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5250B - 機器人系統 - Google Patents

機器人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5250B
TWI815250B TW110147585A TW110147585A TWI815250B TW I815250 B TWI815250 B TW I815250B TW 110147585 A TW110147585 A TW 110147585A TW 110147585 A TW110147585 A TW 110147585A TW I815250 B TWI815250 B TW I8152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sensor
welding torch
flange
tor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7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37358A (zh
Inventor
本門智之
井上俊彦
及川暁寛
陳靖婷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發那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37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37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5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5250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6Arc welding or cutting making use of shielding g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095Monitoring or automatic control of welding parameters
    • B23K9/0953Monitoring or automatic control of welding parameters using compu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9/00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2Automatic feeding or moving of electrodes or work for spot or seam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27Means for tracking lines during arc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9/1272Geometry oriented, e.g. beam optical trading
    • B23K9/1274Using non-contact, optical means, e.g. laser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J11/005Manipulators for mechanical processing tas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9/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nipulators, e.g. for monitoring, for viewing; Safety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nipulators
    • B25J19/0025Means for supplying energy to the end effector
    • B25J19/0029Means for supplying energy to the end effector arranged within the different robot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9/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nipulators, e.g. for monitoring, for viewing; Safety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nipulators
    • B25J19/02Sensing devices
    • B25J19/021Optical sens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79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asks executed
