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12765B - 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 - Google Patents

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12765B
TWI812765B TW108126883A TW108126883A TWI812765B TW I812765 B TWI812765 B TW I812765B TW 108126883 A TW108126883 A TW 108126883A TW 108126883 A TW108126883 A TW 108126883A TW I812765 B TWI812765 B TW I8127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wheel
motor
connecting plate
plate
brushless mo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26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4748A (zh
Inventor
張志通
Original Assignee
蕭進興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蕭進興 filed Critical 蕭進興
Priority to TW108126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276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4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4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2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276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Brushless Motors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由一左聯結盤與一右聯結盤組成,藉由該左聯結盤與右聯結盤可快速完成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相互的連結固定,故在量產離心式蝸輪風機產品的過程中,可大幅節省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相互連結固定的製程工序成本,且將該相互連結固定後的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置入離心式蝸輪風機的蝸殼內進行吸風與排風作動時,該左聯結盤的弧線部與右聯結盤的弧線部更具有導流的功效,除可增加離心式蝸輪風機的風壓輸出外,也會降低整體運轉時的噪音值。

Description

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屬於離心式蝸輪風機的領域,其由一左聯結盤與一右聯結盤組成,藉由該左聯結盤與右聯結盤可快速完成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相互的連結固定,故在量產離心式蝸輪風機產品的過程中,可大幅節省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相互連結固定的製程工序成本,且將該相互連結固定後的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置入離心式蝸輪風機的蝸殼內進行吸風與排風作動時,該左聯結盤的弧線部與右聯結盤的弧線部更具有導流的功效,除可增加離心式蝸輪風機的風壓輸出外,也會降低整體運轉時的噪音值。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係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的結構,其包括:一固定軸10,由金屬材質製成的圓棒體,在兩末端軸上各設有一軸向的削平面11,並於其中一軸端部的表面向內凹設有一線槽管道12,再於接近該線槽管道12的底部位置處,向外穿出軸表面設有一連通孔13(如圖3所示);一軸套筒20,是套固在固定軸10的連通孔13與軸端面之間的圓管體,其底部凸設有一圈外凸緣21(如圖1所示);一定子線圈30,是由數片矽鋼片31疊置後再以漆包線32圍繞而成的圓柱體,於該疊置後的矽鋼片31中央穿設有一軸向孔33,另以電線 W與繞線後的漆包線相連接(如圖3所示);一環形磁鐵40,由氧化鐵材質燒結而成的極異方性永久磁石環形體,該環形體內部磁極的磁力是採內徑取向排列,其內環直徑尺寸略大於定子線圈30的矽鋼片31外徑尺寸;一中空外殼50,是套固在環形磁鐵40外環面上的中空圓管體,其內環直徑與環形磁鐵40的外環直徑相同,並經由緊配合公差方式與環形磁鐵40的外環面達成相互結合固定(如圖3所示);及兩側蓋60,係分別套蓋在中空外殼50的兩端口面上的圓盤體,其外側面61與內側面62的中央穿設有一貫穿孔63,並在內側面62的貫穿孔63上分別套固有一軸承64,該軸承64的內孔孔徑與固定軸10的軸外徑相同,另在內側面62的外周緣面上凸設有一圈圓凸環65,且該圓凸環65的外徑與中空外殼50的內環面直徑相同,並以緊密配合公差方式相互壓入結合固定(如圖3所示)。
如圖2至圖18所示,是上述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的組合步驟,首先,將環形磁鐵40的外環面壓入中空外殼50的內緣面(如圖4至圖6所示),另將軸套筒20由其外凸緣21方向往固定軸10的連通孔13方向套置,直到外凸緣21靠近連通孔13位置(如圖8及圖9所示),接著,把定子線圈30連接有電線W的方向,朝固定軸10沒有線槽管道12的軸端對準(如圖10及圖11所示),再使其軸向孔33套置於軸套筒20的外緣面上,並直到與軸套筒20的外凸緣21接觸為止,再將電線W由固定軸10的連通孔13穿入到線槽管道12內,且直到穿出固定軸10的軸末端部外面(如圖12所示),此時,再將前述已相互組合固定的環形磁鐵40與中空外殼50給予對準並套置在定子線 圈30的矽鋼片31外周緣面上(如圖12及圖13所示),最後,將兩軸承64分別置入兩側蓋60內側面的貫穿孔63上(如圖14及圖15所示),再分別由固定軸10的兩軸端套入,直到使兩側蓋60的圓凸環65均壓合入中空外殼50的端部內環面上(如圖16及圖17所示),即完成該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的組合(如圖2及圖3所示)。
