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4248B - 一種用於製作均溫板中毛細結構之金屬漿料 - Google Patents

一種用於製作均溫板中毛細結構之金屬漿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4248B
TWI784248B TW109108955A TW109108955A TWI784248B TW I784248 B TWI784248 B TW I784248B TW 109108955 A TW109108955 A TW 109108955A TW 109108955 A TW109108955 A TW 109108955A TW I784248 B TWI784248 B TW I78424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powder
metal
powder
metal paste
pas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108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037682A (zh
Inventor
陳振賢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廣州力及熱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廣州力及熱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廣州力及熱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037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037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4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424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6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65Spherical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5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ize or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52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ize or surface area of the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a mixture of particles of different sizes or by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06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particles
    • B22F1/068Flake-like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10Metallic powder containing lubricating or binding agents; Metallic powder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
    • B22F1/107Metallic powder containing lubricating or binding agents; Metallic powder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 containing 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solvents, e.g. for slip cas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00Metallic powder; Treatment of metallic powder, e.g. to facilitate working or to improve properties
    • B22F1/17Metallic particles coated with 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3/00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compacting or sinter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Presses and furnaces
    • B22F3/10Sintering only
    • B22F3/11Making porous workpieces or art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8Alloys with open or closed po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9/00Alloys based on copp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28D1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 F28D15/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 F28D15/046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denses and evaporates, e.g. heat pipes with tubes having a capillary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pillary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作均溫板中毛細結構之金屬漿料,其包含有具有相同材質但不同粒徑分佈或不同形狀的兩種金屬粉末、聚合物和有機溶劑。聚合物和有機溶劑混合形成之膠體可用以使兩種金屬粉末均勻分散及懸浮混合以形成一金屬漿料。其中,金屬漿料經加熱過程可將有機溶劑揮發掉,並經烘烤過程將聚合物燒除,再經燒結過程使得混合的兩種金屬粉末形成具吸水性之多孔毛細結構。以鋼版印刷、網版印刷或點膠方式將金屬漿料很容易的舖置在金屬基板上以製作均溫板之毛細結構,可增加均溫板中毛細結構之量產效率並提高均温板產品之量產良率。

Description

一種用於製作均溫板中毛細結構之金屬漿料
一種金屬漿料,尤指一種應用於製作均溫板(Vapor Chamcer)中多孔性之毛細結構用的金屬漿料。
一般習知之金屬漿料(Metal Paste)的製作是指將一種金屬粉末(Metal Powder)做為填充物(filler)加入由聚合物及有機溶劑混合的膠體(colliod)中並經充分混合,使得金屬粉末分散並懸浮在膠體中而形成金屬漿料。由於漿料本身具有流變柱(rheology),可容易的將金屬漿料舖置在基材的表面。一般以銅為基材的金屬漿料除了做為電磁防蔽材料外,大部份銅漿料都做為電子漿料(Electroic Paste)並以厚膜印刷(Thick Flim Printing)的方式設置在陶瓷基板或元件上,經由燒結製程(sintering process)後形成導電之電路或電極材料。為了在燒結後金屬粉末能夠和陶瓷基板或元件緊密附著並結合,以金屬粉末做為填充物的電子漿料通常還需添加玻璃或陶瓷粉末。習知的電子漿料中做為填充物的金屬粉末包含有銅(Cu)、銀(Ag)、鋁(Al)、鎳(Ni)、鈀(Pd)、金(Au)、鉑(Pt)、鵭(W)、鉬(Mo)......等,還有銅合金如銀/鈀(Ag/Pd)及表面鍍銀之銅粉末等。
為了達到金屬漿料燒結後應有的電性功能,習知之金屬漿料所添加的金屬粉末大都希望經燒結後仍能達到很好的緻密性,因此對於金 屬粉末的顆粒大小及粒徑分佈要求十分嚴格。
本發明之金屬漿料,特別是一種用於製作均温板(Vapor Chamber)內毛細結構之金屬漿料,經燒結後有別於一般金屬漿料的金屬粉末需具有緻密性。反而是希望該金屬漿料經燒結後金屬粉末能夠較為鬆散的互相黏結而形成具有多孔性結構(porous structure),同時也要能夠和均温板之金屬基板黏結。
科技的快速發展,所有的電子裝置的外形訴求逐漸走向輕、薄、小的設計,尤其是做為移動計算(Mobile Computing)及移動通訊的薄型筆電(Notebook PC)、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智慧型眼鏡(Smartglasses)等。然而,電子通訊裝置為了達到薄型化,最常面臨到的問題就是散熱及熱管理問題。因為在越薄的裝置中,能夠設置散熱裝元件的空間就越被壓縮。一般用在傳統桌上型電腦及筆記型電腦上的均温板(Vapor Chamber)或微熱導管(Micro Heat Pipe),在元件的厚度上很難達到新一代移動計算及移動通訊之超薄規格要求。
對此,散熱模組廠商利用製作傳統均溫板(vapor chamber)的原理將微熱導管的製作方式改成於上、下兩片銅基板蝕刻後,將具有溝槽的銅基板以溝槽在內的的方式焊接起來以形成空腔。接著,在基板上舖置銅網或編織網並經高溫燒結而形成毛細結構,再進一步封合、注水、抽真空等加工而製成具有毛細結構之超薄熱管板(Heat Pipe Plate),或俗稱均温板(Vapor Chamber)。用此方法製作成的均温板,其元件的厚度理論上可以控制在0.4mm或0.4mm以下。均溫板之空腔內含有毛細結構、氣道及工作流體,藉由真空之空腔體內的工作流體在毛細結構及氣道中持續的進行液氣 二相變化循環以達到快速熱傳導。液相的工作流體於真空腔體之吸熱端蒸發成氣相並釋放出潛熱(Latent Heat)。此時,於真空腔體中產生局部壓力變化,而驅使氣相的工作流體高速流向冷凝端。接著,氣相的工作流體於冷凝端凝結成液相的工作流體。液相之工作流體再藉由真空腔體中的毛細結構以毛細作用迴流至吸熱端,並以此循環作動。據此,由傳熱的作動原理了解,毛細結構的物理結構,親水性,毛細力以及均温板元件內的氣道空間,真空度等參數決定了超薄熱管板或是均溫板的導熱效果。惟,當元件的厚度超薄化後,毛細結構的組成及厚度的控制以及氣道空間的配置於量產時更難控制,導致量產良率偏低,產品生產成本也很難降低。
