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9689B - 馬達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馬達控制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819689B TWI819689B TW111125353A TW111125353A TWI819689B TW I819689 B TWI819689 B TW I819689B TW 111125353 A TW111125353 A TW 111125353A TW 111125353 A TW111125353 A TW 111125353A TW I819689 B TWI819689 B TW I81968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waveform
- motor controller
- patent application
- item
- moto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一種馬達控制器具有一開關電路以及一驅動電路。該開關電路耦合至一馬達以驅動該馬達。該驅動電路產生複數個控制信號以控制該開關電路。該馬達控制器用以將一第一波形裁切成一第二波形,其中該第一波形係漸進地轉換成該第二波形。此外,該馬達控制器用以將該第二波形轉換成該第一波形,其中該第二波形係漸進地轉換成該第一波形。該第一波形可為一M形波形、一W形波形、或一正弦波波形。該第二波形可為一梯形波形。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馬達控制器,特別是關於一種可應用於無感測器單相馬達或無感測器多相馬達之馬達控制器。
傳統上馬達之驅動方式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藉由霍爾感測器以切換相位進而驅動馬達運轉。另一種則是無需霍爾感測器而驅動馬達運轉。由於霍爾感測器容易受外界環境之影響而造成感測準確度下降,且設置霍爾感測器會增加系統之體積與成本,因而無感測器之驅動方法便被提出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在無感測器之驅動方法下,設計者可利用M形波形、W形波形、正弦波波形、或梯形波形以驅動馬達運轉。然而,不同之波形通常無法共存。因此,需要一種新技術以克服此難題。
有鑑於前述問題,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將一第一波形裁切成一第二波形之一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波形係漸進地轉換成該第二波形。該第一波形之一形狀係不同於該第二波形之一形狀。該馬達控制器可利用一臨界值或一預定工作週期,用以將該第一波形裁切成該第二波形,其中該預定工作週期可為一最大工作週期。該馬達控制器可藉由比較一儲存值與該臨界值,用以將該第一波形裁切成該第二波形。該馬達控制器可藉由比較一第一驅動信號與該預定工作週期,用以將該第一波形裁切成該第二波形。該臨界值可為一N位元數值,其中N為一正整數且N大於1。舉例而言,該臨界值為一8位元數值。該預定工作週期可為一N位元數值,其中N為一正整數且N大於1。舉例而言,該預定工作週期為一10位元數值。該馬達控制器可用以供一使用者設定該臨界值,其中該使用者可經由一圖形使用者介面設定該臨界值。同樣地,該馬達控制器可用以供一使用者設定該預定工作週期,其中該使用者可經由一圖形使用者介面設定該預定工作週期。此外,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將該第二波形轉換成該第一波形之該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二波形係漸進地轉換成該第一波形。當該馬達控制器從一低轉速模式切換成一高轉速模式時,該馬達控制器可將該第一波形漸進地轉換成該第二波形。當該馬達控制器從一高轉速模式切換成一低轉速模式時,該馬達控制器可將該第二波形漸進地轉換成該第一波形。該第一波形可為一M形波形、一W形波形、或一正弦波波形。該第二波形可為一梯形波形。該馬達控制器可用以調整該梯形波形之一斜率及一高度。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馬達控制器可將該M形波形裁切成該梯形波形,其中該M形波形係漸進地轉換成該梯形波形。該馬達控制器可藉由相同之技術手段將該W形波形或該正弦波波形裁切成該梯形波形,其中該W形波形或該正弦波波形係漸進地轉換成該梯形波形。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馬達控制器可將該梯形波形轉換成該M形波形,其中該梯形波形係漸進地轉換成該M形波形。該馬達控制器可藉由相同之技術手段將該梯形波形轉換成該W形波形或該正弦波波形,其中該梯形波形係漸進地轉換成該W形波形或該正弦波波形。
