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5163B - 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 - Google Patents

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5163B
TWI815163B TW110130257A TW110130257A TWI815163B TW I815163 B TWI815163 B TW I815163B TW 110130257 A TW110130257 A TW 110130257A TW 110130257 A TW110130257 A TW 110130257A TW I815163 B TWI815163 B TW I81516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atile liquid
mixed
shell
accommodation space
release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0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218656A (zh
Inventor
吳漢元
黃祺娟
Original Assignee
睿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睿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睿澤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1113312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3931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18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18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5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5163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包括:容置殼體、按壓件、可破裂膜及複合微孔膜,容置殼體包括容納第一非揮發性液體的第一容置空間以及容納第二非揮發性液體的第二容置空間,且該容置空間被可破裂膜隔開。當使用者將按壓件由第一容置空間朝向第二容置空間推壓時,進而破壞可破裂膜,第一容置空間以及第二容置空間相互連使得第一非揮發性液體以及第二非揮發性液體混合形成揮發性液體,透過複合微孔膜向外界環境揮發。本發明的釋放系統提供液體在運送或儲存狀態時可保持穩定狀態,避免所容置的液體流失。

Description

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
本發明涉及一種揮發性液體的釋放系統,特別是涉及一種可應用於車用芳香劑、車用除臭劑、室內芳香劑、室內除臭劑、或除蟲劑等用途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
現有技術的車用芳香劑、車用除臭劑、室內芳香劑、室內除臭劑或除蟲劑等產品,通常是將芳香劑、除臭劑或除蟲劑等揮發性液體盛裝於一個包裝容器內,所述包裝容器具有一個開口,且於開口處設置一密封膜將所述開口封閉起來,避免包裝容器內所盛裝的揮發性液體揮發,以利於儲藏運送。等到使用者要使用該揮發性液體時,使用者再將包裝容器的密封膜拆除,使得容器內所盛裝的揮發性液體可揮發到空氣中。
然而,現有技術的揮發性液體的容納裝置必須以人工方式撕開密封膜,因此使用上相當不便,而且密封膜撕開後容器的開口便完全開放,因此無法控制揮發性液體的揮發速度,且揮發性液體也容易溢出到容器外,造成周遭環境污染。
故,如何通過容納裝置的設計改良,來克服上述的缺陷,已成為該項事業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不僅在運送或儲存狀態時可保持不揮發狀態,避免所容置的液體流失,需要使用時,使用者可使用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中的可破裂膜破壞,產生揮發性液體,使得混合釋放型揮發性液體中產生的揮發性液體可揮發至空氣中。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包括一容置殼體、一按壓件、一可破裂膜、一複合微孔膜以及一背殼。具體來說,容置殼體包括一第一容置空間以及一第二容置空間,所述第一容置空間容納一第一非揮發性液體,所述第二容置空間容納一第二非揮發性液體。按壓件設置於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中,並包括至少二穿刺件,所述至少二穿刺件的穿刺端朝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間。