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7796B - 薄膜電晶體及包含該薄膜電晶體的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薄膜電晶體及包含該薄膜電晶體的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7796B
TWI817796B TW111141224A TW111141224A TWI817796B TW I817796 B TWI817796 B TW I817796B TW 111141224 A TW111141224 A TW 111141224A TW 111141224 A TW111141224 A TW 111141224A TW I817796 B TWI817796 B TW I81779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film
component
film transistor
gate electrode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1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24767A (zh
Inventor
白朱爀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4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4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77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779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2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the active layer
    • H01L27/122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the active layer with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not belonging to the group IV of the periodic table, e.g. InGaZnO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1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 H01L29/423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not carrying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42312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 H01L29/42316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f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4232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f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 H01L29/42384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f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for thin film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e.g. characterised by the thickness or the shape of the insulator or the dimensions, the shape or the lay-out of the condu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8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in which the switching element is a three-electrode devi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G09F9/3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be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0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41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 H01L29/423Electrod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relative sizes or dispositions not carrying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42312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 H01L29/42316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f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4232Gate electrodes for field effect devices f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sulated gate
    • H01L29/42356Disposition, e.g. buried gate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9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hav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comprising an oxide semiconductor material, e.g. zinc oxide, copper aluminium oxide, cadmium stann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9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channel, e.g. multichannel, transverse or longitudinal shape, length or width, doping structure, or the overlap or alignment between the channel and the gate, the source or the drain, or the contacting structure of the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bodies or of electrodes thereof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6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 H01L29/68Type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for controllable by only the electric current supplied, or only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pplied, to an electrode which does not carry the current to be rectified, amplified or switched
    • H01L29/76Unipolar devices, e.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72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 H01L29/78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with field effect produced by an insulated gate
    • H01L29/78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 H01L29/78606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 H01L29/78633Thin film transistors, i.e. transistors with a channel being at least partly a thin film with supplementary region or layer in the thin film or in the insulated bulk substrate supporting it for controlling or increasing the safety of the device with a light shie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薄膜電晶體、一種包含該薄膜電晶體的母面板和一種顯示裝置。該薄膜電晶體包括:一主動層,具有一通道部;以及一閘極電極,其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其中該閘極電極包含:一第一部件,其至少部分地與該通道部重疊;以及一第二部件,具有比該第一部件的厚度更小的厚度,至少部分地與該通道部重疊,且該第二部件的透光率比該第一部件的透光率更大。

Description

薄膜電晶體及包含該薄膜電晶體的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係關於一種薄膜電晶體及一種包含該薄膜電晶體的顯示裝置,更具體來說,係關於其中閘極電極具有厚度階斷面的一種薄膜電晶體和一種包含該薄膜電晶體的顯示裝置。
由於薄膜電晶體可以製造在玻璃基板或塑膠基板上,因此薄膜電晶體廣泛作為顯示裝置(例如液晶顯示裝置或者有機發光裝置)的開關裝置。
薄膜電晶體可以基於構成主動層的材料分類為:非晶矽薄膜電晶體,其中非晶矽用為主動層;多晶矽薄膜電晶體,其中多晶矽用為主動層;以及氧化物半導體薄膜電晶體,其中氧化物半導體用為主動層。
在薄膜電晶體之中,由於氧化物半導體薄膜電晶體(TFT)根據含氧量可以具有高遷移率並具有較大的電阻變化,因此具有可以輕易獲得所需的性能優點。此外,在製造氧化物半導體薄膜電晶體的過程中,由於構成主動層的氧化物可以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生長,因此降低了氧化物半導體薄膜電晶體的製造成本。鑒於氧化物的性質,由於氧化物半導體是透明的,因此有利於體現透明顯示裝置。
構成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通常使用一個大母基板製造。例如,在使用一個大母基板製造複數個顯示面板之後,將母基板切割以形成每個顯示面板。
在使用大尺寸母基板製造顯示面板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大尺寸沉積設備來形成複數個薄膜電晶體。當元件從大面積母基板製造時,每個區域都可能發生製程偏差。因此,在每個區域形成的元件(例如薄膜電晶體)中都可能發生性能偏差。當發生性能偏差時,在部分區域形成的薄膜電晶體可能會有可靠性問題,例如臨界電壓隨使用時間而顯著改變。
因此,當使用大尺寸母基板製造顯示面板時,需要減少薄膜電晶體的性能偏差,並最小化或避免薄膜電晶體的可靠性劣化。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且其本發明的目的為在使用大尺寸母基板以製造顯示面板時,將薄膜電晶體的性能偏差最小化。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薄膜電晶體,即使在大尺寸母基板上製造薄膜電晶體,其可靠性也不會隨時間而劣化。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薄膜電晶體,其包括具有厚度階斷面的閘極電極。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包括上述薄膜電晶體。
除了上述本發明的目的之外,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從以下敘述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附加目的和特徵。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態樣,上述與其它目的可以藉由提供薄膜電晶體來完成,該薄膜電晶體包括:一主動層,具有一通道部;以及一閘極電極,其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其中,該閘極電極包含:一第一部件,其至少部分地與該通道部重疊;以及一第二部件,其具有比該第一部件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該通道部重疊,以及其中,該第二部件的透光率比該第一部件的透光率更大。
該第二部件可以具有5%至70%的透光率。
該第一部件和該第二部件可以由相同材料製成。
該第一部件可以具有100奈米或以上的厚度。
該第二部件可以具有相對於該第一部件的厚度的5%至50%的厚度。
該第二部件可以具有10奈米到50奈米的厚度。
基於平面圖,由該第二部件所占的面積與該通道部和該閘極電極彼此重疊的總面積之比的範圍可以為10%至60%。
該閘極電極可以具有1%至10%的面積透光係數(area transmittance coefficient, ATC),並且該面積透光係數(ATC)可以由以下方程式1計算: [方程式1] ATC[%]=TxA,
在方程式1中,T是該第二部件的透光率,其以%表示,並且透光率是在360奈米至740奈米範圍內測量的平均透光率,以及A是該第二部件的面積比,其由以下方程式2計算: [方程式2] A=(與通道部重疊的第二部件的面積)/(與通道部重疊的閘極電極的面積)。
在平面圖中,該第二部件可以為圓形、橢圓形、半圓形、半橢圓形或多邊形平面。
該第一部件可以設置在該閘極電極的一側上,而該第二部件可以設置在該閘極電極的另一側上。
該第一部件可以設置以圍繞該第二部件。
該閘極電極可以包含鉬(Mo)或鈦(Ti)中的至少一種。
