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7002B - 用於增加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間之黏附強度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增加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間之黏附強度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7002B
TWI807002B TW108111127A TW108111127A TWI807002B TW I807002 B TWI807002 B TW I807002B TW 108111127 A TW108111127 A TW 108111127A TW 108111127 A TW108111127 A TW 108111127A TW I807002 B TWI807002 B TW I8070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protectant
weight
etch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11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03915A (zh
Inventor
諾爾伯特 露特鄒
曹元珍
本多俊雄
德克 提又斯
馬庫 拉格
唐志孟
米爾寇 克羅皮絲琪
艾隆 哈恩
蓋布雷爾 史其米特
馬丁 湯姆斯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德國艾托特克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德國艾托特克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德國艾托特克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03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039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0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00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8Improvement of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insulating substrate and the metal
    • H05K3/382Improvement of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insulating substrate and the metal by special treatment of the metal
    • H05K3/385Improvement of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insulating substrate and the metal by special treatment of the metal by conversion of the surface of the metal, e.g. by oxidation, whether or not followed by reaction or removal of the converted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2/00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 C23C22/05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 C23C22/06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aqueous acidic solutions with pH less than 6
    • C23C22/48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re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a reactive liquid, leaving reaction products of surface material in the coating, e.g. conversion coatings, passivation of metals using aqueous solutions using aqueous acidic solutions with pH less than 6 not containing phosphates, hexavalent chromium compounds, fluorides or complex fluorides, molybdates, tungstates, vanadates or oxalates
    • C23C22/52Treatment of copper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FNON-MECHANICAL REMOVAL OF METALLIC MATERIAL FROM SURFACE;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INVOLVING AT LEAST ONE PROCESS PROVIDED FOR IN CLASS C23 AND AT LEAST ONE PROCESS COVERED BY SUBCLASS C21D OR C22F OR CLASS C25
    • C23F11/00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applying inhibitors to the surface in danger of corrosion or adding them to the corrosive agent
    • C23F11/08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applying inhibitors to the surface in danger of corrosion or adding them to the corrosive agent in other liqui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FNON-MECHANICAL REMOVAL OF METALLIC MATERIAL FROM SURFACE;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MULTI-STEP PROCESSES FOR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INVOLVING AT LEAST ONE PROCESS PROVIDED FOR IN CLASS C23 AND AT LEAST ONE PROCESS COVERED BY SUBCLASS C21D OR C22F OR CLASS C25
    • C23F11/00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applying inhibitors to the surface in danger of corrosion or adding them to the corrosive agent
    • C23F11/08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applying inhibitors to the surface in danger of corrosion or adding them to the corrosive agent in other liquids
    • C23F11/10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applying inhibitors to the surface in danger of corrosion or adding them to the corrosive agent in other liquids using organic inhibitors
    • C23F11/14Nitr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23F11/14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s hetero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GCLEANING OR DE-GREASING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CHEMICAL METHODS OTHER THAN ELECTROLYSIS
    • C23G1/00Cleaning or pickling metallic material with solutions or molten salts
    • C23G1/02Cleaning or pickling metallic material with solutions or molten salts with acid solutions
    • C23G1/10Other heavy metals
