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7956B - 通訊面板 - Google Patents

通訊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7956B
TWI787956B TW110129965A TW110129965A TWI787956B TW I787956 B TWI787956 B TW I787956B TW 110129965 A TW110129965 A TW 110129965A TW 110129965 A TW110129965 A TW 110129965A TW I787956 B TWI787956 B TW I7879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body
metal frame
assembly flange
panel
flan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9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08236A (zh
Inventor
陳忠信
Original Assignee
超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超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超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29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8795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79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795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8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8236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Distribution Board (AREA)

Abstract

一種通訊面板,包含一複合體。複合體具有一第一端組裝凸緣、一第二端組裝凸緣及一中間部。中間部位於第一端組裝凸緣及第二端組裝凸緣之間。複合體包含一塑膠體及一金屬框。金屬框經由埋入射出成形的方式埋設於塑膠體而提供金屬框與塑膠體不可分離的連接,金屬框從第一端組裝凸緣延伸至第二端組裝凸緣。

Description

通訊面板
本發明關於用於網路通訊應用的通訊面板,特別是關於用於線纜終端及管理的配線面板、卡入式配線面板及理線面板。
配線面板於一側(前接線側)具有RJ插孔,而在相對的一側具有絕緣位移接觸件(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tacts,簡稱IDCs),配線面板用於在IDC處端接(terminate)電線並在RJ插孔處將它們連接到插頭。為了方便起見,可以將該配線面板安裝在機架上。在每一側有裝配件的框架結構通常由金屬製成。即使使用諸如IDC/插孔模組的一些塑膠元件,整體結構仍是非常重。金屬結構也增加了整體配線面板的成本。
本發明在於提供一複合式的通訊面板,其重量輕、製造成本低、耐用及堅固。
根據本發明,網路通訊應用面板(通訊面板)由複合材料所形成。通訊配線面板包含由塑膠材料製成的塑膠體,該塑膠體在各端具有至少一組裝部,該組裝部可固定於機架設施,以容納一個以上的通訊模組或面板。由金屬材料製成的框體形成複合材料通訊面板的支撐部。該框體透過埋入射出成形的方式埋入塑膠體,且不可分離於塑膠體。框體從塑膠體之一端的組裝部延伸至另一端的組裝部。
通訊模組可包含帶有RJ45形式介面及絕緣位移接觸件的配線面板與電路板模組。通訊模組可包含一卡入式配線面板,其中RJ45/絕緣位移接觸模組通過該卡入式配線面板被容納在卡入式配線面板的卡入座體中。通訊模組亦可為理線面板,其具有用以理線的豎環。
金屬框可由具有不小於1.2毫米之厚度的金屬板體組成,且為了增加金屬框的機械強度,金屬板體是經過加工的板金。經過加工後的框板金的截面可為L形或U形。框體亦可製成為金屬棒體,該金屬棒體可具有不小於5毫米的直徑。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通訊面板,包含一複合體。複合體具有一第一端組裝凸緣、一第二端組裝凸緣及一中間部。中間部位於第一端組裝凸緣及第二端組裝凸緣之間。複合體包含一塑膠體及一金屬框。金屬框經由埋入射出成形的方式埋設於塑膠體而提供金屬框與塑膠體不可分離的連接,金屬框從第一端組裝凸緣延伸至第二端組裝凸緣。
表徵本發明新穎的各種特徵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別地被指出且構成了本發明的一部分。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通過它的使用所達到其操作優點及特定目的,請參考繪示有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附圖及描述性內容。
以上關於本發明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發明的原理,並且提供本發明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參閱圖式,圖1根據一優選的實施例繪示配線面板,配線面板泛以10表示。配線面板10包含由一塑膠體及一金屬框所形成的一複合材質體。塑膠體泛以20表示,金屬框泛以40表示。
塑膠體20具有第一端組裝凸緣30、第二端組裝凸緣30及一中間部26,中間部26位於第一端組裝凸緣30及第二端組裝凸緣30之間。每個端組裝凸緣30具有一下組裝開孔31及一上組裝開孔32。配線面板10用以為機架安裝的,而允許配線面板10透過穿過每個端組裝凸緣30的組裝開孔31、32的機架螺栓來安裝。於此所使用的術語「下」、「上」、「前」及「後」係參考配線面板10安裝於機架(未繪示)時的方向。