可破裂膜設置於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以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間之間,以隔離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以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間。複合微孔膜鄰近設置於所述第二容置空間且連通於外界環境。其中,當所述按壓件從所述第一容置空間朝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間擠壓,可使至少一穿刺件的所述穿刺端刺破所述可破裂膜時,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以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間相互連通而使得所述第一非揮發性液體以及所述第二非揮發性液體相互混合形成一揮發性液體,所述揮發性液體透過所述複合微孔膜而向外界環境揮發。
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容置殼體具有一底部、環繞所述底部的一第一環繞部、所述第一環繞部的頂緣向外延伸的一內緣部,環繞所述內緣部外緣的一第二環繞部以及第二環繞部頂緣向外延伸一外緣部,且所述底部以及所述第一環繞部形成所述第一容置空間,所述內緣部以及所述第二環繞部形成所述第二容置空間。
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可破裂膜黏接於所述內緣部的表面,所述複合微孔膜黏接於所述外緣部的表面。
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複合微孔膜是具有多個不規則孔洞,所述揮發性液體,透過所述多個不規則孔洞向外揮發。
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進一步包括一背殼,其具有鄰近所述複合微孔膜的一第一側以及遠離所述複合微孔膜的一第二側,且使所述複合微孔膜介於所述第二容置空間與所述背殼之間。
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背殼進一步包括一夾持部,其設置於所述背殼的所述第二側。
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背殼進一步包括至少一擠壓件,其設置於所述背殼的所述第一側。
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中,至少一所述擠壓件的垂直投影位於至少二所述穿刺件之間的水平直線距離的中點。
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中,至少一所述擠壓件的前端呈一鈍角形或一圓弧形,從而限制所述複合微孔膜不被至少一所述擠壓件穿破。
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進一步包括一外殼,所述背殼與所述外殼結合形成一殼體,以收容所述容置殼體。
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外殼具有一觀測窗,且所述按壓件的部分外露於所述觀測窗。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能通過“按壓件,其設置於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中,並包括至少二穿刺件,至少二所述穿刺件的穿刺端朝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間”以及“當所述按壓件從所述第一容置空間朝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間擠壓,可使至少二穿刺件的所述穿刺端刺破所述可破裂膜時,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以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間相互連通而使得所述第一非揮發性液體以及所述第二非揮發性液體相互混合形成一揮發性液體,所述揮發性液體透過所述複合微孔膜而向外界環境揮發”的技術方案,以提供在運送或儲存狀態時可保持不揮發狀態,避免所容置的液體流失,需要使用時,使用者可使用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中的可破裂膜破壞,產生揮發性液體,使得混合釋放型揮發性液體中產生的揮發性液體可揮發至空氣中。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公開有關“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背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圖式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包括:一容置殼體10、一按壓件20、一可破裂膜30以及一複合微孔膜40。容置殼體10包括一第一容置空間102以及一第二容置空間104,第一容置空間102容納第一非揮發性液體S1,第二容置空間104容納第二非揮發性液體S2。
