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8992B - 資訊處理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資訊處理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8992B
TWI828992B TW110123361A TW110123361A TWI828992B TW I828992 B TWI828992 B TW I828992B TW 110123361 A TW110123361 A TW 110123361A TW 110123361 A TW110123361 A TW 110123361A TW I828992 B TWI828992 B TW I8289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ken
exchange
tokens
base
bra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3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3243A (zh
Inventor
佛格 道尼
馬蒂 貝爾
蕭恩 凱西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樂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樂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樂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13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3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8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8992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課題] 在平台上將代幣更便利且穩定地予以發行及交換。 [解決手段] 資訊處理裝置係具備:基礎代幣發行部,係以被固定於法定通貨之價值作為背書,來發行可在平台上做交換之基礎代幣;和代幣交換部,係將基於已被基礎代幣發行部所發行之基礎代幣的交換來源之代幣予以消費,並發行與已被消費之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以將交換來源代幣與交換目標代幣進行交換。

Description

資訊處理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資訊處理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特別是有關於,用來在平台上發行及交換代幣所需之技術。
作為用來利用虛擬通貨所需之已被加密的平台而被建構的既存之區塊鏈上,特定的個人或企業,係可不必透過仲介者,發行代幣來作為新的虛擬通貨乃至於代用通貨。 先前以來,在如此的平台上,將某種代幣交換成其他代幣的技術,已為人知。
例如,專利文獻1係揭露,將作為資金調度手段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之際所被發配的交換用之代幣,交換成通常之代幣的程式及裝置。 具體而言,專利文獻1所揭露的技術中,係有別於通常之代幣而另外發行交換用之代幣,發配給ICO實施者(資金調度者),並且在ICO實施之際,作為早期購入贈禮而將交換用之代幣發配給投資家。
使用者(ICO實施者及投資家),係為了將所被發配的交換用之代幣交換成通常之代幣,而被規定了相當於ICO之行使價格的貨幣(虛擬通貨)之支付為條件。 在代幣交換之際藉由賦予相當額之貨幣之支付的義務,就可防止使用者從免費發配的交換用之代幣而免費地取得通常之代幣。藉此可以防止使用者將已被取得的通常之代幣以未滿行使價格的便宜價格而賣出,避免代幣的價格貶值。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專利第650015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揭露的技術中,使用者係只要不支付相當於行使價格的貨幣(虛擬通貨),就無法將所被發配代幣交換成所望之代幣。因此,使用者係為了交換代幣而必須預先準備貨幣(虛擬通貨)才行,因此很麻煩。
另一方面,ICO的營運者,係可在量上沒有特別限制地發行複數種類之代幣,因此會有導致代幣的價值不穩定化而貶值之虞。 如此,先前以來,在平台上的代幣之發行及代幣彼此之交換,係欠缺便利性及穩定性。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記課題而研發,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平台上可將代幣更便利且穩定地予以發行及交換的資訊處理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上記課題,本發明所述之資訊處理裝置的一態樣係具備:基礎代幣發行部,係以被固定於法定通貨之價值作為背書,來發行可在平台上做交換之基礎代幣;和代幣交換部,係將基於已被前記基礎代幣發行部所發行之前記基礎代幣的交換來源之代幣予以消費,並發行與已被消費之前記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以將前記交換來源代幣與前記交換目標代幣進行交換。
前記基礎代幣發行部,係可藉由將前記法定通貨計價之企業點數以所定之固定比率兌換成前記基礎代幣,以發行前記基礎代幣。
前記基礎代幣發行部,係可藉由將前記法定通貨之保證金以所定之固定比率兌換成前記基礎代幣,以發行前記基礎代幣。
上記資訊處理裝置係可還具備:償還部,係基於前記所定之固定比率,而將前記基礎代幣,償還成前記法定通貨計價之企業點數或前記法定通貨。
前記代幣交換部,係可在參加前記平台上之交易的第三方應用服務供應商(ASP)所固有之品牌代幣、與前記基礎代幣之間,藉由將交換來源代幣予以消費,並發行與已被消費之前記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以將前記交換來源代幣可逆地交換成前記交換目標代幣。
前記代幣交換部,係可在參加前記平台上之交易的第1家第三方應用服務供應商(ASP)所固有之第1品牌代幣、與第2家第三方ASP所固有之第2品牌代幣之間,藉由將交換來源代幣予以消費,並發行與已被消費之前記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以前記交換來源代幣可逆地交換成前記交換目標代幣。