    • C23G1/103Other heavy metals copper or alloys of copp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8Improvement of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insulating substrate and the metal
    • H05K3/389Improvement of the adhesion between the insulating substrate and the metal by the use of a coupling agent, e.g. silan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12Using specific substances
    • H05K2203/122Organic non-polymeric compounds, e.g. oil, wax, thiol
    • H05K2203/124Heterocyclic organic compounds, e.g. azole, fura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2Secondary treatment of printed circuits
    • H05K3/28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 H05K3/282Applying non-metallic protective coatings for inhibiting the corrosion of the circuit, e.g. for preserving the solderabilit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g And Chemical Polishing (AREA)
  • Electroplating Methods And Accessori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增加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之間的黏附強度之方法,該方法按此順序包含以下步驟: (i) 提供在至少一側上包含該表面之非導電基板,該表面具有銅或銅合金之總表面積, (ii) 使包含該表面之該基板與包含以下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接觸: (ii-a) 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 (ii-b) 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及/或其鹽, (ii-c) 以按該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0.4重量%或更小之總量的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及 (ii-d) 以按該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0至0.01重量%的總量的無機酸, 其中在步驟(ii)期間,該表面之總表面積在與該保護劑溶液接觸後不增加。

Description

用於增加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間之黏附強度之方法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一種用於製造印刷電路板(PCB)之方法,特定言之,係關於一種用於增加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如阻焊層或堆積層,較佳地堆積層,最佳地多層PCB中之堆積層之間的黏附強度之方法。本發明另外係關於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
PCB為在表面中之至少一者上安裝電氣零件,如積體電路(IC)、電阻器、交換器等,以獲得印製線路板總成(PCBA)之薄板。在PCB之製造方法期間,通常,銅電路形成於非導電基板/層上,該基板/層通常由環氧樹脂或聚醯亞胺樹脂製成。最常見的非導電基板/層為玻璃強化之環氧層板,商業上稱為FR-4。
為了獲得多層PCB,通常,形成非導電基板/層與其導電銅電路之堆疊以獲得整體式產品。
通常,在PCB製造期間(尤其在多層PCB製造期間),利用兩種特定類型之非導電基板/層,其為永久的:(i)稱作堆積層(亦稱為預浸材、內層、絕緣層等)之上述非導電基板/層,其在多層PCB內形成介於電路之間的非導電基板/層,及(ii)覆蓋及保護多層及非多層PCB中之暴露之最外部電路之阻焊層(通常亦稱為阻焊劑、外層等)。
阻焊層在聚合(亦稱為固化或硬化)之後為覆蓋最外部非導電基板/層之表面及大部分其銅電路之非導電材料之完全聚合的永久層。阻焊層經圖案化以完全覆蓋電路,除了既定暴露用於焊接之銅電路之彼等部分。在此類區域中,阻焊層通常展現開口,如墊開口。
多層PCB由交替地堆疊堆積層及銅電路形成。堆積層使銅電路彼此電絕緣且另外提供穩定性。但是,通孔形成於界限分明的位置處,電連接一層之電路與其他層之一個或多於一個電路。此類通孔例如藉由使用雷射、電漿、光方法或習知鑽孔形成。
通常,堆積層真空層壓至對應的非導電基板/層或芯基板上且分別覆蓋該基板/層及芯基板之銅電路。堆積層(或多個堆積層)隨後經按壓及/或經受第一熱處理步驟以獲得充分預聚合之堆積層。通常應用170℃至200℃範圍內之溫度持續大致30分鐘。
在第一熱處理步驟之後,預聚合之堆積層在用於圖案化,尤其用於通孔形成之條件下。隨後,堆積層之表面及通孔表面通常經除污且基本上在用於形成多層PCB中之下一銅電路之條件下。
形成下一銅電路之製程例如藉助於以下進行:(i)通常藉由層壓銅箔起始之減成法,(ii)通常起始於無電沈積銅層之半加成法(SAP)或先進的改良半加成法(AMSAP),或(iii)起始於形成用於選擇性地沈積銅之臨時結構化光致抗蝕劑層之全加成法(FAP)。在此等製程中,SAP通常尤其應用於製造高密度PCB。
在SAP中,將銅層無電沈積至堆積層表面上,隨後為通常在100℃至150℃範圍內之溫度下進行至少30分鐘之第二熱處理步驟(通常亦稱為乾燥步驟)。在此熱處理步驟中,將熱施加至預聚合之鍍銅堆積層。
在下一步驟中,非導電材料之臨時光敏層(光致抗蝕劑層)形成於無電沈積銅層上,隨後經圖案化以形成開口,且經固化。隨後,將額外的銅沈積至開口中。
在最後一個步驟中,移除臨時光敏層及殘餘銅層。因此,形成下一層之銅電路,其隨後準備層壓下一堆積層。
必需在此類多層PCB之使用期限期間不發生分層。因此,期望銅電路與其上層壓之堆積層之間的黏附儘可能高且在對應PCB之使用期限期間保持強勁。
但是,堆積層有時受獲得不足黏附之缺點困擾,該缺點在銅電路與堆積層之間的分界面處導致分層。
為了獲得強黏附,已知用於銅電路表面之各種製備方法。
習知方法為藉由使銅表面與高溫、強鹼性水溶液接觸而在銅表面上形成一層之所謂的「黑色氧化物」。此類層通常延伸至大致1000 nm或更大之層厚度。在許多情況下,獲得的黏附迄今為止不足。此外,在許多情況下,此方法對於細線電路而言不足。
另一方法為應用強蝕刻劑,其留下強烈粗糙化之銅表面(參見例如JP 2740768),通常稱為微粗糙化銅表面。此類處理通常粗暴地自電路表面移除銅,留下強烈粗糙化之銅表面,包括寬且深的空腔,甚至在微米範圍內。因此,此類方法亦較不適合於細線電路,尤其是高頻應用,因為銅損耗太劇烈,表面變得太粗糙,且獲得的黏附通常太弱。
其他方法利用銅表面之各種化學修飾來增加該黏附。
US 2002/0192460 A1揭示在多層印刷電路板之銅/銅合金表面與樹脂之間提供具有改進的黏附之層壓體之唑-銅複合化合物之塗膜,以及製造該層壓體之方法。
WO 2009/109391 A1係關於用於處理銅或銅合金之非蝕刻非抗蝕黏附組合物,及使用該非蝕刻非抗蝕黏附組合物製備具有銅或銅合金表面之工件以藉由聚合沈積物後續塗佈銅或銅合金表面之方法。
WO 2012/005722 A1在技術方案1中揭示「一種處理金屬表面以促進該金屬表面與有機材料之間的黏附之方法,其特徵在於:金屬氧化物層形成於該金屬表面上,且該金屬氧化物層之形成受該金屬氧化物與表面改性劑化合物之間的自限制反應控制」。此反應包括在形成金屬氧化物層之後,後續還原金屬氧化物層以獲得展現通常不超過500 nm之層厚度之奈米粗糙化表面層。此相比於例如如上所述之微粗糙化表面顯著更光滑。此製程需要在還原之後,奈米粗糙化表面層經保護免受再氧化(例如藉由周圍空氣中之氧氣)。
由於進一步小型化,一般需要進一步改進現有方法以進一步增加黏附強度。
因此,本發明之目標為提供一種增加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之間的黏附強度,使得黏附強度相比於先前技術方法進一步增加之改進的方法。
目標尤其為提供一種進一步增加印刷電路板之銅電路與有機層之黏附強度之更可靠的方法。
上述目標係藉由增加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之間的黏附強度之方法解決,該方法按此順序包含以下步驟: (i) 提供在至少一側上包含該表面之非導電基板,該表面具有銅或銅合金之總表面積, (ii) 使包含該表面之該基板與包含以下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接觸: (ii-a) 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 (ii-b) 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及/或其鹽, (ii-c) 以按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0.4重量%或更小之總量的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及 (ii-d) 以按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0至0.01重量%之總量的無機酸, 其中在步驟(ii)期間,該表面之總表面積在與保護劑溶液接觸後不增加。