    • B25J9/1684Tracking a line or surface by means of senso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5Nc applications
    • G05B2219/45104Lasrobot, welding robo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5Nc applications
    • G05B2219/45138Laser we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obo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一種機器人系統,包括機器人、焊炬及焊接感測器。機器人包括手腕機構,手腕機構的前端設有可以沿著旋轉軸線旋轉的法蘭(flange)。焊炬藉由焊炬托架固定於法蘭。焊接感測器固定於焊炬,並預先檢測焊炬欲焊接的焊接線。焊接感測器設置於法蘭至焊炬的焊炬托架的固定位置之間的位置,且焊接感測器沿著與該旋轉軸線平行之平面設置於可以在焊接線的相交方向對焊接線進行雷射掃描的位置。焊炬具有管狀之焊炬本體,焊炬本體從固定位置朝向其前端側凸出並且被彎曲至少兩次,以在平行於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將一焊絲從前端凸出。

Description

機器人系統
本申請涉及一種機器人系統。
一般來說,被應用於機器人的弧焊焊炬通常具有彎曲之焊炬本體(舉例來說,請參閱專利文獻1)。根據焊炬本體之彎曲形狀彎曲穿過焊炬本體內部的焊絲,以確保佈置在焊炬本體前端的供電尖端之內表面與焊絲穩定接觸,並使產生的電弧穩定。
此外,已知一種用於焊接的實時跟蹤技術,透過雷射掃描預先檢測欲焊接的焊接線的位置及狀態,並由機器人沿著檢測到的焊接線進行焊接(舉例來說,請參閱專利文獻2)。在專利文獻2中,機器人的焊炬主體在移動方向上的前方,配置有與焊炬主體並排的焊接感測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發明專利200934746號公開說明書
[專利文獻2]日本發明專利10244367號公開說明書
如專利文獻2所示,當在焊炬主體的前端周圍設置有並排的焊接感測器的狀況下,焊炬主體靠近工件時,將提高焊接感測器干涉到工件的可能性。如此,透過將焊接感測器設置在足夠後退於焊炬主體的前端的位置,能夠減少焊炬主體的前端周圍的干涉。
然而,由於焊炬主體朝向一個方向彎曲,即使將焊接感測器設置在足夠後退於焊炬主體的前端的位置,為了利用雷射掃描鄰近於焊炬本體的位置,需要將焊接感測器設置在遠離焊炬本體中心軸的位置。結果,焊接感測器從焊炬本體的凸出量增加,使得焊接感測器與周圍設備之間相互干擾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希望能夠在不使焊接感測器從焊炬主體的中心軸顯著凸出的情況下,進行焊接線位置和狀態的檢測。
本申請提供一機器人系統,包括機器人、焊炬及焊接感測器。機器人包括手腕機構,手腕機構的前端設有可以沿著旋轉軸線旋轉的法蘭。焊炬藉由焊炬托架固定於法蘭。焊接感測器固定於焊炬,並預先檢測焊炬欲焊接的焊接線。焊接感測器設置於法蘭至焊炬的焊炬托架的固定位置之間的位置,且焊接感測器沿著與該旋轉軸線平行之平面設置於可以在焊接線的相交方向對焊接線進行雷射掃描的位置。焊炬具有管狀之焊炬本體,焊炬本體從固定位置朝向其前端側凸出並且被彎曲至少兩次,以在平行於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將一焊絲從前端凸出。
1:機器人系統
2:機器人
3:焊炬
4:焊接感測器
5:基座
6:旋轉主體
7:第一臂
8:第二臂
9:手腕單元(手腕機構)
10:第一手腕元件
11:第二手腕元件
12:第三手腕元件(法蘭)
13:絕緣適配器
14:中心孔
15:焊炬本體
16:頸部支架
16a:固定位置
17:供電尖端
18:基部
19:前端部
20:彎曲部
20a:第一彎曲部
20b:第二彎曲部
20c:第三彎曲部
21:焊炬托架
22:固定部
23:保持部
24:連接部
25:凹部
26:感測器支架
27:第一托架
28:第二托架
29、31:長槽
30、32:螺栓
50:線狀體
51:焊絲
52:感測器電纜
A:第一軸線
B:第二軸線
C:第三軸線
D:第四軸線
E:第五軸線
G:第六軸線
L:雷射
[圖1]為根據一第一實施例機器人系統之外觀示意圖。
[圖2]為圖1的機器人系統中機器人的手腕單元、焊炬及焊接感測器之側視圖。
[圖3]為圖2的手腕單元、焊炬及焊接感測器之俯視圖。
[圖4]為圖2的機器人系統一第二實施例之手腕單元、焊炬及焊接感測器之側視圖。
[圖5]為圖2的機器人系統一第三實施例之手腕單元、焊炬及焊接感測器之側視圖。
[圖6]為圖5的手腕單元、焊炬及焊接感測器之俯視圖。
[圖7]為圖5的手腕單元、焊炬及焊接感測器之前視圖。
[圖8]為圖5的焊炬及焊接感測器安裝於法蘭上之另一實施態樣之仰視圖。
關於本申請提供之機器人系統1,請參照圖式並於下述說明。在第一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機器人系統1包括機器人2、被附接到機器人2的手腕機構9的前端的焊炬3和焊接感測器4。
機器人2,例如為立式六軸多關節型機器人,包括被設置於諸如地板等安裝表面F的基座5、相對於基座5且繞著第一軸線A可旋轉地被支撐的旋轉主體6以及相對於旋轉主體6且繞著第二軸線B可旋轉地被支撐的第一臂7。此外,機器人2還包括相對於第一臂7繞平行於第二軸線B的第三軸線C可旋轉地被支撐的第二臂8以及設置於第二臂8前端的三軸的手腕機構(下文,以手腕單元稱之)9。
