成。在本體部的寬度方向的外側,可不配置表面薄片而配置側薄片。作為側薄片,可藉由基重13g/m2
的SMS不織布(PP)構成。吸收芯的吸收材料可藉由針葉樹牛皮紙漿和高吸收聚合物構成。高吸收聚合物的重量相對於吸收材料全體的重量的比例,可為10%。包含排泄口對向區域S1的區域的吸收芯的基重,可構成比周圍的吸收芯的基重更高。包含排泄口對向區域S1的區域的吸收芯的基重可為950g/m2
,周圍的吸收芯的基重可為300g/m2
。背面薄片可藉由基重23.5g/m2
的聚乙烯薄膜(非通氣型)構成。吸收性物品可形成有表面薄片和吸收芯在厚度方向經壓榨的壓榨部。本體黏著部可藉由橡膠系熱熔型接著劑構成。本體黏著部的基重可為27g/m2
。本體黏著部可隔著寬度方向設置6條。各本體黏著部的寬度方向的長度可為5mm,各本體黏著部的前後方向的長度可為320mm。吸收性物品的前後方向的長度可為420mm,吸收性物品的寬度方向的長度可為200mm。後處理用的帶片構件可藉由基重35g/m2
的聚乙烯薄膜構成。帶片構件的長邊方向的長度可為45mm,帶片構件的短邊方向的長度可為25mm。帶片構件可藉由基重100g/m2
的橡膠系熱熔型接著劑而固定在本體部。接著劑可塗布在寬度21mm且長度5mm之範圍。在帶片構件的背面薄片側之面可施行印刷。印刷可使用粉紅系的胺基甲酸乙酯系墨水。且,作為可伸長的帶片構件,可藉由基重10g/m2
的聚丙烯層、基重10g/m2
的苯乙烯系橡膠層、以及基重10g/m2
的聚丙烯層之積層而構成。
帶片構件60的自由端可在與固定部62相反側且朝向延伸方向側的端部。於該情形,將帶片構件60朝比吸收性物品10的外緣更外側延伸出去時,在帶片構件60的固定部62,力量僅作用於延伸方向。藉此,由於不會在帶片構件的固定部62施加回捲般的力量,而可維持帶片構件60的固定強度。
使用者在吸收性物品10使用後,將吸收性物品10朝前後方向L捲起後,可將帶片構件60朝比吸收性物品10的外緣更外側延伸出去(參照圖4)。使用中,由於帶片構件60被配置在背面薄片22的非肌膚面側,且比吸收性物品10的外緣更靠內側,因此經血般的體液不會附著於帶片構件60。使用者在吸收性物品10使用後,藉由將已被朝外側延伸的帶片構件60裝設於設置在背面薄片22別的部分的黏著部70,可將吸收性物品10維持於捲起狀態。此處,由於經血般的體液不會附著於帶片構件60,可防止帶片構件60和黏著部70的接合力降低,藉此能容易地將使吸收性物品10維持於捲成較小的捲起狀態。
再者,在吸收性物品10使用中,由於帶片構件60係設置在背面薄片22的非肌膚面側,且未比吸收性物品10的外緣朝更外側延伸,因此帶片構件60不會直接碰到穿用者的肌膚。因而,可減少使用中的異樣感和不舒適感。
帶片構件60較佳為,設置在從吸收性物品10的後端緣E2,到前後方向L中的吸收性物品10長度的1/3長度的範圍內,在寬度方向W中的吸收性物品10的中央部。藉此,帶片構件60被配置在相當於穿用者的臀部的裂縫(臀溝)之位置。由於如此地將帶片構件60配置在穿用者的肌膚的凹陷部位,可減少源自帶片構件60穿用的異樣感。
帶片構件60較佳為,設置在從吸收性物品10的後端緣E2,到前後方向L中的吸收性物品10的長度的15%長度的範圍內。藉此,帶片構件60被配置在相當於穿用者的臀部的裂縫(臀溝)之位置。由於如此地將帶片構件60配置在穿用者的肌膚的凹陷部位,可減少源自帶片構件60穿用的異樣感。
帶片構件60較佳為構成可比吸收性物品10的後端緣更朝後側延伸。帶片構件60更佳為設置在比折痕F1~F3之中的最後側的折痕F3更靠後側。約8成的使用者係從前側開始捲繞使用後的吸收性物品10。藉由帶片構件60被構成為可比吸收性物品10的後端緣更朝後側延伸出去,多數的使用者可將帶片構件60沿著捲取方向延伸出去,且將帶片構件60裝設到本體黏著部70。
較佳為,本體黏著部70被設置在帶片構件60朝前後方向L延長的假想線上。更佳為,本體黏著部70被設置在帶片構件60朝與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延長的假想線上。藉此,使帶片構件60朝比吸收性物品的後端緣E2更後側延伸出去,若使帶片構件60筆直地沿著捲繞的吸收性物品10,則本體黏著部70附著於帶片構件60。因而,使用者不會將帶片構件60朝向本體黏著部70的位置斜向地拉伸,而能容易地將吸收性物品10維持於捲起狀態。
上述設置在假想線上的本體黏著部70的與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寬度W3,較佳為比與帶片構件6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寬度W1更大。藉此,將吸收性物品10以捲起狀態使帶片構件60朝延伸方向伸長時,即使帶片構件60並非筆直地而是多少彎折地被拉出,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仍位於本體黏著部70之處。因而,使用者可容易地將帶片構件貼附在黏著部。
本體黏著部70可在寬度方向W隔著間隔設置複數個。於該情形,寬度方向W中的帶片構件60的寬度W1,較佳為比寬度方向W中的本體黏著部70彼此的間隔W2更大。藉此,能防止在使用者拉出帶片構件60之前本體黏著部70不存在。因而,使用者能容易地將帶片構件60裝設到黏著部70。
帶片構件60的抵接在本體黏著部70那一面係平滑面為佳。例如,帶片構件60的抵接在本體黏著部70那一面的KES的表面粗度可在0.5~1.5左右之範圍。由於帶片構件60的抵接在本體黏著部70那一面為平滑面,而能使帶片構件60對於本體黏著部70的接觸面積增加。藉此,將吸收性物品10以捲起狀態讓帶片構件60黏著於本體黏著部70時,能抑制帶片構件60從本體黏著部70脫離。
此外,KES的表面粗度例如可使用KatoTech股份有限公司(Kato Tekko Co., LTD.)製的表面試驗裝置(KES-FB4-AUTO-A)測定。具體而言,首先將測定對象之帶片構件(試驗片)載置於表面試驗裝置的測定台上。然後,在將試驗片固定成試驗片無法產生皺褶的狀態,使表面試驗裝置的測定端子接觸於試驗片,同時使測定端子在測定方向移動。此外,可將試驗片切割成測定方向的長度為100mm、與測定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寬度為50mm之大小。前述KES的表面粗度係根據以該測定所得到的粗度(SMD)之值而規定。
背面薄片22和帶片構件60雙方可由薄膜構成,例如合成樹脂薄膜。且,與帶片構件60的背面薄片22相接之面、及與背面薄片22的帶片構件60相接之面的至少一方,較佳為雙方,未經抗靜電處理為佳。
且,帶片構件60可藉由不含抗靜電劑的薄膜構成。藉此,帶片構件60容易藉由靜電貼附在本體部。藉由帶片構件60貼附在本體部,能在吸收性物品10穿用中抑制帶片構件60捲起。
帶片構件60的固定部62的至少一部分與吸收體30在厚度方向重疊為佳。吸收體30存在的區域係吸收性物品10之中剛性特別高的區域。由於帶片構件60的固定部62與吸收體30在厚度方向重疊,因此在捲繞吸收性物品10時,位於剛性高的區域的帶片構件60的固定部62與吸收性物品10一起確實地彎折。如此地,藉由帶片構件60的固定部62確實地彎折,使得帶片構件60的自由端更容易從背面薄片22浮起。因此,使用者能更容易地抓住帶片構件60進行操作。
與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與固定部62的寬度相同寬度的背面薄片22的拉伸強度,比為了使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的長度伸長為1.5倍所必要的拉伸力更大。藉此,即使拉伸帶片構件60使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的長度伸長為1.5倍,背面薄片22破裂的可能性仍變低,而能抑制從吸收體液的吸收體30漏出體液。因而,能清潔地將吸收性物品廢棄。