具體來說,未使用時,第一容置空間102以及第二容置空間104被可破裂膜30隔開,當使用者要使內部液體釋放時,將按壓件20由第一容置空間102朝向第二容置空間104推壓,破壞可破裂膜30,第一容置空間以及第二容置空間相互連通而使得第一非揮發性液體S1以及第二非揮發性液體S2相互混合形成一揮發性液體V,揮發性液體V透過所述複合微孔膜而向外界環境揮發。
進一步而言,第一非揮發性液體S1以及第二非揮發性液體S2在未混合時不會揮發,換句話說,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在儲藏或運送的非使用階段均不包含揮發性液體,經過第一非揮發性液體S1以及第二非揮發性液體S2混合後會才會反應成為揮發性液體V,從而具有揮發特性,舉例而言,未混合前使用者並不會聞到香氛,經過混合後揮發性液體V揮發才產生香氛。使用第一非揮發性液體S1以及第二非揮發性液體S2相較於現有技術中使用揮發性液體搭配密封膜層的態樣可以更有效儲存,且在膜層的使用上更不受限制。
更具體來說,參閱圖2至3,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中,容置殼體10具有一底部112、環繞底部的一第一環繞部114、第一環繞部114的頂緣向外延伸的一內緣部116,環繞內緣部116外緣的一第二環繞部118以及第二環繞部118頂緣向外延伸一外緣部120,且底部114以及第一環繞部形成第一容置空間102,內緣部116以及第二環繞部118形成第二容置空間104。第一容置空間102以及第二容置空間104的體積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第一容置空間102的高度大於第二容置空間104的高度,換句話說,也就是第一環繞部114的高度大於第二環繞部118的高度。更具體來說,第一環繞部114的高度是第二環繞部118的2至2.5倍,第一環繞部114的高度可以是7至11.5mm,第二環繞部的高度可以是3.5至4.5mm。容置殼體10的材料可以是塑膠,具有密封儲存的作用,可維持單一的揮發方向。
按壓件20設置於第一容置空間102中,較佳地是位於容置殼體10的底部114,按壓件20包括至少二穿刺件202、204,至少二穿刺件202、204具有穿刺端2022、2042朝向可破裂膜30,也就是第二容置空間104的方向。再者,至少二穿刺件202、204的長度小於容置殼體10的第一環繞部114的長度,使未使用時,至少二穿刺件202、204不任意穿刺可破裂膜30。更佳地,按壓件20可以包括四個穿刺件,且兩兩對應設置於相對應位置。
可破裂膜30設置於第一容置空間102以及第二容置空間104之間,以隔離第一容置空間以及第二容置空間。更具體地,可破裂膜30黏接於容置殼體10的內緣部116的表面,可破裂膜30的厚度可依產品設計而改變,較佳地,可破裂膜30的厚度是65μm至140μm之間,較佳地,可以是68μm至139μm之間。可破裂膜30可以是錫箔、鋁箔、或牛皮紙,但是材質選用並不限於前述所舉實例,其凡是具有密封性,且能夠抵抗非揮發性液體S1以及非揮發性液體S2侵蝕的材質都可選用作為可破裂膜30的材料。可破裂膜30的破裂強度(bursting strength)或稱頂破力小於複合微孔膜40的破裂強度。另一方面,可破裂膜30的材料也可以是聚乙烯醇、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環氧烷、聚醯胺、丙烯酸、纖維素、纖維素醚、纖維素酯、纖維素醯胺、聚醋酸乙烯酯、聚醯胺、聚丙烯醯胺、馬來酸/丙烯酸的聚碳酸酯、矽膠以及天然樹膠的至少一者或其組合。
複合微孔膜40鄰近設置於第二容置空間,更具體地,複合微孔膜40黏接於容置殼體10的外緣部120的表面,較佳地,複合微孔膜40的厚度是60μm至80μm之間,較佳地,是67μm,且複合微孔膜40的面積大於可破裂膜30。再者,複合微孔膜40是多層膜組成的複合膜層結構,舉例來說,複合微孔膜40可以是三層膜層結構,且複合微孔膜40的每一層膜具有多個不規則孔洞可連通於外界環境,揮發性液體V透過多個不規則孔洞向外揮發。更進一步地,複合微孔膜40是具有彈性伸縮的膜層,第一非揮發性液體S1以及第二非揮發性液體S2未混合時複合微孔膜40是平面,第一非揮發性液體S1以及第二非揮發性液體S2混合後產生揮發性液體V後,複合微孔膜40產生2.5mm突起以容置揮發性液體V所產生的氣體,更詳細來說,複合微孔膜40的材料可以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氟化聚乙烯(PEPE),也可以是聚乙烯(PE)以及聚丙烯(PP)的至少一種或其混合,除此之外,該等材料可進一步並添加造孔劑產生微細孔洞。更詳細來說,造孔劑是選自BaSO 4、Al(OH) 3、Al 2O 3以及 SiO 2中的至少一種或其混合。藉由造孔劑混合於膜層材料中,可使得透複合微孔膜利於揮發性液體的釋放。
更進一步地,參閱圖2至圖3,本發明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進一步包括:一背殼50、一外殼60,背殼50與外殼60結合形成一殼體,以容納容置殼體10。具體而言,外殼60結合於背殼50的方式可以是利用卡合或黏接的方式。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中,背殼50具有多個卡勾,外殼60則具有相對應的多個卡勾孔(圖未示出),藉此,使背殼50可以卡合於外殼60。
