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30278B - SCADA Web HMI系統 - Google Patents

SCADA Web HMI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30278B
TWI830278B TW111125582A TW111125582A TWI830278B TW I830278 B TWI830278 B TW I830278B TW 111125582 A TW111125582 A TW 111125582A TW 111125582 A TW111125582 A TW 111125582A TW I830278 B TWI830278 B TW I8302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mi
component
aforementioned
system monitoring
communication statu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5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9854A (zh
Inventor
清水亮
野島章
清水伸夫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芝三菱電機產業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芝三菱電機產業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芝三菱電機產業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9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9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30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3027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18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 G05B19/4097Numerical control [NC], i.e. automatically opera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machine tools, e.g. in a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 so as to execute positioning, movement or co-ordinated operations by means of programme data in numerical form characterised by using design data to control NC machines, e.g. CAD/CA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404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5Nc in input of data, input till input file format
    • G05B2219/35012Cad ca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24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involv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圖面製作裝置能夠依據藉由拖放所描繪的網路構成圖來產生系統監視畫面的HMI構成資料。HMI伺服裝置能夠藉由將HMI構成資料應用於預先訂定的伺服器運行時程式庫以執行系統監視處理,發送與監視對象的裝置之通信狀態對應的顯示信號。HMI用戶端裝置對Web瀏覽器描繪系統監視畫面,依據所接收的顯示信號而變更系統監視畫面所配置的構件的顯示狀態。依據本發明,能夠實現以非程序設計方式將產業工廠的系統監視功能圖形化。

Description

SCADA Web HMI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SCADA Web HMI系統,特別是關於為了以非程序設計(non-programming)方式將產業工廠的系統監視功能開發成圖形化(graphical)的技術。
已知SCADA(supervising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監督控制和數據採集)係作為對大規模的產業工廠監視控制的結構。產業工廠係鋼鐵工廠、製紙工廠、食品工廠、製藥工廠、水泥廠、發電廠等工廠。SCADA為產業監視控制系統的一種,進行由電腦所為之系統監視、工程(process)控制及資料收集。
SCADA一般係由以下所述的子系統(sub-system)構成。
(1)HMI(Human-Machine Interface;人機介面)
HMI係將對象處理的資料提示給操作員而使操作員能夠監視且控制工程的機構。
(2)監視控制系統
監視控制系統係由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程式邏輯控制器)等構成。監視控制系統收集工程上的信號資料,對工程傳送控制指令。
(3)遠程輸入輸出裝置(Remote Input Output:RIO)
遠程輸入輸出裝置係與設置於工程內的感測器連接,將感測器的信號轉換成數位的資料,並將該數位資料傳送至監視控制系統。
(4)通信基礎建設
通信基礎建設係將監視控制系統與遠程輸入輸出裝置連接。
在作為SCADA HMI子系統的一例上,於專利文獻1揭示有具備HMI用戶端裝置與HMI伺服裝置的系統。HMI伺服裝置係從PLC接收信號資料而將該信號資料發送給HMI用戶端裝置。信號資料係有關構成產業工廠之現場用機器群的信號,包含致動器控制信號及感測器檢測信號等。
此外,申請人在當作與本發明關聯的文獻方面乃包含上述的文獻並知悉以下記載的文獻。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7-27211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113665號公報
針對屬於上述的子系統之一的SCADA HMI子系統的開發上的問題進行說明。
用以監視控制產業工廠的SCADA係根據來自系統運用者的定單來開發。SCADA廠商係根據來自下單者的要求規格來設計HMI畫面影像,對下 單者確認是否與要求規格有不一致,以調整HMI畫面影像。在作為HMI畫面(HMI Screen)的設計上可使用具有高度的圖面編輯功能之通用的圖面編輯器。通用的圖面編輯器例如為Microsoft Visio(註冊商標)。