與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與固定部62的寬度相同寬度的背面薄片22的拉伸強度,更佳為比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因為拉伸而斷裂所必要的拉伸力更大。藉此,即使強力拉伸帶片構件60,帶片構件60仍在背面薄片22斷裂之前斷裂。因此,能更抑制體液從吸收了體液的吸收體30漏出。
再者,使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的長度伸長為1.5倍、較佳為3.0倍時,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的寬度較佳為5mm以上,更佳為7mm以上。藉此,即使因為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伸長,使得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縮頸,仍能確保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的寬度,因此更容易藉由帶片構件60將吸收性物品10以捲起狀態固定。
此處,為了使背面薄片22的拉伸強度及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的長度伸長為1.5倍所必要的拉伸力,例如可藉由INSTRON公司製的拉伸試驗機(型號:5543)測定。
首先,從吸收性物品10的背面薄片22及帶片構件60,切出長度40mm、寬度25mm的試樣。此處,長度相當於拉伸帶片構件60的方向,即圖示的實施形態中的前後方向L的長度。寬度相當於與該長度正交的方向的寬度,即圖示的實施形態中的寬度方向W的長度。此處,背面薄片22的情形,係將上述試樣切出包含與帶片構件60的固定部62相鄰的部分。
接著,藉由拉伸試驗機的一對夾具,夾住切出的試樣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此處,拉伸試驗機的夾具係將試樣的長度方向的兩端部各夾入10mm。亦即,一對夾具彼此之間的距離為20mm。此處,對於帶片構件60應注意只有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位於一對夾具彼此之間。
接著,將拉伸試驗機的一對夾具彼此之間的距離擴大至試樣在1000mm/min的速度下斷裂。試樣的長度到達1.5倍時,亦即夾具彼此之間的距離到達30mm時,測定施加在夾具的拉伸力。將該拉伸力作為為了使帶片構件60及背面薄片22伸長1.5倍所必要的拉伸力。
此外,上述拉伸力的測定方法係一例。例如,當試樣未達40mm的情形,在不影響拉伸力的測定方法下,透過輔助治具夾入試樣或將試樣的夾入長度縮短,將夾具間的距離調整為20mm,測定拉伸力。且,在試樣的寬度方向的長度未達25mm的情形,將在試樣的最大寬度測定的資料換算為N/25mm。
且,試樣斷裂時,測定施加在夾具的拉伸力。該拉伸力為帶片構件60及背面薄片22的斷裂強度。本說明書中,前述背面薄片22的拉伸強度係根據該背面薄片22的斷裂強度而規定。
在厚度方向以30g/cm2
的力量使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固定於翼片黏著部42、襟翼黏著部52或本體黏著部70時的帶片構件60的接合強度,較佳為0.5N以上。藉此,抑制帶片構件60從翼片黏著部42、襟翼黏著部52或本體黏著部70剝離,而容易將吸收性物品10維持於捲起狀態。
在厚度方向以30g/cm2
的力量使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固定於翼片黏著部42、襟翼黏著部52或本體黏著部70時的帶片構件60的接合強度,係以如以下方式測定。
首先,將吸收性物品朝前後方向捲起,使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固定於本體黏著部70。此時,使捲成大致圓筒形狀的吸收性物品的直徑(從寬度方向W觀看時的直徑)成為40mm左右。接著,將具有35mm×50mm大小的底面的配重放置在吸收性物品10之上。配重係放置在固定著帶片構件60和本體黏著部70的部分。此處,配重的重量為525g。
接著,將配重載置於吸收性物品上1分鐘後,從吸收性物品切出包含帶片構件60的試樣。此處,試樣包含:帶片構件60全體、被固定在帶片構件60的固定部62之背面薄片22的部分、以及包含固定有帶片構件60的本體黏著部70之背面薄片22的部分。具體而言,試樣係以帶片構件60的固定部位於試樣的一端之方式切取。藉此,能得到2個背面薄片22的部分藉由帶片構件60而互相連接的狀態之試樣。試樣的寬度為25mm,試樣的長度為70mm。此外,試樣的長度相當於帶片構件60的延伸方向的長度。
接著,對於切出的試樣,將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的前端和試樣的背面薄片22的端部(距離帶片構件的固定部62較遠的的端部),夾入上述拉伸試驗機的夾具。一對夾具彼此之間的距離為20mm。
接著,以1000mm/min的速度將拉伸試驗機的一對夾具彼此之間的距離擴大。藉此使構成試樣的2個背面薄片22分離。2個背面薄片22分離時,測定施加在夾具的拉伸力。在厚度方向以30g/cm2
的力量使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固定於黏著部時的帶片構件60的接合強度,係根據以該測定所得到的拉伸力而規定。
與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固定部62的寬度,比與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帶片構件60的寬度W1短為佳。藉此,拉伸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時,在比帶片構件60的全體寬度短的固定部62的寬度之處,強的力量施加在伸長方向。因而,能減少為了使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伸長所必要的拉伸力。
與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固定部62的寬度,係與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帶片構件60的寬度W1的一半以上為佳。藉由增加與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固定部62的寬度,能抑制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在寬度方向W捲起。藉此,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容易維持平面地擴大的狀態,而容易藉由帶片構件60將吸收性物品10以捲起狀態固定。
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亦可設置在與吸收體30分離的位置。例如,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設置在與吸收體30分離50mm以上的位置為佳。由於吸收體30吸收如穿用者的體液般的液體,使得與吸收體30在厚度方向重疊的背面薄片22扭曲,而使背面薄片22產生皺褶。假設,若帶片構件60存在於這種皺褶產生的部位,則因為皺褶的產生而使得帶片構件60和背面薄片22之間局部地產生空間。因此,帶片構件60無法與背面薄片22密合,在吸收性物品10穿用中,帶片構件60容易對背面薄片22摩擦移動。其結果,帶片構件60在寬度方向捲起或彎折,使得帶片構件60變得不易使用。本態樣中,將帶片構件60的非固定部64設置在厚度方向中與吸收體30分離的位置,亦即,即使吸收體30吸收液體亦不易使背面薄片22產生皺褶的位置。因而,能抑制帶片構件60在穿用中在寬度方向捲起或彎折。
