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83045B - 用於衣物及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及具有該插件的衣物及配件 - Google Patents

用於衣物及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及具有該插件的衣物及配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783045B
TWI783045B TW107133161A TW107133161A TWI783045B TW I783045 B TWI783045 B TW I783045B TW 107133161 A TW107133161 A TW 107133161A TW 107133161 A TW107133161 A TW 107133161A TW I783045 B TWI783045 B TW I7830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ing
insert
collector element
collector
wind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33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919499A (zh
Inventor
摩瑞提 馬利歐 坡勒加托
馬可 布魯諾
米歇爾 朗平
Original Assignee
義大利商吉歐斯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義大利商吉歐斯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義大利商吉歐斯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919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919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830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83045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2HEADWEAR
    • A42CMANUFACTURING OR TRIMMING HEAD COVERINGS, e.g. HATS
    • A42C5/00Fittings or trimmings for hats, e.g. hat-bands
    • A42C5/04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for head cove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02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with controlled internal environ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0Impermeable to liquids, e.g. waterproof; Liquid-repellent
    • A41D31/102Waterproof and breath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2Hygroscopic; Water retai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14Air permeable, i.e. capable of being penetrated by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300/00Details of garments
    • A41D2300/20Inse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400/00Functions or special features of garments
    • A41D2400/28UV light permeabil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8Means for venti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00Overgar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or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於衣物或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14、114、214、314),其包括:一收集器元件(16、116),其經調適以吸收太陽輻射;一視窗元件(15、115、215、315),其對於由該收集器元件吸收之太陽輻射透明;及一中間空間,其形成於該視窗元件(15、115、215、315)與該收集器元件(16、116)之間,該收集器元件(16、116)及該視窗元件(15、115、215、315)配置於該中間空間之兩個相對面處。

Description