以往,SCADA廠商獲得下單者的同意後,使用與圖面編輯器不同的工程工具(engineering tool)來開發HMI子系統。此時,不使用以圖面編輯器所製成的電子資料,HMI開發者係根據經同意的HMI畫面影像,使用工程工具而以手動操作來製成新的畫面資料。再者,HMI開發者為了發揮HMI畫面的監視控制功能,乃必須使用工程工具來製作要配置於HMI畫面上的各構件(parts)的操作程式。在藉由工程工具所為的HMI開發上須要較大的成本而期待HMI開發的效率化。
作為產業工廠系統的HMI畫面之一係有用以監視經由電腦網路所連接的各裝置之運轉狀態的監視畫面。如以上所述的方式,HMI開發者必須根據已獲得下單者的同意的HMI畫面影像,使用工程工具重新製成系統監視畫面的畫面資料,並且製成使系統畫面發揮功能的程式。
當要製作系統監視畫面時,雖然可考慮將辦公室的IT(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系統等所利用的可繪製網路構成圖的網路監視軟體建入HMI子系統,然而在以下的兩點無法稱為具有效率。
第一,SCADA HMI系統具有用以對產業工廠進行監視控制之多數的HMI畫面,系統監視畫面僅為其中之一個畫面。必須將所有的HMI畫面的設計統一。即使使用上述的網路監視軟體也不過是能夠繪製網路構成圖,而無法將該網路構成圖轉用為與其他的HMI畫面經統一設計後的系統監視畫面。
第二,產業工廠系統與辦公室的IT系統相比較,構成系統之機器 (在本文中,其含意包括儀器、裝置及設備)的使用壽命較長。在辦公室的IT系統方面,過了耐用年限的機器大多為很早被替換以謀求有效的運用的情形。相對於此,產業工廠系統的產業機器的數量較多,若也計入終端的產業機器,則有數十年以上連續運轉的產業機器也不足為奇。上述的情形時,為了不對傳統的產業機器造成影響,必須進行監視以使符合限制條件。若是上述的網路監視系統,則無法應付上述的產業工廠系統特有的限制條件。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研發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SCADA Web HMI系統,該SCADA Web HMI系統能夠實現以非程序設計方式將產業工廠的系統監視功能圖形化。
第一觀點係關聯於SCADA Web HMI系統。
SCADA Web HMI系統具備圖面製作裝置、HMI伺服裝置及HMI用戶端裝置,且連接於構成產業工廠的產業機器及集線裝置。
前述圖面製作裝置係顯示模版(stencil)區域,該模版區域係排列有:伺服構件,係與前述HMI伺服裝置對應;用戶端構件,係與前述HMI用戶端裝置對應;產業機器構件,係與前述產業機器對應;HUB(集線器)構件,係與前述集線裝置對應;及電纜構件,係與通信電纜對應。
前述圖面製作裝置係顯示製圖區域,該製圖區域係藉由將排列在前述模版區域的各構件以拖放(drag and drop)的方式進行配置,從而能夠描繪前述伺服構件、前述用戶端構件及前述產業機器構件各自經由前述電纜構件而連接於前述HUB構件的網路構成圖。
前述圖面製作裝置係根據在前述製圖區域所描繪的前述網路構成圖來產生 HMI構成資料,該HMI構成資料係使配置有構成前述網路構成圖的構件之系統監視畫面的向量影像資訊、配置於前述系統監視畫面的前述構件的IP位址資訊、與配置於前述系統監視畫面之前述構件的構件間連接資訊具關聯性。
前述HMI伺服裝置係藉由將前述HMI構成資料應用於伺服器運行時程式庫(runtime libraries),以執行用以監視裝置群之各個裝置的通信狀態的系統監視處理,該伺服器運行時程式庫已預先訂定包含前述HMI用戶端裝置、前述產業機器及前述集線裝置之前述裝置群的監視方法。
前述HMI伺服裝置係將與藉由前述系統監視處理所監視的前述裝置群之各個裝置的通信狀態對應的顯示信號發送給前述HMI用戶端裝置。
前述HMI用戶端裝置係執行Web瀏覽器。
前述Web瀏覽器係根據從前述HMI伺服裝置所接收的前述向量影像資訊來描繪前述系統監視畫面。
前述Web瀏覽器係依據所接收的前述顯示信號而變更前述系統監視畫面所配置之前述構件的顯示狀態。
第二觀點係於第一觀點更加具有下列的特徵。
前述系統監視處理係以滿足將對前述產業機器的監視頻率訂定為比對前述HMI用戶端裝置的監視頻率低的限制條件的方式,監視前述裝置群之各個裝置的通信狀態。
第三觀點係於第一或第二觀點更加具有下列的特徵。
當藉由前述系統監視處理所監視的前述裝置群之各個裝置的通信狀態為異常時,前述HMI伺服裝置係執行對前述Web瀏覽器發送警報信號的警報管理處理。
前述Web瀏覽器在即使未描繪前述系統監視畫面時也顯示前述警報信號的內容。
第四觀點係於第一至第三之中任一觀點更加具有下列的特徵。
當前述集線裝置的通信狀態為異常且前述產業機器的通信狀態為正常時,前述系統監視處理係推估為從前述HMI伺服裝置至前述產業機器為止之實際的路徑、與從前述系統監視畫面所描繪的前述伺服構件至前述產業機器構件為止的路徑不同,並發送用以顯示配線異常的前述顯示信號。
依據第一觀點,圖面製作裝置能夠依據藉由拖放所描繪的網路構成圖來產生系統監視畫面的HMI構成資料。HMI伺服裝置能夠藉由將HMI構成資料應用於預先訂定的伺服器運行時程式庫以執行系統監視處理,發送與監視對象的裝置之通信狀態對應的顯示信號。HMI用戶端裝置能夠對Web瀏覽器描繪系統監視畫面,依據所接收的顯示信號而變更系統監視畫面所配置的構件的顯示狀態。因此,依據本發明,能夠實現以非程序設計方式將產業工廠的系統監視功能圖形化。
依據第二觀點,能夠於包含傳統的產業機器之既設的產業工廠以滿足限制條件的方式執行系統監視。因此,能夠防止造成既設的產業工廠之運作之阻礙的副作用。
依據第三觀點,即使於Web瀏覽器未描繪系統監視畫面時也能夠將警報信號通知給使用者。
依據第四觀點,當從網路拓樸(network topology)推估的集線裝置的通信狀態與直接檢測出的集線裝置的通信狀態不一致時,能夠將實際的網路 構成與系統監視畫面上的網路構成圖構成不同乙事通知給使用者。
1:圖面製作裝置
1a:處理器
1b:記憶體
1c:監視器
1d:輸入輸出介面
2:HMI伺服裝置
2a:處理器
2b:記憶體
2d:輸入輸出介面
3:HMI用戶端裝置
3a:處理器
3b:記憶體
3c:監視器
3d:輸入輸出介面
4:產業機器
5:HMI構成資料
6:集線裝置
6a:第一集線裝置
6b:第二集線裝置
11:圖面編輯器
12:製圖部
13:HMI構成資料產生部
21:系統監視處理
22:警報管理處理
23:HMI伺服處理
31:Web瀏覽器
51:SVG資料
52:IP位址資訊
53:構件間連接資訊
54:用戶通知資訊
121:模版區域
121a至121e:主圖形
122:製圖區域
122a:伺服構件
122b:用戶端構件
122c:產業機器構件
122d,122h:HUB構件
122e,122f,122g:電纜構件
S100,S110,S120,S130,S131,S132,S133,S140,S150,S160,S170:步驟
圖1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之SCADA Web HMI系統的構成例的圖。
圖2係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之圖面編輯器顯示的圖面製作畫面的一例。
