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1129B - 基板處理方法以及基板處理裝置 - Google Patents

基板處理方法以及基板處理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1129B
TWI831129B TW111105187A TW111105187A TWI831129B TW I831129 B TWI831129 B TW I831129B TW 111105187 A TW111105187 A TW 111105187A TW 111105187 A TW111105187 A TW 111105187A TW I831129 B TWI831129 B TW I8311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iquid
particles
suspension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5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42981A (zh
Inventor
田中孝佳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斯庫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2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2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11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1129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26Bombardment with radiation
    • H01L21/2605Bombardment with radiation using natural radiation, e.g. alpha, beta or gamma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1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elements of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or AIIIBV compounds with or without impurities, e.g. doping materials
    • H01L21/30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 H01L21/302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using processe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L21/20 - H01L21/26 to change their surfac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r shape, e.g. etching, polishing, cutting
    • H01L21/304Mechanical treatment, e.g. grinding, polishing, cu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05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011Apparatus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01L21/67017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 H01L21/67028Apparatus for fluid treatment for cleaning followed by drying, rinsing, stripping, blasting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83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 H01L21/68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 H01L21/68714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 H01L21/68764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supporting or gripp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chucks, clamps or pinches the wafers being placed on a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characterised by a movable susceptor, stage or support, others than those only rotating on their own vertical axis, e.g. susceptors on a rotating carouss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leaning Or Drying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在基板處理方法中,處理具有圖案(PT)的基板(W),該圖案(PT)係包含複數個構造物(23)。基板處理方法係包含懸濁液供給步驟(S3)以及處理液排除步驟(S4)。在懸濁液供給步驟(S3)中,將混雜了處理液(251)以及未溶解至處理液(251)的複數個粒子(252)之懸濁液(25)供給至基板(W)的上表面,藉此將懸濁液(25)的液膜(26)形成於基板(W)的上表面。在處理液排除步驟(S4)中,以於相互地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殘留有粒子(252)之方式從基板(W)的上表面排除處理液(251)。

Description

基板處理方法以及基板處理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基板處理方法以及基板處理裝置。
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基板處理裝置中,對基板的圖案(pattern)面供給第一處理液從而執行第一濕式處理。接著,對已接受第一濕式處理的圖案面噴吹比第一處理液的凝固點還高溫的昇華性固體粒子。結果,去除附著於圖案面的第一處理液且圖案面被昇華性固體粒子覆蓋。接著,使覆蓋圖案面的昇華性固體粒子從固相昇華成氣相從而從圖案面去除。結果,不會使形成於基板的圖案面的凹凸圖案崩壞即能使基板乾燥。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15260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基板處理裝置中,會有昇華性固體粒子因為構成凹凸圖案之構造物與構造物的間隔而難以進入至構造物與構造物之間之情形。尤其,由於近年來凹凸圖案的細微化持續發展,因此會有昇華性固體粒子難以進入至構造物與構造物之間的情形增加之可能性。例如,STI(Shallow Trench Isolation;淺溝槽隔離)以及電容器(capacitor)般高縱橫比(aspect ratio)的構造物的研究開發係持續發展。
本發明係有鑑於上述課題而研創,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基板處理方法以及基板處理裝置,係能使用以抑制用以構成基板的圖案之構造物的崩壞之粒子容易地進入至構造物與構造物之間。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依據本發明的一種態樣,在基板處理方法中處理具有圖案的基板,前述圖案係包含複數個構造物。基板處理方法係包含懸濁液供給步驟以及處理液排除步驟。在懸濁液供給步驟中,將混雜了處理液以及未溶解至前述處理液的複數個粒子之懸濁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上表面,藉此將前述懸濁液的液膜形成於前述基板的上表面。在處理液排除步驟中,以於相互地彼此相鄰的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殘留有前述粒子之方式從前述基板的上表面排除前述處理液。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基板處理方法係進一步包含:粒子去除步驟,係藉由非液體去除殘留於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的前述粒子。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前述粒子為無機物;前述非液體為藥液的蒸氣。較佳為在前述粒子去除步驟中,對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供給前述藥液的蒸氣,藉此從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去除前述粒子。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前述粒子為矽氧(silica)。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前述粒子為有機物;前述非液體為紫外線或者臭氧。較佳為在前述粒子去除步驟中,對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供給前述臭氧或者對前述基板的上表面照射前述紫外線,藉此從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去除前述粒子。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前述粒子為聚苯乙烯(polystyrene)。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前述處理液為清洗(rinse)液。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前述粒子的尺寸係比相互地彼此相鄰的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的間隔還小。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在前述處理液排除步驟中,使前述基板旋轉,藉此從前述基板排除前述處理液。