該主動層可以包含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種:氧化銦鎵鋅(IGZO,(InGa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鎵鋅(GZO,(Ga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氧化銦鎵(IGO,(InGa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銦鎵鋅錫(IGZTO,(InGaZnS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鎵鋅錫(GZTO,(GaZnS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銦鋅(IZO,(I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銦錫鋅(ITZO,(InS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鐵銦鋅(FIZO,(FeI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鋅(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矽銦鋅(SIZO,(SiI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或氮氧化鋅(ZnON, (Zn-Oxynitride))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
該主動層可以包含:一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以及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位於該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上。
該主動層可以進一步包含一第三氧化物半導體層,位於該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上。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上述與其它目的可以藉由提供一種母面板來完成,該母面板包括:一母基板,具有一個或多個顯示面板區域;以及複數個薄膜電晶體,設置於該母基板上,其中,該母基板具有彼此區分的一第一區域和一第二區域,該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中的每一個皆包含一主動層和一閘極電極,該主動層包含一通道部,設置在該第一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包含:一第一部件,其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一第二部件,具有比該第一部件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其中,該第二部件的透光率比該第一部件的透光率更大。
設置在該第二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可以具有與該第一部件的高度相同的高度,而沒有厚度階斷面。
該母基板可以具有與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區分的第三區域,設置在該第三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一閘極電極可以包含:一第一部件,其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一第二部件,具有比該第一部件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包含在設置於該第三區域內的該薄膜電晶體中的該閘極電極的該第二部件可以比包含在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內的該薄膜電晶體中的該閘極電極的該第二部件具有更小的面積或更大的厚度。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上述與其它目的可以藉由提供顯示裝置來完成,該顯示裝置包括:複數個像素,每一個像素皆具有一像素驅動電路,其中,該像素驅動電路包含上述薄膜電晶體。
該顯示裝置可以進一步包括:一閘極驅動器,設置在基板上,該閘極驅動器包含複數個薄膜電晶體,其中,該閘極驅動器的該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中的每一個皆可以包含一主動層和一閘極電極,設置在該閘極驅動器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可以具有與設置在該像素驅動電路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的第一部件的厚度相同的厚度,而沒有厚度階斷面。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上述與其它目的可以藉由提供顯示裝置來完成,該顯示裝置包括:一基板;以及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位於該基板上,其中,該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中的每一個皆包含具有一通道部的一主動層及與該主動層間隔開的一閘極電極,該基板包含一第一區域,設置在該第一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包含:一第一部件,其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一第二部件,具有比該第一部件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該第二部件的透光率比該第一部件的透光率更大。
該基板可以進一步包含與該第一區域區分的第二區域,並且設置在該第二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可以具有與該第一部件的高度相同的高度,而沒有厚度差。
該基板可以進一步包含與該第一區域和該第二區域區分的第三區域,設置在該第三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閘極電極可以包含:一第一部件,其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一第二部件,具有比該第一部件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包含在設置於該第三區域內的該薄膜電晶體中的該閘極電極的該第二部件可以比包含在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內的該薄膜電晶體中的該閘極電極的該第二部件具有更小的面積或更大的厚度。
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以及實現方法,將藉由參照附圖描述的以下實施例來闡明。然而,本發明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實施,並且不應被解釋為僅限於此闡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將使本發明更加周密和完整,並能夠將本發明的範疇完整地傳達給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此外,本發明僅由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界定。
用於描述本發明實施例的附圖所示的形狀、尺寸、比例、角度和數量等僅為示例,因此,本發明不限於所示的細節。相同元件符號通常在整篇說明書中表示相同元件。在以下說明中,當確定與已知功能或配置相關的詳細描述會不必要地模糊本發明的重點時,將省略詳細描述。
在使用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況下,除非使用「僅」,否則可以增加其他部件。單數形式的術語可以包含複數形式,除非提及相反情況。
在解釋元件時,儘管沒有明確的說明,該元件仍解釋為包含誤差範圍。
在描述位置關係時,例如,當位置關係被描述為「之上」、「上方」、「之下」和「一旁」時,可以在兩部分之間設置一個或多個其他部分,除非使用「正好」或「直接」的描述。
如圖所示,本發明可以使用例如「之下」、「下方」、「下」、「上方」和「之上」的空間相對用語,以輕鬆描述如圖所示一個元件或多個元件和另一個元件或多個元件的關係。應理解的是,除了圖中所述的方向外,這些用語旨在涵蓋裝置的不同方向。例如,如果將圖中所示的裝置翻轉,則描述為在另一個裝置「下方」或「之下」的裝置可以佈置為在另一個裝置「上方」。因此,「下方或之下」的示例性用語可以包含「下方或之下」和「上方」的方向。同樣地,示例性用語「上方」或「上」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或之下」的方向。
在描述時間關係時,例如當時間順序描述為「之後」、「隨後」、「下一個」和「之前」時,可以包含不連續的情況,除非使用「緊接」 或「直接」的描述。
應當理解到,儘管於此使用「第一」、「第二」等用語來描述各種元件,但是這些元件不應受這些用語的限制。這些用語僅用於區分一個元件與另一個元件。例如,第一元件可以稱為第二元件,同樣地,第二元件可以稱為第一元件,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範疇。
「至少一個」一詞應理解為包含一個或多個相關列出的物件的任何和所有組合。例如,「第一物件、第二物件和第三物件中的至少一個」的含義表示從第一物件、第二物件和第三物件中的一個或多個所提出的所有物件組合,以及從第一物件、第二物件和第三物件中的一個或多個。
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特徵可以部分地或整體地互相耦接或者組合,並可以由各種方式互相操作並且技術上地驅動,如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充分理解的。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互相獨立地實施,或者可以以互相依附的關係一起實施。
在圖式中,即使不同圖式中描繪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也會用相同的元件符號表示。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源極電極和汲極電極彼此區分以便說明。然而,源極電極和汲極電極可以互換地使用。源極電極可以是汲極電極,並且汲極電極可以是源極電極。並且,在本發明任何一個實施例中的源極電極可以是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中的汲極電極,並且在本發明任何一個實施例中的汲極電極可以是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中的源極電極。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為了便於說明,源極區會與源極電極區分,而汲極區會與汲極電極區分。然而,本發明實施例不限於此結構。例如,源極區可以是源極電極,而汲極區可以是汲極電極。並且,源極區可以是汲極電極,而汲極區可以是源極電極。
圖1A是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100的平面圖;以及圖1B是沿圖1A的I-I’線所截取的剖面圖。
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100包含:主動層130;以及閘極電極150,至少部分地與主動層130重疊。參照圖1B,閘極電極150具有厚度階斷面。
參照圖1B,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100設置在基板110上。
玻璃或塑膠可以用為基板110。具有可撓性的透明塑膠(例如聚醯亞胺)可以用為塑膠。當聚醯亞胺用為基板110時,考量到在基板110上執行高溫沉積製程,可以使用能夠耐高溫的耐熱聚醯亞胺。
緩衝層120可以設置在基板110上。緩衝層120可以包含氧化矽、氮化矽或金屬基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種。緩衝層120可以藉由阻斷從基板110滲透的氧氣(O 2)或水分(H 2O)來保護主動層130。此外,基板110的上表面可以由緩衝層120均勻地形成。
參照圖1B,主動層130設置在緩衝層120上。
主動層130包含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主動層130可以包含氧化物半導體材料。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主動層130包含:通道部130n;第一連接部130a;以及第二連接部130b。第一連接部130a與通道部130n的一側接觸,而第二連接部130b與通道部130n的另一側接觸。
第一連接部130a和第二連接部130b可以透過主動層130的選擇性導電化來形成。向主動層130的選定部分提供導電率稱為選擇性導電化。選擇性導電化可以透過摻雜、電漿處理等方式來進行。第一連接部130a和第二連接部130b稱為「導電部」。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主動層130的第一連接部130a可以是源極區域,而第二連接部130b可以是汲極區域,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不限於此,並且第一連接部130a可以是汲極區域,而第二連接部130b可以是源極區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主動層130可以包含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種:氧化銦鎵鋅(IGZO,(InGa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鎵鋅(GZO,(Ga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氧化銦鎵(IGO,(InGa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銦鎵鋅錫(IGZTO,(InGaZnS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鎵鋅錫(GZTO,(GaZnS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銦鋅(IZO .(I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銦錫鋅(ITZO , (InS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鐵銦鋅(FIZO,(FeI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鋅(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矽銦鋅(SIZO,(SiI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或氮氧化鋅(ZnON,(Zn-Oxynitride))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不限於此,並且主動層130可以由本領域已知的其他氧化物半導體材料形成。