參閱圖3,外殼60具有一蓋體604以及一觀測窗602,且容置殼體10的部分表面外露於觀測窗602,更具體來說,容置殼體10的部分外露使得按壓件20可被觀測且執行按壓動作。較佳地,容置殼體10外露部分的長度是小於至少二穿刺件202、204的長度。
更詳細來說,背殼50設置於複合微孔膜40外,且其具有鄰近複合微孔膜40的第一側以及遠離複合微孔膜40的第二側,且使複合微孔膜40介於第二容置空間104與背殼50之間。背殼50與複合微孔膜40之間具有一空間可容置複合微孔膜40產生2.5mm突起。
參閱圖4,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背殼50進一步包括一夾持部502,其設置於背殼50的第二側,夾持部502可以夾持固定於其他物件(圖未示出)。
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背殼50進一步包括至少一擠壓件504,其設置於背殼50的第一側,擠壓部504與夾持部502分別設置於背殼50的兩相對側。進一步地,至少一擠壓件504的垂直投影位於至少二穿刺件之間的水平直線距離的中點,也就是說,至少一擠壓件504設置於背殼50的中心位置。於本發明的另一具體實施例,背殼50可再包括多個擠壓件506、508,分別設置於擠壓件504的兩相對側,環繞中心位置的擠壓件504,較佳地,側邊可具備四個擠壓件,分別倆倆對應設置於擠壓件504的兩相對側。更進一步地,擠壓件504、506、508的前端呈一鈍角形或一圓弧形,從而限制複合微孔膜40不被擠壓件504、506、508穿破。具體來說,擠壓件504、506、508的用途在於提供支撐點,使得複合微孔膜40不貼合於背殼50上,複合微孔膜40上的多個不規則孔洞不被遮蔽,提供適當的空間容許揮發性液體V向外界環境揮發,較佳地,複合微孔膜40至背殼50具有適當距離可容置複合微孔膜40受到氣體影響的2.5mm微幅隆起,背殼50可以是具有弧度的弧形面,則由背殼50至複合微孔膜40的垂直投影中心至外緣的距離會逐漸遞減。
接下來,配合參閱圖2及圖5所示,圖5顯示了當施加外力P的按壓的情況,外力P施加於按壓件20,將按壓件20由第一容置空間102朝向第二容置空間104推壓,至少二穿刺件202、204的穿刺端刺破可破裂膜30,第一容置空間102以及第二容置空間104相互連通而使得第一非揮發性液體S1以及第二非揮發性液體S2相互混合形成一揮發性液體V,揮發性液體V進一步透過複合微孔膜40而向外界環境揮發。
更詳細地,第一非揮發性液體是一緩釋組分,第二非揮發性液體是一速率調節組分。較佳地,緩釋組分以及速率調節組分的比例為重量份99:1,其中,緩釋組分包括揮發殺菌劑以及緩釋劑,速率調節組分包括激發活化劑以及抗光衰劑。
揮發殺菌劑是選自酒精、次氯酸水、苯甲醇、百里香酚苯氧、茶樹精油以及二氧化氯所組成的群組之至少一者或其混合。
較佳地,揮發殺菌劑是6.5至7%的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對甲醛、苯、二甲苯、尼古丁、硫化氫等空氣污染物及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桿菌、皮膚真菌等致病菌及感冒病毒、薩科齊病毒、乙肝病毒等病原體均有優異的去除和殺滅效果,具有廣譜、安全、高效的優良特性。但由於其自身不穩定,應用中,常將其製成液體或固體等製劑形式進行應用。
除此之外,二氧化氯(ClO 2)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為A1級,並推薦其為『第四代』消毒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和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確認二氧化氯(ClO 2)是醫療衛生、食品加工、環境保護、自來水、工業循環用水及污水處理等領域中,殺菌、消毒、除臭及降解 BOD、COD 的理想氧化劑,同時具備藥效長、不破壞環境等特點。
緩釋劑是選自膠體類、纖維素類、無機鹽類及其衍生物所組成的群組,更具體來說,膠體類如:明膠、酪蛋白酸鈉、瓜兒豆膠、阿拉伯膠、果膠、瓊脂以及卡拉膠,纖維素類如: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以及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無機鹽類如: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銨、單乙醇胺氯化物、二乙醇胺氯化物、硫酸鈉、磷酸鈉、磷酸二鈉以及三磷酸五鈉。緩釋劑不僅控制揮發殺菌劑的揮發速率,提供了增稠效果,使其緩釋組分呈現膠體、半固化、凝膠形態,便於攜帶、運送,更可避免包覆膜破裂產生的影響。
於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中,速率調節組分是選自磷酸鹽類、亞磷酸鹽類、次磷酸鹽類、吸光劑、金屬螯合劑(如EDTA、BAL)以及非芳香族系溶劑所組成的群組之至少一者。
於本發明的另一具體實施例中,速率調節組分是一激發材料,且是選自氯酸鹽類、次氯酸鹽類、硫酸鹽類、亞硫酸鹽類、澱粉、膠體、纖維素、半纖維素以及合成異鏈烷烴碳氫溶劑所組成的群組之至少一者。
