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9885B - 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9885B
TWI789885B TW110131575A TW110131575A TWI789885B TW I789885 B TWI789885 B TW I789885B TW 110131575 A TW110131575 A TW 110131575A TW 110131575 A TW110131575 A TW 110131575A TW I789885 B TWI789885 B TW I78988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onic liquid
liquid
recycled
ethylene terephthalate
depolymeriz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1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9167A (zh
Inventor
廖德超
莊榮仁
鄭維昇
黃章鑑
曾郁迪
Original Assignee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1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9885B/zh
Priority to CN202111080756.8A priority patent/CN115724742A/zh
Priority to US17/808,893 priority patent/US20230060362A1/en
Priority to JP2022111076A priority patent/JP2023033124A/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9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9885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9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916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11/00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 C08J11/04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 C08J11/10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by chemically breaking down the molecular chains of polymers or breaking of crosslinks, e.g. devulcanisation
    • C08J11/18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by chemically breaking down the molecular chains of polymers or breaking of crosslinks, e.g. devulcanisation by treatment with organic material
    • C08J11/22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by chemically breaking down the molecular chains of polymers or breaking of crosslinks, e.g. devulcanisation by treatment with organic material by treatment with organic 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J11/24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by chemically breaking down the molecular chains of polymers or breaking of crosslinks, e.g. devulcanisation by treatment with organic material by treatment with organic 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xyl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5/00Separa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solid sorbents; Apparatus therefor
    • B01D15/08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 B01D15/10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operational features
    • B01D15/16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operational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conditioning of the fluid carrier
    • B01D15/161Temperature conditio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5/00Separa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the treatment of liquids with solid sorbents; Apparatus therefor
    • B01D15/08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 B01D15/10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operational features
    • B01D15/12Selective adsorption, e.g. chromatography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operational features relating to the preparation of the f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9/00Crystallisation
    • B01D9/0004Crystallisation cooling by heat exchange