塑膠體20具有一前表面22,該前表面22在中間部26上從第一端組裝凸緣30延伸至第二端組裝凸緣30。中間部26包含一上表面部29及一插孔區域25。上表面部29提供用於識別標籤(指示)的區域。插孔區域25於配線面板10的前表面22上具有多個RJ插孔(RJ插頭接收開孔)。在相對側,塑膠體20具有絕緣位移接觸件28。塑膠體20亦具有一上表面27,該上表面27於中間部26上從前表面22向後延伸且亦從鄰近於第一端組裝凸緣30之處延伸至鄰近於第二端組裝凸緣30之處。前表面22的上表面部29亦從第一端組裝凸緣30延伸至第二端組裝凸緣30。
圖2繪示於配線面板10形成之前的狀態的金屬框40。金屬框40形成配線面板支撐部。圖3繪示帶有以虛線所示之金屬框40的塑膠體20,以示出埋設於塑膠體20的金屬框40及顯示金屬框40相對於塑膠體20之特徵的位置。圖3特別地示出金屬框40,金屬框40於前表面22的上表面部29的內部提供一第一支撐部42。圖3亦於塑膠體20的上表面27之下示出一第二支撐部44。如圖2所示,金屬框40為L形板件(金屬部),其有於頂部49相連的第一支撐部42(垂直支撐部)及第二支撐部44(水平支撐部),使得第一支撐部42相對於第二支撐部44以實質上90度的角度延伸。
金屬框40於第一支撐部42上包含多個通孔45、46。多個狹長通孔48位於第二支撐部44上。在這樣的配置下,在配線面板10的埋入射出成形(insert injection molding)的過程中,塑膠材料流過通孔45、46、48,使得完成的配線面板10在通道內包含塑料,其中塑膠體的塑料延伸過每個通孔45、46、48(通道)。通孔45、46、48(或通道),且於其延伸過的塑料提供塑膠體20與金屬框40之間不可分離的連接。
金屬框40更包含第一凸緣端50及第二凸緣端50。金屬框40的每個凸緣端50具有一金屬組裝開孔52。如圖3所示,每個凸緣端50延伸入相應的端組裝凸緣30並形成其一部分,以支撐相應的端組裝凸緣30。再者,每個開孔52相對於塑膠體20設置以與開孔32配合。這提供支撐的及加強的端組裝凸緣30。這提供了由開孔32、52提供的加強組裝通道,其可接收機架的組裝螺栓。金屬框40為有通孔45、46、48、開孔52及支撐部42、44的加工金屬板件。通孔45、46、48及開孔52由切割(cut)或沖壓(punched)板件所形成。支撐部42、44由彎折或其他板件金屬加工所形成。
圖4繪示複合式配線面板10的剖視圖。它示出金屬框40的第一支撐部42為垂直部及第二支撐部44為水平部,其中金屬框埋設於塑膠體20。它亦示出填充有塑料的多個狹長通孔48之其中一者及多個通孔45的其中一者。如圖4所示,第一支撐部42沿著塑膠體20的上表面部29延伸並與塑膠體20的上表面部29相隔一距離,且第二支撐部44沿著塑膠體20的上表面27延伸並與塑膠體20的上表面27相隔一距離。這些通孔45、46包含帶有塑料的通道,該塑料於實質上垂直於前表面22(及上表面部29)的方向通過第一支撐部42。這些通孔48包含帶有塑料的通道,該塑料於實質上垂直於上表面27的方向通過第二支撐部44。
配線面板10具有塑膠體20的塑膠部,塑膠體20的塑膠部包含板體60、62、64,板體60垂直地延伸,板體62、64水平地(向後地)延伸。板體60、62由金屬框40之對應的支撐部42、44所支撐,其中支撐部42、44與板體60、62相應的表面間隔一距離。詳細來說,塑膠體20的上表面27為一向後延伸塑膠板體62的上板體表面,向後延伸塑膠板體62具有一下板體表面。金屬框40的支撐部44延伸於上表面27與下板體表面之間的區域。
配線面板10在提供帶有有限尺寸之金屬框40的大部分塑膠結構係有利的。金屬框40在上區域支撐塑膠體20且在端組裝凸緣30支撐塑膠體20,特別是在上組裝開孔32。
圖5根據另一優選的實施例繪示配線面板,該配線面板泛以110表示。配線面板110包含由一塑膠體及一金屬框所形成的一複合材質體。塑膠體泛以120表示,金屬框泛以140表示。
塑膠體120具有第一端組裝凸緣130、第二端組裝凸緣130及一中間部126,中間部126位於第一端組裝凸緣130及第二端組裝凸緣130之間。每個端組裝凸緣130具有一下組裝開孔131及一上組裝開孔132。配線面板110用以透過穿過每個端組裝凸緣130的組裝開孔131、132的機架螺栓而為機架安裝的。
塑膠體120具有一前表面122,該前表面122在中間部126上於第一端與第二端組裝凸緣130之間延伸。中間部126包含一上表面部129及一插孔區域125。上表面部129提供用於識別標籤(指示)的區域。插孔區域125於配線面板110的前表面122上具有多個RJ插孔。在相對側,塑膠體120具有絕緣位移接觸件128。塑膠體120亦具有一上表面127,該上表面127從前表面122向後延伸。前表面122的上表面部129亦於第一端與第二端組裝凸緣130之間延伸。
圖6、7繪示於配線面板110形成之前的狀態的金屬框140。金屬框140形成配線面板支撐部。圖8繪示帶有以虛線所示之金屬框140的塑膠體120,以示出金屬框140相對於塑膠體120之特徵的位置。圖8示出於前表面122的上表面部129之內的一第一支撐部142。圖8亦於塑膠體120的上表面127之下示出一第二支撐部144。如圖6、7所示,金屬框140為U形板件(金屬部),其有於頂部149相連的第一支撐部142(垂直支撐部)及第二支撐部144(水平支撐部),使得第一支撐部142相對於第二支撐部144以實質上90度的角度延伸。金屬框140亦包含一第三支撐部147(或水平支撐部),第三支撐部147連接於頂部143,使得第三支撐部147相對於第一支撐部142以實質上90度的角度延伸。
金屬框140於第一支撐部142上包含多個圓通孔146及長方形通孔145。多個狹長通孔148位於第二支撐部144上。在配線面板110的埋入射出成形(insert injection molding)的過程中,塑膠材料流過通孔145、146、148,使得完成的配線面板110包含塑膠體,其中塑膠體延伸過每個通孔145、146、148,以提供塑膠體120與金屬框140之間不可分離的連接。金屬框140為有通孔145、146、148、開孔152及支撐部142、144、147的加工金屬板件。通孔145、146、148及開孔152由切割(cut)或沖壓(punched)板件所形成。支撐部142、144、147由彎折或其他板件金屬加工所形成。
金屬框140更包含第一凸緣端150及第二凸緣端150。金屬框140的每個凸緣端150具有一金屬組裝開孔152。如圖8所示的虛線,每個凸緣端150延伸至並形成相應的端組裝凸緣130的支撐部。再者,每個開孔152相對於塑膠體120設置以與開孔132配合。這提供支撐的及加強的端組裝凸緣130。這提供了由開孔132、152提供的加強組裝通道,其可接收典型機架的組裝螺栓。
