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8265B - 血液保存容器以及血液採取器具 - Google Patents

血液保存容器以及血液採取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8265B
TWI828265B TW111129971A TW111129971A TWI828265B TW I828265 B TWI828265 B TW I828265B TW 111129971 A TW111129971 A TW 111129971A TW 111129971 A TW111129971 A TW 111129971A TW I828265 B TWI828265 B TW I8282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blood collection
storage container
aforementioned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9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06525A (zh
Inventor
岩澤肇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納奇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納奇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納奇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8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826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6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652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05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toring or administering blood, plasma or medical fluids ; Infusion or perfusion contain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10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liquid or fluent stat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血液保存容器係用以儲留並保存所採取之血液,且具備:儲留容器,係構成為中空狀;以及密閉容器,係安裝於前述儲留容器的端部;前述儲留容器係具有:採血空間,係於軸向一側形成有與採血尖端連接之第一開口;分離流路,係與前述採血空間的軸向另一端側連續,且形成為橫剖面較前述採血空間小;以及保存空間,係軸向另一側與前述分離流路連續,於軸向另一側形成有第二開口,且形成為橫剖面較前述分離流路大;前述密閉容器係具有:撥盤部,係以覆蓋前述第二開口之方式沿著軸線方向可移動地覆蓋於前述儲留容器的前述保存空間的軸向另一側;以及密閉容器軸部,係向前述撥盤部的內側突出形成,在與前述保存空間的內表面接觸之狀態下向軸線方向自由移動。

Description

血液保存容器以及血液採取器具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用於微量血液的採取以及血液檢體的製成、保管、分析的血液採取器具以及血液保存容器。
為了詳細檢查疾病的發展狀況或者調查身體的健康狀態,要進行血液檢查等將人體體液作為試樣進行分析之檢查。一般而言,關於血液採取,已知有對上臂靜脈進行針刺之注射器採取等靜脈採血。對於嬰幼兒、血管狹窄之患者或者虛弱的患者等而言,有時難以靜脈採血。在這種情形下,已知從指尖等採取末梢血作為檢查試樣。
化學、免疫學、血液學等各領域的血液檢查所需之檢查試樣係每個檢查項目一般需要數μL(微升)至數十μL左右的容量。此外,已廣泛揭示了採取微量血液且可高感度分析之技術。
近年來,藉由檢測體液等所含之成分的基因變異等之液態生檢(Liquid biopsy)技術,細胞外囊泡胞泌體(extracellular vesicle exosome)相關之疾病機制正變得越來越清晰。已確認到:體內的各種細胞將蛋白質或者微小RNA(microRNA;微小核糖核酸)、mRNA(訊息核糖核酸)等功能分子裝載至胞泌體(exosome)中,並經由胞泌體向附近的細胞或者遠處的細胞發送訊息。採取微量的血液之微量血液檢查係除了有望應用於胞泌體分析等新檢查技術之外,亦有望以具有無症狀的疾病風險之普通生活者為對象能夠早期篩檢癌症等疾病風險。
一般而言,於進行微量採血之情形下,已知如下方法:使用採血具等從用刺血針(lancet)穿刺指尖等而出血之微量血液中抽吸預先決定之固定量。這種末梢血檢體的採取方法係期望:使侵襲性輕微,且降低因採血容量不足或者出血時的壓迫引起之體血液混入或者溶血風險,採取檢查所需之充分且儘可能少的血液。
於以生物化學、免疫學等為首之血液檢查領域中,為了將所採取之血液作為檢查試樣進行保存、分析,一般需要預先分離佔血液約45%左右之血球部(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與血漿或者血清部,血球與血漿(血清)的分離中廣泛使用離心分離技術來作為標準方法。
而且,已知於靜脈採血中,使用注射器進行1mL(毫升)以上的血液採取,藉由預先封入至試管內之分離劑將血球部與血漿部離心分離。然而,於進行數十μL左右的血液採取之末梢血的微量採取中,將血液封入至直徑為數毫米左右的小的容器中,難以與靜脈採血試管同樣地使用分離劑進行離心分離。離心時,由於分離劑黏性,有時在分離面附近會引起血液的一部與分離劑混和而殘留於注射器的壁面等狀態,從而血漿(血清)與血球無法適當分離。而且,於使用分離劑進行物理離心分離之情形下,由於無法將分離後之下部血球作為試樣來使用,故於需要血球分析之情形下必須進行二次穿刺採血。
微量血液檢查中,於使用小型的血液保存容器之情形下,一般不使用分離劑而將採血後全血直接迅速離心分離並作為檢查試樣。然而,於將離心分離後的上部血漿(血清)作為檢查試樣分注時,需要避免血球成分的混和抽吸,因此無法進行分離面附近的試樣抽吸。藉此,試樣的產率大幅降低。例如,於使用直徑4mm的管將60μL的血液離心分離之情形下,若血球部比率為45%,則上部血漿的高度約為2.15mm,從分離面算起之1mm被認為是實務的抽吸極限,平均能夠抽吸之血漿量為約15μL左右,儘管血漿試樣的量相對於總血液量之比率為55%,但血漿產率約為25%。因此,於進行來自指尖等的微量血液檢查之情形下,一般進行檢查所需之血漿等試樣量的四倍量左右的血液採取。