該目標另外藉助於包含以下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解決: (a) 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 (b) 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及/或其鹽, (c) 以按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0.4重量%或更小之總量的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及 (d) 以按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0至0.01重量%之總量的無機酸, 其中在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所有過氧化物與所有胺基唑之莫耳比為1或更小。
本發明方法及本發明之保護劑溶液用於在不蝕刻或顯著移除銅/銅合金之情況下增加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之間的黏附強度。此意謂在本發明方法之步驟(ii)期間,銅或銅合金之總表面積不增加,而是保持恆定。換言之,在步驟(ii)之後,銅/銅合金之總表面積相比於步驟(ii)開始時基本上相同。此將區分本發明方法與多種已知方法,尤其是目標為藉由粗糙化增加總表面積之蝕刻方法。因此,本發明方法為非蝕刻方法。
較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在步驟(i)中,銅或銅合金表面包含銅或銅合金電路,較佳為銅或銅合金電路。在此情況下,銅或銅合金表面經結構化。此較佳意謂非導電基板在相同側上同時暴露非導電(較佳有機)區域以及導電銅/銅合金區域。此在本發明方法之情況下最佳。
較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在步驟(i)中,銅或銅合金電路包含線寬為100 µm或更小、較佳75 µm或更小、更佳55 µm或更小之線。在一些情況下,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在步驟(i)中,銅或銅合金電路包含線寬為30 µm或更小、較佳20 µm或更小、最佳10 µm或更小之線。
非導電基板在至少一側上包含如上文所定義之(較佳地,如定義為較佳的)該銅或銅合金表面。較佳地,該表面經預處理,更佳地藉由化學轉化,最佳地藉由將銅氧化為氧化物且隨後還原此等氧化銅之至少一部分。因此,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在步驟(i)中,銅或銅合金表面包含如下獲得之奈米粗糙化表面層: - 將Cu-(0)分別氧化為Cu-(I)及Cu-(II),且隨後 - 分別將此Cu-(I)及Cu-(II)至少部分還原為Cu-(0)。
因此,獲得在至少一側上包含銅或銅合金表面之極佳非導電基板,該表面包含奈米粗糙化表面層。最佳地,此類銅或銅合金表面經結構化,較佳包含電路,最佳為電路(關於電路,參看上文細節)。
上述奈米粗糙化表面層為銅或銅合金表面上之主要的銅(CU-(0))及殘餘量的氧化銅(包括CU-(I)及(Cu-(II))之層。此Cu-(0)及Cu-(I)需要經保護免受另外的不希望的氧化及/或再氧化。奈米粗糙化表面層通常具有針型形態(有時亦稱為「毛狀表面形態」),其導致總表面積大量地增加但不使表面顯著粗糙化(因此稱作奈米粗糙化)。因此,較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在步驟(i)中或在步驟(ii)開始時,奈米粗糙化表面層具有針型形態。最佳的,在步驟(ii)之後,此針型形態仍存在。再次注意到在本發明方法之步驟(ii)期間,此總表面積不以顯著方式增加。
吾人自身之實驗已顯示本發明方法(如在整個本發明文本中定義)藉由形成經保護之銅或銅合金表面,最佳地藉由形成經保護之奈米粗糙化表面層而在很大程度上預防銅或銅合金表面,最佳地奈米粗糙化表面層之該不希望的氧化及/或再氧化,形成該表面層導致與有機層,較佳地堆積層之黏附強度增加。此歸因於利用如上文及整個本發明文本中所定義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具體而言,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不會可量測地劣化奈米粗糙化表面層,因為在步驟(ii)中接觸後,未出現顯著蝕刻。因此,在步驟(ii)期間,未自或基本上未自銅或銅合金表面移除銅;最佳地,奈米粗糙化表面層不在步驟(ii)期間移除。此包括總表面積不以顯著方式增加。因此,本發明方法高度推薦用於製造細線電路(即小於30 µm之線寬)之多層PCB及用於高頻應用之PCB。此類應用通常極易受強烈銅移除/蝕刻影響。
較佳地,在本發明方法中,步驟(i)中提供之基板展現已在上文描述之奈米粗糙化表面層。但是,在一些情況下,本發明方法較佳地按此順序包含以下步驟: (i) 提供在至少一側上包含銅或銅合金表面之非導電基板,該表面較佳包含(最佳為)銅或銅合金電路,該表面具有銅或銅合金之總表面積, (ia) 將Cu-(0)分別氧化為Cu-(I)及Cu-(II),且隨後 (ib) 分別將此Cu-(I)及Cu-(II)至少部分還原為Cu-(0), 使得產生包含奈米粗糙化表面層之銅或銅合金表面,該表面較佳包含(最佳為)銅或銅合金電路, (ii) 使包含該表面之該基板與包含以下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接觸: (ii-a) 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 (ii-b) 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及/或其鹽, (ii-c) 以按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0.4重量%或更小之總量的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及 (ii-d) 以按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0至0.01重量%之總量的無機酸, 其中在步驟(ii)期間,該表面之總表面積在與保護劑溶液接觸後不增加且不移除奈米粗糙化表面層。
術語「隨後」表示步驟(ib)基本上緊接著步驟(ia)。但是,在一些情況下,較佳的是在步驟(ib)之前包括沖洗或調節步驟。
不希望受理論束縛,假定在步驟(ia)中,銅原子化學轉化成氧化物。較佳地,此轉化為自限制的。在步驟(ia)之後,表面形態經顯著改變且通常導致具有極低表面粗糙度(經奈米粗糙化)但總表面積顯著增加(相比於步驟(ia)之前的總表面積)之該針型表面形態。隨後,此等氧化物藉助於還原而還原,同時維持針型形態。獲得之奈米粗糙化表面層(由於此轉化)在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之間產生基本黏附強度。此基本黏附強度較佳地藉由本發明方法進一步增加。
一般而言,奈米粗糙化表面層可藉由原子力顯微鏡(AFM)、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FT-IR)、聚焦離子束高解析度掃描電子顯微術(FIB高解析度SEM)、X射線光電子能譜學(XPS)及穿透式電子顯微法(TEM)來研究、分析及量測。較佳地,分析在對應樣品之垂直截面中進行。更佳地,藉助於FIB高解析度SEM及AFM來觀測及測定奈米粗糙化表面層厚度,例如以測定最大層厚度。極較佳方法為AFM。
在步驟(ia)中,氧化較佳藉由一種或多於一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氧化劑進行:亞氯酸鹽、次氯酸鹽、過氧化物、高錳酸鹽、高氯酸鹽、過硫酸鹽及臭氧。較佳之亞氯酸鹽為亞氯酸及鹼金屬亞氯酸鹽,最佳為亞氯酸鈉。較佳之次氯酸鹽為次氯酸及其鹽。較佳之過氧化物為過氧化氫。較佳之過氯酸鹽為過氯酸及其鹽。較佳之過硫酸鹽選自由過氧單硫酸鹽、過氧二硫酸鹽及其相關酸組成之群。該氧化劑以足以實現所需氧化之總濃度存在。在步驟(ia)之後,銅主要以氧化數+2存在。
在步驟(ib)中,還原較佳藉由一種或多於一種選自由有機還原劑及無機還原劑組成之群,較佳地選自由醛、硼氫化物、硼烷及經取代之硼烷組成之群的還原劑進行。較佳之醛為甲醛。在步驟(ib)之後,銅主要呈氧化數0 (Cu-(0)),但由於Cu-(0)之立即再氧化,少量呈氧化數+1之銅為不可避免的。但是,呈氧化數0之銅為較佳的。在還原期間,維持針型形態。
在本發明方法中,相比於習知蝕刻方法,奈米粗糙化表面層極光滑(在步驟(i)中以及在步驟(ii)中),習知蝕刻方法通常導致極顯著表面粗糙度或甚至表面破壞;通常包括更改表面形貌。此為不希望的,尤其對於細線電路及高頻應用而言。相反,本發明方法之步驟(i)中之較佳奈米粗糙化表面層極通常不超過200奈米之厚度,由於針型形態(即經奈米結構化)而相對光滑,且在不更改銅或銅合金表面之表面形態之情況下遵循其輪廓。此類較佳之奈米粗糙化表面層(在步驟(i)中以及在步驟(ii)中)被算作所謂的非蝕刻黏附促進劑(NEAP)中之一者。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在步驟(i)中,奈米粗糙化表面層之最大層厚度為500 nm或更小,較佳地300 nm或更小,更佳地180 nm或更小,甚至更佳地150 nm或更小,最佳地120 nm或更小。
若最大層厚度顯著超過500 nm,則粗糙度在一些情況下過高且方法接著不再適合於多種細線電路應用(例如線寬低於30 µm)。若最大層厚度例如顯著低於30 nm,則黏附強度及剝離強度在一些情況下不足。
較佳之奈米粗糙化表面層提供各種優點。用於高頻應用中之PCB由於減少之信號損耗而受益於相對光滑表面。此外,僅不顯著量之金屬銅形成該表面層,使得電路中之金屬銅損失相比於習知之苛刻蝕刻方法減少。另外,獲得增加之黏附,其可藉由本發明方法進一步增加。
在本發明方法中,銅或銅合金表面較佳為銅表面,即以銅表面之總重量計至少包含99重量%銅。在此狀況下,銅表面較佳地基本上不含,較佳不含銅以外之其他元素;更佳地基本上不含,較佳地不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之一種、超過一種或所有元素:鉬、鈷、鎳、鎢及鈦。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術語「至少」與特定值組合表示此值或大於此值(且與其可互換)。舉例而言,「至少99重量%」表示「99重量%或大於99重量%」(且與其可互換)。同樣,「至少一個(種)」表示「一個(種)、兩個(種)、三個(種)或大於三個(種)」(且與其可互換)。