如圖18至圖21所示,係習知離心風輪70的結構,由二片邊框環圈板71、一片中間隔板72及複數個直條葉片73組合而成,其中,該複數個直條葉片73是經由習知插片專用機的操作,來達成彼此快速平行排列形成圓環狀並穿透中間隔板72,最後將所有直條葉片73的兩末端部,再分別插固定在二片邊框環圈板71上,即可使所有直條葉片73與邊框環圈板71及中間隔板72呈相互垂直並相互結合固定(如圖20及圖21所示),另該中間隔板72是位在二片邊框環圈板71之間的中央位置,且其中央設穿有一圓形開口74,並在該圓形開口74的周圍板面上開設有相同間隔排列的數個穿孔75,以供與外轉式無刷馬達1相互組合固定之用。
如圖18至圖24所示,是上述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1與習知離心風輪70的組合結構,其藉由一中空套環體80來使外轉式無刷馬達1與離心風輪70達成相互連結固定,該中空套環體80為一圓柱狀,中央穿設有一圓孔81,該圓孔81孔徑與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中空外殼50外徑相同,可套置在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中空外殼50的外徑表面上,靠近該圓孔81的其中一端邊上,向外凸設有一圓盤82,該圓盤82與圓孔81呈相互垂直,並在該圓盤82上設有數個螺紋孔83,且該螺紋孔83的數量與位置,均與離心風輪70中間隔板72上穿孔75的數量與位置相同並相對應(如圖20及圖22所示)。組合 時,先將中空套環體80的圓孔81套在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中空外殼50的表面上,再分別於中空套環體80的圓孔81兩端邊相接觸的位置施以焊接(如圖23中的四個塗黑三角形部分所示),使得中空套環體80與外轉式無刷馬達1相互結合固定(註:有些生產工藝上不採用焊接方式,改以快乾黏著劑塗抺在中空外殼50的表面上與中空套環體80的圓孔81孔壁面之間來達成接固,但運轉一段時間後,會發生膠水老化,導致中空外殼50與中空套環體80之間相互滑脫的缺失,故已被拾棄不用),接著再將外轉式無刷馬達1穿置入離心風輪70的圓形開口74內,並直到中空套環體80的圓盤82抵貼住離心風輪70的中間隔板72上,最後,以螺絲S穿過離心風輪70上的每一個穿孔75並螺入圓盤82的螺紋孔83內(如圖24所示),即可完成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1與離心風輪70的相互組合連固。
如圖3、18、19、25所示,上述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1與中空套環體80組合後,置入習知蝸殼90內,並將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固定軸10兩軸端上的削平面11,分插入蝸殼90中兩側板91的固定支架92的中央孔93內(如圖19及圖25所示),即可完成習知離心式蝸輪風機2的產品製作(如圖18所示)。作動時,先將外露於固定軸10外的電線W與外部的電路驅動器(圖中未示)相連接,當電源輸入後,電路驅動器即將電流通過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定子線圈30,使環形磁鐵40產生磁感應而開始轉動(如圖3所示),並同步使中空外殼50隨之轉動(如圖25所示,此狀態下的固定軸10因兩軸端部,是分別被固定在蝸殼90中兩側板91的固定支架92的中央孔93內,故整根固定軸10是不會轉動的),而將蝸殼90中兩側板91外部的入風Wi吸入,再藉由離心風輪70將增壓後的出風Wo由蝸殼90的出風口94排出(如圖18所 示)。因此,前述習知離心式蝸輪風機2常被應用安裝在家用排油煙機內,來做為吸油煙及排油煙的動力功能,或者安裝在空氣淨化機內,做為吸入室內污濁空氣並經濾網過濾後排出潔淨空氣的動力功能,以及其他需要使用吸氣與排氣作用之用途的設備上,故該離心式蝸輪風機2每年需求的產量極大,以家用排油煙機為例,由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所統計,2018年中國家用排油煙機的新品年銷售數量達到1千萬台(尚未包括售後市場換新機的數量),而經由前述圖19至圖25所示,該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1與習知離心風輪70因在量產組合結構上,必須大量使用螺絲S來做為鎖固連結外轉式無刷馬達1與離心風輪70,故面對年產1千萬台以上的產能需求量,其將會耗費極大的組裝工時以及使用大量螺絲的有形成本,再加上離心風輪70與中空套環體80相互套置時,需做目視預先判別離心風輪70的置入方向是否正確,其也會增加組裝過程的困難度,而影響量產組裝的速度,同時中空套環體80套入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中空外殼50表面後還需施以焊接的工序,如此諸多的缺失,必須加以革除的急迫性,便顯得非常重要。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其包括:一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其內部具有定子線圈與環形磁鐵,而外部由一圓管狀的中空外殼、兩圓盤狀的側蓋及一固定軸組合而成,其中,該兩側蓋分別壓合在該中空外殼的兩末端口上,該固定軸穿置在中空外殼的中心軸位置,且其兩個軸的末端部分別穿出兩側蓋外;一離心風輪,由二片邊框環圈板、一片中間隔板及複數個直條葉片組合而成,該複數個直條葉片彼此平行排列形成圓環狀並穿透中間隔板後,將其兩末 端部分別插固定在二片邊框環圈板上,其中,該中間隔板是位在二片邊框環圈板之間的中央位置,且中央設穿有一圓形開口,並在該圓形開口的周圍板面上開設有相同間隔排列的數個方形穿孔;一左聯結盤,由金屬材質一體沖壓成型的中空圓盤體,其上半部設具成圓管體,下半部設具成扁平狀圓盤體,且由圓管體的底部往圓盤體的方向,以漸開喇叭狀的弧線部,將該圓管體與圓盤體相連結成一體,並使該圓管體與圓盤體呈相互垂直,其中,該圓管體的中央穿設有一貫穿開孔,且該貫穿開孔的內徑與習知外轉式無刷馬的中空外殼的外徑相同,該內徑與外徑兩者的尺寸配合公差為緊度配合,使得圓管體可牢固地套置在習知外轉式無刷馬的中空外殼表面上,另該圓盤體上穿設有數個方形套合孔,該方形套合孔的斷面尺寸等於或略大於離心風輪中間隔板上方形穿孔的斷面尺寸,且該方形套合孔的數量與位置,均與離心風輪中間隔板上方形穿孔的數量與位置相同並相對應;及一右聯結盤,由金屬材質一體沖壓成型的中空圓盤體,其上半部設具成圓管體,下半部設具成扁平狀圓盤體,且由圓管體的底部往圓盤體的方向,以漸開喇叭狀的弧線部,將該圓管體與圓盤體相連結成一體,並使該圓管體與圓盤體呈相互垂直,其中,該圓管體的中央穿設有一貫穿開孔,且該貫穿開孔的內徑與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的中空外殼的外徑相同,該內徑與外徑兩者的尺寸配合公差為緊度配合,使得圓管體可牢固地套置在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的中空外殼表面上,另該圓盤體上朝相反於圓管體方向,再凸設出有數個與圓盤體相互垂直的方形插片,且該方形插片的斷面尺寸略小於離心風輪中間隔板上方形穿孔的孔斷面尺寸,又該方形插片的數量與位置,均與離心風輪中間隔板上方形穿孔的數量與位置相同並相對 應。