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7662B - 天線模組 - Google Patents

天線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7662B
TWI817662B TW111131110A TW111131110A TWI817662B TW I817662 B TWI817662 B TW I817662B TW 111131110 A TW111131110 A TW 111131110A TW 111131110 A TW111131110 A TW 111131110A TW I817662 B TWI817662 B TW I8176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antenna module
antenna
feeder
ground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11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410546A (zh
Inventor
吳駿逸
賴奕翔
謝易辰
林壯岳
Original Assignee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311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7662B/zh
Priority to CN202211564340.8A priority patent/CN115764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7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766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10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054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一種天線模組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饋線、接地電極、天線電極以及中介層。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重疊設置。第二基板的介電常數不同於該第一基板的介電常數。第三基板設置在第二基板背離第一基板的一側,且重疊於第二基板。饋線設置在第一基板上。接地電極設置在第二基板上。天線電極設置在第三基板上。中介層設在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中介層的介電常數小於或等於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各自的介電常數。中介層的介電損耗小於或等於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各自的介電損耗。

Description

天線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天線模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異質基板的天線模組。
隨著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5G)的商業化,遠距醫療、VR直播、4K畫質直播、智慧家庭等等應用都有了新的發展契機。由於5G具有高資料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裝置連接等效能,不同領域的業者還可進行跨界結盟,共同打造新一代的5G生態鏈。
有別於傳統的天線模組會將訊號饋線與輻射天線製作在同一基板(例如低介電損耗的電路板)上,為了滿足多元化應用的需求,一種將天線結構的不同構件製作在不同基板上後再進行貼合的方案被提出。然而,這種作法會讓電磁波在傳輸時因基板材料不同而產生介面反射,且基板材料與貼合材料自身的介電損耗也會造成電磁波的能量損耗,導致天線模組整體的傳輸效率降低。這個問題在大尺寸的天線陣列中因其傳輸距離較長而更為嚴重。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至少兩種異質基板的天線模組,其電磁波在這兩種異質基板間的傳輸效率較佳。
本發明的天線模組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饋線、接地電極、天線電極以及中介層。第二基板與第一基板重疊設置。第二基板的介電常數不同於該第一基板的介電常數。第三基板設置在第二基板背離第一基板的一側,且重疊於第二基板。饋線設置在第一基板上。接地電極設置在第二基板上。天線電極設置在第三基板上。中介層設在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中介層的介電常數小於或等於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各自的介電常數。中介層的介電損耗小於或等於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各自的介電損耗。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天線模組中,饋線與接地電極分別設置在介電常數不同的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上,且這兩個基板是經由中介層相接合。透過中介層的介電常數小於這兩個基板各自的介電常數,可使大部分的傳遞電磁波在中介層內傳遞;又因該中介層具有較低之介電損耗,可有效降低電磁波訊號在這兩基板間傳遞時的介電損耗,進而提升天線模組的天線效能。