前記代幣交換部,係可基於前記第1品牌代幣對前記基礎代幣的第1固定比率,及前記第2品牌代幣對前記基礎代幣的第2固定比率,而算出將前記第1品牌代幣交換成前記第2品牌代幣的交換比率,基於已被算出之前記交換比率,而將前記第1品牌代幣交換成前記第2品牌代幣。
前記基礎代幣,係可定義將該當基礎代幣交換成其他代幣之際的交換比率。
上記資訊處理裝置係可還具備:手續費發行部,係在前記代幣交換部將前記交換來源代幣與前記交換目標代幣進行交換之際,發行前記基礎代幣來作為交換手續費。
前記品牌代幣,係可於參加前記平台上之交易的第三方ASP所提供的EC(Electronic Commerce)店舖或實體店舖、或者是在發行前記法定通貨計價之企業點數的企業所提供的EC網站中開店的店舖中,做限定性地使用。
前記交換來源代幣及前記交換目標代幣,係可皆被錨定於區塊鏈上。
本發明所述之資訊處理方法之一態樣,係為資訊處理裝置所執行的資訊處理方法,其係含有:以被固定於法定通貨之價值作為背書,來發行可在平台上做交換之基礎代幣之步驟;和將基於已被發行之前記基礎代幣的交換來源之代幣予以消費之步驟;和藉由發行與已被消費之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以將前記交換來源代幣與前記交換目標代幣進行交換之步驟。
本發明所述之電腦可讀記憶媒體之一態樣,係為儲存令電腦執行資訊處理所需之資訊處理程式的電腦可讀記憶媒體,其中,該程式係用來令前記電腦執行包含以下的處理:基礎代幣發行處理,係以被固定於法定通貨之價值作為背書,來發行可在平台上做交換之基礎代幣;和代幣交換處理,係將基於已被前記基礎代幣發行處理所發行之前記基礎代幣的交換來源之代幣予以消費,並發行與已被消費之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以將前記交換來源代幣與前記交換目標代幣進行交換。 [發明效果]
若依據本發明,則在平台上可將代幣更便利且穩定地予以發行及交換。 上記本發明之目的、態樣及效果以及未被上記的本發明之目的、態樣及效果,係只要是當業者就可藉由參照添附圖式及申請專利範圍之記載而能理解下記的用以實施發明所需之形態。
以下參照添附圖式,詳細說明用以實施本發明所需之實施形態。以下所揭露的構成要素之中,具有相同機能者係標示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此外,以下所揭露的實施形態,係作為本發明的實現手段之一例,必須隨著本發明所被適用的裝置之構成或各種條件而做適宜修正或變更,本發明係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形態。又,本實施形態中所說明的特徵之組合之全部並不一定是本發明的解決手段所必須者。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代幣管理裝置,係以相當於法定通貨之價值作為背書(可擔保),而在平台上發行代幣,及使代幣彼此進行交換。 於本實施形態中,所謂法定通貨,係指由中央銀行所發行的法定通貨,包含例如:日圓、美元、及歐元等。 所謂代幣,係指作為用來利用虛擬通貨所需之平台而被建構的既存之分散網路上,例如,在已被加密之既存的區塊鏈上,由特定的個人或企業,不透過仲介者而發行的虛擬通貨乃至於代用通貨。
在本實施形態中,代幣管理裝置,係可在平台上,發行至少包含基礎代幣(base token)及品牌代幣(branded token)之2種類之代幣。 所謂基礎代幣,係指以法定通貨、或以法定通貨計價之企業點數而被背書所被發行的,作為代幣交換之基礎的共通代幣。
所謂品牌代幣,係指在參加平台上之已被加密之交易的第三方應用服務供應商(ASP)的商圏區隔內可做固有地使用的專用代幣。於本實施形態中,品牌代幣,係以基礎代幣被消費之事實作為交換,而可被發行。 所謂企業點數,係指由特定的企業,對具有該當企業所提供之會員資格的使用者,所發行的點數。於本實施形態中,企業點數係可為,與法定通貨以所定之交換比率之交換是已被事前保證的法定通貨計價點數。
<代幣管理裝置的硬體構成> 圖1係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代幣管理裝置1的硬體構成之一例的圖示。 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代幣管理裝置1,係可實作於單一或複數之任意的電腦、伺服器、行動裝置、或其他任意的電腦系統上。
如圖1所示,代幣管理裝置1係具備:CPU11、ROM12、RAM13、HDD14、輸入部15、顯示部16、通訊I/F17。系統匯流排18,係將代幣管理裝置1的各硬體元件(11~17)予以連接成可相互通訊。代幣管理裝置1係亦可還具備有未圖示的外部記憶體。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1,係統籌控制代幣管理裝置1的動作,透過資料傳輸路徑也就是系統匯流排18,來控制各硬體元件(12~17)。亦可取代CPU11,改用MPU(Micro Processing Unit)、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等。 ROM(Read Only Memory)12,係將CPU11執行處理所必須的控制程式等加以記憶的非揮發性記憶體。此外,該當程式係亦可被記憶在HDD(Hard Disk Drive)14、SSD (Solid State Drive)、快閃記憶體等之非揮發性記憶體或可裝卸式的記憶媒體(未圖示)等之外部記憶體。
RAM(Random Access Memory)13係為揮發性記憶體,是作為CPU11的主記憶體、工作區等而發揮機能。亦即,CPU11係在處理執行之際,從ROM12將必要的程式等載入至RAM13中,藉由執行該當程式等以實現各種機能動作。 HDD14係將例如,CPU11使用程式進行處理之際所必須的各種資料或各種資訊等,加以記憶。又,HDD14中係還記憶有例如,CPU11使用程式進行處理所得到的各種資料或各種資訊等。 輸入部15,係由鍵盤或滑鼠等之指標裝置所構成。 顯示部16係由液晶顯示器(LCD)等之螢幕所構成。顯示部16,係代幣發行及交換處理中所被使用的各種參數、或與其他裝置之通訊中所被使用的通訊參數等,對代幣管理裝置1進行指示輸入所需之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加以提供。
