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4798B - 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4798B
TWI814798B TW108110108A TW108110108A TWI814798B TW I814798 B TWI814798 B TW I814798B TW 108110108 A TW108110108 A TW 108110108A TW 108110108 A TW108110108 A TW 108110108A TW I814798 B TWI814798 B TW I8147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polarizer
base film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0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40324A (zh
Inventor
柴野博史
中瀨勝貴
村田浩一
佐佐木靖
本鄕有記
西尾正太郎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40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403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4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479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係具備電致發光單元、以及被配置於較該電致發光單元更靠近辨視側之圓偏光板的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特徵為:該圓偏光板,依序具有相位差層、偏光鏡及基材膜,(1)基材膜的面內遲滯為3000~30000nm,(2)於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不存在自支持性膜,或僅存在1片(此處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亦包含相位差層本身),及(3)相位差層具有1/2波長層及1/4波長層。

Description

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致發光(EL)顯示裝置。
EL顯示裝置中,外部光線在影像顯示單元、觸感測器等的構成材料的表面、該等的配線部分等反射,而具有辨視性降低這樣的問題。對於該等的問題,已提出一種在影像顯示裝置的出射面配置光學積層體以降低外部光線之反射的方法。該光學積層體,一般係使用將直線偏光板與1/4波長相位差板積層的圓偏光板。
作為偏光板的偏光鏡保護膜,已提出一種面內遲滯3000~30000nm的聚酯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聚酯膜,相較於纖維素系或丙烯酸系的膜,其透濕性低、機械特性優良(高耐衝擊性及高彈性係數)、而且化學特性(耐溶劑性等)亦優良,因此適用於影像顯示裝置。然而,聚酯膜因為具有雙折射性,而具有容易產生虹斑這樣的缺點。因此,在使用聚酯膜的情形,為了抑制虹斑且賦予充分的面內遲滯,必須增加膜厚。
再者,為了抑制折射率之波長分散性的影響、得到色彩再現性更佳的圓偏光板,已提出一種將1/4波長板與1/2波長板組合的技術(專利文獻2)。然而,在偏光板上積層這種複數相位差板的情形,上述厚度的問題變得 更為顯著。又,圓偏光板中,因為積層有複數的膜,因此在製造步驟中將圓偏光板捲成筒狀而保存的情形,容易造成捲曲,而有在後續與EL單元貼合的步驟中難以操作的情形。特別是超過40型(顯示部的對角線長度為40英吋)的大型影像顯示裝置中,圓偏光板亦變大,而容易發生捲曲的問題。
又,近年來,作為影像顯示裝置,已提出一種可撓性EL顯示裝置,其具有寬螢幕並且可在攜帶時摺疊成V字形、Z字形、W字形、雙開形等,或可捲成筒狀。若在這種可折疊(foldable)或可捲曲(rollable)的EL顯示裝置中使用圓偏光板,則因為其厚度而無法得到充分的撓曲性,在反復彎折動作或放置在車內等的高溫處的情形,具有膜容易剝落、容易產生摺痕等的問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2012-256057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平10-68816號公報
本發明係以這樣的以往技術之課題為背景而完成。亦即,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EL顯示裝置,其可確保辨視性並且薄化,在製造步驟中不易產生問題,於為可撓性EL顯示裝置的情形,即使反復彎折或放置在高溫狀態的情形,經積層的構件彼此不易剝離,也不易產生摺痕。
本案發明人,為了開發可確保辨視性並且薄化、於製造步驟不易發生問題、在作為可撓性的EL顯示裝置的情形即使反復彎折或放置在高溫狀態下的情形,經積層的構件彼此不易剝離,也不易產生摺痕的EL顯示裝置,而進行詳細研究的結果發現,使用具有特定面內遲滯的基材膜,並使存在於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的自支持性膜的數量為1片以下,且使用具有1/2波長層及1/4波長層的圓偏光板作為相位差板,藉此可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係根據這樣的知識見解而完成。
亦即,本發明係關於第1項至第4項所示的EL顯示裝置。
第1項
一種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係具備電致發光單元、以及被配置於較該電致發光單元更靠近辨視側之圓偏光板的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特徵為:該圓偏光板,依序具有相位差層、偏光鏡及基材膜,(1)基材膜的面內遲滯為3000~30000nm,(2)於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不存在自支持性膜,或僅存在1片(此處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亦包含相位差層本身),及(3)相位差層具有1/2波長層及1/4波長層。
第2項
如上述第1項記載之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偏光鏡的厚度為12μm以下。
第3項
如上述第1或2項記載之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偏光鏡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與雙色性染料。
第4項
如上述第1至3項中任一項記載之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1/2波長層及1/4波長層的至少一者包含液晶化合物。
本發明的EL顯示裝置中,使用面內遲滯為3000~30000nm的基材膜,並使存在於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的自支持性膜的數量為1片以下,且使用具有1/2波長層及1/4波長層的圓偏光板作為相位差層,因而辨視性優良(虹斑的抑制)、可薄型化、且在製造步驟中不易發生問題。
又,在作為可撓性EL顯示裝置的情形,即使在反復彎折或放置在高溫狀態下的情形,經積層的構件彼此不易剝離,也不易產生摺痕。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本發明的EL顯示裝置具備:EL單元;及圓偏光板,其被配置於較EL單元更靠近辨視側。藉由在EL顯示裝置的辨視面配置圓偏光板,可減少由於在EL單元表面或配線反射的外部光線而導致辨視性降低。 又,本發明的EL顯示裝置為薄型。該圓偏光板依序具有相位差層、偏光鏡及基材膜。
首先說明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圓偏光板。圓偏光板依序具有相位差層、偏光鏡及基材膜。該圓偏光板中,相位差層、偏光鏡及基材膜,基本上雖依此順序積層,但亦包含各層之間存在其他層之情形的概念。
[A.圓偏光板] 1.基材膜
首先說明圓偏光板的基材膜。該圓偏光板中,在偏光鏡的辨視側具有基材膜。
(基材膜的材質)
作為本發明中所使用之基材膜的樹脂、只要是可由定向產生雙折射者,則無特別限定,皆可使用。從可使遲滯變大的觀點來看,較佳為聚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等,更佳為聚酯。作為較佳的聚酯,可列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等,其中更佳為PET及PEN。藉由使用聚酯膜作為基材膜,可得到具有耐透濕性、尺寸穩定性、機械強度及化學穩定性優異的圓偏光板的EL顯示裝置。
PET的情形,構成基材膜的樹脂的極限黏度(IV)較佳為0.58~1.5dL/g。IV的下限更佳為0.6dL/g,再佳為0.65dL/g,特佳為0.68dL/g。IV的上限更佳為1.2dL/g,再佳為1dL/g。PET的IV若小於0.58dL/g,則 具有在反復彎折中容易產生摺痕的情形。PET的IV若超過1.5dL/g,則具有難以製膜的情形。另外,作為本發明中的極限黏度(IV),係採用以6:4的質量比將苯酚與1,1,2,2-四氯乙烷混合者作為溶劑、並於溫度30℃進行測量的值。
基材膜在波長380nm的透光率較佳係在20%以下。波長380nm的透光率更佳為15%以下,再佳為10%以下,特佳為5%以下。該透光率若在20%以下,則可抑制偏光鏡中的碘或雙色性染料因為紫外線而變質。另外,本發明中的穿透率,係相對於膜的平面在垂直方向上進行測量,可使用分光光度計(例如,日立U-3500型)進行測量。
藉由於基材膜中添加紫外線吸收劑、將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的塗布液塗布於基材膜表面、適當調整紫外線吸收劑的種類或濃度以及基材膜之厚度等,可達成將基材膜在波長380nm的透光率作成20%以下。本發明中,可使用此技術領域中習知的物質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作為紫外線吸收劑,可列舉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及無機系紫外線吸收劑,從透明性的觀點來看,較佳為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
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只要可使基材膜在波長380nm的透光率在20%以下,則無特別限定,皆可使用。作為這樣的有機系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列舉苯并三唑系、二苯甲酮系、環狀亞胺酯系等,以及該等的組合。
又,為了提升平滑性,較佳係在基材膜中添加平均粒徑0.05~2μm的粒子。作為粒子,可列舉:氧化鈦、硫酸鋇、碳酸鈣、硫酸鈣、二氧化矽、氧化鋁、滑石、高嶺石、黏土、磷酸鈣、雲母、鋰膨潤石、二氧化鋯、氧化鎢、氟化鋰、氟化鈣等的無機粒子;苯乙烯系、丙烯酸系、三聚氰胺系、苯胍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07-24
(benzoguanamine)系、聚矽氧系等的有機聚合物系粒子等。另外,平均粒徑係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膜剖面之粒子的方法算出。具體而言,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膜剖面中的100個粒子,並測量各粒子的直徑(d),再將該等的平均值作為平均粒徑。
該等的粒子可添加至基材膜整體。或亦可使基材為表皮-核的共擠製多層結構,而僅在表皮層添加粒子。
(基材膜的面內遲滯)