儘管圖1B顯示主動層130由單層形成,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並不限於此。主動層130可以具有單層結構,或者可以具有多層結構。
閘極絕緣層140設置在主動層130上。閘極絕緣層140保護通道部130n。
閘極絕緣層140可以包含氧化矽、氮化矽或金屬基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種。閘極絕緣層140可以具有單層結構,或者可以具有多層結構。
參照圖1B,閘極絕緣層140可以具有圖案化結構。在閘極絕緣層140的圖案化製程中,主動層130可以選擇性地被導電化,從而可形成第一連接部130a和第二連接部130b,但本發明的一實個施例不限於此。閘極絕緣層140可以設置在基板110的整個表面上,而不被圖案化(見圖7)。
閘極電極150設置在閘極絕緣層140上。閘極電極150與主動層130的通道部130n重疊。
閘極電極150可以包含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種:鋁基金屬,如鋁(Al)或鋁合金;銀基金屬,如銀(Ag)或銀合金;銅基金屬,如銅(Cu)或銅合金;鉬基金屬,如鉬(Mo)或鉬合金;鉻(Cr);鉭(Ta);釹(Nd);或者鈦(Ti)。閘極電極150可以具有多層結構,其包含至少兩個導電層,具有彼此不同的物理性質。
詳細來說,閘極電極150可以包含鉬(Mo)或鈦(Ti)中的至少一種。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可以使用閘極電極150作為遮罩透過蝕刻製程將閘極絕緣層140圖案化。在此製程中,主動層130可以選擇性地被導電化以形成第一連接部130a和第二連接部130b。更詳細來說,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與閘極電極150重疊的主動層130的區域不會被導電化,並因此可以成為具有半導體特性的通道部130n;不與閘極電極150重疊的主動層130的區域會被導電化,並因此可以成為第一連接部130a和第二連接部130b。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閘極電極150包含:第一部件151;以及第二部件152。參照圖1A和圖1B,第一部件151至少部分地與通道部130n重疊。第二部件152具有比第一部件151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通道部130n重疊。
由於第一部件151與第二部件152之間的厚度差,閘極電極150可以具有厚度階斷面。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閘極電極150的厚度階斷面意為一個閘極電極150包含具有不同厚度的部分,而不具有相同厚度。
參照圖1A,第一部件151可以設置在閘極電極150的一側上,而第二部件152可以設置在閘極電極150的另一側上,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不限於此。第一部件151和第二部件152的佈置類型可以依需求而改變。
參照圖1A,第二部件152可以具有矩形平面,但是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不限於此,並且第二部件152可以具有各種平面形狀。例如,第二部件152可以為圓形、橢圓形、半圓形、半橢圓形、或多邊形平面,或者可以為不規則形狀。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二部件152的透光率比第一部件151的透光率更大。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透光率是指在360奈米至740奈米的範圍內的平均透光率。透光率可以透過分光光度計根據已知方法測量。例如,柯尼卡美能達(KONICA MINOLTA)的產品可以用作分光光度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部件151不具有透光特性或基本上沒有透光特性,並且只有第二部件152可以具有透光特性。詳細來說,閘極電極150的第一部件151可以製成以防止光以與閘極電極相同的方式(其為習知技術)透射過其中,並且第二部件152可以製成以使光透射過其中。
當第二部件152具有透光特性時,光可以透射過第二部件152,以選擇性地將光照射到通道部130n。當光選擇性地照射到通道部130n時,可以消除在通道部130n與閘極絕緣層140之間的界面上產生的電子陷阱,也就是說可以緩解電子陷阱。
當主動層130由氧化物半導體形成時,可以在主動層130的通道部130n與閘極絕緣層140之間的界面上產生電子陷阱。當產生電子陷阱時,薄膜電晶體100的遷移率可能劣化,並且薄膜電晶體100的臨界電壓可能因電子陷阱而改變。
此外,取決於薄膜電晶體100的使用時間,電子陷阱可能是不均勻的。在這種情況下,薄膜電晶體100的臨界電壓可能會不穩定。結果,由於薄膜電晶體100的可靠性可能劣化,因此需要消除電子陷阱以提高薄膜電晶體100的可靠性。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光可以透射過第二部件152的閘極電極150,並且主動層130的電子陷阱可以由透射光消除。
例如,當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100用於顯示裝置時,從顯示裝置發出的光可以藉由穿過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照射到通道部130n。當光照射到通道部130n時,可以消除在通道部130n與閘極絕緣層140之間的界面上產生的電子陷阱。當消除通道部130n的電子陷阱時,可以消除薄膜電晶體100的臨界電壓的不穩定性。
為了透過光透射消除電子陷阱,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二部件152可以具有5%至70%的透光率。更詳細來說,第二部件152可以在360奈米至740奈米的範圍內具有5%至70%的平均透光率。透光率可以由分光光度計例如柯尼卡美能達的分光光度計測量。
當第二部件152的透光率小於5%時,透過光透射去除電子陷阱的效果可能無法有效表現。當第二部件152的透光率超過70%時,穿過第二部件152的光的強度可能大於所需,因此通道部130n可能被損壞,並且第二部件152的厚度可能太薄,而無法實現超過70%的透光率,藉此第二部件152的膜穩定性可能劣化。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二部件152可以具有10%至50%的透光率,並可以具有20%至50%的透光率。
第一部件151的厚度和第二部件152的厚度可以根據構成閘極電極150的材料來改變。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部件151和第二部件152可以由相同的材料例如金屬或金屬合金製成。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為了避免光透射過第一部件151,第一部件151的厚度可以具有100奈米或以上的厚度。當第一部件151由金屬或金屬合金製成並且第一部件151的厚度大於或等於100奈米時,光可以幾乎或完全被第一部件151阻擋。當第一部件151的厚度大於或等於100奈米時,第一部件151的透光率可以接近於零(0)。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閘極電極150可以具有500奈米或500奈米以下的厚度。因此,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一部件151可以具有100奈米至500奈米的厚度。更詳細來說,第一部件151可以具有100奈米至300奈米的厚度。可選地,第一部件151可以具有150奈米至500奈米的厚度、可以具有150奈米至300奈米的厚度、或者可以具有200奈米至500奈米的厚度。
第二部件152可以相對於第一部件151的厚度,具有5%至50%的厚度,以具有預定透光率。當第二部件152的厚度超過第一部件151厚度的50%時,幾乎不會發生通過第二部件152的透射效應。另一方面,當第二部件152的厚度超過第一部件151厚度的5%時,第二部件152的膜穩定性可能劣化。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二部件152可以具有10奈米至50奈米的厚度以具有透光率。第二部件152可以由金屬或金屬合金製成,並且當第二部件152的厚度為10奈米至50奈米時,光可以透射過第二部件152。當光透射過第二部件152時,通道部130n可以選擇性地曝露於光。
當第二部件152的厚度小於10奈米時,穿過第二部件152的光的強度可能增加而大於所需,閘極電極150的膜穩定性可能劣化,並且閘極電極150的電場效應可能無法有效表現。當第二部件152的厚度超過50奈米時,透光率可能變差,因此可能無法有效表現透光效果。第二部件152的厚度可以根據作為閘極電極150的材料類型而變化,並可以考慮用為閘極電極150的材料的光學特性來設定。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二部件152的厚度範圍可以介於15奈米至50奈米、可以介於20奈米至50奈米、或者可以介於20奈米至30奈米。
第二部件152的面積可以根據第二部件152的透光率和在薄膜電晶體100中產生的電子陷阱的程度來改變。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基於平面圖,由第二部件152所占的面積與通道部130n和閘極電極150彼此重疊的總面積之比的範圍可以介於10%至60%。因此,光透射可以對通道部130n的面積的10%至60%的面積進行。
基於平面圖,當在通道部130n與閘極電極150彼此重疊的整個區域中由第二部件152所占的面積小於10%時,透過光透射去除電子陷阱的效果可能無法有效表現。另一方面,當在通道部130n與閘極電極150彼此重疊的整個區域中由第二部件152所占的面積超過60%時,通道部130n的光照面積增加,因此載子可能增加而超過所需,藉此薄膜電晶體100的臨界電壓可以沿負(-)方向偏移。更詳細地說,在通道部130n與閘極電極150彼此重疊的整個區域中由第二部件152所占的面積範圍可以介於10%至50%或者可以介於15%至45%。
由第二部件152所占的精確面積可以根據第二部件152的透光率來改變。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第二部件152的面積可以考量第二部件152的透光率來判斷。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閘極電極150具有由以下方程式1計算的面積透光係數(area transmittance coefficient, ATC)。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面積透光係數(ATC)界定在由與通道部130n重疊的第二部件152所占的面積與第二部件152的透光率之間的關係。 [方程式1] ATC[%]=TxA
在方程式1中,T是第二部件152的透光率,且以%來表示。在這種情況下,透光率是指在360奈米至740奈米的範圍內測量的平均透光率。
在方程式1中,A是第二部件152的面積比,並由下文的方程式2計算。 [方程式2] A=(與通道部重疊的第二部件的面積)/(與通道部重疊的閘極電極的面積)
在方程式2中,與通道部130n重疊的第二部件152的面積對應於與第二部件152重疊的通道部130n的面積。與通道部130n重疊的閘極電極150的面積對應於通道部130n的面積。
例如,當第二部件152的透光率為20%,並且第二部件152與通道部130n重疊的面積與閘極電極150與通道部130n重疊的面積之比為0.2時,閘極電極150的面積透光係數(ATC)如下: ATC[%]=TxA =20%x0.2=4%。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閘極電極150可以具有1%至10%的面積透光係數(ATC)。
當閘極電極150的面積透光係數(ATC)小於1%時,透射過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光量會減少,並因此,透過光透射去除電子陷阱的效果可能無法有效表現。另一方面,當閘極電極150的面積透光係數(ATC)超過10%時,透射過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光量會增加,並因此,由於過度的光照射到通道部130n,通道部130n可能會被損壞或者薄膜電晶體100的臨界電壓可以沿負(-)方向移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閘極電極150可以具有1%至7%的面積透光係數(ATC),或者具有1%至5%的面積透光係數(ATC)。
參照圖1B,層間絕緣層160可以設置在閘極電極150上。層間絕緣層160可以由有機或無機的絕緣材料形成。層間絕緣層160可以由有機層和無機層的複合層形成。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薄膜電晶體100可以包含設置在層間絕緣層160上的第一電極171和第二電極172。第一電極171可以作為源極電極,而第二電極172可以作為汲極電極,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不限於此。第一電極171可以作為汲極電極,而第二電極172可以作為源極電極。此外,第一連接部130a和第二連接部130b可以分別作為源極電極和汲極電極,而第一電極171和第二電極172可以作為元件之間的連接電極。
參照圖1A和圖1B,第一電極171和第二電極172可以分別通過接觸孔CH1和接觸孔CH2連接到主動層130。詳細來說,第一電極171可以通過接觸孔CH1與第一連接部130a接觸。第二電極172可以與第一電極171間隔開,以通過接觸孔CH2接觸第二連接部130b。
圖2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200的平面圖。在下文中,為了避免重複,將省略已描述的元件的說明。
參照圖2,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可以具有梯形平面。第二部件152可以設置在閘極電極150一側上。第二部件152可以設置在第二連接部130b與作為汲極電極的第二電極172接觸的方向上。也就是說,第二部件152的梯形平面的最長邊可以設置朝向與第二電極172接觸的第二連接部130b。
然而,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不限於圖2。例如,第二部件152可以設置在第一連接部130a與作為源極電極的第一電極171接觸的方向上。並且如上所述,第二部件152可以為圓形、橢圓形、半圓形、半橢圓形、或多邊形平面、或者圖中所示形狀之外的各種不規則形狀。
圖3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300的平面圖。
參照圖3,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可以具有半圓形。圖3中顯示第二部件152的平面形狀,其中,半圓的直徑部分指向閘極電極150的邊緣部分,但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不限於此。半圓的直徑部分可以設置朝向閘極電極150的中心部分。