通訊I/F17係為代幣管理裝置1與外部裝置之通訊的介面。 通訊I/F17,係提供與網路之介面,並透過網路而執行與外部裝置的通訊。透過通訊I/F17,而與外部裝置之間,可收送各種資料或各種參數等。在本實施形態中,通訊I/F17係可透過依據乙太網路(註冊商標)等之通訊規格的有線LAN(Local Area Network)或專線而執行通訊。但是,本實施形態中所能利用的網路係不限定於此,亦可由無線網路所構成。該無線網路係包含Bluetooth(註冊商標)、ZigBee(註冊商標)、UWB(Ultra Wide Band)等之無線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又,亦包含Wi-Fi(Wireless Fidelity)(註冊商標)等之無線LAN(Local Area Network)、或WiMAX(註冊商標)等之無線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甚至還包含LTE/3G、4G、5G等之無線WAN (Wide Area Network)。此外,網路係只要能夠將各機器相互可通訊地連接、可進行通訊即可,通訊的規格、規模、構成係不限於上記。
<本實施形態中的代幣之發行及交換的概要> 圖2係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代幣管理裝置1所管理之平台上的代幣之發行及代幣之交換之各交易之一例的說明用模式圖。 參照圖2,代幣管理裝置1,係將具有企業所提供之會員資格的使用者所擁有的企業點數2,例如以1:1之固定交換比率,兌換成基礎代幣4。企業點數2,係為具有相當於法定通貨之價值的法定通貨計價之點數。企業點數2,係亦可被預先保證與法定通貨以所定之固定交換比率的交換。換言之,基礎代幣4,係為已被代幣化的企業點數。
代幣管理裝置1,係可將基礎代幣4,例如以1:1之固定交換比率,償還成企業點數2。將企業點數2與基礎代幣4進行交換的固定交換比率係可為例如,1基礎代幣=1日圓等之固定交換比率,但並不限定於此,可為任意之固定交換比率。又,固定交換比率係可被定義在例如,基礎代幣4的契約中。藉由對基礎代幣4定義固定交換比率,就可有效防止固定交換比率的不正當參照或竄改。
代幣管理裝置1係又可將已被存款(寄存)在銀行等中的法定通貨3,與企業點數2同樣地,例如以1:1之固定交換比率,兌換成基礎代幣4,反之,可將基礎代幣4,例如以1:1之固定交換比率,償還成法定通貨3。 藉由容許從基礎代幣4往企業點數2或法定通貨3之保證金的償還,可提升基礎代幣4的可用性。 如此,在本實施形態中,代幣管理裝置1所發行的基礎代幣4,係直接或間接地,具有被固定(pegged)於法定通貨3之價值。換言之,基礎代幣4,係對法定通貨3之金額,被直接或間接地背書,亦即係為可擔保。
一旦基礎代幣4被發行,則代幣管理裝置1,係將已被發行之基礎代幣4,交換成參加平台的各第三方ASP所固有之品牌代幣5a、5b、及5c之任一者。 具體而言,於本實施形態中,基礎代幣4與品牌代幣5a~5c之間的交換,係以將交換來源代幣予以消費(burn)為條件,而發行與已被消費之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藉此而被執行。亦即,基礎代幣4與品牌代幣5a~5c的代幣交換,係可用例如1:1也可用任意之固定交換比率,而被執行。該固定交換比率係可被定義在例如,基礎代幣4的契約中。藉由對基礎代幣4定義固定交換比率,就可有效防止固定交換比率的不正當參照或竄改。
此外,基礎代幣4、與品牌代幣5a~5c之每一者之間的固定交換比率係可不同,所被發行的品牌代幣5a~5c之每一者,只要相對於所被消費的基礎代幣4而具有等價的價值即可。 此處,所謂將交換來源代幣予以消費,係指在平台上將交換來源代幣變成無效化而設定成無法使用之狀態。
代幣管理裝置1係還可將品牌代幣5a~5c,交換成基礎代幣4。亦即,在基礎代幣4與品牌代幣5a~5c之間,係可逆地執行代幣交換。 在本實施形態中,品牌代幣5a~5c,係以將基礎代幣4予以消費為條件而被發行,因此品牌代幣5a~5c也是間接地,具有被固定(pegged)於法定通貨3之價值。換言之,品牌代幣5a~5c,係對法定通貨3之金額,被間接地背書,亦即係為可擔保。
從基礎代幣4所被交換的品牌代幣5a~5c,係在各個第三方ASP的商圏區隔6a、6b、及6c內,可作為固有之虛擬通貨乃至於代用通貨來使用。 以所擁有的企業點數2為本金,透過基礎代幣4而取得了品牌代幣5a~5c的使用者,係可在各自的商圏區隔6a~6c內,以品牌代幣5a~5c為對價,購入所望的商品或服務。
第三方ASP係包含,參加平台上之交易,並可使用品牌代幣5a~5c之任一者的,EC(Electronic Commerce)店舖或是實體店舖、或在發行企業點數2的企業所提供的EC網站中開店的店舖。 第三方ASP,係可從該當第三方ASP向銀行等所存款的法定通貨3,透過基礎代幣4,將該當第三方ASP所固有之品牌代幣5a~5c,預先令代幣管理裝置1來做發行。
第三方ASP,係將如此已被預先發行之品牌代幣5a~5c,發配給新增的使用者,以對其在商圏區隔6a~6c內對商品或服務購入賦予獎勵,藉此可得到獲取新顧客的機會。
於本實施形態中,代幣管理裝置1,係將品牌代幣5a~5c,跨越商圏區隔6a~6c,而往其他品牌代幣5a~5c,不必透過基礎代幣4,就可直接交換。 具體而言,和基礎代幣4與品牌代幣5a~5c之間的代幣交換同樣地,以將交換來源代幣予以消費為條件,而發行與已被消費之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藉此,品牌代幣5a~5c彼此之交換就被可逆地執行。亦即,以將第1品牌代幣5a~5c予以消費為條件,而發行與已被消費之第1品牌代幣5a~5c等價的第2品牌代幣5a~5c,藉此以執行品牌代幣5a~5c彼此的直接交換。
此外,代幣管理裝置1,係亦可從欲將品牌代幣5a~5c彼此進行交換的使用者,徵收所定之代幣交換手續費。 具體而言,例如,代幣管理裝置1,係將交換來源品牌代幣5a~5c之量,減少一所定之交換手續費之部分,將減少了交換手續費之部分的量的交換來源品牌代幣5a~5c予以消費而發行交換目標品牌代幣5a~5c,並發送給使用者。然後,代幣管理裝置1,係亦可將交換手續費之部分的交換來源品牌代幣5a~5c予以消費而發行基礎代幣4,當作交換手續費而加以取得。藉由徵收交換手續費,就可強化在平台上發行及交換代幣所需之營運基礎建設。
於圖2中,擁有企業點數2的使用者,係在欲參加圖2的已被加密之代幣之平台之際,亦可藉由KYC (Known Your Customer)等之顧客確認操作,而被認證。 同樣地,圖2的平台上的構成各商圏區隔6a~6c的第三方ASP也是,亦可藉由KYC等之顧客確認操作,而被認證。
如此,在本實施形態中,為了將企業點數2或法定通貨3之保證金交換成可在平台上做利用的代幣,而對擁有這些企業點數2或法定通貨3之保證金的使用者或第三方ASP,可容易促使其參加至平台上之交易。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代幣管理裝置1所發行的基礎代幣4及品牌代幣5a~5c之價值,係藉由被固定於這些代幣之兌換來源之企業點數2或法定通貨3之金額,而被背書。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在發行交換目標代幣之際,交換來源代幣會被消費,因此平台上所存在的代幣之總價值(總量)係總是被維持一定。 亦即,於圖2的平台中,基礎代幣4及品牌代幣5a~5c之總價值(總量),係總是被法定通貨3計價之企業點數2、或法定通貨3所背書,因此藉由代幣管理裝置1而被發行的代幣之總量,係會被控制在法定通貨3計價之企業點數2及法定通貨3之總價值內。