用於衣物及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及具有該插件的衣物及配件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衣物及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及一種具有該插件的衣物及衣物之配件。
為保護其身體抵抗諸如雪、雨、風且特定言之寒冷天氣之大氣因素,吾人總是穿戴衣物及鞋類之物品。
人體之保護主要藉由依據外部溫度及環境條件而訴諸於各種層之衣物而發生。
因此,添加或移除一或多層衣物即足以達到一最佳化溫度。
吾人總是嘗試提供對其確保適當熱舒適之衣物之物品。熱舒適在UNI-EN ISO 7730標準中界定為:「相對於熱環境之滿足之精神條件」。
人體自然具有助於其熱適應於置身於其中之環境之機制。
事實上,吾人具有將身體之內部溫度保持在約37 °C之一值下之一非常有效自我調節系統。當溫度增加太多時,啟動兩個程序:最初,血管之膨脹增加皮膚中之血液流動,接著發生出汗之一步驟。出汗係一高度有效冷卻方法,此係由於由汗水蒸發使用之能量自皮膚移除。特定言之,內部溫度增加十分之幾度可刺激出汗,其來自身體之能量分散變成四倍。
若體溫過度減少,則第一反應係血管收縮,其減少皮膚中之血液流動。第二反應係增加身體內之能量產生,其藉由作用於肌肉且因此啟動顫抖而發生。此系統亦係有效的且可大幅增加能量產生。調節體溫之控制系統極度複雜。體溫控制系統之兩組主要感測器係已知的且位於皮膚及下視丘中。位於下視丘中之感測器在熱條件下啟動且當內部溫度升高超過37 °C時觸發抵抗熱之防衛機制。相反地,位於皮膚中之感測器對寒冷敏感且當皮膚之溫度下降低於34 °C時啟動抵抗寒冷之防衛機制。若感測器同時發送信號,則人腦抑制防衛反應之一或兩者。
在先前技術中,允許提供適當身體溫度調節之衣物之物品係已知的。特定言之,其中濕暖空氣之向外排出藉由主要利用濕暖空氣上升之自然趨勢(其稱為對流現象)而發生之衣物之物品係已知的。其中,US 4451934含有在一衣物之物品內部提供由濕暖空氣自下方向上交叉之通道之技術。通道朝向內部及在端處打開以能夠接收及排出濕暖空氣,且此使物品曝露於液體(例如水)透過敞開端自外部向內之滲入。EP1194049B1中提出之技術解決方案以此相同申請人之名義藉由提供包括含在其內部形成一中間空間之一內部層之一保護性外殼之一衣物之物品而解決此缺點。內部層至少在最經受出汗之人體之區域處具有用於接取濕暖空氣之中間空間之孔,孔藉由利用「堆疊效應」(對流現象)而導流於中間空間內部。內部層及外殼在衣物之物品之頂點區域中具有與用於將水、雜質或其他保持在外部之構件組合之用於濕暖空氣之抽空之孔。
然而,「堆疊效應」受對熱梯度(即,對濕暖空氣抽空孔定位於其中之衣物之物品之頂點區域與外部環境之間的溫差)之一高相依性影響。熱梯度越大,「堆疊效應」越大。此引起濕暖空氣(例如)在最熱天流出之趨勢之顯著降低,此係由於外部環境之溫度增加,以引起熱梯度減小。在(例如)環境之恆定相對濕度之情況中,歸因於根據含於EP 1194049 B1中之教示製造之一衣物之物品之「堆疊效應」之壓力,當周圍環境係 -5 °C時,假定1 Pa之值,使其值在15 °C下係0.5 Pa且在20 °C及25 °C分別下降至0.36 Pa及0.23 Pa。此意謂在自15 °C傳遞至20 °C時,歸因於堆疊效應而作用於濕暖空氣上之流出衣物之物品之推力減小約28%,且自20 °C傳遞至25 °C時減小約36%。考量在一天之過程內自15 °C至20 °C之一熱偏移非常有可能,此值絕對不可忽略。
另外,若外部環境之溫度超過衣物之物品之頂點區域之溫度,則濕暖空氣將推動與排出方向相反之一方向。由於濕暖空氣之一減少流出、衣物之物品內部之微氣候之惡化及使用者之不適之一感覺,因此「堆疊效應」之降低引起衣物之物品之內部環境同時增加。
此問題藉由地球之平均溫度增加之趨勢而顯現為甚至更顯著。作為此之一展示,在三年週期2014-2015-2016內之各年,星球之平均溫度已達到每年最高值。此不便(例如)在民用建築之設計中係已知的,其中有效空氣替換係必要的。為獲得足以確保污濁空氣之向外排出之一熱梯度值,一氣隙或中間空間提供於建築之屋頂上。該氣隙包括:在一向下區域中之第一開口及由一片玻璃覆蓋之一暗收集器,及在一向上區域中之第二開口。含於該氣隙中之空氣歸因於太陽之熱而加熱,降低其密度且上升以自第二開口離開。同時,其自第一開口汲取進一步空氣。
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用於衣物或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其能夠改良上文所指示之態樣之一或多者中之先前技術。
在此目標內,本發明之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用於衣物或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其允許在不同緯度下甚至在一顯著溫度範圍之存在下之有效溫度調節。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用於衣物或一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其確保嵌件內部之空氣之適當替換。