圖4A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400的平面圖;以及圖4B是沿圖4A的II-II’線所截取的剖面圖。
參考圖4A,第二部件152可以基於平面圖位於閘極電極150的中心。詳細來說,第二部件152可以與通道部130n重疊,而第一部件151可以設置以圍繞第二部件152。
參考圖4B,基於剖面圖,比第二部件152更突出的第一部件151可以設置在第二部件152的兩側上。
圖5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500的平面圖。
參照圖5,第二部件152與通道部130n重疊,並可以具有圓形或橢圓形平面。第一部件151可以設置以圍繞圓形或橢圓形的第二部件152。
圖6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600的剖面圖。
參照圖6,遮光層111可以設置在基板110上。遮光層111可以由具有遮光特性的材料製成。遮光層111屏蔽從外部入射的光,以保護主動層130。
參照圖6,緩衝層120可以設置在遮光層111上。儘管圖6中未顯示,下緩衝層可以設置在基板110與遮光層111之間。
參照圖6,遮光層111可以通過形成在緩衝層120和層間絕緣層160中的接觸孔連接到第一電極171,但本發明的另一實個施例不限於此。遮光層111可以連接到第二電極172,或者可以連接到另一條線路或接地部分。視情況而定,遮光層111可以處於浮動狀態,無需連接到另一條線路。
在圖1A、圖1B、圖2、圖3、圖4A、圖4B和圖5中所示的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中,遮光層111可以設置在基板110上,並且緩衝層120可以設置在遮光層111上。
圖7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700的剖面圖。
圖7的薄膜電晶體700包含未圖案化的閘極絕緣層140。如圖1B和圖6所示,閘極絕緣層140可以被圖案化以對應於閘極電極150,但如圖7所示,閘極絕緣層140可以不被圖案化。
當閘極絕緣層140不被圖案化時,主動層130可以透過選擇性離子摻雜、選擇性氫注入或選擇性紫外線照射來選擇性地被導電化,因此可以形成第一連接部130a和第二連接部130b。此外,可以形成穿過閘極絕緣層140的接觸孔CH1和接觸孔CH2。
圖8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800的剖面圖。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薄膜電晶體800的主動層130可以具有多層結構。參考圖8,主動層130可以包含: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31;以及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32,位於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31上。
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31可以支撐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32。因此,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31可以稱為「支撐層」。通道部130n可以主要形成在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32中。因此,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32可以稱為「通道層」,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並不限於此,並且通道部130n也可以形成在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31上。
其中主動層130包含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31和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32的結構稱為雙層結構。
圖9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900的剖面圖。
相較於圖8的薄膜電晶體800,在圖9的薄膜電晶體900中,主動層130進一步包含第三氧化物半導體層133,位於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32上。
參見圖9,主動層130包含: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131;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132;以及第三氧化物半導體層133,但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並不限於此,並且主動層130 可以進一步包含其他半導體層。藉由三個氧化物半導體層,保護中間層以防在製程中從兩個方向受損,例如,底部氧化物半導體層在製程中保護中間半導體層免受氣體的影響,而頂部氧化物半導體層在製程中保護中間半導體層免受蝕刻劑或氣體的影響。
圖10是顯示金屬和合金基於厚度和波長的透光率的圖表。
在圖10中,「LT1」表示根據具有60nm厚度的鉬鈦合金(MoTi)的波長的透光率,「LT2」表示根據具有30nm厚度的鉬(Mo)的波長的透光率,而「LT3」表示根據具有30nm厚度的鉬鈦合金(MoTi)的波長的透光率。
參照圖10,應注意的是,透光率依金屬的類型、合金的類型以及金屬或合金的厚度而改變。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可以依據金屬或合金的類型以及電子陷阱對薄膜電晶體的可靠性的劣化程度,判斷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厚度。
圖11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母面板1000的平面圖。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具有複數個顯示面板的一個面板稱為母面板。構成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通常在一個大母基板中製造。當在一個大母基板中製造複數個顯示面板時,可以形成母面板。切割母面板以形成每個顯示面板。
在使用大尺寸母基板的顯示面板的製程中,複數個薄膜電晶體形成在母基板上。為了在大尺寸母基板上形成大量的薄膜電晶體,使用了大尺寸沉積裝置,並對大面積進行諸如曝光和蝕刻等製程。因此,母基板的每個區域可能產生製程偏差。由於此製程偏差,每個薄膜電晶體的電子陷阱程度可能不同。
圖11顯示一個母面板1000包含六個顯示面板(面板1、面板2、面板3、面板4、面板5和面板6)的情況下的實施例。在圖11中,用「①」表示的區域是指具有低元件可靠性的第一區域,用「②」表示的區域是指具有高元件可靠性的第二區域,而用「③」表示的區域是指具有中級元件可靠性的第三區域。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可靠性程度可以基於在薄膜電晶體中產生的電子陷阱的密度來判斷。具有高密度電子陷阱的區域可以分類為具有低可靠性的第一區域(區域①),具有低密度電子陷阱的區域可以分類為具有高可靠性的第二區域(區域②),而有中級密度電子陷阱的區域可以分類為具有中級可靠性的第三區域(區域③)。
由於薄膜電晶體中的電子陷阱的問題發生在具有低可靠性的第一區域(區域①)中,所以第二部件152可以形成在閘極電極150中。由於電子陷阱變得嚴重,第二部件152的面積可以更大,或者第二部件152可以變薄。
在具有高可靠性的第二區域(區域②)中,由於薄膜電晶體中的電子陷阱問題不大,第二部件152可以不形成在閘極電極150中。
在具有中級可靠性的第三個區域(區域③)中,電子陷阱的問題發生在薄膜電晶體中,但電子陷阱的程度不大。因此,第二部件152可以形成在閘極電極150中以具有小面積,或者第二部件152可以變厚。
圖12A是薄膜電晶體的PBTS測量的結果;以及圖12B是顯示根據一參考示例的薄膜電晶體的剖面圖。
詳細來說,圖12A是對設置在圖11所示的母面板1000的第一區域(區域①)的薄膜電晶體進行PBTS測量的結果。圖12A中的「實施例1」顯示對具有圖1A和圖1B的結構的薄膜電晶體100的PBTS測量結果。在實施例1表示的圖表中,光透射過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因此, PBTS是在光照射到通道部130n的一部分的狀態下測量。
圖12A中的「參考示例」顯示根據參考示例對薄膜電晶體測量的PBTS結果。如圖12B所示,根據參考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具有與圖1A和圖1B類似的結構,並不包含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閘極電極150的厚度與圖1A和圖1B的第一部件151的厚度相同。
正偏壓溫度應力(positive-bias temperature stress, PBTS)是指在施加正(+)偏壓和固定溫度的狀態下的應力。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可以在施加正(+)偏壓和固定溫度的狀態下,藉由測量薄膜電晶體的臨界電壓的改變(ΔVth)來評估薄膜電晶體的PBTS。薄膜電晶體的PBTS可以表示為在PBTS狀態下薄膜電晶體的臨界電壓的變化(ΔVth)。
圖12A是顯示根據實施例1和參考示例在對薄膜電晶體施加60℃的溫度應力和正(+)偏壓的狀態下,薄膜電晶體的臨界電壓基於時間(秒(sec))而改變的圖表,其形成在母面板1000的第一區域(區域①)中。
在根據實施例1的薄膜電晶體中,光透射過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藉此光照射到通道部130n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在根據參考示例的薄膜電晶體中,沒有外部光照射到通道部130n。
參照圖12A,在根據實施例1的薄膜電晶體中,其包含具有第二部件152的閘極電極150,應注意的是,即使薄膜電晶體形成在母面板1000的區域之中具有低可靠性的第一區域(區域①)中,臨界電壓(Vth)也不會隨著時間而大幅改變。
另一方面,在根據參考示例的薄膜電晶體中,應注意的是,臨界電壓(Vth)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參照圖12A,當薄膜電晶體形成在具有低可靠性的第一區域(區域①)中時,薄膜電晶體的臨界電壓(Vth)會隨時間而改變,因此,薄膜電晶體的可靠性會劣化。
另一方面,應注意的是,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即使形成在具有低可靠性的第一區域(區域①)中,在PBTS的狀態下也會具有優秀的驅動穩定性。
在包含由氧化物半導體製成的主動層130的薄膜電晶體中,當電子陷阱發生在主動層130的通道部130n與閘極絕緣層140之間的界面上時,薄膜電晶體100的遷移率可能會劣化,因此臨界電壓可能會改變。如圖12A的參考實例所示,當臨界電壓改變時,薄膜電晶體的可靠性評估為不好。
在根據實施例1的薄膜電晶體中,光透射過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並且電子陷阱可以由透射光消除。因此,如圖12A所示,即使其在最壞的應力條件下長時間使用,根據實施例1的薄膜電晶體也可以保持幾乎固定的臨界電壓(Vth)。
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提供了母面板1000,其可以透過切割分為複數個顯示面板。
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母面板1000可以包含根據圖1A、圖1B、圖2、圖3、圖4A、圖4B、圖5、圖6、圖7、圖8和圖9的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600、體700、800和900中的至少一個。
詳細地,母面板1000可以包含:母基板,具有一個或多個顯示面板(面板1、面板2、面板3、面板4、面板5和面板6);以及複數個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設置在母基板上。
母基板包含彼此區分的第一區域(區域①)和第二區域(區域②)。母基板的第一區域對應於具有低元件可靠性的區域(區域①),而第二區域對應於具有高元件可靠性的區域(區域②)。母基板的第一區域(區域①)對應於母面板1000的第一區域,而母基板的第二區域(區域②)對應於母面板1000的第二區域。
設置在母基板上的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中的每一個皆包含:主動層130;以及閘極電極150。主動層130包含通道部130n。
設置在具有低元件可靠性的第一區域(區域①)中的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的閘極電極150可以包含:第一部件151;以及第二部件152。第一部件151至少部分地與主動層130的通道部130n重疊。第二部件152具有比第一部件151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主動層130的通道部130n重疊。另外,第二部件152的透光率比第一部件151的透光率更大。
設置在具有高元件可靠性的第二區域(區域②)中的薄膜電晶體的閘極電極150可以不包含第二部件152。設置在第二區域(區域②)中的薄膜電晶體的閘極電極150可以具有與第一部件151的高度相同的高度。例如,設置在第二區域(區域②)中的薄膜電晶體可以具有圖12B中所示的結構。
例如,設置在母基板的第二區域(區域②)中的薄膜電晶體的閘極電極150可以具有與設置在第二區域中的薄膜電晶體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一部件151的厚度相同的厚度,而沒有厚度階斷面。詳細來說,設置在母基板的第二區域(區域②)中的薄膜電晶體的整個閘極電極150可以具有與第一部件151的厚度相同的厚度。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母基板可以包含與第一區域(區域①)和第二區域(區域②)區分的第三區域(區域③)。母基板的第三區域(區域③)對應於具有中級可靠性的區域(區域③)。母基板的第三區域(區域③)對應於母面板1000的第三區域。
由於包含在第三區域(區域③)中的薄膜電晶體具有中級可靠性,所以第二部件152的面積相較於包含在第一區域(區域①)中的薄膜電晶體可以減少。
詳細地,設置在第三區域(區域③)中的薄膜電晶體的閘極電極150包含:第一部件151;以及第二部件152。第一部件151可以與主動層130的通道部130n的至少一部分重疊。第二部件152具有比第一部件151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主動層130的通道部130n重疊。設置在母基板的第三區域(區域③)中的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的閘極電極150可以包含:第一部件151;以及第二部件152。