圖3係為圖2的平台所被實作的區塊鏈的網路構成之一例的說明圖。 參照圖3,在區塊鏈31中,係透過網路,而將伺服器32a、伺服器32e、終端32b、終端32c、終端32d、終端32f、終端32g、終端32h予以相互連接。 終端32b、終端32c、終端32d、終端32f、終端32g、終端32h,係亦可為個人電腦(PC),亦可為例如平板終端、智慧型手機等之攜帶型資訊終端等任意之資訊處理裝置。
區塊鏈31係為,將含有數筆交易之資料和雜湊值等的資料,當作1個區塊而加以生成,將已生成之區塊連結成鏈狀然後在複數個節點間進行共享的無法竄改之資訊共享平台。 圖3的區塊鏈31,係可為具有複數個管理主體的聯盟型,但不限定於此,例如,亦可為具有單一管理主體的私有型、或不具中央管理者的公有型。
本實施形態的基礎代幣4及品牌代幣5a~5c,係皆被錨定於區塊鏈31上。亦即,基礎代幣4及品牌代幣5a~5c之發行、償還、交換等之交易的履歷,係被雜湊化而被寫入至區塊中,作為區塊鏈31上之軌跡而被逐一記錄。藉此,交易資料的竄改係為不可能,可實現安全且堅固的代幣之交易。 此外,圖3所示的區塊鏈31之構成係為一例,區塊鏈31係亦可不具備伺服器32a、伺服器32e,可由任意數量的資訊處理裝置來構成。又,亦可取代區塊鏈31,改由伺服器/客戶端型或平行處理型來構成網路。
<代幣管理裝置的機能構成> 圖4係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代幣管理裝置1的機能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2所示的代幣管理裝置1係具備:輸入部101、代幣發行部102、償還部103、代幣交換部104、及手續費管理部105。
輸入部101,係透過使用者之終端裝置等,而將各種指示,輸入至代幣管理裝置1。被輸入至輸入部101的各種指示係包含:將企業點數2或法定通貨3往基礎代幣4進行兌換的指示、將基礎代幣4往企業點數2或法定通貨3進行償還的指示、在基礎代幣4與品牌代幣5a~5c之間交換代幣的指示、在品牌代幣5a~5c彼此之間交換代幣的指示。這些指示係可含有:代幣發行量(發行額)、代幣交換量(交換額)、交換來源及交換目標代幣種別。
輸入部101又還會受理,為了執行代幣之發行及交換所必須之各種參數的輸入。 為了執行代幣之發行及交換所必須之各種參數係包含有:企業點數2與基礎代幣4之間的固定交換比率、基礎代幣4與品牌代幣5a~5c之每一者之間的固定交換比率、品牌代幣5a~5c彼此之間的交換手續費等。這些各種參數,係亦可藉由代幣管理裝置1的管理者而被輸入。 輸入部101,係亦可將已被輸入之各種指示或各種參數等之各種資料,預先記憶在HDD14等之非揮發性記憶裝置中,而由代幣發行部102、償還部103、代幣交換部104、及手續費管理部105將記憶裝置中所被記憶之各種輸入資料予以讀出而供作各元件中之處理。
代幣發行部102,係基於已被輸入至輸入部101的,將企業點數2往基礎代幣4進行兌換的指示,而發行基礎代幣4。企業點數2,係為法定通貨3計價,且與法定通貨3以固定交換比率之交換是被預先保證。
對基礎代幣4係預先被定義有例如1:1之固定交換比率,以作為法定通貨3與基礎代幣4之交換比率。因此,藉由使用者來指定希望兌換成基礎代幣4的企業點數2之點數量,代幣發行部102就可將相當於該當企業點數2之法定通貨3計價之金額的量(額)的基礎代幣4,予以發行。 此外,使用者,係亦可取代企業點數2之點數量,改為將欲發行之基礎代幣4的量,輸入至輸入部101。
此外,代幣發行部102,係亦可取代企業點數2,而與使用者所擁有的電子貨幣、法定通貨3、或虛擬通貨等做兌換,來發行基礎代幣4。 此情況下,假設電子貨幣或虛擬通貨,係和企業點數2同樣地,係為法定通貨3計價,且與法定通貨3以固定交換比率之交換是已被預先保證。 代幣發行部102係亦可基於來自構成及營運各商圏區隔6a~6c之第三方ASP的交易要求,而與該當第三方ASP所擁有的法定通貨3做兌換,來發行基礎代幣4。
償還部103,係基於已被輸入至輸入部101的,將基礎代幣4往企業點數2進行償還的指,而將基礎代幣4往企業點數2進行償還。 企業點數2,係以預先被定義至基礎代幣4的法定通貨3與基礎代幣4之交換比率,例如1:1之固定交換比率,從基礎代幣4而被償還。 因此,藉由使用者來指定希望從基礎代幣4做償還的企業點數2之點數量,償還部103就可將基礎代幣4,往相當於法定通貨計價之金額的量(額)的企業點數2,進行償還。 此外,使用者,係亦可取代企業點數2之點數量,改為將欲償還之基礎代幣4的量,輸入至輸入部101。
代幣交換部104,係基於已被輸入至輸入部101的,基礎代幣4與品牌代幣5a~5c之間的代幣交換指示,而在基礎代幣4與品牌代幣5a~5c之間,將代幣做可逆性交換。 代幣交換部104,係又基於已被輸入至輸入部101的,品牌代幣5a~5c彼此之間的代幣交換指示,而在某個品牌代幣5a~5c與其他品牌代幣5a~5c之間,將代幣做可逆性交換。
於本實施形態中,代幣交換部104,係以交換來源之代幣有被消費為條件,來發行與已被消費之交換來源之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之代幣,藉此以實現代幣之交換。此處,所謂等價,係指使用已被預先定義之固定交換比率,而使交換來源之代幣與交換目標代幣係為等價值。 因此,存在於平台上的代幣,亦即基礎代幣4及品牌代幣5a~5c之總價值(總量),係會總是被維持一定。然後,這些基礎代幣4及品牌代幣5a~5c之價值,係被固定於法定通貨3計價之金額,而被背書,藉此而保證了其價值。 使用者,係在代幣的交換指示中,只需要輸入所欲交換的交換來源代幣的量、交換來源代幣與交換目標代幣之代幣種別即可,不需要指定其他的交換條件。
又在本實施形態中,代幣交換部104,係將品牌代幣5a~5c彼此,不必透過基礎代幣4,就可直接交換。 假設,為了將品牌代幣5a~5c彼此進行交換,而將交換來源之品牌代幣5a~5c予以消費而先一度發行基礎代幣4,然後將已發行之基礎代幣4予以消費再來發行交換目標之品牌代幣5a~5c,則為了交換品牌代幣5a~5c彼此,就會產生2次交易。
相對於此,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是將品牌代幣5a~5c彼此進行直接交換,因此為了交換品牌代幣5a~5c彼此是只需要1次交易即可,可減輕使用者的操作負荷或代幣管理裝置1的處理負荷。但是,品牌代幣5a~5c彼此的交換係不限定於直接交換,品牌代幣5a~5c彼此亦可透過基礎代幣4而間接地進行交換。 甚至,將可使用交換來源及交換目標之品牌代幣5a~5c的商圏區隔6a~6c予以組織的第三方ASP(店舖),係不必為了與基礎代幣4做交換用,而預先將品牌代幣5a~5c寄存至代幣交換部104。因此,也可減輕第三方ASP的作業負荷。