藉由該左聯結盤與右聯結盤的設計結構,使得量產離心式蝸輪風機產品的過程中,可大幅節省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相互連結固定的製程工序成本,同時又能免去使用螺絲的成本及焊接的施作。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藉由本發明中左聯結盤與右聯結盤的設計結構,使其連結固定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後,並置入蝸殼內進行吸風與排風作動時,該左聯結盤的弧線部與右聯結盤的弧線部更具有導流的功效,除可增加離心式蝸輪風機的風壓輸出外,也會降低整體運轉時的噪音值。
1‧‧‧外轉式無刷馬達
2‧‧‧離心式蝸輪風機
10‧‧‧固定軸
11‧‧‧削平面
12‧‧‧線槽管道
13‧‧‧連通孔
20‧‧‧軸套筒
21‧‧‧外凸緣
30‧‧‧定子線圈
31‧‧‧矽鋼片
32‧‧‧漆包線
33‧‧‧軸向孔
40‧‧‧環形磁鐵
50‧‧‧中空外殼
51‧‧‧凹環槽
60‧‧‧側蓋
61‧‧‧外側面
62‧‧‧內側面
63‧‧‧貫穿孔
64‧‧‧軸承
65‧‧‧圓凸環
66‧‧‧凹槽
70、700‧‧‧離心風輪
71、701‧‧‧邊框環圈板
72、702‧‧‧中間隔板
73、703‧‧‧直條葉片
74、704‧‧‧圓形開口
75‧‧‧穿孔
80‧‧‧中空套環體
81‧‧‧圓孔
82‧‧‧圓盤
83‧‧‧螺紋孔
90‧‧‧蝸殼
91‧‧‧兩側板
92‧‧‧固定支架
93‧‧‧中央孔
94‧‧‧出風口
200‧‧‧左聯結盤
300‧‧‧右聯結盤
201、301‧‧‧圓管體
202、302‧‧‧圓盤體
203、303‧‧‧弧線部
204、304‧‧‧貫穿開孔
205‧‧‧方形套合孔
206、306‧‧‧擋止片
305‧‧‧方形插片
705‧‧‧方形穿孔
C‧‧‧防震墊圈環
D1、D5‧‧‧內徑
D2、D6‧‧‧外徑
D3、D-4‧‧‧孔徑
W‧‧‧電線
Wi‧‧‧入風
Wo‧‧‧出風
S‧‧‧螺絲
V1‧‧‧鉚合柱治具
V2‧‧‧鉚合座治具
圖1:係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的立體分解圖。
圖2:係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的立體組合圖。
圖3:係圖2中3-3線的剖面圖。
圖4:係圖1中4-4線的剖面圖。
圖5:係圖1中5-5線的剖面圖。
圖6:係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中環形磁鐵與中空外殼的組合剖面圖。
圖7:係圖1中7-7線的剖面圖。
圖8:係圖1中8-8線的剖面圖。
圖9:係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中固定軸與軸套筒的組合剖面圖。
圖10:係圖1中10-10線的剖面圖。
圖11:係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中定子線圈與軸套筒的組合剖面圖。
圖12:係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一。
圖13:係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二。
圖14:係圖1中14-14線的剖面圖。
圖15:係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三。
圖16:係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四。
圖17:係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五。
圖18:係習知離心式蝸輪風機的立體示意圖。
圖19:係習知離心式蝸輪風機的立體分解圖。
圖20:係習知離心風輪的立體圖。
圖21:係圖20中21-21線的剖面圖。
圖22:係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與中空套環體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一。
圖23:係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與中空套環體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二。
圖24:係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剖面示意圖。
圖25:係習知離心式蝸輪風機的剖面示意圖。
圖26: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裝設入習知離心式蝸輪風機的立體示意圖。
圖27: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裝設入習知離心式蝸輪風機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8: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29: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左聯結盤的立體圖。
圖30:係圖29中30-30線的剖面圖。
圖31: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右聯結盤的立體圖。
圖32:係圖31中32-32線的剖面圖。
圖33: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一。
圖34: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二。
圖35: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三。
圖36: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四。
圖37: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五。
圖38: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六。
圖39: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裝設入習知離心式蝸輪風機的剖面示意圖。