於現有技術中,製作厚度為0.4mm或更薄的超薄均温板毛細結構的方法是利用人工搭配治具將符合均温板元件設計形狀的銅網或編織綱舗置在蝕刻後的銅基板上之溝槽內,經石墨治具壓合及高溫燒結而形成。以此方法量產超薄熱管板或均温板的毛細結構相當耗費人力及時間以及燒結時之能源,同時元件中毛細結構的厚度及氣道空間亦很難精準控制,導致產品生產良率偏低。尤其當元件之厚度為0.3mm或更薄時,以現有方法製作及量產超薄熱管板或均温板將更為困難。因此,如何在超薄熱管板或均溫板元件之厚度為0.4mm、0.3mm或更薄時,仍能製作出高品質的毛細結構並能有效的控制毛細結構之厚度和氣道空間是目前產業上極力所要解決的間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在於提供一種金屬漿料(Metal Paste),應用於熱管板(Heat Pipe Plate)或均溫板(Vapor Chamber)內之多孔性毛細結構 的製作,特別是應用於元件厚度僅有0.4mm,甚至0.3mmm或更薄之超薄熱管板或均溫板(Vapor Chamber)內之毛細結構的製作。藉由金屬漿料具有流變性(rheology)之特性,可以很容易的利用自動化生產製程將金屬漿料鋪置在均溫板元件的蝕刻金屬基板之溝槽內。接著,藉由兩個金屬粉末系統的不同的燒結特性,此金屬漿料連同承載基板可經加熱(heating)、烘烤(baking)及燒結(sintering)製程後,在基板的溝槽內形成一定厚度的多孔性金屬毛細結構。
本發明之金屬漿料包含有第一金屬粉末、第二金屬粉末、聚合物及有機溶劑。第一金屬粉末和第二金屬粉末可視為漿料的填充物(filler)。聚合物和有機溶劑混合後形成膠體(colliod),可用以分散及使懸浮及均勻混合第一金屬粉末與第二金屬粉末以形成金屬漿料。有機溶劑於加熱後會揮發掉,且聚合物經烘烤會被燒掉
對於本發明的金屬漿料而言,混合後的第一金屬粉末與第二金屬粉末是構成毛細結構的組織材料,而聚合物和有機溶劑則在金屬漿料形成毛細結構的過程之中被移除。聚合物和有機溶劑混合後形成之膠體僅用以分散、使懸浮及均勻混合第一金屬粉末與第二金屬粉末以形成金屬漿料。膠體亦可為多成份系統,為了調整金屬漿料之特性,特別是金屬漿料的流變性,可以添加其它微量添加劑,例如分散劑、界面活性劑等。
於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金屬漿料包含有第三金屬粉末、第四金屬粉末、有機溶劑和聚合物,其中此金屬漿料除第三金屬粉末與第四金屬粉末與前述實施例不同外,其它皆與前述實施例相同,在此將不贅述。
本發明的金屬漿料用於製作超薄熱管板或是均溫板中的多孔性毛細結構,做為填充物的兩種金屬粉末在燒結過程中各自所扮演之功能有所不同。第一金屬粉末和第三金屬粉末主要扮演著建構多孔性毛細結構的主體,而第二金屬粉末和第四金屬粉末主要扮演著第一金屬粉末和第三金屬粉末間的黏結及架橋的角色。第一金屬粉末及第二金屬粉末為同材質且形狀類似的金屬粉末,但在粉末的顆粒大小卻具有很大差異。除了不同顆粒大小外,亦可以同材質但為不同形狀之金屬粉末達成相同目的,如本發明的第三金屬粉末及第四金屬粉末。
本發明的金屬漿料是利用混合兩種同材質但不同顆粒形狀或同材質但不同顆粒大小的粉末間其粉末顆粒表面能之差異,造成兩種粉末在相同燒結條件下卻具有不同的燒結特性來形成具有多孔性之毛細結構。
本發明的金屬漿料是利用混合兩種金屬粉末系統,特別是金屬粉末系統的粉末顆粒大小之差異性,或粉末顆粒形狀之差異性,而造成在燒結過程中致使兩種金屬粉末系統具有不同的燒結效應。小粒徑粉末之表面能(Surface Engergy)比大粒徑粉末之表面能大,以及薄片狀粉末之表面能(Surface Engergy)比類球狀粉末之表面能大。在適當的相同的溫度下,不同的燒結效應可造成小粒徑粉未進行液相燒結(Liquid-phase sintering)或部分液相燒結,而大粒徑粉末進行部份固相燒結現象;或者薄片形粉未進行部分液相燒結,而類球狀粉末進行部份固相燒結現象。於上述之燒結效應中,小粒徑粉末或薄片形粉未在其混合的粉末系統中可進行隨機的擴散及黏滯流動,進而有利於粉末系統間的粉末顆粒相互黏結並在溫度冷卻後產 生多孔性毛細結構,同時亦有利於毛細結構和金屬底板溝槽表面黏結。
於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金屬粉末和第二金屬粉末包含有銅(Cu)或銅合金(Cu Alloy)。第一金屬粉末為類球狀結構之粉末,而第二金屬粉末亦同為類球狀結構之粉末。第一金屬粉末之平均粒徑(D50)與第二金屬粉末之平均粒徑(D50)之比值大於3。當金屬漿料處於一定温度下之燒結過程,第一金屬粉末將部分進行固相燒結,同時第二金屬粉末或部份第二金屬粉末則產生液相燒結而擴散和黏滯流動以黏著於第一金屬粉末之間,並於冷卻後形成多孔毛細結構,亦將毛細結構黏結在金屬基板溝槽表面。
於另一實施例中,第三金屬粉末和第四金屬粉末包含有銅(Cu)或銅合金(Cu Alloy)。第三金屬粉末為類球狀之粉末,而第四金屬粉末則為超薄之片狀粉末,第四金屬粉末之粉末之片狀平均厚度小於1um且平均徑厚比大於30。當金屬漿料處於一定温度下之燒結過程,第三金屬粉末將進行部分固相燒結,同時第四金屬粉末或部分第四金屬粉末因產生液相燒結而擴散和黏滯流動,以形成破網般的黏著於第一金屬粉末之間,並於冷卻後形成多孔毛細結構,亦將毛細結構黏結在金屬基板溝槽表面。