圖3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之IP位址資訊、構件間連接資訊及用戶通知資訊之一例的圖。
圖4係例示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之HMI伺服裝置具有的功能之概要的方塊圖。
圖5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之系統監視處理之一例的圖。
圖6係用以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之系統監視處理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圖7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之系統監視處理之一例的圖。
圖8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之系統監視處理之一例的圖。
圖9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1之系統監視處理之一例的圖。
圖10係例示本發明之實施型態2之HMI伺服裝置具有的功能之概要的方塊圖。
圖11係用以針對本發明之實施型態2之系統監視處理進行說明的流程圖。
圖12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2之系統監視處理之一例的圖。
圖13係顯示圖面製作裝置、HMI伺服裝置、HMI用戶端裝置之硬體構成例的方塊圖。
圖14係由圖面編輯器製作的網路構成圖的一例。
圖15係構件的監視方法、顯示方法及限制條件的一例。
以下參照圖式來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型態。再者,對於各圖中共用的要素係標示相同的符號而省略重複的說明。
實施型態1
1-1. SCADA Web HMI系統
圖1係用以說明SCADA Web HMI系統之構成例的圖。SCADA Web HMI系統為構成用以對產業工廠進行監視控制之SCADA之一部分的HMI子系統。圖1所示的SCADA Web HMI系統包含圖面製作裝置1、HMI伺服裝置2、HMI用戶端裝置3。HMI伺服裝置2及HMI用戶端裝置3係經由電腦網路而連接於構成產業工廠之至少一個產業機器4。
圖面製作裝置1為開發環境且執行圖面編輯器11。HMI開發者使用圖面編輯器11來設計用以對產業機器進行監視控制的複數個HMI畫面。圖面製作裝置1係根據使用圖面編輯器11所描繪的各HMI畫面影像,來產生包含各HMI畫面之向量影像資訊的HMI構成資料5。
HMI伺服裝置2及HMI用戶端裝置3為執行環境,且讀取HMI構成資料5並作為瀏覽器為基礎(browser-based)的HMI子系統而發揮功能。以HMI用戶端裝置3執行的Web瀏覽器31係與以HMI伺服裝置2執行的Web伺服器進行協調而運作。Web瀏覽器3I上描繪的各HMI畫面係作為用以對產業機器進行監視控制的畫面而發揮功能。
產業機器4例如為連接於構成產業工廠的感測器或致動器的PLC、 PC、閘道器(gateway)等。
1-2. 圖面製作裝置
由HMI開發者所使用的圖面編輯器11稱為工程工具。由圖面製作裝置1執行的圖面編輯器11具有高度的圖面編輯功能、與能夠以SVG形式保存圖面資料的功能。作為圖面編輯器11的基礎功能,能夠利用例如Microsoft Visio(註冊商標)。再者,圖面編輯器11具備製圖部12與HMI構成資料產生部13。
參照圖2針對藉由製圖部12顯示的圖面製作畫面進行說明。圖2係圖面編輯器11顯示的圖面製作畫面的一例。
製圖部12係於監視器1c(圖13)將模版區域121及供描繪圖面的製圖區域122並排顯示,模版區域121係排列有用以製作圖面所必要的構件的主圖形(master shape)。再者,製圖部12能夠使用滑鼠等輸入輸出介面1d(圖13)而將HMI開發者所選擇的模版區域121上的構件配置於製圖區域122的圖面上。
以下作為HMI畫面的一例,針對用以監視產業工廠之網路構成的系統監視畫面進行說明。
於圖2所示的模版區域121排列有:與HMI伺服裝置2對應的伺服構件之主圖形121a、與HMI用戶端裝置3對應的用戶端構件之主圖形121b、與產業機器4對應的產業機器構件之主圖形121c、與集線裝置6(圖4)對應的HUB構件之主圖形121d、及與通信電纜對應的電纜構件之主圖形121e。HMI開發者能夠藉由以滑鼠操作所為的拖放來複製模版區域121上的構件並配置於製圖區域122之任意的位置。
於圖2所示的製圖區域122描繪有作為系統監視畫面而使用的網路構成圖(網路拓樸)的一例。於圖2所示的製圖區域122描繪有伺服構件122a、用 戶端構件122b及產業機器構件122c各自經由電纜構件(122e、122f、122g)而連接於HUB構件122d的網路構成圖。網路構成圖係藉由將配置於模版區域121之各構件拖放到製圖區域122而描繪。
此外,於製圖區域122也可描繪如圖14所示的複雜的網路構成圖。為了描繪這樣的網路構成圖,於模版區域121係依圖15的構件類別列記載的每一構件類別準備有主圖形。
返回圖1來繼續說明。HMI構成資料產生部13係根據描繪於製圖區域122的網路構成圖來產生HMI構成資料5。HMI構成資料5包含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可縮放向量圖形)資料51、IP位址資訊52、構件間連接資訊53及用戶通知資訊54,這些內容係以構件名稱被賦予關聯性。構件名稱為組合畫面名、構件類別及構件編號後的在系統內固有的名稱。
SVG資料51為配置有構成網路構成圖的構件之系統監視畫面的向量影像資料,包含各構件的構件名稱、位置、形狀、顏色、大小等靜態顯示屬性。IP位址資訊52係訂定系統監視畫面所配置的構件之構件名稱、與對應於構件之裝置的IP位址的對應關係。HMI開發者可依據需要而編輯IP位址。構件間連接資訊53係訂定系統監視畫面所配置的構件的連接關係。連接關係乃藉由電纜構件所連接的兩個構件之構件名稱的組合來定義。用戶通知資訊54係訂定構件名稱與至少一個警報信號的內容的關係。HMI開發者可依據需要來編輯警報信號的內容。
再者,HMI構成資料產生部13係將SVG資料51作為SVG形式的檔案來輸出,且將IP位址資訊52、構件間連接資訊53及用戶通知資訊54作為CSV形式的檔案來輸出。這些檔案係被下載至HMI伺服裝置2。
圖3係顯示根據圖2的製圖區域122所描繪的網路構成圖而由HMI構成資料產生部13產生的IP位址資訊52、構件間連接資訊53、及用戶通知資訊54之具體例的圖。
在圖3中,作為IP位址資訊52的一例,係對伺服構件122a(構件名稱:SYS1_1HMISVR)、用戶端構件122b(構件名稱:SYS1_2HMICLT)、HUB構件122d(構件名稱:SYS1_3HUB8)、產業機器構件122c(構件名稱:SYS1_4PC)各自分配有IP位址。此外,構件名稱(SYS1_1HMISVR)係以畫面名(SYS1)、構件編號(1)及構件類別(HMISVR)的組合所構成。
在圖3中,作為構件間連接資訊53的一例,係以「DeviceEnd」列所記載的構件名稱與「ConnectivityEnd」列所記載的構件名稱的組合來訂定藉由電纜構件所連接的兩個構件的連接關係。
在圖3中,作為用戶通知資訊54的一例,由於相對於一個裝置可能有複數個異常狀態,所以對於一個構件訂定有複數個異常訊息。
1-3. HMI伺服裝置