自我採血檢查中,使用的是不將微量血液檢體離心分離而是用複數張滲透膜進行血漿分離之膜分離法。此方法中使用之採血具係將穿刺後之指尖中貯存之血液吸入到含有抗凝劑之過濾器中,將抽吸後的過濾器放至緩衝液中並進行震盪,藉此使血液湧出至緩衝液中,將該血液與緩衝液的混和溶液進行膜滲透而過濾血液,分離血球與血漿,藉此製成檢查試樣。然而,用這種方法製成之檢查試樣係非定量稀釋全血並進行膜滲透分離而得之血漿試樣,由於為了膜滲透而設定之稀釋液的浸透壓與血球浸透壓的差異,血球溶液可能向稀釋液湧出。因此,無法進行正確的項目濃度測定,且血漿稀釋率未知。一般使用將溶解於稀釋液中之外部物質濃度作為標記物,根據稀釋前後的標記物濃度差異推定稀釋率之方法,但存在前述血球內水分的湧出影響、稀釋液內標記物濃度的經時變化的不可避免性等問題,該測定方法的精度可靠性低,無法作為標準的檢查法而採用。
貯存於指尖等處之血液的採取中,一般使用利用了毛細管現象之被稱為毛細管之器具。貯存於指尖等處之血液係受到由於表面張力而使液面欲收縮之力,結果將液面上推。由於將液面上推之力係與壁面附近的表面張力的垂直成分相等,因此會發生如下之毛細管現象:將毛細管內的液面上推,直至該力與吸入之液體的重量平衡。毛細管採血係使前端與血球面接觸,利用毛細管現象進行適量的微量血液的採取。毛細管一般係長度10mm左右、內徑1mm以下、厚度0.2mm左右的玻璃製的直管,常被醫師或者護士等第三方用於數μL至數十μL左右的採血。
於採血量為100μL以上的相對大量的末梢血採取中,有時使用將貯存於指尖等處之血液直接流入帶波紋的保管容器之方法。由於已充分貯存於指尖等處之血液必須收納於保管容器而不會流下,故一般由醫師或者護士等熟練的第三方進行本方法。
指尖等的微量血液採取不依賴於第三方而用於自我採取之採血具一般不是毛細管或者帶波紋的容器,多使用設計為自我採血用之專用的採血具。例如,有時使用具備具有0.5mm至1.0mm左右的前端直徑之細管抽吸部以及與細管抽吸部相連之錐形狀的圓錐形狀的出口構造之塑膠管。使採血器具的前端從斜下方接觸用刺血針等穿刺而貯存於指尖處之血液並用毛細管現象抽吸之血液利用自重壓力流入至容器內。然而,塑膠由於壁表面具有疏水特性,故前端部與血液接觸時會產生撥水性,無法原樣發揮毛細管抽吸力。因此,一般於使用塑膠管作為利用了毛細管現象之採血器具之情形下,進行用於接觸抽吸的應對方法,例如進行內壁面的親水性加工等。
貯存於指尖等處之微量血液用的採血具係於血液採取時採血具的前端不可避免地與貯存之血液接觸,此時若貯存液表面與指尖表面之間產生的摩擦被破壞,則貯存血液的表面張力會喪失。在該狀態下,若從指尖穿刺孔繼續擠出血液,則被擠出之血液無法停留在指尖而從指尖面流下。該現象成為指尖等抹去微量血液的自我採取變得困難之主要原因,作為該對策,有時使用貼附於指尖穿刺部之甜甜圈形狀的膠帶等。作為這種一般的血液採取相關之技術,已提出下述的專利文獻1、2。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185146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8-105830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以各種血液檢查為目的之微量血液的自我採取中,多使用用刺血針穿刺指尖等並用塑膠製的採血尖端抽吸貯存在該穿刺部之少量的血液之方法。在以這種自我採血為目的之專用的採血具中,一般藉由從毛細管前端形成移液管尖端(pipette tip)那樣的傾斜形狀,以使通常數十μL至100μL左右之檢查所需量的血液流入至溶血具內。然而,塑膠因壁表面具有疏水特性,故當前端部與血液接觸時會產生撥水性,若保持原樣,則毛細管抽吸力不起作用,需要使用抽吸具使血液流入至溶血具內。
於將採血後保存之微量血液作為試樣進行各種成分濃度檢查之情形下,一般將分離後之血漿部用稀釋液稀釋,將稀釋血漿溶液作為試樣,使血球部溶血來測定成分。於稀釋分離血漿之情形下,定量分注血漿,使用定量的稀釋液來稀釋該液體,製成定率稀釋血漿溶液。於作為檢查試樣測定了定率稀釋血漿溶液之情形下,將實際測定值乘以稀釋率所得之值作為報告值。該稀釋作業中,必須對預先規定之分注量進行正確的分注作業以維持檢查精度。然而,若血漿部與血球部沒有物理分離而存在血球與血漿的直接接觸分離面,則例如用3mm直徑的容器離心分離30μL的血液之情形下,上部血漿量只有2mm的深度,難以進行正確且充成分的分注。
血液試樣在採取或者離心後不進行物理分離血球與血漿(血清)而是放置時,血球內之某成分例如葡萄糖、尿素氮等湧出至血漿(血清)部而影響分析結果。因此,在採血後至輸送檢體等檢查實施需要一定時間之情形下,需要進行血漿與血球的物理分離。該分離一般使用利用了分離劑之離心分離技術。然而,於一般微量採血中使用之內徑數mm左右且小於10mm的小採血具或者保存容器內利用分離劑進行離心分離時,分離面無法確實地構築,難以穩定地進行利用了分離劑之分離。而且,於藉由分離劑進行血漿分離之情形下,由於無法將分離至分離劑下部之血球作為分析試樣來使用,故於需要血球分析之情形下需要另外採血。
在血液檢查中,分析所需之血液量因檢查項目及檢查項目的組合而不同。於上臂靜脈採血中,一般藉由進行1mL以上的定量採血可實施各種檢查,但另一方面採取血液的大部分作為剩餘量而被廢棄。微量血液檢查中,為了減輕利用者的侵襲性並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採血量進行檢查,對每個項目設定能夠進行高感度測定之試樣濃度範圍,在該試樣濃度範圍內稀釋檢體,確保檢查所需之試樣量來進行測定。然而,於一般的微量採血中,固定地設定採血量以及稀釋率(稀釋檢體量)。因此,檢查項目或者檢查項目的組合亦不得不固定,難以根據檢查目的進行靈活的項目設定。
本發明有鑒於上述各種課題而研創,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血液保存容器以及血液採取器具,係從貯存在指尖等處之微量的血液中迅速且簡單地採取與每次根據檢查用途而變化之採血所需量相應之血液量,在同一容器中進行添加劑混和以及血球與血漿的物理分離並儲留,藉由在不進行定量分注的情況下能夠進行正確的檢體的稀釋測定,而可將最小量的血漿作為分析試樣來使用,減輕採血業務以及檢查業務負擔,穩定地且高效地實現與血液項目分析相關之檢查。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的一態樣係一種血液保存容器,係用以儲留並保存所採取之血液,且具備:儲留容器,係構成為中空狀;以及密閉容器,係安裝於前述儲留容器的端部;前述儲留容器係具有:採血空間,係於軸向一側形成有與採血尖端連接之第一開口;分離流路,係與前述採血空間的軸向另一端側連續,且形成為橫剖面較前述採血空間小;以及保存空間,係軸向另一側與前述分離流路連續,於軸向另一側形成有第二開口,且形成為橫剖面較前述分離流路大;前述密閉容器係具有:蓋部,係以覆蓋前述第二開口之方式沿著軸線方向可移動地覆蓋於前述儲留容器的前述保存空間的軸向另一側;以及密閉容器軸部,係向前述蓋部的內側突出形成,在與前述保存空間的內表面接觸之狀態下向軸線方向自由移動。 [發明功效]
根據本發明,能夠減輕採血業務以及檢查業務負擔,穩定且高效地實現血液項目分析相關之檢查。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血液保存容器以及利用了該血液保存容器之血液採取器具的一實施形態。以下的說明中,設定相互正交之XYZ軸,將Z軸方向稱為軸向,Z軸中的+Z側稱為軸向一側,-Z側稱為軸向另一側等。