於一實施例中,聚合物可以為天然樹脂(Natural Resin)或合成樹脂(Synthetic Resin),而有機溶劑可以為醇類溶劑。聚合物在有機溶劑中溶解以混合形成膠體,此膠體可於加熱及烘烤過程中從金屬漿料中移除。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金屬粉末之粒徑小於53um(270mesh),這是由於厚度0.4mm的薄形熱管板(Heat Pipe Plate)或均温板中的空間扣除上、下片金屬基版之壁厚最多約0.25mm(250um),再扣除預留的氣道後剩下約0.15mm(150um)的厚度可形成毛細結構。換言之,至少要有3顆金屬粉 末連結堆疊才足夠形成具孔洞的毛細結構。於此實施例中,第二金屬粉末之粒徑則小於13um(1000mesh),且第一金屬粉末及第二金屬粉末之平均粒徑(D50)之比值大於3,以造成足夠之粉末表面能之差異。
在本發明的金屬漿料之一實施例中,第三金屬粉末為類球狀結構,其粒徑小於53um(270mesh)。第四金屬粉末為超薄片狀結構,其平均徑厚比大30。詳言之,若第四金屬粉末徑度不足30um的片狀粉末,其厚度則小於1um,或僅有幾百奈米(nm)。第四金屬粉末之結構會因產生部份液相燒結而破洞以形成破網狀,進而黏結於類球狀之第三金屬粉末間。
在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二金屬粉末及第四金屬粉末之表面有一鍍銀(Ag)層,且此銀層之厚度小於100nm。於金屬粉末表面鍍銀可降低產生液相燒結之溫度,進而降低整體金屬漿料燒結之溫度。由於銀(Ag)本身的熔點比銅(Cu)來得低,又容易和銅產生合金。因此,當鍍銀層發生液相燒結時,加速擴散及黏滯流動,有助於黏結其它金屬粉末及金屬基板溝槽表面而形成多孔性毛細結構。
在一實施例中,其中第一金屬粉末之添加重量大於第二金屬粉末之添加重量。
於一實施例中,第一金屬粉末與第二金屬粉末或是第三金屬粉末與第四金屬粉末所混合成之金屬漿料皆具流變性(rheology),以應用於鋼版印刷(Stencil Printing)或網版印刷(Screen Printing)或點膠(Dispense)方式將其鋪置在製作均溫板之上、下封合的金屬基板內側溝槽中。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金屬漿料係用於製作均溫板中的毛細結 構。此金屬漿料係以聚合物及有機溶劑混合成膠體再混合兩種不同形狀或不同粒徑之金屬粉末,以使兩種金屬粉末均勻的分散並使懸浮於膠體中以形成金屬漿料。金屬漿料可經加熱及烘烤過程將有機溶劑及聚合物從金屬漿料中去除,再經燒結過程而使兩種金屬粉末相互黏結支撐而形成具多孔性之毛細結構。本發明之金屬漿料能用以快速的製作高孔隙率及高均勻性的薄形毛細結構,並提高超薄熱管板或均温板製作毛細結構之量產能力及良率。
P:金屬漿料
1:第一金屬粉末
2:第二金屬粉末
3:有機溶劑
4:聚合物
5:膠體
6:毛細結構
7:鍍銀層
80:金屬基板
801:溝槽
81:鋼板
82:刮刀
90:第三金屬粉末
91:第四金屬粉末
910:徑度
911:厚度
圖1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金屬漿料之混合示意圖。
圖2係繪示根據圖1之金屬漿料之組成示意圖。
圖3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金屬漿料之毛細結構形成流程圖。
圖4a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二金屬粉末含量較低之毛細結構示意圖。
圖4b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二金屬粉末含量較高之毛細結構示意圖。
圖5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一金屬粉末或第二金屬粉末之真圓度定義。
圖6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二金屬粉末之結構示意圖。
圖7係繪示根據圖1之金屬漿料應用於形成毛細結構之步驟流程圖。
圖8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金屬漿料之組成示意圖。
圖9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第四金屬粉末之結構示意圖。
圖10a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金屬漿料之第三金屬粉末和第四金屬粉末燒結形成毛細結構之側視圖。
圖10b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金屬漿料之第三金屬粉末和第四金屬粉末燒結形成毛細結構之上視圖。
為了讓本發明的優點,精神與特徵可以更容易且明確地了解,後續將以具體實施例並參照所附圖式進行詳述與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具體實施例僅為本發明代表性的具體實施例,其中所舉例的特定方法、裝置、條件、材質等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或對應的具體實施例。又,圖中各裝置僅係用於表達其相對位置且未按其實際比例繪述,合先敘明。