手腕單元9,包括相對於第二臂8且繞著第四軸線D可旋轉的第一手腕元件10以及繞著與第四軸線D正交的第五軸線E並相對於第一手腕元件10可旋 轉的第二手腕元件11。此外,手腕單元9還包括繞著穿過第四軸線D與第五軸線E的交點,並與第五軸線E正交的第六軸線F可旋轉的圓板狀之第三手腕元件(下文以法蘭表示)12。
由電絕緣材料製作而成的絕緣適配器13固定於法蘭12與焊炬3之間。透過絕緣適配器13使法蘭12及焊炬3絕緣。
第二手腕元件11、法蘭12以及絕緣適配器13,如圖2及圖3的虛線所示,法蘭12在徑向方向的中央位置上,包括沿著第六軸線G貫穿的中心孔(貫穿孔)14。沿第四軸線D被引導並連接到焊炬3的纜線體50,例如焊接電纜、焊絲51、保護氣體管道以及連接到焊接感測器4的感測器電纜52,穿過了中心孔14。
焊炬3包括設置在前端並具有內孔(圖未示出)的管狀之焊炬主體15,以及支撐焊炬主體15的基部的頸部支架16。焊炬主體15包括設置於其前端部的供電尖端17。供電尖端17,與和焊接電源(圖未示出)連接的焊接電纜連接,並具有供焊絲51穿過的內孔(圖未示出)。
此外,焊炬本體15具有被頸部支架16支撐的基部18、設置有供電尖端17的前端部19以及設置在基部18和前端部19之間的彎曲部20。彎曲部20包括從基部18向一方向彎曲的第一彎曲部20a、從第一彎曲部20a朝向和第一彎曲部20a相反方向彎曲的第二彎曲部20b以及從第二彎曲部20b朝向和第二彎曲部20b相反方向彎曲的第三彎曲部20c。焊炬本體15,藉由彎曲三次,使得基部18和前端部19皆對應於第六軸線G的位置並同軸地設置。
焊絲51從焊炬本體15的內孔穿過後,再穿過供電尖端17的內孔,以使焊絲51能夠從焊炬本體15的前端的第六軸線G上,沿著第六軸線G凸出。此外,焊絲51從焊炬本體15的內孔穿過時,透過彎曲部20被彎曲,並在穿過供電 尖端17的內孔時,被壓靠在內孔的內表面上。結果,焊絲51和焊接電纜透過供電尖端17穩定地導電。
頸部支架16,例如,設置有震動感測器(圖未示出),用以檢測焊炬本體15的前端已接觸之諸如工件等周圍部件。在此,頸部支架16具有圓柱外表面形狀,其直徑大於焊炬本體15的直徑。
焊炬3藉由焊炬托架21,隔著絕緣適配器13固定於法蘭12。焊炬托架21包括固定部22、保持部23以及連接部24。固定部22被固定於絕緣適配器13。保持部23將焊炬3的頸部支架16的基部(固定位置)16a保持在沿第六軸線G的方向上並遠離絕緣適配器13的位置。連接部24連接固定部22和保持部23。在第一實施例中,連接部24設置於繞第六軸線G的圓周方向的一部分上。在此,焊炬3和法蘭12之間,於未佈置連接部24的區域中形成在徑向方向上向內凹陷的凹部25。
焊接感測器4,如圖3所示,在機器人2的焊炬主體15的移動方向上的前方,沿著與移動方向相交的掃描平面進行雷射L掃描,檢測雷射L在被焊接物上的反射光。如此,可以在焊接前預先檢測待焊接的焊接接頭(焊接線:未示出)的位置和狀態。在此,焊接接頭的狀態,例如為對接焊縫的槽寬、角焊縫的間隙等。
焊接感測器4檢測到的焊接接頭的位置和狀態被反饋到機器人2的控制裝置(圖未示出)以校正焊接位置和焊接條件。如此,即使焊接接頭的位置和形狀發生變化,也可以進行高品質的焊接。
在第一實施例中,焊接感測器4設置在焊炬3的焊炬托架21上的固定位置與絕緣適配器13之間,透過感測器支架26固定在焊炬托架21上。如此, 焊接感測器4的雷射L的射出面和雷射L的反射光的入射面,被設置為比焊炬3的頸部支架16的最大直徑之基部16a部分更靠近法蘭12側。
進一步地,焊接感測器4部分地容納於焊炬3和法蘭12之間形成的凹部25中,此外,第六軸線G平行於掃描平面,焊接感測器4沿著掃描平面設置於讓雷射L可以進行掃描的位置及方向上。也就是說,焊接感測器4,被設置於射出的雷射L和從焊接目標返回的雷射L的反射光不會被焊炬3阻擋的位置,且盡可能地靠近第六軸線G的位置。
關於第一實施例中構成的機器人系統1之作用將於下述說明。在第一實施例中的機器人系統1,焊絲51穿過設置在絕緣適配器13上的第二手腕元件11、法蘭12和中心孔14,並且被導入至隔著絕緣適配器13固定到法蘭12的焊炬3內。
在這種情況下,根據第一實施例,透過將焊炬3的焊炬主體15彎曲三次,焊炬主體15的前端可以設置在第六軸線G上,且焊絲51可以沿著第六軸線G凸出。由於焊絲51在穿過焊炬本體15時被彎曲,所以焊絲51在穿過供電尖端17的內孔時被壓靠在內孔的內表面上,並且可以產生穩定的電弧。
接著,透過沿著第六軸線G凸出焊絲51,在將雷射L的掃描平面佈置在焊炬3的前端附近的同時,使焊接感測器4可以設置於從焊炬本體15的前端大幅地後退至接近法蘭12及接近第六軸線G的位置。
透過將焊接感測器4從焊炬本體15的前端大幅地後退,使得焊炬3周圍不存在其他物體,並且當焊炬本體15伸入狹窄空間以進行焊接等時,可以減少與置於焊炬本體15前端周圍的周圍物體相互干擾。此外,透過使焊接感測 器4靠近第六軸線G,具有能夠抑制位於法蘭12附近朝徑向方向的外凸及抑制位於手腕單元9附近的干涉的優點。
特別是,用於將焊炬3固定到絕緣適配器13的焊炬托架21,在繞第六軸線G的圓周方向上的一部分設置有連接部24,並且在沒有連接部24的區域中形成凹部25。如此,設置在焊炬3和法蘭12之間的焊接感測器4的一部分可以容納在凹部25中,且可以減少焊接感測器4從第六軸線G朝徑向方向外凸的凸出量。
此外,透過將焊接感測器4設置在靠近法蘭12的位置,可以將用於附接焊接感測器4的感測器支架26製造得又小又輕。也就是說,當焊接感測器4設置在焊炬本體15的前端附近時,固定到法蘭12或焊炬托架21的感測器支架26將變長並且重量增加。