亦可在吸收體30形成既定圖案的壓花(壓縮部)。且,吸收體30亦可具有低基重區域,該低基重區域具有比周圍的吸收體30的基重更低的基重。於該情形,帶片構件60與形成在吸收體30的壓花或設置在吸收體30的低基重區域在厚度方向重疊為佳。若帶片構件60與形成在吸收體30的壓花或設置在吸收體30的低基重區域在厚度方向重疊,則在帶片構件60和背面薄片22(吸收體30)之間容易形成間隙。因而,在捲繞吸收性物品10後,帶片構件60更容易從背面薄片22浮起,讓使用者能更容易地抓住帶片構件60進行操作。
帶片構件60的至少除了固定部62以外的區域,係設置在與翼片黏著部42、襟翼黏著部52及本體黏著部70不重疊的位置為佳。藉此,在捲繞吸收性物品10後,帶片構件60容易從背面薄片22浮起。因而,讓能使用者更容易地抓住帶片構件60進行操作。
在吸收性物品10展開狀態中,翼片黏著部42、襟翼黏著部52及本體黏著部70,係設置在比不隨著非固定部64延伸的非固定部64的可動範圍(圖2的區域S)內更靠外側為佳。亦即,帶片構件60於未被延伸的狀態下,不會附著在翼片黏著部42、襟翼黏著部52或本體黏著部70。藉此,能防止在吸收性物品10穿用中,帶片構件60附著於翼片黏著部42、襟翼黏著部52及本體黏著部70。
且,可沿著吸收性物品10的外緣形成壓花。該壓花例如可施加在表面薄片21及背面薄片22。於該情形,壓花的一部分亦可形成在帶片構件60。
接著,說明與第2實施形態相關的吸收性物品10X。此外,在以下第2實施形態的說明及變形例的說明中,對於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的部位,使用相同符號而省略說明。圖5係與第2實施形態相關的從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的俯視圖。圖6係與第2實施形態相關的吸收性物品朝前後方向捲繞的狀態的立體圖。
帶片構件60係固定在本體部20。帶片構件60可具有固定在本體部20的固定部62。固定部62可設置在帶片構件60的一端。固定部62可藉由接著劑等接著手段而固定在本體部20。固定部62可固定在構成本體部20的非肌膚對向面的背面薄片22,亦可固定在構成本體部20的肌膚對向面的表面薄片21,亦可夾在表面薄片21和背面薄片22之間,從該表面薄片21和背面薄片22延伸出去。本實施形態的帶片構件60係固定在背面薄片22。
且,帶片構件60可具有未固定在本體部20且可朝伸長方向D伸長的伸長部64。伸長部64係未固定在背面薄片22,因為使用者拉伸帶片構件60而伸長的部分。伸長部64的伸長方向D是從固定部62朝向伸長部64的方向即可。在固定部62和伸長部64是在前後方向L相鄰的構成中,伸長方向D是前後方向L即可。
吸收性物品10廢棄時,帶片構件60可構成為固定在將吸收性物品的肌膚對向面側作為內側而捲繞的狀態的本體部20,且維持吸收性物品10捲繞著的狀態。帶片構件60的伸長部64係構成為可固定於本體部20。伸長部64固定在本體部20的構成,可以是本體部20的黏著部,也可以是設置在帶片構件60的黏著劑或鉤構件等固定手段。且,帶片構件60的固定部62亦可構成為可固定於本體部20。固定部62固定在本體部20的構成,可以是本體部20的黏著部,也可以是設置在帶片構件60的黏著劑或鉤構件等固定手段。
本實施形態的帶片構件60的伸長部64係透過本體黏著部70,於廢棄時固定在本體部20。在帶片構件60藉由本體部20的黏著部而固定在本體部20的構成中,在伸長部64可不設置黏著劑等固定手段。
帶片構件60的至少伸長部64係構成為可朝伸長方向D伸長。由於帶片構件60的至少伸長部64構成為可朝伸長方向D伸長,因此在以帶片構件60固定捲繞著的吸收性物品10時,容易以帶片構件60固定吸收性物品10(參照圖6)。帶片構件60可構成為包含固定部62的全體可朝伸長方向D伸長,亦可構成為只有伸長部64可伸長。此處,「伸長」包含藉由「彈性變形」或「塑性變形」所致之伸長。作為一例,帶片構件60可由伸縮性薄片、薄膜構成。
如圖5所示,帶片構件60於未伸長的狀態(自然狀態)下,亦可配置在比本體部20的外緣20E更靠內側。帶片構件60在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時,亦可為隱藏在本體部20的狀態。帶片構件60於伸長的狀態(伸長狀態)下,可比本體部20的外緣20E朝更外側延伸出去。在吸收性物品10使用後,使用者將本體部20朝前後方向L捲繞後,使帶片構件60朝比本體部20的外緣20E更外側延伸出去,可將帶片構件60固定於本體部20(參照圖6)。
根據這種構成,在吸收性物品10使用中,由於帶片構件60在背面薄片22的非肌膚對向面側配置在比本體部20的外緣20E更靠內側,因此不會附著經血般的體液。在吸收性物品10使用後,使用者藉由將朝外側延伸出去的帶片構件60固定在本體黏著部70等,可將吸收性物品10維持於捲起狀態。此處,由於經血般的體液不會附著在帶片構件60,因此可防止帶片構件60和本體黏著部70的接合力降低,或帶片構件的固定手段的接合力降低。進一步,在吸收性物品10使用中,由於帶片構件60係設置在背面薄片22的非肌膚對向面側,且未延伸到比本體部20的外緣20E更外側,因此帶片構件60不會直接接觸於穿用者的肌膚。因而,能減少使用中的異樣感和不舒適感。
且,在其他形態中,帶片構件60於未伸長的狀態(自然狀態)下,亦可朝比本體部20的外緣20E更外側延伸出去。帶片構件60在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時,亦可為可辨識的狀態。
在帶片構件60藉由本體黏著部70固定在本體部20的構成中,與本體黏著部70的伸長方向D正交的交叉方向C的長度為,可比伸長部64的交叉方向C的長度更長。具體而言,如圖2所示,本體黏著部70的寬度方向的長度W2,可比伸長部64的寬度方向W的長度W1更長。視使用者,在將伸長部64伸長時,有時會未與伸長方向D平行地拉伸,而是對伸長方向D斜向地拉伸。由於本體黏著部70的交叉方向C的長度W2比伸長部64的交叉方向C的長度W1更長,即使是在對伸長方向D斜向地拉伸的情形,仍然容易將伸長部64固定於本體黏著部70。
此外,在其他形態中,在本體黏著部70朝前後方向L延伸,且在寬度方向W隔著間隔配置有複數個的構成中,較佳為複數個本體黏著部70之中,在前後方向L配置在與帶片構件60重疊的區域之本體黏著部70的交叉方向C的長度為,比伸長部64的交叉方向C的長度更長。較適當為,全部的本體黏著部70的交叉方向C的長度比伸長部64的交叉方向C的長度更長為佳。且,本體黏著部70的寬度方向W的間隔比伸長部64的交叉方向C的長度短為佳。根據該構成,由於伸長部64的交叉方向C的長度較長,即使於將伸長部64配置在本體黏著部70的間隔之情形,伸長部64亦能固定在任一本體黏著部70。
帶片構件60設置在比本體部20的前後方向L的中心更靠後側為佳。使用者通常在將吸收性物品10捲起時,是從吸收性物品10的前端緣或後端緣朝前後方向L開始捲繞。其中,約8成的使用者係從吸收性物品10的前端緣開始捲繞。因此,帶片構件60設置在相對於前後方向L的中心位於後側的區域為佳。帶片構件60的至少一部分可跨過吸收芯30的後端緣,或者配置在比吸收芯的後端緣更靠後側。
帶片構件60設置在比第1折痕F1~第3折痕F3之中最後側的第2折痕F2更靠後側為佳。約8成的使用者係將使用後的吸收性物品10從前側開始捲繞。由於將帶片構件60設置在比吸收性物品10的第2折痕F2更靠後側,多數的使用者可從吸收性物品10的前端緣開始捲繞,且藉由帶片構件60將結束捲繞部分固定。
伸長部64可藉由未圖示的暫時固定部而可剝離地接合在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藉由裝設暫時固定部,能抑制在帶片構件60使用前(製造時、穿用時),伸長部64捲繞或伸長部64彎折。暫時固定部的接合力可比固定部62的接合力低。由於暫時固定部的接合力比固定部62的接合力低,在帶片構件60使用時,使用者能容易地剝離暫時固定部,抓著伸長部64操作帶片構件60。作為暫時固定部的固定手段,可例示接著劑、壓花加工、熱溶接、超音波溶接,且可讓接著劑的塗布量(面積、基重)比固定部62少,或讓壓花加工的壓榨比固定部62弱。且,暫時固定部可藉由本體部的外緣的壓花構成。