依據本發明提供該馬達控制器。該馬達控制器係用以驅動一馬達。該馬達可為一三相馬達,其中該馬達具有一第一線圈、一第二線圈、以及一第三線圈。該馬達控制器具有一開關電路、一驅動電路、一脈寬調變電路、以及一波形裁切電路。該開關電路具有一第一電晶體、一第二電晶體、一第三電晶體、一第四電晶體、一第五電晶體、一第六電晶體、一第一端點、一第二端點、以及一第三端點,其中該開關電路耦合至該馬達以驅動該馬達。第一端點、第二端點、以及第三端點分別提供一第一驅動信號、一第二驅動信號、以及一第三驅動信號以驅動該馬達。該第一驅動信號可具有該M形波形、該W形波形、該正弦波波形、或該梯形波形。該第二驅動信號可具有該M形波形、該W形波形、該正弦波波形、或該梯形波形。該第三驅動信號可具有該M形波形、該W形波形、該正弦波波形、或該梯形波形。該第一電晶體耦合至一第四端點與該第一端點而該第二電晶體耦合至該第一端點與一第五端點。該第三電晶體耦合至該第四端點與該第二端點而該第四電晶體耦合至該第二端點與該第五端點。該第五電晶體耦合至該第四端點與該第三端點而該第六電晶體耦合至該第三端點與該第五端點。該第一線圈之一端點耦合至該第一端點。該第二線圈之一端點耦合至該第二端點。該第三線圈之一端點耦合至該第三端點。此外,該第一線圈之另一端點耦合至該第二線圈之另一端點與該第三線圈之另一端點。也就是說,該第一線圈、該第二線圈、以及該第三線圈係以一Y字型之方式配置。該驅動電路產生一第一控制信號、一第二控制信號、一第三控制信號、一第四控制信號、一第五控制信號、以及一第六控制信號,用以分別控制該第一電晶體、該第二電晶體、該第三電晶體、該第四電晶體、該第五電晶體、以及該第六電晶體之導通情形。該脈寬調變電路產生一脈寬調變信號至該驅動電路,其中該脈寬調變信號具有一工作週期。該波形裁切電路產生一輸出信號至該脈寬調變電路。該馬達控制器可藉由調整該工作週期以控制該馬達之一轉速。
該波形裁切電路具有一乘法電路、一查表電路、一增益電路、以及一轉速控制電路。該乘法電路具有一第一乘法器與一第二乘法器。該查表電路具有一圖樣表。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利用一M形波形驅動模式、一W形波形驅動模式、一正弦波波形驅動模式、或一梯形波形驅動模式以驅動該馬達運轉。當該馬達控制器操作於一低轉速時,該馬達控制器採用該M形波形驅動模式、該W形波形驅動模式、或該正弦波波形驅動模式以降低噪音。當該馬達控制器操作於一高轉速時,該馬達控制器採用該梯形波形驅動模式以提供一高功率至該馬達。具體而言,該馬達控制器可漸進地將該M形波形、該W形波形、或該正弦波波形轉換成梯形波形以避免進入一不穩定狀態並降低噪音。該馬達控制器可漸進地將該梯形波形轉換成該M形波形、該W形波形、或該正弦波波形以避免進入一不穩定狀態並降低噪音。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馬達控制器可應用於一單相馬達、一多相馬達、一有刷馬達、一無刷馬達、或一直流馬達。此外,該馬達控制器可藉由一單一圖樣表而產生該第一波形與該第二波形。因此,該馬達控制器不需使用兩個圖樣表以分別產生該第一波形與該第二波形,因而可減少晶片面積並降低製造成本。
下文中之說明將使本發明之目的、特徵、與優點更明顯。茲將參考圖式詳細說明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第1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馬達控制器10之示意圖。馬達控制器10係用以驅動一馬達M。馬達M可為一三相馬達,其中馬達M具有一第一線圈L1、一第二線圈L2、以及一第三線圈L3。馬達控制器10具有一開關電路100、一驅動電路110、一脈寬調變電路120、以及一波形裁切電路130。開關電路100具有一第一電晶體101、一第二電晶體102、一第三電晶體103、一第四電晶體104、一第五電晶體105、一第六電晶體106、一第一端點U、一第二端點V、以及一第三端點W,其中開關電路100耦合至馬達M以驅動馬達M。第一端點U、第二端點V、以及第三端點W分別提供一第一驅動信號Su、一第二驅動信號Sv、以及一第三驅動信號Sw以驅動馬達M。第一電晶體101耦合至一第四端點VCC與第一端點U而第二電晶體102耦合至第一端點U與一第五端點GND。第三電晶體103耦合至第四端點VCC與第二端點V而第四電晶體104耦合至第二端點V與第五端點GND。第五電晶體105耦合至第四端點VCC與第三端點W而第六電晶體106耦合至第三端點W與第五端點GND。第一電晶體101、第三電晶體103、以及第三電晶體103可分別為一P型金氧半電晶體。第二電晶體102、第四電晶體104、以及第六電晶體106可分別為一N型金氧半電晶體。
第一線圈L1之一端點耦合至第一端點U。第二線圈L2之一端點耦合至第二端點V。第三線圈L3之一端點耦合至第三端點W。此外,第一線圈L1之另一端點耦合至第二線圈L2之另一端點與第三線圈L3之另一端點。也就是說,第一線圈L1、第二線圈L2、以及第三線圈L3係以一Y字型之方式配置。驅動電路110產生一第一控制信號C1、一第二控制信號C2、一第三控制信號C3、一第四控制信號C4、一第五控制信號C5、以及一第六控制信號C6,用以分別控制第一電晶體101、第二電晶體102、第三電晶體103、第四電晶體104、第五電晶體105、以及第六電晶體106之導通情形。脈寬調變電路120產生一脈寬調變信號Vp至驅動電路110,其中脈寬調變信號Vp具有一工作週期(Duty Cycle)。波形裁切電路130產生一輸出信號Vo至脈寬調變電路120。馬達控制器10可藉由調整工作週期以控制馬達M之轉速。