如圖1所示,血液採取器具1係具備:採血尖端400,係用以採取血液;以及血液保存容器10,係安裝有採血尖端400。血液保存容器10係形成為儲留並保存由採血尖端400採取之血液。血液保存容器10係具備:儲留容器100,係形成有儲留血液之採血空間102儲留;密閉容器300,係形成有保存血液之保存空間302;以及撥盤(dial)部350,係設置於密閉容器300。血液保存容器10係被後述的容器蓋200密閉來代替採血尖端400被密閉。
儲留容器100、密閉容器300以及採血尖端400係例如較佳為由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或者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等透明、硬質的高分子化合物素材所製作,能夠從外部容易辨識出血液採取、血液分離、血液保管的情況。儲留容器100與密閉容器300係藉由具有預定長度之細徑的分離流路10R而連通。
於儲留容器100中封入有微量血液。如後述般,血液保存容器10係在採血後掛在離心分離機,當離心分離完成時將血漿部以物理分離之狀態收容於儲留容器100內,將血球部以物理分離之狀態收容於密閉容器300內。血液保存容器10係設置有止擋件250,止擋件250為用以在離心分離後密封分離流路10R之機構。
如後述般,止擋件250係基於壓入操作密封分離流路10R。藉由止擋件250,能夠將分離流路10R閉鎖並維持保存於儲留容器100之血漿部與保存於密閉容器300之血球部不會發生再混和之物理的分離狀態。
儲留容器100係例如形成為圓筒狀。於儲留容器100的內部形成有用以儲留微量血液之採血空間102。採血空間102中之與軸向正交之剖面形狀(橫剖面)為圓形。於採血空間102的軸向一側的端部形成有圓形的第一開口101。於第一開口101連接有後述的採血尖端400。於採血空間102的軸向一側的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向徑向突出之凸緣部101F。
於第一開口101處卸下採血尖端400並安裝後述的容器蓋200(參照圖3)。藉由容器蓋200將採血空間102密閉。藉此,血液保存容器10係能夠進行從採血至檢體輸送、離心分離、檢體測定為止的所有檢查業務,而無須分注檢體。於採血空間102的軸向另一側形成有越朝向端部則剖面積越少之第一錐形部103。第一錐形部103係形成為溶液蓄積部。
第一錐形部103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部係與後述的分離流路10R連續。亦即,採血空間102係在軸向另一側形成為與分離流路10R連續。於儲留容器100的軸向另一側設置有密閉容器300。
於密閉容器300中保存有儲留容器100中儲留之血液。密閉容器300係形成為圓筒狀。於密閉容器300的內部形成有用以保存血液之保存空間302。保存空間302中之與軸向正交之剖面形狀(橫剖面)為圓形。於保存空間302的軸向一側形成有越朝向保存空間302則剖面積越大之第二錐形部303。第二錐形部303的軸向一側的端部係與分離流路10R連續。保存空間302係經由分離流路10R而與採血空間102連續。
分離流路10R係形成為使採血空間102與保存空間302連續。分離流路10R的橫剖面係形成為小於採血空間102的橫剖面。分離流路10R的橫剖面係形成為小於保存空間302的橫剖面。亦即,保存空間302的橫剖面係形成為大於分離流路10R的橫剖面。保存空間302係形成為圓柱體狀。
於保存空間302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部形成有圓形的第二開口301。於密閉容器300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部形成有突出部304,突出部304係具有第二開口301且向軸向另一側突出。突出部304的外周面305係向徑向鼓出形成。於突出部304中可旋轉地嵌入撥盤部350。
撥盤部350係具備沿著軸線L的方向突出之柱塞360。於撥盤部350的軸向一側的端部設置有與突出部304嵌合之嵌合部351。嵌合部351的內周面352係向徑向凹陷形成。嵌合部351的內周面352係與突出部304的外周面305嵌合。藉此,撥盤部350係可旋轉地設置於密閉容器300的軸向另一側。以沿著軸線L的方向將外周面與內周面切開的方式,將兩個狹縫354相對於軸線L對稱地形成於撥盤部350。狹縫354係藉由按壓外周面而縮小狹縫寬度。嵌合部351係以隨著狹縫寬度的縮小而向徑向擴展之方式變形,從而內周面352與突出部304的外周面305的嵌合被解除。於嵌合部351與突出部304的外周面305的嵌合被解除時,撥盤部350係與柱塞360一起被從密閉容器300卸下。亦即,當從兩個橫向強力地壓迫撥盤部350的外周面時,狹縫354的寬度縮小而嵌合部351擴大,撥盤部350從突出部304脫離。柱塞360亦與撥盤部350一起從密閉容器300脫離,因此能夠從保存空間302拉出柱塞360。
於撥盤部350中沿著軸線L的方向形成有貫通孔353。於貫通孔353中形成有螺紋槽353M。於貫通孔353中螺入有形成於柱塞360之螺紋部361。藉此,柱塞360係沿著撥盤部350的軸向突出設置。
於柱塞360的軸向一側的端部形成有具有圓形剖面的頭部362。頭部362的外徑係形成得較保存空間302的內徑稍小。頭部362係形成為活塞狀。頭部362係形成為在與保存空間302的內表面密切接觸之狀態下能夠沿著軸線L的方向滑動移動。
頭部362係從第二開口301插入至保存空間302。根據上述構成,柱塞360係當使撥盤部350繞軸線L旋轉時,螺紋部361係相對於貫通孔353旋轉,頭部362係在與保存空間302的內表面密切接觸之狀態下沿著軸線L的方向自由移動。
考慮到製作步驟的容易性以及螺紋部361與螺紋槽353M的旋轉以及伴隨旋轉之柱塞360的旋轉所伴隨的動作,儲留容器100以及密閉容器300的橫剖面係形成為正圓形。儲留容器100以及密閉容器300亦可於不伴隨相對旋轉之部位形成為正圓以外的橫剖面形狀。例如為了提高操作性,儲留容器100以及密閉容器300亦可將外周面的剖面形狀形成為多邊形狀或者非正圓狀,或者亦可在外周面適當地形成凹凸部。
於分離流路10R中,貫通孔10S係連續地形成於與軸線L正交之方向。於貫通孔10S中嵌入有止擋件250。止擋件250係具備:按壓部251,係用以進行壓入操作;以及滑動部252,係插入至貫通孔10S。若將按壓部251按壓,則滑動部252沿著貫通孔10S移動,堵住分離流路10R從而遮蔽採血空間102與保存空間302。當從該狀態拉出按壓部251時,滑動部252沿著貫通孔10S移動從而使分離流路10R開放。藉此,採血空間102與保存空間302係連通。
亦即,止擋件250係能夠向與軸線L的方向交叉之方向移動地設置於分離流路10R,且設置成使採血空間102與保存空間302連通或者遮蔽。藉由將該止擋件250壓入至貫通孔10S,分離流路10R係被閉鎖。藉由使用止擋件250將分離流路10R閉鎖,能夠維持保存於儲留容器100之血漿部與保存於密閉容器300之血球部不會發生再混和之物理的分離狀態。
採血尖端400係以堵住第一開口101之方式可裝卸地安裝於儲留容器100的軸向一側。採血尖端400係整體上形成為呈圓錐狀之筒狀。採血尖端400係具備:採血部401,係設置於軸向一側;以及連接部405,係設置於軸向另一側。
採血部401係形成為越朝向軸向一側的端部則橫剖面的剖面積越小之錐形形狀。採血尖端400係沿著軸線L的方向形成有流路430(參照圖4)。以流路430的內周面430H的一部分露出之方式於採血部401的軸向一側的端部形成有採血用開口403。於採血部401的連接部405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部形成有與採血用開口403連通之連接用開口405H。