接著,說明如此地構成的吸收性物品的標記部80。標記部80係作為使用者將帶片構件60伸長時的標記之功能。例如,使用者將帶片構件60伸長時,若使帶片構件過度伸長,會有帶片構件60意外地斷裂的情形。標記部80係指示可使帶片構件60伸長而不斷裂的建議伸長限度。使用者可藉由標記部80掌握可使帶片構件60伸長而不斷裂的建議伸長限度,而能抑制帶片構件60過度伸長,且能抑制帶片構件60意外地斷裂。
建議伸長限度並非物理性上帶件不斷裂的伸長限度,可為設計者所建議的伸長限度。建議伸長限度可為帶片構件能伸長而不斷裂的上限,亦可為帶片構件能伸長而不使帶片構件的物性改變的上限。建議伸長限度,例如可設計成將相對於會斷裂的伸長倍率(以下,作為斷裂伸長倍率)之70~80%為止作為限度。70~80%為安全率,可適當設定。斷裂伸長倍率可根據要斷裂的伸長狀態的長度/自然狀態的長度而算出。
標記部80可表示作為建議伸長限度的可伸長長度DA。可伸長長度DA為,帶片構件60根據建議伸長限度伸長的最大伸長狀態中的伸長部64的伸長方向D的長度(以下,作為最大伸長長度D2),及未伸長的狀態亦即自然狀態中的伸長部64的伸長方向D的長度(以下,作為自然長度D1),兩者之差。亦即,DA=D2-D1。
最大伸長長度D2可根據伸長部64的伸長方向D的長度×斷裂伸長倍率×安全率而算出。自然長度係自然狀態的伸長部64的伸長方向D的長度。圖7(A)表示自然狀態的帶片構件60,圖7(B)表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60。此處,所謂自然狀態,係關於收容於包裝的吸收性物品,將吸收性物品從包裝取出,在20℃±2℃、相對濕度60%±5%RH的雰圍下放置24小時的狀態。
藉由標記部80表示可伸長長度DA,讓使用者可掌握帶片構件60可伸長的長度,亦即進行拉伸操作之量。因此,使用者能抑制帶片構件60過度伸長而意外地造成帶片構件60斷裂。
且,設定可伸長長度DA時,可不假設伸長部64全體為可伸長長度,而假設伸長部64的一部分為可伸長長度。具體而言,使用者將帶片構件60伸長時,係把持伸長部64的一部分使其伸長。因此,可不假設伸長部64全體伸長,而假設除了把持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為可伸長長度,以此設定可伸長長度DA。具體而言,於帶片構件60的伸長方向D的長度為45mm,且固定部62的伸長方向D的長度為10mm的情形,可不將伸長部的長度設定為35mm,而假設手持部分為10mm,設定伸長部的長度為25mm,以此設定建議伸長限度。
標記部80可設置在本體部20,亦可設置在帶片構件60,亦可設置在本體部20和帶片構件60雙方。
標記部80可根據黏著部70、42、52構成。具體而言,標記部80可根據黏著部70、42、52的伸長方向D的長度構成。或者,可根據黏著部70、42、52的伸長方向D的間隔構成。使用者根據黏著部70、42、52的長度或間隔,能掌握可伸長的量和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的長度。本實施形態的標記部80係根據本體黏著部70的伸長方向的長度D70構成,且根據本體黏著部70的伸長方向的間隔G70構成。D70及G70的長度係可伸長長度DA。
根據這種構成,使用者可根據本體黏著部70掌握建議伸長限度。本體黏著部70係配置在本體部20的非肌膚對向面側,且在將吸收性物品10以捲起狀態使吸收性物品10的肌膚對向面側成為內側時位於外側。使用者於捲繞狀態中容易辨識本體黏著部70,而於該捲起狀態下能容易地掌握建議伸長限度。尤其,在使帶片構件60於帶片構件60不具有黏著劑而固定在本體黏著部70的形態中,使用者係辨識固定對象之本體黏著部70,同時進行使帶片構件60伸長的操作。根據本體黏著部70構成標記部80,使用者能更順利地進行廢棄操作。
且,構成標記部的本體黏著部70,可於前後方向L隔著間隔,遍及本體部20的全體配置複數個。吸收性物品的捲繞方式因使用者而異。因此,到達結束捲繞的本體部20的後端緣的前後方向L的位置並不一定。由於作為標記部80的本體黏著部70係於前後方向L隔著間隔遍及本體部20的全體而配置,即使捲繞方式因使用者而異的情形,任一本體黏著部70皆配置在本體部20的後端緣附近,而容易作為使帶片構件60伸長時的標記部80之功能。
接著,說明與其他實施形態相關的吸收性物品。此外,以下說明中,對於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的部位,係使用相同符號而省略說明。圖8係表示與變形例1相關的從吸收性物品10A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的平面的一部分。圖5(A)係表示自然狀態的帶片構件60,圖8(B)係表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60。
與變形例1相關的標記部80A可將伸長形態作為建議伸長限度表示。伸長形態可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60的形態。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60的形態可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60的伸長方向D的長度、及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60的外形。使用者可藉由標記部80A掌握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60的形態,為了使帶片構件的形態改變,可將伸長形態作為基準拉伸帶片構件60。因此,能抑制使用者將帶片構件60過度伸長而意外地斷裂。且,由於使用者可握最大伸長狀態的形態,同時進行操作,而能安心地拉伸帶片構件60。
與變形例1相關的標記部80A可具有第1標記部80A1、第2標記部80A2、以及第3標記部80A3。第1標記部80A1、第2標記部80A2、以及第3標記部80A3,係表示作為伸長形態的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60的伸長方向的長度(以下,全體伸長長DB)。
與變形例1相關的吸收性物品10A的吸收芯30可具有低基重區域25。低基重區域25係吸收材料的基重比周圍低的區域。此處,「低基重區域」係指,由具有比其周圍的吸收芯更低的基重的吸收芯所構成的區域,或不具有吸收芯的區域(亦即基重為零的區域)。低基重區域25可構成為可透過背面薄片22辨識。且,低基重區域係基重比周圍低,其剛性低。低基重區域25亦可構成為可透過背面薄片22藉由觸感掌握。
第1標記部80A1可根據低基重區域25構成。具體而言,第1標記部80A1可根據低基重區域25的伸長方向的長度D25構成。或者,第1標記部80A1可根據低基重區域25的伸長方向的間隔G25構成。使用者可根據低基重區域25的長度D25或間隔G25掌握建議伸長限度。本實施形態的第1標記部80A1係根據低基重區域25的伸長方向的長度D25構成,且根據低基重區域25的伸長方向的間隔G25構成。D25及G25的長度為全體伸長長度DB。低基重區域25係吸收材料的基重低,剛性比周圍低。因此,使用者可藉由觸摸本體部20掌握低基重區域25的長度D25及間隔G25。使用者可藉由視覺和觸覺掌握低基重區域25的長度D25及間隔G25,而能容易地掌握帶片構件60的建議伸長限度。
且,本體部20可具有壓榨部26。壓榨部26只要至少將吸收芯30在厚度方向壓縮即可,亦可將表面薄片和吸收芯壓縮。壓榨部26可構成為可透過背面薄片22辨識。且,壓榨部26係密度比周圍低,其剛性高。壓榨部26亦可構成為可透過背面薄片22藉由觸感掌握。
