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1273B - 牙齒量測工具 - Google Patents

牙齒量測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1273B
TWI791273B TW110132022A TW110132022A TWI791273B TW I791273 B TWI791273 B TW I791273B TW 110132022 A TW110132022 A TW 110132022A TW 110132022 A TW110132022 A TW 110132022A TW I791273 B TWI791273 B TW I7912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measuring
longitudinal
measuring section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2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8574A (zh
Inventor
郭博仁
洪宗甫
Original Assignee
郭博仁
洪宗甫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郭博仁, 洪宗甫 filed Critical 郭博仁
Priority to TW110132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1273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1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127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8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8574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牙齒量測工具,包括由一握柄的端部向外延伸的凸台、互為垂直的第一橫向測量段及第一縱向測量段以及互為垂直的第二橫向測量段及第二縱向測量段,第一及第二橫向測量段與端部連接且與凸台平行,且兩者背向凸台的表面具有複數寛度測量刻度;第一及第二縱向測量段與對應的第一、第二橫向測量段連接且朝遠離握柄方向延伸,且第一縱向測量段背向凸台的表面具有複數第一長度測量刻度,第二縱向測量段與第一縱向測量段平行且相間隔一間隙,且第二縱向測量段背向凸台的表面具有與該等第一長度測量刻度對應的複數第二長度測量刻度。

Description

牙齒量測工具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應用於牙齒的工具,特別是指一種用以量測牙齒型態且便於進行牙齒外觀矯正的牙齒量測工具。
參見圖1所示,是習知一種牙齒比例測量工具1(一般稱之T-bar tip),牙醫師使用它來測量人的牙齒型態(長寬比例)是否理想,該牙齒比例測量工具1的握把端部具有一凸台11,該凸台11上方具有由一橫向量尺12及一縱向量尺13交錯形成之呈倒十字的量尺,將該牙齒比例測量工具1的凸台11頂抵於人的牙齒,例如上門牙61的底邊,即可藉由該橫向量尺12上對應上門牙寬度的刻度(由內至外的刻度顏色分別以藍、紅、黑)與該縱向量尺13上對應上門牙61的長度的刻度(由下至上的刻度顏色分別是藍、紅、黑)兩者顏色是否相同,得知上門牙61的長寬比例是否理想,例如若該橫向量尺12上對應上門牙61寬度的刻度顏色是紅色,且該縱向量尺13上對應上門牙61的長度的刻度顏色也是紅色,即表示上門牙61的長寬比例是理想的,反之,就是不理想的,如圖2所示。
因此,當求診者對其牙齒的長度不滿意,例如長度太短 (通常是門牙及其相鄰的一顆或連續幾顆牙齒的長度都太短),而想要藉由牙冠增長手術來增加牙齒的長度時,如圖2所示,牙醫師先根據該牙齒比例測量工具1之橫向量尺12確定要增長牙冠的牙齒62的寬度(例如牙齒寬度是對應紅色刻度)後,再根據縱向量尺13上的刻度(例如紅色刻度上緣位置)確定要增長牙冠的牙齒62的理想牙冠長度位置621(即未來牙齦邊緣線),並在牙齦上劃記號後,即根據劃設的記號切除覆蓋部分牙冠的牙齦肉,再翻開牙齦肉露出齒槽骨622,然後,牙醫師再使用如圖3所示的一牙冠增長測量工具2的一臨床牙冠長度量測尺21(其上的刻度與該牙齒比例測量工具1的縱向量尺13上的刻度相同,由下至上的刻度顏色分別是藍、紅、黑)上的刻度(例如紅色刻度上緣位置,即理想牙冠長度位置621)與一生物牙冠長度量測尺22上與臨床牙冠長度量測尺21的刻度對應的刻度(例如紅色刻度上緣位置),確定要增長的牙齒的未來齒槽骨邊緣線623,並在齒槽骨上劃記號,以根據劃設的記號刮除覆蓋在部分牙冠上的齒槽骨(圖3所示是已刮除齒槽骨的狀態),使原本被齒槽骨622覆蓋的部分牙冠裸露至該未來齒槽骨邊緣線623,再將牙齦肉蓋回並縫合,即完成牙冠增長手術。
然而,雖然該較短量測尺21的刻度與該牙齒比例測量工具1的縱向量尺13上的刻度相同,但因為要同時進行手術的牙齒有很多顆,牙醫師很難記住每一顆牙齒對應的未來牙齦邊緣線621, 因此在翻開牙齦肉露出齒槽骨622之後,仍需再次使用該牙齒比例測量工具1來確定該顆牙齒62的未來牙齦邊緣線621對應的刻度,再使用牙冠增長測量工具2之生物牙冠長度量測尺22上的刻度與該臨床牙冠長度量測尺21上的刻度進行對照,才能確定出該顆牙齒62的未來齒槽骨邊緣線623;因此牙醫師在手術過程中需要交替地使用該牙齒比例測量工具1和該牙冠增長測量工具2來量測每一顆要手術的牙齒,除了需要頻繁地替換工具外並且增加手術時間。
再者,當使用該牙齒比例測量工具1之縱向量尺13在牙齦上劃記號以決定該未來牙齦邊緣線時,縱向量尺13剛好擋在牙齒的中間位置,牙醫師只能先在該縱向測尺13的側邊牙齦肉上劃記號,待工具移開後再修正記號位置,使用上並不方便且易增加求診者的牙齦傷口;同樣地,當使用該牙冠增長測量工具2在齒槽骨上劃記號時,該臨床牙冠長度量測尺21和該生物牙冠長度量測尺22也剛好擋在牙齒的中間位置,因此也只能先在該生物牙冠長度量測尺22的側邊劃記號,待工具移開後再修正記號位置,使用上並不方便。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整合牙齒比例測量工具和牙冠增長測量工具的牙齒量測工具,其除了解決頻繁替換牙齒測量工具的問題以減少牙齒手術時間外,並方便牙醫師在要手術 的牙齒的正確位置做記號。