手續費管理部105,係將代幣的發行及交換之際所產生的手續費,予以徵收及管理。 手續費管理部105係例如,在將品牌代幣5a~5c彼此進行交換之際,可徵收交換手續費。具體而言,手續費管理部105,係可將交換來源之品牌代幣5a~5c的量,減少一所定之交換手續費的部分,將交換手續費部分之交換來源品牌代幣5a~5c予以消費而發行基礎代幣4,將已被發行之基礎代幣4當作交換手續費而予以徵收。
手續費管理部105又亦可從參加平台的第三方ASP(店舖),徵收系統利用費。 具體而言,手續費管理部105,係在第三方ASP新參加至平台之際,定期地,或在使用者或第三方ASP發行品牌代幣5a~5c之際,以所定額或從量制地,從第三方ASP徵收基礎代幣4,來作為系統利用費。手續費管理部105,係亦可將第三方ASP所預先擁有的基礎代幣4,當作系統利用費而予以徵收,亦可基於第三方ASP所擁有的品牌代幣5a~5c或法定通貨3而發行基礎代幣4,將已被發行之基礎代幣4當作系統利用費而予以徵收。 或者,手續費管理部105,係在發行某個第三方ASP所需之品牌代幣5a~5c之際,亦可對於該當第三方ASP,要求品牌代幣5a~5c之發行手續費的使用基礎代幣4之支付。
此外,圖4所示的代幣管理裝置1之各要素之中至少一部分之機能,係可藉由圖1的CPU11執行程式而加以實現。但是,圖4所示的代幣管理裝置1的各要素之中至少一部分之機能,亦可作為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LSI)等之專用的硬體而作動。此情況下,專用的硬體,係基於CPU11的控制而作動。
<基礎代幣發行處理的處理程序> 圖5係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代幣管理裝置1所執行的基礎代幣發行處理的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此外,圖5的各步驟,係藉由CPU11將代幣管理裝置1的HDD14等的記憶裝置中所被記憶之程式予以讀出、執行,而被實現。又,圖5所示的流程圖之至少一部分亦可藉由硬體來加以實現。藉由硬體來加以實現的情況下,例如,只要使用所定之編譯器,從用以實現各步驟所需之程式,而在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上自動地生成專用電路即可。又,亦可與FPGA同樣地形成Gate Array電路,以硬體方式來加以實現。又,亦可藉由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來加以實現。關於後述的圖6及圖7的處理也是同樣如此。
在S51中,代幣管理裝置1的輸入部101,係從使用者的終端裝置等透過通訊I/F17,受理基礎代幣4的發行指示之輸入。 希望從擁有的企業點數2,往可在區塊鏈等之平台上做使用的代幣進行兌換的使用者,係對代幣管理裝置1的輸入部101,例如,指定欲兌換成基礎代幣4的企業點數2之點數量,而輸入基礎代幣4的發行指示。
輸入部101,係將從使用者所被輸入的基礎代幣4的發行指示,供給至代幣發行部102。 輸入部101又受理,從使用者或第三方ASP所被輸入之基於法定通貨3的基礎代幣4的發行指示之輸入,將已被輸入之基礎代幣4的發行指示,供給至代幣發行部102。
在S52中,代幣管理裝置1的代幣發行部102,係將從輸入部101所被供給之基礎代幣4的發行指示加以解析,取得應發行的基礎代幣4與應兌換的,企業點數2的兌換點數量或法定通貨3的保證金之額度。 由於企業點數2係為法定通貨3計價,且可擔保成法定通貨3之保證金,因此S52中所被決定的企業點數2之兌換點數量,係有被法定通貨3所背書。
在S53中,代幣管理裝置1的代幣發行部102,係對S52中所被決定之企業點數2的兌換點數量或法定通貨3的保證金之額度,適用所定之固定交換比率,而發行基礎代幣4。由於是以所定之固定交換比率,將企業點數2或法定通貨3兌換成等價之額度的基礎代幣4,因此S53中所被發行的基礎代幣4,係會藉由法定通貨3計價之金額而被背書。
<基礎代幣與品牌代幣之交換處理的處理程序> 圖6係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代幣管理裝置1所執行的基礎代幣與品牌代幣之間的代幣交換處理的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在S61中,代幣管理裝置1的輸入部101,係從使用者的終端裝置透過通訊I/F17,受理基礎代幣4與品牌代幣5a~5c之間的交換指示之輸入。參照圖6,假設作為交換來源代幣是指定了基礎代幣4,作為交換目標代幣是指定了所望之品牌代幣5a~5c之任一者。 使用者,係將所望的第三方ASP(店舖)之品牌代幣5a~5c,當作交換目標代幣而指定,對輸入部101,將所望之量(額)的代幣交換,進行指示輸入。
在S62中,代幣管理裝置1的代幣交換部104,係將對基礎代幣4所被定義的基礎代幣4與品牌代幣5a~5c之間的固定交換比率,加以取得。 在S63中,代幣管理裝置1的代幣交換部104,係將S61中被指定交換的量的交換來源之基礎代幣4,予以消費。
在S64中,代幣管理裝置1的代幣交換部104,係基於S62中所被取得之固定交換比率,而發行與S63中所被消費之基礎代幣4等價的品牌代幣5a~5c。此處,用來實現等價交換所需之固定交換比率,係不限定於1:1之固定交換比率,可為已被預先決定之所定的任意之固定交換比率。 此外,S63的基礎代幣4之消費與S64的品牌代幣5a~5c之發行,係只要以S61的代幣交換之指示輸入為觸發而分別被執行即可,在時間序列上亦可顛倒,亦可被同時執行。
從品牌代幣5a~5c往基礎代幣4進行代幣交換的情況,也是和圖6所示的處理相同。此情況下,S61中作為交換來源代幣而由使用者來指定希望交換的品牌代幣5a~5c之任一者,作為交換目標代幣而指定基礎代幣4即可。 在S63中,代幣交換部104,係將S61已被指定交換的量的交換來源之品牌代幣5a~5c予以消費,並在S64中,代幣交換部104,係基於S62中所被取得之固定交換比率,而發行與S63中所被消費之品牌代幣5a~5c等價的基礎代幣4。
如此,代幣交換部104,係在基礎代幣4及品牌代幣5a~5c之間的交換中,以將交換來源代幣予以消費為條件,而發行與已被消費之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 因此,基礎代幣4及品牌代幣5a~5c所被錨定的區塊鏈31等之平台上所存在的代幣之總價值(總量),係總是維持一定。又,這些代幣的價值,係會藉由法定通貨3、或法定通貨3計價之企業點數2,而被確實地保證。