    • B01D9/0013Crystallisation cooling by heat exchange by indirect heat exchan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03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reacting an ester group with a hydroxy grou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48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 C07C67/56Separation; Purification; Stabilisation; Use of additives by solid-liquid treatment; by chemisorp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11/00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 C08J11/04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 C08J11/10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by chemically breaking down the molecular chains of polymers or breaking of crosslinks, e.g. devulcanisation
    • C08J11/18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by chemically breaking down the molecular chains of polymers or breaking of crosslinks, e.g. devulcanisation by treatment with organic material
    • C08J11/28Recovery or working-up of waste materials of polymers by chemically breaking down the molecular chains of polymers or breaking of crosslinks, e.g. devulcanisation by treatment with organic material by treatment with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sulfur or phosphor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9/00Crystallisation
    • B01D2009/0086Processes or 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Separation, Recovery Or Treatment Of Waste Materials Containing Plastic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色相的方法,其包括:提供一回收聚酯織物;利用一化學解聚液對所述回收聚酯織物進行化學解聚,以形成一解聚產物;將所述解聚產物與水混和,以形成一水相液體;將一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分散於所述水相液體中,以吸附原本存在於所述回收聚酯織物中的雜質;本發明公開的方法具有高效率去除雜質之效果。

Description

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酯材料的回收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
在現有技術中,聚酯織物(PET fabric)的化學回收方式,主要是以化學解聚液(如:乙二醇)將聚酯織物進行化學解聚,以形成一解聚產物,並且該解聚產物主要包含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is-2-hydroxylethyl terephthalate,簡稱BHET)。然而,上述化學回收方式的過程必需經過複雜的純化程序,將原本存在於聚酯織物中的染料等雜質去除後,才能將BHET進行再聚合,從而形成高品質的再生聚酯粒(r-PET)。
在上述BHET的純化程序中,現有的純化技術是將包含有乙二醇(EG)的BHET粗產物,以活性碳或離子交換樹脂來吸附染料等雜質;或者,以蒸餾方式將BHET分離出來。然而,上述兩種純化方式皆存在BHET的回收品質較差(如:耐熱性不佳)及回收成本較高等缺點。
美國公告專利第9,255,194號,提出了聚酯織物的解聚方法,此專利所提出的方法,雖然能夠將染料等雜質去除乾淨,並且將觸媒回收。然而,此專利所提出的方法,在BHET的純化上仍需要複雜的純化程序,BHET的回收率較低,並且BHET的回收品質較差。
大陸公告專利第100,344,604號,提出了聚酯織物的解聚方法,此專利所提出的方法,在BHET的純化上也需要複雜的純化程序,從而造成材料的回收成本過高,並且BHET的回收品質也較差。
於是,本發明人認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科學原理的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發明。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採用的其中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其包括:實施一準備作業,其包含:提供一回收聚酯織物,並且所述回收聚酯織物附著有雜質;實施一解聚作業,其包含:利用一化學解聚液對所述回收聚酯織物進行化學解聚,以形成一解聚產物,並且所述解聚產物包含: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及所述雜質;實施一純化作業,其包含:將所述解聚產物與水混和,以形成一水相液體;而後將呈固態的一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分散於所述水相液體中,以使得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能吸附原本存在於所述回收聚酯織物中的所述雜質;以及實施一分離作業,其包含:利用一離心沉降方式及/或一過濾方式來收集分散於所述水相液體中呈固態的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
優選地,在所述解聚作業中,所述化學解聚液為乙二醇(EG),並且所述化學解聚液是被加熱至介於180℃至260℃之間的一解聚溫度來對所述回收聚酯織物進行化學解聚。
優選地,在所述純化作業中,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包含:一基材及接枝於所述基材上的一離子液體(ionic liquid),接枝需使用矽烷偶合劑為橋樑,如氯丙基三甲氧基矽,製備方式是先將矽烷偶合劑酸解,再與基材(如碳、矽、鐵、鎳、及/或鈷材質)進行接枝反應,接續在鹼的環境下,將離子液體接枝於矽烷偶合劑,即為固態的離子液體。