基材膜具有3000~30000nm的面內遲滯。使用面內遲滯為3000~30000nm的膜作為圓偏光板的基材膜,係本發明之EL顯示裝置的特徵之一。基材膜的面內遲滯若小於3000nm,則在相對法線方向從斜向觀察時,有可能無法確保良好辨視性的情形。又,在以防止戴上偏光太陽鏡觀看影像時發生黑屏或著色為目的之情形,基材膜的面內遲滯若小於3000nm,可能觀察到虹斑。較佳的面內遲滯的下限值為4500nm,更佳為下限值為6000nm。
另一方面,面內遲滯的上限值較佳為30000nm。基材膜若具有超過該值的遲滯,則不僅實質 上無法得到進一步改善辨視性的效果,反而導致基材膜的厚度變得相當厚,而降低了作為工業材料的操作性。面內遲滯的上限值,從減少膜厚以確保薄型化或可撓性的觀點來看,更佳為15000nm以下,再佳為11000nm,特佳為9000nm以下。
基材膜的遲滯,可由測量雙軸方向的折射率及厚度求得,亦可使用KOBRA-21ADH(Oji scientific instruments股份有限公司)等的市售自動雙折射測量裝置而求得。另外,折射率係由鈉D線(589nm)的波長所測量的值。
基材膜中,面內遲滯(Re)與厚度方向之遲滯(Rth)的比係較佳在特定的範圍內。厚度方向相位差,係指從厚度方向剖面觀看膜時兩個雙折射(△Nxz及△Nyz)分別乘上膜厚d所得到之相位差的平均。面內遲滯與厚度方向遲滯的差越小,因為觀察角度所導致的雙折射的作用則越能夠增加等向性,因此由觀察角度造成的遲滯變化變小。因此可認為不易因觀察角度而產生虹狀的色斑。
基材膜的面內遲滯與厚度方向遲滯的比(Re/Rth)較佳為0.2以上,更佳為0.5以上,再佳為0.6以上。上述面內遲滯與厚度方向遲滯的比(Re/Rth)越大,則雙折射的作用越能夠增加等向性,不易因為觀察角度而產生虹狀的色斑。而且,在完全的單軸性(單軸對稱)膜中,上述面內遲滯與厚度方向遲滯的比(Re/Rth)為2。然而,如前所述,隨著接近完全單軸性(單軸對稱)膜,則與定向方向正交之方向的機械強度顯著降低。
另一方面,基材膜的面內遲滯與厚度方向遲滯的比(Re/Rth)較佳為1.5以下,更佳為1.2以下,再佳為1以下。為了完全抑制因觀察角度而產生虹狀色斑,上述面內遲滯與厚度方向相位差的比(Re/Rth)不必為2,在1.5以下或1.2以下即為充分。又,即使上述比值在1以下,仍可充分滿足EL顯示裝置所要求的視角特性(左右180度、上下120度左右)。
(Nz係數)
基材膜中,|ny-nz|/|ny-nx|所表示的Nz係數較佳為1.7以下。Nz係數可由以下方式求得。使用分子定向儀(Oji Scientific Instruments股份有限公司製,MOA-6004型分子定向儀)求得膜的定向軸方向,再藉由阿貝式折射儀(ATAGO公司製,NAR-4T,測量波長589nm)求得定向軸方向及與其正交之方向的雙軸之折射率(ny、nx,其中ny>nx)、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將如此求得的nx、ny及nz帶入以|ny-nz|/|ny-nx|所表示的公式中,可求得Nz係數。
基材膜的Nz係數若超過1.7,在從斜向觀察EL顯示裝置時,根據角度有可能產生虹斑的情形。Nz係數更佳為1.65以下,再佳為1.63以下。Nz係數的下限值為1.2。這是因為製造技術上難以得到Nz係數小於1.2的膜。又,為了保持膜的機械強度,Nz係數的下限值較佳為1.3以上,更佳為1.4以上,再佳為1.45以上。
(面定向度)
基材膜中,以(nx+ny)/2-nz表示的面定向度較佳係在特定值以下。此處,nx、ny及nz的值,係以與Nz係數相同的方法求得。基材膜的面定向度較佳為0.13以下,更佳為0.125以下,再佳為0.12以下。面定向度若超過0.13,在從斜向觀察EL顯示裝置時,根據角度而可能觀察到虹斑。面定向度若小於0.08,則膜厚改變,可能導致遲滯在膜的平面內中變得不均勻。
(基材膜的製造方法)
成為基材的膜,可藉由延伸而賦予其既定的面內遲滯。只要可得到特性,則延伸可為單軸延伸亦可為雙軸延伸。基材膜的慢軸,可為基材膜的長邊方向,亦可為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亦可為斜向。另外,此處的長邊方向,係指在連續生產膜之情形的行進方向。在慢軸為基材膜之長邊方向的情形,基材膜的長邊方向與慢軸所形成的角度較佳為10度以下,特佳為7度以下。基材膜的慢軸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情形,基材膜的長邊方向與慢軸所形成的角度較佳為80~100度,特佳為83~97度。基材膜的慢軸為斜向的情形,基材膜的長邊方向與慢軸所形成的角度較佳在35~55度的範圍。
以在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慢軸的PET基材膜為例,具體說明延伸條件。
將經熔融的PET擠製於冷卻輥上而得到的未延伸原始膜的兩端,以夾具夾持,將其引導至拉幅機內,在預熱後,一邊加熱、一邊在橫向上延伸。另外,在進行橫向延伸之前,亦可以連續輥在縱向上延伸。又,亦可同時進行雙軸延伸。縱向延伸溫度及橫向延伸溫度較佳為80~130℃,特佳為90~120℃。縱向延伸倍率較佳為1~3.5倍,特佳為1倍~3倍。又,橫向延伸倍率較佳為2.5~6倍,特佳為3~5.5倍。為了將遲滯控制在上述範圍,較佳係控制縱向延伸倍率與橫向延伸倍率的比例。縱向與橫向之延伸倍率的差若太小,則難以提高遲滯。又,將延伸溫度設為較低,亦為提高遲滯的較佳對策。後續熱處理中,處理溫度較佳為100~250℃,特佳為180~245℃。
為了得到在長邊方向上具有慢軸的基材膜,較佳係以連續輥進行縱向延伸。在縱向延伸步驟之前,亦可進行橫向延伸。
又,基材膜的主定向主軸與長邊方向的角度或與和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的角度,較佳為20度以下,更佳為15度以下,再佳為10度以下,特佳為5度以下。基材膜的主定向主軸與長邊方向的角度或與和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的角度若超過20度,則在透過偏光太陽鏡等觀看的情形,亮度因為角度的變化變大。另外,在長邊方向上延伸的情形,主定向方向為長邊方向,因此係作為主定向主軸與長邊方向的角度,而在寬度方向上延伸的情形,則是作為主定向主軸與和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的角度。
基材膜的厚度較佳為30~150μm,更佳為40~100μm,再佳為50~80μm。在基材膜的厚度小於30μm的情形,難以達成高面內遲滯,而在超過150μm的情形,除了難以操作以外,亦難以確保能夠對應薄型化或可撓性。
亦可對於基材膜進行電暈處理、火焰處理、電漿處理等的提升接著性的處理。
(易接著層)
基材膜上,為了提升後述偏光膜或與定向層的接著性,亦可設置易接著層(易接著層P1)。
作為易接著層中所使用的樹脂,可列舉聚酯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聚酯聚胺基甲酸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聚碳酸酯聚胺基甲酸酯樹脂、丙烯酸樹脂等,該等之中,較佳為聚酯樹脂、聚酯聚胺基甲酸酯樹脂、聚碳酸酯聚胺基甲酸酯樹脂、及丙烯酸樹脂。易接著層較佳係進行交聯。作為交聯劑,可列舉異氰酸酯化合物、三聚氰胺化合物、環氧樹脂、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12-25
唑啉化合物等。又,為了提升密合性,添加聚乙烯醇、聚醯胺、聚醯亞胺、聚醯胺醯亞胺等的與定向層或偏光膜中所使用之樹脂類似的樹脂亦為有用的手段。
易接著層,可作為添加了該等樹脂、及因應需求之交聯劑、粒子等的水系塗料,藉由塗布、乾燥而設置於基材膜上。作為粒子,可例示上述基材中所使用者。
易接著層,可以產線外(offline)作業的方式設置於延伸完成的基材膜上,亦可在製膜步驟中以產線內(inline)作業的方式進行設置。易接著層,較佳係在製膜步驟中以產線內作業的方式設置。以產線內作業的方式設置易接著層的情形,可為縱向延伸前或橫向延伸前的任一者。特佳係在即將進行橫向延伸之前塗布該水系塗料,藉由拉幅機進行預熱及加熱,再於該熱處理步驟中進行乾燥及交聯,藉此以產線內作業的方式設置易接著層。另外,在即將以輥進行縱向延伸之前進行產線內塗布的情形,較佳係在塗布該水系塗料之後,以縱型乾燥機乾燥後再將其引導至延伸輥。
該水系塗料的塗布量較佳為0.01~1.0g/m2,更佳為0.03~0.5g/m2
(功能性層)
在基材膜中與積層有偏光膜之面的相反側設置硬塗層、抗反射層、低反射層、防眩層、抗靜電層等的功能性層,亦為較佳形態。
該等功能性層的厚度可適當設定,較佳為0.1~50μm,更佳為0.5~20μm,再佳為1~10μm。另外,該等的層亦可設置多層。
設置功能性層的情形,亦可在其與基材膜之間設置易接著層(易接著層P2)。易接著層P2,可適當使用上述易接著層P1中所列舉的樹脂、交聯劑等。又,易接著層P1與易接著層P2可為相同組成,亦可為不同組成。
易接著層P2較佳亦為以產線內作業的方式設置。易接著層P1及易接著層P2,可依序塗布並進行乾燥而形成。又,將易接著層P1及易接著層P2同時塗布於基材膜的兩面亦為較佳的形態。
另外,以下的說明中,稱為基材膜的情形,不僅包含未設置易接著層者,亦包含設有易接著層者。相同地,設有功能性層者,亦包含於基材膜。
2.偏光鏡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圓偏光板中,於基材膜上設有偏光鏡。
作為偏光鏡,例如,可使用偏光膜。偏光膜可直接設於基材膜上,或,亦可在基材膜上設置定向層,再於其上設置偏光膜。另外,本發明中,將定向層與偏光膜合併統稱為偏光鏡。又,未在基材膜上設置定向層即設置偏光膜的情形,有時將偏光膜稱為偏光鏡。
(偏光膜)
偏光膜,具有僅在一個方向上使偏光通過的功能。偏光膜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在聚乙烯醇(PVA)等的延伸膜中摻合碘或雙色性染料者、在雙色性染料膜或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中摻合雙色性染料的塗布膜、多烯的延伸膜、線柵等。
該等之中,使PVA吸附碘的偏光膜以及在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中摻合雙色性染料的偏光膜為較佳的例子。
首先說明使PVA吸附碘的偏光膜。
使PVA吸附碘的偏光膜,一般可將PVA的未延伸膜浸漬於含碘的浴液之後進行單軸延伸,或將經單軸延伸的膜浸漬於含碘之浴液後再以硼酸浴進行交聯處理而得之。
由上述方法所得之偏光膜的厚度較佳為1~30μm,更佳為1.5~20μm,再佳為2~15μm。偏光膜的厚度若小於1μm,則無法呈現充分的偏光特性,又,若太薄則具有難以操作的情形。若偏光膜的厚度超過30μm,則無法符合確保薄型或可撓性之目的。
將使PVA吸附碘的偏光膜與基材膜積層的情形,較佳係將基材膜與偏光膜貼合。作為用以貼合的接著劑,可使用以往使用的接著劑,並無限制。其中,較佳的例子為PVA系的水性接著劑、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等,更佳為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
如此,使PVA吸附碘的偏光膜,可使用作為偏光鏡單體的膜與基材膜積層。或亦可藉由使用在離型性支撐基材上塗布PVA並在此狀態下進行延伸而得到之在離型性支撐基材上積層偏光鏡(離型性支撐基材積層偏光鏡)者,再將偏光膜轉移至基材膜的方法進行積層。藉由該轉移進行積層的方法,亦與上述貼合方法相同,可較佳地作為將偏光鏡與基材膜積層的方法。使用該轉移方法的情形,偏光鏡的厚度較佳為12μm以下,更佳為10μm以下,再佳為8μm以下,特佳為6μm以下。即使是這種極薄的偏光鏡,因為具有離型性支撐基材而 容易操作,而能夠輕易將偏光鏡積層於基材膜。藉由使用這樣的薄型偏光鏡,可進一步對應薄型化,又可確保可撓性。
另外,將偏光鏡與基材膜積層的技術已為習知,例如,可參照日本特開2001-350021號公報以及日本特開2009-93074號公報等。
具體說明藉由轉移而將偏光鏡與基材膜積層的方法。首先,在未延伸或與長邊方向垂直地單軸延伸的熱塑性樹脂之離型性支撐基材上塗布PVA,再使所得之熱塑性樹脂的離型性支撐基材與PVA的積層體在長邊方向上延伸2~20倍,較佳為3~15倍。延伸溫度較佳為80~180℃,更佳為100~160℃。接著將經延伸的積層體浸漬在含雙色性染料的浴液中,使其吸附雙色性染料。作為雙色性染料,例如,可列舉碘、有機染料等。使用碘作為雙色性染料的情形,較佳係使用含碘及碘化鉀的水溶液作為染色浴。接著浸漬於硼酸的水溶液以進行處理,經水洗後使其乾燥。另外,在雙色性染料的吸附前,亦可進行1.5~3倍的延伸以作為預延伸。另外,上述的方法為一例,可在延伸前進行雙色性染料的吸附,亦可在吸附雙色性染料前以硼酸進行處理。亦可在含有雙色性染料的浴液內或硼酸水溶液的浴液中進行延伸。又,可將該等的步驟分成多個階段而組合進行。
