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3312B - 煞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煞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3312B
TWI813312B TW111119711A TW111119711A TWI813312B TW I813312 B TWI813312 B TW I813312B TW 111119711 A TW111119711 A TW 111119711A TW 111119711 A TW111119711 A TW 111119711A TW I813312 B TWI813312 B TW I8133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
diameter width
braking device
diameter
brak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97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46149A (zh
Inventor
曾全佑
蕭富成
Original Assignee
盛鴻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盛鴻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盛鴻技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197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3312B/zh
Priority to CN202211445472.9A priority patent/CN117125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3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3312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46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614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3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ing on fluid pressur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2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 B62L1/06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2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 B62L1/06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 B62L1/1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the wheel rim being engaged by the elements mov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whee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B62L3/026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actuation by a turning handle or handleb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一種煞車裝置,用以解決習知煞車裝置因元件間非預期干涉或運動,而導致非預期煞車作動的問題。係包含:一連桿機構組具有一殼體;一液壓組件具有一缸體與一活塞桿,該缸體與該殼體結合,該活塞桿設置於該缸體的一缸體穿孔中並具有一第一端部;一連接組件具有一銷與一連接件,該銷結合該殼體或該缸體,該連接件具有一連接件穿孔與一盲孔;該銷貫穿該連接件穿孔,使該連接件透過該連接件穿孔沿著該銷的一軸向位移;該活塞桿之該第一端部穿入該盲孔,使該連接件與該活塞桿可活動的連接,並使該連接件相對該缸體係可沿一軸向位移且不可轉動的設置。

Description

煞車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煞車裝置,尤其是一種具有煞車力分配的煞車控制裝置。
請參照第1、2圖,其係一種習知的煞車裝置900,該習知的煞車裝置900具有一第一連桿機構組910、一第二連桿機構組920(僅顯示局部)及一連接件930。該第一連桿機構組910及該第二連桿機構組920分別與後輪煞車系統BR及前輪煞車系統BF連接,並透過該連接件930與該第一連桿機構組910及該第二連桿機構組920間的整體配置,達成前後輪煞車系統的運動關聯;其中,該運動關聯通常是按壓後輪煞車把手940並驅動後煞車系統BR時,透過該煞車裝置900同步驅動前輪煞車系統BF。其中,該第二連桿機構組920通常是一液壓組件,包含一缸體(未顯示)與一活塞桿921。因此,在此類具有運動關聯的煞車系統中,各元件的運動關係是必須經過設計以產生預期的運動控制。