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前述處理液排除步驟的執行時間係比預定步驟的執行時間還長。較佳為前述預定步驟係表示下述步驟:藉由旋轉使與前述處理液相同的處理液且為未混雜有前述粒子的處理液從前述基板甩離。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基板處理方法係進一步包含:基板加熱步驟,係在前述處理液排除步驟之後且在前述粒子去除步驟之前加熱前述基板。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基板處理方法係進一步包含:藥液供給步驟,係在前述懸濁液供給步驟之前,將藥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以及清洗液供給步驟,係接續於前述藥液供給步驟之後,將清洗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上表面,藉此沖洗前述藥液。較佳為前述懸濁液供給步驟係接續在前述清洗液供給步驟之後被執行。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種態樣,基板處理裝置係處理具有圖案的基板,前述圖案係包含複數個構造物。基板處理裝置係具備懸濁液供給部以及控制部。懸濁液供給部係將混雜了處理液以及未溶解至前述處理液的複數個粒子之懸濁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上表面,藉此將前述懸濁液的液膜形成於前述基板的上表面。控制部係執行處理液排除控制。前述處理液排除控制係表示下述控制:一邊使前述粒子殘留於相互地彼此相鄰的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一邊從前述基板的上表面排除前述處理液。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基板處理裝置係進一步包含粒子去除單元。較佳為粒子去除單元係藉由非液體去除殘留於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的前述粒子。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前述粒子為無機物;前述非液體為藥液的蒸氣。較佳為前述粒子去除單元係對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供給前述藥液的蒸氣,藉此從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去除前述粒子。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前述粒子為矽氧。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前述粒子為有機物;前述非液體為紫外線或者臭氧。較佳為前述粒子去除單元係對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供給前述臭氧或者對前述基板的上表面照射前述紫外線,藉此從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去除前述粒子。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前述粒子為聚苯乙烯。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前述處理液為清洗液。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前述粒子的尺寸係比相互地彼此相鄰的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的間隔還小。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基板處理裝置係進一步具備基板保持部以及基板旋轉部。較佳為基板保持部係保持前述基板。較佳為基板旋轉部係使前述基板保持部旋轉,藉此使前述基板旋轉。較佳為前述處理液排除控制係表示下述控制:藉由前述基板旋轉部使前述基板旋轉。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前述處理液排除控制的執行時間係比預定步驟的執行時間還長。較佳為前述預定步驟係表示下述步驟:藉由旋轉使與前述處理液相同的處理液且為未混雜有前述粒子的處理液從前述基板甩離。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基板處理裝置係進一步具備基板加熱部。前述基板加熱部係在前述處理液排除控制的執行之後且在前述粒子排除單元所為之前述粒子的去除處理之前加熱前述基板。
在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中,較佳為基板處理裝置係進一步具備藥液供給部以及清洗液供給部。較佳為前述藥液供給部係在前述懸濁液供給部所為之前述懸濁液的供給處理之前,將藥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上表面。前述清洗液供給部係接續於前述藥液供給部所為之前述藥液的供給處理之後,將清洗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上表面,藉此沖洗前述藥液。較佳為前述懸濁液供給部係接續在前述清洗液供給部所為之前述清洗液的供給處理之後,對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供給前述懸濁液。 [發明功效]
依據本發明,能提供一種基板處理方法以及基板處理裝置,係能使用以抑制用以構成基板的圖案之構造物的崩壞之粒子容易地進入至構造物與構造物之間。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此外,圖中針對相同或者相當的部分附上相同的元件符號且不重複說明。此外,為了方便說明,於圖式適當地記載三維正交座標系統(X、Y、Z)。而且,圖中,X軸以及Y軸係與水平方向平行,Z軸係與鉛直方向平行。
[實施形態一] 參照圖1至圖8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一的基板處理裝置100。首先,參照圖1說明基板處理裝置100。圖1為顯示基板處理裝置100的內部之俯視圖。圖1所示的基板處理裝置100係處理具有圖案的基板W,該圖案係包含複數個構造物。
基板W係例如為半導體晶圓(例如矽晶圓)、液晶顯示裝置用基板、電漿顯示器用基板、場發射顯示器(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用基板、光碟用基板、磁碟用基板、光磁碟用基板、光罩(photomask)用基板、陶瓷基板或者太陽電池用基板。以下,作為一例,基板W為矽晶圓。
如圖1所示,基板處理裝置100係具備複數個裝載埠(load port)LP、索引機器人(indexer robot)IR、中心機器人(center robot)CR、複數個處理單元1、控制裝置2、複數個流體箱(fluid box)3、藥液櫃(chemicals cabinet)4以及粒子去除單元5。
各個裝載埠LP係層疊並收容複數片基板W。索引機器人IR係在裝載埠LP與中心機器人CR之間搬運基板W。中心機器人CR係在索引機器人IR與處理單元1之間、或者索引機器人IR與粒子去除單元5之間、或者處理單元1與粒子去除單元5之間搬運基板W。各個處理單元1係藉由藥液處理基板W。各個流體箱3係收容流體機器。藥液櫃4係收容藥液。粒子去除單元5係容後說明。
具體而言,預定數量的處理單元1(在圖1的例子中為三個處理單元1)係於鉛直方向層疊並構成一個塔TW。然而,在圖1的例子中,複數個塔TW(在圖1的例子中為四個塔TW)中的一個塔TW係包含一個粒子去除單元5以取代一個處理單元1。複數個塔TW係以俯視觀看時圍繞中心機器人CR之方式配置。此外,粒子去除單元5的配置並未特別限定,例如粒子去除單元5亦可配置於基板處理裝置100中的專用空間,亦可配置於基板處理裝置100的外部。此外,基板處理裝置100亦可具備複數個粒子去除單元5。
複數個流體箱3係分別與複數個塔TW對應。藥液櫃4內的藥液係經由某一個流體箱3被供給至與流體箱3對應的塔TW所含有的全部的處理單元1。
控制裝置2係控制裝載埠LP、索引機器人IR、中心機器人CR、處理單元1、流體箱3、藥液櫃4以及粒子去除單元5。控制裝置2係例如為電腦。
控制裝置2係包含控制部21以及記憶部22。控制部21係包含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等處理器(processor)。記憶部22係包含記憶裝置,用以記憶資料以及電腦程式。具體而言,記憶部22係包含:主記憶裝置,為半導體記憶體等;以及輔助記憶裝置,為半導體記憶體、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以及/或者硬碟機(Hard Disk Drive)等。記憶部22亦可包含可移媒體(removable media)。記憶部22係相當於非暫時性的電腦可讀取記憶媒體的一例。
接著,參照圖2說明處理單元1。圖2係顯示處理單元1的內部之側視圖。
如圖2所示,處理單元1係包含腔室(chamber)11、自轉夾具(spin chuck)12、自轉馬達(spin motor)13、藥液噴嘴14、噴嘴移動部15、複數個防護罩(guard)16以及懸濁液噴嘴17。此外,基板處理裝置100係進一步具備閥6、配管7、閥8以及配管9。
自轉夾具12係相當於本發明的「基板保持部」的一例。自轉馬達13係相當於本發明的「基板旋轉部」的一例。藥液噴嘴14係相當於本發明的「藥液供給部」的一例。懸濁液噴嘴17係相當於本發明的「懸濁液供給部」的一例。
腔室11係具有略箱形狀。腔室11係收容自轉夾具12、自轉馬達13、藥液噴嘴14、噴嘴移動部15、複數個防護罩16、懸濁液噴嘴17、配管7的一部分以及配管9的一部分。
自轉夾具12係保持基板W。具體而言,自轉夾具12係略水平地保持基板W。
自轉馬達13係使保持著基板W的自轉夾具12旋轉,藉此使基板W旋轉。具體而言,自轉馬達13係使自轉夾具12繞著旋轉軸線AX1旋轉。因此,自轉夾具12係一邊水平地保持基板W一邊使基板W繞著旋轉軸線AX1旋轉。具體而言,自轉夾具12係包含自轉基座(spin base)121以及複數個夾具構件122。自轉基座121為略圓板狀,以水平的姿勢支撐複數個夾具構件122。複數個夾具構件122係以水平的姿勢保持基板W。此外,自轉夾具12例如亦可為真空夾具(vacuum chuck)或者利用了柏努利(Bernoulli)功效的柏努利夾具(Bernoulli chuck),並無特別限定。
藥液噴嘴14係將藥液供給至基板W的上表面。具體而言,配管7係將藥液供給至藥液噴嘴14。閥6係配置於配管7。而且,閥6係將配管7的流路打開以及關閉,藉此切換對藥液噴嘴14供給藥液以及停止對藥液噴嘴14供給藥液。當閥6將配管7的流路開放時,藥液噴嘴14係朝向基板W供給藥液。