優選地,所述基材中的一粒狀材料具有介於0.8微米至800微米的一平均粒徑。
優選地,在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中,所述離子液體接枝於所述基材上的一接枝數量為,每公克的所述基材接枝有10 6支至10 20支的所述離子液體。
優選地,所述離子液體為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簡稱BMI-PF6)、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鋅酸鹽(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chlorozincate,簡稱BMI 2ZnCl 4)、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鐵酸鹽(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chloroironate,簡稱BMI 2FeCl 4)、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鈷酸鹽(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chlorocobaltate,簡稱BMI 2CoCl 4)及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簡稱BMI-BF4)的至少其中之一。
優選地,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的一回收率不小於95%。
優選地,在所述純化作業中,所述水相液體是被加熱至介於85℃至150℃之間的一液體溫度,以使得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能在所述液體溫度下吸附所述雜質。
優選地,於所述分離作業後,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實施一結晶作業,其包含:將所述水相液體由介於85℃至150℃之間的所述液體溫度降溫至介於5℃至25℃之間的一結晶溫度,以使得所述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自所述水相液體中結晶析出,從而得到一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優選地,於所述結晶作業後,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實施一造粒作業,以使所述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再聚合,而後形成再生聚酯粒(r-PET)。
優選地,所述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不小於85的一L值、介於-1.5至1.5之間的一a值、及介於-3.5至3.5之間的一b值;並且所述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經過180℃-1hr的耐熱性測試後,具有不小於80的一L值、介於-3.0至3.0之間的一a值、及介於-7.0至7.0之間的一b值。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所提供的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其能通過“提供一回收聚酯織物;利用一化學解聚液對所述回收聚酯織物進行化學解聚,以形成一解聚產物;將所述解聚產物與水混和,以形成一水相液體;將一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分散於所述水相液體中,以吸附原本存在於所述回收聚酯織物中的雜質;以及實施一分離作業,其包含:利用離心沉降方式及/或過濾方式來收集分散於所述水相液體中呈固態的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的技術方案,以提升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回收品質及耐熱性。再者,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有成本低的優勢。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圖式,然而所提供的圖式僅用於提供參考與說明,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以下是通過特定的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所公開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瞭解本發明的優點與效果。本發明可通過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發明的構思下進行各種修改與變更。另外,本發明的附圖僅為簡單示意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事先聲明。以下的實施方式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相關技術內容,但所公開的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應當可以理解的是,雖然本文中可能會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術語來描述各種元件或者信號,但這些元件或者信號不應受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主要是用以區分一元件與另一元件,或者一信號與另一信號。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或”,應視實際情況可能包括相關聯的列出項目中的任一個或者多個的組合。
[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
一般的聚酯織物通常附著有染料等雜質。為了回收聚酯織物,現有技術主要是以化學解聚液(如:乙二醇)將聚酯織物進行化學解聚,從而形成一解聚產物,並且該解聚產物主要包含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is-2-hydroxylethyl terephthalate,簡稱BHET)。
再者,為了純化BHET,現有的純化方式是將包含有乙二醇(EG)的BHET粗產物,以活性碳材料或離子交換樹脂來吸附染料等雜質,再加入水,以將BHET結晶析出。然而,利用此純化方式所得到的BHET的色相及品質較差,例如耐熱性。
另一種現有純化技術是利用三道蒸餾方式將BHET分離出來。此純化方式將造成投資的設備成本過高(由於需要增加三套薄膜蒸發器),並且此純化方式的BHET回收率不高,不具經濟效益。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請參閱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該方法能有效提升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回收品質,並且具有成本低的優勢。