請參照第3圖,可觀察到相對第2圖該連接件930的方位係產生了偏轉(例如是以該活塞桿921的軸向方向旋轉180度)。由於該連接件930固定於該第二連桿機構組920的活塞桿921,而與該活塞桿921可視為形成一體;因此,當該活塞桿921在運動過程中產生轉動時,也會帶動該連接件930轉動,造成該連接件930的位置偏轉到一非預期的位置,並使該連接 件930無法以一預設接觸位置與該第一連桿機構組910接觸,而造成該第一連桿機構組910與該連接件930間產生非預期的接觸與運動,進而由非預期運動的該連接件930帶動該第二連桿機構組920產生非預期的運動,並產生非預期的前煞車作用力,大大影響行車安全與煞車舒適性等。換言之,該連接件930會隨著該活塞桿921一同轉動的配置,將導致整體機構產生非如預期的動作與非如預期的煞車效果;特別是,在後輪煞車失效而無法產生後輪煞車力的一情況中,預期的情況是,無論使用者如何按壓後煞車都不會對產生前輪煞車力。此外,在其他的情況中,該連接件930非預期的旋轉也可能造成整個煞車裝置900的卡死或故障等問題。
類似於該習知的煞車裝置900的實施例已揭露於中華民國公告第M601713號專利案當中,其僅揭示煞車運動關連曲線與對應的裝置結構,但沒有提到如何避免該連接件930被轉動以解決上述潛在問題。
有鑑於此,習知的煞車裝置確實仍有加以改善之必要。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煞車裝置,可降低元件間非預期干涉或運動的發生,藉以避免非預期的煞車作動,而提升煞車安全性。
本發明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煞車裝置,可強化液壓組件的防漏效果。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煞車裝置,可提升液壓組件安裝的便利性。
本發明全文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例如「前」、「後」、「左」、「右」、「上(頂)」、「下(底)」、「內」、「外」、「側面」 等,主要係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僅用以輔助說明及理解本發明的各實施例,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全文所記載的元件及構件使用「一」或「一個」之量詞,僅是為了方便使用且提供本發明範圍的通常意義;於本發明中應被解讀為包括一個或至少一個,且單一的概念也包括複數的情況,除非其明顯意指其他意思。
本發明全文所述「結合」、「組合」或「組裝」等近似用語,主要包含連接後仍可不破壞構件地分離,或是連接後使構件不可分離等型態,係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依據欲相連之構件材質或組裝需求予以選擇者。
本發明的煞車裝置,包含:一連桿機構組,具有一殼體;一液壓組件,具有一缸體與一活塞桿,該缸體與該殼體結合並具有一缸體穿孔,該活塞桿設置於該缸體穿孔中,並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連接組件,具有一銷與一連接件,該銷結合該殼體或該缸體,該連接件具有一連接件穿孔與一盲孔;該銷貫穿該連接件穿孔,使該連接件透過該連接件穿孔沿著該銷的一軸向位移;該活塞桿之該第一端部穿入該盲孔,使該連接件與該活塞桿可活動的連接,並使該連接件相對該缸體係可沿一軸向位移且不可轉動的設置。
據此,本發明的煞車裝置,透過該連接件相對該缸體沿一軸向位移且不可轉動的設置,藉以排除因連接件轉動而產生的非預期的煞車運動關係,從而確保煞車操作的安全性與舒適性。
其中,該液壓組件可以具有一閥塞組件,該閥塞組件可以具有一塞體與一塞蓋,該塞體內具有一塞體穿孔,該塞蓋內可以具有一凹陷空間,該塞體穿孔與該凹陷空間連通,該塞體與該塞蓋間可以具有一墊片與一固定環,該塞體與該墊片抵接,該墊片與該固定環抵接。如此,透過該閥塞體與該 塞蓋間的該墊片與該固定環的配置,改善該塞體與該固定環間的受力分佈,使該塞體可以更穩固地定位於該缸體內。
其中,該缸體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缸體穿孔自該第一端朝該第二端的一軸向方向上可以依序具有一第一空間、一第一額外空間、一第二額外空間及一第二空間,該第一空間、該第一額外空間、該第二額外空間及該第二空間分別具有一第一徑寬、一第一額外徑寬、一第二額外徑寬及一第二徑寬,該第一徑寬大於該第二徑寬,該第一額外徑寬大於該第一徑寬且大於該第二額外徑寬,該第二額外徑寬大於該第二徑寬,該塞體容置於該第二空間中,該塞蓋容置於該第一空間中,該固定環容置於該第一額外空間中,該墊片容置於該第二額外空間中。如此,透過該缸體具有對應構造以配合該閥塞組件、該墊片及該固定環之安裝,可提升該閥塞組件的安裝便利性、定位效果及防漏效果。
其中,該缸體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缸體穿孔自該第一端朝該第二端的一軸向方向上可以依序具有一第一空間、一第一額外空間、一第二額外空間、一第二空間、一第三空間、一第四空間、一第五空間、一第六空間、一第七空間及一第八空間,並分別依序具有一第一徑寬、一第一額外徑寬、一第二額外徑寬、一第二徑寬、一第三徑寬、一第四徑寬、一第五徑寬、一第六徑寬、一第七徑寬、一第八徑寬;該第一徑寬大於該第二徑寬,該第一徑寬小於該第一額外徑寬,該第一額外徑寬大於該第二額外徑寬,該第二額外徑寬大於該第二徑寬,該第二徑寬大於該第三徑寬,該第三徑寬大於該第四徑寬,該第五徑寬大於該第四徑寬,該第六徑寬大於該第五徑寬,該第七徑寬大於該第六徑寬,該第八徑寬大於該第五徑寬,該第八徑寬小於該第七徑寬。如此,透過缸體具有對應構造以便利活塞桿及缸體兩端防漏元件的安裝,可提升整體安裝的便利性及防漏效果。
其中,該液壓組件可以具有一閥塞組件,該閥塞組件具有一塞體與一塞蓋,該塞體內具有一塞體穿孔,該塞蓋內具有一凹陷空間,該塞體穿孔與該凹陷空間連通,該塞體與該塞蓋間可以具有一墊片與一固定環,該塞體與該墊片抵接,該墊片與該固定環抵接,該塞體容置於該第二空間中,該塞蓋容置於該第一空間中,該固定環容置於該第一額外空間中,該墊片容置於該第二額外空間中,一第一密封環容置於該第五空間中,另一墊片容置於該第六空間中,另一固定環容置於該第七空間中,一蓋體容置於該第八空間中。如此,透過缸體與各元件間在構造、尺寸及外形上相互配合的配置,可提升元件間安裝定位與整體防漏效果。