<品牌代幣彼此之交換處理的處理程序> 圖7係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代幣管理裝置1所執行的品牌代幣彼此的代幣交換處理的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在S71中,代幣管理裝置1的輸入部101,係從使用者的終端裝置等透過通訊I/F17,受理品牌代幣5a~5c之間的交換指示之輸入。 使用者,係將所望的第三方ASP(店舖)之品牌代幣5a~5c之任一者指定成為交換來源代幣及交換目標代幣,對輸入部101,將所望之量(額)的代幣交換,進行指示輸入。
在S72中,代幣管理裝置1的代幣交換部104,係算出品牌代幣5a~5c之間的交換比率。具體而言,在品牌代幣5a~5c彼此的代幣交換中,代幣交換部104,係參照對基礎代幣4而被預先定義的各個品牌代幣5a~5c的所定之固定交換比率,根據交換來源品牌代幣5a~5c對基礎代幣4的第1固定交換比率、和交換目標品牌代幣5a~5c對基礎代幣4的第2固定交換比率,而算出品牌代幣5a~5c之間的交換比率。 亦即,代幣交換部104,係可藉由參照基礎代幣4、與各個品牌代幣5a~5c之間的固定交換比率,而決定與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之發行量。
在S73中,代幣管理裝置1的代幣交換部104,係將S71中被指定交換的量的交換來源之品牌代幣5a~5c,予以消費。 在S74中,代幣管理裝置1的代幣交換部104,係基於S72中所被算出之交換比率,而發行與S73中所被消費之品牌代幣5a~5c等價的品牌代幣5a~5c。此處,用來實現等價交換所需之交換比率,係不限定於1:1之交換比率,可為在S72中已被預先算出之所定的任意之交換比率。 此外,S73的品牌代幣5a~5c之消費與S74的品牌代幣5a~5c之發行,係只要以S71的代幣交換之指示輸入為觸發而分別被執行即可,在時間序列上亦可顛倒,亦可被同時執行。
如此,代幣交換部104,係在品牌代幣5a~5c之間的交換中,以將交換來源代幣予以消費為條件,而發行與已被消費之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 因此,基礎代幣4及品牌代幣5a~5c所被錨定的區塊鏈31等之平台上所存在的代幣之總價值(總量),係總是維持一定。又,這些代幣的價值,係會藉由法定通貨3、或法定通貨3計價之企業點數2,而被確實地保證。
如以上說明,若依據本實施形態,則代幣管理裝置,係與企業點數或法定通貨之保證金做兌換,而在平台上發行代幣。由於企業點數係為法定通貨計價,因此所被發行的代幣,係相當於法定通貨,被固定於法定通貨之價值是被當成背書而被保證。 又,代幣管理裝置,係在平台上將代幣彼此進行交換之際,以將交換來源代幣予以消費為條件,來發行與已被消費之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
藉此,在平台上可將代幣更便利且穩定地予以發行及交換。 又,發行企業點數的企業的生態系統的使用者、或第三方ASP,可有效促進其參加至平台。 因此,在可讓多數的使用者或第三方應用服務供應商參加的平台上,可實現使用了代幣的更穩定的交易。
此外,雖然於上記中說明了特定的實施形態,但該當實施形態係僅為單純的例示,並非意圖限定本發明的範圍。本說明書中所記載的裝置及方法係亦可於上記以外的形態中做具體化。又,亦可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下,對上記的實施形態適宜地進行省略、置換及變更。進行了所述的省略、置換及變更的形態,係被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之事項及其均等物之範疇所包含,而仍屬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內。
1:代幣管理裝置 2:企業點數 3:法定通貨 4:基礎代幣 5a~5c:品牌代幣 6a~6c:商圏區隔 11:CPU 12:ROM 13:RAM 14:HDD 15:輸入部 16:顯示部 17:通訊I/F 18:系統匯流排 31:區塊鏈 32a,32e:伺服器 32b,32c,32d,32f,32g,32h:終端 101:輸入部 102:代幣發行部 103:償還部 104:代幣交換部 105:手續費管理部
[圖1]圖1係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所述之代幣管理裝置之硬體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2]圖2係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代幣管理裝置所管理之平台上的代幣之發行及代幣之交換之各交易之一例的說明用模式圖。 [圖3]圖3係為圖2的平台所被實作的區塊鏈的網路構成之一例的說明圖。 [圖4]圖4係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代幣管理裝置的機能構成之一例的區塊圖。 [圖5]圖5係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代幣管理裝置所執行的基礎代幣發行處理的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6]圖6係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代幣管理裝置所執行的基礎代幣與品牌代幣之間的代幣交換處理的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7]圖7係為本實施形態所述之代幣管理裝置所執行的品牌代幣彼此之代幣交換處理的處理程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1:代幣管理裝置
101:輸入部
102:代幣發行部
103:償還部
104:代幣交換部
105:手續費管理部

Claims (16)

  1. 一種資訊處理裝置,其特徵為,具備:基礎代幣發行部,係以被固定於法定通貨之價值作為背書,來發行可在平台上做交換之基礎代幣;和代幣交換部,係以基於已被前記基礎代幣發行部所發行之前記基礎代幣的交換來源之代幣在前記平台上設成無效化為條件,發行與已被無效化之前記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以將前記交換來源代幣與前記交換目標代幣進行交換。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平台上所存在的代幣之總量係被控制在,被固定於前記法定通貨的總價值內。
  3.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基礎代幣發行部,係藉由將前記法定通貨計價之企業點數以所定之固定比率兌換成前記基礎代幣,以發行前記基礎代幣。