圖40: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左聯結盤的立體圖。
圖41:係圖40中41-41線的剖面圖。
圖42: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右聯結盤的立體圖。
圖43:係圖42中43-43線的剖面圖。
圖44: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外轉式無刷馬達的中空外殼示意圖。
圖45: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外轉式無刷馬達的側蓋立體圖。
圖46: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外轉式無刷馬達的側蓋頂視圖。
圖47: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一。
圖48: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二。
圖49: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三。
圖50: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右聯結盤與側蓋組合的側視圖。
圖51: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四。
圖52: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五。
圖53: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組合剖面示意圖之六。
圖54: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裝設入習知離心式蝸輪風機的剖面示意圖。
如圖1至圖5及圖26至圖32所示,係本發明「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的第一實施例,其包括: 一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1,其內部具有定子線圈30與環形磁鐵40,而外部由一圓管狀的中空外殼50、兩圓盤狀的側蓋60及一固定軸10組合而成,其中,該兩側蓋60分別壓合在該中空外殼50的兩末端口上,該固定軸10穿置在中空外殼50的中心軸位置,且其兩個軸的末端部分別穿出兩側蓋60外;一離心風輪700,由二片邊框環圈板701、一片中間隔板702及複數個直條葉片703組合而成,該複數個直條葉片703彼此平行排列形成圓環狀並穿透中間隔板702後,將其兩末端部分別插固定在二片邊框環圈板701上,其中,該中間隔板702是位在二片邊框環圈板701之間的中央位置,且中央設穿有一圓形開口704,並在該圓形開口704的周圍板面上開設有相同間隔排列的數個方形穿孔705(如圖28所示);一左聯結盤200,由金屬材質一體沖壓成型的中空圓盤體,其上半部設具成圓管體201,下半部設具成扁平狀圓盤體202,且由圓管體201的底部往圓盤體202的方向,以漸開喇叭狀的弧線部203,將該圓管體201與圓盤體202相連結成一體,並使該圓管體201與圓盤體202呈相互垂直,其中,該圓管體201的中央穿設有一貫穿開孔204,且該貫穿開孔204的內徑D1(如圖30所示)與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中空外殼50的外徑D2(如圖5所示)相同,該內徑D1與外徑D2兩者的尺寸配合公差(Tolerance)為緊度配合(Interference fit),使得圓管體201可牢固地套置在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中空外殼50表面上,另該圓盤體202上穿設有數個方形套合孔205,該方形套合孔205的斷面尺寸等於或略大於離心風輪700中間隔板702上方形穿孔705的斷面尺寸,且該方形套合孔205的數量與位置,均與離心風輪700中 間隔板702上方形穿孔705的數量與位置相同並相對應;及一右聯結盤300,由金屬材質一體沖壓成型的中空圓盤體,其上半部設具成圓管體301,下半部設具成扁平狀圓盤體302,且由圓管體301的底部往圓盤體302的方向,以漸開喇叭狀的弧線部303,將該圓管體301與圓盤體302相連結成一體,並使該圓管體301與圓盤體302呈相互垂直,其中,該圓管體301的中央穿設有一貫穿開孔304,且該貫穿開孔304的內徑D5(如圖32所示)與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中空外殼50的外徑D2(如圖5所示)相同,該內徑D5與外徑D2兩者的尺寸配合公差(Tolerance)為緊度配合(Interference fit),使得圓管體301可牢固地套置在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中空外殼50表面上,另該圓盤體302上朝相反於圓管體201方向,再凸設出有數個與圓盤體302相互垂直的方形插片305,且該方形插片305的斷面尺寸略小於離心風輪700中間隔板702上方形穿孔705的孔斷面尺寸,又該方形插片305的數量與位置,均與離心風輪700中間隔板702上方形穿孔705的數量與位置相同並相對應。
如圖33至圖39所示,是上述本發明「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第一實施例與習知離心風輪700的組合步驟,首先,將右聯結盤300的圓盤體302朝向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其中一端中空外殼50表面上套置(如圖33所示),並直到貫穿開孔304的孔端部與中空外殼50的端部切齊為止(如圖34所示),接著,將離心風輪700任意一個邊框環圈板701(無需用目視去預判選擇那一個邊框環圈板701都是正確的)往右聯結盤300方向靠貼,並直到使離心風輪700的中間隔板702上的所有方形穿孔705,均套貼在右聯結盤300中圓盤體302上所相對應的各個方形插片305為止(如圖35及 其放大視圖所示),再依前述右聯結盤300的方式將左聯結盤200的圓盤體202朝向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另一端中空外殼50表面上套置(如圖36所示),並直到貫穿開孔204孔端部與中空外殼50的另一端部切齊為止,此時該左聯結盤200中圓盤體202上的所有方形套合孔205,也會正好套貼在所有右聯結盤300中圓盤體302上的各個方形插片305上(如圖37及其放大視圖所示),最後,將穿透伸出方形套合孔205的方形插片305部分,給予折彎向上並貼合在圓盤體202上(如圖38及其放大視圖所示),即可同時將離心風輪700的中間隔板702夾固在方形套合孔205與方形插片305之間(如圖38所示),而快速地達成外轉式無刷馬達1與離心風輪700相互組合固定的工序。