其中,該連桿機構組可以具有一搖臂及一第一組件,該搖臂的頂部可以具有一預設接觸區域,該第一組件可以設置於該殼體且與該搖臂可活動的連接;在一初始狀態中,該預設接觸區域未抵接該連接件;在該第一組件朝一第一方向運動至一第一距離的狀態中,該預設接觸區域抵接該連接件。如此,可透過該預設接觸區域抵接該連接件以產生預設的煞車效果,具有提升煞車操作安全性的功效。
其中,該搖臂的一底部可以具有一煞車比例控制滑動面,該搖臂可以具有一長槽;該連桿機構組可以包含一第一組件,該第一組件可以包含一入力傳導件、一拉桿、一銷桿、一出力傳導件及一彈性組件;該拉桿的一端可活動的連接該入力傳導件,該拉桿的另一端可以具有一滾輪可活動的抵接該煞車比例控制滑動面;該銷桿可以貫穿該長槽且位於該拉桿的二端之間;該出力傳導件可活動的連接該搖臂;及該彈性組件可以設置於該銷桿與該搖臂之間。如此,可以透過該搖臂與該第一組件間的配置,提供舒適且有效的煞車控制,具有提升煞車操作安全性與舒適性的功效。
其中,該銷的軸心與該活塞桿的軸心係可以彼此平行且不重合 的設置。如此,可以確保該連接件相對該缸體只能沿一軸向位移且不可轉動,具有提升煞車操作安全性與構造簡單的功效。
本發明的煞車系統,包含:如上述的煞車裝置,該煞車裝置分別與一第一煞車把手、一第一煞車裝置、一第二煞車把手及一第二煞車裝置連接;藉此,在該第一煞車把手或該第二煞車把手作動的一狀態中,特別是該第一、第二煞車把手中的其中一者被作動時,該第一煞車裝置與該第二煞車裝置同時被帶動,而產生第一與第二煞車力。
據此,本發明的煞車系統,除具有該煞車裝置之上述功效外,亦具有煞第一煞車力與第二煞車力煞係為運動關聯的特性,在僅操作第二煞車把手及第一煞車把手中的其中一者,能達成同時帶動第二煞車裝置與第一煞車裝置的效果,以提升駕駛/騎乘車輛的安全性。
其中,該第一煞車把手、該第一煞車裝置、該第二煞車把手及該第二煞車裝置係分別透過一第一煞車線、一第二煞車線、一第一油管及一第二油管與該煞車裝置連接,該第一煞車裝置是一鼓煞裝置,該第二煞車裝置是一碟煞裝置,藉此在該第一煞車把手作動的一狀態中,該第一煞車裝置與該第二煞車裝置同時被帶動。如此,在僅操作第一煞車把手時,能達成同時帶動該第一煞車裝置與該第二煞車裝置的效果,以提升駕駛/騎乘車輛的安全性。
〔本發明〕
1:連桿機構組
11:殼體
12:搖臂
121:預設接觸區域
122:煞車比例控制滑動面
123:長槽
124:凹溝
13:第一組件
131:入力傳導件
132:拉桿
132R:滾輪
133:銷桿
134:出力傳導件
134J:樞接件
135:彈性組件
2:液壓組件
21:缸體
21a:第一端
21b:第二端
210:缸體穿孔
213:銷孔
22:閥塞組件
220:閥塞空間
23:塞體
230:塞體穿孔
24:塞蓋
240:凹陷空間
25:墊片
26:固定環
27:活塞桿
27a:第一端部
27b:第二端部
28A:第一密封環
28B:第二密封環
29:蓋體
3:連接組件
31:連接件
31a:第一側
31b:第二側
311:連接件穿孔
312:盲孔
32:銷
4:第一煞車把手
41:第一煞車線
5:第一煞車裝置
51:第二煞車線
6:第二煞車把手
61:第一油管
7:第二煞車裝置
71:第二油管
BD:煞車裝置
BL:參考基準線
C1:第一腔室
C2:第二腔室
D1:第一徑寬
Da1:第一額外徑寬
Da2:第二額外徑寬
D2:第二徑寬
D3:第三徑寬
D4:第四徑寬
D5:第五徑寬
D6:第六徑寬
D7:第七徑寬
D8:第八徑寬
L1:第一距離
L2:第二距離
L3:第三距離
P:油泵
S1:第一空間
Sa1:第一額外空間
Sa2:第二額外空間
S2:第二空間
S3:第三空間
S4:第四空間
S5:第五空間
S6:第六空間
S7:第七空間
S8:第八空間
T1:第一方向
T2:第二方向
〔習用〕
900:煞車裝置
910:第一連桿機構組
920:第二連桿機構組
921:活塞桿
930:連接件
BF:前煞車系統
BR:後煞車系統
HR:後煞車把手
〔第1圖〕一習知煞車裝置安裝於機車的示意圖。
〔第2圖〕習知煞車裝置在連接件正常狀態下的示意圖。
〔第3圖〕習知煞車裝置在連接件異常偏轉狀態下的示意圖。
〔第4圖〕本發明整車煞車系統的配置示意圖。
〔第5圖〕本發明煞車裝置的立體分解圖。
〔第6圖〕本發明煞車裝置的前視剖面圖。
〔第7圖〕本發明缸體的前視剖面圖。
〔第8圖〕如第6圖所示的局部放大立體分解圖。
〔第9圖〕本發明裝置在正常狀態下略按壓第一煞車把手的動作圖。
〔第10圖〕本發明裝置在正常狀態下按壓更多第一煞車把手的動作圖。
〔第11圖〕本發明裝置在後煞失效狀態下按壓第一煞車把手的一態樣。
〔第12圖〕本發明裝置在後煞失效狀態下按壓第一煞車把手的另一態樣。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此外,在不同圖式中標示相同符號者視為相同,會省略其說明。
請參照第4圖所示,其顯示本發明煞車系統的一實施例,係包含一煞車裝置BD、一第一煞車把手4、一第一煞車裝置5、一第二煞車把手6及一第二煞車裝置7。該第一煞車把手4、該第一煞車裝置5、該第二煞車把手6及該第二煞車裝置7與該煞車裝置BD連接,透過上述配置,特別是透過該煞車裝置BD,可使該第一煞車裝置5的作動與該第二煞車裝置7的作動產生關聯;換言之,該第一煞車把手4或該第二煞車把手6作動的一狀態中,該第一煞車裝置5與該第二煞車裝置7可同時被帶動;較佳地,本發明中所指的「運動關聯」係特別指在該第一煞車把手4作動的一狀態中,該第一煞車裝置5與該第二煞車裝置7同時被帶動。更佳地,該第一煞車把手4、該第一煞車裝置5、該第二煞車把手6及該第二煞車裝置7係分別透過一第 一煞車線41、一第二煞車線51、一第一油管61及一第二油管71與該煞車裝置BD連接,其中,該第一煞車裝置5是一鼓煞裝置/系統,該第二煞車裝置7是一碟煞裝置/系統,並具有一油泵P設於該第二煞車把手6與該第一油管61之間。其中,所述鼓煞裝置及碟煞裝置係為本領域中的習知技術,其詳細構造、相關元件及細節在本發明中不再贅述。