作為熱塑性樹脂的離型性支撐基材(離型膜),可使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等的聚酯膜、聚丙烯、聚乙烯等的聚烯烴膜、聚醯胺膜、聚胺基甲酸酯膜等。 可藉由進行電暈處理或設置離型塗布層、易接著塗布層等,來對於熱塑性樹脂的離型性支撐基材(離型膜)調整剝離力。
以黏著劑或接著劑將離型性支撐基材積層偏光鏡的偏光鏡面貼合於基材膜上,之後將離型性支撐基材剝離,藉此可得到基材膜與偏光鏡的積層體。相對於一般使用的黏著劑的厚度為5~50μm,接著劑為1~10μm。為了薄型化,較佳係使用接著劑,其中更佳係使用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從製程上不需要特別裝置的觀點來看,較佳係使用黏著劑。
接著說明在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中摻合雙色性染料的偏光膜。
雙色性染料,係指具有下述性質的染料:分子在長軸方向上之吸光度與在短軸方向上之吸光度不同。
雙色性染料,較佳係在300~700nm的範圍中具有最大吸收波長(λMAX)。作為這樣的雙色性染料,例如,可列舉吖啶染料、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17-26
染料、花青染料、萘染料、偶氮染料及蒽醌染料等的有機雙色性染料,該等之中,較佳為偶氮染料。作為偶氮染料,可列舉單偶氮染料、雙偶氮染料、參偶氮染料、肆偶氮染料及二苯乙烯(stilbene)偶氮染料等,該等之中,較佳為雙偶氮染料及參偶氮染料。雙色性染料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使用。為了調整色調(無色彩),較佳係組合2種以上,更佳為組合3種以上。特佳為組合3種以上的偶氮化物以使用。
作為較佳的偶氮化物,可列舉日本特開2007-126628號公報、日本特開2010-168570號公報、日本特開2013-101328號公報、日本特開2013-210624號公報等所記載的染料。
雙色性染料中,導入丙烯酸等的聚合物之側鏈的雙色性染料聚合物亦為較佳的形態。作為該等的雙色性染料聚合物,可例示日本特開2016-4055號公報中所列舉的聚合物、日本特開2014-206682號公報的[化6]~[化12]的化合物所聚合的聚合物等。
偏光膜中的雙色性染料的含量,從使雙色性染料之定向良好的觀點來看,在偏光膜中,較佳為0.1~30質量%,更佳為0.5~20質量%,再佳為1.0~15質量%,特佳為2.0~10質量%。
偏光膜中,為了提升膜強度、偏光度、膜均質性等,亦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另外,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亦包含聚合後作為膜者。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係具有聚合性基且呈現液晶性的化合物。
聚合性基係指與聚合反應相關的基團,較佳為光聚合性基。此處,光聚合性基係指因為從後述光聚合起始劑所產生之活性自由基、酸等而能夠進行聚合反應的基團。作為聚合性基,可列舉乙烯基、乙烯氧基、1-氯乙烯基、異丙烯基、4-乙烯基苯基、丙烯醯氧基、甲基丙烯醯氧基、環氧乙烷基、氧雜環丁烷基等。該等之中,較佳為丙烯醯氧基、甲基丙烯醯氧基、乙烯氧基、環氧 乙烷基及氧雜環丁烷基,更佳為丙烯醯氧基。呈現液晶性的化合物,可為熱致液晶,亦可為溶致液晶,又,亦可為熱致液晶中的向列型液晶或層列型液晶。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從可得到更高的偏光特性這樣的觀點來看,較佳為層列型液晶化合物,更佳為高次層列型液晶化合物。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所形成的液晶相若為高次層列相,則可製造定向秩序度更高的偏光膜。
作為較佳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具體例,例如,可列舉日本特開2002-308832號公報、日本特開2007-16207號公報、日本特開2015-163596號公報、特表2007-510946號公報、日本特開2013-114131號公報、WO2005/045485號公報、Lub et al.Recl.Trav.Chim.Pays-Bas,115,321-328(1996)等所記載之內容。
偏光膜中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含有比例,從提高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定向性這樣的觀點來看,在偏光膜中,較佳為70~99.5質量%,更佳為75~99質量%,再佳為80~97質量%,特佳為83~95質量%。
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雙色性染料的偏光膜,可塗布偏光膜用組成物而設置。
偏光膜用組成物中,除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雙色性染料以外,亦可包含溶劑、聚合起始劑、增感劑、聚合抑制劑、均染劑、聚合性非液晶化合物、交聯劑等。
作為溶劑,只要可溶解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則無限制,皆可使用。作為溶劑的具體例,可列舉水; 甲醇、乙醇、異丙醇、乙二醇、丙二醇、賽路蘇等的醇系溶劑;乙酸乙酯、乙酸丁酯、γ-丁內酯等的酯系溶劑;丙酮、甲乙酮、環戊酮、環己酮等的酮系溶劑;甲苯、二甲苯等的芳香族烴溶劑;四氫呋喃、二甲氧基乙烷等的醚系溶劑等。該等的溶劑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
聚合起始劑,只要可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則無限定,皆可使用。作為聚合起始劑,較佳係藉由光產生活性自由基的光聚合起始劑。作為聚合起始劑,例如,可列舉苯偶姻化合物、二苯甲酮化合物、烷基苯酮(alkylphenone)化合物、醯基膦氧化物化合物、三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20-27
化合物、碘鎓鹽、鋶鹽等。
作為增感劑,較佳光增感劑。作為光增感劑,例如,可列舉氧葱酮化合物、蒽化合物、酚噻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20-28
、紅螢烯(rubrene)等。
作為聚合抑制劑,可列舉氫醌類、兒茶酚類、硫酚類。
作為均染劑,可列舉習知的各種界面活性劑。
作為聚合性非液晶化合物,較佳係與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共聚合者。例如,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具有(甲基)丙烯醯氧基的情形,作為聚合性非液晶化合物,可列舉(甲基)丙烯酸酯類。(甲基)丙烯酸酯類可為單官能,亦可為多官能。藉由使用多官能的(甲基)丙烯酸酯類,可提升偏光膜的強度。使用聚合性非液晶化合物的情形,在偏光膜中,較佳為1~15質量%,更佳為2~10質量%,再佳為3~7質量%。聚合性非液晶化合物的含量若超過15質量%,可能導致偏光度降低。
作為交聯劑,可列舉能夠與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以及聚合性非液晶化合物之官能基反應的化合物等。作為交聯劑,具體可列舉異氰酸酯化合物、三聚氰胺、環氧樹脂、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21-29
唑啉化合物等。
將偏光膜用組成物直接塗布於基材膜上或定向層上後,因應需求進行乾燥,加熱並硬化,藉此可設置偏光膜。
作為塗布方法、可採用凹版塗布法、模塗布法、棒塗布法及敷貼器(applicator)法等的塗布法;柔版法等的印刷法等習知的方法。
乾燥係將塗布後的基材膜導入溫風乾燥機、紅外線乾燥機等,較佳以30~170℃,更佳以50~150℃,再佳以70~130℃進行。乾燥時間較佳為0.5~30分鐘,更佳為1~20分鐘,再佳為2~10分鐘。
為了使偏光膜中的雙色性染料及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更加牢固地定向而可進行加熱。加熱溫度較佳係在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形成液晶相的溫度範圍內。
因為偏光膜用組成物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因此較佳係使其硬化。作為硬化方法,可列舉加熱及照光,較佳為照光。藉由硬化可在使雙色性染料定向的狀態下將其固定。硬化較佳係在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形成液晶相的狀態下進行,亦可以呈現液晶相的溫度照光而使其硬化。
照光之中的光線可列舉可見光、紫外光、雷射光等。從容易操作的觀點來看,較佳為紫外光。
照射強度根據聚合起始劑或樹脂(單體)的種類或量而有所不同,例如在365nm基準下,較佳為100~10000mJ/cm2,更佳為200~5000mJ/cm2
偏光膜中,藉由將偏光膜用組成物塗布於因應需求設置的定向層上,使染料沿著定向層的定向方向進行定向,結果具有既定方向的偏光穿透軸。不設置定向層即直接在基材上塗布偏光膜用組成物的情形,可照射偏光之光線而使偏光膜用組成物硬化,藉此使偏光膜定向。再者,較佳係在後續進行加熱處理,藉此可使雙色性染料牢固地沿著高分子液晶的定向方向定向。
此情形,偏光膜的厚度通常為0.1~5μm,較佳為0.3~3μm,更佳為0.5~2μm。
將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雙色性染料的偏光膜與基材膜積層的情形,不僅是在基材膜上直接設置偏光膜以進行積層的方法,在其他離型性膜上依照上述方法設置偏光膜再將其轉移至基材膜的方法亦為較佳。作為離型膜,可列舉前述與離型性支撐基材積層的離型性支撐基材積層偏光鏡中所使用之離型性支撐基材作為較佳例,作為特佳的離型膜,可列舉聚酯膜、聚丙烯膜等。亦可藉由對於離型膜進行電暈處理或在其上設置離型塗布層、易接著塗布層等,以調整剝離力。
將偏光膜轉移至基材膜的方法,與前述的與離型性支撐基材積層的離型性支撐基材積層偏光鏡中所述的方法相同。
(定向層)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偏光鏡,如上所述,可僅為偏光膜,亦可為將偏光膜與定向層組合的構成。
定向層係用以控制偏光膜的定向方向,藉由設置定向層,可賦予偏光度更高的偏光鏡。
作為定向層,只要可使偏光膜成為預期的定向狀態,則可為任何的定向層。作為將定向狀態賦予定向層的方法,例如,可列舉對於表面施行的摩擦處理、無機化合物的斜向蒸鍍(obliqui vapor deposition)、形成具有微溝槽的層等。再者,較佳係藉由照射偏光之光線使分子定向而產生定向功能,以作為光定向層。
以下,說明摩擦處理定向層及光定向層的兩個例子。
[摩擦處理定向層]
作為以摩擦處理所形成之定向層中所使用的聚合物材料,可使用聚乙烯醇及其衍生物、聚醯亞胺及其衍生物、丙烯酸樹脂、聚矽氧烷衍生物等。
首先,將包含上述聚合物材料的摩擦處理定向層用塗布液塗布於基板膜上之後,進行加熱乾燥等,得到摩擦處理前的定向層。定向層用塗布液亦可具有交聯劑。作為交聯劑,例如,可列舉含有多個異氰酸酯基、環氧基、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23-30
唑啉基、乙烯基、丙烯酸基、碳二亞胺基、烷氧基矽基等的化合物;三聚氰胺化合物等的醯胺樹脂;酚樹脂等。