因此,藉由本發明中左聯結盤200與右聯結盤300的設計結構使得量產離心式蝸輪風機2產品的過程中,可大幅節省外轉式無刷馬達1與離心風輪700相互連結固定的製程工序成本,同時又能免去使用螺絲的成本及焊接的施作,此外,當外轉式無刷馬達1與離心風輪700置入蝸殼90內進行吸風與排風作動時,該左聯結盤200的弧線部203與右聯結盤300的弧線部303更具有導流的功效(如圖39中入風Wi與出風Wo箭頭所示),除可增加離心式蝸輪風機2的風壓輸出外,也會降低整體運轉時的噪音值。
如圖40至圖46所示,係本發明「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的第二實施例,其中,該左聯結盤200中圓管體201的端面與貫穿開孔204相交接的內緣孔壁面上,更凸設有數個擋止片206(如圖40及圖41所示),而該右聯結盤300中圓管體301的端面與貫穿開孔304相交接的內緣孔壁面上,也凸設有數個擋止片306(如圖42及圖43所示),另於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兩側蓋60的最外緣面上向內凹設有數個凹槽66(如圖45及圖 46所示),並在中空外殼50靠近兩端口的外表面上各再凹設有一圈或一圈以上的凹環槽51,可供套置防震墊圈環C(如圖44所示),其中,該圓管體201的數個擋止片206與圓管體301上的數個擋止片306及兩側蓋60上的數個凹槽66,其三者的數量均相同且位置也均相對應。
如圖47至圖54所示,是上述本發明「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第二實施例與習知離心風輪700的組合步驟,首先,將防震墊圈環C套入中空外殼50的凹環槽51內,再將將右聯結盤300的圓盤體302朝向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其中一端中空外殼50表面上套置(如圖47及圖48所示),並直到貫穿開孔304的孔端部與中空外殼50的端部切齊為止(如圖49所示),此時右聯結盤300中圓管體301內緣孔壁面上的每一擋止片306,均會嵌合入其中一側蓋60的每一凹槽66內(如圖49的放大視圖及圖50所示),接著,將離心風輪700任意一個邊框環圈板701(無需用目視去預判選擇那一個邊框環圈板701都是正確的)往右聯結盤300方向靠貼,並直到使離心風輪700的中間隔板702上的所有方形穿孔705,均套貼在右聯結盤300中圓盤體302上所相對應的各個方形插片305為止(如圖51所示),再依前述右聯結盤300的方式將左聯結盤200的圓盤體202朝向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另一端中空外殼50表面上套置,並直到貫穿開孔204孔端部與中空外殼50的另一端部切齊為止,此時左聯結盤200中圓管體201內緣孔壁面上的每一擋止片206,也均會嵌合入另一側蓋60的每一凹槽66內(如圖52的左邊放大視圖所示),同時該左聯結盤200中圓盤體202上的所有方形套合孔205,也會正好套貼在所有右聯結盤300中圓盤體302上的各個方形插片305上(如圖52的右邊放大視圖所示),最後,將穿透伸出方形套合孔205的方形插片305部分,給予折彎 向上並貼合在圓盤體202上(如圖53及其放大視圖所示),即可同時將離心風輪700的中間隔板702夾固在方形套合孔205與方形插片305之間(如圖53所示),而快速地達成外轉式無刷馬達1與離心風輪700相互組合固定的工序。
再者,藉由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該左聯結盤200中貫穿開孔204上的每一擋止片206,及該右聯結盤300中貫穿開孔304上的每一擋止片306,分別嵌入外轉式無刷馬達1中兩側蓋60最外緣面上的各個凹槽66內(如圖50所示),使得在組裝入離心式蝸輪風機2後,當外轉式無刷馬達1啟動並同步傳動離心風輪700旋轉時,具有更佳的傳動功能,且永遠不會發生外轉式無刷馬達1與離心風輪700之間相互滑脫的缺失,此外,左聯結盤200與右聯結盤300的設計結構使得量產離心式蝸輪風機2產品的過程中,可大幅節省外轉式無刷馬達1與離心風輪700相互連結固定的製程工序成本,同時又能免去使用螺絲的成本及焊接的施作,此外,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中空外殼50因轉動所產生的震動,也會被套入中空外殼50的凹環槽51內的防震墊圈環C吸收(如圖54所示),進而具有消除震動噪音的功效。
綜上所述,本發明藉由該左聯結盤與右聯結盤的設計結構,而具有可大幅節省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相互連結固定的製程工序成本,能免去使用螺絲的成本及焊接的施作,具有導流的功效,可增加離心式蝸輪風機的風壓輸出,並降低離心式蝸輪風機整體運轉時的噪音值,以及確保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之間不會發生相互滑脫等諸多優點,確實符合產業的高度利用性與創造性,乃依法提出申請。
參考如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特將本申請的發明點以及設計 思路歸納如下。
如圖37至圖39、圖52至圖54,一種馬達與風輪的組合構造,其包括:一馬達1;一風輪700,該風輪700包括固定板,該固定板處於該風輪700的中央位置,同時,該固定板處於該風輪700的重心位置,該固定板兩側的該風輪700具有相同的重量;及一組合部件,該組合部件連接在該馬達1與該風輪700之間。
通過該組合部件將該馬達1固定在該風輪700中,使該馬達1與該風輪700的重心重合,以達到在該馬達1帶動該風輪700轉動的時候提升整體轉動的平衡性以及平穩性。
該組合部件包括電機連接端以及固定板連接端,其中,該電機連接端緊配連接在該馬達1上,該固定板連接端緊配連接在該風輪700上。
該緊配連接為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而非利用焊接、螺合等方式形成的固定連接。
該緊配連接為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或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以及該馬達1、固定板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
比如,通過其尺寸配合公差所形成的箍緊、勒緊、卡緊等,通過熱脹冷縮所形成的箍緊、勒緊、卡緊等。
還比如,通過插卡結構、插接結構、凸塊凹槽結構、凸肋卡槽凹槽結構等。
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該組合部件包括左聯結盤200以及右聯結盤300。
該左聯結盤200以及該右聯結盤300上分別設置有該電機連接端以及該固定板連接端。
其中,該左聯結盤200以及該右聯結盤300上的該固定板連接端連接在一起,以使該左聯結盤200與該右聯結盤300連接形成該組合部件。