再者,該方法包含步驟S110、步驟S120、步驟S130、步驟S140、及步驟S150。必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所載之各步驟的順序與實際的操作方式可視需求而調整,並不限於本實施例所載。
所述步驟S110包含:實施一準備作業(preparation operation)。所述準備作業包含:提供一回收聚酯織物(recycled polyester fabric)。其中,所述回收聚酯織物附著有雜質(impurities),並且所述雜質可以例如是染料(dye)及/或潑水劑(water repellent),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舉例而言,所述回收聚酯織物可以例如是通過染料染色而具有顏色。再者,所述回收聚酯織物可以例如是通過撥水劑處理而具有防潑水功能。其中,所述染料可以例如是天然染料及合成染料的至少其中之一,又或者,所述染料可以例如是物理染料及化學染料的至少其中之一。所述潑水劑可以例如是包含矽元素(Si)的潑水劑、包含氟元素(F)的撥水劑、包含氟元素及矽元素的撥水劑、或水性聚氨酯(PU)撥水劑,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回收聚酯織物經染色具有大於0、且不大於30的L值,也就是說,所述回收聚酯織物具有較深的顏色,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上述L值是Lab色彩空間(Lab color space)中表示亮度的參數值。
所述步驟S120包含:實施一解聚作業(de-polymerization operation)。所述解聚作業包含:利用一化學解聚液對所述回收聚酯織物進行化學解聚,以形成一解聚產物。其中,所述解聚產物包含: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is-2-hydroxylethyl terephthalate,簡稱BHET)、低聚物(oligomer)、所述化學解聚液、及所述雜質。
更具體地說,所述化學解聚液可以例如是乙二醇(ethylene glycol,EG),並且對所述回收聚酯織物進行化學解聚的方法可以例如是乙二醇解聚法,以使得所述回收聚酯織物能被解聚為主要包含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的解聚產物。再者,所述解聚產物還包含:通過聚酯織物解聚形成的低聚物(oligomer)、上述用於解聚的化學解聚液(如:乙二醇)、及原本存在於回收聚酯織物中的雜質。
值得一提的是,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為純對苯二甲酸(PTA)與乙二醇(EG)的中間體。再者,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也可以被用作合成聚酯(PET)的原料,並且還可以與其它單體生成聚酯共聚物。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化學解聚液是於一解聚觸媒(de-polymerization catalyst)存在的環境下對回收聚酯織物進行化學解聚。其中,所述解聚觸媒可以例如是金屬觸媒(metal catalyst),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解聚觸媒能輔助降低化學解聚液對聚酯織物進行化學解聚的活化能。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金屬觸媒可以例如是選自由醋酸鋅(zinc acetate)、醋酸鉛(lead acetate)、醋酸鎘(cadmium acetate)、醋酸鈣(calcium acetate)、醋酸鋇(barium acetate)、醋酸鈉(sodium acetate)、氫氧化鋰(lithium hydroxide)、醋酸汞(mercury acetate)、醋酸銅(copper acetate)、及醋酸鐵(iron acetate)所組成的材料群組的至少其中之一。或者,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金屬觸媒可以例如是有機鈦系金屬觸媒(organo titanium metal catalyst);又或者,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金屬觸媒可以例如是離子液體觸媒(ionic liquid catalyst)。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化學解聚液是被加熱至一解聚溫度來對所述回收聚酯織物進行化學解聚。其中,所述解聚溫度優選是介於180 ℃至260 ℃之間,並且特優選是介於210 ℃至240 ℃之間。
所述步驟S130包含:實施一純化作業(purification operation),以從所述解聚產物中得到經純化的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urified BHET)。
所述純化作業依序包含:將所述解聚產物與水混和,以形成一水相液體;而後將一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分散於所述水相液體中,以使得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吸附原本存在於所述回收聚酯織物中的雜質。
所述水相液體是被加熱至介於85℃至150℃之間的一液體溫度,以使得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能在所述液體溫度下吸附所述雜質,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可以例如是包含:一基材(nano magnetic material)及接枝於所述基材上的離子液體(ionic liquid)。所述吸附材料的製備方式包含:將包含碳、矽、鐵、鎳、及/或鈷之基材的表面先酸化,以形成具有OH官能基;以Silane與OH基合成;離子液體再與Silane端合成。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的整體能用來吸附諸如有機染料的雜質。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基材為具有奈米至微米級尺寸的粒狀材料。其中,所述基材的一平均粒徑範圍優選是介於0.8微米至800微米之間、且特優選介於1微米至500微米之間,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中的離子液體接枝於基材上的一接枝數量(number of grafts),優選為每公克的基材接枝有10 6支至10 20支的離子液體、且特優選為10 8支至10 18支的離子液體,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與水相液體的一重量比例範圍優選是介於1:10~100。