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2667B - 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2667B
TWI832667B TW112101044A TW112101044A TWI832667B TW I832667 B TWI832667 B TW I832667B TW 112101044 A TW112101044 A TW 112101044A TW 112101044 A TW112101044 A TW 112101044A TW I832667 B TWI832667 B TW I8326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ircuit
insulating layer
insulating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1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盈儒
陳敏堯
張垂弘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芯愛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芯愛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芯愛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101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32667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2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2667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ed Print Wiring Board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封裝件,其係於線路結構之其中一側之絕緣層採用ABF,且將電子元件與功能組件設於該線路結構之ABF上以電性連接該線路結構,並以包覆層包覆該電子元件與該功能組件,以配置佈線結構於該包覆層上且電性連接該線路結構,故藉由配置該功能組件與電子元件,以增加該線路結構之使用空間之利用率與元件配置數量,因而有助於提高該電子封裝件之集成度。

Description

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半導體封裝製程,尤指一種可於製程中防止翹曲之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
隨著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電子產品在型態上趨於輕薄短小,在功能上則朝高性能、高功能、高速化的研發方向。因此,為滿足半導體裝置之高積集度(Integration)及微型化(Miniaturization)需求,故於封裝製程中,常常採用具有高密度及細間距之線路的封裝基板。
如圖1所示,習知無核心層(coreless)態樣之封裝基板1包含複數層疊而成之介電層11、及設於各該介電層11上之線路層12。
隨著功能需求愈來愈多,該線路層12之數量亦愈來愈多,因而該封裝基板1之整體平面封裝面積也愈來愈大,
惟,習知封裝基板1中,係於表面上設置半導體晶片10,使該半導體晶片10的保護性不佳,且該半導體晶片10佔用該封裝基板1之表面上之使用空間,因而難以縮減該封裝基板1之體積,致使無法符合微型化之需求。
再者,由於該半導體晶片10佔用該封裝基板1之表面上之使用空間,因而該封裝基板1之表面上無法配置其它元件,因而影響電子產品之性能。
因此,如何克服上述習知技術的種種問題,實已成目前亟欲解決的課題。
鑑於上述習知技術之種種缺失,本發明係提供一種電子封裝件,係包括:線路結構,係定義有相對之第一側及第二側,且包含複數絕緣層、及複數形成於各該絕緣層上之線路層,以令對應該第一側之至少一絕緣層定義為第一絕緣層,且對應該第二側之至少一絕緣層定義為第二絕緣層,使結合該第一絕緣層之線路層定義為第一線路層,且結合該第二絕緣層之線路層定義為第二線路層,其中,形成該第一絕緣層之材質係為味之素增層膜(Ajinomoto build-up film),其不同於形成該第二絕緣層之材質;電子元件,係設於該線路結構之第一側上且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功能組件,係設於該線路結構之第一側上且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包覆層,係設於該線路結構之第一側上以包覆該電子元件與該功能組件,其中,形成該包覆層之材質不同於形成該第一絕緣層之材質;以及佈線結構,係設於該包覆層上且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電子封裝件之製法,係包括:提供一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承載件;形成線路結構於該承載件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上,各該線路結構係定義有相對之第一側及第二側,且包含複數絕緣層、及複數形成於各該絕緣層上之線路層,以令對應該第一側之至少一絕緣層定義為第一絕緣層,且對應該第二側之至少一絕緣層定義為第二絕緣層,使結合該第一 絕緣層之線路層定義為第一線路層,且結合該第二絕緣層之線路層定義為第二線路層,其中,形成該第一絕緣層之材質係為味之素增層膜(Ajinomoto build-up film),其不同於形成該第二絕緣層之材質;移除該承載件,以令各該線路結構作為無核心層式封裝基板;將電子元件與功能組件設於該線路結構之第一側上,且該電子元件與該功能組件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將包覆層形成於該線路結構之第一側上,以令該包覆層包覆該電子元件與該功能組件,其中,形成該包覆層之材質不同於形成該第一絕緣層之材質;以及形成佈線結構於該包覆層上,且該佈線結構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
