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23358B - 空氣淨化系統 - Google Patents

空氣淨化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23358B
TWI823358B TW111115538A TW111115538A TWI823358B TW I823358 B TWI823358 B TW I823358B TW 111115538 A TW111115538 A TW 111115538A TW 111115538 A TW111115538 A TW 111115538A TW I823358 B TWI823358 B TW I8233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purifier
air
air quality
quality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5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42922A (zh
Inventor
胡家榮
劉文婷
尤國彰
賴怡璇
林秋如
Original Assignee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群邁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15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23358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42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2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23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23358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空氣淨化系統包括至少一感測器、至少一淨化器及伺服器。至少一感測器用於感測空氣質量資料並廣播無線訊號;至少一淨化器接收所述感測器的無線訊號,並根據接收的無線訊號強度與所述感測器建立配對連接;伺服器接收所述空氣質量資料,根據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計算淨化強度;所述至少一淨化器接收所述伺服器的淨化強度,並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淨化空氣,所述感測器與所述淨化器透過無線通訊連接,所述感測器和所述淨化器透過無線網路接入點連接至所述伺服器。

Description

空氣淨化系統
本發明涉及空氣淨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空氣淨化系統。
傳統的空氣淨化裝置配備有空氣質量感測功能以及空氣淨化功能。空氣淨化裝置通常是與空間配對設置的,例如每一室內空間配置一台空氣淨化裝置。然而,由於不同空間的空氣質量不同,所需的空氣淨化強度也不同,例如,空間一的空氣質量較佳,通常所需的空氣淨化裝置的空氣淨化強度不高或者通常不太需要工作而進行空氣淨化,由此造成資源浪費;或者,空間二的空氣質量不佳,通常所需的空氣淨化裝置的空氣淨化強度較高或者所配置的空氣淨化裝置的空氣淨化強度不足,則需要配置更多的空氣淨化裝置來協同進行空氣淨化,由此造成空氣淨化結果不佳,而使用不靈活。
鑒於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空氣淨化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空氣淨化系統,包括:至少一感測器,用於感測空氣質量資料並廣播無線訊號;至少一淨化器,接收所述感測器的空氣質量資料及無線訊號,所述淨化器根據接收的無線訊號強度與所述感測器建立配對連接,根據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計算淨化強度,並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淨化空氣;其中,所述感測器與所述淨化器透過無線通訊連接。
本申請一實施例還提供一種空氣淨化系統,包括:至少一感測器,用於感測空氣質量資料並廣播無線訊號;至少一淨化器,接收所述感測器的無線訊號,並根據接收的無線訊號強度與所述感測器建立配對連接;伺服器,接收所述空氣質量資料,根據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計算淨化強度;其中,所述至少一淨化器接收所述伺服器的淨化強度,並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淨化空氣,所述至少一感測器與所述至少一淨化器透過無線通訊連接,所述至少一感測器和所述至少一淨化器透過無線網路接入點連接至所述伺服器。
上述空氣淨化系統中,根據感測器感測的空氣質量,使得淨化器可輸出對應的淨化強度來進行空氣淨化,使得空氣淨化更加精確。此外,透過在空間內佈置不同配置的感測器及淨化器,或者由伺服器指派感測器和/或淨化器移動至空間進行感測和/或淨化,使得感測器及淨化器的佈置更加靈活,提高能源配置的適用性。
100、200:空氣淨化系統
10、S1、S2:感測器
12:感測模組
122:感測元件
14:第一處理器
16:第一通訊模組
20、P1、P2:淨化器
22:淨化模組
222:淨化元件
24:第二處理器
26:第二通訊模組
30:伺服器
32:記憶體
34:第三處理器
36:第三通訊模組
40:AP
S811~S816、S1011~S1017、S10161~S10168:步驟
圖1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空氣淨化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空氣淨化系統中感測器與淨化器設置的示意圖。
圖3是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空氣淨化系統中感測器與淨化器設置的另一示意圖。
圖4是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空氣淨化系統的應用場景示意圖。
圖5是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不同淨化器接收感測器的無線訊號強度的示意圖。
圖6是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淨化器計算其他淨化器及感測器的無線訊號強度型態的示意圖。
圖7是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空氣淨化系統的功能模塊示意圖。
圖8是本申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空氣淨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9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空氣淨化系統的示意圖。
圖10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空氣淨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11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空氣淨化方法的第一子流程示意圖。
圖12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空氣淨化方法的第二子流程示意圖。
圖13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空氣淨化方法的第三子流程示意圖。
圖14是本申請第二實施例提供的空氣淨化方法的第四子流程示意圖。
下面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申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申請的限制。
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後”、“左”、“右”、“豎直”、“水準”、“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申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申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徵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所述特徵。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 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可以相互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係。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申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申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徵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徵和第二特徵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徵接觸。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準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準高度小於第二特徵。
