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4237U - 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4237U
CN219354237U CN202221217950.6U CN202221217950U CN219354237U CN 219354237 U CN219354237 U CN 219354237U CN 202221217950 U CN202221217950 U CN 202221217950U CN 219354237 U CN219354237 U CN 2193542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scale
mouth mirror
opening degree
measur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179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林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Fengy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Fengy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Fengy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Fengy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179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42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42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42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包括测量杆,测量杆的一端设置有测量端面和楔形的覆牙合测量部,测量杆的另一端设有口镜,覆牙合测量部上设有标定斜面,标定斜面上设有第二测量刻度;测量杆上与标定斜面相对的一侧设有刻度平面,刻度平面上设有第一测量刻度,第一测量刻度沿着测量杆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测量刻度以测量端面为刻度零点。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完成张口度测量(垂直向)、覆盖距离测量(矢状向)、覆牙合测量(垂直向)、下颌前伸距离测量(矢状向),且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用具,一次只用于一人,用完后即作为医疗垃圾处理,不存在交叉使用的情况,避免了交叉感染;并且在测量过程中,无需更换测量器具,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目前口腔临床中主要以正畸、种植牙手术、口颌面治疗为主,因此咬合关系检查成为临床医生必要的工作。在咬合关系治疗前,往往需要对被测者口腔的多个指标进行测量,测量包括上下中切牙的张口度测量(垂直向)、覆盖距离测量(矢状向)、覆牙合测量(垂直向)、下颌前伸距离测量(矢状向)等,并需要对数值进行分析评估病变情况,也作为治疗前后效果的评判依据之一。
目前,往往需要通过多种不同的测量器具才能完成上述指标的测量,不同器具的使用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且操作起来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传统的口腔检测中,需要通过多种不同的测量器具才能完成上、下中切牙的张口度、覆盖距离、覆牙合距离、下颌前伸距离的指标测量,在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且操作起来较为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包括测量杆,测量杆的一端设置有测量端面和楔形的覆牙合测量部,测量杆的另一端设有口镜,覆牙合测量部上设有标定斜面,标定斜面上设有第二测量刻度;测量杆上与标定斜面相对的一侧设有刻度平面,刻度平面上设有第一测量刻度,第一测量刻度沿着测量杆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测量刻度以测量端面为刻度零点。
本实用新型可以测量张口度、覆盖距离、覆牙合距离、下颌前伸距离等多个指标。在进行张口度测量时,被测者将口张到最大,然后将测量杆上的测量端面顶住上中切牙上,然后观察此时下中切牙在第一测量刻度上所对应的刻度值,该测量值即为张口度。覆盖距离(矢状向)表示上颌牙和下颌牙覆合后,上颌牙前端与下颌牙前端之间的最大横向间距,在对该指标进行测量时,被测者先将上、下颌牙覆合,将测量杆上的测量端面顶住位于最前端的下颌牙外侧,并使测量杆保持水平,此时最前端的上颌牙所对准的第一测量刻度上的刻度值即为覆盖距离的测量值。覆牙合测量(垂直向)是指上颌牙和下颌牙覆合后,最前端上颌牙覆盖最前端下颌牙的垂直距离测量,在测量该指标时,被测者先将嘴张开,然后将覆牙合测量部抵在最前端的下颌牙的外侧,覆牙合测量部上的标定斜面朝外,测量杆上的测量端面与最前端的下颌牙的上端平齐,然后被测者将上、下颌牙正常覆合,此时覆牙合测量部位于上、下颌牙之间,最前端上颌牙的下端所对应的第二测量刻度上的刻度值即为覆牙合测量值;本实用新型中,覆牙合测量部呈楔形,这样可以较好地深入上、下颌牙之间,从而获得准确的覆牙合测量值。下颌牙前伸距离是指下颌牙前伸至最大距离时,最前端的下颌牙与最前端的上颌牙之间的水平距离,在进行下颌前伸距离测量时,被测者先将下颌牙前伸至最大值,将测量杆上的测量端面顶住位于最前端的上颌牙外侧,并使测量杆保持水平,此时最前端的下颌牙所对准的第一测量刻度上的刻度值即为下颌前伸距离的测量值。本实用新型中,在测量杆的一端还设有口镜,从而可以完成对患者的口腔内部检测。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完成张口度测量(垂直向)、覆盖距离测量(矢状向)、覆牙合测量(垂直向)、下颌前伸距离测量(矢状向),且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用具,一次只用于一人,用完后即作为医疗垃圾处理,不存在交叉使用的情况,避免了交叉感染;并且在测量过程中,无需更换测量器具,便于操作。
作为优选,标定斜面与刻度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22°之间。标定斜面与刻度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0°~22°之间,这种角度范围能够使覆牙合测量部能够很好地深入上颌牙和下颌牙之间的间隙中。
