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90903B - 電動工具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動工具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90903B
TWI790903B TW111102697A TW111102697A TWI790903B TW I790903 B TWI790903 B TW I790903B TW 111102697 A TW111102697 A TW 111102697A TW 111102697 A TW111102697 A TW 111102697A TW I790903 B TWI790903 B TW I7909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ion port
control
battery connectio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2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0210A (zh
Inventor
王士豪
林科夆
Original Assignee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車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02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0903B/zh
Priority to US18/093,740 priority patent/US2023023881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0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0903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0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021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動工具,包含一第一電池連接埠、一第二電池連接埠、一馬達模組、一第一開關元件、一第二開關元件與一控制裝置,其中第一開關元件連接於馬達模組與第一電池連接埠之間,第二開關元件連接於馬達模組與第二電池連接埠之間。控制裝置連接第一與第二開關元件。控制方法包含:控制裝置判斷第一電池連接埠與第二電池接埠皆有一電池,並且於輸入至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輸入至第二電池連接埠的電壓差小於一預定電壓時,控制第一開關元件與第二開關元件導通,讓兩個電池共同供電給馬達模組。藉此,可以避免高電壓的電池過度充電給低電壓電池。

Description

電動工具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係與電動工具有關;特別是指一種關於雙電池供電的電動工具。
雙電池供電的電動工具係將雙電池並聯後,由兩個電池B共同供電給馬達M,以作為馬達M運轉之電力。圖1所示者為習用的雙電池供電之電動工具包括兩個電池B、兩個二極體D與一馬達M,該二電池B呈並聯設置,而各該二極體D連接於各該電池B與該馬達M之間。各該電池B的電力經由各該二極體D輸出至馬達M。藉由各該二極體D逆向截止的特性,雖可以有效防止兩顆電池B的電壓相差過多時,電壓較高者對電壓較低者過度充電的問題。另外,電池B需克服二極D體的順向偏壓才能讓二極體D導通,如此,將會造成電池B電力的損耗。又,馬達M長時間處於作動的過程並輸出大功率時,容易造成二極體D過熱而毀損等情況發生。
除此之外,在馬達M停止運轉時所產生的反電動勢將會因二極體D逆向截止之故,使得反電動勢無法回充到電池B,而形成熱能,亦可能會造成馬達M過熱。
是以,習用的雙電池供電之電動工具之設計仍未臻完善,尚有待改進之處。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動工具,可減少電池電力的損耗,且避免兩個電池電壓差過大,而導致高電壓的電池對低電壓的電池過度充電的問題。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動工具,可以提供反電動勢放電的路徑。
緣以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電動工具,包含一第一電池連接埠、一第二電池連接埠、與一馬達模組;其特徵在於,該電動工具包含:一第一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第一控制端,該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一控制端可受控制而使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導通或截止;一第二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與一第二控制端,該第三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四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二控制端可受控制而使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或截止;一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控制端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控制端;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二者皆連接有一電池時,該控制裝置偵測輸入至該第一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一電壓與輸入至該第二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二電壓,並且在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一電壓差小於一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以及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共同供給該馬達模組。
此外,本發明更提供一種電動工具之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二者皆連接有一電池時進行以下步驟:
A1. 該控制裝置偵測輸入至該第一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一電壓與輸入至該第二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二電壓;
A2. 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一電壓差為小於一預定電壓差時,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以及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共同供給該馬達模組。
本發明之效果在於,藉由開關元件的導通可以減少電池電力的損耗,並且在連接二個電池時,二個電池的電壓差小於預定電壓差時,才讓第一開關元件與第二開關元件導通,有效避免電壓差過高造成高電壓的電池對低電壓的電池過度充電的問題。馬達模組產生的反電動勢亦可經由第一開關元件與第二開關元件傳導至電池,以提供反電動勢放電的路徑。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茲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請參圖2所示,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電動工具1,該電動工具1包含一第一電池連接埠102、一第二電池連接埠202、一第一開關元件S1、一第二開關元件S2、一馬達模組30與一控制裝置40。
該第一電池連接埠102與該第一開關元件S1設置於一第一電路板104且與該第一電路板104構成一第一電源開關模組10,其中,該第一電池連接埠102可選擇地連接一電池B。該第一開關元件S1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第一控制端,該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102,該第二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30,該第一控制端可受一第一控制訊號控制,而使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導通,或於未接收該第一控制訊號的情況下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截止。
該第二電池連接埠202與該第二開關元件S2設置於一第二電路板204且與該第二電路板204構成一第二電源開關模組20,其中,該第二電池連接埠202可選擇地連接一電池B。該第二開關元件S2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與一第二控制端,該第三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池連接埠202,該第四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30,該第二控制端可受一第二控制訊號控制,而使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或於未接收該第二控制訊號的情況下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截止。