於是,本發明一種牙齒量測工具,包括一握柄、一第一量尺及一第二量尺;該握柄具有一端部,該端部設有一由該端部向外延伸並與該握柄垂直的凸台;該第一量尺包含互為垂直的一第一橫向測量段及一第一縱向測量段;該第一橫向測量段的一端與該端部連接且與該凸台平行,且該第一橫向測量段之背向該凸台的表面具有複數寛度測量刻度;該第一縱向測量段與該第一橫向測量段連接且朝遠離該握柄方向延伸,且該第一縱向測量段背向該凸台的表面具有與該等寬度測量刻度對應的複數第一長度測量刻度;該第二量尺包含互為垂直的一第二橫向測量段及一第二縱向測量段;該第二橫向測量段的一端與該端部連接且與該凸台平行並與該第一橫向測量段位於同一直線上,且該第二橫向測量段背向該凸台的表面具有與該第一橫向測量段之該等寛度測量刻度對稱的複數寛度測量刻度;該第二縱向測量段與該第二橫向測量段連接且朝遠離該握柄方向延伸,並與該第一縱向測量段平行且相間隔一間隙,該間隙對準該凸台,且該第二縱向測量段背向該凸台的表面具有與該等第一長度測量刻度對應的複數第二長度測量刻度。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縱向測量段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等長,且該第一縱向測量段上的該等第一長度測量刻度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上的該等第二長度測量刻度相同。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縱向測量段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不等長,該第一縱向測量段上的該等第一長度測量刻度之間的間距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上的該等第二長度測量刻度之間的間距相同,且該第一縱向測量段上的該等第一長度測量刻度是臨床牙冠長度量測刻度,該第二縱向測量段上的該等第二長度測量刻度是生物牙冠長度量測刻度。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橫向測量段和該第二橫向測量段與該凸台共平面或位於該凸台的上方。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橫向測量段和該第二橫向測量段位於該凸台的上方,該第一量尺還包括一連接該第一橫向測量段與該握柄的該端部的第一連接段,該第二量尺還包括一連接該第二橫向測量段與該握柄的該端部的第二連接段,該第一橫向測量段和該第二橫向測量段的末端間隔該間隙,且該第一橫向測量段和該第二橫向測量段對稱地位於該凸台的相反兩側,且該第一縱向測量段由該第一橫向測量段的末端朝遠離該握柄方向延伸,該第二縱向測量段由該第二橫向測量段的末端朝遠離該握柄方向延伸。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態樣中,該第一量尺還包括一連接該第一橫向測量段與該第一縱向測量段的第一連接段,該第二量尺還包括一連接該第二橫向測量段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的第二連 接段,且該第一橫向測量段和該第二橫向測量段對稱地位於該凸台的相反兩側。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藉由將牙齒比例測量工具和牙冠增長測量工具整合在同一工具上,牙醫師只需持單一工具即可同時測量目前牙齒牙冠的長寬比例、理想的牙冠長度以及理想的齒槽骨邊緣線,因此在牙冠增長手術過程中不需頻繁地替換不同的量測工具,能夠有效縮減手術時間,且方便牙醫師直接在正確的牙齦位置或齒槽骨位置做記號,而不需要待工具移開後再修正記號位置,相較於習知工具使用上更為方便且減少求診者的牙齒傷口。
3:握柄
31:端部
32:凸台
4、4’:第一量尺
41:第一橫向測量段
411:寬度測量刻度
42:第一縱向測量段
43:第一連接段
421:第一長度測量刻度
5、5’:第二量尺
51:第二橫向測量段
511:寬度測量刻度
52:第二縱向測量段
53:第二連接段
521:第二長度測量刻度
63:牙齒
631:牙齦
632:齒槽骨
P1、P2:記號
d:間隙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顯示,其中:圖1和圖2是習知一種牙齒比例測量工具的使用方式示意圖;圖3是習知一種牙冠增長測量工具的使用方式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牙齒量測工具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5是第一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圖6是第一實施例用以量測牙齒比例的示意圖;圖7是第一實施例用以量測牙齒之牙冠的臨床長度和生物長度的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牙齒量測工具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9是第二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圖10是第二實施例用以量測牙齒比例的示意圖;圖11是第二實施例用以量測牙齒之牙冠的臨床長度和生物長度的示意圖;圖12是第二實施例的一變化實施態樣的示意圖;及圖13是第二實施例的另一變化實施態樣的示意圖。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4和圖5所示,是本發明牙齒量測工具的第一實施例,其包括一握柄3、一第一量尺4及一第二量尺5,該握柄3具有一端部31,該端部31設有一由該端部31向外延伸並與該握柄3垂直的凸台32。