  4.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基礎代幣發行部,係藉由將前記法定通貨之保證金以所定之固定比率兌換成前記基礎代幣,以發行前記基礎代幣。
  5. 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 中,還具備:償還部,係基於前記所定之固定比率,而將前記基礎代幣,償還成前記法定通貨計價之企業點數或前記法定通貨。
  6.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代幣交換部,係在參加前記平台上之交易的第三方應用服務供應商(ASP)所固有之品牌代幣、與前記基礎代幣之間,藉由將交換來源代幣在前記平台上設成無效化,並發行與已被無效化之前記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以將前記交換來源代幣可逆地交換成前記交換目標代幣。
  7.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代幣交換部,係在參加前記平台上之交易的第1家第三方應用服務供應商(ASP)所固有之第1品牌代幣、與第2家第三方ASP所固有之第2品牌代幣之間,藉由將交換來源代幣在前記平台上設成無效化,並發行與已被無效化之前記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以前記交換來源代幣可逆地交換成前記交換目標代幣。
  8.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代幣交換部,係基於前記第1品牌代幣對前記基礎代幣的第1固定比率,及前記第2品牌代幣對前記基礎代 幣的第2固定比率,而算出將前記第1品牌代幣交換成前記第2品牌代幣的交換比率,基於已被算出之前記交換比率,而將前記第1品牌代幣交換成前記第2品牌代幣。
  9.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基礎代幣,係定義將該當基礎代幣交換成其他代幣之際的交換比率。
  10.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還具備:手續費發行部,係在前記代幣交換部將前記交換來源代幣與前記交換目標代幣進行交換之際,發行前記基礎代幣來作為交換手續費。
  11. 如請求項6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品牌代幣,係可於參加前記平台上之交易的第三方ASP所提供的EC(Electronic Commerce)店舖或實體店舖、或者是在發行前記法定通貨計價之企業點數的企業所提供的EC網站中開店的店舖中,做限定性地使用。
  12.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資訊處理裝置,其中,前記交換來源代幣及前記交換目標代幣,係皆被錨定於區塊鏈上。
  13. 一種資訊處理方法,係為資訊處理裝置所執行的資訊處理方法,其特徵為,含有: 以被固定於法定通貨之價值作為背書,來發行可在平台上做交換之基礎代幣之步驟;和將基於已被發行之前記基礎代幣的交換來源之代幣在前記平台上設成無效化之步驟;和以前記交換來源之代幣的無效化為條件,藉由發行與已被無效化之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以將前記交換來源代幣與前記交換目標代幣進行交換之步驟。
  14. 如請求項13所記載之資訊處理方法,其中,前記平台上所存在的代幣之總量係被控制在,被固定於前記法定通貨的總價值內。
  15. 一種電腦可讀記憶媒體,係為儲存令電腦執行資訊處理所需之資訊處理程式的電腦可讀記憶媒體,其特徵為,該程式係用來令前記電腦執行包含以下的處理:基礎代幣發行處理,係以被固定於法定通貨之價值作為背書,來發行可在平台上做交換之基礎代幣;和代幣交換處理,係以基於已被前記基礎代幣發行處理所發行之前記基礎代幣的交換來源之代幣在前記平台上設成無效化為條件,發行與已被無效化之交換來源代幣等價的交換目標代幣,以將前記交換來源代幣與前記交換目標代幣進行交換。
  16. 如請求項15所記載之電腦可讀記憶媒體,其中, 前記平台上所存在的代幣之總量係被控制在,被固定於前記法定通貨的總價值內。
TW110123361A 2020-09-17 2021-06-25 資訊處理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 TWI8289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56134A JP7054726B2 (ja) 2020-09-17 2020-09-17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156134 2020-09-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3243A TW202213243A (zh) 2022-04-01
TWI828992B true TWI828992B (zh) 2024-01-11

Family

ID=80854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3361A TWI828992B (zh) 2020-09-17 2021-06-25 資訊處理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2) JP7054726B2 (zh)
TW (1) TWI82899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4106A (zh) * 2017-07-25 2017-12-12 北京果仁宝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主链与侧链间交易的方法及系统
CN109034806A (zh) * 2018-08-15 2018-12-18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代币发行系统
TW202008272A (zh) * 2018-08-06 2020-02-16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區塊鏈交易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CN111598566A (zh) * 2020-04-30 2020-08-28 厦门潭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跨链的网络支付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01228B2 (ja) 2000-03-06 2003-04-28 株式会社コネット ポイント総合管理システム