作為摩擦處理定向層用塗布液的溶劑,只要可溶解聚合物材料則無限制,皆可使用。作為溶劑的具體例,可列舉水;甲醇、乙醇、異丙醇、乙二醇、丙二醇、賽路蘇等的醇系溶劑;乙酸乙酯、乙酸丁酯、γ-丁內酯等的酯系溶劑;丙酮、甲乙酮、環戊酮、環己酮等的酮系溶劑;甲苯、二甲苯等的芳香族烴溶劑;四氫呋喃、二甲氧基乙烷等的醚系溶劑等。該等的溶劑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
摩擦處理定向層用塗布液的濃度,可根據聚合物的種類、欲製造之定向層的厚度等適當調整,以固體成分濃度表示,較佳係在0.2~20質量%,更佳係在0.3~10質量%的範圍。
作為塗布之方法,可採用凹版塗布法、模塗布法、棒塗布法及敷貼器法等的塗布法;柔版法等的印刷法等習知的方法。
加熱乾燥的溫度雖亦與基材膜相關,但在PET的情形,較佳係在30~170℃的範圍,更佳係在50~150℃的範圍,再佳係在70~130℃的範圍。若乾燥溫度過低,可能導致所需之乾燥時間變長,生產性不佳。若乾燥溫度過高,則會影響基材膜的定向狀態,導致遲滯降低,或基材膜的熱收縮變大,因而無法依照設計達成光學功能,進而發生平面性變差等的問題。加熱乾燥時間通常為0.5~30分鐘,較佳為1~20分鐘,更佳為2~10分鐘。
摩擦處理定向層的厚度較佳為0.01~10μm,更佳為0.05~5μm,再佳為0.1~1μm。
摩擦處理,一般可藉由以紙或布在一定方向上摩擦聚合物層的表面而實施。一般而言,係使用尼龍、聚酯、丙烯酸等纖維的起毬布之摩擦滾筒,對於定向膜的表面進行摩擦處理。
為了設置相對於長條狀基材膜之長邊方向在既定方向上具有穿透軸的偏光膜,定向層的摩擦方向亦必須成為與其配合的角度。角度的調整,可藉由調整摩擦滾筒與基材膜的角度、調整基材膜之輸送速度及滾筒之旋轉數等來進行。
另外,亦可對於基材膜直接進行摩擦處理,而使基材膜表面具有定向層功能。此情形亦包含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
[光定向層]
光定向層,係指將包含具有光反應性基之聚合物或單體與溶劑的塗布液塗布於基材膜上,再照射偏光、較佳為偏光紫外線,藉此賦予定向限制力的定向膜。光反應性基,係指藉由照光而產生液晶定向能的基團。具體而言,係藉由照光而產生成為液晶定向能之起源的光反應,像是誘發分子定向或引起異構化反應、二聚化反應、光交聯反應或光分解反應。該光反應性基之中,從定向性優良、保持偏光膜的層列型液晶狀態的觀點來看,較佳為引起二聚化反應或光交聯反應者。作為可產生上述反應的光反應性基,較佳為不飽和鍵,尤以雙鍵較佳,特佳為具有選自C=C鍵、C=N鍵、N=N鍵、及C=O鍵之群組中至少一者的基團。
作為具有C=C鍵的光反應性基,例如,可列舉乙烯基、多烯基、二苯乙烯基、茋唑基、茋唑鹽(stilbazolium)基、查耳酮基及桂皮醯基等。作為具有C=N鍵的光反應性基,可列舉具有芳香族希夫鹼及芳香族腙等結構的基團。作為具有N=N鍵的光反應性基,可列舉以偶氮苯基、偶氮萘基、芳香族雜環偶氮基、雙偶氮基及甲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26-31
(formazan)基、氧偶氮苯(azoxybenzene)等作為基本結構者。作為具有C=O鍵的光反應性基,可列舉二苯甲酮基、香豆素基、蒽醌基及馬來醯亞胺基等。該等的基團,亦可具有烷基、烷氧基、芳基、烯丙氧基、氰基、烷氧基羰基、羥基、磺酸基及鹵化烷基等的取代基。
該等之中,較佳為可引起光二聚化反應的光反應性基,而桂皮醯基及查耳酮基,因為光定向所需之偏光照射量較少且容易得到熱穩定性或經時穩定性優良的光定向層,因而較佳。若進一步說明,作為具有光反應性基的聚合物,特佳為該聚合物側鏈的末端部成為桂皮酸結構的具有桂皮醯基者。作為主鏈的結構,可列舉聚醯亞胺、聚醯胺、(甲基)丙烯酸、聚酯等。
作為具體的定向層,例如,可列舉日本特開2006-285197號公報、日本特開2007-76839號公報、日本特開2007-138138號公報、日本特開2007-94071號公報、日本特開2007-121721號公報、日本特開2007-140465號公報、日本特開2007-156439號公報、日本特開2007-133184號公報、日本特開2009-109831號公報、日本特開2002-229039號公報、日本特開 2002-265541號公報、日本特開2002-317013號公報、特表2003-520878號公報、特表2004-529220號公報、日本特開2013-33248號公報、日本特開2015-7702號公報、日本特開2015-129210號公報等所記載的定向層。
作為光定向層形成用塗布液的溶劑,只要可溶解具有光反應性基的聚合物及單體則無限制,皆可使用。作為溶劑的具體例,可例示摩擦處理定向層中所列舉者。光定向層形成用塗布液中,亦可因應需求添加光聚合起始劑、聚合抑制劑、各種穩定劑等。又,光定向層形成用塗布液中亦可添加具有光反應性基的聚合物及單體以外的聚合物、可與具有光反應性基之單體共聚合的不具有光反應性基之單體等。
光定向層形成用塗布液的濃度、塗布方法、乾燥條件等,可例示摩擦處理定向層中所列舉者。光定向層的厚度,與摩擦處理定向層的較佳厚度相同。
對於如此所得之定向前的光定向層,相對基材膜的長邊方向照射既定方向的偏光,藉此可得到定向限制力之方向相對於長條狀基材膜之長邊方向為既定方向的光定向層。
偏光可直接照射於定向前的光定向層,亦可使其穿透基材膜進行照射。
偏光的波長,較佳係在具有光反應性基之聚合物或單體的光反應性基可吸收光能量的波長區域中。具體而言,較佳為波長在250~400nm之範圍的紫外線。
偏光的光源,可列舉氙氣燈、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金屬鹵化物燈、KrF、ArF等的紫外光雷射等,較佳為高壓水銀燈、超高壓水銀燈及金屬鹵化物燈。
偏光,例如可藉由使來自該光源的光線通過偏光鏡而得。藉由調整該偏光鏡的偏光角,可調整偏光的方向。作為該偏光鏡,可列舉偏光濾光器;格蘭-湯普遜、格蘭-泰勒等的偏光稜鏡;線柵型的偏光鏡。偏光較佳係實質上為平行光。
藉由調整照射偏光的角度,可任意調整光定向層之定向限制力的方向。
照射強度根據聚合起始劑或樹脂(單體)的種類或量而有所不同,例如在365nm基準下,較佳為10~10000mJ/cm2,更佳為20~5000mJ/cm2
(偏光鏡之穿透軸與基材膜之慢軸的角度)
偏光鏡之穿透軸與基材膜之慢軸的角度並無特別限制。為了在戴上偏光太陽鏡觀看影像之情形防止黑屏或著色,較佳為30~60度的範圍,更佳為35~55度的範圍。為了減少在以裸視從小角度斜向觀察之情形的些微虹斑等,較佳係使其為10度以下、再佳係使其為7度以下,或較佳係使其為80~100度,再佳係使其為83~97度。該等的角度,可藉由基材膜與偏光鏡的貼合角度、基材膜傾斜延伸的延伸方向、或定向層之定向控制的角度來調整。
3.相位差層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圓偏光板中,在與偏光鏡之基材膜面相反的一側存在相位差層。亦即,該圓偏光板中,於偏光鏡的電致發光(EL)單元側具有相位差層。在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不存在自支持性膜或僅存在1片(此處,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亦包含相位差層本身)的狀態,係本發明之EL顯示裝置的特徵之一。此處,自支持性膜係指在製程上獨立而以膜存在的形態。
又,此處所指的「相位差層」係用以使其具有作為圓偏光板的功能者,具體係指1/4波長層、1/2波長層、C板層等。
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不存在自支持性膜,係指偏光鏡上直接積層作為非自支持性膜的相位差層。此處所說的「直接」,係指在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以及在相位差層彼此之間皆不存在其他層,或即使存在亦僅為接著層或黏著層。
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存在1片自支持性膜,係指在偏光鏡保護膜及所有的相位差層之間僅有1片自支持性膜。
相位差層具有1/2波長層及1/4波長層。
1/2波長層可由下述方式而得:在聚碳酸酯、環烯烴等的定向膜(自支持性膜)或三乙醯基纖維素系(TAC)膜之上,貼合另外準備的設有後述塗布型1/2波長層的相位差膜(自支持性膜)。然而,從確保薄型化或可撓性的觀點來看,較佳係在偏光鏡上直接設置塗布型1/2波長層。
塗布型1/2波長層,係1/2波長層本體藉由塗布所形成之1/2波長層,且不會作為單體而成為獨立狀態。作為設置1/2波長層的方法,可列舉在偏光鏡上塗布相位差性之化合物的方法、另外在具有離型性之基材上設置1/2波長層並將其轉移至偏光鏡上的方法等。作為1/2波長層,較佳為包含液晶化合物的層。作為液晶化合物,例如,可列舉棒狀的液晶化合物、聚合物狀的液晶化合物、具有反應性官能基的液晶化合物等。作為在偏光鏡上塗布相位差性之化合物的方法,較佳係對於偏光鏡進行摩擦處理,或在偏光鏡上設置如上述之定向層而使其具有定向控制力之後再塗布液晶化合物。
另外在離型性基材上設置塗布型1/2波長層並將其轉移至偏光鏡上的方法中,較佳係對於具有離型性的基材進行摩擦處理,或在離型性基材設置如上述之定向層而使其具有定向控制力之後再塗布液晶化合物(1/2波長層)。
又,作為轉移的方法,在具有離型性的基材上塗布雙折射性的樹脂,再對於基材逐一進行延伸而作為1/2波長層的方法亦較佳。
使用黏著劑或接著劑將如此所得之轉移型1/2波長層貼合於偏光鏡後,將離型性基材剝離。為了薄型化,較佳係使用接著劑、尤其是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進行貼合。從製程上不需要特別裝置的觀點而言,使用黏著劑亦為較佳。
從偏光鏡不易受到1/2波長層的塗布溶劑影響的觀點來看,較佳係另外在離型性基材上設置塗布型1/2波長層並將其轉移至偏光鏡上的方法。
1/2波長層的正面遲滯較佳為200~360nm,更佳為240~300nm。
該等的方法及相位差層,例如,可參考日本特開2008-149577號公報、日本特開2002-303722號公報、WO2006/100830號公報、日本特開2015-64418號公報等。
1/4波長層的較佳材料、形態、製造方法、積層方法等,與上述1/2波長層相同。較佳係藉由塗布或轉移而在1/2波長層上設置1/4波長層。
1/4波長層的正面遲滯較佳為100~180nm,更佳為120~150nm。
1/2波長層的定向軸(慢軸)與偏光鏡之穿透軸的角度(θ)較佳為5~20度,更佳為7~17度。1/2波長層的定向軸(慢軸)與1/4波長層的定向軸(慢軸)的角度較佳係在2θ+45度±10度的範圍,更佳係在2θ+45度±5度的範圍,再佳係在2θ+45度±3度的範圍。
該等的角度,在貼合定向膜的情形,可藉由貼合的角度、定向膜的延伸方向等進行調整。
塗布型1/4波長層及1/2波長層的情形,可以摩擦的角度、偏光紫外線的照射角度等進行控制。
在基材上設置塗布型1/4波長層再將其轉移至偏光鏡上的方法中,在以捲對捲貼合的情形,較佳係以摩擦 角度或偏光紫外線的照射角度控制,以使其成為既定角度。
又,使用定向膜的情形以及將雙折射性的樹脂塗布於基材膜再與基材一起延伸的情形,較佳係在斜向上延伸而使以捲對捲貼合的情形成為既定角度。
再者,為了減少從斜向觀察的情形著色的變化等,在1/4波長層上設置C板層亦為較佳的形態。C板層,可配合1/4波長層或1/2波長層的特性使用正或負的C板層。C板層較佳為液晶化合物層。C板層,可直接在1/4波長層之上塗布作為C板層的塗液,或亦可將另外製作的C板層進行轉移。
作為該等的積層方法,可採用各種方法。例如,可列舉以下的方法。
‧藉由轉移而在偏光鏡上設置1/2波長層,再藉由轉移而在其上設置1/4波長層的方法。
‧在離型膜上依序設置1/4波長層及1/2波長層,再將其轉移至偏光鏡上的方法。
‧藉由塗布而在偏光鏡上設置1/2波長層,再藉由轉移而設置1/4波長層的方法。
‧準備膜狀的1/2波長層,藉由塗布或轉移而於其上設置1/4波長層,再將其貼合至偏光鏡上的方法。
又,積層C板層的情形,亦可採用各種方法。例如,藉由塗布或轉移而將C板層設置於偏光鏡上所設置的1/4波長層之上的方法、預先在轉移或貼合的1/4波長層上設置C板層的方法等。
本發明中,從偏光鏡至1/4波長層之間(包含1/4波長層)存在C板層的情形,較佳係從偏光鏡至C板層的所有層(包含C板層)皆為塗布層。這是因為在與偏光鏡之基材膜相反的一側不存在自支持性膜。具體而言,在與偏光鏡之基材膜相反的一側僅存在黏著劑層、接著劑層、保護塗層、定向層及塗布型相位差層的任意組合。藉由這樣的構成,可使圓偏光板薄型化或確保可撓性。