請參閱圖1及圖2,圖1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金屬漿料P之混合示意圖,圖2係繪示根據圖1之金屬漿料P之組成示意圖。如圖1及圖2所示,於一具體實施例中,本發明之一種金屬漿料P,其應用於薄型熱管板(Heat Pipe Plate)或均溫板(Vapor Chamber)內之毛細結構6的製作。其中,有機溶劑3和聚合物4混合後將形成膠體5,可用以分散及使第一金屬粉末1(以斜線表示)、第二金屬粉末2(以空白表示)懸浮及均勻混合以形成金屬漿料P。此金屬漿料P可經由加熱過程、烘烤過程及燒結過程以形成毛細結構6。如圖2所示,其中,第一金屬粉末1為類球狀結構,其粉末顆粒之粒徑小於53um(270mesh)。第二金屬粉末2亦為類球狀結構,其粉末顆粒之粒徑之小於13um(1000mesh)。利用不同目數的篩網過篩,可以使第一金屬粉末之粒徑與該第二金屬粉末之粒徑有所不同。於一實施例中,第一金屬粉末之平均粒徑(D50)與該第二金屬粉末之平均粒徑(D50)之比值大於3。於 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金屬粉末之平均粒徑(D50)與該第二金屬粉末之平均粒徑(D50)之比值大於5。於一更佳實施例當中,第一金屬粉末之平均粒徑(D50)與該第二金屬粉末之平均粒徑(D50)之比值大於10。
請參閱圖3,圖3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金屬漿料P之毛細結構6形成流程圖。本發明之金屬漿料P中之有機溶劑3經加熱過程後揮發,聚合物4經烘烤過程而被燒除。換句話說,如圖3所示,本發明之金屬漿料P用於製作毛細結構6時可藉由加熱(heating)過程及烘烤(baking)過程,將有機溶劑3及聚合物4從金屬漿料P中去除。接著,進一步加温至燒結過程以使第一金屬粉末1(以斜線表示)及第二金屬粉末2(以空白表示)燒結成多孔隙之毛細結構6。
請參閱圖4a及圖4b,圖4a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二金屬粉末含量較低之毛細結構示意圖,圖4b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二金屬粉末含量較高之毛細結構示意圖。於一具體實施例中,金屬漿料P中第一金屬粉末1之添加重量將大於第二金屬粉末2之添加重量。這是由於毛細結構6中的主要孔隙係為第一金屬粉末1堆疊時,第一金屬粉末1之間所形成的間隙。如圖3及圖4a所示,當粒徑較大之第一金屬粉末1添加重量較多時,才能使金屬漿料P燒結後所形成之毛細結構6具有更多的孔隙。反之,如圖3及圖4b所示,若粒徑較小之第二金屬粉末2添加重量較多時,則會填補第一金屬粉末1之間的間隙,進而減少孔隙使此金屬漿料P無法形成具較多孔隙之毛細結構6。
請參閱圖5,圖5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一金屬粉末1或第二金屬粉末2之真圓度定義。以圖5說明,本發明之第一金屬粉 末1(斜線)之類球狀可為最大內切圓(虛線)半徑與最小外接圓(實線)半徑之比值為0.6以上。需在此另外說明的是,第二金屬粉末2亦可以上述方式定義真圓度。
請參閱圖6,圖6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第二金屬粉末2之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本發明之第二金屬粉末2表面有一層鍍銀層7,且此鍍銀層7之厚度小於100nm。由於銀的熔點比銅的熔點低,表面之鍍銀層的目的是降低粉末之液相燒結温度或增加粉末的擴散和黏滯流動,有利於第一金屬粉末1顆粒間的黏結及多孔性毛細結構6的形成。於另一具體實施例中,第一金屬粉末1與第二金屬粉末2之材質為銅、銅合金、鎳、鈦和銀中之其中一種。
於實際應用中,均溫板係由上、下兩片銅(Cu)或銅合金(Cu Alloy)片材焊接封合並加工而製成。
請參閱圖1、圖3及圖7,圖7係繪示根據圖1之金屬漿料P應用於形成毛細結構6之步驟流程圖。本發明之金屬漿料P應用於鋼板印刷(Stencil Printing)、網版印刷(Screen Printing)或點膠(Dispense)方式將其鋪置在製作均溫板之上、下封合的金屬基板80內側溝槽801中,並將金屬漿料P加熱、烘烤及燒結過程,進而使金屬漿料P形成毛細結構6於基板80上。如圖1、圖3及圖7所示,以鋼版印刷為例。首先如圖1所示,將第一金屬粉末1、第二金屬粉末2、有機溶劑3以及聚合物4均勻混合成金屬漿料P。接著,請合併參閱圖7,利用鋼版印刷之方式將金屬漿料P鋪置在扁平微熱導管或均溫板之基板80之溝槽801中。在此具體實施例中,首先,鋼板81上設置有數個孔對應熱導管或均溫板之基板80中需形成毛細結構6之溝槽 801,將鋼板81放置在金屬基板80上。接著,使用刮刀82以印刷的方式將金屬漿料P鋪置在熱導管或均溫板之金屬基板80之溝槽801中。此時,金屬漿料P會穿過鋼板81上的孔洞而鋪置在金屬基板80之溝槽801內。鋪置完成後,將含有金屬漿料P的金屬基板80進行加溫烘烤。請合併參閱圖3,首先於加熱、烘烤至燒結之過程中,有機溶劑3會因自身沸點較低而在加熱過程中揮發,而聚合物4也會在較高溫的烘烤過程中被燒除,最後僅留下互相堆疊之第一金屬粉末1與第二金屬粉末2。接著,當溫度提高至燒結過程時,第一金屬粉末1部分進行固相燒結,而部分第二金屬粉末2則進行液相燒結而在混合的粉末系統中進行隨機的擴散及黏滯流動,而在第一金屬粉末間使其相互黏結,並在溫度冷卻後產生多孔隙的毛細結構6。在此,可以了解的是,當金屬漿料P中的有機溶劑3及聚合物4去除後,原金屬漿料P的體積將會縮小,而體積縮小的比率可以由金屬漿料P的固含量來進行調整。
請參閱圖8,圖8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金屬漿料P之組成示意圖。此金屬漿料P包含有第三金屬粉末90(以斜線表示)、第四金屬粉末91(以空白表示)以及膠體5,其中膠體5係由有機溶劑3及聚合物4混合而成。膠體5可用以分散及使第三金屬粉末90及第四金屬粉末91懸浮及均勻混合以形成該金屬漿料P。