採血用開口403係形成為因被後述的蓋500覆蓋而得以密閉。採血用開口403係例如形成為內徑0.5mm至1.5mm。採血用開口403係形成為:作為試樣之血液與所露出之流路430的內周面的一部分接觸,藉此血液係基於毛細管現象流入至流路430內。
採血用開口403係形成為相對於軸線L的方向斜角切(angle cut)所得之形狀。採血用開口403係相對於軸線L的方向在30度至45度的範圍斜角切而形成,較佳為相對於軸線L的方向在40度左右斜角切而形成。採血用開口403係形成為相對於軸線L的方向呈直線狀或者配合血液液滴的形狀而彎曲之傾斜形狀。
一般於使用塑膠管作為利用毛細管現象之採血器具之情形下,需要用以接觸抽吸之應對方法,例如內壁面的親水性加工等。與此相比,採血部401係藉由形成有採血用開口403,從而能夠使流路430不需要親水性加工且能基於毛細管現象使血液流入至流路430內。
再者,於採血部401的內周或者外周形成有:上方向標記409,係在採血時顯示採血用開口403的上方向;以及計量線408,係作為從外部確認採血量之指標。計量線408係例如被標記為50μL及100μL。
連接部405係設置於採血尖端的軸向另一側,從儲留容器100的軸向一側的第一開口101插入至採血空間102。連接部405的外周面係形成為密切插入至儲留容器100的第一開口101之外徑。連接部405係以堵住第一開口101之方式可裝卸地安裝於儲留容器100。於連接部的外周面沿著軸向形成有至少一個第一槽部406。
第一槽部406係例如形成兩個至四個,且形成為約1mm寬的寬度。第一槽部406係形成為在血液抽吸以及採取血液的容器儲留時作為排氣部發揮功能。於連接部405的周圍形成有與凸緣部101F接觸之階差部407。階差部407係形成為較連接部的外周面的外徑大之外徑。
採血尖端400的內周面430H的軸向另一側係成為與儲留容器的開口部140連通之連接用開口405H。連接用開口405H係例如形成為內徑8mm至15mm。採血尖端400係於第一開口101處被更換為容器蓋200。
如圖3所示,容器蓋200係以堵住第一開口101之方式形成。容器蓋200的外周面的外徑係以與第一開口101的內周面密切嵌合之方式形成。於容器蓋200軸向一側的端部形成有向徑向突出之凸緣部220。凸緣部220係抵接於儲留容器100的第一開口101的周圍的凸緣部101F。於容器蓋200的軸向另一側的端部形成有將第一開口101封閉之圓板狀的底部210。
容器蓋200係從第一開口101插入至儲留容器100的採血空間102達至預定深度,從而將採血空間102密閉。根據上述構成,血液採取器具1係能夠將藉由採血尖端400抽吸之試樣儲留於儲留容器100中。藉由於儲留容器100中安裝容器蓋200,能夠將試樣離心分離從而密閉離心分離後的血漿。
血液採取器具1係能夠將離心分離後之血球儲留密閉於密閉容器300,密閉容器300係通過分離流路10R設置於儲留容器100的下部。於密閉容器300能夠儲留密閉以可調整血球量的方式離心分離後之血球。於儲留容器100中,能夠如圖3所示般預先封入或者於內壁面塗佈包含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乙二胺四乙酸)、肝素(heparin)、檸檬酸鈉、氟化鈉等抗凝劑之後述的添加劑21。
如圖4所示,於儲留容器100中亦能夠填充溶解有添加劑之溶液20,來代替封入或者塗佈添加劑21。填充於儲留容器100之溶液20係預先將EDTA、肝素、檸檬酸鈉、氟化鈉等以預定量溶解於生理鹽水、磷酸緩衝液、古德氏緩衝液(Good's buffers)等所得之水溶液。
儲留容器100係於封入添加劑21或者填充溶融了添加劑之溶液20後,由容器蓋200密閉並保管至採血時。於使用填充有溶融了添加劑的溶液20之儲留容器100之情形下,在採血前,從儲留容器100取下容器蓋200並安裝採血尖端400,翻轉後將全部量的溶液20填充於採血尖端400內,然後取下採血尖端400,將全部量的添加劑溶液廢棄。藉此,於儲留容器內壁130以及採血尖端400的流路430成為殘留有預定量的添加劑21之潤濕性狀態。
根據血液採取器具1,採血尖端400的前端部的採血用開口403係較佳為將0.5mm至1.2mm直徑範圍的細管在30°至45°範圍內斜角切,採血尖端400的前端部的採血用開口403係較佳為將0.8mm直徑左右的細管在較佳為40°左右斜角切。
根據血液採取器具1,採血尖端400係可藉由錐形形狀的採血部401採取血液試樣,該採血部401係具有連接採血用開口403與6mm至12mm範圍連接用開口405H之流路430,較佳為該採血部401係具有連接採血用開口403與8mm左右的連接用開口405H之流路430。根據血液採取器具1,由於在採血尖端400的連接部405形成有第一槽部406,因此當使採血用開口403與貯存試樣的上部接觸來抽吸試樣時,能夠將空氣從第一槽部406排出並從採血用開口403抽吸血液試樣。
根據血液採取器具1,由於設置於採血尖端400的連接部405之第一槽部406解除了儲留容器100的密閉性,因此在採取血液試樣後藉由將前端朝上方而連同容器縱向靜置,能夠使被採血尖端400抽吸之血液試樣因自重而移動至儲留容器100側。根據血液採取器具1,在將血液儲留於儲留容器100後,能夠將採血尖端400從血液保存容器10取下並放置同包裝的容器蓋200來密閉儲留容器100的採血空間102。
根據血液採取器具1,在將血液保存容器10翻轉數次而將添加劑混合到血液中後,能夠將血液保存容器10直接經由配接器600放置於測試人員並掛在離心分離機。此時,血液保存容器10係在500G至1500G的範圍且在2分鐘至5分鐘的範圍內進行離心,血液保存容器10係較佳為1000G左右且在較佳為3分鐘左右進行離心。配接器600係具備:筒狀部601,係填埋儲留容器100的外周面與試管800的內周面之間的間隙;以及凸緣部602,係抵接並定位於試管800的上端部。
根據血液採取器具1,能夠將儲留容器100中分離出之血漿保存於分離流路10R的上部的採血空間102,並且將血球保存於分離流路10R的下部的密閉容器300。根據血液採取器具1,能夠在分離後將止擋件250插入至分離流路10R並阻斷儲留容器100與密閉容器300,從而將血漿部與血球部物理上完全斷開。
根據血液採取器具1,若於離心後血漿與血球未進入各自的儲留區域而產生剩餘部分,則旋轉撥盤部350使柱塞360沿著軸線L的方向移動,調節保存空間302的容量後,進行20秒至30秒左右的短時間再離心,然後插入止擋件250來阻斷血漿部與血球部。在想要立即取出血漿之情形下,從血液保存容器10取下容器蓋200並分注血漿部。由於在儲留容器100中僅保存分離後之血漿,因此能夠將所需量抽吸至最大量而不會浪費。
而且,能夠向儲留容器100的採血空間102內直接注入一定量的稀釋液與血漿均等混和並製成檢查試樣,例如直接注入100μL至500μL左右的專用稀釋液等,較佳為直接注入200μL左右的專用稀釋液等。該情形下,將配接器600放置在稀釋混和後的容器並放入至檢查試管,直接掛在檢查裝置。而且,於密閉容器300中分離密閉之血球係取下撥盤部350與柱塞360並從密閉容器300直接分注至樣品杯中而被作為檢查試樣來使用。如上述般,在撥盤部350中將兩個狹縫354作為對象設置,藉由從橫向摘下撥盤部350從而狹縫354的寬度縮小且嵌合部351擴大,撥盤部350從密閉容器300的突出部304脫離,從保存空間302拉出柱塞360。