下文的公開提供了許多不同的實施例或例子用來實現本申請的不同結構。為了簡化本申請的公開,下文中對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設置進行描述。當然,它們僅僅為示例,並且目的不在於限制本申請。此外,本申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複參考數位和/或參考字母,這種重複是為了簡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討論各種實施例和/或設置之間的關係。
請參見圖1,本申請第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空氣淨化系統100,包括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及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用於透過感測器10感測空氣質量資料及透過淨化器20淨化空氣。
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用於感測空氣質量資料並廣播無線訊號。在一些實施例中,感測器10可以感測所在空間或區域的空氣質量資料,例如,空氣質量指數(Air Quality Index,AQI)。感測器10還可以廣播無線訊號以及透過無線訊號傳送感測到的空氣質量資料到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在感測器10的通 訊範圍內,即所述無線訊號可到達的範圍內,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的無線訊號可被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接收。
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用於接收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及傳送的空氣質量資料,所述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根據接收到的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的無線訊號強度與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建立配對連接,所述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進一步根據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計算淨化強度,並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淨化空氣。在一些實施例中,淨化器20可以分析接收到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的接收訊號強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值。例如,多個感測器10的設置於淨化器20的距離不同,淨化器20接收到這些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強度不同,可獲得對應於這些感測器10的不同的RSSI值。淨化器20可以預設有一預設接收訊號強度閾值,當淨化器20接收到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接收訊號強度閾值時,淨化器20可以與感測器10建立配對連接,並接收感測器10傳送的空氣質量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淨化器20與感測器10建立配對連接後,淨化器20可以接收感測器10傳送的空氣質量資料。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感測器10可以在廣播的無線訊號中攜帶空氣質量資料,淨化器20可以在接收到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時一併獲取空氣質量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淨化器20可以根據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計算淨化強度,且淨化器20可以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輸出不同強度的淨化能力,以對空氣進行不同程度的淨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每一淨化器20還可廣播無線訊號並接收其他淨化器20所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並根據接收的複數淨化器20間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的統計量,計算兩個淨化器20間的基線值。所述統計量可以但不限於為標準差、平均值。
示例性地,請一併參閱圖4,空間一佈置有感測器S1和淨化器P1,空間二佈置有感測器S2和淨化器P2,空間一與空間二可以為由特定障礙物隔開,例如兩個房間,其中房間一與房間二可以由牆壁隔開,形成兩個獨立的空間。可以理解,為了方便區分說明不同的感測器及淨化器,感測器10在圖4的實施方式中可以標記為S1及S2,淨化器20可以標記為P1及P2。淨化器P1根據淨化器P1接收到淨化器P2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和淨化器P2接收到淨化器P1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的統計量(例如標準差、平均值)計算淨化器P1與淨化器P2之間的基線值。同理,淨化器P2可計算淨化器P1與淨化器P2之間的基線值。
淨化器20還可根據計算的基線值及接收感測器10所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確定淨化器20與感測器10建立配對連接。示例性地,請一併參閱圖4,淨化器P1和淨化器P2可以根據計算的淨化器P1與淨化器P2之間的基線值以及分別接收感測器S1所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確定感測器S1與淨化器P1或/和淨化器P2建立配對連接。
請一併參閱圖4及圖5,圖5所示曲線分別為淨化器P1接收到感測器S1和感測器S2所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的示意圖。其中,曲線L1為淨化器P1接收到感測器S1所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的波形,曲線L2為淨化器P1接收到感測器S2所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的波形。由於淨化器P1與感測器S2之間受到牆壁的阻隔,使得淨化器P1接收到感測器S2所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小於淨化器P1接收到感測器S1所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因此,淨化器P1可以根據接收感測器S1和感測器S2所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確定感測器S1與淨化器P1建立配對連接。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每一淨化器20還可廣播無線訊號並接收其他淨化器20所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並根據接收的複數淨化器20間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的統計量,計算兩個淨化器20間的第一無線訊號強度型態;根據接 收的複數感測器10間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的統計量,計算淨化器20與感測器10間的第二無線訊號強度型態;並根據所述第一無線訊號強度形型態及所述第二無線訊號強度型態,確定淨化器20與感測器10建立配對連接。