相比之下,在一些情況下,銅合金表面為較佳的。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在步驟(i)中,銅合金表面包含以銅合金表面之總重量計至少55重量%、較佳地至少75重量%、更佳地至少85重量%、最佳地至少90重量%銅。較佳合金化元素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鉬、鈷、鎳、鎢及鈦。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術語「銅合金」不包括氧化銅。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術語「基本上不含」標的物(例如元素、化合物、材料等)表示該標的物完全不存在或僅以極小及不干擾量(僅在極小及不干擾程度上)存在,而不影響本發明之預期目的。舉例而言,此類標的物可無意地添加或利用,例如以不可避免之雜質形式。「基本上不含」較佳地表示0 (零) ppm至50 ppm,若針對本發明方法中定義之銅或銅合金表面定義,則以該表面之總重量計,或若針對本發明方法中定義之保護劑溶液定義,則以該溶液之總重量計;較佳地0 ppm至25 ppm,更佳地0 ppm至10 ppm,甚至更佳地0 ppm至5 ppm,最佳地0 ppm至1 ppm。0 ppm表示不包含對應標的物。此原則同樣適用於奈米粗糙化表面層及有機層。
相比於方法(a)不使用保護劑溶液或(b)相比於使用不同組成之保護劑溶液,尤其不包含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或包含超出0.4重量%之總量之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之方法,用如上文所定義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較佳地如整個本發明文本中定義)恰當處理之較佳奈米粗糙化表面層顯示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之間的另外改進之黏附強度。假定增加之黏附強度歸因於減少之銅再氧化,尤其在包括增加之溫度之後續處理步驟中。由於存在微量之該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以及其蝕刻勢,此為出人意料的。
不希望受理論所束縛,假定在步驟(ii)中,胺基唑與各種銅物種形成複合物且吸附於銅或銅合金之表面上。另外假設吸附之複合物形成於銅或銅合金表面上,藉此形成薄保護膜。因此,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在步驟(ii)期間,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吸附於該銅或銅合金表面上,使得產生經保護之銅或銅合金表面,較佳地吸附於該奈米粗糙化表面層上,使得產生經保護之奈米粗糙化表面層。
對於本發明方法,必需在與保護劑溶液接觸後不發生蝕刻。此意謂銅或銅合金表面,較佳地奈米粗糙化表面層保持完整,即不移除且其總表面積不增加。此主要可藉由避免過多過氧化物、小心地維持非蝕刻pH及避免強腐蝕性無機酸來實現。此外,需要胺基唑。特定言之,已知過氧化物在蝕刻溶液中之蝕刻勢,尤其對於蝕刻銅而言。因此出人意料的是過氧化物之存在進一步增加了用於增加黏附強度之非蝕刻方法中之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之間的黏附強度。
因此,在本發明之上下文(方法及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必需的是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包含該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較佳地,如在整個文本中描述為較佳的)。術語「0.4重量%或更小之總量」(以及所有其他較佳之總量)中之詞語「更小」不意味著該過氧化物可完全不存在,即更小不包括0重量%。因此,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以大於0重量%之總量存在。較佳地,該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之總量為以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之至少0.01重量%,更佳地至少0.03重量%,甚至更佳地至少0.05重量%,最佳地至少0.07重量%。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過氧化物為包含過氧化物部分(-O-O-)之化合物,其中各氧原子具有氧化數-1 (負一)。較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選自由過氧化氫、有機過氧化物及無機過氧化物組成之群。
較佳之有機過氧化物選自由有機過氧酸及非酸性烷基過氧化物組成之群。較佳之有機過氧酸為過氧乙酸。較佳之非酸性烷基過氧化物為叔丁基過氧化氫。
較佳之無機過氧化物選自由無機過氧酸及金屬過氧化物組成之群。較佳之無機過氧酸為過氧單硫酸及過氧二硫酸。較佳之金屬過氧化物為鹼金屬過氧化物,更佳為過氧化鈉及過氧二硫酸鉀。
更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選自由過氧化氫及有機過氧化物組成之群。具體而言,在一些情況下,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基本上不含,較佳不含無機過氧酸;在更佳情況下,基本上不含,較佳不含無機過氧酸及金屬過氧化物。
最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包含過氧化氫,較佳為過氧化氫。最佳地,在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過氧化氫為唯一過氧化物化合物。過氧化氫僅由氫及氧組成,且因此不以其他化合物或元素污染工作環境。此外,過氧化氫藉由在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僅使用極少量而充分地增強黏附強度。
較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之總量為以保護劑溶液總重量計之0.35重量%或更小,較佳為0.30重量%或更小,更佳為0.25重量%或更小,甚至更佳為0.20重量%或更小,最佳為0.16重量%或更小,甚至最佳為0.12重量%或更小。
更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包含過氧化氫且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之過氧化物之總量為以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之0.35重量%或更小,較佳為0.30重量%或更小,更佳為0.25重量%或更小,甚至更佳為0.20重量%或更小,最佳為0.16重量%或更小,甚至最佳為0.12重量%或更小。在此情況下,以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之所有過氧化物之總重量計,過氧化氫較佳為就重量%而言之主要過氧化物(>50重量%)。
最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在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過氧化氫為唯一過氧化物且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之過氧化物之總量為以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之0.35重量%或更小,較佳地0.30重量%或更小,更佳地0.25重量%或更小,甚至更佳地0.20重量%或更小,最佳地0.16重量%或更小,甚至最佳地0.12重量%或更小。在此狀況下,過氧化物之總量等於過氧化氫之總量。
為了避免不希望的蝕刻,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幾乎不含無機酸,此對於其蝕刻特性,尤其對於蝕刻銅而言為公知的。其總量在以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之0至0.01重量%範圍內。
若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包含有另外包含過氧化物部分(例如過氧單硫酸)之無機酸,則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此類化合物被算作(ii-c)中之一者,即主要視為過氧化物。較佳地,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基本上不含,較佳地不含過氧單硫酸及過氧二硫酸。更佳地,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基本上不含,較佳地不含另外包含過氧化物部分之無機酸。此避免不希望的蝕刻。
較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基本上不含,較佳地不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以下無機酸中之一種、多於一種或全部:硫酸、硝酸、鹽酸及磷酸。在此狀況下,上述特定總量(以ppm計)個別地適用於上述無機酸中之每一者,其條件為此等酸在一起之總量不超過以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之0.01重量%。
極佳地,在本發明方法中,非蝕刻保護劑溶液基本上不含,較佳不含硫酸。
特定言之,較佳為本發明方法,其中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基本上不含,較佳不含無機酸。在此狀況下,上述特定總量(以ppm計)適用於所有無機酸之總和。此適用於所有無機酸,另外包含過氧化物部分之無機酸除外。