也就是說,所述水相液體的重量為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的重量的10倍至100倍,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中的離子液體是選自由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簡稱BMI-PF6)、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鋅酸鹽(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chlorozincate,簡稱BMI 2ZnCl 4)、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鐵酸鹽(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chloroironate,簡稱BMI 2FeCl 4)、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鈷酸鹽(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chlorocobaltate,簡稱BMI 2CoCl 4)及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簡稱BMI-BF4)所組成的材料群組的至少其中之一,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中的基材是選自由微米鐵粒子(iron microparticle)、微米鎳粒子(nickel microparticle)、微米碳粒子(carbon microparticle)、微米矽粒子(silicon microparticle)、及微米鈷粒子(cobalt microparticle)所組成的材料群組的至少其中之一。
所述步驟S140包含:實施一分離作業,包含:利用一離心沉降方式及/或一過濾方式收集分散於水相液體中呈固態的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所述離心沉降方式包含:利用300rpm的離心機將吸附材料分離並利用1um過濾設備收集分散於所述水相液體中的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
更具體地說,在所述分離作業中,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能通過離心沉降以及過濾、而從所述水相液體中被分離。其中,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的一吸附材料回收率(recovery rate)優選是不小於95%、且特優選是不小於99%。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水相液體及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是盛裝於一容器中,並以300rpm旋轉設備將固態離子液體雜質分離,再以1um過濾設備將固態離子液體雜質分離,但本發明不受限於此。
舉例來說,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所述分離作業也可以使用超重力分法將已吸附雜質之離子液體從所述水相液體中分離。
所述步驟S150包含:實施一結晶作業(crystallization operation)。所述結晶作業包含:將所述水相液體由介於85℃至150℃之間的所述液體溫度降溫至介於5℃至25℃之間的一結晶溫度,以使得所述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自所述水相液體中結晶析出,從而得到一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ecycled BHET)。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所述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具有不小於85的一L值、介於-1.5至1.5之間的一a值、及介於-3.5至3.5之間的一b值;並且所述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經過180℃-1hr的耐熱性測試後具有不小於80的一L值、介於-3.0至3.0之間的一a值、及介於-7.0至7.0之間的一b值。
所述步驟S160包含:實施一造粒作業(granulation operation),以使得所述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再聚合,而後形成再生聚酯粒(r-PET)。其中,所述再生聚酯粒可以例如是通過單螺桿造粒機或雙螺桿造粒機將經聚合的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進行造粒作業而形成。
[實驗數據及測試結果]
為了證實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回收效果及改善色相效果,以下將以實施例1至3與比較例1至2做說明。
實施例1:
以活性碳(平均粒徑57.4um、粒徑範圍4~275um)、氯丙基三甲氧基矽與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合成之固體離子液為解聚觸媒與除色(SDC-1)。
取1kgPET織物、6kg乙二醇與20g的離子液體(SDC-1)觸媒,放入10L三頸玻璃瓶並升溫至190℃,攪拌反應4hr,並降溫至120℃攪拌1hr,使SDC-1觸媒吸附染料等雜質,以離心方式(300rpm)將固體離子液體(SDC-1)觸媒分離出反應液,反應液再以1um過濾固體離子液體觸媒。將反應液以壓力5torr、溫度150℃將EG等物質餾出,再降溫至90℃後加入7kg的水,並升溫至90℃使BHET溶於水中,90℃含BHET的水溶液,以冷卻水降溫至50℃將BHET結晶析出,降溫速率為8℃/min,過濾移除固體BHET;液體母液將進行第二階段降溫結晶。
50℃含BHET的水溶液,以冷凍水降溫至5℃將BHET結晶析出,降溫速率為0.2℃/min,過濾移除固體BHET。
將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之BHET混合乾燥後,BHET品質L=90%、a=0.4、b=1.5,經放入180℃烘箱維持1hr,L=86、a=0.7、b=5.6,觸媒回收率98.4%。
實施例2:
同實施例1,僅以矽(平均粒徑65.3um、粒徑範圍3~270um)、氯丙基三甲氧基矽與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合成之固體離子液觸媒為解聚觸媒(SDC-2)。其餘條件與實施例1同。
BHET品質L=89%、a=0.6、b=2.5,經放入180℃烘箱維持1hr,L=84、a=1.1、b=6.3,觸媒回收率98.8%。
實施例3:
同實施例1,僅以金屬鎳(平均粒徑71.0um、粒徑範圍8~300um)、氯丙基三甲氧基矽與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合成之固體離子液觸媒為解聚觸媒(SDC-3)。其餘條件與實施例1同。
BHET品質L=92%、a=0.1、b=1.1,經放入180℃烘箱維持1hr,L=85、a=0.9、b=5.9,觸媒回收率99.3%。
比較例1:
取1kgPET織物、6kg乙二醇與20g醋酸鋅觸媒,放入10L三頸玻璃瓶並升溫至190℃,攪拌反應6hr。