第2標記部80A2可根據壓榨部26構成。具體而言,第2標記部80A2可根據壓榨部26的伸長方向的長度D26構成。或者,第2標記部80A2可根據壓榨部26的伸長方向D的間隔G26構成。使用者可根據壓榨部26的長度D26或間隔G26掌握建議伸長限度。本實施形態的第2標記部80A2係根據壓榨部26的伸長方向的長度D26構成,且根據壓榨部26的伸長方向的間隔G26構成。D26及G26的長度為全體伸長長度DB。壓榨部26係吸收芯30被壓縮,剛性比未形成有壓榨部26的部分高。因此,使用者可藉由觸摸本體部20掌握壓榨部26的長度D26及間隔G26。使用者可藉由視覺和觸覺掌握壓榨部26的長度D26及間隔G26,而能容易地掌握帶片構件60的建議伸長限度。
且,本體部20可具有本體印刷部91。本體印刷部91可構成為可從本體部20的非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本體印刷部91可設置在背面薄片22,亦可構成為設置在比背面薄片22更靠肌膚對向面側,且可透過背面薄片22辨識。印刷手段未有限定,可例示柔版印刷、凹版印刷。
第3標記部80A3可根據本體印刷部91構成。具體而言,第3標記部80A3可根據本體印刷部91的伸長方向的長度D91構成。或者,第3標記部80A3可根據本體印刷部91的伸長方向D的間隔G91構成。使用者可根據本體印刷部91的長度D91或間隔G91掌握建議伸長限度。本實施形態的第3標記部80A3係根據本體印刷部91的伸長方向的長度D91構成,且根據本體印刷部91的伸長方向D的間隔G91構成。D91及G91的長度為全體伸長長度DB。本體印刷部91係構成為可從本體部20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且在將吸收性物品10以捲起狀態使吸收性物品10的肌膚對向面側成為內側時位於外側。使用者於捲起狀態下容易辨識本體印刷部91,於該捲起狀態下能容易地掌握建議伸長限度。
圖9係表示從與變形例2相關的吸收性物品10B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的平面的一部分。圖9(A)係表示自然狀態的帶片構件60,圖9(B)係表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60。
與變形例2相關的標記部可將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的外形作為建議伸長限度表示。與變形例2相關的帶片構件60係構成為伸長時縮寬(縮頸)。標記部80B
可表示最大伸長狀態的縮寬後的帶片構件60的形狀。使用者係將帶片構件伸長至成為與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的形狀相同,且可使其不伸長更多。使用者由於能掌握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60的形狀,同時進行操作,而可安心地拉伸帶片構件60。
圖10表示從與變形例3相關的吸收性物品10C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的平面的一部分。圖10(A)表示自然狀態的帶片構件60,圖10(B)表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60。
與變形例3相關的本體部20可具有本體印刷部91。且,帶片構件60的伸長部64可具有帶片印刷部92。與變形例3相關的帶片構件60的伸長部64可具有帶片印刷部92。帶片印刷部92可構成為可從帶片構件60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印刷手段未有限定,可例示柔版印刷、凸版印刷。與變形例3相關的標記部80C可表示伸長形態。更詳細地說,可表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形狀。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形態,可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伸長方向的長度D92、及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外形。
與變形例3相關的標記部80C可具有第1標記部80C1、及第2標記部80C2。第1標記部80C1及第2標記部80C2可根據本體印刷部91構成。第1標記部80C1可根據本體印刷部91的伸長方向的長度D91構成。D91的長度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伸長方向的長度D92。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伸長方向的長度,比自然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伸長方向的長度更長。使用者藉由掌握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長度,可將本體印刷部91的長度作將為基準,將帶片構件伸長而不使其斷裂。
第2標記部80C2可表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外形。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外形係與自然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外形相異,朝伸長方向伸長。使用者藉由掌握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的外形,可將本體印刷部91的外形作為基準,將帶片構件伸長而不使其斷裂。使用者因為可掌握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形狀,同時進行操作,而能安心地拉伸帶片構件60。且,利用本體印刷部的圖案和帶片印刷部的圖案構成標記部,藉此,使用可以合圖的方式藉由使圖案配合而感覺能掌握建議伸長限度。
圖11表示從與變形例4相關的吸收性物品10D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的平面的一部分。圖11(A)表示自然狀態的帶片構件60,圖11(B)表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60。
與變形例4相關的本體部20可具有本體印刷部91。且,與變形例4相關的帶片構件60的伸長部64可具有帶片印刷部92。帶片印刷部92可於伸長方向隔著間隔設置複數個。與變形例4相關的標記部80D可表示伸長形態。更詳細地說,可表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彼此的間隔G92。
與變形例4相關的標記部80D可具有第1標記部80D1、及第2標記部80D2。第1標記部80D1及第2標記部80D2可根據本體印刷部91構成。第1標記部80D1可根據本體印刷部91的伸長方向的長度D91構成。D91的長度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伸長方向的間隔G92。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伸長方向的間隔G92,比自然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伸長方向的間隔長。使用者藉由掌握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的間隔,可將本體印刷部91的長度作為基準,將帶片構件伸長而不使其斷裂。