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本質上」、或「實質上」包括所述值和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確定的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範圍內的平均值,考慮到所討論的測量和與測量相關的誤差的特定數量(即,測量系統的限制)。例如,「約」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個或多個標準偏差內,或例如±30%、±20%、±15%、±10%、±5%內。再者,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本質上」、或「實質上」可依量測性質、切割性質或其它性質,來選擇較可接受的偏差範圍或標準偏差,而可不用一個標準偏差適用全部性質。
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起見,放大了層、膜、面板、區域等的厚度。應當理解,當諸如層、膜、區域或基板的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中間元件可以也存在。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連接。再者,「電性連接」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
此外,諸如「下」或「底部」和「上」或「頂部」的相對術語可在本文中用於描述一個元件與另一元件的關係,如圖所示。應當理解,相對術語旨在包括除了圖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裝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它元件的「下」側的元件將被定向在其它元件的「上」側。因此,示例性術語「下」可以包括「下」和「上」的取向,取決於附圖的特定取向。類似地,如果一個附圖中的裝置翻轉,則被描述為在其它元件「下方」或「下方」的元件將被定向為在其它元件「上方」。因此,示例性術語「上面」或「下面」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的取向。
本文參考作為理想化實施例的示意圖的截面圖來描述示例性實施例。因此,可以預期到作為例如製造技術及/或(and/or)公差的結果的圖示的形狀變化。因此,本文所述的實施例不應被解釋為限於如本文所示的區域的特定形狀,而是包括例如由製造導致的形狀偏差。例如,示出或描述為平坦的區域通常可以具有粗糙及/或非線性特徵。此外,所示的銳角可以是圓的。因此,圖中所示的區域本質上是示意性的,並且它們的形狀不是旨在示出區域的精確形狀,並且不是旨在限制專利範圍。
現將詳細地參考本發明的示範性實施方式,示範性實施方式的實例說明於所附圖式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號在圖式和描述中用來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天線模組的剖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天線模組的部分膜層的示意圖。請參照圖1及圖2,天線模組10包括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2、第三基板103、饋線110、接地電極120以及天線電極130。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2與第三基板103彼此重疊設置。第三基板103設置在第二基板102背離第一基板101的一側。饋線110設置在第一基板101上。接地電極120設置在第二基板102上。天線電極130設置在第三基板103上。舉例來說,天線電極130例如是貼片天線(patch antenna),且天線模組10在第三基板103背離天線電極130的一側為電磁波(例如毫米波)的接收側和輻射側。
在本實施例中,饋線110與天線電極130的數量可以分別是多個,且這些天線電極130可排成天線陣列,例如8×8的天線陣列。對應地,饋線110可延伸成8×8的饋線陣列(如圖2所示)。更具體地說,本實施例的饋線110可具有64個饋入端110fe,且這些饋入端110fe分別重疊64個天線電極130設置。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天線電極130與饋入端110fe的數量當可依據實際所需而調整。另一方面,設置在第二基板102上的接地電極120與設置在第一基板101上的饋線110可作為電磁波訊號的傳輸結構。
特別說明的是,第一基板101的介電常數不同於第二基板102的介電常數。亦即,第一基板101與第二基板102是由不同的材質製作而成。舉例來說,第一基板101可以是低介電損耗基板(例如Rogers基板),而第二基板102和第三基板103可以是玻璃基板或高分子(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醯亞胺等)基板,但不以此為限。
為了接合第一基板101與第二基板102,天線模組10還包括設置在第一基板101與第二基板102之間的中介層150。舉例來說,第一基板101具有相背離的表面101s1與表面101s2,第二基板102具有相背離的表面102s1與表面102s2,而中介層150連接第一基板101的表面101s2與第二基板102的表面102s1。較佳地,中介層150沿著第一基板101的表面101s2的法線方向的厚度t1大於等於10微米。