包含在設置於第三區域(區域③)內的薄膜電晶體中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面積可以比包含在設置於第一區域(區域①)內的薄膜電晶體中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面積更小。或者,包含在設置於第三區域(區域③)內的薄膜電晶體中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厚度可以比包含在設置於第一區域(區域①)內的薄膜電晶體中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厚度更大。
例如,包含在設置於第三區域(區域③)內的薄膜電晶體中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相較於包含在設置於第一區域(區域①)內的薄膜電晶體中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面積,可以具有更小的面積或更大的厚度。
下文中將描述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以包含上述的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顯示裝置可以包括發光二極體(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液晶顯示器(LCD)、電漿顯示器(PDP)、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LED)、或迷你發光二極體(miniLED)的顯示裝置。
圖13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100的示意圖。
如圖13所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100:包含顯示面板310;閘極驅動器320;資料驅動器330;以及控制器340。
閘極線GL和資料線DL設置在顯示面板310中,像素P設置在閘極線GL和資料線DL的交叉區域中。影像透過像素P的驅動來顯示。
控制器340控制閘極驅動器320和資料驅動器330。
控制器340藉由使用從外部系統供應的訊號(圖未顯示)輸出用於控制閘極驅動器320的閘極控制訊號GCS和用於控制資料驅動器330的資料控制訊號DCS。並且,控制器340對從外部系統輸入的輸入影像資料進行採樣、重新對齊所採樣的資料,並將重新對齊的數位影像資料RGB供應給資料驅動器330。
閘極控制訊號GCS包含:閘極啟動脈衝(GSP);閘極偏移時脈(GSC);閘極輸出致能訊號(GOE);啟動訊號(Vst);以及閘極時脈(GCLK)。並且,用於控制偏移暫存器的控制訊號可以包含在閘極控制訊號GCS中。
資料控制訊號DCS包含:源極啟動脈衝(SSP);源極偏移時脈訊號(SSC);源極輸出致能訊號(SOE);以及極性控制訊號(POL)。
資料驅動器330向顯示面板310的資料線DL供應資料電壓。詳細來說,資料驅動器330將從控制器340輸入的影像資料RGB轉換為類比資料電壓,並將資料電壓供應給資料線DL。
閘極驅動器320可以包含偏移暫存器350。
偏移暫存器350藉由使用從控制器340發送的啟動訊號和閘極時脈,依序對閘極線GL供應閘極脈衝持續一個訊框。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訊框是指當一個影像透過顯示面板310輸出時的一個時間週期。閘極脈衝具有導通電壓,其能夠導通設置在像素P中的開關元件(薄膜電晶體)。
並且,偏移暫存器350對閘極線供應能夠關閉開關元件的閘極關閉訊號持續一個訊框的其他週期,其中並未供應閘極脈衝。在下文中,閘極脈衝和閘極關閉訊號將統稱為掃描訊號SS。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閘極驅動器320可以封裝在顯示面板310上。以此方式,其中閘極驅動器320直接封裝在顯示面板310上的結構將稱為板內閘極(gate in panel, GIP)結構。
閘極驅動器320可以包含複數個薄膜電晶體。包含在閘極驅動器320中的複數個薄膜電晶體可以設置在偏移暫存器350中。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設置在閘極驅動器320中的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中的每一個皆包含:主動層130;以及閘極電極150。主動層130包含通道部130n。設置在閘極驅動器320中的薄膜電晶體的閘極電極150可以包含(或不包含)第二部件152。設置在閘極驅動器320中的薄膜電晶體可以具有與上述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中的每一個相同的結構,或者可以具有如圖12B所示的結構。
例如,設置在閘極驅動器320中的薄膜電晶體的閘極電極150可以具有第二部件152,或者可以具有與設置在像素驅動電路中的薄膜電晶體的閘極電極的第一部件151的厚度相同的厚度,而沒有厚度階斷面。
圖14是顯示圖13的任一個像素P的電路圖;圖15是顯示圖14的像素P的平面圖;以及圖16是沿圖15的III-III’線所截取的剖面圖。
圖14的電路圖是用於顯示裝置1100的像素P的等效電路圖,其包含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作為顯示元件710。像素P包含:顯示元件710;以及像素驅動電路PDC,用於驅動顯示元件710。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顯示裝置1100包含複數個像素P,具有像素驅動電路PDC。像素驅動電路PDC包含:第一薄膜電晶體TR1;以及第二薄膜電晶體TR2。上述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中的至少一個可以用為第一薄膜電晶體TR1或第二薄膜電晶體TR2中的至少一個。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第一薄膜電晶體TR1是驅動電晶體,而第二薄膜電晶體TR2是開關電晶體。
第二薄膜電晶體TR2連接到閘極線GL和資料線DL,並透過通過閘極線GL供應的掃描訊號SS來導通或截止。
資料線DL對像素驅動電路PDC提供資料電壓Vdata,並且第一薄膜電晶體TR1控制資料電壓Vdata的施加。
驅動電力線PL向顯示元件710提供驅動電壓Vdd,並且第一薄膜電晶體TR1控制驅動電壓Vdd。驅動電壓Vdd是用於驅動作為顯示元件710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OLED)的像素驅動電壓。
當第二薄膜電晶體由從閘極驅動器320通過閘極線GL施加的掃描訊號SS導通時,通過資料線DL供應的資料電壓Vdata會供應給與顯示元件710連接的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閘極電極G1。資料電壓Vdata在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閘極電極G1與源極電極S1之間形成的儲存電容器C1中充電。
透過第一薄膜電晶體TR1供應給作為顯示元件710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的電流量根據資料電壓Vdata來控制,藉此可以控制從顯示元件710發出的光的灰階。
參照圖15和圖16,第一薄膜電晶體TR1和第二薄膜電晶體TR2設置在基板110上。
基板110可以由玻璃或塑膠製成。具有可撓性的塑膠例如聚醯亞胺(PI)可以用為基板110。
遮光層111和211可以設置在基板110上。遮光層111和211可以遮蔽從外部入射的光,以保護主動層A1和A2。
緩衝層120設置在遮光層111和211上。緩衝層120由絕緣材料製成,並保護主動層A1和A2不受外部水或氧氣的影響。
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主動層A1和第二薄膜電晶體TR2的主動層A2設置在緩衝層120上。例如,主動層A1和A2可以包含氧化物半導體材料。主動層A1和A2可以由氧化物半導體材料製成的氧化物半導體層來製成。主動層A1和A2可以具有多層結構。
閘極絕緣層140設置在主動層A1和A2上。
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閘極電極G1和第二薄膜電晶體TR2的閘極電極G2設置在閘極絕緣層140上。
閘極電極G1和G2兩者可以皆包含:第一部件151;以及第二部件152。第一部件151至少部分地與主動層A1和A2的通道部重疊。第二部件152具有比第一部件151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主動層A1和A2的通道部重疊。由於第一部件151與第二部件152之間的厚度差,閘極電極G1和G2可以具有厚度階斷面。
第二部件152的透光率比第一部件151的透光率更大。
並且,閘極線GL可以設置在閘極絕緣層140上。第二薄膜電晶體TR2的閘極電極G2可以從閘極線GL延伸,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不限於此,並且閘極線GL的一部分可以是第二薄膜電晶體TR2的閘極電極G2。
參照圖15和圖16,儲存電容器C1的第一電容器電極C11設置在與閘極電極G1和G2相同的層中。第一電容器電極C11可以連接到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閘極電極G1。第一電容器電極C11可以與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閘極電極G1一體成形。
層間絕緣層160設置在閘極電極G1和G2、閘極線GL和第一電容器電極C11上。層間絕緣層160可以由有機或無機的絕緣材料形成。
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源極電極S1和汲極電極D1及第二薄膜電晶體TR2的源極電極S2和汲極電極D2設置在層間絕緣層160上。儲存電容器C1的資料線DL、驅動電力線PL和第二電容器電極C12可以設置在層間絕緣層160上。
驅動電力線PL的一部分可以延伸以成為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汲極電極D1。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汲極電極D1通過接觸孔H1連接到主動層A1。
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源極電極S1可以通過接觸孔H2連接到主動層A1,也可以通過另一個接觸孔H3連接到遮光層111。
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源極電極S1和第二電容器電極C12彼此連接。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源極電極S1和第二電容器電極C12可以一體成形。
資料線DL的一部分可以延伸以成為第二薄膜電晶體TR2的源極電極S1。第二薄膜電晶體TR2的源極電極S1可以通過接觸孔H4連接到主動層A2。
第二薄膜電晶體TR2的汲極電極D2可以通過接觸孔H5連接到主動層A2、可以通過另一接觸孔H6連接到遮光層211、並可以通過另一接觸孔H7連接到第一電容器電極C11。
平坦化層180設置在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源極電極S1和汲極電極D1、第二薄膜電晶體TR2的源極電極S2和汲極電極D2、資料線DL、驅動電力線PL以及第二電容器電極C12上。
平坦化層180由絕緣層製成、平坦化第一薄膜電晶體TR1和第二薄膜電晶體TR2的上部、並保護第一薄膜電晶體TR1和第二薄膜電晶體TR2。
顯示元件710的第一像素電極711設置在平坦化層180上。第一像素電極711通過形成在平坦化層180中的接觸孔H8與第二電容器電極C12接觸。因此,第一像素電極711可以連接到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源極電極S1。
堤岸層750設置在第一像素電極711的邊緣處。堤岸層750界定顯示元件710的發光區域。
有機發光層712設置在第一像素電極711上,並且第二像素電極713設置在有機發光層712上。因此,就完成了顯示元件710。圖15和圖16所示的顯示元件710是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因此,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100是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圖17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200的任一個像素P的電路圖。
圖17是顯示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像素P的等效電路圖。
圖17所示的顯示裝置1200的像素P包含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其為顯示元件710和用於驅動顯示元件710的像素驅動電路PDC。顯示元件710與像素驅動電路PDC連接。
在像素P中,設置用於向像素驅動電路PDC供應訊號的訊號線(資料線DL、閘極線GL、驅動電力線PL、參考線RL和感測控制線SCL)。
資料電壓Vdata供應給資料線DL,掃描訊號SS供應給閘極線GL,用於驅動像素P的驅動電壓Vdd供應給驅動電源線PL,參考電壓Vref供應給參考線RL,並且感測控制訊號SCS供應給感測控制線SCL。
例如,像素驅動電路PDC包含:第二薄膜電晶體TR2(開關電晶體),與閘極線GL和資料線DL連接;第一薄膜電晶體TR1(驅動電晶體),用於根據透過第二薄膜電晶體TR2傳輸的資料電壓Vdata控制輸出到顯示元件710的電流的大小;以及第三薄膜電晶體TR3(參考電晶體),用於感測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特性。
儲存電容器C1安置在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閘極電極與顯示元件710之間。
第二薄膜電晶體TR2由供應給閘極線GL的掃描訊號SS導通以將供應給資料線DL的資料電壓Vdata傳輸給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閘極電極。
第三薄膜電晶體TR3連接到第一薄膜電晶體TR1與顯示元件710之間的第一節點n1和參考線RL,並因此由感測控制訊號SCS導通或截止,且感測作為驅動電晶體的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特性持續一段感測週期。
與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閘極電極連接的第二節點n2與第二薄膜電晶體TR2連接。儲存電容器C1形成在第二節點n2與第一節點n1之間。
當第二薄膜電晶體TR2導通時,透過資料線DL供應的資料電壓Vdata供應給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閘極電極。資料電壓Vdata在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閘極電極與源極電極之間形成的儲存電容器C1中充電。
當第一薄膜電晶體TR1導通時,電流根據驅動像素P的驅動電壓Vdd透過第一薄膜電晶體TR1供應給顯示元件710,藉此光從顯示元件710輸出。
圖18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300的任一個像素P的電路圖。