該第一量尺4與該握柄3的該端部31連接,並具有互為垂直的一第一橫向測量段41及一第一縱向測量段42;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的一端與該端部31連接且與該凸台32平行並位於該凸台32上方,且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背向該凸台32的一表面上具有複數寛度測量刻度411,例如由內至外的三個刻度顏色分別是藍、紅、黑;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與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連接且 朝遠離該握柄3方向延伸,且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背向該凸台32的一表面上具有與該等寬度測量刻度411對應的複數第一長度測量刻度421,例如由下至上的三個刻度顏色分別是藍、紅、黑。
該第二量尺5與該握柄3的該端部31連接,並具有互為垂直的一第二橫向測量段51及一第二縱向測量段52;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1的一端與該端部31連接且與該凸台32平行而且位於該凸台32上方,並與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位於同一直線上,且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1背向該凸台32的一表面具有複數寛度測量刻度511,例如由內至外的三個刻度顏色分別是藍、紅、黑;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與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1連接且朝遠離該握柄3方向延伸,並與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平行而且相間隔一間隙d,且該間隙d對準(或對齊)該凸台31,此外,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背向該凸台32的表面具有與該等第一長度測量刻度421對應的複數第二長度測量刻度521,例如由下至上的三個刻度顏色分別是藍、紅、黑。其中,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上的該等寛度測量刻度411與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1上的該等寛度測量刻度511相對稱,例如刻度的位置對稱、刻度的寬度(範圍)對稱以及刻度的顏色對稱等。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不等長,但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上的該等第一長度測量刻度421之間的間距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上的該 等第二長度測量刻度521之間的間距相同,且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上的該等第一長度測量刻度421是用以測量臨床牙冠長度(眼睛直接看到的牙冠長度)的臨床牙冠長度量測刻度,而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上的該等第二長度測量刻度521是用以測量生物牙冠長度(牙齒實際上的牙冠長度)的生物牙冠長度量測刻度,因此,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與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及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2搭配使用時,是做為測量人的牙齒型態(長寬比例)是否理想的一牙齒比例測量工具;而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搭配使用時,是做為決定理想的(未來的)牙齦邊緣線以及理想的(未來的)齒槽骨邊緣線的一牙冠增長測量工具,亦即本實施例是將牙齒比例測量工具和牙冠增長測量工具整合在一起,使牙醫師使用時更為順手且容易操作。以下將說明本實施例的使用方式。
首先,如圖6所示,當牙醫師將該牙齒量測工具的凸台32抵靠在要進行牙冠增長手術的牙齒63邊緣,並使該第一量尺4和該第二量尺5抵靠在牙齒63的前表面,且以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與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及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1搭配使用,找到牙齒63之牙冠寬度對應於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及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1上同一個顏色的寬度刻度,例如紅色寬度刻度,則該紅色寬度刻度即代表牙冠寬度;並在牙冠寬度確定後,查看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上紅色刻度的位置,即可確認求診者的牙齒63 牙冠長寬比不符合理想的比例,而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上紅色刻度的位置即為理想的牙冠長度(也理想的牙齦邊緣線)。