示例性地,請一併參閱圖4及圖6,圖6所示曲線分別為淨化器P1計算淨化器P2、感測器S1及感測器S2的無線訊號強度型態的示意圖。其中,曲線Ls1為淨化器P1計算感測器S1的無線訊號強度型態,曲線Lp2為淨化器P1計算淨化器P2的無線訊號強度型態,曲線Ls2為淨化器P1計算感測器S2的無線訊號強度型態。由於淨化器P2與感測器S2同處空間二,並與淨化器P1之間受到牆壁的阻隔,使得淨化器P1接收感測器S1的無線訊號強度大於接收淨化器P2及感測器S2的無線訊號強度,且接收淨化器P2及感測器S2的無線訊號強度型態相似。因此,淨化器P1可以據以確定與感測器S1建立配對連接,同理,感測器S2與淨化器P2建立配對連接。
可以理解,當淨化器20設置於建築物室內外空間的天花板或/和牆壁等高位上時,使得淨化器20具有開闊的訊號傳播空間,而不被室內外的物品或人流阻擋,從而較不影響淨化器20間的無線訊號收發,淨化器20間無線訊號的收發穩定,使得計算的淨化器20間的基線值可作為較佳的定位參考。
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與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透過無線通訊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無線通訊連接包括但不限於藍牙連接或紫蜂(ZigBee)協議連接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空氣質量資料可以包括溫度、濕度、甲醛濃度、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濃度、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細顆粒物PM2.5濃度、二氧化碳濃度、一氧化碳濃度、氨氣濃度、臭氧濃度、二氧化氮濃度、氯化氫濃度、氫氣濃度、氧氣濃度、二氧化硫濃度、硫化氫濃度、氯氣濃度或/和氟化氫濃度中的一種或多種。
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以及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可以是固定設置或者可移動的。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感測器10為固定設置時,感測器10可以設置於建築物室內/外,例如,室內/外空間的天花板或/和牆壁等高位上,使得感測器10具有開闊的訊號傳播空間,而不被室內外的物品或人流阻擋,從而不影響感測器10廣播無線訊號以及與淨化器20接收無線訊號。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淨化器20為固定設置時,淨化器20可以設置於建築物室內/外的空間,例如,室內/外空間的天花板、牆壁或/和地面上,可以對所處的空間進行空氣淨化。
請參閱圖2及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感測器10和/或淨化器20為可移動設置時,可以固定於一些可移動裝置上,例如移動機器人、小車等,或由操作人員攜帶操作,可由可移動裝置搭載在建築物室內/外的空間內移動。可以理解,淨化器20可以相對感測器10移動,或者感測器10相對淨化器20移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淨化器20接收到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強度,淨化器20可以與感測器10建立多種配對連接的方式。當一個淨化器20接收到一個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接收訊號強度閾值時,淨化器20可以與感測器10建立一對一配對連接,例如,當在一空間內佈置有一個感測器10和一個淨化器20,淨化器20接收到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接收訊號強度閾值,則淨化器20可以與感測器10建立一對一配對連接。當在一空間內佈置有多個感測器10和一個淨化器20,淨化器20接收到多個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接收訊號強度閾值,則一個淨化器20可以與多個感測器10建立一對多配對連接。當在一空間內佈置有一個感測器10和多個淨化器20,多個淨化器20均接收到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接收訊號強度閾值,則多個淨化器20可以與一個感測器10建立多對一配對連接。當在一空間內佈置有多個感測器10和多個淨化器20,多個淨化器20分別接收到多個感測器10廣播的無 線訊號的RSSI值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接收訊號強度閾值,則多個淨化器20可以與多個感測器10建立多對多配對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感測器10和淨化器20均為固定設置時,感測器10與淨化器20還可透過有線連接的方式建立通訊連接,所述有線連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通訊線纜連接。感測器10和淨化器20通過有線連接建立配對連接,並進行空氣質量資料傳輸。
請一併參閱圖7,感測器10可以包括感測模組12、第一處理器14及第一通訊模組16。
在一些實施例中,感測模組12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感測元件122,多個感測元件122可以感測不同的空氣參數,例如,溫度、濕度、甲醛濃度、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TVOC)濃度、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細顆粒物PM2.5濃度、二氧化碳濃度、一氧化碳濃度、氨氣濃度、臭氧濃度、二氧化氮濃度、氯化氫濃度、氫氣濃度、氧氣濃度、二氧化硫濃度、硫化氫濃度、氯氣濃度或/和氟化氫濃度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處理器14可以由積體電路組成,例如可以由單個封裝的積體電路所組成,也可以是由多個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封裝的積體電路所組成,包括一個或者多個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處理器、數文書處理晶片、圖形處理器及各種控制晶片的組合等。所述至少一個第一處理器14是所述感測器10的控制核心(Control Unit),可以調用感測模組12感測的資料,以執行感測器10的各種功能和處理資料,例如調用感測模組12感測的空氣質量資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通訊模組16可以廣播無線訊號,在通訊範圍內,即所述無線訊號可到達的範圍內,可被淨化器20接收。第一通訊模組16還可以傳送第一處理器14從感測模組12調用的空氣質量資料。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當感測器10及淨化器20為固定設置時,感測器10可以與淨化器20有線連接,第一通訊模組16還可以用於向淨化器20傳送有線訊號,以傳送第一處理器14從感測模組12調用的空氣質量資料。
淨化器20可以包括淨化模組22、第二處理器24及第二通訊模組26。
在一些實施例中,淨化模組22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淨化元件222,多個淨化元件222可以進行不同功能的空氣淨化方式,例如,殺菌、過濾、通風、集塵、負氧離子、臭氧等,可以針對不同的空氣質量進行不同程度的淨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處理器24可以由積體電路組成,例如可以由單個封裝的積體電路所組成,也可以是由多個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封裝的積體電路所組成,包括一個或者多個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處理器、數文書處理晶片、圖形處理器及各種控制晶片的組合等。所述至少一個第二處理器24是所述淨化器20的控制核心(Control Unit),可以通過運行或執行在淨化模組22內的淨化元件222,以及調用相關資料,例如空氣質量資料,以執行淨化器20的處理資料及空氣淨化功能。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通訊模組26可以接收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在通訊範圍內,即所述無線訊號可到達的範圍內,可接收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第二通訊模組26還可以接收感測器10傳送的空氣質量資料。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當感測器10為固定設置時,感測器10可以與淨化器20有線連接,第二通訊模組26還可以用於接收感測器10傳送的有線訊號,以接收感測器10傳送的空氣質量資料。