圖9繪示複合式配線面板110的剖視圖。它示出埋設於塑膠體120之金屬框140之垂直的第一支撐部142及水平的第二支撐部144。圖9亦示出填充有塑料的多個狹長通孔148之其中一者及多個通孔146的其中一者。第一支撐部142沿著塑膠體120的上表面部129延伸並與塑膠體120的上表面部129相隔一距離,且第二支撐部144沿著塑膠體120的上表面127延伸並與塑膠體120的上表面127相隔一距離。這些長方形的通孔145、及圓形的通孔146包含帶有塑料的通道,該塑料於實質上垂直於前表面122(及上表面部129)的方向通過第一支撐部142。這些通孔148包含帶有塑料的通道,該塑料於實質上垂直於上表面127的方向通過第二支撐部144。
在配線面板110的上區域中,塑膠體120的部分包含板體160、162、164。板體160垂直地延伸,板體162、164向後地延伸。板體160、162、164由金屬框140之對應的支撐部142、144、147所支撐,其中支撐部142、144、147與板體160、162、164相應的表面間隔一距離。詳細來說,塑膠體120的上表面127為一向後延伸塑膠板體162的上板體表面,向後延伸塑膠板體162具有一下板體表面。金屬框140的支撐部144延伸於上表面127與下板體表面之間的區域。
配線面板110在提供帶有有限尺寸之金屬框140的大部分塑膠結構係有利的。金屬框140在上區域支撐塑膠體120且在端組裝凸緣130支撐塑膠體120,特別是在上組裝開孔132。
圖10根據另一優選的實施例繪示配線面板,該配線面板泛以210表示。配線面板210包含由一塑膠體及一金屬框所形成的一複合材質體。塑膠體泛以220表示,金屬框泛以240表示。
塑膠體220具有第一端組裝凸緣230、第二端組裝凸緣230及一中間部226,中間部226位於第一端組裝凸緣230及第二端組裝凸緣230之間。每個端組裝凸緣230具有一下組裝開孔231及一上組裝開孔232。配線面板210用以透過穿過每個端組裝凸緣230的組裝開孔231、232的機架螺栓而為機架安裝的。
塑膠體220具有一前表面222,該前表面222在中間部226上從第一端組裝凸緣230延伸至第二端組裝凸緣230。中間部226包含一上表面部229及一插孔區域225。上表面部229提供識別標籤(指示)的區域。帶有多個RJ插孔的插孔區域225位於配線面板210的前表面222。在相對側,塑膠體220具有絕緣位移接觸件228。塑膠體220亦具有一上表面227,該上表面227從前表面222及於中間部226上向後延伸。前表面222的上表面部229亦從第一端組裝凸緣230延伸至第二端組裝凸緣230。
圖11繪示於配線面板210形成之前的狀態的金屬框240。金屬框240形成配線面板支撐部。圖12繪示帶有以虛線所示之金屬框240的塑膠體220,以示出埋設於塑膠體220的金屬框240及顯示金屬框240相對於塑膠體220之特徵的位置。圖12示出金屬框240,金屬框240為棒狀,金屬框240於前表面222的上表面部229之內具有一第一支撐側242。圖12示出第二支撐側244,第二支撐側244位於塑膠體220的上表面227之下。金屬框240為成型的金屬部件,其中其第一支撐側242面向前方且連續至面向上方的第二支撐側244。
金屬框240於第一支撐側242上包含多個通孔246。多個狹長通孔248位於第二支撐側244上。如圖13所示,這樣的配置使得通孔246(或通道)相交於通孔248(或通道)。在這樣的配置下,完成的配線面板210在通道內包含塑料,其中塑膠體的塑料延伸過每個通孔246、248。通孔246、248(或通道)及於其延伸過的塑料提供塑膠體220與金屬框240之間不可分離的連接。
金屬框240更包含第一凸緣端250及第二凸緣端250。金屬框240的每個凸緣端250具有一金屬組裝開孔252。如圖12所示的虛線,每個凸緣端250延伸入相應的端組裝凸緣230並形成其一部分,以支撐相應的端組裝凸緣230。再者,每個開孔252相對於塑膠體220設置以與開孔232配合。這提供支撐的及加強的端組裝凸緣230。這提供了由開孔232、252提供的加強組裝通道,其可接收機架的組裝螺栓。
圖13繪示複合式配線面板210的剖視圖。它示出面向上表面部229的第一支撐側242及面向上表面227的第二支撐側244,其中金屬框240埋設於塑膠體220內。它亦示出填充有塑料的多個狹長通孔248之其中一者及多個通孔246的其中一者,其中塑料在通孔246、248中形成相交的交叉塑膠部分。如圖13所示,第一支撐側242沿著塑膠體220的上表面部229延伸並與塑膠體220的上表面部229相隔一距離,且第二支撐側244沿著塑膠體220的上表面227延伸並與塑膠體220的上表面227相隔一距離。這些通孔246包含帶有塑料的通道,該塑料於實質上垂直於前表面222(及上表面部229)的方向通過第一支撐側242。這些通孔248包含帶有塑料的通道,該塑料於實質上垂直於上表面227的方向通過第二支撐側244。
在配線面板210的上區域中,塑膠體220的部分包含板體260、262、264。板體260垂直地延伸,板體262、264水平地(向後地)延伸。板體260、262、264由金屬框240所支撐,其中支撐側242、244與板體260、262、264相應的表面間隔一距離。
配線面板210在提供帶有有限尺寸之金屬框240的大部分塑膠結構係有利的。金屬框240在上區域支撐塑膠體220且在端組裝凸緣230支撐塑膠體220,特別是在上組裝開孔232。
圖14至18根據另一優選的實施例繪示一卡入式配線面板,該卡入式配線面板泛以310表示。卡入式配線面板310包含由一塑膠體及一金屬框所形成的一複合材質體。塑膠體泛以320表示,金屬框泛以340表示。塑膠體320具有第一端組裝凸緣330、第二端組裝凸緣330及一中間部326,中間部326位於第一端組裝凸緣330及第二端組裝凸緣330之間。如圖15所示,在前表面322中,卡入式配線面板310在前側具有開孔325。如圖14所示,開孔325在後側轉換為承靠區域328。承靠區域328接收卡入於承靠區域328之單獨的RJ插孔/絕緣位移接觸模組(未繪示),使得絕緣位移接觸件可從卡入式配線面板310的後面觸及且RJ插孔可從卡入式配線面板310的前面觸及。第一及第二端組裝凸緣330各具有一下組裝開孔331及一上組裝開孔332,從而允許卡入式配線面板310透過穿過每個端組裝凸緣330的組裝開孔331、332的機架螺栓來安裝。