當感測器支架26變長時,由於剛度降低,使得感測器支架26較容易振動且檢測精度降低。相對來說,透過使焊接感測器4靠近法蘭12,可以縮短和減輕固定於焊炬托架21上的感測器支架26,具有即使剛性較低也可以抑制振動,並且可以準確地檢測焊接線的優點。
此外,在第一實施例中,透過將焊炬主體15彎曲三次,使得從法蘭12的中心孔14向焊炬主體15的基部18沿著第六軸線G的方向凸出的焊絲51,在焊炬本體15的前端部19再次返回到第六軸線G。藉此,被設置為用作機器人2作動參考的工具尖端點的焊絲51的前端可以設置在第六軸線G上,具有易於程式設定及控制的優點。
另外,由於焊接感測器4從焊炬主體15的前端大幅後退地設置,使得在焊炬主體15的前端產生的焊煙難以傳達至焊接感測器4,減少了焊接感測器上髒污的產生。
在第一實施例中,焊炬本體15被彎曲三次,使得焊絲51設置在焊炬本體15的前端的第六軸線G上。替代地,在第二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焊炬主體15可以被彎曲兩次,使得焊絲51從與第六軸線G相間隔且平行於第六軸線G的位置凸出。如此,在第二實施例中,焊接感測器4可以設置在焊接感測器4從焊炬3朝向法蘭12側後退並且靠近第六軸線G的位置。
此外,在第一實施例中,感測器支架26固定至將焊炬3固定到法蘭12的焊炬托架21,替代地,在第三實施例中,焊炬托架21和感測器支架26可以分別固定在法蘭12上。如圖5至圖7所示,焊炬托架21利用法蘭12的中心孔14周圍的半圓周範圍來固定,感測器支架26利用剩餘的半圓周範圍來固定。
透過分別將焊炬托架21和感測器支架26固定在法蘭12上,防止施加在焊炬托架21上的外力和振動的影響傳遞到焊接感測器4,並可以檢測焊接線扭曲的精度。另外,在第一實施例中,機器人2,例如為垂直多關節機器人,但機器人2不限於此,也可以為其他的機器人。
此外,如圖8所示,焊炬托架21,也可以包括隔著絕緣適配器13而固定至法蘭12的第一托架27及固定至焊炬3的第二托架28。且,舉例來說,第一托架27和第二托架28透過被設置在一側的長槽29以及穿過長槽29並且可拆卸地緊固到另一側的螺栓30,可以在沿著第六軸線G的方向上調節位置。如圖8所示,第一托架27設置有長槽29,第二托架28用螺栓30緊固,亦可相反地配置。如此,可以在沿第六軸線G的方向上調整焊炬本體15的前端位置。
另外,如圖8所示,焊接感測器4,附接到感測器支架26,且可以繞在沿著掃描平面的方向上延伸的軸調節角度。如圖8所示,感測器支架26包括角度調節機構,角度調節機構包括由繞著軸線以弧形延伸的長槽31和穿過長槽 31並可拆卸地固定到焊接感測器4的螺栓32。透過調節焊接感測器4相對於感測器支架26的安裝角度,可以調節掃描平面相對於焊絲51的位置。
3:焊炬
4:焊接感測器
9:手腕單元
10:第一手腕元件
11:第二手腕元件
12:第三手腕元件(法蘭)
13:絕緣適配器
14:中心孔
15:焊炬主體
16:頸部支架
16a:固定位置
17:供電尖端
18:基部
19:前端部
20:彎曲部
20a:第一彎曲部
20b:第二彎曲部
20c:第三彎曲部
21:焊炬托架
22:固定部
23:保持部
24:連接部
25:凹部
26:感測器支架
50:線狀體
51:焊絲
52:感測器電纜
L:雷射

Claims (7)

  1. 一種機器人系統,包括:一機器人,包括一手腕機構,該手腕機構的一前端設有可以沿著一旋轉軸線旋轉的一法蘭;一焊炬,藉由一焊炬托架固定於該法蘭;以及一焊接感測器,固定於該焊炬,並預先檢測該焊炬欲焊接的一焊接線;其中,該焊接感測器位於該法蘭至該焊炬的該焊炬托架的一固定位置之間的位置,且該焊接感測器沿著與該旋轉軸線平行之平面設置於可以在該焊接線的相交方向對該焊接線進行雷射掃描的位置;其中,該焊炬具有管狀之一焊炬本體,該焊炬本體從該固定位置朝向其前端側凸出並且被彎曲至少兩次,以在平行於該旋轉軸線的方向上,將一焊絲從前端凸出。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機器人系統,其中,該焊炬本體被彎曲以使該焊絲能夠從該焊炬本體的前端的該旋轉軸線上,沿著該旋轉軸線凸出。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機器人系統,其中,該法蘭與該固定位置之間設有一凹部,該凹部在環繞著該旋轉軸線的徑向方向上向內凹陷,該焊接感測器部分地容納於該凹部。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機器人系統,該焊接感測器固定於該焊炬托架。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機器人系統,該焊接感測器透過與該焊炬托架分離的一感測器支架固定於該法蘭。
  6.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機器人系統,該焊接感測器固定於該焊炬托架。
  7.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機器人系統,該焊接感測器透過與該焊炬托架分離的一感測器支架固定於該法蘭。
TW110147585A 2020-12-21 2021-12-17 機器人系統 TWI8152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0937 2020-12-21
JP2020210937 2020-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7358A TW202237358A (zh) 2022-10-01
TWI815250B true TWI815250B (zh) 2023-09-11