圖8為根據一些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空氣淨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空氣淨化方法可以應用到如圖1及圖6所示的空氣淨化系統中。如圖8所示,示例性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空氣淨化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S811,感測器10廣播無線訊號以及感測空氣質量資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感測器10工作時感測空氣質量資料,包括多種空氣質量參數,同時廣播無線訊號,在感測器10的通訊範圍內,即所述無線訊號可到達的範圍內,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可被淨化器20接收。
步驟S812,淨化器20接收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並分析接收到的無線訊號的接收訊號強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一空間內佈置有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和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時,每一淨化器20均可接收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並分析接收到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示例性地,建築物室內外空間佈置有相距淨化器20不同距離的多個感測器10,則淨化器20接收到多個感測器10所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可不同。
步驟S813,淨化器20與感測器10建立配對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淨化器20比較接收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與所述預設接收訊號強度閾值,當接收到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接收訊號強度閾值時,淨化器20可以與感測器10建立配對連接。當一空間內佈置有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和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時,每一淨化器20可判斷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接收訊號強度閾值,從而建立一個淨化器20對一個感測器10、一個淨化器20對多個感測器10、多個淨化器20對一個感測器10、多個淨化器20對多個感測器10配對連接的多種情況。
步驟S814,淨化器20接收感測器10傳送的空氣質量資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淨化器20接收已配對的感測器10傳送的空氣質量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淨化器20接收多個已配對的感測器10傳送的空氣 質量資料,由於感測器10分佈於空間內的不同區域,則每一感測器10感測到的空氣質量資料可以相同或不同。
步驟S815,淨化器20根據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計算淨化強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淨化器20根據從感測器10接收的空氣質量資料計算淨化強度。例如,感測的空氣質量越差,則需進行空氣淨化強度越大;反之,感測的空氣質量越好,則需進行空氣淨化強度越小。示例性地,淨化器20設有多個不同淨化強度的檔位,根據空氣質量資料所匹配的淨化強度檔位,以判斷出所需進行空氣淨化的淨化強度檔位。
步驟S816,淨化器20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淨化空氣。
在一些實施例中,淨化器20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控制淨化模組22進行淨化空氣。示例性地,淨化器20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設定至對應的淨化強度檔位,以恰當的空氣淨化強度進行空氣淨化。
所述空氣淨化方法根據感測器10感測的空氣質量,使得淨化器20可輸出對應的淨化強度來進行空氣淨化,使得空氣淨化更加精確。此外,透過在空間內佈置不同配置的感測器10及淨化器20,例如,在空氣質量不佳的區域佈置數量更多的淨化器20,在空氣質量較佳的區域佈置數量較少的淨化器20,使得感測器10及淨化器20的佈置更加靈活,提高能源配置的適用性。
請參見圖9,本申請第二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空氣淨化系統200,包括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及伺服器30,用於透過感測器10感測空氣質量資料及透過淨化器20淨化空氣。
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用於感測空氣質量資料並廣播無線訊號。在一些實施例中,感測器10可以感測所在空間或區域的空氣質量資料,例如,空氣質量指數(Air Quality Index,AQI)。感測器10還可以廣播無線訊號以及透過無線訊號傳送感測到的空氣質量資料。在感測器10的通訊範圍內,即所述無線 訊號可到達的範圍內,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的無線訊號可被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接收。感測器10將感測到的空氣質量資料傳送至伺服器30。
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用於接收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及傳送的空氣質量資料,所述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根據接收到的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的無線訊號強度與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建立配對連接,並進一步將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與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的配對連接傳輸至伺服器30。
伺服器30用於接收感測器10傳送的空氣質量資料,並根據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計算淨化強度,並將計算的淨化強度傳送至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空氣淨化系統100及空氣淨化系統200可包括電子設備,電子設備可包括應用程式(application program,APP),用以執行接收感測器10傳送的空氣質量資料,並根據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計算淨化強度,並將計算的淨化強度傳送至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也即,所述電子設備可置換伺服器30,以執行伺服器30在空氣淨化系統100或空氣淨化系統200中的功能。所述電子設備可以但不限於為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式電子裝置等。所述應用程式可以為這些電子設備的應用程式,例如手機應用程式。在本申請的實施例中,由伺服器30所執行的功能均可由所述電子設備執行,為方便描述,後續說明書以伺服器30為例進行說明。
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還用於接收伺服器30計算的淨化強度,並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淨化空氣。