作为优选,所述口镜与测量杆之间的夹角为35°~38°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测量杆上设有门牙中线测量部,所述门牙中线测量部包括对准标记,对准标记的分别设有第三测量刻度,对准标记两侧的第三测量刻度分别以对准标记为刻度零点。门牙中线测量部用于测量门牙中线侧方距离,在测量时,将对准标记对准两颗门牙的中间位置,然后通过对准标记两侧的第三测量刻度测量门牙中线两侧的牙齿宽度距离,从而评估牙齿两侧的宽度和对称度。
作为优选,所述对准标记为指针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测量刻度和第一测量刻度均凸出于测量杆的外侧面。第三测量刻度和第一测量刻度均凸出于测量杆的外侧面,第三测量刻度和第一测量刻度在实现测量功能的同时,操作者可以将手拿捏在第一测量刻度和第二测量刻度所在位置,能够增加测量杆与操作者手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测量刻度由若干个凹陷状的刻度条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测量杆由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完成张口度测量(垂直向)、覆盖距离测量(矢状向)、覆牙合测量(垂直向)、下颌前伸距离测量(矢状向),且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用具,一次只用于一人,用完后即作为医疗垃圾处理,不存在交叉使用的情况,避免了交叉感染;并且在测量过程中,无需更换测量器具,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第一测量刻度的示意图。
图5为覆牙合测量部的示意图。
图6为门牙中线测量部的示意图。
图7为开口度测量时的示意图。
图8为覆牙合测量(垂直向)时的示意图。
图9为覆牙门牙中线测量时的示意图。
图中:1、测量杆,2、口镜,3、标定斜面,4、第二测量刻度,5、对准标记,6、第三测量刻度,7、刻度平面,8、测量端面,9、第一测量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如图1-6所示,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包括测量杆1,测量杆1的一端设置有测量端面8和楔形的覆牙合测量部,测量杆1的另一端设有口镜2。优选的,口镜2与测量杆1之间的夹角为35°~38°之间,在该角度范围下,便于操作者观察患者口腔内部的情况。
其中,覆牙合测量部上设有标定斜面3,标定斜面3的一端与测量端面8相接,标定斜面3上设有第二测量刻度4,测量杆1上与标定斜面3相对的一侧设有刻度平面7,刻度平面7的一端与测量端面8相接,刻度平面7上设有第一测量刻度9,第一测量刻度9沿着测量杆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测量刻度9以测量端面8为刻度零点。标定斜面3相对于刻度平面7倾斜设置。优选的,标定斜面3与刻度平面7之间的夹角为20°~22°之间,这种角度范围能够使覆牙合测量部能够很好地深入上颌牙和下颌牙之间的间隙中。
进一步的,第二测量刻度4由若干个凹陷状的刻度条组成,也就是说,第二测量刻度4凹陷于标定斜面3,这样不会对覆牙合测量部伸入上、下颌牙之间造成阻碍。
测量杆1上设有门牙中线测量部,门牙中线测量部包括对准标记5。本申请中,对准标记5呈指针状并指向测量杆1的一侧。对准标记5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测量刻度6,对准标记5两侧的第三测量刻度6分别以对准标记5为刻度零点。其中,第三测量刻度6和第一测量刻度9均凸出于测量杆1的外侧面。第三测量刻度和第一测量刻度在实现测量功能的同时,操作者可以将手拿捏在第一测量刻度和第二测量刻度所在位置,能够增加测量杆与操作者手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效果。
测量杆1由塑料制成。具体的,测量杆1可以采用无毒无害的聚乙烯材料制成,使用较为安全。测量杆1为一体式结构,可以通过注塑工艺制造,制造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可以测量张口度、覆盖距离、覆牙合距离、下颌前伸距离等多个指标。如图7所示,在进行张口度测量时,被测者将口张到最大,然后将测量杆上的测量端面顶住上中切牙上,然后观察此时下中切牙在第一测量刻度上所对应的刻度值,该测量值即为张口度。覆盖距离(矢状向)表示上颌牙和下颌牙覆合后,上颌牙前端与下颌牙前端之间的最大横向间距,在对该指标进行测量时,被测者先将上、下颌牙覆合,将测量杆上的测量端面顶住位于最前端的下颌牙外侧,并使测量杆保持水平,此时最前端的上颌牙所对准的第一测量刻度上的刻度值即为覆盖距离的测量值。覆牙合测量(垂直向)是指上颌牙和下颌牙覆合后,最前端上颌牙覆盖最前端下颌牙的垂直距离的测量;如图8所示,在测量该指标时,被测者先将嘴张开,然后将覆牙合测量部抵在最前端的下颌牙的外侧,覆牙合测量部上的标定斜面朝外,测量杆上的测量端面与最前端的下颌牙的上端平齐,然后被测者将上、下颌牙正常覆合,此时覆牙合测量部位于上、下颌牙之间,最前端上颌牙的下端所对应的第二测量刻度上的刻度值即为覆牙合测量值;本实用新型中,覆牙合测量部呈楔形,这样可以较好地深入上、下颌牙之间,从而获得准确的覆牙合测量值。下颌牙前伸距离是指下颌牙前伸至最大距离时,最前端的下颌牙与最前端的上颌牙之间的水平距离,在进行下颌前伸距离测量时,被测者先将下颌牙前伸至最大值,将测量杆上的测量端面顶住位于最前端的上颌牙外侧,并使测量杆保持水平,此时最前端的下颌牙所对准的第一测量刻度上的刻度值即为下颌前伸距离的测量值。门牙中线测量部用于测量门牙中线侧方距离,如图9所示,在测量时,将对准标记对准两颗门牙的中间位置,然后通过对准标记两侧的第三测量刻度测量门牙中线两侧的牙齿宽度距离,从而评估牙齿两侧的宽度和对称度。本实用新型中,在测量杆的一端还设有口镜,从而可以完成对患者的口腔内部检测。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完成张口度测量(垂直向)、覆盖距离测量(矢状向)、覆牙合测量(垂直向)、下颌前伸距离测量(矢状向),且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用具,一次只用于一人,用完后即作为医疗垃圾处理,不存在交叉使用的情况,避免了交叉感染;并且在测量过程中,无需更换测量器具,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杆(1),测量杆(1)的一端设置有测量端面(8)和楔形的覆牙合测量部,测量杆(1)的另一端设有口镜(2),覆牙合测量部上设有标定斜面(3),标定斜面(3)上设有第二测量刻度(4);测量杆(1)上与标定斜面(3)相对的一侧设有刻度平面(7),刻度平面(7)上设有第一测量刻度(9),第一测量刻度(9)沿着测量杆(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测量刻度(9)以测量端面(8)为刻度零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标定斜面(3)与刻度平面(7)之间的夹角为20°~2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镜(2)与测量杆(1)之间的夹角为35°~3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1)上设有门牙中线测量部,所述门牙中线测量部包括对准标记(5),对准标记(5)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测量刻度(6),对准标记(5)两侧的第三测量刻度(6)分别以对准标记(5)为刻度零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标记(5)为指针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测量刻度(6)和第一测量刻度(9)均凸出于测量杆(1)的外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测量刻度(4)由若干个凹陷状的刻度条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杆(1)由塑料制成。