藥液係例如為稀釋氫氟酸(DHF;dilute hydrofluoric acid)、氫氟酸(HF;hydrofluoric acid)、氫氟硝酸(氫氟酸與硝酸(HNO 3)的混合液)、緩衝氫氟酸(BHF;buffered hydrogen fluoride)、氟化銨、HFEG(hydrof luorine ethylene glycol;氫氟酸乙二醇)(氫氟酸與乙二醇的混合液)、磷酸(H 3PO 4)、硫酸、醋酸、硝酸、鹽酸、氨水、過氧化氫水、有機酸(例如檸檬酸、草酸)、有機鹼(例如TMAH(tetramethyl ammonium hydroxide;氫氧化四甲銨))、硫酸過氧化氫水混合液(SPM:sulfuric acid / hydrogen peroxide mixture)、氨水過氧化氫水混合液(ammonia-hydrogen peroxide) (SC1(Standard clean-1;第一標準清洗液))、鹽酸過氧化氫水混合液(hydrochloric acid-hydrogen peroxide mixture) (SC2(Standard clean-2;第二標準清洗液))、界面活性劑或者防腐蝕劑。
噴嘴移動部15係使藥液噴嘴14升降或者使藥液噴嘴14繞著轉動軸線AX2水平轉動。為了使藥液噴嘴14升降,噴嘴移動部15係例如包含滾珠螺桿機構以及用以對滾珠螺桿機構賦予驅動力之電動馬達。此外,為了使藥液噴嘴14水平轉動,噴嘴移動部15係例如包電動馬達。
懸濁液噴嘴17係將懸濁液供給至基板W的上表面。具體而言,配管9係對懸濁液噴嘴17供給懸濁液。閥8係配置於配管9。而且,閥8係將配管9的流路打開以及關閉,藉此切換對懸濁液噴嘴17供給懸濁液以及停止對懸濁液噴嘴17供給懸濁液。當閥8將配管9的流路開放時,懸濁液噴嘴17係朝向基板W供給懸濁液。此外,例如配管9係連接於用以儲留懸濁液的懸濁液槽。
所謂懸濁液係指固體粒子已經分散至液體中之分散系的物質。懸濁液係例如為溶膠(sol)。具體而言,懸濁液為混雜有處理液以及未溶解至處理液的複數個粒子(眾多的粒子)之物質。處理液為分散媒體,粒子為分散物質。粒子為固體粒子。
屬於懸濁液的分散媒體之處理液並無特別限定,典型而言為清洗液。清洗液為用以將藥液、藥液所致使的處理後副產物以及/或者異物從基板W沖流之液體,且為不會對基板W呈現化學性作用之液體。
清洗液係例如為去離子水(DIW;deionized water))、碳酸水、電解離子水、氫水、臭氧水或者稀釋濃度(例如10ppm至100ppm左右)的鹽酸水。
屬於懸濁液的分散媒體之處理液亦可為例如有機溶劑。有機溶劑為水溶性,且表面張力比清洗液還小。例如,有機溶劑為低碳的一元醇、乙二醇或者低級酮。低碳的一元醇係例如為甲醇(methanole)、乙醇(ethanol)或者IPA(isopropyl alcohol;異丙醇)。此外,在處理液為有機溶劑之情形中,例如藉由清洗液將藥液從基板W沖洗後,將懸濁液供給至基板W。
屬於懸濁液的分散物質之粒子為不會溶解至屬於分散媒體的處理液之固體。粒子係例如為無機物或者有機物。在粒子為無機物之情形中,粒子係例如為矽氧、矽或者氮化矽。矽氧係例如為二氧化矽(silicon dioxide)等氧化矽(silicon oxide)。在粒子為有機物之情形中,粒子係例如為聚苯乙烯。在粒子為聚苯乙烯之情形中,懸濁液係例如為聚苯乙烯乳膠(polystyrene latex)。
此外,例如亦能藉由與噴嘴移動部15同樣的構成的噴嘴移動部(未圖示)使懸濁液噴嘴17升降或者使懸濁液噴嘴17水平轉動。
各個防護罩16係具有略筒形狀。各個防護罩16係接住從基板W排出的藥液或者懸濁液。
接著,參照圖3說明形成於基板W的上表面之懸濁液25的液膜26。圖3中的(a)係顯示懸濁液25的液膜26覆蓋基板W的上表面的狀態之側視圖。圖3中的(b)係將圖3中的(a)所示的懸濁液25的液膜26的一部分以及基板W的一部分放大顯示之側視圖。
如圖3中的(a)所示,懸濁液噴嘴17係將懸濁液25供給至基板W的上表面,藉此將懸濁液25的液膜26形成於基板W的上表面。
如圖3中的(b)所示,液膜26的厚度t1並未特別限定,例如為1mm以上至4mm以下。基板W的厚度t0並未特別限定,例如為0.5mm以上至1mm以下。
接著,參照圖3中的(b)說明下述原理:用以構成懸濁液25之處理液從基板W被去除,且用以構成懸濁液25之粒子殘留於基板W。從懸濁液25去除處理液時,停止從懸濁液噴嘴17朝基板W供給懸濁液25,使基板W旋轉。
當形成有液膜26的基板W旋轉時,存在於液膜26中的區域261之懸濁液25係藉由離心力而流動。因此,區域261的懸濁液25係從基板W被甩離。結果,液膜26的液面係下降。液面下降,從而存在於液膜26中的區域262之懸濁液25係不論基板W是否旋轉皆幾乎不會流動。因此,在區域262中,懸濁液25中的處理液主要是氣化,藉此液膜26的液面係下降。藉此,懸濁液25中的粒子係被液面往下推壓。因此,已分散至處理液中的眾多粒子難以堆積至基板W的上表面。再者,當處理液的氣化持續進展時,處理液從基板W被去除,於基板W的上表面殘留有已堆積的眾多粒子。
例如,區域261為毫米級(millimeter order)的區域。例如,區域262為微米級(micrometer order)的區域。區域262係比區域261還接近基板W。
接著,參照圖1、圖2、圖4以及圖5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一的基板處理方法。圖4中的(a)係顯示在藥液供給步驟中藥液27覆蓋基板W的圖案PT的狀態之圖。圖4中的(b)係顯示在懸濁液供給步驟中懸濁液25覆蓋基板W的圖案PT的狀態之圖。圖4中的(c)係顯示在處理液排除步驟中處理液251從懸濁液25減少且粒子堆積於用以構成圖案PT的構造物23之間的狀態之圖。圖5中的(a)係顯示在處理液排除步驟結束後處理液251從懸濁液25被去除且粒子252堆積於用以構成基板W的圖案PT的構造物23之間的狀態之圖。圖5中的(b)係顯示在粒子去除步驟中正在從構造物23之間去除粒子252的狀態之圖。圖5中的(c)係顯示在粒子去除步驟結束後粒子252已經從構造物23之間被去除的狀態之圖。
如圖4中的(a)所示,基板W係具有圖案PT。亦即,於基板W的上表面形成有圖案PT。圖案PT係例如為凹凸圖案。圖案PT係包含複數個構造物23。構造物23係例如為細微構造物。構造物23的縱橫比AR係例如為10以上至100以下。縱橫比AR係表示長度H相對於長度L之比率(AR=H/L)。長度L係例如為5nm以上至50nm以下。長度H係例如為50nm以上至5000nm以下。長度H係表示構造物23的第一方向D1的長度。長度L係表示構造物23的第二方向D2的長度。
第一方向D1係表示與基板W交叉之方向。在圖4中的(a)的例子中,第一方向D1係表示與基板W略正交之方向。第二方向D2係與第一方向D1交叉。在圖4中的(a)的例子中,第二方向D2係與第一方向D1略正交。
複數個構造物23中之相互地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間隔G係例如為10nm以上至100nm以下。
作為一例,構造物23係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此外,圖4中的(a)係僅示意性地顯示構造物23,構造物23係能採用因應基板W的使用目的之任意的形狀以及構成。
例如,構造物23係藉由單層或者複數層所構成。在構造物23藉由單層所構成之情形中,構造物23為絕緣層、半導體層或者導體層。在構造物23藉由複數層所構成之情形中,構造物23係可包含絕緣層,亦可包含半導體層,亦可包含導體層,亦可包含絕緣層、半導體層以及導體層中的兩者以上。
絕緣層係例如為氧化矽膜或者氮化矽膜。半導體層係例如為多晶矽(polysilicon)膜或者非晶矽(amorphous silicon)膜。導體層係例如為金屬膜。金屬膜係例如為包含鈦、鎢、銅以及鋁中的至少一者之膜。
如圖2以及圖4中的(a)所示,首先,在藥液供給步驟中,藥液噴嘴14係對基板W的上表面供給藥液27。結果,基板W係被藥液處理。
接著,如圖2以及圖4中的(b)所示,在懸濁液供給步驟中,懸濁液噴嘴17係對基板W的上表面供給懸濁液25。結果,於基板W的上表面形成有懸濁液25的液膜26。懸濁液25為混雜了處理液251以及複數個粒子252(眾多的粒子)之物質。在懸濁液25中,複數個粒子252係分散至處理液251中。粒子252係在使基板W時抑制構造物23崩壞。此部分的詳細說明係容後述。
粒子252的粒徑(尺寸)係比相互地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間隔G還小。因此,依據實施形態一,能使粒子252容易地進入至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
粒子252的粒徑(尺寸)係例如為數nm以上至數十nm以下。例如,粒子252的粒徑為20nm。
懸濁液25中的粒子252的密度係例如為體積分率0.1以上至0.9以下。懸濁液25中的粒子252的密度係例如為下述值:在結束處理液排除步驟(圖4中的(c)、圖5中的(a))時,粒子252能夠佔據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空間SP的「M/10」以上。M為實數。M係例如為「1」、較佳為「2」、更佳為「3」、再更佳為「4」、再更佳為「5」、再更佳為「6」、再更佳為「7」、再更佳為「8」、再更佳為「9」、最佳為「10」。此原因在於:在結束處理液排除步驟(圖4中的(c) 、圖5中的(a))時,用以佔據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空間SP之粒子252愈多則愈能有效地抑制構造物23的崩壞。此部分的詳細說明係容後述。
接著,如圖4中的(c)所示,在處理液排除步驟中,以於相互地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殘留有粒子252之方式從基板W的上表面排除(去除)處理液251。在此情形中,在圖3中的(b)所示的區域262中,處理液251氣化,藉此處理液251(懸濁液25)的液面251a係下降。而且,於相互地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殘留有粒子252。因此,依據實施形態一,在從基板W排除處理液251時,粒子252係支撐構造物23。結果,能抑制構造物23因為處理液251的表面張力而崩壞。
具體而言,在至少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處理液251氣化(去除)之期間(以下稱為「期間T」)中,遍及基板W中之形成有圖案PT之區域整體地於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堆積有複數個粒子252。換言之,至少在期間T中,於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塞滿了複數個粒子252。進一步地換句話說,至少在期間T中,於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填充有複數個粒子252。因此,複數個構造物23係被複數個粒子252支撐。結果,從基板W排除處理液251時,能抑制構造物23因為處理液251的表面張力而崩壞。
尤其,在實施形態一中,如圖4中的(b)所示,將懸濁液25供給至基板W的上表面。在此階段中,粒子252已經進入至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而且,如圖4中的(c)所示,從懸濁液25排除處理液251。在此情形中,藉由處理液251(懸濁液25)的液面251a的下降,粒子252係被朝向圖案PT下壓。結果,能使用以抑制用以構成基板W的圖案PT之構造物23的崩壞之粒子252容易地進入以及堆積至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亦即,能藉由處理液251使粒子252容易地進入以及堆積至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
具體而言,在處理液排除步驟中,在停止供給懸濁液25的狀態下使基板W旋轉,藉此從基板W排除處理液251。因此,依據實施形態一,能藉由簡單的構成容易地從基板W排除處理液251。