第2標記部80D2可根據本體印刷部91的伸長方向的間隔G91構成。本體印刷部91可於伸長方向隔著間隔配置複數個。G91的長度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伸長方向的間隔G92。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伸長方向的間隔G92,比自然狀態的帶片印刷部92的伸長方向的間隔長。使用者藉由掌握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印刷部的間隔,可將本體印刷部91的間隔作為基準,將帶片構件伸長而不使其斷裂。且,使用者由於以使本體印刷部91的間隔和帶片印刷部92的間隔對準的方式伸長帶片構件60,可將本體印刷部91和帶片印刷部92對比使其合圖而感覺能掌握建議伸長限度。
圖12表示從與變形例5相關的吸收性物品10E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的平面的一部分。圖12(A)表示自然狀態的帶片構件60,圖12(B)表示最大伸長狀態的帶片構件60。
與變形例5相關的帶片構件60可具有於最大伸長狀態時從本體部20的外緣20E延伸出去的延伸部65。標記部80E可表示最大伸長狀態中的延伸部65的伸長方向的延伸長度D65。延伸長度D65係沿著本體部20的外緣20E、及最大伸長狀態中的延伸部65的前端緣的伸長方向的長度。標記部80E可具有第1標記部80E1、及第2標記部80E2。第1標記部80E1及第2標記部80E2可根據本體印刷部91構成。第1標記部80E1可根據本體印刷部91的伸長方向的長度D91構成。D91的長度為最大伸長狀態的延伸部65的伸長方向的長度D65。且,第2標記部80E2可根據本體印刷部91的伸長方向的間隔G91構成。G91的長度為最大伸長狀態的延伸部65的伸長方向的長度D65。使用者可根據標記部掌握最大伸長狀態的延伸部的長度,可將延伸部作為基準拉伸帶片構件,使帶片構件從吸收性物品延伸出去。藉此,可抑制使用者將帶片構件過度伸長而意外地斷裂。
且,標記部80E不僅指示建議伸長限度(可伸長的上限長度),亦可指示使用時適當的建議伸長量。建議伸長量可為帶片構件使用時適當的伸長量。建議伸長量可為使其伸長的量(長度)的下限。具體而言,在使帶片構件伸長且從本體部的外緣的內側朝外側拉出的構成中,可將帶片構件從本體部的外緣延伸出去時所必要的伸長之量,作為建議伸長量。使用者可根據標記部掌握建議伸長量。因此,使用者在為了藉由帶片構件固定吸收性物品的適宜狀態之前,可使帶片構件伸長,而能順利地進行廢棄的操作。
與實施形態相關的標記部及與變形例相關的標記部,皆不限定建議伸長限度的構成。具體而言,可將可伸長的長度作為建議伸長限度表示,亦可將伸長形態作為建議伸長限度表示,亦可將延伸長度作為建議伸長限度表示。且,與實施形態相關的吸收性物品及與變形例相關的吸收性物品,皆不限定標記部的構成。標記部可根據黏著部構成,亦可根據低基重區域構成,亦可根據壓榨部構成,亦可根據本體印刷部構成。
以上,使用上述實施形態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該領域熟習該項技術者應當明白本發明並非限定於本說明書中說明的實施形態者。本發明在不超出根據專利申請範圍的記載所定的本發明之宗旨及範圍,可實施修正及變更態樣。因而,本說明書的記載係將例示說明作為目的,並非對於本發明具有甚麼限制的意義。
此外,藉由參照,將2017年12月27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7-252497號及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7-252444號的全部內容組入本說明書中。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可提供一種吸收性物品,其具備可伸長的後處理用的帶片,而能更清潔地廢棄。
10‧‧‧吸收性物品
20‧‧‧本體部
21‧‧‧表面薄片
22‧‧‧背面薄片
30‧‧‧吸收體(吸收芯)
40‧‧‧翼片
42‧‧‧翼片黏著部
50‧‧‧臀翼片
52‧‧‧襟翼黏著部
60‧‧‧帶片構件
62‧‧‧固定部
64‧‧‧非固定部(伸長部)
70‧‧‧本體黏著部
91‧‧‧本體印刷部
92‧‧‧帶片印刷部
E2‧‧‧後端緣
F1、F2、F3‧‧‧折痕
S1‧‧‧排泄口對向區域
L‧‧‧前後方向
W‧‧‧寬度方向
圖1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關的從吸收性物品的肌膚面側觀看的俯視圖。
圖2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關的從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膚面側觀看的俯視圖。
圖3係沿著圖2所示的A-A線的剖視圖。
圖4係與第1實施形態相關的朝吸收性物品的前後方向捲繞的狀態的立體圖。從非肌膚面側觀看的俯視圖。
圖5係與第2實施形態相關的從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的俯視圖。
圖6係與第2實施形態相關的朝吸收性物品的前後方向捲繞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7係表示與實施形態2相關的從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的平面的一部分。
圖8係表示與變形例1相關的從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的平面的一部分。
圖9係表示與變形例2相關的從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的平面的一部分。
圖10係表示與變形例3相關的從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的平面的一部分。
圖11係表示與變形例4相關的從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的平面的一部分。
圖12係表示與變形例5相關的從吸收性物品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觀看的平面的一部分。
10‧‧‧吸收性物品
20‧‧‧本體部
21‧‧‧表面薄片
30‧‧‧吸收體(吸收芯)
40‧‧‧翼片
50‧‧‧臀翼片
E2‧‧‧後端緣
F1、F2、F3‧‧‧折痕
S1‧‧‧排泄口對向區域
L‧‧‧前後方向
W‧‧‧寬度方向
Claims (15)
- 一種吸收性物品,具有:前後方向、與前述前後方向正交的寬度方向、具有表面薄片、背面薄片及吸收芯的本體部、以及後處理用的帶片構件;前述帶片構件具有:固定在前述本體部的固定部,及未固定在前述本體部且可朝伸長方向伸長的伸長部;在前述本體部及前述帶片構件的至少一方設置有標記部,該標記部係前述帶片構件可伸長而不斷裂的建議伸長限度之指標。
- 如請求項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標記部表示:前述帶片構件根據前述建議伸長限度伸長後的最大伸長狀態的前述伸長部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長度、未伸長的自然狀態的前述伸長部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長度、以及差亦即可伸長的長度。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帶片構件具有延伸部,於前述帶片構件根據前述建議伸長限度伸長後的前述最大伸長狀態,該延伸部係從前述本體部的外緣延伸出去,前述標記部表示前述延伸部的前述伸長方向的延伸長度。