Family

ID=82159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7585A TWI815250B (zh) 2020-12-21 2021-12-17 機器人系統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01473A1 (zh)
JP (1) JP7108155B1 (zh)
CN (1) CN116600931A (zh)
DE (1) DE112021005341T5 (zh)
TW (1) TWI815250B (zh)
WO (1) WO2022138444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9441A (ja) * 1995-07-20 1997-02-04 Toyota Motor Corp アーク溶接トーチ
JP2009034746A (ja) * 2007-07-31 2009-02-19 Daihen Corp 産業用ロボット
JP2019209339A (ja) * 2018-05-31 2019-12-12 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 加工・検査装置および加工・検査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4367A (ja) 1997-03-03 1998-09-14 Fanuc Ltd 溶接ロボット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9441A (ja) * 1995-07-20 1997-02-04 Toyota Motor Corp アーク溶接トーチ
JP2009034746A (ja) * 2007-07-31 2009-02-19 Daihen Corp 産業用ロボット
JP2019209339A (ja) * 2018-05-31 2019-12-12 大同特殊鋼株式会社 加工・検査装置および加工・検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08155B1 (ja) 2022-07-27
WO2022138444A1 (ja) 2022-06-30
US20240001473A1 (en) 2024-01-04
DE112021005341T5 (de) 2023-07-27
CN116600931A (zh) 2023-08-15
JPWO2022138444A1 (zh) 2022-06-30
TW202237358A (zh) 2022-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389561A (en) Self-positioning welding or cutting torch
EP1602460A1 (en) Umbilical member managing system for industrial robot
US10556290B2 (en) System for coordinated stationary tracking with root path memory clocking for cylindrical welding
KR102309861B1 (ko) 6축 로봇의 자세 조정 방법
TWI815250B (zh) 機器人系統
US5233202A (en) Method of adjusting an optical path followed by a laser beam in a laser robot and an apparatus for carrying out the same
US20190337082A1 (en) Arc-point adjustment rod attachment structure, articulated welding robot, and welding device
CN109803798B (zh) 机械臂机构
US10596664B2 (en) Robot
JP5943483B2 (ja) 接続金具、及び接続方法
KR101264649B1 (ko) 고정된 lad를 제공하는 전자세용접로봇의 구조
JP2006187794A (ja) シームトラッキング溶接装置
KR20130026653A (ko) 용접 로봇
CN214443713U (zh) 一种焊接装置
JP4998409B2 (ja) レーザ照射装置および方法
WO1994027791A1 (fr) Procede de commande d'attitude pour capteur visuel de robot industriel
JP7474664B2 (ja) 溶接位置検出装置
JP5521629B2 (ja) 自動溶接装置における溶接トーチの位置決め方法及び装置
JPH06114557A (ja) 溶接ロボットのティーチング装置
JP2728224B2 (ja) 産業用ロボットの溶接トーチ機構
JP2003088987A (ja) レーザ加工ヘッド支持装置
JP2018126753A (ja) アーク溶接方法およびアーク溶接装置
JP2012016806A (ja) 溶接用ロボット
JP5640479B2 (ja) 自動溶接装置における溶接トーチ位置決め方法
JPH0340472Y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