CN202221217950.6U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 Active CN2193542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17950.6U CN219354237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17950.6U CN219354237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4237U true CN219354237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52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17950.6U Active CN219354237U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42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76544A (en) Dental tool for periodontal cl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periodontal condition
EP2228033B1 (de) Messeinrichtung zur Bestimmung mehrerer Parameter bei der Herstellung von Total-Zahnprothesen
US5044951A (en) Dental space and periodontal cavity measuring instrument
Naidu et al. Validity, reli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three methods used to measure tooth widths for Bolton analyses
US20090061383A1 (en) Dental clinical instrument
US4959014A (en) Dental space measuring instrument
Andreeva et 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premature extraction of 5-6-year-old children from Northeastern Bulgaria
Yoshida et al. In vivo determination of the centres of resistance of maxillary anterior teeth subjected to retraction forces
CN112451150B (zh) 一种口腔科多功能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US4768952A (en) Dental probe
CN202761476U (zh) 医用牙齿测量尺
CN219354237U (zh) 一种具备口镜功能的开口度测量仪
Ahmed et al. Evaluation of lower facial heights as related to different 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in dentate and completely edentulous subjects
Jadhav et al. ViVan Ratio for Maxillomandibular Tooth Material Discrepancy
Uchiyama et al. Root canal system of the maxillary canine
RU2436538C1 (ru) Способ биометрической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направления и величины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зубов при ортодонтическом лечении
RU2446739C1 (ru) Способ биометрической ортодонтической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на моделях челюстей
KR101539586B1 (ko) 치간 거리 측정게이지 및 이를 갖는 측정게이지 세트
Adhuwayhi Occlusal indicators: a key to achieving stomatognathic system harmony during prosthodontic and restorative treatments–A literature review
KR100802647B1 (ko) 치과용 측정 툴
EP0492825A2 (en) Periodontaler sensor
RU2103946C1 (ru)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апикального базиса челюстей
Abu-Hussein et al.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dental arch of children in normal occlusion: a literature review
RU2248751C2 (ru) Способ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аномалий зубных рядов в сагиттальном направлении на моделях челюстей в постоянном прикусе
CN218961001U (zh) 牙中线偏移测量装置及多功能口腔检查用测量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