本發明之一進一步目的係提供一種用於衣物或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其缺乏需要使用者之部分上之介入之複雜調整系統。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用於衣物或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其允許(例如)當自一完全日光條件傳遞至一陰天或陰影條件時允許快速適應於照射條件之變動。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用於衣物或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其中溫度調節之操作具有一低環境影響且使用諸如(例如)太陽照射之自然機構。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用於衣物或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儘管允許藉由出汗而產生之水蒸氣之流出,但其防止水自外部滲入,因此確保待穿戴之衣物之物品之防水性。
本發明之一進一步目的係依替代任何既有解決方案之一方式克服先前技術之缺點。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衣物之物品或高度可靠、相對易於提供及依競爭性成本之衣物之一配件。
此目標以及將在下文中變得更佳明白之此等及其他目的由一種根據本發明之用於衣物或配件之物品的插件達成,其包括:一中間空間;一收集器元件,其經調適以至少部分地吸收太陽輻射;及一視窗元件,其對於一給定範圍之頻率之太陽輻射透明,其相對於該中間空間相對低配置,其中該收集器較靠近使用者之身體。
參考圖式,具有根據本發明之一插件之一衣物之物品一般由元件符號10標定且展示於圖1中。實例之衣物之物品係一透氣夾克且包括一透氣內襯19及一外殼11,其具有有利地配置於物品之頂點區域中之至少一第一開口12。一插件14配置於該第一開口處。
插件14由一視窗元件15及一收集器元件16構成,其等經配置以在視窗元件15與收集器元件16之間形成一氣隙或一中間空間。特定言之,視窗元件15對應於插件14之外面,而收集器元件16表示插件14之內面且經引導朝向透氣襯裡19。因此,收集器元件16及視窗元件15相對於中間空間相對地配置,其中收集器元件16較靠近使用者之身體。憑藉此配置,視窗元件15經引導朝向外部環境且可鄰近衣物之物品之外表面。
特定言之,收集器元件16由一合成織物或由聚合材料之一部分或其類似者製成。較佳地,收集器元件16透氣。更佳地,收集器元件16可穿透濕暖空氣。有利地,其能夠吸收太陽輻射之可見部分且在此情況中其係暗的,較佳地係黑色。收集器由能夠吸收實質上對應於紅外線(IR)光譜之太陽輻射之部分之材料製成,儘管具有比紫外線光譜(UV)低之一內在能量,然而,紅外線(IR)光譜係太陽輻射之一較大部分。此比例影響日照(即,在不與大氣壓氣體交互作用之情況下透過大氣直接到達地球表面之太陽輻射之量)。事實上,當太陽在天頂處時,海平面處之地球表面之日照在晴天條件下等於1000 W/m2 。天頂界定為太陽相對於地球之位置,其中太陽之光線垂直於地球表面。在此等條件中,約525 W/m2 係歸因於IR輻射,445 W/m2 係歸因於可見輻射且僅30 W/m2 係歸因於UV輻射。
收集器元件16之主要目的係吸收儘可能多之已透過視窗元件15到達且入射於其上之太陽輻射,且藉由傳導及/或輻射發射太陽輻射以加熱含於插件14之中間空間中之空氣。當收集器元件16之溫度上升時,由輻射引起之比重相對於歸因於傳導之比重而變得相當大,此係由於由輻射發射之熱之量與溫度之第四功率成比例。因此,收集器元件由能夠吸收太陽輻射之至少部分(較佳地自UV至IR)且隨後以熱輻射之形式(即,熱)發射該部分之一材料構成。特定言之,本發明之所關注之波長間隔係包括介於100 nm與15,000 nm之間之波長間隔。
製成收集器元件16之材料包括(例如)石墨烯及自合成纖維開始獲得之織物外加諸如碳化鋯(ZrC)或二氧化鈦(TiO2 )之陶瓷材料。
特別參考織物,吸收、傳輸及/或反射電磁輻射之性質亦取決於織物及構成織物之紗線之結構之特性。
例如,化學組成係重要的且判定輻射傳輸之吸收峰值或視窗:例如,膨脹聚四氟乙烯(ePTFE)之存在產生具有包括介於3000 nm與5000 nm之間及9000 nm與12,000 nm之間之一波長之輻射之傳輸之一視窗。碳-碳鍵或碳-氫鍵之存在(如在(例如)聚乙烯中所出現)產生受限於跨越3400 nm、3500 nm、6800 nm、7300 nm及13,700 nm之波長之吸收峰值。此外,參考(例如)具有包括介於830 nm與1700 nm之間之一波長之輻射之帶,由92%之聚酯纖維及8%之彈性體纖維外加1.8重量%之TiO2 製成之一織物展示約40%之一吸收率,而無TiO2 之相同織物幾乎不具有吸收率。術語吸收率理解為所吸收之能量與入射與一身體上之能量之間的比率;為了本發明,其理解為所吸收之電磁輻射與入射電磁輻射之間的比率,其在各例項中係指表達為波長間隔之一或多個電磁輻射間隔。
多孔性係重要的:例如,就大於2000 nm之波長而言,在聚乙烯中具有包括介於50 nm與1000 nm之間之一直徑之奈米孔之存在(奈米多孔聚乙烯)提供超過90%之一透射率及大於90%之可見光之一不透明性;此區分奈米多孔聚乙烯與習知聚乙烯,此係由於儘管具有係指大於2000 nm之波長之一類似透射率,然而,後者對於可見光幾乎透明。術語透射率理解為所傳輸之能量與入射於一身體上之能量之間的比率;為了本發明,其理解為所傳輸之電磁輻射與入射電磁輻射之間的比率,其在各例項中係指表達為波長間隔之電磁輻射間隔。
纖維(即,歸因於其結構、長度、強度及彈性而具有藉由在薄、堅韌及撓性線中自旋而接合之性質之該組纖維狀產品)及紗線(即,藉由扭轉以形成一線而固持在一起之該組纖維)之尺寸亦係重要的。例如,當構成紗線之纖維具有10微米之一直徑時,參考由具有30微米之一直徑之一紗線構成之一聚乙烯織物之包括介於3000 nm與5000 nm之間及9000 nm與12,000 nm之間之波長之透射率等於0.76且當構成紗線之纖維具有1微米之一直徑時透射率等於0.972。下文亦係重要的:扭轉之程度,此係由於一更扭轉紗線不太能夠吸收,因為其更緊密結構亦更具反射性;組合,此係由於其在梳理之後產生紡織品纖維之一更有秩序配置且具有一較高反射特性;纖維之類型,此係由於若其具有連續細絲類型,則其具有一較大表面均勻度且因此具有比一短纖維高之一反射特性。消光劑或遮光劑或有機或無機色素(其可增加紅外線吸收)及塗層(其可調變所吸收之太陽輻射之光譜之寬度)之存在亦係重要的。