請參閱圖9,圖9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第四金屬粉末91之結構示意圖。此金屬漿料P中除了第三金屬粉末90與第四金屬粉末91與前述之實施例不同外,其他皆與前述相同,在此將不再贅述。如圖9所示,第四金屬粉末91表面亦可與前述之第二金屬粉末2一樣具有鍍銀層7,其目的及功效亦與第二金屬粉末2之鍍銀層7同樣在此不多加贅述。此 外,第三金屬粉末90與第四金屬粉末91之材質為銅、銅合金、鎳、鈦和銀中之其中一種。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薄型熱管板(Heat Pipe Pate)或均温板(Vapor Chamber)之具有蝕刻溝槽之金屬基板80的材質包含有銅或含微量磷(P)及錫(Sn)之銅合金。金屬漿料P中,第三金屬粉未1為類球形之銅(Cu)粉末,其粒徑分佈可選擇介於1.3um~53um之間。如圖9所示,第四金屬粉末91為表面有一層鍍銀(Ag)層之類球形銅(Cu)粉末,此不規則片狀銅粉之厚度911僅為數百奈米(nm)之奈米等級,平均徑度910為數拾微米(um)之微米等級,且徑厚比大於30。
請參閱9、圖10a及圖10b,圖10a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金屬漿料P之第三金屬粉末90和第四金屬粉末91燒結形成毛細結構6之側視圖,圖10b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具體實施例之金屬漿料P之第三金屬粉末90和第四金屬粉末91燒結形成毛細結構6之上視圖。第三金屬粉末90為類球狀結構,其粒徑小於53um(270mesh)。第四金屬粉末91為超薄片狀結構,其平均徑厚比大30。詳言之,若第四金屬粉末91為徑度910不足30um的片狀粉末,其厚度911則小於1um,或僅有幾百奈米(nm)。如圖10a及10b所示,第四金屬粉末91之結構會因產生部份液相燒結而破洞以形成破網狀,進而黏結於類球狀之第三金屬粉末90間。
本文中所述的粒徑,可以藉由篩網所大略地控制。舉例而言,用500mesh的篩網和300mesh的篩網偕同過篩後,可以獲得粒徑尺寸分布於25um~48um的粉末顆粒。篩出之粉末顆粒平均粒徑(D50)則是可再經過沉降法、雷射法、篩分法、圖像法和電阻法等常見之方式而計算出來。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金屬漿料P係用於製作均溫板中毛細結構6。以有機溶劑3及聚合物4混合形成膠體5並以此膠體5混合兩種不同粒徑之金屬粉末或不同形狀之類球狀金屬粉末及薄片狀金屬粉末,以使第一金屬粉末1與第二金屬粉末2或第三金屬粉末90與第四金屬粉末91均勻分散於膠體5中以形成金屬漿料P。其中,第一金屬粉末1、第三金屬粉末90及第四金屬粉末91之材質為銅(Cu)或銅合金(Cu Alloy)。有機溶劑3於加熱後揮發及聚合物4於烘烤後燒除,並進行燒結過程使第一金屬粉末1與第二金屬粉末2或第三金屬粉末90與第四金屬粉末91互相黏結。本發明之金屬漿料P藉由兩種金屬粉末之粒徑不同或是兩種形狀之類球狀金屬粉末及薄片狀金屬粉末,加熱後將形成結構穩固、孔隙率高、分布均勻之毛細結構6。因此本發明能用以製作高孔隙率及高均勻性的毛細結構6,並提高製作毛細結構6之量產能力及良率。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因此,本發明所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應該根據上述的說明作最寬廣的解釋,以致使其涵蓋所有可能的改變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P:金屬漿料
1:第一金屬粉末
2:第二金屬粉末
3:有機溶劑
4:聚合物

Claims (6)

  1. 一種金屬漿料,應用於一均溫板(Vapor Chamber)內之一毛細結構的製作,並於加熱、烘烤及燒結過程後形成該毛細結構,其包含有:一第一金屬粉末,其為類球狀結構,該第一金屬粉末材質為銅,該第一金屬粉末之粒徑小於53um,於加熱後發生固相燒結;一第二金屬粉末,其為類球狀結構,該第二金屬粉末材質為銅,該第二金屬粉末之粒徑小於13um,於加熱後發生液相燒結,且該第一金屬粉末之平均粒徑(D50)與該第二金屬粉末之平均粒徑(D50)之比值大於3;一有機溶劑,於加熱後揮發;以及一聚合物,於烘烤後燒除;其中,該有機溶劑與該聚合物混合後形成一膠體(Colloid),用以分散、使懸浮及均勻混合該第一金屬粉末與該第二金屬粉末以形成該金屬漿料。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金屬漿料,該金屬漿料具流變性(rheology),以應用於鋼版印刷(Stencil Printing)或網版印刷(Screen Printing)或點膠(Dispense)方式將其鋪置在用於製作均溫板之一金屬基板之溝槽中。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金屬漿料,其中該第二金屬粉末之表面有一鍍銀(Ag)層。