本實施例中,該第一開關元件S1與該第二開關元件S2為電子式開關,於本實施例中以MOSFET為例,但不以此為限,亦可為BJT。其中,該第一開關元件S1與該第二開關元件S2之第一端與第三端為汲極,第二端與第四端為源極,第一控制端與第二控制端為閘極。在其他實施例中開關元件亦可為機械式開關,例如為繼電器。第一電源開關模組10與第二電源開關模組20則可形成模組化的設計,便於電動工具1的組裝。
該馬達模組30至少包含有一馬達,該馬達連接一傳動機構(圖未示)。當馬達轉動時,可帶動傳動機構轉動,進而驅動外部的工件。本實施例中,該馬達為直流無刷馬達,馬達模組30更包含一驅動電路板(圖未示),用以驅動馬達轉動。
該控制裝置40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102、該第二電池連接埠202、該第一開關元件S1的第一控制端與該第二開關元件S2的第二控制端。該控制裝置用40以偵測該第一電池連接埠102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202是否連接有電池B,以及輸出第一控制訊號與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一開關元件S1與第二開關元件S2。此外,於本實施例中,該控制裝置40更連接一啟動開關42,以及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30。在該控制裝置40輸出第一控制訊號或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一開關元件S1或第二開關元件S2後,即供電給馬達模組30,當使用者按壓該啟動開關42時,該控制裝置40控制該馬達模組30帶動傳動機構。本實施例中,該控制裝置40包括一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由該二電池B輸入至第一電池連接埠102的一第一電壓V1與輸入至第二電池連接埠202一第二電壓V2可分別透過一分壓電路降壓後輸入給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執行一控制程式以進行本實施例的控制方法。
藉由上述之架構,即可進行本實施例的控制方法,該方法包含如圖3所示之下列步驟,其中:
首先,該控制裝置40判斷裝設於電動工具1的電池B的數量為單電池或雙電池。本實施例中,該控制裝置40是藉由偵測第一電池連接埠102與第二電池連接埠202是否有電壓輸入而判斷是否有連接電池B,換言之,該控制裝置40偵測該第一電池連接埠102具有該第一電壓V1時,則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102連接有電池B;該控制裝置40偵測該第二電池連接埠202具有該第二電壓V2時,則判斷該第二電池連接埠202連接有電池B。
當該控制裝置40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102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202二者皆連接有電池B時,則執行雙電池模式。當控制裝置40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102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202只有一者連接有電池B時,則執行單電池模式。
〔雙電池模式〕
該控制裝置40進一步偵測第一電壓V1與第二電壓V2且判斷第一電壓V1與第二電壓V2之間的電壓差是否小於或等於一預定電壓差,若該電壓差小於或等於該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40控制輸出該第一控制訊號至第一開關元件S1的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該第二控制訊號至第二開關元件S2的第二控制端,讓兩個開關元件皆導通,亦即該第一開關元件S1的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以及該第二開關元件S2的第三端與第四端之間導通。故該第一電池連接埠102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202所連接的電池B呈並聯供電,兩個電池B的電力共同供電給該馬達模組30。而後,當使用者按壓該啟動開關42時,該控制裝置40控制該馬達模組30帶動傳動機構。
預定電壓差即為可容許兩個電池B供電的電壓差,藉此,可避免兩個電池B同時送電時,因電壓差過大而使高電壓的電池B過度充電給低電壓電池B的問題。本實施例中,該控制裝置40在持續偵測第一電壓V1與第二電壓V2的過程中,可動態地調整該預定電壓差,預定電壓差為該第一電壓V1與該第二電壓V2之中較高電壓者乘一預定倍率,該預定倍率為0.1~0.3倍,本實施例中為0.25倍。換言之,在該第一電壓V1高於該第二電壓V2的情況下,該預定電壓差可設定為該第一電壓V1乘預定倍率,該預定倍率為0.1~0.3倍,本實施例中為0.25倍;反之,在該第二電壓V2高於該第一電壓V1的情況下,該預定電壓差可設定為該第二電壓V2乘該預定倍率。舉例而言,第一電壓為20V且高於第二電壓,則該預定電壓差可設定20V乘0.25倍,即5V。
〔單電池模式〕
以只有該第一電池連接埠102連接有電池B為例,該控制裝置40控制該第一開關元件S1之第一控制端,輸出該第一控制訊號且不輸出第二控制訊號,使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導通,故只有該第一電池連接埠102所連接的電池B,可單獨供電給該馬達模組30。反之,只有該第二電池連接埠202連接有電池B時,則控制裝置40只控制第二開關元件S2導通,不再贅述。而後,當使用者按壓該啟動開關42時,該控制裝置40控制該馬達模組30帶動傳動機構。
由於開關元件導通電阻小,因此,電池B電力的損耗較小,且在大電流通過開關元件時,所產生的熱能亦相較於二極體D甚小。更值得一提的是,開關元件具有雙向導通的功能,故馬達模組30所產生的反電動勢可以經由第一開關元件S1或第二開關元件S2對電池充電,防止反電動勢無法釋能而導致馬達M壞損。
圖4所示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之控制方法,其是以第一實施例為基礎,於雙電池模式下,在電壓差大於預定電壓差時,由高電壓的電池B供電,而後,在高電壓的電池B之電壓下降至電壓差小於或等於預定電壓差時,再由兩個電池B供電。
更詳而言,若該電壓差大於該預定電壓差時,且為該第一電壓V1大於該第二電壓V2,則該控制裝置40輸出該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且不輸出該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以維持第一開關元件S1導通。若該電壓差大於該預定電壓差時,且為該第二電壓V2大於該第一電壓V1,則該控制裝置40輸出該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且不輸出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維持第二開關元件S2導通;故該控制裝置40可控制啟動高電壓電池B,使該高電壓電池B供電給馬達模組30。
在啟動高電壓電池B的情況下,使用者壓下該啟動開關42,使該馬達模組30持續作動而消耗該電池B的電力,隨著電力消耗,使得原本電壓差大於該預定電壓差狀態,而改變至小於或等於該預定電壓差;此時,控制裝置40同時輸出第一控制訊號與第二控制訊號,使得該第一開關元件S1及該第二開關元件S2皆為導通,故該第一電池連接埠102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202所連接的電池B,可共同供電給該馬達模組30。
圖5所示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電動工具3,其係以第一實施例之結構為基礎,更包含一警示元件44,電性連接該控制裝置40,該警示元件44可例如為LED及/或蜂鳴器,但不以此限。本實施例的控制方法如圖6所示,以第一實施例為基礎,於雙電池模式下,該控制裝置40判斷該電壓差大於該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40不輸出該第一控制訊號與該第二控制訊號,故使該第一開關元件S1與該第二開關元件S2截止,同時藉由該控制裝置40控制該警示元件44發出警示,以提示使用者兩個電池B的電壓差過大,讓使用者可先拆下一個電池B。
如圖7所示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電動工具4,其係以第三實施例之結構為基礎,更包含一電流偵測元件32,與該馬達模組30以及該控制裝置40電性連接。該電流偵測元件32偵測輸入至該馬達模組30的一電流。圖8為本實施例的控制方法,其係接續於第三實施例之控制方法,於該第一開關元件S1與該第二開關元件S2皆為導通或是其中之一為導通,供電給該馬達模組30後,該控制裝置40透過該電流偵測元件32偵測輸入至該馬達模組30之電流。
當該控制裝置40判斷該電流未高於一預定電流時,且同時於該啟動開關42被壓下的狀態下,控制裝置40命令該馬達模組30開始作動,在作動的過程中,該控制裝置40透過該電流偵測元件32會持續對輸入該馬達模組30之電流監測,若是該電流高於該預定電流時,該控制裝置40則不輸出第一控制訊號與第二控制訊號,使該第一開關元件S1與該第二開關元件S2截止,並且使該警示元件44發出警示,以避免電池B及/或馬達模組30損壞。該控制裝置40判斷該啟動開關42未被按壓,該控制裝置40控制該馬達模組30處於停止運轉狀態。