此外,例如處理液排除步驟的執行時間係比預定步驟(以下稱為「預定步驟ST」)的執行時間還長。預定步驟ST係表示下述步驟:藉由旋轉使與處理液251相同的處理液且未混雜有粒子252的處理液從基板W甩離。處理液排除步驟的執行時間比預定步驟ST的執行時間還長的理由如下:由於在處理液251混雜有粒子252,因此與未混雜有粒子的處理液相比排除處理液252需要時間。在實施形態一中,由於處理液排除步驟的執行時間比預定步驟ST的執行時間還長,因此能更確實地從基板W排除處理液。
在處理液251為清洗液之情形中,「預定步驟ST」為清洗步驟(清洗液供給步驟),「與處理液251相同的處理液且未混雜有粒子252的處理液」為清洗液。「清洗液(清洗液供給步驟)」係表示用以將藥液、藥液所致使的處理後副產物以及/或者異物從基板W沖流之步驟。
具體而言,在處理液排除步驟中,圖2所示的控制部21係執行處理液排除控制。處理液排除控制係表示下述控制:一邊使粒子252殘留於相互地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一邊從基板W的上表面排除處理液251。在此情形中,控制部21係以旋轉自轉夾具12之方式控制自轉馬達13。結果,基板W係旋轉。在此例子中,處理液排除控制係表示藉由自轉馬達13使基板W旋轉。而且,例如處理液排除控制的執行時間係比預定步驟ST的執行時間還長。
在此,在處理液排除步驟中,以粒子252佔據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空間SP的「M/10」以上之方式使粒子252殘留於空間SP。M為實數。M係例如為「1」、較佳為「2」、更佳為「3」、再更佳為「4」、再更佳為「5」、再更佳為「6」、再更佳為「7」、再更佳為「8」、再更佳為「9」、最佳為「10」。
接著,如圖5中的(a)所示,當結束處理液排除步驟時,排除處理液251且於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殘留有粒子252。在圖5中的(a)的例子中,於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堆積有複數個粒子252。換言之,於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塞滿了複數個粒子252。進一步地換句話說,於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填充有複數個粒子252。
接著,如圖1以及圖5中的(b)所示,在粒子去除步驟中,粒子去除單元5係藉由非液體去除殘留於用以構成圖案PT之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粒子252。結果,在實施形態一中,能在維持基板W的乾燥狀態下從基板W去除粒子252。
說明粒子去除步驟的第一例至第三例。在第一例中,用以構成懸濁液25之粒子252為無機物,用以構成懸濁液25之處理液251為清洗液。在此情形中,粒子去除單元5係藉由氣相洗淨(蒸氣洗淨)去除殘留於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粒子252。具體而言,粒子去除單元5係對基板W的上表面供給屬於非液體(氣體)之藥液的蒸氣,藉此從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去除粒子252。依據實施形態一,能藉由藥液的蒸氣從基板W有效地去除屬於無機物的粒子252。例如,在處理液251為清洗液且粒子252為矽氧之情形中,粒子去除單元5係對基板W的上表面供給氫氟酸的蒸氣,藉此從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去除粒子252(矽氧)。此部分的詳細說明係參照圖11並容後述。
在第二例中,用以構成懸濁液25之粒子為有機物,用以構成懸濁液25之處理液251為清洗液。在此情形中,粒子去除單元5係對基板W的上表面供給屬於非液體(氣體)的臭氧,藉此從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去除粒子252。依據實施形態一,藉由臭氧將屬於有機物的粒子252氧化以及分解,藉此能從基板W有效地去除粒子252。例如,在處理液251為清洗液且粒子252為聚苯乙烯之情形中,亦即在懸濁液25為聚苯乙烯乳膠之情形中,粒子去除單元5係對基板W的上表面供給臭氧,藉此從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去除粒子252(聚苯乙烯)。此部分的詳細說明係參照圖12並容後述。
在第三例中,用以構成懸濁液25之粒子252為有機物,用以構成懸濁液25之處理液251為清洗液。在此情形中,粒子去除單元5係對基板W的上表面照射屬於非液體(電磁波)的紫外線,藉此從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去除粒子252。依據實施形態一,藉由紫外線將屬於有機物的粒子252氧化以及分解,藉此能從基板W有效地去除粒子252。例如,在處理液251為清洗液且粒子252為聚苯乙烯之情形中,亦即在懸濁液25為聚苯乙烯乳膠之情形中,粒子去除單元5係對基板W的上表面供給紫外線,藉此從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去除粒子252(聚苯乙烯)。此部分的詳細說明係參照圖13並容後述。
接著,如圖5中的(c)所示,當結束粒子去除步驟時,從相互地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去除粒子252。
在此,參照圖1、圖2、圖6以及圖7說明基板W的圖案PT的其他例子。圖6中的(a)係顯示在藥液供給步驟中藥液27覆蓋基板W的圖案PT的狀態之圖。圖6中的(b)係顯示在懸濁液供給步驟中懸濁液25覆蓋基板W的圖案PT的狀態之圖。圖6中的(c)係顯示在處理液排除步驟中處理液251從懸濁液25減少且粒子252堆積於用以構成圖案PT的構造物23之間的狀態之圖。圖7中的(a)係顯示在處理液排除步驟結束後處理液251從懸濁液25被去除且粒子252堆積於用以構成基板W的圖案PT的構造物23之間的狀態之圖。圖7中的(b)係顯示在粒子去除步驟中正在從構造物23之間去除粒子252的狀態之圖。圖7中的(c)係顯示在粒子去除步驟結束後粒子252已經從構造物23之間被去除的狀態之圖。以下,主要說明與參照圖4以及圖5所說明的內容不同之點。
如圖6中的(a)所示,基板W係具有圖案PT。在圖案PT中,複數個構造物23係分別具有構造體241以及複數個凸部242。
作為一例,構造體241係沿著第一方向D1延伸。凸部242係從構造體241沿著第二方向D2突出。複數個凸部242係隔著間隔形成於第一方向D1。因此,在於第二方向D2彼此對向的凸部242與凸部242之間存在有空間SPX。此外,圖6中的(a)係不過是示意性地顯示構造物23,構造物23係能採用因應基板W的使用目的之任意的形狀以及構成。
如圖2以及圖6中的(a)所示,首先,在藥液供給步驟中,藥液噴嘴14係對基板W的上表面供給藥液27。結果,藉由藥液處理基板W。
接著,如圖2以及圖6中的(b)所示,在懸濁液供給步驟中,懸濁液噴嘴17係對基板W的上表面供給懸濁液25。結果,於基板W的上表面形成有懸濁液25的液膜26。
粒子252的粒徑(尺寸)係比相互地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間隔G還小。因此,在懸濁液供給步驟中,粒子252係進入至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間隔G係例如表示在第一方向D1相互地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中最接近的部分之間隔。
接著,如圖6中的(c)所示,在處理液排除步驟中,以於相互地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殘留有粒子252之方式從基板W的上表面排除(去除)處理液251。例如,在處理液排除步驟中,在停止供給懸濁液25的狀態下使基板W旋轉,藉此從基板W排除(去除)處理液251。
在處理液排除步驟中,在圖3中的(b)所示的區域262中處理液251係氣化,藉此處理液251(懸濁液25)的液面251a係下降。而且,粒子252係殘留於在第一方向D1相互地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此外,粒子252亦殘留於在第二方向D2相互地彼此相鄰的凸部242與凸部242之間。因此,依據實施形態一,從基板W排除處理液251時粒子252不僅支撐構造體241,亦支撐凸部242。結果,能抑制構造體241以及凸部242因為處理液251的表面張力而崩壞。
具體而言,在至少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處理液251被氣化(去除)的期間T中,在遍及基板W中之形成有圖案PT之區域整體中,複數個粒子252係堆積於在第一方向D1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且複數個粒子252填充於在第二方向D2彼此相鄰的凸部242與凸部242之間。換言之,在至少期間T中,於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以及凸部242與凸部242之間塞滿了複數個粒子252。因此,構造物23的構造體241以及凸部242被複數個粒子252支撐。結果,在從基板W排除處理液251時能抑制構造體241以及凸部242因為處理液251的表面張力而崩壞。
尤其,在實施形態一中,如圖6中的(b)所示,將懸濁液25供給至基板W的上表面。在此階段中,粒子252已經進入至在第一方向D1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以及在第二方向D2彼此相鄰的凸部242與凸部242之間。而且,如圖6中的(c)所示,從懸濁液25排除處理液251。在此情形中,藉由處理液251(懸濁液25)的液面251a的下降,粒子252係被朝向圖案PT下壓。結果,能使粒子252容易地進入以及堆積至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並使粒子252容易地進入以及填充至凸部242與凸部242之間。
接著,如圖7中的(a)所示,當結束處理液排除步驟時,處理液251被排除,在第一方向D1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以及在第二方向D2彼此相鄰的凸部242與凸部242之間殘留有粒子252。在圖7中的(a)的例子中,於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堆積有複數個粒子252,並於凸部242與凸部242之間填充有複數個粒子252。換言之,於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以及凸部242與凸部242之間塞滿了複數個粒子252。
接著,如圖1以及圖7中的(b)所示,在粒子去除步驟中,粒子去除單元5係藉由非液體去除殘留於用以構成圖案PT之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以及凸部242與凸部242之間的粒子252。結果,在實施形態一中,能在維持基板W的乾燥狀態下從基板W去除粒子252。
接著,如圖7中的(c)所示,當結束粒子去除步驟時,從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以及凸部242與凸部242之間去除粒子252。