亦已知在用於銅之蝕刻溶液中,通常存在鹵離子,通常是為了加速銅蝕刻。因此,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基本上不含,較佳地不含氯離子及氟離子,較佳地基本上不含,較佳地完全不含鹵離子。另外較佳的為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基本上不含,較佳不含含有氟原子之化合物。此避免不希望的蝕刻。
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基本上不含,較佳不含磷酸根離子,較佳基本上不含,較佳不含包含磷酸根部分的化合物,更佳基本上不含,較佳不含含有磷之化合物。
本發明方法在一些情況下為較佳的,其中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基本上不含,較佳不含聚合物。
本發明方法在一些情況下為較佳的,其中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基本上不含,較佳不含包含四價氮部分之化合物。
本發明方法在一些情況下為較佳的,其中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基本上不含,較佳不含包含一個或多於一個氫硫基之化合物。
如本發明方法之步驟(ii)中定義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為酸性(即pH為6.5或更小)及水性的,即水為主要溶劑,較佳地水為唯一溶劑。
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之pH在2.5至6範圍內,較佳在2.7至5.8範圍內,更佳在2.9至5.5範圍內,最佳在3.1至4.9範圍內。若pH顯著低於2.5,則將發生不希望的蝕刻,其對於銅或銅合金表面有害。若pH顯著高於6,則胺基唑之吸附不足且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之總體效能無法令人滿意。極較佳之pH範圍為4.1至4.9。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pH參考25℃之溫度。
在本發明方法中,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為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之必需化合物(出於上文概述之原因)。吾人自身之實驗表明,僅在該胺基唑用於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之情況下獲得滿意的結果。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胺基唑表示具有雜環五員芳環之化合物,該化合物另外包含至少一個(較佳一個)胺基部分(-NH2 ),其中五員芳環較佳包含至少兩個氮環原子作為雜原子。較佳地,氮原子為芳環內之唯一雜原子。
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在芳環中獨立地包含至少三個氮環原子,更佳地在芳環中獨立地包含至少四個氮環原子。
較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至少一個胺基部分(較佳地一個胺基部分)經由共價鍵直接與芳環連接,較佳連接至芳環之碳環原子。
在一些情況下,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芳環不為咪唑。
較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在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中之每一者中,五員芳環為唯一環結構。
較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胺基四唑、胺基三唑、經取代之胺基三唑及經取代之胺基四唑,較佳地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胺基四唑及經取代之胺基四唑,最佳地,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包含5-胺基四唑。較佳地,胺基四唑亦包括胺基烷基四唑,如5-(胺基甲基)-四唑,但胺基烷基四唑相比於5-胺基四唑為次佳的。
較佳地,在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胺基唑為唯一唑類化合物。吾人自身之實驗指示胺基唑在本發明方法中提供黏附強度之最優增加。
在經取代之胺基三唑及經取代之胺基四唑中,較佳之取代基獨立地為烷基。較佳之烷基為甲基、乙基及丙基。在一些情況下,1-丙基-5-胺基四唑及1-甲基-5-胺基四唑為較佳之經取代之胺基四唑。
較佳的本發明方法,其中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以按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之2.0重量%或更小,較佳1.5重量%或更小,更佳1.0重量%或更小,最佳0.8重量%或更小之總量存在。
更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包含5-胺基四唑且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之胺基唑之總量為以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之2.0重量%或更小,較佳為1.5重量%或更小,更佳為1.0重量%或更小,最佳為0.8重量%或更小。在此情況下,以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之所有胺基唑之總重量計,5-胺基四唑較佳為就重量%而言之主要胺基唑(>50重量%)。
最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在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5-胺基四唑為唯一胺基唑且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之胺基唑之總量為以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之2.0重量%或更小,較佳為1.5重量%或更小,更佳為1.0重量%或更小,最佳為0.8重量%或更小。甚至更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5-胺基唑為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之唯一唑化合物且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之唑類化合物之總量為以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之2.0重量%或更小,較佳為1.5重量%或更小,更佳為1.0重量%或更小,最佳為0.8重量%或更小。
較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在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所有過氧化物與所有胺基唑之莫耳比為1或更小,較佳為0.8或更小,更佳為0.6或更小,甚至更佳為0.5或更小,最佳為0.4或更小。為了避免不希望的蝕刻,最合乎需要的為具有不高於1:1之莫耳比,更佳地,所有胺基唑之莫耳濃度高於所有過氧化物之莫耳濃度。
在本發明方法中,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包含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及/或其鹽,較佳地有機酸。有機酸主要用於調節酸性保護劑水溶液之pH。此可為所需的,因為胺基唑化合物通常溶解於鹼性溶液中以增加溶解度。
較佳的是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基本上不含,較佳不含磺酸。通常,此類酸過強且可能引起不希望的蝕刻。
較佳地,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中之每一者具有正pKa 值,較佳地3.0或更高,較佳地3.3或更高,更佳地在3.3至6.5範圍內之pKa 值。此等pKa 值為基於22℃之溫度。
較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及其鹽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單羧酸、羥基單羧酸、二羧酸、羥基二羧酸、三羧酸、羥基三羧酸、胺基羧酸及其鹽;較佳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單羧酸、羥基單羧酸、二羧酸、羥基二羧酸、三羧酸、羥基三羧酸及其鹽;最佳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單羧酸、羥基單羧酸、二羧酸、羥基二羧酸及其鹽。
尤其較佳之特定有機酸及其鹽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甲酸、乙酸、丙酸、辛酸、乙醇酸、正丁酸、異丁酸、丙烯酸、丁烯酸、異丁烯酸、草酸、丙二酸、丁二酸、己二酸、順丁烯二酸、乙炔二甲酸、乳酸、甘油酸、酒石酸、蘋果酸、檸檬酸、蘇胺酸、色胺酸、苯丙胺酸及其鹽。
最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及其鹽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甲酸、乙酸、乳酸、蘋果酸、檸檬酸及其鹽,最佳為甲酸、乙酸及其鹽。