- 如請求項1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標記部表示伸長形態,該伸長形態亦即前述帶片構件根據前述建議伸長限度伸長後的前述最大伸長狀態的前述帶片構件的形態。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在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設置有黏著部,該黏著部用於將前述吸收性物品固定在穿用物品,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黏著部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長度而構成。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在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設置有黏著部,該黏著部用於將前述吸收性物品固定在穿用物品,前述黏著部係在前述伸長方向隔著間隔設置,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黏著部彼此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間隔而構成。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在前述吸收芯形成有複數個至少將前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壓縮的壓榨部,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壓榨部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長度而構成。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 在前述吸收芯形成有複數個至少將前述吸收芯在厚度方向壓縮的壓榨部,前述壓榨部係於前述伸長方向隔著間隔設置,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壓榨部彼此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間隔而構成。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吸收芯具有吸收材料的基重比周圍低的低基重區域,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低基重區域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長度而構成。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吸收芯具有複數個吸收材料的基重比周圍低的低基重區域,前述低基重區域係於前述伸長方向隔著間隔設置,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低基重區域彼此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間隔而構成。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本體部具有可從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的本體印刷部,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本體印刷部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長度而構成。
- 如請求項1或2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本體部具有複數個可從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的本體印刷部,前述本體印刷部係於前述伸長方向隔著間隔設置,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本體印刷部彼此的前述伸長方向的間隔而構成。
- 如請求項6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帶片構件的前述伸長部具有可從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的帶片印刷部,前述本體部具有可從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的本體印刷部,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本體印刷部而構成,前述本體印刷部表示前述最大伸長狀態的前述帶片印刷部的形狀。
- 如請求項6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帶片構件的前述伸長部具有可從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的帶片印刷部,前述本體部具有可從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的本體印刷部,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本體印刷部而構成,該本體印刷部表示前述最大伸長狀態的前述帶片印刷部的前述伸長 方向的長度。
- 如請求項6之吸收性物品,其中,前述帶片構件具有複數個帶片印刷部,該等帶片印刷部在前述伸長部中可從前述帶片構件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前述本體部具有可從前述本體部的非肌膚對向面側辨識的本體印刷部,前述標記部係根據前述本體印刷部而構成,該本體印刷部表示前述最大伸長狀態的前述帶片印刷部彼此的間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52497 | 2017-12-27 | ||
JP2017252444A JP6857116B2 (ja) | 2017-12-27 | 2017-12-27 | 吸収性物品 |
JP2017252497A JP2019115584A (ja) | 2017-12-27 | 2017-12-27 | 吸収性物品 |
JP2017-252444 | 2017-12-27 | ||
WOPCT/JP2018/045698 | 2018-12-12 | ||
??PCT/JP2018/045698 | 2018-12-12 | ||
PCT/JP2018/045698 WO2019131133A1 (ja) | 2017-12-27 | 2018-12-12 | 吸収性物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940149A TW201940149A (zh) | 2019-10-16 |
TWI832832B true TWI832832B (zh) | 2024-02-21 |
Family
ID=67067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46732A TWI832832B (zh) | 2017-12-27 | 2018-12-24 | 吸收性物品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11330B (zh) |
TW (1) | TWI832832B (zh) |