以上,如參照圖4至圖7所說明般,能藉由懸濁液供給步驟、處理液排除步驟以及粒子去除步驟一邊抑制基板W的圖案PT中的構造物23的崩壞一邊乾燥以藥液進行處理後的基板W。
在此,說明一邊抑制構造物23的崩壞一邊乾燥基板W的參考例。在第一參考例中,利用未包含粒子252的有機溶劑(例如IPA)以及/或者疏水化劑,藉此抑制因為清洗液的表面張力所導致的構造物23的崩壞。然而,期望更有效地抑制構造物23的崩壞之技術。
在第二參考例中,藉由昇華技術乾燥以藥液進行處理後的基板W。昇華技術係在藉由藥液處理基板W後再藉由昇華性物質覆蓋圖案PT。而且,使昇華性物質昇華成氣體,藉此乾燥基板W。具體而言,藉由昇華性物質覆蓋圖案PT時,需要將藥液置換成昇華性物質。在此情形中,例如以液體狀態將昇華性物質與藥液置換後,予以冷卻從而將昇華性物質作成固體狀態。或者,例如使有機溶劑揮發,藉此使昇華性物質析出並作成固體狀態。然而,在第二參考例中會有下述情形:例如在奈米等級的構造物23的間隙產生凝固點降低,導致昇華性物質未變成固體狀態,或者最佳的昇華性物質的濃度會因為圖案PT的種類而改變,昇華性物質的性能會因為狀況而無法穩定。
相對於此,在實施形態一中,於以藥液進行處理後將懸濁液25供給至基板W,藉由用以構成懸濁液25之粒子252在基板W的乾燥時支撐圖案PT的構造物23。亦即,在基板W的乾燥時,構造物23係被粒子252物理性地支撐。結果,與第一參考例相比,更有效地抑制構造物23的崩壞。此外,由於使用藉由處理液251的下降使粒子252堆積於構造物23之間這種簡單的手法,因此與第二參考例相比,用以抑制構造物23的崩壞之性能穩定。
接著,參照圖1、圖2以及圖8說明實施形態一的基板處理方法。基板處理裝置100係執行基板處理方法。在基板處理方法中,處理具有圖案PT的基板W,該圖案PT係包含複數個構造物23。圖6係顯示基板處理方法之流程圖。如圖6所示,基板處理方法係包含步驟S1至步驟S8。步驟S1至步驟S8係依循控制部21的控制而被執行。
如圖1、圖2以及圖8所示,在步驟S1中,中心機器人CR係將基板W搬入至處理單元1。而且,在處理單元1中,自轉夾具12係保持基板W。再者,自轉馬達13係使自轉夾具12旋轉,藉此使基板W旋轉。
接著,在步驟S2中,藥液噴嘴14係將藥液供給至旋轉中的基板W的上表面。步驟S2係相當於本發明的「藥液供給步驟」的一例。
接著,在步驟S3中,懸濁液噴嘴17係將懸濁液25供給至旋轉中的基板W的上表面,藉此懸濁液25的液膜26形成於基板W的上表面。步驟S3係相當於本發明的「懸濁液供給步驟」的一例。
尤其,在用以構成懸濁液25之處理液251為清洗液之情形中,步驟S3亦作為清洗步驟發揮作用。此原因為:藉由懸濁液25沖洗藥液。因此,在此情形中,由於能省略清洗步驟,因此能刪減處理基板W時的製程數量。
接著,在步驟S4中,以在基板W中之相互地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殘留有粒子252之方式從基板W的上表面排除處理液251。亦即,在步驟S4中,控制部21係執行處理液排除控制。步驟S4係相當於本發明的「處理液排除步驟」的一例。
具體而言,在步驟S4中,自轉馬達13係使自轉夾具12旋轉,藉此使基板W旋轉。在此情形中,在圖3中的(b)的區域261的範圍中,藉由離心力所致使的懸濁液25的流動,從基板W排除懸濁液25。而且,在圖3中的(b)的區域262的範圍中,用以構成懸濁液25之處理液251係氣化,藉此從基板W排除處理液251。在此情形中,在至少處理液251從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氣化的期間T中,於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殘留有粒子252。亦即,於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堆積有粒子252。結果,依據實施形態一,由於藉由粒子252支撐構造物23,因此能抑制構造物23因為處理液251的表面張力而崩壞。此外,在實施形態一中,藉由處理液251,能使粒子252容易地進入至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
步驟S4中的基板W的旋轉速度係例如比步驟S2以及步驟S3中的基板W的旋轉速度還大。旋轉速度係例如表示每單位時間的基板W的旋轉數。當自轉馬達13在預定期間執行步驟S4時,使自轉夾具12停止旋轉,從而使基板W停止旋轉。預定期間係例如實驗性以及/或者經驗性地制定。
接著,在步驟S5中,中心機器人CR係從處理單元1搬出基板W。
接著,在步驟S6中,中心機器人CR係將基板W搬入至粒子去除單元5。
接著,在步驟S7中,粒子去除單元5係藉由非液體去除殘留於基板W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粒子252。
接著,在步驟S8中,中心機器人CR係從粒子去除單元5搬出基板W。接著,結束基板處理方法。
以上,如參照圖8所說明般,依據實施形態一的基板處理方法,藉由步驟S3、步驟S4以及步驟S7,能一邊抑制基板W的圖案PT中的構造物23的崩壞一邊乾燥以藥液進行處理後的基板W。
[實施形態二] 參照圖9以及圖10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二的基板處理裝置100。實施形態二與實施形態一的主要差異點在於:實施形態二的基板處理裝置100在懸濁液供給步驟之前先執行清洗液供給步驟。另外,實施形態二的基板處理裝置100的整體構成係與參照圖1所說明的實施形態一的基板處理裝置100的整體構成相同。以下,主要說明實施形態二與實施形態一的差異點。
圖9係顯示實施形態二的處理單元1的內部之側視圖。如圖9所示,實施形態二的處理單元1係除了具備圖2所示的實施形態一的處理單元1的構成之外還具備清洗液噴嘴31。實施形態二的處理單元1亦可進一步具備基板加熱部34。此外,實施形態二的基板處理裝置100係除了具備圖1所示的實施形態一的基板處理裝置100的構成之外還具備配管32以及閥33。
清洗液噴嘴31係將清洗液供給至基板W的上表面。具體而言,配管32係對清洗液噴嘴31供給清洗液。閥33係配置於配管32。而且,閥33係打開以及關閉配管32的流路,用以切換對清洗液噴嘴31供給清洗液以及停止對清洗液噴嘴31供給清洗液。當閥33將配管32的流路開放時,清洗液噴嘴31係朝向基板W供給清洗液。清洗液噴嘴31係相當於本發明的「清洗液供給部」的一例。
此外,例如亦能藉由與噴嘴移動部15相同構成的噴嘴移動部(未圖示)使清洗液噴嘴31升降或者使清洗液噴嘴31水平轉動。
基板加熱部34係加熱基板W。在圖9的例子中,基板加熱部34係與基板W隔離,並從基板W的下方加熱基板W。具體而言,基板加熱部34係配置於自轉基座121與基板W之間。基板加熱部34係具有略圓板形狀。基板加熱部34係例如為藉由通電而發熱的加熱器。加熱器係具有例如發熱體(例如電阻體)。此外,亦可從基板W的上方加熱基板W。
接著,參照圖1、圖9以及圖10說明實施形態二的基板處理方法。圖10係顯示基板處理方法之流程圖。如圖10所示,基板處理方法係包含步驟S11至步驟S20。步驟S11至步驟S20係依循控制部21的控制而被執行。
如圖1、圖9以及圖10所示,在步驟S11中,中心機器人CR係將基板W搬入至處理單元1。另外,步驟S11係與圖8的步驟S1相同。
接著,在步驟S12中,藥液噴嘴14係將藥液供給至旋轉中的基板W的上表面。亦即,在步驟S13以及步驟S14之前,藥液噴嘴14係將藥液供給至旋轉中的基板W的上表面。具體而言,在清洗液噴嘴31所為之清洗液的供給處理以及懸濁液噴嘴17所為之懸濁液25的供給處理之前,藥液噴嘴14係將藥液供給至旋轉中的基板W的上表面。另外,步驟S12係與圖8的步驟S2相同。步驟S12係相當於本發明的「藥液供給步驟」的一例。
接著,在步驟S13中,清洗液噴嘴31係將清洗液供給至旋轉中的基板W的上表面,藉此從基板W沖洗藥液。亦即,在藥液噴嘴14所為之藥液的供給處理之後,清洗液噴嘴31係將清洗液供給至旋轉中的基板W的上表面,藉此從基板W沖洗藥液。步驟S13係相當於本發明的「清洗液供給步驟」的一例。
接著,在步驟S14中,懸濁液噴嘴17係將懸濁液25供給至旋轉中的基板W的上表面,藉此將懸濁液25的液膜26形成於基板W的上表面。亦即,在清洗液噴嘴31所為之清洗液的供給處理之後,懸濁液噴嘴17係將懸濁液25供給至基板W的上表面。另外,步驟S14係與圖8的步驟S3相同。步驟S14係相當於本發明的「懸濁液供給步驟」的一例。
尤其,在用以構成懸濁液25之處理液251為清洗液之情形中,能與步驟S13相互作用從而更有效地從基板W排出藥液。
接著,在步驟S15中,以於基板W中之相互地彼此相鄰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殘留有粒子252之方式從基板W的上表面排除處理液251。亦即,在步驟S15中,控制部21係執行處理液排除控制。另外,步驟S15係與圖8的步驟S4相同。步驟S15係相當於本發明的「處理液排除步驟」的一例。
接著,在步驟S16中,基板加熱部34係加熱旋轉中的基板W。亦即,在步驟S14之後且在步驟S19之前,基板加熱部34係加熱基板W。具體而言,在執行處理液排除控制之後且在粒子去除單元5所為之粒子252的去除處理之前加熱基板W。因此,能更確實地使基板W乾燥。步驟S16係相當於本發明的「基板加熱步驟」的一例。
當自轉馬達13在預定期間執行步驟S16時,使自轉夾具12停止旋轉,從而使基板W停止旋轉。預定期間係實驗性以及/或者經驗性地制定。此外,亦可並行地執行步驟S15以及步驟S16。
接著,在步驟S17中,中心機器人CR係從處理單元1搬出基板W。
接著,在步驟S18中,中心機器人CR係將基板W搬入至粒子去除單元5。
接著,在步驟S19中,粒子去除單元5係藉由非液體去除殘留於基板W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粒子252。
接著,在步驟S20中,中心機器人CR係從粒子去除單元5搬出基板W。接著,結束基板處理方法。
以上,如參照圖10所說明般,依據實施形態二的基板處理方法,藉由步驟S14、步驟S15、步驟S16以及步驟S19,能一邊抑制基板W的圖案PT中的構造物23的崩壞一邊乾燥以藥液進行處理後的基板W。此外,基板處理方法亦可不包含步驟S16。
接著,參照圖11至圖13說明實施形態一以及實施形態二所使用的粒子去除單元5的三個具體例。
[氫氟酸的蒸氣所為之粒子252的去除] 圖11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一的粒子去除單元5之示意性的剖視圖。在用以構成懸濁液25之處理液251為清洗液且用以構成懸濁液25之粒子252為矽氧之情形中,圖11所示的粒子去除單元5係對已排除處理液251的基板W的上表面供給氫氟酸的蒸氣,藉此從基板W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去除粒子252。此外,在圖8的步驟S6或者圖10的步驟S18中,基板W係被搬入至粒子去除單元5。因此,被粒子去除單元5處理的基板W為懸濁液25中的處理液251(清洗液)已被排除且堆積有粒子252(矽氧)之狀態的基板W(圖5中的(a)或者圖7中的(a))。
如圖11所示,粒子去除單元5為蒸發氣體(vapor)處理單元,用以將屬於處理蒸氣的一例之包含氫氟酸的蒸氣供給至基板W。粒子去除單元5係包含:HF蒸發氣體產生容器4A,係儲留氫氟酸(液體);以及腔室5A,係於內部設置有用以收容HF蒸發氣體產生容器4A之密閉空間SP1。HF蒸發氣體產生容器4A內的氫氟酸係被內置於HF蒸發氣體產生容器4A的HF加熱器6A加熱。HF蒸發氣體產生容器4A內的氫氟酸的溫度係被控制部21控制。