在一些實施例中,淨化器20與感測器10建立配對連接和設置方式、感測器10及淨化器20的結構、以及淨化器20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淨化空氣的具體實現方式可以參照上文對第一實施例中相關的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請一併參閱圖7,伺服器30可以包括記憶體32、第三處理器34及第三通訊模組36。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伺服器30包括一種能夠按照事先設定或存儲的指令,自動進行數值計算和/或資訊處理的終端,其硬體包括但不限於微處理器、專用積體電路(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數文書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嵌入式設備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記憶體32用於存儲程式碼和各種資料。所述記憶體32可以包括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隨機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程式設計唯讀記憶體(One-tim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電子擦除式可複寫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唯讀光碟(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碟記憶體、磁碟記憶體、磁帶記憶體、或者能夠用於攜帶或存儲資料的電腦可讀的任何其他介質。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三處理器34可以由積體電路組成,例如可以由單個封裝的積體電路所組成,也可以是由多個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封裝的積體電路所組成,包括一個或者多個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處理器、數文書處理晶片、圖形處理器及各種控制晶片的組合等。所述至少一個第三處理器34是所述伺服器30的控制核心(Control Unit),通過運行或執行存儲在所述記憶體32內的程式或者模組,以及調用存儲在所述記憶 體32內的資料,以執行伺服器30的各種功能和處理資料,例如執行資料處理的功能。
上述以軟體功能模組的形式實現的集成的單元,可以存儲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存儲介質中。上述軟體功能模組存儲在一個存儲介質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終端,或者網路設備等)或處理器(processor)執行本申請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
所述記憶體32中存儲有電腦程式,例如程式碼,且所述第三處理器34可調用所述記憶體32中存儲的程式碼以執行相關的功能。在本申請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記憶體32存儲多個指令,所述多個指令被所述第三處理器34所執行以實現空氣淨化方法。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通訊模組36可以接收感測器10傳送的空氣質量資料以及淨化器20傳輸的淨化器20與感測器10的配對連接。
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與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透過無線通訊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無線通訊連接包括但不限於藍牙連接或紫蜂(ZigBee)協議連接中的一種或多種。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及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透過無線網路與伺服器30建立無線連接。淨化器20及感測器10透過無線訪問接入點(Wireless Access Point,AP)40無線連接至伺服器30。在一些實施例中,無線訪問接入點可以但不限於為路由器或基地台,所述無線網路包括但不限於WI-FI或5G無線網路。
圖10為根據一些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空氣淨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圖。在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空氣淨化方法可以應用到如圖6和圖8所示的空氣淨化系統中。如圖10所示,示例性地,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空氣淨化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S1011,感測器10廣播無線訊號以及感測空氣質量資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感測器10工作時感測空氣質量資料,包括多種空氣質量參數,同時廣播無線訊號,在感測器10的通訊範圍內,即所述無線訊號可到達的範圍內,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可被淨化器20接收。
步驟S1012,淨化器20接收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並分析接收到的無線訊號的接收訊號強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一空間內佈置有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和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時,每一淨化器20均可接收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並分析接收到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示例性地,建築物室內外空間佈置有相距淨化器20不同距離的多個感測器10,則淨化器20接收到多個感測器10所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可不同。
步驟S1013,淨化器20與感測器10建立配對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淨化器20比較接收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與所述預設接收訊號強度閾值,當接收到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接收訊號強度閾值時,淨化器20可以與感測器10建立配對連接。當一空間內佈置有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和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時,每一淨化器20可判斷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廣播的無線訊號的RSSI值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接收訊號強度閾值,從而建立一個淨化器20對一個感測器10、一個淨化器20對多個感測器10、多個淨化器20對一個感測器10、多個淨化器20對多個感測器10配對連接的多種情況。
在一些實施例中,淨化器20將淨化器20與感測器10的配對連接傳送至伺服器30,伺服器30可在後台顯示淨化器20與感測器10的配對連接關係。
步驟S1014,伺服器30接收空氣質量資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伺服器30接收多個感測器10傳送的空氣質量資料,由於感測器10分佈於空間內的不同區域,則每一感測器10感測到的空氣質量資料可以相同或不同。
在另一些實施例中,淨化器20接收所配對的感測器10傳送的空氣質量資料。當設置有多個淨化器20時,每一淨化器20可接收所配對的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傳送的空氣質量資料。進而淨化器20向伺服器30傳送空氣質量資料。也即,伺服器30可直接從感測器10接收空氣質量資料,也可經由淨化器20的轉發,透過淨化器20從感測器10接收空氣質量資料。
步驟S1015,伺服器30根據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計算淨化強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30根據從感測器10接收的空氣質量資料計算淨化強度。例如,感測的空氣質量越差,則需進行空氣淨化強度越大;反之,感測的空氣質量越好,則需進行空氣淨化強度越小。示例性地,淨化器20設有多個不同淨化強度的檔位,伺服器30可以根據淨化器20所匹配的感測器10回傳的感測資料,判斷出所需進行空氣淨化的淨化強度檔位。
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30還可整合所述空氣質量資料、人流變化趨勢、淨化器20的設定歷史資訊計算所述淨化強度。人流變化趨勢可以為設有感測器10的空間內的人流變化趨勢,可以理解,所述空間內還可以設置其他感測器,例如攝像模塊等,輔以感測所述空間內的人流變化趨勢。淨化器20的設定歷史資訊可以為淨化器20以往對應該等空氣質量資料所輸出的淨化強度、前次所輸出的淨化強度等相關資訊。