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可以鹽形式存在。因此,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較佳包含金屬陽離子。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之較佳金屬陽離子為鹼金屬陽離子及鹼土金屬陽離子,較佳為鹼金屬陽離子,更佳為鈉陽離子及鉀陽離子。最佳地,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以其酸性形式存在。
較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及其鹽之有機酸殘基陰離子之總量為以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之4重量%或更小,較佳為3.2重量%或更小,更佳為2.5重量%或更小,甚至更佳為1.9重量%或更小,最佳為1.5重量%或更小。若總量過低,則無法恰當地獲得所需pH。若總量顯著超過4重量%,則在一些情況下觀測到不希望的蝕刻。
較佳地,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基本上由作為溶劑之水、(ii-a)、(ii-b)、(ii-c)、(ii-d)及視情況作為導電陽離子之鹼金屬陽離子及/或鹼土金屬陽離子組成。為了充分地增加黏附強度,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不一定需要其他化合物。
基於此,最佳為包含溶劑、(ii-a)、(ii-b)、(ii-c)、(ii-d)及視情況作為傳導陽離子之鹼金屬陽離子及/或鹼土金屬陽離子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占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之所有成分之總重量之至少99重量%。
在本發明方法之步驟(ii)中,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與包含該表面之基板接觸,使得黏附強度增加。較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在步驟(ii)中,該接觸進行5秒至600秒、較佳10秒至300秒、更佳15秒至150秒、甚至更佳20秒至90秒、最佳25秒至45秒。儘管甚至在600秒處未觀測到蝕刻,但顯著超過600秒通常不產生任何益處且自商業觀點來看不合需要。相反,若接觸顯著低於5秒,則黏附強度之增加似乎在一些情況下不存在。
較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在步驟(ii)中,接觸在15℃至50℃範圍內,較佳地20℃至40℃範圍內,更佳30℃至40℃範圍內之溫度下進行。
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較佳地不用於化學及/或機械拋光,如CMP。因此,本發明方法不為拋光方法,較佳地不為CMP方法。
用於本發明方法中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不包含磨料顆粒(有時亦稱為研磨顆粒)。典型的磨料顆粒為二氧化矽顆粒及含鋁顆粒。因此,在本發明方法中,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為澄清溶液,即不含固體顆粒。
由於本發明方法,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之間的黏附強度增加。較佳的為包含以下額外步驟之本發明方法: (iii) 將有機層層壓至在步驟(ii)之後獲得之基板上,使得在步驟(ii)期間與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接觸之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接觸。
在步驟(iii)之後,有機層與銅或銅合金表面直接接觸。由於該表面根據本發明方法經修飾,因此有機層與該表面之間的黏附強度增加。若銅或銅合金表面包含(較佳為)銅或銅合金電路,則有機層較佳地覆蓋非導電基板之非導電區域以及導電銅/銅合金區域。
較佳地,層壓在真空及增加之溫度下,較佳在50℃至140℃範圍內之溫度下進行。
在後續步驟中,層壓之有機層較佳地經固化,即經受藉由較高溫度之熱處理,使得有機層經聚合。因此,較佳的為在步驟(iii)之後包含以下額外步驟之本發明方法: (iv) 使在步驟(iii)之後獲得的具有有機層之基板經受藉由142℃至220℃範圍內,較佳145℃至210℃範圍內,更佳150℃至205℃範圍內之溫度之熱處理,使得有機層經聚合。
較佳地,步驟(iv)中之經受進行20分鐘至180分鐘,較佳20分鐘至150分鐘。
有機層較佳為永久層。術語「永久」表示不預期在本發明方法期間或其之後移除有機層。有機層不為臨時層;更特定言之,其最佳地持續非導電基板,較佳地PCB之整個壽命保持。但是,該術語不排除有機層之不同臨時條件,例如聚合及非聚合。
較佳地,在本發明方法中處理之非導電基板為電路板之前驅物,較佳地多層印刷電路板之前驅物。此類較佳電路板前驅物對於最後形成印刷電路板為所需的。在此情況下,較佳地,在本發明方法之第一循環中,步驟(iii)中層壓之有機層較佳為堆積層,其在本發明方法之後續第二循環之步驟(i)中形成非導電基板。
因此,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步驟(iii)中之有機層為堆積層。
更佳的為本發明方法,其中步驟(iii)中之有機層為銅層自由堆積層,更佳為金屬層自由堆積層。為了使後續第二循環之步驟(i)形成在至少一側上包含銅或銅合金表面(較佳地電路,最佳地,如在整個本發明文本中定義為較佳的)之非導電基板,有機層(較佳地銅層自由堆積層,更佳地金屬層自由堆積層)在第一循環之步驟(iii)之後(最佳地在步驟(iv)之後)經受銅金屬化製程以便以成對應的銅或銅合金表面(較佳地電路,最佳地,在整個本發明文本中定義為較佳的)。隨後,較佳地形成奈米粗糙化表面層,較佳地如在整個本發明文本中所定義。此類循環順序對於半加成製程為典型的且吾人自身之實驗已顯示本發明方法對於此類製程尤其有益。因此,本發明方法較佳地用於用以製造印刷電路板之半加成製程中。
本發明方法之步驟(i)中提供之非導電基板較佳為芯基板或本發明方法之前一循環之步驟(iii)中層壓之有機層。芯基板較佳為積累多層PCB之基礎及起始點。較佳之芯基板包含在至少一側上具有銅或銅合金表面(較佳銅/銅合金電路)之玻璃布增強纖維材料。較佳地,此類芯基板另外包含一組或多於一組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填料顆粒:SiO2 、Al2 O3 、TiO2 、ZrO2 。此類芯基板不為堆積層。
較佳地,在本發明方法中,在(iii)步驟中,有機層基本上不含,較佳地不含填料纖維,較佳地基本上不含,較佳地不含玻璃纖維。取而代之,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在步驟(iii)中,有機層包含填料顆粒,較佳地一種或多於一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填料顆粒:SiO2 、Al2 O3 、TiO2 、ZrO2 ,最佳地SiO2
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在步驟(iii)中,有機層為乾膜或液體,較佳地乾膜,最佳地乾膜堆積層。技術人員知道在此背景下,液體有機層並非完全為流體,而是展現此技術領域典型之某一黏度。以相同方式,技術人員知曉乾膜並非完全乾燥,而是含有一定量之典型溶劑。
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在步驟(iii)中,有機層之層厚度為50 µm或更小,較佳地33 µm或更小,更佳地21 µm或更小,甚至更佳地15 µm或更小,最佳地10 µm或更小。
吾人自身之實驗已顯示展現50 µm或更小,尤其是21 µm或更小之層厚度之有機層,較佳地堆積層高度易受氧滲透影響,尤其在經受增加之溫度時。此類滲透高度為不希望的,因為其導致銅再氧化。因此,本發明方法尤其有益於極薄有機層,尤其是低於21 µm,以預防銅不希望地再氧化成氧化銅。
較佳地,有機層包含至少一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化合物群組之化合物:環氧化合物、聚醯亞胺、氰酸酯、雙順丁烯二醯亞胺-三嗪化合物、聚丙烯醚及聚烯烴。本發明方法為較佳的,其中在步驟(iii)中,有機層包含環氧化合物,更佳地,有機層為包含環氧化合物之堆積層。
本發明亦關於包含以下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 (a) 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 (b) 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及/或其鹽, (c) 以按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0.4重量%或更小之總量的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及 (d) 以按保護劑溶液之總重量計0至0.01重量%之總量的無機酸, 其中在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所有過氧化物與所有胺基唑之莫耳比為1或更小,較佳為0.8或更小,更佳為0.6或更小,甚至更佳為0.5或更小,最佳為0.4或更小。
較佳的為本發明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其中所有胺基唑之莫耳濃度高於所有過氧化物之莫耳濃度。
保護劑溶液之益處已結合本發明方法描述於上文文本中。關於本發明方法之上述論述同樣適用於本發明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
本發明進一步藉由以下非限制性實例解釋。
實例 A.樣品製備 步驟 (i) 提供在至少一側上包含銅或銅合金表面之非導電基板
使用銅箔(150 mm×75 mm×35 µm)表示本發明方法。