除此之外,本發明的緩釋型殺菌配方還可進一步包括香精、香料,香精可為以合成方式形成的物質,或為天然衍生的油類,諸如來自香檸檬、苦橙、 檸檬、柑、葛縷子、老鸛草、薰衣草、橙、牛至屬植物、 橙葉油、白扁柏、廣藿香、雜種薰衣草、橙花油、玫塊純油等。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換句話說,本發明視需求地可添加香精、香料等配方,然而,視需求也可無須額外添加,或於本發明的揮發殺菌劑中已具有香氣成分,如茶樹精油。
此外,已知廣泛種類的化學製品可作為香料,諸如醛 類、酮類、酯類、醇類、烯類等。一香精可具有相當簡單的組成,或可為天然與合成化學組份的混合物。可使用合成類型的香精組成物,其等可單獨使用或與天然油類併用。其他的人造液態香精包括香茅醇、乙酸香葉酯、異丁子香酚、芳樟醇、乙酸芳樟酯、苯乙醇、甲基乙基酮、甲基紫香酮(methylionone)、乙酸異冰片酯等。然而,上述所舉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實施例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
除了前述組分之外,視需求可進一步添加溶劑、載劑,溶劑包括但不限於:丙二醇、三甘醇之烷基二醇類、甘油、乙醇及/或丙醇。載劑包括但不限於:去離子水、蒸餾水、逆滲透水及/或自來水。
視需求可進一步添加pH調整劑,其包括但不限於:有機酸或該鹽、無機酸或該鹽。作為有機酸或該鹽,可舉例如甲酸、醋酸、丙酸、丁酸、乳酸、丙酮酸、檸檬酸、蘋果酸、酒石酸、葡糖酸、乙醇酸、富馬酸、丙二酸、馬來酸、草酸、琥珀酸、丙烯酸、丁烯酸、草酸、戊二酸、及此等之鹽。另外,作為無機酸,可舉例如磷酸、硼酸、偏磷酸、焦磷畯、胺基磺酸等。作為無機酸鹽,可舉例如磷酸二氫鈉、磷酸二氫鈉及磷酸單氫鈉的混合物等。
本發明的混合釋放型揮發性液體提供殺菌抗病毒功效,作為病毒性疾病的原因病原體,可廣泛地列舉適應症如流行性感冒病毒(A型、B型、C型)、禽流感病毒、諾羅病毒(Norovirus)、尖型濕疣(Condyloma acuminatum)、克沙奇病毒(Coxsackie virus)(手足口病、無菌性髓膜炎、夏季感冒、熱性疾病、麻痺或氣管性疾病之病原體)、輪狀病毒(Rotavirus)、腸病毒(Enterovirus)等。
更詳細來說,本發明的混合釋放型揮發性液體針對特定的細菌具有殺菌效果,細菌性疾病的菌種可舉例如黑黴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肺炎鏈球菌、淋菌、梅毒菌等,可作為由此等細菌所引起之如下疾病之治療用使用。
[實施例1]
實施例1的組成包括6.5 wt%二氧化氯、0.07至0.97 wt %磷酸二氫鈉、0.06至0.96 wt %氫氧化鈉、2.01至2.91 wt %碳酸氫鈉、0.05至0.95 wt %碳酸鈉、0.06至0.96 wt %氯化鈉、1 至2wt %甲基纖維素以及80至89 wt %溶劑。
[實施例2]
實施例2的組成包括6.5wt%二氧化氯、0.07至0.97 wt %磷酸二氫鈉、0.06至0.96 wt %氫氧化鈉、2.01至2.91 wt %碳酸氫鈉、0.05至0.95 wt %碳酸鈉、0.06至0.96 wt %氯化鈉、1 至2wt %甲基纖維素以及80至89 wt %溶劑,實施例2在照光時具有穩定劑的作用,可維持揮發殺菌劑在穩定較高的濃度。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能通過“按壓件,其設置於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中,並包括至少二穿刺件,至少二所述穿刺件的穿刺端朝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間”以及“當所述按壓件從所述第一容置空間朝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間擠壓,可使至少二穿刺件的所述穿刺端刺破所述可破裂膜時,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以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間相互連通而使得所述第一非揮發性液體以及所述第二非揮發性液體相互混合形成一揮發性液體,所述揮發性液體透過所述複合微孔膜而向外界環境揮發”的技術方案,以提供在運送或儲存狀態時可保持不揮發狀態,避免所容置的液體流失,需要使用時,使用者可使用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中的可破裂膜破壞,產生揮發性液體,使得混合釋放型揮發性液體中產生的揮發性液體可揮發至空氣中。