步驟S1016,伺服器30調控淨化器20工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30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調控淨化器20工作,以進行對應的空氣淨化。
請參閱圖11,當一個或多個空間內固定設置有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及一個或多個對應感測器10固定設置的淨化器20時,步驟S1016進一步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S10161,伺服器30比較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與一預設閾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30預設有一預設閾值,並比較從感測器10接收的空氣質量資料,伺服器30判斷所述空氣質量資料是否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可以理解,一個或多個固定設置的感測器10感測的空氣質量資料可以反應感測器10所在區域的空氣質量。當伺服器30判斷所述空氣質量資料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時,可以判斷為該感測器10所在的區域的空氣質量不佳,需要進行或加強空氣淨化;當伺服器30判斷所述空氣質量資料小於所述預設閾值時,可以判斷為該感測器10所在的區域的空氣質量較佳,可以調降強度或暫時無需進行空氣淨化。
示例性地,空間一固定對應設置有第一感測器10和第一淨化器20,空間二固定對應設置有第二感測器10和第二淨化器20。第一感測器10和第一淨化器20建立配對連接,第二感測器10和第二淨化器20建立配對連接。伺服器30分別接收第一感測器10及第二感測器10感測的空氣質量資料。當伺服器30判斷第一感測器10的空氣質量資料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且第二感測器10感測的空氣質量資料小於所述預設閾值時,可以判斷為空間一的空氣質量不佳,需要進行或加強空氣淨化,空間二的空氣質量較佳,可以調降強度或暫時無需進行空氣淨化。
步驟S10162,伺服器30指派空氣質量資料達到預設閾值的感測器10對應的淨化器20進行空氣淨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30根據判斷結果,並指派空氣質量資料達到預設閾值的感測器10對應的淨化器20進行空氣淨化。示例性地,當伺服器 30判斷第一感測器10的空氣質量資料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且第二感測器10感測的空氣質量資料小於所述預設閾值時,伺服器30指派與第一感測器10對應的第一淨化器20進行空氣淨化。
請參閱圖12,當一個或多個空間內固定設置有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及一個或多個可移動設置的淨化器20時,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可移動至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所在的區域,步驟S1016進一步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S10163,伺服器30比較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與一預設閾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30預設有一預設閾值,並比較從感測器10接收的空氣質量資料,伺服器30判斷所述空氣質量資料是否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可以理解,一個或多個固定設置的感測器10感測的空氣質量資料可以反應感測器10所在區域的空氣質量。當伺服器30判斷所述空氣質量資料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時,可以判斷為該感測器10所在的區域的空氣質量不佳,需要進行空氣淨化;當伺服器30判斷所述空氣質量資料小於所述預設閾值時,可以判斷為該感測器10所在的區域的空氣質量較佳,暫時無需進行空氣淨化。
示例性地,空間一固定設置有第一感測器10,空間二固定設置有第二感測器10,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可以在空間一和空間二中移動。當淨化器20移動至空間一,可與第一感測器10建立配對連接,當淨化器20移動至空間二,可與第二感測器10建立配對連接。伺服器30分別接收第一感測器10及第二感測器10感測的空氣質量資料。當伺服器30判斷第一感測器10的空氣質量資料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且第二感測器10感測的空氣質量資料小於所述預設閾值時,可以判斷為空間一的空氣質量不佳,需要進行空氣淨化,空間二的空氣質量較佳,暫時無需進行空氣淨化。
步驟S10164,伺服器30指派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移動至空氣質量資料達到預設閾值的感測器10所在區域進行空氣淨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30根據判斷結果,並指派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移動至空氣質量資料達到預設閾值的感測器10所在區域進行空氣淨化。示例性地,當伺服器30判斷第一感測器10的空氣質量資料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且第二感測器10感測的空氣質量資料小於所述預設閾值時,伺服器30指派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移動至空間一進行空氣淨化。示例性地,當伺服器30判斷第一感測器10及第二感測器10的空氣質量資料均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時,伺服器30可以指派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先後移動至空間一及空間二進行空氣淨化,或者可以指派多個淨化器20同時移動至空間一及空間二進行空氣淨化。
請參閱圖13,當一個或多個空間內固定設置有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及一個或多個可移動設置的感測器10時,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可移動至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所在的區域,步驟S1016進一步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S10165,伺服器30比較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與一預設閾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30預設有一預設閾值,並比較從感測器10接收的空氣質量資料,伺服器30判斷所述空氣質量資料是否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可以理解,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在多個區域移動以感測各區域的空氣質量資料,可以反應各區域的空氣質量。當伺服器30判斷所述空氣質量資料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時,可以判斷為該感測器10感測的區域的空氣質量不佳,需要進行空氣淨化;當伺服器30判斷所述空氣質量資料小於所述預設閾值時,可以判斷為該感測器10感測的區域的空氣質量較佳,暫時無需進行空氣淨化。
示例性地,空間一固定設置有第一淨化器20,空間二固定設置有第二淨化器20,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可以在空間一和空間二中移動。當感測器10移動至空間一,可與第一淨化器20建立配對連接,當感測器10移動至空間二,可與第二淨化器20建立配對連接。伺服器30分別接收感測器10移動至空間一和 空間二感測的空氣質量資料。當伺服器30判斷感測器10感測的空間一的空氣質量資料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且感測器10感測的空間二的空氣質量資料小於所述預設閾值時,可以判斷為空間一的空氣質量不佳,需要進行空氣淨化,空間二的空氣質量較佳,暫時無需進行空氣淨化。示例性地,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可以先後移動至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所在的區域,以感測一個或多個區域的空氣質量資料;或者多個感測器10可以同時分別移動至多個淨化器20所在的區域,以感測多個區域的空氣質量資料。