本實施例的電流偵測元件32及控制方法同樣可應用在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中。
據上所述,本發明之電動工具,藉由控制裝置偵測第一電池連接埠與第二電池連接埠之電壓,可得知各自電池當下電量,更進一步對電壓差判斷是否小於預定電壓,而輸出第一控制訊號與第二控制訊號,使第一開關元件與第二開關元件導通,達到共同供電給馬達模組之目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發明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
[習用] B:電池 D:二極體 M:馬達 [本發明] 1,2,3,4:電動工具 10:第一電源開關模組 102:第一電池連接埠 104:第一電路板 20:第二電源開關模組 202:第二電池連接埠 204:第二電路板 30:馬達模組 32:電流偵測元件 40:控制裝置 42:啟動開關 44:警示元件 B:電池 S1:第一開關元件 S2:第二開關元件 V1:第一電壓 V2:第二電壓
圖1為習知之電動工具的電路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之電動工具的電路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電動工具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4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電動工具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之電動工具的電路圖。 圖6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實施例電動工具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圖7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電動工具的電路圖。 圖8為本發明第四較佳實施例之電動工具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1:電動工具
10:第一電源開關模組
102:第一電池連接埠
104:第一電路板
20:第二電源開關模組
202:第二電池連接埠
204:第二電路板
30:馬達模組
40:控制開關
42:啟動開關
B:電池
S1:第一開關元件
S2:第二開關元件
V1:第一電壓
V2:第二電壓

Claims (18)

  1. 一種電動工具,包含一第一電池連接埠、一第二電池連接埠、與一馬達模組;其特徵在於,該電動工具包含:一第一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第一控制端,該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一控制端可受控制而使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導通或截止;一第二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與一第二控制端,該第三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四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二控制端可受控制而使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或截止;一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控制端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控制端;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二者皆連接有一電池時,該控制裝置偵測輸入至該第一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一電壓與輸入至該第二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二電壓,並且在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一電壓差小於一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以及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共同供給該馬達模組;其中,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之中僅有該第一電池連接埠連接有該電池時,該控制裝置輸出該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單獨供給該馬達模組。
  2. 一種電動工具,包含一第一電池連接埠、一第二電池連接埠、與一馬達模組;其特徵在於,該電動工具包含: 一第一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第一控制端,該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一控制端可受控制而使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導通或截止;一第二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與一第二控制端,該第三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四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二控制端可受控制而使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或截止;一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控制端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控制端;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二者皆連接有一電池時,該控制裝置偵測輸入至該第一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一電壓與輸入至該第二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二電壓,並且在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一電壓差小於一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以及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共同供給該馬達模組;其中,該控制裝置在該第一電壓大於該第二電壓且二者之間的電壓差大於該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輸出該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且不輸出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該控制裝置在該第二電壓大於該第一電壓且二者之間的電壓差大於該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輸出該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且不輸出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電動工具,其中該控制裝置在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電壓差由大於該預定電壓差改變至小於該預定 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輸出該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該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