更進一步來說,本發明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更通過“所述第一容置空間容納一第一非揮發性液體,所述第二容置空間容納一第二非揮發性液體”,運送及儲存的狀態中提供更佳的保存條件,未經混合即不揮發的狀態相較於一般現有技術的揮發性液體更穩定,相較於現有技術中使用揮發性液體搭配密封膜層的態樣可以更有效儲存,且在膜層的選用上更不受限制。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0:容置殼體 102:第一容置空間 104:第二容置空間 112:底部 114:第一環繞部 116:內緣部 118:第二環繞部 120:外緣部 20:按壓件 202、204:穿刺件 2022、2042:穿刺端 30:可破裂膜 40:複合微孔膜 50:背殼 502:夾持部 504、506、508:擠壓件 60:外殼 602:觀測窗 604:蓋體 S1:第一非揮發性液體 S2:第二非揮發性液體 V:揮發性液體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的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的背蓋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混合釋放型揮發性液體使用時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混合釋放型揮發性液體使用時的示意圖。
10:容置殼體
102:第一容置空間
104:第二容置空間
20:按壓件
202、204:穿刺件
2022、2042:穿刺端
30:可破裂膜
40:複合微孔膜
S1:第一非揮發性液體
S2:第二非揮發性液體

Claims (12)

  1. 一種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包括:一容置殼體,其包括一第一容置空間以及一第二容置空間,所述第一容置空間容納一第一非揮發性液體,所述第二容置空間容納一第二非揮發性液體;其中,所述容置殼體一體成形地包覆所述第一容置空間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間;一按壓件,其懸浮設置於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中,並包括兩兩對應設置於相對應位置的四個穿刺件,所述穿刺件的穿刺端朝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間;一可破裂膜,其設置於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以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間之間,以隔離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以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間;一複合微孔膜,其鄰近設置於所述第二容置空間且連通於外界環境;以及一背殼,設置於所述複合微孔膜外,其具有鄰近所述複合微孔膜的一第一側以及遠離所述複合微孔膜的一第二側;其中,當所述按壓件從所述第一容置空間朝向所述第二容置空間擠壓而使至少二所述穿刺件的穿刺端刺破所述可破裂膜時,所述第一容置空間以及所述第二容置空間相互連通而使得所述第一非揮發性液體以及所述第二非揮發性液體相互混合以形成一揮發性液體,所述揮發性液體透過所述複合微孔膜而向外界環境揮發;其中,所述背殼進一步包括至少一擠壓件,其設置於所述背殼的所述第一側,至少一所述擠壓件的垂直投影位於至少二所述穿刺件之間的水平直線距離的中點。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中,所述容置殼體具有一底部、環繞所述底部的一第一環繞部、所述 第一環繞部的頂緣向外延伸的一內緣部,環繞所述內緣部外緣的一第二環繞部以及第二環繞部頂緣向外延伸一外緣部,且所述底部以及所述第一環繞部形成所述第一容置空間,所述內緣部以及所述第二環繞部形成所述第二容置空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中,所述複合微孔膜是具有多個不規則孔洞,所述揮發性液體,透過所述多個不規則孔洞向外揮發。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中,所述可破裂膜黏接於所述內緣部的表面,所述複合微孔膜黏接於所述外緣部的表面。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中,所述複合微孔膜介於所述第二容置空間與所述背殼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中,所述背殼進一步包括一夾持部,其設置於所述背殼的所述第二側。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進一步包括一外殼,所述背殼與所述外殼結合形成一殼體,以收容所述容置殼體,所述外殼具有一觀測窗,且所述按壓件的部分外露於所述觀測窗。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中,所述第一非揮發性液體是一緩釋組分,所述第二非揮發性液體是一速率調節組分;其中,所述緩釋組分包括一揮發殺菌劑以及一緩釋劑。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中,所述揮發殺菌劑是選自酒精、次氯酸水、苯甲醇、百里香酚苯氧、茶樹精油以及二氧化氯所組成的群組之至少一者。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中,所述 緩釋劑是選自碳酸鈉類、碳酸氫鈉類、氫氧化鈉以及有機溶劑所組成的群組。