圖4係例示實施型態1之HMI伺服裝置2具有的功能之概要的方塊圖。
HMI伺服裝置2具備用以執行各種處理的處理器2a(圖13)、及供儲存各種資訊的記憶體2b(圖13)。藉由處理器2a執行記憶體2b所記憶的程式,處理器2a係作為系統監視處理21、警報管理處理22、HMI伺服處理23而發揮功能。系統監視處理21、警報管理處理22及HMI伺服處理23能夠藉由程序(process)間通信而相互交換資料。
於記憶體2b儲存有從圖面製作裝置1下載來的HMI構成資料5。HMI構成資料5包含上述的SVG資料51、IP位址資訊52、構件間連接資訊53、及 用戶通知資訊54。再者,於記憶體2b預先記憶有應用HMI構成資料5而在HMI伺服裝置2運作的伺服器運行時程式庫、以及接收顯示信號或警報信號而在HMI用戶端裝置3運作的構件運行時程式庫。
(系統監視處理)
系統監視處理21係藉由將HMI構成資料5應用於預先訂定有裝置群的監視方法的伺服器運行時程式庫,以監視裝置群之各者的通信狀態,裝置群包含HMI用戶端裝置3、產業機器4及集線裝置6。在此,應用於伺服器運行時程式庫的HMI構成資料5為IP位址資訊52、構件間連接資訊53、及用戶通知資訊54。
於伺服器運行時程式庫係針對裝置群之各者預先訂定有監視方法。例如,針對具有IP位址的裝置係訂定有藉由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網際網路控制訊息協定)封包的響應檢查而監視通信狀態的監視方法。針對支援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簡易網路管理通訊協定)的裝置係訂定有藉由SNMP協定來監視通信狀態的監視方法。針對不具有IP位址或不支援SNMP的裝置,係訂定有從路徑上的其他裝置的監視結果來推估該裝置之通信狀態的監視方法。針對存在於符記環網路(token-ring network)上的裝置,係訂定有藉由取得符記而監視通信狀態的監視方法。針對PLC或精簡型用戶端(thin client)等主要裝置係訂定有獨自的監視方法。再者,於伺服器運行時程式庫及構件運行時程式庫(runtime libraries)係訂定有顯示方法,該顯示方法係訂定有對應於裝置群之各者之通信狀態的構件之顯示顏色。
針對裝置群之監視方法之具體例進行說明。例如,圖4所示的HMI用戶端裝置3、產業機器4、集線裝置6的監視方法為存活監視(alive monitoring)。具體而言,系統監視處理21係根據IP位址資訊52並使用ping指令而對監視對象的 裝置(發送目的地裝置)發送ICMP的“echo request”封包。系統監視處理21係藉由監視是否從發送目的地裝置回覆來“echo reply”,而能夠判斷發送目的地裝置之通信狀態為正常或異常。系統監視處理21係依據監視對象的裝置之通信狀態(正常、異常)而對警報管理處理22與HMI伺服處理23發送與監視對象的裝置對應的構件的顯示信號。顯示信號包含構件名稱與狀態值。
此外,系統監視處理21以如下的方式監視IP無IP位址的通信電纜。當連接於通信電纜的兩端的兩裝置的通信狀態為正常時,系統監視處理21係推估通信電纜的通信狀態為正常。再者,當連接於通信電纜的兩端之至少一方的裝置的通信狀態為異常時,系統監視處理21係推估通信電纜的通信狀態為異常。系統監視處理21係將與所推估的通信電纜的通信狀態(正常、異常)對應的顯示信號發送給警報管理處理22與HMI伺服處理23。
圖5係顯示未從產業機器4響應,而有從HMI用戶端裝置3及集線裝置6響應時的例子。此時,係發送用以利用異常顏色(紅色)顯示與產業機器4對應的產業機器構件122c及電纜構件122g的顯示信號。而且,係發送用以利用正常顏色(綠色)顯示與HMI伺服裝置2對應的伺服構件122a、與HMI用戶端裝置對應的用戶端構件122b、與集線裝置6對應的HUB構件122d、以及電纜構件(122e、122f、122g)的顯示信號。
(系統監視處理:限制條件)
然而,構成產業工廠的產業機器4也存在傳統機器。傳統機器為通信速度較低的機器,此情形下,也有因進行用於網路監視的通信而阻礙原本的運作的情形。例如,藉由對於ICMP回應(echo)要求封包的響應而進行機器的監視時,當該機器不存在於網路上時,為了檢測該機器的MAC位址會反覆送出ARP封包。ARP 封包係以廣播發送。因此,因通信處理較低速的機器接收並處理多數的ARP封包,也會有該機器原本的功能誤運作的情形。為了避免上述的狀態,乃有必要對監視方法設限制。
因此,系統監視處理21係以滿足將對傳統的產業機器4的監視頻率訂定為比對HMI用戶端裝置3及集線裝置6的監視頻率低的限制條件的方式,監視裝置群之各個裝置的通信狀態。作為限制條件的一例,可當存在無法高速地進行通信處理的產業機器4時,將ICMP回應要求封包的送出間隔增長,並且未發現產業機器4時,將ICMP回應要求封包的送出間隔階段地設定較長。藉由滿足上述的限制條件,能夠防止將系統監視功能新應用於既設的產業系統之際的副作用。
(系統監視處理:非管理(unmanaged)機器之通信狀態的推估)
接著,針對無法直接監視監視對象之裝置的通信狀態時的推估方法進行說明。集線裝置6為管理(managed)機器時,雖然具有IP位址而能夠直接監視集線裝置6的通信狀態,然而集線裝置6為非管理機器時,不具有IP位址而必須間接監視通信狀態。
在此,系統監視處理21係從構件間連接資訊53取得從HMI伺服裝置2至各裝置(HMI用戶端裝置3、產業機器4)為止的路徑,而以如下的方式推估路徑上的裝置(集線裝置6)之通信狀態。
(1)當連接於集線裝置6之裝置群之至少一個裝置的通信狀態為正常時,系統監視處理21推估集線裝置6的通信狀態為正常。
(2)當連接於集線裝置6之所有的裝置的通信狀態為異常時,系統監視處理21推估集線裝置6的通信狀態為異常。
參照圖6至圖9而針對上述的系統監視處理21的具體例進行說明。圖6係用以針對實施型態1之系統監視處理21中的監視裝置群之通信狀態的處理進行說明的流程圖。在此說明中,於圖4所示的網路構成中,集線裝置6係設為不具有IP位址的非管理機器(非管理HUB)。
於步驟S100,系統監視處理21係以使滿足限制條件的方式,將具有IP位址的裝置群(HMI用戶端裝置3、產業機器4)作為發送目的地裝置來執行ping指令。
於步驟S110,判定是否已從所有的發送目的地裝置接收ICMP回應響應訊息。當已從所有的發送目的地裝置接收ICMP回應響應訊息時,執行步驟S120的處理。
於步驟S120,判定為所有的發送目的地裝置的通信狀態為正常。而且,由於連接於集線裝置6之裝置群之至少一個發送目的地裝置的通信狀態為正常,所以推估屬於非管理機器的集線裝置6為正常。
接著,於步驟S170發送與配置於系統監視畫面的構件有關的顯示信號。圖7係顯示從所有的發送目的地裝置有響應時之系統監視畫面之顯示例的圖。步驟S120的處理後,於步驟S170係發送用以利用正常顏色(綠色)顯示與HMI伺服裝置2對應的伺服構件122a、與HMI用戶端裝置對應的用戶端構件122b、與產業機器4對應的產業機器構件122c、與集線裝置6對應的HUB構件122d、以及電纜構件(122e、122f、122g)之各者的顯示信號。
步驟S110的判定條件不成立時,執行步驟S130的處理。於步驟S130中,判定是否已從一部分的發送目的地裝置接收ICMP回應響應訊息。已從一部分的發送目的地裝置接收ICMP回應響應訊息時,執行步驟S140的處理。
於步驟S140,判定為有響應的發送目的地裝置的通信狀態為正常。判定為無響應的發送目的地裝置的通信狀態為異常。而且,由於連接於集線裝置6之裝置群之至少一個發送目的地裝置的通信狀態為正常,所以推估屬於非管理機器的集線裝置6為正常。