第2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波形裁切電路130之示意圖。波形裁切電路130具有一乘法電路131、一查表(Look-Up Table)電路134、一增益電路136、以及一轉速控制電路137。乘法電路131具有一第一乘法器132與一第二乘法器133。查表電路134具有一圖樣表(Pattern Table)135。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利用一M形波形驅動模式、一W形波形驅動模式、一正弦波波形驅動模式、或一梯形波形驅動模式以驅動馬達M運轉。當馬達控制器10操作於一低轉速時,馬達控制器10採用M形波形驅動模式、W形波形驅動模式、或正弦波波形驅動模式以降低噪音。當馬達控制器10操作於一高轉速時,馬達控制器10採用梯形波形驅動模式以提供一高功率至馬達M。藉由波形裁切電路130,馬達控制器10可將一M形波形、一W形波形、或一正弦波波形裁切成一梯形波形。同樣地,馬達控制器10可將梯形波形轉換成M形波形、W形波形、或正弦波波形。具體而言,馬達控制器10可漸進地將M形波形、W形波形、或正弦波波形轉換成梯形波形以避免進入一不穩定狀態並降低噪音。馬達控制器10可漸進地將梯形波形轉換成M形波形、W形波形、或正弦波波形以避免進入一不穩定狀態並降低噪音。為了實現以上之要求,本發明至少可有以下三種實施例:
一、第3圖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一驅動信號Su之波形圖,其中第一驅動信號Su具有M形波形。請同時參照第2圖與第3圖。首先,馬達控制器10擷取圖樣表135之一儲存值S,其中儲存值S係相關於第一驅動信號Su。馬達控制器10可利用一臨界值TH,用以將M形波形裁切成梯形波形,其中臨界值TH可儲存於查表電路134。接著,馬達控制器10判斷是否儲存值S大於臨界值TH。當儲存值S大於臨界值TH時,臨界值TH被輸出且臨界值TH可利用一第一信號V1來表示。當儲存值S小於臨界值TH時,儲存值S被輸出且儲存值S可利用第一信號V1來表示。查表電路134用以產生第一信號V1至乘法電路131。如第3圖所示,M形波形藉由臨界值TH被裁切成梯形波形。增益電路136用以產生一第二信號V2至乘法電路131。第二信號V2可用以表示一增益值G,其中增益值G可為一正規化增益(Normalized Gain)。第一乘法器132接收第一信號V1與第二信號V2,用以產生一第三信號V3至第二乘法器133,其中第一乘法器132根據第一信號V1與第二信號V2以執行一乘法運算。如第3圖所示,當增益值G大於1時,梯形波形被放大。當增益值G小於1時,梯形波形被縮小。也就是說,馬達控制器10可藉由增益值G以調整梯形波形之斜率及高度。轉速控制電路137接收一命令信號CMD,用以產生一第四信號V4至乘法電路131,其中命令信號CMD可為一脈寬調變信號。命令信號CMD係相關於一馬達轉速。第四信號V4可用以表示一轉速控制值R。第二乘法器133接收第三信號V3與第四信號V4,用以產生輸出信號Vo,其中第二乘法器133根據第三信號V3與第四信號V4以執行一乘法運算。最後,脈寬調變電路120接收輸出信號Vo,用以產生脈寬調變信號Vp以驅動馬達M運轉。儲存值S可為一N位元數值,其中N為一正整數且N大於1。臨界值TH亦可為一N位元數值。第一信號V1和第二信號V2可分別為一N位元數位信號。舉例而言,N可等於8。當N選定為8時,第三信號V3和第四信號V4可分別為一10位元數位信號。馬達控制器10可供使用者設定輸出信號Vo為一8位元數位信號、9位元數位信號、或10位元數位信號,其中使用者可經由一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選擇輸出信號Vo之位元數。也就是說,馬達控制器10可供使用者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設定用以呈現M形波形與梯形波形之位元數。此外,馬達控制器10亦可供使用者設定臨界值TH。馬達控制器10可供使用者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設定臨界值TH。使用者可根據不同之馬達結構選擇適合之臨界值TH。
二、第4圖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第一驅動信號Su之波形圖,其中第一驅動信號Su具有M形波形。請同時參照第2圖與第4圖。首先,馬達控制器10擷取圖樣表135之儲存值S,其中儲存值S係相關於第一驅動信號Su。接著,馬達控制器10判斷是否儲存值S大於臨界值TH。當儲存值S大於臨界值TH時,臨界值TH被輸出。當儲存值S小於臨界值TH時,儲存值S被輸出。第一信號V1可用以表示儲存值S或臨界值TH。此外,使用者可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選擇不同之臨界值TH,用以裁切出不同大小之梯形波形。如第4圖所示,當臨界值TH為一較大值時,梯形波形隨之較大。當臨界值TH為一較小值時,梯形波形隨之較小。增益電路136用以產生第二信號V2至乘法電路131,其中第二信號V2可用以表示增益值G。第一乘法器132接收第一信號V1與第二信號V2,用以產生第三信號V3。馬達控制器10可根據臨界值TH選擇對應之增益值G。舉例來說,當臨界值TH增加時,增益值G會減小。也就是說,增益值G可反比於臨界值TH且增益值G可為正規化增益。最後,不同之梯形波形可分別具有不同之斜率及相同之高度。因此,馬達控制器10可供使用者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設定臨界值TH及梯形波形之斜率。第二乘法器133接收第三信號V3與第四信號V4,用以產生輸出信號Vo,其中第四信號V4可用以表示轉速控制值R。脈寬調變電路120接收輸出信號Vo,用以產生脈寬調變信號Vp以驅動馬達M運轉。