參考上述的實施例,該左聯結盤200以及該右聯結盤300的該電機連接端可以為該圓管體201、301,該左聯結盤200以及該右聯結盤300的該固定板連接端可以為扁平狀圓盤體202、302。
在具體實施的時候,在該組合部件與該馬達1之間設置有減震部件,該組合部件連接在該減震部件與該風輪700的該固定板之間,使該馬達1與該固定板不直接接觸,以達到減震的作用。
參考上述的實施例,該減震部件可為該防震墊圈環C。
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該馬達1可以為實施例中的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1,該風輪700可以為實施例中的離心風輪700,該左聯結盤200以及該右聯結盤300可以為實施例中的結構相同,這裡不再累述。
如圖37至圖39、圖52至圖54,一種組合部件,該組合部件連接在馬達1與風輪700之間。
通過該組合部件將該馬達1固定在該風輪700中,使該馬達1與該風輪700的重心重合,以達到在該馬達1帶動該風輪700轉動的時候提升整體轉動的平衡性以及平穩性。
該組合部件包括電機連接端以及固定板連接端,其中,該電 機連接端緊配連接在該馬達1上,該固定板連接端緊配連接在該風輪700上。
該緊配連接為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而非利用焊接、螺合等方式形成的固定連接。
該緊配連接為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或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以及該馬達1、固定板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
比如,通過其尺寸配合公差所形成的箍緊、勒緊、卡緊等,通過熱脹冷縮所形成的箍緊、勒緊、卡緊等,還比如,通過插卡結構、插接結構、凸塊凹槽結構、凸肋卡槽凹槽結構等。
在具體實施的時候,該組合部件包括左聯結盤200以及右聯結盤300,該左聯結盤200以及該右聯結盤300上分別設置有該電機連接端以及該固定板連接端,其中,該左聯結盤200以及該右聯結盤300上的該固定板連接端連接在一起,以使該左聯結盤200與該右聯結盤300連接形成該組合部件。
該左聯結盤200,由金屬材質一體沖壓成型的中空圓盤體,其上半部設具成圓管體201,下半部設具成扁平狀圓盤體202,且由圓管體201的底部往圓盤體202的方向,以漸開喇叭狀的弧線部203,將該圓管體201與圓盤體202相連結成一體,並使該圓管體201與圓盤體202呈相互垂直,其中,該圓管體201的中央穿設有一貫穿開孔204,且該貫穿開孔204的內徑D1(如圖30所示)與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中空外殼50的外徑D2(如圖5所示)相同,該內徑D1與外徑D2兩者的尺寸配合公差(Tolerance)為緊度配合(Interference fit),使得圓管體201可牢固地套置在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1 的中空外殼50表面上,另該圓盤體202上穿設有數個方形套合孔205,該方形套合孔205的斷面尺寸等於或略大於離心風輪700中間隔板702上方形穿孔705的斷面尺寸,且該方形套合孔205的數量與位置,均與離心風輪700中間隔板702上方形穿孔705的數量與位置相同並相對應。
該右聯結盤300,由金屬材質一體沖壓成型的中空圓盤體,其上半部設具成圓管體301,下半部設具成扁平狀圓盤體302,且由圓管體301的底部往圓盤體302的方向,以漸開喇叭狀的弧線部303,將該圓管體301與圓盤體302相連結成一體,並使該圓管體301與圓盤體302呈相互垂直,其中,該圓管體301的中央穿設有一貫穿開孔304,且該貫穿開孔304的內徑D5(如圖32所示)與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中空外殼50的外徑D2(如圖5所示)相同,該內徑D5與外徑D2兩者的尺寸配合公差(Tolerance)為緊度配合(Interference fit),使得圓管體301可牢固地套置在習知外轉式無刷馬達1的中空外殼50表面上,另該圓盤體302上朝相反於圓管體201方向,再凸設出有數個與圓盤體302相互垂直的方形插片305,且該方形插片305的斷面尺寸略小於離心風輪700中間隔板702上方形穿孔705的孔斷面尺寸,又該方形插片305的數量與位置,均與離心風輪700中間隔板702上方形穿孔705的數量與位置相同並相對應。
如圖37至圖39、圖52至圖54,一種馬達與風輪的組合方法,通過一組合部件將馬達1固定在風輪700中,使該馬達1與該風輪700的重心重合,以達到在該馬達1帶動該風輪700轉動的時候提升整體轉動的平衡性以及平穩性。
該組合部件包括電機連接端以及固定板連接端,其中,該電 機連接端緊配連接在該馬達1上,該固定板連接端緊配連接在該風輪700上。
該緊配連接為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而非利用焊接、螺合等方式形成的固定連接,該緊配連接為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或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以及該馬達1、固定板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
該組合部件包括左聯結盤200以及右聯結盤300,該左聯結盤200以及該右聯結盤300上分別設置有該電機連接端以及該固定板連接端,其中,該左聯結盤200以及該右聯結盤300上的該固定板連接端連接在一起,以使該左聯結盤200與該右聯結盤300連接形成該組合部件。
1‧‧‧外轉式無刷馬達
10‧‧‧固定軸
50‧‧‧中空外殼
60‧‧‧側蓋
700‧‧‧離心風輪
701‧‧‧邊框環圈板
702‧‧‧中間隔板
703‧‧‧直條葉片
704‧‧‧圓形開口
201、301‧‧‧圓管體
202、302‧‧‧圓盤體
203、303‧‧‧弧線部
204、304‧‧‧貫穿開孔
205‧‧‧方形套合孔
305‧‧‧方形插片
705‧‧‧方形穿孔

Claims (19)