應注意的是,所述第一煞車把手4與第二煞車把手6的安裝位置亦可視需求變更或互換,所述第一煞車裝置5與第二煞車裝置7的安裝位置亦可視需求變更或互換;亦即,在一範例中,當該第一煞車把手4與該第二煞車把手6分別為左右邊的把手時,亦可使左邊把手為該第二煞車把手6,而右邊把手為該第一煞車把手4;在另一範例中,當該第一煞車裝置5與該第二煞車裝置7分別安裝於一車輛的後輪與前輪時,亦可使該第一煞車裝置5安裝於前輪,而該第二煞車裝置7安裝於後輪。惟為便利本發明的說明,以下將以該第一煞車裝置5與該第二煞車裝置7分別安裝於機車後輪與前輪的態樣為基礎,闡述本發明的技術特徵。
請參照第5圖所示,其係本發明煞車裝置BD的一實施例,係包含一連桿機構組1、一液壓組件2及一連接組件3。該連接組件3係可活動的連接該連桿機構組1與該液壓組件2,透過該連桿機構組1帶動該連接組件3運動,而使液壓組件2作動。
請參照第5、6圖所示,該連桿機構組1包含一殼體11,該殼體11係作為該煞車裝置BD的一固定本體。該連桿機構組1可以具有一搖臂12,該搖臂12可以設置於該殼體11,該搖臂12可相對該殼體11運動。在本實施例中,該搖臂12的頂部可以具有一預設接觸區域121;較佳地,該預設接觸區域121可以是自該搖臂12本體延伸出的一凸部。該搖臂12的底部可以具有一煞車比例控制滑動面122,一長槽123可以設置於該搖臂12的側 部。
該連桿機構組1包含一第一組件13,該第一組件13設置於該殼體11,該第一組件13可相對該殼體11運動,該第一組件13與該搖臂12可活動的連接。該第一組件13可以具有一入力傳導件131,該入力傳導件131可相對該殼體11運動。該第一組件13可以具有一拉桿132,該拉桿132的一端可活動的連接該入力傳導件131;較佳地,該拉桿132可與該入力傳導件131樞接。該拉桿132的另一端可以具有一滾輪132R,該滾輪132R可活動的抵接該煞車比例控制滑動面122。該第一組件13可以具有一銷桿133,該銷桿133穿設於該長槽123,該銷桿133可以位於該拉桿132兩端之間;該第一組件13可以具有一出力傳導件134,該出力傳導件134的一端可活動的連接該搖臂12;較佳地,該出力傳導件134可與該搖臂12樞接。該第一組件13可以具有一彈性組件135,該彈性組件135配置於該拉桿132與該搖臂12之間,用以在該拉桿132對該搖臂12產生一相對運動時,提供對應的彈性作用力作用於該拉桿132;特別地,該彈性組件135是設置於該搖臂12內,該彈性組件135的一端固定固定於該搖臂12上,該彈性組件135的另一端基於其彈性而與該銷桿133保持抵接,以對該銷桿133產生對應的彈性作用力。其中,透過該搖臂12與該第一組件13間的配置,特別是透過該煞車比例控制滑動面122與拉桿132間的配置,可以提供舒適且有效的煞車控制,具有提升煞車操作安全性與舒適性的功效。
較佳地,該入力傳導件131可以與煞車觸發(Triggering)有關的元件連接,例如是供使用者按壓的煞車把手,及能對應該煞車把手作動而使該入力傳導件131運動的相關機構;該出力傳導件134的另一端可以與煞車反應(Response)有關的元件連接,藉此對應入力傳導件131的作動,而帶動煞車的作動。較佳地,該入力傳導件131與一第一煞車把手4(如第4 圖所示)關聯,該第一煞車線41連接於該第一煞車把手4與該入力傳導件131之間,該出力傳導件134與該第一煞車裝置5關聯,該第二煞車線51連接於該第一煞車裝置5與該出力傳導件134之間;其中,該第一煞車裝置5可以是一鼓煞裝置。
請參照第5、6圖所示,該液壓組件2具有一缸體21,該缸體21可拆卸的結合該殼體11,該缸體21具有一缸體穿孔210穿設於其中。較佳地,該缸體21具有一第一端21a與一第二端21b,該缸體穿孔210係自該第一端21a朝該第二端21b的一軸向方向延伸。
該液壓組件2可以具有一閥塞組件22,該閥塞組件22內界定一閥塞空間220,該閥塞組件22可拆卸的結合該缸體21,較佳以緊配方式結合,但不以此為限。該閥塞組件22可結合在該缸體21的該第一端21a,以密封該缸體穿口210於該第一端21a的開口。較佳地,該閥塞組件22具有一塞體23與一塞蓋24,該塞體23內具有一塞體穿孔230穿設於其中,塞蓋24內具有一凹陷空間240,該塞體穿孔230與該凹陷空間240連通,以形成該閥塞空間220。較佳地,該閥塞組件22具有至少一墊片25;該墊片25可設於該塞體23遠離該塞蓋24之一端或靠近該塞蓋24之一端,所述靠近該塞蓋24之一端係指該塞體23與該塞蓋24之間;更佳地,該閥塞組件22具有二個該墊片25分別設於該塞體23遠離該塞蓋24之一端及靠近該塞蓋24之一端。較佳地,該閥塞組件22具有一固定環26設於該塞體23與該塞蓋24之間,用於固定該塞體23於該缸體21內;該固定環26可以是一C型扣。其中,該墊片25及/或該固定環26可具有對應該塞體穿孔230與該凹陷空間240的穿孔,以共同形成該閥塞空間220。
較佳地,該塞體23與該塞蓋24間具有該墊片25與該固定環26,且該墊片25與該固定環26抵接。其中,應注意的是,因作為固定環26 的元件,例如C型扣或其他扣件,通常具有特定規格尺寸,因此若僅運用該固定環26將該塞體23固定於該缸體21中的一特定位置時,總是會因為該固定環26在徑向寬度較小的情況下,使得該塞體23與該固定環26在軸向上的重疊接觸面積偏少,將對元件間的受力分佈產生負面的影響;相對前述情況,在同時具有該墊片25與該固定環26的一情況下,透過該墊片25設於該塞體23與該固定環26之間,使該墊片25視為塞體23的延伸,並使該墊片25與該固定環26間的重疊接觸面積變大(相較於該塞體23與該固定環26重疊的接觸面積),以改善元件間的受力分佈。
該液壓組件2具有一活塞桿27,該活塞桿27可部分或全部設置於該缸體21的該缸體穿孔210中,並與該缸體21間可活動的連接;較佳地,該活塞桿27係沿一軸向可滑動且可轉動地與該缸體21連接。該活塞桿27可以具有相對的一第一端部27a與一第二端部27b。當該閥塞組件22結合至該缸體21時,該第二端部27b可以位於該閥塞空間220中,透過該缸體21、該閥塞組件22及該活塞桿27可以界定一第一腔室C1,透過該第二端部27b與該閥塞組件22可以界定一第二腔室C2以用於提供該活塞桿27移動所需空間;其中,該第一腔室C1與該第二腔室C2不連通。較佳地,該第一腔室C1係用於填充液體,以當該活塞桿27改變該第一腔室C1的空間時,該液體用於作動對應的煞車裝置。