粒子去除單元5係包含:衝壓板(punching plate)7A,係配置於HF蒸發氣體產生容器4A的下方;以及熱板(hot plate)8A,係配置於衝壓板7A的下方。熱板8A係在基板保持位置(圖11所示的位置)處水平地保持基板W,該基板保持位置為基板W的上表面與衝壓板7A對向之位置。基板W係一邊被熱板8A加熱一邊被支撐。基板W的溫度係被控制部21維持成固定溫度。熱板8A係連結於旋轉軸9A的上端部。包含馬達等之旋轉驅動機構10A係連結於旋轉軸9A。當旋轉驅動機構10A使旋轉軸9A旋轉時,熱板8A係與旋轉軸9A一起繞著鉛直軸線旋轉。結果,被熱板8A保持的基板W係繞著通過基板W的中心之鉛直的旋轉軸線Aa旋轉。
粒子去除單元5係進一步包含:筒狀的伸縮軟管(bellows)11A,係配置於熱板8A的周圍;以及伸縮單元(未圖示),係使伸縮軟管11A上下地伸縮。熱板8A係配置於伸縮軟管11A的內側。伸縮單元係使伸縮軟管11A在密閉位置(以實線所示的位置)與退避位置(以二點鏈線所示的位置)之間伸縮,該密閉位置為伸縮軟管11A的上端緣抵接至衝壓板7A之位置,該退避位置為伸縮軟管11A的上端緣已退避至比熱板8A的上表面還下方。
HF蒸發氣體產生容器4A係包含:蒸發氣體產生空間SP2,係被氫氟酸的蒸氣(藉由氫氟酸的蒸發所產生的氣體)充滿;以及流路15A,係經由連通閥14A連接於蒸發氣體產生空間SP2。HF蒸發氣體產生容器4A係連接於夾設有第一流量控制器16A以及第一閥17A的第一配管18A。HF蒸發氣體產生容器4A係經由第一配管18A連接於第一氮氣體供給源19A。屬於惰性氣體的一例之氮氣體係經由第一配管18A被供給至蒸發氣體產生空間SP2。同樣地,流路15A係連接於夾設有第二流量控制器20A以及第二閥21A的第二配管22A。流路15A係經由第二配管22A連接於第二氮氣體供給源23A。氮氣體係經由第二配管22A被供給至流路15A。
連通閥14A、第一閥17A以及第二閥21A係藉由控制部21而打開以及關閉。在連通閥14A以及第一閥17A打開的狀態下,於蒸發氣體產生空間SP2漂浮的氫氟酸的蒸氣係藉由來自第一氮氣體供給源19A的氮氣體的流動經由連通閥14A被供給至流路15A。因此,在全部的連通閥14A、第一閥17A以及第二閥21A打開的狀態下,被供給至流路15A的HF蒸發氣體(包含氫氟酸的蒸氣以及氮氣體之氣體)係藉由來自第二氮氣體供給源23A的氮氣體的流動被導引至衝壓板7A。因此,HF蒸發氣體係通過形成於衝壓板7A的眾多的貫通孔被噴吹至被熱板8A保持的基板W的上表面。結果,從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去除堆積於基板W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粒子252(矽氧)(圖5中的(b)、圖5中的(c)、圖7中的(b)、圖7中的(c))。
此外,在僅第二閥21A打開的狀態下,僅氮氣體被導入至衝壓板7A。結果,氮氣體被噴吹至基板W的上表面。基板處理裝置100係進一步包含:排氣單元24A(排氣機構),係排出腔室5A內的氣體。
[臭氧所為之粒子252的去除] 圖12係顯示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的粒子去除單元5之示意性的剖視圖。在懸濁液25為聚苯乙烯乳膠之情形中,圖12所示的粒子去除單元5係對已排除懸濁液25中的處理液251之基板W的上表面供給臭氧,藉此從基板W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去除粒子252(聚苯乙烯)。此外,在圖8的步驟S6或者圖10的步驟S18中,基板W係被搬入至粒子去除單元5。因此,被粒子去除單元5處理的基板W為懸濁液25中的處理液251(清洗液)已被排除且堆積有粒子252(矽氧)之狀態的基板W(圖5中的(a)或者圖7中的(a))。
如圖12所示,粒子去除單元5係具備腔室2B、蓋部升降機構31B、熱板4B、複數個升降銷51B、銷升降機構32B、臭氧氣體供給部6B、氣體排出部71B以及濃度測定部72B。控制部21係負責粒子去除單元5的整體控制。
腔室2B係具備腔室本體21B以及腔室蓋部22B。腔室本體21B係具備圓板狀的底板部211B以及圓筒狀的本體側部212B。腔室蓋部22B係具備圓板狀的頂板部221B以及圓筒狀的蓋側部222B。於頂板部221B的下表面經由板支撐部224B固定有於水平方向擴展的噴淋板(shower plate)223B。於噴淋板223B形成有眾多的貫通孔。於蓋側部222B與本體側部212B之間設置有O型環23B。
蓋部升降機構31B係將腔室蓋部22B於上下方向升降。在圖12中,蓋側部222B的下端面與本體側部212B的上端面係大致接觸,腔室本體21B的上方係被腔室蓋部22B封閉。在圖12的狀態下,蓋側部222B的下端面與本體側部212B的上端面之間係被O型環23B密閉,從而在腔室2B的內部中形成有與外部阻隔的處理空間20B。在蓋部升降機構31B中,未利用例如馬達或者馬達以外的致動器。
熱板4B係配置於處理空間20B。於熱板4B設置有包含電熱線的加熱器40B。藉由加熱器40B將熱板4B加熱至預定的設定溫度。熱板4B係固定於腔室本體21B。圓板狀的底板部211B、頂板部221B以及熱板4B的中心軸係大致相同。在以下的說明中,將以圓板狀的底板部211B、頂板部221B以及熱板4B的中心軸作為中心之方向簡稱為「周方向」。
於熱板4B的周方向以固定的角度間隔配置有複數個貫通孔41B。於底板部211B的上下方向中之與各個貫通孔41B重疊的位置設置有貫通孔213B。複數個升降銷51B係分別被插入至貫通孔41B以及貫通孔213B的任意的組合。複數個升降銷51B的下端係被固定於銷支撐板52B。在底板部211B的下方中,各個升降銷51B的周圍係被伸縮軟管53B圍繞。
銷升降機構32B係具備步進馬達(stepping motor),用以將銷支撐板52B於上下方向升降。結果,複數個升降銷51B係於上下方向移動。在圖12中,複數個升降銷51B的前端(上端)係配置於熱板4B的貫通孔41B的內部。在銷升降機構32B中,例如亦可為其他種類的馬達或者馬達以外的致動器。
在粒子去除單元5中,在複數個升降銷51B的前端配置於貫通孔41B的內部時,基板W係被載置於熱板4B的上表面並以水平的姿勢被保持。以下,將此種保持狀態稱為「第一保持狀態」。此外,在複數個升降銷51B的前端配置於比熱板4B的上表面還上方時,基板W係從下方被複數個升降銷51B支撐並以水平的姿勢被保持。以下,將此種保持狀態稱為「第二保持狀態」。
臭氧氣體供給部6B係具備臭氧氣體供給源61B、氣體供給管62B、氣體供給閥63B以及氣體噴嘴64B。氣體噴嘴64B係具有氣體供給口641B。氣體噴嘴64B係經由氣體供給管62B連接於臭氧氣體供給源61B。打開氣體供給閥63B,藉此從氣體噴嘴64B的氣體供給口641B對處理空間20B供給臭氧(O 3)氣體。
臭氧氣體係通過噴淋板223B的眾多的貫通孔一起被供給至基板W的上表面91B。臭氧氣體係例如為已以預定的氣體稀釋臭氧之氣體。亦可於臭氧氣體混合有其他種類的氧化性氣體等。
具體而言,在第一保持狀態或者第二保持狀態中,對基板W的上表面91B供給臭氧氣體。結果,堆積於基板W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粒子252(聚苯乙烯)係藉由臭氧而被氧化以及分解,從而從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被去除(圖5中的(b)、圖5中的(c)、圖7中的(b)、圖7中的(c))。
氣體排出部71B係具備氣體排出口711B以及氣體排出管712B。處理空間20B的氣體係經由氣體排出口711B以及氣體排出管712B排出至外部。於氣體排出管712B連接有濃度測定部72B。濃度測定部72B係測定從處理空間20B排出的氣體(排出氣體)中的預定成分的濃度。
[紫外線所為之粒子252的去除] 圖13係顯示本發明的又一個其他的實施形態的粒子去除單元5之示意性的剖視圖。在懸濁液25為聚苯乙烯乳膠之情形中,圖13所示的粒子去除單元5係對已排除懸濁液25中的處理液251之基板W的上表面照射紫外線,藉此從基板W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去除粒子252(聚苯乙烯)。此外,在圖8的步驟S6或者圖10的步驟S18中,基板W係被搬入至粒子去除單元5。因此,被粒子去除單元5處理的基板W為懸濁液25中的處理液251(清洗液)已被排除且堆積有粒子252(矽氧)之狀態的基板W(圖5中的(a)或者圖7中的(a))。
如圖13所示,粒子去除單元5係包含紫外線照射部3C、基板保持部5C、收容部7C、複數個氣體供給部10C、排氣部11C、移動機構13C以及旋轉機構15C。
基板保持部5C係保持基板W。具體而言,基板保持部5C係一邊水平地保持基板W一邊使基板W繞著基板保持部5C的旋轉軸線Ab旋轉。旋轉軸線Ab係與鉛直方向略平行並通過基板W的中心。更具體而言,基板保持部5C係包含自轉基座51C以及複數個夾具構件53C。複數個夾具構件53C係以水平的姿勢保持基板W。自轉基座51C為略圓板狀或者略圓柱狀,並以水平的姿勢支撐複數個夾具構件53C。
移動機構13C係使基板保持部5C沿著鉛直方向移動。具體而言,移動機構13C係使基板保持部5C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往復移動。第一位置係表示基板保持部5C接近紫外線照射部3C之位置。在圖13中圖示位於第一位置的基板保持部5C。第二位置係表示基板保持部5C遠離紫外線照射部3C之位置。第一位置為對基板W進行使用了紫外線的處理時之基板保持部5C的位置。第二位置為進行基板W的授予以及接受時之基板保持部5C的位置。移動機構13C係包含例如滾珠螺桿機構。
旋轉機構15C係使基板保持部5C繞著旋轉軸線Ab旋轉。結果,被基板保持部5C保持的基板W係繞著旋轉軸線Ab旋轉。旋轉機構15C係包含例如馬達。
紫外線照射部3C與基板保持部5C係沿著旋轉軸線Ab配置且彼此對向。紫外線照射部3C係隔著空間SPA與基板W對向。紫外線照射部3C係產生紫外線。紫外線照射部3C係對基板W的上表面照射紫外線。例如,紫外線照射部3C係在基板W的旋轉中對基板W的上表面照射紫外線。結果,堆積於基板W的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的粒子252(聚苯乙烯)係藉由紫外線而被氧化以及分解,從而從構造物23與構造物23之間被去除(圖5中的(b)、圖5中的(c)、圖7中的(b)、圖7中的(c))。
具體而言,紫外線照射部3C係包含電極33C、電極35C以及石英玻璃板31C。電極33C係具有略平板狀的形狀。電極35C係具有略平板狀的形狀。此外,電極35C係具有複數個開口351C。電極35C係隔著空間與電極33C對向。電極35C係相對於電極33C位於石英玻璃板31C側。石英玻璃板31C係設置於基板W側。
於電極33C與電極35C之間的空間存在有放電用氣體。而且,於電極33C與電極35C之間施加有高頻率的高電壓。結果,放電用氣體被激勵從而成為準分子(excimer)狀態。放電用氣體係從准分子狀態朝基底狀態返回時產生紫外線。紫外線係通過電極35C的開口351C並進一步透過石英玻璃板31C照射至基板W。
收容部7C係收容基板保持部5C、移動機構13C以及旋轉機構15C。而且,紫外線照射部3C係塞住收容部7C的上部開口。因此,紫外線照射部3C與收容部7C係作為腔室發揮作用。
氣體供給部10C係分別從貫通孔71C將惰性氣體供給至空間SPA。惰性氣體係例如為氮氣體或者氬氣體。排氣部11C係從貫通孔73C將收容部7C的內部的氣體排氣。