作為積層於偏光鏡與1/4波長層之間的具體例,較佳可列舉:偏光鏡/1/2波長層/黏著劑層/1/4波長層,偏光鏡/黏著劑層/1/2波長層/黏著劑層/1/4波長層,偏光鏡/保護塗層/1/2波長層/黏著劑層/1/4波長層,偏光鏡/保護塗層/黏著劑層/1/2波長層/黏著劑層/1/4波長層等。
另外,上述之中,黏著劑層亦可為接著劑層。又,1/4波長層及1/2波長層中,可在其任一側包含定向層。
作為黏著劑層並無限制,可使用橡膠系、丙烯酸系、胺基甲酸酯系、烯烴系、聚矽氧系等的黏著劑。該等之中,較佳為丙烯酸系的黏著劑。黏著劑,可塗布於對象物,例如偏光板中偏光鏡之一面。較佳係在將無基材的光學用透明黏著劑(離型膜/黏著劑層/離型膜)之單面的離型膜剝離後將其貼合在偏光鏡之一面上設置黏著劑層的方法。作為接著劑,較佳係使用紫外線硬化型、胺基甲酸酯系及環氧系的黏著劑。
接著劑層或黏著劑層係用於偏光鏡、保護塗層、塗布型相位差層或影像顯示單元的貼合。
另外,上述之中,相位差層(1/4波長層及1/2波長層),雖列舉了在設於基材膜與偏光鏡之積層體後再貼合於對象物的例子,但亦可預先在對象物上設置相位差層(1/4波長層及1/2波長層),再將基材膜與偏光鏡之積層體與其貼合。設置C板層的情形亦相同。
如此所得之圓偏光板的厚度,較佳為130μm以下,更佳為100μm以下,再佳為90μm以下,特佳為85μm以下。
再者,圓偏光板的相位差層上(與偏光鏡相反之一側的面),亦可設置包含液晶化合物的圓偏光反射層。圓偏光反射層較佳為膽固醇液晶層。膽固醇液晶層可為1層,但膽固醇液晶層其反射特性中具有波長選擇性,為了在可見光的廣泛區域中呈現均勻的反射特性,因此較佳係設置複數的膽固醇液晶層。膽固醇液晶層更佳為2層以上,再佳為3層以上。膽固醇液晶層較佳為7層以下,再佳為6層以下,特佳為5層以下。
圓偏光反射層,較佳係藉由塗布或轉移包含液晶化合物的圓偏光反射層用塗料而設置。
作為圓偏光反射層中所使用的液晶化合物,可列舉在前述偏光膜或相位差層中所使用的液晶化合物。
再者,為了使圓偏光反射層進行膽固醇液晶定向,較佳係於圓偏光反射層用塗料中含有掌性添加劑。藉由使其含有掌性添加劑,可誘發膽固醇液晶相的螺旋結構,而容易得到膽固醇液晶相。
掌性添加劑並無特別限制,可使用習知的掌性添加劑。作為掌性添加劑,例如,可列舉液晶裝置手冊,第3章4-3項,TN(Twisted Nematic)、STN(Super-twisted nematic display)用掌性劑、199頁,日本學術振興會第142委員會編,1989所記載之化合物、異山梨醇酯、去水甘露糖醇(Isomannide)衍生物等。掌性添加劑較佳係具有聚合性基。掌性添加劑的摻合量,相對於液晶化合物100質量份,較佳為1~10質量份。
藉由塗布而將圓偏光反射層設置於相位差層上的情形,可直接塗布於相位差層上,亦可設置定向層再塗布於其上。藉由轉移而設置圓偏光反射層的情形,可直接在離型性基材上塗布圓偏光反射層用塗料,或在離型性基材上設置定向層後再於其上塗布圓偏光反射層用塗料。亦可在離型性基材上依序設置圓偏光反射層及相位差層,再將其轉移至偏光鏡上。亦可在離型性基材上依序設置圓偏光反射層及一部分的相位差層,並另外於偏光鏡上設置另外一部分的相位差層,再將其轉移至該相位差層上。定向層較佳係使用上述者。
圓偏光反射層,例如,可參考日本特開平1-133003號公報、日本專利3416302號公報、日本專利3363565號公報、日本特開平8-271731號公報、國際公開第2016/194497號、日本特開2018-10086號公報等所記載之內容。
圓偏光反射層的厚度較佳為2.0~150μm,更佳為5.0~100μm。另外,圓偏光反射層為複數層的情形,總厚度較佳亦在上述範圍內。
藉由將圓偏光反射層與圓偏光板組合,可在EL顯示裝置中設置用以防止反射之圓偏光板的情形,減少輝度的降低。再者,藉由塗布或轉移而設置偏光鏡、相位差層以及圓偏光反射層,而成為在偏光鏡與圓偏光反射層之間(包含偏光鏡本身與圓偏光反射層)不具有自支持性膜的結構,藉此可使圓偏光板薄化,而容易因應EL顯示裝置的薄型化。又,這樣的結構,最適合作為可折疊、可捲曲等的可撓性EL顯示裝置。
[B.EL單元]
本發明的EL顯示裝置中,於較EL單元更靠近辨視側,具備前述圓偏光板。EL單元並無限制,可使用習知者,其中從薄型的觀點來看,較佳為有機EL單元。較佳係以黏著劑將EL單元與圓偏光板貼合。
本發明的EL顯示裝置,因為使用具有特定面內遲滯的基材膜,並使存在於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的自支持性膜的數量為1片以下,而且使用具有1/2波長層及1/4波長層的圓偏光板作為相位差板,因此辨視性優良(抑制虹斑)、可薄型化、且在製造步驟中不易引起問題。尤其適用於40型(顯示部的對角線長度為40英吋)以上,進一步適用於50型(顯示部的對角線長度為50英吋)以上的大型EL顯示裝置。
又,在作為可撓性EL顯示裝置的情形,即使在反復彎折或放置在高溫狀態下的情形,經積層的構件彼此不易剝離,也不易產生摺痕。
作為可撓性EL顯示裝置,可較佳地使用於攜帶時可摺疊成V字形、Z字形、W字形、雙開形等的EL顯示裝置(摺疊型EL顯示裝置)、或可捲成筒狀的EL顯示裝置(捲曲型EL顯示裝置)的任一種。
摺疊型EL顯示裝置,在摺疊內面側具有顯示部的情形,在摺疊的狀態下,圓偏光板的彎曲半徑會變小。在這種EL顯示裝置的情形,藉由將基材膜的主定向方向配置於與摺疊方向(摺疊動作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可有效減少反復摺疊操作所造成的摺疊痕跡。另外,垂直方向中,基材膜的主定向方向與摺疊方向的角度較佳為75~105度,更佳為80~100度,再佳為83~97度。
作為能夠減少摺疊痕跡的理由,係認為雖然反復摺疊操作導致基材膜被拉伸,但因為拉伸方向與分子的主定向方向垂直,而使得基材膜變得容易拉伸。本發明的可撓性影像顯示裝置,可較佳地用於彎曲半徑為5mm以下,更佳為4mm以下,特佳為3mm的摺疊型影像顯示裝置。
在摺疊型EL顯示裝置中,於該裝置的摺疊外表面側具有顯示部的情形,或即使於內表面但彎曲半徑亦未變小的情形,或捲曲型影像顯示裝置的情形,基材膜的主定向方向無特別限制,皆可使用。然而,這樣的情形,使基材膜的主定向方向與摺疊方向平行,亦為較佳的形態。藉由使其平行,具有在展開時影像顯示裝置整體的平面性變好的傾向。此情形,基材膜的主定向方向與摺疊方向的角度較佳為15度以下,更佳為10度以下,再佳為7度以下。
本發明的可撓性EL顯示裝置,即使反復彎折或放置在高溫狀態下的情形亦不會剝離,不易產生摺痕,辨視性優良。再者,使用聚酯膜作為圓偏光板的基材膜的情形,可提供具有耐透濕性、尺寸穩定性、機械強度以及化學穩定性優良之圓偏光板的EL顯示裝置。
實施例
以下,參照實施例更具體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限於下述實施例。在符合本發明之主旨的範圍內可適當添加變化而據以實施,此等皆包含於本發明之技術範圍。
實施例中的物性評價方法如下。
(1)遲滯(Re)
遲滯係在膜上正交之雙軸的折射率之異向性(△Nxy=|nx-ny|)與膜厚d(nm)的乘積(△Nxy×d)所定義的參數,其係表示光學等向性及異向性的標度。雙軸之折射率的異向性(△Nxy)由以下方法求得。使用分子定向儀(Oji Scientific Instruments股份有限公司製,MOA-6004型分子定向儀)求得膜的定向軸方向,以定向軸方向為長邊,裁切出4cm×2cm的長方形,以作為測量用樣本。針對該樣本,使用阿貝式折射儀(ATAGO公司製,NAR-4T,測量波長589nm)測量正交之雙軸的折射率(nx,ny)以及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將該雙軸的折射率之差值的絕對值(|nx-ny|)作為折射率的異向性(△Nxy)。膜厚d(nm)係使用電子測微儀(feinpruf公司製,Millitron 1245D)測 量,將單位換算成nm。從折射率之異向性(△Nxy)與膜厚d(nm)的乘積(△Nxy×d)求得遲滯(Re)。
(2)Nz係數
將|ny-nz|/|ny-nx|所得之值作為Nz係數。其中,以ny>nx的方式選擇ny及nx的值。
(3)面定向度(△P)
將(nx+ny)/2-nz所得之值作為面定向度(△P)。
(4)厚度方向遲滯(Rth)
厚度方向遲滯,係表示將從膜厚方向剖面觀看時的兩個雙折射△Nxz(=|nx-nz|)、△Nyz(=|ny-nz|)分別乘上膜厚d所得之遲滯平均的參數。以與測量遲滯相同的方法,求得nx、ny、nz與膜厚d(nm),算出(△Nxz×d)與(△Nyz×d)的平均值,以求得厚度方向遲滯(Rth)。
(5)波長380nm中的透光率
使用分光光度計(日立製作所製,U-3500型),以空氣層作為標準,測量各膜在波長300~500nm區域的透光率,求得在波長380nm中的透光率。
上述基材膜的各種特性,係在寬度方向上採樣3點(中央、兩端部的3點),並且取平均值。
(6)膜定向主軸與長邊方向的角度、或膜定向主軸與和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的角度
膜的定向主軸方向,係使用分子定向儀(Oji Scientific Instruments股份有限公司製,MOA-6004型分子定向儀)求得,其係以與長邊方向或與和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的角度表示。
(7)基材膜及圓偏光板的厚度
以市售數位厚度計測量基材膜及圓偏光板的厚度。
(8)以塗布所形成之各層的厚度
以塗布所形成之各層的厚度,係由環氧樹脂將以相同塗布條件塗布於PET膜(因應需求實施易接著處理的PET)上者進行包埋,裁切出切片,並以顯微鏡觀察。顯微鏡係因應厚度而使用光學顯微鏡、穿透式電子顯微鏡或掃描式電子顯微鏡。
(9)操作性
將製作而成的圓偏光板裁切為相當於A5尺寸,在外徑6英吋的紙筒上,以長度方向作為捲動方向,與厚度50μm的雙軸延伸PET膜一起捲繞。捲繞係在將PET膜捲繞3m的時間點,插入圓偏光板樣本後,再捲繞7m的PET膜。又,準備僅捲繞基材膜者以作為對照組。將此等在40℃下存放3天,回到室溫後進行退繞,使彎曲的凸部朝上,放置於玻璃板上,觀察30分鐘後的彎曲狀 態。又,從上按壓,測試是否容易使其平整。評價基準如下。
◎:與對照組大致相同,幾乎無彎曲。
○:彎曲程度稍微大於對照組,但容易使其平整。
△:彎曲程度大於對照組,但能夠使其平整。
×:彎曲程度遠大於對照組,難以使其平整。
(10)對應偏光太陽鏡
從市售的有機EL顯示器(LG公司製有機EL電視C6P 55英吋),去除圓偏光板(較有機EL元件被配置於更靠近辨視側的圓偏光板),作為替代,以將PET膜配置於辨視側的方式,將以下所得之圓偏光板配置於有機EL顯示器內。偏光鏡之吸收軸,係以與原來的圓偏光板之偏光鏡的吸收軸相同的方式配置。
戴上偏光太陽鏡觀察顯示器。評價基準如下。
○:未觀察到虹斑,可看見影像(基材膜之慢軸方向與偏光鏡之吸收軸方向約為45度)
×:具有影像全黑而無法觀看的角度(基材膜之慢軸方向與偏光鏡之吸收軸方向正交或平行)
(11)抗反射效果
以目視確認對於上述(10)的評價中所使用的EL顯示裝置之抗反射效果。
○:確認與原來的圓偏光板具有幾乎相同的抗反射效果。
×:未發現抗反射效果。
(12)r=3耐彎曲性
準備尺寸為50mm×100mm的圓偏光板樣本,使用無負載U形伸縮試驗機(YUASA SYSTEM機器公司製,DLDMLH-FS),將彎曲半徑設定為3mm,以1次/秒的速度將其彎曲10萬次。此時,係將樣本於長邊側兩端部10mm的位置固定,而使彎曲的部分為50mm×80mm,彎曲的內側為基材膜側,且基材膜的慢軸與彎折方向正交。彎曲處理結束後,使樣本的彎曲內側朝下並置於平面上,以目視進行檢査。評價基準如下。
◎:無法確認樣本的變形。
○:樣本雖變形,但水平放置時,浮起的最大高度小於5mm。
×:樣本具有摺痕,或水平放置時,浮起的最大高度為5mm以上。
(13)r=5耐彎曲性
將彎曲半徑設定為5mm,使彎曲的外側為基材膜側,並使基材膜的慢軸與彎折方向平行,除此之外,與r=3耐彎曲性試驗相同地進行。
(14)耐熱彎曲性
以使基材膜面為內側、彎曲半徑為3mm的方式將尺寸50mm×100mm的樣本在長邊的方向上彎折180度,並 以工具固定,於溫度60℃、RH65%放置3小時。之後,於室溫卸除固定具,觀察1小時後的狀態。使基材膜的慢軸與彎折方向正交。評價基準如下。
◎:幾乎恢復成平面
○:稍微彎折的狀態(小於20度)
×:彎折的狀態(20度以上)