例如,含有二氧化錫(SnO2 )或二氧化銻(SbO2 )之色素之存在增加IR吸收。特定言之,已知商標係Iriotec® 9230且由Merck KgaA製造之色素展現1000 nm之一波長下之約30%之一吸收率、1250 nm之一波長下之約40%之一吸收率及大於1500 nm之波長下之大於約60%之一吸收率。氣隙之加熱歸因於所吸收且隨後釋放之太陽輻射之部分而發生。
適合於提供收集器元件16之一織物係(例如)由95個部分聚酯及5個部分之ZrC構成之已知商標係Unitika Lt. Japan公司之Thermotron之織物,其中ZrC之分子吸收具有小於2 µm之一波長之太陽輻射且將其轉化為呈IR輻射之形式之熱,因此加熱中間空間。
視窗元件15由有利地耦合至一或多個支撐層之一層聚合材料或由一合成織物構成。視窗元件15對於包括於太陽輻射內之一給定範圍之頻率透明。較佳地,視窗元件15在對應於可見光(包括實質上介於400 nm與700 nm之間之波長)及/或紅外輻射(包括實質上介於700 nm與15,000 nm之間之波長)之頻率之範圍下係透明的。術語「透明」理解為意謂構成入射輻射之一給定範圍之頻率之至少30%通過視窗元件15。視窗元件15可(例如)包括對於可見光譜透明之一片聚合材料或對於IR及/或UV光譜透明之一織物。下文參考第一實施例描述適合於構成視窗之材料之進一步實例。特定言之,視窗元件15具有包括介於0.1 mm與3 mm之間之一厚度:此厚度足以確保抵抗物品經受之應力及衝擊。有利地,可使用經調適以增加其在一或多個頻率範圍下之透明度或非透明度之染料及/或最後加工處理視窗元件15。
視窗元件15促成藉由傳導及/或輻射加熱中間空間,此係由於直接曝露於太陽輻射引起中間空間之一顯著加熱。
中間空間或氣隙使收集器元件16與視窗元件15分離。
在圖2中所展示之本發明之一第一實施例中,收集器元件16形成具有其結構之中間空間。
參考圖2,收集器元件由一三維織物提供。
表達「三維織物」通常理解為係指其組分纖維配置成一相互垂直平面關係之一單一織物。從生產程序之觀點而言,在三維類型之一編織中,纖維X及Y組與軸向纖維Z之列及行交織。表達「纖維X及Y組」理解為分別係指水平編織及垂直編織組。表達「Z纖維」理解為係指多層經紗組。可能亦使用一二維類型之編織程序獲得三維織物。三維織物亦可藉由在扁平或圓形編織機器上針織而獲得。由三維織物占用之體積很大程度上由空氣填充。作為一替代方案,可(例如)藉由將實質上具有相同於視窗元件15之透明度之一間隔層(其由(例如)插置於視窗元件15與收集器元件16之間之條或銷構成)插置於視窗元件15與收集器元件16之間(例如模製或熱封至視窗元件15或收集器元件16)而獲得中間空間。
濕暖空氣進入中間空間以透過收集器元件16利用「堆疊效應」。若收集器幾乎不或不再可穿透濕暖空氣,則可能將用於使濕暖空氣進入之開口提供於收集器上。此等開口局部引起濕暖空氣之通道之有用橫截面之一收縮,其隨後歸因於所謂之「文丘里(Venturi)效應」而增其速度,以更容易進入中間空間。此外,較佳地係收集器元件16之表面與入口開口之橫截面之間的比率儘可能高以最大化文丘里效應且同時具有延伸以最大化含於中間空間中之空氣之加熱之收集器元件16之一表面。
由收集器元件16且在一較小程度上由視窗元件15釋放之熱進一步加熱之濕暖空氣降低其自身之密度以將進一步空氣汲取至中間空間中。接著,空氣上升,再次利用「堆疊效應」且自中間空間透過至少一出口開口12而朝向外部環境離開。
若外部溫度歸因於較高太陽照射而增加,則收集器元件之溫度亦歸因於其吸收之太陽輻射之部分之較大強度而增加。同時,視窗之溫度亦歸因於增加日照而增加,因此增加外部環境之溫度梯度及因此藉由堆疊效應而增加濕暖空氣之流出。
若替代地太陽照射(例如)歸因於雲之開始或歸因於減少直接曝露於太陽輻射而減少,則收集器元件之溫度降低以歸因於堆疊效應而減少濕暖空氣之流出。插件充當一種「太陽煙囪」,其在完全日光條件下增加「堆疊效應」且反之亦然。「太陽煙囪」能夠自我調節。「太陽煙囪」利用太陽輻射,其係環境之溫度增加及由衣物之物品之使用者感覺之溫度增加以增加含於衣物之物品內之濕暖空氣之流出以改良使用者舒適度之主要原因。
亦應瞭解在缺乏曝露於太陽輻射之條件中,「堆疊效應」在無需將其顯現為上述之一「太陽煙囪」之比重之情況下保持(如背景技術中所已知)。
有利地,用於濕暖空氣之流出之該至少一開口12可與用於將水、雜質或其他保持在外部之構件組合。例如,可能使用:滑動扁平元件、翼片、由已知商用名稱「STOMATEX」之一材料或其類似者製成之外殼、單向閥、蕈狀元件、防水及透氣隔膜。
若當一元件經受至少1000 mm之一水柱時觀察到小於三個交叉點,則該元件理解為可透水。特定言之,根據EN 20811:1992標準將防水性評估為樣品對於壓力下之水之滲入之阻力。具有100 cm2 之一表面之材料之一樣品固定於一水平位置中之測試頭中以不在夾子之間滑動且不形成突出。此外,在夾子處必須無水之滲漏。樣品經受不斷增加之水柱且作用於樣品上方或下方。在20±2 °C或27±2 °C之一溫度下且水柱增加之速率係10±0.5 cmH2 O/min或60±3 cmH2 O/min之蒸餾或去離子水等效於約1 mbar。
下文中,除非另有指示,否則術語「不透」理解為「不透水」。
替代地,根據ISO 20344-2004標準之6.6章中所描述之方法判定透氣性。與安全鞋有關之ISO 20344-2004標準在6.6章「水透氣性之判定」描述在於固定經測試之材料之一樣品以閉合含有一特定量之乾燥劑(即,矽膠)之一瓶之開口之一測試方法。瓶在一條件氛圍中經受一強氣流。使瓶旋轉以攪拌乾燥劑且最佳化其乾燥含於瓶中之空氣之動作。在測試週期之前及之後稱重瓶以判定通過已由固態乾燥劑吸收之材料之濕度之質量。因此,在所量測之濕度之質量、瓶之開口之區域及測試時間之基礎上計算以毫克每平方釐米每小時[mg/cm2 ·h]表達之透水蒸氣性