以上已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然而,本發明並未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在未逸離本發明的精神範圍內可在各種態樣中實施。此外,上述實施形態所揭示之複數個構成要素係能夠適當地變更。例如,亦可將某個實施形態所示的全部的構成要素中的某個構成要素追加至另一個實施形態的構成要素,或者亦可將某個實施形態所示的全部的構成要素中的某幾個構成要素從實施形態刪除。
此外,為了容易理解本發明,圖式係將各個構成要素主體性且示意性地顯示,且所圖示的各個構成要素的厚度、長度、個數、間隔等亦會有因為圖式繪製的關係而與實際不同之情形。此外,上述實施形態所示的各個構成要素的構成為一例,並未特別限定,在未實質性地逸離本發明的功效之範圍內可進行各種變更。 [產業可利用性]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基板處理方法以及基板處理裝置,具有產業可利用性。
1:處理單元 2:控制裝置 2B,5A:腔室 3:流體箱 3C:紫外線照射部 4:藥液櫃 4A:HF蒸發氣體產生容器 4B,8A:熱板 5:粒子去除單元 5C:基板保持部 6,8,33:閥 6A:HF加熱器 6B:臭氧氣體供給部 7,9,32:配管 7A:衝壓板 7C:收容部 9A:旋轉軸 10A:旋轉驅動機構 10C:氣體供給部 11:腔室 11A,53B:伸縮軟管 11C:排氣部 12:自轉夾具(基板保持部) 13:自轉馬達(基板旋轉部) 13C:移動機構 14:藥液噴嘴(藥液供給部) 14A:連通閥 15:噴嘴移動部 15A:流路 15C:旋轉機構 16:防護罩 16A:第一流量控制器 17:懸濁液噴嘴(懸濁液供給部) 17A:第一閥 18A:第一配管 19A:第一氮氣體供給源 20A:第二流量控制器 20B:處理空間 21:控制部 21A:第二閥 21B:腔室本體 22:記憶部 22A:第二配管 22B:腔室蓋部 23:構造物 23A:第二氮氣體供給源 23B:O型環 24A:排氣單元 25:懸濁液 26:液膜 27:藥液 31:清洗液噴嘴(清洗液供給部) 31B:蓋部升降機構 31C:石英玻璃板 32B:銷升降機構 33C,35C:電極 34:基板加熱部 40B:加熱器 41B,71C,213B:貫通孔 51B:升降銷 51C,121:自轉基座 52B:銷支撐板 53C,122:夾具構件 61B:臭氧氣體供給源 62B:氣體供給管 63B:氣體供給閥 64B:氣體噴嘴 71B:氣體排出部 72B:濃度測定部 91B:上表面 100:基板處理裝置 211B:底板部 212B:本體側部 221B:頂板部 222B:蓋側部 223B:噴淋板 224B:板支撐部 241:構造體 242:凸部 251:處理液 251a:液面 252:粒子 261,262:區域 351C:開口 641B:氣體供給口 711B:氣體排出口 712B:氣體排出管 Aa,Ab,AX1:旋轉軸線 AR:縱橫比 AX2:轉動軸線 CR:中心機器人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G:間隔 H:長度 IR:索引機器人 L:長度 LP:裝載埠 PT:圖案 SP,SPX:空間 SP1:密閉空間 SP2:蒸發氣體產生空間 ST:預定步驟 t0,t1:厚度 TW:塔 W:基板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一的基板處理裝置的內部之俯視圖。 [圖2]係顯示實施形態一的處理單元的內部之側視圖。 [圖3]中,(a)係顯示實施形態一的懸濁液的液膜覆蓋基板的上表面的狀態之側視圖,(b)係將(a)所示的懸濁液的一部分以及基板的一部分放大顯示之側視圖。 [圖4]中,(a)係顯示實施形態一的藥液覆蓋基板的圖案的狀態之圖,(b)係顯示實施形態一的懸濁液覆蓋基板的圖案的狀態之圖,(c)係顯示處理液從實施形態一的懸濁液減少且粒子堆積於用以構成圖案的構造物之間的狀態之圖。 [圖5]中,(a)係顯示處理液從實施形態一的懸濁液被去除且粒子堆積於用以構成基板的圖案的構造物之間的狀態之圖,(b)係顯示正在從實施形態一的構造物之間去除粒子的狀態之圖,(c)係顯示實施形態一的粒子已經從構造物之間被去除的狀態之圖。 [圖6]中,(a)係顯示實施形態一的藥液覆蓋基板的其他的圖案的狀態之圖,(b)係顯示實施形態一的懸濁液覆蓋基板的圖案的狀態之圖,(c)係顯示處理液從實施形態一的懸濁液減少且粒子堆積於用以構成圖案的構造物之間的狀態之圖。 [圖7]中,(a)係顯示處理液從實施形態一的懸濁液被去除且粒子堆積於用以構成基板的圖案的構造物之間的狀態之圖,(b)係顯示正在從實施形態一的構造物之間去除粒子的狀態之圖,(c)係顯示實施形態一的粒子已經從構造物之間被去除的狀態之圖。 [圖8]係顯示實施形態一的基板處理方法之流程圖。 [圖9]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二的處理單元的內部之側視圖。 [圖10]係顯示實施形態二的基板處理方法之流程圖。 [圖11]係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一的粒子去除單元之示意性的剖視圖。 [圖12]係顯示本發明的其他的實施形態的粒子去除單元之示意性的剖視圖。 [圖13]係顯示本發明的又一個其他的實施形態的粒子去除單元之示意性的剖視圖。

Claims (26)

  1. 一種基板處理方法,係用以處理具有圖案的基板,前述圖案係包含複數個構造物;前述基板處理方法係包含:懸濁液供給步驟,係將混雜了處理液以及未溶解至前述處理液的複數個粒子之懸濁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上表面,藉此將前述懸濁液的液膜形成於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以及處理液排除步驟,係以於相互地彼此相鄰的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堆積有前述粒子之方式從前述基板的上表面排除前述處理液。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進一步包含:粒子去除步驟,係藉由非液體去除堆積於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的前述粒子。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前述粒子為無機物;前述非液體為藥液的蒸氣;在前述粒子去除步驟中,對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供給前述藥液的蒸氣,藉此從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去除前述粒子。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前述粒子為矽氧。
  5.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前述粒子為有機物;前述非液體為紫外線或者臭氧;在前述粒子去除步驟中,對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供給前述臭氧或者對前述基板的上表面照射前述紫外線,藉此從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去除前述粒子。
  6.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前述粒子為聚苯乙烯。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前述處理液為清洗液。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前述粒子的尺寸係比相互地彼此相鄰的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的間隔還小。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在前述處理液排除步驟中,使前述基板旋轉,藉此從前述基板排除前述處理液。
  10. 如請求項9所記載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前述處理液排除步驟的執行時間係比預定步驟的執行時間還長;前述預定步驟係表示下述步驟:藉由旋轉使與前述處理液相同的處理液且為未混雜有前述粒子的處理液從基板甩離。
  11.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進一步包含:基板加熱步驟,係在前述處理液排除步驟之後且在前述粒子去除步驟之前加熱前述基板。
  12.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基板處理方法,其中進一步包含:藥液供給步驟,係在前述懸濁液供給步驟之前,將藥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以及清洗液供給步驟,係接續於前述藥液供給步驟之後,將清洗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上表面,藉此沖洗前述藥液;前述懸濁液供給步驟係接續在前述清洗液供給步驟之後被執行。
  13.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係用以處理具有圖案的基板,前述圖案 係包含複數個構造物;前述基板處理裝置係具備:懸濁液供給部,係將混雜了處理液以及未溶解至前述處理液的複數個粒子之懸濁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上表面,藉此將前述懸濁液的液膜形成於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以及控制部,係執行處理液排除控制;前述處理液排除控制係表示下述控制:一邊使前述粒子堆積於相互地彼此相鄰的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一邊從前述基板的上表面排除前述處理液。
  14. 如請求項13所記載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粒子去除單元,係藉由非液體去除堆積於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的前述粒子。
  15.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粒子為無機物;前述非液體為藥液的蒸氣;前述粒子去除單元係對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供給前述藥液的蒸氣,藉此從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去除前述粒子。
  16.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粒子為矽氧。
  17.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粒子為有機物;前述非液體為紫外線或者臭氧;前述粒子去除單元係對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供給前述臭氧或者對前述基板的上表面照射前述紫外線,藉此從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去除前述粒子。