前述之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中,該包覆層、第一絕緣層與第二絕緣層中,該包覆層之熱膨脹係數最大,而該第二絕緣層之熱膨脹係數最小。
前述之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中,該功能組件係包含複數相互堆疊之被動元件。
前述之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中,該功能組件相對該第一側之高度係大於該電子元件相對於該第一側之高度。
前述之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中,該第一線路層係嵌埋於該第一絕緣層中,且該第一絕緣層與該第一線路層係於該第一側上呈共平面。
由上可知,本發明之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主要藉由將該電子元件嵌埋於該包覆層中,不僅使該電子元件具有更佳的保護性,且可節省該包覆層之表面上之使用空間,故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能減少該電子封裝件之體積,以符合微型化之需求。
再者,藉由堆疊方式形成該功能組件,而無需將多個被動元件分散配置於該線路結構之表面上,以增加該線路結構之第一側之使用空間之利用 率與元件配置數量,因而具有更佳的儲能交換性能,進而有助於提高該電子封裝件之集成度。
又,藉由該承載件之相對兩側同時形成該線路結構,以將各該絕緣層中之應力所產生的翹曲相互抵銷,使該線路結構最外側之絕緣層保持平整狀態,故於後續配置該電子元件與功能組件之製程中,能確保該電子元件與功能組件有效對準連接該第一線路層,以提升該電子封裝件之良率。
另外,基於該線路結構之第二側朝第一側之方向上依CTE由小到大之方式配置第二絕緣層、第一絕緣層與該包覆層,以當該電子封裝件經多道環境溫度變化之製程後,能有效避免該電子封裝件發生形變與翹曲之情況。
1:封裝基板
10:半導體晶片
11:介電層
12:線路層
2:電子封裝件
21:線路結構
21a:第一側
21b:第二側
210:第一絕緣層
211:第一線路層
212:第二絕緣層
213:第二線路層
23:佈線結構
230:佈線層
231:導電柱
24:焊球
25:包覆層
25a,4a:表面
26,28:絕緣保護層
260,280:開孔
27:導電元件
29:電子裝置
30:電子元件
30a:作用面
30b:非作用面
300:電極墊
31,41:導電凸塊
4:功能組件
40:被動元件
400:接點
42:介電層
8:承載板
80:膠帶
9:承載件
9a:第一表面
9b:第二表面
90:板體
91:金屬層
92:剝離層
d,t:厚度
h1,h2:高度
圖1係為習知封裝基板之剖視圖。
圖2A至圖2E係為本發明之電子封裝件之製法之剖面示意圖。
圖2C-1係為圖2C之局部製程之剖面示意圖。
圖2F係為圖2E之後續製程之剖面示意圖。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輕易地瞭解本發明之其他優點及功效。
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之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之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藝之人士之瞭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之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之實質意義,任何結構之修飾、比例 關係之改變或大小之調整,在不影響本發明所能產生之功效及所能達成之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發明所揭示之技術內容得能涵蓋之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之如「上」、「第一」、「第二」、「一」等之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之明瞭,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可實施之範圍,其相對關係之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發明可實施之範疇。
圖2A至圖2E係為本發明之電子封裝件2之製法之剖面示意圖。
如圖2A所示,提供一承載件9,其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9a及第二表面9b,以將線路結構21對稱形成於該承載件9之第一表面9a及第二表面9b上。
於本實施例中,該承載件9係為暫時性載板,其可為相對兩側具有金屬層之板材,如銅箔基板,其板體90之第一表面9a及第二表面9b上係依序形成剝離層92與金屬層91,使該線路結構21形成於該金屬層91上。
再者,各該線路結構21係定義有相對之第一側21a及第二側21b,且包含複數絕緣層、及複數形成於各該絕緣層上之線路層,以令該線路結構21之部分線路層外露於該第二側21b之絕緣層。例如,該絕緣層係為介電層,如味之素增層膜(Ajinomoto build-up film,簡稱ABF)、聚對二唑苯(Polybenzoxazole,簡稱PBO)、聚醯亞胺(Polyimide,簡稱PI)、具玻纖之預浸材(Prepreg,簡稱PP)或其它介電材。