步驟S10166,伺服器30指派感測器10感測到空氣質量資料達到預設閾值的區域所設置的淨化器20進行空氣淨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30根據判斷結果,並指派感測器10感測到空氣質量資料達到預設閾值的區域所設置的淨化器20進行空氣淨化。示例性地,當伺服器30判斷第一感測器10的空氣質量資料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且第二感測器10感測的空氣質量資料小於所述預設閾值時,伺服器30指派空間一所設置的第一淨化器20進行空氣淨化。
請參閱圖14,當一個或多個空間內可移動設置有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及一個或多個可移動設置的感測器10時,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及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可移動至一個或多個空間,步驟S1016進一步包括下述步驟。
步驟S10167,伺服器30比較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與一預設閾值。
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30預設有一預設閾值,並比較從感測器10接收的空氣質量資料,伺服器30判斷所述空氣質量資料是否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可以理解,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在多個區域移動以感測各區域的空氣質量資料,可以反應各區域的空氣質量。當伺服器30判斷所述空氣質量資料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時,可以判斷為該感測器10感測的區域的空氣質量不佳,需要進行空氣淨化;當伺服器30判斷所述空氣質量資料小於所述預設閾值 時,可以判斷為該感測器10感測的區域的空氣質量較佳,暫時無需進行空氣淨化。
示例性地,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及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可以在空間一和空間二中移動。當一個或多個感測器10及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移動至同一空間,感測器10與淨化器20可建立配對連接。伺服器30分別接收感測器10移動至空間一和空間二感測的空氣質量資料。當伺服器30判斷感測器10感測的空間一的空氣質量資料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且感測器10感測的空間二的空氣質量資料小於所述預設閾值時,可以判斷為空間一的空氣質量不佳,需要進行空氣淨化,空間二的空氣質量較佳,暫時無需進行空氣淨化。
步驟S10168,伺服器30指派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移動至感測器10感測到空氣質量資料達到預設閾值的區域進行空氣淨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伺服器30根據判斷結果,並指派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移動至感測器10感測到空氣質量資料達到預設閾值的區域進行空氣淨化。示例性地,當伺服器30判斷空間一的空氣質量資料大於或等於所述預設閾值,且空間二的空氣質量資料小於所述預設閾值時,伺服器30指派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移動至空間一進行空氣淨化。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伺服器30判斷感測器10在多個空間感測到空氣質量資料達到預設閾值,伺服器30可以指派一個或多個淨化器20分別移動至所述多個空間進行空氣淨化。可以理解,多個淨化器20可以同時分別移動至所述多個空間進行空氣淨化,或者次序地分別移動至所述多個空間進行空氣淨化。
步驟S1017,淨化器20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淨化空氣。
在一些實施例中,被指派的淨化器20從伺服器30獲取計算的淨化強度,並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控制淨化模組22進行淨化空氣。示例性地,被 指派的淨化器20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設定至對應的淨化強度檔位,以恰當的空氣淨化強度進行空氣淨化。
所述空氣淨化系統及方法根據感測器10感測的空氣質量,使得淨化器20可輸出對應的淨化強度來進行空氣淨化,使得空氣淨化更加精確。此外,透過在空間內佈置不同配置的感測器10及淨化器20,或者由伺服器30指派感測器10和/或淨化器20移動至空間進行感測和/或淨化,例如,在空氣質量不佳的區域佈置數量更多的淨化器20,在空氣質量較佳的區域佈置數量較少或者不需設置的淨化器20,當需要空間內空氣質量較差時指派淨化器20移動至該區域淨化空氣,使得感測器10及淨化器20的佈置更加靈活,提高能源配置的適用性。
需要說明的是,本申請的上述各個實施例的任意步驟、任意技術特徵,均可以自由地、任意地組合。組合後的技術方案,也在本申請的範圍之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感測器10、淨化器20和伺服器30為了實現上述功能,其包含了執行各個功能相應的硬體結構和/或軟體模組。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很容易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演算法步驟,本申請實施例能夠以硬體或硬體和電腦軟體的結合形式來實現。某個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電腦軟體驅動硬體的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申請實施例的範圍。
本申請實施例可以根據上述方法示例對上述感測器10、淨化器20和伺服器30進行功能模組的劃分,例如,可以對應各個功能劃分各個功能模組,也可以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個處理模組中。上述集成的模組既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軟體功能模組的形式實現。需要說明的是, 本申請實施例中對模組的劃分是示意性的,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申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申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申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請的範圍由所附請求項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請求項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涵括在本申請內。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申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申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10:感測器
20:淨化器
30:伺服器
S1011~S1017:步驟

Claims (10)

  1. 一種空氣淨化系統,其改良在於,所述空氣淨化系統包括:至少一感測器,用於感測空氣質量資料並廣播無線訊號;及至少一淨化器,接收所述感測器的空氣質量資料及無線訊號,所述淨化器根據接收的無線訊號強度大於或等於預設接收訊號強度閾值與所述感測器建立配對連接,根據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計算淨化強度,並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淨化空氣;其中,所述感測器與所述淨化器透過無線通訊連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空氣淨化系統,其中,所述至少一感測器為固定設置或者可移動的。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空氣淨化系統,其中,所述淨化器根據接收的無線訊號強度大於或等於預設接收信號強度與所述感測器建立配對連接包含:接收複數淨化器間的無線訊號資訊,並獲取所述無線訊號資訊之接收訊號強度指示RSSI值;根據所述淨化器接收的複數淨化器間的無線訊號資訊的接收訊號強度指示RSSI值的統計量,計算兩個淨化器間的基線值;根據所述基線值及所述感測器的無線訊號資訊的無線訊號強度,建立配對連接。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空氣淨化系統,其中,所述淨化器根據接收的無線訊號強度及所述感測器建立配對連接包含:根據所述淨化器接收的複數淨化器間的無線訊號資訊的接收訊號強度指示RSSI值的統計量,計算兩個淨化器間的第一無線訊號強度型態; 根據所述淨化器接收的複數感測器間的無線訊號資訊的接收訊號強度指示RSSI值的統計量,計算所述淨化器與感測器間的第二無線訊號強度型態;根據所述第一無線訊號強度型態及所述第二無線訊號強度型態,建立配對連接。