請參照第5~7圖所示(特別是參考第7圖),較佳地,該缸體21與該閥塞組件22結合的位置具有一對應構造,用於確保與提升該閥塞組件22的密封效果。詳言之,前述對應構造係指該缸體穿孔210自該第一端21a朝該第二端21b的一軸向方向上依序具有一第一空間S1、一第二空間S2及一第三空間S3,該第一空間S1、該第二空間S2及該第三空間S3分別具有一第一徑寬D1、一第二徑寬D2及一第三徑寬D3,該第一徑寬D1大於該 第二徑寬D2,該第二徑寬D2大於該第三徑寬D3,該塞體23容置於該第二空間S2中,該塞蓋24容置於該第一空間S1中;其中,該第三空間S3係用於供缸體21內的液壓流體操作,以產生前煞車(例如是致動該第二煞車裝置7)及/或具有運動關聯的前後煞車(例如是具有運動關聯地致動該第一煞車裝置5與該第二煞車裝置7)的煞車效果;較佳的,該塞體23係充滿該第二空間S2,該塞蓋24位於該第一空間S1中的部分係充滿該第一空間S1。更佳地,該缸體穿孔210於該第一空間S1與該第二空間S2之間可具有一第一額外空間Sa1及/或一第二額外空間Sa2,該第一額外空間Sa1具有一第一額外徑寬Da1,該第二額外空間Sa2具有一第二額外徑寬Da2,該第一額外徑寬Da1大於該第一徑寬D1且大於該第二額外徑寬Da2,該第二額外徑寬Da2大於該第二徑寬D2;藉此由上述配置,該固定環26可容置於該第一額外空間Sa1中,該墊片25可容置於該第二額外空間Sa2中。透過上述各該空間及對應徑寬的關係,可提升該閥塞組件22的安裝便利性。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當該缸體穿孔210在自該第一端21a朝該第二端21b的該軸向方向上依序具有該第一空間S1、該第一額外空間Sa1、該第二額外空間Sa2及該第二空間S2,可透過該塞蓋24、該固定環26、該墊片25及該塞體23的配置,確保與提升閥塞組件22設置於該缸體21時的固定/定位與密封效果。較佳地,在該第二空間S2中,該塞體23在遠離該塞蓋24的一端具有另一墊片25,且可將一第一密封環28A,例如是一皮碗(Rubber Cup Seal),設於該墊片25與該塞體23間,藉此提升該閥塞組件22的密封效果;特別是,該塞體23的構造可形成容置該第一密封環28A的凹陷部,並透過該墊片25將該第一密封環28A固定於該塞體23的該凹陷部。較佳地,在該第二空間S2中,另具有一第二密封環28B,例如是具有彈性的O型環(O-ring),配置於該塞體23與該缸體21之間,藉此提升該閥塞組件 22的密封效果;特別是,該塞體23的側壁具有一環溝用於容置該第二密封環28B,使該第二密封環28B配置於該塞體23的側壁與該缸體21的內壁之間。
較佳地,該缸體穿孔210自該第一端21a朝該第二端21b的一軸向方向上依序具有該第一空間S1、該第一額外空間Sa1、該第二額外空間Sa2、該第二空間S2、該第三空間S3、一第四空間S4、一第五空間S5、一第六空間S6、一第七空間S7及一第八空間S8,並分別依序具有該第一徑寬D1、該第一額外徑寬Da1、該第二額外徑寬Da2、該第二徑寬D2、該第三徑寬D3、一第四徑寬D4、一第五徑寬D5、一第六徑寬D6、一第七徑寬D7、一第八徑寬D8;該第一徑寬D1大於該第二徑寬D2,且該第一徑寬D1小於該第一額外徑寬Da1,該第一額外徑寬Da1大於該第二額外徑寬Da2,該第二額外徑寬Da2大於該第二徑寬D2,該第二徑寬D2大於該第三徑寬D3,該第三徑寬D3大於該第四徑寬D4,該第五徑寬D5大於該第四徑寬D4,該第六徑寬D6大於該第五徑寬D5,該第七徑寬D7大於該第六徑寬D6,該第八徑寬D8大於該第五徑寬D5,且該第八徑寬D8小於該第七徑寬D7。
其中,藉由前述各空間與各徑寬的配置,可便利本發明各元件的安裝及/或定位,並達成更佳的密封性。舉例來說,先自該缸體21的該第一端21a將該活塞桿27設置於該缸體穿孔210中,再將用於密封、防漏、固定等元件安裝於該缸體21的該第一端21a與該第二端21b的之間。於該第一端21a的相關安裝工作中,可依序將一可選的墊片25與該塞體23安裝/容置於該第二空間S2中;較佳地,可將一第一密封環28A設於該墊片25與該塞體23間;較佳地,可將一第二密封環28B設於該塞體23與該缸體21間;再依序將另一墊片25與一固定環26安裝/容置於該第二額外空間Sa2與該第一額外空間Sa1中;最後將該塞蓋24安裝/容置至該第一空間S1。於該第二端21b的相關安裝工作中,可依序將另一第一密封環28A、再一墊片25、 另一固定環26及一蓋體29安裝/容置於該第五空間S5、該第六空間S6、該第七空間S7及該第八空間S8中;其中,透過該缸體21的各該空間配置,並透過該再一墊片25與該另一固定環26運用,可將該另一第一密封環28A定位於該缸體21的一特定位置(例如是該第五空間S5),以提升整體密封效果;且其中,如前所述運用該墊片25於該固定環26與該塞體23間的作用,該再一墊片25設置於該另一固定環26與該另一第一密封環28A間,亦可達成改善元件間的受力分佈的功效。較佳地,各該墊片25、第一密封環28A可具有對應該活塞桿27的一桿徑的一孔徑,以確保該活塞桿27沿一軸向方向運動時的密封性,而可進一步提升該活塞桿27與該缸體21間密封性。較佳地,該蓋體29係用於密封該缸體穿孔210於該第二端21b的開口。
請參照第5~6、8圖所示,該連接組件3具有一連接件31,該連接件31設置於該殼體11,該連接件31位於該搖臂12與該活塞桿27之間,該連接件31具有一第一側31a與一第二側31b,該第一側31a朝向該預設接觸區域121,該第二側31b與該第一側31a相對,該第二側31b鄰近該活塞桿27的該第一端部27a。該連接組件3具有一銷32,該銷32可拆卸的結合該殼體11或該缸體21;例如第5圖所示,該銷32可拆卸的結合於該缸體21的一銷孔213,該連接件31具有一連接件穿孔311,該連接件穿孔311貫穿該連接件31的該第一側31a與該第二側31b,該銷32係可以貫穿該連接件穿孔311,使該連接件31可以透過該連接件穿孔311沿著該銷32的軸向位移;該連接件31具有一盲孔312,該盲孔312可以自該第二側31b凹陷且未連通至該第一側31a,該活塞桿27之該第一端部27a可以從該第二側31b穿入該盲孔312,使該連接件31與該活塞桿27可活動的連接;如此,可以確保該連接件31相對該殼體11或該缸體21只能位移而不轉動。詳言之,該銷32的軸心與該活塞桿27的軸心係可以彼此平行且不重合的設置,藉此在該 連接件31與該銷32之間的連接關係及該連接件31與該活塞桿27間的連接關係皆為可轉動且可滑動地連接的情況下,且在該活塞桿27可不受限地繞著自身軸心旋轉的情況下,使該連接件31相對該殼體11或該缸體21係可沿一軸向位移且不可轉動的設置;亦即,在此配置下,即使該活塞桿27自轉時,該連接件31也不會因此而偏轉;此外,透過上述配置,使活塞桿27自轉時產生的額外扭力、扭矩不會分散到其他元件,進而降低相關元件的設計強度需求而減少製造成本,或是在具有相同元件強度的情況中,可提升相關元件的耐久度。