  4. 一種電動工具,包含一第一電池連接埠、一第二電池連接埠、與一馬達模組;其特徵在於,該電動工具包含:一第一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第一控制端,該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一控制端可受控制而使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導通或截止;一第二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與一第二控制端,該第三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四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二控制端可受控制而使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或截止;一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控制端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控制端;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二者皆連接有一電池時,該控制裝置偵測輸入至該第一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一電壓與輸入至該第二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二電壓,並且在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一電壓差小於一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以及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共同供給該馬達模組;其中,該控制裝置在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電壓差大於該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不輸出該第一控制訊號與該第二控制訊號,使該第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二開關元件截止。
  5. 一種電動工具,包含一第一電池連接埠、一第二電池連接埠、與一馬達模組;其特徵在於,該電動工具包含: 一第一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第一控制端,該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一控制端可受控制而使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導通或截止;一第二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與一第二控制端,該第三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四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二控制端可受控制而使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或截止;一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控制端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控制端;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二者皆連接有一電池時,該控制裝置偵測輸入至該第一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一電壓與輸入至該第二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二電壓,並且在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一電壓差小於一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以及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共同供給該馬達模組;一警示元件,電性連接該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在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電壓差大於該預定電壓差時,控制該警示元件發出警示。
  6. 一種電動工具,包含一第一電池連接埠、一第二電池連接埠、與一馬達模組;其特徵在於,該電動工具包含:一第一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第一控制端,該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一控制端可受控制而使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之間導通或截止; 一第二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與一第二控制端,該第三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四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二控制端可受控制而使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或截止;一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控制端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控制端;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二者皆連接有一電池時,該控制裝置偵測輸入至該第一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一電壓與輸入至該第二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二電壓,並且在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一電壓差小於一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以及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共同供給該馬達模組;一電流偵測元件,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與該控制裝置,該電流偵測元件偵測輸入至該馬達模組的電流,該控制裝置在該電流偵測元件所偵測的電流高於一預定電流時,該控制裝置不輸出該第一控制訊號與該第二控制訊號,使該第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二開關元件截止。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電動工具,包含一警示元件,電性連接該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在該電流偵測元件所偵測的電流高於該預定電流時,控制該警示元件發出警示。
  8. 如請求項1、2、4、5、6任一項所述之電動工具,其中該控制裝置偵測該第一電池連接埠具有該第一電壓時,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連接有該電池;該控制裝置偵測該第二電池連接埠具有該第二電壓時,判斷該第二電池連接埠連接有該電池。
  9. 如請求項1、2、4、5、6任一項所述之電動工具,包含一第一電路板與一第二電路板,其中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一開關元件設置於該第一電路板上,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開關元件設置該第二電路板上。
  10. 如請求項1、2、4、5、6任一項所述之電動工具,其中該預定電壓差為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中較高者乘一預定倍率,該預定倍率為0.1~0.3倍。
  11. 一種電動工具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電動工具包含包含一第一電池連接埠、一第二電池連接埠、一第一開關元件、一第二開關元件、一馬達模組與一控制裝置,其中該第一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第一控制端,該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二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與一第二控制端,該第三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四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控制端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控制端;該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驟: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二者皆連接有一電池時進行以下步驟:A1.該控制裝置偵測輸入至該第一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一電壓與輸入至該第二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二電壓;A2.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一電壓差為小於一預定電壓差時,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以及該 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共同供給該馬達模組;更包含下列步驟: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之中僅有該第一電池連接埠連接有該電池時,該控制裝置輸出該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單獨供給該馬達模組。