「透氣」及「通氣」在下文中交替使用,兩者具有相同意義。
參考圖1及圖2,配置於物品10之頂點區域之開口12中之插件14 包括由防水及透氣聚合材料(例如膨脹聚四氟乙烯(ePTFE))製成之一視窗元件15,根據專利文件EP 2212642 B1之教示,該聚合材料在電磁輻射之間隔3000 nm至5000 nm及9000 nm至12,000 nm中係透明的。
在朝向透氣內襯19之插件之相對面上,存在由三維織物製成之一收集器元件16,該織物及其結構形成在一向上區域中由視窗元件15定界之一中間空間。
三維織物由諸如聚酯、聚乙烯或其類似者之合成纖維及增加通過視窗元件15之電磁輻射之吸收之諸如碳化鋯(ZrC)或二氧化鈦(TiO2 )之陶瓷材料構成。歸因於能量保存之原理,與所吸收之電磁輻射相關聯之能量之量輻射回去,因此加熱含於中間空間中之空氣且導致先前所描述之太陽煙囪之現象。
構成收集器元件16之三維織物具有由經引導朝向視窗元件15及/或朝向使用者之身體之通道18間隔之肋17。通道18界定濕暖空氣之通道之優先路徑。術語「優先」在專利之患者之內文中具有處於氣相之汗水之部分上「經受優選」之意義,當其遇到具有含通道之一區域及無通道之區域之一材料時,其由通道吸引且經受「優選」通道。因此,其經受相對於缺乏通道之區域而優選含有通道之區域。
在圖2中所展示之第一實施例中,通道18經引導朝向視窗元件15。
具有肋及通道之一結構係以相同申請人之名義含於專利文件EP2007235B1之教示中之織物之一者。
提供於物品10之頂點區域中之開口12具有可與視窗元件15之延伸部相比較之一延伸部。
有利地,衣物之物品10包括(例如)沿臀部配置或配置於腋窩處之一或多個通風開口13。該一或多個通風開口13助於饋送汲取至中間空間中之空氣之流動。該一或多個通風開口13可具有用於液體及/或灰塵之外部保留之構件或不透構件。
配置於插件14外部之收集器元件16之面上之襯裡19與使用者之身體接觸。
有利地,襯裡19可透濕暖空氣且較佳地具有開口。
視窗元件15亦可由在較寬頻率範圍處具有透明度之材料製成。例如,其可由特徵為具有50 nm至1000 nm之一直徑之互連孔之一奈米多孔聚乙烯織物或由具有1 μm之一纖維直徑及30 μm之一紗線直徑之聚乙烯構成之一織物製成。此等織物對於一廣泛範圍之紅外光透明但不對可見光透明,如先前所描述。同時,織物不對於人眼透明且因此表現為正常織物。
特定言之,奈米多孔聚乙烯允許約96%之紅外線輻射通過,而(例如)棉花僅止於1.5%處。奈米多孔聚乙烯之此性質允許利用用於「太陽煙囪」之操作之太陽輻射之幾乎完全IR範圍。此等類型之織物可有利地(例如)藉由已知靜電紡絲程序而顯現為不透。
在第一實施例之一變體中,視窗元件15由對於可見光透明之防水及透氣聚合材料(例如聚氨酯(PU)或聚酯)製成。在此情況中,收集器元件16色彩較暗以吸收穿透視窗元件15之可見光且依此方式增加含於中間空間中之空氣之加熱。作為一替代方案,暗收集器元件16由由膨脹聚合材料製成之一層透氣顆粒製成。由膨脹聚合材料製成之顆粒之間的間隙產生用於中間空間內部之濕暖空氣之迴旋路徑。依此方式,路徑增加其內部保留時間及其經受之加熱。此導致自物品離開之濕暖空氣之溫度進一步增加以放大「太陽煙囪」現象。
在圖3中所展示之一構造變體中,插件114之中間空間由由透氣織物(諸如(例如)由聚酯或聚醯胺製成之一織物)製成之一視窗元件115形成於一向上區域中且由由能夠吸收太陽輻射之至少部分之防水及透氣材料製成之一收集器元件116形成於一向下區域中。構成收集器元件116之材料可為(例如)含有石墨烯之聚氨酯(PU)或具有包括PU及石墨烯之一表面塗層之ePTFE。石墨烯具有吸收在自UV至IR之範圍內之一光譜中之太陽輻射之優異性質。收集器元件116視情況耦合至一透氣網格120。
視窗元件115由對於一廣泛範圍之紅外射線透明之一織物製成。例如,特徵為具有50 nm至1000 nm之一直徑之互連孔之一奈米多孔聚乙烯織物或由具有1 μm之一纖維直徑及30 μm之一紗線直徑之聚乙烯構成之一織物。
有利地,由可透濕暖空氣之三維織物製成之一間隔件元件121插置於視窗元件115與收集器元件116之間。間隔件元件121可包括由經引導朝向視窗元件115及/或朝向使用者之身體之通道118交錯之脊117。
間隔件元件121實質上具有相同於視窗元件115之透明度。間隔件元件121藉由(例如)縫合、膠合或高頻焊接耦合至視窗元件115。
於使用者之身體接觸之一襯裡119可透濕暖空氣且較佳地具有配置於耦合至網格元件120且位於插件114外部之收集器元件116之面上之開口。
在未展示於圖中之插件114之另一構造變體中,視窗元件115由可包括由通道間隔之肋之一三維織物構成。在此變體中,間隔件元件121之存在係不必要且因此間隔件元件121不存在。
具有根據本發明之透氣插件之一衣物之物品可有利地包括能夠反射不存在中間空間之區域中之IR及/或UV之一顯著部分之一外部織物。依此方式,若未反射,則該部分將提供之物品內部之總體增溫之比重有限。
若收集器元件具有對於濕暖空氣之一有限可透性,則可能將用於後者之進入之開口配置於收集器元件上。開口判定用於濕暖空氣之通過之有用橫截面之一局部收縮。因此,濕暖空氣歸因於文丘里效應而增加其速度以更容易進入中間空間。此外,較佳地,收集器元件之表面與該等進入開口之橫截面之間的比率儘可能高以最大化文丘里效應。同時,收集器元件之一表面延伸以最大化含於中間空間中之空氣之加熱。
由視窗元件、收集器元件及由視窗元件及收集器元件形成之中間空間構成之插件可根據要求配置於一相同衣物或配件之物品之多個區域中:例如,其可沿一衣物之物品之臀部配置。
圖4a及圖4b展示一袋,在特定情況中係一軟式背囊210。在頂點區域中,軟式背囊210包括根據本發明之一插件214,其由一視窗元件215形成於外部且由一收集器元件形成於內部。插件214提供於上述變動之一者中且示意性地展示於圖2及圖3中。可在上述材料中方便地選擇用於提供視窗元件215及該收集器元件之材料。