藉此,牙醫師根據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與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1量測每一顆要進行手術的牙齒之牙冠寬度所對應的刻度(例如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與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1的紅色刻度位置),再根據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上與寬度測量刻度411、511顏色對應的第一長度測量刻度421,決定每一顆要進行手術的牙齒牙冠的理想長度(也是未來牙齦邊緣線位置)所對應的刻度(例如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的紅色刻度靠中間位置),並立即在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之間紅色刻度旁邊,即牙齒63正中間上方的牙齦上做記號P1,然後,牙醫師根據每一顆要進行手術的牙齒63上方牙齦的記號P1,將覆蓋部分牙冠的多餘的牙齦肉631切除,再翻開牙齦肉631露出齒槽骨632,如圖7所示。
接著,如圖7所示,牙醫師再將該牙齒量測工具的凸台32抵靠在要進行牙冠增長手術的牙齒63邊緣,此時,藉由對照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與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及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1上的刻度,即可直接得知未來的(理想的)牙冠長度位置P1,同時,牙醫師根據未來的(理想的)牙冠長度位置P1,例如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上紅色刻度中間位置,對照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上與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上相同顏色的刻度,即可確定理想的(未來 的)齒槽骨邊緣線位置,例如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上紅色刻度中間位置,並立即在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之間紅色刻度中間位置旁邊,即牙齒63正中間上方的齒槽骨632上做記號P2,然後,牙醫師根據每一顆要進行手術的牙齒63上方的齒槽骨632上的記號P2,將覆蓋部分牙冠的多餘的齒槽骨632刮除,使原本被齒槽骨632覆蓋的部分牙冠裸露至該未來齒槽骨邊緣線(即記號P2位置),再將牙齦肉631蓋回並縫合,即完成牙冠增長手術。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實施例在進行牙冠增長手術的過程中,不論是決定理想的(未來的)牙齦邊緣線(即理想的牙冠長度),還是決定理想的(未來的)齒槽骨邊緣線,都只需要使用單一個牙齒量測工具,故不需要頻繁地替換不同的量測工具,而能夠縮減手術時間。此外,使用本實施例的牙齒量測工具抵靠在牙齒上進行測量時,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和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是相間隔地位於牙齒中間兩側,因此牙醫師可以直接在正確的牙齦位置或齒槽骨位置做記號,而不需要待工具移開後再修正記號位置,相較於習知工具使用上更為方便且減少求診者的牙齒傷口。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實施例雖以不同顏色(藍、紅、黑)來表示上述該等測量段41、42、51、52上不同的刻度411、511、421、521,但該等刻度並不限於以顏色來區分,也可以其它形式呈 現,例如以不同的圖案、符號或區域來區分刻度等;此外,在上述實施例的一變化實施態樣中,該凸台32也可以與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及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1共平面,亦即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和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1是由該凸台32朝向相反方向向外延伸。
再參見圖8和圖9所示,是本發明牙齒量測工具的第二實施例,其與第一實施例不同處在於該第一量尺4’還包括一連接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與該握柄3的該端部31的第一連接段43,以及該第二量尺5還包括一連接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1與該握柄3的該端部31的第二連接段53,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和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2的末端間隔該間隙d,且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和該第二橫向測量段42對稱地位於該凸台32的相反兩側,而且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由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的末端朝遠離該握柄3方向延伸,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由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1的末端朝遠離該握柄3方向延伸,因此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之間同樣間隔該間隙d,其餘構造則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且該第二實施例的使用方式如圖10和圖11所示,類似第一實施例,故於此不再重述。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和該第一連接段43以及該第二橫向測量段42和該第二連接段53所構成的形狀並不限於如圖9所示的矩形,也可以是如圖12所示的橢圓形,或者三角形等。