在第一步驟中,所有箔片之銅表面藉由使用含有180 ml/L SoftClean UC168、200 ml/L CupraEtch Starter、75 ml/L Hydrox (Atotech之所有產品)及545 ml/L去離子水之硫酸/H2 O2 溶液蝕刻清潔,以獲得經蝕刻清潔之銅箔。蝕刻清潔移除重氧化物及其他化合物,如防氧化劑及/或表面活性劑。在蝕刻清潔之後,經蝕刻清潔之銅箔用冷水沖洗大致兩分鐘。因此獲得經蝕刻清潔及沖洗之銅箔。
隨後,形成奈米粗糙化表面層。
隨後,在第一步驟之後獲得的經蝕刻清潔及沖洗之銅箔藉由氧化及後續還原反應化學處理。
在第二步驟中,將該箔片在50℃下浸入至含有15.5 ml/L NovaBond IT穩定劑(Atotech)之調節溶液中30秒。調節劑使銅表面就pH及電化學勢而言穩定化。因此,獲得經調節之銅箔。
在第三步驟中,經調節之銅箔在包含100 ml/L NovaBond IT 102 (Atotech)及15.5 ml/L NovaBond IT穩定劑(Atotech)之氧化溶液中處理。處理在70℃下進行6分鐘,使得Cu(0)分別均一且自限制地轉化為Cu(I)-氧化物及Cu(II)-氧化物,最終形成最大層厚度小於180 nm之經轉化銅之針型層。在氧化之後,氧化銅箔用冷水沖洗。
在第四步驟中,經氧化及沖洗之銅箔與包含20 ml/L NovaBond IT還原劑(Atotech)及5 ml/L NovaBond IT穩定劑之還原溶液接觸。還原在35℃下進行5分鐘且獲得經還原之銅箔。還原主要將氧化銅轉化為Cu(0),藉此增強經轉化銅之針型層針對化學品之穩定性。在還原期間,維持針型形態。在還原之後,銅箔用冷水沖洗大致兩分鐘。因此,獲得具有奈米粗糙化表面層之經還原及沖洗之銅箔。
步驟 (ii) 使包含該表面之該基板與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接觸 在第五步驟中,具有奈米粗糙化表面層之經還原及沖洗之銅箔經受如表1中概述之不同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PS)。 表1,使用之保護劑溶液之概述 * 不根據本發明;基於US 2002/0192460 A1之表1中之E.6 ** 不根據本發明 *** 根據本發明
在每一情況下,將經還原及沖洗之銅箔浸入至對應保護劑溶液(PS)中30秒且保護劑溶液之溫度為大致35℃。在浸沒之後,銅箔用冷水沖洗大致30秒且隨後在60℃至70℃之間的溫度下乾燥。因此獲得經保護及沖洗之銅箔。此等銅箔隨後經受層壓有機層且進一步測試。
步驟 (iii) 將有機層層壓至步驟 (ii) 之後獲得之基板上 在層壓步驟中,在第五步驟之後獲得之各種經保護及沖洗之銅箔與以下商業上已知之堆積層(即有機層)層壓:設計用於細線電路應用之GX-T31及GZ-41 (均為Ajinomoto之產品)。
層壓在真空中,在大致100℃下,在黃光下,在具有20℃至25℃範圍內之室溫及50%至60%之相對濕度之清潔室中,藉由使用真空層壓機(Dynachem VA 7124-HP6)進行。各堆積層之層厚度為20 µm。
步驟 (iv) 使在步驟 (iii) 之後獲得的具有有機層之基板經受熱處理 每個在步驟(iii)之後獲得之基板使用習知熱空氣對流烘箱(Heraeus Oven UT 6200)在160℃下經受熱處理60分鐘以聚合(即固化)堆積層。
B.黏附強度評估 對於每一樣品,評估黏附強度(初始及HAST)。
「初始」 在步驟(iv)之後且在任何其他處理之前測定之黏附強度
「HAST」 在HAST測試(96 h,130℃,85% rh,HAST室:EHS-221M)之後測定之黏附強度
在表2中給出結果之概述。 表2,黏附強度之概述(GX-T31及GZ-41)
表2中之值顯示PS3對於「初始」,且最重要的是在「HAST」之後提供顯著改進之黏附強度。
出人意料的是相比於已知非蝕刻黏附促進劑製程,將相對較少量之強氧化劑,如H2 O2 添加至用於非蝕刻黏附促進劑製程中之非蝕刻保護劑溶液中進一步改進與有機層之黏附強度(參見US 2002/0192460 A1)。在GZ-41之情況下,黏附強度已相比於US'460加倍且相比於不包含少量強氧化劑之組合物幾乎加倍。儘管對於GX-T31,黏附強度之增加在「初始」之情況下微小,但在HAST之後觀測到相比於PS1 (其對應於US'460)之幾乎40%之顯著增加。
亦在與PS3類似之保護劑溶液之情況下獲得增加之黏附強度,但唯一例外為乙酸之濃度低於1重量% (資料未示出)。
為了測定樣品之黏附強度,已自每一樣品製備若干條型片段。出於此,對應銅箔黏附至剛性板(與銅箔尺寸相同),以該種方式使得剛性板與銅箔面對堆積層。因此,獲得具有結構上強制的堆積層之銅箔。
隨後,將每一強制的銅箔切分成條型片段(10×100 mm,Milling Cutter,Walter Lemmen CCD)。
條型片段經受剝離力量測機器(Roell Zwick Z010)以基於銅箔與其對應的結構上強制的堆積層分層所需之力個別地評估黏附強度(角度:90°,速度:50 mm/min)。
在另一對照實驗中,檢查PS3之蝕刻特性(資料未示出)。在浸沒期間,未觀測到重量損失,顯示銅及奈米粗糙化表面層分別未移除,而是保持完整。

Claims (15)

  1. 一種用於增加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之間的黏附強度之方法,該方法按此順序包含以下步驟:(i)提供在至少一側上包含該表面之非導電基板,該表面具有銅或銅合金之總表面積,(ii)使包含該表面之該基板與包含以下之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接觸:(ii-a)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ii-b)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及/或其鹽,(ii-c)以按該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之總重量計0.4重量%或更小之總量的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及(ii-d)以按該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之總重量計0至0.01重量%之總量的無機酸,其中在步驟(ii)期間,該表面之總表面積在與該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接觸後不增加。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步驟(i)中,該銅或銅合金表面包含如下獲得之奈米粗糙化表面層:將Cu-(0)分別氧化為Cu-(I)及Cu-(II),且隨後分別將此Cu-(I)及Cu-(II)至少部分還原為Cu-(0)。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在步驟(i)中,該奈米粗糙化表面層之最大層 厚度為500nm或更小。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ii)期間,該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吸附於該銅或銅合金表面上,使得產生經保護之銅或銅合金表面。
  5.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該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所有過氧化物與所有胺基唑之莫耳比為1或更小。
  6.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包含過氧化氫。
  7.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之總量為以該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之總重量計之0.35重量%或更小。
  8.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之pH在2.5至6範圍內。
  9.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胺基四唑、胺基三唑、經取代之胺基三唑及經取代之胺基四唑。
  10.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以按 該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之總重量計之2.0重量%或更小之總量存在。
  11.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及其鹽之有機酸殘基陰離子之總量為以該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之總重量計之4重量%或更小。
  12.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ii)中,該接觸進行5秒至600秒。
  13.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含以下額外步驟:(iii)將該有機層層壓至在步驟(ii)之後獲得之該基板上,使得在步驟(ii)期間與該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接觸之該銅或銅合金表面與該有機層接觸。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步驟(iii)中之該有機層為堆積層。
  15. 一種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其包含:(a)一種或多於一種胺基唑,(b)一種或多於一種有機酸及/或其鹽,(c)以按該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之總重量計0.4重量%或更小之總量的一種或多於一種過氧化物,及(d)以按該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之總重量計0至0.01重量%之總量的無機酸, 其中在該酸性非蝕刻保護劑水溶液中,所有過氧化物與所有胺基唑之莫耳比為1或更小。