進一步,該絕緣層可採用不同材質,以令對應該第一側21a之至少一ABF層定義為第一絕緣層210,且對應該第二側21b之至少一(如圖所示之三層)PP層定義為第二絕緣層212,使結合該第一絕緣層210之線路層定義為第一線路層211,且結合該第二絕緣層212之線路層定義為第二線路層213。
另外,採用增層法(build-up process)以電鍍金屬(如銅材)或其它方式製作該線路層。應可理解地,利用增層法,該些線路結構21可依需求增設多層絕緣層,以製作多層線路層。
因此,藉由不含玻纖之介層材料作為第一絕緣層210(如ABF),其因無玻纖之限制,而有利於形成更細小雷射盲孔(垂直線路)或更小之細線路/細間距(L/S)之佈線(如嵌埋於第一絕緣層210中之第一線路層211),以增加佈線密度。
如圖2B所示,藉由該剝離層92分離該板體90與該金屬層91,再蝕刻移除該金屬層91,以獲取多個該線路結構21,使各該線路結構21作為無核心層內埋式封裝基板。
於本實施例中,於移除該金屬層91後,該線路結構21之第一側21a之第一線路層211係外露於該第一絕緣層210。例如,該第一絕緣層210與該第一線路層211係於該第一側21a上呈共平面。
再者,於該承載件9上製作該線路結構21,當移除該承載件9後,該線路結構21會因應力分布不均而呈翹曲(warpage)狀態,如左右兩側上翹或下彎之翹曲方向,使該線路結構21呈笑臉狀或哭臉狀。因此,藉由該第一絕緣層210與第二絕緣層212互為不同材質,以分散應力而避免應力集中現象發生,故於移除該承載件9後,可大幅減少該線路結構21之翹曲程度。
如圖2C所示,將至少一電子元件30及至少一功能組件4分開設於該些線路結構21之第一側21a上,使該電子元件30與該功能組件4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211。
於本實施例中,該電子元件30係為主動元件、被動元件或其二者組合,其中,該主動元件係例如半導體晶片,且該被動元件係例如電阻、電容或電感。例如,若該電子元件30為半導體晶片,其具有相對之作用面30a與非作用面30b,該作用面30a係具有複數電極墊300,其以作用面30a朝下方式(如覆晶方式)透過複數導電凸塊31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211;或者,該電子元件30亦可藉由複數焊線(圖略)以打線方式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211;亦或,該電子元件30可直接接觸該第一線路層211。然而,有關該電子元件30電性連接第一線路層211之方式不限於上述。
再者,該功能組件4係為電子模組,其透過複數導電凸塊41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211。例如,該功能組件4係包含多個電子元件,如圖2C-1所示之被動元件40(亦可為如電子元件30之主動晶片),其以接點400透過導電凸塊41相互堆疊,使該功能組件4相對於該第一側21a之高度h1係大於該電子元件30相對於該第一側21a之高度h2。應可理解地,該功能組件4相對於該第一側21a之高度h1亦可等於或小於該電子元件30相對於該第一側21a之高度h2。
又,該功能組件4之製程係先於承載板8上藉由膠帶80貼合至少一被動元件40,其厚度d約為125~200微米(um),如圖2C-1所示之積層陶瓷電容(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簡稱MLCC),再以一如ABF之介電層42包覆該被動元件40,之後令該接點400外露於該介電層42(如雷射開孔),以於該開孔中形成導電凸塊41,並透過導電凸塊41堆疊另一被動元件40,並以另一如ABF之介電層42包覆該另一被動元件40。最後,移除該承載板8與膠帶80。應可理解地,該被動元件40之堆疊數量可依需求設計,並無特別限制,且該介電層42之厚度t與該被動元件40之厚度d相互對應,例如,若採用該被動元件40之長 0.25公厘、寬0.125公厘及厚0.125公厘之規格,則選用厚度t為150微米之ABF作為介電層42。
另外,於設置該電子元件30及功能組件4前,可先於該線路結構21之第一側21a上形成一如防焊層之絕緣保護層26,並於該絕緣保護層26上形成複數外露該第一線路層211之開孔260,以供對位結合該些導電凸塊31,41。
如圖2D所示,於各該線路結構21之第一側21a上形成一包覆層25,以令該電子元件30與該功能組件4嵌埋於該包覆層25中。
於本實施例中,該包覆層25接觸該線路結構21之第一側21a或該絕緣保護層26,且包覆該電子元件30的外周,並同時環繞包覆該功能組件4。
再者,形成該包覆層25之材質係為絕緣材,如聚醯亞胺(PI)、乾膜(dry film)、環氧樹脂封裝膠體(epoxy molding compound,簡稱EMC)或其它封裝材,其可用壓合(lamination)或模壓(molding)之方式形成於該線路結構21之第一側21a上。
又,形成該包覆層25之材質係為EMC,其熱膨脹係數(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簡稱CTE)為10~25ppm/℃,且形成該第一絕緣層210之材質係為ABF,其CTE為10~17ppm/℃,而形成該第二絕緣層212之材質係為預浸材(PP),其CTE為10ppm/℃,故於三者中,該包覆層25之CTE最大,而該第二絕緣層212之CTE最小。
另外,該功能組件4或該電子元件30可外露於該包覆層25之表面25a。例如,可藉由整平製程,如研磨方式,移除該包覆層25之部分材質,甚至移除該功能組件4(或該電子元件30)之部分材質(如介電層42之部分材質), 使該包覆層25之表面25a齊平該功能組件4之表面4a(或該電子元件30之非作用面30b),以令該功能組件4(或該電子元件30)外露於該包覆層25之表面25a。
如圖2E所示,於該包覆層25上形成一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211之佈線結構23,以獲取一電子封裝件2。