三、第5圖係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第一驅動信號Su之波形圖,其中第一驅動信號Su具有M形波形。請同時參照第2圖與第5圖。首先,馬達控制器10擷取圖樣表135之儲存值S,其中儲存值S係相關於第一驅動信號Su。馬達控制器10可利用一預定工作週期PD,用以漸進地將M形波形轉換成梯形波形,其中預定工作週期PD可為一最大工作週期。預定工作週期PD可為一N位元數值,其中N為一正整數且N大於1。舉例而言,預定工作週期PD可用一10位元數值表示。由於第三實施例不需使用臨界值TH,第一信號V1可用以直接表示儲存值S。當轉速控制值R根據命令信號CMD逐漸地增加時,馬達轉速會逐漸地增加。如第5圖所示,此時M形波形會逐漸地被放大。當第一驅動信號Su大於預定工作週期PD時,馬達控制器10會將第一驅動信號Su固定於預定工作週期PD。最後馬達控制器10可漸進地將M形波形轉換成梯形波形,以避免進入一不穩定狀態並降低噪音。相反地,當轉速控制值R根據命令信號CMD逐漸地減小時,馬達轉速會逐漸地減小。如第5圖所示,此時馬達控制器10可漸進地將梯形波形轉換成M形波形,以避免進入一不穩定狀態並降低噪音。此外,增益值G可用以決定第一驅動信號Su提早或延遲達到預定工作週期PD。使用者可根據不同之馬達結構選擇適合之增益值G及預定工作週期PD。同樣地,馬達控制器10可供使用者經由圖形使用者介面設定增益值G及預定工作週期PD。
當第一驅動信號Su具有一W形波形時,馬達控制器10可藉由上述之技術手段將W形波形裁切成一梯形波形,其中W形波形係漸進地轉換成梯形波形。馬達控制器10可將梯形波形轉換成W形波形,其中梯形波形係漸進地轉換成W形波形。本發明便不再贅述詳細過程。同樣地,當第一驅動信號Su具有一正弦波波形時,馬達控制器10亦可藉由上述之技術手段將正弦波波形裁切成一梯形波形,其中正弦波波形係漸進地轉換成梯形波形。馬達控制器10可將梯形波形轉換成正弦波波形,其中梯形波形係漸進地轉換成正弦波波形。本發明便不再贅述詳細過程。
第6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流程圖。首先,馬達控制器10擷取圖樣表135之一儲存值S(步驟S10),其中儲存值S係相關於第一驅動信號Su。接著,馬達控制器10判斷是否儲存值S大於一臨界值TH(步驟S11)。當儲存值S大於臨界值TH時,臨界值TH被輸出(步驟S12)。當儲存值S小於臨界值TH時,儲存值S被輸出(步驟S13)。假使馬達控制器10不需利用臨界值TH(例如第三實施例)以切換波形時,馬達控制器10可跳過步驟S11及步驟S12而直接輸出儲存值S。第一信號V1可用以表示臨界值TH或儲存值S。接著,馬達控制器10用以將臨界值TH或儲存值S乘一增益值G(步驟S14)。第二信號V2可用以表示增益值G。第一乘法器132可用以執行該乘法運算並產生第三信號V3。接著,馬達控制器10用以將第三信號V3乘一轉速控制值R(步驟S15)。第四信號V4可用以表示轉速控制值R。第二乘法器133可用以執行該乘法運算並產生輸出信號Vo。接著,馬達控制器10根據輸出信號Vo用以輸出一脈寬調變信號Vp(步驟S16)。最後,馬達控制器10根據脈寬調變信號Vp以調整馬達M之轉速且驅動馬達M運轉(步驟S17)。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馬達控制器10可應用於一單相馬達、一多相馬達、一有刷馬達、一無刷馬達、或一直流馬達。馬達控制器10可漸進地將M形波形、W形波形、或正弦波波形轉換成梯形波形以避免進入一不穩定狀態並降低噪音。馬達控制器10可漸進地將梯形波形轉換成M形波形、W形波形、或正弦波波形以避免進入一不穩定狀態並降低噪音。此外,馬達控制器10可藉由一單一圖樣表135而產生不同之波形,因而可減少晶片面積並降低製造成本。
雖然本發明業已藉由較佳實施例作為例示加以說明,應瞭解者為:本發明不限於此被揭露的實施例。相反地,本發明意欲涵蓋對於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而言係明顯的各種修改與相似配置。因此,申請專利範圍應根據最廣的詮釋,以包含所有此類修改與相似配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馬達控制器
100:開關電路
110:驅動電路
120:脈寬調變電路
130:波形裁切電路
Vp:脈寬調變信號
Vo:輸出信號
101:第一電晶體
102:第二電晶體
103:第三電晶體
104:第四電晶體
105:第五電晶體
106:第六電晶體
U:第一端點
V:第二端點
W:第三端點
VCC:第四端點
GND:第五端點
C1:第一控制信號
C2:第二控制信號
C3:第三控制信號
C4:第四控制信號
C5:第五控制信號
C6:第六控制信號
L1:第一線圈
L2:第二線圈
L3:第三線圈
M:馬達
131:乘法電路
132:第一乘法器
133:第二乘法器
134:查表電路
135:圖樣表
136:增益電路
137:轉速控制電路
V1:第一信號
V2:第二信號
V3:第三信號
V4:第四信號
CMD:命令信號
Su:第一驅動信號
TH:臨界值
PD:預定工作週期
S10, S11, S12, S13, S14, S15, S16, S17:步驟
第1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馬達控制器之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波形裁切電路之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一驅動信號之波形圖。