接著,於步驟S170發送與配置於系統監視畫面的構件有關的顯示信號。圖8係顯示從一部分的發送目的地裝置(HMI用戶端裝置3)有響應時之系統監視畫面之顯示例的圖。步驟S140的處理後,於步驟S170發送用以利用正常顏色(綠色)顯示與HMI伺服裝置2對應的伺服構件122a、與HMI用戶端裝置對應的用戶端構件122b、以及連接於上述構件的電纜構件(122e、122f)之各者的顯示信號。再者,發送用以利用異常顏色(紅色)顯示與產業機器4對應的產業機器構件122c及連接於上述構件的電纜構件122g的顯示信號。而且,發送用以利用正常顏色(綠色)顯示與集線裝置6對應的HUB構件122d。
再者,步驟S130的判定條件不成立時,執行步驟S150的處理。於步驟S150中,判定是否從所有的發送目的地裝置皆未接收ICMP回應響應訊息。從所有的發送目的地裝置皆未接收ICMP回應響應訊息時,執行步驟S160的處理。
於步驟S160,判定為所有的發送目的地裝置的通信狀態為異常。而且,由於連接於集線裝置6之裝置群之所有的發送目的地裝置的通信狀態為異常,所以推估屬於非管理機器的集線裝置6的通信狀態也為異常。
接著,於步驟S170發送與配置於系統監視畫面的構件有關的顯示信號。圖9係顯示從所有的發送目的地裝置(HMI用戶端裝置3、產業機器4)皆無響應時之系統監視畫面之顯示例的圖。步驟S160的處理後,於步驟S170發送用以利 用正常顏色(綠色)顯示與HMI伺服裝置2對應的伺服構件122a。再者,發送用以利用異常顏色(紅色)分別顯示與HMI用戶端裝置3對應的用戶端構件122b、與產業機器4對應的產業機器構件122c、與集線裝置6對應的HUB構件122d、電纜構件(122e、122f、122g)的顯示信號。
此外,本實施型態已針對使用ping指令作為通信狀態之監視方法的例子進行了說明。然而並非限定於此者。如圖15所示依構成產業工廠之每一裝置存在有各式各樣的監視方法,這些監視方法被預先訂定於記憶體2b所記憶的伺服器運行時程式庫。
(警報管理處理)
返回圖4來針對警報管理處理22進行說明。警報管理處理22係根據從系統監視處理21所接收的顯示信號來判定由系統監視處理21所監視的裝置群之各者的通信狀態是否異常。當由系統監視處理21所監視的裝置群之各者的通信狀態為異常時,警報管理處理22係經由HMI伺服處理23而對Web瀏覽器31發送警報信號。警報信號的內容必須通知給操作者。因此,警報信號不取決於在Web瀏覽器31描繪的HMI畫面,亦即,即使未描繪系統監視畫面時,也通知給Web瀏覽器31。
(HMI伺服處理)
接著,針對圖4的HMI伺服處理23進行說明。HMI伺服處理23包含與在HMI伺服處理23執行的Web瀏覽器31通信的Web伺服功能。HMI伺服處理23係依據來自Web瀏覽器31的請求而發送內容。內容包含HTML檔案(省略圖示)、依每一HMI畫面的SVG資料51、記述有依每一構件類別的動作的構件運行時程式庫。
構件運行時程式庫係包含記述有依每一構件類別的動作之腳本(script)的集合。腳本為依每一構件類別所定義的JavaScript(註冊商標)程式。腳本 係依據需要被賦予參數值(例如,顯示信號所包含的構件名稱與狀態值)而可在Web瀏覽器31上執行。
HMI伺服處理23係將從系統監視處理21所接收的每一構件的顯示信號、從警報管理處理22所接收的每一構件的警報信號、以及從產業機器4所接收的信號發送給Web瀏覽器31。與系統監視畫面有關的顯示信號係僅在該畫面顯示於Web瀏覽器31時發送即可。相對於此,警報信號係以不取決於Web瀏覽器31所顯示的HMI畫面的方式發送。
1-4. HMI用戶端裝置
接著,針對圖4的HMI用戶端裝置3進行說明。HMI用戶端裝置3具備:執行各種處理的處理器3a(圖13)、供儲存各種資訊的記憶體3b(圖13)、及監視器3c(圖13)。建構成藉由處理器3a執行記憶體3b所記憶的程式,處理器3a係執行顯示配置有顯示構件之HMI畫面的Web瀏覽器31。監視器3c係顯示Web瀏覽器31。
Web瀏覽器31能夠從HMI伺服裝置2的HMI伺服處理23取得與HMI畫面有關的內容。內容如以上所述包含HTML檔案、依每一HMI畫面的SVG資料51、及構件運行時程式庫,構件運行時程式庫為記述有依每一構件類別的動作之腳本的集合。
Web瀏覽器31係根據從HMI伺服裝置2所接收的SVG資料51來描繪系統監視畫面。Web瀏覽器31係依據所接收的顯示信號而變更系統監視畫面所配置的構件的顯示狀態。具體而言,藉由顯示信號所包含的構件名稱及狀態值應用於構件運行時程式庫所包含的該構件的構件類別所對應的腳本,而依據顯示信號之狀態值(正常、異常等)來執行變更構件的顏色(綠色、紅色等)的處理。例如,Web瀏覽器31一旦接收到有關與圖5的產業機器4對應的產業機器構件122c的 顯示信號(包含顯示構件名稱與異常的狀態值),就將顯示信號應用於構件運行時程式庫所包含的產業機器構件用腳本,而使產業機器構件122c的顯示狀態變化至異常色(紅色)。
此外,Web瀏覽器31在即使系統監視畫面未描繪時,也顯示警報信號的內容。具體而言,藉由接收到的警報信號所包含的構件名稱及訊息內容應用於構件運行時程式庫所包含的該構件之構件類別所對應的腳本,而執行與警報信號對應的警報構件的顏色變更及/或顯示訊息內容的處理。
1-5. 功效
如以上所說明,圖面製作裝置1能夠從藉由拖放的滑鼠操作所描繪的網路構成圖來產生系統監視畫面的HMI構成資料5。HMI伺服裝置2藉由將HMI構成資料5應用於預先訂定的構件運行時程式庫而能夠執行系統監視處理21,發送與監視對象之裝置的通信狀態對應的顯示信號。HMI用戶端裝置3能夠將系統監視畫面描繪於Web瀏覽器31,並依據所接收的顯示信號來變更系統監視畫面所配置的構件的顯示狀態。因此,依據本實施型態,能夠實現以非程序設計方式將產業工廠的系統監視功能圖形化。
此外,依據本實施型態,能夠於包含傳統的產業機器之既設的產業工廠以滿足限制條件的方式執行系統監視。因此,能夠防止造成既設的產業工廠之運作之阻礙的副作用。再者,即使在系統監視畫面未描繪於Web瀏覽器時,也能夠將警報信號通知給使用者。
實施型態2
2-1. 實施型態2的概要
接著,參照圖10至圖12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型態2進行說明。於圖1及圖10所示 的構成中藉由系統監視處理21執行後述的圖11的程序而能夠實現本實施型態的系統。
上述的實施型態1係以實際的網路構成與系統監視畫面上的網路構成相同的情況作為前提進行了說明。然而,因通信電纜的配線錯誤等人為的錯誤,會有造成運用中的網路構成與系統監視畫面上的網路構成不同的狀態之情況。期望偵測到上述這樣的狀態並通知給使用者。
因此,本實施型態的系統係建構成當偵測到運用中的網路構成與系統監視畫面上的網路構成的差異時,會通知給使用者。
(系統監視處理)
圖10係用以說明實施型態2之網路構成之一例的圖。此網路構成具備兩個集線裝置6。第一集線裝置6a及第二集線裝置6b為具有IP位址的管理機器。第一集線裝置6a係連接於HMI伺服裝置2、HMI用戶端裝置3及第二集線裝置6b。第二集線裝置6b係連接於產業機器4。