將反應液以壓力5torr、溫度150℃將EG等物質餾出,再降溫至90℃後加入7kg的水,並升溫至90℃使BHET溶於水中,加入30g的活性碳,維持在90℃攪拌1hr吸附染料等雜質,再過濾去除活性碳。
90℃含BHET的水溶液,以冷卻水降溫至50℃將BHET結晶析出,降溫速率為8℃/min,過濾移除固體BHET;液體母液將進行第二階段降溫結晶。
50℃含BHET的水溶液,以冷凍水降溫至5℃將BHET結晶析出,降溫速率為0.2℃/min,過濾移除固體BHET。
將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之BHET混合乾燥後。
BHET品質L=84%、a=2.2、b=4.4,經放入180℃烘箱維持1hr,L=76、a=3.4、b=20,觸媒回收率0%;另,觸媒溶於水中不容易回收。
比較例2:
同比較例1,僅以50g的活性碳取代30g的活性碳除色,其餘製程條件與比較例1同。
BHET品質L=90%、a=0.8、b=3.1,經放入180℃烘箱維持1hr,L=77、a=2.7、b=15,觸媒回收率0%;另,觸媒溶於水中不容易回收。
[實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其能通過“提供一回收聚酯織物;利用一化學解聚液對所述回收聚酯織物進行化學解聚,以形成一解聚產物;將所述解聚產物與水混和,以形成一水相液體;將一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分散於所述水相液體中,以吸附原本存在於所述回收聚酯織物中的雜質;以及實施一分離作業,其包含:利用一離心沉降方式及/或一過濾方式來收集分散於所述水相液體中呈固態的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的技術方案,以提升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回收品質及回收率。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有成本低的優勢。
以上所公開的內容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可行實施例,並非因此侷限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以凡是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Claims (8)

  1. 一種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其包括:實施一準備作業,其包含:提供一回收聚酯織物,並且所述回收聚酯織物附著有雜質;實施一解聚作業,其包含:利用一化學解聚液對所述回收聚酯織物進行化學解聚,以形成一解聚產物,並且所述解聚產物包含: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及所述雜質;實施一純化作業,其包含:將所述解聚產物與水混和,以形成一水相液體;而後將呈固態的一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分散於所述水相液體中,從而使得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吸附原本存在於所述回收聚酯織物中的所述雜質;其中,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包含一基材及接枝於所述基材上的一離子液體;所述離子液體接枝於所述基材上的一接枝數量為,每公克的所述基材接枝有106支至1020支的所述離子液體;所述水相液體的重量為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的重量的10倍至100倍;且所述水相液體是被加熱至介於85℃至150℃之間的一液體溫度,以使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能在所述液體溫度下吸附所述雜質;以及實施一分離作業,其包含:利用一離心沉降方式及/或一過濾方式來收集分散於所述水相液體中呈固態的的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解聚作業中,所述化學解聚液為乙二醇(EG),並且所述化學解聚液是被加熱至介於180℃至260℃之間的一解聚溫度來對所述回收聚酯織物進行化學解聚。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 方法,其中,所述基材中的一粒狀材料具有介於0.8微米至800微米的一平均粒徑。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其中,所述離子液體為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簡稱BMI-PF6)、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鋅酸(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chlorozincate,簡稱BMI2ZnCl4)、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鐵酸鹽(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chloroironate,簡稱BMI2FeCl4)、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氯鈷酸鹽(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chlorocobaltate,簡稱BMI2CoCl4)及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簡稱BMI-BF4)的至少其中之一。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中,接枝所述離子液體於所述基材上是使用矽烷偶合劑為橋樑;其中,製備方式是先將所述矽烷偶合劑酸解,再與所述基材進行接枝反應,接續在鹼性環境下,將所述離子液體接枝於所述矽烷偶合劑,從而形成呈固態的所述離子液體觸媒。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其中,所述離子液體雜質吸附材料的一回收率不小於95%。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其中,於所述分離作業後,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實施一結晶作業,其包含:將所述水相液體由介於85℃至150℃之間的所述液體溫度降溫至介於5℃至25℃之間的一結晶溫 度,以使得所述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自所述水相液體中結晶析出,從而得到一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其中,於所述結晶作業後,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實施一造粒作業,以使所述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再聚合,而後形成再生聚酯粒(r-PET)。