請參照第6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活塞桿27是部分的位於該缸體穿孔210中。在另一替代實施例中(未顯示),活塞桿27可以是全部位於該缸體穿孔210中,該連接件31可具有突出的一延伸部(未顯示),該延伸部係用於伸入該缸體21中推抵該活塞桿27之該第一端部27a。
請參照第6、9、10圖所示,其顯示本發明煞車裝置在正常狀態中,按壓該第一煞車把手4過程中的整體運動狀態。第6圖顯示,在未按壓該第一煞車把手4的初始狀態中,該搖臂12與該第一組件13在一初始位置的狀態,該預設接觸區域121未抵接該連接件31;在該初始位置的狀態,可以透過該拉桿132與該入力傳導件131連接的位置處定義一參考基準線BL。第9圖顯示,初按壓該第一煞車把手4後,牽動該第一組件13朝一第一方向T1運動一第一距離L1時,使該搖臂12的該預設接觸區域121初抵接該連接件31;其中,該第一距離L1可以是該拉桿132與該入力傳導件131連接的位置處在該第一方向T1上與該參考基準線BL的距離。第10圖顯示,再更多的按壓該第一煞車把手4後,持續牽動該第一組件13朝該第一方向T1運動一第二距離L2,該搖臂12的該預設接觸區域121抵接並帶動該連接件31運動,同時透過該連接件31帶動該活塞桿27運動,並藉由該活塞桿27壓 縮該缸體21的該第一腔室C1(請見第6圖),而同步啟動該第二煞車裝置7(請見第4圖),藉此達成按壓該第一煞車把手4進行煞車時,該第一煞車裝置5與該第二煞車裝置7能同步運作,以提升行車安全。其中,該第二距離L2可以是該拉桿132與該入力傳導件131連接的位置處在該第一方向T1上與該參考基準線BL的距離,該第二距離L2大於該第一距離L1。
更具體的說,該第一組件13可以具有該拉桿132與該出力傳導件134,該搖臂12與該拉桿132間可以具有一第一連接;該第一連接可以是透過該拉桿132的該滾輪132R可活動的抵接該搖臂12的該煞車比例控制滑動面122,或者該第一連接亦可以是該拉桿132透過該銷桿133而可活動的連接於該搖臂12的該長槽123;較佳地,該第一連接可以包含上述兩種該拉桿132與該搖臂12間的連接態樣。該搖臂12與該出力傳導件134間可以具有一第二連接;該第二連接可以是該搖臂12與該出力傳導件134由一樞接件134J的樞接。該第一連接可以用於提供該搖臂12朝一第一方向T1之一第一拉力作用,該第二連接可以用於提供該搖臂12朝一第二方向T2之一第二拉力作用。在一範例中,該搖臂12與該第一組件13間可以具有該第一連接與該第二連接,該第一拉力係可與該第一煞車把手4的作動關聯,該第二拉力係可為透過該出力傳導件134與該第二煞車線51的第一煞車裝置5(如鼓煞裝置)間連接而提供於該搖臂12的作用張力。當該第一組件13朝該第一方向T1運動時,該搖臂12同時受該第一拉力與第二拉力作用,而能以該搖臂12的該預設接觸區域121推抵該連接件31並帶動該活塞桿27壓縮該第一腔室C1,進而啟動該第二煞車裝置7作動。其中,在一預設運動狀態中,該搖臂12是透過該預設接觸區域121接觸或推動與該連接件31。
請參照第11圖所示,其顯示本發明煞車裝置在該第一煞車裝置5失效狀態中的一第一態樣,在該第一態樣中,該搖臂12始終都不會與該 連接件31接觸,可確保該第二煞車裝置7不會因按壓失效的第一煞車裝置5而被致動。詳言之,在此狀態中,例如是與該出力傳導桿134連接的該第二煞車線51斷裂,使該第二拉力無法施加於該搖臂12,而在該第一組件13朝該第一方向T1運動至一極限位置的過程中(該極限位置是指按壓該第一煞車把手4至最大行程狀態時),該搖臂12與該第一組件13皆不會與該連接件31接觸,而確保不會啟動該第二煞車裝置7。
請參照第12圖所示,其顯示本發明煞車裝置在該第一煞車裝置5失效狀態中的一第二態樣,在該第二態樣中,該搖臂12在特定位置會與該連接件31接觸,且藉由本發明前述整體構造的配置,特別是該連接件31不會產生偏轉的構造配置,可確保該第二煞車裝置7不會因按壓失效的第一煞車裝置5而被致動。詳言之,在此狀態中,例如是與該出力傳導桿134連接的該第二煞車線51斷裂,使該第二拉力無法施加於該搖臂12,而在該第一組件13朝該第一方向T1運動至一第三距離L3時,該搖臂12之該預設接觸區域121與該連接件31接觸;其中,該第三距離L3可以是該拉桿132與該入力傳導件131連接的位置處在該第一方向T1上與該參考基準線BL的距離,該第三距離L3可以與該第一距離L1(請見第9圖)不同。在該第一組件13持續朝該第一方向T1往該極限位置運動且超出該第三距離L3,該搖臂12持續抵接該連接件31並對該連接件31有相對運動,但該連接件31保持不動,使該活塞桿27同保持不動,而確保不會啟動該第二煞車裝置7。
請參照第9~12圖所示,較佳地,該搖臂12可以具有鄰接該預設接觸區域121的一凹溝124,使該預設接觸區域121抵接到該連接件31後,該第一組件13仍持續朝該第一方向T1運動時,該搖臂12除該預設接觸區域121外的其他部分不會接觸到該連接件31,以避免該連接件31因該搖臂12其他部分的接觸而帶動該活塞桿27運動,而造成該第二煞車裝置7非 預期的作動。