卡入式配線面板310的金屬框340類似於配線面板10的金屬框40。在埋入於塑膠體320的金屬框340中,第一支撐部342位於前表面322的上表面部329之內,且在頂部349連接於位於塑膠體320的上表面327之下的第二支撐部344。如圖17、18所示,通孔346、348貫穿支撐部342、344且填充有塑料。再者,在第一支撐部342之邊緣提供有作為狹槽或切口的通孔345,且塑料同樣地存在於通孔345內。
金屬框340更包含第一凸緣端350及第二凸緣端350,第一及第二凸緣端350各有組裝開孔352。如圖17所示,每個凸緣端350延伸入相應的端組裝凸緣330並形成其一部分,以支撐相應的端組裝凸緣330,其中開孔352相對於塑膠體320設置以與開孔332配合。
卡入式配線面板310具有塑膠體320的部分,該塑膠體320的部分包含塑膠體部或板體,塑膠體部或板體包含板體360、362。板體360垂直地延伸,板體362水平地(向後地)延伸。板體360、362由金屬框340之對應的支撐部342、344所支撐,其中支撐部342、344與上表面部329及上表面327間隔一距離(如圖18所示)。詳細來說,塑膠體320的上表面327為一向後延伸塑膠板體362的上板體表面,向後延伸塑膠板體362具有一下板體表面。金屬框340的支撐部344延伸於上表面327與下板體表面之間的區域。
圖19至24根據另一優選的實施例繪示一卡入式配線面板,該卡入式配線面板泛以410表示。卡入式配線面板410包含由一塑膠體及一金屬框所形成的一複合材質體。塑膠體泛以420表示,金屬框泛以440表示。卡入式配線面板410具有與卡入式配線面板310相似的特徵,卡入式配線面板410包含前表面422、插孔區域425、中間部426、上表面427、RJ插孔/絕緣位移接觸模組的承靠區域428、上表面部429、端組裝凸緣430、下組裝開孔431及上組裝開孔432。然而,如圖21、22所示,埋入於塑膠體420的金屬框440為U形。金屬框440具有第一支撐部442、第二支撐部444及第三支撐部447(或水平支撐部)。第一支撐部442位於前表面422的上表面部429之內,第二支撐部444位於塑膠體420的上表面427之下。第一支撐部442於頂部449連接於第二支撐部444,以提供90度相對方向,且第三支撐部447於頂部443連接於第一支撐部442,以提供90度相對方向。通孔446、445貫穿第一支撐部442,且狹長通孔448貫穿第二支撐部444。通孔445為長方形的配置。如圖23及24所示,通孔445、446、448填充有塑料。
金屬框440更包含第一凸緣端450及第二凸緣端450,第一及第二凸緣端450各有組裝開孔452。如圖23所示,每個凸緣端450延伸入相應的端組裝凸緣430並形成其一部分,以支撐相應的端組裝凸緣430,其中開孔452相對於塑膠體420設置以與開孔432配合。
卡入式配線面板410具有塑膠體420的部分,該塑膠體420的部分包含塑膠體部或板體。塑膠體部或板體包含板體460、462。板體460垂直地延伸,板體462水平地(向後地)延伸。板體460、462由金屬框440之對應的支撐部442、444所支撐,其中支撐部442、444與上表面部429及上表面427間隔一距離。詳細來說,塑膠體420的上表面427為一向後延伸塑膠板體462的上板體表面,向後延伸塑膠板體462具有一下板體表面。金屬框440的支撐部444延伸於上表面427與下板體表面之間的區域。
圖25至29根據另一優選的實施例繪示一卡入式配線面板,該卡入式配線面板泛以510表示。卡入式配線面板510包含由一塑膠體及一金屬框所形成的一複合材質體。塑膠體泛以520表示,金屬框泛以540表示。卡入式配線面板510具有與卡入式配線面板310相似的特徵,卡入式配線面板510包含前表面522、插孔區域525、中間部526、上表面527、RJ插孔/絕緣位移接觸模組的承靠區域528、上表面部529、端組裝凸緣530、下組裝開孔531及上組裝開孔532。然而,如圖27所示,埋入於塑膠體520的金屬框540具有棒狀形式。
在圖29中,塑膠體520與以虛線示出的金屬框540被示出,以表示埋入於塑膠體520的金屬框540及顯示棒狀,其中第一支撐側542位於前表面522的上表面部529之內。圖29亦示出第二支撐側544,第二支撐側544位於塑膠體520的上表面527之下。金屬框540為棒狀金屬部,其中第一支撐側542面向前方且連續至面向上方的第二支撐側544。
金屬框540於第一支撐側542包含多個通孔546及多個狹長通孔548。完成的配線面板510於通道內包含塑料,其中塑膠體的塑料延伸過每個通孔546、548以提供塑膠體520與金屬框540之間不可分離的連接。金屬框540更包含第一凸緣端550及第二凸緣端550。第一及第二凸緣端550各具有一組裝開孔552。如圖28所示,每個凸緣端550延伸入相應的端組裝凸緣530並形成其一部分,以支撐相應的端組裝凸緣530,其中開孔552相對於塑膠體520設置以與開孔532配合。
卡入式配線面板510具有塑膠體520的部分,該塑膠體520的部分包含塑膠體部或板體。塑膠體部或板體包含板體560、562。板體560垂直地延伸,板體562水平地(向後地)延伸。板體560、562由金屬框540之對應的支撐側542、544所支撐,其中支撐側542、544與上表面部529及上表面527間隔一距離。
圖30至34根據另一優選的實施例繪示一理線面板,該理線面板泛以610表示。理線面板610包含由一塑膠體及一金屬框所形成的一複合材質體。塑膠體泛以620表示,金屬框泛以640表示。塑膠體620具有第一端組裝凸緣630及第二端組裝凸緣630及一中間部626,中間部626位於第一端組裝凸緣630及第二端組裝凸緣630之間。如圖31所示,理線面板610之前側於前表面622的中間部626中具有開孔625,且如圖31所示開孔625在後側轉換為區域628。豎環670位於各側以導引線纜。第一及第二端組裝凸緣630各具有一下組裝開孔631及一上組裝開孔632,而允許理線面板610透過穿過每個端組裝凸緣630的組裝開孔631、632的機架螺栓來安裝。
理線面板610的金屬框640類似於配線面板10的金屬框40。在埋入於塑膠體620的金屬框640中,第一支撐部642位於前表面622的上表面部629之內,且在頂部649連接於位於塑膠體620的上表面627之下的第二支撐部644。如圖33、34所示,通孔646、648貫穿支撐部642、644且填充有塑料。再者,在第一支撐部642之邊緣提供有作為長方形槽的通孔645,且塑料同樣地存在於通孔645內。
金屬框640更包含第一凸緣端650及第二凸緣端650,第一及第二凸緣端650各有組裝開孔652。如圖34所示,每個凸緣端650延伸入相應的端組裝凸緣630並形成其一部分,以支撐相應的端組裝凸緣630,其中開孔652相對於塑膠體620設置以與開孔632配合。