  1. 一種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係包括:一外轉式無刷馬達,其內部具有定子線圈與環形磁鐵,而外部由一圓管狀的中空外殼、兩圓盤狀的側蓋及一固定軸組合而成,其中,該兩側蓋分別壓合在該中空外殼的兩末端口上,該固定軸穿置在中空外殼的中心軸位置,且該固定軸的兩個末端部分別穿出兩側蓋外;一離心風輪,由二片邊框環圈板、一片中間隔板及複數個直條葉片組合而成,該複數個直條葉片彼此平行排列形成圓環狀並穿透中間隔板後,將其兩末端部分別插固定在二片邊框環圈板上,其中,該中間隔板是位在二片邊框環圈板之間的中央位置,且中央設穿有一圓形開口,並在該圓形開口的周圍板面上開設有相同間隔排列的數個方形穿孔;一左聯結盤,由金屬材質一體沖壓成型的中空圓盤體,其上半部設具成圓管體,下半部設具成扁平狀圓盤體,且由圓管體的底部往圓盤體的方向,以漸開喇叭狀的弧線部,將該圓管體與圓盤體相連結成一體,並使該圓管體與圓盤體呈相互垂直,其中,該圓管體的中央穿設有一貫穿開孔,可套置在外轉式無刷馬達的中空外殼表面上,該圓盤體上穿設有數個方形套合孔,且該方形套合孔的數量與位置,均與離心風輪中間隔板上方形穿孔的數量與位置相同並相對應;及一右聯結盤,由金屬材質一體沖壓成型的中空圓盤體,其上半部設具成圓管體,下半部設具成扁平狀圓盤體,且由圓管體的底部往圓盤體的方向,以漸開喇叭狀的弧線部,將該圓管體與圓盤體相連結成一體,並使該圓管體與圓盤體呈相互垂直,其中,該圓管體的中央穿設有一貫穿開孔,可套置在外轉式無刷馬達的中空外殼表面上,該圓盤體上朝相反於圓管體方向,再凸設出有數個與圓盤體相互垂直的方形插片,且該方形插片的數量與位置,均與離心風輪中間隔板上方形穿孔的數量與位置相同並相對應。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其中,該左聯結盤的貫穿開孔內徑與外轉式無刷馬達的中空外殼的外徑相同,且該貫穿開孔內徑與中空外殼外徑兩者的尺寸配合公差為緊度配合。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其中,該右聯結盤的貫穿開孔內徑與外轉式無刷馬達的中空外殼的外徑相同,且該貫穿開孔內徑與中空外殼外徑兩者的尺寸配合公差為緊度配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其中,該左聯結盤中圓盤體上的方形套合孔的斷面尺寸,等於或略大於離心風輪中間隔板上方形穿孔的斷面尺寸。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其中,該右聯結盤的方形插片的斷面尺寸略小於離心風輪中間隔板上方形穿孔的孔斷面尺寸。
  6. 一種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係包括:一外轉式無刷馬達,其內部具有定子線圈與環形磁鐵,而外部由一圓管狀的中空外殼、兩圓盤狀的側蓋及一固定軸組合而成,其中,該兩側蓋分別壓合在該中空外殼的兩末端口上,該固定軸穿置在中空外殼的中心軸位置,且該固定軸的兩個末端部分別穿出兩側蓋外,另於兩側蓋的最外緣面上向內凹設有數個凹槽;一離心風輪,由二片邊框環圈板、一片中間隔板及複數個直條葉片組合而成,該複數個直條葉片彼此平行排列形成圓環狀並穿透中間隔板後,將其兩末端部分別插固定在二片邊框環圈板上,其中,該中間隔板是位在二片邊框環圈板之間的中央位置,且中央設穿有一圓形開口,並在該圓形開口的周圍板面上開設有相同間隔排列的數個方形穿孔;一左聯結盤,由金屬材質一體沖壓成型的中空圓盤體,其上半部設具成圓管體,下半部設具成扁平狀圓盤體,且由圓管體的底部往圓盤體的方向,以漸開喇叭狀的弧線部,將該圓管體與圓盤體相連結成一體, 並使該圓管體與圓盤體呈相互垂直,其中,該圓管體的中央穿設有一貫穿開孔,可套置在外轉式無刷馬達的中空外殼表面上,該圓盤體上穿設有數個方形套合孔,且該方形套合孔的數量與位置,均與離心風輪中間隔板上方形穿孔的數量與位置相同並相對應,另於該圓管體的端面與貫穿開孔相交接的內緣孔壁面上,凸設有數個擋止片;及一右聯結盤,由金屬材質一體沖壓成型的中空圓盤體,其上半部設具成圓管體,下半部設具成扁平狀圓盤體,且由圓管體的底部往圓盤體的方向,以漸開喇叭狀的弧線部,將該圓管體與圓盤體相連結成一體,並使該圓管體與圓盤體呈相互垂直,其中,該圓管體的中央穿設有一貫穿開孔,可套置在外轉式無刷馬達的中空外殼表面上,該圓盤體上朝相反於圓管體方向,再凸設出有數個與圓盤體相互垂直的方形插片,且該方形插片的數量與位置,均與離心風輪中間隔板上方形穿孔的數量與位置相同並相對應,另於該圓管體的端面與貫穿開孔相交接的內緣孔壁面上,凸設有數個擋止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其中,該中空外殼靠近兩端口的外表面上各再凹設有一圈或一圈以上的凹環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其中,該左聯結盤的貫穿開孔內徑與外轉式無刷馬達的中空外殼的外徑相同,且該貫穿開孔內徑與中空外殼外徑兩者的尺寸配合公差為緊度配合。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其中,該右聯結盤的貫穿開孔內徑與外轉式無刷馬達的中空外殼的外徑相同,且該貫穿開孔內徑與中空外殼外徑兩者的尺寸配合公差為緊度配合。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其中,該左聯結盤的方形套合孔的斷面尺寸等於或略大於離心風輪中間隔板上方形穿孔的斷面尺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其中,該右聯結盤的方形插片的斷面尺寸略小於該離心風輪中間隔板上方形穿孔的孔斷面尺寸。
  12. 一種馬達與風輪的組合構造,係包括:一馬達;一風輪,該風輪包括固定板;及一組合部件,該組合部件連接在該馬達與該風輪之間,通過該組合部件將該馬達固定在該風輪中,使該馬達與該風輪的重心重合;該組合部件包括電機連接端以及固定板連接端,其中,該電機連接端緊配連接在該馬達上,該固定板連接端緊配連接在該風輪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一種馬達與風輪的組合構造,其中,該固定板處於該風輪的中央位置,同時該固定板處於該風輪的重心位置,該固定板兩側的該風輪具有相同的重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或第13項所述之一種馬達與風輪的組合構造,其中,該緊配連接為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或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以及該馬達、固定板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一種馬達與風輪的組合構造,其中,該組合部件包括左聯結盤以及右聯結盤,該左聯結盤以及該右聯結盤上分別設置有該電機連接端以及該固定板連接端,其中,該左聯結盤以及該右聯結盤上的該固定板連接端連接在一起,以使該左聯結盤與該右聯結盤連接形成該組合部件。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一種馬達與風輪的組合構造,其中,在該組合部件與該馬達之間設置有減震部件,該組合部件連接在該減震部件與該風輪的該固定板之間,使該馬達與該固定板不直接接觸。
  17. 一種組合部件,其特徵在於:該組合部件連接在馬達與風輪之間,通過該組合部件將該馬達固定在該風輪中,使該馬達與該風輪的重心重合;該組合部件包括電機連接端以及固定板連接端,其中,該電機連接端緊配連接在該馬達上,該固定板連接端緊配連接在該風輪上;該緊配連接為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或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以及該馬達、固定板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一種組合部件,其中,該組合部件包括左聯結盤以及右聯結盤,該左聯結盤以及該右聯結盤上分別設置有該電機連接端以及該固定板連接端,其中,該左聯結盤以及該右聯結盤上的該固定板連接端連接在一起,以使該左聯結盤與該右聯結盤連接形成該組合部件。