此實施例對於適合於運輸在使用期間產生一特定量之熱之一電子裝置(諸如(例如)具有微處理器且即使一旦關閉或備用其冷卻仍需要一特定時間之裝置)之軟式背囊係特別有利。事實上,在任何天氣條件之存在下,所產生之熱必須能夠移動遠離電子裝置以允許電子裝置在短時間內有效冷卻及避免產生冷凝。若所產生之熱保持限制於緊鄰電子裝置且在該處冷卻,則此最後情況發生。
軟式背囊有利地含有一旦電子裝置已儲存於軟式背囊中將經調適以使電子裝置靜止之一間隔層211。間隔層211助於溫暖及水蒸氣朝向插件214之中間空間上升。
有利地,軟式背囊210包括一或多個通風開口(例如孔213),其可具有用於液體及/或灰塵之外部保留或防水之構件以促進軟式背囊內部之空氣之交換。通風孔213較佳地配置於軟式背囊210之下部分中以促進自下軟式背囊部分開始之通風。
圖4a及圖4b展示一軟式背囊,但根據本發明之插件可應用於任何類型之袋。
圖5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包括一插件314之一帽子310。帽子310具有至少位於冠部之頂點區域中之一插件314。插件314包括配置於冠部內部朝向使用者之身體之一收集器元件及向外配置之一視窗元件315。
術語「冠部」理解為參考其內部體積實質上自使用者之頭部之頂骨及額骨之一上部分開始延伸之帽子之部分。該內部體積可容納使用者之頭部之至少部分。
插件314提供於在上文所描述且在圖2及圖3中示意性地展示之變體之一者中。用於提供視窗元件315及該收集器元件之材料可在上述材料中方便地選擇。
有利地,帽子310包括一或多個通風開口(例如孔313),其可具有用於液體及/或灰塵之外部保留之構件或不透構件以促進帽子310內部之空氣之交換。較佳地,通風孔配置於冠部之下部分中以促進自下帽子部分開始之通風。
取決於要求,視窗元件315、收集器元件及由視窗元件315及收集器元件形成之中間空間可位於冠部之一或多個部分中,不必要位於頂點區域中。
在一構造變體中,視窗元件315、收集器元件及由視窗元件315及收集器元件形成之中間空間可延伸於整個冠部上方。
應用於一衣物之物品或一配件之根據本發明之插件之操作係如下。
太陽輻射,且特定言之紅外線太陽輻射通過對於太陽輻射透明之視窗元件且由收集器元件吸收。收集器元件吸收輻射且將其輻射回中間空間以加熱存在於內部之空氣。
存在於中間空間中之空氣歸因於堆疊效應而上升且自插件離開以自下方汲取空氣。藉由(例如)出汗而產生之濕暖空氣均歸因於其自身之堆疊效應且因為其由自根據本發明之插件離開之空氣汲取而通過收集器元件以進入中間空間。歸因於由收集器且在一較小程度上由視窗釋放之熱而進一步加熱之濕暖空氣降低其自身之密度以將進一步空氣汲取至中間空間中且藉由藉由上升再次利用堆疊效應透過配置於插件處之至少一出口開口自中間空間朝向外部環境離開。
實際上,吾人已發現本發明達成預期目標及目的以提供能夠觸發一堆疊效應之可適用於衣物及配件之物品的一透氣插件,伴隨外部環境之任何氣候條件(諸如自應用於其之物品產生暖空氣之抽空)。
因此設想之本發明易受數種修改及變動影響,所有修改及變動在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所有細節可進一步替換為其他技術等效元素。
實際上,只要可與特定用途相容,所使用之材料以及可能形狀及尺寸可為根據要求及技術之狀態之任何材料。
10‧‧‧衣物物品11‧‧‧外殼12‧‧‧第一開口13‧‧‧通風開口14‧‧‧插件15‧‧‧視窗元件16‧‧‧收集器元件17‧‧‧肋18‧‧‧通道19‧‧‧透氣內襯114‧‧‧插件115‧‧‧視窗元件116‧‧‧收集器元件117‧‧‧脊118‧‧‧通道119‧‧‧襯裡120‧‧‧網格元件121‧‧‧間隔件元件210‧‧‧軟式背囊211‧‧‧間隔層213‧‧‧孔214‧‧‧插件215‧‧‧視窗元件310‧‧‧帽子313‧‧‧孔314‧‧‧插件315‧‧‧視窗元件
將自在附圖中以非限制性實例之方式繪示之根據本發明之插件之一些較佳但非排他實施例之描述更佳明白本發明之進一步特性及優點,其中: 圖1係根據本發明之具有一插件之一衣物物品之一視圖; 圖2係根據本發明之插件之一部分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3係根據本發明之一插件之一部分在其構造變體中之一分解透視圖; 圖4a及圖4b係根據本發明之具有一插件之一軟式背囊之視圖; 圖5係根據本發明之具有一插件之一帽子之一視圖。
14‧‧‧插件
15‧‧‧視窗元件
16‧‧‧收集器元件
17‧‧‧肋
18‧‧‧通道
19‧‧‧透氣內襯

Claims (11)

  1. 一種用於一衣物或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14、114、214、314),其特徵為其包括:一收集器元件(16、116),其經調適以吸收太陽輻射;一視窗元件(15、115、215、315),其對於由該收集器元件吸收之太陽輻射透明;及一中間空間,其形成於該視窗元件(15、115、215、315)與該收集器元件(16、116)之間,該收集器元件(16、116)及該視窗元件(15、115、215、315)配置於該中間空間之兩個相對面處;其中:該收集器元件(16)是由合成織物製成,且進一步是由三維織物製成;該中間空間由具有由通道(18、118)間隔之肋(17、117)之該收集器元件(16、116)之結構界定。
  2. 如請求項1之用於一衣物或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14、114、214、314),其中該收集器元件(16、116)能夠吸收太陽輻射之一紅外線及可見部分。
  3. 如請求項1之用於一衣物或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114、214、314),其中該收集器元件(116)由防水及透氣聚合材料製成。