  12. 一種電動工具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電動工具包含包含一第一電池連接埠、一第二電池連接埠、一第一開關元件、一第二開關元件、一馬達模組與一控制裝置,其中該第一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第一控制端,該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二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與一第二控制端,該第三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四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控制端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控制端;該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驟: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二者皆連接有一電池時進行以下步驟:A1.該控制裝置偵測輸入至該第一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一電壓與輸入至該第二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二電壓;A2.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一電壓差為小於一預定電壓差時,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以及該 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共同供給該馬達模組;其中,於步驟A2中包含: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壓大於該第二電壓且二者之間的電壓差大於該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輸出該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且不輸出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以及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二電壓大於該第一電壓且二者之間的電壓差大於該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輸出該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且不輸出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
  13. 一種電動工具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電動工具包含包含一第一電池連接埠、一第二電池連接埠、一第一開關元件、一第二開關元件、一馬達模組與一控制裝置,其中該第一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第一控制端,該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二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與一第二控制端,該第三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四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控制端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控制端;該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驟: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二者皆連接有一電池時進行以下步驟:A1.該控制裝置偵測輸入至該第一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一電壓與輸入至該第二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二電壓;A2.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一電壓差為小於一預定電壓差時,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一 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以及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共同供給該馬達模組;其中,於步驟A2中更包含,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電壓差由大於該預定電壓差改變至小於該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輸出該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該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
  14. 一種電動工具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電動工具包含包含一第一電池連接埠、一第二電池連接埠、一第一開關元件、一第二開關元件、一馬達模組與一控制裝置,其中該第一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第一控制端,該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二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與一第二控制端,該第三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四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控制端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控制端;該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驟: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二者皆連接有一電池時進行以下步驟:A1.該控制裝置偵測輸入至該第一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一電壓與輸入至該第二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二電壓;A2.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一電壓差為小於一預定電壓差時,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以及該 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共同供給該馬達模組;其中,於步驟A2中包含: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電壓差大於該預定電壓差時,該控制裝置不輸出該第一控制訊號與該第二控制訊號,使該第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二開關元件截止。
  15. 一種電動工具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電動工具包含包含一第一電池連接埠、一第二電池連接埠、一第一開關元件、一第二開關元件、一馬達模組與一控制裝置,其中該第一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第一控制端,該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二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與一第二控制端,該第三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四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控制端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控制端;該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驟: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二者皆連接有一電池時進行以下步驟:A1.該控制裝置偵測輸入至該第一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一電壓與輸入至該第二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二電壓;A2.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一電壓差為小於一預定電壓差時,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以及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共同供給該馬達模組; 其中,該電動工具更包含一警示元件,電性連接該控制裝置;其中該控制裝置在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電壓差大於該預定電壓差時,控制該警示元件發出警示。