於本實施例中,該佈線結構23係包含一形成於該包覆層25上之佈線層230、及至少一形成於該包覆層25中以電性連接該佈線層230與第一線路層211之導電柱231。例如,可於該包覆層25上形成穿孔,再電鍍或沉積金屬材於該穿孔中以形成該導電柱231。應可理解地,該佈線結構23可依需求藉由增層法於該包覆層25之表面25a上形成多層絕緣層及結合該絕緣層之佈線層,並不限於圖中之單一層佈線層230。
再者,該佈線層230可接觸該功能組件4之表面4a,以利於該功能組件4散熱。
又,可於該包覆層25上形成一如防焊層之絕緣保護層28,並於該絕緣保護層28上形成複數外露最外側佈線層230之開孔280。
另外,亦可於該線路結構21之第二側21b上形成另一如防焊層之絕緣保護層28,並於該絕緣保護層28上形成複數外露該第二線路層213之開孔280。
因此,本發明之製法主要藉由將該電子元件30嵌埋於該包覆層25中,不僅使該電子元件30具有更佳的保護性,且可節省該包覆層25之表面25a上之使用空間,故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之製法可減少該電子封裝件2之體積,以符合微型化之需求。
再者,藉由堆疊方式形成該功能組件4,而無需將多個被動元件40分散配置於該線路結構21之表面上,以增加該線路結構21之第一側21a之使用空間之利用率與元件配置數量,因而具有更佳的儲能交換性能,進而有助於提高該電子封裝件2之集成度。
又,藉由該承載件9之相對兩側同時形成該線路結構21,以將各該絕緣層中之應力所產生的翹曲相互抵銷,使該線路結構21最外側之絕緣層保持平整狀態,故於後續配置該電子元件30與功能組件4之製程中,能確保該電子元件30與功能組件4有效對準連接該第一線路層211,以提升該電子封裝件2之良率。
進一步,於移除該承載件9後,該線路結構21藉由剛性較強之PP層(第二絕緣層212)作為承載基底,以於形成該包覆層25時,提供該包覆層25與該第一絕緣層210之應力支撐,因而能避免發生彎翹、形變或其它不良現象的情況。
另外,基於該線路結構21之第二側21b朝第一側21a之方向上依CTE由小到大之方式配置第二絕緣層212、第一絕緣層210與該包覆層25,以當該電子封裝件2經多道環境溫度變化之製程後,能有效避免該電子封裝件2發生形變與翹曲之情況。
如圖2F所示,於該開孔280中之佈線層230上藉由複數如焊錫材料之導電元件27接置一如天線元件、晶片封裝模組或其它電子結構之電子裝置29。
於本實施例中,可於該開孔280中之第二線路層213上藉由複數焊球24接置一電路板(圖略)。
因此,由於該包覆層25之表面25a上之使用空間無需配置如半導體晶片之電子元件30,因而能採用更大面積的天線元件(如電子裝置29),以具備更佳的收發訊號性能,故該電子元件30之訊號強度更佳。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電子封裝件2,係包括:一線路結構21、設於該線路結構21上之至少一電子元件30與至少一功能組件4、一包覆層25以及一佈線結構23。
所述之線路結構21係定義有相對之第一側21a及第二側21b,且包含複數絕緣層、及複數形成於各該絕緣層上之線路層,以令對應該第一側21a之至少一絕緣層定義為第一絕緣層210,且對應該第二側21b之至少一絕緣層定義為第二絕緣層212,使結合該第一絕緣層210之線路層定義為第一線路層211,且結合該第二絕緣層212之線路層定義為第二線路層213,其中,形成該第一絕緣層210之材質係為味之素增層膜(Ajinomoto build-up film),其不同於形成該第二絕緣層212之材質。
所述之電子元件30係設於該線路結構21之第一側21a上且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211。
所述之功能組件4係設於該線路結構21之第一側21a上且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211。
所述之包覆層25係設於該線路結構21之第一側21a上以包覆該電子元件30與該功能組件4,其中,形成該包覆層25之材質不同於形成該第一絕緣層210之材質。
所述之佈線結構23係設於該包覆層25上且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211。
於一實施例中,該包覆層25、第一絕緣層210與第二絕緣層212中,該包覆層25之熱膨脹係數最大,而該第二絕緣層212之熱膨脹係數最小。
於一實施例中,該功能組件4係包含複數相互堆疊之被動元件40。
於一實施例中,該功能組件4相對該第一側20a之高度h1係大於該電子元件30相對於該第一側20a之高度h2。
於一實施例中,該第一線路層211係嵌埋於該第一絕緣層210中,且該第一絕緣層210與該第一線路層211係於該第一側20a上呈共平面。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係藉由將該電子元件嵌埋於該包覆層中,不僅使該電子元件具有更佳的保護性,且可節省該包覆層之表面上之使用空間,故本發明能減少該電子封裝件之體積,以符合微型化之需求。
再者,藉由堆疊方式形成該功能組件,而無需將多個被動元件分散配置於該線路結構之表面上,以增加該線路結構之第一側之使用空間之利用率與元件配置數量,因而具有更佳的儲能交換性能,進而有助於提高該電子封裝件之集成度。
又,藉由該承載件之相對兩側同時形成該線路結構,以將各該絕緣層中之應力所產生的翹曲相互抵銷,使該線路結構最外側之絕緣層保持平整狀態,故於後續配置該電子元件與功能組件之製程中,能確保該電子元件與功能組件有效對準連接該第一線路層,以提升該電子封裝件之良率。
另外,基於該線路結構之第二側朝第一側之方向上依CTE由小到大之方式配置第二絕緣層、第一絕緣層與該包覆層,以當該電子封裝件經多道環境溫度變化之製程後,能有效避免該電子封裝件發生形變與翹曲之情況。
上述實施例係用以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2:電子封裝件
21:線路結構
21a:第一側
21b:第二側
210:第一絕緣層
211:第一線路層
212:第二絕緣層
213:第二線路層
23:佈線結構
230:佈線層
231:導電柱
24:焊球
25:包覆層
26,28:絕緣保護層
27:導電元件
29:電子裝置
30:電子元件
31:導電凸塊
4:功能組件

Claims (8)