在本實施例中,饋線110設置在第一基板101背離第二基板102的表面101s1上,而接地電極120設置在第二基板102背離第一基板101的表面102s2上。亦即,本實施例的第一基板101與第二基板102是位在饋線110與接地電極120之間。特別注意的是,為了降低電磁波在饋線110與接地電極120間傳遞時的介電損耗,中介層150的介電常數要小於第一基板101與第二基板102各自的介電常數。較佳地,中介層150的介電損耗(dielectric loss)要小於或等於第一基板101與第二基板102各自的介電損耗,但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而言,天線模組10還可包括設置在第二基板102與第三基板103之間的液晶層180,且位在天線電極130與饋線110之間的接地電極120可具有開口120a。天線電極130、饋線110與中介層150重疊於接地電極120的開口120a。在饋線110與接地電極120間傳輸並且傳遞至饋線110的饋入端110fe的電磁波訊號可經由接地電極120的開口120a耦合至天線電極130並輻射出。舉例來說,液晶層180可受天線電極130與接地電極120間所產生的電場作用而改變其液晶分子(未繪示)的排列狀態,而此排列狀態的改變會改變液晶層180的介電常數,進而調變天線模組10所輻射出的電磁波的頻率與相位。
以下將列舉另一些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揭露,其中相同的構件將標示相同的符號,並且省略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省略部分請參考前述實施例,以下不再贅述。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天線模組的剖視示意圖。請參照圖3,本實施例的天線模組10A與圖1的天線模組10的差異在於:饋線的設置位置不同。具體而言,天線模組10A的饋線110A是設置在第一基板101朝向第二基板102的表面101s2上。亦即,饋線110A與接地電極120間僅設有第二基板102。據此,可進一步降低電磁波訊號在饋線110A與接地電極120間傳遞時的介電損耗,有助於提升天線模組10A的天線效能。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天線模組的剖視示意圖。圖5是圖4的天線模組的部分膜層的示意圖。請參照圖4及圖5,本實施例的天線模組20與圖1的天線模組10的差異在於:中介層的配置方式不同。具體而言,天線模組20的第一基板101與第二基板102之間可設有空氣間隙AG,且中介層150A圍繞空氣間隙AG。較佳地,空氣間隙AG沿著第一基板101的表面101s2的法線方向的厚度t2大於等於10微米。
在本實施例中,饋線110位在第一基板101背離空氣間隙AG的一側表面101s1上,而接地電極120位在第二基板102背離空氣間隙AG的一側表面102s2上。透過此空氣間隙AG的設置,可有效降低電磁波訊號在第一基板101與第二基板102間傳遞時的介電損耗。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天線模組的剖視示意圖。請參照圖6,本實施例的天線模組20A與圖4的天線模組20的主要差異在於:饋線的設置位置不同。具體而言,天線模組20A的饋線110A是設置在第一基板101朝向第二基板102的表面101s2上,且空氣間隙AG暴露出饋線110A。亦即,饋線110A與接地電極120間僅設有第二基板102。據此,相較於圖6的天線模組20來說,可進一步降低電磁波訊號在饋線110A與接地電極120間傳遞時的介電損耗,有助於提升天線模組20A的天線效能。
另一方面,在本實施例中,為了確保空氣間隙AG的厚度均勻性,天線模組20A還可選擇性地包括多個間隙物160,分散地設置在空氣間隙AG內。特別注意的是,這些間隙物160各自與饋線110A的最短間距S要大於饋線110A的寬度W(例如在垂直於饋線110A延伸方向上的寬度),以避免電磁波訊號在接地電極120與饋線110A間傳遞時因這些間隙物160的設置而產生介電損耗。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的天線模組中,饋線與接地電極分別設置在介電常數不同的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上,且這兩個基板是經由中介層相接合。透過中介層的介電常數小於這兩個基板各自的介電常數,可使大部分的傳遞電磁波在中介層內傳遞;又因該中介層具有較低之介電損耗,可有效降低電磁波訊號在這兩基板間傳遞時的介電損耗,進而提升天線模組的天線效能。
10、10A、20、20A:天線模組 101:第一基板 101s1、101s2、102s1、102s2:表面 102:第二基板 103:第三基板 110、110A:饋線 110fe:饋入端 120:接地電極 120a:開口 130:天線電極 150、150A:中介層 160:間隙物 180:液晶層 AG:空氣間隙 S:最短間距 t1、t2:厚度 W:寬度
圖1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天線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天線模組的部分膜層的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天線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天線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天線模組的部分膜層的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的天線模組的剖視示意圖。
10:天線模組
101:第一基板
101s1、101s2、102s1、102s2:表面
102:第二基板
103:第三基板
110:饋線
110fe:饋入端
120:接地電極
120a:開口
130:天線電極
150:中介層
180:液晶層
t1:厚度