  19. 一種馬達與風輪的組合方法,其特徵在於:通過一組合部件將馬達固定在風輪中,使該馬達與該風輪的重心重合;該組合部件包括電機連接端以及固定板連接端,其中,該電機連接端緊配連接在該馬達上,該固定板連接端緊配連接在該風輪上;該緊配連接為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或通過該組合部件自身的材料變形以及該馬達、固定板自身的材料變形所形成的緊配連接,而非利用焊接、螺合方式形成的固定連接;該組合部件包括左聯結盤以及右聯結盤,該左聯結盤以及該右聯結盤上分別設置有該電機連接端以及該固定板連接端,其中,該左聯結盤以及該右聯結盤上的該固定板連接端連接在一起,以使該左聯結盤與該右聯結盤連接形成該組合部件。
TW108126883A 2019-07-26 2019-07-26 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 TWI8127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6883A TWI812765B (zh) 2019-07-26 2019-07-26 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26883A TWI812765B (zh) 2019-07-26 2019-07-26 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4748A TW202104748A (zh) 2021-02-01
TWI812765B true TWI812765B (zh) 2023-08-21

Family

ID=75745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26883A TWI812765B (zh) 2019-07-26 2019-07-26 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1276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6961A (en) * 2009-01-08 2010-07-16 Delta Electronics Inc Ventilator and impeller thereof
TW201217655A (en) * 2010-06-25 2012-05-01 Sanyo Electric Co Centrifugal fan
CN104564803A (zh) * 2015-01-16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离心叶轮、离心风机组件和空调机组
JP2016010279A (ja) * 2014-06-26 2016-01-18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送風装置
TWM592920U (zh) * 2019-07-26 2020-04-01 張志通 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26961A (en) * 2009-01-08 2010-07-16 Delta Electronics Inc Ventilator and impeller thereof
TW201217655A (en) * 2010-06-25 2012-05-01 Sanyo Electric Co Centrifugal fan
JP2016010279A (ja) * 2014-06-26 2016-01-18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車両用送風装置
CN104564803A (zh) * 2015-01-16 2015-04-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离心叶轮、离心风机组件和空调机组
TWM592920U (zh) * 2019-07-26 2020-04-01 張志通 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4748A (zh) 2021-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90934A (zh) 电机壳体及其组装方法
CN103306979B (zh) 新能源车辆刹车真空助力器用电子真空泵
CN203707948U (zh) 吊扇马达
KR102521833B1 (ko) 전동 송풍기
CN205945353U (zh) 一种自散热电机和无人机
TWI812765B (zh) 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
TWM562526U (zh) 油煙機風輪的無刷馬達結構改良
CN106026479A (zh) 电动机外壳及包括该外壳的低振动电动机
TWM592920U (zh) 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構造
CN210715170U (zh) 外转式无刷马达与离心风轮的组合构造
CN210686378U (zh) 一种吸尘器离心风机
TWM590193U (zh) 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結構
CN210799421U (zh) 一种电机组合部件
CN110360134B (zh) 外转式无刷马达与离心风轮的组合构造
CN210715171U (zh) 外转式无刷马达与离心风轮的组合结构
TW202104749A (zh) 外轉式無刷馬達與離心風輪的組合結構
WO2019200814A1 (zh) 一种轴流风机及应用其的汽车
CN110360135B (zh) 外转式无刷马达与离心风轮的组合结构
CN207112931U (zh) 一种抽油烟机
WO2019120143A1 (zh) 油烟机风轮的无刷电机结构改良
CN210317460U (zh) 一种具有通风性能的金属叠片联轴器
CN104047883B (zh) 一种三元流风机的集风片及三元流风机
JP3172856U (ja) 遠心ファン構造
WO2019163371A1 (ja) ボス、回転ファン、電動送風機、電気掃除機およびエアタオル
TWI699960B (zh) 油煙機風輪的無刷馬達結構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