此外,如圖13所示,在第二實施例的一變化實施態樣中,該第一連接段43是連接該第一橫向測量段41與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且該第二連接段53是連接該第二橫向測量段51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
再者,上述第一實施例和第二實施例的另一變化實施態樣是令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等長,且該第一縱向測量段42上的該等第一長度測量刻度421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52上的該等第二長度測量刻度521相同,使該牙齒量測工具僅做為一牙齒比例測量工具使用。
綜上所述,上述實施例藉由將牙齒比例測量工具和牙冠增長測量工具整合在同一工具上,讓牙醫師只需持單一工具即可同時測量目前牙齒牙冠的長寬比例、理想的牙冠長度(手術後的未來牙齦邊緣線)以及理想的齒槽骨邊緣線(手術後的未來齒槽骨邊緣線),因此在手術過程中不需頻繁地替換不同的量測工具,能夠有效縮減手術時間;且上述實施例方便牙醫師直接在正確的牙齦位置或齒槽骨位置做記號,而不需要待工具移開後再修正記號位置,相較於習知工具使用上更為方便且減少求診者的牙齒傷口,確實達到本發明的功效與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 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3:握柄
31:端部
32:凸台
4:第一量尺
41:第一橫向測量段
411:寬度測量刻度
42:第一縱向測量段
421:第一長度測量刻度
5:第二量尺
51:第二橫向測量段
511:寬度測量刻度
52:第二縱向測量段
521:第二長度測量刻度
d:間隙

Claims (6)

  1. 一種牙齒量測工具,包括: 一握柄,具有一端部,該端部設有一由該端部向外延伸並與該握柄垂直的凸台; 一第一量尺,其包含互為垂直的一第一橫向測量段及一第一縱向測量段;該第一橫向測量段的一端與該端部連接且與該凸台平行,且該第一橫向測量段之背向該凸台的表面具有複數寛度測量刻度;該第一縱向測量段與該第一橫向測量段連接且朝遠離該握柄方向延伸,且該第一縱向測量段背向該凸台的表面具有與該等寬度測量刻度對應的複數第一長度測量刻度;及 一第二量尺,其包含互為垂直的一第二橫向測量段及一第二縱向測量段;該第二橫向測量段的一端與該端部連接且與該凸台平行並與該第一橫向測量段位於同一直線上,且該第二橫向測量段背向該凸台的表面具有與該第一橫向測量段之該等寛度測量刻度對稱的複數寛度測量刻度;該第二縱向測量段與該第二橫向測量段連接且朝遠離該握柄方向延伸,並與該第一縱向測量段平行且相間隔一間隙,該間隙對準該凸台,且該第二縱向測量段背向該凸台的表面具有與該等第一長度測量刻度對應的複數第二長度測量刻度。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牙齒量測工具,其中該第一縱向測量段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等長,且該第一縱向測量段上的該等第一長度測量刻度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上的該等第二長度測量刻度相同。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牙齒量測工具,其中該第一縱向測量段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不等長,該第一縱向測量段上的該等第一長度測量刻度之間的間距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上的該等第二長度測量刻度之間的間距相同,且該第一縱向測量段上的該等第一長度測量刻度是臨床牙冠長度量測刻度,該第二縱向測量段上的該等第二長度測量刻度是生物牙冠長度量測刻度。
  4. 如請求項2或3所述的牙齒量測工具,其中該第一橫向測量段和該第二橫向測量段與該凸台共平面或位於該凸台的上方。
  5. 如請求項2或3所述的牙齒量測工具,其中該第一橫向測量段和該第二橫向測量段位於該凸台的上方,該第一量尺還包括一連接該第一橫向測量段與該握柄的該端部的第一連接段,該第二量尺還包括一連接該第二橫向測量段與該握柄的該端部的第二連接段,該第一橫向測量段和該第二橫向測量段的末端間隔該間隙,且該第一橫向測量段和該第二橫向測量段對稱地位於該凸台的相反兩側,且該第一縱向測量段由該第一橫向測量段的末端朝遠離該握柄方向延伸,該第二縱向測量段由該第二橫向測量段的末端朝遠離該握柄方向延伸。
  6. 如請求項2或3所述的牙齒量測工具,其中該第一量尺還包括一連接該第一橫向測量段與該第一縱向測量段的第一連接段,該第二量尺還包括一連接該第二橫向測量段與該第二縱向測量段的第二連接段,且該第一橫向測量段和該第二橫向測量段對稱地位於該凸台的相反兩側。
TW110132022A 2021-08-30 2021-08-30 牙齒量測工具 TWI791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2022A TWI791273B (zh) 2021-08-30 2021-08-30 牙齒量測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2022A TWI791273B (zh) 2021-08-30 2021-08-30 牙齒量測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1273B true TWI791273B (zh) 2023-02-01
TW202308574A TW202308574A (zh) 2023-03-01

Family