通常,利用者係以標記在採血尖端400的計量線408之50μL、100μL或者200μL的採血量為標準進行採血。採血量係根據測定項目的組合預先提示所需量的標準。根據血液採取器具1,利用者不僅採取測定項目所需之採血量,亦可基於採血尖端400實際能夠採取之採血量適當地進行檢查項目的選擇或者變更,能夠不浪費地利用所採取之血液。
根據血液採取器具1,利用者係根據採血量轉動撥盤部350並預先調整柱塞360的位置,調整保存空間302的容量,藉此能夠確實地進行血漿分離。
接下來,對血液保存容器10以及利用了該血液保存容器10之血液採取器具1的採血順序進行說明。
如圖5所示,儲留容器100係於採血時以前端連結有採血尖端400之狀態使用。連結時藉由設置於基端部410外壁之第一槽部406解除容器內的密閉狀態,能夠抽吸血液。圖5中,符號2係表示從前端方向看到的指尖2的表面。一般而言,手指的表面為凸曲面狀,但為了方便說明,表現為平面狀。當將針等刺入指尖而使指尖流血時,所流出之血液B係藉由表面張力成為水滴狀貯存於指尖處。在將採血尖端400的上方向標記409相對於該水滴狀的血液B為上部之狀態下,使採血用開口403從側方或者側下方無間隙地密接於貯存血液上表面。
如此,在採血用開口403中露出之流路430的內周面430H的一部分產生潤濕性,藉此毛細管現象在與前端內壁齊平且連續之內周面430H所相連之採血用開口403處發揮優勢。該狀態下,水滴狀的血液B的表面張力與重力的均衡被破壞,血液從指尖2流入採血尖端400。該狀態下,指尖2的表面的血液B成為被取入至採血尖端400的流路430內之採血B1。
如圖6所示,採血完成後,血液採取器具1係於採血尖端400與儲留容器100的連結狀態下保持縱向放置的狀態。此時,由於在流路430中藉由第一槽部406確保空氣的通路,因此空氣能夠流入至流路430內。藉此,採血B1係基於自重的作用無需分注地從採血尖端400的流路430內自然掉落至儲留容器100內。
如圖7所示,使採血B1移動至儲留容器100後,將採血尖端400從儲留容器100拔出。於儲留容器100的第一開口101中插入容器蓋200。如圖7中的(a)所示,儲留容器100係藉由容器蓋200密閉。於藉由容器蓋200密閉之採血空間102中密封並保存採血B1。
該狀態下,將密閉之儲留容器100反復翻轉,以混合採血B1與預先封入之添加劑成分21(參照圖3)。藉此,採血B1係以適當保存狀態被管理。
如圖7中的(b)所示,移動至儲留容器100之採血B1係在之後被離心分離。較佳為該離心分離係在500G至1500G的範圍內在相對低速旋轉中來進行,較佳為該離心分離係在離心加速度1000G左右在相對低速旋轉中來進行。藉由在該條件下進行離心分離,能夠減輕儲留容器100對分離流路10R以及保存空間302的重力負荷,從而進行穩定的分離。分離結束後,於採血空間102中積存血漿B2,於保存空間302中積存血球B3。於保存空間302中被分離儲留之血球B3係能夠從外部確認保存狀態。
於分離流路10R殘留有血球B3之情形下,藉由旋轉撥盤部350來調整柱塞360的位置,增大保存空間302的容量,藉由20秒至30秒左右的短時間再次離心而使分離狀態適當化。
如圖7中的(c)所示,離心分離結束後,壓入止擋件250。藉由止擋件250封鎖分離流路10R。能夠於儲留容器100與密閉容器300中將血漿部與血球部物理性地隔離。
血液保存容器10係基於設置於柱塞360之螺紋部361與撥盤部350的螺紋槽353M的旋轉,於形成有螺紋的間距之距離的範圍內使柱塞360沿著軸線L的方向移動,藉此能夠再次調節儲留血球B3之保存空間302的容量。因此,使用者能夠確認血漿、血球的分離狀態,且高效地製成血漿、血球的分離檢體。
根據血液保存容器10,藉由設置有撥盤部350,根據所要求之精度適當地設定柱塞360的螺紋部361及螺紋槽353M的每次旋轉的間距,從而能夠進行微調整。根據血液保存容器10,利用者係能夠以例如一轉或者兩轉等能夠容易操作之轉數每次進行2μL至3μL單位的容量的微調整。另外,若能夠調整柱塞360的移動量來代替柱塞360的螺紋部361以及螺紋槽353M,,則例如亦可設置具有操作者可感知之喀嚓感之微小的凹凸嵌合部等其他構成。
根據血液保存容器10,例如於血液檢體的血球比率大於初始的設定值且離心分離後血球的一部分殘留於儲留容器100內之情形下,增大密閉容器300的容量;反之,於因採血量不足等而血漿量少之情形下,能夠使撥盤部350旋轉來調整柱塞360的位置,將保存空間302的有效容量調節得小。然後,藉由再次將血液保存容器10短時間掛在離心分離機,能夠準確完成血漿與血球的分離。
根據血液保存容器10,藉由使用由撥盤部350構成之離心分離後的容量調整功能,能夠將所採取之血液中的血漿部分離至接近最大容量之容量為止。例如,將初始的血球容量比率設定為女性35%、男性40%左右的較小值,根據離心後的密閉容器300的血球儲留狀態將保存空間302微調為正好的尺寸而再次離心等。根據血液保存容器10,即便於擔心採血量比較少之高齡者的採血中,亦能夠將針對各個血液檢體分別不同之血漿以及血球容量簡單地最佳化。
根據血液保存容器10,儲留容器100以及容器蓋200係具有承受伴隨保管、搬運、操作、離心分離之外力的適當厚度,且具備確實的密閉性。根據血液保存容器10,關閉容器蓋200時的儲留容器100內的容積係形成為300μL至400μL之較小值。根據血液保存容器10,可將由於檢體保管時的水分蒸發等環境因素引起之濃度變化最小化。將檢體輸送時採血B1被濃縮之風險最小化係對於微量血液試樣的穩定分析是重要的。另外,關於儲留容器100的密閉性,理想的是藉由進行減壓測試來確認是否擔保了預期的密閉性能。
如圖8所示,在檢體測定時,首先撥盤部350係與柱塞360一起被從儲留容器100卸下。然後,將分注器具V插入至保存空間302,分注保存於保存空間302之血球B3,測定以HbA1c(糖化血色素,亦即血紅蛋白(hemoglobin)A1c值)等血球B3作為試樣之項目。
如圖9所示,檢體測定時,將採血空間102中分離儲留之血漿B2以100μL至500μL更佳為100μL至300μL左右的稀釋液C直接滴至儲留容器100進行稀釋並充分混和。稀釋倍率係根據同時測定之檢查項目而不同,但通常設定為30倍以下,更佳為設定為10倍以下。
由於不將儲留容器100內分離出之血漿B2定量分注至樣品杯中,因此無論血漿量如何血漿B2均可全部量直接作為試樣來使用。藉此,能夠降低檢體測定時之血漿B2的稀釋倍率,不僅可提高檢查精度,亦可擴大檢查對象項目數。
如圖9中的(b)所示,儲留容器100內的稀釋液C係將已知濃度的標記物物質均等地混合於古德氏緩衝液、磷酸緩衝液、生理食鹽水等水溶液所得之液體,用於稀釋血漿B2。溶解於稀釋液之標記物物質為具有下述特徵的物質:在血漿B2中不存在,易溶於水,可進行高感度的吸光度測定,且對光、溫度濕度等環境具有高耐受性。標記物物質係例如能夠利用氯化膽鹼(choline chloride)等。
如圖9中的(c)所示,將保存於儲留容器100之非定量的稀釋血漿B4均等混和後,將儲留容器100直接放置於生物化學檢查裝置,將該生物化學檢查裝置的抽吸針900插入至儲留容器100的採血空間102並取出試樣。所取出之稀釋血漿B4係被測定稀釋標記物濃度的吸光度作為生物化學分析的一個項目。
為了進行上述測定,血液保存容器10理想的是形成為嵌入至標準尺寸的試管800之10mm至12mm的筒外徑,凸緣部101F理想的是形成為支持於配接器600的邊緣。而且,理想的是於採血空間102的最下部以可利用抽吸針900最大量地抽吸血漿試樣之方式形成圓錐狀的第一錐形部103。