第4圖係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第一驅動信號之波形圖。
第5圖係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第一驅動信號之波形圖。
第6圖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10:馬達控制器
100:開關電路
110:驅動電路
120:脈寬調變電路
130:波形裁切電路
Vp:脈寬調變信號
Vo:輸出信號
101:第一電晶體
102:第二電晶體
103:第三電晶體
104:第四電晶體
105:第五電晶體
106:第六電晶體
U:第一端點
V:第二端點
W:第三端點
VCC:第四端點
GND:第五端點
C1:第一控制信號
C2:第二控制信號
C3:第三控制信號
C4:第四控制信號
C5:第五控制信號
C6:第六控制信號
L1:第一線圈
L2:第二線圈
L3:第三線圈
M:馬達
Claims (48)
- 一種馬達控制器,該馬達控制器用以驅動一馬達,該馬達控制器包含: 一開關電路,耦合至該馬達以驅動該馬達;以及 一驅動電路,用以產生複數個控制信號以控制該開關電路,其中該馬達控制器用以將一第一波形裁切成一第二波形,該第一波形係漸進地轉換成該第二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波形為一M形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波形為一W形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波形為一正弦波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二波形為一梯形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用以調整該梯形波形之一斜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用以調整該梯形波形之一高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利用一臨界值,用以將該第一波形裁切成該第二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用以供一使用者設定該臨界值。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使用者經由一圖形使用者介面設定該臨界值。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藉由比較一儲存值與該臨界值,用以將該第一波形裁切成該第二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臨界值為一N位元數值,N為一正整數且N大於1。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N=8。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利用一預定工作週期,用以將該第一波形裁切成該第二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用以供一使用者設定該預定工作週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使用者經由一圖形使用者介面設定該預定工作週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預定工作週期為一最大工作週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藉由比較一第一驅動信號與該預定工作週期,用以將該第一波形裁切成該第二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預定工作週期為一N位元數值,N為一正整數且N大於1。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N=10。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藉由一單一圖樣表而產生該第一波形與該第二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用以將該第二波形轉換成該第一波形,該第二波形係漸進地轉換成該第一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開關電路包含: 一第一電晶體,耦合至一第四端點與一第一端點; 一第二電晶體,耦合至一第五端點與該第一端點; 一第三電晶體,耦合至該第四端點與一第二端點; 一第四電晶體,耦合至該第五端點與該第二端點; 一第五電晶體,耦合至該第四端點與一第三端點;以及 一第六電晶體,耦合至該第五端點與該第三端點。