ID=86688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2022A TWI791273B (zh) 2021-08-30 2021-08-30 牙齒量測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9127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1180A (en) * 1984-03-08 1986-02-18 Kulick Walter K Dental instrument
CN106580510A (zh) * 2016-12-20 2017-04-26 惠州市口腔医院有限公司 牙龈美容标识器
CN206809359U (zh) * 2016-12-20 2017-12-29 惠州市口腔医院有限公司 牙冠延长标准尺
TWM592738U (zh) * 2019-11-27 2020-04-01 吳文鑫 牙齒量測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1180A (en) * 1984-03-08 1986-02-18 Kulick Walter K Dental instrument
CN106580510A (zh) * 2016-12-20 2017-04-26 惠州市口腔医院有限公司 牙龈美容标识器
CN206809359U (zh) * 2016-12-20 2017-12-29 惠州市口腔医院有限公司 牙冠延长标准尺
TWM592738U (zh) * 2019-11-27 2020-04-01 吳文鑫 牙齒量測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8574A (zh) 2023-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28033B1 (de) Messeinrichtung zur Bestimmung mehrerer Parameter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Total-Zahnprothesen
WO2018207867A1 (ja) 基準義歯用位置合せ冶具、義歯作製キット、及びこれらを用いる義歯作製方法
US10772493B2 (en) Dental retractor
CA2563688C (en) Dent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TWI791273B (zh) 牙齒量測工具
US4797096A (en) Measuring tool for the selection of artificial teeth
US7059852B2 (en) Dental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RU2436538C1 (ru) Способ биометрической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направления и величины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зубов при ортодонтическом лечении
ES2957613T3 (es) Kit para medir el tamaño de un espacio gingival y seleccionar una matriz dental con la forma adecuada
TWI788048B (zh) 牙冠手術用之量測器
CN210130960U (zh) 一种用于游离瓣固位的牙周探针
KR100802647B1 (ko) 치과용 측정 툴
KR101539586B1 (ko) 치간 거리 측정게이지 및 이를 갖는 측정게이지 세트
RU183678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одбора цвета зуба и слизистой оболочки альвеолярного отростка, используемое при изготовлении зубного протеза
CN106580510B (zh) 牙龈美容标识器
RU2248751C2 (ru) Способ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аномалий зубных рядов в сагиттальном направлении на моделях челюстей в постоянном прикусе
US20050214710A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a proportionally symmetrical gap-free smile
TWM624024U (zh) 牙冠手術用之量測器
CN219354237U (zh) 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
Krysinski et al. Carving of a master cast to obtain a posterior palatal seal of a complete maxillary denture as performed by four prosthodontists: A pilot study
KR20130089003A (ko) 치약 계량 기능을 갖는 칫솔
CN211834848U (zh) 一种用于上颌磨牙腭根探诊的探针
RU2779357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расстояни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края десны
JP5276141B2 (ja) 歯科用定規
KR102477778B1 (ko) 임플란트 시술용 게이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