  18. 如請求項17所記載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粒子為聚苯乙烯。
  19.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處理液為清洗液。
  20.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粒子的尺寸係比相互地彼此相鄰的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的間隔還小。
  21.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進一步具備:基板保持部,係保持前述基板;以及基板旋轉部,係使前述基板保持部旋轉,藉此使前述基板旋轉;前述處理液排除控制係表示下述控制:藉由前述基板旋轉部使前述基板旋轉。
  22. 如請求項21所記載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前述處理液排除控制的執行時間係比預定步驟的執行時間還長;前述預定步驟係表示下述步驟:藉由旋轉使與前述處理液相同的處理液且為未混雜有前述粒子的處理液從前述基板甩離。
  23. 如請求項14所記載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進一步包含:基板加熱部,係在前述處理液排除控制的執行之後且在前述粒子排除單元所為之前述粒子的去除處理之前加熱前述基板。
  24. 如請求項13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基板處理裝置,其中進一步具備:藥液供給部,係在前述懸濁液供給部所為之前述懸濁液的供給處理之前, 將藥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以及前述清洗液供給部,係接續於前述藥液供給部所為之前述藥液的供給處理之後,將清洗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上表面,藉此沖洗前述藥液;前述懸濁液供給部係接續在前述清洗液供給部所為之前述清洗液的供給處理之後,對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供給前述懸濁液。
  25. 一種基板處理方法,係用以處理具有圖案的基板,前述圖案係包含複數個構造物;前述基板處理方法係包含:懸濁液供給步驟,係將混雜了處理液以及未溶解至前述處理液的複數個粒子之懸濁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上表面,藉此將前述懸濁液的液膜形成於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以及處理液排除步驟,係以於相互地彼此相鄰的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殘留有前述粒子且前述粒子支撐前述構造物之方式從前述基板的上表面排除前述處理液。
  26. 一種基板處理裝置,係用以處理具有圖案的基板,前述圖案係包含複數個構造物;前述基板處理裝置係具備:懸濁液供給部,係將混雜了處理液以及未溶解至前述處理液的複數個粒子之懸濁液供給至前述基板的上表面,藉此將前述懸濁液的液膜形成於前述基板的上表面;以及控制部,係執行處理液排除控制;前述處理液排除控制係表示下述控制:一邊使前述粒子殘留於相互地彼 此相鄰的前述構造物與前述構造物之間並使前述粒子支撐前述構造物,一邊從前述基板的上表面排除前述處理液。
TW111105187A 2021-03-25 2022-02-14 基板處理方法以及基板處理裝置 TWI8311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51569A JP2022149423A (ja) 2021-03-25 2021-03-25 基板処理方法及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21-051569 2021-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2981A TW202242981A (zh) 2022-11-01
TWI831129B true TWI831129B (zh) 2024-02-01

Family

ID=83395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5187A TWI831129B (zh) 2021-03-25 2022-02-14 基板處理方法以及基板處理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49423A (zh)
KR (1) KR20230135658A (zh)
TW (1) TWI831129B (zh)
WO (1) WO2022201830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96742A1 (en) * 2007-02-08 2008-08-21 Mark Jonathan Beck Particle removal method and composition
TW201243909A (en) * 2011-03-18 2012-11-01 Basf S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ptical devices, micromachines and mechanical precision devices having patterned material layers with line-space dimensions of 50 nm and less
TW201712752A (zh) * 2015-06-04 2017-04-01 蘭姆研究公司 高深寬比結構之不造成坍陷的乾燥方法
US20180264524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Template cleaning method, template clean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liqui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75788A (ja) * 1997-03-31 1998-10-13 Sumitomo Chem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装置
JP6703858B2 (ja) 2016-02-26 2020-06-03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96742A1 (en) * 2007-02-08 2008-08-21 Mark Jonathan Beck Particle removal method and composition
TW201243909A (en) * 2011-03-18 2012-11-01 Basf S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ptical devices, micromachines and mechanical precision devices having patterned material layers with line-space dimensions of 50 nm and less
TW201712752A (zh) * 2015-06-04 2017-04-01 蘭姆研究公司 高深寬比結構之不造成坍陷的乾燥方法
US20180264524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 Template cleaning method, template clean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liqui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01830A1 (ja) 2022-09-29
TW202242981A (zh) 2022-11-01
JP2022149423A (ja) 2022-10-06
KR20230135658A (ko) 2023-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98906B (zh) 基板處理方法以及基板處理裝置
TWI646596B (zh) 基板處理方法以及基板處理裝置
KR102009613B1 (ko) 기판 처리 방법
US20050115671A1 (en) Substrate treating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treating method
JP6875811B2 (ja) パターン倒壊回復方法、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6672023B2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CN109326535B (zh) 基板处理方法和基板处理装置
JP7015219B2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TWI708339B (zh) 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JP6811675B2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4187540B2 (ja) 基板処理方法
CN108666237B (zh) 基板处理方法及基板处理装置
TWI809652B (zh) 基板處理方法及基板處理裝置
JP2017041512A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TWI831129B (zh) 基板處理方法以及基板處理裝置
JP7311988B2 (ja) 基板処理方法、半導体製造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KR102518117B1 (ko) 기판 처리 방법 및 기판 처리 장치
JP6817821B2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WO2020105376A1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14187253A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WO2023090171A1 (ja) 基板処理方法
JP2021073736A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23034828A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
JP2019186388A (ja) 基板処理方法および基板処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