理線面板610具有塑膠體620的部分,該塑膠體620的部分包含塑膠體部或板體,塑膠體部或板體包含板體660、662、664。板體660垂直地延伸,板體662水平地(向後地)延伸,板體664亦水平地延伸(如圖33所示)。板體660、662由金屬框640之對應的支撐部642、644所支撐,其中支撐部642、644與上表面部629及上表面627間隔一距離。詳細來說,塑膠體620的上表面627為一向後延伸塑膠板體662的上板體表面,向後延伸塑膠板體662具有一下板體表面。金屬框640的支撐部644延伸於上表面627與下板體表面之間的區域。塑料延伸過通孔646、648(通道),以提供塑膠體620與金屬框640之間不可分離的連接
圖33示出理線面板610,其中豎環從前表面622移除。此連接與移除可於豎環接收開孔672。
圖35至40根據另一優選的實施例繪示一理線面板,該理線面板泛以710表示。理線面板710包含由一塑膠體及一金屬框所形成的一複合材質體。塑膠體泛以720表示,金屬框泛以740表示。豎環770位於各側以導引線纜。理線面板710具有類似於理線面板610的特徵,理線面板710包含前表面722、開孔725、中間部726、上表面727、區域728(後區域)、上表面部729、端組裝凸緣730、下組裝開孔731及上組裝開孔732。然而,如圖37、38所示,金屬框740為U形。
金屬框740具有第一支撐部742、第二支撐部744及第三支撐部747(或水平支撐部)。第一支撐部742位於前表面722的上表面部729之內,第二支撐部744位於塑膠體720的上表面727之下。第一支撐部742於頂部749連接於第二支撐部744,以提供90度相對方向,且第三支撐部747於頂部743連接於第一支撐部742,以提供90度相對方向。
金屬框740更包含第一凸緣端750及第二凸緣端750,第一及第二凸緣端750各有組裝開孔752。從第一支撐部742至第二凸緣端750之過渡處亦具有通孔754(或邊緣缺口)。如圖39所示,每個凸緣端750延伸入相應的端組裝凸緣730並形成其一部分,以支撐相應的端組裝凸緣730,其中開孔752相對於塑膠體720設置以與開孔732配合。
理線面板710具有塑膠體720的部分,該塑膠體720的部分包含塑膠體部或板體。塑膠體部或板體包含板體760、762、764。板體760垂直地延伸,板體762水平地(向後地)延伸,板體764水平地(向後地)延伸。板體760、762、764由金屬框740之對應的支撐部742、744、747所支撐,其中支撐部742、744分別與上表面部729及上表面727間隔一距離。詳細來說,塑膠體720的上表面727為一向後延伸塑膠板體762的上板體表面,向後延伸塑膠板體762具有一下板體表面。金屬框740的支撐部744延伸於上表面727與下板體表面之間的區域。金屬框740的支撐部747與板體764的各表面向內地間隔一距離。塑料延伸過通孔746、748(或通道),以提供塑膠體720與金屬框740之間不可分離的連接。
圖39示出理線面板710,其中豎環從前表面722移除。此連接與移除可於豎環接收開孔772。
圖41至45根據另一優選的實施例繪示一理線面板,該理線面板泛以810表示。理線面板810包含由一塑膠體及一金屬框所形成的一複合材質體。塑膠體泛以820表示,金屬框泛以840表示。理線面板810具有類似於理線面板610的特徵,理線面板810包含前表面822、開孔825、中間部826、上表面827、區域828(後區域)、上表面部829、端組裝凸緣830、下組裝開孔831及上組裝開孔832。然而,如圖43所示,金屬框840為棒狀形式。
在圖44中,塑膠體820與以虛線示出的金屬框840被示出,以表示埋入於塑膠體820的金屬框840及顯示棒狀。第一支撐側842設置於前表面822的上表面部829之內。圖45示出第二支撐側844,第二支撐側844設置於塑膠體820的上表面827之下。金屬框840為棒狀金屬部,其中第一支撐側842面向前方且連續至面向上方的第二支撐側844。
金屬框840於第一支撐側842包含多個通孔848及於下側包含多個長方形的切割通孔845(或凹槽)。完成的理線面板810包含塑膠體820的塑料,其中塑膠體820的塑料延伸過每個通孔848、845,以提供塑膠體820與金屬框840之間不可分離的連接。金屬框840更包含第一凸緣端850及第二凸緣端850。第一及第二凸緣端850各具有一組裝開孔852。如圖43所示,每個凸緣端850延伸入相應的端組裝凸緣830並形成其一部分,以支撐相應的端組裝凸緣830,其中開孔852相對於塑膠體820設置以與開孔832配合。
理線面板810具有塑膠體820的部分,該塑膠體820的部分包含塑膠體部或板體。塑膠體部或板體包含板體860、862、864。板體860垂直地延伸,板體862水平地(向後地)延伸,板體864水平地(向後地)延伸。板體860、862、864由金屬框840所支撐,其中支撐側842、844與上表面部829、上表面827及板體864的表面間隔一距離。
圖44示出理線面板810,其中豎環870從前表面822移除。此連接與移除可於豎環接收開孔872。
儘管已經示出並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特定實施例以說明本發明原理的應用,但是應當理解,在不脫離這些原理的情況下,可以以其他方式實施本發明。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配線面板 20:塑膠體 22:前表面 25:插孔區域 26:中間部 27:上表面 28:絕緣位移接觸件 29:上表面部 30:端組裝凸緣 31:開孔 32:開孔 40:金屬框 42:支撐部 44:支撐部 45:通孔 46:通孔 48:通孔 49:頂部 50:凸緣端 52:開孔 60:板體 62:板體 64:板體 110:配線面板 120:塑膠體 122:前表面 125:插孔區域 126:中間部 127:上表面 128:絕緣位移接觸件 129:上表面部 130:端組裝凸緣 131:開孔 132:開孔 140:金屬框 142:支撐部 143:頂部 144:支撐部 145:通孔 146:通孔 147:支撐部 148:通孔 149:頂部 150:凸緣端 152:開孔 160:板體 162:板體 164:板體 210:配線面板 220:塑膠體 222:前表面 225:插孔區域 226:中間部 227:上表面 228:絕緣位移接觸件 229:上表面部 230:端組裝凸緣 231:開孔 232:開孔 240:金屬框 242:支撐側 244:支撐側 246:通孔 248:通孔 250:凸緣端 252:開孔 260:板體 262:板體 264:板體 