圖18所示的顯示裝置1300的像素P包含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其為顯示元件710和用於驅動顯示元件710的像素驅動電路PDC。顯示元件710與像素驅動電路PDC連接。
像素驅動電路PDC包含: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第二薄膜電晶體TR2;第三薄膜電晶體TR3;以及第四薄膜電晶體TR4。
在像素P中,設置用於向像素驅動電路PDC供應驅動訊號的訊號線(資料線DL、發光控制線EL、閘極線GL、驅動電力線PL、感測控制線SCL和參考線RL)。
相較於圖17的像素P,圖18的像素P進一步包含發光控制線EL。發光控制訊號EM供應給發光控制線EL。
並且,相較於圖17的像素驅動電路PDC,圖18的像素驅動電路PDC進一步包含第四薄膜電晶體TR4,其為用於控制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發光時序的發光控制電晶體。
儲存電容器C1安置在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閘極電極與顯示元件710之間。
第二薄膜電晶體TR2由供應給閘極線GL的掃描訊號SS導通以將供應給資料線DL的資料電壓Vdata傳輸給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閘極電極。
第三薄膜電晶體TR3連接到參考線RL,並因此由感測控制訊號SCS導通或截止,且感測作為驅動電晶體的第一薄膜電晶體TR1的特性一段感測時間。
第四薄膜電晶體TR4根據發光控制訊號EM將驅動電壓Vdd轉移到第一薄膜電晶體TR1或屏蔽驅動電壓Vdd。當第四薄膜電晶體TR4導通時,向第一薄膜電晶體TR1供應電流,藉此光從顯示元件710輸出。
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像素驅動電路PDC可以進一步形成上述結構之外的各種結構。例如,像素驅動電路PDC可以包含五個或更多個薄膜電晶體。
圖19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400的任一個像素P的電路圖。
圖19的顯示裝置1400是液晶顯示裝置。圖19所示的顯示裝置1400的像素P包含:像素驅動單元PDC;以及液晶電容器Clc,連接到像素驅動單元PDC。液晶電容器Clc對應於一顯示元件。
像素驅動電路PDC包含:薄膜電晶體TR,連接到閘極線GL和資料線DL;像素電極371,連接到薄膜電晶體TR;共同電極372,面向像素電極371;以及儲存電容器Cst,連接在薄膜電晶體TR與共同電極372之間。液晶電容器Clc與儲存電容器Cst平行地連接在薄膜電晶體TR與共同電極372之間。
液晶電容器Clc將透過薄膜電晶體TR供應給像素電極的資料訊號與供應給共同電極372的共同電壓Vcom之間的差分電壓充電,並藉由根據充電電壓驅動液晶來控制透光量。儲存電容器Cst穩定地維持在液晶電容器Clc中充電的電壓。
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400可以包含上述的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薄900中的至少一個。
圖20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500的示意圖。
參照圖20,顯示裝置1500可以包含:基板110;閘極驅動器320;資料驅動器330;以及控制器340。
閘極線GL和資料線DL可以設置在基板110上,並且像素P可以設置在閘極線GL和資料線DL的交叉區域中,以構成顯示面板(圖未顯示,請參照圖13的「310」)。複數個像素P可以設置在基板110上。像素P可以包含:顯示元件710;以及薄膜電晶體,用於驅動顯示元件710。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其中設置像素P的基板110的區域可以稱為顯示部分。例如,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500的顯示面板可以對應於圖11中所示的面板6。
參照圖20,閘極驅動器320可以設置在基板110上。閘極驅動器320可以包含複數個薄膜電晶體。
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1500可以包含:基板110;以及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位於基板110上。
如上所述,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中的每一個皆可以包含:主動層130,具有通道部130n;以及閘極電極150,與主動層130間隔開。
基板110包含第一區域(區域①)。基板110的第一區域(區域①)可以對應於圖11的母面板1000中具有低可靠性的第一區域。
薄膜電晶體可以設置在基板110的第一區域(區域①)中。上述的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中的至少一個可以應用到設置在基板110的第一區域(區域①)中的薄膜電晶體。
詳細來說,設置在基板110的第一區域(區域①)中的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的閘極電極150可以包含:第一部件151,其至少部分地與主動層130的通道部130n重疊;以及第二部件152,其具有比第一部件151的厚度更小的厚度。第二部件152至少部分地與主動層130的通道部130n重疊。另外,第二部件152的透光率比第一部件151的透光率更大。在下文中,為了避免重複,將省略薄膜電晶體結構的詳細說明。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閘極驅動器3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安置在基板110的第一區域(區域①)中,並且包含在閘極驅動器320中的薄膜電晶體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設置在第一區域(區域①)中。因此,閘極驅動器320可以包含根據圖1A、圖1B、圖2、圖3、圖4A、圖4B、圖5、圖6、圖7、圖8和圖9的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中的至少一個。
設置在基板110上的複數個像素P的一部分可以設置在基板110的第一區域(區域①)中。因此,像素P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含根據圖1A、圖1B、圖2、圖3、圖4A、圖4B、圖5、圖6、圖7、圖8和圖9的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中的至少一個。
參考圖20,基板110可以包含與第一區域(區域①)區分的第二區域(區域②)。基板110的第二區域(區域②)可以對應於圖11的母面板1000中具有高可靠性的第二區域。
設置在第二區域(區域②)中的薄膜電晶體的閘極電極150可以具有與第一部件151的高度相同的高度,而沒有厚度差。例如,具有圖12B中所示結構的薄膜電晶體可以應用到設置在第二區域(區域②)中的薄膜電晶體。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閘極驅動器3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含在基板110的第二區域(區域②)中。因此,閘極驅動器320的一部分可以包含具有圖12B中所示結構的薄膜電晶體。
設置在基板110上的複數個像素P的一部分可以設置在基板110的第二區域(區域②)中。因此,像素P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含具有圖12B中所示結構的薄膜電晶體。
基板110可以包含與第一區域(區域①)和第二區域(區域②)區分的第三區域(區域③)。基板110的第三區域(區域③)可以對應於圖11的母面板1000中具有中級可靠性的第三區域。
設置在第三區域(區域③)中的薄膜電晶體的閘極電極可以包含:第一部件151,其至少部分地與主動層130的通道部130n重疊;以及第二部件152,其具有比第一部件151的厚度更小的厚度。第二部件152至少部分地與主動層130的通道部130n重疊。另外,第二部件152的透光率可以比第一部件151的透光率更大。
包含在設置於第三區域(區域③)內的薄膜電晶體中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面積可以比包含在設置於第一區域(區域①)內的薄膜電晶體中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面積更小。
包含在設置於第三區域(區域③)內的薄膜電晶體中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厚度可以比包含在設置於第一區域(區域①)內的薄膜電晶體中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厚度更大。
例如,包含在設置於第三區域(區域③)內的薄膜電晶體中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可以比包含在設置於第一區域(區域①)內的薄膜電晶體中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面積具有更小的面積或更大的厚度。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閘極驅動器3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含在基板110的第三區域(區域③)中。因此,閘極驅動器320可以包含根據圖1A、圖1B、圖2、圖3、圖4A、圖4B、圖5、圖6、圖7、圖8和圖9的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中的至少一個。
在設置在閘極驅動器320的薄膜電晶體之中的第三區域(區域③)內的薄膜電晶體中,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可以比包含在設置於第一區域(區域①)內的薄膜電晶體中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面積具有更小的面積或更大的厚度。
設置在基板110上的複數個像素P的一部分可以設置在基板110的第三區域(區域③)中。因此,像素P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含根據圖1A、圖1B、圖2、圖3、圖4A、圖4B、圖5、圖6、圖7、圖8和圖9的薄膜電晶體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和900中的至少一個。
在設置在第三區域(區域③)內的像素P的薄膜電晶體中,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可以比包含在設置於第一區域(區域①)內的薄膜電晶體中的閘極電極150的第二部件152的面積具有更小的面積或更大的厚度。
根據本發明,可以得到以下功效。
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包含閘極電極,該閘極電極具有厚度相對大的第一部件;以及厚度相對小的第二部件。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光透射過閘極電極的第二部件,且主動層的電子陷阱由透射光消除,藉此可以防止薄膜電晶體的可靠性劣化。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光透射過厚度小的閘極電極的第二部件,且透射光照射到主動層與閘極絕緣層之間的界面,藉此可以消除主動層與閘極絕緣層之間的界面上的電子陷阱。因此,可以防止薄膜電晶體的臨界電壓改變。
詳細來說,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施加正(+)偏壓和固定溫度的正(+)偏壓溫度應力(PBTS)的狀態下,可以避免或最小化薄膜電晶體的臨界電壓的改變。
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顯示裝置可以包含上述薄膜電晶體,從而防止顯示品質隨時間劣化以保持優秀的顯示品質。
對於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顯而易見的是,上述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和附圖的限制,並可以在不超出本發明範疇的情況下,對本發明進行各種替換、修改和變更。因此,本發明範疇是由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而界定,並且其意指為從申請專利範圍的含義、範疇和等同概念衍生出的所有變更或修改都屬於本發明的範疇。
本發明於此還揭露以下。
第1條項: 一種薄膜電晶體,包括:主動層,具有通道部;以及閘極電極,其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其中,該閘極電極包含:第一部件,其至少部分地與該通道部重疊;以及第二部件,具有比該第一部件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該通道部重疊,以及該第二部件的透光率比該第一部件的透光率更大。
第2條項:如第1條項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第二部件具有5%至70%的透光率。
第3條項:如第1條項或第2條項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第一部件和該第二部件是由相同材料製成。
第4條項:如上述任一條項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第一部件具有100奈米或以上的厚度。
第5條項:如上述任一條項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第二部件具有相對於該第一部件的厚度的5%至50%的厚度。
第6條項:如上述任一條項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第二部件具有10奈米到50奈米的厚度。
第7條項:如上述任一條項的薄膜電晶體,其中,基於平面圖,由該第二部件所占的面積與該通道部和該閘極電極彼此重疊的總面積之比的範圍為10%至60%。
第8條項:如上述任一條項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閘極電極具有1%至10%的面積透光係數(area transmittance coefficient, ATC),以及該面積透光係數(ATC)由以下方程式1計算: [方程式1] ATC[%]=TxA, 在方程式1中,T是該第二部件的透光率,其以%表示,並且透光率是在360奈米至740奈米範圍內測量的平均透光率,以及A是該第二部件的面積比,其由以下方程式2計算: [方程式2] A=(與通道部重疊的第二部件的面積)/(與通道部重疊的閘極電極的面積)。
第9條項:如上述任一條項的薄膜電晶體,其中,在平面圖中,該第二部件為圓形、橢圓形、半圓形、半橢圓形或多邊形平面。
第10條項:如上述任一條項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第一部件設置在該閘極電極的一側上,而該第二部件設置在該閘極電極的另一側上。