在此,假設由於人為的錯誤,原本應連接於第二集線裝置6b的產業機器4變成連接於第一集線裝置6a。在此連接狀態下,第二集線裝置6b故障時,變成相對於來自HMI伺服裝置2的ping指令有從產業機器4響應,且無從第二集線裝置6b響應的狀態。若有來自產業機器4的響應,則推估為系統監視畫面所顯示的路徑上的第二集線裝置6b(122h)的通信狀態為正常。儘管如此,由於沒有來自第二集線裝置6b的響應,所以第二集線裝置6b之實際的通信狀態為異常。亦即,所推估的通信狀態與實際的通信狀態不同,而於監視結果產生矛盾。此情形下,係推估實際的網路構成與系統監視畫面上的網路構成不同。上述的情形下,係將顯示配線異常(黃色)的顯示信號與警報信號通知給使用者。
因此,本實施型態的系統監視處理21在集線裝置6的通信狀態為異常且產業機器4的通信狀態為正常時,推估為從HMI伺服裝置2至產業機器4為止之實際的路徑與從系統監視畫面所描繪的伺服構件122a至產業機器構件122c為止的路徑不同,而發送顯示配線異常的顯示信號。
圖11係於本實施型態之系統監視處理21中,上述的圖6的步驟S130的判定條件成立時執行的流程圖。
於步驟S131,判定是否已從產業機器4接收到ICMP回應響應訊息。已從產業機器4接收到ICMP回應響應訊息時,更於步驟S132判定是否未從HMI伺服裝置2至產業機器4為止的路徑上之至少一個集線裝置6接收ICMP回應響應訊息。
於步驟S132中,例如未從圖10之第二集線裝置6b接收ICMP回應響應訊息時,執行步驟S133的處理。於步驟S133推估產業機器4為配線異常。有響應的其他裝置的通信狀態判定為正常。無響應的其他裝置的通信狀態判定為異常。
接著於步驟S170發送與系統監視畫面所配置的構件有關的顯示信號。圖12係顯示沒有來自第二集線裝置6b的響應時之系統監視畫面之顯示例的圖。依據實施型態1的系統,如(A)的方式以正常顏色(綠色)顯示產業機器構件122c,並且以異常顏色(綠色)顯示與第二集線裝置6b對應的HUB構件122h。相對於此,依據本實施型態的系統,如(B)的方式會偵測產業機器4應連接的集線裝置6錯誤的可能性,而以配線異常顏色(黃色)顯示產業機器構件122c。
此外,步驟S131或步驟S132的判定條件不成立時,與實施型態1同樣地執行步驟S140的處理。
再者,警報管理處理22從系統監視處理21接收到具有配線異常的狀態值的顯示信號時,係將包含與配線異常有關的訊息內容的警報信號發送給HMI伺服處理23。再者,HMI伺服處理23係將從系統監視處理21來的具有配線異常的狀態值的顯示信號、及警報信號發送給Web瀏覽器31。
2-3.功效
如以上所說明,依據本實施型態的系統,當從網路拓樸推估的產業機器的通信狀態與直接檢測出的產業機器的通信狀態不一致時,能夠將實際的網路構成與系統監視畫面上的構成圖構成不同乙事通知給使用者。
3.硬體構成例
圖13係顯示圖面製作裝置1、HMI伺服裝置2、HMI用戶端裝置3之硬體構成例的方塊圖。
上述的圖面製作裝置1的各處理係藉由處理電路而實現。處理電路係以處理器1a、記憶體1b、監視器1c及輸入輸出介面1d連接的方式而構成。處理器1a藉由執行記憶體1b所記憶的各種程式而實現圖面製作裝置1的各處理。記憶體1b包含主記憶裝置及輔助記憶裝置。輸入輸出介面1d包含例如鍵盤、滑鼠、觸控面板等輸入裝置、能夠以檔案方式輸出HMI構成資料5的輸出裝置、及用以將HMI構成資料5發送給HMI伺服裝置2的通信裝置。
上述的HMI伺服裝置2的各處理係藉由處理電路而實現。處理電路係以處理器2a、記憶體2b及輸入輸出介面2d連接的方式而構成。處理器2a係藉由執行已記憶在記憶體2b之各種程式而實現HMI伺服裝置2的各功能。記憶體2b係包含主記憶裝置及輔助記憶裝置。輸入輸出介面2d包含與產業機器4及HMI用戶端裝置3連接而能夠發送接收資料的通信裝置、及用以從圖面製作裝置1取 得HMI構成資料的裝置。
上述的HMI用戶端裝置3的各處理係藉由處理電路而實現。處理電路係以處理器3a、記憶體3b、監視器3c、輸入輸出介面3d連接的方式而構成。處理器3a係藉由執行已記憶在記憶體3b之各種程式而實現HMI用戶端裝置3的各處理。記憶體3b係主記憶裝置及輔助記憶裝置。監視器3c可設有複數台。輸入輸出介面3d包含鍵盤、滑鼠、觸控面板等輸入裝置、及與HMI伺服裝置2連接而能夠發送接收資料的通信裝置。
以上已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型態進行了說明,然而本發明並非限定於上述的實施型態者,而係能夠在不脫離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內能夠作各種的型態變更而實施。上述的實施型態中,當提及各要素的個數、數量、量、範圍等數目時,除了特別明示及從原理上顯然地確定於該數目的情形以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該所提及的數目。此外,上述的實施型態中所說明的構造等,除了特別明示和從原理上顯然地被確定的情形以外,並非一定為本發明所必要者。
1:圖面製作裝置
2:HMI伺服裝置
3:HMI用戶端裝置
4:產業機器
5:HMI構成資料
11:圖面編輯器
12:製圖部
13:HMI構成資料產生部
31:Web瀏覽器
51:SVG資料
52:IP位址資訊
53:構件間連接資訊
54:用戶通知資訊

Claims (8)

  1. 一種SCADA Web HMI系統,係具備圖面製作裝置、HMI伺服裝置及HMI用戶端裝置,且連接於構成產業工廠的產業機器及集線裝置者,
    前述圖面製作裝置係顯示模版區域,該模版區域係排列有:伺服構件,係與前述HMI伺服裝置對應;用戶端構件,係與前述HMI用戶端裝置對應;產業機器構件,係與前述產業機器對應;HUB構件,係與前述集線裝置對應;及電纜構件,係與通信電纜對應;
    前述圖面製作裝置係顯示製圖區域,該製圖區域係藉由將排列在前述模版區域的各構件以拖放的方式進行配置,從而能夠描繪前述伺服構件、前述用戶端構件及前述產業機器構件各自經由前述電纜構件而連接於前述HUB構件的網路構成圖;
    前述圖面製作裝置係根據在前述製圖區域所描繪的前述網路構成圖來產生HMI構成資料,該HMI構成資料係使配置有構成前述網路構成圖的構件之系統監視畫面的向量影像資訊、配置於前述系統監視畫面的前述構件的IP位址資訊、與配置於前述系統監視畫面之前述構件的構件間連接資訊具關聯性;
    前述HMI伺服裝置係藉由將前述HMI構成資料應用於伺服器運行時程式庫,以執行用以監視裝置群之各個裝置的通信狀態的系統監視處理,該伺服器運行時程式庫已預先訂定包含前述HMI用戶端裝置、前述產業機器及前述集線裝置之前述裝置群的監視方法;
    前述HMI伺服裝置係將與藉由前述系統監視處理所監視的前述裝置群之各個裝置的通信狀態對應的顯示信號發送給前述HMI用戶端裝置;
    前述HMI用戶端裝置係執行Web瀏覽器;
    前述Web瀏覽器係根據從前述HMI伺服裝置所接收的前述向量影像資訊來描繪前述系統監視畫面;且
    前述Web瀏覽器係依據所接收的前述顯示信號而變更前述系統監視畫面所配置之前述構件的顯示狀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SCADA Web HMI系統,其中,前述系統監視處理係以滿足將對前述產業機器的監視頻率訂定為比對前述HMI用戶端裝置的監視頻率低的限制條件的方式,監視前述裝置群之各個裝置的通信狀態。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SCADA Web HMI系統,其中,當藉由前述系統監視處理所監視的前述裝置群之各個裝置的通信狀態為異常時,前述HMI伺服裝置係執行對前述Web瀏覽器發送警報信號的警報管理處理,且