  11. 如請求項8所述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中,所述速率調節組分是一抗衰竭材料,且是選自磷酸鹽類、亞磷酸鹽類、次磷酸鹽類、吸光劑、金屬螯合劑以及非芳香族系溶劑所組成的群組之至少一者。
  12. 如請求項8所述的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其中,所述速率調節組分是一激發材料,且是選自氯酸鹽類、次氯酸鹽類、硫酸鹽類、亞硫酸鹽類、澱粉、膠體、纖維素、半纖維素以及合成異鏈烷烴碳氫溶劑所組成的群組之至少一者。
TW110130257A 2020-11-11 2021-08-17 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 TWI8151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31273.0A CN114533931B (zh) 2020-11-11 2021-11-11 混合型挥发性液体释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139271 2020-11-11
TW109139271 2020-11-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8656A TW202218656A (zh) 2022-05-16
TWI815163B true TWI815163B (zh) 2023-09-11

Family

ID=82558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0257A TWI815163B (zh) 2020-11-11 2021-08-17 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5163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8149A (zh) * 2008-08-19 2009-05-13 穆超银 消毒除臭保鲜装置及其制备二氧化氯保鲜剂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8149A (zh) * 2008-08-19 2009-05-13 穆超银 消毒除臭保鲜装置及其制备二氧化氯保鲜剂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18656A (zh) 2022-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68023C (zh) 带有不同复合材料制成的虹吸芯的以虹吸芯为基础的发送系统
CN1165467C (zh) 双功能分配器及其再装填机构
KR101319479B1 (ko) 일정한 발산농도로 장기간 균일한 발산특성을 나타내는 피톤치드 함유 방향성 복합 항균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방향제 패키지
JP2013155207A (ja) ペルオキシゲン含量の低い、水性殺菌剤、消毒薬および/または滅菌薬
JP2019517900A5 (zh)
KR20100031468A (ko) 항균 소취제
KR20090082899A (ko) 소취/방향기, 그것에 이용하는 휘산체, 이 휘산체의 제조방법 및 소취/방향 방법
TWI815163B (zh) 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
JP5735285B2 (ja) 薬剤揮散器
CN114533931B (zh) 混合型挥发性液体释放系统
US20060149212A1 (en) Antimicrobial matrix and method of use
ES2284947T3 (es) Procedimiento de desinfeccion, ambientacion y aromatizacion aerea usando aceites esenciales y/o sus principios activos.
TWM609458U (zh) 緩釋型殺菌結構
JP4829558B2 (ja) 防虫剤
JP5871746B2 (ja) 悪臭発生抑制剤およびその利用
JP5596532B2 (ja) 飛翔害虫忌避剤並びに飛翔害虫忌避具及び飛翔害虫の忌避方法
JP2009149350A (ja) 薬剤揮散容器
JP2007153774A (ja) 防虫剤
JPH0580441B2 (zh)
JP2005509493A (ja) 精油を用いて滅菌及び着香をする空気清浄剤の方法
JP2007176529A (ja) 揮散性薬剤容器
JPH02252462A (ja) 揮発性薬剤の揮散方法および薬剤揮散具
RU2679603C1 (ru) Дезинфицирующее средство
JP2000169318A (ja) 害虫防除材
US20210368861A1 (en) Infused scented essential oil blow through she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