水溶液的稀釋率係一般能夠藉由將混合對象溶液後的標記物含量(吸光度)除以即將稀釋前測定出之原水溶液的標記物含量(吸光度)來求出。由於混合血液中的稀釋率之和始終為「1」,因此血漿稀釋率係能夠藉由從1減去血溶液稀釋率來求出。因此,血漿稀釋倍率係能夠將1除以血漿稀釋率來計算。將同一檢體作為試樣同時測定出之各檢查項目的測定值乘以由上述運算求出之血漿稀釋倍率所得之值係成為各檢查項目的檢查值。此時,稀釋標記物的原吸光度測定係與稀釋檢體的標記物吸光度測定無時間差地進行,藉此能夠排除成為稀釋標記物測定時的誤差因素之環境要素的影響,能夠保證測定值亦即稀釋倍率的可靠性。
然而,能夠藉由本方法求出檢查值之項目係以由吸光度對濃度顯示之項目的校準曲線呈直線作為條件。若無法獲得直線性的校準曲線,則能夠藉由於稀釋之對象區域中再次製成校準曲線來應對。
如圖10所示,血液採取器具1係與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即時檢測)機器連動,從而能夠作為現場的即時檢查用的採血器具使用。檢查試樣係選擇所採取之全血或者離心分離後之血漿中的任一種來加以利用。如圖10中的(a)所示,於使用全血之情形下,採血、混和後從採血尖端400的前端向檢查機器的指定之托盤噴出試樣。
如圖10中的(b)所示,於將分離血漿作為試樣來使用之情形下,能夠將儲留容器100離心分離,用止擋件250隔離血漿與血球後,與全血的情形同樣地向托盤噴出血漿。若採血尖端400的前端殘留少量試樣,則藉由使採血尖端400的前端觸碰托盤而輕輕地敲擊採血尖端400,能夠噴出幾乎全部量。
[變形例] 以下,對本發明的變形例進行說明。以下的說明中,對與上述實施形態相同的構成附上相同的名稱以及符號,且適當省略重複說明。
本實施形態中,能夠使用上述實施形態的採血尖端400的構成來構成獨立的血液採取器具1A。
如圖11以及圖12所示,血液採取器具1A係具備:採血尖端400X,係進行採血;以及擠出具700,係安裝於採血尖端400X。採血尖端400X係具備採血部401,該採血部401係於軸向一側以流路的內周面的一部分露出之方式形成有採血用開口403。
採血尖端400X係設置有採血部401,採血部401係形成為藉由作為試樣之血液與在採血用開口403處露出之內周面430H的一部分接觸從而血液流入至流路內430;而且,於採血部401的軸向另一側設置有形成為圓筒狀之圓柱體部480。於圓柱體部480的內部空間插入有擠出具700。在圓柱體部480的外周面形成有上方向標記489,上方向標記489係具有與上方向標記409相同的功能。在形成於圓柱體部480之圓柱體內周面481,沿著軸線L的方向形成有至少一個第二槽部482。
第二槽部482係從圓柱體內周面481的軸向一側的端部形成為預定的長度。於圓柱體內周面481形成有例如四個第二槽部482,且構成採血時供擠出具700插入時的排氣流路。
擠出具700係具備:活塞701,係插入至圓柱體部480的內部空間;以及操作部702,係與活塞701的軸向一側連續形成。活塞701係在圓柱體部480的內部空間沿著軸線L的方向移動自由地設置。活塞701係形成為圓柱狀。活塞701的外徑係形成得較圓柱體部480的內徑稍小。於活塞701的軸向另一側設置有棒狀的操作部702。
根據上述構成,血液採取器具1A係藉由操作操作部702而使活塞701在內部空間沿著軸向移動,能夠使採血部401的流路430內採取之血液從採血用開口403噴出。血液採取器具1A係能夠作為不需要親水性加工之塑膠性的通用的微量採血具來使用。
採血時,於將活塞701插入至形成有第二槽部482之圓柱體部480的中間部的近前為止的狀態下,以與採血尖端400相同的操作順序抽吸血液。該狀態下,被活塞701封閉之圓柱體部480的內部空間係經由第二槽部482而與外部空間連通。亦即,血液採取器具1A係不使用活塞701抽吸血液,而是能夠藉由毛細管現象從採血用開口403將血液抽吸至流路430內。
血液抽吸後,操作操作部702將活塞701壓入至未形成有第二槽部482之圓柱體部480的內周面中之超過中間部之區域,將貯存在採血尖端400之血液噴出至保存容器等。在圓柱體內周面481中之未形成有第二槽部482之軸向一側的區域中,活塞701的外周面與圓柱體內周面481係無間隙地嵌合。
採血後,活塞701被壓入至圓柱體內周面481中之超過中間部之區域,能夠無洩漏地壓縮圓柱體部480內的空氣而將血液從採血尖端部擠出。而且,藉由將前述抗凝劑等添加劑塗佈於採血尖端400X的前端的圓柱體內周面481,能夠在血液的抽吸以及噴出時向血液混合添加劑。藉由使用圖11以及圖12所示之血液採取器具1A,能夠高效地進行不離心分離全血而直接作為試樣進行檢查之血液學項目檢查等,即便作為小老鼠等小動物實驗用採血具,便利性亦高。
根據上述各實施形態或者在不脫離主旨之範圍內變形之實施形態之採血用器具,所採取之血液中的血漿部能夠不分注地作為檢查試樣來使用而不浪費一滴。根據採血用器具,與以往的採血器具相比,能夠將檢查所需之採血量減半。例如,以生物化學的十三個項目作為對象之微量血液檢查中,一般進行十倍至十五倍左右的稀釋檢查,由於最低需要15μL左右的血漿,因此通常需要60μL以上的採血量。
藉由使用上述實施形態的採血用器具,若為標準的血球容積比(haematocrit)值血液,則能夠以30μL左右的採血來採取與60μL採血時同等的血漿量且能夠將全部量作為檢查試樣。
而且,根據採血用器具,將所採取之血漿直接用含標記物的稀釋溶液稀釋,稀釋率能夠事後測定,因此無需如普通微量採血檢查般預先決定採血量進行採血,只要根據要檢查之項目的組合每次進行最低所需量的採血即可,能夠減輕對利用者的侵襲性負擔。
如上述般,根據採血用器具,藉由將採血尖端塑膠細管的前端進行斜角切,能夠在與液面密接時於前端內壁自動地產生潤濕性。當使前端斜角切之塑膠細管的前端孔無間隙地與貯存液體的上表面部密接時,產生血液表面與細管內壁直接接觸之部分,液體積存於該部分而產生潤濕性狀態。藉此,毛細管現象顯著地作用於前端部,儘管為具有疏水性表面之塑膠內壁,液體仍能夠從前端部抽吸至容器內。
由於塑膠採取容器係形成為朝向下方向而擴展之錐形形狀,因此被抽吸之液體係除毛細管現象外亦藉由重力被朝向斜下方拉動而持續抽吸至所需量。結果,不再需要以往的塑膠採血具中所需要之內壁的親水性加工處理等對策,能夠降低製造步驟數以及製造成本。
由於抽吸時被斜角切之採血具前端係與貯存之血液等液體表面的上部接觸,因此接觸時不會破壞與指尖表面之間所形成之貯存液體的表面張力,因此不會導致液體流下。因此,可不使用防流下用膠帶等,而能夠繼續抽吸貯存液體。而且,由於採血尖端所採取到之血液係利用自重而藉由在採血尖端與容器的嵌合部所形成之排氣狹縫自然掉落至儲留容器內,因此無需進行分注操作,能夠安全且確實地將優質的血液試樣引導並保存於儲留容器內。
採取血液係於密閉之儲留容器100內與添加劑混和,藉由離心,血球係向被分離流路10R隔開之密閉容器300內移動。然後,藉由止擋件250阻斷儲留容器100與密閉容器300,血球與血漿的物理的分離完成。分離後之血漿以及血球試樣係分別被密閉保存於儲留容器100以及密閉容器300內,因此即使在血液輸送等各種管理狀態下,只要滿足標準的保存要件,亦可獲得作為檢查試樣的品質的保證。
密閉容器300的血球儲留容量係能夠藉由使柱塞360沿著軸線L的方向移動而自由變更。藉由調整柱塞360的位置來改變離心時的血球收納用容量,不僅能夠使採取血漿量最大化,且對於採血量或者血球容積率不同之採血檢體亦能夠進行血漿部與血球部的適當分離,能夠使血漿量最大化。結果,一般可減少血球容積率低的女性或者高齡者的採血容量,減輕侵襲性負擔。