    前述Web瀏覽器在即使未描繪前述系統監視畫面時也顯示前述警報信號的內容。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SCADA Web HMI系統,其中,當前述裝置群之至少一個裝置的通信狀態為正常時,前述系統監視處理係推估前述集線裝置的通信狀態為正常。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SCADA Web HMI系統,其中,當連接於前述集線裝置之所有的裝置的通信狀態為異常時,前述系統監視處理係推估前述集線裝置的通信狀態為異常。
  6.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SCADA Web HMI系統,其中,當連接於前述通信電纜之兩端的兩裝置的通信狀態為正常時,前述系統監視處理係推估前述通信電纜的通信狀態為正常。
  7.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SCADA Web HMI系統,其中,當連接於前述通信電纜之兩端之至少一方的裝置的通信狀態為異常時,前述系統監視處理係推估前述通信電纜的通信狀態為異常。
  8.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SCADA Web HMI系統,其中,當前述集線裝置的通信狀態為異常且前述產業機器的通信狀態為正常時,前述系統監視處理係推估為從前述HMI伺服裝置至前述產業機器為止之實際的路徑、與從前述系統監視畫面所描繪的前述伺服構件至前述產業機器構件為止的路徑不同,並發送用以顯示配線異常的前述顯示信號。
TW111125582A 2021-07-07 2022-07-07 SCADA Web HMI系統 TWI8302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1/025634 WO2023281662A1 (ja) 2021-07-07 2021-07-07 Scadaウェブhmiシステム
WOPCT/JP2021/025634 2021-07-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9854A TW202319854A (zh) 2023-05-16
TWI830278B true TWI830278B (zh) 2024-01-21

Family

ID=84800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5582A TWI830278B (zh) 2021-07-07 2022-07-07 SCADA Web HMI系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51624A1 (zh)
JP (1) JP7478924B2 (zh)
CN (1) CN116097190A (zh)
TW (1) TWI830278B (zh)
WO (1) WO2023281662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536622A (ja) * 2004-05-03 2007-12-13 マイクロソフト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モデル3d構築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JP2008009500A (ja) * 2006-06-27 2008-01-17 Win System:Kk 表示部品の経路上の移動表示方式
JP2012113665A (ja) * 2010-11-29 2012-06-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監視制御システム表示装置
JP2015114827A (ja) * 2013-12-11 2015-06-22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データ解析装置
JP2017027211A (ja) * 2015-07-17 2017-02-02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プラント制御システム
US20180364688A1 (en) * 2015-10-08 2018-12-20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Collaborative automation platform
JP2019040627A (ja) * 2018-11-09 2019-03-14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機器保全装置、機器保全方法、機器保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10609114B1 (en) * 2019-03-26 2020-03-31 Samsara Networks Inc. Industrial controller system and interactiv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related thereto
US20200175445A1 (en) * 2018-12-04 2020-06-04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Process data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management methodology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77734A (ja) 2005-03-01 2006-10-12 Omron Corp ネットワーク構成図表示装置
JP6281175B2 (ja) 2012-12-07 2018-02-21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Plc通信システム
CN107615199B (zh) 2015-06-08 2019-04-2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系统设计辅助装置、方法及程序
JP7131706B2 (ja) 2019-11-26 2022-09-06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Scadaウェブhmi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536622A (ja) * 2004-05-03 2007-12-13 マイクロソフト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モデル3d構築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JP2008009500A (ja) * 2006-06-27 2008-01-17 Win System:Kk 表示部品の経路上の移動表示方式