應注意的是,該凹溝124是透過對應該連接件31的形狀而在其形狀上亦有對應配合輪廓以避免非預期接觸,其仍無法避免當該連接件31因各種因素而轉動時,所造成該連接件31與該搖臂12間產生非預期接觸而導致煞車系統非預期啟動。其中,無論是在正常狀態或失效狀態中,只要該連接件31具有非預期的轉動(如第3圖之偏轉的連接件930所示),都會造成第二煞車裝置7(如第4圖所示)非預期啟動或煞車力分配不如預期,而對行車安全與煞車操作舒適性有負面的影響。對此問題,透過本發明該連接件31相對該殼體11或該缸體21係可沿一軸向位移且不可轉動的設置而得以解決。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煞車裝置,透過連接件相對殼體或缸體沿一軸向位移且不可轉動的設置,藉以避免連接件轉動及因此而產生的非預期煞車,從而確保煞車操作的安全性與舒適性。另可以透過閥塞組件中的塞體與塞蓋間的墊片與固定環的配置,改善塞體與固定環間的受力分佈,使塞體可以更穩固定位於缸體內。另可以透過缸體具有對應構造以配合閥塞組件、墊片、固定環、第一密封環及/或第二密封環之安裝,可提升閥塞組件的安裝便利性及防漏效果。另可以透過缸體具有對應構造以利活塞桿及缸體兩端用於防漏、密封及固定/定位等元件(其中一端具有閥塞組件)的安裝,可提升整體安裝的便利性、定位效果及防漏效果。
雖然本發明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發明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舉例來說,雖然本發明的實施例是以致動後輪煞車時會帶動前 輪煞車作動的系統配置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之精神並不因此侷限,亦可將本發明應用於致動前輪煞車時會帶動後輪煞車作動的系統中,也可應用至前後煞車可彼此相互影響的系統中,或是左右煞車系統中;亦即可應用至須控制二個以上的煞車系統中;甚至可應用至不侷限於煞車作動的其他有關聯運動關係的控制系統中。
1:連桿機構組
11:殼體
12:搖臂
121:預設接觸區域
124:凹溝
13:第一組件
131:入力傳導件
132:拉桿
133:銷桿
134:出力傳導件
134J:樞接件
135:彈性組件
2:液壓組件
21:缸體
21a:第一端
21b:第二端
210:缸體穿孔
213:銷孔
22:閥塞組件
23:塞體
24:塞蓋
25:墊片
26:固定環
27:活塞桿
27a:第一端部
27b:第二端部
28A:第一密封環
28B:第二密封環
3:連接組件
31:連接件
31a:第一側
31b:第二側
311:連接件穿孔
312:盲孔
32:銷
41:第一煞車線
51:第二煞車線
61:第一油管
71:第二油管
BD:煞車裝置

Claims (10)

  1. 一種煞車裝置,包含:一連桿機構組,具有一殼體;一液壓組件,具有一缸體與一活塞桿,該缸體與該殼體結合並具有一缸體穿孔,該活塞桿設置於該缸體穿孔中,並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連接組件,具有一銷與一連接件,該銷結合該殼體或該缸體,該連接件具有一連接件穿孔與一盲孔;該銷貫穿該連接件穿孔,使該連接件透過該連接件穿孔沿著該銷的一軸向位移;該活塞桿之該第一端部穿入該盲孔,使該連接件與該活塞桿可活動的連接,並使該連接件相對該缸體係可沿一軸向位移且不可轉動的設置。
  2. 如請求項1之煞車裝置,其中,該液壓組件具有一閥塞組件,該閥塞組件具有一塞體與一塞蓋,該塞體內具有一塞體穿孔,該塞蓋內具有一凹陷空間,該塞體穿孔與該凹陷空間連通,該塞體與該塞蓋間具有一墊片與一固定環,該塞體與該墊片抵接,該墊片與該固定環抵接。
  3. 如請求項2之煞車裝置,其中,該缸體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缸體穿孔自該第一端朝該第二端的一軸向方向上可以依序具有一第一空間、一第一額外空間、一第二額外空間及一第二空間,該第一空間、該第一額外空間、該第二額外空間及該第二空間分別具有一第一徑寬、一第一額外徑寬、一第二額外徑寬及一第二徑寬,該第一徑寬大於該第二徑寬,該第一額外徑寬大於該第一徑寬且大於該第二額外徑寬,該第二額外徑寬大於該第二徑寬,該塞體容置於該第二空間中,該塞蓋容置於該第一空間中,該固定環容置於該第一額外空間中,該墊片容置於該第二額外空間中。
  4. 如請求項1之煞車裝置,其中,該缸體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缸體穿孔自該第一端朝該第二端的一軸向方向上依序具有一第一空 間、一第一額外空間、一第二額外空間、一第二空間、一第三空間、一第四空間、一第五空間、一第六空間、一第七空間及一第八空間,並分別依序具有一第一徑寬、一第一額外徑寬、一第二額外徑寬、一第二徑寬、一第三徑寬、一第四徑寬、一第五徑寬、一第六徑寬、一第七徑寬、一第八徑寬;該第一徑寬大於該第二徑寬,該第一徑寬小於該第一額外徑寬,該第一額外徑寬大於該第二額外徑寬,該第二額外徑寬大於該第二徑寬,該第二徑寬大於該第三徑寬,該第三徑寬大於該第四徑寬,該第五徑寬大於該第四徑寬,該第六徑寬大於該第五徑寬,該第七徑寬大於該第六徑寬,該第八徑寬大於該第五徑寬,該第八徑寬小於該第七徑寬。
  5. 如請求項4之煞車裝置,其中,該液壓組件具有一閥塞組件,該閥塞組件具有一塞體與一塞蓋,該塞體內具有一塞體穿孔,該塞蓋內具有一凹陷空間,該塞體穿孔與該凹陷空間連通,該塞體與該塞蓋間具有一墊片與一固定環,該塞體與該墊片抵接,該墊片與該固定環抵接,該塞體容置於該第二空間中,該塞蓋容置於該第一空間中,該固定環容置於該第一額外空間中,該墊片容置於該第二額外空間中,一第一密封環容置於該第五空間中,另一墊片容置於該第六空間中,另一固定環容置於該第七空間中,一蓋體容置於該第八空間中。
  6. 如請求項1之煞車裝置,其中,該連桿機構組具有一搖臂及一第一組件,該搖臂的頂部具有一預設接觸區域,該第一組件設置於該殼體且與該搖臂可活動的連接;在一初始狀態中,該預設接觸區域未抵接該連接件;在該第一組件朝一第一方向運動至一第一距離的狀態中,該預設接觸區域抵接該連接件。
  7. 如請求項6之煞車裝置,其中,該搖臂的底部具有一煞車比例控制滑動面,該搖臂具有一長槽;該第一組件包含一入力傳導件、一拉桿、 一銷桿、一出力傳導件及一彈性組件;該拉桿的一端可活動的連接該入力傳導件,該拉桿的另一端具有一滾輪可活動的抵接該煞車比例控制滑動面;該銷桿貫穿該長槽且位於該拉桿的二端之間;該出力傳導件可活動的連接該搖臂;及該彈性組件設置於該銷桿與該搖臂之間。
  8. 如請求項1~7中任一項之煞車裝置,其中,該銷的軸心與該活塞桿的軸心係彼此平行且不重合的設置。