  16. 一種電動工具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電動工具包含包含一第一電池連接埠、一第二電池連接埠、一第一開關元件、一第二開關元件、一馬達模組與一控制裝置,其中該第一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與一第一控制端,該第一端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第二開關元件具有一第三端、一第四端與一第二控制端,該第三端電性連接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四端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該控制裝置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該第二電池連接埠、該第一開關元件的第一控制端與該第二開關元件的第二控制端;該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驟: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二者皆連接有一電池時進行以下步驟:A1.該控制裝置偵測輸入至該第一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一電壓與輸入至該第二電池連接埠的一第二電壓;A2.該控制裝置判斷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間的一電壓差為小於一預定電壓差時,輸出一第一控制訊號至該第一控制端,以及輸出一第二控制訊號至該第二控制端,令該第一端與第二端之間導通,以及該第三端與該第四端之間導通,使該第一電池連接埠與該第二電池連接埠所連接的電池之電力共同供給該馬達模組;其中,該電動工具更包含一電流偵測元件電性連接該馬達模組與該控制裝置,該電流偵測元件偵測輸入至該馬達模組的電流;該控制方法更包含: 該控制裝置在該電流偵測元件所偵測的電流高於一預定電流時,該控制裝置不輸出該第一控制訊號與該第二控制訊號,使該第一開關元件與該第二開關元件截止。
  17. 如請求項16之電動工具之控制方法,該控制方法更包含:該控制裝置在該電流偵測元件所偵測的電流高於該預定電流時,發出一警示訊號。
  18. 如請求項17之電動工具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預定電壓差為該第一電壓與該第二電壓之中較高者乘一預定倍率,該預定倍率為0.1~0.3倍。
TW111102697A 2022-01-21 2022-01-21 電動工具及其控制方法 TWI7909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2697A TWI790903B (zh) 2022-01-21 2022-01-21 電動工具及其控制方法
US18/093,740 US20230238817A1 (en) 2022-01-21 2023-01-05 Power tool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02697A TWI790903B (zh) 2022-01-21 2022-01-21 電動工具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0903B true TWI790903B (zh) 2023-01-21
TW202330210A TW202330210A (zh) 2023-08-01

Family

ID=86670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2697A TWI790903B (zh) 2022-01-21 2022-01-21 電動工具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38817A1 (zh)
TW (1) TWI79090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33340A (en) * 2004-10-18 2006-09-16 Black & Decker Inc Cordless power system
TWM570806U (zh) * 2018-12-01 具自動偵測功能之電壓控制裝置
TW201904811A (zh) * 2017-06-23 2019-02-0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用電源系統
US20210111649A1 (en) * 2019-10-11 2021-04-15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receiving different capacity battery packs
TW202118187A (zh) * 2019-10-29 2021-05-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基於電池重組之可展延式三相交流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70806U (zh) * 2018-12-01 具自動偵測功能之電壓控制裝置
TW200633340A (en) * 2004-10-18 2006-09-16 Black & Decker Inc Cordless power system
TW201904811A (zh) * 2017-06-23 2019-02-0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用電源系統
US20210111649A1 (en) * 2019-10-11 2021-04-15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receiving different capacity battery packs
TW202118187A (zh) * 2019-10-29 2021-05-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基於電池重組之可展延式三相交流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0210A (zh) 2023-08-01
US20230238817A1 (en) 2023-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3546B (zh) 電源管理系統及驅動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開關之方法
JP5750799B2 (ja) インバータ装置
US20240055673A1 (en) Electric energy storage device, power tool system and charging system
WO2022027264A1 (zh) 通道开关的驱动电路、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器
JP2018062013A (ja) 電動作業機
CN102931897A (zh) 电动机控制装置
TWI790903B (zh) 電動工具及其控制方法
JP2006198690A (ja) 電動工具
JP2012115958A (ja) 電動工具
JP2010088180A (ja) 蓄電装置
JP6354080B2 (ja) 電動工具
US7345380B2 (en) Backup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a null transfer time
US8988029B2 (en) Motor driving control device
WO2019097682A1 (ja) 電源装置
WO2022061516A1 (zh) 控制电路及电池
JP7279570B2 (ja) 電圧測定装置
JP2005217774A5 (zh)
CN116565982A (zh) 电动工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15580200B (zh) 电动工具及其驱动控制电路
JP6362794B2 (ja) 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KR20150109155A (ko) 고전압 인버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차량용 전동 압축기
WO2024040419A1 (zh) 电池加热设备、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及用电装置
CN220539912U (zh) 风扇驱动电路及便携式风扇
JPH10174314A (ja) 電源装置
CN219936947U (zh) 继电器的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