  1. 一種電子封裝件,係包括:線路結構,係定義有相對之第一側及第二側,且包含複數絕緣層、及複數形成於各該絕緣層上之線路層,令對應該第一側之至少一該絕緣層定義為第一絕緣層,且對應該第二側之至少一該絕緣層定義為第二絕緣層,以使結合該第一絕緣層之該線路層定義為第一線路層,且結合該第二絕緣層之該線路層定義為第二線路層,其中,形成該第一絕緣層之材質係為味之素增層膜(Ajinomoto build-up film),其不同於形成該第二絕緣層之材質,且在該包覆層、該第一絕緣層與該第二絕緣層中,該包覆層之熱膨脹係數最大,而該第二絕緣層之熱膨脹係數最小;電子元件,係設於該線路結構之第一側上且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功能組件,係設於該線路結構之第一側上且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包覆層,係設於該線路結構之第一側上以包覆該電子元件與該功能組件,其中,形成該包覆層之材質不同於形成該第一絕緣層之材質;以及佈線結構,係設於該包覆層上且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封裝件,其中,該功能組件係包含複數相互堆疊之被動元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封裝件,其中,該功能組件相對該第一側之高度係大於該電子元件相對於該第一側之高度。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子封裝件,其中,該第一線路層係嵌埋於該第一絕緣層中,且該第一絕緣層與該第一線路層係於該第一側上呈共平面。
  5. 一種電子封裝件之製法,係包括: 提供一具有相對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承載件;形成線路結構於該承載件之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上,其中,該線路結構係定義有相對之第一側及第二側,且包含複數絕緣層、及複數形成於各該絕緣層上之線路層,令對應該第一側之至少一該絕緣層定義為第一絕緣層,且對應該第二側之至少一該絕緣層定義為第二絕緣層,以使結合該第一絕緣層之線路層定義為第一線路層,且結合該第二絕緣層之該線路層定義為第二線路層,其中,形成該第一絕緣層之材質係為味之素增層膜(Ajinomoto build-up film),其不同於形成該第二絕緣層之材質,且在該包覆層、該第一絕緣層與該第二絕緣層中,該包覆層之熱膨脹係數最大,而該第二絕緣層之熱膨脹係數最小;移除該承載件,以令各該線路結構作為無核心層式封裝基板;將電子元件與功能組件設於該線路結構之第一側上,且令該電子元件與該功能組件分別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將包覆層形成於該線路結構之第一側上,以令該包覆層包覆該電子元件與該功能組件,其中,形成該包覆層之材質不同於形成該第一絕緣層之材質;以及形成佈線結構於該包覆層上,且令該佈線結構電性連接該第一線路層。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子封裝件之製法,其中,該功能組件係包含複數相互堆疊之被動元件。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子封裝件之製法,其中,該功能組件相對該第一側之高度係大於該電子元件相對於該第一側之高度。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子封裝件之製法,其中,該第一線路層係嵌埋於該第一絕緣層中,且該第一絕緣層與該第一線路層係於該第一側上呈共平面。
TW112101044A 2023-01-10 2023-01-10 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 TWI8326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01044A TWI832667B (zh) 2023-01-10 2023-01-10 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101044A TWI832667B (zh) 2023-01-10 2023-01-10 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32667B true TWI832667B (zh) 2024-02-11

Family

ID=90824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1044A TWI832667B (zh) 2023-01-10 2023-01-10 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3266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45340A (en) * 2007-02-28 2008-11-16 Shinko Electric Ind Co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iring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device
TW201911505A (zh) * 2017-07-31 2019-03-16 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扇出型半導體封裝
TW201926592A (zh) * 2017-11-28 2019-07-01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扇出型感測器封裝
TW202011533A (zh) * 2018-09-12 2020-03-16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封裝以及安裝該封裝的板