310:配線面板 320:塑膠體 322:前表面 325:開孔 326:中間部 327:上表面 328:承靠區域 329:上表面部 330:端組裝凸緣 331:開孔 332:開孔 340:金屬框 342:支撐部 344:支撐部 346:通孔 345:通孔 348:通孔 349:頂部 350:凸緣端 352:開孔 360:板體 362:板體 410:配線面板 420:塑膠體 422:前表面 425:插孔區域 426:中間部 427:上表面 428:承靠區域 429:上表面部 430:端組裝凸緣 431:開孔 432:開孔 440:金屬框 442:支撐部 443:頂部 444:支撐部 445:通孔 446:通孔 447:支撐部 448:通孔 449:頂部 450:凸緣端 452:開孔 460:板體 462:板體 510:配線面板 520:塑膠體 522:前表面 525:插孔區域 526:中間部 527:上表面 528:承靠區域 529:上表面部 530:端組裝凸緣 531:開孔 532:開孔 540:金屬框 542:支撐側 544:支撐側 546:通孔 548:通孔 550:凸緣端 552:開孔 560:板體 562:板體 610:理線面板 620:塑膠體 622:前表面 625:開孔 626:中間部 627:上表面 628:區域 629:上表面部 630:端組裝凸緣 631:開孔 632:開孔 640:金屬框 642:支撐部 644:支撐部 645:通孔 646:通孔 648:通孔 649:頂部 650:凸緣端 652:開孔 660:板體 662:板體 664:板體 670:豎環 672:開孔 710:理線面板 720:塑膠體 722:前表面 725:開孔 726:中間部 727:上表面 728:區域 729:上表面部 730:端組裝凸緣 731:開孔 732:開孔 740:金屬框 742:支撐部 743:頂部 744:支撐部 746:通孔 747:支撐部 748:通孔 749:頂部 750:凸緣端 752:開孔 754:通孔 760:板體 762:板體 764:板體 770:豎環 772:開孔 810:理線面板 820:塑膠體 822:前表面 825:開孔 826:中間部 827:上表面 828:區域 829:上表面部 830:端組裝凸緣 831:開孔 832:開孔 840:金屬框 842:支撐側 844:支撐側 845:通孔 848:通孔 850:凸緣端 852:開孔 860:板體 862:板體 864:板體 870:豎環 872:開孔
圖1為根據一實施例的配線面板的前視立體圖。 圖2為圖1之配線面板之L形金屬框的立體圖。 圖3為圖1之配線面板被截斷的立體圖,其以剖面的方式繪示截斷部的一端且以虛線繪示埋設的金屬框。 圖4為圖3之剖面區域及鄰近區域的放大圖。 圖5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配線面板的前視立體圖。 圖6為圖5之配線面板之U形金屬框的後視立體圖。 圖7為圖5之配線面板之U形金屬框的前視立體圖。 圖8為圖5之配線面板被截斷的立體圖,其以剖面的方式繪示截斷部的一端且以虛線繪示埋設的金屬框。 圖9為圖8之剖面區域及鄰近區域的放大圖。 圖10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配線面板的前視立體圖。 圖11為圖10之配線面板之棒狀金屬框的前視立體圖。 圖12為圖10之配線面板被截斷的立體圖,其以剖面的方式繪示截斷部的一端且以虛線繪示埋設的金屬框。 圖13為圖12之剖面區域及鄰近區域的放大圖。 圖14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卡入式配線面板的後視立體圖。 圖15為圖14之卡入式配線面板的前視立體圖。 圖16為圖14之卡入式配線面板之L形金屬框的前視立體圖。 圖17為圖14之卡入式配線面板被截斷的立體圖,其以剖面的方式繪示截斷部的一端且以虛線繪示埋設的金屬框。 圖18為圖17之剖面區域及鄰近區域的放大圖。 圖19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卡入式配線面板的後視立體圖。 圖20為圖19之卡入式配線面板的前視立體圖。 圖21為圖19之卡入式配線面板之金屬框的後視立體圖。 圖22為圖19之卡入式配線面板之金屬框的前視立體圖。 圖23為圖19之卡入式配線面板被截斷的立體圖,其以剖面的方式繪示截斷部的一端且以虛線繪示埋設的金屬框。 圖24為圖23之剖面區域及鄰近區域的放大圖。 圖25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卡入式配線面板的後視立體圖。 圖26為圖25之卡入式配線面板的前視立體圖。 圖27為圖25之卡入式配線面板之金屬框的前視立體圖。 圖28為圖25之卡入式配線面板被截斷的立體圖,其以剖面的方式繪示截斷部的一端且以虛線繪示埋設的金屬框。 圖29為圖28之剖面區域及鄰近區域的放大圖。 圖30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理線面板的後視立體圖。 圖31為圖30之理線面板的前視立體圖。 圖32為圖30之理線面板之金屬框的前視立體圖。 圖33為圖30之理線面板被截斷的立體圖,其以剖面的方式繪示截斷部的一端、以虛線繪示埋設的金屬框及繪示豎環被移除後的理線面板。 圖34為圖33之剖面區域及鄰近區域的放大圖。 圖35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理線面板的後視立體圖。 圖36為圖35之理線面板的前視立體圖。 圖37為圖35之理線面板之金屬框的後視立體圖。 圖38為圖35之理線面板之金屬框的前視立體圖。 圖39為圖35之理線面板被截斷的立體圖,其以剖面的方式繪示截斷部的一端、以虛線繪示埋設的金屬框及繪示豎環被移除後的理線面板。 圖40為圖39之剖面區域及鄰近區域的放大圖。 圖41為根據另一實施例的理線面板的後視立體圖。 圖42為圖41之理線面板的前視立體圖。 圖43為圖41之理線面板之金屬框的前視立體圖。 圖44為圖41之理線面板被截斷的立體圖,其以剖面的方式繪示截斷部的一端、以虛線繪示埋設的金屬框及繪示豎環被移除後的理線面板。 圖45為圖44之剖面區域及鄰近區域的放大圖。
10:配線面板
20:塑膠體
22:前表面
25:插孔區域
26:中間部
27:上表面
28:絕緣位移接觸件
29:上表面部
30:端組裝凸緣
31:開孔
32:開孔

Claims (17)