  4. 如請求項1之用於一衣物或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14、214、314),其中該視窗元件(15、215、315)由一層防水聚合材料構成。
  5. 如請求項1之用於一衣物或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114、214、314),其中該視窗元件(115、215、315)由合成織物製成。
  6. 如請求項1之用於一衣物或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114、214、314),其中其包括插置於該收集器元件(116)與該視窗元件(115)之間之一間隔件元件(121)。
  7. 一種衣物之物品(10),其包括至少一開口(12),該衣物之物品(10)包括配置於該至少一開口(12)處之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至少一透氣插件(14、114),其中該收集器元件(16、116)經引導朝向使用者之身體,且該視窗元件(15、115)面向該開口(12);其特徵在於:該衣物之物品(10)包括至少一通風開口(13)。
  8. 一種袋(210),其特徵在於其包括位於頂點區域中之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至少一插件(214),該視窗元件(215)配置於該袋(210)外部之面中,且該收集器元件配置於內面中。
  9. 如請求項8之袋(210),其中其包括至少一通風開口(213)。
  10. 一種帽子(310),其特徵在於其包括位於冠部之頂點區域中之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至少一插件(314),該視窗元件(315)配置於該冠部外部且該收集器元件配置於該冠部內部。
  11. 如請求項10之帽子(310),其中其包括一或多個通風開口(313)。
TW107133161A 2017-09-20 2018-09-20 用於衣物及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及具有該插件的衣物及配件 TWI7830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7000104874 2017-09-20
??102017000104874 2017-09-20
IT102017000104874A IT201700104874A1 (it) 2017-09-20 2017-09-20 Inserto traspirante per capi di abbigliamento e accessori, capo di abbigliamento e accessori con tale inserto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9499A TW201919499A (zh) 2019-06-01
TWI783045B true TWI783045B (zh) 2022-11-11

Family

ID=61187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33161A TWI783045B (zh) 2017-09-20 2018-09-20 用於衣物及配件之物品的透氣插件、及具有該插件的衣物及配件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8946B2 (zh)
EP (1) EP3684211B1 (zh)
JP (2) JP2020534450A (zh)
KR (1) KR20200060428A (zh)
CN (1) CN111225575A (zh)
CA (1) CA3075220A1 (zh)
ES (1) ES2968296T3 (zh)
IT (1) IT201700104874A1 (zh)
TW (1) TWI783045B (zh)
WO (1) WO201905764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86023B2 (en) * 2017-09-13 2020-09-29 Nike, Inc. Apparel layer system
US20220338588A1 (en) * 2021-04-27 2022-10-27 Gerald O. Roeback Expandable fabric hat liner inser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9874A (en) * 1985-04-17 1986-02-11 Lawrence Kuznetz Sportswear fabric for cold climates
TW200904347A (en) * 2007-07-31 2009-02-01 Archilife Res Foundation A cloth integrated with trousers having improved wear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51934A (en) 1981-10-16 1984-06-05 Gioello Debbie A Ribbed ventilating undergarment for protective garments
IT1306681B1 (it) * 1999-07-06 2001-10-02 Nottington Holding Bv Struttura di capo traspirante da indossare per migliorare il comfortdel corpo umano.