JP2012113665A (ja) * 2010-11-29 2012-06-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監視制御システム表示装置
JP2015114827A (ja) * 2013-12-11 2015-06-22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データ解析装置
JP2017027211A (ja) * 2015-07-17 2017-02-02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プラント制御システム
US20180364688A1 (en) * 2015-10-08 2018-12-20 King Fahd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s Collaborative automation platform
JP2019040627A (ja) * 2018-11-09 2019-03-14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機器保全装置、機器保全方法、機器保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20200175445A1 (en) * 2018-12-04 2020-06-04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Process data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management methodology
US10609114B1 (en) * 2019-03-26 2020-03-31 Samsara Networks Inc. Industrial controller system and interactiv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related theret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9854A (zh) 2023-05-16
WO2023281662A1 (ja) 2023-01-12
US20230251624A1 (en) 2023-08-10
JPWO2023281662A1 (zh) 2023-01-12
CN116097190A (zh) 2023-05-09
JP7478924B2 (ja) 2024-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21806B2 (en) Visualization of process control data
US5995916A (e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displaying diagnostic information of multiple distributed devices
JP6194252B2 (ja)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
US5768119A (e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alarm priority adjustment
US6266726B1 (e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using standard protocol control-of standard devices and non-standard devices
CN108377255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14253569A (zh) 使用容器编排系统来更新操作技术设备
JP2016035779A (ja)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と関連付けられたデータを動的に表示する方法、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の動作の修正と関連付けられたデータを動的に表示する装置、及び命令を格納している機械アクセス可能なメディア
JP2014116027A5 (zh)
KR20060125594A (ko) 제조와 엔터프라이즈 레벨간의 통신 모델
CN114296405B (zh) 使用容器编排系统和操作技术设备实现无服务器功能
JP2005033787A (ja) 分散制御のために監視制御及びデータ収集(scada)システムを自己設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JP2012084162A5 (zh)
JP6649764B2 (ja) 生産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制御装置のコンフィグレーション方法、及び、生産システム
Koziolek et al. Self-commissioning industrial IoT-systems in process automation: a reference architecture
CN108376111B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CN114253224A (zh) 将容器编排系统与操作技术设备集成
US7392100B1 (en) System and methodology that facilitate factory automation services in a distributed industrial automation environment
US8639799B2 (en) Network supervision with control systems
WO2018154884A1 (ja) 制御システム、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22156316A1 (zh) 支持异构环境的组态方法及系统
US20190306250A1 (en) Support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setting method
TWI830278B (zh) SCADA Web HMI系統
JP6194835B2 (ja) 鉄鋼プラント制御システム
US20190303319A1 (en) Support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setting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