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一端點提供一第一驅動信號以驅動該馬達,該第一驅動信號具有該第一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一端點提供一第一驅動信號以驅動該馬達,該第一驅動信號具有該第二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應用於一單相馬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應用於一多相馬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應用於一有刷馬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應用於一無刷馬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應用於一直流馬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更包含一脈寬調變電路,該脈寬調變電路產生一脈寬調變信號至該驅動電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馬達控制器更包含一波形裁切電路,該波形裁切電路產生一輸出信號至該脈寬調變電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波形裁切電路包含一乘法電路,該乘法電路產生該輸出信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波形裁切電路更包含一查表電路,該查表電路產生一第一信號至該乘法電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波形裁切電路更包含一增益電路,該增益電路產生一第二信號至該乘法電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乘法電路包含一第一乘法器與一第二乘法器,該第一乘法器接收該第一信號與該第二信號,用以產生一第三信號至該第二乘法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波形裁切電路更包含一轉速控制電路,該轉速控制電路接收一命令信號,用以產生一第四信號至該乘法電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二乘法器接收該第三信號與該第四信號,用以產生該輸出信號。
- 一種馬達控制器,該馬達控制器用以驅動一馬達,該馬達控制器包含: 一開關電路,耦合至該馬達以驅動該馬達;以及 一驅動電路,用以產生複數個控制信號以控制該開關電路,其中當該馬達控制器從一低轉速模式切換成一高轉速模式時,該馬達控制器將一第一波形漸進地轉換成一第二波形,該第一波形之一形狀係不同於該第二波形之一形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波形為一M形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波形為一W形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波形為一正弦波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二波形為一梯形波形。
- 一種馬達控制器,該馬達控制器用以驅動一馬達,該馬達控制器包含: 一開關電路,耦合至該馬達以驅動該馬達;以及 一驅動電路,用以產生複數個控制信號以控制該開關電路,其中當該馬達控制器從一高轉速模式切換成一低轉速模式時,該馬達控制器將一第二波形漸進地轉換成一第一波形,該第一波形之一形狀係不同於該第二波形之一形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波形為一M形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波形為一W形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一波形為一正弦波波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馬達控制器,其中該第二波形為一梯形波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25353A TWI819689B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馬達控制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25353A TWI819689B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馬達控制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819689B true TWI819689B (zh) | 2023-10-21 |
TW202404249A TW202404249A (zh) | 2024-01-16 |
Family
ID=89857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25353A TWI819689B (zh) | 2022-07-06 | 2022-07-06 | 馬達控制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819689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304389A (zh) * | 2012-08-23 | 2013-01-16 | Dar Harnq Industry Co Ltd | 馬達變頻設備 |