WO (1) | WO2019131133A1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51153A (ja) * | 1996-11-22 | 1998-06-09 | Uni Charm Corp | 体液吸収性着用物品 |
JP2007215948A (ja) * | 2006-02-20 | 2007-08-30 | Kao Corp | 使い捨ておむつ |
JP2010220747A (ja) * | 2009-03-23 | 2010-10-07 | Daio Paper Corp | 吸収パッド |
US20110087184A1 (en) * | 2009-10-13 | 2011-04-14 | Woehlke Jonathan |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including functional benefit and a plurality of visually distinct fibers indicative of the functional benefit |
EP2314262A1 (en) * | 2009-10-13 | 2011-04-27 | Johnson & Johnson Industria e Comercio Ltda. | Articles including functional benefit and a plurality of visually distinct fibers indicative of the functional benefit |
US20170151103A1 (en) * | 2015-11-30 | 2017-06-01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colored topshee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31422U (ja) * | 1984-07-30 | 1986-02-25 | 理恵子 川鶴 | ひも付き生理用ナプキン |
US6156024A (en) * | 1996-12-03 | 2000-12-05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Absorbent articles having lotioned leg cuffs |
JPH1128223A (ja) * | 1997-07-10 | 1999-02-02 | Uni Charm Corp | 使い捨ての体液吸収性着用物品 |
JP2013118923A (ja) * | 2011-12-07 | 2013-06-17 |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 積層粘着テープ |
JP6120324B2 (ja) * | 2013-07-26 | 2017-04-26 | 花王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JP6776496B2 (ja) * | 2015-07-29 | 2020-10-28 | 日本製紙クレシア株式会社 | 吸収性物品 |
-
2018
- 2018-12-12 CN CN201880083276.7A patent/CN111511330B/zh active Active
- 2018-12-12 WO PCT/JP2018/045698 patent/WO201913113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12-24 TW TW107146732A patent/TWI832832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51153A (ja) * | 1996-11-22 | 1998-06-09 | Uni Charm Corp | 体液吸収性着用物品 |
JP2007215948A (ja) * | 2006-02-20 | 2007-08-30 | Kao Corp | 使い捨ておむつ |
JP2010220747A (ja) * | 2009-03-23 | 2010-10-07 | Daio Paper Corp | 吸収パッド |
US20110087184A1 (en) * | 2009-10-13 | 2011-04-14 | Woehlke Jonathan |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including functional benefit and a plurality of visually distinct fibers indicative of the functional benefit |
EP2314262A1 (en) * | 2009-10-13 | 2011-04-27 | Johnson & Johnson Industria e Comercio Ltda. | Articles including functional benefit and a plurality of visually distinct fibers indicative of the functional benefit |
US20170151103A1 (en) * | 2015-11-30 | 2017-06-01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Absorbent articles with colored topsheet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131133A1 (ja) | 2019-07-04 |
CN111511330A (zh) | 2020-08-07 |
CN111511330B (zh) | 2022-06-07 |
TW201940149A (zh) | 2019-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292862B2 (en) | Dynamic fitting body adhering absorbent article | |
KR100530946B1 (ko) | 일회용 체액 흡수성 착용물품 | |
JP7212458B2 (ja) | パンツ型使い捨ておむつ | |
JP5940151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TWI828645B (zh) | 吸收性物品 | |
TWI832832B (zh) | 吸收性物品 | |
JP7174532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3229304U (ja) | 吸収性物品 | |
CN111511331B (zh) | 吸收性物品 | |
JP3237902U (ja) | 吸収性物品 | |
CN112512477B (zh) | 具有改善的废弃处理带的可穿着制品 | |
JP7083640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6857116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7261820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JP2019115584A (ja) | 吸収性物品 | |
TW201936149A (zh) | 吸收性物品 | |
JP7122146B2 (ja) | 吸収性物品 | |
TW201936141A (zh) | 吸收性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