<易接著層成分的製造> (聚酯樹脂的聚合)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及部分回流式冷卻器的不銹鋼製高壓釜中,放入194.2質量份的對苯二甲酸二甲酯、184.5質量份的間苯二甲酸二甲酯、14.8質量份的間苯二甲酸二甲酯-5-磺酸鈉、233.5質量份的二乙二醇、136.6質量份的乙二醇以及0.2質量份的鈦酸四正丁酯,在從160℃至220℃的溫度下,花費4小時進行酯交換反應。接著,將混合物升溫至255℃,使反應系統緩慢減壓後,於30Pa的減壓下,進行反應1小時30分鐘,得到共聚合聚酯樹脂。所得之共聚合聚酯樹脂為淡黃色透明。測量共聚合聚酯樹脂的還原黏度,結果為0.70dl/g。另外,還原黏度,係相對於0.1g的樹脂,使用25mL的酚(60質量%)與1,1,2,2-四氯乙烷(40質量%)之混合溶劑作為溶劑,在30℃下進行測量的值。以DSC測量所得的玻璃轉移溫度為40℃。
(聚酯水分散體的調製)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及回流裝置的反應器中,放入30質量份的聚酯樹脂以及15質量份的乙二醇正丁醚,於110℃一邊加熱一邊攪拌,藉此溶解樹脂。樹脂完全溶解之後,一邊攪拌聚酯溶液,一邊緩慢加入55質量份的水。添加結束後,一邊攪拌混合液,一邊冷卻至室溫,得到固體成分30質量%的乳白色聚酯水分散體。
(聚乙烯醇水溶液的調製)
在具備攪拌機及溫度計的容器中,放入90質量份的水,一邊攪拌一邊緩慢添加10質量份的聚乙烯醇樹脂(Kuraray製,聚合度500及皂化度74%)。添加結束後,一邊攪拌混合液,一邊加熱至95℃,使樹脂溶解。樹脂溶解後,一邊攪拌混合液一邊冷卻至室溫,得到固體成分10質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
(在易接著層P1中所使用的封端聚異氰酸酯交聯劑的聚合)
在具備攪拌機、溫度計及回流冷卻管的燒瓶中,放入100質量份的以二異氰酸六亞甲酯作為原料的具有異聚氰酸酯結構的聚異氰酸酯化合物(Asahi Chemicals製,DURANATE TPA)、55質量份的丙二醇單甲醚乙酸酯以及30質量份的聚乙二醇單甲醚(平均分子量750),於氮氣環境下保持70℃ 4小時。之後,使反應液的溫度下降至50℃,滴下47質量份的甲乙酮肟。測量反應液的紅外光譜,確認異氰酸酯基的吸收消失,得到固體成分75質量%的封端聚異氰酸酯水分散液。
(易接著層P1用塗布液的調製)
混合下述原料製作塗布液。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45-1
(易接著層P2中使用的胺基甲酸酯樹脂的聚合)
以下述順序製作以脂肪族系聚碳酸酯多元醇作為構成成分的胺基甲酸酯樹脂。在具備攪拌機、戴氏冷凝器(Dimroth condenser)、氮氣導入管、氧化矽凝膠乾燥管及溫度計的四頸燒瓶中,放入43.75質量份的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12.85質量份的二羥甲基丁酸、153.41質量份的數量平均分子量2000的聚六亞甲基碳酸酯二醇、0.03質量份的二丁基錫二月桂酸酯以及作為溶劑的丙酮84.00質量份,於氮氣環境下、75℃攪拌3小時, 確認反應液到達既定的胺當量。接著,將該反應液的溫度下降至40℃後,添加8.77質量份的三乙胺,得到聚胺基甲酸酯預聚物溶液。接著,在具備可高速攪拌之均質分散機的反應容器中,添加450g的水,調整至25℃,一邊以轉速2000min-1將水攪拌混合,一邊添加聚胺基甲酸酯預聚物溶液使其分散。之後,於減壓下,從混合液去除丙酮及水的一部分,藉此調製固體成分35%的水溶性聚胺基甲酸酯樹脂。所得之以脂肪族系聚碳酸酯多元醇作為構成成分的聚胺基甲酸酯樹脂,其玻璃轉移點溫度為-30℃。
(易接著層P2中使用的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46-22
唑啉系交聯劑的聚合)
在具備溫度計、氮氣導入管、回流冷卻器、滴液漏斗以及攪拌機的燒瓶中,投入作為水性媒介的離子交換水58質量份與異丙醇58質量份的混合物,以及4質量份的聚合起始劑(2,2’-偶氮雙(2-脒基丙烷)‧二氯酸鹽)。另一方面,在滴液漏斗中,投入作為具有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46-32
唑啉基之聚合性不飽和單體的2-異丙烯基-2-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46-33
唑啉16質量份、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乙二醇的平均加成莫耳數:9莫耳,新中村化學製)32質量份以及甲基丙烯酸甲酯32質量份的混合物,於氮氣環境下,於70℃花費1小時進行滴液。滴液結束後,將反應溶液攪拌9小時,藉由冷卻,得到固體成分濃度40質量%的具有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46-34
唑啉基的水溶性樹脂。
(易接著層P2的塗布液的調製)
混合下述原料,製作用以形成與功能性層之接著性優良之塗布層的塗布液。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47-2
<基材膜用聚酯樹脂的製造> (製造例1-聚酯X)
使酯化反應槽升溫,在到達200℃的時間點,加入86.4質量份的對苯二甲酸及64.6質量份的乙二醇,一邊攪拌一邊加入0.017質量份的作為觸媒的三氧化銻、0.064質量份的乙酸鎂四水合物、0.16質量份的三乙胺。接著進行加壓升溫,以錶壓0.34Mpa、240℃的條件進行加壓酯化反應後,使酯化反應槽回到常壓,添加0.014質量份的磷酸。再花費15分鐘升溫至260℃,添加0.012 質量份的磷酸三甲酯。接著,於15分鐘後,以高壓分散機進行分散處理,再於15分鐘後,將所得之酯化反應產物轉移至聚縮合反應槽,在280℃、減壓下進行聚縮合反應。
聚縮合反應結束後,以95%分割直徑為5μm的NASLON製過濾器進行過濾處理,從噴嘴擠製為股線狀,使用預先進行過濾處理(孔徑:1μm以下)的冷卻水進行冷卻及硬化,再裁切為顆粒狀。所得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X)的極限黏度(固有黏度)為0.68dL/g,實質上未含有非活性粒子及內部析出粒子(以下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X)簡稱為PET(X))。
(製造例2-聚酯Y)
將經乾燥的紫外線吸收劑(2,2’-(1,4-伸苯基)雙(4H-3,1-苯并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48-23
-4-酮)10質量份以及PET(X)90質量份混合,使用揉合擠製機,得到含有紫外線吸收劑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Y)。(以下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Y)簡稱為PET(Y))。
(基材膜的製造)
作為基材膜中間層用原料,將90質量份的不含有粒子之PET(X)樹脂顆粒與10質量份的含有紫外線吸收劑之PET(Y)樹脂顆粒於135℃減壓乾燥(1Torr)6小時後,供給至擠製機2(中間層II層用),並以常法將PET(X)乾燥,分別供給至擠製機1(外層I層及外層III用),於 285℃溶解。將該2種聚合物分別以不銹鋼燒結體的濾材(公稱過濾精度10μm粒子95%切割)進行過濾,以2種3層合流塊進行積層,從噴嘴擠製為片狀後,使用靜電施加澆鑄法,捲附於表面溫度30℃的鑄造鼓輪,進行冷卻及固化,製作未延伸膜。此時調整各擠製機的吐出量,使I層、II層及III層的厚度比成為10:80:10。
接著,藉由逆輥法,以乾燥後的塗布量為0.12g/m2的方式,在該未延伸PET膜的單面上塗布P1塗布液、並於對面塗布P2塗布液,之後導入乾燥機,於80℃乾燥20秒。
將形成有該塗布層的未延伸膜導入拉幅延伸機,一邊以夾具夾持膜的端部,一邊將其導入溫度135℃的熱風區域,在寬度方向上延伸3.8倍。接著,在保持寬度方向上之延伸幅度的狀態下,於溫度225℃下處理30秒,之後冷卻至130℃,再以剪切刀將膜的兩端部切斷,以0.5kg/mm2的張力切除耳部後進行捲繞,得到膜厚70μm的單軸定向PET膜(TD)。另外,膜整體的極限黏度為0.65dL/g。所得之單軸定向PET膜(TD)的特性顯示於表1。
針對所得之膜的長邊方向的兩端部、中央部及位於端部與中央部之中間的中間部共5點,測量膜的定向主軸(慢軸)的方向。定向主軸為與長邊方向正交的方向,定向主軸與和長邊方向正交之方向的角度,係5點的平均為0度,而在5點之中最大為5度。
相同地,使用經加熱的輥群及紅外線加熱器,將所得之未延伸膜加熱至105℃,之後以具有圓周速率差的輥群,於行進方向上延伸4倍。接著,以乾燥後的塗布量為0.12g/m2的方式,藉由逆輥法在該於縱向上延伸的PET膜之單面上塗布P1塗布液、並於其對面塗布P2塗布液,之後導入拉幅延伸機,以夾具夾持膜的端部,一邊維持寬度,一邊於溫度135℃下進行乾燥,之後在溫度220℃下處理30秒後,冷卻至130℃並進行捲繞,得到膜厚度70μm的單軸定向PET膜(MD)。所得之單軸定向PET膜(MD)的特性顯示於表1。
所得之膜的定向主軸為長邊方向,而定向主軸與長邊方向的角度,其5點的平均為0度,5點之中最大為1度。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50-3
(硬塗層的積層)
將95質量份的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硬塗劑(荒川化學工業公司製,BEAMSET(註冊商標)577,固體成分濃度100%)、5質量份的光聚合起始劑(BASF Japan公司製,Irgacure(註冊商標)184,固體成分濃度100%)以及0.1質量份的均染劑(BYK Japan公司製,BYK307,固體成分濃度100%)混合,以甲苯/MEK=1/1的溶劑稀釋,調製濃度40%的塗布液。
使用線棒於基材膜的易接著層P2面上,以使乾燥後的膜厚為5.0μm的方式塗布硬塗塗布液,於80℃下使其乾燥1分鐘後,照射紫外線(積算光量200mJ/cm2)。
(偏光鏡的積層)
作為於基材膜上設置偏光鏡的方法,進行以下的4種方法。
(A)在基材膜上設置摩擦定向層,再於其上設置包含液晶化合物與雙色性染料之偏光膜的方法(偏光鏡積層方法A)
(B)在基材膜上設置光定向層,再於其上設置包含液晶化合物與雙色性染料之偏光膜的方法(偏光鏡積層方法B)
(C)在熱塑性基材上設置包含PVA/碘之偏光膜後,將其轉移至基材膜的方法(偏光鏡積層方法C)
(D)製作包含PVA/碘的偏光膜,將其與基材膜貼合的方法(偏光鏡積層方法D)
各方法詳細如下。
[偏光鏡積層方法A] (摩擦定向層的形成)
使用棒塗機將下述組成的摩擦定向層用塗料塗布於基材膜的易接著層P1面,於120℃乾燥3分鐘,形成厚度200nm的膜。接著,以捲繞有尼龍製起毬布的摩擦輥對所得之膜的表面進行處理,得到積層了摩擦定向層的 基材膜。摩擦方向,係相對於膜的長邊方向為0度、45度或90度。
摩擦定向層用塗料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52-5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
參考日本特表2007-510946號公報的段落[0134]的記載以及Lub et al.Recl.Trav.Chim.Pays-Bas,115,321-328(1996),合成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甲)、及下式(2)表示的化合物(乙)。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52-10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52-11
參考日本特開昭63-301850號公報的實施例1,合成下式(3)表示的染料(丙)。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52-12
參考日本特公平5-49710號公報的實施例2,合成下式(4)表示的染料(丁)。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53-13
參考日本特公昭63-1357號公報的通式(1)的化合物的製造方法,合成下式(5)表示的染料(戊)。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53-14
(偏光膜的形成)