  4. 一種金屬漿料,應用於一均溫板(Vapor Chamber)內之一多孔性毛細結構的製作,並於加熱、烘烤及燒結過程後形成該毛細結構,其包含有: 一第三金屬粉末,其為類球狀結構,該第三金屬粉末材質為銅,該第三金屬粉末之粒徑小於53um,於加熱後發生固相燒結;一第四金屬粉末,其為薄片狀結構,該第四金屬粉末材質為銅,該第四金屬粉末之片狀平均厚度小於1um,平均徑厚比大於30,於加熱後發生液相燒結;一有機溶劑,於加熱後揮發;以及一聚合物,於烘烤後燒除;其中,該有機溶劑及該聚合物混合後形成一膠體(Colliod),用以分散、使懸浮及均勻混合該第三金屬粉末及該第四金屬粉末以形成該金屬漿料。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金屬漿料,該金屬漿料具流變性(rheology),以應用於鋼版印刷(Stencil Printing)或網版印刷(Screen Printing)或點膠(Dispense)方式將其鋪置在用於製作均溫板之一金屬基板之溝槽中。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金屬漿料,其中該第四金屬粉末之表面有一鍍銀(Ag)層。
TW109108955A 2019-04-01 2020-03-18 一種用於製作均溫板中毛細結構之金屬漿料 TWI7842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55845.8 2019-04-01
CN201910255845.8A CN111761049B (zh) 2019-04-01 2019-04-01 一种用于制作均温板中毛细结构的金属浆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37682A TW202037682A (zh) 2020-10-16
TWI784248B true TWI784248B (zh) 2022-11-21

Family

ID=72718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108955A TWI784248B (zh) 2019-04-01 2020-03-18 一種用於製作均溫板中毛細結構之金屬漿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1049B (zh)
TW (1) TWI7842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8604B (zh) * 2020-12-01 2023-04-11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兩相流裝置
CN114659396B (zh) * 2020-12-23 2023-12-19 广州力及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图形化设计毛细结构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US11732974B2 (en) 2021-01-06 2023-08-22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Thin-type two-phase fluid device
WO2022196653A1 (ja) * 2021-03-17 2022-09-22 昭和電工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焼結銅ピラー形成用銅ペースト及び接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13388753B (zh) * 2021-06-22 2022-01-04 沈伟 一种具有毛细结构的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31016A (zh) * 2021-12-01 2022-03-04 联德电子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一种无芯棒烧结热管的加工方法
CN115533105A (zh) * 2022-08-30 2022-12-3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温烧结表面多孔换热管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6146A (zh) * 2003-06-26 2006-09-20 热力公司 传热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20475A1 (de) * 1971-04-27 1972-11-02 Brown, Boveri & Cie Ag, 6800 Mannheim Wärmerohr
KR20030065686A (ko) * 2002-01-30 2003-08-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히트 파이프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0552364C (zh) * 2005-08-26 2009-10-21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烧结式热导管之制造方法
CN100417908C (zh) * 2005-09-16 2008-09-10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热管、烧结成型该热管毛细结构的粉体及方法