  1. 一種通訊面板,包含:一複合體,包含:一塑膠體,具有一第一端組裝凸緣、一第二端組裝凸緣及一中間部,該中間部位於該第一端組裝凸緣及該第二端組裝凸緣之間;以及一金屬框,經由埋入射出成形的方式埋設於該塑膠體而提供該金屬框與該塑膠體不可分離的連接,該金屬框從該塑膠體的該第一端組裝凸緣延伸至該第二端組裝凸緣;其中,該第一端組裝凸緣及該第二端組裝凸緣分別自該中間部相背對的二側面沿相反的二方向朝外凸出,該中間部具有相並排的多個開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該塑膠體具有一前表面及一上表面,該前表面從該第一端組裝凸緣延伸至該第二端組裝凸緣且延伸於該中間部上,該上表面至少延伸於該第一端組裝凸緣與該第二端組裝凸緣之間且延伸於該中間部上,且該金屬框鄰近於該前表面及該上表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該金屬框具有多個通孔,該塑膠體的塑料延伸過每一該通孔,以提供該金屬框與該塑膠體不可分離的連接。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 該塑膠體具有一第一組裝開孔,該第一組裝開孔位於該第一端組裝凸緣;該塑膠體具有一第二組裝開孔,該第二組裝開孔位於該第二端組裝凸緣;該金屬框在相對於該塑膠體設置的該第一端組裝凸緣具有一第一金屬組裝開孔,從而與該第一組裝開孔界定一第一組裝通道;以及該金屬框在相對於該塑膠體設置的該第二端組裝凸緣具有一第二金屬組裝開孔,從而與該第二組裝開孔界定一第二組裝通道。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該金屬框包含一第一支撐部及一第二支撐部,該第一支撐部及該第二支撐部在一頂部相連,且該第一支撐部相對於該第二支撐部以一角度延伸。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該第一支撐部沿著該塑膠體的該前表面延伸且與該塑膠體的該前表面相隔一距離,且該第二支撐部沿著該塑膠體的該上表面延伸且與該塑膠體的該上表面相隔一距離。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該些通孔的一部分位於該第一支撐部,該些通孔的另一部分位於該第二支撐部。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 該塑膠體的該上表面為一向後延伸塑膠板體的一上板體表面,其中該向後延伸塑膠板體具有一下板體表面;以及該金屬框延伸於該上表面與該下板體表面之間的區域。
  9. 如請求項3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該金屬框包含一第一支撐部、一第二支撐部及一第三支撐部,該第一支撐部與該第二支撐部於一頂部相連,且該第一支撐部相對該第二支撐部以一角度延伸,該第三支撐部與該第一支撐部於另一頂部相連,且該第三支撐部相對該第一支撐部以一角度延伸。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該第一支撐部沿著該前表面延伸並與該前表面相隔一距離,且該第二支撐部沿著該上表面延伸並與該上表面相隔一距離。
  11. 如請求項9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該些通孔的一部分位於該第一支撐部,且該些通孔的另一部分位於該第二支撐部。
  12. 如請求項9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該塑膠體的該上表面由具有一下板體表面的一向後延伸板體形成;以及該第二支撐部延伸於該上表面與該下板體表面之間。
  13. 如請求項3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該金屬框至少在該第一端組裝凸緣與該第二端組裝凸緣之間的區域具有為棒狀的一棒體部;以及該些通孔於實質上垂直於該前表面的方向貫穿該棒體部。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該通訊面板為配線面板。
  1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該通訊面板為卡入式配線面板。
  1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通訊面板,其中該通訊面板為理線面板。
  17. 一種通訊面板,包含:一複合體,具有一第一端組裝凸緣、一第二端組裝凸緣及一中間部,該中間部位於該第一端組裝凸緣及該第二端組裝凸緣之間,該複合體包含:一塑膠體;以及一金屬框,經由埋入射出成形的方式埋設於該塑膠體而提供該金屬框與該塑膠體不可分離的連接,該金屬框從該第一端組裝凸緣延伸至該第二端組裝凸緣;其中,該塑膠體具有一前表面及一上表面,該前表面從該第一端組裝凸緣延伸至該第二端組裝凸緣且延伸於該中間部上,該上表面至少延伸於該第一端組裝凸緣與該第二端組裝凸緣之間且延伸於該中間部上,且該金屬框鄰近於該前表面及該上表面。
TW110129965A 2021-08-13 2021-08-13 通訊面板 TWI7879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9965A TWI787956B (zh) 2021-08-13 2021-08-13 通訊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9965A TWI787956B (zh) 2021-08-13 2021-08-13 通訊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87956B true TWI787956B (zh) 2022-12-21
TW202308236A TW202308236A (zh) 2023-02-16

Family