第11條項:如上述任一條項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第一部件圍繞該第二部件。
第12條項:如上述任一條項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閘極電極包含鉬(Mo)或鈦(Ti)中的至少一種。
第13條項:如上述任一條項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主動層包含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種:氧化銦鎵鋅(IGZO,(InGa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鎵鋅(GZO,(Ga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氧化銦鎵(IGO,(InGa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銦鎵鋅錫(IGZTO,(InGaZnS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鎵鋅錫(GZTO,(GaZnS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銦鋅(IZO, (I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銦錫鋅(ITZO,(InS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鐵銦鋅(FIZO,(FeI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鋅(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矽銦鋅(SIZO,(SiI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或氮氧化鋅(ZnON, (Zn-Oxynitride))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
第14條項:如上述任一條項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主動層包含:一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以及一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位於該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上。
第15條項:如第14條項的薄膜電晶體,其中,該主動層進一步包含一第三氧化物半導體層,位於該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上。
第16條項:一種母面板,包括:一母基板,具有一個或多個顯示面板區域;以及複數個薄膜電晶體,設置在該母基板上,其中,該母基板具有彼此區分的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該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中的每一個皆包含主動層和閘極電極,該主動層包含通道部,設置在該第一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包含:第一部件,其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第二部件,具有比該第一部件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地重疊,以及該第二部件的透光率比該第一部件的透光率更大。
第17條項:如第16條項的母面板,其中,設置在該第二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具有與該第一部件的高度相同的高度,而沒有厚度段差。
第18條項:如第16條項或第17條項的母面板,其中,該母基板具有與第一區域和第二區域區分的第三區域,設置在該第三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閘極電極包含:第一部件,其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至少部分地重疊;以及第二部件,具有比該第一部件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包含在設置於該第三區域內的該薄膜電晶體中的該閘極電極的該第二部件比包含在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內的該薄膜電晶體中的該閘極電極的該第二部件具有更小的面積或更大的厚度。
第19條項:一種顯示裝置,包括:複數個像素,每一個皆具有像素驅動電路,其中,該像素驅動電路包含第1條項至第15條項中任一條項的薄膜電晶體。
第20條項:如第19條項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閘極驅動器,設置在基板上,該閘極驅動器包含複數個薄膜電晶體,其中,該閘極驅動器的該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中的每一個皆包含主動層和閘極電極,設置在該閘極驅動器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具有與設置在該像素驅動電路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的第一部件的厚度相同的厚度,而沒有厚度段差。
第21條項: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基板;以及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位於該基板上,其中,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中的每一個皆包含具有通道部的主動層和與該主動層間隔開的閘極電極,該基板包含第一區域,設置在該第一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包含:第一部件,其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第二部件,具有比該第一部件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其中,該第二部件的透光率比該第一部件的透光率更大。
第22條項:如第21條項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閘極驅動器,設置在該基板上,其中,該閘極驅動器包含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以及包含在該閘極驅動器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該第一區域中。
第23條項:如第21條項或第22條項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複數個像素,設置在該基板上,其中,該複數個像素中的每一個皆包含薄膜電晶體,以及該複數個像素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該第一區域中。
第24條項:如第21條項至第23條項中任一條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基板進一步包含與該第一區域區分的第二區域,以及設置在該第二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具有與該第一部件的高度相同的高度,而沒有厚度差。
第25條項:如第21條項至第24條項中任一條項的顯示裝置,其中,該基板進一步包含與該第一區域區分的第三區域,設置在該第三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閘極電極包含:第一部件,其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第二部件,具有比該第一部件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包含在設置於該第三區域內的該薄膜電晶體中的該閘極電極的該第二部件比包含在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內的該薄膜電晶體中的該閘極電極的該第二部件具有更小的面積或更大的厚度。
第26條項:如第25條項的顯示裝置,其中,進一步包括:閘極驅動器,設置在該基板上,其中,該閘極驅動器包含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以及包含在該閘極驅動器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該第三區域中。
第27條項:如第25條項或第26條項的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複數個像素,設置在該基板上;其中,該複數個像素中的每一個皆包含薄膜電晶體,以及該複數個像素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該第三區域中。
本申請主張於2021年12月10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21-0176922號的優先權。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薄膜電晶體 110:基板 111,211:遮光層 120:緩衝層 130:主動層 130a:第一連接部 130b:第二連接部 130n:通道部 131: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 132: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 133:第三氧化物半導體層 140:閘極絕緣層 150:閘極電極 151:第一部件 152:第二部件 160:層間絕緣層 171:第一電極 172:第二電極 180:平坦化層 310:顯示面板 320:閘極驅動器 330:資料驅動器 340:控制器 350:偏移暫存器 371:像素電極 372:共同電極 710:顯示元件 711:第一像素電極 712:有機發光層 713:第二像素電極 750:堤岸層 1000:母面板 1100,1200,1300,1400,1500:顯示裝置 A1,A2:主動層 C1:儲存電容器 C11:第一電容器電極 C12:第二電容器電極 CH1,CH2:接觸孔 Clc:液晶電容器 Cst:儲存電容器 D1,D2:汲極電極 DCS:資料控制訊號 DL:資料線 EL:發光控制線 EM:發光控制訊號 G1,G2:閘極電極 GCS:閘極控制訊號 GL:閘極線 H1,H2,H3,H4,H5,H6,H7,H8:接觸孔 LT1,LT2,LT3:透光率 n1:第一節點 n2:第二節點 P:像素 PDC:像素驅動電路 PL:驅動電力線 RGB:影像資料 RL:參考線 S1,S2:源極電極 SCL:感測控制線 SCS:感測控制訊號 SS:掃描訊號 TR:薄膜電晶體 TR1:第一薄膜電晶體 TR2:第二薄膜電晶體 TR3:第三薄膜電晶體 TR4:第四薄膜電晶體 Vcom:共同電壓 Vdata:資料電壓 Vdd:驅動電壓 Vref:參考電壓 ①:區域、第一區域 ②:區域、第二區域 ③:區域、第三區域
根據結合附圖的以下詳細描述,將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其他優點,其中: 圖1A是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薄膜電晶體的平面圖; 圖1B是沿圖1A的I-I’線所截取的剖面圖; 圖2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示例的薄膜電晶體的平面圖; 圖3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示例的薄膜電晶體的平面圖; 圖4A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示例的薄膜電晶體的平面圖; 圖4B是沿圖4A的II-II’線所截取的剖面圖; 圖5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示例的薄膜電晶體的平面圖; 圖6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示例的薄膜電晶體的剖面圖; 圖7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示例的薄膜電晶體的剖面圖; 圖8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示例的薄膜電晶體的剖面圖; 圖9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示例的薄膜電晶體的剖面圖; 圖10是顯示金屬和合金基於厚度和波長的透光率的圖表; 圖11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實施例的母面板的平面圖; 圖12A是薄膜電晶體的PBTS測量的結果; 圖12B是顯示根據一參考示例的薄膜電晶體的剖面圖; 圖13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示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圖14是顯示圖13的任一個像素的電路圖; 圖15是顯示圖14的像素的平面圖; 圖16是沿圖15的III-III’線所截取的剖面圖; 圖17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示例的顯示裝置的任一個像素的電路圖; 圖18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示例的顯示裝置的任一個像素的電路圖; 圖19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示例的顯示裝置的任一個像素的電路圖;以及 圖20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個示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100:薄膜電晶體
110:基板
120:緩衝層
130:主動層
130a:第一連接部
130b:第二連接部
130n:通道部
140:閘極絕緣層
150:閘極電極
151:第一部件
152:第二部件
160:層間絕緣層
171:第一電極
172:第二電極
CH1:接觸孔
CH2:接觸孔

Claims (21)