TW110131575A 2021-08-26 2021-08-26 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 TWI789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1575A TWI789885B (zh) 2021-08-26 2021-08-26 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
CN202111080756.8A CN115724742A (zh) 2021-08-26 2021-09-15 利用离子液体改善回收型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色相的方法
US17/808,893 US20230060362A1 (en) 2021-08-26 2022-06-24 Method for improving hue of recycled bis-2-hydroxylethyl terephthalate by using ionic liquids
JP2022111076A JP2023033124A (ja) 2021-08-26 2022-07-11 イオン液体で再生ビス(2-ヒドロキシエチル)テレフタラートの色合いを改良す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1575A TWI789885B (zh) 2021-08-26 2021-08-26 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9885B true TWI789885B (zh) 2023-01-11
TW202309167A TW202309167A (zh) 2023-03-01

Family

ID=85287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1575A TWI789885B (zh) 2021-08-26 2021-08-26 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60362A1 (zh)
JP (1) JP2023033124A (zh)
CN (1) CN115724742A (zh)
TW (1) TWI78988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6618A (zh) * 2014-12-23 2017-11-28 爱奥尼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聚合物降解
CN110291146A (zh) * 2017-01-31 2019-09-27 爱奥尼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缩聚物的分解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6618A (zh) * 2014-12-23 2017-11-28 爱奥尼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聚合物降解
CN110291146A (zh) * 2017-01-31 2019-09-27 爱奥尼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缩聚物的分解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33124A (ja) 2023-03-09
US20230060362A1 (en) 2023-03-02
TW202309167A (zh) 2023-03-01
CN115724742A (zh) 2023-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71526B2 (ja) 廃棄ポリエステルの連続加アルコール分解による回収方法
CN110511137B (zh) 一种废旧聚酯材料连续醇解连续酯交换回收方法
GB2586249A (en) Polymer recycling
WO2001032597A1 (fr) Procede de purification de terephtalate bishydroxyalkyle
JP2006232701A (ja)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屑からエステルモノマーを回収する方法
JP2005089572A (ja) ポリブ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の製造方法
WO2022003990A1 (ja) 高純度ビス-(2-ヒドロキシエチル)テレフタレートの製造方法、再生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脱色溶媒およびビス-(2-ヒドロキシエチル)テレフタレートの精製方法
CN114014836A (zh) 环状交酯的纯化方法
CN100404583C (zh) 成形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其制造方法
CN114437322A (zh) 一种废旧pet材料制备pet切片的方法及制品
CN1221510C (zh) 一种长链二元酸的精制方法
TWI789885B (zh) 利用離子液體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色相的方法
CN110845761A (zh) 一种醇解液中杂质去除的方法
TWI786787B (zh) 利用離子液體觸媒回收聚酯織物的方法
JP7462698B2 (ja) ポリエステル織物から再生ポリエステルチップを製造する方法
JP6960709B1 (ja) 高純度ビス−(2−ヒドロキシエチル)テレフタレートの製造方法、再生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脱色溶媒およびビス−(2−ヒドロキシエチル)テレフタレートの精製方法
TWI804980B (zh) 提升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回收率的方法
GB2598077A (en) Polymer recycling
TW202311400A (zh) 改善回收型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色相的方法
JPH0248543A (ja) P,p´−ビフェノールの精製方法
CN104557515A (zh) 从乳酸铵发酵料液中提取及分离l-乳酸的方法
JP3987724B2 (ja) 酸化チタンまたはベンガラを含有するポリエステルの加エチレングリコール分解生成物からの酸化チタンまたはベンガラの除去方法
CN110776069B (zh) 一种沉淀吸附法链解废聚酯品溶液的除杂方法
WO2024104811A1 (en) Method of purification of terephthalic acid
EP4291604A1 (en) Integrated 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