JP2003316993A (ja) 2002-04-22 2003-11-07 Aruze Corp ポイント処理システム
JP5914447B2 (ja) 2013-11-01 2016-05-11 株式会社サイモンズ ポイント投融資運用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ポイント投融資運用管理方法
TW202004632A (zh) 2018-06-01 2020-01-16 互慧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虛擬貨幣與法定貨幣服務整合平台
JP7219612B2 (ja) 2018-12-28 2023-02-08 株式会社エナリス 故障検知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64106A (zh) * 2017-07-25 2017-12-12 北京果仁宝科技有限公司 区块链主链与侧链间交易的方法及系统
TW202008272A (zh) * 2018-08-06 2020-02-16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區塊鏈交易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
CN109034806A (zh) * 2018-08-15 2018-12-18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代币发行系统
CN111598566A (zh) * 2020-04-30 2020-08-28 厦门潭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跨链的网络支付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3243A (zh) 2022-04-01
JP2022088617A (ja) 2022-06-14
JP7054726B2 (ja) 2022-04-14
JP7342182B2 (ja) 2023-09-11
JP2022049870A (ja) 2022-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e A decentralized token economy: How blockchain and cryptocurrency can revolutionize business
US10699340B2 (en) Blockchain instrument for transferable equity
Spence Government and economic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US2020002003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yptocurrency trading
TW202001717A (zh) 基於區塊鏈的可用資源配額的兌換方法及裝置
CN110221919A (zh)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Xue et al.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rational miners in bitcoin mining pool
TW202001734A (zh) 基於區塊鏈的可用資源配額的集合兌換方法及裝置
Li et al. TFCrowd: A blockchain-based crowdsourcing framework with enhanced trustworthiness and fairness
CN110275925A (zh) 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Huang et al. Survey on blockchain incentive mechanism
Fröwis et al. The operational cost of Ethereum airdrops
JP2019139297A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JPWO2020162515A1 (ja) 制御方法、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47737B1 (ja) データ構造、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Zhou et al. An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adoption in cross-border e-commerce
JP6234539B1 (ja) データ構造、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JP2018088281A (ja) データ構造、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TWI828992B (zh) 資訊處理裝置及資訊處理方法
CN112184448A (zh) 基于区块链的自组织可信激励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445281A (zh) 基于区块链的积分监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9185412A (ja) 電力取引管理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33213B2 (ja) 商取引管理装置、商取引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98517B1 (ja) データ構造、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JP6790216B1 (ja) 提供装置、提供方法及び提供プログラ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