ID=85795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9965A TWI787956B (zh) 2021-08-13 2021-08-13 通訊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78795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1929A1 (en) * 2003-12-03 2007-03-29 Efraim Haimoff Molded article with metal reinforcing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TWM415494U (en) * 2010-12-23 2011-11-01 Surtec Ind Inc Patch panel and intelligent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CN102858113A (zh) * 2011-06-28 2013-01-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面板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09144A (zh) * 2014-11-14 2016-05-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磁波屏蔽壳体的制造方法
TWM527386U (zh) * 2016-05-03 2016-08-21 Coxon Precise Ind Co Ltd 殼體結構
TW201828798A (zh) * 2017-01-18 2018-08-01 聯昌電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供應器散熱結構及其散熱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71929A1 (en) * 2003-12-03 2007-03-29 Efraim Haimoff Molded article with metal reinforcing and method for its manufacture
TWM415494U (en) * 2010-12-23 2011-11-01 Surtec Ind Inc Patch panel and intelligent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
CN102858113A (zh) * 2011-06-28 2013-01-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面板组合及其制造方法
CN105609144A (zh) * 2014-11-14 2016-05-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磁波屏蔽壳体的制造方法
TWM527386U (zh) * 2016-05-03 2016-08-21 Coxon Precise Ind Co Ltd 殼體結構
TW201828798A (zh) * 2017-01-18 2018-08-01 聯昌電子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源供應器散熱結構及其散熱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8236A (zh) 2023-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1118B2 (en) Wire containment cap
CN1237668C (zh) 高密度插座接插件
US7591687B2 (en) Angled patch panel with pitched connector alignment
US3899237A (en) Connecting block structures for modular main distribution frames
US8747150B1 (en) Multidirectional modular jack and face panel mounting structure
US11462853B2 (en) Cable connector equipped with different rear cases for different directional cable extension
CN203367652U (zh) 堆叠电连接器
CN207320485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103904491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17219229A1 (de) Verzweigungsstruktur und Kabelbaum
TWI787956B (zh) 通訊面板
DE102019213576A1 (de) Kabelbaum
JP2013508906A (ja) 導電体を互いに異なる電位と接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該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プラグインアダプタ
EP1376779B1 (en) Modular plug
JP2017005789A (ja) 電気接続箱
US4563053A (en) Pole mounted cross-connect terminal
CN207442099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03260803U (zh) 电连接器
FI114256B (fi) Modulijärjestelmä peitekehyksiä varten
US6325635B1 (en) Circuit connection structure for electric connection box and circuit forming method
CN213185390U (zh) 一种用于金属接线盒的连接机构及金属接线盒
CN2507155Y (zh) 电连接器
CN201051603Y (zh) 可任一方向进线的墙上资讯插座
CN221466973U (zh) 一种方便组装的桌面排插
CN216598023U (zh) 一种高密度配线架及其idc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