由於分離後之血漿係與血球部或者分離劑完全阻斷從而不具有分離面處的接點,因此可將全部量作為分析試樣來使用。與具有分離面接點之採血具相比,藉由將更多的血漿試樣化,能夠減少分析試樣的稀釋率,提高作為分析對象之試樣中成分濃度。結果,不僅能夠減少採血量,亦能夠期待檢查精度的提高或者檢查對象項目的擴大。
在檢查實驗室的檢體測定中,藉由離心後將血漿部與血球部在該容器內密閉阻斷,將稀釋液直接滴下至儲留容器內,不進行血漿分注,將分離後之血漿在儲留容器100內混和稀釋,使用配接器600將容器放置在檢查用試管中並掛在檢查機器。而且,密閉容器係軸部被卸下,取出、分注並檢查密閉容器內保存之血球。藉此,不僅檢查業務效率化,且沒有手動計量作業,能夠謀求檢查精度提高。
以上,參照圖式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具體的構成不限於該實施形態,亦包含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之範圍的設計變更等。
1,1A:血液採取器具 2:指尖 10:血液保存容器 10R:分離流路 10S:貫通孔 20:溶液 21:添加劑 100:儲留容器 101:第一開口 101F:凸緣部 102:採血空間 103:第一錐形部 130:儲留容器內壁 140:開口部 160:圓柱體部 200:容器蓋 210:底部 220:凸緣部 250:止擋件 251:按壓部 252:滑動部 300:密閉容器 301:第二開口 302:保存空間 303:第二錐形部 304:突出部 305:外周面 350:撥盤部 351:嵌合部 352:內周面 353:貫通孔 353M:螺紋槽 354:狹縫 360:柱塞 361:螺紋部 362:頭部 400,400X:採血尖端 401:採血部 403:採血用開口 405:連接部 405H:連接用開口 406:第一槽部 407:階差部 408:計量線 409,489:上方向標記 430:流路 430H:內周面 480:圓柱體部 481:圓柱體內周面 482:第二槽部 500:蓋 600:配接器 601:筒狀部 602:凸緣部 700:擠出具 701:活塞 702:操作部 800:試管 900:抽吸針 B:血液 B1:採血 B2:血漿 B3:血球 B4:稀釋血漿 C:稀釋液 L:軸線 V:分注器具 X,Y,Z:軸
[圖1]係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之血液採取器具的組裝狀態之縱剖視圖。 [圖2]係顯示血液採取器具的構成之分解立體剖視圖。 [圖3]係顯示封閉儲留容器之容器蓋的構成之剖視圖。 [圖4]係顯示血液採取器具的使用狀態之剖視圖。 [圖5]係顯示使用了血液採取器具之採血方法之剖視圖。 [圖6]係顯示血液採取器具的使用方法之剖視圖。 [圖7]係顯示使用了血液保存容器之離心分離方法之剖視圖。 [圖8]係顯示從血液保存容器分注血球之方法之剖視圖。 [圖9]係顯示測定血液保存容器的血漿之方法之剖視圖。 [圖10]係顯示從血液採取器具噴出血液之方法之剖視圖。 [圖11]係顯示變形例之血液採取器具的構成之分解立體圖。 [圖12]係顯示變形例之採血尖端的構成之立體剖視圖。
1:血液採取器具
10R:分離流路
100:儲留容器
101:第一開口
102:採血空間
103:第一錐形部
250:止擋件
251:按壓部
252:滑動部
300:密閉容器
302:保存空間
303:第二錐形部
350:撥盤部
351:嵌合部
352:內周面
353:貫通孔
360:柱塞
361:螺紋部
362:頭部
400:採血尖端
401:採血部
403:採血用開口
405:連接部
405H:連接用開口
406:第一槽部
407:階差部
408:計量線
409:上方向標記
500:蓋
L:軸線

Claims (8)

  1. 一種血液保存容器,係儲留並保存血液,且具備: 儲留容器,係形成有於軸向一側具有第一開口且儲留前述血液之採血空間; 密閉容器,係設置於前述儲留容器的軸向另一側,形成有於軸向另一側具有第二開口且保存前述血液之保存空間;以及 撥盤部,係以覆蓋前述第二開口之方式可旋轉地設置於前述密閉容器的軸向另一側; 於前述採血空間與前述保存空間之間形成有與前述採血空間以及前述保存空間連續之分離流路; 前述採血空間係於軸向另一側以與前述分離流路連續之方式形成; 前述分離流路係形成為橫剖面較前述採血空間小; 前述保存空間係形成為橫剖面較前述分離流路大; 前述撥盤部係具有柱塞,前述柱塞係向軸向另一側突出形成,在與前述保存空間的內表面接觸之狀態下向軸線方向自由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記載之血液保存容器,其中前述撥盤部係具備: 嵌合部,係與前述密閉容器嵌合;以及 兩個狹縫,係以將外周面與內周面切開之方式沿軸向對稱形成; 前述狹縫係藉由按壓前述外周面從而狹縫寬度縮小; 前述嵌合部係隨著前述狹縫寬度縮小而變形,從而解除與前述密閉容器的嵌合; 前述撥盤部係於前述嵌合部與前述密閉容器的嵌合被解除時與前述柱塞一起從前述密閉容器卸下。
  3. 如請求項2所記載之血液保存容器,其中於前述分離流路設置有:止擋件,係使前述採血空間與前述保存空間連通或者遮蔽; 前述止擋件係設置成可向與前述分離流路以及前述保存空間的軸線方向交叉之方向移動。
  4. 一種血液採取器具,係具備: 如請求項1或2所記載之血液保存容器;以及 採血尖端,係以堵住前述第一開口的方式可裝卸地安裝在設置於前述血液保存容器之前述儲留容器的軸向一側; 前述採血尖端係具備採血部,前述採血部係於軸向一側以流路的內周面的一部分露出之方式形成有採血用開口; 前述採血部係形成為藉由作為試樣之血液接觸到在前述採血用開口露出之前述內周面的一部分從而前述血液流入至前述流路內。
  5. 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血液採取器具,其中前述採血用開口係形成為相對於軸向斜角切之形狀。
  6. 如請求項5所記載之血液採取器具,其中前述採血尖端係於軸向另一側具備從前述第一開口插入之連接部; 於前述連接部的外周面沿軸向形成有至少一個第一槽部。
  7. 一種血液採取器具,係具備採血尖端,前述採血尖端係於軸向一側以流路的內周面的一部分露出之方式形成有採血用開口; 前述採血尖端係具備: 採血部,係形成為藉由作為試樣之血液接觸到在前述採血用開口露出之前述內周面的一部分從而前述血液流入至前述流路內; 圓柱體部,係設置於前述採血尖端的軸向另一側且形成為圓筒狀;以及 擠出具,係插入至前述圓柱體部的內部空間; 前述擠出具係具備: 活塞,係設置成插入至前述內部空間且沿著軸向自由移動;以及 操作部,係與前述活塞的軸向一側連續形成; 藉由操作前述操作部而使前述活塞在前述內部空間內沿軸向移動,從而使已採取至前述流路內之前述血液從前述採血用開口噴出。
  8. 如請求項7所記載之血液採取器具,其中於形成在前述圓柱體部之圓柱體內周面沿軸向形成有至少一個第二槽部; 前述第二槽部係從前述圓柱體內周面的軸向一側的端部形成為預定的長度。
TW111129971A 2022-07-28 2022-08-10 血液保存容器以及血液採取器具 TWI8282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WOPCT/JP2022/029137 2022-07-28