CN101787178B (zh) * 2010-03-09 2012-09-05 合复新材料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导热电绝缘复合材料组份及其制造方法
CN101839663A (zh) * 2010-05-12 2010-09-22 锘威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烧结式平板热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12989B (zh) * 2016-05-30 2020-11-1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导热管的制造方法
KR20180047524A (ko) * 2016-10-31 2018-05-10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금속-탄소 복합소재를 포함하는 히트파이프용 소결 윅 및 히트파이프
CN107201216A (zh) * 2017-05-11 2017-09-26 天津莱尔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粘性可控的导热界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TW201901109A (zh) * 2017-05-12 2019-01-01 雙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熱交換組合結構
CN107462097B (zh) * 2017-09-22 2022-07-05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应用于环路热管系统的可变孔径毛细芯及其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6146A (zh) * 2003-06-26 2006-09-20 热力公司 传热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1049A (zh) 2020-10-13
TW202037682A (zh) 2020-10-16
CN111761049B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84248B (zh) 一種用於製作均溫板中毛細結構之金屬漿料
TWI718004B (zh) 以金屬漿料製作毛細結構的方法
TWI750769B (zh) 一種鏈狀銅金屬毛細結構及其製作方法
CN111822712B (zh) 薄型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TW200530383A (en)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 and methode for making same
WO2021042946A1 (zh) 一种用于制作均温板元件毛细结构的金属氧化物浆料
CN111128435A (zh) 混合两种不同熔点金属粉末的电子浆料
CN112304135B (zh) 均温板毛细结构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199640A1 (zh) 一种多层金属膜及其制备方法
TWI743945B (zh) 薄型均溫板毛細結構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N104649678B (zh) 在陶瓷材料表面形成导电几何结构的方法以及陶瓷基超材料
CN109979905B (zh) 一种纳米金属膜预制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76886B (zh) 多孔结构、均温板、其制作方法及应用
TWI710744B (zh) 薄型均溫板的製作方法
TW202006308A (zh) 一種製作毛細結構的方法
TWI827071B (zh) 超薄型均溫板元件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202018015A (zh) 混合兩種不同熔點金屬粉末之電子漿料
CN114076533B (zh) 薄型均温板毛细结构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TWI738479B (zh) 具有一固化複合材料結構之片狀金屬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CN114659396B (zh) 图形化设计毛细结构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4812241B (zh) 应用于薄型均温板的复合式毛细结构
WO2022161131A1 (zh) 应用于薄型均温板的复合式毛细结构
WO2024130787A1 (zh) 用于印刷毛细结构的铜浆及其制备方法
US20060012281A1 (en) Carbon nanotube field emitt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2021131213A (ja) 熱伝導部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