TW108111127A 2018-05-08 2019-03-29 用於增加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間之黏附強度之方法 TWI8070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71175.5 2018-05-08
EP18171175.5A EP3567993B1 (en) 2018-05-08 2018-05-08 A method for increasing adhesion strength between a surface of copper or copper alloy and an organic layer, and acidic aqueous non-etching protector solu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3915A TW202003915A (zh) 2020-01-16
TWI807002B true TWI807002B (zh) 2023-07-01

Family

ID=62165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11127A TWI807002B (zh) 2018-05-08 2019-03-29 用於增加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間之黏附強度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963308B2 (zh)
EP (1) EP3567993B1 (zh)
JP (1) JP7350778B2 (zh)
KR (1) KR20210006938A (zh)
CN (1) CN112088584A (zh)
TW (1) TWI807002B (zh)
WO (1) WO20192150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5474B (zh) * 2022-07-01 2022-09-16 深圳市板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cb喷印图形阻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9343A1 (en) * 2002-11-26 2004-05-27 Donald Ferrier Process for improving the adhesion of polymeric materials to metal surfaces
TW201311931A (zh) * 2011-07-07 2013-03-16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於銅或銅合金表面提供有機抗蝕膠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425090D0 (en) 1994-12-12 1995-02-08 Alpha Metals Ltd Copper coating
JP3909920B2 (ja) * 1997-07-24 2007-04-25 メック株式会社 銅および銅合金の表面処理法
JP4309602B2 (ja) 2001-04-25 2009-08-05 メック株式会社 銅または銅合金と樹脂との接着性を向上させる方法、ならびに積層体
JP2004119564A (ja) * 2002-09-25 2004-04-15 Hitachi Chem Co Ltd 化学粗化液、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る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
CN101407699A (zh) 2007-10-12 2009-04-15 安集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抛光低介电材料的抛光液
EP2099268A1 (en) * 2008-03-07 2009-09-09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Non-etching adhesion composition, method of preparing a work pie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coppper structures on a circuit carrier substrate
JP2009299096A (ja) * 2008-06-10 2009-12-24 Ebara Densan Ltd プリント回路基板用銅及び銅合金の表面処理液と表面処理方法
JP5126074B2 (ja) * 2008-07-11 2013-01-23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光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バイス
KR101279966B1 (ko) 2008-12-29 2013-07-05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금속 배선 연마용 cmp 슬러리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연마 방법
KR102042940B1 (ko) 2010-07-06 2019-11-27 아토테크 도이칠란드 게엠베하 인쇄회로기판
MY186397A (en) 2015-07-29 2021-07-22 Namics Corp Roughened copper foil, copper-clad laminate, and printed wiring board
US10280501B2 (en) * 2015-09-30 2019-05-07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Roughened copper foil, copper clad laminate,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6354086B1 (ja) * 2017-01-21 2018-07-11 メック株式会社 被膜形成用組成物、表面処理金属部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金属‐樹脂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99343A1 (en) * 2002-11-26 2004-05-27 Donald Ferrier Process for improving the adhesion of polymeric materials to metal surfaces
TW201311931A (zh) * 2011-07-07 2013-03-16 Atotech Deutschland Gmbh 於銅或銅合金表面提供有機抗蝕膠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63308B2 (en) 2024-04-16
JP7350778B2 (ja) 2023-09-26
US20210251085A1 (en) 2021-08-12
JP2021522412A (ja) 2021-08-30
EP3567993A1 (en) 2019-11-13
EP3567993B1 (en) 2022-02-23
WO2019215072A1 (en) 2019-11-14
CN112088584A (zh) 2020-12-15
KR20210006938A (ko) 2021-01-19
TW202003915A (zh) 2020-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09602B2 (ja) 銅または銅合金と樹脂との接着性を向上させる方法、ならびに積層体
JP5184699B2 (ja) 金属表面に耐酸性を付与する組成物及び金属表面の耐酸性を改善する方法
TWI669041B (zh) 印刷電路板及其製造方法
TWI707984B (zh) 用於銅及銅合金表面之表面處理劑及處理銅或銅合金表面之方法
JP2004515645A (ja) 接着性が促進された金属表面を処理する方法
JP4295504B2 (ja) 金属に対するポリマーの接着を改良する方法
JP6846952B2 (ja) 防錆処理液及びその利用
TWI807002B (zh) 用於增加銅或銅合金表面與有機層間之黏附強度之方法
WO2004048640A1 (en) Process for improving the adhesion of polymeric materials to metal surfaces
TWI441890B (zh) 改善聚合性材料黏著於金屬表面之方法
US20040099637A1 (en) Composition for producing metal surface topography
JP4074885B1 (ja) ポストディップ水溶液および金属の表面処理方法
JP3332047B2 (ja) 内層銅箔の処理方法
JP4907851B2 (ja) 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多層プリント配線板
US20030178391A1 (en) Composition for producing metal surface topography
JP2010196119A (ja) 金属表面処理剤
WO2012161249A1 (ja) プリント配線基板、および、プリント配線基板を選択する方法
JP2007203681A (ja) 銅層の表面処理法および当該処理をした銅層を含む積層板ならびに配線板
JPS582476B2 (ja) 多層印刷回路板の製造法
TW202039518A (zh) 用於增加金屬與有機材料之間之黏附強度的方法
JP2016211035A (ja) 金属の表面処理方法及びその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