Claims (9)

  1. 一種天線模組,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與該第一基板重疊設置,該第二基板的介電常數不同於該第一基板的介電常數; 一第三基板,設置在該第二基板背離該第一基板的一側,且重疊於該第二基板; 一饋線,設置在該第一基板上; 一接地電極,設置在該第二基板上; 一天線電極,設置在該第三基板上;以及 一中介層,設置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該中介層的介電常數小於或等於該第一基板和該第二基板各自的介電常數,該中介層的介電損耗小於或等於該第一基板和該第二基板各自的介電損耗。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天線模組,其中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的至少一者位在該饋線與該接地電極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天線模組,其中該中介層的厚度大於等於10微米。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天線模組,更包括: 一空氣間隙,設置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且該中介層圍繞該空氣間隙。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天線模組,其中該空氣間隙暴露出該饋線,且該接地電極位在該第二基板背離該空氣間隙的一側表面上。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天線模組,其中該饋線位在該第一基板背離該空氣間隙的一側表面上,且該接地電極位在該第二基板背離該空氣間隙的一側表面上。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天線模組,更包括: 多個間隙物,分散地設置在該空氣間隙內。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天線模組,其中各該些間隙物與該饋線的最短間距大於該饋線的一寬度。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天線模組,其中該第二基板與該第三基板之間設有一液晶層,該接地電極位在該天線電極與該饋線之間,且具有一開口,該天線電極、該饋線與該中介層重疊於該開口。
TW111131110A 2022-08-18 2022-08-18 天線模組 TWI8176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1110A TWI817662B (zh) 2022-08-18 2022-08-18 天線模組
CN202211564340.8A CN115764281A (zh) 2022-08-18 2022-12-07 天线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31110A TWI817662B (zh) 2022-08-18 2022-08-18 天線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7662B true TWI817662B (zh) 2023-10-01
TW202410546A TW202410546A (zh) 2024-03-01

Family

ID=85344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1110A TWI817662B (zh) 2022-08-18 2022-08-18 天線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64281A (zh)
TW (1) TWI81766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27445A (en) * 2006-01-13 2007-07-16 Ind Tech Res Inst Multi-functional substrate structure
CN114204259A (zh) * 2021-04-01 2022-03-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
CN114284714A (zh) * 2021-12-31 2022-04-05 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天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98226A (zh) * 2020-12-30 2022-07-0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天线板及包括该天线板的天线模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27445A (en) * 2006-01-13 2007-07-16 Ind Tech Res Inst Multi-functional substrate structure
CN114698226A (zh) * 2020-12-30 2022-07-0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天线板及包括该天线板的天线模块
CN114204259A (zh) * 2021-04-01 2022-03-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
CN114284714A (zh) * 2021-12-31 2022-04-05 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天线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4281A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30135A1 (zh) 液晶移相器及其操作方法、液晶天线和通信设备
WO2019210825A1 (zh) 液晶天线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2121765A1 (zh) 显示屏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1233288A1 (zh) 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WO2022143777A1 (zh) 贴片天线及电子设备
WO2021189238A1 (zh) 移相器及天线
WO2022147747A9 (zh) 移相器及天线
KR102091739B1 (ko) 밀리미터파(mmWave) 대역용 전송선로 일체형 저손실 유연 곡면형 및 직각형 다중 포트 안테나
US11545750B2 (en) Phase shift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tenna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7257030A (zh) 基于2.5维带通频率选择表面的宽带线‑圆极化转换器
CN212517489U (zh)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2659663U (zh)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19233140A1 (zh) 液晶移相器及电子装置
TWI817662B (zh) 天線模組
TW202410546A (zh) 天線模組
CN115000680B (zh) 一种天线、移相器及通信设备
CN111786110B (zh) 天线装置及客户前端设备
TWM584026U (zh) 通訊天線陣列結構
CN112333307B (zh) 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WO2021227825A1 (zh)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TW202023114A (zh) 天線結構及具有該天線結構的無線通訊裝置
TWI826343B (zh) 天線模組及顯示裝置
WO2021227826A1 (zh)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230071974A1 (en) Antenna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21227814A1 (zh)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