PCT/JP2022/029137 WO2024024039A1 (ja) 2022-07-28 2022-07-28 血液保存容器および血液採取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8265B true TWI828265B (zh) 2024-01-01
TW202406525A TW202406525A (zh) 2024-02-16

Family

ID=86051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9971A TWI828265B (zh) 2022-07-28 2022-08-10 血液保存容器以及血液採取器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61526B1 (zh)
TW (1) TWI828265B (zh)
WO (1) WO2024024039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14513B (zh) * 1992-01-21 1993-10-11 Gabley Male
TW200942816A (en) * 2007-11-28 2009-10-16 Smart Tube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collection, stimulation, stabi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a biological sample
CN107921221A (zh) * 2015-08-20 2018-04-17 泰尔茂株式会社 注射器用组装体、预充式注射器、外筒用密封盖及注射器用组装体包装体
US20220134023A1 (en) * 2019-07-22 2022-05-05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Administrable liquid medicine preparation tool, administrable liquid medicine preparation kit, and administrable liquid medicine prepar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20220160583A1 (en) * 2019-06-13 2022-05-26 Trenta2 S.r.l. Fluid transfer system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05463B2 (ja) * 1995-10-17 1998-09-30 株式会社国宗工業所 液体混合器
KR101110576B1 (ko) * 2009-03-16 2012-02-15 주식회사 메디사랑 피알피 및 필러 추출과 피브린 생성을 위한 혈액분리 및 농축용기
KR101194044B1 (ko) * 2011-12-29 2012-10-24 (주) 알메디카 혈액 분리 및 prp 농축을 위한 일체형 키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prp 추출방법
RU2629389C2 (ru) * 2012-12-27 2017-08-29 Мин-ён ЧОН Набор для выделения лейкоцитарной пленки
JP2014200267A (ja) * 2013-04-01 2014-10-27 テルモ株式会社 採取具ケース
JP6658498B2 (ja) * 2016-12-22 2020-03-04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遠心分離用試料ホルダ
JP6480551B1 (ja) * 2017-12-01 2019-03-13 ジャパン・メディカル・リーフ株式会社 血液検査用容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14513B (zh) * 1992-01-21 1993-10-11 Gabley Male
TW200942816A (en) * 2007-11-28 2009-10-16 Smart Tube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collection, stimulation, stabi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a biological sample
CN107921221A (zh) * 2015-08-20 2018-04-17 泰尔茂株式会社 注射器用组装体、预充式注射器、外筒用密封盖及注射器用组装体包装体
US20220160583A1 (en) * 2019-06-13 2022-05-26 Trenta2 S.r.l. Fluid transfer system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US20220134023A1 (en) * 2019-07-22 2022-05-05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Administrable liquid medicine preparation tool, administrable liquid medicine preparation kit, and administrable liquid medicine prepar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24039A1 (ja) 2024-02-01
JP7261526B1 (ja) 2023-04-20
TW202406525A (zh) 2024-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31555B2 (ja) 生体液分離装置
US10136849B2 (en) Biological fluid collection device and biological fluid separation and testing system
KR101136654B1 (ko) 시료채취 및 분석 기구
US9808192B2 (en) Biological fluid sampling transfer device and biological fluid separation and testing system
JP2016518924A (ja) 生体液採集装置、および、生体液採集検査システム
JP2009122082A (ja) 血液希釈定量器具
WO2019107509A1 (ja) 血液検査用容器
JP2007167123A (ja) 真空採血管
TWI828265B (zh) 血液保存容器以及血液採取器具
JP2007167124A (ja) 真空採血管
JP2023062899A (ja) 血液保存容器および血液採取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