  9. 一種煞車系統,包含如請求項1~8中任一項之煞車裝置,該煞車裝置分別與一第一煞車把手、一第一煞車裝置、一第二煞車把手及一第二煞車裝置連接;藉此,在該第一煞車把手或該第二煞車把手作動的一狀態中,該第一煞車裝置與該第二煞車裝置同時被帶動。
  10. 如請求項9之煞車系統,其中,該第一煞車把手、該第一煞車裝置、該第二煞車把手及該第二煞車裝置係分別透過一第一煞車線、一第二煞車線、一第一油管及一第二油管與該煞車裝置連接,該第一煞車裝置是一鼓煞裝置,該第二煞車裝置是一碟煞裝置;藉此,在該第一煞車把手作動的一狀態中,該第一煞車裝置與該第二煞車裝置同時被帶動。
TW111119711A 2022-05-26 2022-05-26 煞車裝置 TWI813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9711A TWI813312B (zh) 2022-05-26 2022-05-26 煞車裝置
CN202211445472.9A CN117125182A (zh) 2022-05-26 2022-11-18 刹车装置及刹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9711A TWI813312B (zh) 2022-05-26 2022-05-26 煞車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3312B true TWI813312B (zh) 2023-08-21
TW202346149A TW202346149A (zh) 2023-12-01

Family

ID=88585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9711A TWI813312B (zh) 2022-05-26 2022-05-26 煞車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125182A (zh)
TW (1) TWI81331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1162A (en) * 1994-12-13 1997-02-11 Orscheln Co. Spring applied automative parking brake system
TWM601713U (zh) * 2020-02-10 2020-09-21 明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剎車連動與剎車力分配裝置
CN114162099A (zh) * 2020-09-11 2022-03-11 明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分配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1162A (en) * 1994-12-13 1997-02-11 Orscheln Co. Spring applied automative parking brake system
TWM601713U (zh) * 2020-02-10 2020-09-21 明鴻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剎車連動與剎車力分配裝置
CN114162099A (zh) * 2020-09-11 2022-03-11 明鸿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压力分配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25182A (zh) 2023-11-28
TW202346149A (zh) 202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64100B1 (en) Brake cylinder device and unit brake using the same
US9447865B2 (en) Transmission operating mechanism
EP1731789A1 (en) Parking brake device
TWI641525B (zh) 主要固定具
JPH06297971A (ja) 農作業車の伝動構造
US8783425B2 (en) Disc brake device
GB2313887A (en) A booster assembly
TWI813312B (zh) 煞車裝置
JP2005249083A (ja) 多板クラッチ構造
US6053834A (en) Double acting friction band for gear ratio control of planetary gear sets
WO2012026075A1 (ja) 方向切換弁装置
JP2006214484A (ja) 湿式多板クラッチ
CN109414754B (zh) 包括杠杆和用于禁止或使得杠杆操作的解锁组件的气动铆机
JPH05193479A (ja) 2段ブレーキ弁
TWI809970B (zh) 具旋轉氣閥定位結構之氣動工具
JP7431967B2 (ja) 車両用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及び車両
CN218625382U (zh) 一种拖拉机液压驻车制动机构及拖拉机
KR100403091B1 (ko) 변속기 조작용 배력장치
JPH072669U (ja) 変速機操作用倍力装置
JPH06307563A (ja) 油圧バルブ取付け構造
WO2020004527A1 (ja) ブレーキ装置および常用兼駐車ブレーキ装置
CN118224142A (zh) 一种执行机构和滑阀式换向阀
JP3550725B2 (ja) バンドブレーキのアクチュエータ
JPH0642554A (ja) クラッチレリーズシリンダ
JPH11280797A (ja) 電動ブレー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