使用棒塗機將包含75質量份的化合物(甲)、25質量份的化合物(乙)、2.5質量份的染料(丙)、2.5質量份的染料(丁)、2.5質量份的染料(戊)、6質量份的Irgacure(註冊商標)369E(BASF公司製)以及250質量份的鄰二甲苯的偏光膜用塗料塗布於積層了摩擦定向層的基材膜上,於110℃乾燥3分鐘,形成厚度2μm的膜。接著照射UV光,於基材膜上設置偏光鏡。
[偏光鏡積層方法B] (光定向層用塗料的合成)
根據日本特開2013-33248號公報的實施例1、實施例2以及實施例3的記載,製造下式(6)表示的聚合物(己)在環戊酮中的5質量%溶液。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54-15
(光定向層的形成)
使用棒塗機在基材膜的單面上塗布上述組成的光定向層用塗料,於80℃下乾燥1分鐘,形成厚度150nm的膜。接著,照射偏光UV光,得到積層有光定向層的基材膜。使UV光的偏光方向,相對於膜的長邊方向為45度。
將前述的偏光膜用塗料塗布於光定向層上,相同地在積層了定向層的基材膜上設置偏光層。
[偏光鏡積層方法C] (基材積層偏光鏡的製造)
使用聚酯X作為熱塑性樹脂基材,製作厚度100μm的未延伸膜,在該未延伸膜的單面塗布聚合度2400、皂化度99.9莫耳%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並使其乾燥,以形成PVA層。
於120℃、在圓周速率不同的輥間,將所得之積層體在長邊方向上延伸2倍並進行捲繞。接著,以4%的硼 酸水溶液對於所得之積層體處理30秒後,浸漬於碘(0.2%)與碘化鉀(1%)的混合水溶液60秒以將其染色,接著以碘化鉀(3%)與硼酸(3%)的混合水溶液處理30秒。
再者,在72℃的硼酸(4%)與碘化鉀(5%)的混合水溶液中,將該積層體於長邊方向上進行單軸延伸。接著,以4%碘化鉀水溶液將延伸後的積層體洗淨,以氣刀去除水溶液後,在80℃的烘箱中進行乾燥,將兩端部切開並捲繞,得到寬度30cm、長度1000m的基材積層偏光鏡1。總延伸倍率為6.5倍,偏光鏡的厚度為5μm。另外,將基材積層偏光鏡1包埋於環氧樹脂,再裁切出切片,以光學顯微鏡觀察,而讀取厚度。
(偏光層的積層)
在基材膜上塗布紫外線硬化型的丙烯酸系接著劑後,貼合基材積層偏光鏡1的偏光鏡面,從基材積層偏光鏡1側照射紫外線,在基材膜上積層基材積層偏光鏡1。之後,將熱塑性樹脂基材剝離,以在基材膜上設置偏光鏡。
[偏光鏡積層方法D] (單層偏光鏡的製造)
將皂化度99.9%的聚乙烯醇樹脂膜引導至具有圓周速率差的輥,於100℃進行單軸延伸3倍。將所得之延伸聚乙烯醇延伸膜在碘化鉀(0.3%)與碘(0.05%)的混合水溶液中進行染色後,於72℃的硼酸10%水溶液中進行單 軸延伸1.8倍。之後,在離子交換水中進行水洗處理,再浸漬於6%碘化鉀水溶液,以氣刀去除水溶液後,於45℃進行乾燥,得到偏光鏡。偏光鏡的厚度為18μm。
(偏光鏡的積層)
在基材膜上塗布紫外線硬化型的丙烯酸系接著劑後,貼合單層偏光鏡,從基材積層偏光鏡側照射紫外線,於基材膜上設置偏光鏡。
(相位差層的積層)
作為在偏光鏡上設置相位差層的方法,進行以下4種方法。
(F)藉由塗布而在偏光鏡上設置1/2波長層及1/4波長層的方法(相位差層的積層方法F)
(G)將設置於離型膜上的1/2波長層轉移至偏光鏡上,再將設置於離型膜上的1/4波長層轉移至其上的方法(相位差層的積層方法G)
(H)在離型膜上設置1/4波長層及1/2波長層,再將其轉移至偏光鏡上的方法(相位差層的積層方法H)
(I)藉由塗布而在1/4波長層上設置1/2波長層,將其1/2波長層面貼合於偏光鏡的方法(相位差層的積層方法I)
各方法詳細如下。
[相位差層的積層方法F]
在設置於基材膜上的偏光鏡之上,塗布聚乙烯醇(聚乙烯醇1000完全皂化型的2質量%水溶液(界面活性劑0.2%))並進行乾燥,得到厚度約100nm的聚乙烯醇膜。接著,對於聚乙烯醇膜的表面實施摩擦處理。摩擦處理的角度,相對於偏光鏡的吸收軸,成為15度。
接著,藉由棒塗布法將具有以下組成的相位差層形成用溶液塗布於經實施摩擦處理的面。使塗布後的膜乾燥,進行定向處理後照射紫外線使其硬化,以製作1/2波長層。
相位差層形成用溶液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57-6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57-16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57-7
接著,在1/2波長層上以相同的方式設置聚乙烯醇膜,進行摩擦處理。摩擦處理的角度,係相對於偏光鏡的吸收軸成為73度。藉由棒塗布法塗布相位差層形成用溶液,並使其乾燥,進行定向處理後,照射紫 外線使其硬化。在棒塗布中調整厚度而成為1/4波長層的方式。
[相位差層的積層方法G]
對於厚度50μm的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進行摩擦處理。藉由棒塗布法將相位差層形成用溶液塗布於摩擦處理面,並使其乾燥,進行定向處理後,照射紫外線使其硬化,在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設置1/2波長層。接著,使用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將1/2波長層面與設於基材膜的偏光鏡面貼合。之後,將雙軸延伸PET膜剝離。貼合係以相對於偏光鏡的吸收軸成為15度的方式進行。
以相同的方式在雙軸延伸PET膜上設置1/4波長層,使用光學用透明黏著劑片,貼合於先前的1/2波長層。貼合係以相對於偏光鏡的吸收軸成為75度的方式進行。
[相位差層的積層方法H]
對於厚度50μm的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進行摩擦處理。藉由棒塗布法將相位差層形成用溶液塗布於摩擦處理面,並使其乾燥,進行定向處理後,照射紫外線使其硬化,在雙軸延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膜上設置1/4波長層。再於1/4波長層上塗布聚乙烯醇(聚乙烯醇1000完全皂化型的2質量%水溶液(界面活性劑0.2%))使其乾燥,得到厚度約100nm的聚乙烯醇膜。接 著,對於聚乙烯醇膜的表面實施摩擦處理。藉由棒塗布法將相位差層形成用溶液塗布於PVA的摩擦處理面並使其乾燥,進行定向處理後,照射紫外線使其硬化,以設置1/2波長層。係以設置1/4波長層時的摩擦方向與設置1/2波長層時的摩擦方向的角度成為60度的方式進行。再者,使用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將1/2波長層面與設於基材膜的偏光鏡面貼合。之後,將雙軸延伸PET膜剝離。貼合係以偏光鏡的吸收軸與1/2波長層的摩擦方向成為15度、與1/4波長層的摩擦方向成為75度的方式進行。
[相位差層的積層方法I]
從在長度方向上具有慢軸的1/4波長膜的輥將1/4波長膜捲出,裁切必要的長度,對其表面進行摩擦處理。以與相位差層的積層方法F相同的方法,於該摩擦處理面上設置1/2波長層。再者,使用紫外線硬化型接著劑,將1/2波長層面與設於基材膜的偏光鏡面貼合。另外,1/4波長膜係使用以下述方式製造者:將丙烯-乙烯無規共聚物(乙烯含有率5%)擠製為片狀,再以輥於長度方向上進行延伸(厚度20μm)。貼合係以偏光鏡的吸收軸與1/2波長層之摩擦方向成為15度、以與1/4波長層的慢軸方向成為75度的方式進行。
另外,上述由塗布所形成之相位差層的厚度,於1/4波長層為1.2μm,於1/2波長層為2.3μm。接著劑層的厚度為3μm。
[實施例1~18]
如表2所示,於基材膜上以表2所示之方法設置偏光鏡及相位差層,以製作圓偏光板。
[比較例1]
以偏光鏡積層方法D將偏光鏡積層於基材膜後,使用PVA接著劑於偏光鏡上黏著厚度80μm的TAC膜,以製作偏光板。再者,以相位差層的積層方法I於該偏光板的TAC膜上設置相位差層,以製作圓偏光板。
[比較例2]
以偏光鏡積層方法A於基材膜積層偏光鏡後,於偏光鏡上積層1/2波長膜,再於其上積層1/4波長膜。1/2波長膜,係使用使1/4波長膜的厚度為2倍者,各積層係依照相位差層的積層方法I進行。1/2波長板係相對於偏光鏡的吸收軸成為15度的態樣,1/4波長層係相對於偏光鏡的吸收軸成為75度的態樣。
實施例1~18以及比較例1~2中所得之圓偏光板的特性顯示於表2。另外,所有例子中抗反射效果皆為○。又,不透過偏光太陽鏡以目視觀察來評價進行抗反射效果時使用的EL顯示裝置,結果具有各實施例之圓偏光板的EL顯示裝置並未觀察到虹斑,可得到良好的辨視性。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61-18
再者,實施例1~18及比較例1~2中所得之圓偏光板之可撓性的特性顯示於表3。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63-19
(圓偏光反射層用塗料的製作)
準備下述組成之固體成分濃度5%的甲乙酮/環己酮(95/5質量比)溶液。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64-8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64-20
‧下述含氟化合物(2) 0.075質量份
Figure 108110108-A0202-12-0064-21
(圓偏光反射層的形成)
以棒塗機將圓偏光反射層用塗料塗布於實施例中所得之圓偏光板的相位差層面,於85℃進行乾燥。接著,在85℃的烘箱內照射紫外線,以設置圓偏光反射層。
(積層有圓偏光反射層的圓偏光板之評價)
將積層有上述所得之圓偏光反射層的圓偏光板相同地組裝至EL顯示器,以目視觀察,結果相較於未積層有圓偏光反射層的各實施例之圓偏光板,確認提升輝度的效果。
又,相同地評價操作性、耐彎曲性,結果皆為與原來的各實施例相同的水準。
本發明的EL顯示裝置,使用具有特定面內遲滯的基材膜,使存在於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的自支持性膜的數量為1片以下,並使用具有1/2波長層及1/4波長層圓偏光板作為相位差板,因此辨視性優良(抑制虹斑)、可薄型化、在製造步驟中不易發生問題。
又,在作為可撓性EL顯示裝置的情形,即使在反復彎折或放置在高溫狀態下的情形,經積層的構件彼此不易剝離,也不易產生摺痕。
再者,使用聚酯膜作為圓偏光板的基材膜的情形,可提供具有耐透濕性、尺寸穩定性、機械強度以及化學穩定性優良之圓偏光板的EL顯示裝置。

Claims (7)

  1. 一種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係具備電致發光單元以及配置於較該電致發光單元更靠近辨視側之圓偏光板的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特徵為:該圓偏光板,依序具有相位差層、偏光鏡及基材膜,(1)基材膜的面內遲滯為3000~30000nm,(2)於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不存在自支持性膜,或僅存在1片(此處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亦包含相位差層本身),(3)相位差層具有1/2波長層及1/4波長層,及(4)基材膜的厚度為50~150μm。
  2. 如請求項1之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為可撓性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3. 一種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係具備電致發光單元以及配置於較該電致發光單元更靠近辨視側之圓偏光板的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特徵為:該圓偏光板,依序具有相位差層、偏光鏡及基材膜,(1)基材膜的面內遲滯為3000~30000nm,(2)於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不存在自支持性膜,或僅存在1片(此處偏光鏡與相位差層之間,亦包含相位差層本身),(3)相位差層具有1/2波長層及1/4波長層,(5)該電致發光顯示裝置為摺疊型,顯示部設置在 摺疊內面側,及(6)以基材膜的主定向方向與摺疊方向的角度成為75~105度的方式來配置。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偏光鏡的厚度為12μm以下。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偏光鏡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與雙色性染料。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1/2波長層及1/4波長層的至少一者包含液晶化合物。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電致發光顯示裝置,其中基材膜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中之任一者之薄膜。