  5. 一種空氣淨化系統,其改良在於,所述空氣淨化系統包括:至少一感測器,用於感測空氣質量資料並廣播無線訊號;至少一淨化器,接收所述感測器的無線訊號,並根據接收的無線訊號強度大於或等於預設接收信號強度閾值與所述感測器建立配對連接;及伺服器,接收所述空氣質量資料,根據所述空氣質量資料計算淨化強度;其中,所述至少一淨化器接收所述伺服器的淨化強度,並根據計算的淨化強度淨化空氣,所述至少一感測器與所述至少一淨化器透過無線通訊連接,所述至少一感測器和所述至少一淨化器透過無線網路接入點連接至所述伺服器。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空氣淨化系統,其中,所述至少一感測器為固定設置或者可移動的,所述至少一淨化器為固定設置或者可移動的。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空氣淨化系統,其中,當所述至少一感測器感測到空氣質量資料達到一預設閾值,所述伺服器指派所述至少一淨化器移動至所述至少一感測器所在區域並根據所述計算的淨化強度淨化空氣。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空氣淨化系統,其中,所述至少一感測器在多個區域移動,當所述至少一感測器感測到所述多個區域之一目標區域的空氣質量資料達到一預設閾值,所述伺服器指派所述至少一淨化器移動至所述目標區域,並根據所述計算的淨化強度淨化空氣。
  9. 如請求項6所述的空氣淨化系統,其中,所述至少一淨化器設 置於至少一個區域,所述至少一感測器在所述至少一個區域移動,當所述至少一感測器感測到任一所述區域的空氣質量資料達到一預設閾值,所述伺服器指派設置於所述區域的淨化器根據所述計算的淨化強度淨化空氣。
  10. 如請求項6所述的空氣淨化系統,其中,所述空氣淨化系統包括:多個感測器及多個淨化器,所述多個感測器設置於多個區域,所述多個淨化器在所述多個區域移動,當所述多個感測器中的一個或多個感測到的空氣質量資料達到一預設閾值,所述伺服器指派一個或多個淨化器移動至一個或多個所述感測器對應的區域,並根據所述計算的淨化強度淨化空氣。
TW111115538A 2022-04-24 2022-04-24 空氣淨化系統 TWI8233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5538A TWI823358B (zh) 2022-04-24 2022-04-24 空氣淨化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5538A TWI823358B (zh) 2022-04-24 2022-04-24 空氣淨化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2922A TW202342922A (zh) 2023-11-01
TWI823358B true TWI823358B (zh) 2023-11-21

Family

ID=89720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5538A TWI823358B (zh) 2022-04-24 2022-04-24 空氣淨化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2335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1269A (zh) * 2016-06-22 2016-11-09 吴昕羿 一种可自动调控室内温度升降式婴儿床
CN107003015B (zh) * 2015-09-24 2019-10-11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移动式空气净化系统
CN112334710A (zh) * 2018-06-15 2021-02-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以及发送其控制命令的方法
KR102343858B1 (ko) * 2020-05-29 2021-12-27 (주)청파이엠티 다중 센싱 스마트 공기정화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3015B (zh) * 2015-09-24 2019-10-11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移动式空气净化系统
CN106091269A (zh) * 2016-06-22 2016-11-09 吴昕羿 一种可自动调控室内温度升降式婴儿床
CN112334710A (zh) * 2018-06-15 2021-02-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以及发送其控制命令的方法
KR102343858B1 (ko) * 2020-05-29 2021-12-27 (주)청파이엠티 다중 센싱 스마트 공기정화 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2922A (zh) 2023-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53679B2 (ja) 設備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設備制御装置
US11791055B2 (en) Discriminating patient care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n et al. Smart 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IEEE 802.15. 4 and zigbee
ES2717152T3 (es) Sistema acondicionador de aire
US8717952B2 (en) Wireless terminal positioning system, method of positioning wireless terminal, environment measurement system, facility management system, method of measuring environment, and method of deciding destination of wireless mobile terminal
CN106961772B (zh) 即时照明控制系统及即时照明控制方法
CN101300533A (zh) 用于实时ieq控制的微系统应用
TWI530126B (zh) 位基型網路系統
JP2008533796A (ja) 設置計画に従った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のコミッショニング
CN102359735B (zh) 大型公共建筑空调节能监测系统
CN105451182B (zh) 一种目标识别跟踪系统及方法
JP2019531672A (ja) ビーコン検証デバイス
CN103389710A (zh) 一种基于情境感知的物联网环境控制方法及设备
CN212538183U (zh) 可移动式居室空气智能净化系统
TWI823358B (zh) 空氣淨化系統
CN108572554A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228483A (zh) 自动导引车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WO2023205948A1 (zh) 空气净化系统
Mullick et al. Enhancing data transmission in duct air quality monitoring using mesh network strategy for LoRa
CN107846696B (zh) ZigBee系统、终端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230328653A1 (en) Mains powered device which rebroadcasts a beacon signal multiple times
KR102317654B1 (ko) 블럭형 모듈 적층 구조를 갖는 IoT 커스터마이징 디바이스
CN112013504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H06147574A (ja) 換気制御装置
CN111665329A (zh) 一种区域空气污染物浓度超标智能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