TW202018900A (zh) * 2018-11-06 2020-05-16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封裝
US20200343096A1 (en) * 2017-11-08 2020-10-2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ackag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2129900A (zh) * 2020-01-21 2021-08-0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封裝結構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45340A (en) * 2007-02-28 2008-11-16 Shinko Electric Ind Co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iring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device
TW201911505A (zh) * 2017-07-31 2019-03-16 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扇出型半導體封裝
US20200343096A1 (en) * 2017-11-08 2020-10-2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ackag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1926592A (zh) * 2017-11-28 2019-07-01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扇出型感測器封裝
TW202011533A (zh) * 2018-09-12 2020-03-16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封裝以及安裝該封裝的板
TW202018900A (zh) * 2018-11-06 2020-05-16 南韓商三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封裝
TW202129900A (zh) * 2020-01-21 2021-08-01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封裝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85728B2 (en) Electronic parts packag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70132072A1 (en) Chip package and coreless package substrate thereof
US20220406734A1 (en) Flip-chip packaging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120067636A1 (en) Interposer-embedd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TWI694566B (zh) 半導體封裝載板及其製法與電子封裝件
US20100052186A1 (en) Stacked type chip package structure
JP2010123708A (ja) 実装基板及び半導体モジュール
CN112071821B (zh) 半导体封装基板及其制法与电子封装件
US20230136788A1 (en) Semiconductor substrat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9427725B (zh) 中介基板及其制法
TWI832667B (zh) 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
CN111799182A (zh) 封装堆叠结构及其制法
TWI788099B (zh) 電子封裝件及其封裝基板
TW201413842A (zh) 層疊封裝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TWI631684B (zh) 中介基板及其製法
TWI835561B (zh) 電子封裝件及其封裝基板與製法
US20240096838A1 (en) Component-embedded packaging structure
TWI824414B (zh) 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
CN116895636B (zh) 封装基板及其制法
TWI815639B (zh) 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
CN116581091B (zh) 电子封装件及其制法
TWI834298B (zh) 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
TWI824817B (zh) 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
TWI819440B (zh) 電子封裝件及其製法
US11903145B2 (en) Wiring board and semiconductor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