TW108110108A 2018-03-23 2019-03-22 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TWI814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5549 2018-03-23
JP2018055552 2018-03-23
JP2018055549 2018-03-23
JP2018-055552 2018-03-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0324A TW201940324A (zh) 2019-10-16
TWI814798B true TWI814798B (zh) 2023-09-11

Family

ID=67987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0108A TWI814798B (zh) 2018-03-23 2019-03-22 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346863B2 (zh)
KR (2) KR20200133756A (zh)
CN (1) CN111869324B (zh)
TW (1) TWI814798B (zh)
WO (1) WO20191821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15836B2 (en) 2018-03-28 2022-08-16 Shanjin Opto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olarizing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JP7082022B2 (ja) * 2018-09-28 2022-06-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82021B2 (ja) * 2018-09-28 2022-06-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1111861A1 (ja) * 2019-12-02 2021-06-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光学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21124617A (ja) * 2020-02-06 2021-08-30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偏光発光パルプ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628672B1 (ko) 2020-06-18 2024-01-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Ips 모드용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JP2024018330A (ja) * 2022-07-29 2024-02-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4792A1 (ja) * 2015-05-29 2016-12-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板、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18022060A (ja) * 2016-08-04 2018-02-08 東洋紡株式会社 長尺偏光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エレクトレット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4367B2 (ja) * 1991-10-07 2001-06-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波長板及び円偏光板
JPH1068816A (ja) 1996-08-29 1998-03-10 Sharp Corp 位相差板及び円偏光板
JP4345312B2 (ja) * 2003-01-23 2009-10-14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広帯域1/4波長板原反、広帯域円偏光板原反、光学素子原反及び表示装置
JP2009271490A (ja) * 2008-04-07 2009-11-1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複合偏光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15045A (ja) * 2008-07-04 2010-01-2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楕円偏光板ロー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楕円偏光板付き液晶基板ロー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EP2587304B1 (en) 2010-06-22 2019-12-18 Toyobo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olarizer and protective film
KR101542618B1 (ko) * 2012-12-14 2015-08-06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 표시 장치
KR102053233B1 (ko) * 2013-09-02 2019-12-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15111208A (ja) * 2013-12-06 2015-06-18 東洋紡株式会社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16035636A1 (ja) * 2014-09-01 2016-03-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円偏光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16084729A1 (ja) * 2014-11-25 2016-06-02 東洋紡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偏光板
WO2016194801A1 (ja) * 2015-05-29 2016-12-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6721359B2 (ja) * 2016-02-29 2020-07-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4792A1 (ja) * 2015-05-29 2016-12-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板、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18022060A (ja) * 2016-08-04 2018-02-08 東洋紡株式会社 長尺偏光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エレクトレット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68690A (ja) 2019-10-03
KR20230124757A (ko) 2023-08-25
CN111869324B (zh) 2024-02-27
TW201940324A (zh) 2019-10-16
CN111869324A (zh) 2020-10-30
KR20200133756A (ko) 2020-11-30
JP7346863B2 (ja) 2023-09-20
WO2019182121A1 (ja) 2019-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14798B (zh) 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WO2020241312A1 (ja)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用偏光板
JP2018022060A (ja) 長尺偏光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エレクトレット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WO2020241313A1 (ja)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
WO2015111474A1 (ja) 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JP718776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WO2015076101A1 (ja) 偏光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TWI814797B (zh) 電致發光顯示裝置
WO2020085307A1 (ja) 液晶化合物配向層転写用配向フィルム
JP7331400B2 (ja) 可撓性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7259453B2 (ja) 可撓性画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15335222B (zh) 薄膜层转印用层叠体
JP6239484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22058558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用積層体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WO2014157081A1 (ja) 位相差板、円偏光板、3d画像表示装置
WO2022168851A1 (ja) 液晶組成物、硬化膜、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
JP2023032119A (ja)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
WO2014157102A1 (ja) 位相差板、円偏光板、3d画像表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