ITPD20000026A1 (it) * 2000-01-31 2001-07-31 Nottington Holding Bv Capo di abbigliamento aerato
ITPD20010016A1 (it) * 2001-01-24 2002-07-24 Nottington Holding Bv Dispositivo di aerazione da applicare su capi di vestiario per la traspirazione del corpo umano e procedimento per la produzione di detto di
US6978481B2 (en) * 2004-04-02 2005-12-27 Globe Manufacturing Co. Liner system for a flame resistant coat
TW200726862A (en) * 2006-01-04 2007-07-16 Taiwan Textile Res Inst Three-dimensional textile
ITPD20060098A1 (it) * 2006-03-21 2007-09-22 Geox Spa Struttura perfezionata di tessuto particolarmente per capi d'abbigliamento e calzature
DE102006042145B3 (de) * 2006-09-06 2007-10-31 Michael Dehn Selbstschließender Belüftungseinsatz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S8916265B1 (en) 2007-11-09 2014-12-23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Multi-spectral, selectively reflective construct
TWM373127U (en) * 2009-08-06 2010-02-01 Liang-Yang Lin disassembleable warm-keeping clothing set formed of solar nano-carbon balls composite material
JP3180684U (ja) * 2012-10-19 2012-12-27 株式会社ファシック 多層構造衣類
JP6327609B2 (ja) * 2013-10-11 2018-05-23 照芳 福山 通気構造を有する布帛及び衣服
US9596896B2 (en) 2015-05-11 2017-03-21 Adidas Ag Multilayer fabric with selective radiation filter
US20180317572A1 (en) * 2015-07-01 2018-11-08 Entrosys Ltd. Personal air-condition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9874A (en) * 1985-04-17 1986-02-11 Lawrence Kuznetz Sportswear fabric for cold climates
TW200904347A (en) * 2007-07-31 2009-02-01 Archilife Res Foundation A cloth integrated with trousers having improved wea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21810A1 (en) 2020-07-16
EP3684211B1 (en) 2023-11-01
CA3075220A1 (en) 2019-03-28
RU2020113701A (ru) 2021-10-20
KR20200060428A (ko) 2020-05-29
IT201700104874A1 (it) 2019-03-20
US11388946B2 (en) 2022-07-19
WO2019057648A1 (en) 2019-03-28
TW201919499A (zh) 2019-06-01
EP3684211A1 (en) 2020-07-29
JP2020534450A (ja) 2020-11-26
ES2968296T3 (es) 2024-05-08
CN111225575A (zh) 2020-06-02
RU2020113701A3 (zh) 2022-01-13
JP2024063026A (ja) 2024-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4063026A (ja) 衣料品およびアクセサリーのための蒸気透過性インサート、前記インサートを備えた衣料品およびアクセサリー
KR101567996B1 (ko) 텐트 또는 쉘터 유형의 물품
ES2547956T3 (es) Tejido, particularmente para prendas de vestir y calzado
CN108697188B (zh) 通风和透气的服装结构
US6182295B1 (en) Hat
US20180192720A1 (en) Multispectral cooling fabric
US10709186B2 (en) Multispectral cooling fabric
CN110868879B (zh) 透气衣物和用于衣物的透气插入件
CN211994521U (zh) 一种高档抗高温针织面料
ES2678744T3 (es) Dispositivo de protección solar
CN109906840A (zh) 一种辐射制冷幕布
RU2776410C2 (ru) Паропроницаемая вставка для предметов одежды и аксессуаров, предмет одежды и аксессуары с упомянутой вставкой
CN210821261U (zh) 一种耐高日晒提花织物面料
CN210082566U (zh) 一种多功能复合面料
KR200258544Y1 (ko) 메타릭사층을 구비한 농업용 보온원단
CN207812157U (zh) 一种蓄热保温面料及蓄热保温窗帘
CN213291584U (zh) 一种防辐射隔热窗帘面料
CN211031478U (zh) 一种轻薄保暖型发热纤维面料
CN213006909U (zh) 一种窗帘用隔热环保复合面料
CN220174589U (zh) 一种即暖速热鞋面及具有即暖速热鞋面的鞋子
CN218701762U (zh) 舒适抗uv涤纶坯布
AU2016201260A1 (en) Tent with non-pneumatic thermal envelope
CN114045684A (zh) 透气降温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7673A (zh) 透气降温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TW202120660A (zh) 多層多功能熱管理材料