CN110291709A (zh) * | 2017-02-16 | 2019-09-27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逆变器装置以及电动车辆 |
US20200389117A1 (en) * | 2017-12-04 | 2020-12-10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Motor drive system |
TW202103431A (zh) * | 2019-07-10 | 2021-01-16 | 茂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具調變振幅機制的馬達驅動系統及方法 |
-
2022
- 2022-07-06 TW TW111125353A patent/TWI81968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304389A (zh) * | 2012-08-23 | 2013-01-16 | Dar Harnq Industry Co Ltd | 馬達變頻設備 |
CN110291709A (zh) * | 2017-02-16 | 2019-09-27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逆变器装置以及电动车辆 |
US20200389117A1 (en) * | 2017-12-04 | 2020-12-10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Motor drive system |
TW202103431A (zh) * | 2019-07-10 | 2021-01-16 | 茂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具調變振幅機制的馬達驅動系統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404249A (zh) | 2024-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59851B2 (en) | Matrix converter | |
US10644629B2 (en) | Fan motor driving circuit, driving method, and cool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machine using the same | |
WO2008099959A1 (ja) | 半導体電力変換装置 | |
US6559617B2 (en) | Method for reducing torque ripple of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 |
KR100655566B1 (ko) | 브러시리스 dc모터의 구동장치 | |
US6792042B1 (en) | Pulse width modulation control system | |
TWI819689B (zh) | 馬達控制器 | |
US6215262B1 (en) | Speed control method for 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SRM) | |
TWI749948B (zh) | 馬達控制器 | |
JP2005020919A (ja) | 電動機の制御装置 | |
US6969963B2 (en) | PWM controlled motor drive | |
CN1741364A (zh) | 一种用于风扇马达的线性转速控制电路 | |
JP4672392B2 (ja) | インバータ装置 | |
CN117439489A (zh) | 马达控制器 | |
CN2662531Y (zh) | 风扇马达的转速控制电路 | |
US20240014761A1 (en) | Motor controller | |
JP2001016860A (ja) | インバータ制御装置 | |
JP4622435B2 (ja) | インバータ制御装置および密閉型電動圧縮機 | |
JP4284585B2 (ja) | 電圧形インバータの制御方法 | |
US8482232B2 (en) | Motor drive circuit | |
US20140028232A1 (en) | Motor Dr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 |
US9774283B2 (en) | Motor driving circuit and method | |
WO2022181037A1 (ja) | インバータ制御装置、インバータ回路、モー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インバータ制御方法 | |
US20240305225A1 (en) | Motor driving device | |
Yoopakdee et al. | Variable speed switched reluctance drive for low cost applicatio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