  1.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 一基板;以及 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位於該基板上, 其中,該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中的每一個皆包含:一主動層,具有一通道部、及一閘極電極,與該主動層間隔開, 該基板包含一第一區域, 設置在該第一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包含: 一第一部件,其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 一第二部件,具有比該第一部件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 該第二部件的透光率比該第一部件的透光率更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部件具有5%至70%的透光率。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部件和該第二部件是由相同材料製成。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部件具有100奈米或以上的厚度。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部件具有相對於該第一部件的厚度的5%至50%的厚度。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部件具有10奈米到50奈米的厚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基於平面圖,由該第二部件所占的面積與該通道部和該閘極電極彼此重疊的總面積之比的範圍為10%至60%。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閘極電極具有1%至10%的一面積透光係數(area transmittance coefficient, ATC),以及 該面積透光係數(ATC)由以下方程式1計算: [方程式1] ATC[%]=TxA, 在方程式1中,T是該第二部件的透光率,其以%表示,並且該第二部件的透光率是在360奈米至740奈米範圍內測量的平均透光率,以及 A是該第二部件的面積比,其由以下方程式2計算: [方程式2] A=(與該通道部重疊的該第二部件的面積)/(與該通道部重疊的該閘極電極的面積)。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在平面圖中,該第二部件為圓形、橢圓形、半圓形、半橢圓形或多邊形平面。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部件設置在該閘極電極的一側上,而該第二部件設置在該閘極電極的另一側上。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部件圍繞該第二部件。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閘極電極包含鉬(Mo)或鈦(Ti)中的至少一種。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主動層包含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種:氧化銦鎵鋅(IGZO,(InGa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鎵鋅(GZO,(Ga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氧化銦鎵(IGO,(InGa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銦鎵鋅錫(IGZTO,(InGaZnS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鎵鋅錫(GZTO,(GaZnS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銦鋅(IZO, (I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銦錫鋅(ITZO , (InS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鐵銦鋅(FIZO,(FeI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鋅(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氧化矽銦鋅(SIZO, (SiInZnO))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或氮氧化鋅(ZnON, (Zn-Oxynitride))基的氧化物半導體材料。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主動層包含: 一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以及 一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位於該第一氧化物半導體層上。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主動層進一步包含一第三氧化物半導體層,位於該第二氧化物半導體層上。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閘極驅動器,設置在該基板上, 其中,該閘極驅動器包含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以及 包含在該閘極驅動器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該第一區域中。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複數個像素,設置在該基板上; 其中,該複數個像素中的每一個皆包含一薄膜電晶體,以及 該複數個像素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該第一區域中。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基板進一步包含與該第一區域區分的一第二區域,以及 設置在該第二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該閘極電極具有與該第一部件的高度相同的高度,而沒有厚度差。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基板進一步包含與該第一區域區分的一第三區域, 設置在該第三區域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一閘極電極包含: 一第一部件,其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 一第二部件,具有比該第一部件的厚度更小的厚度,並至少部分地與該主動層的該通道部重疊;以及 包含在設置於該第三區域內的該薄膜電晶體中的該閘極電極的該第二部件比包含在設置於該第一區域內的該薄膜電晶體中的該閘極電極的該第二部件具有更小的面積或更大的厚度。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一閘極驅動器,設置在該基板上, 其中該閘極驅動器包含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以及, 包含在該閘極驅動器中的該薄膜電晶體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該第三區域中。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複數個像素,設置在該基板上; 其中,該複數個像素中的每一個皆包含一薄膜電晶體,以及 該複數個像素的至少一部分設置在該第三區域中。
TW111141224A 2021-12-10 2022-10-28 薄膜電晶體及包含該薄膜電晶體的顯示裝置 TWI8177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176922 2021-12-10
KR1020210176922A KR20230088074A (ko) 2021-12-10 2021-12-10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4767A TW202324767A (zh) 2023-06-16
TWI817796B true TWI817796B (zh) 2023-10-01

Family

ID=84044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1224A TWI817796B (zh) 2021-12-10 2022-10-28 薄膜電晶體及包含該薄膜電晶體的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87452A1 (zh)
EP (1) EP4195280A1 (zh)
KR (1) KR20230088074A (zh)
CN (1) CN116259651A (zh)
TW (1) TWI81779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0179B1 (en) * 1999-03-10 2002-11-12 Hitachi, Ltd. Image display invention
TW200732804A (en) * 2005-12-28 2007-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US20140103332A1 (en) * 2012-10-16 2014-04-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display panel
US20200212221A1 (en) * 2018-12-28 2020-07-02 Lg Display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comprising active layer having thickness differen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2327A (ja) * 1996-07-12 1998-02-03 Nittetsu Semiconductor Kk 半導体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レジスト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に用いるレチクル
GB2358079B (en) * 2000-01-07 2004-02-18 Seiko Epson Corp Thin-film transistor
US7223643B2 (en) * 2000-08-11 2007-05-29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80179B1 (en) * 1999-03-10 2002-11-12 Hitachi, Ltd. Image display invention
TW200732804A (en) * 2005-12-28 2007-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US20140103332A1 (en) * 2012-10-16 2014-04-1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display panel
US20200212221A1 (en) * 2018-12-28 2020-07-02 Lg Display Co., Ltd. Thin film transistor comprising active layer having thickness differen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87452A1 (en) 2023-06-15
CN116259651A (zh) 2023-06-13
TW202324767A (zh) 2023-06-16
KR20230088074A (ko) 2023-06-19
EP4195280A1 (en) 2023-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9465B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11312825B (zh)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包括薄膜晶体管的显示装置
TWI817796B (zh) 薄膜電晶體及包含該薄膜電晶體的顯示裝置
TWI791182B (zh) 薄膜電晶體、其製造方法以及包含其之顯示設備
KR20230067042A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TWI822378B (zh) 薄膜電晶體及包含該薄膜電晶體的顯示裝置
TWI820891B (zh) 薄膜電晶體、其製造方法以及包含其的顯示裝置
US20230076003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230127842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220209019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
US20230165057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30134901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220199829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KR20230034846A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5692509A (zh) 薄膜晶体管、其制造方法和包括薄膜晶体管的显示设备
CN115763568A (zh) 薄膜晶体管、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KR20230034834A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5763486A (zh) 薄膜晶体管基板和包括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的显示装置
KR20220093422A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5966613A (zh) 薄膜晶体管、其制造方法和包括薄膜晶体管的显示装置
KR20230034835A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15763570A (zh) 薄膜晶体管、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其的显示装置
KR20210085643A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및 박막 트랜지스터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